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农作物资源调查方法8篇

时间:2023-06-05 08:42:19

农作物资源调查方法

农作物资源调查方法篇1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评价;安徽萧县

中图分类号 S2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213-01

萧县是安徽省的农业大县。通过对当地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分布状况、生产总量、使用方向以及其他数据的调查和统计分析,不仅可全面了解秸秆资源的使用状况,客观评价萧县农作物秸秆现状,还可摸索出农作物秸秆的开发方向。

1 萧县基本概况

萧县地处淮北平原北部,属黄淮海冲击平原,辖23个乡镇257个行政村,总面积1 885 km2,耕地面积9.7万hm2,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适宜粮食种植。农业科技较为先进,配套推广的农业技术标准较全,作物品种丰富优质。萧县在农作物种植方面以国内外市场为发展导向,从该地区种植面积、品质、技术、自然和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各项优势,注重技术、品种的研究,从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区域化入手打造地方特色农业产业,促进专业化、产业链条的建设,加强农业安全、绿色发展[1]。

2 秸秆资源调查方式

对于萧县的调查于2009年2月28日至6月28日开展,在全县麦收期间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调研,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①文案调查。调查小组人员通过查看、翻阅萧县统计部门定期的各项统计公报、年鉴、报纸、刊物、公告等资料,掌握萧县农作物秸秆资源情况;②座谈。在县、乡、村分别进行座谈,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村进行调查,并与主要负责人和农民代表进行座谈;③问卷调查。分别选取白土镇孤山村、董店村、丁里镇胜利村、丁里村、杜楼镇丁庄村、杜楼村、新庄镇小集子村、大徐庄村、王寨镇邵庄村、代柿园村、祖楼镇新庄村、张湾村、圣泉乡陶楼村、大岗村、张庄寨镇张庄寨村、杭子村等20个村进行问卷调查。调研小组的工作人员入户调查,回收有效调查问卷85份。

3 调查数据分析与结果

3.1 调查样品采集

为了精确评估萧县的秸秆资源量,根据萧县小麦主栽品种的种植分布,调研组在杜楼镇杜楼村、丁庄村,新庄镇小集子村、大徐庄村,白土镇的孤山村、董店村,丁里镇的丁里村、胜利村,王寨镇的邵庄村、代柿园村10个村,选取了当地栽培面积最大、普遍推广且其播种期、栽培期对当地也最适宜的小麦品种,并选择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地形、地势、耕作制度和栽培水平的大田,尽量减少或避免特殊自然条件对调查地块数据的影响。

3.2 草谷比和收集系数

按照《农业机械试验条件测定方法的一般规定(GB/T 5262-2008)》的规定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取样调查,自然风干10 d后分别称取秸秆和籽粒的重量。经计算,萧县的小麦秸秆草谷比的平均值为0.917。萧县有近95%的小麦实现机械化收割,其余5%由于地块大小及环境因素影响是人工收割完成。机械收割的平均留茬高度为14.8 cm,人工收割的平均留茬高度为5 cm。

3.3 可利用系数

经调查统计,在萧县农作物秸秆可使用的用途较多,主要作为造纸、建材、施肥、饲料、燃料、手工编织、养殖食用菌等资源的重要原料,在工业、农业等多领域有广泛使用。据统计,2008年萧县作物秸秆的可利用系数为0.09。

3.4 秸秆资源量评价

据统计,2006、2007、2008年萧县秸秆总产量分别为106.1万、86.6万、110.9万t,可收集资源量分别为93.4万、75.1万、96.8万t。萧县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此3年分别为8.17万、7.14万、10.00万t,分别占可收集资源量的8.76%、9.50%、10.30%。萧县的单位播种面积可利用秸秆资源量为0.54 t/hm2,人均秸秆资源量为67.5 kg/人。

4 秸秆资源评价

4.1 经济效益

在萧县,大量的小麦秸秆被用于造纸,以满足萧县当地以及淮北地区造纸厂的使用,这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减少秸秆焚烧等污染环境的行为。同时,随着产量的逐渐增加,萧县的粮食产量也在不断上升,从而带动秸秆资源的增加,可促进产业化加工原材料的供给需求[2]。

4.2 建议

根据2008年农作物产量估算,秸秆理论资源量约110.9万t,可收集资源量约96.8万t。除萧县秸秆资源的主要作用外,萧县年作物秸秆可利用资源量约8万t。在此次调查过程中,虽然涉及范围较广,各项指标均按照行业规定操作,但是在萧县田地土壤使用方面还需要加大力量,需要进一步考察土壤有机质的需求和秸秆有机质供应量的平衡关系。在秸秆使用中,还有部分闲置秸秆资源未被充分利用,需要寻找更多使用用途,带动秸秆资源多元使用化。同时,萧县还需要改善传统的用能方式,变直接燃烧为间接利用,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而且提高利用率,节约更多的生物质资源,可用作工业原料,也可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将种菇、饲养家畜、粪便用来生产沼气,将沼渣、沼液用来肥田,以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在运输方式上,由于秸秆松散、密度低、不便于运输,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因地制宜,采用田间直接打捆、压缩的方式,促进农民增收[3-5]。

5 参考文献

[1] 田宜水,赵立欣,孙丽英,等.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S1):583-586.

[2] 张永康,李龙,王娟,等.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13(16):202-203.

[3] 田宜水.解读《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09(6):7-13.

农作物资源调查方法篇2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学课程是草业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在草业科学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该课程教材的主要变迁及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与拓展专业知识面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统一的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草业科学;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642;S 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500(2015)03-0109-04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草业科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为草业科学、动物生产及其邻近专业的本科学生介绍草原、草地和草地资源概念、草地成因与分类理论、草地资源评价方法和调查技术、草地规划理论[1,2],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是这门学科的主要特点。

目前我国几个主要农业院校均在草业科学专业开设这门课程。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等设立草业科学专业历史较长的院校,在本科和研究生教学计划中均设立了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课程。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就业需求,部分农业高校对该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下设的草业科学专业教学计划中,取消了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课程,而是通过草地资源学、草地管理学和草地环境评价来体现原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的教学内容,而且比原来的内容有了较大延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是采用了这种教学模式;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下设的草业科学专业没有开设该课程,通过草地资源学、草地遥感学、草地管理学3门课程综合体现原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的教学内容[3,4]。

从以上这几个主要院校的草业科学专业归属和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课程的开设情况看出,随着国家生态保护战略的影响和草产业的缓慢发展,草业科学本科教育也需要及时地进行调整和改革。随着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草地资源管理的重点也发生了转移,其目的从过去注重草地生产变为生态优先,以实现草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和方法急需转变,与时俱进地开展该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培养高素质、实用性和创新型的草业科学专业人才服务。

1课程教材的主要变迁

1964年,任继周院士在甘肃农业大学创建草原专业,并为本科生开设了草原调查与规划课程。1985年,任继周教授主编的《草原调查与规划》教材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而且后来使用年限超过了20年[1]。这本以任继周教授任主编的教材,不仅系统地展示了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的学术思想,而且确立了近50多年来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引领国内草业教育和研究的地位。

随着这门课程的设立,教材建设也在不断发展。1991年,甘肃农业大学陈宝书教授等编著了《草原与牧草学实习试验指导书》作为该课程的实习指导书[5]。1994年,新疆农业大学(时称新疆八一农学院)的许鹏教授主编出版了《草地调查规划学》,1995年,内蒙古农业大学刘德福教授主编出版了《草地调查与规划实习指导》配合《草地调查规划学》使用。随着社会各界对草地资源生态功能认识的不断增强,2000年,许鹏教授在《草地调查规划学》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出版了《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学》[2],此教材的特点之一是突出了草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如对草地生态环境资源评价、草地游憩地评价等方法做了介绍。目前,这本教材在新疆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的草业科学专业广泛使用。

