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社会实践理论8篇

时间:2023-06-14 09:35:37

社会实践理论

社会实践理论篇1

全球经济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与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管理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提升大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与社会实践水平的关键环节。依据教育管理在目标、环境、结构、领导四方面的一系列特征,分析出以下几种管理模式[1]。第一,正规的模式。正规模式是在大学组织中上级可以控制下级,下级绝对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其管理者拥有着绝对的法定权,具有解决重大问题的责任,通过运用理想的相关手段水球目标一致,具有较强的规范性与等级结构;第二,政治模式。通过协商、联盟等政治术语来诠释在实践教育管理中的具体现象。其权利相对较为分散,群体之间抑郁引发矛盾冲突,局部利益凌驾于学校组织整体利益至上;第三,学院模式。学院模式是学校组织的相关成员通过讨论的形式达成一致的意见,参考最终已经进行决策。在这种模式下,领导作为组织执行的一员,起到了组织、促进与帮助的重要作用;第四,文化模式。文化模式的主要内涵是以族中的中心为个体价值观、行为准则与信仰。

组织文化是学院整体价值与校园文化的象征;第五,主观模式。主观模式认为组织是组织成员的创造物,主要特征是忽略组织群体,反对探寻管理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在整体的教育管理中容易削弱学生的整体价值观,但注重了个体目标的价值观、信仰,强调了个体的差异性。综合分析,现阶段普通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涵盖了正规模式、学院模式、政治模式、文化模式与主观模式等。不同教育管理模式在实践教学中都存在着相应的优势与劣势。

二、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

1、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是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最终检验社会实践了高校学生的学习范围,能够更加系统的提高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增强学生的危机感、使命感与责任感。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最大限度的巩固了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践训练中运用并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社会,能够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科学、可观的看待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培养自身对整个社会发展的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锻炼学生的学习品格,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2、社会实践培养了大学生的服务意识,提升了大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的竞争度较高,大学生初期进入社会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关键问题,学生在于整个社会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能够在实践活动中磨练坚韧的意志,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感悟社会的服务意识与实践意识。与此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团体、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身是社会集体力量的一部分,在与社会融合实践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团结合作能力,增强自身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

3、社会实践是知识学以致用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源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将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服务于整个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社会实践是思想交流、文化传播,个性发展的有机统一体,学生在不断的实践磨练中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提高自身的直觉思维能力与业务水平。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学生创新能力源于自身的钻研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须以大量的社会实践为基础,通过探寻多事物、多方向内容的交叉点,提出社会上存在的关键问题,以某一方向或某一特点切入,总结出新的结论与观点,实现对社会实践技术创新。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措施

1、普通高校亟需加强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实践基地是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基础,是学生理论运用、积累实践经验的社会条件,是培养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的根本保障。伴随普通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不断深入,实践基地建设是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首先,高校要充分重视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提高认识,强化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实践基地的重要作用。其次,高校在进行大学生课堂教育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发展要紧跟时代、面向社会,全面促进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才干与社会实践能力。

实践基地的建设要优势互补,通过多所院校的共同合作,实现个高校之间实践基地的资源共享,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后高校要注重学生社会实践信息的反馈与分析,做到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在不断的总结社会经验与实践教训的过程中,发挥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分析学生认知社会的最佳切入点,选择最佳培养路径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社会实践能力,为国家输入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型人才。

2、强化高校实践课程的建设,做到理论结合实践高校实践课程建设是学生社会实践环节之前的重要内容,是指导学生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高校实践课程的建设,第一,要做好课程的全面规划,明确目标,把握好课程设计的定位。高校实践课程是以操作性、体验性、活动性与应用性为主体的实践课程,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与社会性的显著特点。高校要从整个大学生课程体系建设的高度着手,以实践课程建设的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为建设基础,有效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第二,理论联系实践,课程建设的素材源于实践的精华。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课程促进大学生对社会的深入理解,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注重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强化培养大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锻炼大学生独立的能力、合作的能力,认知社会、适应社会、适应环境的实践能力。第三,以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培养专业型人才。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提升学生对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沟通与交往的认知能力。

四、总结与建议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科学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大学生具备专业技术与实践能力的基础。高校要从本质上充分意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教育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建设制度化、规划化、连续化的社会实践基地,最大限度的为高校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积极引导、鼓励大学生锻炼社会实践能力。与此同时,高校要注重创新教育管理模式,以社会人才市场动态化需求为参考标准,结合社会现实情况,开展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信息化时代社会需求型人才。

社会实践理论篇2

组织管理有缺陷一般高校都将社会实践归口于团委或学生处管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学生假期例行活动开展,往往仅由一纸文件通知,学生在接到通知后多数是自行安排,一般不会想到寻求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这就导致了大量的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凌乱,内容简单重复,没能起到锻炼成才的目的。团队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样存在上述问题,甚至更为严重。活动前的策划准备不充分,没有经过与实践接待方的详细沟通,策划内容不切实际,安全保障不到位;社会实践活动执行困难,活动项目实施改变较大,流于形式;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空洞无力、甚至没有总结。

二、职业生涯理论的切入点

(一)社会实践阶段论

在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中,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五个阶段:成长阶段(0~14岁)、探索阶段(15~24岁)、建立阶段(25~44岁、维持阶段(45~65岁)、衰退阶段(65岁以上),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任务,较好完成发展任务才能顺利进行下一阶段的发展。我国学生在大学之前基本没接触过职业社会,所以,大学阶段需要完成舒伯生涯发展理论中成长阶段和探索阶段的双重发展任务。因此,这一阶段不仅要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同时还要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大学里的社会实践就成为完成这一生涯发展任务的重要载体。通过社会实践,不仅要对自我有充分的认识,明确自己的个性需要、职业兴趣、能力水平,还要完成对社会的初步认知,了解工作、了解岗位、适应职业,初步完成职业准备。大学阶段的社会实践可分为三个发展期:探索期,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实践中加以尝试;训练期,针对探索期的决定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参与相关实践项目,有目标地锻炼自己的能力,进一步明确职业选择;择定期,生涯初步确定并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二)社会实践环境模式论

霍兰德认为,一个人之所以选择某职业领域,基本上是受到其兴趣和人格的影响,生涯选择是个人在对特定职业类型进行认同后个人人格在工作世界中的表露或延伸。在霍兰德理论中,提出大多数人属于六种人格类型,同时有六种环境模式与这六种人格类型相对应;人们寻找的是能够施展他们的技能同时表现他们的态度、价值观和人格的职业;人们的职业行为是由其人格和环境特征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在社会实践中这六种环境模式同样存在: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当学生处于兴趣类型与实践环境一致和相容的情境下时,个体满意度会较高,主动性会增强,效率也能得到提升;相反,在兴趣与实践环境对立和相斥的情境下时,个体的负面情绪会占主导,消极怠工、敷衍了事的情况就会时有发生。因此,在社会实践活动类型的设计上应充分考虑这六种环境模式,让学生在每次社会实践中选择与自己人格类型相适宜的实践项目参加。

(三)社会实践动态适应论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罗圭斯特和戴维斯提出了人境符合的心理学理论,即当工作环境能满足个人的需求(内在满意)、个人也能满足工作的技能要求(外在满意)时,个人在该工作领域才能够得到持久发展。个人与工作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符合与否是互动过程的产物,个人的需求会变,工作的要求也会随时间或经济情势而调整,如个人能努力维持其与工作环境间符合一致的关系,则个人工作满意度愈高,在这个工作领域也愈能持久。大学生社会实践应借鉴此理论,社会实践本是大学生认知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符合适应论的背景,随着学生的认识不断发展和提高,应提供给学生更适宜的平台和机会。所以,所组织的社会实践项目不能一成不变,应有阶梯性和发展性。可在低年级阶段设计相对简单的实践任务,到高年级阶段安排复杂的实践任务,从而维持个人与环境之间的符合性,实现动态适应。

