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儿童进行劳动教育的建议8篇

时间:2023-07-17 09:48:48

儿童进行劳动教育的建议

儿童进行劳动教育的建议篇1

积极参加政治革命斗争

中国共产党建立和领导的第一个少年儿童革命组织――劳动童子团,最早建立在湖南、江西边界的安源矿区,是党成立的第二年在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中诞生的。它一开始就是党的幼儿,工人阶级的后代。安源工人的胜利斗争中,也有儿童团的一份功劳。工人俱乐部成立前后,党把安源煤矿的小矿工和工人子弟学校中的小学生组织起来,建立了儿童团的组织。儿童团员们积极参加了筹建工人俱乐部和工人大罢工的斗争。

他们跟随父兄勇敢地斗争,渴望着光明。他们的爸爸、哥哥在工人夜校里学习革命道理,他们在窗外偷偷听着,心里也亮堂起来,懂得了矿工们如要不受苦,就要组织起来和资本家斗。团员们的爸爸、哥哥在工人夜校里讨论筹建工人俱乐部,他们就去帮助送信、做联络。党组织看到这些在斗争实践中经受锻炼的好苗苗,就把他们召集拢来,一起商量成立儿童团,宣布了三条纪律:保守秘密,不许打架,完成任务。第一批参加的有王耀南、刘玉汉、张正等七八个儿童团员。

因此,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和领导的第一个少年儿童革命组织――劳动童子团开始,就定下了一个基本的基调:那就是直接参与到政治革命斗争当中去。从安源煤矿劳动童子团、上海三次武装起义中的劳动童子团、省港大罢工中的广东劳动童子团,以及武汉三镇的劳动童子团,无不直接参与到与敌人的直接斗争当中去。

在1927年至1936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各苏区根据地,为少年儿童建立了共产儿童团,并委托共青团领导共产儿童团。共产儿童团是在劳动童子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30年10月,共青团五届三中全会以后,在12月作出的儿童运动决议案中,确定儿童运动的性质是“共产主义儿童运动”,它的任务是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儿童。决议中规定在苏区的儿童组织可以统一称为“共产儿童团”。儿童团以红领带为标志,他们的口号是“准备着,时时刻刻准备着!”这个口号的意义是:现在要打倒帝国主义、反动派;打倒地主、资本家;拥护苏维埃、拥护红军;将来要创造共产主义的世界,要时时刻刻准备着。他们的礼节是行举手礼,五指并拢,高举过头,表示全世界五大洲的无产阶级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共青团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团部,都设立儿童局,领导儿童工作。

苏区儿童普遍参加了共产儿童团。闽西各县一年内普遍建立了共产儿童团,湘鄂赣苏区有儿童团员18万人,湘鄂西有8万多人,鄂豫皖有11万1千人。他们在共青团的带领下,积极参加学习和各种革命活动。

动员儿童到列宁小学读书,当时成为儿童团的一个重要任务。春季开学之前,中央儿童局发出号召,要求共产儿童团组织动员儿童入学,并要求:“在学校里开展娱乐体育工作,组织游戏、唱歌、演活报剧、打球、开晚会等,使学校生活非常活泼有味”,使儿童愿意上学。经过宣传动员,绝大多数儿童都入了列宁小学。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全国的一切爱国力量,包括广大少年儿童在内,都积极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

在党的领导下,广大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儿童团的组织,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中华民族抗日先锋队等青少年组织,受党的委托,直接领导抗日儿童团及其他儿童组织的工作。1938年10月西北青救会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抗日儿童团的组织章程。团章规定建立儿童团的宗旨是:1、联合全(西北和华北)中国的小兄弟小姊妹结成好朋友;2、大家共同学习、工作和游戏;3、参加救国工作。7岁以上14岁以下的儿童少年都可参加。它的任务是:1、宣传大家打日本;2、侦察敌情捉汉奸;3、站岗放哨送书信;4、尊敬抗战官和兵;5、帮助抗属来做事;6、学习生产不稍停。它的礼节为右手五指齐额举起。五指表示:中华五大民族的儿童团结起来,打倒日寇汉奸。口号是:时刻准备着!西北和华北各地的儿童们纷纷加入儿童团,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斗争。

晋察冀边区的儿童团(有一段时间称为童子军)普遍开展站岗放哨,送情报,捉汉奸等活动,曲阳、正定500多名儿童团员,组织起来破坏敌人的交通干线近百次,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和扫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全边区儿童开展的“五不”运动(一、不上鬼子学;不读鬼子书;二、不听鬼子话,不参加鬼子会;三、不吃鬼子糖,不要鬼子东西;四、不告诉鬼子实话,不给鬼子带路;五、不受鬼子骗,不参加鬼子的少年团)。在儿童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儿童团员为信守五不誓约,与敌人勇敢斗争,有的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东北沦陷区,少年儿童工作也同样活跃。在东北抗日联军里,有杨靖宇将军亲自组织起来的“少年铁血队”,他们唱歌、演戏、侦察、送信、护理伤员,有时还直接参加战斗。

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党领导的解放区的少先队、儿童团和统治区的地下少先队,积极参加革命斗争,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1946年底,胡宗南军队进攻延安,陕甘宁边区的儿童团在青年联合会的领导下,进行军事训练,配合民兵站岗放哨,开展拥军优属、救护伤兵、支援前线的活动。1947年春,党中央暂时撤离延安,胡宗南军队占领延安,陕甘宁边区富民县张村驿小学的儿童团员为保护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同志为学校写的“春风化雨”的题词,和伪校长进行了机智勇敢的斗争,巧妙地将题词石匾埋入山林,延安解放后,又重新挂上学校门楼。儿童团员们还机智地偷走军车上的弹药箱,将汽车轮胎放了气,破坏敌人军火的运输,帮助赢得了战斗的胜利。在华北,晋绥边区1946年就建立了少先队组织。苏北解放区的儿童团也异常活跃。

在经济生产领域发挥作用

早期的少年儿童组织在经济生产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们一方面遭受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一方面由于压迫而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了儿童革命组织,不仅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作用,在经济生产中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早在1925年,作为未成年人,他们饱受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贪婪的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利润,招雇了大批七、八岁到十几岁的童工。据当时日华三、四厂的统计,全厂成人男工占25%,成人女工占55%,童工占20%,就是说,十个工人中,就有两个是童工。这些童工进厂后,被资本家当牲口一样使唤,干着成年工人的活,工资却连成人的一半还不到。而且时常要遭到洋人、包工头的皮鞭、棍棒的毒打。特别是一些七、八岁的孩子,身子又瘦又小,还没有机床高,干活要踮起脚尖。他们从清晨5点多钟就要踏着露水进厂,手脚不停地干,直到晚上6点,才能披着月光回家。

1930年和1931年,儿童团员们还热烈响应党的号召,踊跃参加“少共礼拜六”义务劳动,帮助红军家属看牛、砍柴、积肥等。儿童团员还积极参加站岗放哨,植树造林,积肥开荒,破除迷信等活动;1933到1935年间,建立和发展了赤色儿童团。参加公益劳动,为农民修路筑堤。许多儿童团还建立了“儿童肥料所”和菜园。肥料供给红军家属和红军公田(政府为缺劳动力的红军家庭设立包耕包种的农田),菜园收获的菜除了慰问红军或红军家属外,把卖了赚下的钱捐献给红军充作军费。上杭县才溪乡儿童团“努力放牛、看水,积肥”受到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的奖励。

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按照党中央、的安排,延安又回到了人民的怀抱,陕北人民欢天喜地感谢共产党,感谢人民。陕北的广大少年儿童,发扬了抗日儿童团的光荣传统,广泛开展了“拥军优属”活动。他们对本村或学校周围村庄的军属、烈属的情况做了详细调查,掌握了每一家的基本情况。“谁家日子过得好”,“谁家日子过得紧”,“谁家劳力强”,“谁家劳力弱”,他们都作了详细记录。凡是军属,他们就悄悄地在门楣上用粉笔画一个小五角星;是烈属,就在五角星的中间加一个红点,标明这家是照顾的重点对象。少年儿童按着具体分工,利用课余时间,轮流去帮助烈军属干活:打柴、担水、打扫卫生、割饲料草、收割庄稼等。