此外,中国农业大学和宁夏大学的动物科学专业和草业科学本科专业讲授的草地学,从课程内容看它是一门关于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和草地培育学思想的综合课程。是经过了牧草学、草原学到草地经营学的不断扩充而发展的一门专业课程,内容包括草地植物与环境,草地植物群体与草地生态系统,草地植物的生物学基础,草地的饲用植物及有毒植物,草地类型、分布及分区,放牧地的合理利用,割草地的合理利用,草地的改良与保护,人工草地的建立,草地调查与规划。

2《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教材中需要增补的内容

目前使用的《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教材于2000年出版,使用年限已超过10年。这个阶段也是全世界草地资源研究、管理发生重大转变的10年。从全球范围来讲,随着草地资源生态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草地资源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功能被社会各界广泛认识。从草地资源管理来讲,从过去强调草地资源作为畜牧业生产资料转变到生态生产并举,我国政府加大投资力度以保护和提升草地资源的生态功能。因此,目前使用的《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教材需要增补以下内容。

2.1增加草地资源动态监测的内容

草地资源是可更新的自然资源,随着自然条件和利用方式的改变,草地资源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故需要用动态监测的技术去实时掌握和了解。但我国目前没有开展大规模的草地资源普查,因此必须通过开展草地资源的动态监测来掌握资源状况。而动态监测的技术与草地调查普查不一样。加之,全球对草地资源动态监测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有许多新技术需要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如3S(RS、GIS和GPS)技术[6]、农业资源快速评估技术(PRA)、草地植被快速调查技术等,这些技术也是对常规草地调查技术的一个补充。

2.2教材中草地资源调查技术以技术含量较高的调查方法为主,增加实用性调查技术的介绍

草地资源中的植物资源和土壤资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对植物群落调查方法以样方法调查植物群落的盖度、多度、频度、生物量为主。这些调查指标需要有良好的植物分类基础。这不仅对在校本科生有很大的挑战,就是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他们也很难在短期内掌握。加之,样方法取样数量难以反映广袤的草原实际情况,国外在对草原资源监测中使用许多简单实用技术,如生物量估测法、步测法等反映草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和实际利用状况。因此,这些实用技术应该增加到教材中。

2.3鉴于与其他草业科学教材重复内容较多,需要归类整理

在教学中,学生常反映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学与草地培育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等课程重复[7-9]。如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讲授草地成因,草地培育学也讲授此部分内容。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讲授的草地类型调查与成图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概论中有重复。这些重复内容不仅占用宝贵的授课时间,而且各自侧重不同内容,讲不深,讲不透,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因此,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学应该测重讲授草地成因、分类、资源属性。而应将草地资源制图、遥感内容放在草地遥感教学内容中。

2.4增加草地资源规划方面的内容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学重调查轻规划,15章的教学内容中,涉及与调查有关的内容占12章,规划方面的内容只有3章,内容偏少。导致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不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因此,该教材应该增加符合目前国际自然资源管理趋势和发展的理论,如综合生态系统管理、适应性管理理论等内容,以便更好地达到完成草地资源规划的目的。

3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教学内容改革

3.1重新定位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教学目标

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教学目标应以通过讲授草地成因、分类、草地资源的生态属性、生产属性以及草地资源监测技术等,介绍中国和世界各国的草地资源状况和管理措施,注重草地资源管理理论的讲授。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高素质、实用性和创新型的草业科学专业人才。

3.2理顺草业科学课程关系,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是草原管理学、草地培育学等课程的基础。目前,甘肃农业大学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在本科生3年级第2学期开设,而草地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3年级第1学期开设,学生对如何将地理信息技术结合草地资源调查认识不足,影响到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中3S技术的应用。在开设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的学期草地培育学也同时开设。草地培育学主要讲授草地管理和改良,但是,学生对草地资源是什么都没有认识清楚,草地改良就更模糊。因此,应该将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开课时间提前到3年级第1学期,以保证学生有个坚实的基础。另外,对课程体系中涉及重复的内容应该合并或删减,以保证各门课程各有教学重点。

3.3教学内容中增加草地资源动态监测和实用技术讲授内容

目前,农业部已出台了草地资源动态监测技术规程。此规程主要包括遥感监测和地面监测两大部分。因此,应该将草地资源遥感监测,主要是3S技术的应用增加到教学内容中。此外,教师在讲授中,借鉴国外草地资源监测技术,将步测法、定点拍照法、生物量估测法、评估打分法等增加到教学内容中。

3.4增加国外草地资源大国有关草地资源的法律和政策等内容

我国早期的草地资源管理沿用前苏联的管理方式,虽然近几年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是与国外草地资源大国的管理仍然有差距。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不仅讲授草地资源的调查技术,更应该关注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草地资源管理是关系到规划的基础。目前,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在草地资源管理上各具特色,如美国的放牧法案、澳大利亚的牧场管理委员会、加拿大的社区牧场等,这些知识对我国草地管理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教师在讲授中,应该在该课程教学内容中增加这方面的知识,以利于培养学生对国外草地资源管理的认识和了解。

4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实践教学改革

4.1紧密联系草原管理技术单位,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目前,我国各省都有草原技术推广部门和草原监理单位,他们承担着草地资源的监测和监理任务。应该通过院校与技术推广部门合作,增加学生实践实习时间,将学生安排到这些单位的草地资源调查和监理任务中,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干中学”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所需知识,也利用学生较快适应毕业后工作需要。

4.2增加学生实践地点和实习时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目前甘肃农业大学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教学实践主要在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牧区实习。全国有18个草原大类,各草地类型特点不同,利用和管理方式也不同。学生只在高寒草甸实习,难免认识有限。对温性草原、荒漠化草原等其他草地类型和畜牧业生产认识不足,影响到学生对我国草地资源总体认识,影响到学生择业和实际工作能力。建议增加学生实践经费,根据不同的草地类型,在条件容许的范围内,安排教师带学生到本省甚至全国不同的草原牧区,了解各自的草地类型、畜牧业生产特点,并要求学生撰写高质量的实践调查报告作为考核依据,为后期学生工作打好基础[10-13]。

参考文献:

[1]任继周.草业科学框架结构与教学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0(4):1-7.

[2]许鹏.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中国农业大学.草地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地管理学(第二版)[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5]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系.草原学与牧草学实习实验指导书[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6]吴咏梅,靳瑰丽,朱进忠,等. 适应新形势,改进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教学实习内容[J]. 草业科学,2006,23( 7):102-104.

[7]胡自治.草原分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8]孙吉雄.草地培育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9]牟新待.草原系统工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0]马红彬,王宁.草地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中国农业教育,2005(3):51-52

[11]杨智明,王琴,杜广明.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教改的设想[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9):152-153.

[12]韩国栋,云锦凤,王明玖,等. 草业科学研究生教学改革思路[J].草原与草坪,2002(4):76-77.

