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科研单位的发展8篇

时间:2023-06-22 09:13:21

科研单位的发展

科研单位的发展篇1

一、搭建平台、 培养人才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研人才,推进人才培养工程,造就一支精干高效的科研人才队伍,是油田研究院的现实选择和历史使命。

第一,人才梯队建设“适度超前”。 “三种类型”人才要分类培养。重点培养专家型“英才”,突出培养创新型“奇才”,重视培养复合型“通才”,促进了人才队伍多元化发展。“三个梯队”人才要分层培训。优先培训领军人才,突出“补新”;重点培训青年骨干人才,突出“补专”;广泛培训一般人才,突出“补课”,强化了培训重点和针对性。“三支队伍”建设要同步开展。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操作技能三支队伍人才素质整体提升。

第二,岗位能力建设“面向全员”。要把达到胜任力作为基本要求,通过落实岗位责任制,细分工作任务,个人能力差异分析等措施,帮助员工按照岗位职责和工作分工要求,带着问题有针对性自主学习提高。要把提高学习力作为主要途径,强化个体学习力、团队学习力和学习创新力的引导提高,提高学习效率。要把增强创新力作为培养方向,帮助员工树立创新大局意识,建立创新思维模式,提高业务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培训体系建设“融入科研”。要学以致用,人才培训工作致力于“助推科技发展”,以科研工作为中心,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学研结合,根据科研工作的特点,分析学研结合的切入点,积极探索人才培训新举措,拓展渠道和搭建平台培养人才,同时“缓解工学矛盾”。要学研双收,立足油田研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的双定位,出成果的同时也要出人才,实现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双丰收。

二、完善机制 使用人才

通过完善科技项目选人用人机制,为科研人才搭建起平等竞争和实践锻炼的舞台,让优秀科研人员在实践中、在岗位上实现价值、贡献价值。

第一,实行科技项目首席专家竞聘制。要以竞争上岗和择优使用为原则选拔科技项目首席专家,体现领军人才选拔的公开、公平、公正性,打通科研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为能干事、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人才创造机会,促进优秀科研人才脱颖而出,调动他们引领科技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实行科技项目首席专家负责制。科研项目要实行项目管理运作方式,赋予了项目首席专家对项目组成员选聘权、科研经费支配权和使用权、项目成员绩效奖金和项目成果奖金分配权、外协项目建议和管理权,外协研究成果验收审查权等权利,提高项目首席专家对项目成员和项目运行的控制和协调能力。

第三,实行科研项目成员双向选择制。在定岗定能定责的基础上,实行项目首席专家负责制下的双向选择、优化组合,尊重科研人员自主选择权利的同时,有效确立首席专家在科研活动中的领导地位,有利于提高团队协作水平,有利于建立高绩效科研团队,促进科研人才的有效使用和优化配置。

三、薪酬倾斜、激励人才

让人才创造更多的价值,就必须让他们拥有更高的回报,真正体现出“收入凭贡献,价值看业绩”,有效激发人才潜能。

第一,绩效奖金向科技项目经理倾斜。科研项目首席专家肩负着科技创新发展的重任,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压力大、责任大、贡献大”,大幅度提高他们的绩效奖金兑现系数。科技项目首席专家的绩效奖金可以超过他们的管理岗位领导。

第二,绩效奖金向科技研发岗位倾斜。突出勘探、开发科技创新的贡献,绩效奖金向科研单位和科研岗位倾斜,科研岗位绩效奖金明显高于机关管理岗位和基层操作技能岗位。

第三,绩效奖金向绩效优秀员工倾斜。严考核硬兑现,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目标,兑现绩效奖金,未完成工作目标扣减绩效奖金。设立单项奖,对超额完成储量产量任务或创优创效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重点加大奖励。

四、优化环境、凝聚人才

激发科研人才的价值创造同样涉及以人为本,要努力营造出“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

第一,营造奋发向上的舆论环境。要大张旗鼓地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和宣传活动,制作和建立“专家风采”、“光荣榜”等宣传栏,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舆论氛围。

第二,营造民主向上的学术环境。要倡导“民主、平等、客观、对事不对人”的学术风气,在技术讨论、学术交流中不设,不设权威、不讲年龄、不论资排辈,为年轻技术人员学习、成长、成才和实现自我价值搭建舞台。

第三,营造温暖舒心的工作环境。要改善办公条件,建成大型工作站,构筑创新人才和团队成长的基地和平台。要以深厚的人情味和亲和力感召和凝聚人才,营造出 “拴心留人”的环境。要关心员工生活,使员工在温暖的环境下工作和成长。

科研单位的发展篇2

摘要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是我国农业科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跻身在农业生产前沿,对区域内农业发展起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简略说明了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提出了处理好科研与开发的关系才能使地市级农业单位引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关键词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历史;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多项改革政策与措施,尤其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为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农业科研管理办法,使农业科研单位人才辈出,成果丰硕。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明确定位为公益性科技服务机构[1],在全国各地广泛调查农区自然条件及生态环境,深入研究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及产业化发展途径,因地制宜,热心科研,勇于创新,跻身于农业生产第一线。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农业科学研究为主要工作内容,注重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职能很强的农业科研机构。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科研方面,立足区位、人才优势,以创建区域特色农业为突破口,以发展产业化农业为先导,为农区探寻农业发展道路;在农业科技转化方面,积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培植农业科技产业化企业,开展农民培训、科技示范、技术转让等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转化方式,向农业生产单位或分散经营农户进行科技服务[2]。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对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发展历史

我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是继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后在全国各地创办的,经50多年的成长壮大,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能力不断加强,在各农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上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从创立至今,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大体上可划分5个时期。

1.1初创时期

该时期为1957年春至1966年。1957年3月,我国政府批准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及下属18个研究所,而后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一般以行政区划建制;1960年,国家科委下发的“科研机构精简、迁移、合并、下放、撤销的意见”,对各地的农业科研单位产生了波动,编制大为缩减,有的单位被迁移,有的被合并,甚至撤销。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组建放慢了速度;至1962年,我国总结了“大跃进”给农业经济工作带来的教训,缩短工业战线,加强和支援农业战线,并采取加大农业科研人员编制,强化农业科研力量的措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力量得到了适当加强。

1.2曲折时期

该时期为1966—1976年(“文革”时期),这一时期农业科研院所遭受重创。农业科学研究被迫中止,农业科技人员下放,农业院校停止招生,导致农业科研人员锐减,农业科研工作处于停滞和倒退的状态。

1.3恢复时期

该时期为1977—1984年,改革逐步进入较为全面的时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发展生产力作为全社会的主要任务,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人员数量急增,添置科研仪器,组建课题小组,农业科研呈现新的起色。科研计划每年下达,科研人员逐年增加,科研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化轨道。

1.4探索时期

该时期为1985年至20世纪末,此时期处于经济改革日益深化、农业科研不断调整的探索时期。1985年3月,中央颁发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的决定》,拉开了地市级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帷幕,调整专业设置、搭建科研小组、确立区域内农业发展重点、探讨与建立农区所专业特色与优势、寻找对外合作途径、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方式等成为这一时期工作的主要内容;1992年8月,国家体改委下发的《关于分流人才、调整结构,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为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指明了改革方向和发展重点,从体制上解决力量分散、科研成果与生产应用相脱离的现象;1995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地市级农业科研应紧密结合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并推出了若干深化改革措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对外合作,培养高、精、尖人才,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型,为农业走向高效化作铺垫。

