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水利工程的前景与发展8篇

时间:2023-06-19 09:25:15

水利工程的前景与发展

水利工程的前景与发展篇1

[摘要]水利风景区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对其开发原则认识不足,导致了旅游开发中的诸多问题,如功能把握失准、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产品缺乏特色及管理混乱低效等。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加强规划、可持续用水、深挖特色、提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有利于我国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水利旅游;水利风景资源;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问题;对策

近些年来,以“水利部门管理范围内的水域、水工程及水文化景观”为主要吸引物的水利风景区由于迎合了人们的“亲水”习性,在我国得到了较快发展。水利风景区的开发不仅激活了水利经济,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在维护工程安全、保护生态及改善环境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囿于我国当前整体旅游发展不成熟的环境,以及对水利风景资源的特殊性认识不足,水利风景区的开发也存在很多问题。有必要结合水利风景区的特点,对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加以分析,以利于水利风景区的健康发展。

一、水利旅游渊源与我国水利风景资源概况

(一)水利旅游含义及渊源

水利旅游是指以水域(体)或水利工程及相关联的岸地、岛屿、林草、建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体吸引物的一种旅游产品形式。

水利(工程)与旅游的关系源远流长。早在我国春秋时代便有水运的记载,后来随着漕运的发展,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运网。这些发达的水路交通在促进古代商贸发展的同时,也方便了人们的旅游往来。以都江堰、京杭大运河为杰出代表的我国古代水利工程成为当时人们游历的可能去处,今天已然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到了现代,尤其是建国后,我国水利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截至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各地先后修建了水利水电工程近10万个,这些工程不仅在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养殖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综合效益,也以特有的资源与景观形态为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水利旅游萌发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基本上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史同步;进入90年代,随着国内旅游的日益火爆,水利旅游才逐渐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以长江三峡、红旗渠为代表的一大批水利风景资源已成为倍受游客青睐的旅游地。

(二)我国水利风景资源概况

水利风景资源是指江河湖海、涧溪泉瀑、水库湿地等水域及相关联的水利工程、周边环境等能对人产生吸引力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我国水利风景资源十分丰富。在我国广袤的国土上,江河纵横,河流众多。据统计,我国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水面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600多个,此外还有大量的冰川、瀑布及遍布大江南北的湿地等[1]。为了兴利除害,我国在建国后又修建了大量水库、堤防及众多的灌区、水土流失治理区[2]。这些水利工程在发挥基本功能的同时,也形成了大量的水利风景资源。

水利风景资源多位于生态环境良好地域,域内山水秀丽,且富有人文气息,非常迎合当今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宏伟的水利工程本身就是一道靓丽风景线,成为吸引旅游者的核心资源;富有特色的山水资源为观光、休闲、度假等产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人文景观优势,为开展众多的旅游项目提供了绝佳去处。以水利风景资源为核心吸引物的水利风景区正成为众多旅游者向往的旅游胜地。

二、水利风景区的评审及开发原则

(一)水利风景区的评审及开发意义

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域(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3]。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和保护水利风景资源,规范水利旅游的发展,水利部于2001年7月成立了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开始水利风景区的评审工作,当年公布了第一批18家部级水利风景区名单。截至2006年8月,水利部已先后公布6批部级水利风景区名单。至此,我国6年时间内已批准设立234个“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近千个省级水利风景区,我国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已初具规模[2]。

从实践成效看,水利风景区的开发不仅保护水源、修复生态、维护工程安全,更因水利旅游的经济乘数效应,带动了水利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2004年,在全国1000多个水利风景区中,仅139个“国家水利风景区”单位的131个景区旅游收入就达7.50亿元,多种经营总收入11.72亿元[2]。由此,既缓解了景区所在水管单位经费不足、负担过重的矛盾,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水利风景区的开发原则

水利风景区是旅游景区的一种特殊类型。我国传统水利以兴利除害、防洪灌溉、供水发电为主,在最初设计时较少考虑旅游功能[4],只是随着这些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才作为水利工程的一项副业得以开发。所以,水利旅游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1)水利设施的主导功能是其社会及生态功能,旅游开发必然受水利主导功能的制约;(2)水利风景区的核心要素是“水”,旅游开发很易造成水生态环境的破坏;(3)景观上多为大坝、堤塘等水利工程及水面而略显单调,需要提炼人文景观的主题;(4)在地域形态上,往往呈线状和面状延展,一般受多个行政区管辖,管理主体难以确定。

正因为水利旅游有其特殊性,所以在水利风景区的规划与开发中,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在旅游开发建设中,要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正常运行;(2)要保护水生态环境,做到可持续用水,尽可能减少水体污染;(3)要深度挖掘水利工程文化和当地特色文化,改变水利风景区“千地一面”的形象;(4)在所有权和管理体制上,应以水利部门管理为主,协调旅游部门和当地政府共同参与管理[5]。

三、我国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开展水利旅游较晚,水利部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天然不足,旅游部门对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也知之不多,而两者在利益机制上又难以协调,造成旅游开发中诸多问题。

1.功能把握失准

在目前水利风景区的旅游规划与开发中,水利工程自身的功能往往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正确把握。例如,一些规划无视水利工程的防洪功能,在泄洪区规划度假别墅,严重影响了水库功能的正常发挥;还有一些具有水源地功能的水资源被错误地用于旅游开发,不仅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质量,还可能造成投资浪费。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有关部门在做旅游规划时缺乏与横向的相邻规划和纵向的高层规划进行有机的衔接,导致对水利旅游地功能把握失准,从而造成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一厢情愿”。

2.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纵观水利风景区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失误,多数是没处理好旅游开发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盲目开发、管理不善,致使水库水体承受机动船、网箱养鱼及废物排泄的压力,超过水体的环境容量极限,从而使水质遭受污染,增大了库区的淤积量,加重了水库的病害;对河湖、湿地的过度开发,造成水质下降、水量减少、湿地面积缩小,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有关部门缺乏对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护观的深刻认识,仍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3.旅游产品缺乏特色

