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课堂教学的追求8篇

时间:2023-06-06 09:00:25

课堂教学的追求

课堂教学的追求篇1

一、个性课堂,是彰显教师个性魅力的智慧课堂

教师的教学个性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孔子倡导“因材施教”,在诸子百家中个性鲜明,故能培养出个性迥异的七十二贤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独树一帜,故能培养出个性张扬的哲学巨人柏拉图。特级教师孙双金的情智课堂、王崧舟的诗意语文、薛法根的智慧教学、杨屹的情趣教学等个性特色十分鲜明,各自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教学个性,故能上出个性鲜明的精彩课例。个性突出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个性丰满的学生。正如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出来。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教师都拥有自己的智能优势,都拥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专业特长。合理利用智能优势,不断发展自己的专业特长,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继而形成教师个性,是构建个性课堂的前提。

课堂上,教师能利用自己的个性魅力,把关注点真正放在学生身上,真正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将课堂教学涂抹上智慧的色彩,将智能优势淋漓尽致地发挥到极至,形成独特的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艺术化了,也就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个性化。教师的个性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张扬,用独具特色的组织艺术,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匠心独运的评价策略,引发学生探究体验的欲望,启迪学生自主求知的智慧,引领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点亮学生生命的心灯,发展个性。

彰显着教师个性魅力的课堂如同一个强大的磁场,教师的个性魅力犹如有着强大磁力的磁石,能牢牢地牵引着全体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并逐渐把他们引向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轨道。教师的个性魅力得到充分展示,就会构建起情趣盎然、个性鲜明的智慧课堂。

二 、个性课堂,是凸显差异教学特色的和谐课堂

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从教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差异有“成就度差异”、“学习速度差异”、“学习能倾差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等)、“兴趣爱好差异”、“生活经验差异”等等。个性课堂,能全面关注学生的差异并合理利用差异,以差异促发展。

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新的教学。”教师能针对学生的各种差异,找准“最近发展区”和“教学的起点”,依据学情以学定教,真正满足具有不同差异的学生学习需求。

教师在认真考虑全体学生共性的同时,能重视学生的个性形成和潜能开发,针对每个学生个性特点,进行有差异的个性化教学。能科学制定出具有差异性的个性教学目标,如分差异设计教学目标,优秀学生的目标可以高一些、难一些,上不封顶,学困生的学习目标可浅一些、容易一点,下要保底;采用多种策略激发不同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不善发言的可以引导多表达,不愿学习的多激发兴趣,不善倾听的重点培养听的习惯,等等。设置灵活多样、可供不同差异学生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有差异的教学方法,可以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多给学生时间和空间等,因为自主学习是发展学生个性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有效利用学生间“相异构想”,进行合作探究,互帮互学,取长补短,教学相长;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性格、不同心理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最终实现不同层次、不同差异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全面发展、差异发展和富有个性的发展,真正体现因材施教。

任何无视个性的均等划一的教育都不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而只有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才能真正构建起照顾差异、宽容另类、接纳发展、追求个性的和谐课堂。

三、个性课堂,是绽放学生个性之花的创新课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学会生存》指出,“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个性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追求人的个性和谐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主导价值。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具有完美个性的主渠道,这惟有构建和谐、创新的个性课堂。

首先,个性课堂是每一个学生释放个性的“乐园”。学生徜徉于快乐和谐的课堂之中,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无拘无束地和教师平等对话,与同学智慧碰撞,与文本自由“交谈”,跟作者交流情感,同编者思维对接,自由自在地张扬着个性。

其次,个性课堂是每一个学生完善个性的“乐园”。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都能快快乐乐地参与教学游戏和活动,乐于质疑,敢于批判,发展思维,自主学习,自由训练,合作探究,快乐实践,兴趣盎然;能在神思飞扬中真正展现自我,释放本真,发展自我;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无拘无束地塑造、完善个性;课堂鲜活、灵动、充满情趣,学生在上课的快乐中不断发掘新的潜能,尽情舒展个体生命的灵性,倾力释放美丽的生命激情,不断迸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最终能自然而然地发展和完善个性。