组织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

1926年9月,成立了省港劳动童子团联合会,选举产生了执行委员会,领导童子团开展活动。童子团员的生活十分活跃,他们早上出操,参加体育锻炼,在子弟学校里读书、唱歌、演戏、做游戏;放学后上街推销共产党和共青团的机关报刊《向导》、《人民周报》、《中国青年》、《少年先锋》等。每逢节日、革命纪念日,劳动童子团员列队参加游行示威,帮助工人纠察队维持秩序,卖花捐款,支援罢工斗争。农村的劳动童子团以海陆丰最为突出,1927年2月在汕头召开了潮梅海陆丰劳动童子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到会代表200人,代表了童子团员2万多人。彭湃同志出席了大会并讲了话。代表大会发表宣言,通过了改良童工生活决议案,读书问题、娱乐问题决议案等。1926年9月29日,省港劳动童子团联合会在广州太平戏院举行成立大会。2000多名童子团员同时学唱《巴拉斑之歌》,会场里鼓声咚咚,歌声嘹亮,热气腾腾。

1931年,儿童团还广泛参加了拥护红军委员会的各项活动。红军每到一处,儿童团组织唱歌队、口号队,唱歌给红军听,喊口号欢迎红军;组织洗衣队、补衣队,为红军洗衣、补衣;天热时,组织扇子队,站在路旁替红军打扇子。

红军打仗时,儿童团员组织宣传队,将前方的消息讲给伤病员听;组织化装讲演团,到医院演新剧(如《罗伟就义》、《解朗辉殉难》、《阳新惨案》等)给伤病员看;组织音乐队和伤病员一同弹唱。

1935年10月10日,由伟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创办、新安小学基本学生组织起来的一个宣传抗日救亡的少年儿童团体――新安旅行团,从江苏淮安出发,途经全国22个省、市,行程50,000多里,为争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前后参加新旅的团员有700多人,培养出了一批人才,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

1932年,上海沪东区临青路临青坊里,有一所临青学校(后迁顺成里),受到党所领导下的“社联”的积极支持。从1936年以后,全校由几十个学生积极分子,在里弄中和棚户区,开办了十个小先生分校。吸收了四、五百个穷孩子,每天傍晚学习《国难课本》、算术,也教歌、做游戏。学校还成立了孩子歌咏队,学了许多抗日歌曲,还排演了《捉汉奸》、《仁丹胡子》、《最后一课》等儿童剧,这些歌曲和话剧,在沪东区和市内演出过多次。全面抗战爆发后,学生们聚集在恩派亚难民收容所里办起了《大家看》壁报,教难童识字,唱歌,在难民中宣传团结抗日的道理,还为难民写家信,搞好所内卫生,开饭时维持秩序。男同学每天早上去卖报,赚点钱好买纸、笔、本子,大家干得非常起劲。

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1949年1月1日,在全中国解放前夕,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了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决议中,对青年团提出的四项任务之一就是:“领导少年与儿童工作。”1949年4月,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出决定,建立全国统一的少年儿童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同年10月13日,团中央公布了《关于建立少年儿童队的决议》和中国少年儿童队章程草案。决议指出:“中国少年儿童队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领导下的少年儿童组织,吸收9岁到15岁的少年儿童参加。这个组织是在学习和各种集体活动中,团结和教育少年儿童,培养他们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和爱护公共财物的新中国的优秀儿女。”从此,一个全国统一的中国少年儿童组织,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而诞生了。10月13日,也就成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建队纪念日。少年儿童队在党的领导下,在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下,在共青团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团结教育了广大少年儿童。青年团中央早在1949年9月就创办了《中国儿童》杂志,同志在创刊号上为少年儿童题词:“好好学习”。

1953年6月,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修改团章的报告中指出:“为了更确切地反映少年儿童队的性质任务和适应儿童们的愿望,有必要将队的名称改为‘中国少年先锋队’”。代表大会一致通过把“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并于1954年6月1日正式公布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以“先锋”这样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称号,加之于少年儿童的组织,主要是教育儿童学习先锋们的榜样,继承他们的事业,沿着中国共产党和主席及其战友们开辟的道路勇敢前进!中国少年儿童队改称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并没有改变队的性质、任务,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仍然是广泛性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

在建国初期的、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大运动中,少先队员们积极参加了、捉特务、捐献飞机大炮、慰问烈军属等活动,受到了教育和锻炼。

1953年11月,团中央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会议,根据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确定了少年儿童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在宏伟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鼓舞下,在社会主义精神的影响下,少先队员们努力学习,渴望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江苏省宜兴县、辽宁省复县松树区和北京市的少先队员提出了开展“小五年计划”活动的倡议,他们说:“大人有大五年计划,我们小孩子也要有小五年计划,我们也要为祖国建设作贡献。”支持少先队员这一倡议,全国少先队员热烈响应,“小五年计划”活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地开展起来。少先队员们收集废钢铁、拣粮、种植油料作物、饲养小动物,节省零用钱捐献拖拉机、修建红领巾水库……他们在活动中受到了生动的教育,也为国家建设贡献了一份小小的力量。

少先队还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开展了“除四害讲卫生”、“植树造林”、“讲普通话”三项活动。各地少先队广泛开展捕蝇、挖蛹、灭鼠活动,组织“少年卫生岗”、“绿化近卫军”、“红领巾采种队”,建立“少年苗圃”等。通过活动,使广大少年儿童增长了知识,增强了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也为易风易俗、绿化祖国出了力。在“三项活动”中,少先队员不仅动手,而且动脑,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劳动中,并在劳动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劳动成了培养人才的大课堂。山西省少先队员搞了植物实验园地,少先队员尚马朝等还完成了“两层楼”嫁接实验,光荣地出席了第二次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大会。

建国初期的中国少先队无论从规范组织建构还是完善组织活动内容,还是对全国少年儿童的覆盖范围,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虽然在建国初期少先队还积极参加三反五反运动、抗美援朝等政治活动,但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少先队也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小五年计划”、“三项活动”都体现了少先队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心和信心,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而且,从这些活动中,也看到了党和国家对下一代的关怀和爱护,开始尊重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强调参与和体验,以使少年儿童从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为目的,防止少年儿童工作成人化倾向。而且,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延续着革命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强调少年儿童在德、智、体、劳方面的全面发展,少先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小发明小创造、科技制作和大量的文艺体育等活动。

在“”中,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的破坏,少先队的光荣名称被取消了,大批少年儿童工作者被批判,大批优秀辅导员受迫害,广大少年儿童成了这场动乱的受害者。在“批判修正主义路线”的高潮中,在“红卫兵运动”的影响下,少年先锋队被诬蔑为“抹煞阶级和阶级斗争”、“不突出思想”,“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先锋战斗作用的修正主义的全民队”。1967年12月22日,被“”控制的“中央”转发了北京市香厂路小学取消少先队、建立红小兵的材料。少先队被所谓“革命性、战斗性的先进少年儿童组织”――红小兵所取代。1972年年底,“中央”又规定:“全国少年儿童组织统称红小兵”。他们称红小兵为“阶级斗争的小尖兵”,宣扬“红小兵组织要贯彻阶级路线”,参加红小兵“以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革命学生为主体”,把大批少年儿童排斥在儿童组织之外。他们利用少年儿童对的热爱与崇敬,利用少年儿童年纪小,知识少的弱点,鼓吹什么“从小粗知马列”,“学习反潮流精神”,“做教育革命的闯将”等,用以欺骗少年儿童。

在以及很长一段时期内,少年儿童工作与时代环境一样存在着诸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实际工作和会议文件中,也存在着“左”的影响。如有的地方的少先队不恰当地参加了学校里给教师错划分子的斗争;在运动中参加了“大炼钢铁”的劳动。又如在有的文件中提出:“必须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为纲,发展少年儿童运动”;提出“积极地有步骤进行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少年儿童组织的工作”。这些做法和提法,反映了在少年儿童工作中也不能避免受到当时党在政治活动和建设工作中左倾的影响,忽视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校是少年儿童教育的主要阵地,好好学习是少年儿童的主要任务,忽视了少年儿童年龄特点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后以素质教育为核心

1979年10月,召开了第六次全国少先队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少年儿童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团中央书记胡德华作了总结报告,确定了新时期少先队工作的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贯彻“五爱”教育,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把少先队工作活跃起来,为把少年儿童培养成为献身人民,热爱科学,具有民主精神和健壮体魄的新一代,为造就一支朝气蓬勃的四化建设预备队而奋斗。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关怀少年儿童事业,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

