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公司税务风险管控8篇

时间:2023-07-04 09:27:22

公司税务风险管控

公司税务风险管控篇1

关键词:税务管理;风险管理;防范措施

一、管理目标描述

(一)税务管理的理念或策略

公司税务管理以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规范管理,准确纳税,防范风险”为基本原则,按自身生产经营及纳税义务,进行自我控制和监督管理,通过加强公司纳税集约化管理,强化依法纳税意识,规范纳税行为,降低涉税风险。

二、税务管理的风险类别

(一)政策变动产生的风险

由于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法律法规或行业标准调整、政策变动、体制改革产生的风险。

(二)纳税筹划产生的风险

由于对税收政策执行不到位、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受限、筹划方案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公司税收成本增加的风险。(三)管理缺位产生的风险发票管理、纳税申报不规范、税务核算不准确方面等方面产生的风险。(四)监管评估产生的风险内外部检查、税务风险评估等活动中对政策理解不一致等产生的风险。

三、组织架构

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组织机构全面负责税务管理及风险控制,由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委员会、风险管理办公室及风险管理业务部门(基层单位)组成,按照统一组织,分层负责的原则实施。(1)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是税务管理及风险控制的决策机构。负责本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2)全面风险及内部控制管理委员会由公司总会计师、相关业务分管副总经理及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税务管理及风险控制工作。对公司税务管理及风险控制实施方案、管理规范及配套管理手册、年度工作计划、风险评估标准、内控评价标准和缺陷认定标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进行审定。(3)全面风险及内部控制办公室(设在财务资产部)由各业务部门分管主任、各专责组成,负责组织协调税务管理及风险控制日常管理工作,规范业务流程,积极防控税务风险,并归口负责公司税务风险管理和内控评价工作。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公司税务内控评价规范等相关管理制度;组织制定税务内控评价手册、内控评价标准及缺陷认定标准;组织公司系统开展税务内控评价工作,编制税务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出具考核意见,监督内控缺陷整改情况;对税务内控评价程序的编制、、调整、应用和废止实现全过程管理;完成税务内控评价的其他事项。(4)公司各业务部门主要职责包括:执行国家及公司的各种纳税管理制度;对新颁布或新修订的税收法律法规进行解释,制定本专业税务管理相关规定;指导、协调各单位纳税管理工作;组织开展纳税筹划及纳税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完成公司各项税款计缴工作;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对各单位税务管理情况进行考核;研究制定本专业的税务管理风险认定标准;编制本专业涉税风险缺陷整改计划并督促落实;配合开展年度税务管理及风险控制工作;完成本专业税务管理及风险控制相关的其他事项。(5)各级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税务管理及风险控制第一责任人。各县级单位参照公司本部职责分工,明确本单位税务管理及风险控制委员会、税务管理及风险控制办公室、业务部门的职责分工。

四、对税务管理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途径

(一)夯实基础,提高政策的应变能力

随着国家经营方针的变化,涉税政策的不断调整,税务管理面临的风险不断加大,武汉公司超前谋划,夯实两个基础:政策基础和人员基础,提高政策的应变能力。一是夯实政策基础,做到三个确保。首先在政策掌握上确保一个“快”字,适时收集相关文件,把握政策执行的敏感度,组织业务部门开展研讨,对新政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公司网页开办专栏或开展培训进行宣贯。其次在政策执行上确保一个“准”字。结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出台政策相关解释,强化前端业务部门的税务管理职责,将责任落实到岗位。再次在政策推广上确保一个“全”字。运用既有的税务政策,实时关注政策覆盖面,争取政府和社会资源,确保政策落地。二是夯实人员基础,目前涉税人员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这些因素都使公司税务管理面临的风险加大。为适应改革形势,防范税务风险,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涉税人员管理,提升涉税人员素质,实现人员管理横向融合和纵向贯通,构建蛛网式风控系统。

(二)加强管理,防范纳税筹划产生的风险

针对税收政策执行不到位、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受限、筹划方案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公司税收成本增加的风险,武汉公司以两个“加强”为手段,固本增效,防范纳税筹划产生的风险。一是加强环境的治理,针对各类涉税事项,武汉公司财务部收集第一手资料,会同业务部门,进行税负测算,聘请外部事务所进行评估,征求税务部门意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双重协调机制:主动上门拜访税务部门,邀请税务部门进行实地考察,形成每月反馈意见机制,切实降低企业税负,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二是加强流程的梳理,积极参与稽核规则库、财税标准流程建设,加强标准执行自觉性、前瞻性,主动融入业务前端过程管理,梳理涉税业务的流程,强化规范执行标准,明确业务部门涉税职责,保障公司经营管理有章可循。

(三)运用措施,防范税务管理缺位风险

公司通过充分利用信息系统、适时采取现场排查、积极开展内外评估的方法,查漏补缺,防范税务管理缺位风险。一是利用信息系统,坚持依法经营,深入运用信息系统,依据建立的稽核规则,加强对各单位及部门涉税情况的财务审核工作,通过财务信息一体化平台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及时发现异常问题。二是采取现场排查,公司财务部制定专项检查方案,将下属各单位纳入检查范围,不定期深入基层单位进行现场排查,抽查开票人员配置、发票及发票专用章管理情况,从源头把控风险。三是开展内外评估,公司积极开展税务内控自评价工作,聘请事务所定期进行税务风险评估,邀请税务部门开展税务风险评估,通过三方监控控制发票管理、纳税申报不规范、税务核算不准确方面等方面产生的风险。

(四)建立机制,防范监管评估风险

针对内外部检查、税务风险评估等活动,建立监督整改、考核运用及持续提升机制,持续完善,防范监管评估风险。一是建立监督整改机制,公司坚持依法经营,运用外部检查结果,加强对各单位及部门涉税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完善监督整改机制。定期开展税务清算,不定期开展税务自查,迎接外部税务检查,及时发现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整改,已整改的涉税事项持续过程跟踪,举一反三,确保税务政策运用到位,规范公司税务管理标准化流程,规避经营涉税风险,提升依法纳税管理水平。二是建立考核运用机制,公司建立“有奖有惩,奖惩分明”为导向的税务管理绩效考核体系,成立由财务部、营销部、人资部等部门组成绩效评价的组织机构,制定考核细则,由财务部牵头负责对税务管理质量进行考核,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年度业绩考核,运用绩效考核结果评价基层单位及部室工作质量,促使各基层单位及部室进一步提高对税务管理的重视度,充分发挥指标的正向引导和激励作用。三是建立持续提升机制,根据内外部检查情况及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将在检查及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收集汇总,形成税务风险案例库及稽核规则库,针对税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下一步优化意见,根据实际业务不断完善税务管理方法,持续提升税务管理水平。

五、评估与改进

(一)税务管理的评估方法

公司采用税务在线稽核和内外部评价相结合的专项检查方式加强对税务管理和内控评价结果的检验。一是将评价工作纳入考核体系。按照税务管理和内部控制规范管理办法,将各单位财务稽核、内部控制及全面风险管理指标纳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与各单位负责人、职工绩效工资挂钩。二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1)利用公司税务管控在线稽核规则每月进行评估。(2)由公司内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方式进行专项税务风险评估。每年组织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内控自评价对财税政策执行的合规情况进行检查评估。评估结果接受公司审计部、监察部效能评价。共同构筑企业风险防范的立体式防线。(3)接受政府部门对公司经营纳税情况进行专项评估。每年定期和不定期接受财政专员办、审计署、国家税务机关对公司年度经营状况和纳税情况的评估检查。(4)聘请具有相关资质和专业能力的中介机构协助实施。

(二)取得的成效

公司税务管理坚持“规范管理,准确纳税,防范风险”的原则,以“筑”、“护”、“巡”、“固”四个方面为抓手,依法进行税务管理与风险控制,努力营造合规经营的内外部环境,采用“平衡计分卡”方式,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创新与学习”四个角度对各单位税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业绩进行衡量,有效防范了纳税风险,提高了依法治企水平,提升了管理质效,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税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公司税务管理活动比较全面,管理措施比较严格,公司员工在税务制度执行上自我约束程度高,并且公司通过长期的培训和考核强化了相关意识,税务管理理念深入人心。但公司税务管理中依然存在部分薄弱环节,有待今后工作中改进和完善。一是税务风险防控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税务协调仍需进一步加强;三是税务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优化。

(四)今后的改进方向或对策

税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标准流程贯穿各层级、覆盖各环节,目前还存在对税务管理和风险控制认识不足未能与日常监督工作相结合、控制节点过多增加管理难度、控制方法未能统筹运用、税务风险评估报告信息披露未达到最大价值的利用等问题。公司税务管理规范的建立应以"落地、实用、有效”为目标,与日常业务工作的开展相结合,互相促进,不断持续完善,才能发挥风险防范的作用。1.进一步提升财税管理的风险管控能力。挖掘分析业务流程各个环节的风险点,深入分析风险产生原因,明确公司组织结构中每一个层级的风险管理职责,落实控制责任,抓住各控制环节的关键点。从风险防范的角度出发,通过历史数据归纳和管理经验梳理,建立每一个操作环节的禁止事项并明确它的风险容量,加速系统内税务自动处理和风险预警等模块的开发与运用,实现财税风险管控的精细化。2.进一步提升内外部沟通协调能力。进一步加强内外部沟通协调,对内梳理、细化、优化现有流程,优化各个岗位涉税职责,打造职责明确、责任清晰的税务管理体系。对外落实各项既有税收优惠政策,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对于税企双方的政策理解差异,争取税务主管部门的认可并尽可能地出具成文的规范或解释,降低税收后续管理风险,创造更加和谐的税企环境。3.进一步提升财税筹划研究分析能力。通过合理的人员配置和组织创新,集中内外部专业人员组建研究梯队,关注公司重大经营管理变革和税收政策变化,持续动态开展财税筹划研究,提升财税管理的决策支持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敏.浅论上市公司税务风险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6,(10):246-247.