[13]王明君,崔国文,李景欣,等.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学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6):167-168.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grassland

resource survey and planning course

HUA Li-min

(College of Pratacultural Science,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Grassland Ecosystem,

Ministry of Education/Pratacultur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Gansu Province/Sino-U.S.Centers

for Grazingland Ecosystem Sustainability,Lanzhou 730070,China)

农作物资源调查方法篇3

关键词:遥感;监测;信息

中图分类号:TP79 文献标识码:A

1 监测系统的意义

应用资源卫星数据,许多国家开展了农业资源调查、农作物长势监测、面积监测和产量预报等。农情信息是指导农业生产、制定粮食政策与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信息。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多国就合作开展了大面积农作物长势监测、遥感估产计,充分利用了农业、气象、数学、计算机、GPS地面调查及遥感技术。近20a来,一些西方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小麦、大豆、水稻、玉米和马铃薯等农作物的估产,以增加或减少某种农作物的种植或确定粮食政策。

遥感技术在我国农业上的应用,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经过20a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发展到实用化水平。我国农作物遥感估产研究取得了很大发展,从冬小麦单一作物发展到小麦、水稻、玉米等多种作物,从小区域发展到大区域,从单一信息源发展到多种遥感信息源的综合应用,监测精度不断提高。

农作物遥感估产包括长势与趋势监测和产量早期预报等两个方面。在充分利用多年来遥感估产成果的基础上,建成了NOAA AVHRR数据实时预处理系统,并利用AVHRR最大NDVI图像与上年同期数据对比实现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在高精度耕地数据库的支持下,解决和研发了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综合方法、区域作物生长过程遥感提取方法。从实时作物长势监测、作物生长过程监测、农业气象分析、物候和土地利用等辅助信息的运用等角度,构建了综合分析作物长势的技术。利用遥感技术对农作物进行监测具有效率高、费用低、灵活性强、简单易用和多用途的特点,精度基本可达95%以上。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进入21世纪后,建立现代化高标准的农业生产基地,对决策的科学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运用原有的信息渠道很难保证所需信息的可靠性、精确性与时效性。建立“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大豆遥感监测系统”可实现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定时、定量和定位,将使农业的科学决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促进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等先进国家应用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是农业大国,特别是东北地区耕地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比较发达,本项目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它的实施也将在农业生产、农业资源保护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2 监测系统的目标

监测玉米、水稻种植面积增减变化及原因;背景数据库的建设;地面样方布局设立;玉米、水稻单产估算模型设计;玉米、水稻长势监测。

3 技术路线

3.1 信息获得

通过SPOT、TM、CBCS图像获取农作物种类、面积和分布状况;通过MODIS图像进行农作物长势及洪涝、干旱灾害的监测;利用GPS技术进行地面监测并对遥感图像进行校正和补充;利用GPS技术设立固定监测点,结合遥感图像监测对区域内的土地沙地、碱化及洪涝进行监测;通过调查获取有关图件、数据及其他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料。

3.2 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用GIS对获取的各类信息进行格式化与规范化处理、储存。

3.3 信息分析

运用GIS监测空间分析功能和有关专业模型,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解译、分析、摸拟、监测。

3.4 决策支持

在信息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信息与技术集成形成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咨询服务,并可具体回答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各作物的面积、产量、长势、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农业环境发展趋势、资源利用形状、沙化、碱化、洪涝的范围、程度、分布等。

技术流程图见图1。

图1 技术流程图

4 监测系统的内容

4.1 划分不同的区域

根据东北地区不同的生态特征和地域分异规律,确定玉米、水稻生态区区划指标,划分出若干个玉米、水稻生态适宜区。在生态适宜区的基础上划分遥感监测区,然后进行监测样点的配置。每个生态适宜区作为一个估产单元。

4.2 收集玉米、水稻生育期数据资料,建立东北地区玉米、水稻生育期基础资料数据库

按玉米生长的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籽粒灌浆(腊熟)期和水稻生长的拔节期、花期、灌浆期收集日照、温度(≥10℃积温)、水分(降水量、蒸发量)、养分、旱灾、风灾数据资料;收集各个不同生态适宜区的种植制度、农业措施、播种方法的资料;把所收集的数据全部录入到数据库中。

4.3 选择最佳卫星监测时相

玉米面积提取:穗期阶段至花粉期阶段(7月下旬至8月中旬)。

玉米产量预测:以高空间分辨率卫星数据为基础,利用EOS卫星的MODIS资料数据,对玉米拔节期、抽雄期、成熟期的NDVI进行监测,通过长势监测对比,计算出玉米单产。

水稻面积提取:利用资源卫星TM或CBCS选择水稻的花期影像,提取水稻面积。

水稻产量预测:以高空间分辨率卫星数据为基础,利用EOS卫星的MODIS资料数据,对水稻各个生育期进行NDVI监测。通过长势监测对比,结合其他资料,计算出水稻单产。

4.4 监测样方的地面资料调查与获取

以划定的生态适宜区为基础,平均每个生态适宜区布设5个样方,要根据自然地理特征及玉米、水稻主产区的不同,有侧重的布设样方,地面样方的尺寸应为500m×500m或1000m×1000m大小。

地面样方调查方法是首先在每个生态适宜区内确定1个代表本区最基本的土、肥、水、气等因素的样方,进行实地调查。然后统一调查项目,统一调查标准、统一调查时间,在各样方上展开工作。地面样方调查分为两部分。一是小地类调查,每种作物完成一次即可。二是地面抽样样方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样方内的各种地类面积(GIS管理),每种作物完成一次;长势和旱情(含其他可调查的重大自然灾害类型、程度等);单产调查;访问农民。

调查所获取的各种图件资料、数据资料、样方调查报告由项目组人员分别数字化录入、建档并存入数据库中。

4.5 面积监测中的小地类系数获取

以玉米水稻生态适宜区为基础,从每个生态适宜区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实地测量,计算出小地类系数,每种作物抽样应不少于10个样方,样方尺寸不小于1000m×1000m×1000m。

4.6 种植面积图解译、编制与成果汇算

采用RS软件对玉米、水稻面积进行解译、面积量算、汇总。采用GIS应用软件对解译面积进行编制绘图。

5 监测系统的建设前景

农作物资源调查方法篇4

一、总体要求

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和省、市推进净土行动的部署要求,深入推动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为目标,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负责、部门有责”,坚决完成国家、省及市关于打赢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各项工作任务,扎实有效推进净土保卫战。

二、主要目标

按照省和市统一安排部署,完成全县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建立全县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以及耕地质量分类清单;强化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全县受污染耕地、再开发利用的污染地块,全部实现安全利用;严格落实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完成上级下达我县减少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任务。

三、重点任务

(一)强化土壤环境调查监测

1.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的布点采样、分析测试、数据上报、成果集成等工作,全面掌握重点行业在产企业和关闭搬迁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及分布,建立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分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各乡(镇)政府、平安街道办、经济开发区负责落实,以下不再逐一列出)

2.优化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完善全县土壤环境监测体系,配合国家和省、市开展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省控点位例行监测。按照年度监测计划,组织对土壤环境重点监管单位、工业园区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周边土壤开展监督性监测,2020年10月底前,监测结果上报省生态环境厅,纳入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统一管理使用。对监测发现的土壤超标情况,进一步开展溯源排查,查明并及时阻断污染源。(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分局等)

3.加强重点区域耕地土壤环境监测。对农产品污染物含量超标、污水灌溉等区域农用地地块进行重点监测,及时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范围、风险水平等。对产出农产品污染物含量超标的耕地,发现污染物含量超过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的,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论实施分类管理。加强农田灌溉水水质监测和监督检查,防止未经处理或达不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废(污)水进入农田灌溉系统。(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

