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探究教学的特征8篇

时间:2023-07-07 09:19:53

探究教学的特征

探究教学的特征篇1

关键词:主动探究;课堂阅读;教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9-0183-02

1 探究式课堂阅读教学中阅读材料选定的原则性

1.1 符合性原则

国家出版的权威大英阅读教材是首选。几种权威版本的阅读教材是依据大纲指导编写而成,有先进的阅读理论和教学理论支撑,有系统的语言基础框架,有广泛的材料来源,且材料难易程度选择经过科学的论证,体裁丰富,题材也照顾到多样化。阅读内容、呈现方式考虑了课堂、课外配合使用,适度向课外延伸,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原则。

1.2 目的性原则

Alan Cunningsworth(2002)提出,阅读课教材通常会有以下目的:发展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呈现语法项目;扩大词汇量;提供写作模式;提供学生感兴趣的信息;提高口语水平。蔡基刚(2004)在《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史上的两个新的突破》中提到:与1985年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1999年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相比,《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在内容方面有两个新突破,即:(1)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2)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他同时提出,在培养目标中把第二位的听说挪到第一位,或与读并列是合理的。由此推论,现行的课堂阅读教学的目的应该在继续巩固基础语言知识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以满足阅读促进听说的需要,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1.3 针对性原则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阅读教材要有针对性,需要对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二次开发:(1)考虑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2)考虑语篇的长度;(3)语篇材料的真实性;(4)考虑语法及语篇中句子结构的复杂程度,词汇涉及的范围;(5)考虑学生个性化的需要,思考学生的背景知识和语篇涉及的图式相关度;(6)考虑材料是否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兴趣。

1.4 探究性原则

大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是以大纲为指导,为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有计划的教学形式,它不同于教授文学作品,学生要完成的篇章并不都具备文学作品的特点,这不意味阅读材料不考虑学生的需求、探究兴趣。也不意味大学英语的阅读课就失去了自主探究的成分。与学生的认知冲突相一致的情景时,也会诱发学生研读的动机或兴趣,激励学生进行课堂阅读探究。课堂探究的过程包含琢磨课文、推敲语言的自能读书的过程,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是群体合作互动的过程。

2 文化语境特征

阅读教学中的自主探究离不开语篇的文化语境,特定的语篇类型是在一定的文化模式中长期积淀的结果,因而总是与一定的文化联系在一起的。Malinowski认为:文化语境指 “作为语言基本渊源的文化现实和人们的生活与习惯”。Halliday和Hansan(1985)发展了他的定义,认为: 文化语境指 赋予篇章价值并限制其解释的习惯和观念等。胡壮麟(1994)又根据Halliday的定义,把文化语境总结为,即说话人或作者所在的语言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哈孟德(Harmmond et al.,1992:2)认为,文化语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生活在同一文化中的任何群体的态度、价值观和共有的经历;(2)在文化中形成的对行为方式的期待;(3)在文化中形成的做事或达到共同目标的方式。

对我国的大学生而言,文化语境也指背景、知识,即读者理解某一个语篇所必须具备的该语篇所涉及的态度、价值观和共有的经历、对行为方式的期待、做事或达到共同目标的方式等外部世界知识。背景知识是英语文化的部分,对操母语的人来说,阅读那些源于相同文化背景的著作要相对容易一些。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语篇的理解中会存在文化语境空白,要想深刻理解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语篇,就得具有相关国家的文化语境图式,使语篇与学生的相关文化背景图式相吻合。

教师在备课时注意以下几点:精心准备教材,吃透课堂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文化语境空白,精选材料,或给学生提供具体的线索,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渠道了解要处理语篇的文化语境知识,在自主探究式课堂阅读教学有限的时间内,学生不可能在课堂上解决自己遇到的不熟悉的有关语篇涉及的社会机构和思想意识方面的背景知识和其中的文化内涵,此时需要教师充当建立新文化语境的工具。教师需不断的了解和研究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会遇到什么问题,帮助学生顺利的理解所呈现的材料。

3 阶段性特征

大学英语探究式课堂阅读教学也要以大纲为指导,按照阶段性的目标,分阶段、系统性地进行,语言并非是杂乱无章的词句,而是一些意义相关的句子为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并通过一定的连接手段而实现的有机结合,是以连贯的篇章形式表现出来的。其中各个成分之间在形式上是衔接的,在语义上是连贯的。

《实用英语》一到四册,每册8个单元,第一册主题涉及“大学体验”、“摇滚乐” 、“国际贸易” 、“西方一般礼仪” 、“社区服务” 、“人口流动” 、“工作”、“体育” 、“人生经历”等,题材涉及面广,主题鲜明,学生熟悉主题方面的内容,体裁多为记叙文和介绍型的说明文,篇幅在600-900词之间,并逐渐过渡,学生熟悉此类语篇的连贯和衔接手段,符合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理,语言知识基础和语篇的相关背景知识等需求。随着学习的进步,各种知识的积累,阅读能力的增强,第三册主题逐渐涉及“情感经历” 、“污染”、“核能” 、“人口危机” 、“学费” 、“科学与真理”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主题范围加深,文章体裁多为议论文或夹叙夹议文,篇幅增长,长句、难句增多。