公司税务风险管控篇2

【关键词】 税务风险; 风险评估; 内部控制设计

中图分类号:F810.4;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34-0096-06

引 言

近年来,随着税收法律体系的不断演进,企业的经济活动时刻受到税法的全面管制,很多企业为了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深陷“税务门”丑闻之中,诸如苏宁、国美偷漏税,四川长虹虚开巨额增值税发票,中国平安对个人重复征税等事件层出不穷。税务风险反映了企业在处理涉税事项时违背相关法律政策,从而导致企业经济利益遭受损失,最终不利于企业发展战略及目标实现。风险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企业税务风险与其内部控制密切相关,税务风险管理离不开内部控制的运作。日益凸显的税务风险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对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思考。为了管理和控制税务风险,减少其带来的巨大损失,有必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设计,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的税务风险控制。本文以江苏华程公司为例,基于税务风险的视角来研究怎样利用企业内部控制来有效规避税务风险。

一、税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管理

(一)税务风险

传统风险的含义主要侧重于对企业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但现代风险却更加侧重于不确定性,而非不确定性带来的后果。从后者来看,税务风险是指税务结果与相关预期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来自各个方面,包括税收法律法规的变更、企业生产经营的变化等(Arlinghaus,1998)。由于税收征纳行为的单向性与涉税主体的地位不对称性,国内研究税务风险更加侧重于传统的含义,即企业涉税行为带来的不利后果。

税务风险后果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因未依法纳税而被税务机关检查、稽查或是引发补税、缴交滞纳金和罚款,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二是因未正确理解和充分使用税收法律政策而导致承担过多的税务责任、承担不应承担的税负而造成经济利益损失的风险;三是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因未能有效降低税负,影响公司未来收益的风险。前者为税务风险显性后果,后二者为税务风险隐性后果(李琳,2009)。

从不利后果来定义税务风险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企业税务风险就是企业处理税务事项未能有效遵循税收政策法规,使未来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遭受损失,如在纳税方面导致企业多缴纳了税款,加重了企业的税务负担;另一种是导致企业未缴或少缴税款,承担了处罚以及名誉受损的风险(周治国,2010)。由此税务风险包含了四种类型:企业补缴税款带来的资金风险;税务违法行为甚至犯罪的违法风险;企业信誉受损的信誉损失风险;违反了税收法律相关规定的税务政策风险(陈天灯,2013)。

普遍认为,税务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包括了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税务问题的不确定性,外部因素是税收政策法规本身的不确定性。由此将税务风险分为七类:交易风险、运营风险、税收遵从风险、财务风险、组合风险、管理风险和声誉风险(Haroldene F.Wunder,2009)。

(二)税务风险管理

较早学者认为税务风险管理即是税务规划,是在不触犯税收政策法规的情况下,规划涉税事项、减少纳税、享受税收优惠。国家税务总局于2009年5月5日印发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将税务风险管理的目标表述为:合理有效的税务筹划;全面考虑经营活动中的税收因素;准确核算税务事项;按时完整地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妥善保存管理税务账务、凭证及资料。

吕志明(2011)构建了一个税务风险管理的评价体系,采用了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组织架构、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对待税务风险的态度、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税务机构和人员素质、权责划分和制衡机制、内部监督机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管理层业绩考核、信息系统和税务筹划、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市场竞争和融资环境、税收法规政策、税收行政执法、上级部门或股东干预和行业惯例17个指标来评价税务风险管理。

二、企业税务风险评估

(一)税务风险的分类

本文从纳税税种的角度对企业税务风险进行分类,将之分为增值税税务风险、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等。

1.增值税税务风险

增值税税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增值税方面涉及的税务风险,包括增值税税额计算风险、增值税发票确认与保管风险、增值税申报风险等。增值税税额计算风险是由收入或成本的确认不当引起的增值税税额计算误差风险;增值税发票风险是由代开或虚开增值税假发票、发票确认不合规或发票保管不当引起的增值税税务风险;增值税申报风险是由增值税计税不合规或延迟申报纳税引起的纳税风险。

2.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

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是指企业在企业所得税方面涉及的税务风险,主要包括收入与支出的确认风险、企业所得税税额计算风险与企业所得税申报风险。企业所得税计算风险是由收入、成本费用等确认不合规引起的企业当期利润计算误差而带来的企业所得税税额计算误差风险;企业所得税申报风险是由于企业所得税计税不合规或延迟申报纳税引起的纳税风险。

(二)税务风险的评估指标

本文借鉴叶陈刚(2009)提出的税务风险评估指标――税负差异率为基础来构建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税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增值税风险评估指标

增值税风险可以采用销项进项比、销项收入比、进项成本比、增值税税负率、增值税税负率差异率指标来衡量。

(1)销项进项比=本期销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100%

一般来说,在企业增值税留抵税额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将企业的当期数据与基期数据进行对比,销项进项比增加,则企业可能存在多计销项税额或少计进项税额的情况,从而推断企业在增值税环节上存在税务风险。

(2)销项收入比=本期销项税额/本期销售收入×100%

企业销售等活动的增值税适用税率一般为17%,本文销项收入比以0.17为标准,将企业的当期数据与前期数据进行对比,销项收入比存在偏差,表明企业在增值税计算上存在误差,从而推断企业在增值税环节上存在税务风险。

(3)进项成本比=本期进项税额/本期营业成本×100%

企业采购等活动的增值税适用税率一般为17%,因此一般进项成本比以0.17为标准。将企业的当期数据与前期数据进行对比,如果销项收入比存在偏差,表明企业在增值税计算上存在误差,从而推断企业在增值税环节上存在税务风险。

(4)增值税税负率=本期应纳增值税税额/本期营业收入×100%

增值税税负率衡量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增值税税负负担的实际大小,通过比较企业不同时期增值税税负率的大小,可知企业增值税纳税变化情况,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较大变化,则表明企业有可能存在增值税计算、缴纳的无意差错或者人为差错。

(5)增值税税负率差异率=(本期增值税税负率-所属行业税负率)/所属行业税负率×100%

一般而言,增值税税负差异率绝对值越大,表明企业的增值税税务风险越大。如果企业增值税税负率差异率大于1,表明其增值税税负率高于行业税负率,企业过多地承担了增值税,存在增值税税款负担风险;反之,如果企业增值税税负率差异率小于1,则可能存在企业进项税额抵扣不合规的情况。

在企业增值税税负率差异率小于1的情况下若同时企业营业收入过少,则可能存在隐瞒销售收入或偷漏税的情况,从而导致企业存在增值税税款处罚风险。

2.企业所得税风险评估指标

企业所得税风险可以通过营业利润率、企业所得税税负差异率来衡量。

(1)营业利润率=本期营业利润/本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营业利润率与企业所得税存在密切关系,分析营业利润率这一指标值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企业在成本、收入计算方面的异常情况,从而导致企业所得税带来的税务风险。营业利润率上升,则企业可能存在少计营业收入的情况;营业利润率下降,则企业可能存在多计营业成本的情况。

(2)企业所得税税负率=本期应纳企业所得税/本期利润×100%

企业所得税税负率衡量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实际所得税税负的大小,通过比较企业不同时期所得税税负率的大小,可知企业所得税纳税变化情况。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较大变化,则表明企业有可能存在所得税计算、缴纳的无意差错或者人为调节利润引起的所得税纳税变化。

(3)企业所得税税负差异率=(本期企业所得税税负率-行业税负率)/行业税负率×100%

一般而言,企业所得税税负差异率绝对值越大,表明企业的所得税税务风险越大。如果企业所得税税负率高于行业税负率,表明企业过多地承担了企业所得税,存在所得税税款负担风险。如果企业所得税税负率低于行业税负率,则表明企业应缴所得税税款过少,企业收入、成本核算环节存在异常,从而可能导致所得税税款处罚风险。

三、江苏华程公司的企业税务风险评估

(一)江苏华程公司的经营及纳税情况

江苏华程工业制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程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贸易、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化股份制企业。华程制管以研发生产和销售钢管为主,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车桥、车架、船舶机械、纺织机械、石油机械、钻井平台、重工机械、轴承、锅炉制造、桥梁建筑等行业。该公司注册资本9 000万元,固定资产2.3亿元,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公司下辖张家港沙龙精密管业有限公司、张家港华程顺事特种制管有限公司、张家港华程异型钢管有限公司、扬中海纳制管有限公司以及张家港华程进出口有限公司。

华程公司涉及的税种主要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以及与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等相关的营业税等。其中,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是该公司涉及的两个主要税种,也是企业税务风险控制的重要部分。