4.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应用。根据省、市统一安排部署,集成分析、综合运用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开展高风险区域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深度调查和周边污染源溯源排查。开展污染成因分析,对污染源进行溯源排查,6月30日前,建立重点污染源管控和整治清单,纳入限期治理计划,严厉打击非法排污,有效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传输途径,切实防止边治理边污染。根据全县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采样分析结果,按程序及时通报有关乡(镇),为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提供基础信息。(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分局、县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

(二)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

5.划定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加快推进全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全部完成划定工作,建立全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档案和分类清单。划分结果,报请县政府审核后提交市农业农村局。未利用地、复垦土地等拟开垦为耕地的,应当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依法进行分类管理。(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

6.加强优先保护类耕地建设管理。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或纳入永久基本农田整备区,在优先保护类耕地分区域、按年度、按计划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不得新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2020年6月底前关闭拆除。统筹矿产资源开发与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划定的关系,确需对重金属等污染威胁的永久基本农田进行调整的,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补划。依法加强对未污染土壤的保护,对未利用地不得污染和破坏。(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行政审批局等)

7.严格落实耕地风险防范措施。2020年5月20日前,各乡镇组织完成辖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工作方案制定、报备。对安全利用类耕地,应结合当地主要作物品种和种植习惯,采取农艺调控、低积累品种替代、轮作间作等措施,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对严格管控类耕地,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鼓励采取调整种植结构、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湿、轮作休耕等风险管控措施。10月底前,全县所有受污染耕地全部实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责任部门: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生态环境分局等)

(三)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8.组织开展建设用地风险调查排查。对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建设用地地块,土地使用权人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2020年6月底前,组织对未经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已开发利用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进行摸底调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居环境安全。(责任部门:县生态环境分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

9.强化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联动监管。完善疑似污染地块名单、污染地块名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强化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的污染地块信息共享和联动监管机制。强化关闭搬迁企业腾退土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以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企业为重点,严格企业拆除活动的环境监管。对违反《土壤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的行为,依法对相关企业、土地使用权人或土壤污染责任人进行严肃查处。(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分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科技和工业化信息局等)

10.科学合理规划土地用途。编制国土空间规划要充分考虑土壤污染风险,合理确定土地用途。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必须符合规划用途的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在居民区和学校、医院、疗养院等单位周边,不得规划布局有色金属冶炼、焦化等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2020年底前,推进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空间信息与国土空间规划的“一张图”汇总;已上传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的疑似污染地块及污染地块实现“一张图”管理。(责任部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生态环境分局等)

11.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列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地块,不得作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未达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修复目标的地块,禁止开工建设任何与风险管控、修复无关的项目,不得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文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事项。涉及成片污染地块分期分批开发或周边土地开发的,要科学设定开发时序,防止受污染土壤及其后续风险管控和修复措施对周边人群产生影响。对开发建设过程中剥离的表土,要单独收集和存放,符合条件的优先用于土地复垦、土壤改良、造地和绿化等。(责任部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行政审批局等)

12.加强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及修复。对暂不开发利用的污染地块,要采取风险管控措施,开展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状况监测。需要治理与修复的污染地块,土地使用权人要编制修复方案。加强治理与修复施工的环境监理,防止造成二次污染。按要求将达到治理与修复目标要求,且可以安全利用的地块移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责任部门:县生态环境分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

(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

13.减量使用化肥农药。加强农药、肥料、农膜等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禁止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推进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回收及无害化处理。2020年,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1%以上,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

14.加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指导农业生产者合理使用农膜,严厉打击违法生产和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农膜的行为。积极推进废弃农膜回收,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试点示范,完善废旧农膜回收网络,开展农膜使用及残留监测评价。2020年,全县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农田残膜“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

15.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2020年底前,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分局等)

(五)强化重点领域污染防控

16.强化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严格落实总量控制制度,减少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新、改、扩建涉重金属重点行业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实施等量或减量替换。加大减排项目督导力度,确保项目按期实施。继续推进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列入污染源整治清单的企业,年底前完成综合整治任务。(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分局、县行政审批局)

17.加强重点企业土壤环境监管。加强对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等行业企业土壤环境监管,制定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将土壤污染防治相关责任和义务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要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落实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制度。2020年10月底前,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统一部署,开展土壤环境自行监测,编制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报告。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拆除设施、设备或者建筑物、构筑物,要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方案,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责任部门:县生态环境分局、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等)

(六)加强固体废物污染管控

18.强化矿产资源开发污染监管。加大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修复力度,新建和生产矿山严格按照审批通过的开发利用方案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加快推进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综合治理。加强尾矿库安全监管,运营、管理单位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监测和环境风险评估,建立环境风险管理档案,防止发生安全事故造成土壤污染。(责任部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应急管理局、县生态环境分局等)

19.规范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加强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环境整治,完善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设施。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促进工业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推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加强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处置等环节的环境监管,依法查处违法排污等行为。(责任部门:县生态环境分局、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县发展和改革局等)

20.强化危险废物监管。严格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审批,加强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规范化管理核查。统筹区域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加快补齐利用处置设施短板。积极推进重点监管源智能监控体系建设,加大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运、利用、处置全流程监管力度。规范和完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置体系,2020年底前,全县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和集中处置率达到100%。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和处理处置等违法犯罪行为。(责任部门:县生态环境分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公安局等)

21.健全垃圾处理处置体系。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工作,全面清理现有无序堆存的生活垃圾。加快国家确定的我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工作。2020年,建设完成符合要求的城市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县城达到98%以上。(责任部门: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等)

(七)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22.抓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加快推进庄上——连泉一带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评估验收工作,总结试点成效、经验,为全县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提供经济适用、可参考、可复制的实用技术模式,持续巩固庄上-连泉一带土壤污染修复项目治理成果。(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分局、县农业农村局等)

23.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成效评估。在市统一安排部署下,自行对我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成效进行综合评估,全面掌握土壤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完成、政策体系制度创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体系与能力建设等情况。(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分局等)

四、保障措施

一是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乡(镇)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壤环境质量改善负总责,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工作推进落实的组织调度和监督落实,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制定责任清单,层层压实责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完成土壤污染防治目标任务。

二是加强部门联动监管。完善土壤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强化大数据在土壤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加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打通共享渠道,充分利用全国土壤环境信息管理平台,及时共享土壤污染防治相关信息。根据全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不定期召开调度会议,督促各有关部门切实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职责,层层抓好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国家和省、市各项目标任务。

农作物资源调查方法篇5

关键词:土地调查 土地权属 地类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144-02

一、 菏泽市概况

菏泽市(古称曹州府)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4°32′~35°44′,东经114°48′~116°24′。与苏、豫、皖三省接壤,是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南北纵距145km,东西横距146km。现辖区牡丹区、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东明等八县一区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二、项目背景及来源

菏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资源,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实现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搞好土地调查,随时掌握土地资源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提高土地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土地变化的现势性,是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首要环节,也是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战备的重要措施。菏泽市于1992年完成了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详查)工作,并通过了原山东省土地管理局验收,取得了大量基础数据。但是,由于前些年变更调查基础资料和技术手段落后,基础投入差,没有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土地信息不能共享、更新不及时,造成了一些图、表、实地不一致的问题,给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带来很多不便。别处,由于是平原地区,砖瓦窑厂较多,窑厂采用平地取土,形成矿坑,占地面积无法精确统计,给土地管理部门的管理造成很多麻烦。为解决上述问题,菏泽市根据国务院及省政府的要求,安排部署第二次土地调查及数据库建设工作。

