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科研项目如何管理8篇

时间:2023-06-30 09:23:13

科研项目如何管理

科研项目如何管理篇1

【关键词】科研项目 管理 服务质量

在现行的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实行的多数将项目计划于项目成果分离管制的方式,即在整个科研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对于不同的项目阶段,项目中所涉及的不同部门与人员,往往都有不同的具体管制计划。虽然这种管理模式之下,各阶段的实行计划层次分明,部门员工之间也职责分明,但是却使各个环节的信息交流反馈受到了限制,从而对整个科研项目管理工作造成了阻碍。虽然科研单位在进行项目管理时,其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科研项目本身,而其最根本的目的也是保障科研项目的正常进行。但是在整体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直接接触到的不仅仅是项目资料,更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参与的人。而本文将从以下三来面来阐述现阶段管理者在进行相关工作时所借鉴的经验体制:

1.借助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提升科研管理服务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认为,合理化的管理应当包括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综合管理以及项目采购及合同管理。因而上述的这些内容是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周期的各要素,缺少其中之一的关注管理,都可能为项目的进行造成漏洞。而将现代管理理论应用与科研项目的管理环节,则可以从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执行控制、结题验收这三个进行考虑。

首先,是在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阶段,为了从这一初期就项目进行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必须在前期参与协作促进工作,即帮助科研项目组组织协调一些关于重大项目的申请。 管理人员为了更好地提供优质管理服务,应当事先将申请者的优势资源进行集中整合,从而帮助科研团队提高中标率,以及当科研团队的项目正式被审批之后,管理团队本身和科研实施人员都必须认真进行项目的计划制定,采取措施时必须有一种计划性。其次,是在项目的执行控制阶段,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者必须严格执行项目的监督工作,并且理应根据实际项目的实施成果进行计划更换与调整,从而保证整个科研团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规避风险。最后,在科研项目的结题验收阶段,管理者也必须认识到这绝对不是整个科研周期的结束,而应该是科研成果的诞生之时。科研项目的管理者此时应该协助办理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并认真做好整个项目的评价与记录工作,以备后续相关工作的参考。

2.借助时间管理工具提升科研管理服务

在时间管理理论中,时间管理将是对于整个项目管理的基础与前提,也就是说,管理者只有在把握时间的基础之上,才能够把握整个项目的实施。我们可以说时间管理是整体项目管理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对于科研项目亦是如此。也就是说,在科研项目的管理环节中,即便管理者对于时间作出了很好的把握,但是也不能保证科研项目能够达到最终的成功,但是如果科研项目最终达到了成功,那么我们能够肯定的是管理者在这中间一定对于时间进行了较好的把握与控制。也就是说时间管理必须要与项目的其他因素管理进行合理搭配,使项目的各个环节、各个实施因素得到管理保障,不然再好的时间管理也可能只是徒然。

做好管理工作中的时间管理,其实就是要求管理者把握整个科研项目的进度安排。总的来说时间管理与项目管理两者的目标是相同的,但是两者的直接关注点确实有所区分的。首先,整体项目管理的关注点是管理者所服务的客户,也就是说管理者必须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使其管理工作达到顾客所要求的标准,而对于时间管理来说,它所直接关注的则是项目的进行,通俗地讲,就是项目现在进行到哪个阶段了,离计划中的整体完成还需要多久的时间等等。

3.借助制度体系提升科研管理服务

为了能够借助制度体系提升科研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我们鼓励管理工作者通过建立健全多项制度 , 从而促使管理服务规范化,并且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 , 从而促进管理服务精细化。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在何种行业,无论是在何种工作岗位中,单位内部都会建立各类管理体系制度,以此来约束单位经营发展中的人事物。

具体的来说,在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中,为了建立健全多项制度,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者必须首先对于科研工作作出认识,从而结合这项工作区别于普遍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来制定对应的管理制度。在科研工作中所制定的管理工作,具体可包括对于科研人员出勤率的控制,对于科研工作中采购环节的控制等,也就是说尽力做到对于整个项目过程细无巨细地了解与监控,从而保证管理工作高效进行。而所谓的创新工作机制,是指在管理服务实际工作中 ,管理人员必须不断适应项目具体形势的变化,对项目整体发展进行规律摸索摸索规律,从而得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间接与指引意见。

4.结语

总的来说,对于科研项目的管理对于整个项目的实施都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 。一方面,当今社会在科研工作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科研工作者要想使自己的科研成果脱颖而出就必须保证整个项目是在合理科学的环境之下进行的,另一方面,由于科研项目不同于一般的工作,它所要求的规范性与标准性更强,而管理工作无疑将是保障整体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除却上述所提到的这三类理论知识体系之外,在日常操作中,往往还可通过提高管理人员本身素质、服务意识,督促管理人员主动积极与科研小组负责人联系等方法。

参考文献:

科研项目如何管理篇2

【关键词】项目管理; 服务质量;途径

科研项目日益成为学校综合影响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推动科研发展成为科研管理部门工作的重点。要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科研管理人员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升服务质量。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要提升服务质量的途径和方式又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一)充分认识科研项目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

“十一五”以来,国家提高了对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重视程度,加大了经费投入力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总经费数以成倍的速度增长,项目类别不断增加,项目的平均资助额度也逐步提高。教育部项目从2009年开始,经费资助额度大幅增加,且有追赶国家社科基金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各高校都开始加大力度积极争取各类科研项目,提升教师科研竞争力,发展学校科研事业,提升学校影响力。如今,科研项目的多寡,科研经费数额越来越成为校际间彰显实力的重要指标。作为科研管理人员,充分提高认识,是服务于学校科研事业的前提条件。

(二)主动学习、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各类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各类科研项目无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或是综合研究,归根结底都是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繁荣。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对于各类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是方向的指引,是科研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的重要保证。各类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则是规范项目管理的准则,对于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有着重要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作为科研项目管理工作者,学习国家大政方针和各类管理办法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各类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才能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帮助科研人员树立正确的研究方向、规范项目的过程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二、积极主动协调组织,为科研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主管部门是各类纵向项目的信息和组织实施的主体。积极主动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有利于及时获取各类信息,准确理解和方便咨询项目实施的相关问题,对于为全校科研人员传递信息、答疑解惑有着重要作用。

各兄弟院校在科研管理方面有着相同点,同时又各具特色。加强校际间科研管理部门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相互学习对方好的经验,对于科研管理人员总结科研管理经验、提升科研服务水平、推进学校自身科研发展有着推动作用。

