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英语教学设计8篇

时间:2022-10-23 23:38:14

英语教学设计

英语教学设计篇1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教学设计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Teaching Design for College English

JIA Qiuxi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325000)

Abstract Teaching Design covers such factors as teaching objectives,learning conditions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learning evaluation, which involves every key link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has a direct bearing on whether the class will be successful or not. This paper, taking Wen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introduces how new endeavors have been made in teaching design for College-English,which provides effectiv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with some reference.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esign; effective teaching

0 引言

教学设计是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目的,以及为满足这些需求而设计的教学系统的全过程。①好的教学设计是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创造合理的学习环境,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与安排。做到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 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的要求。②这一目标是大学英语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对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重点、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等起着导向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学注重的仍然是对课文的讲解、语言知识的传授、句式语法的分析以及课后练习的核对等,人们习惯于把处理语言结构作为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我懂你不懂”、“我讲解你理解”的被动型、接受型学习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活动的互动性以及学习方式的灵活性都不能有效地体现出来。此外,大学英语的教学环境不利于学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大学英语作为高校的公共基础课,历来都是大班(50人左右)的形式授课,有些院校甚至是大班合班上,几十号甚至上百号人坐在一个大教室里,面对着课本、老师、黑板和频频刷新的PPT幻灯片,只管带上耳朵和眼睛就行,他们除了在分组讨论和回答问题时偶尔说几句英语以外,几乎没有机会进行说的训练,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课文讲解和课后练习,确实没有课时对学生的“说”进行指导和训练,虽然由于多媒体和网络的介入,大学英语的教学手段有了历史性的改变,但是师资和教学资源的不足,使得教学的组织形式并没有发生改变。事实证明,这种教学设计在今天已经显得落后。

2 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探索

惯用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仍然在用过去的知识框架教今天的学生去应对明天的世界,忽略了今天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与需求,如何运用系统方法,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问题,制定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评价试行方案并进行修改,是调整现有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的关键。教学设计包含四个基本要素:教学目标、学习条件、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

2.1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和安排教学活动方式的依据,是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的依据,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教育部2007年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中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③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它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各高等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目前我国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不追求相关学科内容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但追求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能力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根据《课程要求》的精神,温州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学生具备在公开场合运用英语自如发表意见和演讲能力;能熟练运用英语、Flas及多媒体制作PPT并进行交流的能力;能利用专业英语网络信息查询等手段获取信息以及在国际学术交流中表达和交流思想的能力;具备常用函电、公文、报告的撰写技能。

2.2 大学英语学习条件

学习条件主要指学习当前内容所需要具备的内部条件(学生自身的条件)和外部条件。学习条件的分析是确定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材料的前提。

温州大学非英语专业普通本科学生都经过高中阶段的英语语言教育,不同程度地掌握了英语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读和写的能力,但由于高考的导向(不考口语)以及中学教学条件所限,能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思想的学生不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达的语音、语调、语法不够准确,表达内容的思想性、逻辑性、连贯性不够严密,且频频出现语用错误,他们对于在公众场合说英语有恐惧心理。经问卷调查,其实他们对说有着强烈的兴趣和需求,以什么方式激发学生说英语的信心和勇气,让所有学生都有说的机会,是大学英语新的教学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不改变总学时的前提下(4学时/周?6周),学分3.5,改变课程结构,学生不再是单一的在教室里学课文、做练习,而是大班综合课(2学时/周,2学分)+ 小班口语课(1学时/1周,1学分)+ 网络自主学习(1学时/1周,0.5学分)的模式。其中综合面授学习课文里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口语课以小班(每班25人左右)情景授课的形式进行专门的会话训练。这一容量的班级教学,能够给予每个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也有利于教师动态地关注学生的反馈,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想互动、情感互动、语言互动、行为互动和交际互动得以充分体现。

2.3 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设定教学目标后,依据已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为解决教学问题而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重新设计的大学英语采用启发式与交互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查看我的收藏启发式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的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指导原则是“以视、听、读导入,以说为本”。在学生开口说之前,先让他们听音频、看视频以及阅读文本材料,进行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以及语料的输入,启发学生该说什么,可以怎么去说,同时激发他们参与相关情景交际的说的愿望,将这些知识进行输出。

