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油
中图分类号:TE624.82 文献标识码:A
Production of API Ⅱ Group and API Ⅲ Group Lube Base Oils by Isodewaxing Xinjiang Paraffin Base Oil
CAI Lie-kui, LUO Lai-long, WANG Xue-mei, CHEN Zhi-qiang
(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ina Karamay Petrochemical Company, Karamay 8340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hydroisomerization dewaxing process of Shell Company, APIⅡgroup and APIⅢgroup lube base oils were produced by taking VGO No.4 and DAO from Xinjiang Karamay paraffin crude oil as raw materials after a series of lab tests and commercial trial production. The developed oils can meet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HVIWH300 and VHVIH90BS respectively. But all the haze points of the two products are about 16 ℃, and the floccus will appear in these oils with the time going by. The problem of haze point in high viscosity lube oil will still need to study continually.
Key words:hydrogenation; isodewaxing; catalyst; lube oil
0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私家车的普及,我国已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上第二大油消费国,预计到2010年高档油的需求量将达到约440万t/a。高档油基础油要求有更好的粘温性能、更低的蒸发损失、更优异的氧化安定性和低温流动性,传统的油生产工艺已难以满足高档油基础油的质量要求。
1993年,Chevron公司成功开发了油加氢异构脱蜡工艺并在Richmond炼油厂得到工业应用。1997年,Exxon Mobil也推出了自己的异构脱蜡工艺MSDW,应用于新加坡的Jurong炼厂。此后,很多催化脱蜡工艺都被加氢异构脱蜡工艺所代替[2]。异构脱蜡工艺能使原料中的大部分正构烷烃转化成异构烷烃,在加工相同原料时,异构脱蜡工艺生产的油基础油与溶剂脱蜡和催化脱蜡生产的基础油相比,具有产品质量好、基础油收率高、副产品附加值高等优点。
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和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化公司分别于1998年、2003年引进了Chevron公司的异构脱蜡成套技术,主要生产APIⅡ、Ⅲ类基础油。APIⅡ、Ⅲ类基础油指标见表1。
2006年,为了生产更高粘度指数、更低倾点的油基础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第二套油高压加氢装置采用了Shell公司以异构脱蜡催化剂为核心的全氢型油加氢技术,是我国的第三套全氢型异构脱蜡装置,以生产光热安定性极好的150BS光亮油为主要产品。为进一步充分发挥异构脱蜡的工艺优势,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决定以石蜡基原料试生产一批APIⅡ、Ⅲ类基础油。在实验室采用凝点高达35 ℃以上的石蜡基减压馏分油、轻脱油进行了三段加氢试验,并在工业装置上进行了大生产试验。
1 原料油性质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管输石蜡基原油主要由石西油田、陆南油田等原油组成,由其混合原油得到的减四线馏分油、轻脱油性质见表2。
2 实验室研究
在实验室小型高压加氢试验装置上,采用Shell牌公司以异构脱蜡为核心的三段加氢催化剂,以石蜡基减四线馏分油、轻脱油为原料,进行了三段加氢工艺条件试验,并对生成油的性质进行了分析。
2.1 石蜡基减四线馏分油加氢试验
对石蜡基减四线馏分油选择两个不同的加氢裂化反应温度,异构脱蜡选择三个不同的反应温度,加氢补充精制温度固定220 ℃,并做了两组不同空速的加氢试验。考察反应温度、空速对主要产品性质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见表3、表4。
结果讨论:
(1)由表3数据可知,在体积空速0.4 h-1,异构反应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减四线加氢裂化反应温度由基准反应温度再提高5 ℃,目的产品粘度指数增加了5个单位,收率降低了7%;在体积空速0.4 h-1,加氢裂化反应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异构脱蜡反应温度由基准反应温度再提高5 ℃,目的产品倾点下降了6 ℃,收率下降3%。
(2)对比表3的7SN42B和表4的7SN43B数据,表明三段加氢空速同时降低25%基本等同于同时提高裂化、降凝段反应温度5 ℃左右。
(3)调整工艺条件,由石蜡基减四线馏分油可以生产满足APIⅡ类基础油指标的基础油,其性质可以分别满足中国石油制定的加氢油基础油中HVIH200、HVIWH200、HVIWH300的技术指标的要求。
2.2 轻脱油加氢试验
采用石蜡基轻脱油进行三段加氢试验,加氢裂化选用三个不同反应温度,空速选择0.4 h-1和0.3 h-1,异构脱蜡选择两个不同反应温度,后精制反应温度固定220 ℃,数据见表5、表6。
结果讨论:
(1)当加氢裂化温度为基准温度、空速0.4 h-1时,异构脱蜡温度在基准温度以上时,≥460 ℃馏分产品质量可以满足APIⅡ类基础油标准,其粘度在90BS的范围。
(2)当裂化反应温度降低3 ℃、空速0.4 h-1并调整切割点到470 ℃后,重润100 ℃粘度超过24 mm2/s,异构脱蜡温度在基准+5 ℃时,≥470 ℃馏分可以满足HVIH120BS对倾点的要求,收率在50%左右。
(3)当裂化反应温度为基准温度-3 ℃,空速由0.4 h-1降到0.3 h-1(异构脱蜡、后精制空速同比例降低)时,≥470 ℃馏分粘度指数接近120,100 ℃粘度在18~20 mm2/s之间,收率在40%以内。
3 工业试生产数据
依据试验室研究结果,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在工业装置上进行了石蜡基油的大生产试验,数据见表7、表8。
结果讨论:
(1)以石蜡基减四线馏分油为原料,在工业装置成功生产出100 ℃粘度在8 mm2/s左右,粘度指数在110左右的基础油,蒸发损失、抗乳化度等其他性质符合中国石油制定的加氢油基础油HVIWH300的指标要求。
(2)以石蜡基轻脱油为原料,在工业装置成功生产出100 ℃粘度在18 mm2/s左右,粘度指数在120左右的基础油,蒸发损失、抗乳化度等其他性质符合中国石油制定的加氢油基础油VHVIH90BS的指标要求。
(3)异构脱蜡生产高粘度基础油的浊点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两种目的产品的浊点都在16 ℃左右。
4 结论
(1)以克拉玛依石蜡基油减四线馏分油、轻脱油为原料,采用Shell牌公司异构脱蜡为核心的全加氢油生产工艺,可以生产出满足APIⅡ、Ⅲ类油基础油,其性质同时满足中国石油制定的加氢油基础油相应产品各项指标的要求。
(2)克拉玛依石化公司采用全加氢工艺生产高粘度基础油出现了明显的浊点现象,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 王玉章,祖德光,王子军 .加氢法生产APIⅡ、Ⅲ类基础油[J].油,2005,20(2):15-20.