三、职业生涯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活动改进措施

(一)职业化:职业指导提前融入社会实践之中

社会实践作为学生认知社会的重要途径,应与学生的职业选择密切相关。社会实践的成功与否、实效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紧密联系,可以说,社会实践是学生走上职业道路前的铺垫。因此,在社会实践中应安排职业指导内容。在社会实践活动实施之前,一般考虑在策划阶段,学生应提前完成自我认知,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评估;同时对职业有初步意识,了解什么是职业,能对职业做出选择,即完成社会实践阶段论中的探索期的任务。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来进行理论知识的普及,通过组建生涯团体辅导小组来组织学生进行认知探讨,通过邀请校友、成功人士讲座及企业的宣讲会等形式来促使学生思考开展怎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辅助职业认知。

(二)阶段化:一个年级一个主题方向

根据社会实践阶段论的观点,大学生社会社会实践分为三期,分别是探索期、训练期和择定期。结合高职学生三年的在校学习经历,我们可以将这三期嵌入到大学三年里。大一年级对应探索期,大二年级对应训练期,大三年级对应择定期。大一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目标是完成自我认知和初步职业认知,可通过参加生涯量表测试、自我总结反思认识性格、兴趣;通过参加和活动认识个人能力;通过聆听讲座、生涯人物采访建立初步的职业认知。这些途径,不仅是生涯教育的手段,也是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大二阶段,在大一探索期所做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同时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有的放矢地进行自我训练和完善,这也是社会实践活动大有作为的阶段。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开展诸如职业调查、假期实习、勤工俭学、志愿者服务等深入职场的短期体验式的实践活动。大三阶段,这是学生完成“职业人”转变的最后一步,学生在这一年里要将短期的职场体验转换为个人的职业选择,或重塑职业目标。这一阶段的社会实践目标是完成岗位实习,初步体验职业生涯。可以开展的活动有择业指导、岗位宣讲、毕业实习等活动。

(三)匹配化:通过社会实践培养职业所需各项能力,增强个人核心竞争力

学生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各种可能,我们应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多种尝试,而不是仅仅只局限在自己所擅长的单一领域。学生的心性不定,兴趣转换极快。因此,我们在安排社会实践任务时应将霍兰德六种职业类型都涉及,要求每位学生每种职业类型都有参与。有亲身体验才能分辨适合与否,既验证职业兴趣量表结果,又进一步了解职业兴趣类型。在设计项目时,应充分考虑任务难度和人员组合,每项任务都应设计为高低年级学生同时参加。对于低年级学生,实践重点在了解项目内容和实施流程;对于高年级学生,实践重点在完善项目、指导新人、实践创新,完成个人能力的提升。通过这种安排,力求使每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伴随着参与次数的增加,学生能从较低位的人职匹配逐步成长为高职位的人职匹配,再辅以职业技能迁移,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加求职成功率,最终增强核心竞争力。

(四)体系化:打破现有教育划分,将社会实践与实习整合为一门课程体系

社会实践理论篇3

1.1参观考察。

1.1.1带领学生到大规模企业进行参观。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社会变化剧烈,改革的成果一方面体现在居民的生活改善方面;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企业的发展方面,尤其是企业,往往保存有大量的历史资料,这种变化体现的最为直接。因此,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对有一定历史的大型企业进行参观,让学生近距离的感受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实际变化,体会社会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优越性。毕竟当今这个年代的学生对于过去的历史了解极少,无法体会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生存状况,通过这种实实在在的对比,学生就可以形成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直观认识,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同时与实践的结合也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

1.1.2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了大量的革命先辈奋斗的故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先辈们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及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通过组织学生到革命纪念地、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参观,使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增强学生对党的感情,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培养他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精神,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1.3与先进典型人物作近距离接触。

在社会前进过程中,国内涌现出了很多先进典型人物,他们或乐于奉献,或努力工作,或舍己救人,其思想和精神都值得年轻一代学习。为了将这种精神进一步的传承,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与他们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例如访谈交流等,用他们的影响力来改变学生们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与观念,端正人生态度,加强德育修养,增强为社会和人民奋斗的决心。以上活动在开展结束之后,还要注意及时的巩固,例如写一些心得体会或者思想报告之类的内容作为学生的课余作业,增加学生思考的广度与深度,使其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意义。

1.2社会调查。

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体系,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问,也可以采用社会调查的方式来完善和提升思想政治课的开展。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已经进入成年阶段,有了自己的主观的意识,但是大多数思想都是来自于别人的人云亦云,更是缺乏对社会的体验与调查。因此,组织学生体验社会,调查相关问题,既可以培养他们对于社会的深刻理解,又能够有助于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思政理论武器剖析和分解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学生的调查报告在上交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进行评选,从中选出一些质量比较高的进行重点解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同时还可以建立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1.3开展社会宣传服务。

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自主学习,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或者社区进行思想和其他政治理论的宣传讲解,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通过宣传宣讲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宣传宣讲的同时,加深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正确性的理解,提升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境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2、确保社会实践教学成功开展的辅助措施

除了以上措施之外,为了保证实践课程的合理开展,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配套与辅助工作,实现和保障实践教学课程的长期保障性设置。

2.1增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

高职院校由于肩负着为社会培育大量专业人才的重任,大多与企业的联系比较密切,但是这种联系更多的体现在业务层面上,很少涉及到教学环节。因此,需要各高职院校加强与企业间的联系,共同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方面做好相关的工作,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2.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对于课程的开展效果有着非常大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水平建设。首先,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兼任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分期分批安排教师利用假期或双休日有针对性地到企业、到社会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和社会考察活动;其次,从学校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中选拔、培养一批兼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指导教师。

2.3保障必要的社会实践教学经费。

社会实践理论篇4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以教材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和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内容为中心,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加强和完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课的实践教学。

二、目的意义

社会实践(调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我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成果“大实践”模式的尝试和具体应用。

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可以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长才干、关注民情、服务基层、奉献社会,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精神,使同学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实施过程

1、本学期理论课结束之前,16—18周,任课老师按要求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布置;讲清楚本次调查报告的格式和题目,组织形式和具体要求。

2、暑期老师对自己所代学生进行及时辅导、沟通和交流。

3、本次调查报告的收集:下学期开学后的第1-2周,各位老师收齐自己教学班的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进行批改并评定成绩。

四、组织形式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采用学校统一组织和个人自主结合的方式进行,大多数同学可通过自主方式完成课程实践活动。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调查)有两种形式:

一是学校组织的校级学生实践团队。

二是各学院组织的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等社会实践小分队,由学院团委组织、专业教师带队指导。

以上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调查),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将“概论”课社会实践(调查)与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结合进行,并按要求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五、具体要求

1、全员参与。全校XX级本科生必须人人参与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2、就近就地进行。除了学校和各院系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外,自主社会实践(调查)的同学,建议结合家乡所在的市县镇村相关实际情况进行调查。

3、社会实践(调查)要眼睛向下,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利用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分析,创造性地提出思考和建议。

4、调查对象必须真实、具体。为了反映本次社会调查的真实性,要求将本次调查的对象(被调查的单位、个人及地点)用图片及相关证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表现出来,调查报告须插入自己的实践图片,相关证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请填写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学生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格式见附件一)里。

5、自主实践的同学应及时通过电子信箱、电话加强与指导教师的交流。指导教师选取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走访指导。

6、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时间一般1-3周,活动结束撰写报告,报告的撰写要明确一个主题,以事实为根据,尽量做到内容详实,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论述(报告题目可参考下面所提供的参考选题),篇幅3000字左右,下学期开学第1—2周提交指导教师(任课教师)。

7、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注意事项:

(1)封面、正文、封底使用相同格式,报告用word文档打印,可插入能够反映自己实践活动的照片,格式要规范。(封面、封底等格式见附件二)

(2)封面上需注明调查题目、个人信息、报告撰写日期等。

(3)除封面外,报告应包括内容摘要、正文、结语等。

(4)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材料详实、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论据确凿、论证合理。