交互式教学方法以语言功能为纲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它强调语言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必须提供真实的、有意义的语言材料,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其教学过程围绕语言功能的特定任务而展开。在交互式教学期间,师生密切配合,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英语教学有极强的实践性以及外交性,教学中以学生作为创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是该课程的目的,因此,教师与学生必须处理好互动关系,教师建立情形,在实践中学生不断地获取语言技能,这是形成“交互”教学模式的意图。大学英语的交互性还表现在另一方面:课堂情景教学与新理念外语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每个学生每周必须登录新理念外语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完成任务设计小组分阶段在此平台上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控制学习进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爱好自主选择平台上其他学习内容,自主调节学习强度。这种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交互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内心需要,将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可以在其中不断丰富、提高、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以及语言学习能力。

2.4 大学英语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保证行为取得预期结果的有效手段。英语的学习是一种参与式学习,其特点就是需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性,我们要评价的不仅仅是学习者的能力水平,还有学习者能力的提高程度,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评价要具有对学生进行过程性激励的功能,这就需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因此,大学英语课程的考核,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结合起来。平时成绩占50%,期末占50%。平时成绩里包括口语、网络自主学习、词汇测试、阅读检查、作文、翻译等,强化平时考核评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在不同阶段有所收获,做到评价阶段的全程化。

3 结束语

无论是惯用的英语综合课体系,还是将其变革成为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课,大学英语教学设计都应该以英语教育培养目标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选取适合学习者特点、需求的内容,创造动态的、便于教师监控的学习环境,在现代网络技术的支撑下,形成一个由教师课堂情景教学和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有机结合的新型交互式英语教学体系,实现教学真正的意义,即挖掘学生的潜力、释放学生的智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力。

注释

英语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阶段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教学设计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水平展现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引导学生观察、调查和讨论,学会搜寻和利用信息;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根据探究式学习理论而采用的教学设计。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发展的认知能力,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要考虑英语教师的素养和角色

教师是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的素养是教育教学顺利完成的基本保证。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中,要深思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的作用,合理安排教师的活动。例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多设置游戏活动,以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深刻理解英语单词和句子的含义,在设计教学时,要考虑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变化。在游戏进行前,教师就好似导演,巧妙安排游戏活动;在游戏进行中,教师就是观众,给小演员的观察并鼓励;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就是评委,对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价和总结。课堂中教师角色的不断变化,丰富了课堂教学,使教学多姿多彩。教师自身的素养是完成教学活动和角色变化的基础,在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时把教师的素养和角色设计进去,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方面。

二、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要将创新精神融于其中

社会发展需要创新人才,教育担负着创新人才的培养。这种责任分给每位教师,小学英语教师也不例外。要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创新的学生,首先应该在英语教学设计上下工夫。综合课程资源,把教学过程中的创新点设计出来,因为学生在突破创新点时,潜意识中就蕴含了创新意识,这时具有的精神就是创新精神,突破创新点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教学设计中的创新性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教学设计本身方式的发展。比如:用ScienceWord软件编排的电子教学设计,图文并茂、有声有影,等等。

三、活动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力求全员参与

要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就尽量不要太复杂、太难,应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能参与到活动中。低年级学生应多采用TPR,Listen and draw,Let’s do,Guessing games等活动,高年级学生应注重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例如:在教三年级Unit2“Look at me”这单元,学习人体部位名称时,我让一个孩子坐到讲台前,让其他孩子动手摸一摸他的各个身体部位,再让一个的孩子说出相应的单词,最后全班同学一起说出这个词。这样的教学活动在设计上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能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享受到“用中学,学中用”的愉悦,让孩子们都参与进来,提高学习兴趣,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活动设计的情景要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际运用

