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新农村战略8篇

时间:2023-06-08 09:14:34

新农村战略

新农村战略篇1

关键词:创业型新农村 战略 创业型农民

0 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标志着党中央吹响了构建创业型社会的号角。而创业型社会的两大组成部分包括创业型农村和创业型城市。为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系统思考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战略,以更好地扩大农民就业、发展农村生产、改善农民生活、保护农村生态。择其要者,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政治战略

为了确保创业型新农村的顺利推进,科学实施正确的创业战略,需要我们党按照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深入调研和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后提出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主要举措。与此同时,党要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提出并经实践检验的创业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主张成为国家意志;支持政府依法履行行政职能,真正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促进创业;支持政协有序履行职能,就促进创业型新农村的科学推进建言献策;支持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公正妥善处理创业型新农村推进过程中的法律纠纷。

2 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行政战略

为了加快创业型新农村的进程,须臾离不开创业行政管理机关的努力。农村创业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机关、农民创业审批机关、农民创业财税优惠机关、农民创业融资机关、农民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机关、农民创业平台建设机关等农民创业管理机关要协同配合,共同努力。各级政府涉农创业管理机关要本着全心全意为农民朋友服务的精神,统筹搞好创业型新农村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切实为创业农民提供优质的全程服务,真正为创业型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3 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经济战略

众所周知,创业型经济是以创业精神和创业活动为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日益成为比传统管理型经济更为优越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引起了各国政界、学界和企业界的高度关注。社会主义创业型经济作为创业型经济的一定历史形式,包含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一方面,作为资源优化的创新方式,社会主义创业型经济具有创业型经济的内在属性反映了现代创业型经济的一般规定性;社会主义创业型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与资本主义创业型经济相比具有社会主义的制度特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中心任务是搞好经济建设。我们要成功构建创业型农村,其重中之重当然是又好又快地发展农村创业型经济。为此,广大农村地区的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订区域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战略、发展步骤、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统筹促进创业、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和社会稳定。

4 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文化战略

广义的创业文化是指人类在创业过程中创造积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创业文化是指人类在创业过程中创造积累的创业思想、创业理论、创业道德、创业教育、创业培训等精神方面的内容。我们要加快构建创业型新农村,就必须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创业文化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创业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农民创业思想道德建设和农民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农民创业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创业农民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农民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建设要解决的是亿万农民的创业文化素质和创业技能问题。

5 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社会战略

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农民自主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受创业环境优劣的影响。因此,各地创业管理和创业服务部门要注重营造有利于农民自主创业立业的社会氛围,旗帜鲜明地宣传农民创业的意义和价值。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网络、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在农村地区大张旗鼓地进行群众喜闻乐见的创业宣传,激发亿万农民树立创业意识、参与创业培训、以创业促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与此同时,要及时发现和树立农民创业的成功典型,形成鼓励创业、尊重创业、崇尚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创业氛围,激发广大农民争相创业的热情。

6 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人才战略

城乡统筹,农村为本;农村建设,人才为本。要想实现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宏伟目标,须臾离不开一支规模宏大的新农村创业人才队伍。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有计划、有不走地实施新农村创业人才战略,为创业型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当前,我们必须重视新农村创业人才制度建设,主要包括新农村创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制度、科学使用制度、全面评价制度、激励与约束制度。其中,新农村创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制度是基础,通过规范的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可以强化农民的创业意识,丰富农民的创业知识,提升农民的创业技能;新农村创业人才的科学使用制度是重点和难点,也是我们完善农村创业人才教育培训制度的目的所在;新农村创业人才的全面评价制度是关键和核心,是联系创业理论教育和创业实务工作的中间环节;新农村创业人才的激励与约束制度是保障,只有对创业人才的创业行为进行有效地激励和规范的约束,才能保证农民创业的正确方向。

7 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教育战略

众所周知,农民自主创业可以实现自主就业、扩大就业,是化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难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剂。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创业教育广义上是指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业者综合素质的培养;狭义上是指以创业基本素质与具体创业技能培训为主的创业教育。一般说来,农民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心理、创业能力四项基本要素。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地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加强农民创业教育,培育一支规模宏大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又好又快地提升亿万农民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

8 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法治战略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近年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初步建立。为了有序推进社会主义创业型新农村建设,我们也必须按照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使依法创业、合法立业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尚;使亿万农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有序参与新农村创业事务管理,保证创业工作依法进行,并努力确保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各地党政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各地党政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参考文献

新农村战略篇2

关键词:创业型新农村 战略 创业型农民

0 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标志着党中央吹响了构建创业型社会的号角。而创业型社会的两大组成部分包括创业型农村和创业型城市。为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系统思考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战略,以更好地扩大农民就业、发展农村生产、改善农民生活、保护农村生态。择其要者,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政治战略

为了确保创业型新农村的顺利推进,科学实施正确的创业战略,需要我们党按照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深入调研和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后提出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主要举措。与此同时,党要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提出并经实践检验的创业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主张成为国家意志;支持政府依法履行行政职能,真正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促进创业;支持政协有序履行职能,就促进创业型新农村的科学推进建言献策;支持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公正妥善处理创业型新农村推进过程中的法律纠纷。