(5)严禁以各种方式抄袭或剽窃,一经发现该报告判零分,不给予补考机会。

社会实践理论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课;案例教学;教学方法

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发源于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法,如今已经广泛地运用于法学、MBA以及经济管理等许多课程的教学中,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案例式教学就是通过模拟真实的事例,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体验、分析、决策,从而培养其独力思考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式教学重在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如课堂讨论式和课后研究式、学习式和体验式、个人式与小组式等,通过“课堂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角色扮演”“课堂案例讲演”等,启发学生心智,引导思维创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活学活用[2]。广东金融学院自升本以来,一直在探索确定新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性人才培养CPE课程模式,明确提出了“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应用为重,特色为先”的教学理念。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课案例教学项目开发的价值重在“强能力”上,力求使学院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厚基础”的基础上,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将来毕业以后走向社会时,遇到一些社会现象能用所学的理论加以解释,从而提高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目前,学院的教材更新速度滞后,教材中的材料和案例一般比较陈旧,这无疑会影响教学效果。虽然过时的教学案例和材料对于理论本身的正确性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如果教材中充斥了过多的陈旧和过时的材料,可能会影响到经济学理论的说服力,以致于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对当前发生在身边的经济现象比较关注,也倾向于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来试图解释经济现象和解决某些问题。如果经济学理论能够很好地分析当前的社会经济问题,这无疑会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经济理论的信心。此外,新颖和贴近现实的材料更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教材本身是无法满足这样的教学要求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理论本身的需要,以各种途径搜集一些新颖的材料和教学案例来补充教材内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逐渐产生、形成,并得以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总结和概括,且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高等院校的学生通过学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可以较为科学、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范畴、内涵和运行规律,并通过回顾和梳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较为全面地了解和熟悉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形成的最新理论和实践。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在学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紧紧围绕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着眼于经济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进而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以科学的经济理论武装头脑,提高用经济理论科学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奠定学习经济类专业知识的坚实基础。但在目前的一些高校教师的教学实践中,重理论教授、轻实践分析,重书本传授、轻实践指导的问题还很突出,晦涩的理论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经济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大打折扣。广东金融学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此类问题。将案例教学植于教学实践中,有助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因此,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课案例教学的对象是高年级的学生,主要实现目标是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客观存在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有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和理论,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争辩、质疑,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案例教学的实施情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是广东金融学院本科层次经济学专业的专业方向课,学时为54学时,3学分(其中,理论部分36学时,2学分;实践部分18学时,1学分)。目前,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课采取专题式教学,共有10个专题。与理论课教学内容相适应选取案例,其教学基本思路如下:第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选取案例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选择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二是选择现实社会实践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难点问题;三是选择我国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按照这一原则,筛选高质量的案例,创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案例库。第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按照理论体系构建案例教学体系,使每讲中具体案例的位列与知识体系一脉相承。目前,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共开设10个专题。其理论架构体系为:第一讲,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角度入手,论述我国目前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第二讲,阐述目前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以及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接下来几讲,按照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从“两大体系”“三项基本制度”入手,分别阐述了市场体系(第六讲)、宏观调控体系(第九讲)、企业制度(第三讲)、收入分配制度(第七讲)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第八讲)。同时,从多角度阐述了整个理论体系。诸如从市场主体、客体以及外部环境角度,从国内、国外角度,相适应地还设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四讲)、社会主义社会的居民消费(第五讲),以及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的对外开放(第十讲)等课程。为了配合理论体系的教学,相应地选取了以下案例: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国银行股份制改造;广州新沙港务有限公司的企业制度;近年中央1号文件解读;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近年来出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三鹿”奶粉事件;我国目前居民的收入差距;“新农合”制度的建立;意味深长的“铁本事件”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立等。这些案例主要是为了配合整个理论体系而选取的,诸如,为配合第一讲所讲的内容,相应地选取了“邓小平南巡讲话”。通过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案例教学,使学生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制度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对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要性有所认识。再比如,为了配合第九讲理论体系的教学,特选取了“铁本事件”,通过“铁本事件”的案例教学,学生们会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宏观调控的历史,同时也使学生们了解到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政府如何确定宏观调控的目标以及相应采取的手段,最终取得的效果等。第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授课方式采取以案例教学法为主,同时辅以讨论式教学以及现场教学等多种方法,做到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在教学手段上力求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借助多媒体授课外,也使用纸质形式的案例资料方式,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该课程也为网络课程之一)巩固所学知识。在案例的选取上,做到经典案例+现实案例+原创案例相结合。

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课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办法

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课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第一,因为案例教学实施的前提条件是需要有与案例教学相适应的班级规模和物质设施,因此在2012级中的某一个班级进行试点,实行小班授课,以不超过50人为宜。同时,课堂设备及桌椅的摆放要与案例教学的要求相适应。第二,由于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授课前期要求教师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并熟悉学生的关切与需求,以此确定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案例。第三,扎实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包括学生的准备和教师的准备工作。学生的准备工作包括:课前预习,熟悉基本理论,找出疑点、难点,并通过查询有关资料,包括一些数据和案例,达到对基本经济理论的初步理解。教师的准备工作包括:课程设计、精心备课、熟知内容、案例选择等。第四,教学的实施,也就是拟定具体的课堂教学计划。诸如,哪个案例用案例教学法、哪个用讨论法、哪个用现场教学法,以及如何组织、如何引出问题等[3]。第五,教学的评价与反馈。具体包括:学生行为的评价与反馈、教学评价以及课程评价。学生行为的评价与反馈包括:课堂参与以及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具体可通过考核来评价学生。考核方式可采取平时考核(包括平时回答问题情况、平时作业情况等)与考试(期中、期末考)相结合的办法,前者和后者以各占本科总成绩的40%和60%为宜。教学评价包括课堂讨论的评价、案例质量的评价以及教师的自我评价;课程评价包括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与反馈、管理者对课程与教师的评价,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2.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课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案例设立的实际性。主要考虑目前大学生已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第二,案例设计的现实性。大部分案例都来自实际经济生活,或来自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以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理论解释现实,从而使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便于他们创新实践能力的开发。第三,案例开发的指导性。对于今后大学生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第四,案例实施的互动性。充分体现现代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获取和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第五,案例教学的丰富性。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第六,案例教学的时效性。一般意义的时效性是指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实际的经济现象和实践,教师的任务是通过现实中复杂而多样的经济现象,来使学生把握其背后的经济运行规律。时效性的另一层意思是指讲授的经济学理论也应与时俱进,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了解经济学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本文所说的时效性是指教学内容应具有理论上的前沿性并体现时代性。

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课案例教学的创新之处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课案例教学,是为了广东金融学院经济学专业学生学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而提供的案例教学,通过精选的一些典型案例,力求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知识和研究我国宏观经济中的实践问题。其特色和创新之处在于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方面有所创新,具体包括:第一,配套性。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课案例教学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所提出的理论体系,精选出若干个国内外宏观经济层面的典型案例,再加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层面所出现的现实案例以及部分原创案例,以利于进一步巩固理论教学。第二,实践性。“实践之树常青”,学习理论的重要目的是指导实践,任何一种理论如果离开了实践的发展就会变得苍白无力,经济学更是如此。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也在不断形成新的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课案例教学,着重对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宏观经济案例进行分析,以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思辨能力。第三,启发性。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课案例教学,主要用于经济学以及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通过角色分工,让学生身临其境,以当事人或决策者的身份参与辩论,重演决策过程。这种方法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极强的针对性,力求引导学生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考察与分析,开阔知识视野。第四,前沿性。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课案例教学在案例组织与设计上体现了前沿性特点。在案例的组织上,既选择了我国改革开放中宏观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事件,又吸收了部分国外宏观经济的典型事件。在案例教学的编排上,力求选择一些前沿性的观点,供学生参考。

参考文献:

[1][美]朱迪斯•H.舒尔曼.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社会实践理论篇6

[关键词]国外;社会建设;理论;实践;借鉴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9-0001-09