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内容应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活动容易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应该着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尽可能地让课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What would you like”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说说你喜欢的天气,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说出自己喜欢的天气。课前要求学生在看电视时,把各城市的天气情况都记录下来,这一点学生一般都能做到,在课堂上学习了这些单词之后,做一次“气象先生”或“气象小姐”,用英语简单地播报自己记录下来的中国各大城市的天气情况。也可由教师把天气预报节目录制下来,学生播报本地一周或一月的天气情况。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表达能力,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

五、渗透对学生学法的培养和训练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课标》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和学习风格尚不固定,学习策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师的指点和引导。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有意识地渗透学习策略的训练,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实践等方法,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独立运用所学语言做活动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英语教学设计篇3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基础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的教学。课堂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形式,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而教学设计则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水平展现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英语基础;培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224-01

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基础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的教学。课堂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形式,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而教学设计则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水平展现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一、利用和开发其它课程资源

除英语教材外,教师还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其它课程资源,特别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二、教学目标制定要准确

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是低标准的,又不是高不可攀的。《九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可概括为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语言技能即学生通过学习后能够做什么。情感态度即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活泼、大方、自信的个性,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有合作精神。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有效的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为和步骤,包括为完成具体学习任务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三、重视研究学生特点,有效进行学法指导

1、研究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心理

小学生具有共性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如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的心理,捕捉他们的情感信息,根据他们的爱好设计教学活动和方式,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易学、乐学、多学。同时通过个别交流、课堂提问等方法,掌握所带班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风格和学习方法及情感态度,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多样化和层次化的课堂活动,尽量为学生多创造主动参与和表现潜能的机会,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有收获,课后有发展。

2、渗透对学生学法的培养和训练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课标》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和学习风格尚不固定,学习策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师的指点和引导。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有意识地渗透学习策略的训练,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实践等方法,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独立运用所学语言做活动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策略,使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四、恰当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要恰当使用TPR活动、情境教学法、唱英语歌、说歌谣、扮演角色等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够使用语言做事情,通过做事情来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有时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调整教学方法,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探索和设计新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更有实用性和独创性。

五、认真进行课前“预演”,设计课后教学反思

英语教学设计篇4

引论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方面是着力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实践技能;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文学等专业知识。但近年来,文学课程教学在专业体系内逐渐被边缘化。究其缘由,可以从内外环境两方面进行考察:从外部环境来看,当今的学术环境受到社会上实用主义、工具理性等观念的冲击,文学学科地位大不如从前,文学课程的重要性被相应放低,比不上学科内的其它实用型课程;就学科内部来看,英美文学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与语言技能性课程相比,文学课程教学研究滞后、缺乏创新是造成文学课程在高校遭受冷遇的重要原因。网络教育条件下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则面临着更大挑战:首先,网络教育的师生、生生分离状态不利于文学教学中的情感传递和语言输入培养;其次,学习者多为在职成人,学习时间有限,缺乏相对稳定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再次,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知识储备不足以达到英语文学教学要求的高度,增加了文学课程教学的难度。课程教师若不能针对教学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并做出策略调整,文学课程不仅起不到它应有的作用,更有可能削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而产生对教学效果的质疑。因此,基于网络环境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需克服远距离教学的弊端,将立体化的学习资源和环境进行最大化利用,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丰富学生学习体验,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教学目的。

设计思路

(1)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教学目标重新定位我国英美文学课程教材的编写一般遵循文学发展史脉络,介绍英美文学知识及不同历史时期代表作家思想观点、艺术特色、主要作品等,知识要点琐碎庞杂。作品选读从古典文学开始,涉及复杂的文化历史知识,而且作品的用词和写作风格往往超出学生能力储备。因此,教师倾向于逐词逐句的进行文本解析,灌输文学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文学知识和作品分析的被动接受者,学习任务被浓缩成对英美文学历史背景、事件、人物、作品及其评论的知识性记忆。这样做的结果使得文学课程对丰富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提高其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方面功效式微,其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陶冶情操的素养教化功能更难实现。经过对学习需求的调研和分析,比起“全面的掌握英美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知识,接受严格而专业的学术研究训练”这一教学目标,网络环境下的成人学习者更倾向于从英美文学课程学习中获得文学的感受、文化的思考及美的体验。因此打破“文学史+选读”教学样式,不以对英美文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为追求,而以学习者的文学体验为依托,通过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环境来实现丰富英语文化认知水平,提高人文素养更适宜被确立为成人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