课堂教学的追求篇2

所谓情感课堂,就是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满学习的快乐。可是,纵观目前的课堂教学,有的教师忽视教学的情感因素,教学态度严肃,教学语言严厉,教学要求过于严格,学生处在一种紧张压抑的状态中学习,有的学生甚至还有一种害怕忧虑的心态,害怕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害怕被老师指责,被同学嘲笑,回答问题总是结结巴巴,甚至会冒出一身冷汗。因此,学生只有处于情感课堂之中,才会有良好的学习状态,才能有学习的高效率。

一、情感课堂是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只有课堂教学的宽松与民主,学生才会有“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所谓“心理安全”,指不需要有任何的心理戒备,不担心别人会指责与批评,有一种安全感。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担心回答错了老师会批评,同学们会嘲笑,能够无所顾忌地发挥,这样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所谓“心理自由”,指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必有太多的约束,能够比较自由地思考与表达。我们在课堂中发现,许多学生在课堂上的思想顾虑太多,特别是班内的后进生,他们站起来回答问题时第一个想法不是这个问题怎么回答,而是万一我回答错了怎么办,老师、同学怎么看待我。所以,他们回答问题时总是顾虑重重,吞吞吐吐。学生有了“心理安全”与 “心理自由”,才会有学习的愿望,才会有学习的兴趣。

有这样一个故事,给我们启发很大。瑞士钟表大师塔布尔因违反天主教规而被捕入狱。他入狱后仍被安排做钟表。在那失去自由的地方,他发现无论狱方采用什么高压手段,都不能使其制作出日误差低于 1/10 秒的钟表。可是入狱前他在自己的作坊里,都能使自己的钟表日误差低于 1/100 秒。后来,塔布尔发现真正影响他制作钟表的是他的心情。一个人的智力只有在身心和谐的状态下,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

有一位作家的孩子在日本读书。有一天作家问他的孩子:“你日语不好,上课发言还那么积极,就不怕出错?”孩子说:“不怕!老师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如果人人都怕出错,不敢说自己的想法,正确的答案从哪里来?让老师一个人讲才是最糟糕的……”“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此话简直可以视它为至理名言。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就是要用幽默的语言去鼓励学生抬起头,大胆地去思考,大胆地提问,大胆去发言,大胆去争论,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充满生机的。

二、情感课堂是一个互相尊重的课堂。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就是一种尊重。“尊重是人间最大的慈善”。但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讽刺、挖苦,甚至责骂,都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有时,我们教师不经意的某个教学细节,也会表现出对学生的不尊重。如,某个学生手举得高高的,可是教师就是不喊他回答问题,却叫了一个刚举起手的优秀学生。其实,学生对尊重的要求很低,有时,老师的一个微笑,也会使学生激动一天。课堂上要微笑地面对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给学生一种亲切感,让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敬。“亲其师信其道”。微笑是教师最有魅力的语言。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我们还需要微笑。”可是,我们有些教师课堂上总是板着面孔面对学生,有时甚至怒目圆瞪。这样做,我们教师就失去了人格的魅力。