加强社会建设是全球化进程中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世界性趋势。作为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共性问题。国外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做法,许多国家社会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有着明显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相互借鉴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中国社会建设被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加强对国外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相关问题的研究越来越重要。主动研究、借鉴和汲取他国的经验教训和主要做法,在对比中产生启发,在理论上探讨规律性,政策上则注重实操性,努力把握社会建设的共同规律,有益于构建起具有时代气息又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国外社会建设理论述要

社会建设是一个涉及诸多领域的结构、功能和关系协调的复杂过程。国外学界虽然不太常用“社会建设理论”这种提法,但在其政治学、经济学尤其是社会学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社会建设思想和理论。

(一)社会治理理论中的善治

1970年代以来,作为应对危机的反应,治理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国际议事日程上已占显要位置。治理的出现,与问题日益复杂、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政府以及日益多样的市民社会相联系。1990年代治理理论在西方国家兴起。成为实现国家法律统治与社会公共管理相结合的一种重要理念。社会治理的新型公共性能满足结构日益分化、利益日益多元化的社会需求。西方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出发,赋予治理(goverance)以不同含义。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詹姆斯・N.罗西瑙认为:“治理是由共同的目标所支持的,这个目标未必出自合法的以及正式规定的职责,而且它也不一定需要依靠强制力使别人服从。”“它既包括政府机制,但同时也包含非正式、非政府的机制,随着治理范围的扩大,各种人和各类组织得以借助这些机制满足各自的需要、并实现各自的愿望。”格里・斯托克认为,治理是统治方式的一种新发展,公私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的界限趋于模糊。“作为社会――控制体系的治理,是指冲突或多元利益能够相互调适并采取合作行动,政府与民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最终便形成自主自治的网络”。

现代社会的各子系统和网络日趋独立,在公共事务中出现了民间组织、自治组织等新型社会治理主体,改变了社会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治理除了政府机关和各种机构外,还需要公民社会的参与,各种利益集团、网络以及部门问的协商。治理促进了国家与社会问的互动,使政策的制定更为有效。这种模式比传统的统治方式更能适应社会环境,既强调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纵横协调,也强调多元性。治理的实质在于协调而非上令下行和强加于人。其要旨不在具体的机构,而在过程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对立的或各异的利益彼此适应,可以采取合作的行动。它既包括为保证人们服从制度和体制,也包括人们同意非正式的安排。

治理的目标是善治(good governance)状态。法国的斯莫茨认为,所谓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在于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追求两者关系的最佳状态。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衡量善治有8条标准:合法性(legitimacy)、透明性(transparen・cy)、责任性(accountability)、法制性(rule of law)、回应性(responsiveness)、有效性(effectiveness)、参与性(partlclpancy)和包容性(comprehension)。

治理与善治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体现,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在高度分化和多元化社会的基础上,依托政府之外发达的社会组织系统,逐渐建立了一整套社会参与机制,形成了管理过程中全社会应对网络系统,这成为西方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发挥了重要功能。以此为视角的社会治理,就是不仅要把市民和各种社会组织、企业组织等作为治理的对象,同时也要把他们当做治理主体来看待,充分发挥它们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政府治理与改革问题的专家盖伊・彼得斯提出的四种未来政府治理模式,即市场式政府(强调政府管理市场化)、参与式政府(主张对政府管理有更多的参与)、弹性化政府(认为政府需要更多的灵活性)、解制型政府(提出减少政府内部规则)。

(二)“国家-社会”中的公民社会理论

国外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首先包含在有关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论中,即所谓的“国家―社会”理论。它强调的是社会与国家相对的二元性质,关注的是那些不能与国家混淆或不能被国家淹没的社会生活领域,即公民社会,称“公民社会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提出了著名的公民社会/政治社会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国家等于公民社会加上政治社会。所谓政治社会,指的是由政府、军队和司法部门构成的强制性的国家机构,行使暴力性质的强制功能(即传统意义上的国家),而公民社会则是由非强制性、相对自主的非政府组织,如社团、工会、教会、行会和学校等机构组成,替统治阶级行使非强制性的“霸权”职能。公民社会不仅没有削弱国家统治,反倒使国家和公民社会的协作构成了强大的统治。当代西方一些学者如柯亨和阿拉托等人提出“国家-经济-公民社会”的三分法来代替“国家-公民社会”的二分法。他们主张把经济领域从公民社会中分离出去,认为公民社会主要应该由社会和文化领域构成,同时强调它的社会整合功能和文化传播与再生产功能。

总体来讲,西方学者关于公民社会的典型看法是:公民社会是建立在个人从事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基础上并与国家相脱离的社会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社会本着自愿的原则自我组织、自我规则、高度自治。这种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在法治的框架下自我运转,并与国家权力相制衡。正是在公民社会理论的架构下,非政府组织(Nongovem,mental Organization,简称NGO)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关于非政府组织的定义,较为流行的是美国约翰一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的界定:(1)组织性;(2)非政府性;(3)非营利性;(4)自治性;(5)志愿性。当国家体系中的政府不能有效地配

置社会资源(政府失灵)、市场体系中的企业又囿于利润动机不愿提供公共物品(市场失灵)时,NGO作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体制,弥补了政府和企业这两种主要的资源配置体制的不足。在这种意义上,NGO又被称为与政府和企业相平行的“第三部门”。NGO、公民的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利益团体等组成的整体叫做公民社会。而现代社会正是一个市场、政府和公民社会三足鼎立的社会。公民社会的建设在治理理论中也有充分的体现。

(三)全球化中的风险社会理论

全球管制委员会指出:“全球化一词主要用于世界经济活动全新改变的某些重要方面。但其他无益的活动也全球化了。”法国理论家的“不稳定性”,德国理论家的“不可靠性”和“风险社会”,意大利理论家的“不确切性”,英国理论家的“不安全性”,中国理论家提到“非协调性”、“突发性”。近年来兴起风险社会理论,着重于厘清现代风险与社会结构之间的辩证关系。

1980年代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和信息化的快速提高,国外社会学研究中悲观主义的危机学派,为理解、解释世界性危机与机遇共存的新型社会,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1986年德国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出版《风险社会:走向新的现代性》一书,首次使用“风险社会”概念描述现代化的新阶段,区分了三类风险――前工业时代的灾害、古典工业社会的灾害和晚期工业社会的大规模灾害,指出风险在人类社会一直存在,但今天的现代风险(risks)在性质上与过去的危险(dangers)完全不同,人类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导致人类自身处于风险之中――“安全与毁坏之间的一种特有的中间的状态”,是充满了体制性人为风险的社会。并精辟地指出:“阶级社会的推动力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饿!风险社会的驱动力则可以用另一句话来概括:我怕!”人类社会正面临由以财富分配为主题的阶级社会向以风险分配为主题的风险社会转化。1991年德国尼克拉斯・卢曼(Nildas Luhmann)发表《风险社会学》,从科学和社会系统分化的关联性解析了风险社会的意涵,逐渐形成了分析社会问题的风险社会视角。美国斯科特・拉什(Scott Lash)从风险文化角度对风险社会含义进行了解读。英国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则从反思现代性视角审视现代社会的风险。风险社会理论直观地展现了灾害社会学的前沿性,有助于从新的角度全面认识当代灾害的性质。

在风险概念的阐释上,贝克和吉登斯均认为是来自17世纪西班牙的航海术语,意思是遇上危机或触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贸航行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所谓风险社会,即社会遭遇严重天灾,或出现大规模混乱、暴动、武装冲突、战争等,导致社会秩序遭受严重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政权安全遭受直接威胁的非正常状态。政府风险管理最早是在二战期间运用于军事和外交,冷战期间更是如此,如政权稳定、国家、国家统一等,它的核心使命是应对战争。冷战结束后,各种新型危机不断出现,如疾病流行、核泄漏、金融危机、国际恐怖主义等,大众传媒、电子信息使之仿佛就发生在每个人身边。构建风险社会的治理机制,应对灾害和恐怖活动等突发性事件,成了世纪之交的热门话题。