2 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行政战略

为了加快创业型新农村的进程,须臾离不开创业行政管理机关的努力。农村创业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机关、农民创业审批机关、农民创业财税优惠机关、农民创业融资机关、农民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机关、农民创业平台建设机关等农民创业管理机关要协同配合,共同努力。各级政府涉农创业管理机关要本着全心全意为农民朋友服务的精神,统筹搞好创业型新农村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切实为创业农民提供优质的全程服务,真正为创业型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3 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经济战略

众所周知,创业型经济是以创业精神和创业活动为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日益成为比传统管理型经济更为优越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引起了各国政界、学界和企业界的高度关注。社会主义创业型经济作为创业型经济的一定历史形式,包含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一方面,作为资源优化的创新方式,社会主义创业型经济具有创业型经济的内在属性反映了现代创业型经济的一般规定性;社会主义创业型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与资本主义创业型经济相比具有社会主义的制度特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中心任务是搞好经济建设。我们要成功构建创业型农村,其重中之重当然是又好又快地发展农村创业型经济。为此,广大农村地区的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订区域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战略、发展步骤、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统筹促进创业、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和社会稳定。

4 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文化战略

广义的创业文化是指人类在创业过程中创造积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创业文化是指人类在创业过程中创造积累的创业思想、创业理论、创业道德、创业教育、创业培训等精神方面的内容。我们要加快构建创业型新农村,就必须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创业文化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创业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农民创业思想道德建设和农民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农民创业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创业农民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农民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建设要解决的是亿万农民的创业文化素质和创业技能问题。

5 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社会战略

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农民自主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受创业环境优劣的影响。因此,各地创业管理和创业服务部门要注重营造有利于农民自主创业立业的社会氛围,旗帜鲜明地宣传农民创业的意义和价值。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网络、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在农村地区大张旗鼓地进行群众喜闻乐见的创业宣传,激发亿万农民树立创业意识、参与创业培训、以创业促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与此同时,要及时发现和树立农民创业的成功典型,形成鼓励创业、尊重创业、崇尚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创业氛围,激发广大农民争相创业的热情。

6 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人才战略

城乡统筹,农村为本;农村建设,人才为本。要想实现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宏伟目标,须臾离不开一支规模宏大的新农村创业人才队伍。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有计划、有不走地实施新农村创业人才战略,为创业型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当前,我们必须重视新农村创业人才制度建设,主要包括新农村创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制度、科学使用制度、全面评价制度、激励与约束制度。其中,新农村创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制度是基础,通过规范的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可以强化农民的创业意识,丰富农民的创业知识,提升农民的创业技能;新农村创业人才的科学使用制度是重点和难点,也是我们完善农村创业人才教育培训制度的目的所在;新农村创业人才的全面评价制度是关键和核心,是联系创业理论教育和创业实务工作的中间环节;新农村创业人才的激励与约束制度是保障,只有对创业人才的创业行为进行有效地激励和规范的约束,才能保证农民创业的正确方向。

7 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教育战略

众所周知,农民自主创业可以实现自主就业、扩大就业,是化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难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剂。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创业教育广义上是指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业者综合素质的培养;狭义上是指以创业基本素质与具体创业技能培训为主的创业教育。一般说来,农民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心理、创业能力四项基本要素。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地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加强农民创业教育,培育一支规模宏大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又好又快地提升亿万农民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

8 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法治战略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近年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初步建立。为了有序推进社会主义创业型新农村建设,我们也必须按照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使依法创业、合法立业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尚;使亿万农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有序参与新农村创业事务管理,保证创业工作依法进行,并努力确保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各地党政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各地党政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参考文献:

新农村战略篇3

关键词:创业型新农村 战略 创业型农民

        0 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标志着党中央吹响了构建创业型社会的号角。而创业型社会的两大组成部分包括创业型农村和创业型城市。为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系统思考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战略,以更好地扩大农民就业、发展农村生产、改善农民生活、保护农村生态。择其要者,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政治战略

        为了确保创业型新农村的顺利推进,科学实施正确的创业战略,需要我们党按照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深入调研和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后提出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主要举措。与此同时,党要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提出并经实践检验的创业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主张成为国家意志;支持政府依法履行行政职能,真正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促进创业;支持政协有序履行职能,就促进创业型新农村的科学推进建言献策;支持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公正妥善处理创业型新农村推进过程中的法律纠纷。

        2 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行政战略

        为了加快创业型新农村的进程,须臾离不开创业行政管理机关的努力。农村创业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机关、农民创业审批机关、农民创业财税优惠机关、农民创业融资机关、农民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机关、农民创业平台建设机关等农民创业管理机关要协同配合,共同努力。各级政府涉农创业管理机关要本着全心全意为农民朋友服务的精神,统筹搞好创业型新农村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切实为创业农民提供优质的全程服务,真正为创业型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3 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经济战略