英语语篇常见的结构模式有三种:(1)问题――解决模式。在这种语篇中,作者常按照“矛盾――激化(或发展) ――解决”、“问题――分析-对策(或结论) ”、“现象――后果――建议”等模式来谋篇布局。(2)一般――特殊模式。在这种语篇中,作者常按照“现象――分析――结论”、“理论――定义――例证”等模式来谋篇布局。(3)类比――对比模式。在这种语篇中,作者常按照“事物――优缺点――结论”、“现象――他人观点――作者观点”等模式来谋篇布局。英语语篇的体裁一般包含叙事文(narration) 、描写文(description) 、议论文(argumentation) 、 说明文(exposition)。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语篇的常见结构模式,针对不同体裁精讲特点,分阶段的进行训练,充分利用现在的立体教材的特点,鼓励学生参与自主选材,启发学生自主找出不同语篇的组织特点,积极参与阅读探究,在阅读中主动地进行预测――推理――验证地循环反复,直到完成语篇的探究性意义建构。

4 疏通语言障碍

大学生阅读中缺乏对生词、词组、短语、习语的意义结合不同的语境进行理解的方法,对不同语篇的的语法特点缺乏了解,都会不同程度的成为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的障碍,影响语篇的理解。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疏通学生在课堂阅读探究中的障碍,了解不同篇章中的衔接和连贯时手段有助于自主探究的顺利进行,并在探究中逐渐获得满足感。

参考文献

探究教学的特征篇2

一、学生是通过数学探究活动获得新知和培养能力的。数学探究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自由创造的广阔天地,让学生张开数学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是一种未知世界,因此,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数学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育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每个学生都可能在一定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实践来获得这些知识。学生自己发明数学就会学的更好,让他们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这是教学的第一原则。

数学探究教学不是先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再通过推理、证明、计算加以验证,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猜想、发现等各种探究活动,亲自得出结论,使他们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建构起新的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并培养数学探究的能力。通过数学探究教学,可以使学生以多角度、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从而使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更容易地激活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也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才是积极主动的,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

二、数学探究式教学具有广阔的开放性。数学思维的自由创造性,决定了数学科学体系的开放性,形成了探究教学的开放性。因此,数学为学生个体施展其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知识空间。但经过整理成为知识体系时往往以封闭式的演绎方式处理,滤掉了当时的开放式的思维过程。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开放性的,数学探究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开放式的思维和封闭式的表达相结合的数学特点。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开放性表现为:学生所要研究的问题完全可以按照个人的兴趣来选择,而不必也不应局限于课堂及书本知识的探讨和应用,这是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对于研究的课题不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完成,更多的需要在课堂之外去观察、实践、调查,进行充分的探索活动,这就体现了学习时间、地点的开放性。研究问题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再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更多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及与他人的合作交流;探究式教学允许学生因人而异,对于研究的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与手段的运用、研究结果的表达等可以互不相同及研究过程、方法及结果的开放性。

三、观察、归纳、类比、想象、证明等方法是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主要手段。数学探究是一种类似数学家的数学学习方式,但考虑到中学生抽象思维不高的思维特征和逻辑演绎对形式化思维的很高要求,学生在数学探究中运用逻辑演绎方式,以抽象的方式形成数学结论是困难的,因而归纳、类比等合情推理便是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发现并形成数学结论的主要手段。当然,这决不是将数学演绎与学生的数学探究割裂开来。如果没有长期的训练与深厚的根基,只用数学归纳与类比,常常只能抓住事物的表面联系,数学的形式演绎才能抓住数量间的本质联系,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并且学生通过不完全归纳或类比等合情推理形成的数学探究结果不一定正确可靠,须进~步证实或证明。只有对数学结论经过严格的推理证明,才是正确可靠的。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的发现来自知觉,而分析直觉理解的原因是通向证明的道路,必须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判断与活动甚至语言表达进行思考并加以证明,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因而,对数学结论进行证明或反驳在数学探究中都显得十分重要和关键。

探究教学的特征篇3

关键词:主动探究;课堂阅读;教学特征

1 探究式课堂阅读教学中阅读材料选定的原则性

1.1 符合性原则

国家出版的权威大英阅读教材是首选。几种权威版本的阅读教材是依据大纲指导编写而成,有先进的阅读理论和教学理论支撑,有系统的语言基础框架,有广泛的材料来源,且材料难易程度选择经过科学的论证,体裁丰富,题材也照顾到多样化。阅读内容、呈现方式考虑了课堂、课外配合使用,适度向课外延伸,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原则。

