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经典的传统文化8篇

时间:2023-07-13 09:23:01

经典的传统文化

经典的传统文化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 经典; 教育价值; 传播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133 — 02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亦可以说到现今,中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国学热”。它是人们对社会、对生活的一种文化反应,折射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及文化多元化和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中“民族复兴”的主题。“国学”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的思想文化的总和,“国学”不单指经典,但经典是“国学”的具体表现,因此,在探讨“国学”的基本精神及意义时应特别注意到经典的教育价值。

一、经典的现代诠释

在语言中,“经”与“典”原是两个词。“经”原是象形字,像织布时的“经线”之形,后为了使“经线”的意义更加明显,其左侧又增加了表意的形体“纟”而成。其本义应是指“织布的纵线”,是与“纬”相对的。《文心雕龙·情采》“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即用其本义。后引为地域走向之“南北”,“国中九经九纬。”(《周礼·考工记·匠人》)后又引为人体气血通路的主干,如“经络”、“经脉”等。正因其如此重要,后大约在战国以后有了“经典”的意义,也就是“记载一定阶级最高思想道德标准的书籍”。《释名·释典义》:“经,径也,常典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文心雕龙·宗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唐书·经籍志上》:“四部者,甲乙丙丁之次也,甲部为经。”“典”为会意字,表义为“双手执册”,本义则为典范的重要的书籍,《后汉书·蔡邕传》:“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由于古书中二字经常可以互训,后即连用不分,表示以《易》、《书》、《诗》、《礼》、《乐》、《春秋》为代表的儒家经籍。《辞源》、《现代汉语词典》分别将“经典”解释为“典范的经书”和“权威的著作”。

我们认为,经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共同智慧的结晶,是思想与文化尤其是文学领域的艺术创作并能产生重要价值的普遍适应性的文学文本。经典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它是在漫长的人类文化发展长河中经过历史的锤炼、文化的积淀而生成的,是超越时空的文化存在。经典是部分或整体文学文本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最为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同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特殊形式的载体;经典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精神特质,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恒常未变的伦理道德和文化理念,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对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也还会对中华民族的现在和未来产生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经典的典型代表是“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孟子》、诸子百家、唐宋诗词及明清小说等。

但我们同时还认为,经典不应仅指全部的文学文本(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部完整的文学著作),还应包括或特别指向一些文本中经常被人引用、在不同的基面常具有深刻的警喻意义的语句。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等。我们知道,敬爱的总理曾在很多重要场合答记者问时引用的古诗古语,尽管有些并不被人熟悉,多数也未见于教科书,但其解读的视角和运用的方式,作为范例用来启发我们如何学习和运用古代诗词是很有意义的。有人正是将这些“只言片语”整理凝集,使之产生重要的社会效用,正因如此,有的学者提出,“教科书”也是经典。

二、当下经典教育的缺失

1.书山题海去经典

现代社会,尤其是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传媒等迅速普及,社会进入了高速发达的信息时代,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地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但实际上真正学得的知识却大大减少了。而另一方面,由于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教育变得绝对的功利化,学生们面对着无可奈何的应试教育下的“书山题海”,就根本没时间阅读文本了,在有限的文本阅读中学生们心中的权威是教材、参考书,以及各种模拟试题中的例文、选文,经典则在学生的学习中渐行渐远,最终使得“文学经典只是作为思想、审美和语言艺术的制高点和巅峰而存在于人们的遥望、沉思和景仰中,阅读者寥寥无几”。彭书雄先生说,我们培养的学生在人文素养、人格发展方面存在的诸多缺陷,“在人文知识层面是贫血缺钙的;在人生价值层面是残缺不全的;在情感方面是淡漠无情的;在责任意识方面是我行我素的;在行为举止方面是缺失而又不规范的”。这正是因为我们很多家长强行扼杀了孩子们对文学经典的兴趣,过早地剥夺了孩子们的人文情怀。

经典的传统文化篇2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中学教学 方法与尝试

经典是民族的符号,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积淀,它蕴藏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价值,是文化的象征。而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生存数字化、传播信息化、网络虚拟化的新世界社会背景不断冲击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充满了功利性和实用性,冷落和疏远了对文学经典的阅读,众多的原因导致了学生精神的荒芜,产生精神危机。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为此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经典书目就有20部之多。

他们的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深思。相比之下,我国在阅读方面所做略显欠缺。一位中学生文学社的社长一语道破真谛:"我们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学的是如何进行语文考试。我们其实不会阅读,或者说,随着考试能力的增强,我们已丧失了阅读能力。"这实在是中学生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国的很多有识之士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北京师范大学的齐大卫教授曾主持汇集了北京市学术界的20多位教授、11位副教授和一批优秀中学教师坐在一起,为中学生精心奉献了一套语文补充教材《阅读》。