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特色是目前水利风景区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水上旅游活动项目多有雷同,具备参与性和竞技性等特点的旅游项目较少;此外,旅游开发深度也不够,有关水下和空中旅游的开发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水、陆、空的立体开发格局;对水利风景区的人文旅游资源缺乏挖掘,已开发的旅游产品也只停留在表象层面,难以诠释水利文化的核心内涵。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是有关单位缺乏对水利风景资源特点的清醒认识,缺乏创新意识。

4.管理混乱低效

我国水利风景资源的产权虽归国家所有,实为水利行政部门所代管。由于水利部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存在天然不足,且又难以和旅游部门在合作利益机制上达成协调,造成水利旅游的难管局面。另外,水利风景资源在地域形态上,往往呈线状和面状延展,多隶属于几个相邻行政区,各地方政府部门在利益驱动下也会积极参与管理,从而造成“多头管理”,表现为各自为政、独自开发、缺少协调统一性。

四、我国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的对策思考

1.旅游规划应以保证水利功能的正常发挥为前提

要严格做到“规划先于开发”,且旅游规划必须在充分考虑水利功能的基础上作出,即要在保证水利工程设施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考虑旅游功能的发挥;应根据水利风景区的资源特点,作出相对应的符合资源特点的规划,如供水型水库应定位于生态观光,自然河湖与湿地则要尽量少建或不建旅游设施等[6]。另外,还要加强旅游规划与横向的相邻规划和纵向的高层规划的衔接,把水利风景区建设同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同水土保持与水环境建设密切结合。

2.旅游开发应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的

“水”是水利风景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核心要素。要在规划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证满足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加强水利风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做到环保用水、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尽可能减少水体污染[7]。在旅游开发中,必须考虑水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把握区域生态状况、水利设施条件和功能及环境质量,不能过度开发。

3.旅游产品设计要突出水利风景资源的特色

除了宏伟的大坝和宽阔的水面,水利风景区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人类治水的工程文化和当地的特色文化,这恰是当前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在水库型景区,宏伟的水利工程一般都是一方最大的建筑,它巨大的体型、空间组合和综合功能是人类改造自然、驯服水害能力的充分体现,具有无可比拟的工程技术人文价值,把这些治水文化、工程文化和当地特色文化深度挖掘、巧妙组合,展示给旅游者,必然会给游客一种别样的感受[8]。

4.旅游管理方面要加强水利部门和旅游部门的协调

水利工程的前景与发展篇2

摘要:黄河花园口水利风景区东西全长10公里,占地面积600余公顷,是历史上震惊中外的“花园口决口事件”发生地,目前已成为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外宣传教育基地。素有“郑州后花园”美誉。花园口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依托于郑州惠金河务局所辖水利防洪工程,是下游治理黄河的窗口。郑州惠金河务局于2005年顺利完成了水管体制改革,对防洪工程实行了“管养分离”,而且成立了郑州黄河花园口旅游管理处,负责花园口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实行企业管理,独立核算。

关键词:黄河;风景区;改革;发展

一、花园口水利风景区建设的的必要性

1.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央对基础产业的投入不断重视和加大,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加强,为使人类生活环境和生活品位有所改善和提高,水利风景区建设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就成为当代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郑州惠金河务局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发现,水利建设只注重水资源的利用和水利工程的防护,已满足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合理开发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成为现代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现代治黄人要转变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在黄河水利建设中,不能只拘泥于传统的方法和理论,要对每一处工程都做出全面的设计与规划,在确保黄河工程安全的同时,合理运用水资源,并开发水利风景区建设,只有两者兼顾才能实现黄河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黄河水利工程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2.水生态环境的保护

水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更是人与环境协调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首要前提,水生态环境建设是每个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加强,对改善水资源环境的要求不断明确和高涨,郑州惠金河务局作为水管部门与当地各建设部门相互协调,每一次工程的实施都要结合黄河花园口水利风景区的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和科学合理的规划。加强保护水生态环境,不但能使黄河花园口风景区和整个郑州的水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更能创造一片景美,水更美的风景区,进一步美化郑州市的城市环境,为惠金河务局和郑州市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风景区建设与社会环境的同步发展。

3.水资源的合理运用

自2004年全河会议上原黄委主任李国英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新理念后,全河上下都对治理黄河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把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一个新课题提到了重要位置。郑州惠金河务局根据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合理运用的要求制订了多项水资源管理制度,积极配合黄河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并在所辖堤段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努力做到水资源开发使用量不超过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采取多种措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

二、花园口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前景

1.黄河花园口水利风景区现状

从九十年代开始,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河流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旅游开发,花园口水利风景区也就是在那时开始列入建设规划中。花园口水利风景区建设是在规划指导下的有计划建设,是从水利工程的安全、历史文化、地方传统特色和社区群众的利益等方面综合考虑景区建设。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加大对水利风景区的投资力度,花园口水利风景区依照自身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工程建设现状、服务对象等来挖掘景区的内在潜力,以它独有的资源优势,在原有环境基础上开发多种项目,吸引了很多本地和外地游客。目前,花园口水利风景区内的主要景点有:黄河公路大桥、将军坝、镇河铁犀、扒口处遗址、决口界碑,另外还开发了黄河渔家乐、黄河漂流、沙滩泳场、以及骑马、快艇、射击等娱乐项目,花园口风景区已经成为郑州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选择之一。

2.黄河花园口水利风景区的管理

花园口水利风景区主要按照国家水利风景区的管理模式,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开发建设与管理。花园口旅游管理处非常重视管理人员素质,不仅要求广大管理人员要具有丰富的业务知识,更注重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花园口水利风景区制定出关于水资源、旅游、景观、建筑、设施等健全的景区管理与保护制度,作好水、土、生物及人文资源的保护工作,保证花园口水利风景区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3.黄河花园口水利风景区建设与水利工程的有利结合

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是黄河水利工程的一项重大举措,它以“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为目标,在保证黄河防汛抗洪的前提下,促进黄河防洪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郑州惠金河务局与花园口旅游管理处抓住标准化堤防建设有利时机,依托标准化堤防工程,大力开展风景区的开发与建设,对风景区的建设做出了统一规划的设计,制定了黄河花园口水利风景区的远景规划目标,按照堤防维修养护合同项目标准,改善工程的整体面貌,从而达到水利工程与水利风景区配套设施同步发展的新局面。黄河堤防实施的堤身帮宽、放淤固堤、险工加高改建、修筑堤顶道路、建设防浪林和生态防护林等措施,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标准化堤防体系。