[2] 韩崇仁.加氢裂化工艺与工程[M].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1:891-895.
关键词:机械采油 工艺 技术
伴随着我国对于石油这一主要动力能源需求的不断提升,机械采油工艺技术在新时期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并且在机械采油工艺技术更新与优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无论在石油的产量还是品质方面都得到了提升。但是,面对石油行业激烈的竞争以及非可再生能源的衰竭,如何分析目前机械采油工艺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机械采油工艺技术会成为了目前石油行业关注的热点。
一、主要采油工艺技术探析
采油工艺技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正在不断的进步,目前我国应用范围相对较广的采油工艺技术主要由通过抽油泵效、沉没度以及管式泵适应性三个方面对于目前主要采油工艺技术进行探析。
1.1抽油泵效探析
泵效对于石油行业的工作效率而言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我国目前泵效维持在80%以及80%以上的油井,其平均泵效能够达到102%的油井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从目前的统计数据表明,连抽带井喷的情况在我国的诸多油井生产作业中时常存在,并且其沉降度的最高值已经达到了1400m。诸多数据都表示,我国部分油井所在地区其底层含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并且具备一定的供液能力。
目前,在我国仍然存在泵效低于30%的油井,总结其共性问题就是其效率偏低。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造成其效率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油气含量偏高;第二,油井供液不足;第三,原油粘度的影响。
1.2沉没度分析
目前,沉没度的统计数据相对较多,通过分析过往数据与对比可以得出我国抽油机井的有有关沉没度的数据设计相对偏高。目前,沉没度超过600m的油井已经超过了90口,并且该数目正在呈现上升。在沉没度超过600m的油井中,部分油井的平均沉没度已经达到了1300m。沉没度的有关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作业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发挥设计方面的有关优化因素,减少沉没度对于生产作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机械采油工艺技术分析
2.1螺杆泵采油工艺
在目前的采油技术工艺中,极少采用螺杆泵工艺,深究其原因是由于螺杆泵工艺在应用过程中受到其应用原理的影响容易出现诸多不可预测的问题。因此,结合目前螺杆泵采油工艺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并找到科学的解决对策。目前,螺杆泵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脱螺纹和抽油杆断裂的情况,并且螺杆泵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相对比较简单,这也使得其在具体的应用中主要适用于高含砂、高粘度、高含气原油的开采。但是,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抽油杆断裂和泵筒橡胶内垫老化的问题非常突出,并且其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就会出现诸多潜在性的问题,进而直接缩短了螺杆泵的使用寿命,影响了油井作业效率。
2.2螺杆泵工作机理分析
螺杆泵其主要由地上驱动与地下螺杆泵组成。在其日常作业中,电控箱作为其动力电能的传输点将电流传递至螺杆泵的电机,通过皮带的传动力进而将动力传输至输入轴。定子和转子组成地下螺杆泵,并且定子和转子之间还存在养很多的密闭的空腔,当转子在定子内部转动时,空腔也会随之从一端转移到另一端,这样就完成了泵送提液的工作了。
2.3防砂式稠油泵采油工艺
2.3.1防砂式稠油泵采油工艺的结构
这种采用工艺主要是由三个结构组成,一是抽稠结构,二是环空沉砂结构,三是泵筒结构。防砂式稠油泵采油工艺的泵筒结构在使用方面具有方便拆卸的特点,在结构方面是一个整体的缸筒,具体是指在泵外套的中间部位,用双通接头和扶止固定。这种工艺在使用的过程中更主要的是关注油田勘探开发的广度,而对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度并不是十分重视。这种情况能够促使油田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能够对油田的勘探和开发进行更加深刻的认识,进而掌握油田勘探和开发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与油田勘探和开发相关的决策更加合理和具体,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3.2防砂式稠油泵采油工艺的工作原理
防砂式稠油泵采油工艺的工作原理相对比较好理解。这种工艺分为上行程和下行程两个方面。在上行程的过程中,进油的阀门会自动关闭,使泵筒储油腔内的油井压力逐渐增大,这样使泵筒内的液体随着压力的升高而逐渐排到上油管内,可以说上行程主要是完成了泵的排油过程。在下行程过程中,排油阀门会自动关闭,而进油阀门则会自动开启,这样使油井中的液体逐渐进入到泵储油腔的内部,因此,下行程就是进油的过程。
随着泵的不断运行,实现了液体的不断抽吸,这样就会使液体逐渐被排放到地面。这种工艺在使用的过程中,偶尔也会出现砂子下层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泵停止抽吸时,或者泵的上柱栓挡住了液体正常的流动。这种情况导致砂子无法正常进入泵筒,而在这种工艺的设计中,砂子会沿着泵筒与外管之间的沉砂通道进入泵的下沉砂管的内部,这样就避免了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一些由于沉砂引起的采用事故。
三、结束语
本文对我国当前石油开采中使用的主要技术、机械采油工艺技术和机械采油工艺技术的理论反思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对机械采油工艺技术的工作原理、工艺结构进行了阐述。机械采用工艺技术在进行油田开采时,具有一定懂得优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要想再我国的石油开采体系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完善机械采用技术的工艺。通