三、第二次土地调查主要任务

开展农村土地调查,查清全市农村各类土地的利用状况;开展城镇土地调查,掌握城市建成区、县城所在地建制镇建成区的土地状况;开展基本农田状况调查,查清全市基本农田状况;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实现调查信息的互联共享。在调查基础上,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1)农村土地调查。以1∶10 000比例尺为主,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按照统一的土地调查技术标准,以正射影像图为调查底图,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位置、范围和面积等利用状况;查清全市农村各类土地的利用状况。(2)城镇土地调查。充分利用已有地籍调查成果,对城镇范围以内的土地开展大比例尺调查。调查城市、建制镇内部每宗土地的界址、范围、界线、地类和面积等利用状况,以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3)基本农田调查。在农村利用土地调查基础上,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基本农田保护区(块)划定和调整资料,开展基本农田状况调查,查清全市基本农田状况;将基本农田保护地块(区块)落实至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汇总统计基本农田的分布、面积、地类等状况,并登记上证、造册。(4)专项用地统计调查。在农村土地调查和城镇土地调查基础上,收集利用有关资料,统计工业、基础设施、金融商业服务、开发园区和房地产等用地的利用状况。(5)建立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在农村土地调查和城镇土地调查基础上,建立国家、省、市、(地)、县四级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于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实现调查信息的互联共享。在调查基础上,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6)统一时点变更。通过土地变更调查,将成果统一到2009年10月31日同一时点,逐级汇总土地调查成果。

四、土地调查技术要求

(1)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2)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3)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4)计量单位:长度单位采用米(m),面积计算单位平方米(m2),面积统计汇总单位采用公顷(km2)和亩。(5)调查比例尺:农村土地调查采用1∶10 000比例尺;城镇土地调查以1∶500比例尺为主。(6)基本调查单位:农村土地调查为完整县级行政辖区;城镇土地调查为宗地。

五、农村土地调查内容和方法

(1)权属调查以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为重点。此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是按宗地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有土地便有权调查,将权属界线调绘在调查工作底图上或直接标绘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处理和调处权属争议,签订或继续使用原签订的《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或《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2)农村土地调查方法:采用全面调查方法,综合运用实地调查统计、遥感监测等手段:查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查清国有农、林、牧、渔场(含部队、劳改农场及使用土地)等国有土地使用权状况。查清村庄内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界线。查清城镇、村庄居民点外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界线。查清公路、铁路、河流的土地权属状况。其他土地的国有、集体权属性质。

六、城镇土地调查内容和方法

(1)权属调查以宗地为单元,查清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位置、用途、利用状况等内容,经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认定,并记录于地籍调查表,为土地登记的权属审核提供法律意义的调查文书凭证。(2)城镇土地调查方法: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遵循“尊重历史事实,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依照《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技术要求,确保权属调查工作质量。确定调查范围。根据确定的范围大小,可再逐级细划成若干个小区域,即街道─街坊―宗地三级划分。准备调查底图,街道、街坊、宗地的划分、接受申请文件、下发调查通知、进行宗地权属调查和界址调查。

七、外业调查基础资料收集

收集资料,包括收集2007年以来的航空遥感资料制作的标准分幅正射影像图或数字正射影像图、更新调查资料、行政勘界资料、土地权属资料、地类调查资料、基本农田资料、耕地后备资源资料、调查区自然、社会经济资料和其他资料。(1)调查要求:外业调查时必须直到、看清、绘准、绘真;真实准确。对画在底图上的各种要素都必须实地认真判读,做到位置准确地、符号运用正确、大小等级分明、地物形态逼真;问清查实。地理名称要问清、问准、各种数字注记资料要实地量测,核实无误;记清记全。对于野外调查内容要在外业调查记录表上全部记录,做到清晰易懂,新增地物补测要画草图加以说明。(2)精度要求;与影像相比,调绘(转绘)的各种明显界线移位不得大于图上0.3mm;不明显界线移位不得大于图上1mm;补测的地物点相对邻近明显地物点距离中误差,平地、丘陵地不得大于图上0.5mm,山地不得大于图上1mm;线状地物宽度丈量精确到0.1米,二次量算的相对误差小于20%。(3)外业调绘:地类调查采用调绘法。调绘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当影像上地类界线与实地一致时,将地类界线直接调绘到调查底图上;二是当影像不清晰或实地地物与影像不一致时,采用实地测量方法,将地物补测到调查底图上;三是当有设计图、竣工图等有关资料时,可将新增地物的地类界线直接补测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但必须实地核实确认;四是将地物的坐落、权属性质、权属单位、图斑编号、地类编号、耕地类型、线状地物宽度等属性标注在调查底图或《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册》上。

八、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1)建设任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任务是建立国家、省、市、(地)、县四级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土地利用、土地权属、基本农田、耕地后备资源等内容,集影像、图形、属性、文档等数据于一体,互联共享的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2)总体要求: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以完整县级行政辖区为单位建立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按照行政辖区集成;系统以GIS平台为基础,满足各级数据库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同步更新;系统应满足矢量、影像和与之关联的属性数据库的管理,能满足矢量、影像数据的快速浏览、查询等功能;系统应具有数据输入、编辑处理、查询、统计、汇总、制图、输出以及变更等功能。(3)建设主要步骤;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主要分四个阶段:一阶段为建库准备、建库方案制定、人员准备、数据源准备、软硬件准备、管理制度建立等;二阶段为数据采集与处理、基础地理、土地利用、土地权属、基本农田、栅格等各要素的采集、编辑、处理和检查等;三阶段为数据入库、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属性数据以及各元数据等的检查和入库;四阶段为成果汇总、数据成果、文字成果、图件成果和表格成果的汇交。(4)数据库内容: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土地权属数据、基本农田数据、耕地后备资源数据、栅格数据、表格、文本等其他数据。

农作物资源调查方法篇6

为进一步规范征地报批前的工作程序,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征地依法依规进行,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4〕28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4〕238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征地报批前的工作程序

(一)征地告知。在征地报批前,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将拟征土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以《征地告知书》的形式告知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同时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拟征土地的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征地告知书》应当在拟征土地所在地的村、组内张贴。征地按规定告知后,应当填写《征地告知书送达证明》。征地告知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拟征土地上抢栽、抢种的青苗,抢建或突击装修的地上附着物,征地时不予补偿。

(二)征地调查确认。在征地告知后,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及时调查核实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和数量等,据实填写《征地调查结果确认表》,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以及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应对调查结果予以确认。《征地调查结果确认表》作为制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依据,不作为被征地的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或地上附着物产权人是否同意征地的凭证。

(三)组织征地听证。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就征地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提出听证书面申请的,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应当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组织听证。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听证告知后5个工作日内未提出听证书面申请的,视为放弃听证。放弃听证的,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可在《征地告知书送达证明》备注栏内书面记载,由经办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二、关于征地报批材料要求

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在严格按照《江苏省建设用地审批办法》(苏政办发〔*5〕115号)和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实行预存征地补偿款制度的通知》(苏国土资以〔*7〕175号)的规定,组织用地报批材料的同时,应将征地报批前被征地农民知情、确认的下列有关材料列为征地报批的必备材料:

(一)《征地告知书》(见附件1)和《征地告知书送达证明》(见附件2)。

(二)《征地调查结果确认表》(见附件3)。报批征地材料中的《征地调查结果确认表》为拟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土地调查结果的汇总表,拟征各农户土地地类、面积和地上附着物种类、数量的分户确认表,由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参照此表制订,填写并确认后留存(归档)备查。

