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档案管理服务内容8篇

时间:2023-06-28 10:01:29

档案管理服务内容

档案管理服务内容篇1

【关键词】服务;档案信息管理;方案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逐渐发现了提高企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的主要内容,并不完全在于主体内容的完善上,还需要考虑到与之相关的各项工作内容,尤其是档案信息管理,亟待获得全面有效地改善。在社会的长期实践当中,很多的企事业单位提出了一些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并创设出了一些新颖的管理方案,但是对于整体工作效率地提升并没有太大的作用。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当前的企事业档案信息管理虽然不遗余力地引进一些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设备,但是理论性质的服务理念依然没有获得太大地改变,工作人员完全地秉承着“以完成任务去完成工作”的理念去工作,没有太多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当前国内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管理,非常奇怪的一部分内容在于他们都没有形成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观念,工作人员都没有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仅仅认为档案管理是公司的一个必要部门,按秩序去完成其中的工作即可。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很多的工作人员开始出现了懈怠的心理,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采取了敷衍的工作方式。而现阶段的档案管理,不仅对整体的服务效益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而且成为了服务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为客户提供最为直接切实的服务。如果在这个时期,持续保持以往的档案信息管理状态,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服务质量,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进程将会产生较多的阻碍。为此,我国国内的企事业单位,需要对当前时代下的档案信息管理内容进行多方面地完善,秉承单位内部的服务理念,采取最为合理的管理方法,进而推动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

一、分层管理法

在现阶段的企事业单位中,存在相当多的信息资料需要进行合理地分类和整理,如果本身的档案数据资料过于冗杂,将不利于服务工作的开展,查阅资料的速度会显地十分慢,难以满足人们的实际工作要求。分层管理方案便是应对这种状况的最好管理方式,它的特点主要凸显于针对性的分层管理上,即在收集整理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对全部的信息资料加以分类,分类的标准一般被定为服务对象,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进行科学的分类。之后再根据不同的类别,提供最为切实的档案信息服务。相比于其他的档案信息管理方法而言,分层管理法的实践性相当强,实效性也会更高。需要注意的是,在以往的企事业单位工作中,已然有相当一部分的档案管理人员对各种资料进行了分类,因而很多人将分层管理法视为一种陈旧的管理办法,本身的实际效用已然发挥到了极致,没有太多提升的空间。但是本文中的分层管理法,并不是简单的档案分类,而是整体档案管理中的分类,包括档案服务对象、信息收集目标、信息资料内容,同时,还有必要在档案信息管理部门下,分设一些下属部门,由这些部门分别对自己的工作内容进行管理。此外,对于不同部门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也需要有一定的区别。分层管理法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服务理念的遵循上,之所以要开展多样的服务内容,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服务对象的不同上,人们在实际的工作中,所需要的档案信息服务内容是不同的,对它们进行科学有效地区分,能够使整体的管理流程更加科学有效,人们能够从中迅速有效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档案资料。分层管理法的开展,在于对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的细化,而其中的细化管理,不仅是整体工作开展的基础,而且是优化服务质量的主要方法。现阶段的企事业单位工作,十分注重对工作的细化,而且只有对工作进行细化,只能实现精细化的管理,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因而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管理,需要实时地应用分层管理法,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益。

除了上述的各种优点以外,分层管理法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如果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工作量,如果再对其进行分类,将会是画蛇添足的行为,对于整体的服务质量提升,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而且,在应用分层管理方案的时候,需要对服务内容和服务主体进行一定的分类,而相当多的企事业单位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导致很多档案信息,在进行查阅的时候,出现较多的阻碍。同时,在档案信息管理部门下分设相应的分类部门之后,一旦服务内容和责任出现不明确的状况,将会严重影响到档案信息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此外,分层管理法的开展,对于管理内容的分类,并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和方向,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习惯于按时间进行分类,将较为陈旧的档案划分到一个下属部门,较为新颖的档案划分到另一个下属部门,以促进整体工作效益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些管理人员又发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时间的划分上,不能确定最为合适的时间标准。大多数的企事业单位在运用分层管理法的时候,将时间的标准设置为两年,两年以前的属于陈旧的资料内容,两年以内的属于较为新颖的资料内容。在这样的分层管理中,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对档案不断地进行更新工作,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地进行。

二、数据库结合法

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传统的内容得不到人们的认可,而且不再是当前社会的主题。在现阶段的企事业单位管理中,存在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即数据库结合法,将现有的管理设备和管理方法,与数据库完好地结合起来,双方进行科学地互动合作,进而使得档案信息管理的工作内容更加完善科学。数据库结合法的运用基础,在于对网络数据库的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优先利用网络技术,创设出独立的数据库,并将收集整理到的全部内容,实时地输入其中,以提高整体的服务效率。数据库结合法的最大效用在于,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有效地为客户找寻到相应的档案信息,并选取针对性的服务内容进行服务。现阶段的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运用最多的方法都是数据库结合法,将企事业单位的整体档案管理与服务,完全地与数据库结合起来,双方相辅相成。由于互联网是该项工作开展的基础,因而这种方案下的档案管理最为完善科学。同时,传统的档案管理采用的主要的是纸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当前的档案管理在采用全新的数据库以后,能够全面地更新档案管理方法,为人们提供最为切实的服务,而且信息资料的收藏空间将会变得相当大,不会像传统的档案管理那样,需要对档案进行翻阅查找,整体的搜寻过程十分不易。

数据库结合法也有着自己的缺点,它的最大缺点在于网络的特点,即面向的人群是全体的社会人。因而在运用它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直接威胁。最主要的行为体现在数据信息的直接侵入上。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完善和更新,越来越多的人群掌握了相当多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而其中不乏存在一些社会的不良分子,他们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更多地偏向于资料的盗取或删除。虽然企事业单位的数据库建立相对较为独立,但是始终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于是长期面临着外界的各种挑战和威胁。而一旦档案信息资料遭到损毁,无疑是对档案管理部门的致命打击,整个部门会趋向于瘫痪。在这样的状况下,档案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具有极高的专业素质,高效地操作电脑,并将数据库的防护措施进行全面的完善,使得整体的工作效益趋向于最高。

三、自我档案管理

在新时期的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工作开展,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工作理念,而当前的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工作,面向的更多是不同的人群,因而整体的服务理念也应该服务于人。为此,一部分企事业单位对现有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创新,开辟了自我档案信息管理的方式。这种档案信息管理档案,虽然十分推崇客户的自我管理,但指地并不是完全地将管理权利和流程赋予客户,而是为客户提供一定的管理平台,由客户对自己的信息进行更新、完善以及查阅,后台的服务依旧是由企事业挝坏牡蛋腹芾聿棵趴展。在现代化的经济建设进程中,自我档案管理明显属于一种十分大胆的想法,并且也具有了相当高的可行性。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一旦客户产生了档案信息服务的需求,首先需要与档案管理人员取得联系,然后将自己的实际需求内容完全地阐述给管理人员,然后再由管理人员进行相应资料的检索。这个过程相对较为麻烦,而且很多时候容易出现多种失误的现象,不利于整体档案管理质量地提升。而在自我档案管理当中,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主题需求,直接地检索自己想要得到的档案信息,并进行知识体系内容的攫取。

自我档案管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对于自我档案的管理,首先需要人群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基础和对先进设备的运用能力,如果客户不具备这些方面的内容,那么自我档案管理将不会产生实际的效用。而事实上,现阶段的国内人群体系,虽然知识人群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是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群,缺乏良好的科技认知和使用能力,因而自我档案管理对这部分人群是不适用的。为此,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往往不能全方位地采用自我档案管理,还需要秉承服务理念,根据客户的不同状况,制定最为切实的服务内容,以获得人们的支持,进而产生相当大的服务效益。

结束语

新时代的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重挑战下,必然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改革,无论是哪种管理方法的选择,都需要秉承严格的服务理念,切实地为公众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天龙.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22)