此后,2002年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新语文读本》(小学卷),2006年6月全国第十六届书市开幕期间,很多作家呼吁学校要承担起责任,“希望在外界浮躁的时候,通过阅读让孩子们的心静下来,沉下来,由‘浅阅读’走向内涵丰厚的深入阅读,让孩子们的灵魂通过阅读高贵起来……有文学经典伴随的童年阅读,会给孩子的一生罩上诗意的光芒,使一个人的一生都相伴着一股温暖向上的力量。”

笔者现根据在南师附中任教多年的教学尝试和积累的教学思想,希望通过对本校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课程在中学阶段的编选情况及教学方法的实践尝试的分析研究,形成一套能够符合中学生的实际状况,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第一节 “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在中学阶段的教学现状

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在中学教材的编选情况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第一册 第五单元 《论语》十则

第三册 第六单元 《买椟还珠》(韩非子)?摇?摇《滥竽充数》(韩非子)

第四册 第五单元 《公输》(墨子)

第五册 第六单元 《孟子》二章?摇?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六册 第五单元 《鱼我所欲也》(孟子)

(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第五单元 《论语》八则

九年级下册《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目录(新)

第一册 《论语》

第三册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

第五册 《逍遥游》(节选)

(四)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

第一册 《劝学》(节选)

第四册 《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

第二专题《逍遥游》(节选)

(五)苏教版选修教材

1.《史记选读》

2.《唐诗宋词选读》

3.《唐宋家散文选读》

目前,中学阶段正在使用的苏教版教材是最新的一套教材,它是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的产物,编选的意图也正是教学工作者所要把握,学生所要接受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理念。

二、中学教师关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讲授情况

中学阶段的文言文的阅读教学状况一直不太理想,不仅是因为一线老师及学生重视不够,更有人认为文言文与飞速发展的时代形势不太协调,尤其是今天,新课程标准虽已实施多年,但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无味。除了串讲、评点、诵读之外,严重忽视了对文章整体的研究与品味,忽视了学生的自身体验与欣赏过程,忽视了文言文对提高中学生素养的整体功能,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理解只停留在最为浅显的字词的梳理与记忆,而作为文言文最为精髓的精神和思想层面的东西,则涉及很少。久而久之,学生厌,自觉不自觉地疏远了文言文,不愿读文言文。这也是导致学生产生“文言无用”思想的根本所在。

三、学生关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学习情况

当前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学习文言文就是要记住一些生涩难懂的字词,背诵一些根本不理解的文句,学生根本没有体会到文章中的思想精华和价值,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大部分中学生除了阅读课文中的文言文篇目外,一般不读其他的文言文作品。

四、“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对于中学教学的影响和价值

语文课本所选文言文大多是久经考验、文质兼美的名篇,许多文言文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或者历史生活的生动画卷,对学生了解祖国古代的社会风俗、人情风貌等具有现代文不可企及的真切感,在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过程中,可以扩大学生对祖国古代社会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思想、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感情,同时,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也促进了现代文的阅读能力的提高。

第二节 语文教育实践中经典教学策略的失误

目前,多媒体在中学教学中广泛使用,导致出现了“多媒体致使经典阅读脱离文本”的现象。多媒体以其丰富多彩的画面感,极富感染力的音响效果,以及极具时代气息的视频效果,吸引广大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然而多媒体永远都无法完全替代文本的阅读。过度依赖多媒体,导致学生脱离文本,使作品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消失殆尽,从而让学生丧失了自我的感悟和思考。《红楼梦》的魅力是电视剧、电影永远都无法反映的,《论语》《庄子》也不是于丹侃侃而谈就能全部诠释的……

同样“用笔记代替阅读体验”、“用形象标签化取代学生自己的解读”,学习的过程中缺失了思考,没有了辩论,甚或一味模仿,如“私塾教育以及颇受争议的读经热”等,都不是真正的“阅读”。“阅读”永远是自身的感悟和理解,是自我的想象和延伸,是自我的收获和启迪,真正的“阅读”与模仿无关,与灌输无关,它是个人的独特的行为,是个人的意志行为,是个人的情感体验,所以它与操纵无关。

那么学生究竟应该如何阅读经典呢,南师附中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设计了阅读课的课程标准,并总结了四种阅读方法:

一、精读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读好一本好书的办法就是精读、细读,反复地读,他还总结出精读的三个步骤:了解、批评、接受。这就是著名的"三步"精读法。这也就是说读书首要的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表达情感,然后在了解的基础上质疑,批判的接受,对作品进行消化吸收。

朱熹对于精读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领会,切不可粗心。如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要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如此,则得书之真髓矣。”这就是著名的“剥笋”读书法。精读,即精心、精确地去读。不但读懂字面义,还要读出潜台词与画外音。