(三)按规定举行听证的,应当提供听证笔录、听证纪要或听证情况的说明材料。

三、其他要求

(一)征地依法报批前的告知、确认、听证是国务院规定的征地必经程序。落实征地报批前的规定程序,是在征地工作中坚持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的重要措施,也是避免征地矛盾、确保征地顺利实施的有效保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高度重视,明确责任,扎扎实实做好征地报批前的各项工作。

(二)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从确保被征地农民当前生活水平不下降、长远生计有保障出发,周密拟定征地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深入细致地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宣传解释工作,争取被征地农民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同时,对征地前可能产生争议的有关程序的实施过程,可以采取摄像、照相等方式进行记录,取得的资料应妥善保存备查。

农作物资源调查方法篇7

1、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加强

农业资源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农业资源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资源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十一五”期间,农业部逐步加强了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我省也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着力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山西省农业厅及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总站逐步加大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力度,积极争取项目及工作经费,工作任务逐年增加,业务领域逐步扩展,农业资源环境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我省从2006年起每年开展基本农田及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任务,省财政每年投资100万元,目前监测面积达到3000多万亩,基本掌握了全省基本农田环境质量现状,建立了丰富的基础数据库。从2009年起相继开展了农业野生植物调查、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农业外来入侵生物调查等工作,2011年农业部年下达工作经费102万元。特别是2007~2009年顺利完成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山西省农业源普查任务,动员30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完成9.7万个农业源调查任务,农业部及省财政支持工作经费500多万元。2011年申请到我省第一个农业部原平野生大豆保护项目,投资150万元。进入“十二五”,承担了农业部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2012年补助工作经费1546万元,两年内监测耕地约6000万亩,任务重,时间紧,意义深远。近十年来,我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经费从无到有,工作任务由少到多,业务领域逐步拓展,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确确实实地重视。同时按照农业部的部署,我省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产品产地污染修复、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外来入侵生物防治等工作领域还有更深入的发展空间。

2、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体系建设逐步建立

当前,随着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的加强,业务领域的扩展,工作任务的加大,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体系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山西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总站作为业务主管部门加大了全省农业资源环保体系建设,注重资源环保人才培养,通过业务培训提素质,外出考察引经验,项目实施带队伍,实践研究创技术等途经,使全省农业资源环保管理和技术干部业务能力与技术水平逐步提高。2011年省总站按照农业部安排,开展了全省农业资源环境、农业资源环保人才、生态环境保护人才信息统计工作,对全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体系队伍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摸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截止2010年10月,全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体系共有103个农业环保及农村能源机构,包括1个省级、11个市级、91个县级。从业人员544人,其中管理人员99人,占18.20%;专业技术人员445人,占81.80%;高级职称69人,占12.68%;中级职称238人,占43.75%;中级以下职称237人,占43.57%。

截止2010年12月,全省从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人才980人,其中:其中党政人才(指机关单位公务员以及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群团机关和派出机构从事综合管理与监督执法的工作人员)157人,占16.02%;专业技术人才(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具有专业技术职称或没有专业技术职称但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包括从事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生物资源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等专业技术人才)823人,占83.98%。

3、体系队伍建设与事业发展不平衡

虽然我省农业资源环境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体系队伍建设与国家要求有差距。按照农业部1984年印发的《全国农业环境监测工作条例(试行)》农业环境监测人员参考编制:“省级农业环境监测站30~40人,重点地(市)县农业环境监测站15~20人。”我省各级农业资源环保体系队伍距这一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省级机构1个工作人员23人,市级机构11个工作人员90人,平均每个市8人,县级机构103个工作人员431人,平均每个县4人。特别是2012年10月农业部在原有资源环境处的基础上,新成立了“农业生态与资源总站”编制60人的事业单位,体现了农业部对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

其次体系队伍建设与全国其他兄弟省市相比有差距,我省各级农业资源环保机构即从事农业资源环保工作又承担这农村能源建设任务,而全国目前有山西、河南、吉林、福建、青岛、海南6个省(市)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机构和农村能源机构为同一个单位,有29个省(市、自治区)省级农业资源环保机构与农村可再生能源分别为两个管理部门。

第三是体系队伍建设滞后于事业发展。由于受到人员数量、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等各方面的限制,农业资源环保业务的拓展上受到约束,思维不够开阔,工作力度不够大,设施设备缺乏,农业资源环保事业发展和体系发展受到限制。就我省承担的农业部的工作任务而言,2012年我省承担了农业野生植物调查,种植业产排污系数监测,农业源种植、畜禽、地膜调查,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农业外来入侵生物调查项目,一个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项目,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等,特别是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是“十二五”期间重点工作,国家财政投入很大。这些项目种类多,涉及面宽,许多新知识、新技术需要不断学习,项目实施中需要严格的检查指导,才能确保每一项工作达到较高的质量要求,而目前尤其是大部分县级农业环保机构完成这些工作需要抽调其他机构的人员,需要为其配备必要的设备及工具,需要对其技术人员进行多次反复的技术培训等,省总站投入了大量人力、精力和时间。但即便如此,与有的省相比,我省在地膜调查、土壤污染修复、农产品产地禁产区划分等方面的工作还没有开展起来,显得有些落后。

二、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逐步健全的法规。政策,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十一五”期间,有关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农业法》第八章专题阐述“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强调保护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部了《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管理办法》,明确了各级农业部门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的职责,以及采取的保护措施。国家《农业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农业部《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办法》使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有了法律依据。中央连续下发的1号文件都把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整治农村环境摆在比较突出位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开展垃圾集中处理,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这些法规政策,是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强有力的支持。

2、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提供了发展契机

现代农业是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全文)》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并且把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作为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主要措施之一;把“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本措施。2010年12月21日,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现代农业发展重大工程中的第六大工程是:“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程。要积极推进草原保护与建设,大力实施退牧还草,建设农村沼气和农村清洁工程,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加大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扎实推进农村环境治理”是下一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的内容。为此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发展理念的转变,要求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要求建立确保粮食安全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体系,农业资源环境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前提,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对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我国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急需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环保技术创新与引进。加强农业环境综合治理,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农区生物多样性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

三、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体系发展对策

随着农业环境和资源保护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体系的现状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21世纪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体系应该更具先进性、快捷性和准确性,笔者认为今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体系的发展需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机构。

农业资源环境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护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是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农业系统管理和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法律、规章及文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履行好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把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作为本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纳入本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要借助当前机构改革的时机,借助农业部加强体系建设的契机,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协调有关部门,增加编制和人员,尽快建立健全农业资源环保管理机构。

2、加强能力建设,增加硬件设备。

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业资源环境测体系建设的投资力度,但不同省份之间同一省内各地区间也存在很大差距,加强体系能力建设是当务之急。比较有效的措施是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设施设备的完善和补充。对于我省来说,可以通过全面的调查制定出体系建设规划,分阶段分层次补充或更新各级监测站的仪器和设备,一些具备一定监测能力地区如省级站和个别市站,通过重点更新关键仪器提高其先进性,逐步实现标准化建设;一些较落后地区如市级以下监测站,通过配置一些较简单实用的仪器,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监测体系的网络作用。

3、加大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从我省目前的情况来看,市级以下体系的技术能力和水平较低,除了资金不足、设备不完善以外,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掌握不够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加强其能力建设需要相当大的资金支持,不是短期内能快速解决的问题,限于此,加大各级技术人员基本技能培训,使其能够在能力范围内开展专业技术工作,是一项提高能力比较有效的方法。如土壤、灌溉水、农产品样品采集技术,野生植物、外来入侵生物识别技术、农村清洁工程技术培训等等,培训合格者发给合格证书,技术人员持证上岗,通过培训使各级监测人员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4、开展部门合作,引进先进技术