1.5发展时期

进入21世纪至今,地市级农业科研日臻成熟,处于大发展时期。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现代农业技术研究、应用与发展现代农业,成为战略调整的重点,农业外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等技术突飞猛进,带动了农业技术的一次又一次创新,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农业信息管理技术、设施栽培及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等研究蓬勃兴起,并日益被广泛应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积极支持‘三农’发展。”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时期,农业生产处于传统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时期。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正加大集成技术研究力度、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产业、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极力解决“三农”问题。

2发展现状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国家、省、地市三级农业科研体系,地市级重在应用技术开发与研究。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共有1 100余所,地市级逾600所,占总数的55%左右。2005年,全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从业人员计3.26万人,是全国农业科研人员总数9.56万人的34.1%;地市级农业科研经费总投入23.01亿元,约占全部的25%。从所占份额可以看出,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是我国农业科研的重要力量。农业科研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科技成果的获奖等级和数量上。据统计,从1957—2007年,全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科技发明奖4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08项。近6年来,6个国家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有5项由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获得;38个二等奖中,有24项由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获得。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省、地市三级农业科研单位共培育农作物新品种6 000多个,其中有4 000多个由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培育。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适合农区农业生产特点,能充分利用农区自然资源条件,具有实用性。

在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普及和应用上,研究创新机制,通过开展农民定期培训、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农业科技产业创立等多种科技服务模式,在“三农”服务中与农民直接接触,在农业生产前沿做出了大量科研与服务工作,带动了区域内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对区域内农村经济发展起着强劲的科技支撑。现在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把发展高效农业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服务“三农”。

在科学研究方面,进一步掌握农区资源条件,主攻农业低消耗、高产出、低残留、高回报、无污染技术研究与开发,加强新品种的培育、新模式的创新,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科技服务方面,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打造崭新科技服务平台,拓宽科技服务渠道与形式,深入研究技术承包型、技术转化型、联合创新型等多种模式,参加“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江苏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在发展后劲的培养上,注重学科建设,强化人才培育,优化专业结构,突出特色学科优势专业的培植,用力研究人才梯队与结构,引进各类有用人才。

3存在的问题

从全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的状况来看,由于各区域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不平衡以及农业科研的重视程度不相同,表现出各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快慢不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3]。

3.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服务主体是分散经营面广量大的承包农户,家庭式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和农业技术推广的普遍性,往往在新技术、新品种应用上产生脱节,显露出农业这一弱势产业的特点。生产周期长、收益的不确定等,使得农业生产难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尽管再三强调服务“三农”,但地方政府或主要领导缺乏对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仍受轻农、怠农等陈旧传统观念的影响。

3.2科研经费尚缺,科研手段落后

据统计,2000年,全国地市级以上农业科研机构经费收入中,政府财政补助(不含科技项目费)人均仅为1.14万元。2003年,我国农业科研投入仅占国家财政科技拨款总额的5.7%。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经费缺口较大,据资料显示,2005年,全年农业科研经费按人均经费计算,地市级7.05万元、部级19.73万元、省级9.71万元,经费不足导致科研手段相对落后、基础设施陈旧。有许多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办公用房、试验用道路、库房、晒场等,仍保持20世纪50—60年代的面貌,严重影响了农业科研的创新和发展。

3.3学科建设乏力,人才培养偏颇

改革开放初期,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学科建设、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等。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建设是依据社会发展、农区内农业生产特点、自然资源条件,对农业研究学科进行设立、调整或重组,是充分应用现有人、财、物等要素,增添、补充科研设备与人员,开辟新学科等一系列活动。现在,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人才培养上,仍存在盲目混乱现象。人才是关键,培养人才涉及到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服务等整个过程。

3.4研究与应用脱节,科技转化不畅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是衡量农业科技重要性的主要指标,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40%,而发达国家该指标近80%。在农业科研选题上,我国存在着很大的随机性,缺乏应用上的考虑。在新型科技与成果的储备和筛选上,仍较为薄弱,对有价值的科研项目协作攻关力度不够、技术集成化程度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建设仍有待加强。总的来说,表现出研究的课题多而应用的成果少,重复研究的课题多而有创意的研究少,农业科研与生产脱节的现象严重。

3.5体制机制不健全,缺乏长期性和有效性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过程就是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不断完善的过程。我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重科研轻开发或重开发轻科研,体制与机制尚不健全。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福利制度、激励机制、考核机制、评价机制、拨款体制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弊端。

4发展对策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我国科研开发与应用体系中属基层,而在服务“三农”中直接与广大农户零距离接触,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中处于先端,既有研究开发区域特色农业技术的义务,又担负科技服务的重任[4]。因此,如何在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中发展壮大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值得探讨。

4.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水平

在全国农业科技大会上,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型国家事业机构的性质被进一步明确,肯定了其在科学研究技术应用及农民培训上对各区域农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地方政府尤其是分管农业领导,要充分认识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服务“三农”中的战略地位,认真挖掘现有的科研潜力,统筹兼顾,确实贯彻中央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利用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面临基层、紧贴“三农”的条件,发挥其对区域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

4.2加强投入,强化创新能力

我国大面积农业生产仍表现出产量不确定性,是低效弱质的产业。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的公益性,要求政府在政策上、财政上予以大力支持,并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幅度增加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人均事业经费的投入,避免无序或盲目的竞争,减少过度市场化竞争性专项科技经费在财政投入中的比例。可通过立法,规范各级政府投资农业科研的比重、方式、范围等,可广开门路,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体系,保障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性的非营利性。

4.3抓住重点,优化专业结构

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我国每1万名农业人口拥有农业技术人员约4人,每666.67 hm2耕地拥有农业科技人员5人,远远低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同类指标。相对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来说,我国农业科研人员数量上很是欠缺。要进一步加大各类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适当放宽事业编制,提高福利待遇,吸引硕士、博士到基层农科单位工作,为人才发挥才干提供科研平台。根据农区情况进一步优化学科设置和专业结构,确立优势专业,开辟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型学科,发展特色产业,注重新品种的选育,加快新技术应用,使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出现人才带学科,科研出成果,成果促产业的良性循环[5]。

4.4明确职责,突出科技服务

公益性决定了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基本职能与目标取向。应当突出科技服务,围绕“三农”问题,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新成果,积极探索多种科技成果转化渠道,通过课堂讲授、田头指导等培训方式,将先进科技直接教给农民;依靠政府支持,以承包方式,服务大面积农业生产;开辟示范园区,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效果,引介推广新技术。仍需花大气力,投入研究农业科技服务模式,使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各项工作在服务“三农”中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4.5立足长远,完善保障体系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社会聚集着60%以上的人口。“三农”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建设大局。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创新,在各区域的“三农”工作中有着巨大贡献。要面对现实,立足长远,制订一系列政策措施、管理办法,完善各项体制机制,保障科研与开发协调发展。在科研选题、立项、成果等评定中,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评价制度;在选人、用人上,要导入恰当的、确切的人才评价制度,营造稳定的竞争环境,以激励机制等创新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与创新精神,使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步入长期、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5结语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各自农区内面向“三农”,强化服务,立足科学研究,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持续丰收、促进地方农村经济工作进一步繁荣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就现实情况来看,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一是正确处理研究与开发的关系,使科研与开发呈良性互动;二是摆正区域特色农业研究位置,激励创新,在农区农业生产上施展技术优势;三是加强科技服务模式研究,科技服务是基层农业科研服务的职责之一,只有对科技成果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应用,使其服务于农业生产,科技成果的价值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才能在经济建设中做出更大贡献。

6参考文献

[1] 王川.我国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与问题探讨[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4(3):20-21.