1.2 目的性原则

Alan Cunningsworth(2002)提出,阅读课教材通常会有以下目的:发展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呈现语法项目;扩大词汇量;提供写作模式;提供学生感兴趣的信息;提高口语水平。蔡基刚(2004)在《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史上的两个新的突破》中提到:与1985年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1999年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相比,《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在内容方面有两个新突破,即:(1)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2)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他同时提出,在培养目标中把第二位的听说挪到第一位,或与读并列是合理的。由此推论,现行的课堂阅读教学的目的应该在继续巩固基础语言知识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以满足阅读促进听说的需要,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1.3 针对性原则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阅读教材要有针对性,需要对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二次开发:(1)考虑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2)考虑语篇的长度;(3)语篇材料的真实性;(4)考虑语法及语篇中句子结构的复杂程度,词汇涉及的范围;(5)考虑学生个性化的需要,思考学生的背景知识和语篇涉及的图式相关度;(6)考虑材料是否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兴趣。

1.4 探究性原则

大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是以大纲为指导,为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有计划的教学形式,它不同于教授文学作品,学生要完成的篇章并不都具备文学作品的特点,这不意味阅读材料不考虑学生的需求、探究兴趣。也不意味大学英语的阅读课就失去了自主探究的成分。与学生的认知冲突相一致的情景时,也会诱发学生研读的动机或兴趣,激励学生进行课堂阅读探究。课堂探究的过程包含琢磨课文、推敲语言的自能读书的过程,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是群体合作互动的过程。

2 文化语境特征

阅读教学中的自主探究离不开语篇的文化语境,特定的语篇类型是在一定的文化模式中长期积淀的结果,因而总是与一定的文化联系在一起的。Malinowski认为:文化语境指 “作为语言基本渊源的文化现实和人们的生活与习惯”。Halliday和Hansan(1985)发展了他的定义,认为: 文化语境指 赋予篇章价值并限制其解释的习惯和观念等。胡壮麟(1994)又根据Halliday的定义,把文化语境总结为,即说话人或作者所在的语言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哈孟德(Harmmond et al.,1992:2)认为,文化语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生活在同一文化中的任何群体的态度、价值观和共有的经历;(2)在文化中形成的对行为方式的期待;(3)在文化中形成的做事或达到共同目标的方式。

对我国的大学生而言,文化语境也指背景、知识,即读者理解某一个语篇所必须具备的该语篇所涉及的态度、价值观和共有的经历、对行为方式的期待、做事或达到共同目标的方式等外部世界知识。背景知识是英语文化的部分,对操母语的人来说,阅读那些源于相同文化背景的著作要相对容易一些。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语篇的理解中会存在文化语境空白,要想深刻理解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语篇,就得具有相关国家的文化语境图式,使语篇与学生的相关文化背景图式相吻合。

教师在备课时注意以下几点:精心准备教材,吃透课堂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文化语境空白,精选材料,或给学生提供具体的线索,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渠道了解要处理语篇的文化语境知识,在自主探究式课堂阅读教学有限的时间内,学生不可能在课堂上解决自己遇到的不熟悉的有关语篇涉及的社会机构和思想意识方面的背景知识和其中的文化内涵,此时需要教师充当建立新文化语境的工具。教师需不断的了解和研究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会遇到什么问题,帮助学生顺利的理解所呈现的材料。

3 阶段性特征

大学英语探究式课堂阅读教学也要以大纲为指导,按照阶段性的目标,分阶段、系统性地进行,语言并非是杂乱无章的词句,而是一些意义相关的句子为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并通过一定的连接手段而实现的有机结合,是以连贯的篇章形式表现出来的。其中各个成分之间在形式上是衔接的,在语义上是连贯的。

《实用英语》一到四册,每册8个单元,第一册主题涉及“大学体验”、“摇滚乐” 、“国际贸易” 、“西方一般礼仪” 、“社区服务” 、“人口流动” 、“工作”、“体育” 、“人生经历”等,题材涉及面广,主题鲜明,学生熟悉主题方面的内容,体裁多为记叙文和介绍型的说明文,篇幅在600-900词之间,并逐渐过渡,学生熟悉此类语篇的连贯和衔接手段,符合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理,语言知识基础和语篇的相关背景知识等需求。随着学习的进步,各种知识的积累,阅读能力的增强,第三册主题逐渐涉及“情感经历” 、“污染”、“核能” 、“人口危机” 、“学费” 、“科学与真理”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主题范围加深,文章体裁多为议论文或夹叙夹议文,篇幅增长,长句、难句增多。

探究教学的特征篇4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 探究式学习 基本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对当今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化学教育也是如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新课标提出了新时期的教育目标,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根深蒂固,再就是现在在高考指挥棒的这种导向下,学校教育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口头喊教改,实际上还在一直沿用前苏联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模式。化学教学也是如此,教学过程中还是只强调知识和技能,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只是看考试分数的高低。忽视了学生全面提高的科学素养,这种教学模式已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人的要求极不适应。针对我国的教育现状,课程改革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学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打破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自身优势,在新时代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是化学课程改革的根本性目标。因此,我们必须要审视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教学模式,为今后尽快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出全新的教学模式。而在此形势下,构建初中化学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新课改的其中一种手段,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对新课改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现就本人对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总结如下。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探究式教学是根据新的教学目标和现在学生的特点以及科学发展的要求,着重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主导,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其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明确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探究的内容。只有学生明确了目标,再去通过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和分析自己身边生活事例中的规律和自然的现象,从而完成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只有掌握了知识体系后,才能形成对事物的研究和分析。因此实施对事物的认识和研究,就是让学生依赖教材和校园内外的所有资源去完成,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只能是扮演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包大揽干预太多。教师只是设计学习过程的艺术家,学生是完成这个艺术的真正实施者。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从而使课堂教学在真正意义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