儿童进行劳动教育的建议篇2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儿童 中央苏区

1931年11月,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在政权、武装、群团、法制、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积极开展大规模的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巩固苏维埃政权,稳定经济秩序,增强经济实力,改善民生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试就中央苏区时期儿童义务教育作一论述。

一、中央苏区时期实施教育事业的历史背景

苏维埃中央政府成立后,党和苏维埃更加重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苏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明确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各民族都享有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在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所能做到的范围内,应开始实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首先应在青年劳动群众中施行并保障青年劳动群众的一切权利,积极地引导他们参加政治和文化革命生活,以发展新的社会力量。”[1]江西省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文化教育工作决议案也明确指出:“今后的文化教育工作,各级政府应协同群众团体,以十二万分的努力,发展群众的和儿童的文化教育,扫除文肓,使文化教育与目前革命斗争联系起来,使文化教育与工农群众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劳动与知识联系起来,简单说来,就是要使文化教育社会化政治化实际化劳动化。”[2]

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更是强调指出:“执行苏维埃的文化教育政策,开展苏维埃领土上的文化革命,用共产主义武装工农群众的头脑,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实施义务教育制度,增加革命战争中动员民众的力量,同样是苏维埃的重要任务”[3]

二、中央苏区时期的教育总方针和中心任务

为发展苏区的教育和文化,党和苏维埃政府明确提出了苏维埃教育的总方针和中心任务。总方针指出:“中华苏维埃教育的总方针在什么地方呢?在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动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段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4]

这一总方针明确规定,必须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指导苏维埃的文化教育事业。这就确保了苏区教育的无产阶级性质。它明确提出苏区文化教育必须服从和服务于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这个中心任务。这就指明了苏区教育的前进方向。它还明确规定苏区教育必须与劳动相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正确培养苏区急需的新一代的革命和建设主力军,为苏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找到了正确的途径。

苏维埃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努力扫除文肓,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5]在这里,“义务教育的对象是入学前适龄儿童。所谓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就是要使苏区全体适龄儿童都能入校读书。这也是苏区普通教育的主要工作对象。

三、苏区儿童义务教育的开展

(一)中央苏区政府推行儿童义务教育的政策、训令。

1931年,苏维埃政府规定:“一切工农劳苦群众及其子弟,有享受国家免费教育之权。”[6]说明苏区对儿童实行义务“免费教育”,1933年9月,中央人民委员会“关于教育工作”第十七号训令,强调指出:“在可能的范围内,必须实施普及义务教育的免费与小学教育的优待,至少需做到由政府供给小学学生的书籍与文具费用,和小学教员的伙食。”[7]1933年10月《目前教育工作的任务决议案》明确规定:“苏维埃教育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为着实现对―切男女儿童免费的义务教育到十七岁止,但是估计着我们在战争的情况之下,特别是实际的环境对于我们的需要,大会同意把义务教育缩短为五年。”[8]《苏维埃学校建设决议案》规定:“一切儿童自满七岁至十三岁,施以免费的强迫教育,但在某种条件之下,能早完成,或不能如期完(成)规定课程,可以减少修业年限,或增加修业年限。”[9]

(二)中央苏区实施儿童义务教育的具体举措[10]

中央苏区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主要是通过创办列宁小学(闽西苏区称劳动小学)来实现的:苏维埃中央人民委员会于1934年2月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和中央教育部1934年4月颁布的《小学管理法大纲》,对苏区列宁小学(劳动小学)的设置、组织、编制、任务、设备及小学与与群众组织的关系等,都作了明确而又详细的规定。

小学设置:―般分学区设立,一学区内的学生,距学校至多不超过3华里,偏僻地区一般不超过5里,学区划分由乡政府计划,区政府核准。每学区设小学一所,学校规模以能容纳本学区学龄儿童为度,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乡村有20名左右学生即可设立―校。

组织编制:列宁小学设校长―人,由乡教育委员会提出,乡苏主席团委任,报区教育部核准。列宁小学的教员,由校长征求乡教育委员会主任同意后聘任,教员人数视学生多寡而定,―般是每班设主任教员―人,一班学生在40人以上:增设助教员1人,学校如果只有1个班,以主任教员兼任校长;2个班以上4个班以下,以上级主任教员担任校长;4个班以上,设专科教员;5个班以上的学校校长不兼主任教员,但可兼任其他较轻的职务。

修业年限:小学修业年限以5年为标准,分前后两期:前期3年,后期2年。能集中上课的城市、圩场和大村庄所在学校概用单式编制,每个年级编―班;学生少的地方可用复式编制,几个学年的学生合编一班。每班学生最多不超过40人。小学修业每年分为两个学期,从每年2月10日至7月20日为第一学期,8月20日至次年1月20日为第二学期。暑假1个月,寒假20天;农忙时经区政府同意可放农忙假,但时间全年不超过30天,每次不超过1星期。小学每周学习时数,前3年每周18学时;后期第1学年每周24学时,第2学年每周26学时,但每年校外教学和工作均不得少于12小时。

科目课程:小学前3年科目为国语、算术、游艺(唱歌、运动、手工、图画),但国语课程中要包括乡土地理、革命历史、自然和政治等(不单独教授政治、自然及其他科目),游艺课亦须与国语算术及政治劳动教育相结合。后两年除国语、算术、游艺课程外,加上科学和政治科目。每周和每天的课程安排要合理分配,符合教学规律。

课程考试:每星期教员以课内练习题为标准检阅学生成绩一次,并登记成绩;每月在儿童墙报上公布本月4个星期的成绩总评表一次;每学期期末举行学期期末考试。初级小学考试科目:(1)国语――认字,讲书、造句、写字等;(2)算术――笔算、心算;(3)常识。高级小学考试科目:(1)国语――讲书、作文;(2)社会科学问题;(3)自然科学问题:(4)算术试题;(5)政治问答和演讲。考试方法:采用竞赛及学生自我批评方法,不得采用旧学校的旧方法。每年暑假前的学期考试为举年考试;寒假学年考试不及格都应降级学习。学生平时的劳动实习及社会工作成绩应与学生功课成绩综合考察,计入总成绩以确定学生等第。学生成绩采用五等制:完成学业任务100%者为第一等,80%以上者为第二等。50%以上者为第三等,不及50%者为第四等,不及20%者为第五等。不及格及最劣等学生降级后,教员应特别帮助他们学习和工作,必要时可在正常课程表之外增设“降级生补习班”,给予补课。每学期和每学年结束时,学校应与学生会及儿童团共同决定每个学生的评语,填发每个学生的鉴定书,向全体学生公布,并分别在儿童墙报上的“红板”和“黑板”登载;学生鉴定书和学校总结报告,由校长签名后分送乡教委、区教育部和学生家长。

学生纪律:学校制订有课堂规则、运动场规则、请假规则,要求师生严格遵守;凡是无故不到校上课的逃学学生,必须发动学生及儿童团员去动员劝告他本人和家长,让该生返校。学生违犯纪律,给予处罚。处罚分三等:最轻的处罚是在儿童墙报的“黑板”上公布犯规学生的名单和事实,发动学生对他进行批评帮助;屡次犯规不改的学生,经学生大会或代表会决议,给予严重警告或最后严重警告处分;在最后严重警告之后仍继续犯规,经过全体学生大会讨论并经校长和乡教委批准后给予开除处分。被开除的学生交当地儿童团帮助教育,如能改正错误,仍可恢复学籍。对于优秀学生给予奖励。奖励也分三等:(1)在墙报上表扬;(2)在学生大会上表扬并颁发奖牌;(3)由学生会议决请求校长颁发奖品、奖旗等。

学校设备:政府规定,学校校舍要合于卫生、干燥、宽敞,尽可能容纳全学区适龄儿童;教员、校长办公室最好不设在学生课堂之内;每一年级最好要单独有一间教室。校舍要求选在地处学区中心区域;如果是在圩场上,则需选在僻静处。学校应设立儿童俱乐部,并尽可能有单独房间,方便学生活动。学校的课堂至少要有黑板,且需设置适中,不影响学生视力;抹布用湿的,避免粉尘飞扬,妨害学生健康。学校必须设有运动场和必要的运动器械,如秋千架、单杠、双杠、沙坑等。学校还必须设置劳动小工场或园地,并附设儿童肥料所,作为儿童劳动实习场所。

学生组织:1934年4月,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制订《列宁小学学生组织大纲》,规定每个学校都必须建立学生会组织。其任务是:(1)使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发扬学生的创造精神、互助精神和革命的组织能力;(2)组织学生的生活,发展自治的能力,参加学校的行政管理和校外工作,培养将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列宁小学学生会的组织系统如下:社会关系:(1)学校每月必须召集家长联席会议一次,讨论学校的工作与教学的改良等事项;(2)学校必须与工会、贫农团、合作社、女工农妇代表会等建立经常的联系,依靠这些群众团体资助办学经费,并请他们对学校工作提出批评建议;(3)儿童团作为每一列宁小学学生中的核心力量,应成为校长的助手;(4)学校与消灭文盲协会等团体应建立密切联系;(5)列宁小学在每个学区之内,应成为当地文化的中心。

可见,苏区的儿童义务教育是比较规范的,既体现了苏维埃教育的特点,又符合一般教育规律,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学习进步和健康成长。

注 释: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律文件选编》[Z].第8页。

[2][3][4][5]《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Z].下册第584页,第346页,第331页,第328页。

[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宣言》[Z].