传统风险很多属于个人性风险(personalrisks),而现在所面对的则是“全球性的危险或威胁”(global dangers or threats)。现代社会,人员、物质、资本、信息等跨国界和大陆流动加速,各个国家、社会、人群相互联系和依赖增强,这导致原来限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风险扩散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在这个意义上贝克认为风险社会是一种大灾变社会。这些风险在扩散过程中,彼此间还可能产生互动,产生新的风险源,增强风险的后果,也带来风险种类的增多。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风险源的增加有三种:输入型――流动的加强带来了新的风险源,典型的是传染病蔓延和外来物种入侵;卷入型――主要发生在相邻国家和地区之间;诱发型―外部风险诱发类似的或另类的风险在该国家或地区发生。

风险社会包含经济、政治、生态和技术的风险。现代生活高度依赖科技产品,其中隐含的风险因子也就无所不在。高新科技使得一般人对风险的知识落差更加扩大,风险的不确定性和难认知性,使人们愈加感到不安全和恐惧。

现代风险的影响范围往往超过发生事件的所在地,风险被放大。一是相互依存的加深提高了风险后果承担者的数量,意味着在作为一个整体而影响到系统的不幸事件,在发生时就会有更大的伤害;二是风险一旦突发,容易因为信息的不完整导致过度恐慌,心理的恐慌反过来也会放大风险的破坏力。全球性风险不一定取决于事故和灾害发生的地点,而是取决于政治决策、官方机构及大众传媒等。“掌握着界定风险的权利的大众媒体、科学和法律等专业,拥有关键的社会和政治地位。”

现代化风险的扩散具有一种社会性的飞去来器效应,制造风险并从中渔利的人,最终也会受到风险的回击。在风险社会中,施害者和受害者迟早会合二为一。尤其现代风险产生的影响有迟延效应,不只是发生在当下当事人的健康或是财产损失上,甚至还会延续到下一代。如由污染所致的环境风险,不仅仅破坏了当前的生态环境,而且使得未来的地球人都得面对不利的生态环境。

风险来源与影响的全球化使得风险管理处于两难境地:减少风险的措施可能给处于风险中的相关人员造成更大的风险;为某个社会成员创造安全的举措可能无意识地给另一个成员带来更大的风险;减少风险的政策可能给所有社会成员带来不安全;某个团体的乐观行为可能对另一个团体产生意想不到的不安全;对一个团体的保护可能会造成对更多团体的伤害。

在风险管理理论中,现代风险的无处不在与抗风险资源的短缺是一个深刻的矛盾,描述社会抵御风险能力的社会抗逆力(social resilience)概念是弥补这方面不足的一种努力。社会抗逆力是指整个社会机体抵御风险、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损失以及修复风险损害的能力。人类抵御风险的潜能是巨大的,人类社会几千年积累的抗逆力资源也是丰富的。美国社会政策专家内尔・吉尔伯特认为人类社会可以通过能力促进的路径,通过社会各成分的积极参与来更好地抵御风险。社会抗逆力概念的提出,意在调动社会细胞、系统抵御风险的潜在能力,分散风险,分散承担风险的主体,是把人类社会早已存在的抵御风险的机制理性化。社会抗逆力有社会各主体的抗逆力和支持的社会抗逆力机制两个方面。社会各主体包括个人、家庭、组织、社会、政府、全球化;社会机制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信息沟通、教育、传统资源的激活和重构。

(四)社会公正理论

社会公正(正义)作为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历来为西方学界所津津乐道。自现代乃至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公正理论的探索紧紧围绕两大主题展

开:一是对平等、自由和权利的捍卫;二是对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当今西方公正理论研究呈三足鼎立态势,分为以约翰・罗尔斯、诺齐克、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正义论,以美国学者瓦尔策、桑德尔、麦金尔泰等为代表的社群主义正义论,以及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综合正义论。

在罗尔斯那里,“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在罗尔斯看来,正义的主题是由社会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构成的社会基本结构,而作为其本质的人的自由和平等则体现在人们通过契约而选择的正义原则中,正义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和平相处的政治底线,社会制度必须在正义原则的指导下来制定和执行。

罗尔斯认为,平等与自由是正义的核心价值,而人的自由和平等恰恰体现在人们通过契约而选择的正义原则中。为了保障这种正义得以实现,罗尔斯借助于“原初状态”的理念为正义的论证提供公平的背景状态。以此为背景,罗尔斯提出正义的两个原则:一是平等的自由原则,即一种不可侵犯的权利。二是不平等原则,也就是允许不平等的最大限度和解决不平等问题的原则。它自身又包含两层含义,即机会平等原则与差别原则。

罗尔斯认为,任何社会制度都必须以正义作为其道德基础,“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这就为社会建构指明了不可逾越的原则。

罗尔斯基于“原初状态”理想预设的“正义论”遭到了自由主义学者与社群主义学者的质疑。针对罗尔斯的原初状态理念,桑德尔从正义的环境、道德主体、契约论证明等多个角度对罗尔斯展开批评,进而阐明了自己“正义内在于善”的观点,主张只有将自我置于一种社群的环境之中,在一种共同体的善或利益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自我的权利。

哈贝马斯坚信现代人类所确立并为之追求不止的自由与正义理想,并将正义理解为包含真理的,或对于我们形成有关正义的基本共识来说是合理的。哈贝马斯致力于借助主体问交往理性和普遍语用学的应用建立的商谈伦理的践行,实现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公平与正义。

(五)社会福利理论

福利国家概念在西方社会的形成,经历了一段复杂多变的历史。对人一生“从摇篮到坟墓”提供保障的西方福利国家,也面临着“国家所提供的福利救济越多,发生道德公害和欺诈的可能性就越大”的尴尬处境。为此,吉登斯在“第三条道路”理论中阐发了自己的“救赎”方案,不失为当代社会福利理论的代表。

吉登斯指出,西方发达国家现行的这种依赖于自上而下的福利分配制度,从根本上来说是很不民主的。出于保护和照顾的主要动机,这种福利制度不能给个人自由留下足够的空间。加之某些类型的福利机构是官僚化的、脱离群众的、没有效率的,因此单纯的福利救济有可能促使人们对福利系统产生普遍的依赖。在此意义上,福利国家与其说是资源的汇集点,倒不如说是风险的所在地。对此。吉登斯强调“第三条道路并不把这些问题看成是应剔出福利国家的信号,而把它们视为重建福利国家的理由”,并主张应以一种更加复杂的眼光来看待正在发生的这一切。

吉登斯倡导积极的福利,主张用“社会投资型国家”取代“福利国家”。在他看来,一个积极福利社会中的社会投资国家,福利开支将不再是完全由政府来创造和分配,而是由政府与其他机构(包括企业)一起通过合作来提供。吉登斯将福利改革的基本原则界定为: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在人力资本上投资,而最好不要直接提供经济资助。他还主张在具体实施时,福利供给的重组应当与积极发展公民社会结合起来。

由此,处于积极的福利社会中的“个人与政府之间的契约发生转变,因为自主与自我发展――这些都是扩大个人责任范围的中介――将成为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吉登斯还认为经济上的利益或好处本身几乎从来都不足以创造出幸福,因此倡导福利制度在关注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心理利益的培育。他强调这种积极福利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克服市场自发运行所带来的各种弊病,减少社会风险,维护全民利益。

(六)社会冲突理论中的安全阀机制

除了以上的宏大社会理论中所包含的社会建设思想之外,在国外还有一个较小的理论流派与社会建设的思想密切相关――现代社会冲突理论。此理论在坚持不和谐是社会的固有特征的理论基础上认为,可以通过社会秩序的调整来缓解冲突,并在冲突与缓解的互动中寻求发展,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与和谐。在承认社会冲突的普遍性的同时,将社会和谐作为研究落脚点,并建设性地认为社会冲突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是社会变迁的动力。表面的稳定可能在为激烈的社会动荡酝酿爆发力,良性、持续的政治发展才能为社会与政治稳定提供长治久安的活力。