4.花园口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花园口旅游管理处把风景区的建设、规划纳入水利工程综合规划范围内,在确保水利工程的防洪、灌溉、供水等功能正常发挥的同时,有序地开展风景区的开发与建设,把花园口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同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与水环境建设密切结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依照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治水路线,郑州惠金河务局与黄河花园口旅游管理处依照新的治水路线抓住有利时机,让花园口水利风景区建设推动旅游发展,将其培植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促进了水利旅游健康发展,也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花园口旅游管理处与水管单位(惠金河务局)的相互结合

通过“管养分离”体制改革在黄河下游的全面推行,黄河花园口旅游管理处与水管单位相互结合,在人员安排、工程管理、水利风景区开发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花园口风景区处于险工堤段,花园口旅游管理处做好风景区的建设必须立足于防洪工程的安全建设,因此,花园口旅游管理处与水管单位的相互配合尤为重要。随着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实现“管养分离”的同时,郑州惠金河务局与花园口旅游管理处联合对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风景区建设制订合理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推进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的顺利发展。

5.有利于防洪工程的安全

只有在确保防洪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才能确保风景区的建设,因此,花园口旅游处很重视宣传防洪工程的重要性,从而保护防洪工程不受人为破坏,花园口风景区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咨询工程设计管理人员,在防洪工程的施工中与水管单位积极配合,合理开发风景区建设,把黄河防洪工程建设成为风景幽雅、防洪安全的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的前景与发展篇3

水利风景区的一大特征是:它的形成是由于建造各种水利工程时,因其独特的工程理念或特性形成了旅游区,或者是在治理河道过程中产生的自然或人文景观。由于水利风景区是以水环境为载体依托水利工程而建,水环境的质量是水利风景区建设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因此景区的发展必然就要受到水环境的制约以及水利工程功能的制约。

2水利风景区的发展与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起,一些基层水管单位为了提高内部员工收入水平、壮大单位自身经济实力、带动地方发展等,开始尝试开展水利旅游,水利工程的价值功能开始产生变化。为了能科学开发、合理规划、有效保护水利资源,2001年7月水利部在综合事业局设立办公室,并宣布成立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2004年5月8日更全面的规范——《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同年8月1日出台了行业规范《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水利旅游区按其景观的功能、环境质量、功能大小、文化和科学文化价值等因素,划分为三级,即部级、省级和县级水利风景区。截至2014年9月16日,全国共建成国家水利风景区658处。

3存在的问题

3.1规划工作滞后

许多景区重申报、轻管理,拿到“水利风景区”称号只是为了增加经济效益,评上后,不按规定对景区进行规划或盲目规划,浪费了不少水资源。还有一些景区在规划时没有从长远考虑,忽略了结构和布局的协调性与合理性,景区建设完成后才逐渐发现问题,往往这时已很难弥补。

3.2执法主体不明

水利风景资源大多分布跨度较大,各地方为了追求利益,都采用自己的管理手段进行经营,造成多头管理的现状,导致景区发展缺乏整体协调性。另外一种情况是,部分景区挂有多种牌子,景区的经营管理受多个部门的干预,影响了景区的建设与发展。

3.3景区缺乏特色

由于水资源本身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再加上规划时没有深入考虑地域特色与文化特色,导致景区开发模式大多相同,尤其是近年来新开发的景区,旅游产品单一,经营方式大多模仿已有的景区,项目雷同,缺乏创新性。级别相同的景区,由于建设时间不同,水利工程的作用和开发规模可能也不相同,导致了同级别景区之间质量的差异。

3.4水环境遭受污染

由于我国水利风景区发展起步较晚,经营理念相对落后,一些景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没有认识到水资源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未对景区资源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再加上地方政府没有对景区管理进行监管,没有考虑到景区的长期发展,导致对水利风景资源过度开发,严重超过了水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后果。

4建议与对策

4.1科学合理规划

水利工程功能的正常发挥是规划的前提条件。规划时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结合当地的发展情况制定发展目标,使水利工程的功能开发和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发展相结合。不要刻意模仿已有景区的模式,要从长远考虑,高起点,有特色。相关水利部门可以在竣工验收时把水利风景区的规划作为评价的参考标准,在规划水利项目的同时,也应考虑水利工程周围设施的绿化、美化问题。

4.2确保水环境质量

在开发前要做好调研工作,注重生态效益,建设时必须要把水利工程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大监管力度,全面保障水环境质量。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充分发挥水利风景区保护水源、维护水环境质量的功能。在改善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同时,保护水生态,弘扬水文化。宁可降低经济利益,也必须保障生态环境质量。

4.3强化动态监督机制

为保障水利风景区的长期发展,应实施严格的监管措施,加大对部级以及省级水利风景区的检查力度。为避免有些景区只拿称号不建设或盲目开发违规建设,要组织定期复查。对于申报成功的景区设定管理有效期,并建立退出机制。在有效期内,可采取不定期抽查或暗访的方式,对景区进行升降级考核。在原则性问题上采取一票否决制。对于存在问题的景区,责令其限期改正,否则取消风景区称号。

4.4景区规划融入水文化

水利风景区既是水文化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还具有传播与发扬水文化的功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融入水文化可以打造水利风景区独特的品味与特色,提升水利风景区的生态质量及社会经济效益。水文化蕴含的内涵是无法复制和仿造的。因此,在规划建设水利风景区时,要根据当地特有的风俗与文化,把握好文化对于景区的重要性,在保护文化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

4.5创新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

创新水利风景区建设思路与发展观念,寻求最合适的方法妥善处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文化特色,针对当地的情况制定适合景区的管理体制,综合协调景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一味追求发展规模,而是要打造精品景区。

4.6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的管理团队是决定景区管理水平的关键,水利风景区的管理不仅要求人员高素质,还需对相关专业知识足够了解,既懂经营还会服务。引进后可以每年定期进行针对性培训,促使管理人员学习与景区发展有关的前沿知识。