1931年11月。

[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训令第十七号――关于教育工作》[Z].1933年9月15日。

[8]《目前教育工作任务决议案》[N].红色中华,1933-11-17第126期第4版。

儿童进行劳动教育的建议篇3

[关键词] 中央苏区 儿童教育 特点及启示

中央苏区是由以瑞金为中心的赣南、闽西两块苏维埃区域组成。因为几千年封建制度的统治,中央苏区时期(1929―1934年)的文化教育十分落后,在“全国文盲数目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状况下,中央苏区所在的赣西南、闽西地区,文盲人数更多,适龄儿童入学比例甚至只有10%左右。发展中央苏区的儿童教育事业,是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重要任务。苏维埃中央政府成立后,党和苏维埃政府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一苏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明确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在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所能做到的范围内,应开始实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1]P8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更是强调指出:“执行苏维埃的文化教育政策,开展苏维埃领土上的文化革命,用共产主义武装工农群众的头脑,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实施义务教育制度,增加革命战争中动员民众的力量,同样是苏维埃的重要任务。”[2]P346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苏维埃政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儿童教育。苏区内各乡村都办起了列宁小学,大村独办,小村联办,对所有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长冈乡调查》中列举了兴国县长冈乡的儿童教育情况:全乡4个村,每村都有1所列宁小学,均分甲、乙、丙3班。学生共计186人,占学龄儿童总数的65%。

在中央苏区,根据江西、福建、粤赣3省的统计,在2931个乡中,有列宁小学3052所,学生89710人;有补习夜校6462所,学员有94517人。在校适龄学生总数约占3省苏区总人口的6%左右,占适龄儿童总数的50%左右。与统治时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0%相比,显然,中央苏区的儿童教育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

一、中央苏区时期儿童教育的特点

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前,赣南、闽西等地区的儿童一直被帝国主义奴化教育思想、封建礼教教育思想和党化教育思想所残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随着中央苏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苏区的儿童教育从管理工作到具体教育工作都独树一帜,表现出鲜明的特点。

(一)严密有序的教育机制

儿童是革命的新后代,是新社会的建设者,因此儿童的义务教育关系到国家的现在和未来。苏区党和政府在开展儿童教育之初,就制定了严密有序的教育机制,通过出台方针政策、完善管理机构、健全教育法规来具体实施。

1.明确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方针政策。苏区政府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经济文化基础和革命战争需要,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对儿童教育的方针、任务以及内容等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2]P331总方针表明了苏区教育的新民主主义性质,规定了“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的政治方向,坚持了“教育与生产劳动联系起来”的原则,提出了“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的战略目标,倡导了工农大众的教育普及和教育权利平等。方针提出后,苏区政府以此为依据,开展儿童教育。关于儿童教育的任务,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宣言》宣布:“一切工农劳苦群众及其子弟,有享受国家免费教育之权。”[3]这就是说,苏维埃政府必须对儿童实行义务的“免费教育”。在这里,“义务教育”的对象是入学适龄儿童。1933年10月召开的苏区文化教育大会所通过的《目前教育工作的任务决议案》明确规定:“苏维埃教育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为着实现对一切男女儿童免费的义务教育到十七岁,但是估计着我们在战争的情况下,特别是实际的环境对于我们的需要,大会同意把义务教育缩短为五年。”[4]在这次大会通过的《苏维埃建设决议案》中,更明确规定:“一切儿童自满7岁至13岁,施以免费的强迫教育,但在某种条件下,能早完成,或不能如期完成规定课程,可以减少修业年限,或增加修业年限。”[5]儿童教育在此原则指导下,以免费的义务教育为核心,来完成这项任务。

2.加强机构建设为儿童教育保驾护航。在儿童教育事业的管理机构方面,中央苏区从中央到省、县(市)、区、乡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体系。1931年11月,全国革命根据地的最高教育行政领导机构――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在江西瑞金成立,部内分设的初等教育局和高等教育局负责管理儿童教育事务。省、县两级设教育部,儿童教育部由普通教育科管理,儿童教育的各种教材由编审出版委员会负责。区和乡苏维埃政府设有专职干事,负责管理当地的儿童教育。除政府的行政管理机构外,苏区的一些团体和协会对当时的儿童教育也起了重要的协调和支持作用,如共青团、少先队、共产儿童团,等等。在团、队组织内,建立了识字班、读书班,开展个别帮教识字;成立列宁室、俱乐部、阅报室,把读报活动与识字活动结合起来。另外,还出版发行《少年先锋》《时刻准备着》等报刊,编印《识字课本》《少队读本》等学习材料及各种宣传品,组织墙报、画报来宣传、配合儿童教育工作。

3.建章立制使苏区儿童教育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为了把根据地教育工作纳入有组织、有领导的轨道,使各级教育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瞿秋白、徐特立在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后,制订了许多教育工作的条例法规,如《小学管理法大纲》《小学训练班简章》《小学课程教则大纲》《列宁初级小学校组织大纲》《列宁高级小学校组织大纲》《小学生组织大纲》等多达20余部,收录在1934年出版的《苏维埃教育法规》中。经过不懈努力,中央苏区教育工作逐渐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和健康发展的轨道。为加强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中央苏区还建立了由上而下的巡视和报告制度。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设巡视委员会,负责领导和计划巡视工作,省设指导员5到10人,县设指导员1至3人。巡视员直接考察教育机关、学校工作,还向当地党团组织和群众团体及个人征求意见,询问情况,并帮助建立和改造属于教育的组织。

(二)教育工作紧贴实际

1.密切联系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的实际。中央苏区的儿童教育注重联系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的实际,选择有关革命战争的内容,鼓动儿童协助战争的热情。例如,《共产儿童读本》第四册第二十五课《红军好》写道:“红军好,红军好,当红军最荣耀,为苏维埃政权而奋斗,享受优待条例十八条。踊跃参加红军去,反动政府快打倒。看明朝,红旗到处飘。”为了配合阶级斗争的需要,宣传革命的道理(包括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方法等),在苏维埃的教材中联系阶级斗争实际的内容也有很多。例如,兴国县苏维埃教育部编的《初级读本》第二十九课写道:“凉风吹我衣,花香扑我鼻,农民苦耕田,豪绅加利息。男女老幼七八口,忙到年终无饭又无衣,层层剥削真难当,若不革命老当奴隶。”正如《小学课程大纲》所指出的那样:“儿童教育与政治斗争的联系,绝不应当机械的限于动员他们参加各种突击运动,还应当从根本上训育儿童,读书讲解和实际行动要密切的联系,有系统的加强儿童的知识能力和对于政治问题的了解。”[6]P118

2.密切结合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实际。苏区教育总方针中关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体现了教育的实际化、劳动化的重要精神。中央苏区的学校坚决贯彻执行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规定:“要消灭离开生产劳动的寄生阶级的教育,同时要用教育来提高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使教育和劳动结合起来。”[6]P97针对当时有些地方和学校出现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的错误倾向,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在《教育行政纲领》中规定:“要消灭过去生产工作和教育工作对立起来的错误;在农忙的时候,要有计划的定期的修业,使儿童参加劳动;除规定参加生产时间外,不得藉口儿童无时间求学而缺课。”[6]P238

