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医学科研热点8篇

时间:2023-06-08 09:14:13

医学科研热点

医学科研热点篇1

【关键词】 急诊医学;心肺复苏;急性中毒;创伤;发展方向

我国地域辽阔,医院和医疗水平发展的不均衡更能在急诊体现。没有固定急诊医师,设备匮乏是普遍现象,而危重患者的需求多数是从急诊科开始,患者要求急诊代表医院的最高水平,急诊能否代表医院的最高水平,体现在能否快速诊断,快速采取重大急救措施,急诊是时间依赖性的任务窗口。这是医院发展与患者需求之间矛盾。

我院虽然也是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落后也是同样的。

本人在基层医院急诊科工作近二十余年,结合我院急诊科的发展成长,现浅谈一下急诊医学的热点及其发展方向。

国外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相继建立起急诊科以来,急诊医学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学科逐步建立完善。在我国,急诊科是近30年兴起的一门新兴,独立的临床学科。急诊科以“迅速、准确、有效”为救治理念,以“急诊快速诊断”、“生命绿色通道”为科室亮点。当前急诊医学逐渐建立了以“心肺复苏、急性中毒、创伤急危重症”等方面的研究为医疗特色,科研重点的学科发展方向,并成为当前急诊医学研究的热点。急诊医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跨专业的边缘学科,急诊工作是否及时、妥善,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预后,急诊医学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了一所医院的总体水平。

本人认为急诊科与传统专科之间的急诊问题不言而喻,专科与专科之间同样存在急诊急救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说明,急诊科的重点、热点及其发展。

1心肺复苏

就CPR的医学和社会意义而言,其科学研究,临床实践,及其普及应用价值都毋庸置疑。近年来CPR的研究再次受到足够的重视,成为当前急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心肺复苏技术是需求在急诊科的每一位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基本功,而且做到急诊科的每一位医学人员的心肺CPR复苏操作,是全院第一流的。自2005年CPR指南颁布至今,许多学者做了一些卓有建树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新进展。通过10年来CPR方面取得成绩,发达国家和地区能达到接近5%的自主循环恢复率,但最终的出院率仍很低,最主要的原因是复苏后的脑功能损害及脑死亡。以前CPR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CPR的优选次序,低温治疗,复苏后管理、CPR的质量,药物选择与溶栓等方面。

总之,CPR技术历经50年的发展进步,已与其形成之初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复苏的结果和预后仍不尽人意,仍存在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急性中毒

中毒始终是人民生命安全的一大威胁。急性中毒是争诊医学面临的重要课题,急性中毒毒物种类以药物、乙醇、一氧化碳、食物、农药为主。自杀是常见的中毒原因,大约占所有中毒50%,急性中毒病死率约2%左右,死亡患者中毒毒物以农药为主(有机碳)。儿童中毒以农药、药物和灭鼠药三类为主。目前急性中毒的救治越来越受到重视,急性中毒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急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3急性创伤

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约100余万人死于创作,受伤数千万人以上。在我国,创伤作为第5位死因。创伤已成为急诊最重要的疾病谱,创伤救治的研究已成为急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目前在颅脑损伤、脊柱脊髓损伤、骨盆骨折、腹损伤等救治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这些严重的创伤治疗是以全院多学科共同来完成,对于严重创伤患者,应尽可能缩短急救环节,及早进行急诊手术或收住创伤ICU接受连续的高级监护和治疗,及时发现隐藏性休克,对创伤休克进行充分的复苏,以减少脏器功能不全的发生。我院把ICU建立在急诊科,对危重症病人起到,特别是严重的创伤起到缩短时间的作用,减少急救环节。而Eicu是急诊科现代化的崭新标志。已成为衡量一所现代化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准,它是缩短危重病人抢救时间,也是减少抢救环节的重要标志。

以上就是我在基层急诊科工作的心得,心肺复苏、急性中毒、创伤是急诊科的三个重点,也是三个亮点,急诊科的发展也将围绕心肺复苏、急性中毒、创伤等热点问题展开,完善急救救治问题仍需广大急诊领域工作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医学科研热点篇2

关键词:中药 西药 特性 功效

相当一部分中药,经过现代科学研究,其部分特性,特别是功效方面,已可以用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来表征,从而可按西医药学理论体系采使用。如大黄,味苦,量少可作苦味健胃药,有致泻、利胆、抑菌等作用,从而可治疗相应病症如便秘、胰腺炎、胆囊炎、阑尾炎等。笔者认为,如果将西药按中医药理论体系进行研究,设法标定出其相应的中药的特性,并用中医药术语表征其功效,那么,人们就可以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西药了。然而,迄今此方面的研究工作尚未开展,为医药学的未垦地。为了促进医药学的发展,尤其是中西药的结合,建议开展这方面的研究,现就此项研究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基本方法,作一探讨。

一、西药的“中药特性”和用中医药术语表征功效的意义 中西药的结合,应包括两大方面,就是要对中药进行现代科学研究,同时对西药也要进行“中药特性”的研究,并用中医药术语表征其功效及使用规律,使每类药均能按两种医药学理论体系使用,各择其优,进而互相靠拢并使之结合,促进具有中国特点(中医药特点)的新医药学的建立。

1.使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沿着中西药结合的道路前进现代对中药所进行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药理、化学和临床研究。药理研究,就是用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征中药的功效。这应包括中药的饮片,也包括提取有效成分的部位或单体化合物。化学研究就是弄清楚中药有效成分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为控制药物质量、制剂制备、选择给药途径及保证药物效用提供依据。临床研究就是指用中药所能治疗的按西医诊断的疾病的情况。按上述方法研究的结果尤其是从中分离得到的有效化合物,往往不能再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体系进行使用了,只能为西医按西医药理论体系进行使用,也就是说,把中药变成了西药。长此下去,势必出现中药的消亡和西药的丰富与发展。例如经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黄连中的黄连素可抑制细菌,被西医用作抑菌消炎药。然因尚未研究黄连素的中药特性和用中医药术语来表征的功效, 故中医不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它。因此,若将 黄连都用来提取黄连素,则中医将无黄连可用。这种以中药的消亡为结果的中药现代科学研究,是难于达到中西药的结合的。即使叫做结合,那也是失去了中药特征的结合。出现这种情况的最根本原因,是在于没有对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尤其是有效化合物,再进行中药特性和中医药术语表征功效的研究。如能开展此项研究,则从中药中所得到的有效化合物,将能为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体系使用,从而使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沿着中西药结合的道路前进。

2.使西药吸取中药之长,更好地发挥西药的优点。中药的特性如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是中药的特点和长处,它们与机体的“证”相对应,直接指导着临床用药。例如从四气中的寒热看,可与“证”对应使用,即热证用寒性药,寒证用热性药,即所谓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再如归经,按现代观点的结核菌感染的疾患看,有肺、肾、肠、骨等结核病,按中医理论体系分析,这不同部位的疾病,属于不同归经,在选用药物时,是要考虑到的。然而西医却一概用抗痨药物。西医这种对机体疾病部位不加区分而选用药物,是因为西药无归经之说所致。如果西药的此种“归经”特性被研究确定后,则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用药物,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再如抑菌消炎药的抗生素和磺胺药,都是针对致病菌而起作用的,凡为细菌感染性疾患均可考虑使用,而对机体状况、病变部位、病情等考虑较少,但按中医观点,不仅要考虑到病源,更要考虑到机体状况,从而选用相应特性和功效的药物。就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而言,尽管从西医角度看均属细菌感染性疾患,但从中医看,在急性期属实热证(或湿热证),应选用苦寒药,而在慢性期,则属虚寒证(久病必虚、虚易成 寒).是不宜选用苦寒药的。临床实践已证明,磺胺类和抗菌素类药物对急性期效果较佳,慢性期效果不佳。这已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药物具苦寒之性味。但现在尚未深入研究它们的中药性味,而仍是同一药物施治于不同的证。这从中医药理论讲,是违反用药规律的,因此,难能更好地发挥这些西药的功效。如能对磺胺类、抗生素类的性味进行研究,确定其属性, 那么,现在这种不分证地使用的情况就会改变。从而可以保留西药之优,吸取中药之长,更好地发挥作用。