尊重就是对学生的宽容、呵护、帮助、鼓励和信任,必须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上。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在上《扁鹊见蔡桓公》时,有一位成绩最差的同学,在回答问题时,把蔡桓公的“桓”读成了“恒”。尽管引起了同学们的哄笑,但 魏老师却鼓励说:“我发现你进步了,开始独立思考问题了,‘桓’和‘恒’是形近字,上课时没有听讲,这是不对的,但发言时,能根据‘桓’字的字形想到‘恒’字的读音,这说明你进行了一番独立思考,而不是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不读、不想。如果你能经常这样独立思考,学习肯定会大有进步。” 魏老师的一番鼓励的话语就是对后进生的一种爱护。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是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可是,我们有些教师对后进生,更多的是抱怨,甚至指责,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尊严,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这样下去,怎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呢?我们要记住泰戈尔的一句话:“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三、情感课堂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课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乐趣,还何愁学生不能提高学习成绩呢?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应首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2000 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文俊,获奖后在答记者问时,有一段话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动情地说:“小时候,我对数学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在大学二年级时还曾一度对数学失去信心。甚至想辍学不念,是一位姓 武的老师的精彩授课,使我改变了对数学的看法,对数学的兴趣产生了几何级跳跃,最终把数学研究确定为终身职业。”吴文俊称 武老师的课“精彩”,使他对数学产生了兴趣。这里的“精彩”,就是让学生有兴趣,不仅“好之”,更“乐之”,对学习一往情深。那么如何使课堂“精彩”呢?就要有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一讲到底的“满堂灌”,只能使学生昏昏欲睡,索然无味。课堂上,教师必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情感的课堂必然是自主课堂。其次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议一议,试一试,练一练,想一想,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会成功的快乐。因此,情感的课堂必然是活动课堂。

现在流行不少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我们如何取之舍之,可能有些教师莫衷一是。不过,只要能调动学生兴趣的,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就是可取的。因为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的潜力将是巨大的。我们无论采用什么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果课堂上总是死气沉沉的,学生处于一种“冬眠”状态,这样的课,决不是一堂好课。

课堂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在第一位。特级教师课堂教学成功的共同点就在于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学生有了兴趣,思维就活跃,发言也就踊跃,有时也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堂教学的追求篇3

所谓情感课堂,就是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满学习的快乐。可是,纵观目前的课堂教学,有的教师忽视教学的情感因素,教学态度严肃,教学语言严厉,教学要求过于严格,学生处在一种紧张压抑的状态中学习,有的学生甚至还有一种害怕忧虑的心态,害怕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害怕被老师指责,被同学嘲笑,回答问题总是结结巴巴,甚至会冒出一身冷汗。因此,学生只有处于情感课堂之中,才会有良好的学习状态,才能有学习的高效率。

一、情感课堂是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只有课堂教学的宽松与民主,学生才会有“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所谓“心理安全”,指不需要有任何的心理戒备,不担心别人会指责与批评,有一种安全感。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担心回答错了老师会批评,同学们会嘲笑,能够无所顾忌地发挥,这样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所谓“心理自由”,指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必有太多的约束,能够比较自由地思考与表达。我们在课堂中发现,许多学生在课堂上的思想顾虑太多,特别是班内的后进生,他们站起来回答问题时第一个想法不是这个问题怎么回答,而是万一我回答错了怎么办,老师、同学怎么看待我。所以,他们回答问题时总是顾虑重重,吞吞吐吐。学生有了“心理安全”与 “心理自由”,才会有学习的愿望,才会有学习的兴趣。

有这样一个故事,给我们启发很大。瑞士钟表大师塔布尔因违反天主教规而被捕入狱。他入狱后仍被安排做钟表。在那失去自由的地方,他发现无论狱方采用什么高压手段,都不能使其制作出日误差低于 1/10 秒的钟表。可是入狱前他在自己的作坊里,都能使自己的钟表日误差低于 1/100 秒。后来,塔布尔发现真正影响他制作钟表的是他的心情。一个人的智力只有在身心和谐的状态下,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

有一位作家的孩子在日本读书。有一天作家问他的孩子:“你日语不好,上课发言还那么积极,就不怕出错?”孩子说:“不怕!老师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如果人人都怕出错,不敢说自己的想法,正确的答案从哪里来?让老师一个人讲才是最糟糕的……”“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此话简直可以视它为至理名言。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就是要用幽默的语言去鼓励学生抬起头,大胆地去思考,大胆地提问,大胆去发言,大胆去争论,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充满生机的。