(2)尊重个体差异,教学方法不一而足与普通面授教育相比,网络学习的学习集体成员在年龄、心理、学习能力、知识结构、学习环境等反映出来的特征差异明显,“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往往对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极大伤害。课程网络平台的搭建,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定制性”的教学指导,提供不同的学习任务供用户选择,学习者可根据个人兴趣和学习习惯选择不同的学习材料和考评方式。如以视觉型学习为主的学生比较倾向于使用视屏资源作为自己的信息获取渠道,交际型学习者乐于参加组织小组讨论,思考型学习者善于归纳和反思,倾向于采取报告、小论文形式完成学习任务等等。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既尊重了不同学习个体间的差异,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力与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个性化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3)关注学习过程,考核设计多项自选当文学课程教学目的不囿于文学史和文学知识的传授时,课程考察的方式也应跳离以考察记忆能力、理解能力为宗旨的终结性考试一锤定音式的考评方式,使形成性测试的作用和地位得到加强。在考核设计上,教师可通过一体化的“评”、“用”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测评环节贯穿教学始终,细化到各个教学步骤中,以体现重视学习过程,突出实用能力的教学观点。例如,形成性考核方案的设计中,除部分项目是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以外,考虑到成人学生在职工作的特点以及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优势,提供“菜单式”多个选择项。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任务等方面,学生都有自主选择性,避免全班学生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和拘泥于同一种形式。这一做法充分考虑到了学员的特殊性,尽其所能的为学生提供便利,做到“以学生为本”,人性化、科学化地服务于学习者。

具体做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英美文学课程设计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教学内容难度高、信息量大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遵循由易入难的教学原则,学期开始即在课程网络平台上开展网上读书活动,为学生挑选短小精悍的英语通俗文学样本及配套音频,供学生开展阅读和泛听,其中既有用词考究的经典篇章段落,也收录了通俗易懂、广为流传的人生小品。读书活动的目的在于以温馨亲切的声音和富有哲理的文字消除学生的文化陌生感和距离感,以简单的“聆听”、“诵读”的学习方式来体验和感悟英语文学样式。同时,借助网络平台的信息承载量,教师可将学习资料整合成立体化的资源环境,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资源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2)设置议题,开启学术智慧英语文学对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外语文化理解能力要求很高,往往在课程初始阶段学生就必须面对艰深晦涩的古典篇章,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心理压力。在这个情况下,教师适宜的引导对学生顺利地开展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一方面可借助网络上BBS讨论、QQ会话、Email信件等渠道做文本辅导工作,如列举纲要,发表教学辅导文章,做学习摘记范本等等,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议题设置的方法,引领学生步入文学学习轨道。教师在略高于学生现有心理发展的水平上,不断设置认知矛盾,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参与学习。首先,教师按照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程度等指标来分组,组织学生研究小组,在课程教学平台上设置问题或提出假说,并提供参考书目、资源索引等,让学生自主学习并搜寻相关资源;学生通过研究调查、演绎推理等形式找寻答案、验证假说;然后经过师生交互,同学交互,人机交互等多个环节表达意见和交流看法,修正自己的解释或改进自己的观点。对于网络上设置的引导性问题,不需标准答案,因为问题设置并不是要难倒学生,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和研究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肯定学生对文本的再创造作用,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不像传统文学课堂中那样,被动接受他人口口相传,代代承袭的介绍和讲解。#p#分页标题#e#