4.7拓展融资渠道

景区的建设可以吸纳社会其他行业的力量,引导鼓励外资和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使投资更加多元化,加快景区的建设进度,丰富景区的开发项目,既达到共赢的目的,还能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5结语

由于中国水利风景区的建设起步较晚,实际经验的缺乏导致在初期开发建设时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早期成立的景区在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后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随着各项措施的完善,近几年的水利风景区建设愈发规范,管理更加合理。但同时新的问题也显现出来,如景区项目缺乏创新、同级别景区发展不协调、经营管理模式落后等。水利风景区要想长久且全面的发展,必须多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并及时做好应对措施。

作者:徐言 兰文改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参考文献

水利工程的前景与发展篇4

[关键词]水利风景区;认识;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1-0396-01

水利风景区是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和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水利风景区在维护工程安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改善人居环境、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诸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功能作用。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1 基本情况

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六盘山西麓的黄土高原中心地带,县境东接固原市原州区,西靠甘肃省会宁县,南接隆德县和甘肃省静宁县,北邻海原县。东西宽67km、南北长74km,总土地面积3144 km2。共辖16个乡、3个镇,308个行政村。国道309线、省道202线穿境而过,是连通甘宁两省直接通道,距西安等地较近,是陕甘宁省会西安、兰州、银川的三角中心。多年平均降水量42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891mm(E601),平均气温6.8℃,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

2 西吉县水利风景区资源概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关怀、支持下,经全县人民的艰苦奋斗和共同努力,目前,在西吉县域内已修建中、小型水库共计59座,水保骨干坝105座,淤地坝88座,建集中供水工程40处,发展灌溉面积1.187万hm2,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61条,建堤防工程18.13km。这些水利工程在发挥其基本功能的同时,也形成了大量的水利风景资源,为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和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条件。但长期以来,这些风景资源大多处于闲置或粗放开发状态,缺乏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亟待加强开发利用和保护。

3 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现状

西吉县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在3144km2的国土上,有葫芦河、清水河、祖历河、滥泥河4大水系。各类水利设施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各个水系,初步形成了灌溉、防洪、供水、水土保持等工程体系,多个流域已开展了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教等活动。葫芦河中上游有庙儿岔、永清湖、夏褰、夏家大路等水利风景区,中下游有车路沟、将台、什字等水利风景区,祖历河流域有震湖水利风景区。伴随着这些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推进,全县人民对水利风景区有了初步的认识,从实践成效上看,不仅较好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和旅游产为的发展,而且其独特的保护水源,修复生态、维护工程安全运行的功能作用越来越明显。但在水利风景区建设方面还明显存在着经验不足、投资缺陷等问题;在管理方面还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没有形成管理体系。

4 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4.1思想认识不够

尽管西吉县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成效初显端倪,但部分单位和部门对水利风景区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的认识还不够,对水利风景资源的珍贵价值认识不高,从而导致其对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不理解、不重视、不支持。

4.2规划工作薄弱

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涉及水工程安全,水源、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等问题,有其特殊的内容和要求,需要以规划来保障,目前,全县的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还不够完善,有明显的不足和缺陷。

4.3资金投放不足

水利风景区的基本目的和作用,在于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工程安全的维护,对这一公益性的工作,各级政府还都囿于财力所限,缺乏应有的经费支持,致使景区建设的投融资渠道不畅通,规划难以实现。

4.4经营管理粗放,没有形成专业化管理

全县现有的水利风景区经营管理与水资源或水工程的管理成一体化,分工不明,责任不清,机制不活,缺乏人才,没有形成专业化管理,经营管理工作严重滞后。

5 对水利风景区建设的认识

5.1 充分认识水利风景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5.1.1水利风景区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水利风景区秉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人水和谐发展,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保护水环境、修复水生态、营造水景观、弘扬水文化为内涵,成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5.1.2水利风景区建设是民生水利的主要体现

水利风景区依托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而建,集水功能提升、水利文化弘扬、水利科技知识普及于一体,使人们在享受优美水环境的同时,了解除全县的治水历史和丰富的水利知识,感受当代水利事业的巨大成就,达到热爱水利、关心水利、支持水利、弘扬水利精神和水文化的目的,是民生水利的重要举措。

5.1.3水利风景区建设是水利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水利风景区建设有利于促进工程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也是地方党委政府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水利的社会服务功能和经济支撑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的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理念必将越来越为社会所认可。

5.2明确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指导思想

水利风景区建设要以水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合理利用、有效保护水利风景资源,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积极营造山更青、水更秀、景更美、人水更和谐的良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建设美丽西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5.3把握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水利风景区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满足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需求;坚持人水和谐、科学发展,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能力,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统筹兼顾、规划引领,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因地制宜、因水制宜,突出水利特点、地域特色和水文化内涵,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5.4 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科学编制水利风景区发展规划,并将水利风景区发展规划纳入水利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其他水利专项规划相衔接。在水利工程项目论证、规划、设计等环节统筹考虑水利风景区项目建设,力求将水利工程建设为生态工程、环境保护工程。健全规划评价体系,完善规划实施保障制度。要在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科学编制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5.5 切实搞好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要密切结合县域内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中小河流治理、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河湖生态修复、灌区改造等水利工程建设,切实搞好水利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5.6健全机构,加强景区的运行管理

要建立健全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单位,抓好项目的实施与落实,强化水安全、水生态与水资源保护意识,严格水环境保护,加强对水利风景区内可能影响生态或景观的工程建设活动的监管,要协同各有关部门加强对社会治安、卫生防疫、紧急救援和消防设施等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抓好各项防洪措施的落实,严肃处理各种违法行为,确保景区安全。

6 推进水利风景区建设的保障措施

6.1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纳入水利重要工作统一部署,把水利风景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任务统一考核。要明确管理职能,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逐级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逐项落实建设目标任务。

6.2创新投融资模式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发改、政财、国土、环保、建设和旅游部门的支持,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按排一定数量的引导奖励资金,专门用于水利风景区公益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水利风景资源保护项目开展。要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广泛开辟资金渠道,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风景区建设。