        众所周知,创业型经济是以创业精神和创业活动为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日益成为比传统管理型经济更为优越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引起了各国政界、学界和企业界的高度关注。社会主义创业型经济作为创业型经济的一定历史形式,包含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一方面,作为资源优化的创新方式,社会主义创业型经济具有创业型经济的内在属性反映了现代创业型经济的一般规定性;社会主义创业型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与资本主义创业型经济相比具有社会主义的制度特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中心任务是搞好经济建设。我们要成功构建创业型农村,其重中之重当然是又好又快地发展农村创业型经济。为此,广大农村地区的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订区域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战略、发展步骤、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统筹促进创业、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和社会稳定。

        4 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文化战略

        广义的创业文化是指人类在创业过程中创造积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创业文化是指人类在创业过程中创造积累的创业思想、创业理论、创业道德、创业教育、创业培训等精神方面的内容。我们要加快构建创业型新农村,就必须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创业文化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创业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农民创业思想道德建设和农民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农民创业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创业农民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农民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建设要解决的是亿万农民的创业文化素质和创业技能问题。

        5 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社会战略

        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农民自主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受创业环境优劣的影响。因此,各地创业管理和创业服务部门要注重营造有利于农民自主创业立业的社会氛围,旗帜鲜明地宣传农民创业的意义和价值。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网络、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在农村地区大张旗鼓地进行群众喜闻乐见的创业宣传,激发亿万农民树立创业意识、参与创业培训、以创业促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与此同时,要及时发现和树立农民创业的成功典型,形成鼓励创业、尊重创业、崇尚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创业氛围,激发广大农民争相创业的热情。

        6 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人才战略

        城乡统筹,农村为本;农村建设,人才为本。要想实现构建创业型新农村的宏伟目标,须臾离不开一支规模宏大的新农村创业人才队伍。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有计划、有不走地实施新农村创业人才战略,为创业型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当前,我们必须重视新农村创业人才制度建设,主要包括新农村创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制度、科学使用制度、全面评价制度、激励与约束制度。其中,新农村创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制度是基础,通过规范的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可以强化农民的创业意识,丰富农民的创业知识,提升农民的创业技能;新农村创业人才的科学使用制度是重点和难点,也是我们完善农村创业人才教育培训制度的目的所在;新农村创业人才的全面评价制度是关键和核心,是联系创业理论教育和创业实务工作的中间环节;新农村创业人才的激励与约束制度是保障,只有对创业人才的创业行为进行有效地激励和规范的约束,才能保证农民创业的正确方向。

新农村战略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危机管理 危机预警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旋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危机管理。实施危机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农村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切实加强“三农”工作,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出现了积极的变化。粮食连续多年较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民心气更顺、发展劲头更足。但是也要看到,当前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还存在着众多农村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境变化和疾病危机

近些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给农村带来的危机日益凸现。如草原退化、沙漠化问题;森林资源锐减问题;农用塑料薄膜残留以及农药使用带来的遗留问题;部分生物物种减少甚至灭绝;外来物种的侵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380种植物、40种生物、25种微生物入侵,有些物种的入侵对传统农作物带来的危害是致命性的。

人力传染病防治问题在广大农村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80%以上的结核病人在农村,因肺结核导致每年丧失3.5亿劳动力;西部农村疫情的发生率是东部农村的近两倍;艾滋病、人禽共患疾病在农村的形势更为严峻。

2、重大自然灾害危机

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洪涝、干旱、地震、森林火灾、草原火灾、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灾害引起的损失明显增加。以洪涝灾害为例,1991年全国的损失为500亿元,1994年为1700亿元,1996年为2200亿元,到1998年就增加到了2700亿元。在我国每年由于重大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受灾面积达到3000万亩,自然灾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3、体制和管理方面的危机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基层管理部门面临着三重压力:一是上级政府要求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压力;二是由于传统管理体制造成的基层政府自身财政负担方面的压力;三是来自农村基层的压力。由于有些配套改革不到位,减轻农民负担难以很好落实。多年来很多农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到位,农村公共事业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广大农村信息闭塞、农业人才匮乏、农业技术落后也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还存在重视建设、轻视管理的问题。另外,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目前城乡收入差距为6:1。有些地方的村集体组织涣散,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社会稳定危机

农村社会稳定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危机和隐患,主要表现在:一是某些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简单粗暴,少数基层干部存在腐败问题,一些地方农村基层财务不公开等等;二是封建家族势力在农村的不良影响;三是宗教问题、邪教问题,不可否认,近些年来我国广大农村还普遍存在着封建迷信问题,西方基督教、天主教等也正加大对我国农村的渗透和影响,法伦功残余在农村还有一定的影响;四是部分农村还存在村霸等黑势力;五是由于政策落实、基层腐败、土地纠纷等原因而造成的农村集体上访事件还时有发生;六是农村隐形失业、潜在失业问题也较为突出。

5、基础教育以及素质发展方面的危机

教育资源的分配相对不公,农村中小学教育出现的乱收费问题,广大农村文化设施薄弱,愚蒙文化还比较普遍地存在。农村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农村基础教育相对薄弱,根据统计,2002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完成率为76%,农村科技人才相当匮乏,这些都是影响和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

新农村战略篇5

建党90周年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课题。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没有灵魂的发展。同时,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软动力,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要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就必须以“文化农村”为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论文联盟扎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一、农村文化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一个值得重新仔细研究的课题?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必然伴随文化的兴盛繁荣,农村文化兴则文化建设兴。?