1.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上只是老师讲,学生在老师的提问下进行抽象思维。大量的事实证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物质的变化规律。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事物,学习中只用抽象思维就很难掌握其本质。只有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广博的知识,集智慧之大成,才能触类旁通。所以思维形式不仅有抽象思维而且要学会形象思维。

2.学习化学,要习惯于把相互间有联系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分析研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部分与整体、微观与宏观、特殊与普遍、具体与抽象,从整体中把握部分,从整体上考虑解决问题。

3.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综合集成的思维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学生学习的知识不只是来自于书本,同时还要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实验室、科普教室以及各种社会活动获取大量知识,培养学生去伪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能力。我们要引导学生综合集成有用的知识,为今后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奠定基础。

4.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获取大量的感性认识,通过认真分析理解,最后升华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去理解和学习。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三、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探究学习的过程,不仅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书本知识,而且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能够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有的问题至关重要。如有这样一道试题: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气体是无色无味的,为什么我们用的甲烷气体有臭味,这个问题在课本中没有提到,但出现在生活实际当中,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外通过网络、图书室等渠道来解决。

探究式教学提倡的就是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不是让学生做书本和分数的奴隶,提倡的是让学生极积主动地、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有所取舍地获取大量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提炼和加工所获得的信息,积累知识量,为今后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改变课堂的教学形式,多渠道实现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在教室里,在教师的讲解或是演示的情况下,学生通过机械的理解和记忆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而探究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电子白板、多媒体进入教室,在计算机的媒体库中存有大量的知识信息,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查找来解决在书本上没有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在课堂之外进行探究式学习和研究,其学习的方式可以随意选择。如学生可以走进实验室,让他们通过对实验进行自主的设计、操作、完成实验,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来解决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走进图书阅览室、上网等途径让学生自己去查阅大量的资料,分析综合,使其知识变为自己的东西,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走向社会选取研究素材的能力。总之,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尽量不要把与教学目标的有关内容和认知策略直接告诉学生,想办法给学生创造一种适宜的认知和合作环境的条件,让学生自主地探索形成认知,从而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全方位的学习。

总之,探究式的学习模式是一项陌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成功地组织探究学习,不是简单地引领学生去完成一项教学任务,而是要求教师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探究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在教师精心的安排和组织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逐步形成和提高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探究教学的特征篇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不断得到发展。下面,我以“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教学为例,具体谈谈自己在课堂中如何基于探究学习来开展教学的。

“3的倍数的特征”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因数与倍数”中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教材创设团体操表演情境,以解决“参加叠罗汉表演的有多少人”这一现实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在百数表中圈划3的倍数和用计数器的算珠拨3的倍数,引导学生运用猜想、验证的方法,通过观察发现、自主探究,总结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欲望

可预设以下两个问题情境:第一个情境用于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复习旧知;第二个情境则用于整节课的教学。

首先,创设互动游戏情境,让学生听拨珠猜数:数珠响2下,猜一个数;数珠响3下,猜一个三位数。

其次,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先让学生解决“学校团体操表演中,参加叠罗汉的有多少人”这一问题,再引导学生思考“叠罗汉每组需要3人,参加叠罗汉的可能有多少人”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列举的这些数,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等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就给予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基于此,第一个情境的创设,紧紧抓住3的倍数的特征的前置知识“2、5倍数的特征”与本节课蕴含“3的倍数的特征是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的知识点,巧妙设计“听拨珠猜数”的游戏:数珠响2下,猜一个数,可能是2、20、11;数珠响3下,猜一个三位数,可能是300、210、201、120、102、11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的排列组合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被唤醒,并进行有序的思考,不重复、不遗漏说出所有可能组成的数。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初步感受到“数珠的颗数就是这个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这一新知学习蕴含的知识连接点。通过让学生思考“如果这个数是偶数,它可能是几”“如果这个数是奇数,它可能是几”“如果这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它是多少”等问题,将奇数、偶数和2、5倍数的特征等知识进行了复习回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数学思维也得以培养和发展。

第二个情境通过团体操表演,提出“参加叠罗汉表演的有多少人”这一问题。学生根据“叠罗汉每组需要3人”这一信息,列举出参加叠罗汉表演的人数可能有15人、18人、21人……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参加叠罗汉表演的人数一定是3的倍数”,从而引出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3的倍数的特征”。这里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为素材创设生活情境,既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可以亲近的,拉近了数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对数学问题展开积极的探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探究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从而打开思维之闸门,不断深入探究所学知识。

二、适时启发质疑,激发探究兴趣

1.知识迁移,初步猜想

师(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2、5倍数的特征后):大胆猜想,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