参考文献:
关键词:石油工艺管道;安装施工;前期准备;质量保证
石油工艺管道是石油化工工艺生产中重要的组成成分,它主要是把各个环节中的各种设备装置有效且紧密的联系起来,在运输过程中,它是主要的物料输送工具。所以,在安装过程中,石油工艺管道安装施工单位应该对石油工艺管道安装施工可能出现的问题非常重视,并且要及时的采取相应对策解决在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这样可以在施工过程中,来提高石油化工工程中工艺管理安装施工的质量。
1 石油管道安装施工的前期准备
当建设工程经过招投标准确确定了施工单位,此外,石油管道工程施工的图纸制作完成之后,我们应该召开一次会议,召集设计、施工、监理、生产等相关单位人员,对施工图进行分专业的认真审查,审核施工图中由于疏忽而造成的问题,并且给予一些好的建议,做出相应的改正,这样可以减少以后工程后施工中因为施工图纸而引起的失误,从而保障石油管道的施工完美地完成。 我们还需要充分准备好石油工程所需要的管道、设备、阀门、管道配件等所有施工材料。在工程施工的每一个方面的工人都已经到位的情况下,也就是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了,这个时候施工人员就能可以根据施工图纸的规定进行施工了,当然在工程进行之初,施工单位应把此项工程的具体方案及时地报送给这次工程的项目监理部进行审批。工程的监理工程师和施工管理人员,要详细地了解施工图并对其做好充分的掌握,并要对施工单位按照管段号所绘制出的各管段单线图、以及施工单位编制的焊接规程与热处理规程进行仔细检查。
石油管道安装施工在管道的安装过程中,有时也会产生因为施工图纸与实际工程在细节上存在某些偏差或冲突的现象,这时便要求石油管道的施工管理工作人员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组织设计、生产、施工、监理的问题进行谨慎的商讨,在商讨之后再对管道的施工做出合理的设计修改或对施工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竣工。
2 石油工艺管道安装施工过程
石油工艺管道的安装施工过程是非常复杂、系统的一项工程,因为在施工阶段中不仅要保证施工工艺的全面、科学进行,还要保证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质量问题得到安全有效的解决。在对石油工艺管道安装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预先设计管道的要求,对施工工艺这一方面和各种组件进行严格的筛选,从而保证石油工艺管道安装施工能够高效的进行。
2.1 在石油工艺管道的安装施工前期,工作人员必须要对管道所需的各项组件进行严格的检查,从而确保各项组件没有任何的质量问题。特别是垫片、管子、管道组件等等,这些都需要完全符合设计的需要,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此次石油工艺管道安装施工的正常、有质量的进行。
2.2 在石油工艺管道的连接施工中,不可以采用添加垫片、强力对口或将管子加热的方法来解决接口处出现的空隙、倾斜以及错口等问题。在对石油工艺管道的安装过程中,不仅需要将吊架和支架高精度的固定和调整,还需要着重于对吊架和支架进行合理的设计,尤其是吊架和支架的位置、形式等等,这些都需要严格根据设计的需要,对吊架和支架合理设计,使其安全可靠。
2.3 在法兰和垫片的安装过程中,不仅要检查垫片是否有划痕和斑点,还需要检查法兰的密封面,如果垫片的划痕和斑点会对管道的安装造成严重的影响,那么就需要更换该垫片。在连接法兰和管道的时候,首先要保证法兰和管道是同心的,其次要确保螺栓能够在二者之间自由穿过。在安装管道上的法兰时,工作人员要保证螺栓位于跨中位置,相互配对的两个法兰保持平行的位置。
3 提高化工管道的安装质量
生活中的石油化工工程中,管道安装施工是需要相当大的工作量,这也对提高化工管道的安装质量提高了一定的困难性。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提高化工管道的安装质量进行探究:
3.1 掌控好管道材料、施工设备和管道配件的质量。其中管道安装材料有许多种。它包括了各种类型的管道、不同型号的阀门、不同规格的防腐材料等等。这些材料不仅种类较多而且数量也相当的大,所以对材料质量必须严格掌控,从而保障管道施工的顺利进行与完成。
3.2 严格控制材料订货。订货的商家一定要确保其货源的数量与质量,在订货过程中一定要进行谨慎地检查,把握好材料的质量,以免对以后施工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3.3 做好材料检查工作。对于工程设备材料,可以采用科学的抽样方式进行检验,并且在检验的过程中,工程管理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同时进行质量监控来确定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这样才能确保材料的质量性与可靠性,并将没有问题的材料运用到管道施工中,从而保证工程的有效完成。
3.4 加强管道安装施工的质量。施工前应对各项材料进行审查,保证材料的质量再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在管道的防腐工作、焊接工作还有阀门安装工作上要谨慎,确保整个施工能够有序地进行。施工完毕之后各部门还要对工程进行认真而彻底的再次审查,发现问题要彻底解决,以保证最后管道安装施工的总质量。
4 结束语
施工人员必须有严谨认真的态度,认真做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以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运行。所有从事管道安装的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国家安全生产法规,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在工作中做到认真贯彻、执行安全技术规程,重视安全工作,避免事故的发生。只有认真的做好安装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保证质量,安全规范,让管道安装符合工艺的要求.服从于整体设计.才能将石油工艺管道安装这项工程完美地完成。
参考文献
[1]林超.石油化工工程中工艺管道安装施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管理学家,2013.
[2]罗雄.论石油工艺管道安装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2013.
[3]杨军.关于石油工艺管道安装工程施工工艺的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3.