加强农业遥感、农科院、农业大学等部门的深入技术合作,实现3S技术引进,遥感资源共享,合作进行成果开发,技术培训,提升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水平。为了提高农业环境管理的先进性,要建立现代化的计算机统计和网络管理系统,开发先进的农业环境信息软件系统,能够完成统计数据的录入、编辑、有效性检验、查询、浏览、汇总、打印以及成图、数据导出、备份与恢复等功能,并由专人负责数据库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农作物资源调查方法篇8

关键词:农地资源;调查;综合评价;罗田县凤三养生走廊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1-2695-05

农地资源利用效率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准确的农地资源评价是农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1,2]。随着人们对农地资源系统性认识的加深,农地资源评价研究经历了从单项资源评价到资源整体综合评价的发展过程。当前单项资源评价集中在水、土地、气候和化肥等方面,如采用频度统计法、专家咨询法、谱系聚类法之分裂法、理论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构建农地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3-6]。更多的农地资源评价研究着眼于区域农地资源整体,逐步走向农地资源综合性评价,并开始注重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有利用综合指数法、区位熵法等评价方法对主要农地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与社会资源)进行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资源优势度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7-10]。而当前对大别山地区农地资源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本研究以罗田县凤三养生走廊典型农地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农地资源进行调查,并构建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以期对该区域今后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综合开发提供依据。

1 研究区域概况

以罗田县凤三养生走廊为研究区域,范围涉及罗田县凤山镇、三里畈镇和大河岸镇3个镇的33个村或街道办事处,包括三里畈镇的温泉村、桥头湾、尤河嘴、古塘河、新铺村、叶家湾、宜林村、六家坳等11个村,凤山镇的鸟雀林、中石源河、花石桥、栗子坳、土门坳、河东街、三里桥、黄道山等15个村或街道办事处,大河岸镇的高庙村、罗家嘴、周家嘴、石井头、枫树湾、滚石坳、闵家河等7个村。

根据罗田县凤三养生走廊确定的行政范围,结合2009年底罗田县第二次土地现状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凤三养生走廊土地总面积为13 599.94 hm2,其中农用地为11 096.55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1.59%;建设用地1 621.60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1.92%;其他土地881.79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49%。

2 农地资源调查取样

2.1 调查单元的划分

根据罗田县凤三养生走廊农地资源分布情况及行政村范围,结合实际踏勘线路,将凤三养生走廊划分为39个评价单元,其中农地资源评价单元为35个(图1)。

2.2 调查取样

以35个农地资源评价单元为依据,分别组织土壤测验、农业规划相关人员于2012年2月27日~3月5日先后3次对评价单元逐一取土采样,采样覆盖了凤三养生走廊区内全部典型农地地块,符合农地资源评价调查标准,可满足农地资源评估的需要。

3 农地资源调查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

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农地资源调查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系统性与完整性、评价指标相对独立性的构建原则[11],结合罗田县凤三养生走廊农地资源实际,构建农地物理指标、土壤主要养分指标以及基础设施指标等三大项目层,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具体指标[12,13],共确定10项指标:地貌类型、坡度、耕层质地、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农田灌排条件、交通通达能力,见表1。

构建的指标体系中有定性描述性指标,为使构建指标可量化,需对指标进行度量,具体指标赋值说明如下。

1)地貌类型:根据农地资源调查评价相关标准,结合罗田县实际地貌情况,进行度量确定:水网平原赋值为1.0,河谷平原赋值为0.7,低丘赋值为0.5,高丘地貌赋值为0.3。

2)坡度:根据全国第二次国土资源调查的相关数据,确定小于2°为1级,赋值为1.0;2°~6°为2级,赋值为0.8;6°~15°为3级,赋值为0.7;15°~20°为4级,赋值为0.4;20°~25°为5级,赋值为0.1。

3)根据实际踏勘采集土壤样本,明确评价单元内耕层质地情况,确定黏壤土赋值为1.0;壤土赋值为0.9;黏土赋值为0.7;砂土赋值为0.5。

4)pH:根据农地资源调查评价相关标准,确定pH8.50的赋值为0.2;4.50~5.50的赋值为0.4;5.50~6.50的赋值为0.8;6.50~7.50的赋值为1.0;7.50~8.50的赋值为0.7。

5)有机质:根据农地资源调查评价相关标准确定:农地有机质含量小于10 g/kg的赋值为0.3;10~20 g/kg的赋值为0.5;20~30 g/kg的赋值为0.8;30~40 g/kg的赋值为0.9;大于40 g/kg的赋值为1.0。

6)有效磷(碳酸氢钠法):根据农地资源调查评价相关标准确定:农地有效磷含量小于5 mg/kg赋值为0.2;5~10 mg/kg赋值为0.5;10~15 mg/kg赋值为0.7;15~20 mg/kg赋值为0.8;20~30 mg/kg赋值为0.9;30~40 mg/kg赋值为1.0;当有效磷大于40 mg/kg反而起到副作用,赋值为0.8。

7)速效钾:根据农地资源调查评价相关标准确定:农地速效钾含量小于50 mg/kg赋值为0.3;50~80 mg/kg赋值为0.5;80~100 mg/kg赋值为0.7;100~150 mg/kg赋值为0.9;有效磷大于150 mg/kg赋值为1.0。

8)碱解氮:根据农地资源调查评价相关标准确定:农地碱解氮含量小于50 mg/kg赋值为0.3;50~80 mg/kg赋值为0.5;80~100 mg/kg赋值为0.7;100~150 mg/kg赋值为0.9;有效磷大于150 mg/kg赋值为1.0。

9)农田灌排条件:根据对凤三养生走廊实际踏勘确定:有新建硬化沟渠,认为其农田灌排条件很好,赋值为1.0;如仅有老旧的土质灌排系统,认为其农田灌排条件一般,赋值为0.6;如农田无明显灌排系统,则认定其农田灌排条件很差,赋值为0.3。

10)交通通达能力:根据对凤三养生走廊的农地交通通达能力调查情况,确定:如有县级以上道路,认为其农田交通通达能力很好,赋值为1.0;如有县级道路,认为其交通通达能力较好,赋值为0.8;如有乡村道路,认为其交通通达能力一般,赋值为0.4;如仅有田间机耕道,则认定其农田交通通达能力较差,赋值为0.3;如仅有田间人行道,则认定其农田交通通达能力很差,赋值为0.1。

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多指标定量综合评价中指标权重的确定尤为重要。目前关于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类。其中主观赋权法是由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专家凭借经验来确定指标权重,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客观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主观上对各因素的重要程度难以作出精确的判断,因而需与客观赋权法相结合。客观赋权法得出的权重独立于人的偏好以及经验,克服了主观赋权法的不足。本研究采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综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首先由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专家凭借经验认为土壤常规5项养分指标对农地资源评价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农地物理指标,最次为基础设施指标。因此,综合指标权重确定农地物理指标为0.20,土壤养分指标为0.70,基础设施指标为0.10。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对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再进行平均确定综合权重,见表2。

3.3 综合指数的测度

根据农田评价单元各指标权重和土壤调查、分析测试结果,计算出综合分值,结合农地地力分等定级综合评价指数方案(表3),即可得出农地资源评价单元综合等级状况。

4 农地资源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农地资源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以及养殖水域等,但根据凤三养生走廊农地资源中林地多为有林地,以及养殖水域和草地很少的现状,本研究主要对区域内的耕地和园地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现场踏勘取样获取的现状信息和实验仪器对土壤主要养分指标的检测结果,以罗田县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工作底图,利用ArcGIS软件对指标体系确定的10项指标进行单要素分析。