二、研读法

研读,也称为精读,是阅读的另一种主要类型,它以研究为主。所谓研读,就是要对需要学习的教材、书籍、文章的内容,进行认真的阅读,并且要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研究,必要时还要边读、边思、边作笔记。因此可以说研读与通读一样,是学习社会科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三、诵读法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是说在诵读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语感与情感体验也是与众不同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谈到指导学生读书时说:“他们(指前人)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同时他又指出:“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要养成熟极如流的看文言的习惯,非先熟读若干篇文言不可。”这段话表明了他对诵读的理解是“熟读”、“成诵”。

“口诵心惟”是传统的学习方法。也就是强调诵读的关键,不只是简单的朗读,还要注意思考。

四、其他,如讲座欣赏法、讲解评析法、辩论讨论法等等

这些方法更强调了他人的指导作用以及质疑、思考、讨论、甚至争论对阅读的巨大作用。这更能加深阅读者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更好地进行思维的拓展和训练。

阅读的方法并不仅有这几种,学生阅读可以以其中一种为主,也可以几种相结合,关键在于个人的所得。

当然我们开展这项工作也有困惑。一是现在阅读量相当大,那么多名著阅读要完成,实属不易。但学生的阅读时间很难保证,时间太少;二是学生对阅读名著缺乏兴趣,反而倒是对一些肤浅的流行读物兴趣颇大,我们如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三是在鼓励学生阅读的同时,如何保证教师的阅读时间。

方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起到作用,因此南师附中还不断进行经典研读的实践尝试,包括开发校本课程、开设选修课、开展活动课程三个方面。

一、走进经典阅读现场

南师附中王栋生老师认为,阅读不会影响学习,因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明显优于读书少的同学,所以他们的各科学习往往很轻松,同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就是所谓的“精神底子”。人站得高了,天地才会变得更大。

基于此,南师附中开发了自己的校本课程——“走进经典阅读现场”,目前已经尝试教学三年多。我们不仅在学生的阅读现场提供了很多有效的建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保证,还编写了自己的校本教材,列出了《高中语文推荐阅读书目》。

二、开设选修课

阅读课程是“经典阅读”的第一保证,而选修课程则是校本课程的另一重要的形式。本校开设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选修课程。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在每个年级开设不同内容的课程。现选择较为具有代表性的课程举例如下:

三、开展活动课程

在我校的新课程体系中,语文组承担着三门校本必修课程,一是基础年级的“写字课”,一是所有年级的“课前三分钟演讲”,以及名为“走进经典”的课外阅读课。这三门课程,都是我校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专门设立的校本必修课程,因为在学生的人生发展中,书写水平是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口头表达能力更是一个人的人际交流能力的重要因素,而一个人的阅读量,阅读面,阅读习惯,更是一个人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的不二法门。

新的课改需要凸显学生的个性与提升学生的素质,老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式,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此,我们开展丰富多彩且扎实有效的活动,可以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可以充分提升孩子的素质。

通过一系列阅读课程的开发实践,对我校的教学工作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开创出了高效生动的语文课堂模式,学校的新型课堂得到了很多专家首肯;其次,各种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且在省内外都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再次,课程建设初具规模,推出了“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推荐阅读书目”;最后,作文教学硕果累累,多次获得省市各项奖项,且高考成绩异军突起,多次有学生获得语文单科状元。

总之,这一系列的成绩跟我校的课程理念,跟学生的广泛阅读是分不开的。

结语

曾有家长问王栋生老师,为什么语文一直排在第一位?为什么还要背诵古典诗词,学习文言文?王老师无奈而痛心地说:如果数理化学不好,那仅仅会落后,如果母语学不好,缺少人文素养,那就是愚蠢了。如果在愚蠢和落后中间让你选一个,你选什么?进而王老师又说,人如果到了十七八岁,还不能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还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指望上大学再修炼,性情、心灵和教养已经有很多补不了的空洞了。所以我们希望这些名家名作,这些“经典作品”,能让我们的学生有修养、有情趣、有思想、会生活,能给我们生活和人生的启迪,从而促进自身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记得《金蔷薇》中描述了一个普通而平凡的老兵沙梅,为了那朵金蔷薇,他是怎样地用碎屑来熔铸它。经典,就像那朵蔷薇,每一缕都是金一般高贵,每一缕都是一段传说,每一段都充满着甜蜜和悲凉……我们相信那些慰藉心灵的阅读就像那沙梅积储的“珍贵尘土”,总有一天它会在我们的心中绽放出最美的“蔷薇”,不仅滋养我们的生命,更能美化我们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钱穆.文化与教育.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经典的传统文化篇3

经典是圣贤先哲对自身生活的记录和感悟,它本身就是传统文化,更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经典诵读的过程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基于此,我校进行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时,将经典诵读与传承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经典中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再现传统文化画面,加强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实践,力争让经典诵读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挖掘经典中的传统文化资源