[4]杨永会.石油化工工程中工艺管道安装施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
关键词 石油;炼制;技术;催化
中图分类号T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7-0023-02
石油是由各种烃(碳氢化合物)类(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组成的复杂混和物,含有少量硫、氮、氧等有机化合物和微量金属。通过对原油进行蒸馏时分离出的具有一定馏程(沸点范围)的组分,如液化气、汽油、煤油、柴油等馏分。从减压蒸馏得到的称减压馏分。蒸馏塔底剩余的则称为渣油。馏分只是在沸点范围上类似,还不是石油产品,需要进一步加工炼制才能成为满足规格要求的石油产品。
1 主要石油炼制(炼油)工艺
把原油或石油馏分加工(或精制)成目的产品的方法(过程)。生产燃料产品的现代石油炼制工艺大体可分为三大类:原油(常减压)蒸馏。通过常压和减压蒸馏,把原油中固有的各种不同沸点范围的组分分离成各种馏分。炼油厂以原油蒸馏的处理能力作为加工规模(如500万t/年)。二次加工。从原油中直接得到的轻馏分是有限的,大量的重馏分和渣油需要进一步加工,以得到更多的轻质油品。二次加工工艺包括催化裂化、加氢裂化、重整、焦化等,是以化学反应为主的加工过程。油品精制和提高质量的有关工艺。包括加氢精制、脱硫醇等。
2 常见的石油产品
大体可分为3类:液体燃料。如液化石油气(LPG)、车用汽油、喷气燃料(航空煤油)、车用柴油、燃料重油等。油。如汽油机油、柴油机油、航空发动机油、船用发动机油等发动机油和齿轮油、液压油、汽轮机油、电器用油、压缩机油、金属加工用油等工业用油。通常是以矿物或合成基础油加上各种添加剂调配制成。固体石油产品。如沥青、石油焦、石蜡等。
3 主要炼制工艺分析
3.1(流化)催化裂化艺
在分子筛或硅酸铝催化剂的存在下,使重质油(减压馏分油或掺渣油)进行裂化反应,转化成汽油、柴油和液化气等轻质产品的过程。工业催化裂化装置可分为固定床、移动床和流化床3种类型。流化催化裂化(FCC),上指裂化反应和催化剂再生分别呈流化状态进行,根据反应器流化状态特点,又可分为床层和提升管两种。1965年建成投产的抚顺石油二厂60万t/年流化催化裂化装置是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工业装置。
3.2催化重整
“重整”是指对分子结构进行重新整理和排列。催化重整是在含铂催化剂存在下,将汽油馏分中的正构烷烃和环烷烃,转化为芳香烃和异构烷烃,得到高辛烷值汽油和苯类产品。现代重整工艺主要分固定床半再生和移动床连续再生两种类型。1965年我国第一套自力更生建设的10万吨/年催化重整工业装置在大庆建成投产。
3.3 延迟焦化
焦化是使减压渣油、二次加工尾油等重质油进行深度热裂化和缩合反应的过程,其特点是除了生成气体、汽油、柴油、蜡油,还要生成石油焦(可制成电极或作冶炼工业燃料)。延迟焦化是指先在加热炉中加热,然后再延迟到焦炭塔中生焦,从而实现大规模连续生产。1963年我国第一套30万t/年延迟焦化生产装置在抚顺建成投产。
3.4催化裂解技术
在比催化裂化温度高而比蒸汽裂解低得多的操作条件下,利用择形催化反应将重质原料油选择性裂化成低碳烯烃(丙烯为主)的新工艺。这一新工艺是1990年国内自主开发成功的,已在安庆、荆门、大庆等地工业应用,并出口到泰国,曾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在我国的石油炼制领域,一种以重质原料生产丙烯等产品的催化裂解技术(简称DCC技术)广受重视。石油石化专家们认为,采用CPP工艺技术是以重质原料发展石油化工的有效途径和创新办法,对于传统采用蒸汽裂解技术炼化的有效补充。经过20多年的生产实践,我国已经在国内建成了7套大型工业生产装置,部分成套技术还出口到国外,技术已经处于成熟稳定期,在石油石化行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4 炼油催化剂
催化剂是指加到化学反应系统中,能改变反应速度和方向,而本身的组成和质量在反应后又不起化学变化的物质。催化剂在炼油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更新较快的核心技术。主要有催化裂化催化剂、催化重整催化剂、加氢现裂化催化剂、加氢精制催化剂和其他催化剂。催化剂是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和中科院历经多年的探索研究成功的,具有特色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炼油技术。催化剂技术的成功实验和推广,使我国的基础油生产技术一下突破了多年的束缚,跃居国际先进水平,不仅如此,我国的石油炼制加氢催化剂在装备制造和技术研发方面都走进了世界先进行列。
5 技术展望
在石油炼制技术不断发展推广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知道,我国国内的炼油技术仍然缺乏支持更高排放标准的清洁油品生产技术、含酸原油加工技术、重油深加工技术等等等许多不足,存在着技术水平依然偏低等不足,针对石油炼化产业的技术需要,我国石油石化行业也将劣质原油/重油加工新技术、清洁燃料生产技术以及高档油基础油异构脱蜡成套技术、炼油清洁生产技术列为当前重点开发的技术品种,希望通过开发这些关键和基础性、技术,实现核心技术的内涵性发展,真正为炼油技术的突破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6结论
对于石油炼制行业,以及清洁燃料生产技术等等,今后将针对国家油品质量的升级安排进行统一部署,不断开发出具有更高排放水平的汽柴油生产技术,特别是对汽柴油深度脱硫工艺和催化剂、汽油高辛烷值组分生产系列技术、新一代汽柴油添加剂等等技术,并对汽、柴油等炼油成品与内燃机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实现炼制成本的下降与炼制标准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侯芙生.创新炼油技术推动21世纪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2,33(1):1-9.