为了培养苏区儿童劳动的观点和生产技能,在苏维埃的儿童课本里包含了大量有关生产劳动的内容。《共产儿童读本》第五册第十课的课文《儿童菜园和肥料所》写道:儿童要学习耕田,应该自己建立一个菜园,耕种一切蔬菜,在春天种些南瓜、丝瓜、瓠子,冬天种些萝卜、青菜等,要自己松土播种和拔草……1934年4月3日的《红色中华》对此进行了报道:“万太古坪乡古坪列宁小学,最近发动了全体学生参加春耕,组织了宣传队、讲宣队、唱歌队进行春耕动员,成立了肥料所,由学生收集肥料。并在学校会议上决定每个学生种棉五颗,种树五棵……完全是小英雄们自己动手做的。”[7]在内容的选择上,儿童课本也很重视联系当地的实际案例,《共产儿童读本》第五册第二十课《儿童检查路条》、第三十课《兴国耕田队的组织和工作》,第六册第十课《模范女同志》都取材于当地的真人真事,具有鼓动性和感染力。

中央苏区开展的儿童教育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结束了旧中国几千年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相对立的旧历史,开辟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儿童培养成为既能脑力劳动,又能体力劳动的新一代。大批儿童不仅在学校课堂上学习到了文化知识,还成为红色根据地生产建设的主力军。

(三)改革教学方法,推行素质教育

首先,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儿童的政治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早在1929年在给红军上政治课时就提出了“十项教授法”,其主要核心思想就是实行启发式,废除注入式。“十项教授法”在中央苏区的儿童教育中得到了普遍推广。中央苏区的教育部门,非常重视推广启发式教学。例如,万载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文化部向该县学校发出通知,要求注意教授方法的改良,“采用启发式或问答式的教学方法,反对复古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注意儿童心理,引起儿童兴趣,除教授须采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使儿童很高兴的来领略外,在课余时必须注意和学生讲故事、做游戏等,已引起儿童的求学兴趣,使儿童视学校如乐园,而不愿躲在家里”[8]P165。

其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因材施教。中央苏区各级苏维埃政府教育部都要求教师运用新教学法时要灵活多样,必须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不拘泥于一种教学方法。湘赣省苏维埃文化部编的“语文教学法”中,详细列举了“反对军阀”一课的教学步骤,通过准备、引起动机、观察、质疑、讨论、考验、教生字、理解课文、复习等几个步骤,充分调动儿童的动眼、动耳、动口、动脑能力,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

此外,中央苏区在进行儿童教育的过程中,不仅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因材施教,还寓教于乐,注意激发儿童的兴趣。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经常组织野外旅行,观察市场交易,写标语或宣传传单,组织演讲比赛、音乐戏剧表演及体育活动等,诸如此类的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使教育成效显著提高。

二、中央苏区时期儿童教育的启示

中央苏区开展的儿童教育处于中国革命的特殊阶段,却能在一片白色恐怖的战争环境中蓬勃兴起,这是中国儿童教育史上的奇迹。它所呈现的教育特点有着鲜明的革命性和创新性,是我国教育界的精神财富,对推进我国当前的儿童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中央苏区儿童教育里关于义务教育的思想,为新中国的义务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经验。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切实履行教育职责,通过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确保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加强农村初别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建设。对农村学校超出入学半径,既不能住宿又不能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走读学生,由政府提供校车服务;在师资配备、人才引进等方面,重点支持农村、偏远地区以及城市的薄弱学校,使教育资源配置起到引导和调控教育均衡的“杠杆作用”。

(二)儿童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苏区儿童教育的特点之一,纵然有当时中央苏区财力匮乏、社会生产需要等因素。但在当代,即使没有这些因素的限制,也仍然应该使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充分提高儿童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这也符合当前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实践出真知。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经过实验检验的科学命题。但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我们的儿童教育脱离于社会生活,规避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儿童不能真正地深入于社会实践中体验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他们的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普遍不高、不强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唯有与实践相结合的儿童教育,才是鲜活并富有创意的儿童教育。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世纪之问”,同样为我们的儿童教育敲响了警钟。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应是社会主义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走进社会、走进工厂、走进农村,这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唯一正确的方向。劳动创造知识,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幸福。因此,现代教育要通过生产劳动的结合,培养锻炼当代儿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苏区儿童教育的意义所在。

(三)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素质教育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然而,我们的教育却在很长一段时期乃至今天,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的中小学还遵循着“偏重课本学习、偏重知识记忆、偏重教师灌输”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因此,我们要借鉴苏区儿童教育经验,对旧的教学体制、教学模式及至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倡导和组织儿童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改革和完善考试评价制度,积极探索建立教育质量监测和督导评估体系;建立以人为本的、充分尊重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体制,在全社会形成共同推进儿童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厦门大学法律系,福建省档案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律文件选编[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

[2]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宣言》,1931年11月.

[4]目前教育工作的任务决议案[N].红色中华,1933―11―17.

[5]《苏维埃学校建设决议案》,1933年10月20日全苏文化教育大会通过.

[6]江西省教育学会.苏区教育资料选编[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

儿童进行劳动教育的建议篇4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为视角考察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即透过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折射出宁远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求,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建设尽棉薄之力。

二、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问题,不是农村之事,更不是农民工的家庭私事,它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表面上看是父母外出打工不在身边造成的,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带来的深层次矛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农业比较利益的下降,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与国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相矛盾的是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进城务工农民虽然在城市工作、居住和生活,但享受的是与城市居民完全不平等的待遇。所以这样直接导致务工农民会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由老人看管。

2、家庭情感教育明显缺位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直接原因

许多留守儿童在幼年时期就被迫与父母分离,他们早期无法与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在长期与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生活的过程中,他们的需要、情感常常无法得到亲人的反馈,这必然对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也易使他们产生诸多心理问题。而一些家长因为长期在外务工,对子女心生愧疚,往往通过钱、物等大量的物质满足来补偿对孩子的精神关爱,而这些孩子在花钱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极易使他们产生错误的价值观而误入歧途。

三、留守儿童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发现在调查中的留守儿童一般都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无人看管,缺乏监护;二是家不完整,缺少家教;三是远离父母,缺少关爱。其中:

留守儿童面临五大问题

一是生活问题: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缺少父母的照顾,容易在营养状况、身体健康等方面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年幼的阶段,孩子的养育、保护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不能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问题容易出得多一些。比如,在九嶷洞村留守儿童能够按时接受各种预防性疫苗的比例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现在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自己的亲戚或隔代老人看管,有的留守儿童甚至实际上就没有监护人。

二是心理问题:由于得到的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许多孩子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其实特别想和家人在一起,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与家人产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甚至行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容易出现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

三是教育问题:在我们走访中得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务劳动甚至一些农活都落在了留守儿童身上,不能保证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学习成绩因此而有些下降。临时监护人对孩子学习的督促帮助不够、方法不当,也容易使孩子产生厌学、弃学现象。由于目前农村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偏低,有些孩子进城后跟不上学习进度,不得不返回农村;有的由于家长不断在农村、城市之间变动,孩子也会随之由留守到流动再到留守,不能及时接续学业。我们调查的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的入学率相对高一些,初中阶段则呈明显下降趋势,辍学率比较高。更可怕的是,竟在走访中有监护人说出不可能也没能力让孩子上高中的话语。

四是道德问题: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道德素养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据当地村支书透露,在该地留守儿童违法违纪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

五是安全问题:另根据网上公安部门有关调查显示,在被拐卖的儿童当中,流动儿童占第一位,留守儿童占第二位。有些地方出现的女童被xx的恶性案件中,也是留守女童居多。据报道,在XX年湖南洪灾遇难的12名儿童中,11名都是留守儿童,这说明没有父母的呵护和指导,留守儿童缺乏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的特殊性,使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残缺的家庭教育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在九嶷洞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了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了以上诸多的问题。

四、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

1、家庭方面

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尽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科学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要单方面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孩子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中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情况严重的问题,可以通过兴办农村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亲子沟通方式,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谐发展。家长学校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开办临时监护人培训班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2、学校方面

要进一步加强幼儿园教育管理机制。幼儿园是直接教育管理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实体,教育措施的制定应当包容更多的关爱帮助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内容,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更多关怀和呵护。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增强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2)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

在学校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并使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子女学习情况;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聘请专家或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3)广泛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

如亲子活动等,加强家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幼儿互助互爱,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推行寄宿制管理,对部分不能得到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可动员家长将其转入学校寄宿,由专门教师负责其饮食起居生活。实行寄宿制管理的孩子有着相似的经历,对他进行集中管理,不但容易唤起孩子的自信,而且能激发学习热情,增强集体归属感。