4.1 农地物理指标分析

4.1.1 地貌类型 凤三养生走廊区内农地资源以低丘和河谷平原为主,其中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新昌河新浦村、义水河宜林村、鸟雀林村、罗田河石井头村、闵家河村;花石桥村附近部分为高丘地貌;其他区域主要以低丘地貌为主。对应评价单元最终确定第1、2、6、8、35、36、37评价单元为河谷平原地貌;第27评价单元为高丘地貌;其余评价单位为低丘地貌。

4.1.2 坡度 研究区域内的农地资源坡度以二、三级为主,其占总量的78.10%;一级占总农地资源的16.18%;4级和5级比例较小,占总量的5.72%。农地资源坡度等级一级主要集中在新昌河新浦村、义水河宜林村、鸟雀林村、罗田河石井头村、闵家河村;二、三级主要分布在以低丘地貌为主的大部分区域,四、五级零星分布在花石桥村、登场坳村等区域。就坡度一项而言,凤三养生走廊内的农地资源土地平整度状况一般,农地坡度主要集中在10°~15°。

4.1.3 耕层质地 耕层土壤质地是土壤物理性质之一,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土壤质地与土壤通气、保肥、保水状况及耕作的难易有密切关系;土壤质地状况是拟定土壤利用、管理和改良措施的重要依据。虽然土壤质地主要决定于成土母质类型,有相对的稳定性,但耕作层的质地仍可通过耕作、施肥等活动进行调节。调查结果表明,罗田县凤三养生走廊区内农地资源耕层质地主要是砂土和黏土,其中黏土分布在新昌河、义水河、罗田河的河谷平原区域;低丘岗地等主要是砂质土。

4.2 土壤主要养分指标分析

4.2.1 土壤pH 对照我国土壤pH划分,研究区域内的农地酸碱度较好,pH在6.05~7.25,以中性和弱酸性为主。主要位于6.50~7.50和5.50~6.50两个区间,其中6.50~7.50主要分布在中部低丘地区,5.50~6.50主要分布在新昌河和罗田河河谷平原区。

4.2.2 土壤有机质 研究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性较大,最小值仅0.17 g/kg, 最大值达43.45 g/kg,含量较高的主要分布在三里畈镇内新昌河以东义水河以北的区域,含量较低的分布在凤山镇及大河岸镇,但总体有机质含量较低,大多数区域的有机质含量在30 g/kg以下。

4.2.3 土壤有效磷 在农业生产中一般采用土壤有效磷的指标来指导施用磷肥。土壤有效磷含量是决定磷肥有无效果以及效果大小的主要因素。

研究区域内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差异性很大,最高值为84.88 mg/kg位于鸟雀林村,最小值位于枫树湾村,仅1.12 mg/kg。整体上土壤有效磷含量较好,大部分属于三级以上。但需指出的是有部分地区土壤有效磷含量明显超出40 mg/kg的合理值,实践证明,土壤有效磷含量过高并不利于作物增产。

4.2.4 土壤速效钾 钾肥能够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结果和提高作物的抗寒、抗病能力,从而提高农业产量。研究区域内土壤速效钾的含量处于四级和五级两个级别之间,无一、二、三等级,其土壤速效钾含量远低于一级150 mg/kg的标准值,最高值为72.76 mg/kg位于三里畈镇新铺村,最小值仅7.53 mg/kg,位于枫树湾村。其中四级主要集中在大金湾、古塘河村、新铺村附近。可见,凤三养生走廊内土壤速效钾的含量整体偏低,因此,建议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对调查范围区内的农业用地增大钾肥施用量。

4.2.5 土壤碱解氮 元素氮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区域内土壤碱解氮的含量处于三、四、五级三个级别,无一、二等级,其土壤碱解氮含量远低于一级150 mg/kg的标准值,最高值为98.73 mg/kg,位于三里畈镇宜林村,最小值仅28.04 mg/kg,位于大河岸镇高庙村。其中含量较高的三级主要集中在宜林村、叶家湾村、大金湾村附近。由此可见,凤三养生走廊内土壤碱解氮的含量整体偏低。

4.3 基础设施指标

4.3.1 农地灌排条件 排水良好的农地不易受侵蚀,易于机械化耕作。因此,在农地资源评价过程中需考虑到农田灌排情况。在对凤三养生走廊35个农地评价单元进行实地踏勘后,发现其范围内主要存在有因农田土地整理而修建的硬化沟渠,有20世纪70年代修建开挖的老旧灌排系统,也有相当部分区域无明显灌排系统。

4.3.2 农地交通通达能力 凤三养生走廊位于罗田凤三镇、三里畈镇以及大河岸镇的核心区,区内有318国道、省道长三线、胜麻线等,主要村湾也已由乡村硬化道路相连,整体农地交通通达能力较好。但也有少量区域农地因低丘冲积扇改造而成,农地内部道路等级较低,通达能力较弱。农地通达能力较弱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罗家嘴村、七里牌村、登场坳村、花石桥村、古唐河村等区域。

4.4 农地资源综合评价结果

结合各单要素数据,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综合得分,见表4。根据各评价单元综合得分,结合农地资源综合指数测度方案,利用ArcGIS对单要素叠加分析,得到农地资源综合评价分级图(图2),从图2可以看出,凤三养生走廊区内没有一级农田,只有二到六级农田,且以四级和五级的农田居多,由此可见,凤三养生走廊区域内农地资源总体状况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但区域内农地资源也存在较大差异性,其中较好的二级农田主要分布在宜林村、大金湾村一带,其次主要分布在新昌河与义水河冲积河谷平原地带,如古塘河村、叶家湾村、新铺村等。

5 结语

1)该研究利用GIS空间分析和多源信息复合分析对罗田县凤三养生走廊农业用地进行综合评价,比较深入地分析了研究区自然土壤要素、基础设施条件的地域差异。同时,所选基本单元不是采用传统的以行政单元为基础,而是依据现状地类, 打破了行政区界,使得各行政单元内部的综合评价状况有了较大变化,从而为乡(镇)、行政村内部因地制宜的管理提供了参考。

2)研究表明区域内无一级农田,且以四级和五级的农田居多,农地资源总体状况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主要原因是:区域内农地以低丘岗地为主,土壤主要为砂质土,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的含量整体偏低。

参考文献:

[1] 陈印军,卢 布,杨瑞珍,等.农地资源管理研究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6):21-25.

[2] 孙进群,雷 娜.我国农业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899-20901.

[3] 黄初龙,邓 伟,杨建锋.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6):422-425.

[4] 石丽忠,陈金良,迟道才,等.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多维耦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3):9-12.

[5] 王宗明,张 柏,宋开山,等.东北地区农业土地资源潜力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生态科学,2008,26(4):351-360.

[6] 高桂芹,齐作辉,董玉武.唐山市农业气候资源DTOPSIS优势分析[J].气象科技,2008,36(2):202-205.

[7] 于伯华,吕昌河.基于DPSill模型的农业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9):53-58.

[8] 陈生永,鞠敏睿.土地资源综合评价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1(5):25-28.

[9] 程绍文,张 毅.湖北省农地资源及其利用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35-39.

[10] 姜文来,罗其友.区域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模型[J].经济地理,2000,20(3):78-81.

[11] 幸 莉.四川省农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