(一)农村文化建设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哲学”?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执政的主要思路一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十七大不仅提出必须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且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中央执政理念已进入到现在的“和谐”阶段。和谐的标准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和”,主张“和为贵”;“十一五”规划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际上就是要构建“和谐农村”。农村和谐则社会和谐,农村稳则社会稳。?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种新的农村社会状态,这里关键在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达到一个新的状态,实现乡风文明、和谐。“乡风文明”是农村文化建设的范畴,主要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运用科学,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区域内农村居民的需求。“乡风文明”是与时俱进提出的一个“和谐”概念,充分体现了文化农村在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农村的价值所在。?

(二)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火车头”?

实现农村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是先进的理论指导。文化发展的理论是一种基础性的“系统设置”,为认识与把握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工具。在“和谐”理论掣肘下,中国农村开始了文化农村发展模式新探索。文化农村是以农民为主要参与者、以文化资源为主要生产对象,以文化产业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新农村形态,其突出特征是农村的文化资源与精神生产成为推动农村自身发展的主要力量与核心机制。文化农村提出的意义在于,肯定了文化发展对于缓解人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探索走出现代农村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对改革和解放文化生产力,转变中国农村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引领与示范性意义。?

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主要构成要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新型农民,没有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就不会有新型农民的诞生。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关键的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优质、高效、安全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扩大,农产品竞争力的增强和农民增收,都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加快乡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要求培育农村居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同样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文明守法,又有责任感的新型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文化农村的建设作为构建“和谐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才能促进“乡风文明”,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构建“和谐农村”。?

(三)文化“软实力”对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启迪?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评价说:“在近代以前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文明更发达,更先进。”国际社会认为,随着孔子学院席卷全球,以使用者的数量来看,汉语将在10年内取代英语,成为互联网上最重要的用语。这将大大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在经济“寒冬”中,人们更需要通过文化娱乐来缓解压力、调整心态。2008年,美国深陷金融危机,电影票房收入却创历史新高;《叶问》等影片广受欢迎,反映了中华民族英雄气概,激发了人们共克时艰的信念。2011年3月,“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赴北美洲巡回演出,加拿大总理哈帕盛赞为“展示无与伦比的中国文化”。?

文化是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活动和成果,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一部分。早在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斯德歌尔摩召开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会议指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终目标……”这表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发展的目标定义为文化的繁荣。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韩日两国确立了“文化立国”的战略,成就了韩国的“电影奇迹”和日本的“儿童动漫文化”。由此可见,农村文化的繁荣是民族文化的繁荣,民族文化的繁荣是国家文化的繁荣和综合国力的强大。借鉴国际认同和发展趋势,建设农村文化,实现文化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农村,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文化是催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新方式?

研究当前农村文化现状,面对文化经济化,只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才能形成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力。?

(一)突出的现实问题急需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还是令人堪忧。“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这是落后地区农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农村文化:①文化设施落后。据2009年报道,全国有700多个县级图书馆无购书经费,占公共图书馆总数的1/4。经费欠缺,人员素质低,经营困难,运转不正常。2009年广西共有1 125个乡镇文化站,其中设施面积达标(400m2以上)的有505个,只占总数的45%。建有文化室、图书室的行政村约占总数的10%。②文化队伍逐渐萎缩。现在县级以下文化队伍中专业人员少,人才流失严重,专业文艺创作人员奇缺,农村传统戏曲艺术及民间民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同时,各种低俗和消极文化也乘虚而入,侵蚀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大量民俗文化无法得以传承,传统节日也在逐渐消亡,农村文化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大量农村年轻人涌入城市打工赚钱,留下的是“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即使有参加民间民俗文化的人也多数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③文体活动贫乏单调。一般每年春节乡镇才举行全镇性的文体活动。平时,居民集中的村(屯)只有中老年人在商店及附近人员易集中的地方开展带有较小性质的娱乐活动。在农闲时,玩起了扑克牌、麻将、地下“”。尤其是在两广地区,“地下”传到农村后,许多村民都迷上了赌“彩”,见面就讲“码”。恶习害苦了许多人,还助长了农村歪风邪气和封建迷信活动,从很大程度上阻碍和影响了农村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诱发了一系列违法乱纪行为和不良事件。④农民收入低,新农村建设自筹资金难以落实。2009年,广西农民人均收入为3 080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 726元,所剩354元对大多数农村居民而言,新农村建设要求配套的水、电、路、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费用难以承受。?