校内相关职能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是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关系。科研管理部门工作的推进,有赖于其它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与支持,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联系与合作,有利于科研管理部门更好地服务广大科研人员。

学院(研究中心)作为学校的二级单位,是各类科研人员的管理主体,与科研人员接触最多,也最了解科研人员的各类具体情况。加强与校内二级单位的联系,有助于科研管理部门深入了解科研人员的具体情况,组织各类项目申报,解决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科研发展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

三、加强科研管理部门与项目负责人、课题组的沟通交流,深化服务工作

(一)主动了解教师的科研困难,主动帮助解决教师在项目申报、中期检查、经费使用、项目结项等工作中的困难

科研人员在申报各类科研项目过程中会由于屡报不中,动摇信心;会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遇到经费使用范围不了解、重要事项变更、项目结项材料准备等一列问题。科研管理部门应积极主动了解情况,通过沟通交流、标杆指示,思想上给科研人员增加信心,打消教师心中的疑虑和畏难情绪,耐心讲解各类科研项目的管理办法,帮助整理各类材料等途径,解决他们在科学研究中遇到的困难。

(二)组建研究团队,积极推进各类科研项目申报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团队攻关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各类项目的申报过程中,都鼓励地区间、甚至跨国组成研究团队,进行项目研究。因此,项目的研究团队在项目的申报和中后期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更是关系到成败的重要因素。

如何组织一个实力雄厚、搭配合理的研究团队,应是项目负责人和科研管理部门共同思考的问题。科研管理部门参与到项目中,与项目负责人、课题组成员的沟通交流,进行申报精神传达、政策解读,帮助项目负责人顺利、高效组建合理的研究团队,共同设计论证,保证科研项目申报的顺利进行。

四、努力学习、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推进科研服务手段多样化、信息化

现代化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人文社科类项目的管理逐步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科研管理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适应现代科研项目的管理方式,帮助科研人员解决在科研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第一,腾讯QQ目前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通过建立科研管理QQ群,加强与校内二级单位科研管理人员联系,传达项目管理的各类信息,听取各方意见建议,为科研管理人员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

第二,利用扫描仪等现代工具转化立项通知书等各类纸质文件为图片或是电子文本,再通过邮件群发等现代通讯手段即时发送给各类科研人员,提高信息传输速度,提高便携度,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综上,科研管理工作中的服务途径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科研管理人员只有不断思考、总结,推进服务的多样化和细致化,才能推动学校科研事业不断发展,提升学校科研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许文明,李小将.科研项目沟通管理研究初探[J].项目管理技术,2009,(4).

[2]查庆,孔又专.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沟通与协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4).

[3]刘岸杰,叶小勇.论加强高校科研管理增强科研项目的竞争力[J].硅谷,2009,(8).

[4]马三保.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应强化三种意识[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4).

科研项目如何管理篇3

关键词:项目管理 以人为本

0 引言

科研项目管理的目的是使科研项目实行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促进科研项目计划的圆满完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出人才、出成果、创造较好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就项目管理负责人实施竞聘制、做好科研项目管理工作、项目管理信息化等,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 项目管理负责人实施竞聘制

项目管理负责人实施竞聘上岗,可面向本企业在职在岗职工公开竞聘,择优聘用。

1.1 职责:项目管理负责人负责分管研制项目的管理工作,并分管研制项目的生产管理工作。

1.2 资格条件:政治素质好,敬业爱岗,忠实于本企业,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能够承担岗位工作。

1.3 具有较强的执行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策划能力和扎实的工作作风。

1.4 年龄在40周岁以下,理工科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本(相关)专业技术或相关管理工作3年以上者。

1.5 报名者须经资格审查通过后,才能进入竞聘答辩。

1.6 向考评组陈述:本人综合情况,与竞聘岗位相关工作经历,与竞聘岗位相关的工作业绩,竞聘岗位具备的条件及工作目标等。

1.7 由考评组对参加竞聘者相应工作经历、工作业绩、任职条件和工作目标等进行提问。

1.8 经竞聘考评组考评,将考评成绩公布。取前两名由本单位审计纪检监察部门进行组织考核,经考核通过,确认符合条件者,在本单位公示三天。无异议者,由本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正式下文化聘任。

2 抓好科研项目管理

项目科研管理的工作复杂多变,具体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组织管理;项目全过程管理;进度、成本、技术管理;进度控制;风险管理;成本管理科学化、定量化。

2.1 组织管理

项目管理者是整个项目的主要领导者和管理者,承担着管理任务,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全局意识,既要做好前期预算又要考虑后期的成效,谨小慎微。项目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整个项目的经费预算,经费的使用情况以及归谁支配,必须做到权责明晰,责任到人。另外还要做好人事奖励工作,激发相关负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个组织的管理工作的核心要务就是赏罚分明,分清责任,保证各项措施有效落实。

2.2 协调管理

项目管理负责人在研制过程中要注意加强与用户的沟通、联系、协调,并及时掌握各种相关情况的变化,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2.3 计划管理

对项目成本计划、进度计划的制定、控制,都要以项目分解后为基础,并以研制阶段目标为控制结点,以进度基线和技术基线作为依据,达到规定的技术性能和指标、满足用户的要求为目的。

2.4 进度管理

项目的进度管理主要包括:一是确定项目构成的所有部分(软硬件、试验等);二是完成各项工作要留有适当的余量;三是科研生产计划的编制;四是关键路径的确定;五是进展情况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2.5 风险管理

科研新产品的研制工作常常会遇到技术风险、计划风险、费用风险。高新产品的复杂性、难易程度确定了采用关键技术的多少,决定了新产品应采用何种材料、用什么工艺技术装备、工艺技术方法的水平及大型试验需要多少次。如果技术方案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那么计划和费用的风险就会大些,因此,把好设计评审关,就能降低研制风险。

2.6 成本管理

科研成本必须严格控制,预先控制。做好科研项目的成本预算工作,是保证科研项目按期完成的有效(资金)保障,也有利于参与项目有关单位之间的合作。

2.7 保密管理

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的保密工作,是企业科研生产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项目管理负责人必须要严格落实上级机关有关项目管理的保密要求,关注细节,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2.7.1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保密意识。组织承担任务的有关人员再一次学习与科研项目生产有关的保密管理规定,深化对管理要求和程序的理解,避免出现泄密事件。