经典中富含传统文化。我们以节日诗歌为例,如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诵读这首诗时,我们在充分诵读、体会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的基础上,可以挖掘唐代人民是怎样过重阳节的。除了诗中写的登高望远、爬山、插茱萸外,通过查找资料,我们还知道了重阳节的来历及历史传承。重阳节这天习俗众多,包括秋游赏景、临水玩乐、登高远眺、观赏、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酒等,是一个非常温馨的传统节日。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新的含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寓意平安和谐、生命长久和健康长寿。我们在学习时,号召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按传统方式过重阳节,传承古老的传统。

又如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诵读的同时,我们体会到古人过年时要放鞭炮、换桃符和欢天喜地心情,可以挖掘春节的来历、传说及传统习俗让学生知晓,并要求学生将这些来历、传说讲给他人听,将传统习俗付诸实践。

像这样的古诗词很多,如唐朝杜牧的《清明》、唐朝宋之问的《途中寒食》、唐朝林杰的《乞巧》、元代元好问的《京都元夕》、汉代关于七夕节的诗词等,几乎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诗词歌赋,从这些诗词歌赋中都能挖掘出很多传统文化资源。

二、再现经典中的传统文化画面

经典诗词歌赋的画面感都很强,我们可以在诵读时用不同方式分门别类地再现。再现的方式很多,我们可以根据诗词歌赋的内容,选择合适或喜欢的方式加以呈现。

诗配画:几乎所有经典诗词都可以用此种方式再现画面,尤以写景类、叙事类为佳。配的画可以是单幅的,也可以是多幅的连环画,让浓浓的诗情变成生动鲜明的图画。教师组织鉴赏和评比,激发孩子的创作兴趣。

诗配乐: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先生早已给很多唐诗谱上了曲子,成为人们争相传唱的歌曲,并出了专辑《读唐诗》,收录了《登鹳雀楼》、《春居》、《红豆》等名篇。我们在诵读这些经典诗词时可以欣赏、学唱,甚至把这些由古诗词编排的歌曲编成舞蹈,让这些诗词变成童谣,永生难忘。

讲诗文故事:很多经典中都蕴含有趣的传说、故事,在诵读经典时可以有意识地积累,开“经典中的传说”故事会,通过这种方式,将源远流长的故事流传下去。

演一演:叙事类、送别类作品都可以演出来,比如课本中的《杨氏之子》、《送元二使安西》,我们在学习时把它们改编成了小剧本,在课堂上表演。当学生身着古装、羽扇纶巾、满腹经纶地“劝君更进一杯酒”时,你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离文明又进了一步,不得不感叹经典的魅力。

奏一奏: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大多数孩子都学了一两门乐器。我们可以把乐器和诗词结合起来,比如学习《伯牙绝弦》,我们在弄懂文言文的意思后,把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楚,用表演的形式再现这个故事,演出时还请学古筝的同学演奏古筝曲《高山流水》。

三、加强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实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很多,创作时的背景、情境、传说,经典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哲理甚至思维习惯,精神上的鼓舞、气节上的鞭策、文学上的各种修辞手法运用等,都值得我们用心体会和模仿。它们是那样鲜活,喜怒哀乐,时隔千年,仍然让我们感同身受。比如古诗中那些富含哲理的句子的应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今天都依然散发着璀璨的光芒;比如那些咏“梅、兰、竹、菊”的诗篇仍荡涤着人们的灵魂,那些气节歌仍是我们的民族魂;比如那些写景的、表达思乡之情的作品,仍能激起我们的共鸣……

经典的传统文化篇4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传统文化;名著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150-02

一、引言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的是能掌握数学、力学、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将来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工业及民用建筑、岩土与地下工程等领域技术工作的专门人才。《混凝土结构》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代表性课程之一,包括《混凝土结构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两部分,主要讲述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结构体系的受力分析、设计方法等内容。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已修完《高等数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学生们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应当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计算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以锻炼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自1893年法国首先开设混凝土结构课程至今,该课程的教学方式历经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改革,但学生们仍普遍反映比较难学,不易理解和掌握。为此,本文尝试从传统文化经典与《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有机结合入手,探索利用传统文化经典进行辅助教学的新方法。《混凝土结构》课程本身是纯工程技术学科,但目前获得共识的是:现代工程教育应向综合化发展,应在注重科学教育的同时也注重人文教育。综观很多大科学家、著名工程师的成长历程,一般都具有很突出的人文精神。他们以人性和理性的思维,兼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取得了辉煌的学术成就。郭曰方认为: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应提倡将高尚的人文精神注入文化,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相生辉。