师:科学史上许多伟大的发现和发明都源于人们的大胆猜想,由于猜想,人们产生了创新动力。

(学生由2、5倍数的特征出发作类比,得出“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的初步猜想)

……

2.适时启发,验证猜想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是由问题开始的。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启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究。

探究自问题开始,问题既是探究学习的核心,又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本源。本课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猜想,教师可提出问题:“大家同意他的猜想吗?”由此,引导学生自觉地进入问题解决的探究活动之中。科学不能只是猜想,必须进行探究和验证。在举例验证中,学生发现原来的猜想是错误的,是否是3的倍数不能只看一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能确定。当前面的猜想被推翻后,学生产生新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欲望。

三、提供研究资料,加强探究体验

1.借助百数表,合作探究

首先,教师为每个学生准备百数表,让学生在百数表中找出3的倍数,然后让学生观察百数表中这些3的倍数,看能发现什么,再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由于受认知水平的影响,通过小组交流,大多只会发现一些表面的现象,如“百数表中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百数表中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0~9这10个数字都有可能,没有规律”“百数表中3的倍数,十位上的数也没有规律,都是呈斜行排列”……因此,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观察每一斜行排列的3的倍数,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进一步的探究中,发现百数表中每一斜行的3的倍数,有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调换了位置后仍是3的倍数。而将百数表中每一斜行的3的倍数联系起来看,十位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多1,个位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少1,这是不是巧合呢?教师再次追问:“想一想,百数表中每一斜行上3的倍数,虽然个位上的数依次少1,十位上的数依次多1,但是这些数的什么没变?”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发现,每一斜行上的数的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字之和是不变的,都是3的倍数,由此产生新的猜想:“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皮亚杰认为:“一切真知都应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构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上述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充足自由探究、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先引导学生个体独立进行探究,找出百数表中3的倍数,看看能发现什么。然后在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教师立足于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讨论,充分交流自己的发现,发表不同的意见。在探究学习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又要恰当、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这里的引导,不是指教师简单地给出方法和结论,而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体。

在全班交流汇报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发现,提出贴近学生思维实际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如“百数表中每一斜行上3的倍数,虽然个位上的数依次少1,十位上的数依次多1,但是这些数的什么没变”等问题,从而让学生一直处于问题思考状态之中,积极地进行探究,最终发现数学规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提出问题,即让学生“跳几下”就“够得着”,这样的问题既给了学生思维的方向,又给了学生思维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借助计数器,操作验证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百数表中3的倍数的特征,提出新的猜想:“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这是百数表中3的倍数的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的规律呢?带着这一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借助计数器拨珠,举例验证。最后,学生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举例验证,归纳总结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动手操作、观察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的重要方式。皮亚杰也强调:“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地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创设有利于学生活动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合作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知识的构建。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并从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交流和探究的本领。

四、拓展探究资源,深化知识理解

1.巩固拓展,应用规律

在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后,教师出示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判断哪些数是3的倍数;第二层次,在每个数的里填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成为3的倍数;第三层次,解决实际问题。在练习中,学生不仅巩固了3的倍数的特征,而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引发思考,拓展深化

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累了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但通过观察发现的3的倍数的特征只是一些表层的特征,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应“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2和5的倍数只看个位上的数就可以了,而3的倍数却要把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深层次思考。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将数、数的组成和小棒三者结合起来,通过数形结合的直观呈现,使学生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由表入里、层层深入,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五、梳理研究思路,总结探究方法

现在的一些探究学习,探究的目的直指结果,而探究学习应重在探究的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引导他们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因此,在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时,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思路,即“观察发现——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归纳总结”的过程,使学生理解研究数的特征的一般方法,并让学生利用这种方法去研究9的倍数的特征。学生在回顾、梳理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掌握了所学知识,习得了科学的探究方法和探究的策略。

探究教学的特征篇6

关键词:探究性阅读;内涵;思维特征

探究,在《现代汉语规范辞典》中解释为:“探讨深究”,在《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探索研究”。综合这两者的意思,表明探究应该是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探讨的方式,对问题和现象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一、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内涵