2.7.2 强调科研项目代号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在科研生产过程中,能够使用代号的地方,不能出现项目名称,能够进行简化的,不能填写项目全名称。

2.7.3 加强知悉范围控制。特别是项目的核心指标、关键技术、解决方案、进展情况等,要严格控制在工作需要的范围内。

2.7.4 载体流转过程中有关审核的把关。审批人要认真审查、审批;非必须输出、提供、传递的文件、资料,不预审批;对于代他人审批的,一定要情况了解清楚后再审批。

2.7.5 文件的打印,必须先行审批,杜绝先打印后补审批的现象。

2.7.6 与载体相关的各种审批、登记表单要填写完整、清楚。能明确到具体人的要明确到个人,签收手续齐全,避免代签现象。

2.7.7 科研项目召开会议,进行外场试验时,组织部门要进行参加人员的控制。非必须参加人员不预参会,严格会议地点的选择,会场服务人员需由本企业人员担任。

2.7.8 组织部门做好会议审批和保密预案。在会议、试验涉及的各环节要落实保密责任人,并严格执行保密预案。要特别注意会后会标、遗留纸张、试验物品的清理和检查工作。

2.7.9 在与项目外协单位进行沟通时,要求只能交流与其相关的内容,严禁提及项目总体功能、指标以及进展情况。接待外方来企业人员,只能带入工作相关场所,并要全程陪同。项目管理的负责人要加强对外协方保密要求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2.7.10 科研人员在撰写论文、上报非密材料时,不能出现任何信息,相关负责人要严格审查,确保符合要求。

2.7.11 按照“业务谁主管,保密就谁负责”的原则,项目管理的负责人要在日常科研生产工作中加强对保密措施的落实情况的监督,有关人员要自觉执行相关的保密要求,杜绝违规现象的发生。在科研项目专项保密检查中检查出来的问题,要分清责任、严肃处理;检查结果要与本单位的考核、本人的绩效工资挂钩。

3 项目管理信息化

企业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通过对管理过程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和集成,加速了管理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从而实现了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

3.1 信息化建设的模式

企业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模式:自主开发、联合研发、引进与吸收相结合。

3.1.1 自主开发。企业根据自身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需要,可自行研发本企业的科研项目成果量化统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3.1.2 联合研发。企业与软件公司合作研发科研项目管理系统。

3.1.3 引进与吸收相结合。企业在经过充分考察的基础上,引进适合本企业管理情况的软件公司的成熟系统,经过消化改进,进行二次开发,研制出适合本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3.2 信息化的意义

3.2.1 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网络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可进行项目申报、网络查询、科研信息和科研成果下载各种资料,加速了项目管理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过程,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2.2 信息化管理缩短了决策周期。科研项目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及时获取各种所需的信息,随时掌握到最新的数据,了解到最新的科研动态。从而提高了对决策、评估的准确性,缩短了决策的周期。

3.2.3 信息化管理促进了成果转化。通过网络媒体及时科研成果信息,科技成果等到共享,并与各企业各高校架起了合作创新的桥梁,促进了科技成果。

3.3 信息化管理关键在于开发核心技术

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核心关键技术提供强而有力的智力支持。关键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应用系统的模式构架、软件工程开发、数据分析汇总、模块的系统设计、系统的维护及运行。

3.3.1 应用系统的模式构架。应用系统的模式构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环节,必须做到灵活运用、扩展性良好、和高重复利用性等技术性指标,这些都是日常使用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例如一个企业要想做好信息化管理,必须考虑本身管理系统的分布环境,不能忽视其异构的可变性,系统必须足够容纳企业办公、行政、财务、设备运行等一系列流程操作,不能影响业务的独立进行和集成。

3.3.2 软件工程开发。企业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系统的开发具有相当难度。在开发平台的选择上,要考察多个软件公司的产品,并结合自身现有应用系统特点与人力资源的能力,以及系统将来的需求等,作出适合自己的开发策略。

3.3.3 数据分析汇总。科研项目管理分为项目申报管理、在研项目管理、项目终结管理、完成项目跟踪管理四个阶段,涉及科研项目基本情况、历史、数据、与科研项目有关的申报材料、评估结果、项目成果等大量数据信息。

3.3.4 模块的系统设计。系统可划分为4大模块:过程管理模块、研发管理模块、查询统计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其中每个模块都包含一系列子模块。

3.3.5 系统的维护及运行。例如,SQLServer2000大型数据库具有大容量、高效率等特点,为用户提供强大的功能支持。

4 结束语

总之,做好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必须要以人为本,不断开创项目管理的新思维。一是要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参与科研项目管理,为科研项目管理献计献策,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二要加强科研项目管理中的保密教育,既能技能共享,又不泄密,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三是要不断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体现多劳多得,使科研人员更好地为科研生产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莉,张明娟,西方R&D管理模式的演变及我国企业之借鉴――以深圳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7).

[2]张国良,陈宏民.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评估体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1).

[3]倪健.基于重大科技项目的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6(5).

科研项目如何管理篇4

关键词:科研项目管理企业科研能力问题及措施

一、企业科研项目的特点

(一)风险性

国内外相关研究学者研究表明,科研项目当前所面临的一大不利因素为技术的非成熟性。一方面,该风险的形成无形中增加了科研管理的难度与负复杂程度,科研项目成功率被严重削弱。相对于不成熟的技术而言,由简单技术所构成的项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更高,不符合科研项目实际标准。另一方面,科研项目所制定发展方向及目标,与科研市场实际发展轨道相向而驰,科研项目自身针对性极强,目标模糊面临多种研发方向的选择。若在方向抉择时出现错误,可能将项目引向错误发展方向,最终走向不归路,而如果无法建立明确的目标,企业将与发展机遇失之交臂,徒劳无功。

(二)创新性

从科研项目的成果来看,专业性及多样性等特点显著,如,软件产品、新型工艺步骤、机电一体化产品、新配方、软件科学、新材料以及新药品试剂等项目的研究,研发领域的广泛性,使得科研项目管理在目标及方式方法设定上同样具有创新性和多元性的特点。

(三)不确定性

由于科研项目创新性的不断增强,整个研发的难度、时间及成本随之增加,高风险性成为科研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对目标及方向进行调整的主要因素。在固定时期内,各种不确定影响性因素累积增加,例如,产品类型交替更迭、技术发展变化快速、市场需求变幻莫测以及企业发展战略频繁调整等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在科研项目正式进入稳定期前,无法从真正意义上保证科研项目和初期预算投入、预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二、现阶段企业科研项目管理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立项前期可行性论证不足