医学科研热点篇3

【关键词】急诊医学;心肺复苏;急性中毒;创伤;发展方向

我国地域辽阔,医院和医疗水平发展的不均衡更能在急诊体现。没有固定急诊医师,设备匮乏是普遍现象,而危重患者的需求多数是从急诊科开始,患者要求急诊代表医院的最高水平,急诊能否代表医院的最高水平,体现在能否快速诊断,快速采取重大急救措施,急诊是时间依赖性的任务窗口。这是医院发展与患者需求之间矛盾。

我院虽然也是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落后也是同样的。

本人在基层医院急诊科工作近二十余年,结合我院急诊科的发展成长,现浅谈一下急诊医学的热点及其发展方向。

国外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相继建立起急诊科以来,急诊医学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学科逐步建立完善。在我国,急诊科是近30年兴起的一门新兴,独立的临床学科。急诊科以“迅速、准确、有效”为救治理念,以“急诊快速诊断”、“生命绿色通道”为科室亮点。当前急诊医学逐渐建立了以“心肺复苏、急性中毒、创伤急危重症”等方面的研究为医疗特色,科研重点的学科发展方向,并成为当前急诊医学研究的热点。急诊医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跨专业的边缘学科,急诊工作是否及时、妥善,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预后,急诊医学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了一所医院的总体水平。

本人认为急诊科与传统专科之间的急诊问题不言而喻,专科与专科之间同样存在急诊急救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说明,急诊科的重点、热点及其发展。

1心肺复苏

就CPR的医学和社会意义而言,其科学研究,临床实践,及其普及应用价值都毋庸置疑。近年来CPR的研究再次受到足够的重视,成为当前急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心肺复苏技术是需求在急诊科的每一位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基本功,而且做到急诊科的每一位医学人员的心肺CPR复苏操作,是全院第一流的。自2005年CPR指南颁布至今,许多学者做了一些卓有建树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新进展。通过10年来CPR方面取得成绩,发达国家和地区能达到接近5%的自主循环恢复率,但最终的出院率仍很低,最主要的原因是复苏后的脑功能损害及脑死亡。以前CPR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CPR的优选次序,低温治疗,复苏后管理、CPR的质量,药物选择与溶栓等方面。

总之,CPR技术历经50年的发展进步,已与其形成之初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复苏的结果和预后仍不尽人意,仍存在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急性中毒

中毒始终是人民生命安全的一大威胁。急性中毒是争诊医学面临的重要课题,急性中毒毒物种类以药物、乙醇、一氧化碳、食物、农药为主。自杀是常见的中毒原因,大约占所有中毒50%,急性中毒病死率约2%左右,死亡患者中毒毒物以农药为主(有机碳)。儿童中毒以农药、药物和灭鼠药三类为主。目前急性中毒的救治越来越受到重视,急性中毒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急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3急性创伤

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约100余万人死于创作,受伤数千万人以上。在我国,创伤作为第5位死因。创伤已成为急诊最重要的疾病谱,创伤救治的研究已成为急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医学科研热点篇4

信息可视化在基础医学中的应用高雪等[12]从WOS数据库中,以1995~2010年为检索年限共检出30970条有关蛋白质组学的文献,使用CiteSpaceⅡ软件对检索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目前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前沿为:质谱技术为蛋白质鉴定技术核心;蛋白质组分析已逐渐发展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变;蛋白质翻译、修饰和相互作用为当前国际研究热点之一;蛋白质组分析已由静态的单纯对研究结果描述转向对蛋白质的动态研究开发。张明华等[13]开展了基于知识图谱的认知神经科学前沿与演化的研究,在WOS数据库中检索1986~2009年间的1193条记录,对该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产出居于优势地位。其中以前额叶皮质、大脑、活化为主的神经科学从较小的子系统水平进行物质活动层面的研究;以记忆、注意力为主的认知科学则侧重于相对复杂的整体水平,它们分别从两个方向展示了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研究热点。刘晓婷等[14]对WOS数据库收录的国际肝干细胞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该领域的研究前沿有肝干细胞的识别和移植后鉴定、参与肝再生机制、诱导分化、外源基因的表达等。信息可视化在中医医学中的应用赵蓉英等[15]以WOS为数据来源,对国内外有关中医医学研究的文献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揭示近些年来中医研究的热点领域,探索当前国际上中医研究的发展趋势。结果显示,目前国际上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在对中医进行研究,其中中国大陆地区的有关文献最多,远远高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发文量。按研究结构排名,中国大陆地区和香港地区开展中医研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最多。发表中医文献最多的期刊分别为:《民族药理学期刊》、《药用植物》、《生命科学》和《生物与药学通报》,这4本期刊构成了该领域的核心期刊。中医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于中医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西医结合、基因技术在新药研制方面的应用等。黄卓泳等[16]开展了国际中医药领域演进路径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将1990~2009年WOS数据库中收录的中医药类研究论文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应用CiteSpace知识可视化软件绘制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分析国际中医药领域研究演进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文献,并应用关键词聚类和膨胀词探测功能分析了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结果发现中国数量最多,为4323篇,其次为美国和日本。在20年前,国外学者已开始从微观分子生物学水平分析中医药的药理作用。2000年以前,国内学者在国际发表的中医药文献较少,这可能与中国学者对英文刊物不熟悉有关。在1990~1999年期间,中医药的研究重点为对中医药的各种药理作用分析,到2000年以后,中国人发表的英文文章逐渐增多,研究也更多地集中在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信息可视化在其他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赵玉鹏等[17]运用知识图谱原理以及CiteSpaceⅡ工具软件绘制出美国《医学与哲学杂志》(TheJournalofMedicineandPhilosophy)的知识图谱,从知识图谱中显示出,最近10年来,《医学与哲学杂志》研究的前沿问题是由“脑死亡”、“干细胞研究”、“生物学伦理”、“预防原则”、“临床均势”等组成的七个知识群,同时分析出高引用的引文,并且揭示出《医学与哲学杂志》研究的演化路径。雷二庆[18]分析了有关美国军事医学(MilitaryMedicine)的2966条文献记录,发现美国军事医学与普通医学联系密切;美军各军事医学研究机构的分工较为明确,任务有一定交叉重叠但不特别明显;美国一些部级机构和军队机构以及部分专家是美国发展军事医学的坚实基础;军事医学关键文献可被直观展示。王宁等[19]分析1994~2010年以来1872条有关生物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学科发展等信息。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生物安全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不断变化,研究的范围也不断地向外拓展,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并与一些重大的生物安全时间紧密相连。研究的范围涵盖了转基因动植物、基因及生物工程技术、新发动植物传染病、食品安全、生物实验室安全以及反生物恐怖等内容。目前与生物安全相关研究集中在3个主要领域,分别是:(1)DNA重组技术、转基因技术、合成生物学等生物技术两用性;(2)人畜共患病或新发传染病;(3)微生物实验室安全及生物恐怖威胁。