[2] 岳绪武.浅谈新形势下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创新与发展[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7(1):20-21.

[3] 贾宝红.论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8(22):9793-9794.

科研单位的发展篇3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可持续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C9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2-0491-03

一个单位、一个地区能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应从四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人的思想认识的统一;二是发展战略目标的明确;三是组织制度的保证;四是政策措施的得当。本研究结合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的实际, 试就省级农业科学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进行分析论述,以研究探讨中国农业科研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 人的思想认识问题

长期以来,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事业单位特有环境的影响,中国农业科研单位的干部职工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与当前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不利于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主要有: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小富即安,不谋发展;目光短浅,不管长远;各自为政,不顾全局;自我封闭,不善变通;个人主义,本位主义;投机钻营,追名逐利等。经过深入分析和归纳总结,影响和制约农业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人的意识观念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种。

1.1 “等、靠、要”思想

“等、靠、要”思想意识主要表现为一个单位在发展上不是主动去“闯市场”、“谋发展”,而是“等改革、等政策”,靠上级、靠支持,要拨款、要项目、要待遇,一些单位负责人养成了凡事喜欢“向上伸手”、“找领导”的习惯。

1.2 小农经济意识

有的农业科研单位缺乏长远的奋斗目标,没有将单位事业做精做强的雄心壮志,求稳怕变,仅满足于不出乱子、只求安稳过日子;只适应“关门”办院办所,不善于对外交流与协作合作,不善于通过造势、借力来发展自己。

1.3 因循守旧意识

虽然我国早已经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但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农业科研单位的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经不起“风吹雨打”。安逸于事业单位的身份待遇,不想动、不愿变,仿佛只愿“生要做事业单位的人,死要做事业单位的鬼”,稍有变革,就会有人抵制、闹事,这严重影响了农业科研单位的和平稳定与和谐发展。这些单位为做好职工队伍的稳定工作,不得不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精力来应对,甚至不得不牺牲发展来保稳定。

1.4 自私自利意识

一部分科技人员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其理想和信念缺失,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追求眼前利益和小团体利益,忽视甚至损害单位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公共利益。

人的思想认识问题是制约农业科研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根本问题。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没有思想观念的转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科研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2 发展的战略目标问题

2.1 战略目标的制定

一般来说,一个单位的战略目标的制定往往会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目标太高,不切实际,没有考虑自身的现实条件,结果虽努力也无法实现目标,目标便成为“空中楼阁”;另一种是目标过低,因循守旧,不费什么力气就能实现,结果是耽误快速发展的良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哪个时期的战略目标制定得明确而又恰当,哪个时期就发展得比较好。反之,单位的发展就会走弯路,出现事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可能滑坡、倒退。

2.2 找准自身的定位

制定好战略目标的关键就是要找准自身的定位,一般来说,应当结合三个方面的因素来考虑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第一,国家和地方建设、发展的需要。就农业科研单位来说,当前大致面临着四大机遇,即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地方发展规划等;第二,农业科技发展的趋势。这是农业科研单位制定战略目标必须考虑的另一个背景,如区域合作、国际化、农业科技发展的前沿趋势等;第三,自身已有的条件与特色。这是制定战略目标应该最着重考虑的。制定战略目标,一定要立足于自身条件,认真进行院情、所情分析,对于自身的规模水平、学科特色、人员情况、资源禀赋、历史传统、基础条件等各个方面要准确地把握,找出自己相对于其他业内同行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在结合前两个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统筹考虑,科学合理地制定战略目标。

2.3 如何明确功能定位

具体来讲,农业科研单位发展战略目标的定位可从水平定位和特色定位两个方面来考虑[2]。水平定位,简单地说就是想建设成为何种层次的农业科研单位,是建成世界一流,还是世界知名,还是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农业科研院(所);是创国内一流,还是国内知名,还是只想区域领先等。衡量水平定位准确与否的标准应当是,既要“志存高远”又不“好高骛远”,通俗地讲就是“跳起来能够摘到桃子”。特色定位,则是指本单位与其他同行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单位内涵。战略目标要能反映出自身的特色,这一点最为重要。一个农业科研院(所)只有以特色立院(所),扬长避短,才能以特色强院(所),以特色取胜,才能凸现自身的品牌与地位。但是如何突出“特色”却又是在制定战略目标过程中最大的难题。一个农业科研院(所)的特色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说办院理念、办院风格、人员情况、资源状况、历史传统、学科方向、结构体系等各个方面。但战略目标是事关全局的发展目标,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抓住特色中最为核心的东西。笔者认为,学科是科研单位的基本构成单位,学科建设是制定省级农业科学院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3]。

总之,制定战略目标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办院特色,制定出科学的发展目标定位,逐渐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特点。

3 组织制度问题

目标任务明确之后,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动员各种资源来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则有赖于组织及制度来安排和保障。因此,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和必要的前提。

组织建设要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执行力为核心,着力解决好领导决策机制、贯彻执行机制、监督反馈机制等三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不断增强农业科研单位的生机与活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制度建设要以是否有利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为标准,以激励机制为主,以约束机制为辅,逐步探索形成一整套适合农业科研单位实际的规章制度,依规治院(所),减少和避免诸如人变事废、长官意志的随意性等人为的负面因素干扰,通过制度的严肃性和长效性来规范和指导全院(所)上下的实际行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4 关于对策措施问题

4.1 抓规划编制

由于战略目标具有模糊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可操作性和可追求性不强,需要将其分解为一个个阶段性的清晰的具体目标[4]。比如在响应国家全局性的“十二・五”规划的大背景下,各地方、各单位又有针对性地编制出自己的、局部性的“十二・五”规划,这便是一种对战略目标的细化。需要指出的是,农业科研单位发展规划的编制,必须贯穿“可持续发展”这一主线,所形成的规划稿应当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总要求。具体来讲,在编制规划时,应当注意把握好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所制定的发展目标必须是一个完整、和谐的体系,即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目标的同时,对于队伍建设目标、产业发展目标、条件改善目标、环境建设目标等也不可偏废;其二是所拟定的对策措施,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防止“见物不见人”。应通过人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单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三是规划布局应当要做到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单位、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的关系,特别是对土地等有限资源的开发利用,务必要为后人“留足家产”,不能过度消耗未来的资源。

4.2 抓平台建设

作为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应该是省级农业科学院始终紧抓不放的中心工作。讲“科研立院”,如果没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作为支撑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为此,有必要对现有学科进行分类、排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拟定出各个学科的发展目标和建设方案,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确定几个有比较优势的学科,举全院之力进行重点支持,将其做强做精,逐步形成具有自身农业科研单位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体系,打造农业科研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为单位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3 抓项目建设

项目是各类规划目标的载体,也是各方面工作的具体抓手。规划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要看有没有与之相对应的项目作支撑。这里所说的项目,从内容讲,是与上述目标体系相对应的,既包括科研项目,也包括产业项目、条件建设项目、环境建设项目、队伍建设项目等,既有硬件建设项目,也包括精神文明等软件建设项目;从来源讲,有向外争取的,也有内部自立的;从性质讲,有公益性项目,也有经营性项目。对于外来的公益性项目应该是“多多益善”,项目越大越好;对于外来的经营性项目特别是土地开发项目,不应“照单全收”,而应以是否有利于农业科研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而有所取舍;对于自立项目,则应建立立项论证制度和项目管理责任制度。