关键词:石油行业 采油工艺 石油开采
引言
随着石油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石油开采中传统的分层采油技术已经无法适应石油开采中深度的挖掘需求,此时,石油行业中采油工艺中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已经迫在眉睫。受石油市场的需求,石油的开采技术决定着石油的价格,在这种需求的影响和支配下,石油行业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不仅要对老油田充分挖掘,还需要继续发现新油田。因此,石油开采中机械采油工艺、纳米技术、稠油采油工艺、防砂采油工艺在石油开采中体现着显著的优势,并进一步的提高着石油开采的质量和效率。
一、机械采油工艺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
石油在开采的过程中,如果油层的能量不足就会导致油井中的石油无法自喷,此时,石油开采工作人员就需要对油井中的原油补充机械能,以利用机械能将石油抬升到地面,实施石油开采工作[1]。石油开采中,机械采油工艺的进行主要是依靠有杆泵机械和无杆泵机械进行的,其中,有杆泵机械采油是以机械设备和抽油杆为支撑,将油井中的原油开采到地面,而无杆泵机械采油以螺杆泵、离心泵、振动泵和深井泵等动力设备为支撑,将原油以举升的方式提升到井口,再进行采油。就石油行业中机械采油工艺来讲,机械采油中所使用的设备主要为抽油杆和抽油机,随着抽油杆的迅速发展,高强度抽油杆、碳纤维抽油杆、玻璃杆抽油杆得以研制出来,并在石油开采中的小泵深抽和斜井采油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这些抽油杆所具有的强度高、耗能少、操作简单和抗腐蚀性强的优点,不仅拓宽了石油开采中机械采油工艺的使用范围,还提高着石油开采的效率,不论对石油行业的未来发展和石油开采工艺的提升都有着积极而又深远的意义。
二、稠油采油工艺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
稠油所指的是粘度和比重比较大的原油,因稠油流动中的阻力比较大,因此开采中的举升难度非常高,但是,其所占据的比例却比较大。针对稠油的开采,普通的采油工艺是无法取得理想效果的,只有通过特殊的采油工艺进行,以提高稠油开采的效率,减少稠油开采中的阻力。针对稠油的开采,目前石油行业中主要是通过热力开采、微生物开采和化学开采进行的。其中,热力开采是先将油层的温度提高,以降低稠油的粘度,提高稠油的流动性,这样稠油的开采效率就得到了提高;微生物开采作为目前稠油开采中比较有效和流行的采油技术,其以微生物的特性为出发点,来提高石油的开采率;化学开采是采用化学效能,将浓度较高或较低的活性剂在投放到油井中,以此稀释稠油的粘度,提高开采的便捷性[2]。从这些开采工艺出发,石油行业在未来的开采中,针对稠油的开采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开采工艺技术的研究力度,这对稠油开采中成本支出的减少和稠油开采效率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纳米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近些年来,纳米技术的研究非常迅速,并在纳米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出了一种纳米乳液,其具有着热力稳定性和各向同性的多组分分散体系。在石油开采力度不断加大的过程中,油田的面积和新探明的储量正在不断的减少,而常规的开采方法已经开采不出原油,并导致着原油开采效率的降低。此时,将纳米技术应用其中,纳米技术中所具有的纳米乳液结合分子沉积膜驱油技术,以静电相互作用下所制备的纳米超级薄膜为基础,这是石油开采工艺中的重要进步举措[3]。在这项开采工艺中,此技术中对MD膜驱动剂的使用量是比较少的,但是在驱油的效率上非常高,施工的工艺也比较简单,重要的是不会对地层造成损害。同时,油田三次采油工作的实施中,对于高温和高矿化度对高分子聚合物粘度性能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中,采用纳米乳液和纳米沉积膜驱油剂,还满足着复杂油层的开采要求,对原有采收率的提升有效显著的提升。
四、防砂采油工艺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
从地质环境和石油开采的因素考虑,石油开采中,油井出砂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油井出砂之所以会产生,这主要是由于油井井底的岩石遭到破坏,而岩石的胶结强度、井底的含水量在遭受破坏后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导致了油井井底出砂现象的发生。同时,石油开采工作人员在开采工作中,对开采强度和开采技术控制和应用的不当,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油井出砂的产生。对于油井出砂这一现象来讲,其不仅会导致井下的管柱遭到破坏,还导致着油田地层的倒塌,给环境和石油开采的场地都产生着严重的不良影响。在目前石油开采中防砂采油工艺的应用,其主要的防砂技术有化学防砂、机械防砂、砂拱防砂、复合防砂四项技术。其中,化学方式是在油井中注入固沙,让地层砂凝结,以减少井壁中砂的流出;机械防砂是采用防砂管进行,将其埋置于油井的底部,进而组织井底的砂进入到采油泵的内部,实现防砂的效果;砂拱防砂是在砂砾比较多的部位形成砂拱,这样就提高了砂拱的承载能力,减少了砂的流出量;复合防砂作为化学防砂和机械防砂的结合体,其具备着这两种防砂技术的共有优势。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促使下,石油行业的竞争必须要加强对石油开采中新技术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应用力度,采取多种采油工艺,针对不同的采油情况和油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技术和设备,这对石油行业中石油开采效率的提高和企业盈利空间的扩大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促进着我国石油开采工艺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欢军,邓良广,李东阳等.新时期采油工艺的新技术与实践[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1(18):109-110.