华程公司增值税适用税率为17%,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5%。该公司近三年增值税累计缴纳 30 152 851.45元,企业所得税累计缴纳20 586 642.74元。

该公司2011―2013年度主要税种缴纳情况如表1所示。

(二)华程公司增值税风险评估

根据前述公式计算出华程公司的增值税各风险评估指标值如表2所示。

(1)销项进项比。华程公司销项进项比2011年为1.04,2012年为1.07,2013年为1.295,各年的变化不大,但2013年的销项进项比与前两年相比有所增加,表明销售中销项税额的计算与缴纳基本正常。

(2)销项收入比。增值税适用税率一般为17%,销项收入比一般应为0.17。华程公司的销项收入比2011年为0.15,2012年为0.16,排除公司对小规模纳税人销售不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外,表明公司在增值税税额计算上可能存在误差。

(3)进项成本比。进项成本比一般为0.17。该公司进项成本比2011年为0.16,2013年为0.15,低于0.17,排除从小规模纳税人取得的进项税额较低的情况外,表明该公司在增值税税额计算方面可能存在误差。

(4)增值税税负差异率。金属制品行业的增值税税负率为2.20%,华程公司2011年增值税税负率为1.29%,增值税税负差异率为-41.36%,显示公司增值税税负率大大低于行业税负率,同时当年营业收入相比2012、2013年较大,表明该公司进项税额可能存在抵扣不规范等问题,可能导致增值税税款处罚风险。

该公司2013年增值税税负率为4.00%,增值税税负差异率为81.82%,增值税税负率远高于行业税负率,表明公司过多承担了增值税,可能导致增值税税款负担风险。

从增值税税负差异率绝对值来看,2013年该公司增值税税负差异率绝对值相对2011年和2012年有显著的上升,表明公司增值税税务风险增大。

(三)华程公司所得税风险评估

根据前述公式计算出华程公司的所得税风险评估指标如表3所示。

(1)营业利润率。华程公司2012年营业利润率相比2011年有大幅下降,2013年该公司营业利润率又大幅上升,如果存在收入、成本计算方面的异常情况就可能导致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

(2)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华程公司2011年的所得税税负率为2.24%,2012年为1.80%,2013年为0.49%。从2011年到2013年该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负率逐年下降,并且在2013年该公司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大幅下降,表明所缴纳的所得税比重减少,而同时从2012年到2013年该公司的营业利润率有大幅上升,所得税变化趋势与营业利润率变化趋势相反,因而可能存在所得税计算缴纳方面的问题。

(3)企业所得税税负差异率。华程公司企业所得税税负差异率2011年为12%,2012年为-10%,2013年则达到-80%,历年变化很大,表明所得税在计算及缴纳方面存在较大风险。

2011年公司企业所得税税负率略高于其所属行业的税负率,因而,所得税方面可能存在税款负担风险。2012、2013年所得税税负差异率皆为负值,显示公司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大大低于行业税负率,表明该公司收入、成本的核算在合规性方面存在较大风险,可能存在少计收入或多计成本的问题,从而带来企业所得税税款处罚风险。

从企业所得税税负差异率绝对值来看,2013年该公司企业所得税税负差异率绝对值相对2011年和2012年有显著的上升,表明公司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明显增大。

总的来说,通过以上对华程公司增值税和所得税税务风险评估指标值的分析,可以看出华程公司极大可能在增值税税款计算与缴纳环节存在税务风险,主要表现为增值税税额计算不合规,进项税抵扣不规范等问题导致的税款负担与税款处罚风险。在所得税环节可能存在收入成本核算不合规,从而带来企业所得税税款处罚风险。

四、基于风险评估的企业税务内部控制设计

(一)基于风险评估的华程公司税务控制问题分析

税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司内部控制的缺陷,因而需要依据税务风险评估找出公司内部控制上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公司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

华程公司从机构设置、内部控制实现方式等方面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内部控制制度中对税务风险的控制却是一片空白。具体来说,该公司涉税内部控制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缺乏税务会计专门核算

该公司未进行专门的税务会计核算,对于企业涉税经营活动的处理时存在会计人员对税收法律法规不能正确理解与应用、涉税收入与成本核算不准确、增值税发票由销售部人员而非财务部人员开具、进项税抵扣不合规等问题。

2.缺乏税务专职管理人员及机构

该公司税务工作完全由财务部门的会计人员负责,并且仅限于对内计税与申报纳税。会计人员或许对相关会计法规比较熟悉,但对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并不十分了解,不能正确理解与运用法律法规处理涉税事项。

公司内部缺乏具体税务职位来开展税务筹划、税务审查以及相关税务风险控制等活动,这体现了公司在组织结构设计上的缺陷,不利于发挥内部控制对税务风险的控制作用。

3.缺乏对税务风险的审计监督

目前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设置相对不足,且内部审计工作受总经理直接领导并对总经理负责报告,受总经理主观意志影响较大,影响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同时,内部审计中缺乏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及风险应对等一系列风险控制活动,不利于税务风险的有效控制。

(二)基于风险的公司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设计

从税务风险角度来完善内部控制,企业需要建立标准化内部控制流程,考虑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反馈五个要素。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应包括三方面内容:完善企业内部税务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税务审计制度和构建企业税务风险预警机制(张云华,2010)。

1.公司税务风险控制的组织架构设计

(1)专职税务会计机构与人员。该公司在财务部门设置专职税务工作的职位,配备专业的税务工作人员,不同层次设置不同职位,分工协作,形成一套完整全面的税务活动流程。税务人员隶属于财务部门,并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具体来说,税务人员主要负责涉税事项的业务处理,包括对内计税、申报纳税、税务审查以及税务筹划等。公司对税务人员要有严格的考察要求,税务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税务与财务会计专业知识,掌握税收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财务会计制度,并能正确理解与运用其处理税务事项;另外税务人员还要具备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道德品质,保护企业税务信息的安全。

财务部门下可以设置两个层次的税务岗位:税务主管、税务会计员,各自的岗位职责和分工合作关系如下:

1)税务会计员负责各项涉税事项的具体操作,包括税额的计算、申报纳税、与其他相关机构处理税收业务、进行税务筹划等;2)税务主管负责对税务报表的审核检查,掌握税务工作的总体情况并出具税务报告书,向财务总监汇报工作情况等;3)税务主管员与税务会计员共同接受财务总监的领导,由财务总监负责公司税务战略的执行,并对财务部门的税务工作进行全过程监控。

在财务部门内部设立的税务专管岗位如图1所示。

(2)专职税务风险内控机构与人员。在审计委员会下增加税务风险控制岗位可以加强对税务风险的控制。内部审计委员会下设税务风险审计员一职,专项管理税务风险评估与税务内部审计工作。税务风险审计员负责对税务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提出应对措施以及对税务活动实施全面监控。税务风险内控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税务风险及其风险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风险管理专业能力与价值判断能力,时刻保持风险意识,能够及时准确地识别税务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

税务风险审计员接受内部审计主管的领导,由内部审计主管负责税务风险战略的制定以及对公司税务风险实行全程监控。内部审计主管对董事会与监事会负责。

内审部门税务风险控制职位的设计如图2所示。

总体设置下主要由财务中心与内部审计委员会共同实现公司税务风险的有效控制。在财务部门下设置税务主管与税务会计的职位后,财务部门将涉税业务单独列为一个模块,与会计和预决算平行。在审计委员会下设置税务风险审计员职位后,将税务风险的评估与控制纳入公司内部审计的工作范畴。审计委员会接受公司董事会监督,保持公司税务风险控制组织架构的独立,以确保税务风险控制工作落实到位。

2.公司税务风险控制活动设计

财务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的税务风险控制活动主要如下:

(1)财务部门在税务会计核算中的税务风险控制活动。财务部门税务专管员要对企业发生的各项涉税事项进行分析和完整的会计核算,包括记录企业涉税活动、对内计税、对外申报纳税、汇算清缴以及出具税务报告。

首先,与各部门建立及时的涉税信息沟通机制。一方面财务部门要加强与企业内部各生产经营部门的信息交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形成税务报告书;另一方面财务部门要加强与外部行政管理机构的信息沟通,定期与税务机关、税务中介机构等加强联系,掌握最新的税收信息变化、申请减免税事项等。

其次,严格税务会计核算。在进行会计和预决算的过程中,严格遵循财务管理制度和税法的规定,确保成本费用与收入的核算符合税法的规定;对各部门传递来的票据、凭证及相关资料严格审核,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凭证资料不能作为记账依据。

最后,编制税务会计报告。税务会计报告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税务状况。一方面以数据形式表现公司在报告期与基期内各项税种的纳税情况,包括税种项目、具体税率与金额;另一方面以文字形式说明公司在报告期内的纳税及其变动情况、纳税变动原因情况、税务处罚等重大事项以及税务风险控制点。

(2)内审部门在税务风险内部审计中的税务风险控制活动。公司还必须具备一套完整的税务风险控制流程,以便及时防范与应对税务风险。本文对公司内部审计中的税务风险控制活动流程设计如下:

首先,税务风险审计员对税务风险进行评估与制定税务风险控制方案,内部审计部门主管对税务风险控制方案进行第一次审核,然后将税务风险控制方案上报董事会进入下一步审核程序。