6.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科学建设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做好人才发展规划,积极引进景区规划、设计、管理、经营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大对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力度,将景区人员培训纳入水利行业年度培训计划;择优选择合格人员及达到一定水平的规划单位参与景区规划编制工作;积极配合有关科研院所加强水利风景区应用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研究,运用先进技术为水利风景区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水利工程的前景与发展篇5

关键词:现代水利;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一、现代水利工程设计的发展状态

可以说,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设计正处于稳定的发展状态,不管是相关的法规、制度体系、设计的结构体制还是设计的生态和美学价值,都得到了有效的完善、加强和提升。但从工程设计的执行与落实现状来看,水利工程设计的实际发展状态并不是很好。首先,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中“偷工减料”的问题普遍存在;其次,在现有的水利工程设计行业,市场竞争机制缺乏公平性。尽管我国水利工程设计的整体发展呈现较为良好的态势,但在实践过程中,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依然存在部分亟待改善的不足之处,只有立足于这些问题,才能够准确地把握水利工程设计的要点。

1、当前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地也相继建成一些优秀的水利工程,如在体现“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围绕“功能、生态、品味”,以创造“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的交融和有机结合为设计理念的太原市汾河公园二期水利工程。又如集景观、旅游、通航和防洪等一体的桂林市两江四湖水利工程,将“水文化”融入城市开放空间的无锡江尖水利枢纽工程。这些水利工程建设都大大地改善了工程周边环境质量,增加了工程的观赏性,推动了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但同时也发现这些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2、当前水利工程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景观规划设计与水利工程建设出现相脱节现象。大多数水利工程中的景观设计都是在工程建设完成后才进行设计的,这种没有和工程建设一起规划的景观设计方式无疑会增加了景观设计的难度,而且这种设计方式往往不尽人意。

(2)景观设计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缺少人文因素。水利工程景观设计应结合工程所处位置的地貌、自然景观和当地文化等要素,这样才能有效地使人造景观能很好地融入周围环境中,突出其独有的人文特色。

(3)景观设计缺乏创新。当前,许多景观设计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缺少具有鲜明地方代表性的、风格独特的景观设计创意。

(4)景观设计中只考虑设计,忽略了景观建成后的管理和维护。

3、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1)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时,并没有过多地考虑生态环境要求,满足不了良性生态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缺乏具体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法及标准。生态系统本身就具有明显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的差异性,决定了考虑生态的水利工程就应该具有特定性和区域性,因而制定具体的设计方法和评价标准非常困难。

(3)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生态意识不强。由于专业分工,以及规划设计人员与生态科技工作人员合作少,这样就导致了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人员采用基于生态环境规律来进行设计的意识并不强,以及基于生态环境的水利工程设计不普及。

(4)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缺乏当地的生态、水文等具体资料。

(5)即使只重视水利工程的生态设计,但却忽略了水利工程建成后的生态管理和生态运转。

(6)生态设计满足不了整体生态系统的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

二、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原则

现代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安全第一,经济合理的原则

现代水利工程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水利工程应满足防洪、供水、发电、航运、旅游等要求,还应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应满足相关的规范要求,确保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原则,做到经济合理。例如现代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设计,除应满足一般的防洪要求外,还是城市的重要景观,工程建成后将会有大量的游人进入,因此,在工程设计中既要满足人们亲水、嬉水的要求,同时还要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2、以人为本的原则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工程安全为基础,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设计者应该把更多的情感融入到自然生态环境中去,从而营造出高品位的景观和环境。

3、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则

作为城市景观的现代水利工程,要保证工程景观功能的正常运行,蓄水是实现这一功能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坚持生态化和自然化的原则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始终是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设计主题,在保护原有自然景观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考虑工程、景观以及生态要求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采取因地制宜,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结合,体现人与自然的融合。

5、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原则。

人工景观设计是现代水利工程的重要内容,景观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原有天然景观的类型、分布和特点,将人工景观与天然景观融为一体,真正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设计理念。

三、现代水利工程设计要点

1、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重视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设计前,应研究工程所建地的生态环境状况,设计时应解决好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改变人们现存的世俗审美观判断标准,不搞病态空间和过渡装饰,减少视觉污染,使设计更贴近自然,使能源利用和景观创造都达到新的高度。

2、注重美学研究,营造景观工程水利工程设计应重视美学研究与景观设计,这将会给水利工程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在内的综合效益。人类已经从原始水利阶段、工程经济水利阶段进入现代生态经济水利阶段,水利工程的设计设必须与维护生态和保护环境相协调。

3、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与生态环境工程设计相结合。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并运用生态环境科学的相关理论和工程技术,实现水量与水质同步科学配置的目的,在水污染防治工程中为重要。由于水利工程作用的水量一般较大且季节性变化明显,所以现代水利工程设计中应重视与生态环境工程设计的有机结合。

4、设计时应重视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作为城市景观的现代水利工程,其文化品位通常是决定该城市品位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基础设施。水利工程设计应在对城市的自然文化、人文风俗等特点深刻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通过对景观、建筑、水域、绿地的布局和规划,使水利工程的文化氛围与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融为一体。

5、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重视景观设计,由于现代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在设计时应重视景观的设计。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

(1)景观设计的生态性。景观设计应尽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尽量保持原生态。

(2)注重因地制宜,参与性、观赏性和实用性的相结合,真正做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3)应重视与周围建筑的协调,重视当地文化和经济合理性。

四、结语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可持续、经济合理和安全等原则。针对当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生态环境保护、景观设计、人文等方面出发,现代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应以提高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刘爱军.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主要特点及设计理念[J].山西水利科技,2009,21(01):68-70.

[2]孙明英,刘枫彩. 浅谈黄河水利工程景区景观设计[J].山东林业科技,2008,26(06):80-81.

[3]刘正茂,赵艳波.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理论与技术路线[J].水利发展研究,2007,29( 08):26-28.