二、情感课堂是一个互相尊重的课堂。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就是一种尊重。“尊重是人间最大的慈善”。但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讽刺、挖苦,甚至责骂,都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有时,我们教师不经意的某个教学细节,也会表现出对学生的不尊重。如,某个学生手举得高高的,可是教师就是不喊他回答问题,却叫了一个刚举起手的优秀学生。其实,学生对尊重的要求很低,有时,老师的一个微笑,也会使学生激动一天。课堂上要微笑地面对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给学生一种亲切感,让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敬。“亲其师信其道”。微笑是教师最有魅力的语言。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我们还需要微笑。”可是,我们有些教师课堂上总是板着面孔面对学生,有时甚至怒目圆瞪。这样做,我们教师就失去了人格的魅力。

尊重就是对学生的宽容、呵护、帮助、鼓励和信任,必须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上。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在上《扁鹊见蔡桓公》时,有一位成绩最差的同学,在回答问题时,把蔡桓公的“桓”读成了“恒”。尽管引起了同学们的哄笑,但 魏老师却鼓励说:“我发现你进步了,开始独立思考问题了,‘桓’和‘恒’是形近字,上课时没有听讲,这是不对的,但发言时,能根据‘桓’字的字形想到‘恒’字的读音,这说明你进行了一番独立思考,而不是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不读、不想。如果你能经常这样独立思考,学习肯定会大有进步。” 魏老师的一番鼓励的话语就是对后进生的一种爱护。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是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可是,我们有些教师对后进生,更多的是抱怨,甚至指责,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尊严,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这样下去,怎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呢?我们要记住泰戈尔的一句话:“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三、情感课堂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课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乐趣,还何愁学生不能提高学习成绩呢?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应首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2000 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文俊,获奖后在答记者问时,有一段话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动情地说:“小时候,我对数学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在大学二年级时还曾一度对数学失去信心。甚至想辍学不念,是一位姓 武的老师的精彩授课,使我改变了对数学的看法,对数学的兴趣产生了几何级跳跃,最终把数学研究确定为终身职业。”吴文俊称 武老师的课“精彩”,使他对数学产生了兴趣。这里的“精彩”,就是让学生有兴趣,不仅“好之”,更“乐之”,对学习一往情深。那么如何使课堂“精彩”呢?就要有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一讲到底的“满堂灌”,只能使学生昏昏欲睡,索然无味。课堂上,教师必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情感的课堂必然是自主课堂。其次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议一议,试一试,练一练,想一想,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会成功的快乐。因此,情感的课堂必然是活动课堂。

现在流行不少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我们如何取之舍之,可能有些教师莫衷一是。不过,只要能调动学生兴趣的,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就是可取的。因为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的潜力将是巨大的。我们无论采用什么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果课堂上总是死气沉沉的,学生处于一种“冬眠”状态,这样的课,决不是一堂好课。

课堂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在第一位。特级教师课堂教学成功的共同点就在于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学生有了兴趣,思维就活跃,发言也就踊跃,有时也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情感课堂是成功课堂的必然追求。我们广大教师要用自己的教学真情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良好的教学方法去激活学生,用自己幽默的语言去感化学生,用自己和蔼的教学态度去亲近学生,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真正让学生喜欢上每堂课。

 

课堂教学的追求篇4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社会) 平实 简洁 生成 升华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6-054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不应采取“灌输”“注入”的方式,而要树立以生为本、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观,彰显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课程价值观,优化教学策略,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要追求平实、简洁

所谓“平实”,就是说不要刻意渲染学习内容。比如,拔高生活或夸大生活的某一方面;用高亢的情感加以烘托;为了煽情非要造成学生哭泣的效果等。所谓“简洁”,主要是指“课的结构”不要追求烦琐和宏大,不要花太多的心思去琢磨形式(如语言)上的花哨等。学生的生活是平实的,因此思品课堂教学也应简洁而不是制造复杂;学生的情感也是平实的,教师无须另外为其添枝加叶。其实,平凡中的感动才是真实的,真实的情感才是生动的。有些教师一提到“教学设计”就会走复杂的路子,原因在于教师自己感到生活和情感是贫乏的,如不附加其他手段课堂教学就没有效果,就不会“出新”。结果是为了有新意,课的结构复杂了,内容却简单或单一了。