转贴于论文联盟

(二)文化是催生知识与经济结合的新的增长极?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力在不断更新。以智能化为代表的第三代生产力的重要特征是“文化的经济化、科技化”和“经济、科技的文化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当代文化经济科技的一体化趋势。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消费结构转型期,社会是在文化旗帜下进行生产和消费,而生产和消费都是文化。面对世界文化大发展趋势,桂林市临桂县五通镇“三皮面”(树皮、猪皮、牛皮画)文化产业,有500户农户直接参与,年产值达4 000多万元,足以表明文化可以繁荣地方经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一个相当长的课题。因此,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农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化的经济化,说明文化因素已进入市场,进入产业,文化中渗透着经济的、商品的要素,使文化具有经济实力。韩国在1970年就把农村开发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开展了以精神启蒙为第一要务的“新农村运动”,给农民“精神启发”,倡导“勤勉、自助、合作”的农村文化,在2000年人均gdp就达14 000美元;日本则开展了“一村一品”运动,培养农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农村文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两国都把文化产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或战略产业引向农村,不仅有发展民族文化、扩大民族文化影响力的考量,更有使文化进入当代经济发展的整体机制之中的独到眼光。?

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就能形成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力。弘扬传统文化,需要的是传承精良文化,吸取民族文化精髓。据2009年报道,桂林市恭城县莲花镇红岩村,为改变农村文化中的“封闭与贫困”现象,自筹资金组建了乡村艺术团,把身边的人和事自编成文艺节目到各村巡回演出,用丰富的村民文化生活来驱走风,改变了“除了看电视、打牌赌钱,很少其他高尚娱乐活动”的局面。在其带动下,周边村屯也先后建立了锣鼓队、艺术团,大大地推动了农村文化建设,减少了农村因黄、赌、毒等引发的各种刑事犯罪,促进了农村和谐发展。?

三、打造文化农村,彰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路径与启示?

与城市文化产业相比,农村文化及产业还处于萌芽状态,但也有一定的优势。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应牢牢立足本土,走特色发展之路。以广西《八桂大歌》、桂林《大儒还乡》等一批民族歌舞剧作在全国摘金夺银;桂林市兴安县乐满地被文化部定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些良好势头将引导各方面有利因素和潜在机遇,引发一个经济区文化消费“井喷”期。同时也表明,文化战略的提出,文化农村的建设是现实的可以实现的,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时代需求的。文化的发展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发展的社会持续性发展平台。文化农村的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能否抓住机遇是一个历史性挑战。?

(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关键。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既要大力推动城乡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同时还必须大力推动城乡文化事业的均衡发展,尤其是大力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外和对外开放的发展,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人是文化的主体,天性的丰富完整和文化发展提升是同一个过程。农村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提升农村居民素质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在于真正认识到农村、农民和农业应该而且完全可以融入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只有农村、农民和农业实现了现代化,中国在整体上才真正跨入现代社会的门槛。因此,新农村建设追切要求各级领导辅之以一系列具体有效的措施。借鉴韩、日两国发展农村的经验,发现农民作为“文化”人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积极因素。?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党对社会文化地位、作用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科学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和谐发展,更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张扬。如果忽视人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提升和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发展就是片面的,就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文化农村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挖掘和培育民间民俗传统农村文化壮大农村经济?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广大农民群众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民间民俗和传统耕作文化,并为丰富民族和农村文化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例如,素有“歌海之子”称号的壮族音乐家、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广西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范西姆教授首次在壮乡发现了壮族三声部民歌“三顿欢”,获得国内外首肯;以大桂林为例,龙胜县大塘湾原始山赛“土鸡土酒土白菜,桑江河鱼最可爱”与自然最完美和声的民俗文化;资源县“七月半河灯节”;兴安县的“桂林米粉节”;“中国魅力乡村”——恭城县红岩村的“农家乐”、“农家饭”乡村旅游文化;平乐县瑶族婚嫁哭嫁歌、妈祖文化——太婆出游节;阳朔县打造如诗如画、永不落幕的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的产业化运作,至今演出总场次已超过1 000场,观众满意指数达78.7%,直接票房收入过2亿元,演出还带动了当地公交、宾馆、饮食、娱乐,拉动了房地产和农家乐。文化品牌的创建,相关产业快速发展良性循环无疑直接受益于农村。?

由于长期认识误区,民间民俗和传统农村文化正面临着后继无人或经费紧张难以为继的局面,有些还面临消失的危险,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急需国家保护。韩国抢先申遗“端午节”,2008年对传统节日实行休假制度亦为佐证。因此,今后在建设农村文化中,要大力挖掘和培育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民俗传统耕作文化。要通过传统的节庆举办民间民俗文化大赛,以刺激各地开展农村文化活动,让广大农村居民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远离“黄、赌、毒”。要加强民间艺人的培养和培训工作,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使农村民俗文化能够发扬光大。据报道,2009年永福县邀请桂林市群众艺术馆5名专业教师,对全县9个乡镇40多支彩调队进行为期6天的培训,让民间艺人“白天忙播秧,晚上乐学唱”,满足农村居民对精神文明生活的需求。?

(三)塑造“和谐文化”,发展文化农村产业?