(一)探究是人类的天性从心理学角度讲,“探究”是人类的天性。布鲁纳曾说:“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从婴幼儿呱呱落地那一刻起,就对其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床上的被子,屋顶上的吊灯,将之抱在怀里的母亲和周围的每一个人,对他(她)来说都是新奇的。稍微长大学会说话时,总是有问不完的“为什么?”,教育者(老师、父母和其他教育者)如果善于启发,那么就会在满足该孩子好奇心、教给该孩子基本常识的同时,激起该孩子对周围事物浓厚的兴趣和深究的欲望,这应该就是成功的教育者。但有些教育者对儿童、青少年的好奇心出于不理解。对于他们众多的“为什么?”,总是出于不耐烦,或者干脆回答说:“等你长大就会知道了”。久而久之,儿童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逐渐失去了问“为什么?”的兴趣,探究的天性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孩子对周围的事物逐渐处于麻痹状态,结果严重阻碍了孩子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探究性教学方式是个体发展对阅读教学的内在要求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重新看到了人类的这种天性,也意识到“探究”的重要性。它明确地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力、思辨力和批判能力。”由此可见,“探究”也成为了本次阅读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探究性阅读教学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继承和超越。后者本质上是一种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对阅读活动进行生硬的肢解和技巧性的分析,对文本进行“纯生理式”的解剖,将原本生动丰富,意境深远的文本分割成一系列毫无生机和情趣的字词、修辞手法、句型“灌”给学生,把学生当成“容器”。“结论几乎都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达到清楚地理解全部情况”(爱因斯坦语)。传统阅读教学方式是更多地单向的活动,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视学生求真、索理、探究的天性于不顾。其不良后果就是阅读理解能力和思想情感得不到有效培养,不利于学生的想像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对旧事物批判继承的过程,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探究性阅读教学也不例外。探究性阅读教学不应是对传统接受式阅读教学方式的完全否定,而应继承传统阅读教学中一些合理的方法和手段。传统阅读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效的接受能为学生提供丰厚的知识储备,为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探究性阅读教学所应放弃的只是那些机械划一、盲目跟从书本和权威的做法。探究性阅读教学对传统阅读教学最根本的变革在于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上,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视学生为主动的建构者,还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

探究性阅读教学以学生的探究思维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不是仅以知识为本位。它的主要目的不在于使学生掌握多少具体的知识,而在于以学生个人的知识、生活阅历为基础。让学生自主、快乐地去探索,遨游于知识的海洋,激起一朵朵思维灵感的浪花,使探究性阅读教学得到深化,并使隐藏在探究性阅读教学背后的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升。这种优化的思维品质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思维方法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思维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灵魂。阅读过程实际上就是思维过程,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阅读的整个过程。“新课标”的阅读部分也无处不闪现出对思维的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阅读的课程目标中指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注重个性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在对思维培养的上,提出了明确的方法――“探究”;在探究的方法上,要求充分利用各种思维,以拓展探究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在探究气氛上,提倡自主、融洽,并且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一个动态过程。”

阅读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这一交流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思维。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首先与文本展开对话,这一过程是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和思维能力以及世界观对文本的解读,通过与文本的对话,达到与作者交流的目的;然后,再通过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达到对文本更高层次的理解,从而拓展自身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丰富自身的世界观。在阅读过程中,思维方法起到了关键的纽带作用。

探究性阅读的对象――文本,是思维的产物,阅读方法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利器。在探究性阅读中,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各种思维方法去阅读,去理解作品的内容,去探究作者的内心世界,去领悟作品所蕴含的哲理。同时,又在阅读中使自己的思维方法得到训练,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当今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研究应更多的考虑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思维方法,重新审视思维方法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力求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在思维方法上有新突破。

三、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思维特征

(一)重视学生体验基础上思维的主动性

探究性阅读教学让学生根据其自身的知识背景和现实生活经验为基础展开自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的体验、感悟中去发现某些事物和问题。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贴近生活,加强学生的体验,强调自主性与体验性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情趣所在。

探究性阅读教学应强调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此次基础教育改革是对传统教育思维方法的一次改革,强调将学生的需求、动机和兴趣置于重要地位,注重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探究性阅读教学正是这一教育理念的真实呈现。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现探究问题的主动性;二是围绕探究问题进行探究的主动性;三是总结探究结果及问题再发现的主动性。因此,就要求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转换为探究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还学生以本位,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也就是说,教师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自主选择的角度、启发学生思维,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进行价值判断等方面,让学生积极主动且自主完成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学习和探究任务。

(二)关注探究中思维的过程性和开放性

探究性阅读教学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反对结果的唯一性。歌德指出:“我们都不应把画家的笔墨或诗人的语言看得太死、太狭窄。一件艺术作品是由自由大胆的精神创造出来的,我们也应尽可能地用自由大胆的精神去关照和欣赏。”探究性阅读教学应如歌德所言,重视探究的过程和开放性。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把思维的过程和空间留给学生。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充分体验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和作者的喜怒哀乐,在自主构建中掌握知识、发现问题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发展,而这一发展所依赖的正是探究的“过程”。袁振国先生指出,“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简单地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同时,探究性阅读教学具有开放性,其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探究内容的开放性。二是探究过程的开放性。三是探究结果的开放性。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老师所应关注的是怎样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怎样查找资料进行论证,始终以学生为探究的主体,从而形成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见解,而不是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走向预先设定好的答案。

(三)探索思维方法运用的综合性

探究教学的特征篇7

关键词:课堂教学技能;特征;现状;对策

一、引言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和深入开展,使得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面临更高的要求。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讲究“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追求“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成为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点[1]。而培养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提高技能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使学生掌握过硬的教师职业技能则是一项亟待重视和落实的任务。

二、课堂教学技能的特征分析

课堂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而逐步形成的迅速、准确、娴熟地开展课堂教学,及时、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方式的总称。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专业技能的核心,它既具有一般职业技能共有的内涵,还有很强的专业特性[2]。