[2] 马欣. 新时期如何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J]. 赤子(上中旬). 2016(18)

[3] 张巍巍. 人事档案管理[J]. 中外企业家. 2016(29)

[4] 邓强,马玉妍. 做好新时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探拓――在发挥大数据优势的背景下[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6(12)

档案管理服务内容篇2

【关键词】档案管理;创新;服务模式

一、前言

信息资源在信息时代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档案管理工作关系着信息资源的存储、传输、运用,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对档案管理的创新和对档案服务模式的研究,尤其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对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档案管理与服务模式现状

第一,档案管理工作守旧,缺乏创新。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的归类和整理,传统的档案管理仅仅重视对信息资源的分类整理过程,忽视对档案管理过程的高效性和时效性,且档案的有效利用和后续维护等重视程度较低。第二,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统一标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没有科学的制度约束,档案的整理和收集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档案管理的效率较低,时间成本较高。第三,档案的信息化、集成化程度低,现代技术应用并未普及。档案的管理仍沿袭传统的人工管理的方式,增加用人成本,智能化信息资源管理效率并不高。第四,档案管理忽视以档案内容为服务宗旨。存在着随意管理的现象,档案管理的信息内容存在盲目性、重复性,服务模式与现代档案管理进程相脱节。档案管理和服务模式存在诸多的问题,创新管理思路和改善服务模式是现代化档案管理的要求,是信息资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档案管理创新思路

(一)档案学理论研究。档案学是档案管理的遵循依据,对档案学的理论研究,突破传统的理论框架,寻求现代社会的档案学理论基础,为档案管理提供最为全面、科学的理论支撑。一方面,国家应对档案学做好统筹的理论研究,理论研究重点向以解决档案实际管理工作的问题倾斜,并研究档案管理中全局和细节的关系,突出微小信息资源对整合资源的作用。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期也要求档案管理升级转型,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建立一套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档案管理理论,指导档案管理工作。同时,档案管理理论研究重点由人工管理向智能管理转变,突出知识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二)转变档案管理思想。想要档案管理创新,就需要转变档案管理思想,从意识层面重视对档案管理的创新工作,提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第一,打破传统陈旧的档案管理旧观念。第二,明确档案管理是个智能的信息资源管理过程,是个动态的信息资源管理,从归档开始,涉及的档案人员等环节都需要智能化。第三,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的重要工作,领导层应将档案管理工作上升为机构运转的重要战略工作,突出档案管理中的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共享作用,同时鼓励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创新管理思路,把档案管理工作融入企业部门的运营背景中。(三)创新档案管理体制。档案管理制度是档案管理的约束和指导。创新档案管理体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明确规定档案管理的目标和原则,但管理制度的内容要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改变过去冗长、复杂的制度内容。其二,管理制度突出高效性,管理重点放在重要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上,对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明确的制度约定,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明确,避免出现一人多岗的现象。其三,档案管理要人性化,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人员的奖惩考核制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培养人员的档案管理的责任意识。(四)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中,需要遵循一套标准的、规范的工作流程。规范档案的管理工作需要规范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阶段性和系统性相吻合。首先,档案资料的编写需要充分优化,前期的整合和收集工作需要在机构运行基础上,对涉及到的重要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档案信息之间的链接也要突出层次性。同时,制定工作细则,档案提档和查阅需要规范登记流程,借阅需要按照要求的证件和证明才能执行,保证档案的安全性。其次,档案的立案和归档工作设置统一的标准,不仅仅是为了档案立案的美观性,也是为了后期查看翻阅的方便,快速。(五)建立电子文档中心。信息时代讲究信息的数字存储、自动获取功能,数字化和自动化是档案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为了实现档案管理的智能化,只有通过运用现代技术,利用计算技术推动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首先,信息的载体、传输、存储可以应用计算机技术并在计算机系统平台实现,减少人工抄写、归档的工作量。例如,可以建立电子文档中心,在平台内设置用户权限,拥有权限才能登录平台使用档案信息资源,在该平台上,可以实现信息资源有效传输和资源共享,既能发挥信息集成的中心效应又能达到信息公开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档案信息获取的流程。其次,加大对档案管理的机械设备投入,不仅仅是软件系统的引入,硬件设备也要与软件相配套。(六)创新档案管理模式。首先,建立起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就现阶段看来,身份认证技术、数据库技术、数字加密技术以及扫描技术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应用数字化技术则能够将文章信息资料转变为数字化档案信息,从而能够及时补充、更新以及整合信息资料,从而达到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与质量的目的。其次,建立起自动化档案管理模式。自动化档案管理模式的建设是创新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电子标签、数码扫描识别以及OCR识别是较为典型的自动化技术。建立起自动化档案管理则能够实现档案信息的自动采集、筛选、检索以及提取关键词等,并且还能自动处理以及批量处理档案信息资料。再者,建立起体系化档案管理模式。体系化主要包括了档案管理内部流程一体化、部门衔接一体化以及档案文档一体化等。主要是利用数据融合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数据集成技术来提高档案信息数据的兼容性与通用性。此外,应当建立起互动化的档案管理模式。在以往的档案管理中,往往每个档案信息只对应一份信息,互动较为缺乏,而通过建立起互动化的档案管理模式则能够有效优化档案管理的系统工作并且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七)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管理的执行者,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关系着档案管理的有效性,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迫在眉睫。首先,鼓励档案管理人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勇于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思想观念,培养他们的管理意识。同时,扩宽档案管理人员层次性。过去的档案管理人力资源配置并不合理,聘用的是较为年长、知识结构较窄的作为管理员。因此需要突出管理员的专业化,随着高校的档案学构建,学科的专业性逐渐凸显,档案管理人才应逐渐走进档案管理岗位中。

四、服务模式研究

(一)用户需求为导向。档案管理的服务内容是多层次的、跨领域的。档案管理的服务不仅仅是档案简单的归类、整理、立案,服务内容应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才能实现档案管理的社会效应。过去的档案服务属于被动式工作,档案资源存在的有无决定了用户享有的信息资源的可能性,若无该档案信息,用户则无法享受到该信息资源。因此,应改变服务内容,变被动为主动,才是档案的服务功能,了解掌握档案受众的人群结构,有针对性根据用户的需求调整服务内容,补充和弥补档案资源。并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整理和归纳,把用户的需求分为差异性和共同性,用需求导向来促使服务的模式创新。(二)创新服务方式。信息资源的公开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是档案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创新服务方式,达到信息资源的循环使用的时效性。首先,改变重视档案管理,轻视档案利用的观念。对档案的附属价值应提高认识,建立引导式的档案服务理念。其次,档案信息资源应及时公开,并实现有效的动态跟踪,尤其是图书档案资源在库信息的更新,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再次,增加档案馆藏之间的相互联系,实现资源的相互补充,同时服务兼具人性化和科学性,利用电子导航和系统超链接的方式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共享。(三)科学技术为依托。服务手段的创新主要以科学技术为依托。首先,强化对档案信息管理的网络建设,扩充档案信息管理的载体,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流动性和公开化。其次,改变传统的纸质服务模式,借阅、登记等流程实现数字化和电子化,档案的服务利用更快捷方便。另外,运用科学技术,对档案资源的客观实际情况优化整合,通过开发新的功能板块,增加服务项目业务,让档案服务向着有特色、多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满足档案用户的多方需求。(四)优化档案管理流程与业务标准。首先,重构企业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其次,对于档案管理的服务内容以及功能范围应当进行积极拓展,从而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服务水平与质量。再者,应当积极整合档案管理的各种信息资源以及软硬件建设,不断加快构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步伐。此外,应当加大引进具有活力以及先进性的新生力量并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安全保障措施来重组档案管理组织架构。再者,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制定个性化与专业化的服务项目。在对用户需求进行正确掌握与了解的基础上,对各类用户需求的特性与共同点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归纳整理档案信息资源,让档案管理更具有现代化与专业化性质。(五)深化层次编研。档案资料的编研是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编研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与创新。首先,应当全面优化档案的原始信息,并对该类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系统的处理,尤其是要做好分类与汇总有价值信息的工作。其次,因为档案资料种类多样、内容复杂而且数量庞大,所以在进行编研时可以采用优先级的方式来编研档案资料。再者,在编研档案资料时,应当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来完成,以确保编研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此外,还需定期将国家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编研与汇总到档案资料库中。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市场经济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时展需要创新,而以往的档案管理以及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档案市场发展的要求,所以,在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基础上应当积极探索以及创新档案管理工作,尽可能做到档案体制创新、方法创新、服务模式的创新,并且不断加大对新型档案管理服务模式的开发力度,不断推动档案管理工作适应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杨虹.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0(34):125-125.