4.4 抓队伍建设

事在人为,再宏伟的目标如果离开人的努力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画饼”而已。因此,要实现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战略目标,应该采取的所有对策措施都必须始终围绕并突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一主题,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既是事业发展最根本的落脚点,也是实现发展目标的最基本的出发点。

客观地说,多数农业科研单位职工队伍的现状与所承担的任务还很不适应[5]。特别是职工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思想状况与业务能力都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从农业科研单位的实际看,队伍建设主要应当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以科技人才的培养为核心,全面提升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在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同时,应当注重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在重视抓好科技创新队伍建设的同时,行政管理队伍和产业开发队伍的建设工作也不可偏废。二是以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主线,努力营造能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条件。包括建设健全岗位聘用制、岗位责任制、干部交流制等;逐步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竞争择优格局;在职称职务评审、福利待遇分配等方面向有功人员倾斜等,引导干部职工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建功立业,这样同时也实现了其个人的人生价值。

4.5 抓政策激励

要探索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考核考评制度,对于那些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物质的或精神的奖励。通过政策的导向作用,营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归纳起来看,要实现农业科研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解决好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即通过解决好人的思想认识问题,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统一的思想基础;通过解决好战略目标问题,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行动指南;通过解决好组织制度问题,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保障;通过解决好对策措施问题,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支撑。只有这样,农业科研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才可以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 吴林妃,吴敬华.农业科研院所学科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J].农业科技通讯,2008(6):21-24.

[2] 张宪法,陈彦宾.对农业科研机构功能定位的再思考――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调研启示[J].农业科技管理,2007,26(2):4-5.

[3] 贾宝红,刘焕禄,刘耕春,等.论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2):9793-9794.

科研单位的发展篇4

[关键词]工会组织;烟草科研单位;民主管理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318-01

工会组织代表的是人们群众的利益,在群众路线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工会组织理应为了群众的切身利益而积极参加烟草科研单位的内部民主管理。工会组织在烟草科研单位民主管理中主要是参与解决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并引导职工和烟草科研单位和谐发展,实现双赢。当职工参与了烟草科研单位民主管理工作,才会让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民利得以真正体现,职工才能以高度的责任感、热情的工作态度为烟草科研单位发展而努力工作。在当前新的环境下,怎样发挥好工会组织的作用,使之更好地参与烟草科研单位民主管理,这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工会组织在烟草科研单位民主管理的重要作用

党的群众路线决定了烟草科研单位民主管理源于职工的主人翁地位。[1]民主管理的本质就是要让烟草科研单位的管理方式民主、管理过程透明,让广大职工也能以民主形式参与烟草科研单位的各项管理,是体现职工群众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实践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这既能够让烟草科研单位与职工的关系更加和谐,还能够实现烟草科研单位经济效益提升,创造和谐的烟草科研单位内部环境,帮助烟草科研单位不断做强做大。随着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烟草科研单位民主管理变得格外迫切,烟草科研单位的民主管理和烟草科研单位工会组织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而工会组织履行党赋予的民主管理和监督任务,这也是烟草科研单位工会的主要内容。工会组织的民主管理能够使烟草科研单位和职工的关系更加密切,使烟草科研单位进一步凝聚职工人心,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方式和烟草科研单位共进退。

二、工会组织如何参与烟草科研单位民主管理

(一)重点加强职工素质培养

烟草科研单位职工素质对烟草科研单位的生产管理及发展壮大都有深刻的影响。打造一支科研能力过硬、管理作风民主的职工队伍,是烟草科研单位民主管理的重点。认真向职工宣传民主思想,通过民主意识宣传提高民主管理的参与度。人是管理行为的履行主体,其素质高低会对管理结果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工会组织在引导烟草科研单位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时,一开始就要不断提高民主管理水平,而这和职工的素质有密切关系,那种随声附和的参与者是无法做好民主管理的。职工参与烟草科研单位民主管理,不仅要关心烟草科研单位管理决策的对错,还应该针对民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而合理的意见,让烟草科研单位管理更加规范。因而,工会组织必须以培训、学习等多种方法来提高烟草科研单位职工民主管理参与能力,只有他们的民主管理素质上去了,管理质量才会有保障,才会真正实现民主管理目的。

(二)努力维护员工合法权益

作为工会组织,其职责就是以维权的方式让烟草科研单位民主管理趋于规范。所以,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就是对烟草科研单位民主管理基石的巩固。烟草科研单位职工的合法权益涵盖了职工工资待遇、社会福利、工作环境等方面,当然也包括了烟草科研单位民主管理参与、民主监督等。对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应该体现在烟草科研单位的整个改革发展中,以积极参与、全程帮扶的方式为职工服务。工会组织在帮烟草科研单位职工维权时应该遵循“平衡、整体、依法”三个原则。[2]具体来说,在维护职工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单位的利益,在发展中维权,在帮助职工维权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在维权时烟草科研单位和职工的合法利益都要兼顾考虑,把握好维权的度。如果职工中出现了非法维权,工会组织就需要耐心的教育引导,让他们明白应该如何以正确的方式维护合法权益,因为维权需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

(三)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切实履行工会参与烟草科研单位民主管理的职能,认真做好职代会工作,利用职代会实施民主管理,并以此履行职工监督、民主评议等职责。工会组织应该定期开展职代会,通过会议进行民主管理专题学习,努力提高职工民主管理意识。并且,工会组织应该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和烟草科研单位的关系。在民主管理中,重视生产经营,在生产经营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提倡烟草科研单位通过各种劳动竞赛活动来提高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比如争先创优、一流岗位创建等等。利用职代会联系制度沟通好上下级关系,使烟草科研单位的高层管理者能够对基层的问题有更多的了解,并认真听取职工们的建议。换言之,新时期的工会组织必须认真探索更为完善的职代会制度,在烟草科研单位发展的各个方面,只要和职工的实际利益有关系,工会组织就应该利用职代会进行商讨和解决。

(四)发挥好工会组织在烟草科研单位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工会应该积极发挥在烟草科研单位改革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以群众活动优势推动本单位的发展进程。烟草科研单位工会组织应该全面地参与单位内部的民主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科学的调研、审议,对烟草科研单位发展涉及到的各方面改革都要尽全力利用自身的群众优势,配合党政方面做好整个工作,以便于改革发展的高效进行。工会要主动参与涉及到职工群众利益方面的内部改革,而工会组织的领导也应该参加单位的发展改革框架讨论,分析改革方案,了解改革发展思想。通过了解改革情况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维护好烟草科研单位职工的根本利益,激发职工群众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放心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出聪明才智,与烟草科研单位共同发展。

三、结语

在市场经济时期,很多烟草科研单位正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这使得工会组织参与烟草科研单位民主管理内容、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工会在现代烟草科研单位民主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是促进烟草科研单位稳定、社会和谐的一大保障。当前,工会组织在烟草科研单位民主管理中已经不能只依靠职代会来进行,还需要不断地针对烟草科研单位发展形势探索更为多元化的民主管理模式,在群众路线方针的指导下让职工积极参与烟草科研单位民主管理,以便于实现和烟草科研单位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科研单位的发展篇5