美国科塞等人提出的“安全阀”理论是现代冲突理论的重要成果。认为社会应该保持开放、灵活、包容的状态,通过可控制的、合法的、制度化的机制,各种社会紧张能够得以释放,社会诉求得以回应,社会冲突得以消解。因此,冲突自身是一种释放敌意并维持群体关系的机制,“安全阀”这个概念正是来描述为社会不满提供释放途径的合法冲突机制。释放不满是“清洁空气”,通过允许自由表达而防止敌意倾向的堵塞和积累。另外,“安全阀”机制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转移矛盾的焦点。避免矛盾的积累,避免对体制的冲击和整体不和谐。出现社会冲突是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的,最重要的在于不要轻易掩盖矛盾,不要强压种种细小的冲突,而是要在社会冲突起于青萍之末时,早觉察,发预警;当社会冲突发生以后,要有适当的安全阀机制让人们可以表达甚至发泄情绪,要有适当的中间组织充当化解矛盾的剂、稀释剂,从而起到减轻冲突影响、避免冲突力量积累起来的作用。

二、国外社会建设实践的借鉴之处

社会建设越来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所有国家在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共性。一些国家从宏观执政理念、微观政策设计到具体实践操作,在社会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

(一)提出符合国情实际的社会建设蓝图

大凡社会建设相对成功的国家,大多能从具体国情出发,把握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总揽全局、审时度势,以人为本。提出符合实际的社会建设蓝图,进行适时而必要的调整和革新,促进和维护国家与市场、公平与效率、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协调。德国、美国、日本、北欧、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先进国家和地区,以及拉美等地区的社会建设,把促进和维护公平与效率、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协调,作为追求目标,表现出以人为本、服务公民、发展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组织、推动社会参与等较为普遍性的特点。

1930年,美国罗斯福总统为使美国摆脱“大萧条”,果断推行以国家干预主义、福利主义和环境

保护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新政”。罗斯福把“经济正义”纳入基本人权的范畴,提出人民有权“免于匮乏”等新的四大自由。1960年,约翰逊上台后,针对美国“丰裕社会”中的贫困,着眼于社会公正,提出了“向贫困开战”和建设“伟大社会”的计划。克林顿执政时,推行新人的“中间路线”,坚持政府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负有干预责任,认为“市场确实是了不起的,然而市场并不能给予我们安全的街道、清洁的环境、平等的教育机会、贫穷婴儿的健康孕育和健康而可靠的晚年”。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布莱尔、克林顿、施罗德的“第三条道路”,就是要超越传统的国家干预主义和新保守主义,在继承社会公正、自由平等、相互责任等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吸收自由主义市场原则的积极因素,力图既让经济充满活力,又使社会团结互助。

普京则强调要把“市场经济+民主原则+俄罗斯现实”作为俄罗斯的发展道路。注重一手抓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一手解决突出的社会问题,加强国家对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调控,以建设公民社会为目标,采取综合措施,竭力弥合社会裂痕。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李光耀针对经济脆弱、种族多元、教派对立的国情,提出了以民本思想为基础的“各尽所能、各取所值、扶贫济困”理念。

多数拉美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的改革,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忽视社会政策,形成“一个国家,两种社会”的局面,引发一些国家的社会动荡。有鉴于此,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于1990年初发表了《生产改造与社会公正相结合》的文件,提出“生产发展、公平分配和环境保护”三位一体的“综合发展”思路,受到拉美国家的普遍重视和接受。90年代中期以来,拉美国家进入了“对改革进行改革的阶段”,调整了改革理念,重点将改革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领域,从专注效率转向兼顾效率与公平,从单纯强调经济快速增长转向强调发挥社会政策功能,“公正的发展”和“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成为新的理念和政策目标,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编织覆盖面广的社会安全网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能够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各方利益关系,编织有效可行、覆盖面广的社会安全网。

1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以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增强公民生活的安全感,是最为基础的公平制度之一。瑞典、芬兰、德国、法国等北欧、西欧国家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源地,已形成了覆盖广、层次高、功能多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覆盖了全体社会成员。这种全面而广泛的福利网不仅保证了多数公民的社会安全和生活福利,也使部分社会弱势群体避免陷于孤立无助的困境,对社会稳定与和谐起了积极作用。如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备的德国,g4~会福利开支已占GDP的32,6%(2003年),人均福利开支达8416欧元,覆盖了90%的居民。当然,欧洲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目前面l临挑战,这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我们,在建设符合自身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时应注意什么。

新加坡与西方福利式的社会保障不同的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自助原则,建立了以中央公积金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中央公积金局会员占总人口的85%,成为新加坡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石和民众生活的安全网。20世纪90年代初,新加坡提出要建立一个“更有温情的社会”,对那些“较不成功人士”给予更多的照顾,加大了社会福利的投入。

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起步虽比较晚,但大趋势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突尼斯政府引导国有和私营部门积极参与社保体系的建设,社保覆盖面逐步由工薪阶层扩大到非工薪阶层、农民工、劳务输出人员等,同时增加了保障内容。泰国政府推出了“三十铢治百病”政策,对象为那些没有能力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的农民和城市贫民。

2 建立完备的社会救助体系,把社会政策纳入国家发展的总体框架内,发挥国家的社会职能,动员各方力量关注困难群体,扶贫助困,推动地区均衡发展,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和所有地区。在社会领域“欠账”太多而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多数国家采取“聚焦法”,集中有限资金重点救助最困难的社会群体。哥伦比亚政府提出了“根除绝对贫困计划”,明确把处于绝对贫困状况的社会阶层作为扶持的重点,对部分城市的贫民区进行整顿,建造了一批经济适用房,安置一批无家可归者,向贫困儿童免费或低价供应牛奶,向极端贫困家庭发放食品补贴。智利政府先后提出“向贫困开战计划”和“智利团结计划”,向低收入家庭提供家庭补贴,向贫困学生提供为期12~15年的助学贷款,增加社会救济。

3 大力支持中小型企业和农村小生产者的发展,加强各类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把扩大就业作为减贫的主要途径。1993年阿根廷政府决定资助建立1000家小企业,创造1万个就业机会;开办近百个土著人、残疾人生产中心和6万个家庭菜园,使500万人受益。1998年巴西政府宣布了多项以减少失业为目标的指令性措施,强调优先发展那些能够创造较多就业机会的旅游业、民用建筑业和水果种植业等产业部门。

4 强调政府在扶贫减困中的主导作用,适当增加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促进地区平衡发展,缩小地区差距。20世纪60年代,美国以立法形式将2/3的贫困县划入137个经济开发区,在每个开发区建立几个新兴城市,使之成为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心。1991年德国统一后设立专项“统一基金”,先后拨款1兆马克用于支持东部经济发展。法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施“领土整治”计划,投入了占其GDlW3%的财力,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和南部地区。意大利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南方基金和南方发展部长委员会,先后采取税收减免、公共投资政策等措施消除南北经济发展的落差。瑞典政府通过拨款、减税和成立“发展基金”等手段鼓励企业到边远乡村投资,帮助山区丘陵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经过长期努力,德国、瑞典、芬兰、挪威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8、0.25、0.256和0.258,属于世界上贫富差距较小的国家。

5 通过经济外交等手段争取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各界的捐助,建立“社会紧急基金”、“社会投资基金”等反贫困专项基金。阿根廷的“社会投资股份基金”,资金主要来源于世界银行贷款和中央预算拨款,主要面向基本需求未能满足的城市居民。智利的“团结与社会投资基金”,主要来源于政府预算和国外捐赠,面向贫困人口、微型企业、女性家长、农民和土著居民。