[2]巩颖勤.企业档案管理创新工作的思考[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342-345.

[3]陶亚坤.关于民营企业档案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考[J].兰台世界,2006(11S):12-12.

[4]张薇娣,张薇娅.新形势下科技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51-153.

[5]代春娜,柴亚娟.对档案管理创新的几点认识[J].黑龙江档案,2009(4):43-43.

档案管理服务内容篇3

近年来,我国档案管理行业积极致力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档案管理服务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具体而言,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档案服务理念滞后

当前,“重管理,轻利用”的档案管理理念依然在档案部门普遍存在,社会档案意识缺乏,很多档案管理人员对创新服务理念不认同或不熟悉,仍然以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等作为档案工作的重点,被动提供档案服务,缺乏“以人为本”的档案管理服务理念,忽视档案用户个性化需求,这种落后于时代的观念意识阻碍了档案服务的创新工作。另外部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不高,服务意识淡薄,不能满足新时期档案服务创新工作的需要。

(二)管理体制陈旧

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配套的管理体制的约束,虽然当前我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我国档案部门长期以来受封闭性管理体制制约,尚未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模式落后,简化利用程序方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导致档案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缺乏有利的保障和监督环节。

(三)档案服务内容简单

目前我国档案服务的内容大多局限于档案实体服务,忽视档案深层次开发,这种相对简单、原始的档案服务内容难以满足信息社会下档案用户的高层次、个性化服务需求。而且当前很多档案的获取需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等待批复等繁杂手续,影响档案利用的时效性和及时性。

(四)档案服务方式落后

由于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较低,档案现代化管理设备和手段利用率较低,当前我国档案服务方式落后,目前仍采用传统的手工检索方式,各档案馆之间档案资源处于封闭状态没有实现共享,未建立完善的档案数据库,档案数字化进程缓慢,导致用户档案利用受时间、空间的制约,不利于档案服务水平的提高。

二、新时期档案管理服务模式创新对策

(一)创新服务理念

思想观念创新是档案工作创新的先导,档案工作人员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大力推动传统档案服务观念向现代档案服务观念的转变,从思想观念上重视档案服务创新,把提供档案为社会服务的使命感和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的责任感结合起来,由传统的档案封闭管理向注重档案资源开发、开放和利用为主转变。同时在档案管理日常工作中,积极总结档案工作实践经验,促进档案工作理论的系统化和先进性,以更好地指导档案实践的创新,要求积极主动地为使用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二)创新服务机制

合理的机制是档案部门服务创新的保障,档案管理相关部门应积极致力于服务机制的创新和改革,建立健全档案服务机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首先,应建立依法治档、工作顺畅、高效灵活的管理体制;其次,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起流程合理、管理科学、上下协调的工作机制;最后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才、用才和励才的管理机制,从而为档案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以面向社会化全面发展服务为战场,设置档案业务咨询机构,创建现行文件阅览中心、专题档案展览场所、网上档案目录中心等,适当建立档案的分级服务机制,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服务需求。

(三)创新服务内容

档案服务内容应随着时展不断拓宽,随着用户的需求而不断地创新。在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部门应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档案信息服务,由传统的被动服务、滞后服务、单一服务向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多元服务转变。同时还应重视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将档案中的相关信息转化为档案编研的成果,不断丰富档案管理服务的内容,促进档案服务内容的全面性,形成脉络清晰、类型全面、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档案资源库,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资源的社会效益。

(四)创新服务方法和手段

要实现档案的服务功能,必须创新服务手段和方法,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对档案服务的要求。在档案管理服务的过程中,第一,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档案工作的知名度和社会渗透力,加深人们对于档案的理解和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于档案利用的热情。第二,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重点档案、专业档案和特色档案的收藏,建立数字化、智能化档案馆,促进档案形式的多样化,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第三,不断推进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促进档案内部服务网和公众服务网站建设,使其成为档案工作宣传和档案信息服务的重要平台,同时改变传统档案服务只能对档案材料进行单一手工操作的方式,借助计算机网络、电子传输等现代化手段建立现代电子型档案信息服务模式,促进各综合档案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档案工作拓宽更大的服务天地。第四,积极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将档案转化为可利用的信息,以为档案服务提供基础。第五,应用网络扩大档案工作的活动舞台与辐射面,可开展在线服务和现行文件查阅服务,提高服务的及时性和广泛性。

三、结语

档案管理服务内容篇4

关键词:公共服务管理平台 档案信息 传播服务

“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平台,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部门作为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公共服务职能。档案信息传播服务是档案信息传播与服务利用的有效整合,传播的本质即服务,服务的目的即传播。传统的档案信息传播服务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方式被动、服务手段落后,不能满足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档案信息传播服务与公众的档案利用要求。要改变这种状态,笔者从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的角度来补充与完善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模式、机制等内容。并通过分析我国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现状,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传播服务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和有效的途径,将更加适应社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发展的趋势。

一、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内涵

“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涉及到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信息服务等多个领域。它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服务平台,其用户是普通民众,提供的信息内容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由此,笔者认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是一种面向公众、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网络载体,一般以政府为主导,企、事业单位为补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方法,充分整合社会生活中与大众息息相关的公共信息资源,并根据公众的需求向其提供更加有组织、有效率的信息服务,目的是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平进程。而作为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中的档案部门,如何以公众的需求为工作突破点,切实提高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以及质量,保障公众的信息需求权利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内涵

所谓档案信息传播服务就是指档案信息传播与档案服务利用的有效整合,是档案信息服务机构借助传播服务的力量实现其信息服务目的的一种方式。它以满足人民群众信息服务需求、保障人民群众信息知情权、传承民族文化和提高国民思想文化素质为目标,以国家各级各类综合档案馆、企事业机关档案室、现行文件服务中心、文献中心、档案中介机构为基础,以网络、电视、报纸、广播、期刊杂志为传播载体,以档案信息工作、档案信息利用、档案信息宣传、档案信息、档案信息传播等为内容,具有内容服务和公共管理平台服务的双重功能。在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的进程中,档案信息传播服务处于基础性地位,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的主要服务内容。

三、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与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关系

1.档案信息传播服务是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服务的重要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信息和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状态。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文化需求,党和政府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绝大多数人基本的信息权和文化权。要满足这两个基本,就要大力发展信息传播服务体系。此外,档案信息所具有的原始记录性、真实性和参考、凭证、教育功能使其区别于其他信息,从而在公共服务方面具有其他信息所无法取代的地位和价值。

2.档案信息传播服务是公共服务管理的重要手段

公共服务的顺利有效实施离不开档案信息传播服务功能的发挥。档案信息中包含有大量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内容,是党和政府服务民生、解决民生问题的很好帮手。通过建立健全各类民生档案,可以使有关部门在处理经济纠纷、化解邻里矛盾、开展司法调解、提供社会保障等工作中得心应手,为妥善处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努力把矛盾和纠纷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发挥积极作用。公民通过查阅与自身直接相关的民生档案信息,可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帮助。建立和完善覆盖人民群众的民生档案信息资源体系,满足社会各方面利用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需要,传播档案信息服务大众,是我们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3.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是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助推器