【关键词】计划项目;科技;产出

0 引言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和科学技术的长远发展目标,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组织实施高层次的科研项目,是国家科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体落实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引导科技活动走向、调配科技资源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本报告涉及的国家科技计划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以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地方科技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大力提高地方科技进步和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地方科技工作以地方科研院所、地方高校和地方企业为依托,围绕本区域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研究,加强原始创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区域的科技能力建设。因此,地方单位是地方科技发展重要科技资源,地方单位承担的国家计划项目的能力及产出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单位的科研水平和实力。

1 地方单位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情况

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是我国科技部发展规划的三类主体计划项目,五年为一个计划周期。从科技布局来看,北京作为首都,是科技资源最为密集的地方。每年北京地区承担的科技部计划项目无论从数量上还是金额上都是全国第一大户。2011年和2012年是“十二五”的开局年,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支撑的角度出发,地方单位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同样不容忽视,因此,了解和掌握“基层科技”力量的综合实力以及科技创新力也是十分必要的。

1.1 规模及技术领域分布

据统计,2011-2012年北京地方单位承担973计划、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累计承担项目总数占北京地区三类主体计划项目承担总数的7.6%;地方单位承担三类计划项目的科技部计划拨款总额占北京地区三类主体计划项目科技部计划拨款总额的7.9%。

2011-2012年,从北京地方单位累计承担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和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计划拨款额按技术领域分布来看,地方单位承担的各类计划项目科技部计划投资领域各有侧重,按各技术领域的科技部计划拨款额占该类计划项目科技部计划拨款总额的比重10%及以上的标准来看,占首要地位的分别是:863计划重点投资于生物和医药技术、973计划重点投资于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重点投资于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如下表所示:

1.2 按执行部门分布

将项目数在各类承担单位之间的配置按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划分,在三个主体计划中,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以企业为主,占五成多;973计划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主,各占五成左右(见表所示)。承担项目数量较多的科研院所包括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农林科学院,高等院校包括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企业包括北京新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等。

1.3 产学研合作情况

国家科技计划在实施中积极鼓励产学研合作。①不同类型科技计划在科学探索研究、先进技术或新技术研发、技术成果应用和推广等阶段所采取的布局和上下游关系,有助于促进产学研合作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北京地方单位承担的三类主体计划中64.4%的项目有产学研合作。

根据参加单位在项目中的作用,科技计划项目中的产学研合作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以企业为主,科研院所和高校配合进行研发及技术攻关;二是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导进行研究,企业部门为辅;三是政府部门或其他单位牵头组织实施的产学研合作。

据2011-2012年的国家计划项目统计数据,863计划、97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的产学研合作均以前两种方式为主,但略有不同。科技支撑计划和863计划中,半数以上产学研合作属于以企业为主、科研院所和高校为辅的研究项目,973计划则96.3%的产学研项目属于以科研院所或高校为主、企业参与的研究项目。

2 北京地方单位承担项目产出效果分析

根据2011-2012年国家计划项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从项目的当年到位资金的人均分布来看,2011年和2012年人均到位资金略有波动,但从整体来看,地方单位的实力与中央单位的人均承担能力差距不大。

从三类主体计划累计到位资金中自有资金的占比情况看,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由地方单位承担的项目的累计到位资金中五成来源与自有资金,而自有资金中又有六成以上来自企业资金,数据表明地方单位中企业承担主体在高水平研究项目中的投资比重较高,具有较强的科研支撑能力,相对比之下,中央单位承担的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自有资金比重较小,其中企业资金更显不足。973计划的研究中央和地方单位呈现出相同特点,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且以部级政府资金为主,地方政府资金投入较少,国家仍然是基础研究的主要投资主体。

根据统计数据,2011-2012年期间,从人均数量来看,三类主体计划中地方单位承担的863计划人均要好于中央单位的人均量,97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的人均量地方单位与中央单位相比,差距在0.03-0.24之间,其中973计划人均论文产出量地方单位比中央单位差距稍大些。

从三类主体计划人均发明专利申请量比较,地方单位承担的科技支撑计划人均发明专利申请量要优于中央单位,高出0.02-0.03件,而863计划和973计划则稍逊于中央单位的人均发明专利申请量,差距在0.01-0.04件之间,仍然可以看出,地方单位在承担973计划的人均发明专利产出量与中央单位的差距稍大些。

3 存在问题

3.1 地方政府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地方单位基础研究人均产出低于中央

973计划即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旨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是面向前沿高科技战略领域超前部署的基础研究。从累计到位资金来看,973计划项目累计到位资金中基本全部来自政府资金,截至2012年底地方政府对973计划项目的累计到位资金仅占全部政府资金的0.3%。虽然目前我国基础研究主要依赖国家支持,而地方政府的投入显然偏小。从中央、地方承担973计划项目产出效果来看,数据显示,地方单位承担973计划项目人均与中央单位相差0.24篇,人均申请发明专利与中央单位相差0.04件。地方单位承担基础研究的人均产出也明显低于中央单位。

3.2 中央与地方合作不足10%、地方依托中央占三成

在北京地方单位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中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其中45.8%的项目是与中央单位合作完成;地方单位与中央单位合作主要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科院部分院所为主。相比较,在中央单位承担的国家863计划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中,中央单位与地方单位合作项目占中央单位产学研合作项目的8.2%;与地方的合作单位中48.1%为企业,占到合作单位的近一半。

北京地方单位承担的国家973计划中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其中25.9%的项目与中央单位合作;与中央单位合作中的单位中,中科院部分院所、清华大学合作项目较多。相比较,在中央单位承担的国家973计划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中,中央单位与地方单位合作的项目占中央单位产学研合作项目的3.8%;与地方的合作单位中78.4%是北京地方高校,其余的21.6%的单位是科研院所。在合作的地方高校中,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合作较多。

北京地方单位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其中39.7%的项目与中央单位合作;与中央单位的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要合作对象。相比较,在中央单位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中,其中与地方单位合作的项目占该类产学研合作项目的9.4%;在与地方合作的单位中企业占49.3%,其次是地方高校,占34.3%。

综上可见,第一承担单位为地方单位的产学研合作中,与中央合作的项目比重占三成以上,而第一承担单位为中央单位的产学研合作中,与地方单位的合作占比不到10%,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与地方单位合作较多的是企业单位,973计划与地方高校有较少合作。

3.3 地方单位承担项目技术领域研究不均衡

国家三大主体计划的实施,使我国在基础研究、高技术领域和支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重要基础。

通过“863”计划的实施,我国在信息技术、生物和现代农业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资源环境技术等重要的高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成果。

从北京中央、地方单位承担的国家863计划科技部计划拨款按技术领域分布来看,地方单位重点投入在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占43.7%,其次是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占22.6%;而中央单位从技术领域分布来看分布较均匀,与地方单位相比,在“海洋技术”领域也有研究,但未涉足“地球观测导航技术”领域。

通过“973”计划的实施,我国基础研究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以及综合交叉和重要科学前沿领域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展开。从北京中央、地方单位承担的国家973计划科技部计划拨款按技术领域分布来看,中央单位承担的国家973计划科技部计划拨款按技术领域分布依然较均匀,与地方单位相比,地方单位在重大科学前沿领域投入较大,占65.5%,而其他领域投入较小。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在人口与健康、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材料、制造业、能源、资源、环境、交通运输等领域,针对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大产业科技问题展开研究。

从北京中央、地方单位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计划拨款按技术领域分布来看,中央、地方单位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投入都比较均匀,相对而言,中央单位投入最高的是交通运输领域,地方单位投入最高的是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