现阶段,国内绝大部分企业对科研项目可行性论证的了解与认识,主要集中在论证的固有优势,如,适应性、可靠性、先进性、社会性以及经济性等等。但仍有部分企业在科研项目立项前期存在价可行性论证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贪大求全,企图在短时间之内在大课题或者较大课题内获得相应研究成果,整个研发过程中项目的适应性及可行性较差,实际实施过程中缺乏明确目标,对科研项目的研发丧失激情和自信,以至于草草收场;第二,在科研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出于缺乏对项目系统性、整体性等的综合分析与考虑,使得研发课题规模较小,过于分散且个体单独性强,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达到多专业融合发展的目的,产品系统性要求难以达成;第三,未能充分调查竞争对手的竞争产品,缺乏对对方产品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在尚未建立起明确研发目标的情况下,怀着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态,盲目性地开展研发工作,不仅造成了对企业资源的过度浪费,且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企业深陷于跟随潮流,将企业置身于劣势竞争地位。

(二)评审机制不健全

在评审人员的责、权、利的设置方面缺乏完整性及延续性,若发生人员责任心不足,容易被“人情面子”所左右,将使得一些已经通过科研审查的项目,仍存在功利性强于适用性的项目,并且容易使得部分科研项目符合相关质量审查及验收标准,以至于评审工作在各科研项目开展中的作用流于表面,科研项目中所存在问题被潜藏覆盖,走弯路,在徒增项目研发成本的同时,增加了研发风险。

(三)研发团队协作能力不强

纵观国内企业,具体的产品是科研项目开展实施的主要对象,整个研究活动的开展与完成得益于各专业领域相互协助的作用,但从传统科研项目管理角度来看,研发部门的研发人员隶属于各自专业技术部门,研发人员的考核评价、职务晋升以及酬薪分配等均由专业技术部门全权负责,在这种研发团队结构下,不利于团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双方在目标和利益方面难以达成一致,难以在真正意义上构成有效协作。

(四)项目监督力度不足

现阶段,企业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尚未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督机制,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监督和动态管理。如,对具体研究内容进行随意性的更改、擅自拉进研发进度、恶意篡改项目研究结果、研究成果及材料归档时严重违背相关要求、未能从根本上履行合同要求,在记录整个科研过程时缺乏连续性、对研究报告的总结敷衍了事、不愿与他人共享研究成果、未在规定期限内便开展相关结题验收活动。

三、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及应对问题的措施

(一)加快健全评审机制

若要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科研项目活动的全面贯彻落实,可尝试从相关评审机制角度出发,对相关评审人员的责、权、利进行系统优化及完善,从另一角度来看,即对评审人员权利、收益、职责和考核的有效明确,从根本上促进评审人员在科研项目中实际作用的有效发挥,现阶段,普遍采取方式主要内包括两种:一方面,在企业科研项目管理团队中保留评审人员岗位,独立于研发团队的方式,使评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避免人情方面的影响与限制,在组织方面脱离团队管理者的约束,勇于发表自身观点,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看法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二)完善科研项目质量控制流程

基于企业科研项目整个研发过程,从实际角度出发,加快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整个管理工作中,质量管理体系自始至终处于核心地位,其建立与实施在某种程度上企业世界一流目标和科研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企业所有科研项目活动的开展与完成均涉及之路昂管理,它通常通过以过程管理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质量体系,整个后期的维护工作充分利用和借助了内审、外审、专项审核以及管理审核等力量。

(三)加强项目系统化管理,打造精品项目管理工程

一方面,在科研项目进入组织阶段后昂对各环节任务进行系统划分,保证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在科研团队内的贯彻落实,确保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全面提升。目前,企业主要遵从以下环节开展相应的科学研发活动,如,方案论证阶段、方案研制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方案定型阶段、实际生产阶段。一项成功的科研项目离不开“人”的支持,加强科研团队人才素质要求,使其具备专业研发技能,与现代科研项目实际需求融合发展,增强科研团队内部成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提高企业科研项目成功几率。另一方面,全面深化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制度,严格审核前期设计环节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最大限度的抵御各类风险的形成与演变。通常情况下,产品的技术方案决定了整个科研项目中的费用风险、计划风险和技术风险,而产品所应用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方法以及试验规格量等均取决于价产品所采用技术、产品自身复杂性以及总体向分系统指标分解难易程度的均衡性等,若具体技术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大量阻碍性和非确定性因素时,无形中将增加费用风险和计划风险,因而,应进一步增强对设计评审的严格把关,从根本上降低科研项目实际研制过程中所面临风险。

(四)创新研发团队组建模式

为进一步促进企业科技研发团队的整体协作能力,应勇于打破传统人员隶属于各自专业技术部门的常规,将长期致力于同一科研项目的相关人员进行凝聚,使其共同组建为一个团队,设立共同的利益目标,既能够在科研团队之间建立起相互团结、相互协作的关系,又能够对企业传统激励机制和优胜劣汰机制进行有效保留。

(五)加强科研项目的立项可行性论证

若企业要达到对科研项目的立项可行性论证,应从广泛调研、精确策划、知己知彼以及科学组织等多个方面入手,做好科研项目中的调研基础和双方了解工作,并对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进行系统性把握,总结并掌握市场需求变化的整体规律,通过更加精准的判断和预测,指引企业科研项目中立项选题、科研方向选择、成果指标制定、时间进度安排、合作单位选择以及人力经费投入等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工作策划与组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科研项目的成功是企业技术进步的充分体现,研发质量决定最终整体项目的绩效,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企业科研项目活动开展过程中质量与效益的双重获得。为进一步激发企业基层科研创新活力,营造创新氛围,当地政府部门应加快完善对企业科研项目经费配套设施,大幅减轻企业财务负担,同时企业还应从自身做起,自觉地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促使科研项目管理努力朝科学化、规范化以及制度化方向发展,调动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积极性,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参考文献:

[1]王玉.企业科研项目研发激励机制研究[A].决策论坛———系统科学在工程决策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5.78-79

[2]于娜.以项目管理人为中心的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会议暨2012第四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论文集[C].2012.56-57