其次,管理层将董事会审核通过的税务风险控制方案下达给公司各部门,各部门具体实施方案进行税务风险控制。

最后,内审部对公司各部门的税务风险控制活动进行监督,并对其控制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将各部门税务风险控制活动与控制方案的实施效果反馈给董事会。

五、结论

税务风险是当今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其管理引起相关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重视,然而,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大多限于利用税务筹划来实现对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本文对税务风险进行评估并基于风险评估来设计企业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增值税风险采用销项进项比、销项收入比、进项成本比、增值税税负率、增值税税负率差异率指标来衡量,企业所得税风险通过营业利润率、企业所得税税负差异率来衡量。本文以江苏华程公司为研究对象,对该公司的涉税风险类型进行认定,并利用指标对涉税风险进行评估;同时,实地研究该公司的组织架构与财务管理制度,分析了该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针对涉税风险发现该公司从机构设置、内部控制实现方式等方面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内部控制制度中对税务风险的控制却存在缺失,具体为缺乏税务会计专门核算、缺乏税务专职管理人员及机构和缺乏对税务风险的审计监督三个方面。由此,本文主要从税务风险控制的组织架构和税务风险控制活动方面提出了一套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在专职税务职位上设计了财务部门的税务主管与税务会计员职位、审计委员会中的税务风险审计员职位,加强了公司内部对税务活动的专项管理。在税务风险控制活动方面构建了一套税务风险控制业务流程。

【参考文献】

[1] Arlinghaus, B. P.. Goal setting and performance measures-by tax professionals in Fortune 500 companies[J]. The Tax Executive,1998,50(6):434-442.

[2] 李琳.浅谈大型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J].交通财会,2009(10):81-84.

[3] 周志国.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2010(29):32.

[4] 陈天灯.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管理世界,2013(6):176-177.

[5] Haroldene F. Wunder.Tax risk management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Auditing and Taxation, 2009(18):14-28.

[6] 吕志明.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税务风险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1(13):161-163.

公司税务风险管控篇3

一、新时期公司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

1.降低税务风险。客观来讲,在公司经营发展中,之所以会出现税务风险,主要是因为公司内部没有达成有效信息流通,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经营衔接环节的风险问题,最终带来税务层面的风险。因此,加强公司税务管理内部控制,能够及时找到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然后依此进行分类管理,包括税收筹划、业务交易、会计核算等方面的风险管理,如此就能够有效将其公司的税务风险。2.拓展经营价值空间。有效的税务管理内控不仅可以降低公司税务风险,而且能够拓展公司经营价值空间。一方面,公司税务管理内控能够帮助公司在既定的政策框架下避免花费更多的税收费用,进而达到提高公司经济效益、降低公司税收成本的效果。另一方面,有效的税务管理内控有助于塑造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公司的社会效益,进而达到拓展其社会价值空间的目的。3.促进公司健康发展。有效的税务管理内控能够将公司经营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促进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现状来讲,国内许多公司在经营发展实践中因对税收政策的解读不到位,造成财会管理风险加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司的安全发展。因此,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强化,不仅能够完善公司内部控制机制,而且能够加强相关人员对税务政策的深层理解和认识,进而确保公司的经营安全。

二、新时期公司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现实困境

1.税务征管困境。近年来,随着税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税务部门明确要求各大公司必须加强财务人员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税收操作,确保税务征收工作的科学化、合法化和规范化。但就现状来讲,国内公司税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根本无法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层次。另外,为满足新时期国家税务征收的要求,公司财务工作人员不仅要深入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而且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但现实中大部分财务工作人员无法达到这一标准,而这也成为了公司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一大困境。2.税务稽查困境。近年来,我国对税收稽查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对金融、铁路、地产等领域的公司有着极高的稽查规范,而这就给公司税务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和难点。但目前,许多财务工作人员无法及时转变工作理念,在税务筹划上存在较大漏洞,再加上许多公司的软硬件建设不到位,都造成了公司税务风险的加大。3.外部环境困境。所谓的外部环境困境,主要是指公司生产经营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势必会增加公司税务风险,并加大内部控制的难度。例如,在地区保护主义的作祟下,许多外来企业在地方市场的拓展中会遇到种种阻挠,相关部门会要求外来企业在短时间内完成较大的税收证明任务,如要求他们在既定时间内更换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开具其他相关税收证明等。显然,这些工作任务必然会增加公司经营成本,造成税务管理内部控制难度加大,最终制约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新形势下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措施探讨

1.改善公司内部环境。税务新常态下,要向实现公司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高效性,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公司内部环境,加强对环境要素的合理建设与把控。有关政策规定,公司企业在开展内部环境建设时,一定要明确相关主体的职责,构建完善的组织结构,确保相关责任主体全面落实执行具体政策。具体来讲,在国家既定政策框架下,公司要结合市场环境特征和公司经营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内部环境建设,不仅要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内部机构,而且要加强专业税务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要构建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确保税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同时,为确保内部环境优化的常态化生成,公司还要精心制定税务筹划计划,增进税务管理部门与其他生产经营部门的信息共享交流,以便及时转变税务管理策略,避免因业务信息变更与税务管理革新相脱节,确保公司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常新化发展。2.加强税收筹划管理。税务筹划工作是决定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效率的重要内容,每个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是不同的,包括企业的生产内容和经营方式,因此每个企业应该要缴纳的税种也是不同的。而对应不同的税种,国家也制定了不同的税收政策。因此,为了要加强企业的税务管理内部控制,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对国家税收政策相关信息的了解,以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税收利益。因此,企业可以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让工作人员参加相关的讲座和培训,以便及时关注国家税务的有关政策,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制定有效的税务筹划措施,解决企业当前面临的税务难题,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当然,除此之外,在税务筹划工作中,企业还可以关注更多其他方面的内容,如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内容以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就业人员工资支出内容等。3.增进内外信息互动。企业税务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各相关部门在信息传递上存在一定的漏洞,因此导致风险加大,无法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防范企业的税务风险、加强企业的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必须要求企业能够加强内外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沟通,以便为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创造更多的条件。企业在税务风险的防范过程中需要掌握各种各样的信息,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信息、中介机构信息、业务往来单位信息、税务部门政策信息等,要求企业能够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制度,及时获取各种各样的内外信息,并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整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做好企业税务风险评估报告,防范税务风险。

综上所述,面对全新的税收环境和市场环境,以及税务征管困境、税务稽查困境和外部环境困境,相关主体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优化改进,既要改善公司内部环境,又要加强税收筹划管理,同时要增进内外信息互动。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公司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高效性,才能拓展公司经营发展的价值空间。

作者:徐金秀 单位: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范影.基于企业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体系创设及思考[J/OL].中国商论,2017,(12):92-93.

[2]陈剑锋.关于我国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探讨[J/OL].中国商论,2017,(11):113-114.

[3]李凤.基于内部控制的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探讨[J].纳税,2017,(06):9-10.

公司税务风险管控篇4

关键词:企业;税务;风险管控

一、税务风险管理理论

(一)国外研究情况

美国颁布的萨班斯法案[1]是首部对税务风险管理提出全面具体要求的研究。2004年,美国COSO委员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定义了企业风险管理内涵。

澳大利亚的学者Michael Carmody (2003)[2]认为,税务风险来源于外部和内部的不确定性因素。由于外部因素的无法控制性,税务风险管理实际上就是企业对内部因素的控制,即以规范纳税行为、降低税收风险为目的,合理安排经营活动或者个人事务活动。

厄尔(Erle,2007)[3]指出,税务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的情况下,所有利益相关者为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应该选择更具长远意义的最佳策略,即进行有效的税务风险管理。

(二)国内研究情况

范忠山、邱引珠(2002)[4]认为,税务风险管理是以获取“节税”收益为目的,以事先筹划、事中控制、事后审阅为手段,合法有效地安排财务活动。

金道强(2005)[5]认为,构建税务风险管理系统是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主要措施。一套完整的税务风险管理系统应该包括:风险甄别系统、风险预警系统、风险决策系统、风险规避系统和风险监控系统。

张晓(2010)[6]认为,企业在选取适用税法时,可能导致未用足相关优惠政策而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同时可能存在着纳税行为不到位等情况,对公司财务或形象方面造成不良影响。

(三)税务风险管理定义及基本方法

通过研究国内外税务风险管理理论,结合实际情况将税务风险管理定义为:围绕税务风险管理总体目标,通过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完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保证税务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过程和方法。

经过长期实践,G公司总结提炼形成了“识别――评估――应对――监督”闭环式税务风险管理基本方法。其中,识别是指辨识实际情况中面临的主要税务风险。评估是指利用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度衡量关键风险。应对是指根据决策主体对税务风险的承受能力而制定的管理策略。监督是指风险动态管理过程中的自我评估机制。

二、税务风险管理理论在公司的创新发展――专项税务风险管控

近年来,G公司借鉴国内外税务风险管理理论,结合自身实践,总结提炼了具有电网企业特色的税务风险管理理论及方法。

(一)专项税务风险管控内涵与特征

专项税务风险管控是以税务风险评估结果为参考,以“重点税种、高风险领域、新兴业务”为核心,开展的一系列税务风险治理活动。

专项税务风险管控具有四大特点。一是重点突出,针对重要税种及涉税业务,从纳税复杂程度、税务处罚情况等角度,开展多层次、全方位专项治理。二是深度管控,聚焦至某个具体税务风险,针对具体风险成因,深入分析并制定解决措施。三是动态评估,依据上一年度的评估结果,结合内外部审计等发现的问题,确定管控重点。四是成本节约,在税务风险管理基础工作良好的情况下,有的放矢地开展专项税务风险管控。