对于教育来说,本身是一种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工作。大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成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这些即将步入社会,面临激烈竞争的学生能够以更理性的心态来接受挑战。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仅仅依靠专业知识的传授是不够的,需要在整个大学教育的过程中全面穿插、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哈艳等指出:人文素养对于理工科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和幸福生活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并具体分析了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策略问题;刘德平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探讨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出:用人文气息去感染学生;用人文知识去丰富学生;用人文理念去塑造学生;用人文精神去引导学生;宫良伟等也直接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明确提出应当在教学中采取多种途径将人文教育寓于专业课教学。人文教育本身包含的内涵比较丰富,在当前的倡导民族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最应当突出的正是传统文化经典。为此,本文将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基于自身实践,尝试将枯燥难懂的专业课程与生动有趣的传统文化经典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辅助教学的效果。

二、传统文化经典元素与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的结合方式介绍

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重要代表之一,尤其是其中的《三国演义》。由于故事精彩、人物形象经典而长盛不衰,《三国演义》在当代人群中仍有很大的影响力。为了将《三国演义》有效地引入进来,提高同学们学习《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习动力,作者具体采用了两种方式。

1.创作了教辅读物――《钢混三国》。《钢混三国》借用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三国人物编写了一定的故事情节,比较完整地介绍了混凝土结构的一种主要形式――框架结构。本作品定位为教辅读物,供学生们在课外进行阅读。具体来说,共24节,前4节是充满三国特色的故事情节,但围绕的是目前很热门的房地产话题,在不知不觉间引出了混凝土框架结构。然后让诸葛亮、关羽、张飞、刘备以房地产公司中高层的身份进行互动、对话,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理念、荷载和抗力、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梁(柱)的内力计算、楼板的构造和传力分析、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柱)的内力计算、楼板的内力分析、梁的配筋设计、楼板的配筋设计、柱子的配筋设计、梁(柱)的控制截面、梁(柱)的最终内力及配筋、结构的裂缝计算、变形计算、耐久性设计等。为了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更形象地展示三国特色,书中对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重要人物配备了漫画式插图。人物的语言表达与面部表情实现了统一,趣味自生。除了人物形象外,在书中还点缀了不少表现人物互动的漫画式插图。

2.制作了结合三国主题与专业知识的动漫。为了达到更加生动形象的效果,作者还针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这一重要知识点制作了动漫――《三国风云――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本作品也利用了诸葛亮、刘备、关羽等三国人物,但让他们“动”了起来,更加鲜活地演绎专业知识。

3.小结。以上作品结合《三国演义》,从全新角度来阐述了《混凝土结构》课程的重点内容,通过较为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诠释专业知识,帮助加深对一些关键概念和要点的理解。由于立意新颖,引起了较大的关注,部分反馈如下:①土木工程专业的在校学生:这种方式可以同时提高学习专业知识与人文经典著作的兴趣、帮助尽快掌握专业知识的理论体系,加深对很多具体概念的理解。比如,钢筋混凝土结构何以自成体系?结构需要实现的功能要求是如何得到满足的?结构分析方法和抽象的结构力学是什么关系?结构上各部分钢筋配置的道理何在?这些“高大上”的问题都能很有效地得到解答。这种引入传统文化经典的方式基本实现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并开启了阅读《三国演义》原文的恿Γ增强了人文素养。②建筑设计院的结构设计人员、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混凝土结构是目前最常见的结构类型,框架结构又是其中最常用的形式。在校学习时一直以为混凝土构件部分的分析和设计非常重要,但做实际工作之后才发现整体结构的分析更为重要,而这部分内容学的不是很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通过轻松愉快的阅读回顾一些有关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重要专业知识,加深了理解,温故而知新,提升了对工程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③此外一些社会大众也反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找到一个人文阅读与自然科学阅读很好的结合点,在温习人文经典《三国演义》的同时也学习了解了不少有关建筑结构的专业知识。

三、Y论与建议

本文以《混凝土结构》课程为例,从经典名著这个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元素入手,探讨了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合理引入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辅助教学的具体方式,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参照。总的来看,引入传统文化元素来改进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是一个有意义、有前景的教学改革方向,值得大力进行深化。

参考文献:

[1]郭曰方.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相生辉[J].民主与科学,2012,(2).

[2]冯军.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的误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

[3]张文凯.工科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刍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

[4]哈艳,高向杰.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现实意义及其策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

[5]刘德平.高职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文精神内涵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8).

[6]宫良伟,刘秀伦,邓珊珊.寓人文素质教育于理工科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6,(6).