科研项目如何管理篇5

关键词:科研项目管理企业科研能力问题及措施

一、企业科研项目的特点

(一)风险性

国内外相关研究学者研究表明,科研项目当前所面临的一大不利因素为技术的非成熟性。一方面,该风险的形成无形中增加了科研管理的难度与负复杂程度,科研项目成功率被严重削弱。相对于不成熟的技术而言,由简单技术所构成的项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更高,不符合科研项目实际标准。另一方面,科研项目所制定发展方向及目标,与科研市场实际发展轨道相向而驰,科研项目自身针对性极强,目标模糊面临多种研发方向的选择。若在方向抉择时出现错误,可能将项目引向错误发展方向,最终走向不归路,而如果无法建立明确的目标,企业将与发展机遇失之交臂,徒劳无功。

(二)创新性

从科研项目的成果来看,专业性及多样性等特点显著,如,软件产品、新型工艺步骤、机电一体化产品、新配方、软件科学、新材料以及新药品试剂等项目的研究,研发领域的广泛性,使得科研项目管理在目标及方式方法设定上同样具有创新性和多元性的特点。

(三)不确定性

由于科研项目创新性的不断增强,整个研发的难度、时间及成本随之增加,高风险性成为科研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对目标及方向进行调整的主要因素。在固定时期内,各种不确定影响性因素累积增加,例如,产品类型交替更迭、技术发展变化快速、市场需求变幻莫测以及企业发展战略频繁调整等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在科研项目正式进入稳定期前,无法从真正意义上保证科研项目和初期预算投入、预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二、现阶段企业科研项目管理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立项前期可行性论证不足

现阶段,国内绝大部分企业对科研项目可行性论证的了解与认识,主要集中在论证的固有优势,如,适应性、可靠性、先进性、社会性以及经济性等等。但仍有部分企业在科研项目立项前期存在价可行性论证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贪大求全,企图在短时间之内在大课题或者较大课题内获得相应研究成果,整个研发过程中项目的适应性及可行性较差,实际实施过程中缺乏明确目标,对科研项目的研发丧失激情和自信,以至于草草收场;第二,在科研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出于缺乏对项目系统性、整体性等的综合分析与考虑,使得研发课题规模较小,过于分散且个体单独性强,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达到多专业融合发展的目的,产品系统性要求难以达成;第三,未能充分调查竞争对手的竞争产品,缺乏对对方产品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在尚未建立起明确研发目标的情况下,怀着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态,盲目性地开展研发工作,不仅造成了对企业资源的过度浪费,且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企业深陷于跟随潮流,将企业置身于劣势竞争地位。

(二)评审机制不健全

在评审人员的责、权、利的设置方面缺乏完整性及延续性,若发生人员责任心不足,容易被“人情面子”所左右,将使得一些已经通过科研审查的项目,仍存在功利性强于适用性的项目,并且容易使得部分科研项目符合相关质量审查及验收标准,以至于评审工作在各科研项目开展中的作用流于表面,科研项目中所存在问题被潜藏覆盖,走弯路,在徒增项目研发成本的同时,增加了研发风险。

(三)研发团队协作能力不强

纵观国内企业,具体的产品是科研项目开展实施的主要对象,整个研究活动的开展与完成得益于各专业领域相互协助的作用,但从传统科研项目管理角度来看,研发部门的研发人员隶属于各自专业技术部门,研发人员的考核评价、职务晋升以及酬薪分配等均由专业技术部门全权负责,在这种研发团队结构下,不利于团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双方在目标和利益方面难以达成一致,难以在真正意义上构成有效协作。

(四)项目监督力度不足

现阶段,企业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尚未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督机制,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监督和动态管理。如,对具体研究内容进行随意性的更改、擅自拉进研发进度、恶意篡改项目研究结果、研究成果及材料归档时严重违背相关要求、未能从根本上履行合同要求,在记录整个科研过程时缺乏连续性、对研究报告的总结敷衍了事、不愿与他人共享研究成果、未在规定期限内便开展相关结题验收活动。

三、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及应对问题的措施

(一)加快健全评审机制

若要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科研项目活动的全面贯彻落实,可尝试从相关评审机制角度出发,对相关评审人员的责、权、利进行系统优化及完善,从另一角度来看,即对评审人员权利、收益、职责和考核的有效明确,从根本上促进评审人员在科研项目中实际作用的有效发挥,现阶段,普遍采取方式主要内包括两种:一方面,在企业科研项目管理团队中保留评审人员岗位,独立于研发团队的方式,使评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避免人情方面的影响与限制,在组织方面脱离团队管理者的约束,勇于发表自身观点,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看法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二)完善科研项目质量控制流程

基于企业科研项目整个研发过程,从实际角度出发,加快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整个管理工作中,质量管理体系自始至终处于核心地位,其建立与实施在某种程度上企业世界一流目标和科研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企业所有科研项目活动的开展与完成均涉及之路昂管理,它通常通过以过程管理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质量体系,整个后期的维护工作充分利用和借助了内审、外审、专项审核以及管理审核等力量。

(三)加强项目系统化管理,打造精品项目管理工程

一方面,在科研项目进入组织阶段后昂对各环节任务进行系统划分,保证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在科研团队内的贯彻落实,确保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全面提升。目前,企业主要遵从以下环节开展相应的科学研发活动,如,方案论证阶段、方案研制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方案定型阶段、实际生产阶段。一项成功的科研项目离不开“人”的支持,加强科研团队人才素质要求,使其具备专业研发技能,与现代科研项目实际需求融合发展,增强科研团队内部成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提高企业科研项目成功几率。另一方面,全面深化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制度,严格审核前期设计环节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最大限度的抵御各类风险的形成与演变。通常情况下,产品的技术方案决定了整个科研项目中的费用风险、计划风险和技术风险,而产品所应用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方法以及试验规格量等均取决于价产品所采用技术、产品自身复杂性以及总体向分系统指标分解难易程度的均衡性等,若具体技术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大量阻碍性和非确定性因素时,无形中将增加费用风险和计划风险,因而,应进一步增强对设计评审的严格把关,从根本上降低科研项目实际研制过程中所面临风险。

(四)创新研发团队组建模式

为进一步促进企业科技研发团队的整体协作能力,应勇于打破传统人员隶属于各自专业技术部门的常规,将长期致力于同一科研项目的相关人员进行凝聚,使其共同组建为一个团队,设立共同的利益目标,既能够在科研团队之间建立起相互团结、相互协作的关系,又能够对企业传统激励机制和优胜劣汰机制进行有效保留。