然而,简洁的教学风格并不简单。自然朴实的教学风格,平实深入的教学指导,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更容易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另外,浓墨重彩的课,不仅耗费教师的备课时间,也会因无用的包装而费力不讨好。例如,在教学《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一课时,笔者设计的教学活动由引入、合作探究、深化主题三部分组成。首先,笔者设计了一个下象棋的情境。通过此情境引出相关的规则,并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接着,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在小组内议一议,在平时的生活中何时何地不能缺少规则?笔者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小组活动后再由小组代表作全班汇报,笔者将各组讨论的要点写在黑板上。此环节完全开放,学生在列举内容的同时,也将自己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融入其中。最后一个环节是深化主题,重点放在将学生的关注点拉回到学校生活上。因为这一部分教科书已经呈现了学习重点,而且是用照片和图画的形式,所以教师就没有必要让学生再一一重复。对此,笔者让学生做角色扮演,生动表演上下楼梯的场景,多方面剖析规则在保护学生安全、让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的作用。对于让学生表演什么,笔者事先做了预设,所以在活动开始前,如何产生表演者、表演什么内容、有什么表演要求,以及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学生表演的内容是否能让所有人都看懂,从哪些角度展开议论等,都清清楚楚。这样,教学效率就大大提高了,效果也容易呈现出来。最后一个环节,笔者小结时只就“规则”给出明确的概念,并提示本课“生活处处有规则”的认识意义。

二、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要追求在过程中生成,在问题中升华

对于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来说,有动态生成才有意义,有思想升华方显效果。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要追求在过程中生成,在问题中升华。所谓“生成”,就是基于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对话,诱发出学生对学习内容或问题的新见解。看课程是否具有生成的条件,主要有三点:一是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得到了充分发挥;二是教师选用或创设的教学活动是否恰当;三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独立思考的手段和方法是否奏效。

课堂教学的追求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性;追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80-01

追求课堂教学高效性一直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现在的多数小学,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农村小学,既没有多媒体,也没有专家、名家的点拨和指导,有的只是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何一块黑板。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呢?这是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最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凭借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就如何追求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几点粗浅看法,期盼对小学语文教师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把握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案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是备教材。备课前,教师应反复通读教材,用心解读教材,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在本阶段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出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切不可在对课文内容还不熟悉的情况下,盲目看教学用书对教材的分析,禁锢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二是备学生。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教师在设计教学思路前应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接受能力等特点差异,关注共性、突出个性、有的放矢。三是备教法。教学方法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教师在备课时,应把如何教写清楚,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学情和自己的个性特长,选择最适合本课的教学方法。同时,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根据课标系统把握教材,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

二、根据学生特点,制定教学方法

高效的课堂教学包括教师科学地教与学生科学地学的两重标准。语文教学现行常用的方式有问题教学法与读书感悟法。小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我们要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式。问题教学法重视教师的引领,较适于比较理性的文章,引导学生阅读;读书感悟法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较适于比较感性的文章,对精彩描述进行理解品味;以研读之。比如教师在讲授诗歌时,可以通过配乐范诗,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既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三、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主体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是中国教育转型时期对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它以引导学生主体逐步按照社会方向学会自已教育自已、自己发展自已为核心。它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成为马克思所说的具有人的类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它将建立起把服务祖国人民与实现自身价值相统一的教育机制。二是当前教学的主流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主动发展”的内涵是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有较高的成就动机;热爱学习,求知欲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学习,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能思考、能活动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学得好坏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教育者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使受教育者知道应该怎么学,都是为了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

四、优化教学评价,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的追求篇6

一、要追求课堂教学的求真理念

1.教师的职业动力,直接决定着他的教学效度。如果教师把这个职业只看成是谋生的手段,他对教学工作必将缺乏激情,课堂教学将很有可能常常行走在无效、甚至是负效的沼泽地,总体难以达到理想的境界。如果教师将三尺讲台看成是实现生命价值的舞台,他对教学工作会怀有炽热之情,教学工作的效度不言而喻。