(3)自主合作,共创学习佳绩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批判性的思考,敢于发出自己不同的声音,另一方面要鼓励学习者之间的多向交流,开展课堂专题讨论或者辩论,自由、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可根据学习者个性特点、学习兴趣,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合作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网上建立论坛,各小组间的论坛相互链接,便于各组互相访问、交流、留言等。在不同的学习周期中,指导教师为各协作小组设定不同的讨论主题,将其公布在论坛中,协作小组根据设定的主题,可收集课本、图书馆及网上相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各小组论坛间可以资源共享,互相讨论,然后各小组分别撰写主题论文,供全体同学进行学习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进行评价、指导与监督,确保活动顺畅公平地进行。

实施效果

首先,学生对文学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从该教学模式运用于教学实践以来,课程网络平台资源的浏览量、教学资源利用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网上学习行为统计等数据都较之改革前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英语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中学英语探究教学板块设计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进行了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使新的历史环境下的中学生能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逐渐习得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方法与技能,以处理和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科学技术和社会的问题,我国在世纪之交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改革。开始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其中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为立足点,重视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是此次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要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增强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探究教学板块应该从几个方面设计,应该如何设计才能使探究活动有效的进行以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广大中学一线英语教师及英语教育研究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

1科学探究

大部分人在解释科学探究时都引用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提法,即“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用语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东北师范大学郑长龙教授认为,科学探究始于问题,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解释是科学探究的核心;解释是需要证据的,解释实质上就是一种假设,证据就是假设提出的证据,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提出多种解释,从而形成多个假设;假设的检验同样需要证据,验证实质上就是进一步收集证据,证实或证伪的过程;被证明是正确的解释就是问题的结论;“问题”、“证据”和“解释”是反映科学探究本质最核心的要素。科学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所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对科学研究的“简约复演”主要特征是:不把现成的科学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求他们自己亲历科学知识的获得过程,从形成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做出结论等活动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2英语课堂教学板块设计理论

英语课堂教学板块及特点“板块”一词来源于地质学的“板块构造”理论,这一理论将岩石圈的构造单元称为板块。后来,板块一词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英语课堂教学板块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构造单元,也就是说,英语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一个“板块”构成的各个板块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英语课堂教学整体。板块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构造单元,“五脏俱全”,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各个板块之间具有较为清晰的“边界”,既相对独立又浑然一体。

2.2英语课堂教学板块的构成

“英语学习情景”、“英语学习任务”、“英语学习活动”、“英语教学活动”、“英语学习评价”构成了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改造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3.1情境

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师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

3.2协作

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3交流

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比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交流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怎样更多的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等。其实,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3.4意义建构

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根据这一含义,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生记忆或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4结语

中学英语探究教学板块设计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现“终身教育”的必需的教学手段,已经成为英语教学领域探索的重点问题。要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就必须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对探究板块进行精心的设计,使中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通过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初步掌握探究学习的方式。所以,英语探究教学板块设计是中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1)探究学习情景的设计可以采取文学素材以及与英语教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等策略进行有效设计。

(2)探究学习任务的设计可以采取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设计探究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设计探究学习任务、结合教学中遇到具体事件设计探究学习任务等策略进行有效设计。

(3)探究学习活动的设计可以采取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资源、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等策略进行有效设计。

英语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设计 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185

英语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在当今社会英语不仅是一门学习科目,更是一种社会对外交流要求。英语学得好用得好,无论是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还是今后长远的发展都有非常大的帮助。但就当下的英语学习现状来看,初中是英语学习的一个关键分水岭,在这一阶段,有的学生英语学习如鱼得水,而有的学生却是不得其法;有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非常高,有的学生却对英语学习有一种抵触心理。初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不是特别的强,他们自身的价值观也尚处在形成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学生可塑性非常强,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与感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初中生的这一特征因势利导,在教学上不断进行创新,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课程内容,钻研教学设计,使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及设计的英语课堂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领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自觉主动的去学习。

一、创设教学情景

教学情景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能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某种教学效果,根据教材来引入、制造或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富有情感色彩的场景或氛围。对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迅速正确地去理解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创设教学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从而提高学习主动性,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教学情景的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情景要有生活性,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出发来进行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l have a sister ”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个生活情景,在这一情景中的人物都有一定的亲属关系,且这些亲属关系是用英语单词来代替的,学生可以根据这一情景以及自己的已有知识来猜测人物关系,从而加深对新学习单词的印象,并且当学生在接触到这样的情景时自然而然也会想到自己的亲人,从而提高了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兴趣。学习内容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在生活中学到知识,运用知识是教学情景设置生活性原则的要求。