(五)加强科研项目的立项可行性论证

若企业要达到对科研项目的立项可行性论证,应从广泛调研、精确策划、知己知彼以及科学组织等多个方面入手,做好科研项目中的调研基础和双方了解工作,并对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进行系统性把握,总结并掌握市场需求变化的整体规律,通过更加精准的判断和预测,指引企业科研项目中立项选题、科研方向选择、成果指标制定、时间进度安排、合作单位选择以及人力经费投入等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工作策划与组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科研项目如何管理篇6

关键词:科研项目管理;财务核算;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创新,提高了企业投资科研开发的积极性,但我国中小民企企业在发展初期企业整体科研管理水平不够、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以及会计核算水平还有待提高,企业虽然在科研项目中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经费,但由于对科研项目管理不当以及科研项目经费财务核算出现较多问题,将直接影响着整个科研项目的成功。因此,企业应当高度重视科研项目管理与核算,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确保科研项目顺利进行。

一、企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企业科研项目的立项盲目

企I研发人员在研发过程中并没有按照企业实际要求展开工作,研发立项较为盲目,没有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科研项目立项,对研发项目立项没有进行科学论证,没有编制项目可行性报告。有些企业没有制定科学的符合实际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或研发人员对立项管理意识淡薄,缺少相应的激励与考核制度。

(二)企业科研经费预算不合理

在对科研经费进行预算编制时,由于没有编制科研经费预算的一套完整管理体系,导致预算当中问题较多,预算结果不合理,时常出现支出与预算具有差异的情况,另外,某些项目还出现预算计划被决算代替的情况,导致项目完成之后的数额与预算之间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由于没有对预算支出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还会出现任意调整预算的支出结构的现象。

(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科研实际工作中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相对落后,部门与部门之间没有过多的沟通与配合,未能结合实际需求细化、完善管理制度,或者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及时做到共同合作,造成经费使用和管理混乱。

(四)企业科研项目管理缺乏有效的过程监控

目前,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处于发展初期,各项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虽然建立了企业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但尚未真正运行,一般情况下企业科研项目能否成功,企业相关部门对企业研发项目的过程进行全程监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相关管理部门缺少相关授权,或者相关部门虽然有授权但对研发部门监督只是流于形式无法对研发部门的进行实质上的制约和控制,这样就会导致整个科研项目要么缺少监控要么监控只限于表面上的形式而已,并没有真正的贯彻落实。

二、企业科研项目中财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

(一)企业科研项目经费核算体系不规范

由于企业财务人员对经费核算体系没有全面的认知,特别是有些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有些企业财务部针对科研项目没有单独核算;对科研项目经费没有单独核算这样就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费用与科研项目经费混在一起;或者有些企业对科研项目经费虽有单独核算,但没有完全按照科研项目经费核算要求设置账目明细或设置科研项目核算明细不规范,这样也会导致科研项目经费核算体系不规范。

(二)企业研发经费开支的的范围认定不规范

由于企业研发部门与财务部缺少有效沟通,财务部门对研发部门上报的研发经费缺少有效查证措施,财务人员往往不了解科研项目进程,也无法界定经费支出,往往凭根据研发部门提供的凭证办理科研经费报销。如果研发部门责任心不强或出自其他目的把不是用于研发项目的其他费用充当研发经费报销,或者由于财务部门对研发经费明细项目界定不清晰,把本该计入生产性费用计入研发经费,这样会导致研发经费开支的范围认定不规范。

(三)企业领导对企业科研项目财务核算不重视

我们大多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企业领导往往比较重视一些直接能为企业创造收益的生产经营工作,如研发、生产和销售等,而对财务核算往往不重视。有些企业甚至没有专设财务部门没有配备专门的财务会计人员,会计核算和申报纳税往往外包给记账公司做,这样就会导致企业财务核算质量不能完全得到保证,专门对科研项目核算也无从谈起。

三、企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以及财务核算的对策与措施

(一)企业科研经费管理的改进措施

要全面规范企业科研项目管理与核算,首先要建立与科研项目管理相关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参照《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要健全研发项目的立项管理,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市场需求,反复讨论合理确定研发项目,必要时应咨询有关行业专家学者,千万不可头脑发热盲目立项,凭空立项。科研项目立项要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要健全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提高科研项目预算执行准确率。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做好项目预算编制工作,并详细安排各项项目费用的支出,确保经费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对于科学技术研究人员应详细报销设备,并罗列出不同设备的型号、数量、种类,所需材料等,最后再经过采购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相互合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费用预算。

第三,要健全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为科研项目顺利进行提高切实保障。“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企业要根据实际,为科研项目管理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对科研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科技推广、档案入卷进行全程管理。

第四,要对研发项目全过程监督,并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企业应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研项目管理、经费核算进行审计,及早发现问题,把问题消灭萌芽状态,必要时外聘会计事务所对科研项目进行审计,对科研项目经费的合理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查与监督,避免科研经费出现浪费或挪用情况的出现。

(二)企业科研项目财务核算方面的改进

第一,建立企业科研项目经费会计核算制度,从源头上规范企业科研项目经费会计核算。要做好科研项目经费会计核算,就必须结合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严格的科研项目经费会计核算制度,从科研项目经费列支到项目经费核算,要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只有建立了制度,具体的财务人员才能够有章可循,规章制度的顺利执行,才能为企业准确如实反映企业科研项目费用开支情况。

第二,科学清晰界定企业科研经费开支范围,准确核算科研经费。企业应根据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合理设置科研项目核算明细,明确研发费用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审批程序;科研项目经费开支首先要有预算,经费开支无预算或超支预算,科研部门应立即专题报告企业管理者,说明原因,科研论证,重新追加预算;财务部门应严格把关,没有预算的科研经费不得列支,经批准后的追加预算财务部门才给予报销。一般企业在管理费用下面设立研发经费二级科目,在研发经费下面设立三级会计科目(如设立人员费、设备费、材料费、测试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办公费、其他费用)核算科研项目。

第三,应加强对企业科研项目经费的组织领导。企业领导者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科研项目核算,从行动上切实支持企业科研项目经费核算,设立专门领导管理企业科研项目核算,成立专门的财务会计部门来从事科研项目费用核算并配比专门的会计人员从事科研经费核算。

四、结束语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研发活动关系到企业生存,而科研项目管理与财务核算是企业最重要研发活动内容,关系到企业科研项目的成败,在实际科研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对策。企业应当加强团队意识,强化企业相关部门对科研项目管理、经费支出预算、财务核算以及加强对科研项目监督,使科研项目能更进一步规范化,为企业科研工作顺利展开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卓.浅谈企业国拨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核算与管理[J].财经界,2013(4).