4 建议

4.1 加强地方基础研究投入、推动地方基础研究发展

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泉,是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积累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是支撑国家长期持续发展的根本力量。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地方基础研究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地方单位作为北京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在推动有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十二五”北京基础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依托。

为扭转地方基础研究薄弱,地方政府应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壮大基础研究队伍,只有基础研究长期的积累并实现与多学科综合交叉,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地方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才会不断增强,更好的推动地方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在改善民生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奠定科学基础。

4.2 促进央地单位合作、助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北京聚集了全国半数以上的中央单位,承担的国家计划项目也居全国首位。充分利用好中央在京资源,为推动地方的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央单位承担的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中,与地方单位的合作不足10%,但在合作的单位中企业占近五成。众所周知,863计划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科技支撑计划是面向国民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以重大工艺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应用示范为重点,这些高水平领域的研究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因此,在依托企业进行产业化发展的前提下,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必然更多的倾向于企业承担。中央和地方单位在科技支撑计划的结合,有益于地方重大科技问题的突破,提升产业竞争力。以中央单位主导利用地方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优势,可以便于中央单位对地方的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服务地方科技发展。目前看来,地方企业整体合作的项目绝对数量较小,因此就地转化效果不具明显优势。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政府可积极搭建合作平台,促进央地单位资源有效对接,为促进地方科技快速发展。

4.3 扩展技术领域,增强区域科技支撑能力

中央单位作为国家的科技发展重要支撑单位,科技部计划拨款从技术领域分布来看,发展比较均衡,研究领域较广,全面推动了国家的前沿和重大科技问题的突破。相对比之下,北京地方单位作为北京地区科技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在技术领域的发展上略有侧重,例如,生物和医药技术、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等等,在推动这些优势资源领域的发展上北京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了各种科研基地。但,依托首都中央资源优势,我们应更多的挖掘中央资源为北京地区所用,扩展地区科技研究领域,推动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提高北京市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推动产业发展。

4.4 依托中央优势资源、提升北京地方科技发展

在所调查的承担国家计划项目的企业中,我们发现,优秀的地方企业的发展,多数是在中央单位高水平科技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为北京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地方单位与中央单位的合作,是提升地方单位科技实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德瑞,周贵生,顾全,等.部级科研项目投入的若干问题研究[J].科研管理,1996(3).

[2]房卫东,等.面向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整合管理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2(05).

[3]吴育华,王凤鸣,等.星火项目实施效果后评估分析[J].中国农机化,2009(221).

科研单位的发展篇6

农业科研单位附属学校子弟学校改革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中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等对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的学术界针对农村中小学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这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指引作用。由于我国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国,因此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业科研则是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在农业科研单位附属学校的研究上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在对偏远落后地区的农业科研单位的学校的教学缺乏足够的关注,在体系的转化上存在着缺陷。现分析如下:

一、农业科研单位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研究

农业科研的最终目的是为农村、农民和农业的生产服务,通过科研的开发,提升农业产品的产量,拉进与农民和农业生产的距离,能够使得当某一新成果和新技术推出现时,科技开发人员能够直接与农民进行交际,直接了解农民的需求和技术上的需要,通过技术和信息反馈,使得科研人员能够及时地调整研究内容和方向,使得产品更加符合生产实际和农民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对于农村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农村科研单位是农业科技的主力,为农业科普工作提供技术性的保障。农村科研单位通过宣传展示、发放技术资料、接待农民来访等形式,及时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其二,通过开展农业科普教育,培养学生认识、了解农业。农村科研单位作为中小学校校外农业科普教育科研基地作为中小学校学生校外农业科普教育和农业实践的产所,能够为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其三,通过农业科研,促进生产力发展。目前,我国的农业正处在发展的新阶段,农业生产有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但是我国农业成果转化速度慢,产业化的程度低,农业科研单位则可以解决这样的局面,缓解在科研和经济体制下的人员分流和再就业的压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二、农业科研单位附属学校(子弟校的中小学)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研单位办中小学教育,在我国有着悠长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穷国办大教育”的背景下,伴随着共和国建设发展历程的农业科研单位办理的中小学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入进行,随着农业科研单位改革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国家一系列农业科研单位分离社会职能政策的先后出台,目前农业科研单位办理中小学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农业科研单位,其主要职能是为农业发展提供服务。搞好农业科研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是实现国家农业长治久安和保持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科研单位地处农村,自身收益很少,基本全靠国家投资,债务和社会负担缺越来越沉重,生产经营日渐艰难,甚至出现了一些职工生活困难的情况。农业科研单位办社会职能的系列政策都提出应分离中小学,但时起时伏、难分难离。

1.农业科研单位办学是以忽视单位职工在职培训为代价的

尽管很多农业科研单位出于非经济利益的考虑,比较愿意对普通教育这种与自身经营活动并不直接相关的活动进行一定的投资,但这却是以忽视单位职工在职培训为代价的。从农业科研单位投资的行为动机出发,一般来说,农业科研单位教育投资的重点应放在职工的在职培训上,但却因农业科研单位创办中小学使单位对经济利益追求动机的弱化,导致单位对职工的在职培训等本应由单位承担的教育投资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农业科研单位办学对教育与单位自身的良性发展不利

虽然可以采用农业科研单位投资中小学教育可以大大缓解我国教育投资紧张的局势,但是直接采取农业科研单位投资、管理的方法,从当前形势上来看,已经不符合时代的潮流,不利于教育的综合发展和企业的自身改革。首先,中小学教育起着培养国家下一代人才的作用,它有着与之配套的管理方法和内容。中小学教育与经济不同,农业科研单位与学校也不相同。从某一方面来看,教育也需要遵守经济发展的规律,但是教育更要遵守自身的发展规律。农业科研单位作为非专业的教育管理机构,在投资管理学校方面来说,对中小学的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发展越来越不利。从目前整体来看,固然存在某些农业科研单位办学质量还很不错的情况,但是相当多的农业科研单位的投资办学的设施设备、师资情况都很薄弱。其次,农业科研单位作为农业科研的领导者,从事着自身特定的工作,把中小学这样的重要任务压在身上,这需要农业科研单位的领导者既懂农业,还要懂教育发展,这加大了农业科研单位的负担,对当前所培养的专业人才来说极为不符,与农业科研单位自身身份不符,也不利于农业科研单位的自身集中精力搞好农业方面的研究发展,对以后的农业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凸现出来。最后,采取农业科研、中小学教育与一体的投资方式,使企业自身经济负担越来越越重,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需要投资在中小学教育上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造成了农业科研单位效益日益低下,经费开支严重不足的不利影响。

3.农业科研单位办学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和统一配置教育经费的不利

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培养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占用和消耗。这就是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投资的利用问题。资源配置合理,教育投资的利用效率就高;反之,就会造成损失、浪费、降低或产生不良的后果。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农业科研单位投资举办普通中小学有其客观的合理性,但弊端越来越显的严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农业科研单位投资办中小学的行为将会逐步消失。应当承认,在计划经济的特定环境下,农业科研单位办学校为我国的教育发展拓宽渠道,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农业科研单位办学校在一些地方,由于农业科研单位办学造成的“负债”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而学校教职工也存在合法权益得不到基本保障的可能。