信息可视化的不足尽管信息可视化分析

在多个领域均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该技术仍存在一些缺点,主要表现在:(1)知识图谱中出现的节点-链接较多,且存在多个节点重叠或是图谱中缺少相应的标识,使研究人员较难理解图谱的含义或容易漏过某些重要的信息[20~22]。因此,未来的可视化图谱应提高知识图谱的可读性,以更友好的界面、更清晰明了的标识,让阅读者更容易地看到知识图谱和发现其中内在的关系,从而获得有用的信息。(2)不同的可视化分析软件采用的算法不同,得出的知识图谱也不同,研究人员容易对这些不同的结果产生迷惑;此外,对于理解和掌握知识图谱反映出来的信息,也需要有一定的相关知识,从而限制了可视化研究的广泛开展[23,24]。(3)目前使用的可视化分析软件大部分都是采用国外数据库作为源数据,而没有针对国内数据库开发的、得到公认的分析软件,因此,对国内有关领域的可视化研究较少[25]。

结语

医学科研热点篇5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病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2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1-0123-03

1954年7月《人民日报》号召全国西医界学习中医,标志着中西医结合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从这一刻起,中西医结合至少承担了两个历史任务:一是中医和西医共同应用于临床,治病救人;二是挖掘中医药宝库,发展中医学,并使之科学化。基于中西医结合的历史责任,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是单纯掌握中西医两套医疗方法去治病的一般医生,而且应该是对中西医学的理论体系、认识范畴、逻辑方法、临床思维特点、科研方法等都有所洞识、有所发展、有所成就的复合型人才。

然而,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方向培养的人才似乎没有很好的完成中西医结合的任务,业内和业外人士对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成果似乎都不满意。这表明中西医结合教育长期可能存在问题,需要进行改革。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在高等医学教育环节中起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在医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此,本文决定以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探索中西医结合教育改革的方向,抛砖引玉,以明确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培养目标,从而实现中西医结合的历史使命。

1中西医结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后果

1.1结而不合: 结而不合是目前中西医结合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导致的原因和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关。笔者查阅了北京、上海、南京等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方向的培养目标,大体表述如下:“系统掌握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西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练运用中医、西医处理临床疾病,能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

在该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各院校的中西医结合教学师资基本上就是由中医学专业和西医学专业的教师分别担任;教材基本是中医教材加西医教材的常规组合;各院校该专业的特色无非就是体现在中西医知识的比重上。因此,目前中西医结合教育根本没有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而就是中医学或者是西医学教学体系的翻版。这样的教学体系教给学生的无非就是中医和西医各自的医学认识和医学实践,至于能不能够结合、怎么结合,以后完全看学生个人的造化。

1.2各自为政: 各自为政是中西医结而不合的后果之一。纵观中西医结合临床,大体西医辨病之后,中医辨证,然后各自用药,最后观察临床疗效,判断中医和西医共同治疗同一患者后是否可以达到减毒增效的效果。笔者以为,这种临床结合模式基本用不着中医和西医集中在同一个人身上,因为只要懂西医和懂中医的两个人一合作就能解决问题。因此,几十年来中西医结合培养的人才如果在临床一直是从事这样的工作,恰恰说明了中西医间仅是合作,根本没有结合,基本上还是按照各自的医学实践去诊治。

1.3误读科学: 对科学的误读是中西医结而不合的严重后果。学生分别学习了中医和西医之后,很容易就可以发现西医在临床上表现出的强大优势似乎与大量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以及从物质的角度认识生命有关。在“西医是科学的”潜移默化影响下,中医科学化似乎就是用现代医学技术探索中医基础理论、病机理论、证候及方药的微观物质基础,实现对中医理论的解释和验证。这也成了50多年来中西医结合最主要的研究方向。然而,笔者以为该研究方向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科学的误读,是中西医结而不合的又一现象。

什么是科学?科学并不就是指从物质的角度认识自然和生命,它的真谛在于不断的实践,去伪存真,实现对不以人的意识而转移的客观真理的追求。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由于西医课时不足,再加上中医先入为主,因此对西医缺乏深层次的认识,仅看到了研究西医的技术手段,没有学到西医认识生命和疾病的科学过程。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能归咎于学生,而应是中西医结合教学体系。这个教学体系没有启发学生中西医能不能结合、怎么结合,只是简单把两种医学体系填鸭给学生。当两种医学体系在“脑袋里打架”时,结而不合自然就成了必然现象。

2中西医结合教育改革的方向

2.1培养科学精神: 不可否认,50多年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疾病、针灸的临床实践以及方药的作用机理阐述等。然而,中医学没有进步是不能回避的一个事实,也就是说中西医结合的中医科学化任务没有完成,甚至几乎没有涉足该领域,中医里面依然是真真假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笔者以为,原因在于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认为:中西医临床结合治疗以及用现代科学技术来阐释中医、中药就是在发展中医,就是在实现中医科学化。而实际上,中医科学化应是一条通过不断实践,实现对中医去伪存真,不断探索真理的一条艰辛之路。因此,中西医结合教育首要的改革方向应是通过课程教育重点培养该专业学生的科学精神。下面笔者以病理学发热的相关章节谈一谈这方面的探索。

按照常规的讲解模式,发热这一章节会让学生掌握发热、发热激活物及内生性致热愿的概念,熟悉发热的分期、发热时体温的调节机制及热代谢的特点,了解发热时机体的代谢及功能改变。最后会告诉学生,发热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手段。如果通过该章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笔者以为要利用一些实验,重点讲解对发热的认识过程,比如:为什么前列腺素E(PGE)是重要的中枢发热介质;为什么发热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手段。笔者在讲解后面一个问题的时候,给学生举了个前辈做过的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蜥蜴的实验:

首先,实验分两组:一组给感染的蜥蜴解热药阿司匹林,另外一组给感染的蜥蜴安慰剂。结果显示:给阿司匹林的蜥蜴全部死亡,而给安慰剂组的蜥蜴仅是轻微感染。这个实验观察了抑制发热对感染的影响,阐述发热对机体抗感染的积极意义。

其次,实验分五组,分别把蜥蜴放到34℃、36℃、38℃、40℃及42℃的环境中去。结果显示:环境温度越高,蜥蜴的死亡率越低。由于蜥蜴是变温动物,这个实验通过升高蜥蜴的体温观察了发热对感染的影响,同样阐述发热对机体抗感染的积极意义。

随后,多中心通过类似的实验得到了相同的实验结果。这样,发热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手段的观点逐渐得到公认。如果一开始提出这个观点是唯心的,那么通过众多科学家正反两个方面、严密的逻辑论证最终把唯心的观点转变成了唯物的真理,并且明确指出这个真理还是相对的,继续接受质疑和检验。

笔者以为,这样的讲解才能告诉学生什么是科学精神。如果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教材都能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编写,增加重要论点得出的实践过程,那么学生就会用科学精神去审视中医,早晚会走上中医科学化的道路,去验证“辨证论治是不是美丽的谎言”、“中药是不是有如书上所述的功效”及“针灸的临床效果有多少是安慰剂效应”等,实现对中医的去伪存真。只有这样,中西医才实现了真正的结合,也只有这种结合才能实现中西医结合的历史使命。