第二,教学情景的设置注重趣味性。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谈到兴趣的作用时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时他们都思维会更加活跃,吸收和理解知识能力也会增强,就会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中去,这样课堂气氛也会更加轻松愉快,师生在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中进行互动更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第三,英语教学的情景创设还要注重学科性。情景创设不仅要紧密联系生活给学生熟悉感,同时还要注意紧扣教学内容,体现学科特色,这一方面体现在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应在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以英语语言环境或是英文为主,以让学生在接触英语环境的熏陶,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英语思想上,教学情景的设置要以真实的英美国家的生活情景为原型,让学生感受到原汁原味、地地道道的英语语言环境。

第四,如何将创设的教学情景展现出来呢?这就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运用各种教学媒介,使教学情景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是目前教学媒介中较为先进也是运用最为广泛的方式之一。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强、共享性强、鞑タ斓扔攀疲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大量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提高课堂的信息容量,缩短教学时间,并且多媒体能够将教学情景展示的生动形象、妙趣横生,从而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运用多媒体来展示教学情景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活动,或是通过肢体语言、提问和实物展示等方法来创设教学情景。

二、课堂导入与课堂实践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设计的是否精彩有效对整节课的进行都有非常大的影响,课堂导入的设计能够大大的体现出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思想,通过有趣的内容来导入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成功的课堂导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课堂导入要做到简短有效,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课堂导入要紧密联系当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课堂导入要能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另外,课堂导入要新颖有趣,不生硬,且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形成初步认知。与创设情景相同,课堂导入环节也要注意学科性特点,教师的语言要以英语为主,体现英语的学科特点。

英语教学设计篇7

教学是一门艺术,英语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所谓的教学艺术就是教师有意识的通过声音、图片、形象、表演和活动等一系列能使学生感受到没和体会到满足的教学手段去设计教学的全过程,去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艺术是一门较复杂、难于把握的综合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它注重于对艺术创造性这一本质特征的理解和把握,因此英语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懂得艺术,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这样他才能创设艺术的教学环境、使用艺术的教学手段和采取艺术的教学态度。

一、课堂设计的艺术性

教学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艺术参与性和愉悦性,教师即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也是学生参与行为的欣赏者,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中,既获得了参与的乐趣,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同时也掌握了教学内容。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为你的整个课堂教学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但要想让你的英语课堂更富有艺术感染力,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研究你的学生的需求,英语基础,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来设计课堂,让学生在感受到美,体会到满足的同时,达到教学目的。

我记得我进行过这样一个对话教学,对话说得是一个银行职员,跟他的朋友聊天,淡到他们银行前几天被抢劫,事后仍然心有余悸。如果我让两位同学来表演这个对话,肯定没有什么吸引力。于是,我对重新设计该对话,让一个同学表演抢劫犯,另一个表演银行职员,还有一个表演案发后去采访银行职员的记者,我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设身处地想想在那样的情景下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说些什么,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性格、英语基础不同,每个学生表演出来的内容和形式也各不相同。大部分同学把抢劫犯凶神恶煞,银行职员战战兢兢,都表演得栩栩如生。对银行职员勇斗歹徒,负伤住院,然后记者到医院去采访的情节也有同学想得出来,学生在表演中极尽搞笑之能事,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我也作为对话里的一个角色参与,引导学生把教学的重点难点应用到表演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注意力更加集中。总之,通过对课文的精心设计,对话更富有表演性,更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刺激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心情舒畅,兴趣盎然。