三、农业科研单位与学校分离的解决策略探讨及其前景预测

1.解决策略

由于农业科研单位与学校分离有着极强的社会职能,所以不管是政府还是农业科研单位都既不能盲目进行,操之过急,同时相关负责人也不必停止不前,无所作为。由于农业科研单位要参加市场的竞争,因而要确立先进的管理制度,就务必要解决在市场经济中学校和农业科研单位的关系问题。在农业科研单位附属学校没有被当地政府没收的情况下,应极力对办学体制进行改革,将附属学校置于市场竞争之中,找寻属于自己发展的新方式。农业科研单位附属学校可以在科研单位的内部进行分离,将其推入社会,实行办学体制改革。这样的解决办法就是“穷国办大教育”为基础,从国家的角度出发、一级一级向下分配热舞、依靠社会的力量、做到因地制宜。坚持多种办学体制并存、多种办学形式并存的新路子,完善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体制。

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中,相关负责人强调指出“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不走多种形式办学的路子,别无选择”。因而,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似乎可以在继续努力办好农业科研单位附属学校的基础下,探索发展农业科研单位中小学的新模式、新思路、新方法”。从实践的角度看,有些公办的中学和小学大都实行了这样一种办学体制,即“民办公助”或“国有民办”,那么这样对于用自己的资产办学的农业科研单位,则更加能够实现“民办公助”或“国有民办”的新型办学体制。

所以,文章作者在对一些文献(相关文件,国家政策等)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建立农业科研单位附属学校是从当地政府、农业科研单位、农业科研单位附属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这个做法不但符合我国最新的文件精神,又能适时地兼顾地方的困难和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还可以解决农业科研单位附属学校面临的诸多问题,这样不但有利于发展和保持办学条件、师资等一系列优势,确保农业科研单位子女能进一步接受来自于农业科研单位内部优质教育;这样不但可以使教育资源得到增值,也可以使当地教育资源不至于流失太严重。农业科研单位应当迎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增强竞争能力;建立先进的农业科研单位制度,提升农业科研单位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又在地方政府应尽的职责和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样既能用足了文件,解决了问题。

2.前景预测

(1)农业科研单位中小学继续由科研单位自办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从大形势来看,政府已允许农业科研单位附属学校收取非科研单位子女的办学成本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费困难的问题,同时也削弱了科研单位的负担。因而科研单位附属中小学有继续由科研单位自办的需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和科研单位的需求,这种办学方式在发达国家也并不罕见的。不过,此问题必须从政策、法规、理论的角度给出明确的“规则”,否则,科研单位总是会认为地方政府早晚要对其附属的中小学实行剥离,自然出现抵触心理。如果企业出于自身的需要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愿意长期举办中小学,应肯定这是合法的,并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2)政府与农业科研单位共建共管的办法探讨

当地争睹与农业科研单位共建共管。这样的做法对离城市较远、农业科研单位又有办学需求、但又负担不起所需经费的子弟学校有一定的效果。采取农业科研单位和当地政府共同办学、进行共建共管。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由当地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办学经费包括教职工的工资支出,由企业和当地政府双方商定,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担。

(3)整体移交地方可行性的探讨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之中,农业科研单位必须要转换经营机制,以图建立一个权责明确、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对农业科研单位办学校等种种社会职能进行逐步分离,这个改革的内容和方向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相关人员也必须清晰的看到,农业科研单位创办的中小学教育与其他社会服务机构是有着明显的不同的,中小学教育是各类教育的基础,对提高企业后备劳动者素质乃至企业的整体素质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稳定职工队伍、加强企业凝聚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从一定程度来说,笔者认为这是整体移交是值得商榷的,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实现农业科研单位与其子弟学校的分离是势在必行的。

四、结论

因此,要保证农业科研单位中小学在移交地方政府后的办学资金问题,使之形成制度性的、规范的支出保障机制。发展农村教育,不仅关系到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国家农业科研的发展。但仅靠政府提出的举措来办教育,是不能完全满足农村青少年的教育需求的,需要社会多方面的支持。新阶段的农业科研不可能使得农业产业中获得高额的利润。但是农村科研单位也要发挥其优势将农业科技成果作为公共产品,政府也要对农业科研工作进行直接支持,带动其附属学校教育布局的发展。在这个教育改革极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肩负起科教兴国这一使命,一方面要做到改革与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不相适应与财政管理体制;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财政制度,将地方政府承担义务教育的压力适当分散,从而尽可能保证中小学教育经费来源的稳定,从而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巩固当下中小学的教育成果,充分体现政府对农业科技的主导性,让农村教育真正地走出困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珍.浅谈企业子弟学校在困境中的生存和发展[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3(1):99-100.

[2]倪小舟.企业子弟学校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J].中国石化教育, 2001(001):6-6.

[3]李水山,戴洪生,郑其春.中国教育的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5,2(2):3-8.

[4]陶小洁,霍仕平,许明陆.浅谈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科普工作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管理,2008,(2): 60-61.

[5]张希鼎.国有大中型企业子弟学校移交地方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

[6]Sheldon K,Biddle B. Standards,accountability,and school reform: Perils and pitfalls[J]. The Teachers College Record,1998,100(1):164-180.

[7]杜强.关于厂办子弟校剥离交地方后办学思路的几点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18(10):27-28.

[8]Reese W J. Power and the promise of school reform: Grassroots movements during the progressive era[M].Teachers College Pr,2002.

[9]宣秀玲.对国有企业普通教育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3,4.

科研单位的发展篇7

关键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功能定位;发展途径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是应用技术研究和作物育种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的坚实基础。基层院所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成为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强所,需要“战略”定位研究。

1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性质

1.1 科研层次的基础性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是农科系统的基层组织,是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节点,上游农业科技的试验田,下游农业科技的供应站。加强基层农科院建设是实施农业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的重要基础。把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纳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统筹和支持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农业均等化、永续化发展的重要前提。

1.2 组织宗旨的公益性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服务对象是农民群众,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体现着很强的非营利性。这种非权力化和非利益化的基层农业科研组织,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构件,是维护国民经济基础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安排。繁荣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强化国家农业科研能力的重要内容,坚持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性是深化改革的主线,政府投入是保证公益性的前提条件,发展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职责。

1.3 科研对象的地域性 农业科研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科研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要受气候、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制约,生产措施、技术手段、操作程序都带有显著的地域性。这种地域性是基层院所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生态条件复杂多样的大国,建设农业科技强国离不开广大基层院所的参与。

1.4 学科专业的应用性 基层农业科研是以区域特定的农业生产方式为背景,以现实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为基础,针对农业生产中某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而开展的创造性研发活动,有着提升地方农业发展水平和粮食生产能力的显著作用。研发地域性大宗和特色农产品先进适用技术,是基层院所生存发展的策略和优势。

1.5 科研周期的长期性 农业科研是一个长期投人、延伸发展、递次创新、渐进积累的过程。动物和植物育种研究,除了受动物和植物生命周期、自然环境的影响外,还要受农业生产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要经过多代的遗传、筛选、培育,才能育出新品种,须有“十年磨一剑”的韧劲。

1.6 科研过程的风险性 农业科研的风险集中表现在:发明创造难,周期长、风险多;科技应用难,不仅受到推广组织、推广方式以及推广人员的制约,还受地域、市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因素多,需要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引导。基层农业科研事关国家农业和粮食安全,国家应该把统筹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的发展提到战略高度上来。