2.2求同存异

2.2.1中西医各自医学体系的特点: 不可置否,中西医在认识生命和疾病上具有本质的差异。西医展现出的鲜明特色:用物质来了解人体,用物质的变化来衡量人体的健康状况。专业人士通常用“白箱法”来概括西医的这种研究模式。由于人体发生疾病的时候,往往都是很多处会同时发生物质变化,如果只是固定某一处物质变化加以研究和治疗,就会显得局限和机械。

中医展现出的鲜明特色:用系统比对和疗效反推的方式来认识生命和疾病。所谓系统比对就是指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总结出的客观规律运用到人体身上(比如:阴阳、五行、气血),认为人体内部的运行规律也和自然界、人类社会相似,这是一种哲学思维模式。然后,通过四诊将客观观察到的疾病症状和体征用这些术语进行概括性描述,认识疾病的证候就此产生了。除了系统比对,中医的许多理论是通过临床疗效推求而出的。比如:经络理论就是基于针灸在临床表现出的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归经理论也是由于方药在临床上表现出的特定效果而得出的。某些中药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可以化痰湿的症状,当再次用这些中药治好了某种病理状态后,就把这种病理状态称为痰湿证。专业人士通常用“黑箱法”来概括中医的这种研究模式。

2.2.2减少隔阂的教学模式: 两类不同的医学体系放在一起势必会相互排斥并产生隔阂,进而诱发“中医和西医根本就不能结合”的想法。这本是一个合理的现象,但如果这种情绪进一步蔓延,势必会危害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因此,减少隔阂、相互吸引,把中医和西医构建成矛盾双方可能是中西医结合教育重要的改革方向。求同存异可能也就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下面笔者以病理学课程教学谈一谈这方面的探索。

⑴总论教学: 病理学总论部分系统概括了西医对疾病的理解。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和条件作用下,因动态平衡被打破而发生损伤和抗损伤反应的异常生命活动。笔者认为,中西医对疾病的理解是求同存异的切入点之一。事实上,中西医对疾病的理解基本一致。笔者在讲解时作了相应的比较。比如:“动态平衡被打破”对应于中医的“阴阳失调”;“损失和抗损伤反应”对应于中医的“正邪相斗”。西医对病因的大体分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应于中医的“先天和后天、内因和外因”。西医认为,疾病的转归取决于“损伤和抗损伤的势力对比”,对应于中医的“正邪此消彼长”。两者对疾病理解的不同点仅限于:这些概念是不是用具体的物质来描述而已,这属于认识手段上的差异。而事实上,中西医采用各自的认识手段,最后实现了对疾病相同的认识。这也侧面证明了:不同的认识手段都可以用来探索客观真理。

⑵各论教学: 病理学各论主要涉及各个系统的疾病,重点在于讲述疾病的病理变化。笔者认为,目前的各论教学过于强调了疾病的某个状态,而弱化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样可能会给学生留下西医对疾病的研究是局限的、静态的印象。这种印象可能会与中医留给学生的系统性印象产生冲突。因此,动态、系统的讲解某个疾病可能是求同存异的又一个切入点。下面笔者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例谈一谈这方面的探索。

探索的总原则:从疾病的发生一直讲解到死亡。慢性支气管炎按照该原则讲解的线路如下: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死亡(抢救不及时);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呼吸衰竭-缺氧-机体的代偿反应-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静脉淤血、低排出量综合征-丧失劳动、自理能力-死亡。按照该线路图,笔者在讲解时,把呼吸衰竭、缺氧、机体代偿反应、失代偿等章节的内容调整到了呼吸系统疾病章节。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病理学教材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编写,从而体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样可能有利于降低不同医学体系间的隔阂,并能促进两者之间的交流。

⑶细节教学: 中西医的相通点还可能存在于一些细微的地方。比如:神经系统疾病章节谈到抑郁症,将临床使用有效的抗抑郁药用于小鼠后,可以减少强迫游泳试验中其静止不动的时间,那么就把小鼠强迫游泳试验中静止不动的行为称为“抑郁样行为”。这种认识模式和中医疗效反推的思维方式极为相似。再如:发热章节里面谈到体温正调节介质和负调节介质,这和中医的阴阳观念一致。这样的哲学思维模式如今也正广泛运用于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之中,这不也说明了系统比对的思维方式在西医的微观世界里其实也在运用。

3结语

中西医两套医学体系存在认识手段上的差异,但也存在很多的共同点。因此,如果把中医和西医放在一起,它们注定会成为矛盾双方。哲学认为,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那么,中西医结合定会成为中医发展和西医发展的动力,这不仅可以促进中医科学化,还可以形成有中国特点的西医研究模式。为此,中西医结合教育改革应以维持这对矛盾为总体方向。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一方面求同存异,避免两者冲突,从而营造中西医结合的氛围;另一方面彰显各自的特色,培育可实现各自发展的可结合点,从而实现中西医真正的结合。

参考文献

[1]王振瑞,李经纬,陈可冀.20世纪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史学考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11):1033-1037.

[2]黄李平,凌江红.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在西医高等院校的初步实践[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3):273-274.

[3]王阶,许志仁.中西医结合人才教育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4):245-246.

[4]刘建平,曹卉娟.从循证医学看国内发表的中医药临床研究现状及改进策略[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1):5-8.

[5]杨云松.中西医结合史论[D].黑龙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

[6]王炜,严火其.从库恩范式理论解读中西医结合教学中的问题[J].医学与哲学,2003,24(9):55-56.

[7]聂优爱,陈利国.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之浅见[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4):380-382.

[8]陈可冀.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1):8-9.

[9]李致重.从科学的出发点、含义、分类看中医[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1):3-4.

[10]BernheimHA,KlugerMJ.FeverandantipyresisinthelizardDipsosaurusdorsalis[J].AmJPhysiol1976,231(1):198-203.

[11]KlugerMJ,RinglerDH,AnverMR.Feverandsurvival[J].Science1975,188(4184):166-168.

医学科研热点篇6

1.就业形势良好。

学习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非常好,主要就职工作于医院等卫生部门,只要认真学习基础知识,再定期进行相关的实习,以完全胜任相关的工作,对于医疗卫生事业专业的同学而言,首要问题就是要掌握足够充分的知识储备,一般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要求最低达到研究生以上,所以作为相关专业的同学努力学习是最重要的问题。

2.实践能力。

对于当前的学习而言,实践是最有效的辅助手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实践操作能力能够为就业提供有效保障,以及为今后的就业树立优质的服务理念与服务基础。通过参与医疗管理实践工作,在与医疗技术人员和患者多接触、观察中思考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与方向,更深刻地理解医疗政策,运用各种政策解决医患关系等问题。在一点一滴中不断锻炼、完善自己。

3.研究生授课探究。

目前的教学手段都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连线国外的优秀讲师或是联系相关医院进行教学研发,同时也可以由医疗单位结合本身实际情况,与高校相结合进行授课探究,对于本专业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与生动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而且在现场讨论与远程教学中学生还可以实时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4.开展教学反馈。

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最具有发言权的,教师的教学手段是否能够带领学生走进真正的学习环境当中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学校可以定期进行教学评价,让同学们将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及时进行教学内容改善,最终为大家带来更加精彩与丰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更加快乐的氛围下进行学习。

二、热点领域的研究范围

1.研究领域的改变。

随着时代的不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研发领域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变,过去的研发领域早已经随着时代的改变发生着改变,所以伴随着社会的热点领域的改变,学校的教学重点也应该加以改变,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带领同学开发出更具备时代意义的学术领域以及更加具有研发意义的问题。