科研项目如何管理篇7

――《中国区域发展》杂志社社长、徐州项目经理协会筹备组负责人杜发云

项目科学是一个新学科。学习与了解项目科学,需要做深入的研究,而不仅是一个工具和一次讨论。这个领域大到不可想象的程度,我们一辈子也学不完,其价值是巨大的,功能是强大的。

――中国项目管理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空军指挥学院大校范伟

项目科学主要是为企业和政府服务。我们要研发出本土化的、适合国情的、能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引领人类的新科学,也为科学填补一项空白。项目科学,世界要看中国,中国要看北京。项目科学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经济助力,为国家服务。我们要走出研究室,让研究成果为社会所用。

――中国女项目经理协会副会长吕秀玉

这是一门新的科学,需要大家一起添砖加瓦,也需要理论化。我相信此次会议有着重要意义。今后这门科学如何发展,如何真正地转化为生产力,如何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是项目科学研究的方向。这次会议是推动的大会,发展的大会,研讨的大会,会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

――中国政法大学疑难案件研究中心主任李梦福

项目管理应是项目学的下属学科,由于没有建立项目科学,项目管理承载了过多的负担。而关于项目的很多问题,没有更多的相应学科可以研究,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也会出现问题。2004年-2005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清华大学的项目管理方向工程硕士试点基础上,一次性设立了一大批学校的工程硕士教育,虽然发展得很好,但是在学科归类上,总是不清楚应当放在哪里。项目学应该是项目管理学的上位学科,而项目学的上位学科可以考虑为活动学。

现有的项目管理,舶来品比较多,国内外的发展思路不同,虽然国外有很多建树,但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

中国的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人有病是因为不协调。治有病的人是救人,治人有的病是治病。项目学不仅是治病,更多的是救人。在PMI(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PMBOK(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一直没有说清楚的一个问题,就是项目生命期、管理过程组、管理过程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但是从项目学的角度可以说清楚,作为一个时序体系、一条主线,最后能够落到流程、计划与控制上去。

项目学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群策群力,协调合作。目前很多教学和研究领域有一些不好的现象:各自为政,山头主义,不能容人。这样会阻碍我们的发展。希望通过中国项目科学研究院的建立和本次大会的召开,能够集思广益,广纳贤士,共同努力。

――项目科学大师、《项目学概论》作者马旭晨

目前有一种趋势,一些学者把与项目有关但又不属于项目管理的内容,过多地强加于项目管理学科,使项目管理处境尴尬,这对于大量产生和正在进行着的项目非常不利。

目前《项目学》的研究,不受已有学科划分的束缚,有了初期的起步和突破,项目工作者从项目学的定位、定向、定性、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大胆地提出了《项目学》在学科领域内的定位,构建了《项目学概论》的体系框架,初步确定了《项目学概论》的学科内容,进一步探讨和定义了包括项目在内的一些与项目相关的概念,为项目学的构建做出了新的尝试。无论如何,这算得上是一个历史性的起步,是一个新的跨越,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双法研究会原理事长徐伟宣

项目、项目管理是一个实践的科学,只有经过实践才能不断地总结、提高。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我们每年都在做无数的项目。如何让企业持续发展,把项目和创新结合起来,是值得探讨的。所以,我非常赞成用项目学来推动我们对项目发展的研究,进一步指导我们的实践。

搞项目管理,项目的前期工作是在项目之外的。项目与社会经济和发展的关系需要单独研究。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依靠项目。特别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是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事情。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项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项目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非常值得研究。过去讲项目的成功率,是在既定的要求和目标成本之下看是否完成了客户对质量的要求,也就是项目的“铁三角”。但是现在企业为了持续发展,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成本。

在互联网时代,在“双创”成为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时,项目应该如何发挥作用,需要特别强调和加强研究。例如,蚂蚁服务和京东,他们的项目和传统项目的项目管理不同。蚂蚁的项目服务,一个项目经理需要做成百上千个项目,他是怎么做的?答案是在网上做。项目随着网络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理论研究应该如何支撑世界的发展,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认为,在教育培训中,过分强调把事情做正_、做好,强调做事情的能力,而没有强调要找到和发现做正确事情的能力,以及提高决策和判断分析的能力。特别是年轻人,提高能力比把事情做好更为重要。以前我们所说的好学生是听话、出活的学生,但对于创新时代的项目管理人员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项目工程大师、首信集团原董事长、北京市项目管理协会秘书长陈信祥

项目学科的建设,现在到了关键的时刻。按照国务院的分类,有12个一级学科。如果要把项目学设立为12个学科之外的一个独立学科,需要做很多工作。

项目科学如果要在学校站住脚,能发展,一定要考虑师资力量,还有教材是否归纳得很科学。项目科学要在学校中站住脚,能够很好地发展,一定要培养人才。我非常希望这个学科能够在学校中开展,但是一定要保证师资和教材。我们是否能够很快地在高校里面建立起项目科学培养人才的机制,这对于学科的发展很重要。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原司长王炽昌

任何一个好的项目,要竖旗,要有商业价值的独特性;要布局,要实现最大价值。布局之后,要按照非常规的方式去点爆项目。我们曾经帮助过贵州一个酒类品牌,完全按照项目的方式进行辅导和孵化,用4个月?8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2.5亿元的销售额。

――《经济》・中国创新经营研究院院长谭勇

董事会负责管控重大的战略事项,而重大项目属于重大战略事项。因此,在国有企业中,党管控国有资本,依靠董事会实施,首先是从重大战略事项管起。而董事会管理重大战略事项,是从重大项目管起。董事会是从总项目师管起,通过总项目师负责各个重大项目的设计、管理、协调和控制。

――《经济》杂志社总项目师贾森

我认为,这个会议具有前瞻性。一大批后起之秀在未来的发展中快速崛起,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未来的项目和推广,都应该与人的文化内涵相结合。当中国项目人走向全世界的时候,我们的心理是最强大的,不管碰到任何艰难险阻,都能够克服。

――中国印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王海平

创新需要将创意转换为项目。而现在大家并不知道如何将创意转为项目。做正确的事,就是这件事该不该干。实际上这一理念不应该归在项目管理的领域中,而是归在项目科学的领域中。