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为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现代提供了时代背景和发展机遇;同时为社会化的档案信息传播服务提供政策支持和设施设备等的经济扶持。

四、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传播服务体系的构建

公众的种种需求通常具有普遍性,这就构成了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基础;在普遍性的基础上,公众的档案信息需求又呈现出个性化的一面,需要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在服务体系内容与模式方面灵活处理。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探讨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传播的“产业化经营服务”、“ 知识门户传播服务”、“数字化服务”、“民生与社区服务”、“ 保障服务”,这些体系是相互补充、互为促进的统一整体。体系构建所应达到的预期效果是使档案信息生产与传播服务的社会化协作程度得到提高、档案部门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档案信息传播服务工作更有保障。

1.构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1)档案信息传播服务产业化经营

在传统档案信息传播服务遭遇时展瓶颈的情况下,提出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产业化经营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产业化主要应有如下特点:第一,产业化经营是一种社会化、市场化的经营方式,但不影响公共档案馆公益性质;第二,经营档案产业的市场经济主体必须是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第三,产业化经营对象包括档案信息、文化产品、档案技术和服务。

(2)产业化条件

无论是从外部条件包括社会环境及国家政策、市场经济发展的程度、国外发展档案产业的经验,还是从内部条件如档案学术界的思想认识、部分档案产业经营实践而言,数字时代的档案事业已初步具备产业化的条件。

(3)产业化主体

传统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主要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各国政府职能的变革,未来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将形成以政府及各职能部门为主导,企业组织和非营利机构共同参与的格局。因此,信息社会环境下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传播服务产业化的主体应该充分发挥公共档案馆的主导作用,重视和发展主体之一——企业的作用,积极培育非营利组织。

(4)产业化运作模式

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可以根据档案工作的文化事业性质从一般文化产业理论中寻找借鉴。

总之,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产业化经营是随着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发展对整个档案事业进行的调整、探索与尝试。档案产业与档案事业共同存在,相互补充。但是在产业化的实现过程中还需要政府的主导与调节作用,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与措施,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为产业化发展扫除障碍提供条件。此外,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产业化经营要探索市场机制的形成,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良好的经营秩序。

2.构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知识门户传播服务体系

(1)档案知识门户服务平台

档案知识门户是针对档案工作与用户的需要,建立档案知识资源的服务系统,并提供该档案知识的服务内容。其主要目的就是为档案用户查找档案知识资源的全部内容提供指导与帮助。主要功能是提供档案知识资源的链接和对档案知识资源的评价;按规范的档案知识资源组织体系(分类、主题、资源类型划分等)组织档案知识资源;提供档案知识资源的分类浏览和检索。

(2)档案知识门户集成化服务

简单地说,就是在整合档案信息资源的基础上,集多种服务为一体,实现一站式的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它既能集成档案领域不同类型、不同渠道、不同格式的各种资源,也能严格选择和规范描述集成的档案知识资源,通过档案知识组织体系对集成的档案知识及知识间的关联进行揭示和组织,可以有效地把档案知识资源与服务结合,直接提供集成式的档案知识增值服务。

(3)档案知识门户个性化定制服务

档案知识门户个性化定制服务是能满足档案用户个人档案知识需求的一种服务。它根据不同档案用户的特定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定制特殊的档案用户接口,获取档案用户个人信息,了解和推测档案用户的需求,对档案知识资源进行排序、过滤、裁剪、隐藏、显示等组织服务,从而为档案用户提供针对性更强的门户内容服务,提高档案用户满意度。

(4)档案知识抓取与推送服务

通过档案互联网系统来跟踪和监控有关档案的最新报道,进而建立即时档案信息资料库,利用推送技术,将采集的最新档案信息直接推送到门户的相应栏目,呈现在档案用户面前。档案知识推送技术具有提供服务的主动性,它弥补了档案机构和部门在为档案用户提供主动服务方面的不足。另外,技术上的特点决定了推送技术必将被互联网档案知识门户服务平台广泛采用,并成为其开展档案知识服务所依赖的一种技术手段。

(5)档案知识门户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档案知识门户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是向档案用户提供的档案知识问答服务,主要分为异步数字参考咨询、实时数字参考咨询和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具体讲,就是以用户为中心,以人力资源为媒介,以网络为基础,集各地数字化参考知识和咨询专家于一体的档案知识问答式服务。其核心是在一种分布式档案知识网络中,具有特定档案知识技能的咨询专家对档案用户的个性化服务。这种服务形式为有效地实现隐性档案知识向显性档案知识的转化提供了平台,不仅体现了档案知识资源共享的理念,也体现了档案知识门户共建共享的服务价值。

3.构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服务体系

随着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和档案信息存储网络化的变化,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重点应从传统的服务方式转向数字化、网络化的服务方式,其重点在于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组织和有效的传播服务手段。档案信息数字化的传播服务手段较传统的服务手段在服务方式、服务效果、服务质量方面均应有所提高,通过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网上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丰富档案信息传播资源,建立以网络档案信息传播为中心的业务流程,提高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利用率,提高档案信息传播与媒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效果,使用户尽快享受到档案信息传播与媒体数字资源的有效服务,加强对网络传播档案信息资源组织的优化配置工作,建立数字化民生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推进档案信息增值服务,提高档案信息传播与媒体的服务水平,促使档案信息传播与媒体服务向着更高层次发展。运用3g技术开展在线档案信息查询、借阅登记、移动终端信息检索、信息定制、用户信息追踪、移动下载和可视电话服务等等,拓宽数字化档案信息传播服务范围,深入企业、民生群体、机关、学校、厂矿等,面向社会,完善覆盖城乡的档案信息传播服务体系,建立村情档案,服务新农村建设。

4.构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社区、民生档案信息传播服务体系

民生档案、社区档案工作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民生、社区建设相伴而生,是社区居委会开展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居民自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信访调解、劳动保障、科教文体等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社区发展的基础和依据,同时也是城乡一体化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大众平台。因此,档案部门必须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总结经验,依托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探索适应社区、民生建设需要的档案管理体系。

5.构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保障体系

档案信息产业化和数字化传播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在既要秉持公共服务“惠及全民,公平公正”的理念,同时又要满足党和政府“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的要求下形成的。但其体系的有效运行离不开绩效评估机制和法律保障机制的完善和补充。只有适当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才能客观地看待档案信息传播服务模式运行的效率和存在的不足;也只有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才能为创新的档案信息传播服务体系扫清改革与发展中的障碍。因此,构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绩效评估机制与法律保障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绩效评估机制、各项档案法律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将使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传播服务体系的顺利运行得到保障。绩效评估机制将对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效率和总体水平作出客观的评估,了解公众对档案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利于档案工作者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文化产业法律制度、隐私权保护制度、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范等法律制度的完善将使数字化档案信息传播服务更加顺利有效。

参考文献:

1.陈辉.创建社区档案服务机制工作实践.中国档案报.[2008-11-28].cn/.