2.时刻关注国外动向。

作为任何一个领域及时关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专业性与实用性较强的学科,科学含量又非常的大,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只有站在信息的前沿,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最新的动态消息才会在世界的舞台上跳出华丽的舞蹈。

3.探索方向。

时下,社会医学当中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相关的研究方向主要包含了医学教育类,其针对的研究人员为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教育为主,医学教育或者是医学教育类人才的培养;还包含社会行为流行病学方面的探究,针对当前的自杀现象或是自残现象以及那些自虐成瘾的问题人员进行探索分析,还针对当前很多的吸毒人员或是酗酒人员、有网瘾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针对出现的很多极端现象问题或是迷信程度比较大的人员,主要针对人类的健康问题进行探索分析,针对如何增强人类的健康问题以及针对病情加以分析。当前的医院管理方向还针对医院的运作形式与运作特点进行医疗服务市场的运行,对医院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针对医疗服务体系进行完善研究与探析,针对医院的运营成本作为研究对象,医疗服务方式探索,针对不同类别的医院,诸如盈利与否性质的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进行临床绩效评估与药物经济学评价等。在卫生政策以及卫生法学方向主要研究其改革的发展以及与卫生法学,探索卫生服务以及卫生服务中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运用。还有医患沟通问题,当今时代的医患问题是需要进行重点探索的问题,如何进行医患关系的疏通,是各大高校应该加以学习的。

4.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变化。

医学科研热点篇7

一、西药的“中药特性”和用中医药术语表征功效的意义中西药的结合,应包括两大方面,就是要对中药进行现代科学研究,同时对西药也要进行“中药特性”的研究,并用中医药术语表征其功效及使用规律,使每类药均能按两种医药学理论体系使用,各择其优,进而互相靠拢并使之结合,促进具有中国特点(中医药特点)的新医药学的建立。

1.使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沿着中西药结合的道路前进现代对中药所进行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药理、化学和临床研究。药理研究,就是用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征中药的功效。这应包括中药的饮片,也包括提取有效成分的部位或单体化合物。化学研究就是弄清楚中药有效成分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为控制药物质量、制剂制备、选择给药途径及保证药物效用提供依据。临床研究就是指用中药所能治疗的按西医诊断的疾病的情况。按上述方法研究的结果尤其是从中分离得到的有效化合物,往往不能再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体系进行使用了,只能为西医按西医药理论体系进行使用,也就是说,把中药变成了西药。长此下去,势必出现中药的消亡和西药的丰富与发展。例如经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黄连中的黄连素可抑制细菌,被西医用作抑菌消炎药。然因尚未研究黄连素的中药特性和用中医药术语来表征的功效,故中医不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它。因此,若将黄连都用来提取黄连素,则中医将无黄连可用。这种以中药的消亡为结果的中药现代科学研究,是难于达到中西药的结合的。即使叫做结合,那也是失去了中药特征的结合。出现这种情况的最根本原因,是在于没有对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尤其是有效化合物,再进行中药特性和中医药术语表征功效的研究。如能开展此项研究,则从中药中所得到的有效化合物,将能为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体系使用,从而使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沿着中西药结合的道路前进。

2.使西药吸取中药之长,更好地发挥西药的优点。中药的特性如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是中药的特点和长处,它们与机体的“证”相对应,直接指导着临床用药。例如从四气中的寒热看,可与“证”对应使用,即热证用寒性药,寒证用热性药,即所谓“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再如归经,按现代观点的结核菌感染的疾患看,有肺、肾、肠、骨等结核病,按中医理论体系分析,这不同部位的疾病,属于不同归经,在选用药物时,是要考虑到的。然而西医却一概用抗痨药物。西医这种对机体疾病部位不加区分而选用药物,是因为西药无归经之说所致。如果西药的此种“归经”特性被研究确定后,则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用药物,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再如抑菌消炎药的抗生素和磺胺药,都是针对致病菌而起作用的,凡为细菌感染性疾患均可考虑使用,而对机体状况、病变部位、病情等考虑较少,但按中医观点,不仅要考虑到病源,更要考虑到机体状况,从而选用相应特性和功效的药物。就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而言,尽管从西医角度看均属细菌感染性疾患,但从中医看,在急性期属实热证(或湿热证),应选用苦寒药,而在慢性期,则属虚寒证(久病必虚、虚易成寒).是不宜选用苦寒药的。临床实践已证明,磺胺类和抗菌素类药物对急性期效果较佳,慢性期效果不佳。这已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药物具苦寒之性味。但现在尚未深入研究它们的中药性味,而仍是同一药物施治于不同的证。这从中医药理论讲,是违反用药规律的,因此,难能更好地发挥这些西药的功效。如能对磺胺类、抗生素类的性味进行研究,确定其属性,那么,现在这种不分证地使用的情况就会改变。从而可以保留西药之优,吸取中药之长,更好地发挥作用。

3.丰富和发展中药学中药学的丰富和发展,主要应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数量的增加,这好理解。现在中药(包括草药)大约有5000种(中药大辞典收载5767种),而现在常用的西药的品种比这更多,如果能对这些西药按中药特性分别归类并用中医药术语表征其功效及使用规律,使其成为“中药”,显然可以大大丰富和发展中药学。所谓中药学质量的提高,就是经过对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弄清其成分及各成分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同时经过药理和临床研究,确定各成分的药理和临床作用,也包括单味药(即混合物形式)的药理和临床作用。从而总结中药的特性及功效和使用规律的现代科学内容。这可包括两方面内容,就寒热性而言,在物质上,究竟哪些物质结构呈现寒性作用,哪些物质结构呈现热性作用;在生物活性上,究竟哪些现代观点的生物活性表示寒性这一特性,哪些生物活性表示热性这一特性。这样就可以从现代科学水平上,阐述中药的特性和使用规律而丰富和发展中药学。

4.促进中西药结合,进而促进中西医结合基于如上三点,有可能为促进中西药的结合创造有利条件。因为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之一——发现的有效化合物,能被两种医学体系使用,西药的归属分类,也能被两种医学体系使用。在此基础上,再归纳和探索中药的现代科学规律,即物质和生物活性方面的规律,从而促进中西药的结合。以药效为基础,又能反过来说明疾病的发病本质,从而促进中西医的结合。例如,中医所称的热证,一般是用寒性药物治疗,若药物的作用机理弄清了,那么,就可以说明证的本质。西医的热症,是指体温高于37℃而言;而中医的热证,不仅包括高于37℃的体温,还包括体温并不高于37℃的热证,在中医的热证中,一般用寒凉性药物,但对那些假热真寒证,却要应用甘温药,即谓甘温有时能祛大热。这样,如果对不同类型热证(或热症)所用药物的作用机理搞清楚了,那么,也就可以把中医和西医关于热证(症)的概念得以划分或统一,进而促进中西医的结合。