新农村战略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危机管理 危机预警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旋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危机管理。实施危机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农村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切实加强“三农”工作,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出现了积极的变化。粮食连续多年较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民心气更顺、发展劲头更足。但是也要看到,当前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还存在着众多农村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境变化和疾病危机

近些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给农村带来的危机日益凸现。如草原退化、沙漠化问题;森林资源锐减问题;农用塑料薄膜残留以及农药使用带来的遗留问题;部分生物物种减少甚至灭绝;外来物种的侵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380种植物、40种生物、25种微生物入侵,有些物种的入侵对传统农作物带来的危害是致命性的。

人力传染病防治问题在广大农村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80%以上的结核病人在农村,因肺结核导致每年丧失3.5亿劳动力;西部农村疫情的发生率是东部农村的近两倍;艾滋病、人禽共患疾病在农村的形势更为严峻。

2、重大自然灾害危机

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洪涝、干旱、地震、森林火灾、草原火灾、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灾害引起的损失明显增加。以洪涝灾害为例,1991年全国的损失为500亿元,1994年为1700亿元,1996年为2200亿元,到1998年就增加到了2700亿元。在我国每年由于重大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受灾面积达到3000万亩,自然灾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3、体制和管理方面的危机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基层管理部门面临着三重压力:一是上级政府要求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压力;二是由于传统管理体制造成的基层政府自身财政负担方面的压力;三是来自农村基层的压力。由于有些配套改革不到位,减轻农民负担难以很好落实。多年来很多农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到位,农村公共事业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广大农村信息闭塞、农业人才匮乏、农业技术落后也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还存在重视建设、轻视管理的问题。另外,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目前城乡收入差距为6:1。有些地方的村集体组织涣散,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社会稳定危机

农村社会稳定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危机和隐患,主要表现在:一是某些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简单粗暴,少数基层干部存在腐败问题,一些地方农村基层财务不公开等等;二是封建家族势力在农村的不良影响;三是宗教问题、邪教问题,不可否认,近些年来我国广大农村还普遍存在着封建迷信问题,西方基督教、天主教等也正加大对我国农村的渗透和影响,法伦功残余在农村还有一定的影响;四是部分农村还存在村霸等黑势力;五是由于政策落实、基层腐败、土地纠纷等原因而造成的农村集体上访事件还时有发生;六是农村隐形失业、潜在失业问题也较为突出。

5、基础教育以及素质发展方面的危机

教育资源的分配相对不公,农村中小学教育出现的乱收费问题,广大农村文化设施薄弱,愚蒙文化还比较普遍地存在。农村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农村基础教育相对薄弱,根据统计,2002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完成率为76%,农村科技人才相当匮乏,这些都是影响和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

新农村战略篇7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战略;新农村建设;体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07702

1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提出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多方面,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有所不同。

社会学和人类学界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经济学界则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有的学者仅讨论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可称为“城乡工业一体化”。规划学者是从空间的角度出发,对城乡结合部做出统一的规划,即对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物质和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生态、环境学者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对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一体化战略,是具有重大创新价值的发展战略,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

2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对策

2.1确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方略

改革开放前,中国选择和推行的是重工业及城市优先发展战略。这一战略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通过对城市市民进行补贴,为工业发展提供资本积累,以迅速达到工业化。这种主要靠农业供给建立起来的资本集约型工业化模式,造成资本过度集中于城市产业,劳动力过度集中于农业和农村,城乡居民收入及消费差距扩大,“三农”问题客观上趋于严重。

由于城乡发展差距过大不仅使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贫困群体、农村为落后地区的格局得以强化,而且以牺牲社会公平为代价,必将破坏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最终影响全面小康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党的十六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明确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而且还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五个统筹”之首。

统筹城乡发展这个重大方略跳出了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拓宽了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视野和思路。所谓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中统筹部署;就是要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就是要打破以二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城乡分治格局,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最终建立起城市和农村互补互促、共同进步、平等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提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就是要依托中国国情和改革中的实践经验,变城乡对立为统筹城乡发展,避免走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老路。“一体化”的“化”,就要“化”掉传统小农经济的落后生产方式,“化”掉农民固守农业生产的单一就业途径,“化”掉城乡之间在收入和消费上的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围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进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明确地把实现“一体化”作为处理未来城乡关系的根本要求和追求目标,作为现实中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真正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农村和农民为主要变革的领域与主体,在解放农村生产力、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中寻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动力源泉,避免传统城市化模式中农民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和农村不断被边缘化的现象;就是要把农村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农村和城镇共同发展格局;就是要构建农村变革和城市化进程相互依存的关系,使一部分农民在依托农村而较少后顾之忧的前提下,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迈进,逐步经历由“离土不离乡”向部分“离土离乡”和完全“离土离乡”的过渡,使传统的城乡矛盾在国家控制下逐步得到化解,避免大批失地、无业、无资农民盲目涌向城市;就是要正确把握城镇建设、中小城市发展与大城市之间的关系,既要强化大城市对周边区域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又要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形成中小城市和城镇对大城市的支撑,避免城市空间和功能上的不合理以及小城镇建设中的不科学现象。