【关键词】《石油加工》 课程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26-02
【Abstract】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iculum and present teaching situation were analyzed in petrol-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The several ideas about course teaching reform patterns were put forward: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teaching materials, rational allocation of class hour, flexible teaching methods for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crease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ing examination system. It is important to play its rightful rol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in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rientation of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Key words】Petrol-processing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 mode Practice teaching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出的各类高素质的工程师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作为高等教育核心的课程,是随着社会经济体系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同时,在一定教育理念支配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的课程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1、2]教学模式居于中介位置,沟通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应用。探索建立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是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素质的工程师面临的重要课题。[3]
石油和天然气是非常重要的能源物质,国家一贯都非常重视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其中,油气储运工程是该工业中的中游产业,是连接油气产、运、炼、销诸环节的纽带。与石油的勘探开发工程、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输送介质的多元化,油气储运专业逐渐成为一门综合性工程学科。而作为炼油行业主干课程的《石油加工》,在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中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对该课程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根据《石油加工》教学目标的特点,该课程教师急需认真探索创建新的课程教学模式。
一、《石油加工》课程教学分析
1.《石油加工》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石油加工》课程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是一门知识体系庞杂的综合性很强的工艺类课程,主要任务是把原油高效合理地加工为产品,研究对象为非理性的、动态的、开放的石油加工工业化装置,包括原油蒸馏、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和催化加氢等各种石油加工过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新工艺新标准很多,包括石油和石油产品的化学组成和性质、各种石油产品的使用性能和现行的产品质量标准、原油加工方案等。石油加工所涉及的方法、过程均有很强的实用性,是一门实验科学,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非常密切,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在广泛的基础知识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如何提高石油产品的质量,掌握石油产品的化学组成与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
2.《石油加工》课程教学现状
在实际教学《石油加工》中,大多数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教学手段和方法较单一,纯粹依赖多媒体教学,沿用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优点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有绝对的主动性,缺点是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被动适应教学,独立思考的空间不多,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普遍对相关知识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作为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学生普遍不重视,虽然开设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等化工基础课程,但普遍化学基础理论不够。《石油加工》课程的课时为32学时,全部为理论课时,没有根据课程特点分配相应的实验教学课时,且理论知识的叙述性较强,相对枯燥,如果没有实践环节,那么学生学过理论知识后很容易遗忘,当需要派上用场时,却不知所措。石油加工课程无法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与之相称的重要作用。
二、《石油加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构想
1.挑选合适的教材,合理分配课时。
现在有关《石油加工》的教材大多数是针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门适用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教材很少,所以任课教师需要认真挑选适合教学使用的教材。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还要适当增加前沿的新工艺、新技术以及国家颁布的新的质量标准。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掌握石油加工的基本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意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据调查,目前各高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开设的《石油加工》课程大多数只安排理论课,很少进行实验教学,实际上,许多高校都具备开设实验课的相关条件,理论课和实验课并重是切实可行的。因此,如果能够在课程教学计划中,保证一定比重的实验课时,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提倡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基础理论知识拓展应用到专业课的学习中,例如对于炼厂气的加工利用,可以结合有机化学中C1~C4烷烃及C1~C4烯烃的主要化学反应等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分析炼厂气的合理加工利用途径。对于石油的蒸馏过程,可以通过比较与化工原理中二元精馏的异同点,掌握原油蒸馏的特点。多角度、多方位,展开讨论,分析解决工程实践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兼用课堂讨论、参观考查、读书报告等辅助形式,既发挥多媒体教学在有限的时间通过形象、直观的手段进行大容量教学,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与石油加工相关的图片音像资料;同时可以增进学生和教师的互动。
在《石油加工》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对比式的教学方法。石油加工是理论和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在教学中需要经常比较各种加工过程的异同点,利于学生记忆。例如催化裂化和催化加氢是典型的石油加工过程,可以从主要生产目的、原料、主要产品、工艺流程、石油烃类的主要反应、催化剂的性能等方面比较两者的异同点,加深学生对工艺过程的理解和记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增加实践教学,改革考核制度。