2 农业科研单位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构建技术创新机制的主要角色,科研单位、生产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三者的作用是不可分割且不可缺少的,技术创造、技术创新两个关键环节是有机链接且不可或缺的。农业科研单位作为技术发明创造的主力,以产业技术提升作为标杆,生产企业作为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是以产业发展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在创新投入决策和收益管理方面,企业起着主导作用;在技术发明和创造方面,科研单位起着重要作用。政府管理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的科技投入包括科技研发资金、技术装备资金、市场开拓资金等许多类别的资金,科技研发资金只能投入具有技术创造能力的科研单位,不能投向企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投入者和受益者,通过技术转化,获得商业利益,向国家交税,国家通过税收在国民收人再分配中给科研单位研发经费,进一步从事技术创造,向企业提供新的技术,推动企业发展,如此良性循环。如果企业吸纳了国家的研发经费,就减少了科研单位的经费,一方面,造成企业之间商业竞争的不公平,另一方面,降低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消耗了科技资源。

2.1 企业是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 在创建国家创新体系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科技创新的结果必须由企业、工厂、农场等独立的生产单位吸纳和承接,实施技术的转移,使科技创新的商业价值得以体现。农业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和收益的主体,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技术创新是要素组合。技术创新是经济概念。创新一词是由经济学家而非科学家提出,创新的最终目标不是“创造新的东西”,而是让新东西创造更大的价值,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企业是科技创新投资和收益的主体,即企业是科技创新的

主体。

2.2 科研单位是技术创造的主力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似乎认为企业“创造了新的东西”,混淆了技术创新与创新体系的概念;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主体,企业是基于发现和发明的新产品生产营销的机构,是科技创新投资和回报的主体。科学家发现科学规律,发明技术,创造产品。科技创新是有特殊内涵的,科学和技术是不同的,科学是“发现”原理和规律,回答的是“是什么(what)”和“为什么(why)”,用的英文单词是discovery;而技术是被“发明”和“创造”出来的,回答的是“怎样做(how)”,英文单词是invention(发明)和creation(创造)。目前,农业企业自有科技研发队伍的能力有限,不能全面承担科技创新任务,技术产品的产生多数起源于科研单位。综上所述,便可明晰“主体一主力一主人”之间的关系:企业是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科研单位是技术创造的主力,科技人员是科技创新的

主人。

2.3 科研单位必须与企业协同创新 技术创新与技术创造的不可分割关系决定了科研单位必须与企业协同创新,才能实现科技创新的目标,并促进科技创新水平的螺旋式上升。除了新诞生的技术之外,其实大量的技术是在现有元素重新组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技术的本质内涵就是一种方法、流程、装置。同时,技术创新与技术创造具有不同特征,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是把产品制造出来,这个产品制造的背后是制造和装配过程知识的显性化、结构化、标准化的工业核心技术,是“方法一流程一装置”的具体体现,科学是人类共享的东西,而技术则是专利的,在科学向技术转

化的过程中,把科学知识传播到企业,应该是公益包容的。在技术形成产品的过程中,将形成专利,科学家和工程师创造的专利,必须通过企业的投资转化成产品,从而获得收益,具有排他性。作为技术创造的科研单位和技术创新投资主体的企业,应该协调好关系,各司其职。国家的科技资源必须定向地投向与企业联合进行特定目标研发的科研单位,确定好创 新过程的组合关系,科研单位为企业进行技术难题的研发,优化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科研的技术创造的组合,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 波,庄忠钦,苏 晖,杨 扬.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05):6-11.

科研单位的发展篇8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4-000-02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在科研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整合单位的内部资源,引导职工的行为,制定科学的管理目标,从而确保科研事业单位的经营目标的实现。然而,从我国目前科研事业单位的发展状态来看,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只有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才有利于科研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本文从科研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入手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科研事业单位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全面预算科研单位管理科学化

全面预算管理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单位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全方面的总体预算,是一定时间内单位经济活动的货币表现。如果没有信息化、系统化的全面预算管理,单位的经济管理活动将会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经营决策的制定也缺乏客观依据,单位的整体经营状况将受到很大影响。加强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推进内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有利于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从而为科研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作为科研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进行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我国科研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并不乐观,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下面就科研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一)科研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指标

目前,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的管理指标不明确,缺少科学性、有效性,具体表现为:对于科研工作中的资源耗用量、工作难度盲目夸大,而蓄意缩减工作产出的预算指标,这就干扰了预算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效能不能充分发挥,导致预算指标制定不科学。在科研事业单位有些人为了获取额外的奖励性报酬或者取得升职机会,人为地虚报投入和产出指标,利用实际业绩与预期指标间的差额谋取私利,这些行为不利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科研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缺乏对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认识

我国科研单位的部分管理人员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重要地位的认识,并且把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归属于财务部门单独负责,没有引起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对科研事业单位的战略性功效没有显现出来,因此,使得预算管理工作的目标执行缺少严肃性、权威性。此外,全面预算管理的激励性机制欠缺,科研事业单位的人员缺少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增加了预算指标制定的难度,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困难重重。

(三)科研事业单位中缺乏完善的全面预算测评体系

我国许多科研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缺乏必要的体系保障,通常由单位的财务部门负责预算,多数单位没有交由专门的预算机构进行预算,权威性、可操作性较差。而且预算工作缺乏基层人员的参与,可执行性不强。我国科研事业单位没有系统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考评体系,不能对科研事业单位形成硬性约束,相关责任也相当不明确。这些因素都制约了科研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科研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力较差

从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来看,许多科研机构的全面预算管工作理都停留在表面,使预算工作只是走流程走过场,没有实质开展下去。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编制、轻执行,增加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因为缺少制衡机制,预算的制定、调整都受人为因素影响。对于预算工作中的无预算和超预算项目没有进行相应的协调,预算工作中也出现了滥用职权进行预算调整等行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效果大大折扣,管理水平也难以得到提高。

二、加强科研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科研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力度

作为科研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应该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有效的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展。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优化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的资源配置,加强单位的管理效能。科研事业单位在人员配备上、职责划分上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此外,不能把预算管理工作仅仅看成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是科研事业单位全员的职责,要调动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与热情,做到单位全员都积极参与、良好配合的工作氛围。

(二)科研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科研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科研机构的竞争优势,就要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组织管理机构。在单位内部可以设置预算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预算的编制、实施、调控、指导等工作,把预算管理工作作为长效的机制贯彻执行下去。科研事业单位要把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基础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并建立相关责任机制,权责明确,增加有关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三)科研事业单位要把市场作为预算管理的导向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将科研事业单位逐步推向市场,自从实施科研事业单位的企业化管理以来,许多单位都出现了根本性变革。在这种发展趋势下,科研事业单位能够取得的经费支持开始逐年下降,此外,加之科研项目需求单位对成本进行严格控制,由此可见,把市场作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全面预算能够提高财务治理效率,使预算管理能够对经营者、管理者和财务人员进行必要的约束,从而确保最佳的财务状态。

(四)科研事业单位应构建综合性的预算预警机制

在科研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对于预算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预算指标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要进行科学处理,增加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些超预算情况要进行问责,追究相关人责任,同时从源头上进行追踪,并且进行及时的调整。同时,科研事业单位要建立预警机制,对于某些经常出现的预算指标超过经费限额的状况交由相关人员进行处理,不能由财务人员私自进行处理。对于指标的调整要由上级部门审批,只有通过审核才能进行调整。

三、结语

综上所述,科研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整体战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加强预算管理工作,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目标,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战略管理的科学性,确保科研事业单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在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前提下,推进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蕴菁.国库集中支付下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考.会计师.2011(11):99-100.

[2]郁文骏.全面预算管理在科研院所事业单位中的应用.行政事业资产与财

务(下).2011(8): 141-14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