一、问卷调查

1、问卷的设置及意图

本问卷共设计有8类问题:留守儿童的吃、住、用;与父母联系频率;双休日安排;父母不在家的困难;学习情况;老师的关心程度;今后的希望;16个小题。题型为封闭选择和开放问答两类。目的在于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现状。

2、调查的过程与方法

二、现状分析

1、数据的汇总

回收答卷52份,52份答卷均有效。为了便于统计,只随机统计50份。统计具体结果见附表。

2、现状的分析

[简析]实际上没有父母直接监护的占18.3%,加上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总共就占总数的70.1%。这些儿童要么缺乏父爱,要么缺乏母爱,当然就极有可能性格发展缺失。尤其在对其管理、生活安排方面缺乏应有的照顾和爱护,由此,他们的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甚至变异滋生蔓延,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影响学校影响社会。

(2)监护不能落实。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占56%;无人监护占26%;其他亲戚监护占18%。

[简析]隔代监护,一是心理代沟太深,祖孙难于沟通,二是祖辈过度溺爱,百依百顺,三是没有教育理念;亲戚监护,日子一长,孩子或多或少有过失,只要亲戚批评责备,他们之间就有可能产生心理隔阂,严重的甚至闹矛盾;没有人监护,不仅这些孩子心理没有安全感,而且很多事情就有可能因拿不准主意而失误。

(3)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32%的留守儿童双休日的生活水平与在学校寄宿差不多;人均每周包括乘车的零花钱6.28元;

[简析]吃穿住是人生最基本的需求,从上述数据看出,很多留守儿童基本生活都无法得到满足需求。

(4)父母亲情淡薄。36%的留守儿童与父母不是经常联系;与父母双方经常打电话的占18%;父母经常给我打电话只占46%。

[简析]父母亲情是儿童子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元素。这种东西是任何事物都无法代替的。然而,现在的父母,由于没有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有的因为生活所迫,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甚至连电话就不与孩子联系。这样孩子就感到没有根基没有依靠,没有自主没有目的,如空中的落叶,时常无所适从。

(5)家务劳动繁重。80%的留守儿童在双休日要做家务劳动;52%的留守儿童要在双休日做饭。90%的留守儿童自己洗衣服。

[简析]本来让孩子们劳动可以培养劳动观念,但这些孩子做家务劳动都是在被动进行,因此对家务劳动大多感到厌倦。同时,有孩子也的确由于学习时间紧而没有劳动时间,有的孩子还真的有很多家务劳动不会做。这样就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心理的压抑和具体的困难。

(6)老师关注太少。本期以来,46%的留守儿童还没有老师找他谈过话。

[简析]留守儿童应该是我们教师关注的重点,然而从调查看,我们的教育工作还的确很不到位,竟有46%的留守儿童在将近两个月的教学时间里没有与老师谈过一次话,即使是批评也是如此。

(7)学习压力很大。50%的留守儿童感到学习压力大;30%的留守儿童明显表示学习成绩不好;部分表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识字,不能辅导学习,想学好没有条件。

本来适当的压力有利于学习,但留守儿童的压力一是来自多方面,二是压力太大。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人及时为他疏导,就有可能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8)心理压力太大。60%以上的留守儿童表示为不会做饭,不会洗衣,遇事不能拿主见,思念父母,16%的留守儿童为今后的生活着急,部分留守儿童感到孤独,失望、羡慕别人;烦恼,既要照顾自己,还要为家里弟妹、外婆的生活安排,家里的大小事务由自己处理;得不到同学不理解;有时遭别人歧视等。

[简析]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虽然具有了独立意识,但毕竟经历不够、能力不足,对父母还具有很强的依附性。然而,这些留守儿童不会做饭洗衣,遇事拿不定主意,思念父母,感到孤独、失望、烦恼、得不到理解,遭人歧视,甚至为今后的生活着急,等等。显然,对同样一个十二三岁的留守儿童来说,所担当的负荷肯定是超载的。

三、对策探悉

1、成立自立组织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在于引导他们建立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据调查,这些儿童中有个别孩子很懂事,能正确看待自己的处境,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我们更应理解父母的难处,更应为父母减少担心,于是觉得,在家里累点苦点也很自然。因此,我们认为,班级应该成立独立儿童小组,学校要成立独立儿童委员会,要选用其中具有独立能力的孩子担当成员,从而扩大他们的影响,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让他们在老师、学校的引导下自己管理自己,从而保障自我锻炼。这样,既可增加心理倾述渠道,增进伙伴之间的友情,又可找到家的感觉,同时自己的组织便于随时请教,随时求助。

2、建立专门档案

从我们的调查看,现在的这些孩子最缺的除了极个别经济十分困难外,最缺的不是财物,而是情感,尤其是留守儿童。因此,不论是一个班级,还是一所学校,我们都应把他们作为我们教育的重点,在教育活动中,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他们。但从现有状况来看,很多学校如我们调查情况相似,对其关注不够,有的甚至漠视了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认为,不管是班级还是学校必须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要跟踪他们的成长过程,从而保障对他们生活上的必须求助,对心理上的及时疏导。

3、定期召开会议

留守儿童问题应该是当今教育的新问题,也是当今教育面临的难点问题,而且学生所占比例大,涉及问题多。因此,不管是学校还是班级,每期都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留守儿童问题,要形成会议制度,要通过会议形成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决议和制度。从而保证班级、学校在决策上的政策支持,同时,促使我们把握和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重心,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

4、设立咨询机构

留守儿童的问题并不全是共性问题,不同儿童往往其问题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果从组织的角度,以集体的活动形式去解决个性问题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因而,针对留守儿童的别个问题和个性问题,学校还要设立相应的咨询机构,一是便于作个别心理疏导,二是便于为遇事拿不定主意的孩子出谋划策,三是保证了专门途经,如:设立学生请教处(或者独立儿童办公室),成立独立儿童热线,确定接待时间(如课外活动),委派热心且懂心理的老师负责接待。

儿童进行劳动教育的建议篇5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为视角考察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即透过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折射出宁远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求,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建设尽棉薄之力。

二、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问题,不是农村之事,更不是农民工的家庭私事,它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表面上看是父母外出打工不在身边造成的,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带来的深层次矛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农业比较利益的下降,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与国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相矛盾的是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进城务工农民虽然在城市工作、居住和生活,但享受的是与城市居民完全不平等的待遇。所以这样直接导致务工农民会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由老人看管。

2、家庭情感教育明显缺位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直接原因

许多留守儿童在幼年时期就被迫与父母分离,他们早期无法与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在长期与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生活的过程中,他们的需要、情感常常无法得到亲人的反馈,这必然对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也易使他们产生诸多心理问题。而一些家长因为长期在外务工,对子女心生愧疚,往往通过钱、物等大量的物质满足来补偿对孩子的精神关爱,而这些孩子在花钱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极易使他们产生错误的价值观而误入歧途。

三、留守儿童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发现在调查中的留守儿童一般都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无人看管,缺乏监护;二是家不完整,缺少家教;三是远离父母,缺少关爱。其中:

留守儿童面临五大问题

一是生活问题: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缺少父母的照顾,容易在营养状况、身体健康等方面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年幼的阶段,孩子的养育、保护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不能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问题容易出得多一些。比如,在九嶷洞村留守儿童能够按时接受各种预防性疫苗的比例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现在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自己的亲戚或隔代老人看管,有的留守儿童甚至实际上就没有监护人。

二是心理问题:由于得到的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许多孩子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其实特别想和家人在一起,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与家人产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甚至行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容易出现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

三是教育问题:在我们走访中得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务劳动甚至一些农活都落在了留守儿童身上,不能保证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学习成绩因此而有些下降。临时监护人对孩子学习的督促帮助不够、方法不当,也容易使孩子产生厌学、弃学现象。由于目前农村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偏低,有些孩子进城后跟不上学习进度,不得不返回农村;有的由于家长不断在农村、城市之间变动,孩子也会随之由留守到流动再到留守,不能及时接续学业。我们调查的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的入学率相对高一些,初中阶段则呈明显下降趋势,辍学率比较高。更可怕的是,竟在走访中有监护人说出不可能也没能力让孩子上高中的话语。

四是道德问题: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道德素养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据当地村支书透露,在该地留守儿童违法违纪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

五是安全问题:另根据网上公安部门有关调查显示,在被拐卖的儿童当中,流动儿童占第一位,留守儿童占第二位。有些地方出现的女童被xx的恶性案件中,也是留守女童居多。据报道,在XX年湖南洪灾遇难的12名儿童中,11名都是留守儿童,这说明没有父母的呵护和指导,留守儿童缺乏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的特殊性,使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残缺的家庭教育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在九嶷洞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了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了以上诸多的问题。