――中国项目管理研究院研究员马尔航

国外项目的实施都是契约制,需要合同,这是西方的管理方式。如何嫁接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仁义礼智信”。如果能够结合,对于中国的项目运行有很大的帮助。如果都按照西方的契约制来实施,没有了人性,项目会成功,但是不会有创新。例如马云的团队,当年大家谁也不知道效益在哪里,但就是凭借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交往,不断创新,取得了成功。

――太原市发改委总工程师赵爱忠

我们希望大家一起交流成功的经验,共同研究如何推动摩洛哥自贸区的项目。如果大家有兴趣,团结起来“走出去”,会产生更好的结果。

――中跨国企业促进会国际合作部

特别代表张国田

当前做项目的商务人才特别稀缺。企业发展“走出去”,资金流通出去,要培育项目,要耐住性子,要有自己的方法,要了解他人的需求。未来最需要的人才很可能是做商务的项目人才。

科研项目如何管理篇8

关键词:医院 科研管理 管理机制 创新

一般情况下,医院科研成果的产出是其科研工作与科研管理工作成效的一种具体表现。而目前,科研管理的基础结构与制度、科研项目管理、科研人员管理以及奖惩制度设置等,都能够对医院科研管理绩效形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在实践中推动医院科研管理机制的创新与发展,建立起系统则应当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应的创新与调整,以下主要从基础结构与制度和科研项目管理这两方面管理工作的创新进行简单探讨。

1.医院科研管理基础的创新与发展

推动医院科研管理基础的创新与发展,主要是指在实践中对医院科研管理的基本结构和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性调整。首先,医院应当建立起系统的科研管理机构,并以制度化的方式对科研工作进行管理。

1.1建立系统的科研管理机构

提高科技兴院意识,建立院科两级管理体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改善科研条件,形成第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扎实抓,科室和个人具体抓的层层管理。

1.2以制度化的方式进行科研管理

建立有效的科研管理机制 严格、科学、规范的管理是推动医学研究单位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怎样利用好政策导向作用,抓好制度落实,提高管理执行力是管理者的工作重点。

从2009年起我院成立了医院学术委员会,并先后出台了《学术委员会章程》、《院内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工作奖励办法》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规范了科研项目的管理。

2.医院科研项目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医院科研项目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对于推动医院科学水平、加强医院专业人才培养以及提升医院现有医疗技术与科研水平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要要对医院科研管理中项目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创新与发展,则应从项目的申报、实施、结题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创新。

2.1科研项目的申报动员管理创新

我院作为大型综合性医院,也是高等院校的直属附属医院,肩负着医、教、研三大任务,临床医师在承担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的同时,也是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但现实工作中,大部分临床医师或自认为临床工作繁重,精力有限,不愿舍临床之“本”而逐科研之“末”;或“没有实验室,怎么搞科研”成为他们脑海中的固有观念。科研管理工作者要积极思考如何纠正这些观念,教会临床医师利用有限的精力、时间,结合自身工作需要,提高临床科研能力,发挥临床医师进行临床研究的优势。引导临床医师在处理临床病例时点燃科研思路,在解决繁芜的临床问题时,能转变观念,加强科研意识,做到临床与科研兼顾。

同时引导科研项目所研究的范围要进一步扩大,科研水平要进一步提高,科研项目所涉及的范围从单纯的临床疗效观察、临床手术方法的改进等临床研究扩大到应用基础研究、生物高新技术研究、基因工程研究。从学科来看,要扩大到内、外、妇、儿、检验、药剂、影像、功能、病理等。开展多学科联合研究,申报影响力大、学术水平高,有一定技术难度的项目。

2.2科研项目立项研究过程的管理创新

当科研项目立项之后,如何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开展、推动科研目标的实现成为科研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因此,科研管理部门需要在此管理环节制定相应的项目查促机制,确保在职责范围之内对科研项目的具体落实及开展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以便于及时掌握科研项目的研究进度,并在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协助相关科研人员解决其项目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当临床研究人员的课题在研究中期遇到困难时,管理者要及时发现并积极主动帮助他们,不至于使课题半途而废。

而对于落实相对缓慢且无法依照科研计划完成课题研究的项目,医院科研管理部门需要及时地作出反应,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具体的处理措施则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决定,科研管理部门可以收回部分经费,也可以取消该项目的研究,以便于通过相应的处置措施避免医院科研费用的浪费。

同时引导科室主任对科室研究课题合理安排时间、人力、物力,确保课题的顺利完成,并对取得科研成绩的医师在绩效考核和奖励方面要给予鼓励。

督促项目的负责人要按期结题,并及时地作出总结和验收,以便于为日后科研成果鉴定和科研成果奖励的申报、专利的申请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等做好准备。

2.3科研项目后期管理方式的创新

所谓科研项目后期管理主要包含对科研项目的结题、科研成果评价、科研项目推广与应用以及科研成果应用追踪等。一般情况下,对医院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果进行评价的最直接方式就是依据其获奖情况进行判定,毕竟获奖情况代表了科研成果的技术水平及其影响力。而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医院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果也代表了医院的科研能力与科技水平,也是医院获取更多科研自助的重要依据。

但这里要强调的是,医院科研项目完成之后,必须加强对于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视。据统计,我国医院科研工作对于科研成果的转化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每一年,我国超过90%的科研成果基本都是束之高阁。也就是说在人力、物力高度消耗基础上而获得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不具备任何实际价值。因此,在科研项目的后期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必须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及时督促临床的科研人员对项目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鉴定,并在实际的医疗活动中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成为有效的生产力,应用于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中,为推动我国医学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结 论

随着我国新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医院市场竞争水平的提升愈来愈依靠与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而我国各级医院都已经意识到科学研究对医院运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而要确保医院科研项目的有效开展,就必须加强科研管理,并在实践中对科研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与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够在提升医院竞争水平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华,姜瑞博.关于如何推进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1,(02).

[2]文翠容,李庆虹,杨坤,刘水文,唐彦,李进.加强创新意识对提高医院科研管理的作用[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0,(04).

[3]许玉玲,黄云超,苏艳,周雪梅.浅议影响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绩效的几个因素[J].科技信息,2010,(03).

[4]刘广东,郭渝成,刘亮,吴晓松.研究型医院科研管理工作创新实践[J].中国医院,2011,(0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