二、西药是否具备中药的特性和中医药学术语所表示的功能对这个问题尚未进行深入的研究,但通过对以下几个问题的分析研究,可以说,还是有一定认识基础的。

1.物质的同一性不论西药还是中药,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即由相应化合物构成,这两类药物的化合物具有以下的同一性:(1)它们大多由天然化合物或人工合成化合物构成。例如西药的利血平,是天然产物,磺胺类药物是人工合成产物,中药的绝大多数如麻黄等是天然产物,但也有人工合成的,如砒石,即为由雄黄(硫化砷AsS)炼制(氧化)而成的三氧化二砷(As2O3).(2)就成分而言,有的为结构清楚的单体化合物,有的为结构不清楚的混合物。如西药阿托品、磺胺噻唑是结构清楚的单体化合物:巴甫洛夫合剂、三溴片等为成分结构清楚的混合物,而相当一部分格林制剂及一些天然药物如洋地黄叶、番泻叶等,其成分结构不完全清楚。而中药,尽管大多数药物的成分结构尚不清楚,如天麻、竹茹等,但也有一些成分结构清楚的,如冰片即为龙脑,相当一部分矿物药的成分结构大体清楚。(3)中药和西药都有中国产的和外国产的。如西药所使用的大黄,就是以中国产的为优,但很多现在使用的西药为国外首先研制出并生产的;中药的番红花、西洋参等都是由国外进口的,而绝大多数传统中药却是国产的。

2.生物活性的同一性不论中药还是西药,其应用对象是一致的,即都是用来治疗或预防人体的疾病,这是生物活性同一性的基础。用现代科学术语来讲;所谓生物活性,就是指药物对机体生理、生化、病理状况的影响能力。治疗疾病,就是使异常状况转变为正常。只是由于中药和西药是处于不同的医药学体系中,才具有用不同术语所表示的生物活性。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医药学知识的积累,现在逐渐在取得共同的表示方法。例如,中药的很多苦寒药,均具抑菌消炎作用,当然,并不能由此而完全认为抑菌消炎作用即为中药特性——味苦性寒的表示方法,但起码这表现了中药的味苦性寒这一特性的一个方面,又如,很多补益类中药具有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这就说明,这类中药与西药的免疫增强剂具有此方面的共同生物活性。作为西药,虽然现在尚未进行其中药特性和功效的系统研究。但在临床使用中,已发现一些西药表现为中药的特性和中医药学术语所表示的功效。例如服用阿托品后,呈现颜面红赤、口干、口渴等,而这些表现是中药热性功效的一个方面,可见,在这方面来讲,阿托品表现为中药特性的热性,又如考的松,这是激素类西药,一些临床实践已经证明,它对肾阳虚病人效果较好,而对肾阴虚病人效果不好,这说明它具有中医药学术语的补肾阳的作用。可见二者具有生物活性的同一性。

3.中医具有研究西药的中药特性和功效的悠久历史现在使用的一些中药,本来并不是中国产的,它们在传入我国之前,即使作为药用,因其不具备中药特性和中医药学术语所表示的功效,也只是按西医药理论体系或民间药来使用。但在传入中国后,由中国的中医药人员加以使用和研究,逐渐总结、归纳出它们的中药特性和用中医药学术语所表示的功效,使它们能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体系使用,最后成为中药,有的并成为常用中药;例如番红花主产南欧及伊朗等地,乳香产在红海沿岸至利比亚、苏丹、土耳其等地,苏合香主产土耳其西南部,没药主产红海及阿拉伯半岛,西洋参主产美国及加拿大等地。西医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是按西医药体系来使用的,而现在它们早已是常用中药了。就是在近年,这类研究工作仍在进行,如水飞蓟,为菊科植Silybummarianum(L.)Gaertn的瘦果,原产南欧及北非.六十年代末及七十年代初,国外报道,它可治疗肝炎,并进行了化学、药理、临床的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确可治疗肝炎。我国将其引种后(主在华北、西北等地),不仅进行了现代科学的化学、药理等研究,同时进行了西医药学体系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也证明,确实对肝炎病有一定疗效,另一方面,又对其进行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下的研究,经临床使用和总结,归纳出了它的一些中药特性和中医药学术语表示的功效。如“性味:苦、凉;功用:清热解毒、具保肝、利胆、保脑、抗X线用”(《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25).这样它就成了中药,可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体系使用了。总观之,过去既已把一些按西医药理论体系使用的西药,经过研究,总结和归纳出它们的中药特性和功效,那么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西药,包括天然和人工合成的单体化合物,经过研究,总结和归纳出其“中药”特性和用中医药学术语表征的功效。

三、西药的中药特性和功效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从我国古代及现代对中药特性和中医药学术语表示功效的研究来看,其基本方法和主要途径是:对药物进行表观考察、临床效用观察及逻辑思考,进而加以总结和归纳。那么,对现代西药的中药特性和功效的研究,也应遵从此种方法和途径,具体如下:1.表现特性的考察研究中药的表观特性,如气味、颜色、质地、性状等,基本是通过直观的考察研究,总结归纳出来的,如颜色,就是人们肉眼所见之颜色:质地,就是手触、牙咬所感受的具体情况;性状究属固体、液体,是一目了然的;嗅味是用鼻嗅感知的。就是中药较突出的特性——味,在古代,开始也是由口尝而确定的。即使在近代,仍有人在实地进行中药味的考察。据报道,有人将近300种常用中药进行口尝,结果,其味与文献记载相一致者占78.6%。当然也有部分中药难辨其味者,是后来根据临床功效按中医药理论进行研究的,如有的能解表、归肺经,往往将其味归纳为辛等。如上方法,对西药的表观特性研究,也是适用的,即通过实地考察,或闻、或看、或触摸、或推导,从而赋与西药以相应的中药特性。这部分工作,对西药来讲,还是较易进行的,因为其中很多在文献上已有记载了。如黄连素,黄色结晶,味极苦,水溶度较小,这实际已使其中药表观特性具备了。

2.通过文献研究,归纳西药的中药特性和功效中药的特性和用中医药术语所表示的功效,从根本上来讲,是由临床疗效总结、归纳出来的。就中药的重要特性一一性味而言,就是这样进行的。例如秦艽,《本草衍义》云:“秦艽,《本经》谓之苦平,而《别录》加以辛及微温,以其主治风寒湿痹,必有温通性质也,然其味本苦,其功用亦治风热,而能通利二便,已非温药本色,后人且以治胃热黄疸烦渴等证,是非温性,更是彰明较著。”可见,作者倾向于此药为寒性。再如雄黄,《本草经疏》云:“雄黄,味苦平,气寒有毒,《别录》加甘、大温,甄权言辛,大毒。察其功用,应是辛苦温之药,而甘寒则非也。”对于西药,己进行了大量的药理学和临床学研究,并通过临床应用,对它们的功能、主治、毒性、副作用、禁忌等,都已积累了大量资料;根据这些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并按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来分析和归纳西药的中药特性和功效,可以赋与它们相应的中药特性和中医药学术语所表示的功效,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

3.临床研究设想如下:给同一病人,按两套医药学体系进行诊断,随采用一套医药学体系进行治疗,而后再按不同医药学体系进行交叉总结归纳。如先由中医作出诊断,并开具所应采用的药物,但并不让病人服用,然后再由西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并且让病人服用所开给的药物,然后根据服用西药后的功效进一步分析,归纳总结这些西药的相应的中药特性和功效,例如黄连素这个西药,在西医药学体系中,主要用作抑菌消炎药,治疗胃肠炎等,近年又了解它具降低血压和机体氧耗量的作用等。胃肠炎可分为急性与慢性胃肠炎,从中医药学体系来分析,急性胃肠炎系属于湿热证,用苦寒燥湿药治疗为宜,而黄连素正是对此病证疗效好,因此可以从中医药学体系认为黄连素具苦寒之性味,其功效为具清热燥湿作用。这是初步的结果分析。如果经过深入研究,发现黄连素确是如此,那么它对慢性胃肠炎就不宜使用,因为慢性胃肠炎是久病,久病易虚,虚易成寒,寒性证是不宜使用苦寒药的(配方中属另一情况).事实上,临床上也证明,黄连素用于治疗慢性胃肠炎效果并不好。黄连素的中药特性和功效,还可从它降低血压和机体氧耗量方面作进一步分析归纳。机体内氧化作用是机体产生能量的重要生化反应,氧耗量降低,说明氧化作用减弱,能量产生减少。机体能量产主的减少,从机体来讲,应表现为寒证;从药物采讲,则表现为寒凉性。血压升高,往往属于阳亢,阳属热,故能降低阳亢型高血压的药物,应为寒凉性。如果对黄连素再进行更多方面的临床研究和总结、归纳,使得它具备中药的特性和功效,那么就可在中医药体系中使用了。