档案管理服务内容篇5

关键词:公共服务管理平台 档案信息 传播服务

“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平台,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部门作为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公共服务职能。档案信息传播服务是档案信息传播与服务利用的有效整合,传播的本质即服务,服务的目的即传播。传统的档案信息传播服务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方式被动、服务手段落后,不能满足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档案信息传播服务与公众的档案利用要求。要改变这种状态,笔者从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的角度来补充与完善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模式、机制等内容。并通过分析我国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现状,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传播服务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和有效的途径,将更加适应社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发展的趋势。

一、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内涵

“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涉及到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信息服务等多个领域。它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服务平台,其用户是普通民众,提供的信息内容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由此,笔者认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是一种面向公众、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网络载体,一般以政府为主导,企、事业单位为补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方法,充分整合社会生活中与大众息息相关的公共信息资源,并根据公众的需求向其提供更加有组织、有效率的信息服务,目的是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平进程。而作为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中的档案部门,如何以公众的需求为工作突破点,切实提高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以及质量,保障公众的信息需求权利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内涵

所谓档案信息传播服务就是指档案信息传播与档案服务利用的有效整合,是档案信息服务机构借助传播服务的力量实现其信息服务目的的一种方式。它以满足人民群众信息服务需求、保障人民群众信息知情权、传承民族文化和提高国民思想文化素质为目标,以国家各级各类综合档案馆、企事业机关档案室、现行文件服务中心、文献中心、档案中介机构为基础,以网络、电视、报纸、广播、期刊杂志为传播载体,以档案信息工作、档案信息利用、档案信息宣传、档案信息、档案信息传播等为内容,具有内容服务和公共管理平台服务的双重功能。在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的进程中,档案信息传播服务处于基础性地位,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的主要服务内容。

三、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与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关系

1.档案信息传播服务是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服务的重要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信息和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状态。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文化需求,党和政府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绝大多数人基本的信息权和文化权。要满足这两个基本,就要大力发展信息传播服务体系。此外,档案信息所具有的原始记录性、真实性和参考、凭证、教育功能使其区别于其他信息,从而在公共服务方面具有其他信息所无法取代的地位和价值。

2.档案信息传播服务是公共服务管理的重要手段

公共服务的顺利有效实施离不开档案信息传播服务功能的发挥。档案信息中包含有大量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内容,是党和政府服务民生、解决民生问题的很好帮手。通过建立健全各类民生档案,可以使有关部门在处理经济纠纷、化解邻里矛盾、开展司法调解、提供社会保障等工作中得心应手,为妥善处理突发性、,努力把矛盾和纠纷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发挥积极作用。公民通过查阅与自身直接相关的民生档案信息,可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帮助。建立和完善覆盖人民群众的民生档案信息资源体系,满足社会各方面利用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需要,传播档案信息服务大众,是我们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3.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是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助推器

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为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现代提供了时代背景和发展机遇;同时为社会化的档案信息传播服务提供政策支持和设施设备等的经济扶持。

四、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传播服务体系的构建

公众的种种需求通常具有普遍性,这就构成了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基础;在普遍性的基础上,公众的档案信息需求又呈现出个性化的一面,需要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在服务体系内容与模式方面灵活处理。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探讨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传播的“产业化经营服务”、“ 知识门户传播服务”、“数字化服务”、“民生与社区服务”、“ 保障服务”,这些体系是相互补充、互为促进的统一整体。体系构建所应达到的预期效果是使档案信息生产与传播服务的社会化协作程度得到提高、档案部门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档案信息传播服务工作更有保障。

1.构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1)档案信息传播服务产业化经营

在传统档案信息传播服务遭遇时展瓶颈的情况下,提出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产业化经营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产业化主要应有如下特点:第一,产业化经营是一种社会化、市场化的经营方式,但不影响公共档案馆公益性质;第二,经营档案产业的市场经济主体必须是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第三,产业化经营对象包括档案信息、文化产品、档案技术和服务。

(2)产业化条件

无论是从外部条件包括社会环境及国家政策、市场经济发展的程度、国外发展档案产业的经验,还是从内部条件如档案学术界的思想认识、部分档案产业经营实践而言,数字时代的档案事业已初步具备产业化的条件。

(3)产业化主体

传统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主要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各国政府职能的变革,未来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将形成以政府及各职能部门为主导,企业组织和非营利机构共同参与的格局。因此,信息社会环境下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传播服务产业化的主体应该充分发挥公共档案馆的主导作用,重视和发展主体之一——企业的作用,积极培育非营利组织。

(4)产业化运作模式

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可以根据档案工作的文化事业性质从一般文化产业理论中寻找借鉴。

总之,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产业化经营是随着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发展对整个档案事业进行的调整、探索与尝试。档案产业与档案事业共同存在,相互补充。但是在产业化的实现过程中还需要政府的主导与调节作用,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与措施,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为产业化发展扫除障碍提供条件。此外,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产业化经营要探索市场机制的形成,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良好的经营秩序。

2.构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知识门户传播服务体系

(1)档案知识门户服务平台

档案知识门户是针对档案工作与用户的需要,建立档案知识资源的服务系统,并提供该档案知识的服务内容。其主要目的就是为档案用户查找档案知识资源的全部内容提供指导与帮助。主要功能是提供档案知识资源的链接和对档案知识资源的评价;按规范的档案知识资源组织体系(分类、主题、资源类型划分等)组织档案知识资源;提供档案知识资源的分类浏览和检索。

(2)档案知识门户集成化服务

简单地说,就是在整合档案信息资源的基础上,集多种服务为一体,实现一站式的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它既能集成档案领域不同类型、不同渠道、不同格式的各种资源,也能严格选择和规范描述集成的档案知识资源,通过档案知识组织体系对集成的档案知识及知识间的关联进行揭示和组织,可以有效地把档案知识资源与服务结合,直接提供集成式的档案知识增值服务。

(3)档案知识门户个性化定制服务

档案知识门户个性化定制服务是能满足档案用户个人档案知识需求的一种服务。它根据不同档案用户的特定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定制特殊的档案用户接口,获取档案用户个人信息,了解和推测档案用户的需求,对档案知识资源进行排序、过滤、裁剪、隐藏、显示等组织服务,从而为档案用户提供针对性更强的门户内容服务,提高档案用户满意度。

(4)档案知识抓取与推送服务

通过档案互联网系统来跟踪和监控有关档案的最新报道,进而建立即时档案信息资料库,利用推送技术,将采集的最新档案信息直接推送到门户的相应栏目,呈现在档案用户面前。档案知识推送技术具有提供服务的主动性,它弥补了档案机构和部门在为档案用户提供主动服务方面的不足。另外,技术上的特点决定了推送技术必将被互联网档案知识门户服务平台广泛采用,并成为其开展档案知识服务所依赖的一种技术手段。

(5)档案知识门户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档案知识门户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是向档案用户提供的档案知识问答服务,主要分为异步数字参考咨询、实时数字参考咨询和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具体讲,就是以用户为中心,以人力资源为媒介,以网络为基础,集各地数字化参考知识和咨询专家于一体的档案知识问答式服务。其核心是在一种分布式档案知识网络中,具有特定档案知识技能的咨询专家对档案用户的个性化服务。这种服务形式为有效地实现隐性档案知识向显性档案知识的转化提供了平台,不仅体现了档案知识资源共享的理念,也体现了档案知识门户共建共享的服务价值。

3.构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服务体系

随着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和档案信息存储网络化的变化,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重点应从传统的服务方式转向数字化、网络化的服务方式,其重点在于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组织和有效的传播服务手段。档案信息数字化的传播服务手段较传统的服务手段在服务方式、服务效果、服务质量方面均应有所提高,通过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网上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丰富档案信息传播资源,建立以网络档案信息传播为中心的业务流程,提高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利用率,提高档案信息传播与媒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效果,使用户尽快享受到档案信息传播与媒体数字资源的有效服务,加强对网络传播档案信息资源组织的优化配置工作,建立数字化民生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推进档案信息增值服务,提高档案信息传播与媒体的服务水平,促使档案信息传播与媒体服务向着更高层次发展。运用3g技术开展在线档案信息查询、借阅登记、移动终端信息检索、信息定制、用户信息追踪、移动下载和可视电话服务等等,拓宽数字化档案信息传播服务范围,深入企业、民生群体、机关、学校、厂矿等,面向社会,完善覆盖城乡的档案信息传播服务体系,建立村情档案,服务新农村建设。

4.构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社区、民生档案信息传播服务体系

民生档案、社区档案工作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民生、社区建设相伴而生,是社区居委会开展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居民自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调解、劳动保障、科教文体等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社区发展的基础和依据,同时也是城乡一体化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大众平台。因此,档案部门必须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总结经验,依托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探索适应社区、民生建设需要的档案管理体系。

5.构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保障体系

档案信息产业化和数字化传播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在既要秉持公共服务“惠及全民,公平公正”的理念,同时又要满足党和政府“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的要求下形成的。但其体系的有效运行离不开绩效评估机制和法律保障机制的完善和补充。只有适当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才能客观地看待档案信息传播服务模式运行的效率和存在的不足;也只有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才能为创新的档案信息传播服务体系扫清改革与发展中的障碍。因此,构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绩效评估机制与法律保障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绩效评估机制、各项档案法律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将使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传播服务体系的顺利运行得到保障。绩效评估机制将对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效率和总体水平作出客观的评估,了解公众对档案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利于档案工作者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文化产业法律制度、隐私权保护制度、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范等法律制度的完善将使数字化档案信息传播服务更加顺利有效。

参考文献:

1.陈辉.创建社区档案服务机制工作实践.中国档案报.[2008-11-28].cn/.