2.在实施高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何才能做到心中方向坚定明确,而不至于在各种时髦的教学理论中迷路呢?为此,我们教师必须要追根刨底发问求索: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需要什么教育?作为每一个富有个性生命体的学生需要什么教育?什么方法最适合学生、最高效?怎么追求高效?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实现高效教学的终极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古今中外的经典论著,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生长、经验改造”论、孔子的教育论断、现行的《新课程标准》等,要认真汲取其中的理论精华,并进行自主意义建构,从而确立自己教学工作的终极方向。

3.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 “填鸭式、满堂灌”的现象大为改观,但随之又产生了为片面追求课堂气氛而滥用的所谓“合作互动”学习方式以及过度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现象。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要本着求真的态度,坚决摈弃标签式的教学花招,一切服从于学生素质的发展。

二、要追求课堂教学的人性化理念

1.以人为本。教师心中始终要装有学生,将学生这个 “人”字大写。目中无“人”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教育。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成功、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宽容学生的错误、期待学生的成长,都应成为我们从事教学工作的逻辑起点。教师要尽量避免生硬的说教,要善于运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召学生向善乐学。教学设计时,除了关注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外,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将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经验、情商、智商、学习风格、个性、兴趣、习惯等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紧贴最近发展区为学生“量体裁衣”。

2.以发展为本 。高效课堂并追求的绝不只是学生的分数,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可以促进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时刻为学生阳光快乐的生命做奠基工作。要引导学生健自信之骨、育仁爱之心。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合作,掌握学科思想、形成科学精神、积淀人文情怀。

3.彰显绿色智慧 。教学的绿色智慧是对教育学原理深刻的把握和艺术性的运用,是人本理念在特定教育情境中的最佳调遣和适用。绿色智慧是对生命的精心呵护、对错误的宽容、对潜能的激发、对学困生的信任和期待,从而充分激励每一个生命体有个性的张扬、拔节。绿色智慧闪烁着理性的光华、流淌着温情的溪流。

三、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精致理念

精致是高效教学对教师职业精神和教学态度的诉求,对课堂教学的精益求精的追求。

1.精巧预设。杨九俊先生说,弹性的教学来自于精心的准备。要切实做到教学目标准确、教学内容主次明晰、呈现方式多样、呈现时间恰如其分 、情境创设新颖生动、探究欲望巧妙引发、课堂作业“以一当十”、教学语言精炼煽情,还包括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生成情况进行预计和准备,都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才智进行精雕细刻。要创造出融艺术性、科学性于一体的最优化的教学预案,为使课堂教学做到活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堂教学的追求篇7

一、不必“马上回答”,应该“沉思默想”

在课堂上,有些老师在提出问题后,为了赶时间、赶进度,而不给或少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只要看到有一个或极少数的学生举手,就立即叫学生站起来回答,这样的课堂仅仅是少数学生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面向的个体,而不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也就是说这样的课堂你无法保证是“高效”的课堂。那么,该怎样做才是真正的“高效”呢?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离开了学生个体的思考,数学学习也就没有意义了。此外,虽然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小组活动,也可以通过教师讲授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可是,无论是哪种学生形式,学生个体独立的思考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这就需要学生必须有一定的“沉思默想”的时间。美国学者罗威(Rowe)通过有关等待时间延长的实验发现,在那些把等待时间延长了1-5秒的课堂上,发生了下列令人可喜的变化:1、学生回答的平均时间增长;2、学生回答的主动性和正确程度提高;3、学生不能回答问题的可能性减小;4、思考之后回答的现象增加;5、从事实推论得出的论述增加;6、学生的提问增加;7、学生作出的贡献更大。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留一点空间给学生,要扶的,扶一扶;能放的,放一放。由扶到放,逐步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自主探究新知识。

二、不图“表面”,追求“实际”

1.不图“表面热闹”