(二)专项税务风险管控基本方法

在专项税务风险识别阶段,按照“重点税种、高风险领域、新兴业务”这一标准,判断是否为专项税务风险。其中,重点税种是从纳税规模、税法复杂程度等角度予以衡量;高风险领域是指近三年来内外部审计结果、税务机关检查等方面发现的风险等级偏高的税务风险;新兴业务是指公司新进入的行业、新成立的公司等。

税务风险评估方法采用风险衡量基本模型,即税务风险=影响程度*发生的可能性,予以度量。比如,G公司编制《年度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即是一次定期的全面税务风险评估。

在专项税务风险应对阶段,由管理层采取各种措施减少专项税务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将可能的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避免在专项税务风险事件发生时带来的难以承担的损失。比如,G公司编制了《增值税实用手册》具体指导风险应对措施。

专项税务风险监督是指对风险进行定期的监控和检查。专项税务风险监控和检查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风险评估所依据的假定;风险评估的结果符合实际经验等。比如,年度税务工作自查中增加了对研发费加计扣除、客户用电工程集中资金涉税问题的检查,以评估专项税务风险管控的实施效果。

三、专项税务风险管控在公司的实践应用

2014年度,G公司按照专项税务风险管控的有关理论,在已识别的税务风险基础上,判断形成包括增值税涉税业务操作风险、企业所得税研发费加计扣除风险等6项专项税务风险,并针对性地开展了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以增值税涉税业务操作风险为例。

在专项税务风险识别阶段,集中研讨专家,采用流程分析等识别方法,以管控标准流程图为依托,结合增值税相关法律法规及操作失误,识别风险点;结合往年外部审计等情况中发现的问题,识别税务风险。

在专项税务风险评估阶段,以税务风险发生的影响程度及可能性为维度。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依据该类风险发生的频率定量分为5个等级,如该类风险可能每五年以上发生一次,则将风险等级定为1级;每月可能发生一次,则定为5级。再按实际风险损失情况将风险损失度分为声誉损失和直接经济损失,每类按损失严重程度具体划分为5个等级,如风险损失造成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万元以上五亿元以下的,定为3级风险。

在专项风险应对阶段,G公司主要通过制定《增值税实用手册》、开展培训进行事前风险预防。《实用手册》本着“从基础到实务,从一般到个别”的理念,循序渐进的介绍了增值税工作实务。同时广泛宣贯了增值税纳税规范,促进了增值税业务的规范化操作。业务培训提升了涉税人员风险管控意识,强调关键涉税业务环节,推动涉税管理“业务”“财务”联动,实现管理端口向业务部门前移。

专项税务风险监督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与内控评价与风险评估工作相结合。2014年11月中旬,G公司正式将检查增值税涉税业务操作风险管控措施是否有效执行,风险管控效果是否显著良好纳入至内控评价与风险评估工作之中。二是与财务稽核工作相结合。2014年9月,G公司将增值税涉税业务操作风险管控情况作为财务稽核工作检点,重点检查供电公司增值税涉税业务操作风险管控情况。

四、专项税务风险管控的发展方向

基于前期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公司后续将专项税务风险管控的发展方向定位于风险数量化、预警系统化。在风险识别的方法上,改进传统的经验判断方法,采用风险数量化方式,避免风险遗漏或判定不准确的情况。在税务风险的管控方式上,逐步实现系统化预警,真正实现在线监控、在线预警,保证更为及时和准确的识别风险,查找风险来源。

在此基础上,立足集团化管控角度,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研究形成适用于公司未来发展的税务风险管控基本方法及主要工具。

参考文献:

[1]董岩,常春光: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下企业税收管理流程设置,风险及控制[J].管理创新,2008(33).

[2] http:// ato. gov. au/.

[3]Bernd Erle:Tax Risk Management and Board Responsibility,, 2006-06 .

[4]范中山,邱引珠:企业税务风险与化解[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5]金道强:企业税务风险及其防范[J].冶金财会,2005,09.

公司税务风险管控篇5

关键词:税务风险;风险防范;决策应用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2

一、上市公司税务风险概述

上市公司税务风险是指上市公司的涉税行为没有经过正确有效的方法途径,或者是没有按照有关税务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要求纳税,而致使企业的利益未来可能会遭到损失的风险,包括企业财务损失、企业声誉损害和法律惩处等。它是上市公司生产运营以及实施税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内部制度和外部环境等因素所引致的企业各种损失的可能性。在当前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上市公司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经济发展形势,上市公司税务风险不仅与税收政策的变化有关,也与其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有关,税务风险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决策。上市公司税务风险问题,日益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议题,也是国内外上市公司普遍面临的问题。所以,上市公司应充分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构建科学合理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处理税务风险。

近年来,税务风险管理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国内大部分学者主要建立在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税务风险管理,采用理论研究或者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研究税务风险的成因等探讨税务风险的管理控制等问题。如陈鹏(2010)通过对企业加强税务管理的必要性、税务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及引发潜在税务风险的因素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防范税务风险的建议,比如通过多沟通交流来处理好税务机关与企业的关系、提高税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等。张德志(2013)认为,税务风险主要源自税务系统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从外部看,主要是指在税务机关的税务执法人员的执法不当或错误而引起不利后果和不利影响的可能性;从内部看,主要是企业纳税人未能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履行相关的义务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二、当前上市公司税务风险管理现状

(一) 缺乏对税务风险的全面认识。近年来,上市公司日益重视税务风险管理,对税务风险认识也有了提高,但就普遍情况而言,大多数上市公司对税务风险认识不全面,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税务风险基本内涵和管理要点不了解,简单认为防范税务风险是财务核算部门的事,与生产、经营等无关,只要不造假,不偷税,按时纳税就不存在税务风险,未把税务风险控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二是不注重税务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未设置专门的岗位和人员,税务人员身兼多职现象明显;三是合理避税意识不强,企业管理层往往重视财务管理忽视税务管理,认为税务风险管理往往认为是税务机关的事,与企业自身无关,对自身权利未充分了解,不能合理避税,未能积极争取本该获得的税收利益;四是税务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企业管理层往往认为税务管理就是少缴税,甚至通过非法手段,企图以不合法行为以及人情关系来达到减少企业税务责任的目的。随着我国税收体系的健全,企业管理层的这种税收意识极易造成税务事实上的违规,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二) 税务风险控制环节不完善。一是上市公司税务风险内控体系不健全,税务风险控制散落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缺乏完善的税务风险识别、预测、控制和防范的一系列制度和规程,缺乏整体税务规划,未将税务规划贯穿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未建立相应的沟通和会商机制。或者部分上市公司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建立起相应的税务风险管理机制,但机制往往停留在设计层面,实际操作时缺乏合理的控制制度,执行流于形式,未达到应有的防控税务风险的作用。二是组织机构不健全。上市公司虽安排了税务人员,但多如未设置独立的税务管理部门或专门的税务岗位,税务人员多由会计人员兼任。会计人员在自身繁杂的核算职责的基础上,难以有充分的时间精力来关注税务风险管控问题,也难以及时掌握税收法律法规的更新变化,特别是在当前国家税务改革的大背景下,兼职税务人员不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来应对日益复杂的税务实务工作。机构和岗位设置上的不健全导致税务管理话语轻,力量弱,推动难,税务风险管控难以落实。

(三) 缺乏有效的税务审计制度。当前,上市公司的审计主要针对财务审计及经济责任审计,较少涉及税务风险防控。如未建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日常税务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监督和检查;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对审计重点、审计方法、审计频率、审计结果跟踪等重要工作缺乏完善的制度规定,监督检查无据可依,缺乏系统规划和管理;日常审计和管理职责多交由外部审计机构进行,但受限于外聘审计机构不能全面、完整掌握上市公司生产经营全部信息,审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受到较大影响。再加上审计机构受聘于上市公司,部分审计机构受利益驱动,在未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情况下就主观出具审计结论和报告,仅仅满足税务管理机关的基本要求,没有对公司的税务风险进行全面体检并提出有效的防控建议。

(四) 内外部信息沟通不畅。一是上市公司内部,部门利益和公司整体利益往往存在冲突。如在未建立企业共同遵照的税务风险管理原则之前,不同部门站在自身角度出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可能满足了其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但却增加了企业整体税负,降低了企业整体效益。二是上市公司与税务机关之间,由于征纳双发利益出发点不同,存在信息沟通不畅的现象。如企业纳税意识不强,不配合税务机关检查工作,税务机关只提供被动咨询服务,不主动提供指导等,往往因多种原因导致纳税申报漏洞,引起税务风险。

(五) 未建立符合自身实际需要的税务风险预警机制,不能提前识别和发现税务风险,税务风险防范滞后。

三、对提高上市公司税务风险防范的一些建议

(一)提高对税务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

上市公司应正确认识税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并将税务风险防控意识贯穿到企业管理全过程,全面梳理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税务风险风险点,并根据企业组织分工,明确对应的责任部门。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整体规划税务风险防范工作,定期分析税务风险程度。在重大决策过程中,吸纳专业的税务人员参与,充分考虑税务风险因素。