水利工程的前景与发展篇6

【关键词】现代水利工程;设计要点;工程设计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现代水利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内容,除满足工程安全及功能要求外,还对水利工程的景观设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水利工程建设应该主动适应这种要求,逐步实现从传统水利工程向现代水利工程的转变,注重水利工程的景观设计、生态环境保护等要求。要用新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因为这些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水利设计应当适应这种趋势,满足社会的要求。

1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的现状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设计发展的现状是怎样的?而从开展及实践的角度上看,我国水利工程设计当前又当遵循什么原则?只有理清这两个问题,我们才能在实践中找准现代水利工程设计的要点。

1.1 目前水利工程建设中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1)景观设计与水利工程建设存在脱节问题。许多水利工程都是快建设完成后才开始规划景观设计,这种与水利工程建设的规划并不同步的景观设计不仅增加了设计的难度,同时设计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2)景观设计不符合周围环境,缺乏人文情怀。合理的景观设计应综合考虑一些因素,比如,工程项目所处的自然景观、地貌及当地文化,这样才能使人造景观有效的融入周围环境中,突显出其特有的人文情怀。

(3)景观设计创新太少。目前,许多景观设计的工作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在创作方面很少推陈出新,相反存在盲目跟风现象,设计的成果很少具有地方特色。

(4)景观设计中考虑单一,只注意到设计而忽略了景观建设的后期维护与管理。

1.2 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1)大多数水利工程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并没有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不能满足环境可持续发展及生态良性循环的要求。

(2)水利工程的设计人员缺乏生态保护意识。由于专业之间分工不同,生态科技的工作人员和规划设计的工作人员合作比较少,这样就导致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员缺乏以生态环境的规律为基础进行设计的意识,也使这种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水利工程设计并不十分普及。

(3)水利工程的生态设计缺少具体的设计标准及方法。生态系统自身具有很明显的区域及地理位置的差别特点,这就决定了水利工程的生态设计方面应该具有区域性及特定性,所以,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及设计方法很难实现。

(4)水利工程的设计中缺少当地的相关详细资料,比如,水文、生态等方面。

(5)只注重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却忽略了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的生态运转及生态管理。

(6)生态设计无法满足整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

2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的原则

2.1 景观设计遵循的原则

坚持功能优先原则。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不能单纯追求景观效果,它首先要实现工程的基本功能,并满足技术优化的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景观构成元素进行美学调整。

发挥水利工程景观特点原则。必须在设计中注重水工建筑物的个性发挥,注重建筑物的布局和色彩方面的创新。同时,也要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区的地域性、文化性、整体性等方面的因素。

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则。坚持合理运用水资源,蓄水是确保工程景观能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之一,城市现代水利工程的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合理利用水资源,从而节约水资源。

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原则。现代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重点内容之一就是人工景观的设计,景观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自然景观的特点、类型与分布。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融合能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理念。

2.2 生态环境保护遵循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现代水利工程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工程的安全,争取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设计者更应该将情感注入到自然生态环境中去,情境合一更让人产生共鸣。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员要充分考虑水利工程与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同时,还要考虑当地工程是否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只有大家都能接受与认可的项目才能给社会带来持续效益。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其核心。水利工程设计时需要遵守自然规律并保护原有的自然景观,在充分考虑景观、生态要求及工程的条件下,因地制宜,尽最大限度发挥自然环境的优势,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高度融合。

3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要点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及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水利工程设计开始前,工作人员需要探讨并研究水利工程所在地的生态环境情况,设计时要处理好工程与周围的自然资源及环境是否协调。设计工作人员不能过渡装饰,要减少视觉污染,同时,设计要创新,改变大众的世俗的审美观标准,让设计更贴近自然。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需结合考虑生态环境。水利工程的生态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并能采用有关生态环境的科学理论与工程技术,达到水量和水质同步科学配置的目的,这在防治水污染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水利工程在使用过程中一般水量比较大而且季节性变化特点非常明显,所以现代水利工程设计需结合考虑生态环境。

将美学研究方式融合到景观工程设计中。水利工程设计时注重将美学研究与景观工程设计融合,这一方法会给水利工程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效益。水利阶段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从注重经济阶段进入到现代生态保护阶段,因此,水利工程的设计必须做到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水利工程设计时需要重视文化底蕴。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同样,它也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竞争的重要因素。现代水利工程中的景观设计中文化品味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形象,文化时提升城市品味的元素。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人员可以将自己对城市的人文风俗及自然文化等特点的深刻了解及感受注入到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建筑小品、景观、绿地及水域的规划与布局时表现出来,使水利工程的文化感觉与城市的文化品味相一致。

景观设计是现代水利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由于现代水利工程具有特殊性,在设计过程中应看重景观的设计。景观设计时需要把握以下三点:第一,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即:景观设计需要与周围的环境保持协调。第二,项目设计注重与当地特点结合,将工程的实用性能与观赏性等因素结合,真正实现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融合。第三,考虑工程周围的建筑,水利工程设计应与其相协调,并且注重融合当地的文化要素。

4 结语

总之,不同于传统水利工程的设计,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应当注重景观设计、生态的平衡与环境的保护,在保证人员自然和谐统一、工程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基础上,体现出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工程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理念。

针对目前的现状,本文所提出的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原则与要点,两者都从人文情怀、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以及景观设计等角度提出见解。设计过程中把握三个主题,即文化和景观、生态和工程、自然和现代,水利工程设计要重视水工建筑物的布局、个性、色彩等搭配以及设计员需要具备创新思想,敢于突破常规,标新立异,设计的创新会给人视觉的冲击。此外,设计工作人员还需全面考虑工程所在地的文化、地理等特点,实现现代水利工程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爱军.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主要特点及设计理念.山西,山西水利科技,2009.

[2]徐立荣.无锡5个水利工程建筑与环境设计的回顾,北京,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10.