英语教学要注重艺术性,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心情舒畅,兴趣盎然。这对其它一些学科也许难以做到,因而可以有个别情况不这样,但对语言学科来说是完全有可能的。这就要求每个英语教师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对于英语教师来说,在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让你的课堂更富有艺术感染力,让教学艺术服务于你的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艺术修养的高低。当然,这并不意味艺术修养高的教师其教学水平就一定比别人高,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就同一个人而言或者是同等条件下,艺术修养高的教师显然比艺术修养低的教师更有利于教学艺术的实施。更有利于提高其英语教学的艺术感染力。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另外,如果有条件我们也可以通过唱英文歌、看英文电影英文版动画片等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全方位的接触英语,让英语以一种美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最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都应处于一种愉快的状态。如果师生有一方没能进入状态,如兴致勃勃的教师因教学不得法而无法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或对英语具有浓厚兴趣而情绪高昂的学生面对的是一位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老师,教学过程也就不可能具有愉悦性特征,同时也不能刺激同学积极参与。因此,师生情感的共鸣即是创造教学过程愉悦性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学过程具有愉悦性的标志之一。也只有在这样的师生情感融合的课堂气氛里,学生才能真正的拥有和保持教学艺术所给予他们的愉悦。

二、板书设计的艺术

英语教学设计篇8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词汇教学存在着薄弱的环节,这不仅制约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也在无形中影响了英语教学的质量。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英语教学中对词汇的学习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为了保证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有必要应加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探讨。针对于英语词汇的现状,应适时采取合理的解决对策,以便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

要顺利而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有创新型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创新,我认为首先得从教育的理念入手,传统的教育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老师讲,学生听。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不利于创造型人材的成长。而新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英语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围绕着学生的发展上展开。

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先研究学习的内容,找出理清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各维目标在教科书中的具体体现,准确理解重点、难点,确定教学的关键,制定切实可行的三维目标。然后备学生,这是最关键的,因为知识的建构是学生自己做的,老师不能代替他们;老师的职责是引导者、帮助者和组织者。而学生是有差异的,要让差异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提高, 我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2.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3.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下面是我设计的新目标英语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7第一课时的创新型教学设计方案。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7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一、教学目标:

1、重点词汇:peel, cut up, put … into, pour, turn on..

2、重点句式:How do you make… ?

First… , than… ,next… , finally….

3、语法知识:how much + 不可数名词

how many + 可数名词

二、能力目标:学生学会熟练制作奶昔,并且能够用英语解说制作的步骤。

三、教具:多媒体 搅拌器 几个塑料杯 六个香蕉 两杯牛奶 一大杯做好的香蕉奶昔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先微笑询问全班同学:What drink do you like?待学生纷纷表达自己喜好时,举着备好的奶昔边说:Here is some banana milk shake. Would you like some?学生抢着回答yes时,把准备好的奶昔分给他们(部分学生自带有杯子)品尝。之后问:Do you know how to make this milk shake?(有学生回答no),并宣布:现在我们来制作这种香蕉奶昔。

二、教学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1、播放图片,让学生观看并说出制作奶昔所需工具和物品(必要教师时帮助补充)。顺势学习搅拌器(biender)这个单词。

2、播放制作香蕉奶昔全过程,结合学习关键词汇:peel, cut up, put … into, pour, turn on.

3、listening. 要求学生把制作香蕉奶昔的顺序标在书本1b的横线上。

4、教师制作奶昔。边演示边解说(in English)

5、pairwork 学生两人一组,操练如何制作香蕉奶昔。

三、学生动手制作香蕉奶昔。

分别请两位同学(自愿)到讲台上演示制作香蕉奶昔。要求按步骤用英语解说(如有误,教师纠正)然后连同老师做的奶昔一起分给同学们品尝。(充分肯定表扬上来制作奶昔的同学)

四、Listening

1、学生听、并完成2a、2b。

2、小结how much与how many的区别和用法:

how much+不可数名词

how many+可数名词

巩固这两词汇的用法,在黑板板书:

how much、how many

What do you want?

apples does she have?

birds can we see?

chacolate did he eat

要求学生完成句子?

五、教学拓展

两人一组,就某种水果奶昔或水果色拉如何制作进行讨论、操练。然后请一、两组同学站起来表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Summary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七、Homework作业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