2.2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1)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必须瞄准城镇化目标,加强同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在战略指导思想上,要以化解城乡矛盾为重点,使农村的发展不断靠近城镇化目标,用“城”的定位引导和把握好同“乡”的建设。同时,要通过学习宣传,使各级领导更加明确这个目标定位,自觉地把这个定位贯彻落实到各种“建设”活动之中。克服就村建“村”的狭隘认识,走出用小农经济的发展理念设计“新农村”的规划误区,改变短期行为、重复建设、低水平维持型发展的工作思路,真正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大战略、高目标和长远任务,当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性战略,切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2)推动综合变革,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实际上是一个包括有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机制市场化、发展城镇化等在内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性变革过程。这诸多变革既各有侧重又相互依存,仅靠农业一个方面的发展和变革是无法完成的。谋求在全方位、深层次上推动“乡”与“城”发展方式的有机统一,是从根本上化解城乡对立的必经之路,也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抓手。当前,我国西部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城乡发展差异明显。西部地区应实践东部农村改革发展的经验,把发展生产同改造小农经济结合起来,把发展农业同向非农产业扩展结合起来,把发展现代农业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结合起来,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变革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倡导互助合作,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从这一背景出发,一定要把强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作为构建城乡互助合作关系的主导方向,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以工促农应采取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进行,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生产所需生产资料的供给,开展城市工业对农村工业的配套支持、产业衔接和改造提升,化解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同时要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积极引导城市工商业资本向农村流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以城带乡从根本上说要加强城乡间的内在联系,解决城乡之间产业、市场、发展方式、设施条件、消费水平、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管理方式、治理模式等方面的均等化问题。要害不在于让农民移居城市,也不在于城乡之间的距离有多远,而在于农民是否享受到城市的环境条件和消费水准,农村是否具有同城市差不多的“经济社会整体素质”。现在西部一些大城市一公里外的农村,仍在从事传统的小农经济,这里农民的生活和生产,与身边这个大城市的关系,同远在千里之外的农村没有多大差别。相反,在我国一些发展较快的地区,农民虽居住在农村,企业还叫“乡镇企业”,但事实上已成为不住在城市的“城里人”,成为城市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理顺工农、城乡关系,重点要在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改善和制度创新上下功夫,使城乡关系发生本质变化,形成农村面貌的整体性突破。

新农村战略篇8

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展战略

党的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新的实践要求。其中,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状况,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程度。综观当前中国社会,尽管新时期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是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现代化滞后的现实没有变,经济社会体制中最突出的矛盾仍然是城乡二元体制障碍明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的过程,仍将面临着诸多挑战: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大,粮食安全不容忽视;农业自然资源日趋紧张,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农业社会经济资源短缺,农业发展后劲缺乏;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外部压力不小,等等。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应对挑战,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完成这项历史任务,仍然依靠落后的农业生产力、原有的农业结构、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和掠夺式的农业开发等,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切实有效地在农业的发展战略上做出慎重抉择和调整。

一、科教兴农战略: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教育,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世界性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之中,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生产领域不断拓展,农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武装农业,正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的主流。多年来,美国、欧盟各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为抢占国际农业发展的制高点,维持和提高本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纷纷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科技的政策,加强农业科研和成果推广,把生产安全、优质、高产农产品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作为未来农业科技发展的首要任务。20世纪后半叶,中国以世界7%的耕地生产了24%的粮食,养活了22%的人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人口、资源和环境的重负使中国农业在进入21世纪仍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根据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和中国的国情,科教兴农战略是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的首要选择。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面临着双重的历史任务。一方面,要追赶发达国家先进农业科技水平。另一方面,要迎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到来。我们要把这两方面的任务很好地结合起来,既要继续大力推广现代常规的适用先进技术,使其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的现实生产力,又要瞄准国际科技革命的新动向,有重点地发展生物工程、信息工程等高科技,借以实现农业生产力的新的质的飞跃。为此,我们要坚持“高新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自主研究和技术引进相结合、以及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相结合”的方针,力争在应用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化、农业基础研究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和突破,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和农业长远发展需要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坚持“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针,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高科技农业企业;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的科技贡献率;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农业科技与人才的引进,积极开展合作研究、联合开发和合作经营以及创办高新技术产业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继续切实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业中、高等教育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大规模举办各种短期专项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等等。

二、绿色生态发展战略:实施农业绝色生态发展之路,促使农业良性循环发展

农业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产生和形成的第一个社会生产体系,它的问世和产业体系的形成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延续的基础,但客观地说,在某些时段,某些地区也是人类社会大规模改变和破坏大自然面貌、引发生态系统发生畸变的开始。长期以来,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政策―直是在追求农业的增长,而忽略了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甚至实行过掠夺经营,导致原始森林和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畸变等资源生态的现实和潜在危机。在环境、生态方面的欠债太多,不仅是危及后代,而且是已经危及当代人的严重问题。

人类是大自然不可分割的组成元素,获得特有的增长发展之后回归自然实现良性循环演变,应当成为改变传统农业及整个社会生产方式的基本取向。事实上,当代人类社会已经开始了多方位、多层次转变生产方式的进程,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等概念的提出与发展战略的实施正在从深层次上改变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这种历史转变的基本力量,由其孕育引发出新发展模式的前景无可限量。加大对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开拓绿色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将人类社会对大自然的基本需求纳入到大自然的良性循环过程当中,应当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基本发展方向。