水利工程的前景与发展篇7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农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政府在修建农田水利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与乡村景观相结合,通过探讨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的方式,有利于推动我国新农村的建设。本文主要从农田水利的概述、乡村景观的介绍、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有哪些融合方式及对两者融合的未来展望加以展开。

【关键词】

农田水利;乡村景观;融合方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我国有着深厚的农业文明,我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如今我国的农田水利设施的灌溉面积已经是世界首位。但是农田水利建设导致了很多负面影响,比如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在修建农田水利的时,大量的植被被砍伐,水土流失严重,乡村景观也遭到严重的破坏。虽然,我国在修建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也注重到了环境的维护,但是对于环境的维护更多的是考虑到减少环境污染上,设计者们很少将眼光放在水利工程的外观上。而有些农田水利修建在乡村景观当中,对乡村景观的视觉效果产生了很大的不协调性。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进步,游客对于乡村景观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也就迫切地需要探讨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的融合方式。农田水利的概述主要包括它的组成、现实意义及历史意义等方面。乡村景观的介绍主要包括乡村景观的含义及乡村景观研究的现状。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的融合方式主要分为两种:①通过农田水利工程景观融合的方式。②通过文化景观加以融合。在第一种方式中,又分了动态和静态的角度进行融合。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融合的方式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农田水利的概述

农田水利主要有排水灌溉等建设组成,农田水利的优势有调节水资源,改善农业产量等方面。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农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修建农业水利不仅有它的现实意义,还有它的历史意义。我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农田水利也与农业文明一起被流传下来。最早记载农田水利一词的是在北宋年间,在《史记》中也透漏了当时的人们是怎样进行农业灌溉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很多的学科知识,所以探究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的融合方式需要协调好多方面的因素。

2乡村景观的介绍

乡村景观是以人类为核心,以淳朴的自然风光为组成部分,是人类与自然风光不断融合下的产物。人类是乡村景观的核心,人类在乡村中生产、生活,所以乡村景观是人与自然不断作用下的结果。而从人类的生产、生活角度又可以将乡村景观分为生产景观、生活景观等。生产景观指的是人类在生产的过程中对自然的作用的一种景观内型。生活景观是人类在生活的过程中对自然进行作用的一种景观内型。这些景观中又以农田水利景观作为主线。我国从至今都注重农业的发展,每一个年代都会建造大量的农田水利工程,这些时代建造的农田水利工程有的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的,有的农业水利工程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这些农田水利设施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而且对预防旱灾洪涝有一定积极的影响。我国对乡村景观研究的比较晚,在20世纪80、90年代的时候,才提出两者融合的设想。国内相关学者对乡村景观的探究上,主要集中在乡村的人居环境等,很少涉及到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融合的方式上来。

3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有哪些融合方式

3.1通过农田水利工程景观融合的方式

农田水利工程景观是生产景观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灌溉的景观及排水景观等方面。农田水利工程本身就代表了我国最先进的水利技术手段,所以游客通过工程景观来了解我国的水利技术手段。一般情况下,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周围会有石碑,石碑上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当时工程时间,具体步骤等。这些都是农田水利工程景观的组成部分。我国古代有采用过将农田水利工程景观融合在一起的方式,比如现在见到的苏堤,就是运用工程景观融合方式的例子。农田水利工程的主体是水,利用和规划好水的走向,也能够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景观的人文与自然内涵。一般情况下,会从动和静两个方面加以考虑。从静的方面主要是通过一定量的筑坝来形成一片静水的景观。在静水的表面倒影着树影,房屋,这些都给人以静态的欣赏美。这种方式主要是不改变水的原有形态,以其固有的姿态来感染游客,游客通过驻足,留影的方式来传递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融合的美。从动的方面,施工人员通过建设一些喷灌等水利工程来使水动起来。农田水利工程通过修建河道等方式来形成流水的景观。农田水利工程景观还包括落水的景观和喷水的景观。落水的景观指的是通过修筑大型的水库,水库的水在泄洪的时形成落水的景观。通过落水景观的修建不仅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利用落水的势能进行发电等其他的功效。喷水的景观指的是喷灌的时候产生的景观,主要指的是农民在对农田进行灌溉的时候,水体喷灌的美感。这是农田水利工程所特有的景观,具有动态美。

3.2通过文化景观加以融合

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的方式还包括通过文化景观来加以融合。这里的文化景观包括工程项目本身的文化内涵,乡村地域的文化内涵及水资源文化内涵。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人文内涵主要体现在修建农田水利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农田水利在建筑的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技术,不同知识的理论框架。农田水利工程是否先进、是否具有科技性是人们旅游观光所要观赏的重点。在农田水利工程的旁边,还应该放置石碑,石碑上用文字的形式记录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过程,施工的时间等。这样的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也有助于带动当地的旅游业进行发展。水资源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描写水的诗句,水利设施的文化传统以及水蕴含的人文内涵等。我国先秦智者老子就对水的评价很高,写下了很多有关水的诗句。另外,我国古代在很早的时候,就懂得利用水来提高农业的产量。比如,在秦朝时,秦始皇就修建灵渠,用来灌溉和抵御洪水。李冰父子修筑的都江堰,现在依旧完好地保存着。1960年前后,河南省修筑红旗渠,不仅解决了当地的干旱问题,而且增加了农田水利工程的人文内涵。这些水资源的文化内涵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游客到这些地方旅游,发展了当地的经济,也有利于我国乡村景观的保留与发展。乡村地域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乡村景观随着地域的变化而具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景观特色中又蕴含着不同的人文内涵。例如,人们常说的江南水乡,巴山蜀水等都是不同的景观蕴含着不同的人文内涵。不同的地域修建的农田水利工程有所不同,乡村景观也不同,两者在融合时呈现给游客的美感也是不同的,例如江南水乡是能够带给人宁静的美,委婉的美,而巴山蜀水则是能够带给游客豪放的美。这些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在不同的地域呈现不同的融合形态,带给游客不同的文化内涵。这些乡村地域的文化内涵在文化景观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够带动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的完美融合,而且弘扬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对我国的文化建设工作也有一定的帮助。

4两者融合的未来展望

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设计的领域很广,所以各个学科的人员应该都参与进来,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来促进两者的融合,提高乡村景观和农田水利的融合度,并且增加两者的人文内涵,促进我国乡村景观和谐、健康的发展。各个学科的人员相互借鉴交流,设计出吸引人的乡村景观,以此来带动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的相互融合其实本质就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农田水利代表了我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乡村景观则是代表了人文艺术的呈现。两者的相互交融不仅有利于提高旅游人员的审美鉴赏能力,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所以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是有远大前景的。

5结语

农田水利的概述主要包括它的组成、现实意义及历史意义等方面。乡村景观的介绍主要包括乡村景观的含义及乡村景观研究的现状。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的融合方式主要分通过农田水利工程景观融合的方式和通过文化景观加以融合的方式。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融合的方式在未来是有远大前景的。

作者:何培兰 单位: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水务局

参考文献

[1]王钊,卓美行,陶洪波,等.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方式的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04:14~17.