(二)营造良好的税务风险内控环境

一是完善企业内部税务控制制度。包括合理设立专门的税务部门,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岗位,配备专业人员,明确职责权限,充分授权,并采取措施提高税务人员专业素质;完善规章制度,建立税务风险防控相关制度,如纳税申报流程、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等,同时,做好对税务风险进行梳理,形成相应的风险提示,明确规范的操作手册等基础工作。二是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上,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之间要形成有效的监督与制衡关系,防范管理层从自身利益出发,通过不合规的方式来降低税负,导致税务风险。董事会和管理层在制定战略计划和经营决策时,综合考核税务风险。同时,上市公司内部机构之间也要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包括税务管理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明确职责,形成统一的税务风险管理原则。三是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传递合规操作、税务创造价值的理念,从根源上防范税务风险。

(三)建立和完善税务审计制度

一方面是合理行使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权限,在审计委员会内设税务审计专门人员,定期研究和部署税务风险防范相关工作,保持机构的独立性,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另一方面是规范企业内部税务审计的范围和审计频率。内部审计应加强对税收法律法规的遵循、企业内部税务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效果,税务会计核算、外聘审计机构、税务申报等方面工作的审计。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审计频率和覆盖范围,确保内部审计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构建全面、有效的信息和沟通体系

一是上市公司应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收集和更新税收法规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以及税务处理合乎法律要求,减少税务信息的产生、处理、传递以及保存过程中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二是要提高涉税部门内部、涉税部门与高管之间、涉税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沟通效率。涉税部门应保持对税务风险的高度敏感性,对企业的战略计划、重大的经营决策以及其他重要事项中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及时的进行识别、评估,并积极向上级汇报,提醒企业高管对其给予重视,及早作出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部门之间也应加强沟通,特别是进行纳税筹划时,需要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三是加强与外部监管机构的沟通。企业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同样有助于降低税务风险,特别是由于认定差异导致的税务风险,通过与涉税部门的积极沟通,了解企业纳税筹划方案的合法性,从而降低税务处罚风险。

(五)探索建立上市公司税务风险预警机制。在对税务风险以及企业相应的风险承担能力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多渠道提早发现、识别和评估风险,并提前采取应对方式,防范、规避、降低税务风险。

参考文献:

[1]陶丽萍.基于内部控制的税务风险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3.

[2]李磊,李艳芝.基于内部控制视觉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5(41).

公司税务风险管控篇6

[关键词] 税务风险 税法 风险控制

一般而言,税务风险是指纳税人在税务管理、计算和缴纳税款等方面因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等原因遭受利益损失的可能性。公司税务风险是指公司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收法规而导致公司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

税务风险是公司不可忽视客观存在的风险之一,具体表现为公司某种涉税行为影响准确纳税的不确定因素, 如公司被税务机关检查、稽查, 承担过多的税务责任, 或是引发补税、缴交滞纳金和罚款的责任, 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虽然税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公司而言只是可能承担这种风险,并不一定必然承担这种风险。公司需对自身的税务风险水平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 树立依法纳税理念,做好风险防范与控制工作,切实有效地分析影响公司税务风险的因素,以防范和控制公司税务风险。

一、影响公司税务风险的基本因素

公司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 减少自己的成本费用支出。在各类成本费用中, 税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纳税意味着公司可支配收入的减少。公司追求税后利益最大化的内在动力与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之间天然存在矛盾,因此公司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降低税负是实现公司税后利益最大化的途径之一。 公司降低税负的动因及具体操作方式和行为, 一般会存在不确定因素, 这就是公司税务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 它涉及公司的经营、投资和理财等各项经济活动,因此“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已越来越得到公司的重视。

1.影响税务风险的公司内部因素

(1)公司及其经营管理者的纳税意识的影响

有些公司及其经营管理者的纳税意识不强,片面地强调少交纳税收,甚至不考虑减少纳税的方式和方法,如授意或唆使公司财务人员通过非法手段以期达到减少公司税负的目的,一旦被发现,后果往往非常严重,如“古井贡酒”、“恩威”税案就是例证。

(2)公司及其经营管理者的税务风险防范意识的影响

有些公司经营管理人员认为,只要不主动违法偷税,按期申报缴纳税收就不会存在税务风险。但事实并非如此,如公司将应收未收的销货款未及时入账, 挂在往来账上反映, 而购销双方又没有办理相应的结算协议,按税法的规定必须补缴税款, 并缴纳一定数量的罚款, 使公司面临一定的经济损失。如果公司管理人员有较强的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合理运用结算方式, 调整业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这样不仅可以为公司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而且还可以有效避免税务风险的发生。

(3)公司涉税人员业务素质的影响

公司的涉税事务管理能力、会计核算水平、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涉税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整体税务风险。公司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 由于财务税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的限制, 以及税收法规、财务法规的复杂性可能会出现对有关税收法规的理解偏差, 虽然主观上没有偷税的愿望,但在纳税行为上没有按照有关税收规定去操作, 或者在表面、局部上符合规定, 而在实质上、整体上没有按照有关税收规定去操作,造成事实上的偷税, 同样会给公司带来税务风险。

(4)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影响

公司内部完整的制度体系是公司防范税务风险的基础,公司内部的管理制度包括公司财务制度、投资控制及担保制度、业绩考核及激励制度、公司风险管理制度、人才管理制度等。制度是否健全, 其制定是否合理、科学, 从根本上制约着公司防范税务风险的程度。如公司对外担保的风险一旦成为现实,公司不仅要承担担保责任,而且承担的担保责任所产生的损失也不得再税前扣除。如果公司缺乏完整系统的内部管理制度, 就不能从源头上控制防范税务风险。

2.影响税务风险的公司外部因素

(1)税法影响

对于公司而言,纳税是一种直接的现金支出, 意味着当期既得经济利益的损失,依法纳税是公司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在我国现阶段,税法体系比较庞杂,相关的税收法规及实施法规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变动有比较大,相应的财务会计法规的变化也比较频繁,不同层次的税收法规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公司的涉税行为,加大了公司涉税行为效力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公司的税务风险。

(2)法际之间的冲突的影响

对于公司的涉税行为,不同的法律对行为的处理会有所不同,比如关于公司收入确认的问题,税收法规、财务会计法规和合同法的规定可能会不一致。根据税法相关规定,不同的收入确认方式,对于纳税义务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当期纳税金额等。虽然对于涉及的税务事项,其他法律法规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的,以税法为准,但以税法为准并不能解决相关法律间的冲突。由于我国税法目前的层级效力比较低,根据法律的层级效力原理,上位法的效力高于下位法,比如法律效力高于法规,法规高于规章、规范性文件,在法律法规的理解和适用上会出现冲突,因此法际之间的冲突会对公司的税务风险产生影响。

(3)税务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影响

我国税务行政管理体系复杂,公司的涉税行为可能会涉及国税、地税、海关等多个税务执法主体,不同的执法主体对同一涉税行为的理解和处理可能有所不同。税务机关在税务执法过程中,往往享有自由裁量权,并且税务机关可以行使税收法规的行政解释权,这样就会大大增加了公司的税务风险。 另外,税务机关于公司在税收政策信息方面存在着不对称,也会加大公司的税务风险。

(4)税务救济的前置条件的风险

我国《税收征管法》第88条第1款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该规定表明,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不服时,必须先行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税款或提供相应担保,否则将不能提起行政复议,即先行缴纳税款或提供担保是行政复议的前置条件。如果税务机关对公司作出了征税决定,而公司又没有能力缴纳税款或提供税务机关认可的担保,那么即使税务机关的决定违法,公司的权益也没有救济途径。

二、公司税务风险防范控制

公司面临的最大的涉税风险是“偷税”。根据法律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因此,公司只有依法、按期、据实申报纳税,才可能避免“偷税”的风险。

由于公司的不当行为,一旦被税务机关认定存在“偷税”行为,则不仅产生了补缴税款的责任,同时会出现支付滞纳金、罚款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而且除了上述有形责任外,还可能给公司的信誉造成损失,其他公司会因该公司的偷税而对其信用产生怀疑,不愿再与其合作,这种无形的损失可能会比有形的损失更为严重。

税务风险控制首先要防范公司未能依法纳税的风险,其次是防范公司承担不应承担的税收负担,第三是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降低税负。从公司税务风险产生的途径不难看出, 它涉及到公司日常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 要想有效防范, 必须了解引起公司税务风险产生的关键因素, 从根本上排除税务风险产生的不确定性, 努力减少税务风险对公司的影响, 减少税务风险引发的其他成本。

1.树立正确的税务风险防范意识

公司税务风险已成为当今公司的常态风险, 这就要求每个公司在从事各项经济活动时必须树立正确的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公司应做到依法诚信纳税, 依法办理涉税事务,如办理税务登记包括减免税登记、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核算系统,准确计算税金, 按时申报、足额缴纳税款,严格按照规定出具、索取发票和相应的凭据。在从事涉税业务活动时,如签订合同,要特别关注涉税合同条款及其法律效力,避免涉税条款违反税法而丧失法律效力,防止发生涉税歧义和误解, 尽量分散税务风险。