实施农业的绿色生态发展战略,要努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为此,要调整农业及化肥的品种结构,减少因施用农药、化肥对环境的影响;要大力发展生物农药,更多地通过采取生物措施来防治农业病虫害;要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及秸秆覆盖技术,开发城镇郊区有机肥工厂化处理技术,建立地力补偿制度;要把目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最具影响的黄河上中游地区、长江上中游地区、风沙区和草原区作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继续抓好长江黄河上中游等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总之,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脱贫致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三、国际化参与战略:推动农业主动“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农业的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中国农业发展不仅面临着市场化的严峻挑战,也面临着参与国际竞争、享受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巨大机遇与挑战。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大国,各方面均存在发展双重性,农业也是如此。我国农业在普遍存在落后性的同时,又具有许多明显的比较优势:不仅拥有大量的生物资源和名特优新农产品资源,拥有丰富廉价的农业劳动力资源,而且还拥有适用的农业技术和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中国农业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必将促进中外农业的优势互补,弥补我国农业资源的不足之处,参与国际农业资源分配,拓宽我国农业的发展空间;促进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在参与国际农产品的竞争之中开拓和占领国际市场;促进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走出去”就业,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等。中国农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仅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所决定的不可回避的大趋势的要求,也是中国农业为了推进自身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迫切需要。

为了促进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我们一方面必须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抓紧制订宏观规划和政策措施,另一方面要大力扶持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培育一批有实力,能代表国家参与农业国际竞争的企业,鼓励和推动这些企业按国际惯例和国际法律法规,在国际范围内组织生产经营,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施展身手,以赢利为目的求得发展,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

我国农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的进行国际化参与。可以以出让市场为条件,输出劳动力到农业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去办农业企业,生产短缺农产品,弥补我国农业资源的不足;可以用国内的优势农产品积极开展等价易货互惠贸易;还可以按照国际惯例,到外海和远洋去发展海洋渔业,参与国际农业资源的分配,等等。当然,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农产品质量竞争力还不够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但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市场。因此,在推行农业国际化参与战略的过程中,要明确农业国际化参与的方向与重点。要立足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资源供求形势,把农业资源丰富、市场比较广阔、资源开发潜力大、经济欠发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作为我国农业国际化参与的重点。

四、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有效推进农村现代化

农村城镇化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社会的必然结果,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也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球1/5人口的生活品质,是执政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突破口。农村城镇化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和产业的聚集,带动产业的升级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而且也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开拓农村市场,扩大消费,提高农村现代化程度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快速城镇化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标志。1978年,我国城镇化率为17.92%,至2012年,则达到了52.57%,这说明过去30多年间我国城镇化率平均每年以近1.02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递增,这期间,特别是2000年以来年均增幅高达1.37%。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我们付出的代价不小,问题很多:城市急速扩张、农民被迫上楼、城乡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等等,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中国未来的健康发展,也会影响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无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但我们必须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当前,我们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首先,要树立科学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城镇化的核心因素是人,城镇化的进程应该是人的全面的现代化过程,包括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生活方式、知识结构等多方面的现代化。我们要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确保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是在“人的现代化”的健康道路上发展。其次,要从根本上消除政策屏障。目前纳入统计的城镇居民中,至少有1/4的人口没能充分享受城镇居民待遇。城镇化对农民来说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化,事实上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面对的更重要的是拆除各类政策屏障,使其享受到住房、医疗、社保、教育等方面的市民化待遇。让农民变为城镇居民,就要让他们能够享受到同城镇居民一样的待遇,让他们在城城镇有房住、有活干、有学上、生病了有医保、失业了有社保,得以安居乐业。为此,我们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亟须进行全方位的政策调整,包括城市公共管理政策、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等。最后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城镇化过程中尤为重要。中国的城镇化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空间变化过程,也不是一个短期即可完全解决的问题。急功近利性的城镇化发展的老路带来的城镇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比比皆是,生存环境的恶化给我们造成的当期损失以及给我们后代所带来的负担远远要超过我们目前的任何估算。如果再不把可持续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高速推进的中国城镇化可能会带来环境和生态的更大挑战。我们需要的是有质量的城镇化,是让新老城镇居民能够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城镇化,是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我们需要考虑未来长期的城镇化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农业和农村经济问题不仅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政治问题。新世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历程,必须建立一个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综合战略体系,整体推进这一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十报告文件起草组.十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坚定不移.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2-12-31.

[3]邓春霞.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前景分析及对策建议.南方农业,2011.

[4]程国强.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的影响和战略选择.理论学刊,2012.

推荐期刊
  • 新农民
    刊号:13-1160/C
    级别:省级期刊
  • 新农村
    刊号:33-1064/S
    级别:省级期刊
  • 新农业
    刊号:21-1091/S
    级别:省级期刊
  • 新农药
    刊号:--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