经典的传统文化篇5

一、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把经典诵读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让国学经典更好地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人文素养。组织学生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国学经典,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扎实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

传承戏曲文化精粹,充分挖掘本地戏曲资源,因校制宜、重点突破。从培养中小学生对戏曲兴趣爱好入手,普及戏曲基本知识,欣赏和学唱经典曲目唱段,逐步形成戏曲普及传承与学校美育教育相融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衔接的戏曲传承和发展的新机制。开设戏曲课程,把戏曲艺术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组织戏曲知识讲座,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更好地发挥戏曲艺术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主流价值追求、涵养学生道德品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培育校园特色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三、持续开展书法教育进校园活动

按照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分年级段开足开齐软、硬笔书法课程,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使广大师生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把书法教学与写字课、美术课紧密结合,组建书法兴趣小组,开展书法比赛,形成良好的书法教学氛围;邀请本地书法家进校园对学生进行书法知识辅导讲解,组织开展“书法艺术周”“师生书法大赛”等主题教育,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爱好,培养一批具有书法特长的学生。

经典的传统文化篇6

论文摘要:教师缺乏对其教学方法的探究,导致诗词艺术在教师逐字逐句的解说中成了枯燥的文字符号。重视古诗词教学,在不断提高文学素养的同时,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不断探究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但许多教师缺乏对其教学方法的探究,导致诗词艺术在教师逐字逐句的解说中成了枯燥的文字符号。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

由于古诗词距今年代久远,写作背景复杂,而且内容高度凝练,情感含蓄深邃,不少教师缺乏对其教学方法的探究,常常采用“解释题目—读通诗句—分析字词—串讲诗意—总结思想”的五步教学法,使古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解释”的层面上,以致原本完整和谐、充满活力的诗词艺术在教师逐字逐句的解说中成了枯燥的文字符号。

我们经常发现以下几个教学误区:

①一来一去式的问答。有些教师忽略了古诗词深远的艺术意境需要反复诵读深刻体会的特征,在教学中泛泛问答,破坏了古诗词的整体性,使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支离破碎;②面面俱到式的介绍,使学生不得要领,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③不求甚解式的翻译。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迫不及待地要求学生通过注释把古诗词用现在的话把它说明白,将鲜活的古诗词教得沉闷而无趣,④侃侃而谈式的分析。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对古诗词作所谓的全面深刻分析,未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使学生感到学习古诗词非常费劲而产生厌恶心理;⑤一路到底式的背默。有些教师教学古诗词只以考试为目的,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好详细的笔记,之后就是单调的背诵、默写等,学生的灵动、想象就在死记硬背中逐渐被消磨。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古诗词的教学也是茫然的,虽然很想有所突破和创新,却总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学之余,不禁哀叹“山重水复疑无路”!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当茫然困惑之际,我翻阅《小学语文名师古诗词课堂实录》,发现里面收录着许多名师的古诗词教学实录、教学心得等。拜读后,仿佛有“胜读十年书”的豁然开朗之感。参考本书中介绍的课堂案例、教法,结合所教班级的实际,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枫桥夜泊》等古诗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深人地解读这些经典的古诗词教学实录,名师们高超的教学设计给我们以启迪,他们精湛的古诗词教学艺术着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①创设诗境,在朗读对话中感知。古诗词言简意丰,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甚远。教师在教学时特别需要创设与古诗词相和谐的情境,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如临其境深入感受。②整合资源,在对比欣赏中品味。古诗词灿烂辉煌的宝藏,不应止于课本、课堂学习的局限。借助课堂教学拓展延伸,把相关的诗词组合在一起探讨,可达到整体优化的教学效果;③咬文嚼字,在研词磨句中升华。诗歌是最精炼的语言艺术,故而,学习古诗也切勿浮光掠影。而须沉下来,觅诗眼,品佳句,感受诗歌的意趣和含蓄。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名师们先进的古诗词教学理念、精湛的古诗词教学设计,让笔者在探究古诗词教学的道路上犹如春风拂面,真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彩虹”总在“风雨”后

有了名师的引路,有了他们对古诗词教学的新见地,我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中有了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1.整合资源,把握基点。①把握同一主题的作品。在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材中,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在教学时可改变传统“逐环教学”“逐首教学”的模式,整合资源,凝聚主题,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整合同一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领学生对比体会,加深理解。②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不仅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

2.反复吟诵,直意抒情。让古诗词教学弥散醉人的芬芳,’教学中就必须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文本,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感悟文本的意义,直指作者的心灵,进而唤醒学生的心灵。重视朗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人佳境,读出层次。

3.启发想象,人境悟情。诗重想象。古诗词教学中要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共鸣和移情,引导他们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人境悟情。情要靠“象”去显。贯通生活与诗句的问题,激活了学生言语活动的创造性,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有情有趣,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始终在文本语言的内部快乐进行。

经典的传统文化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经典诵读

中华传统经典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现在,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了读经热潮,很多中小学校都在积极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活动。但在高中教学阶段,迫于升学压力,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都不够重视。因此,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的分析和研究,本文认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凝聚精气神,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一、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水平的提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意味着语文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语文教材,而应拓宽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