(三)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从19世纪末德国颁布劳工社会保险政策标志着现代社会政策的创建开始,以及后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的补缺型社会福利模式、国家福利模式等,都表明社会政策是解决工业社会弊端、能动地

自我完善社会体系、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社会政策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建立了比较成熟的社会政策体系。而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政策还处于初创阶段。就事论事的色彩比较突出,更多地是从操作层次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

在经济转型和发展过程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大力发展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加强各项改革措施之问的配套性和互补性。英、法、德、瑞典等发达国家投入较大,已建立完善而广泛的公共服务网络,覆盖了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许多公共服务不以赢利为目的,实行低价或免费服务,确保低收入群体不被排斥在外。

在容易产生“不和谐”的突出领域――教育方面,一些国家从促进社会公平、保证机会平等的角度出发,把普及教育作为阻断贫困和不平等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提高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水平,通过教育平等促进发展机会平等,使经济发展的成果共享,社会改革的风险分担,有效解决社会矛盾的积累和爆发。

强调教育公平主要表现为实行免费或低费教育。在瑞典、挪威等国家,“平等的教育机会是建立公正有序社会的基本条件”这一理念已深入人心并充分反映到教育政策之中。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相继实行了9年制免费义务教育,政府向中小学生提供免费书本、午餐和交通,确保所有适龄儿童不论家境贫富和地域远近,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德、法、意等西欧国家实施了直至高中阶段的免费义务教育、免费或低费的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在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领域,英、法、德、瑞典等发达国家投入较大,已建立完善而广泛的公共服务网络,覆盖了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许多公共服务不以赢利为目的,实行低价或免费服务,确保低收入群体不被排斥在外。

(四)对经济活动进行适度社会调节

现代文明发展的基本诉求是发展与平等,有的国家正是在相对解决了这对矛盾的过程中走向强盛。低效、贫困的社会公平毫无意义;只注重效率,长期忽视公平,将会导致社会问题积重难返,得不到有效遏制和缓解,将破坏社会和谐的政治共识基础,削弱国家整体竞争力。最能充分反映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领域莫过于收入分配。许多国家通过经济立法、政策引导、行政干预等手段,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

1 发挥国家的再分配职能,缩小贫富差距,保证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和社会公正的平衡机制同时发挥作用。二次大战后,德国、法国等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动力作用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注意发挥国家职能,通过宏观调控制度、财产转移支付、社会保障制度、税收制度等手段,对国民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基本做到了初次分配注重效益、二次分配兼顾平等。二次分配除体现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外,还体现在以基本公正为原则的税收制度上,如个人所得税、巨富税、遗产税、高档商品高额增值税等。日本、英国等的遗产税高达90%,松下幸之助去世时留下27亿美元的遗产,但传到第三代时仅剩不到3%。德国的基尼系数税前为0.44,而税后降为0.28;法国领薪者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之比为3:1。瑞典的“雇员投资基金制度”规定,当资方利润超过50万克朗时,要从超额利润中提取20%交与职工集体拥有的基金会,同时将雇主为职工代交的养老金增加1%。

2 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阶段,保持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把社会不公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执政之初,制定了《重建与发展计划》,其宗旨是“通过财富的重新分配带动增长”,但最终经济增长年均5%和创造就业的目标均未实现。1996年南非政府出台了《增长、就业与重新分配计划》,其总体思路是“通过增长实现财富的重新分配”,该计划的实施使南非经济保持了低速增长(1997~2000年平均增长1.8%),但原先积聚的社会矛盾并未从根本上缓解。进入新世纪后,非国大再次调整发展政策,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间寻求新的平衡,提出了“发展型国家模式”:强调兼顾效率与公平,加强国家调控,放慢私有化步伐,政府政策向社会发展和公共福利方面倾斜,加大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社会救济,推进经济民主,着力解决失业和贫困问题。新战略的实施使经济实现了较高速度的增长,2003年和2004年分别增长3.7%和4%.2005年达到4.5%,社会贫困面从1995年的51.1%下降到2005年的48.5%。

社会边缘化和社会排斥是威胁社会和谐的高危因素,消极等待、拖延社会问题的解决必将加大改革的成本和代价,最终延迟现代化进程。社会问题的解决不能依靠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而必须发挥政府作用,政策导向并辅以财政上的支持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首要条件。

(五)协调利益化解矛盾

能否不断增进人民福利,有效协调社会各方利益,建设一个公正平等、生活具有保障、人人享有尊严的社会,是衡量社会建设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各国政府在社会建设方面的基本职责。而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是重要手段。

规范、协调不同利益关系,缓和、化解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各类矛盾与冲突,促进社会伙伴关系的形成。德、法等西欧国家注意运用法律手段化解劳资冲突:一方面通过制定工会法、职工参与决策法、劳动保护法等提高工会地位,保护职工权益;另一方面制定劳资协议法,推动双方建立协商谈判机制,以集体谈判的方式就工时、工资、劳保等重要事项达成协议,以避免矛盾激化。在协议不成时,大多通过法律机构解决,如德国有劳工法院和福利法院,前者负责处理劳资纷争,后者负责受理所有社会福利方面的纠纷。

资本与劳动、脑力与体力、富裕与贫困之间的紧张、矛盾和对立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一些国家在吸收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积极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努力在现行制度框架内和法律轨道上调解纷争、缓和矛盾。一些国家在制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则时,注意听取不同群体的意见,有的国家还建有法定的全国性咨询机构,如法国的“经社理事会”、意大利的“全国经济劳动理事会”、德国的“财政计划理事会”、南非的“全国经济发展和劳工理事会”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增多,公共安全问题呈现出突发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只有加强引导和掌控社会舆情,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才能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和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国外在这方面的主要理念和做法有:政府提高危机管理意识,加强民众防范危机的能力;加强信息管理,重视引导社会舆论,尤其在危机管理中,组织媒体扮演政府“危机信息代言人”的重要角色,有效引导社会舆情;加强危机管理机制尤其是中枢决策系统的建设,完善政府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和预案,积极引导民间组织在危机管理中发挥有益作用。南非、新加坡等国还有“民众对话会”、“民众联络所”等现场办公方式,行政官员和议员与民众开展对话

访谈。汇总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地区利益,通过协商、对话使各方面的利益与呼声得到表达,努力提高国家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尽量避免因决策失误而引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

(六)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参与的社会建设格局

发挥社会力量自主地参与社会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在许多国家,政府不断下放权力,鼓励地方、社会团体参与社会建设,构建“政府一社会一市场”共同参与的社会建设格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掀起公共行政改革潮流,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权限和职责的同时,英国、美国、新西兰等发达国家不断发展民营化,推进社会管理的市场化改革,最早开始于邮政、电信、铁路等垄断行业,而后扩展到一般公共服务。越南政府近年也将某些公共服务有条件地社会化。

公民社会理论对西方社会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该理论认为,公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其核心力量是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是联结政府和民众的纽带,具有调节社会矛盾冲突、实现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等重要功能。公民社会提倡和塑造各种价值观和文化品格,为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和导向。这一理论从西方发轫,目前已渗透到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后者一方面重视对非政府组织的掌控和规范,另一方面逐步发挥它们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非政府组织采取既支持又限制、既合作又监督的政策。许多国家制定了非政府组织登记、管理的相关法律和政策,赋予它们在经济发展、社会福利乃至公共决策等方面一定的地位,通过项目运作、人员互换和培训、信息交流与共享、政策建议与监督等方式,发挥非政府组织对政府的补充和促进作用。英国工党的“社区战略”、澳大利亚的“强化家庭和社区战略”、日本的社区基金会、墨西哥的居民自治组织协商委员会和居民协会。孟加拉的乡村银行、尼泊尔的小农发展项目和印度的自我就业妇女协会等都积极参与地方发展,对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些国家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并十分重视引导发挥宗教、非政府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一些国家的宗教组织如慈济会、基督教青年会、犹太青年协会、犹太女青年协会等积极倡导守望相助、人文关怀的社区文化,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提供义工义诊、冬令救济、急难救助,为社区新修街巷道路、设置幼儿园和图书馆等。20世纪90年代,巴西“争取道德运动”和其他非政府组织致力于创造就业机会和安置无地农民。在教会、非政府组织和民众的参与下,巴西形成了“反对贫困,争取生存”的反贫困队伍,在各城市建立了近4000个自愿的市民委员会,向约1000万人免费发放基本食品。