石油加工过程错综复杂,专业实验是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完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获得较接近实际的真实体验,发挥课堂教学和实际工作的桥梁作用。通过专业实验,教师要指导学生清楚地认识石油加工工业生产特点,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过程,全方位、多角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在进行专业实验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我院前后购置了原油实沸点蒸馏、催化裂化、催化加氢、延迟焦化等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实验装置,也购置了各种先进的油气分析仪器。教师在指导实验过程中,可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仪器操作能力。对于我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特色偏重于成品油的储运,因此,只有掌握各种石油加工过程的特点,采用仪器方法,可以清楚分析各种加工过程得到的油品的特性,才能提出合理的油气储运方法。
在进行专业实验时,因为课时较少,对于类似催化裂化等大型的实验装置,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用教师演示、学生观摩的方式进行,而对于催化裂化产物分析实验,应保证每位同学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自助与互助结合。
传统的考核方式中,学生的平时成绩占30分,期末卷面成绩为70分。平时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为出勤;一为平时作业,抄袭作业的现象屡禁不止,几乎不能真正区分认真学习的同学。改革单一的考核制度,进行过程考核,以便对知识进行更全面的考查。具体的方式为:在平时考核中,增加课堂讨论以及学生提交的小论文的分值,一定程度上保证成绩的真实性,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加实践过程的考核,用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任务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我学院的期末成绩以开卷考试为主,但应增加活分析、活应用的试题,减少分值。最好进行连续多次的考核,通过多次评估,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三、结束语
任何教学模式都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完善的动态系统。在《石油加工》课程的教学中,任课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国瑜.关于行业特色高校建设与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4):22~24
关键词:丙烯;增产;DCC工艺;MOI工艺;Propylur工艺;Superflex工艺
中图分类号:TQ325.1+4文献标识码:A
一、丙烯增产的重要意义
在石油化工原料中丙烯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并且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从二零零零年至二零一三年,全球的丙烯产能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四以上,而每年的需求增长率大概在百分之五以上,可见供与需之间存在的缺口还是很大的。我们国家二零一三年丙烯的产量大概在8. 6Mt a- 1,而每年消耗的量大概在10 M ,t,是一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并且在短时间内不易得到缓解。
如今,全球丙烯的来源主要是乙烯蒸汽裂解与催化裂化生产汽,以及柴油的副产品,蒸汽裂解占有百分之六十八的比例,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占有比例大概的百分之二十九,其他工艺占到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三。蒸汽热裂解生产的丙烯与乙烯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有一些革新的技术开发,并得到一定的完善,但是,因为管式的炉裂解一般会使用高温反应,在石化工业中乙烯装置还是第一大耗能的装置,在石化工业中占到了百分之四十,并且无论是丙烯,还是乙烯都没有太高的产出率,产乙烯大概在百分之三十,丙烯只有百分之十八,丙烯乙烯比控制不超出一,要想提高这个比例,烯烃总率就会下降,是非常不经济的。石脑油催化裂化装置反应的温度与热裂解装置相比降低了一百以上,也大大的降低了乙烯装置的能耗,与蒸汽热裂解比较,丙烯具有较高的收率,对于蒸汽热裂解制烯烃的技术来讲是一种弥补,弥补了在技术方面的不足。因为这两种工艺所用相同的原料,所以,未来蒸汽裂解工艺会被石脑油催化裂化工艺所替代,但是,乙烯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丙烯产量增加的同时,乙烯的产量也会得到下降,石脑油催化裂化工艺就是在蒸汽热裂解的基础之上,对乙烯与丙烯的产出比进行了调控,把炼油厂的能耗降下来,却使乙烯与丙烯的总产出量得到提加,要想多产出丙烯,还要不断的开拓新的工艺路线。
二、丙烯制作新工艺 ―DCC工艺分析
深度催化装化工艺又叫做催化裂解工艺,可以把它看成是常规FCC操作与蒸汽裂解的组合,DCC装置的操作需要对温度有一定的掌握,不低于五百八十摄氏度,蒸汽在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而FCC的操作温度不会高于五百五十摄氏度,蒸汽条件在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DCC工艺的操作可以按照以下两种模式进行,生产丙烯量最大的DCC一型,或者是生产异构烯烃量最大的DCC二型,一型采用的是CRP一类催化剂,二型主要采用CS一类与CZ一类催化剂,DCC一类型与二类型的丙烯率分别是百分之二十与百分之十四,而FCC的是百分之六。
三、C4以上烯烃裂解制丙烯工艺分析
因为对于丙烯衍生物产品的需求非常的旺盛,并且在不断增长,加上蒸汽裂解配套的新工艺不断出现,传统的工艺与方法对于丙烯不断增长的需求已不能再满足,很多能提高产量的技术不断开发出来。C4以上烯烃物流与裂解汽油对于乙烯与丙烯的转换来讲,是一种非常好的原料,轻烯烃裂解增产丙烯具有代表性的工艺包括MOI工艺,Propylur工艺及Superflex工艺。
首先,关于MOI工艺,Mobil公司开发了烯烃的相互转化技术,还有把蒸汽裂解的副产物转成丙烯与乙烯的相关技术,与此同时,还能把炼厂新配方汽油中一些不好的组分轻裂化石脑油转成丙烯。ZSM-5沸石催化剂是这种工艺的关键所在,所有的反应都是通过单一连续的再生流化床的反应器完成,经过预热以后的气相进料在与反应区、催化剂接触后形成产品气,再通过分离得到最后的产品。整个过程的操作温度与压力都类似于催化裂化装置。这种工艺的催化剂经过流化床与空气的再来实现活性,催化剂经过再生以后重新回到反应器,能够提供问供发预热给进料。
其次,Propylur工艺 ,Propylur工艺由Lurgi公司开发,将C4/C5烯烃转换成丙烯和乙烯,该工艺合并在一套石脑油裂解装置中,可以使丙烯/乙烯产率比提高至1.0,蒸汽裂解装置中质量分数约为60%的C4C5馏分可以直按转化成丙烯。该工艺的特点是在固定床反应器中采用了一种择形多相ZSM-5分子筛催化剂,反应器进料中加入了优选比例的蒸汽,在500 oC和0.1~0.2MPa条件下运行。在Propylur装置的上游,对二烯烃组分进行加氢处理,可以减少结炭产生。该工艺裂解条件十分温和,催化剂可以进行间断性进行再生,催化剂寿命超过1个月。而且,蒸汽的加入可以提高反应物选择性,减少积炭和聚合物的生成,使用简单而廉价的卧式固定床绝热反应器即可。该工艺的原料兼容性很好,无论烷烃、环烷烃、环烯烃还是芳烃都不会影响烯烃的转化,上述组分通过催化剂时只发生轻微的变化或完全没有改变。到目前为止已有5种不同工业来源的原料在Lurgi公司中试装置上进行了验证,现正在开发工业化装置的流程,该工艺独家转让给了Linde公司。典型的轻烯烃的总质量转化率为83%,通常生成42%丙烯、31%丁烯和10%乙烯。塔底出来的C4C5物流部分循环回装置中可以提高丙烯收率。
最后,Superflex工艺 ,这种工艺是由Arco化学公司开发的,是一种对丙烯收率具有提高作用的工艺,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可以把低值的轻烃转为丙烯,转化率非常高,并且对于丙烯也有较大的选择性。能够对轻烃的石油馏分进行处理,最理想的原料就是通过热裂解的过程分出馏分。Superflex工艺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减粘裂化炉或者焦化装置的石脑油。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丙烯与其他化学品相比是不一样的,通常它是以联产品或副产品的方式获得。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有关丙烯增产的工艺,都与原料、操作的费用以及工艺的投资有着直接的关系,每种工艺的特点与适用性都不同,但是,丙烯工业工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多元化,会有更多新的技术诞生。