医学科研热点篇8

一、西药的“中药特性”和用中医药术语表征功效的意义中西药的结合,应包括两大方面,就是要对中药进行现代科学研究,同时对西药也要进行“中药特性”的研究,并用中医药术语表征其功效及使用规律,使每类药均能按两种医药学理论体系使用,各择其优,进而互相靠拢并使之结合,促进具有中国特点(中医药特点)的新医药学的建立。

1.使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沿着中西药结合的道路前进现代对中药所进行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药理、化学和临床研究。药理研究,就是用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征中药的功效。这应包括中药的饮片,也包括提取有效成分的部位或单体化合物。化学研究就是弄清楚中药有效成分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为控制药物质量、制剂制备、选择给药途径及保证药物效用提供依据。临床研究就是指用中药所能治疗的按西医诊断的疾病的情况。按上述方法研究的结果尤其是从中分离得到的有效化合物,往往不能再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体系进行使用了,只能为西医按西医药理论体系进行使用,也就是说,把中药变成了西药。长此下去,势必出现中药的消亡和西药的丰富与发展。例如经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黄连中的黄连素可抑制细菌,被西医用作抑菌消炎药。然因尚未研究黄连素的中药特性和用中医药术语来表征的功效,故中医不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它。因此,若将黄连都用来提取黄连素,则中医将无黄连可用。这种以中药的消亡为结果的中药现代科学研究,是难于达到中西药的结合的。即使叫做结合,那也是失去了中药特征的结合。出现这种情况的最根本原因,是在于没有对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尤其是有效化合物,再进行中药特性和中医药术语表征功效的研究。如能开展此项研究,则从中药中所得到的有效化合物,将能为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体系使用,从而使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沿着中西药结合的道路前进。

2.使西药吸取中药之长,更好地发挥西药的优点。中药的特性如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是中药的特点和长处,它们与机体的“证”相对应,直接指导着临床用药。例如从四气中的寒热看,可与“证”对应使用,即热证用寒性药,寒证用热性药,即所谓“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再如归经,按现代观点的结核菌感染的疾患看,有肺、肾、肠、骨等结核病,按中医理论体系分析,这不同部位的疾病,属于不同归经,在选用药物时,是要考虑到的。然而西医却一概用抗痨药物。西医这种对机体疾病部位不加区分而选用药物,是因为西药无归经之说所致。如果西药的此种“归经”特性被研究确定后,则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用药物,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再如抑菌消炎药的抗生素和磺胺药,都是针对致病菌而起作用的,凡为细菌感染性疾患均可考虑使用,而对机体状况、病变部位、病情等考虑较少,但按中医观点,不仅要考虑到病源,更要考虑到机体状况,从而选用相应特性和功效的药物。就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而言,尽管从西医角度看均属细菌感染性疾患,但从中医看,在急性期属实热证(或湿热证),应选用苦寒药,而在慢性期,则属虚寒证(久病必虚、虚易成寒).是不宜选用苦寒药的。临床实践已证明,磺胺类和抗菌素类药物对急性期效果较佳,慢性期效果不佳。这已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药物具苦寒之性味。但现在尚未深入研究它们的中药性味,而仍是同一药物施治于不同的证。这从中医药理论讲,是违反用药规律的,因此,难能更好地发挥这些西药的功效。如能对磺胺类、抗生素类的性味进行研究,确定其属性,那么,现在这种不分证地使用的情况就会改变。从而可以保留西药之优,吸取中药之长,更好地发挥作用。

3.丰富和发展中药学中药学的丰富和发展,主要应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数量的增加,这好理解。现在中药(包括草药)大约有5000种(中药大辞典收载5767种),而现在常用的西药的品种比这更多,如果能对这些西药按中药特性分别归类并用中医药术语表征其功效及使用规律,使其成为“中药”,显然可以大大丰富和发展中药学。所谓中药学质量的提高,就是经过对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弄清其成分及各成分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同时经过药理和临床研究,确定各成分的药理和临床作用,也包括单味药(即混合物形式)的药理和临床作用。从而总结中药的特性及功效和使用规律的现代科学内容。这可包括两方面内容,就寒热性而言,在物质上,究竟哪些物质结构呈现寒性作用,哪些物质结构呈现热性作用;在生物活性上,究竟哪些现代观点的生物活性表示寒性这一特性,哪些生物活性表示热性这一特性。这样就可以从现代科学水平上,阐述中药的特性和使用规律而丰富和发展中药学。

4.促进中西药结合,进而促进中西医结合基于如上三点,有可能为促进中西药的结合创造有利条件。因为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之一——发现的有效化合物,能被两种医学体系使用,西药的归属分类,也能被两种医学体系使用。在此基础上,再归纳和探索中药的现代科学规律,即物质和生物活性方面的规律,从而促进中西药的结合。以药效为基础,又能反过来说明疾病的发病本质,从而促进中西医的结合。例如,中医所称的热证,一般是用寒性药物治疗,若药物的作用机理弄清了,那么,就可以说明证的本质。西医的热症,是指体温高于37℃而言;而中医的热证,不仅包括高于37℃的体温,还包括体温并不高于37℃的热证,在中医的热证中,一般用寒凉性药物,但对那些假热真寒证,却要应用甘温药,即谓甘温有时能祛大热。这样,如果对不同类型热证(或热症)所用药物的作用机理搞清楚了,那么,也就可以把中医和西医关于热证(症)的概念得以划分或统一,进而促进中西医的结合。

二、西药是否具备中药的特性和中医药学术语所表示的功能对这个问题尚未进行深入的研究,但通过对以下几个问题的分析研究,可以说,还是有一定认识基础的。

1.物质的同一性不论西药还是中药,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即由相应化合物构成,这两类药物的化合物具有以下的同一性:(1)它们大多由天然化合物或人工合成化合物构成。例如西药的利血平,是天然产物,磺胺类药物是人工合成产物,中药的绝大多数如麻黄等是天然产物,但也有人工合成的,如砒石,即为由雄黄(硫化砷AsS)炼制(氧化)而成的三氧化二砷(As2O3).(2)就成分而言,有的为结构清楚的单体化合物,有的为结构不清楚的混合物。如西药阿托品、磺胺噻唑是结构清楚的单体化合物:巴甫洛夫合剂、三溴片等为成分结构清楚的混合物,而相当一部分格林制剂及一些天然药物如洋地黄叶、番泻叶等,其成分结构不完全清楚。而中药,尽管大多数药物的成分结构尚不清楚,如天麻、竹茹等,但也有一些成分结构清楚的,如冰片即为龙脑,相当一部分矿物药的成分结构大体清楚。(3)中药和西药都有中国产的和外国产的。如西药所使用的大黄,就是以中国产的为优,但很多现在使用的西药为国外首先研制出并生产的;中药的番红花、西洋参等都是由国外进口的,而绝大多数传统中药却是国产的。