1.有助于文化知识积累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华传统经典中涵盖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服饰、文学、舞蹈、文物等均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有助于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下文将介绍两种在中华传统经典中比较常见的文化知识。第一种就是中国的山水文化。在中国很多诗歌中都可以见到富有中国特色的山水文化。在中国山水文化中,山川美景所蕴含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景物本身,更多的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例如,李白的很多诗歌作品中都以山水言情。在《将进酒》中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在《游泰山》中“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如初天地间”,这些诗歌中出现的山水景物都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情感;第二种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通过传统的节日文化可以看到古人社会生活的情景,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的人情风俗。学生通过诵读这些中华传统经典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积累文化知识。

2.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书面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口语表达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可以让学生变得“会说话”“会写作”,即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其实,无论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是书面表达能力,都要经历一个输入、输出的过程。所谓的输入过程就是要先将语言素材输入到学生的大脑之中,而输出过程就是学生应用这些语言素材的过程。中华传统经典中包含很多内容,具有丰富的语言素材,学生经常诵读中华传统经典,会不断填充大脑中的语言素材库,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即语感。虽然,有些传统的经典离我们生活的时代比较久远,但依然可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凝聚精气神

精气神是古代哲学提出来的,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地理解为人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中华传统经典中不仅包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包含着正确的价值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儒家经典《大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修身”,也就是说人要先提高自身的修养水平,才能维护好家庭,才能治理好国家,才能让天下太平,这样的思想观点放到今天也是正确的。高中生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阅读这样的传统经典,不仅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修身”的重要性,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此外,在中华传统经典中还蕴藏着很多其他的思想观点。例如,屈原的《离骚》中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现的是古代士大夫尽忠为国的思想,这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思想是一致的。让学生阅读这样的经典名篇,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三、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一个国家必须有自己的文化,否则国家的发展将毫无意义。现在,随着国际间交流的不断深入,一些西方文化开始进入中国,并影响了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诵读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但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高中学校必须重视这一活动,丰富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诵读平台。

参考文献:

经典的传统文化篇8

【关键词】中学;传统经典教育;现状;对策

1 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大力提倡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提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十报告中再次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对文化全球化的现代背景,更多的教育者认识到中学阶段积极开展传统经典教育不仅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其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而且能够有力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和平侵略,对于实现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学阶段传统经典教育呈走热之势。各地中学都不同程度的开展了传统经典教育实践活动。部分学校在活动中积累了实践经验,产生了积极效果,但同时更多的学校在活动中也遇到许多问题,如:传统经典教育目标不明确、教育内容随意、教育方法单一等。那么,当前中学阶段传统经典教育的现状究竟如何?存在着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以原州区中学为例对中学传统经典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中学经典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本课题研究的传统经典是指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淘涤而沉积下来散发着思想醇香的历史典籍,是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本调查选取了原州区的四所中学为样本学校,在样本学校随机选取部分教师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法,选取的调查对象包括教学一线的教师和教学管理教师,其学历、年龄、学科各不相同,具有代表性。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8份,回收率98%,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96%。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学校开展传统经典教育的目的

根据回收的96份有效问卷显示,认为学校开展传统经典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形成办学特色的教师占50%,认为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师占27%,认为是为了民族与社会发展的教师仅占15.6%。

3.2 学校开展传统经典教育的途径

在对学校开展传统经典教育途径的调查中,选择“自习时间诵读”和“课堂讲授”的比例分别为89.5%和94.7%,而“家校合作”和“参观学习”仅为7.3%和4.2%,明显偏低。

3.3 教师进行传统经典教育内容的选择

对传统经典教育内容主要来源的调查显示,90.6%的教师选用的是学校推荐或编制教材的内容,仅3.2%的教师选择的是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而对选择教育内容的首要依据调查中,认为“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和“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比例分别为31.3%和39.6%,而“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和“塑造学生高尚人格”的仅为5.2%和9.4%,明显偏低。

3.4 教师进行传统经典教育采用的方法

在对教师进行传统经典教育采用的方法调查中,选择“课堂讲授”的教师占94.8%,远远高于其他选项,而选择“讨论、评议”和“配乐、情景互动”的教师仅占28.2%和7.3%。

4 中学传统经典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数据分析,中学传统经典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4.1 教育目标不明确

教育目标决定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决定教育方法,只有在教育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才能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实现教育的实效性。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学校对教育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师对传统经典教育目标的关注不足,影响教育效果。

4.2 教育途径单一

中学阶段学校传统经典教育的主要途径依然表现为自习时间诵读和课堂讲授,但基于应试教育的缘故,分配的时间并不充足,导致教育效果并不显著。同时忽视学生的自主性,不能很好利用主题班会、家校合作等多元教育平台推进教育活动。