档案管理服务内容篇6

关键词:社区服务;档案管理;探究;措施

社区服务中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社区服务中心的档案不仅真实记录着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以来的发展过程,也记录着社区服务中心在各个领域获得的建设成绩。加强对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的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促进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的意义

将社区活动中具有一定存在意义的信息,通过文字、图像、图表、声音等方式记录下来的承载体即为档案。社区服务中心的档案又可以分为基础设施档案、财务档案、声像图片档案、文书档案以及科研技术档案等,主要对社区服务中心的医疗、文化活动、教育、私法援助以及社区服务中心的发展等状况进行反映。社区服务中心从事的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人们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问题。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已经逐步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社区服务中心档案所面对的对象以及档案的内容也随之扩展。社区服务中心在开展有关的工作或者活动前,通过社区档案对社区居民的真实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有利于工作或者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将此次的工作或者活动的情况进行记录并整理归入档案,为下次提供参考意见。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就是通过社区人民的有关信息进行活动的组织,促进社区人民的交流沟通,达到服务与社区人民的目的。

2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的基本现状

2.1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不足

在我国目前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以及一些基层的工作人员都或多或少地对档案管理存在不够重视问题,大部分的工作人员将记录、整理、登记、装订等内容当做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并不会主动地对相关的材料进行积极的收集,同时对于档案内容书写的是否规范也并不重视,导致社区服务中心的档案记录出现书写内容不规范、记录内容不完整或者不准确等现象的出现。

2.2档案管理的体系和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我国社区服务中心的起步较晚,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多为基层单位选派的新手,档案管理的业务能力不强,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进行档案资料的采集、整合、分类、归档等工作过程中出现操作不规范的现象。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文件材料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收集和整理,无法及时地建档、存档,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在材料数据收集方面的工作效率不高。

2.3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不健全

社区服务中心的管理者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并不充足,甚至可以说很少,导致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的硬件基础设施不够健全。社区服务中心的管理负责人除了为档案管理工作中提供一定的档案室、档案架和其他所必须拥有的办公用品之外,再没有其他办公条件建设。

2.4档案管理的方式过于陈旧且人员不足

社区服务中心是基层服务的公共组织,进行办公的地点和人力都十分的有限,导致档案的存储空间有限、档案管理人员不足。许多社区服务中心的档案工作人员年龄出现老化现象,由于工作人员文化水平较低,没有掌握足够的专业管理技巧,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的工作方式还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以纸质版为主,无法跟上信息时代的脚步,档案管理的方式过于陈旧。使用纸质的材料作为档案信息的承载体,不仅不利于资料的保存,资料本身也容易被篡改和泄露,社区居民的隐私受到威胁。许多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对建档后的维护工作不够重视,导致许多档案资料在建档后出现破损、丢失等现象。

3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的完善措施

3.1加强宣传,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

在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的工作过程中,应通过各种宣传手段,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以及基层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促使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得管理者可以采用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管理社区服务中心的档案工作,保证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工作逐渐呈现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进而对档案资料的科学性、完整性、系统性以及连续性提供有力的保障,避免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档案凌乱、丢失以及损坏等现象。例如,可以通过组织社区服务中心的全体工作人参与到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学习教育与宣传活动中,提高社区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档案观念,促进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可以通过对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人员以及基层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以及基层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对档案工作人员的日常的管理工作进行不定时、突击性的检查,并依据相关的管理制度对档案工作人员的进行奖励或者批评,以完善的奖惩制度鞭策档案工作人员不断进步,进而提升其整体的职业素质。通过加强宣传,不断提高社区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可以有效促进档案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进而使得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3.2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

在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可以保障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全面性,有益于社会服务中心的建设与发展。社区服务中心的档案管理人员应将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对档案管理中资料的收集、登记、归档、保管、保密、借阅、移交以及销毁等工作的规章制度进行逐步的完善,保证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动态化,保证当出现档案受损或丢失等情况时,档案工作人员能够进行及时的补充,进而保证了社区服务中心档案资料的完整性。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针对范围十分的广泛,导致工作内容也相对繁琐得多,因此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必须严格落实到社区服务中心的档案管理部门之中,实现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工作。例如,可以将社区服务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归纳到社区服务中心日常的工作会议之中,通过会议明确强调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明确落实到具体的部门、个人,使得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落实得到保证。社区服务中心可以加强档案管理部门的自我检查工作力度,保证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时建立相关监管部门和社区居民监督系统,在工作的管理过程中灵活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管理手段,促进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社区服务中心档案部门以及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应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使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挥出应有的工作效果,使得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在日常的运行中就保持一定的规范性。

3.3加强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的建设

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硬件设施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性保障,在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在中,应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情况。档案的存储库房应具备防尘、防潮、防虫、防光、防盗、防火、防高温以及防有害气体等设备,设立独立的工作岗位对这些设备进行专门的维护管理工作。对于档案存储库房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定时的记录,如果发现库房内温度或者相对湿度的数值发生严重偏离正常数值范围的情况时,要及时展开排除工作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进行处理,降低存储库房内的安全隐患。在社区服务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还需要配备专门的照相机、摄影机、扫描仪、打印机以及计算机等设备,这些专业的设备可以提升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的立卷、检查、查询、编目、统计以及借阅等工作环节的工作效率。

3.4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档案管理的方式、解放人力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社区服务中心陈旧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还浪费了一定的人力资源。将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应用到社区服务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以电子档案的形式取代传统的纸质版存档的方式,实现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的电子化管理,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档案资料的保存效果,也解放了一定的人力资源。电子版的档案与纸质版的档案相比,大大减小了对存储空间和人力的要求。将电子档案以光盘、硬盘等形式进行存储,不仅缩减了存储空间,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的维护整理的工作也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档案管理人员的精力和时间得到有效的节约,解放了一定的人力资源,且电子档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档案保管安全方面的问题。为了信息化档案管理方式的顺利实施,需要对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进行一定的指导与培训,在其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后,再实行权限分配式的信息化档案管理方式,进而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电子化的档案管理方式也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可以更加便利地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指导和考核,例如,电子版的档案管理节省了工作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可以将每一个月、每一个季度以及每一年的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整体的汇报和总结,方便了上级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4总结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工作对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社区服务中心可以通过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与制度、投入足够的硬件设施并且活用电子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高东辉,王思南.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规范化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3(11):179,181.

[2]李素文.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3(13):196.

[3]王颖.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措施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293-294.