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后,民间的行动却非常迅速。志愿者组织在灾后保留下来,发展成为非盈利的民间团体,它们积极通过团体力量维护普通居民在灾区重建工作中的利益。如今有多个这样的组织活跃在日本,对社会生活发生着很大的影响。事实上,南亚大海啸反应最即时、工作最有成效的,都不是政府部门,而是民间组织(在中国古代,除了官府主导的灾难救济体系外,民间就一直存在普遍性的社会救济网络,宗教团体、慈善机构、同乡会馆、宗族会社等,都是救灾的主力军)。

社会实践理论篇7

一、 实践目的

实践让我走向科技应用,走出课堂。当前,我们缺少的主要不是知识,而是缺少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与在实际当中遇到的是不尽相同的。其往往具有不具有明显的特征,这需要我们进行抽象概括才能解决各种问题。所以在大学期间我觉得多与社会接触,多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多了解你将会面对的种种问题,对以后的发展和继续深造都是非常非常有益处的。

二、实践方式

采用“小分队式”社会实践,组员有15 人

三、实践内容

(一)采取了以黑板报、广播、短信、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法制宣传、平安宣传

我们在洪村和锁园利用黑板报的形式向当地村民介绍有关婚姻法、财产继承等和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及有关平安的诗歌。同时我们总结了宣传标语:平安在心,普法在行。另外我们利用网上的村民信箱给澧浦镇村民写了一封普法平安宣传的信,取得了良好的效应。也在广播上进行法律知识三字经的宣传,受到当地村民的好评。

(二)我们来到幼儿园给小朋友们进行平安知识的宣讲

在实践期间,我们也注意到儿童这一相对弱势的群体,认为很有必要对其进行平安知识的教育。于是我们联系了一家当地的幼儿园,给小朋友们上课。我们教他们学认交通标识、知识问答,还进行了简单的儿歌朗诵比赛。不仅他们学到了知识,我们也体会到了当老师的感觉,专业理论知识更好的结合了实际,这也是不可多得的经历。

(三)配合区政法委等部门进行问卷调查

因为今年我们浙江省正在进行“平安浙江”创建活动,金东区也进行了具体的实施。现在活动开展差不多了,要进行群众满意度调查以发现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更好的改善。正好这和我们实践队平安宣传相一致,加上我们大学生也有这样的经验,于是我们利用一天的时间在澧浦镇上进行了问卷调查。

(四)举行法律知识灯谜活动

法律条例是枯燥而乏味的,为了增加村民们的兴趣使他们主动且更好的了解法律知识,我们特地准备了法律知识灯谜活动。我们从专业书上找了一些题目,写在卡纸上,绑上漂亮的丝带,系在红绳子上,非常的漂亮。当天村民们也非常的热情,竞相回答问题,也得到了一份小礼物。一位老爷爷说这种活动应该经常举行,形式很好,这给了我们莫大的鼓励。

(五)进行流动模拟法庭的表演

我们给政府工作人员、村官们以及村民代表进行了一场模拟法庭的表演。我们精心准备了一场民庭和一场刑庭,都是生活中经常存在的案例。之后镇长说我们这样的表演很有实际意义,现在是法制社会,村民们更应该知道要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问题。

(六)进行宣传模式的调研

因为前几天我们进行了群众满意度的调查,发现这的群众普遍反映宣传不够到位。于是我们觉得很有必要进行新农村宣传模式的调查,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出谋划策以找到可行的科学的宣传模式。

四、 实践体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10 天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

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学长和领导的教导,这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践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和道理。

大学是一个教育我、培养我、磨练我的圣地,我以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荣幸。而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经历实践后,我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很匮乏,综合能力还有待提升。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的培养非常的重要。同时还需在以后的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书本充实自己,为以后服务社会打下更坚固的基础!

10 天的实践,我感觉自己长大不少,终于认识到校园其实还是很小的,虽然它占地千余亩,但它仅仅是社会的一小部分,仅仅是一个引导人的机构。在学校,我们学的是理论,讲的是道德文化,而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我们学的便是素质与能力,讲的便是气质与内涵,但两者还是相通的,为的都是顺利进入激烈的社会竞争,求的都是出类拔萃。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就应该不断充实自己的思想文化,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更应该不断增强各方面的实践能力,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

社会实践理论篇8

今年暑假,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我跟着我院金东区社会实践队来到澧浦镇进行了为期10天的实地普法平安宣传。这次充实而又难忘的社会实践经历给我带来了特别深刻的影响。

一、实践目的

实践让我走向科技应用,走出课堂。当前,我们缺少的主要不是知识,而是缺少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与在实际当中遇到的是不尽相同的。其往往具有不具有明显的特征,这需要我们进行抽象概括才能解决各种问题。所以在大学期间我觉得多与社会接触,多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多了解你将会面对的种种问题,对以后的发展和继续深造都是非常非常有益处的。

二、实践方式

采用“小分队式”社会实践,组员有15人

三、实践内容

(一)采取了以黑板报、广播、短信、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法制宣传、平安宣传

我们在洪村和锁园利用黑板报的形式向当地村民介绍有关婚姻法、财产继承等和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及有关平安的诗歌。同时我们总结了宣传标语:平安在心,普法在行。另外我们利用网上的村民信箱给澧浦镇村民写了一封普法平安宣传的信,取得了良好的效应。也在广播上进行法律知识三字经的宣传,受到当地村民的好评。

(二)我们来到幼儿园给小朋友们进行平安知识的宣讲

在实践期间,我们也注意到儿童这一相对弱势的群体,认为很有必要对其进行平安知识的教育。于是我们联系了一家当地的幼儿园,给小朋友们上课。我们教他们学认交通标识、知识问答,还进行了简单的儿歌朗诵比赛。不仅他们学到了知识,我们也体会到了当老师的感觉,专业理论知识更好的结合了实际,这也是不可多得的经历。

(三)配合区政法委等部门进行问卷调查

因为今年我们浙江省正在进行“平安浙江”创建活动,金东区也进行了具体的实施。现在活动开展差不多了,要进行群众满意度调查以发现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更好的改善。正好这和我们实践队平安宣传相一致,加上我们大学生也有这样的经验,于是我们利用一天的时间在澧浦镇上进行了问卷调查。

(四)举行法律知识灯谜活动

法律条例是枯燥而乏味的,为了增加村民们的兴趣使他们主动且更好的了解法律知识,我们特地准备了法律知识灯谜活动。我们从专业书上找了一些题目,写在卡纸上,绑上漂亮的丝带,系在红绳子上,非常的漂亮。当天村民们也非常的热情,竞相回答问题,也得到了一份小礼物。一位老爷爷说这种活动应该经常举行,形式很好,这给了我们莫大的鼓励。

(五)进行流动模拟法庭的表演

我们给政府工作人员、村官们以及村民代表进行了一场模拟法庭的表演。我们精心准备了一场民庭和一场刑庭,都是生活中经常存在的案例。之后镇长说我们这样的表演很有实际意义,现在是法制社会,村民们更应该知道要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问题。

(六)进行宣传模式的调研

因为前几天我们进行了群众满意度的调查,发现这的群众普遍反映宣传不够到位。于是我们觉得很有必要进行新农村宣传模式的调查,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出谋划策以找到可行的科学的宣传模式。

四、实践体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10天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

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学长和领导的教导,这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践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和道理。

推荐期刊
  • 社会
    刊号:31-1123/C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大社会
    刊号:44-1717/D
    级别:省级期刊
  • 社会建设
    刊号:22-1410/C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法治社会
    刊号:44-1722/D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