2.提高公司涉税人员业务素质

提高公司涉税人员业务素质是有效防范公司税务风险的基础,公司涉税人员不仅仅限于财务人员,还包括公司业务及其管理人员。公司应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利用多种渠道, 帮助财务、业务等涉税人员加强税收法律、法规、各项税收业务政策的学习, 了解、更新和掌握税法新知识, 提高运用税法武器维护公司合法权益、规避公司税务风险的能力, 为降低和防范公司税务风险奠定良好的基础。

3.制定系统的税务风险防范控制规程

税务风险控制与公司的具体业务活动密切相关,公司在制定系统的税务风险防范控制规程时,应当汇集纳税人涉税活动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政策, 并对其进行研究, 避免陷入法律的纠纷。当出现对政策的理解把握有偏差时, 及时向税务机关咨询,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制定出不同的控制税务风险的防范控制规程后,除了准确地计算应纳税额、进行会计账务处理外, 还要对影响税务风险的各因素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动进行分析,防止公司内外因素的变化产生的不必要的风险。公司应当加强对公司涉税人员的培训与沟通,增进相关部门和人员对防范控制税务风险规程内容的理解,并加强对税务风险控制效果进行检查、监督。

4.加强公司涉税业务的系统管理

一般而言,公司的税务事项由公司财务部门负责处理,如申报纳税、缴纳税款、购买开具发票等。但实质上财务部门不过是将业务部门产生的税收在账务上反映出来,并履行相应的纳税程序而已,因此不难发现:业务部门产生税收,财务部门核算和交纳税收。

目前大多数公司都认为公司的税收问题就应该是财务部门去解决,但财务部门往往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税务处理的依据是业务、合同。税收有问题财务处理,当业务部门业务做完后,发现有多交税问题,或者出现税收风险,当财务发现问题后,只能通过调整账务来解决,在解决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税务风险。因此公司有必要规范公司的税务管理,加强公司业务与财务、税收上的系统衔接管理,慎重处理每一个涉税环节,防范和控制公司税务风险。

5.特别关注税收筹划的风险控制

税收筹划是公司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税收筹划可以减少纳税人的税收成本,但税收筹划中公司常常会忽视筹划的机会成本,同时筹划本身又需要成本支出,可能会产生筹划成果与筹划成本得不偿失的风险。由于税收筹划的事先性特点,虽然税收筹划以不违法为前提,但现实中这种不违法即“合法”的认识往往还需要税务行政部门的确认,如果不被确认而被认为是恶意偷税行为则会被处罚。因此公司通过税收筹划减少税收成本时,要特别关注税收筹划的风险控制,防范和控制公司税务风险。

公司税务风险管控篇7

[关键词]上市公司;税务内控体系;构建意义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5-0067-03

上市公司生产经营规模大,业务复杂多样,涉及的税种、税收政策及调整变化较多,涉税事项形式多种多样,涉税审批、购票、包括固定资产在内的各项抵扣业务量大,有些涉税事项处理极为复杂,有时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公司税收筹划和生产经营决策影响较大,作为上市公司,纳税已成为影响其经营决策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全面防范税务风险已成为上市公司风险控制的重要工作。2010年4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颁布了《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根据《企业内部控制指引》,上市公司建立完善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保护企业财产安全、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具有积极推动和促进作用。在上市公司建立一套完善的内控体系的同时,构建一套适合上市公司的税务内控体系将对防范涉税风险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上市公司的涉税事项和公司内控体系中涉税流程、风险控制点、审批权限等内容探索构建税务内控体系的意义和构建方法。

1 构建适合上市公司税务内控体系的重要意义

1.1 上市公司纳税风险的来源

纳税风险来源于纳税人在计算和缴纳税款方面承担的各种风险,进一步讲则是纳税人因负担税款、违反税收法律规定等原因而可能遭致利益受损的可能性。企业因纳税风险而带来的利益损失更多是和税收政策遵从和纳税金额核算有关。主要包括交易风险和遵从风险:交易风险是指企业各种商业交易行为和交易模式因本身特点可能影响纳税准确性而导致未来交易收益损失的不确定因素。遵从风险是指企业的经营行为未能有效适用税收政策而导致未来利益损失的不确定因素。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发展以及税务征管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因对有关纳税事项进行了错误的处理给企业带来的信誉危机和经济损失愈加严重,纳税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变得越来越重要和急迫。

1.2 上市公司构建税务内控体系的意义

(1)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经营发展中涉税事项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也就是建立一个程序化、具有可操作性的内控手册,一旦控制住流程中的关键风险点,即使具体办事人员不懂税务知识,只要能按设计好的程序操作,同样能将涉税风险降到最低。

(2)随着交易内容、核算体系的改变,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税务内控制度。实践一段时间后,企业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对内控制度进行测评,根据业务的变化对内控进行优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交易风险和核算风险。

(3)有助于提高企业纳税意识,也有助于企业财务利益的最大化。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一定规模,企业会越来越重视纳税工作,纳税工作与纳税意识的加强一般具有客观一致性和同步性的关系。

(4)能加强企业与税务机关的工作联系,便于对办税人员进行税法和税务知识的培训。7 大类23个税种的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和账务处理,都需要通过办税人员的计算付款。明确设置税务内控体系能加强征纳税主体之间的直接联系。

(5)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税务内控体系根据税法中税基与税率的差别,根据税收的各项优惠和鼓励政策,进行投资、筹资、企业制度改造、产品结构调整等决策,尽管在主观上是为了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但客观上却是在国家税收经济杠杆的作用下,逐步走向产业结构优化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道路,体现了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资本的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2 构建适合上市公司税务内控体系的方法

2.1 建立税务内控体系的方法

第一,建立完善的税务内控制度,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设立专人专岗,收集各项财政税收政策的最新变化,对其整理、分析并确定与企业相关的有效收集涉税业务信息;

(2)构建良好的财税信息的沟通平台,及时将各项信息传递至有关人员有关岗位;

(3)根据企业业务特征、所在行业税负特点、所在地区的税务环境以及有关税法规定等制定企业纳税规划或计划(年、季度、月);

(4)分析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做好采购、生产、销售、工资方法、费用报销、资产处理、利润分配等企业存在(或潜在)的各种纳税环节的分析,并根据税法加以控制;

(5)及时申报纳税、缴纳税金;

(6)做好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企税关系;

(7)建立涉税档案,保管好各类涉税资料、凭证;

(8)建立纳税应急措施;

(9)定期对企业纳税情况进行自检,及时纠正错误。有条件的话,可以聘请有实力的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税务中介机构)进行业务指导、监督;

(10)定期对有关领导、员工进行财税培训。

第二,按年度编制办税人员工作手册如表1所示。

第三,编制各税种流程图及风险控制矩阵,标注风险控制点,如上图所示,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流程。

第四,建立完善的税务审批程序。

(1)执行:它是整个办税工作体系正常运作的实际操作部分,主要指办税岗位上的办税人员依照税法和相关会计法规,从企业税收筹划的角度出发来处理税收相关工作。办税人员应当根据确立后的税收筹划方案的主要内容来进行相关的办税工作,具体包括办理税务登记(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统一购买账簿、凭证,负责发票(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其他发票)的领购和管理,负责本单位各种应交税款的计算和纳税申报,缴纳税款、滞纳金及罚款,办理减税、免税、退税事宜,报送会计报表和相关资料,协助税务机关进行税务清算、检查等。必要时还要办理税务行政复议、税务行政诉讼等。

(2)内部监督: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内部稽核制度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办税工作也离不开稽核,这样可以利用企业内部稽核制度建立一个监督体系来监督办税工作,全面防范企业涉税风险。

建立好税务内控体系,并不等于完成了税务内控工作,内控的真正建立,不仅需要单位高层领导的重视,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贯彻执行,还需要对各涉税岗位进行培训。培训要包括税收政策、内控制度和意识形态几个方面,从而加强领导和员工的法律遵从度,提升员工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税务内控体系的重要作用。

2.2 建立税务内控体系后对涉税风险的管理

(1)建立风险控制环境:包括建立涉税风险控制策略和目标,主要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纳税文化和要求。企业管理层在建立书面涉税风险控制策略和目标时,应明确以下几点:企业应遵守国家税收政策规定,照章纳税;企业应积极争取和企业相关的税收优惠;企业和分支机构必须要设置税务负责人;企业涉税风险管理部门从交易开始时参与。

(2)评估涉税风险:就是企业具体经营行为涉及涉税风险进行识别和明确责任人,是企业纳税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要考虑以下几步:理清企业有哪些具体经营行为;分析哪些经营行为涉及纳税问题;这些经营行为分别涉及哪些涉税风险;所有涉税风险中,哪些是主要风险;和这些涉税风险相关的工作岗位有哪些;这些岗位的相关责任人是谁等。

(3)制定涉税风险控制策略、设计控制措施。涉税风险控制策略包括:避免涉税风险、保留涉税风险、降低涉税风险、利用涉税风险。上述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是在企业管理层批准或授权的前提下由企业涉税风险控制部门执行的。设计控制措施是指为完成涉税风险控制策略和目标,针对已识别的风险和相关责任人进行授权、调整以及责任的分配等。

(4)信息交流和沟通:加强与上市公司的沟通互动既是个性化服务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个性化服务的前提。上市公司对税法的高度认同和对税务机关的信任,也是影响其遵从行为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通过主动加强与税务机关的互动沟通,一方面深化上市公司对税收政策、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征管措施的认识和理解,交流双方感情、达成充分互信,排除合作障碍问题,共同营造和谐、共赢的征纳关系。加强对风险管理涉及部门和人员的培训和沟通。涉税风险控制策略和目标应让风险管理涉及部门和人员所熟知。涉税风险管理的流程和结果应被书面记录。

(5)监控实施效果:监控实施效果就是再检查涉税风险管理的效果,并对涉税风险管理效果进行总结的流程。涉税风险控制是一个过程,上述活动并没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上述活动是持续进行的,其目的是使企业保持对涉税风险连续的识别、分析、计量、控制及改进的能力,所以上述活动贯穿于企业内部日常经营行为中,以应对企业所处环境的快速变化。

3 结 论

以上是本人结合上市公司的涉税事项和公司内控体系中涉税流程、风险控制点、审批权限等内容探索的一套构建税务内控体系的意义和构建方法,我相信企业通过构建一套完整、系统、高效的税务内控体系对上市公司防范涉税风险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企业内部控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

[4]刘东明.企业纳税筹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陈爱玲.浅谈我国企业纳税筹划问题[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6).