档案管理服务内容篇7

关键词:医院档案档案利用管理方式

现在是网络信息的发展时代,从互联网上直接获取最新档案信息,超越了传统的档案检索范畴及管理方式。昌平区妇幼保健院的档案,记录了医院从成立到发展壮大的历程,反映了医院医疗水平的发展,是医院珍贵的信息资源。在档案利用方式上采取了新的管理模式,从挖掘档案信息资源到提供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服务,都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以达到档案管理开放和服务的目的。

一、传统封闭的利用管理方式

档案原件的提供:根据利用者的需求,档案员按照院里规定将档案材料直接借阅给利用者。档案复印件的提供:档案员将档案材料的内容进行部分复印,或将照片的复制品直接提供给利用者。档案科研成果的提供利用:根据利用者的申请,依据档案内容出具的书面证明材料进行提供。

图1表示:根据行政科、人事科工作的特殊需求,向档案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出具书面证明、身份证明,档案管理员对材料进行审查核实,并对借阅人申请的内容进行审查,决定档案信息能否提供,最后再进行提供利用。这种管理方式明显存在着局限性。

1.从利用上看,档案材料的利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给行政、人事科工作的特殊需求者提供服务。不能满足大多数利用者的需求,影响档案的利用率。

2.从管理上看:档案利用者为了得到档案材料,必须亲自到档案室查阅,从利用途径上受到了限制。

3.从提供方式上看,档案管理员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地位,不能发现利用者的需求,以至于无法主动地提供服务。

4.从利用方式上看,档案利用过程没有评价机制,没有意见反馈,档案管理员与档案利用者之间缺少沟通和互动的平台[2]。

所以,传统档案利用管理方式是一种被动封闭的模式,导致档案利用率不高,档案的作用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

二、改变服务理念,促进交流合作

昌平区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人员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积极实践,努力工作,增强了档案主动服务理念,定位档案的职能作用,成为医院档案管理的关键[1]。传统档案管理方式主要是为院领导、办公室、财务科、基建科、设备科、妇保科、儿保科等提供查找、借阅、复印各种材料提供服务。有一些档案仅仅作为医务人员科技成果资料的凭证来进行仓储和保管。这种方式不符合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应用的要求。而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使档案室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服务方式必然发生改变。为满足利用者的需求,必须拓展医院内部交流、档案职能和定位服务,改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进一步推动档案利用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第一,在医院内部以院刊等方式定期向职工公布档案资料和近期的科技成果、有奖论文以加强各科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第二,加强科技信息的分类指导,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为科技创新提供信息支持平台,从而更加有效地向同行提供信息资源。第三,在医疗、科研、科教、人事等方面为医院领导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为医院的科学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第四,将科技档案、专业档案、文书档案等与医院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使医院档案工作纳入医院整体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网上共享。

另外,昌平区妇幼保健院将一些非的档案信息公布在院内OA网上,在有效地整合信息资源的同时,对当前的检索利用工作中的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让档案信息为全体职工服务,以满足开放式的档案利用管理方式的需要。

三、网络环境下的医院档案利用管理方式

我院的档案利用在理念上进行了改变,放宽了服务范围,面向广大职工,在以往服务群体的基础上增加了职工、门诊科室、体检科、医保科、科教科、综合办公室等。而档案利用也从以前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并可以根据利用者的反馈意见,随时提高档案的服务水平。如图2

1.根据不同需求者,把档案利用者划分为职工、门诊科室和行政科室。这样,就将以往档案利用服务主要围绕行政科室扩展到全院职工服务领域。

2.拓展医院档案利用管理方式,为加强档案利用工作,档案室增加了档案推送服务和制定服务。推送服务是档案员亲自下到各科室,了解科室需求,主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制定服务是档案员根据科室的特定主题,提供特定的档案材料,经过身份的认证,通过院里OA网络传递给利用者。这两种方式不仅扩大了利用者的范围还提高了医院档案定向的利用率。

3.通过医院OA网留言等方式把上级领导、职工、门诊科室、行政科室等部门的档案利用需求和好的建议及好的方法等反馈意见收集整理,以便档案管理人员及时改进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

4.建立了严格的网络信息保密审查机制,结合工作流程和特点,明确保密审查的责任,为医院档案利用管理方式有序运行创造了良好环境。

四、重视档案信息人才队伍的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档案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档案发展的要素。在加强档案各类知识的培训中,把档案管理基础知识、档案分类原则、整理方法、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作为培训内容之一,使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有了一个更为系统、全面的了解。同时要培养和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数据安全意识,为档案数据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总之,数字化是一种新型的档案信息形态,它把不同载体,分散于不同地方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贮,以网络化的方式相互连接,从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3]。现代管理理念就是不断整合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创新档案利用管理方式,提高档案信息利用服务水平,真正实现医院内部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张伟,郝桂兰.医院科技档案应实施开放式管理方式[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2006.19(6):368-328.

[2]王燕.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利用服务模式的探讨[J].北京档案,2008(6):19-21.

档案管理服务内容篇8

在当今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社会各行业都面临着如何处理日益膨胀信息的困境,作为肩负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使命的档案部门同样也面临如何管理纷繁复杂的档案资源的难题。一方面,档案的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截止2011年,全国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已达3.3亿卷,预计到2020年,全国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将达到6亿卷多[1]。另一方面,档案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大数据时代,网络社交媒体、视频、语音、图片等内容丰富、格式多样的电子文件,构成了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信息大多数是非结构化的信息,它们在信息系统的组织下被人们赋予一定的形式,形成人们可以理解的内容。传统档案管理方法是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存储结构化信息。但是,大量异构信息导致档案信息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大量非结构化信息的出现导致档案信息资源无法有效处理,只能以实体形式保存在档案馆的货架上,这给档案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大数据时代,在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的信息面前,如何高效管理档案,是档案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而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内容管理,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利器。

2内容管理的基本概念

内容管理,即对内容的管理,它指对具有价值的能够进行共享和利用的信息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它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发展。在内容管理的研究领域,较具代表性的有BobBoiko关于内容管理的阐释以及Gartner咨询公司给出的解释。BobBoiko在其《ContentManagementBible》书里对内容的定义是:“内容是包含人类赋予的含义和背景的信息。”对内容管理的定义:“通常来说,内容管理仅被视为对内容的管理,但是有效的内容管理开始于内容生成之时,结束于移交之时。有效地生成内容是为了有效的存储、检索和再利用。内容管理传递商业价值,是组织力量的平衡,是与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组合,是计算机基础架构。”[2]Gartner咨询公司认为内容管理从内涵上应该包括企业内部内容管理、Web内容管理、电子商务交易内容管理和企业外部网(Extranet)信息共享内容管理(如CRM和SCM等),Web内容管理是当前的重点,e-business和XML是推动内容管理发展的源动力。[3]Gartner咨询公司主要从实践的角度,以企业为管理对象对内容管理进行了解释;BobBoiko则从概念的本质和关系入手,对内容、内容管理等一系列概念进行了解释和梳理。本文采用BobBoiko的定义。事实上内容管理的内涵就是体现在内容和管理两个核心概念上。一方面,内容的前提就是信息,信息可以是数据库、文本、图片、Web页面、即时通讯、视频、音频等,因此需要用先进的技术对异构信息进行资源整合;另一方面,对内容的管理必须为最终出版物的生成负责。出版物就是内容,内容管理系统是为了确保正确的内容出现在正确的地方,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内容管理需要围绕内容所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流程,包括信息的管理、组织的管理、流程的管理、人员的管理等。因此,内容管理是综合了管理、流程、人与技术的管理体系。从国内外应用实践看,目前,内容管理已经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保险和媒体等各领域。[4]