4.3 教育内容随意

传统经典教育内容的主要来源是学校编制的校本教材或推荐教材的内容,而自主选择明显不足,显现出教师在教育内容选择上过于被动,缺乏主动性;而对于传统经典教育内容的首要依据的选择则明显注重道德和文化素养培养,其他价值培养重视度不足。

4.4 教育方法单一

教师进行传统经典教育的方法不够丰富,依然以诵读和课堂理论讲授为主要方法,作为已经具备一定理解力和思维力的中学生,简单的诵读和理论讲授会使其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并不能真正意义上传承文化精华,当然也就不能实现传统经典教育的教育目标。

5 加强中学传统经典教育的对策分析

5.1 明确中学传统经典教育的教育目标

明确的教育目标能够有利的促进教育实效。作为中学阶段,传统经典教育的目标主要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1)扬弃继承,传承文化。民族存在的根本在乎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对世界文化做出过巨大贡献。而今伴随着对技术教育的过度重视,中国文化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在文化全球化大背景下,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本土文化,在中学“哈韩”、“哈日”已成为普遍现象,而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了解却知之甚少。因此,中学阶段以传承民族文化为教育目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而且能够有力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和平侵略。

(2)道德养成,健全人格。中国传统经典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对生命个体价值的实现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传统经典内容的“仁、义、礼、智、信”不仅包含着和谐的人际关系、尽忠报国的爱国情操还包含着大爱为仁的人道主义。中学阶段依此为教育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提升其综合素质,实现健全人格。

5.2 构建中学传统经典教育的教育途径

教育部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课程计划、周课时数有着明确规定。结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合理利用学校教育平台,构建多元教育途径,有力推进中学传统经典教育实践活动。

(1)优化学校教育平台。结合学校教学计划,诵读应化整为零,每天选择晨读或下午自习中的10-20分钟坚持进行,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积极利用课堂教学,构建专题教育与学科渗透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专题教育每月依据教学计划设置一到两节,由专任教师承担,每节课教育目标明确,内容精心设计;学科渗透教育则是利用其他学科,如地理、音乐、美术等课程,在教学中融入传统经典知识,提升教育实效。

(2)积极倡导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校外时间,自主多渠道的学习传统经典。利用寒暑假布置传统经典教育主题作业,如阅读部分书籍撰写读书笔记,参观游览名胜古迹了解传统文化,开学组织学生相互交流;推荐优秀学习视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5.3 梳理中学传统经典教育的教育内容

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经典,中学阶段不可能全部学习。因此,教育者在教育内容上需做出合理选择。依据传统经典教育目标和传统经典自身特点,教育内容的选择应考虑以下方面。

(1)儒家学派为主流的各学派经典著作。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源远流长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仁、义、礼、智、信”作为儒家文化的精华包含着中国文化太多的思想内涵。而“四书五经”作为核心代表著作,应是学习的首选内容。除此之外其他学派的思想,如道家的逍遥、墨家的兼爱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教师可选择这样一些核心经典著作作为教育内容,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实现民族文化传承。

(2)美轮美奂的经典古诗文。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长河中璀璨的明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美的语言,脱俗的意境,借景抒情、寄画寓意无不体现出民族文化的魅力。作为中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其对语言的运用技巧,更重要的是可以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可选择唐诗、宋词、元曲中的字数不多,朗朗上口,易于识记的篇章指导学习。

5.4 丰富中学传统经典教育的教育方法

中华传统经典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以课堂为载体,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填鸭式”,面对多元的传统经典教育显然很难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丰富中学传统经典教育的教育方法是提升教育实效性的有力手段。

(1)稳步实施诵读法、抄录法。诵读法、抄录法是目前中学阶段学习传统经典教育采用的主要方法。诵读、抄录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不高,通过反复诵读和不断抄录使学生形成知识积淀,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该方法,教师需要为学生选择适宜的学习内容。

(2)积极倡导指导法、读议法。指导法通过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目标指导进行。要求教师需掌握较高的理论素养,每周应抽取固定时间(至少一节课)进行集中问题答疑,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读议法,即通过学生自学,创造平台让学生自主评议,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可以结合指导法共同进行,在自学基础上,先由学生相互交流、自主评议,最后由教师做出方向性指导,实现教育目标。

(3)有条件采用配乐、表演、展示法。古代礼乐不分家。因此,条件成熟应当在教学中结合游戏模拟、配乐情景剧、演讲讨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经典内涵,把握经典精神。带领学生参观名胜古迹、名人故居、博物馆、历史古迹等,通过实地体验式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实效。

传统经典教育肩负着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伟大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经典教育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天瑜.中国文化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解艳.试论传统经典和现代启蒙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

[4]钱淑云.浅议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其现实意义[J].观察思考,2010(4).

[5]顾之川.中小学经典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0(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