公司税务风险管控篇8

[关键词]上市公司;税务内控体系;构建意义和方法 

 

上市公司生产经营规模大,业务复杂多样,涉及的税种、税收政策及调整变化较多,涉税事项形式多种多样,涉税审批、购票、包括固定资产在内的各项抵扣业务量大,有些涉税事项处理极为复杂,有时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公司税收筹划和生产经营决策影响较大,作为上市公司,纳税已成为影响其经营决策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全面防范税务风险已成为上市公司风险控制的重要工作。2010年4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颁布了《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根据《企业内部控制指引》,上市公司建立完善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保护企业财产安全、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具有积极推动和促进作用。在上市公司建立一套完善的内控体系的同时,构建一套适合上市公司的税务内控体系将对防范涉税风险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上市公司的涉税事项和公司内控体系中涉税流程、风险控制点、审批权限等内容探索构建税务内控体系的意义和构建方法。 

 

1 构建适合上市公司税务内控体系的重要意义 

 

1.1 上市公司纳税风险的来源 

纳税风险来源于纳税人在计算和缴纳税款方面承担的各种风险,进一步讲则是纳税人因负担税款、违反税收法律规定等原因而可能遭致利益受损的可能性。企业因纳税风险而带来的利益损失更多是和税收政策遵从和纳税金额核算有关。主要包括交易风险和遵从风险:交易风险是指企业各种商业交易行为和交易模式因本身特点可能影响纳税准确性而导致未来交易收益损失的不确定因素。遵从风险是指企业的经营行为未能有效适用税收政策而导致未来利益损失的不确定因素。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发展以及税务征管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因对有关纳税事项进行了错误的处理给企业带来的信誉危机和经济损失愈加严重,纳税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变得越来越重要和急迫。 

1.2 上市公司构建税务内控体系的意义 

(1)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经营发展中涉税事项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也就是建立一个程序化、具有可操作性的内控手册,一旦控制住流程中的关键风险点,即使具体办事人员不懂税务知识,只要能按设计好的程序操作,同样能将涉税风险降到最低。 

(2)随着交易内容、核算体系的改变,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税务内控制度。实践一段时间后,企业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对内控制度进行测评,根据业务的变化对内控进行优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交易风险和核算风险。 

(3)有助于提高企业纳税意识,也有助于企业财务利益的最大化。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一定规模,企业会越来越重视纳税工作,纳税工作与纳税意识的加强一般具有客观一致性和同步性的关系。 

(4)能加强企业与税务机关的工作联系,便于对办税人员进行税法和税务知识的培训。7 大类23个税种的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和账务处理,都需要通过办税人员的计算付款。明确设置税务内控体系能加强征纳税主体之间的直接联系。 

(5)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税务内控体系根据税法中税基与税率的差别,根据税收的各项优惠和鼓励政策,进行投资、筹资、企业制度改造、产品结构调整等决策,尽管在主观上是为了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但客观上却是在国家税收经济杠杆的作用下,逐步走向产业结构优化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道路,体现了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资本的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2 构建适合上市公司税务内控体系的方法 

 

2.1 建立税务内控体系的方法 

第一,建立完善的税务内控制度,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设立专人专岗,收集各项财政税收政策的最新变化,对其整理、分析并确定与企业相关的有效收集涉税业务信息; 

(2)构建良好的财税信息的沟通平台,及时将各项信息传递至有关人员有关岗位; 

(3)根据企业业务特征、所在行业税负特点、所在地区的税务环境以及有关税法规定等制定企业纳税规划或计划(年、季度、月); 

(4)分析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做好采购、生产、销售、工资方法、费用报销、资产处理、利润分配等企业存在(或潜在)的各种纳税环节的分析,并根据税法加以控制; 

(5)及时申报纳税、缴纳税金; 

(6)做好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企税关系; 

(7)建立涉税档案,保管好各类涉税资料、凭证; 

(8)建立纳税应急措施; 

(9)定期对企业纳税情况进行自检,及时纠正错误。有条件的话,可以聘请有实力的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税务中介机构)进行业务指导、监督; 

(10)定期对有关领导、员工进行财税培训。 

第二,按年度编制办税人员工作手册如表1所示。 

第三,编制各税种流程图及风险控制矩阵,标注风险控制点,如上图所示,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流程。 

第四,建立完善的税务审批程序。 

(1)执行:它是整个办税工作体系正常运作的实际操作部分,主要指办税岗位上的办税人员依照税法和相关会计法规,从企业税收筹划的角度出发来处理税收相关工作。办税人员应当根据确立后的税收筹划方案的主要内容来进行相关的办税工作,具体包括办理税务登记(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统一购买账簿、凭证,负责发票(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其他发票)的领购和管理,负责本单位各种应交税款的计算和纳税申报,缴纳税款、滞纳金及罚款,办理减税、免税、退税事宜,报送会计报表和相关资料,协助税务机关进行税务清算、检查等。必要时还要办理税务行政复议、税务行政诉讼等。 

 (2)内部监督: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内部稽核制度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办税工作也离不开稽核,这样可以利用企业内部稽核制度建立一个监督体系来监督办税工作,全面防范企业涉税风险。 

建立好税务内控体系,并不等于完成了税务内控工作,内控的真正建立,不仅需要单位高层领导的重视,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贯彻执行,还需要对各涉税岗位进行培训。培训要包括税收政策、内控制度和意识形态几个方面,从而加强领导和员工的法律遵从度,提升员工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税务内控体系的重要作用。 

2.2 建立税务内控体系后对涉税风险的管理 

(1)建立风险控制环境:包括建立涉税风险控制策略和目标,主要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纳税文化和要求。企业管理层在建立书面涉税风险控制策略和目标时,应明确以下几点:企业应遵守国家税收政策规定,照章纳税;企业应积极争取和企业相关的税收优惠;企业和分支机构必须要设置税务负责人;企业涉税风险管理部门从交易开始时参与。 

(2)评估涉税风险:就是企业具体经营行为涉及涉税风险进行识别和明确责任人,是企业纳税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要考虑以下几步:理清企业有哪些具体经营行为;分析哪些经营行为涉及纳税问题;这些经营行为分别涉及哪些涉税风险;所有涉税风险中,哪些是主要风险;和这些涉税风险相关的工作岗位有哪些;这些岗位的相关责任人是谁等。 

(3)制定涉税风险控制策略、设计控制措施。涉税风险控制策略包括:避免涉税风险、保留涉税风险、降低涉税风险、利用涉税风险。上述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是在企业管理层批准或授权的前提下由企业涉税风险控制部门执行的。设计控制措施是指为完成涉税风险控制策略和目标,针对已识别的风险和相关责任人进行授权、调整以及责任的分配等。 

(4)信息交流和沟通:加强与上市公司的沟通互动既是个性化服务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个性化服务的前提。上市公司对税法的高度认同和对税务机关的信任,也是影响其遵从行为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通过主动加强与税务机关的互动沟通,一方面深化上市公司对税收政策、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征管措施的认识和理解,交流双方感情、达成充分互信,排除合作障碍问题,共同营造和谐、共赢的征纳关系。加强对风险管理涉及部门和人员的培训和沟通。涉税风险控制策略和目标应让风险管理涉及部门和人员所熟知。涉税风险管理的流程和结果应被书面记录。 

(5)监控实施效果:监控实施效果就是再检查涉税风险管理的效果,并对涉税风险管理效果进行总结的流程。涉税风险控制是一个过程,上述活动并没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上述活动是持续进行的,其目的是使企业保持对涉税风险连续的识别、分析、计量、控制及改进的能力,所以上述活动贯穿于企业内部日常经营行为中,以应对企业所处环境的快速变化。 

 

3 结 论 

以上是本人结合上市公司的涉税事项和公司内控体系中涉税流程、风险控制点、审批权限等内容探索的一套构建税务内控体系的意义和构建方法,我相信企业通过构建一套完整、系统、高效的税务内控体系对上市公司防范涉税风险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企业内部控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 

[4]刘东明.企业纳税筹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