[2]丁玮,李莉萍.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规划探讨[J].江西科学,2012,02:157~163.

[3]蒋锐.试析农村小城镇建设中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的融合方式[J].低碳世界,2016,06:95~96.

[4]张勇,汪应宏.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乡村生态文明的审视[J].中州学刊,2013,04:29~34.

水利工程的前景与发展篇8

关键词:城市环境水利工程;设计思路;景观;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a kind of new idea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it is not only to the extens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hydraulic engineering, a new subject is also the process of city.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features and design ideas of city environ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for example, principles of engineering or completion of the works and the ongoing and should follow the design.

Keywords: City water environmental design;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人口都在突飞猛进的增长,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自20世纪末开始,我国已逐步形成并完善了具有一定规模大小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这不仅提高了城市环境的质量,而且加快了城市的发展进程。

城市环境水利工程是指通过导流、蓄存以及拦截等工程手段,对城市现有或改造的河道及水利工程进行处理,并且与城市中的建筑、绿化以及道路等进行融合,使得河道等水体变成城市独特的景观。此改造不仅可以净化城市空气及调节区域气候,而且还具有改善城市的风貌以及增加旅游的景点等作用。

一、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特点

所谓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改造,主要是围绕着水进行处理。水存在很多自然功能,不仅可以滋润大地生物、以及净化大气和地表,具有保持生态稳定循环的功能,而且也是降水与蒸发等气象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城市环境水利工程主要就是利用水的以上用途,来达到改善城市景观以及调节气候的目的。

作为生命的源泉和经济的命脉,水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主要包括居民用水、农业灌溉以及工业生产等等。但是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紧缺的水资源,全社会开始呼吁节约用水。在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居民对环境的要求也水涨船高。所以把水在传统意义上的本能需求和经济利益转化成为环境效益的问题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其关系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经济的发展水平。

水的城市环境效益包括景观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生活效益。其中景观效益包括水质保护、景观重造以及环境用水等;生态效益包括水生动植物的生活栖息以及生长繁殖等等;生活效益主要包括防灾防洪、娱乐等等。环境水利工程需要开发水的各种功能,并且和城市环境融合,发挥出水的环境效益。

二、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设计思路

在设计水利工程的思路前,需要提前对城市水资源进行多方面的勘察和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视野,包括持续稳定的自然环境视野、健全的水资源系统视野以及地域景观的视野等等。因此在以水利工程的安全可靠为前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水的自然优势,将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发挥到最大限度。

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目的就是改善城市景观以及调节小气候,因此在设计水利工程时,需要遵循几点重要的思路:第一,以人为本。围绕着人的安全和需求为中心,“以人为本”是设计的核心思路,其不仅强调了工程中人的安全的重要性,而且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二,突出生态和自然。在尽量少的改动工程周围环境的基础上,将工程融合到周边环境中去,突出景观的自然和原生态;第三,重视人文特点。人文特点是一座城市的风貌,设计师在设计思路之前,需要了解城市的人文特点,在具有一定的体会和感受的基础上,将设计与城市的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结合起来;第四,体现休闲娱乐。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需要一个休闲娱乐的景观来放松心情,因此在设计城市水利工程时要考虑到景观的静谧和祥和的特点。

三、现有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举例

1.山西太原市汾河公园的二期工程

针对于一期工程的缺陷,二期工程新增湖区防渗、生态护岸和中隔墙等内容。考虑到汾河公园位于太原市中心,河道两岸均为城市发展的中心地带,在设计二期工程时提出了几点要求:首先,围绕“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功能·生态·品味”为主题,把促进“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的融合为主要设计思路;其次,在湖上设立小岛,并且引水上岸,在生态中隔提和护岸;最后,为了体现休闲娱乐,二期工程将形成人性化和生态化、趣味性和知识性并称模式,使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2.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城水环境的整治工程

作为中国出名的旅游名县,阳朔吸引人们来旅游的原因主要是阳朔到桂林的漓江河段。阳朔县的水资源丰富,为了改善阳朔居民的生活环境和阳朔县的旅游环境,进行水治理的主要内容有:县城水体的设计规划、两岸河道的策划以及水景改造等等。此工程方案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而且为奠定了阳朔旅游事业的良好基础。

3.太原市森林公园人工湖工程

太原市森林公园是太原市唯一一所集合娱乐、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园区建有超大人工湖,设有湖区防滲设施、引水渠及沉淀池设计以及湖边景点特色建筑等。在设计中,加入了古朴和自然的元素,在建筑和桥梁上体现出独特、和谐的风格。使得原始森林和人工湖相互融合,打造出原生态的自然景观。

四、工程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不能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而忽视安全和生态平衡等重要原则,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因此,在设计城市环境水利工程时,需要考虑一下几点原则:

1.防洪及人身安全

城市环境水利工程大多数都是在天然河道的基础上建设,所以在设计方案时需要考虑河道的防洪安全。同时工程完工后会有大批游人进入,这时需要将人身安全考虑在内,在嬉水或划船的过程中做好防护措施,保证景区的安全性。

2.合理使用水资源

蓄水是保障城市环境水利工程景观维持稳定进行的重要手段,水体的消耗主要来自水面蒸发以及水体渗漏。在北方的干旱地区,由于水的蒸发量大,而降水量小,这时候设计方案不仅需要不断引用新的水源对景区补水,而且尽量减少水体的渗漏,以维持景观旅游的正常进行。

3.自然和人工景观相融合

设计要求在尽量不影响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创造人工景观。作为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主要内容,人工景观的建设应该根据天然景观的特点和分布,自然景观主要有湿地、林区以及河流走势和造型,工程将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相融合,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思路。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在全力发展,如何将以人为本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贯穿到工程的设计上去,是今后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伟,龚爱民;浅谈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J];河北水利;2005年09期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