2.生物活性的同一性不论中药还是西药,其应用对象是一致的,即都是用来治疗或预防人体的疾病,这是生物活性同一性的基础。用现代科学术语来讲;所谓生物活性,就是指药物对机体生理、生化、病理状况的影响能力。治疗疾病,就是使异常状况转变为正常。只是由于中药和西药是处于不同的医药学体系中,才具有用不同术语所表示的生物活性。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医药学知识的积累,现在逐渐在取得共同的表示方法。例如,中药的很多苦寒药,均具抑菌消炎作用,当然,并不能由此而完全认为抑菌消炎作用即为中药特性——味苦性寒的表示方法,但起码这表现了中药的味苦性寒这一特性的一个方面,又如,很多补益类中药具有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这就说明,这类中药与西药的免疫增强剂具有此方面的共同生物活性。作为西药,虽然现在尚未进行其中药特性和功效的系统研究。但在临床使用中,已发现一些西药表现为中药的特性和中医药学术语所表示的功效。例如服用阿托品后,呈现颜面红赤、口干、口渴等,而这些表现是中药热性功效的一个方面,可见,在这方面来讲,阿托品表现为中药特性的热性,又如考的松,这是激素类西药,一些临床实践已经证明,它对肾阳虚病人效果较好,而对肾阴虚病人效果不好,这说明它具有中医药学术语的补肾阳的作用。可见二者具有生物活性的同一性。

3.中医具有研究西药的中药特性和功效的悠久历史现在使用的一些中药,本来并不是中国产的,它们在传入我国之前,即使作为药用,因其不具备中药特性和中医药学术语所表示的功效,也只是按西医药理论体系或民间药来使用。但在传入中国后,由中国的中医药人员加以使用和研究,逐渐总结、归纳出它们的中药特性和用中医药学术语所表示的功效,使它们能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体系使用,最后成为中药,有的并成为常用中药;例如番红花主产南欧及伊朗等地,乳香产在红海沿岸至利比亚、苏丹、土耳其等地,苏合香主产土耳其西南部,没药主产红海及阿拉伯半岛,西洋参主产美国及加拿大等地。西医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是按西医药体系来使用的,而现在它们早已是常用中药了。就是在近年,这类研究工作仍在进行,如水飞蓟,为菊科植Silybummarianum(L.)Gaertn的瘦果,原产南欧及北非.六十年代末及七十年代初,国外报道,它可治疗肝炎,并进行了化学、药理、临床的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确可治疗肝炎。我国将其引种后(主在华北、西北等地),不仅进行了现代科学的化学、药理等研究,同时进行了西医药学体系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也证明,确实对肝炎病有一定疗效,另一方面,又对其进行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下的研究,经临床使用和总结,归纳出了它的一些中药特性和中医药学术语表示的功效。如“性味:苦、凉;功用:清热解毒、具保肝、利胆、保脑、抗X线用”(《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25).这样它就成了中药,可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体系使用了。总观之,过去既已把一些按西医药理论体系使用的西药,经过研究,总结和归纳出它们的中药特性和功效,那么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西药,包括天然和人工合成的单体化合物,经过研究,总结和归纳出其“中药”特性和用中医药学术语表征的功效。

三、西药的中药特性和功效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从我国古代及现代对中药特性和中医药学术语表示功效的研究来看,其基本方法和主要途径是:对药物进行表观考察、临床效用观察及逻辑思考,进而加以总结和归纳。那么,对现代西药的中药特性和功效的研究,也应遵从此种方法和途径,具体如下:1.表现特性的考察研究中药的表观特性,如气味、颜色、质地、性状等,基本是通过直观的考察研究,总结归纳出来的,如颜色,就是人们肉眼所见之颜色:质地,就是手触、牙咬所感受的具体情况;性状究属固体、液体,是一目了然的;嗅味是用鼻嗅感知的。就是中药较突出的特性——味,在古代,开始也是由口尝而确定的。即使在近代,仍有人在实地进行中药味的考察。据报道,有人将近300种常用中药进行口尝,结果,其味与文献记载相一致者占78.6%。当然也有部分中药难辨其味者,是后来根据临床功效按中医药理论进行研究的,如有的能解表、归肺经,往往将其味归纳为辛等。如上方法,对西药的表观特性研究,也是适用的,即通过实地考察,或闻、或看、或触摸、或推导,从而赋与西药以相应的中药特性。这部分工作,对西药来讲,还是较易进行的,因为其中很多在文献上已有记载了。如黄连素,黄色结晶,味极苦,水溶度较小,这实际已使其中药表观特性具备了。

2.通过文献研究,归纳西药的中药特性和功效中药的特性和用中医药术语所表示的功效,从根本上来讲,是由临床疗效总结、归纳出来的。就中药的重要特性一一性味而言,就是这样进行的。例如秦艽,《本草衍义》云:“秦艽,《本经》谓之苦平,而《别录》加以辛及微温,以其主治风寒湿痹,必有温通性质也,然其味本苦,其功用亦治风热,而能通利二便,已非温药本色,后人且以治胃热黄疸烦渴等证,是非温性,更是彰明较著。”可见,作者倾向于此药为寒性。再如雄黄,《本草经疏》云:“雄黄,味苦平,气寒有毒,《别录》加甘、大温,甄权言辛,大毒。察其功用,应是辛苦温之药,而甘寒则非也。”对于西药,己进行了大量的药理学和临床学研究,并通过临床应用,对它们的功能、主治、毒性、副作用、禁忌等,都已积累了大量资料;根据这些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并按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来分析和归纳西药的中药特性和功效,可以赋与它们相应的中药特性和中医药学术语所表示的功效,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

3.临床研究设想如下:给同一病人,按两套医药学体系进行诊断,随采用一套医药学体系进行治疗,而后再按不同医药学体系进行交叉总结归纳。如先由中医作出诊断,并开具所应采用的药物,但并不让病人服用,然后再由西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并且让病人服用所开给的药物,然后根据服用西药后的功效进一步分析,归纳总结这些西药的相应的中药特性和功效,例如黄连素这个西药,在西医药学体系中,主要用作抑菌消炎药,治疗胃肠炎等,近年又了解它具降低血压和机体氧耗量的作用等。胃肠炎可分为急性与慢性胃肠炎,从中医药学体系来分析,急性胃肠炎系属于湿热证,用苦寒燥湿药治疗为宜,而黄连素正是对此病证疗效好,因此可以从中医药学体系认为黄连素具苦寒之性味,其功效为具清热燥湿作用。这是初步的结果分析。如果经过深入研究,发现黄连素确是如此,那么它对慢性胃肠炎就不宜使用,因为慢性胃肠炎是久病,久病易虚,虚易成寒,寒性证是不宜使用苦寒药的(配方中属另一情况).事实上,临床上也证明,黄连素用于治疗慢性胃肠炎效果并不好。黄连素的中药特性和功效,还可从它降低血压和机体氧耗量方面作进一步分析归纳。机体内氧化作用是机体产生能量的重要生化反应,氧耗量降低,说明氧化作用减弱,能量产生减少。机体能量产主的减少,从机体来讲,应表现为寒证;从药物采讲,则表现为寒凉性。血压升高,往往属于阳亢,阳属热,故能降低阳亢型高血压的药物,应为寒凉性。如果对黄连素再进行更多方面的临床研究和总结、归纳,使得它具备中药的特性和功效,那么就可在中医药体系中使用了。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