四、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

1、家庭方面

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尽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科学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要单方面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孩子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中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情况严重的问题,可以通过兴办农村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亲子沟通方式,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谐发展。家长学校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开办临时监护人培训班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2、学校方面

要进一步加强幼儿园教育管理机制。幼儿园是直接教育管理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实体,教育措施的制定应当包容更多的关爱帮助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内容,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更多关怀和呵护。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增强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2)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

在学校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并使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子女学习情况;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聘请专家或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3)广泛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

如亲子活动等,加强家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幼儿互助互爱,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推行寄宿制管理,对部分不能得到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可动员家长将其转入学校寄宿,由专门教师负责其饮食起居生活。实行寄宿制管理的孩子有着相似的经历,对他进行集中管理,不但容易唤起孩子的自信,而且能激发学习热情,增强集体归属感。

一、问卷调查

1、问卷的设置及意图

本问卷共设计有8类问题:留守儿童的吃、住、用;与父母联系频率;双休日安排;父母不在家的困难;学习情况;老师的关心程度;今后的希望;16个小题。题型为封闭选择和开放问答两类。目的在于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现状。

2、调查的过程与方法

二、现状分析

1、数据的汇总

回收答卷52份,52份答卷均有效。为了便于统计,只随机统计50份。统计具体结果见附表。

2、现状的分析

[简析]实际上没有父母直接监护的占18.3%,加上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总共就占总数的70.1%。这些儿童要么缺乏父爱,要么缺乏母爱,当然就极有可能性格发展缺失。尤其在对其管理、生活安排方面缺乏应有的照顾和爱护,由此,他们的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甚至变异滋生蔓延,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影响学校影响社会。

(2)监护不能落实。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占56%;无人监护占26%;其他亲戚监护占18%。

[简析]隔代监护,一是心理代沟太深,祖孙难于沟通,二是祖辈过度溺爱,百依百顺,三是没有教育理念;亲戚监护,日子一长,孩子或多或少有过失,只要亲戚批评责备,他们之间就有可能产生心理隔阂,严重的甚至闹矛盾;没有人监护,不仅这些孩子心理没有安全感,而且很多事情就有可能因拿不准主意而失误。

(3)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32%的留守儿童双休日的生活水平与在学校寄宿差不多;人均每周包括乘车的零花钱6.28元;

[简析]吃穿住是人生最基本的需求,从上述数据看出,很多留守儿童基本生活都无法得到满足需求。

(4)父母亲情淡薄。36%的留守儿童与父母不是经常联系;与父母双方经常打电话的占18%;父母经常给我打电话只占46%。

[简析]父母亲情是儿童子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元素。这种东西是任何事物都无法代替的。然而,现在的父母,由于没有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有的因为生活所迫,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甚至连电话就不与孩子联系。这样孩子就感到没有根基没有依靠,没有自主没有目的,如空中的落叶,时常无所适从。

(5)家务劳动繁重。80%的留守儿童在双休日要做家务劳动;52%的留守儿童要在双休日做饭。90%的留守儿童自己洗衣服。

[简析]本来让孩子们劳动可以培养劳动观念,但这些孩子做家务劳动都是在被动进行,因此对家务劳动大多感到厌倦。同时,有孩子也的确由于学习时间紧而没有劳动时间,有的孩子还真的有很多家务劳动不会做。这样就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心理的压抑和具体的困难。

(6)老师关注太少。本期以来,46%的留守儿童还没有老师找他谈过话。

[简析]留守儿童应该是我们教师关注的重点,然而从调查看,我们的教育工作还的确很不到位,竟有46%的留守儿童在将近两个月的教学时间里没有与老师谈过一次话,即使是批评也是如此。

(7)学习压力很大。50%的留守儿童感到学习压力大;30%的留守儿童明显表示学习成绩不好;部分表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识字,不能辅导学习,想学好没有条件。

本来适当的压力有利于学习,但留守儿童的压力一是来自多方面,二是压力太大。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人及时为他疏导,就有可能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8)心理压力太大。60%以上的留守儿童表示为不会做饭,不会洗衣,遇事不能拿主见,思念父母,16%的留守儿童为今后的生活着急,部分留守儿童感到孤独,失望、羡慕别人;烦恼,既要照顾自己,还要为家里弟妹、外婆的生活安排,家里的大小事务由自己处理;得不到同学不理解;有时遭别人歧视等。

[简析]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虽然具有了独立意识,但毕竟经历不够、能力不足,对父母还具有很强的依附性。然而,这些留守儿童不会做饭洗衣,遇事拿不定主意,思念父母,感到孤独、失望、烦恼、得不到理解,遭人歧视,甚至为今后的生活着急,等等。显然,对同样一个十二三岁的留守儿童来说,所担当的负荷肯定是超载的。

三、对策探悉

1、成立自立组织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在于引导他们建立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据调查,这些儿童中有个别孩子很懂事,能正确看待自己的处境,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我们更应理解父母的难处,更应为父母减少担心,于是觉得,在家里累点苦点也很自然。因此,我们认为,班级应该成立独立儿童小组,学校要成立独立儿童委员会,要选用其中具有独立能力的孩子担当成员,从而扩大他们的影响,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让他们在老师、学校的引导下自己管理自己,从而保障自我锻炼。这样,既可增加心理倾述渠道,增进伙伴之间的友情,又可找到家的感觉,同时自己的组织便于随时请教,随时求助。

2、建立专门档案

从我们的调查看,现在的这些孩子最缺的除了极个别经济十分困难外,最缺的不是财物,而是情感,尤其是留守儿童。因此,不论是一个班级,还是一所学校,我们都应把他们作为我们教育的重点,在教育活动中,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他们。但从现有状况来看,很多学校如我们调查情况相似,对其关注不够,有的甚至漠视了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认为,不管是班级还是学校必须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要跟踪他们的成长过程,从而保障对他们生活上的必须求助,对心理上的及时疏导。

3、定期召开会议

留守儿童问题应该是当今教育的新问题,也是当今教育面临的难点问题,而且学生所占比例大,涉及问题多。因此,不管是学校还是班级,每期都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留守儿童问题,要形成会议制度,要通过会议形成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决议和制度。从而保证班级、学校在决策上的政策支持,同时,促使我们把握和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重心,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

4、设立咨询机构

留守儿童的问题并不全是共性问题,不同儿童往往其问题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果从组织的角度,以集体的活动形式去解决个性问题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因而,针对留守儿童的别个问题和个性问题,学校还要设立相应的咨询机构,一是便于作个别心理疏导,二是便于为遇事拿不定主意的孩子出谋划策,三是保证了专门途经,如:设立学生请教处(或者独立儿童办公室),成立独立儿童热线,确定接待时间(如课外活动),委派热心且懂心理的老师负责接待。

儿童进行劳动教育的建议篇6

 

市政法委:加强对侵害妇女儿童权益重大疑难案件的协调指导,督促各成员单位履行职责;牵头召开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会议,审定会议论题;组织成员单位开展妇女儿童权益问题的调查研究,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

市人大内司委:适时制定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法规、条例;组织对《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视察、检查,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重大案件进行监督。

市法院:指导和监督全州各法庭及时审理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各类案件;结合办案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宣传活动;积极吸纳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和维权工作经验的妇联干部担任人民陪审员,参与涉及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案件的审理;健立健全维权合议厅或妇女维权席、少年维权合议厅,加强对妇女儿童的权益保护。

市检察院:加强对侵害妇女儿童刑事案件的审查批捕和审查公诉工作;加大对涉及妇女儿童权益各类案件的监督力度,保障案件的依法公正处理,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市公安局: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解救受害妇女儿童;加强防范措施,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有效遏制针对女性的家庭暴力行为;查禁取缔“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市司法局:加大有关妇女儿童权益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做好市妇女法律援助中心、148法律咨询热线、家庭暴力伤情鉴定中心工作,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女性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市教育局:保障适龄儿童入学率,控制适龄儿童特别是女童失辍学;保证九年义务教育,保障在招生、毕业就业指导中坚持男女平等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性别歧视;积极开展对农村青壮年妇女的实用技术教育和扫盲教育。