如今,全球的丙烯都是来源于蒸汽裂解的联产,还有炼厂的副产。蒸汽裂解联产的丙烯量与使用的原料有着直接的关系,只能联产很少量的丙烯。丙烯的第二大来源是FCC副产,由于丙烯需求不断的增长,推动很多炼厂对催化剂进行优化,并改善操作的条件来实现丙烯产量的增长。美国的FCC副产丙烯与蒸汽裂解丙烯相比,增产的工艺已无超出很多,但是,由于装置有限丙烯的增产也会受到限制,装置处理能力以及气体的贮运费用与丙烯的产量有着直接的关系。烯烃歧化受到丁烯价格的影响,丁烯市场在低迷的时期,这种工艺在石脑油裂解刻度不降低的情况下,可以同时把C4馏分消化掉,并能增加丙烯的产量,但是,也能消耗乙烯。丙烷脱氢技术不需要较高的操作费与投资,此技术所具有的经济性主要决定于原料的状况,只能在特定的时机与地区,才会产生较高的竞争力与经济价值,丙烷资源多,价格也较为稳定的地区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C4以上的烯烃裂解技术不需要建立在制乙烯装置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直接裂解装置与催化装置,工艺流程可使用固定床反应器,催化剂通过一定的高空速进行高转化,高速度的运转,反应器的尺寸与操作费用都不用太高,可以有效的控制投资,流程也不复杂。可以把我们国家的石化行业富产的原料进行充分的利用,发展空间很大。MTO/MTP是一种主要以天然气或媒炭为原料的工艺技术,尤其是对我们国家石油进口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石油制取烯烃的发展与石油的供应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以后对甲醇制取烯烃的工艺技术的采用是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的。我国不断引入MTP装置,加上国产的MTO的技术的不断成熟,必定会给催生甲醇制取烯烃建设带来更大的空间。如今,我们国家在此项技术上也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有很多套装置正在建设中,前景是非常不错的,所以,要把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积极的推动起来,使MTO工艺在我们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之更具规模化、工业化。
参考文献:
1. 林世雄. 石油炼制工程[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2. 钱伯章.增产内烯技术及其进展.石油炼制与化工,2001, 32(11):19~23
3. The propylene demand in the world. Chem. Eng. News, 2000,78(26):58~62
4. Euro. Chem. News. 2001, 75(1982): 2424
[关键词]油田 采油技术 采收效率
中图分类号:TE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305-01
石油工业是一项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对新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经济的发展,油田采油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往分层采油的工艺已经很难满足如今高速发展的科技水平,因此石油行业要加强对石油工艺革新的重视程度,只有拥有科学、合理的开采工艺,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石油的开采率以及挖掘油田的潜能,并且保证石油行业的经济发展处于不败之地。由于不同的油田所具有的地质条件与环境是不同的,因此要选择合理适用的工艺技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技术上的失误。
一、采油技术概述
采油是油田开采过程中根据开发目标通过生产井和注入井对油藏采取的各项工程技术措施的总称。它所研究的是可经济有效地作用于油藏,以提高油井产量和原油采收率的各项工程技术措施的理论、工程设计方法及实施技术。
二、目前采油技术存在的问题
1、常规的采油技术已经很难满足市场的要求,比如大泵提液技术具有更高的难度,电潜泵的应用受到了高温的限制等。
2、开发后期设备生锈氧化现象严重,在开采石油的过程中由于地层水、注入水对设备的侵蚀,并且设备使用年限过长,设备氧化现象严重,造成卡泵的现象。
3、重复堵水措施效果日益变差,目前我国油田的开采模式主要是堵水,酸洗,人工举升这样一个过程,在重复堵水三轮过后效果变差,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三、采油业的新工艺新技术
1、磁处理技术
所谓磁处理技术,主要就是指利用磁场可以产生的物理作用与化学作用,对油田地下的驱替液与原油发生一定的反应,从而就可以促使原油的物理性质发生一定的改变,还可以使受到反应作用的原油的防蜡作用与增注作用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增强,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帮助解决石油采收工艺技术方面存在的结蜡问题,帮助延长油田井内受到热流的时间长度,使油田采油井所需要的防蜡资金成本得到了一定的降低,使油田内部各层的吸水性能得到加强,改善了油田内部各层原本的水驱油作用,而且还可以帮助采油厂,使部分原油有着高粘度的问题得到解决,节省了能源的损耗。
2、振动技术
油田地面受到人工的振动,也会随之产生许多大功率振动,通过这些产生的大功率振动,又可以形成大量的低频波,所谓的振动技术主要就是利用产生的这种低频波来改善所采油田内部原油的流动性质与地层的渗透情况,振动技术不仅包括人工的振动,还包括利用水力以及水力脉冲而产生振动这几个方面。
通过利用水力来产生振动的采油工艺技术,可以使振动形成的脉冲波使油田各层面中原本存在的污染物质得到消除,这种采油工艺技术能够帮助油田各层面进行有效地处理,可以使油田各层的孔隙变得更加松软,并且使它的渗透性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加强,如此一来就可以使原油更加顺利地通过这些油田层面的孔隙,进而也就可以使原油的采收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另外,通过水力振动而产生的这些脉冲波,它们对原油的流动性与粘度等物理性质都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并使它们发生变化,这样就可以使原油流动的速度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为提升原油采收率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且这些油田层面中原本存在的污染物质与其他杂质得到了消除,也能够降低油田原油的含水率,从而使石油采收的产量得到进一步的增加。
3、微生物技术
所谓微生物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微生物来使油田内部各层面产生一定的作用,从而达到油田没原油特性发生变化的目标。
首先,微生物技术所需要的资金成本低,这就可以为采油厂节省更多的成本,进而可以使采油厂的经济利益得到提高。
其次,微生物技术操作方式简单与快捷,也能够使采油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大地提高,进而提升石油采收的整体效率,然后,微生物自身有着一定的物理化学特性,可以使自己及其容易得到溶解,也不会对油田内部造成污染与破坏,这样既确保了油田内部可循环地得到利用与采收,又可以确保油田内部不会遭到外部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另外,利用微生物繁殖发酵来进行石油采收的新型工艺技术还有着很高的采集连续度,这种特点可以使原油采收率得到有效的确保,使原油的产出量得到大幅度的增加。
由以上几点优势可以看出,微生物技术在新型石油采收工艺技术当中,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一种方式,这种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提升石油采收率的工艺技术重要地为石油能源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可以在石油采收工作当中进行广泛的应用。
4、声波采油技术
在石油采收工作当中,利用声波来进行的工艺技术也受到了广泛应用的一类重要石油工艺技术。
首先,声波采油技术当中所包括的防垢技术,是通过采油管道上金属内的超声波传播,转移和错开管道中存在的盐垢,使油田采收管道上的盐垢产生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与抑制。
其次,声波采油技术当中的另外一种技术类型:防蜡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声波产生于油田各层的振动作用,来软化油田内部的原油,帮助采油管道的内壁形成一层气套,这一层气套就可以在原油的采收工作当中起到一定的防蜡作用。
另外,声波采油技术中还包括降粘技术,这一类型的技术主要是将凝固前的原油,利用超声波来分散他们内部存有的细小颗粒。利用超声波产生的振动而达到改变原油多类性质的采油工艺技术可以帮助油田内的原油提升其渗透性,并改善油田内部各层孔隙的结构,还可以降低油田内原油的粘性。
此外,利用超声波来进行石油采收的新型工艺技术还可以排去油田内部层孔隙结构存在的气体和气泡,从而使得采油工作能够更为顺利地进行。
四、总结语
综上所述,与过去传统的采油工艺技术相比较而言,新型的石油采收技术更为多样化,也在各方面弥补了传统工艺技术的不足之处。采油厂可以通过对这些不同类型的新型采油工艺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和比较,选出最为适合自身所采油田的新型工艺技术,使石油采收率得到提高的基础上,自身的经济收益也能够得到保障和一定的提升,并为我国石油采收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作出一定的推动和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小卫,研析新形势下现代采油技术应用[J],中国化工贸易,2014年12期.
[2] 李玉明,浅谈我国石油行业采油技术的发展情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