1.课堂教学技能的多样性与简约性。课堂教学技能既表现为个体的经验,又是群体经验的结晶。它植根于教师个体经验,而且是在千百万教师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筛选和实践检验形成的。教学技能不是从肤浅的经验中拾来的“互不联系”的“技巧”,而是一种有前提性假设、有演绎、有归纳的理论体系[3]。这种在丰富多彩经验基础上形成又以简约化的形态呈现的教学技能体系,既源于教学经验,又高于教学经验,是个体经验与群体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多样性与简约性的统一。

2.课堂教学技能的智能型与精神性。课堂教学技能不同于一般的手工技能,通过简单地重复、模仿就可掌握。教学技能包含对教学信息的吸收、消化和反输出的复杂过程,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他人的言传身教细加揣摩,依据教学实践灵活使用、改进乃至创新。另外,教师掌握教学技能的目的是教书育人,这一目的决定了教学技能的运用必然是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中不仅教师的爱憎、好恶能强烈地感染学生,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好坏也同样会对教师产生明显的影响。教学技能的作用还在于以情动情、以智激情和传情启智,实践证明,没有高涨的激情就不会迸发出智慧的闪光,优秀的教师正是充分运用了情绪的互动作用,才将学生引向成功的彼岸[4]。

3.课堂教学技能中练习的不可替代性。练习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性,这是技能与知识的重要区别。教学技能不是通过讲授的方式获得的,而是通过大量的、不同方式的练习逐步形成和熟练掌握的。练习是技能训练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知识在教学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也同样如此。忽视知识对技能形成的作用,不仅会导致技能训练的盲目性和机械模仿,也难以从知识与技能的联系中揭示教学技能的实质。所以,在教学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不可替代性和知识的不可或缺性等量齐观[5]。

因此,良好的语言基础、沟通能力和高涨的学习激情,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有效的训练指导和充足的实践时间以及严格有效的考核机制是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基础和条件。

三、高师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调查和反思

1.课程设置不合理。根据对广东省12所高校和其他省6所普通高校2010年师范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调查统计发现,教育学、心理学、数学教学论和教育实习的课时总和占必修课时总量比例仅有5%~12%。即使加上选修课中与教师技能相关的课程,教师技能的培养与训练课时最多也不足全部课时的13%,而学科类课时占全部课时的70%左右[6]。从课程安排上看,师范生在大学一年级只开设几门理论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而没有设置教师技能训练项目;大学二、三年级课程科目过多,学生压力过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能认真对待教师技能的加强和训练;进入大学四年级又面临着实习和就业的压力,依然不能集中精力强化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因此教师技能训练不能形成完整的结构、严谨的体系。

2.技能训练时间不足。调查统计还显示,上述高校与教师技能相关的课程基本安排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和大学四年级的上学期,教学技能的校内训练则相应集中于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在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中穿行或是在实习前(大学四年级上学期末或大学四年级下学期初)的校内两周预教活动中进行。教学计划中数学教学论课程的课时通常在36~54学时之间,而校内两周预教的课堂有效时间最多只有60学时。在这样少的学时内,既要完成数学教学理论的传授还要搞好教学技能的训练,与复杂而特殊的教学技能训练对时间的要求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3.训练内容流于形式。由于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缺乏系统性,使得训练的基础性和阶段性目标不明确。教师技能虽然有诸如普通话训练、钢笔字和粉笔字训练、简笔画训练、教案设计训练、讲课技能训练、说课技能训练、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训练、组织教学技能训练等专业性的训练项目,但是在实际训练中却忽视了学生基础能力和个性差异,采取了一刀切和短平快的方法,即讲讲要点、放放录像、议议模仿、短评收场。这种如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流于形式的训练,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止于模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乏改进提高的时间和机会,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4.考核评价不落实处。从评价方式上看,教师技能训练考核方式不明确、考核标准不健全。虽然规定了相应的技能训练项目,但大多是学生自由、自主、自觉地去练习,没有完善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方式,即使做了考核也存在着考核不严格的现象,从而使一些学生形成“达不达标都无所谓,只要拿到一定学分就可以顺利毕业”的错误意识,影响其学习和掌握教师技能的积极性,也就导致各项技能训练项目都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致使本科师范生的教师技能与曾经的中师学生相比差之甚远[7]。

5.实习时间短,效果不理想。我国的教育实习通常为6~8周,一般安排在第七或第八学期,主要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除去实习开始的一周准备以及实习结束时的一周总结,实际上真正用于实习的时间仅为4~6周,占四年总学时的4%,对实习生登台讲授新课仅要求为4~6节课。而教育见习的时间不确定,不能很好地起到为实习做准备的作用。

探究教学的特征篇8

关键词:学生;心理特征;教学方法

为了在教学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必然要科学合理地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树立一种创新意识,而不能墨守陈规去套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因为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所以教学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更是如此。我们只有抓住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创造出更加适应于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教育教学的创新奉献我们的正能量。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由留守学生、单亲学生、学困生和家境贫困学生组成的一个特殊的集体。由这样的几类学生构成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具有其特殊性,由此而引发对于他们的教育的特殊要求,我们不但要完成他们的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完成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的教育,高尚的思想品德教育。以上种种都要求我们采取能够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教育教学方法。