3档案内容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3.1从档案内容管理的对象出发

档案内容管理模式的管理对象是档案内容,那什么是档案内容?对该对象进行管理是否可以满足档案管理的内在要求呢?因此,需要辨析档案内容管理模式的主体研究对象———档案内容的概念,厘清其本质,才能分析档案内容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档案内容的属概念是内容。关于内容,目前有四种解释,包括内容的字面解释、本质理解、哲学理解以及技术理解。从内容的中文字面理解,内容就是物件里面所包容的东西,这个定义提供了一个内容理解的很好的视图:别的东西所包含的东西。除了字面理解的所包容的东西以外,还有一种从本质上面的理解,内容是事物内部所含的实质或意义。如果从哲学层面来理解内容的话,内容指事物内在因素的总和。从技术层面来看,内容可以理解是一个互联网术语,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应用,机构中电子文件数量增加,信息流通的加速,像电子邮件、web页面的文字和图片、论坛、即时通讯,甚至是微博、微信等移动互联网信息都涵盖进了“内容”。“内容”就由原来的出版媒体内容,扩大为机构内部全部资料信息的内容。从以上对内容的分析来看,内容理解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既包括实体上的内容,也包括形式上的内容。从本质上看,内容是有实质意义的信息,从呈现来看,内容必须有一定的形式和载体。套用上述对内容的理解,我们可以对档案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档案并不全是档案内容,当档案上的信息被人抓取并利用时或被赋予可用形式时才成为档案内容。因此,档案内容是具有实质意义的,能够被利用的档案信息。可见,档案是以档案的内容为基本要素和出发点的。那么,对档案内容进行管理,也就抓住了档案管理的基本要素,契合了互联网时代对档案信息管理的要求。

3.2从档案管理与内容管理的相互融合出发

3.2.1相同的管理对象是两者融合的基础

传统上档案管理是整理与保存档案实体,随着计算机技术普及,信息技术对档案管理的影响日趋明显,档案管理逐步过渡到档案信息管理阶段,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得管理的对象--档案由实体逐步电子化、虚拟化。而迈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催生了档案信息管理的又一次升级。为了便于社会利用,档案管理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将内容提供给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我国档案学专家刘国能曾说:“人们利用档案,主要是利用档案的内容,而不是整个档案。”[5]因而,“把档案中蕴含的丰富内容开发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为社会各方面服务。这也是档案工作的目的、宗旨所规定的。”[6]可见,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就是对档案内容的管理。而内容管理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的管理理念,它直接对内容进行管理,能够有效整合内容并挖掘内容的价值。对档案进行内容管理无疑就是对档案内容的管理,因此,档案管理和内容管理有着共同的管理对象—档案内容,两者有融合的基础。

3.2.2档案管理为内容管理提供借鉴

档案管理理论体系包含丰富的理论体系,包括全宗原则、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档案价值理论、档案鉴定理论、电子文件理论等,这为内容管理理论体系提供了借鉴。档案管理有着这些理论贯穿档案管理的全过程,它们在指导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也可以为内容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全宗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内容的创建、组织、保存提供全面的、深入的理论指导;档案管理中关于档案第一价值、第二价值的理论也指导着内容管理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内容;电子文件理论的全程管理、前端控制思想也为内容管理提供了整合内容的思路。

3.2.3内容管理为档案管理提供前沿的管理理论和技术

随着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档案管理逐渐面临如何管理异构和非结构化档案的问题,而内容管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技术。作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增值的管理手段,内容管理在资源体系规划、内容的选择与采集、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与共享及资源库建设上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与方法,能促使档案管理的多元化、智能化架构和服务模式的完善,进而形成以用户为中心,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档案管理新模式,即档案内容管理模式。

3.3从档案知识管理对档案内容管理的影响出发

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知识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激发创造性,提高整个组织创造和利用知识的能力,最终获取创新优势,从而获取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而档案则是知识管理的知识库来源,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档案进行知识管理,达到获取创新优势、巩固市场优势地位的目的。我们都知道,在知识管理中涉及对显性和隐性知识的管理。显性知识指那些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的知识,这些知识如果在合适的条件下知识工作者有能力将其通过语言和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得以保存;而隐性知识只那些很难用语言和文字表述的知识。[7]而在知识管理的体系中,内容管理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内容管理定义为:有效的管理、创造和表达公司的内容,这个内容可能包括文本、PDF、视频、音频等各种格式。所谓的内容则包括了许多企业内部知识工作者显性化的知识、经验总结,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内容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档案知识管理的发展进一步助推档案内容管理的发展。综上,内容管理是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也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内容管理和档案管理有相同的管理对象,两者的理论体系相辅相成,互相借鉴,互为补充。档案内容管理模式结合了两者的特点,适应了互联网时代对档案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有利于档案资源的整合和档案的利用。

4档案内容管理模式的模型构建

根据内容管理思想,档案内容管理模型可划分为三层模型结构:收集层、管理层、服务层,分别负责收集、管理和内容组件信息块的,以支持包括档案收集、整理、鉴定、编目、保管、利用等环节在内的档案管理全过程。其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

4.1收集层

收集层是档案内容管理模型的基础,负责将机构所产生的信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文档、视频、音频、图片、网页及其他信息,转化为有组织的内容组件,存储至内容库中。具体说来,这些流程包括:第一,获取。获取包括从头创建内容,以及从已有的源中采集内容。档案管理人员可以为档案内容设计基本构成要素的模板,比如,可以为作者提供Mi-crosoftWord模板(DOT文件),包括输入标题、摘要和正文的区域以供组件作者创建。有模板标准的档案内容无需经过转换和整合,可以直接收集到内容库中。但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在已有多个源头中、在多种档案载体类型中收集档案,并通过转换和整合,最终收集到内容库中。第二,转换。转换是指删去内容中的无用信息,修改标记语言。如果所获取的信息不是系统所需要的格式,必须通过转换将信息转换成内容库可接受的格式。第三,整合。整合是指将不相关的档案信息源聚集为一个整体结构的过程。通过编辑处理,确定转换后内容样式的一致性和可用性;然后对内容进行分割处理,将内容分割为内容组件,进而纳入规定的元数据系统并执行元数据化处理;经过元数据化处理的新内容组件可以有效地整合并存储至内容库。第四,内容库。内容库是一组数据库、文件目录和其他系统结构(例如内容管理系统的自定义设置),用来存储系统中的内容和其他与内容管理系统相关的数据。档案内容在通过获取、转换及整合等一系列步骤后,最终被纳入内容库中。内容库包含以下组件:内容数据库和文件、控制和配置文件。

4.2管理层

管理层是档案内容管理模型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档案内容生成、利用的控制管理,主要体现为元数据管理、工作流管理、存档管理、权限管理、人员管理以及标准管理几个方面。第一,元数据管理。元数据管理是管理档案元数据的标准、配置、字段及元数据列表维护。第二,工作流管理。工作流管理是设计从档案内容获取到档案利用的整个流程,并保障其自动运行的管理机制。第三,存档管理。存档管理是对档案的创建、分类、存储、销毁等环节进行管理。第四,权限管理。权限管理是在档案内容管理系统内对各用户的权限进行设定,对工作人员的访问权限进行划分,确定用户的真实性,并根据鉴别的真实身份来进行授权控制。第五,人员管理。人员管理是对档案内容管理体系里涉及到的人员包括工作人员和用户进行管理。包括组成团队来设计和建设档案内容管理系统,高效运维内容,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等等。第六,标准管理。标准管理负责制定档案内容管理模型的各种标准,具体包括关于分类的标准、主题词的标准、模板的标准、服务器的标准、版本的标准等。

4.3服务层

服务层是档案内容管理模型的顶层,直接面向用户,负责内容的服务,主要提供档案利用服务。其功能主要由内容、全文检索、数据挖掘、定制服务组成。内容使用模板来从内容库中提取合适的内容,并将它变为物,服务采用系统来实现内容的。全文检索为用户提供查询服务,响应用户输入,在内容库中进行匹配,再返回用户。数据挖掘是档案内容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影响分析,挖掘出档案间的内在联系。定制服务是档案内容管理系统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喜好,提供定制内容如定制新闻推送、报表服务等个性化内容服务。

5结束语

推荐期刊
  • 民国档案
    刊号:32-1012/G2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陕西档案
    刊号:61-1006/G2
    级别:省级期刊
  • 档案
    刊号:62-1025/G2
    级别:省级期刊
  • 上海档案
    刊号:31-1703/G2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