有人认为,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因此教学活动过程中,应首先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活”起来,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的脑筋“动”起来,怎样“动”起来?从表面上看,那就是活跃气氛,那就是“热热闹闹”!因此,有的老师走进了“热热闹闹”的误区,比如,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视而不见,忽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只是形式而没有效果,课堂教学表面热闹效率很低,远离了课堂教学的最初的也是最根本的核心。北师大肖川博士曾经说过:让学生“动”起来是改革的一个目的,但光“动”起来是远远不够的。换句话说,它是一个好课堂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作为数学课,我们的眼光应放在学生的思维上。一节课,学生热热闹闹,但却没有真正动过脑筋,这就不算一节好课;反之,哪怕这一节课气氛比较沉闷,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应有的发展,这也是一节好课,对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有效的。

无论课堂是“热闹”的还是“安静”的,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一节课,学到了什么,在情感上有着什么样的体验,除了知识以外,是否在其他方面有着个性的发展。

2.不图“表面知识”

在新课改的今天,在“高效课堂”的影响之下,有人认为“高效课堂”就是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很多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知识技巧全部传授给学生,每一堂课总是利用起来还是嫌时间不够,课堂呈现出了“前五后五”这样的现象。这首先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有限的,应是每个学生都应能达到的目标。如果这样教,那很有可能会导致学科知识容量过大,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还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知识的两极分化。李吉林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的关键之一是要先做减法,减去不必要的负担,减去低效甚至无效的练习,才有可能使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有效的整体训练。”(《为儿童的学习》)因此,我们应该要学会整合目标,将几个目标进行必要的整合与优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这样才不至于毫无轻重之分,才不会无所适从,才能从根本上给学生“减负”。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紧扣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要能像于漪老师那样:“我追求教学目标的单一、明确,重点突出,不拖泥带水。以目标为主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详略的处理,舍得割爱”。其次,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因此,如果要想做到“高效”,那就要远离这样那样的误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实际获得”。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充满兴趣,必须是学生体验型的。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必须使一切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善学”,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平等基础上的对话过程。

课堂教学的追求篇8

关键词:课堂效率 数学教学 高效 和谐 优化

课堂教学效率就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学习任务的多少,课堂效率的高低决定着学生能够学到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等。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感受。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使学生在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达到学习目标,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学中,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转变学习观念,放下架子,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要尊重他们,这是一个教师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护,同时,教师也才会得到学生的尊敬。比如在教学中,教师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鼓舞,增强学生的信心,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果教师对学生非常严厉,甚至指责学生,他们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严重的伤害,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挫伤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为课堂评价的重点。

只要教师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就会赢得全体学生的信任和敬佩,学生才会主动和教师去交流,把教师看成自己最值得信赖的朋友,让教师走进他们的心间,上课和教师积极互动配合,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多元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注重学习的结果,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也同样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评价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评价,教师要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多角度、多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以确保评价的合理、具体、科学、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教学中要用鼓励和表扬的评价方法,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关心学生,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巧妙运用语言和动作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都能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和真情,学生在这种爱的氛围中,提高了学习兴趣,能够自主而快乐地汲取知识。

二、优化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有目的地互动和交流的过程。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一定要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种种弊端,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把学到的新理念贯穿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要想获得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就要明确教学目标,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优化教学过程并发挥其作用。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制定难易适度的教学目标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把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指明课堂教学的方向,明确教学目标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但是,在制定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时候,会出现过高或者过低的现象,为此,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以学生和谐发展作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能力提高和培养。教师在制定目标的时候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这节内容的时候,学生对直尺比较熟悉,并且他们在《比一比》中掌握了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在考虑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需设计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2.使学生了解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3.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提高。

第二,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由浅入深地制定目标,主要包括:制定的教学目标要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的评价。只有教师紧跟时展的步伐,转变教学观念,才能在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过程留给学生,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和自由表达的机会和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开启学生心智的大门,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去质疑,从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效果达到最高的水平。

总而言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积极探索,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把这些理念渗透到实际教学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

高效的数学课堂的建立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教师。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教材,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快乐学习。为了学生能够全面健康地发展,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参考文献:

[1]黄红成.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认识与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7(3).

[2]赵丹.有关提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策略的研究[J].家教世界,2013(14).

[3]简敏捷.也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有效性”教学[J].家教世界,2013(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