一、各类学生各自具有的心理特征

1.留守学生及其心理特征

所谓的留守学生就是父母双方在外打工,孩子留在农村交给兄弟姐妹或者祖父辈监护,每年与父母相见的时间短、次数又少,这些在成长的道路上缺乏家庭温暖,没有父母照料,被留在农村的学生,我们称为留守学生。

留守学生的心理特征:(1)由于他们长期缺乏父母的疼爱,所以性格孤僻、任性、冷漠。(2)不能很好与同伴相处,对老师和同学不信任,逆反心理特别严重。(3)对外界十分敏感,由于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缺乏组织性、纪律性,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甚至个别学生有违法行为。(4)有的自闭,不愿与人交往。(5)虚荣攀比,在有充足经济来源的前提下,留守学生会用物质的丰裕来掩盖自己心理的自卑,在攀比中,获得较多的自信心。(6)他们缺乏基本交流的能力,沉默寡言,封闭自己,在人际关系上不和谐。

2.单亲学生及其心理特征

单亲中学生是指因家庭或事故造成的由父亲或母亲单方抚养的中学生。

单亲学生的心理特征:(1)孤僻、自卑,期盼着亲人的爱。(2)暴躁、偏激、情绪不稳定。(3)沉默寡言,对亲人失去了信任,多疑。(4)成绩普遍差,没有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5)早恋、撒谎、花钱大手大脚的现象较普遍存在。

3.学困生及其心理特征

学困生是指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或其中某一方面落后于教育目标对他所规定的要求指标,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或者是由于教师教育有失公平而造成的成绩偏差的学生。

学困生的心理特征:(1)自卑感强。后进生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较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2)缺乏自信心。由于屡屡受挫,他们对自己失去了自信,有的孩子甚至破罐子破摔。(3)缺少恒心,自制较力差,遇到困难畏手畏脚。(4)逆反心理较强,盲目地认为老师家长处处和作对,对老师家长的批评当作耳旁风,甚至不失时机的和大人对着干。(5)厌倦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

4.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及其心理特征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指父母因身体健康原因或其他不可抗因素造成的家庭正常生活经济来源难以维续,需要亲朋及政府帮扶的学生。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心理特征:(1)对待周围的事物敏感,做事表现自卑,没有自信。(2)由于生活上的落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灵封闭,性格孤僻。(3)对家庭及社会歉疚,对自己的生活焦虑不安。(4)生活的贫困使得他们看重金钱,爱慕虚荣,伪装自己的贫困。(5)面对压力他们选择逃避,甚至生活颓废,荒废学业。

二、采取的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就是由以上不同特征的学生构成的,而我们的学校也有责任、有义务肩负着将他们转化为心理健康、技术过硬、业务水平突出的专业性人才,所以我们至少应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亲情谈心教育

每周要选择一到二名学生谈心,以心换心。用宽容之心、仁爱之心、真诚之心,唤醒学生的心灵。用“期待”的目光、鼓励的话语、友善的接近、朋友的热情、长辈的爱怜、睿智的严厉呵护学生脆弱的心灵。用教师心中的暖暖亲情,萌发学生的亲情,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化解孩子与祖辈之间的隔阂和矛盾。

2.角色替换教育

教师以父母和朋友的角色出现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他们父母般的关爱和照顾,朋友式的支持和鼓励,让这些学生感受到教师如父母如亲朋,学校是家庭良好亲情氛围。

3.心理干预教育

学校配备专业兼职心理教师,建立心理咨询室,有条件的学校还要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周记,抒发他们的心声,为他们搭建倾诉的平台,教师坚持认真批改、点评,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告诉他们该怎样正确处理生活中的烦恼和问题,实现师生之间及时的沟通。

4.模范人物感召法

利用学科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通过书信寄情、亲情电话、网络聊天传递亲情;父母或亲人利用工作之余写亲情日记,写工作生活的酸甜苦辣,对孩子的思念和牵挂,跟孩子谈心等等。

5.主题班会突破法

通过主题班会、让父母或亲人走进课堂等方式,加强学生对父母或亲人的理解,教育启发他们认真学习,以良好的品德、健康的心理、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及监护人的辛苦养育之恩。

6.真心感动法

教师应多关心、体贴他们。要多鼓励,不指责;要像保护眼睛那样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告诫其他学生不要歧视和嘲笑同学,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减轻学生的焦虑、自卑以及惶恐等消极心理。

7.活动触动教育法

鼓励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可以在班级中委以重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友谊。消除自卑,增强自信。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后不可或缺的一环,更是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的基地。肩负着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和技能培训转型的重要平台,中等职业学校办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一方人,为了培养更多的心理健康、心理素质过硬、专业素质够强的人才,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义务为学校的繁荣添砖加瓦,为教育改革尽一份力,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改革中来,你,做好准备了吗?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