市民政局:加强对属于社会救济对象的妇女儿童的救助工作;逐步建立受暴、受虐妇女儿童救助中心;认真贯彻实施《婚姻法》,研究解决《婚姻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市人事局:制定和落实有关保护女性人才的法规及政策;保障女性人才在招录公务员、评聘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先进职务、审核奖励及离退休待遇等方面与男性享有平等的权利。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保障女性在招工、就业、技能培训、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方面与男性享有平等的权利,纠正劳动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制定和落实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法规、政策;禁止使用童工;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市的生育保险制度。

市农委: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依法纠正剥夺或侵害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行为,保障农村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获得与控制经济资源的权益;在扶贫开发中给予妇女优惠政策。

市文体局: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查禁取缔文化市场中有害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文化经营场所和文化经营活动,查禁有辱女性形象、人格的文化产品。

市卫生局:以农村妇女健康保健服务为重点,建设并完善妇幼保健服务网络;围绕母婴安全,建立和完善生殖保健体系,降低婴儿及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市计生局:认真贯彻有利于妇女的计划生活技术服务、优生优育及生死保健服务的各项措施;提高计划生育服务质量,加强政策措施的管理与服务,保护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严格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   1  

州工商局:支持妇女举办个体、民营企业,充分发挥女性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为下岗女职工再就业提供政策支持和优质服务;查处在广告和企业名称中有辱女性形象、人格的行为。

市信访办:受理涉及女性权益的信访案件,加大对侵害妇女儿童权益重点信访案件的协调督办力度;加强对有关妇女权益的信访情况的分析研究,减少妇女群众和突发事件的发生,保障弱势妇女群体的合法权益。

市妇联: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妇女法律素质;做好来信来访工作,参与处理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重大案件;积极参加有关执法检查与监督活动;承担维权协调组办公室的工作任务,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

 

 

 

 

××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领导小组

儿童进行劳动教育的建议篇7

为全面准确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生存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迫切需求,20__年国务院农民工办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列为前瞻性研究课题,全国妇联为此联合有关专家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方法

1.研究目标

我们将本次研究的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第一,进一步全面准确地把握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和基本特征;第二,深人研究不同年龄和性别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状况和问题,认识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层特征与需求差异;第三,认真总结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经验和不足,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落实和发展相关政策服务。

2.研究方法与特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全面考虑儿童生存发展需求的多面性与特点,本研究将“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研究⑴主要是通过对20__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推断,把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在数量、区域分布、年龄、性别、受教育状况、监护人情况等方面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

定性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了解政府机构相关人员、儿童和家长及其他监护照料者的认识、需求和看法,客观准确地判断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二是总结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一步提出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的特色和切入点在于:

一一按年龄分层,将农村留守儿童分为幼儿(0--5周岁)、义务教育阶段儿童(6--14周岁)和大龄儿童(15--17周岁)三个部分,了解其各自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并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一将性别作为贯穿年龄分层与问题分析的一个基本视角和主线,认识并揭示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与需求的性别差异。

一一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以定量研究为基础,把握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状况和主要特征。通过定性研究了解不同留守儿童群体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讨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政策制度环境,探讨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需求的对策建议。

现将课题研究的主要发现与结论介绍如下。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现状与基本特征

本研究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分析,以258万人口抽样数据为依据。抽样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户的方法从20__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中抽取。本报告引用的所有数据资料均为加权之后的结果。

本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筛选,根据人口抽样资料提供的儿童的个人记录及其所在户的其他个人信息逐个进行。

1.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规模和发展变化

按照前述定义,根据20__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可以确认0--17周岁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比例为21.72%,据此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和20__年相比,20__年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农村留守儿童已非常普遍。

2.农村留守儿童的结构和分布

各年龄组所占比例随年龄增长先缓慢上升后下降。从0周岁到15周岁,各年龄组的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基本呈随年龄增长缓慢上升的趋势,但从16周岁组开始的比例迅速下降。在按年龄划分的学龄前(0-5周岁)、小学学龄(6-11周岁)、初中学龄(12-14周岁)和大龄(15-17周岁)四组中,各组所占全部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分别为27.05%、34.85%、 20.84%和17.27%。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约3000多万。各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构成情况基本接近。大部分省份的农村留守儿童中,小学适龄儿童较多,如:四川、安徽、广东、湖北、江苏、重庆等;但河南、湖南、广西、山东等省区的幼儿更多;初中以上适龄儿童比较多的省份是四川、安徽、湖北、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等。

性别比偏高,特别是在低年龄组,大部分省份的农村留守男童多于农村留守女童。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男孩占53.71%,女孩占46.29%,性别比为__.75。从各年龄组的性别构成上看,各年龄组的男孩数均多于女孩数,而且年龄越小,性别比越高,这种趋势表现得十分稳定。总体看,各省农村留守儿童的性别比差异,与当地儿童的性别比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大部分省份的农村留守男童多于农村留守女童,农村留守男童少于农村留守女童的省(市、区)只有北京、上海、内蒙古、宁夏、新疆。

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分布在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等省。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十分集中,而且多数居住在中南部的省份。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6个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超过半数,达到52%。除上述六个省外,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排名前十位的还有广西、湖北、贵州和江苏。农村留守儿童分布集中的十个省份中,多数属于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省,但广东、江苏由于省内劳动力流动,从而也产生了一定规模的农村留守儿童。

3.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

超过半数的农村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按其监护类型,农村留守儿童目前的家庭结构如表2-1。

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父母一方外出留守儿童占47.14%。父母双方外出留守儿童占52.86%,如表2-2。

不同年龄组儿童的家庭结构有一定差异。从不同年龄组的分析可以发现:年龄越大的农村留守儿童中单亲外出留守的比例越高。在更加详细的分类中发现,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增大,“和母亲单独留守”、“和父亲单独留守”的比例都增大,但和父母亲一方以及祖父母一起生活的比例却在降低,而在年龄更小的儿童中,双亲外出留守的比例反而更大。表2-3中的数据显

示,双亲外出并与祖父母一起留守的儿童中,0-5周岁所占比例最高,达40.19%。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并非“年迈体弱”,但受教育程度偏低。通常认为,留守儿童被留在家乡由“年迈体弱”的祖父母照顾,但从数据上看,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农村留守儿童祖父的平均年龄为61岁,祖母的平均年龄为59岁。绝大部分祖父母年龄在50一70周岁之间,其中50一59周岁的祖父、母分别占43.19%和47.64%。留守儿童祖父母的受教育状况主要为小学或者未上过学,留守祖父的受教育程度比祖母相对稍高,祖父中只念过小学和未上过学的比例为74.96%,祖母的该比例为84.02%。

4.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状况

农村留守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机会基本能得到保障,接受初中教育的机会尚未得到完全保障,但其受教育状况仍然好于农村其他儿童。

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念书,男孩在校的比例为92.58%,女孩在校的比例为92.01%。男孩未上过学的比例为1.75%,女孩的这一比例为1.82%。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男女留守儿童受教育机会的差异极小,男孩的在校比例仅比女孩高0.48个百分点。比较而言,各个年龄组农村留守儿童的在校比例都高于全部农村儿童的在校比例,特别是15-17周岁年龄组,农村留守儿童的在校比例仍然达80%,而农村儿童的在校比例只有70%。

部分中西部省份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应该受到重视。部分中西部省份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相对较差,辍学比例较其他省份高。

5.农村留守幼儿状况

我国0一5周岁农村留守幼儿占全国农村同龄儿童的比例为30.46%。

农村留守幼儿集中分布在中西部人口大省。农村留守幼儿的数量超过100万的省份有四川、安徽、河南、湖南、江西、贵州、广东,这7个人口流出大省学龄前留守儿童总和占全国学龄前留守儿童的65.97%。

监护类型以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为主。农村留守幼儿隔代监护最为常见,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留守男童比例为37.38%,女童比例则更高一点为38.73%。在单亲监护中,和母亲一起生活的比例高于和父亲一起生活的比例,男童和母亲单独留守或者和母亲及祖父母一起留守的比例为42.1%,女童相应的比例为40.03%,和父亲单独留守或者和父亲及祖父母一起留守的比例很小。

6.大龄农村留守儿童就业状况

三分之一的15一17周岁农村留守儿童初中毕业以后开始外出打工。数据显示,15-17周岁组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比例虽然较高,但与小学和初中学龄儿童相比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三分之一的大龄留守儿童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

绝大部分已经就业的农村留守儿童依然从事农业工作。15一17周岁农村留守儿童中在业的比例为12.53%。在业农村留守儿童中83.15%为土地承包者,其他还有一些在私营企业工作,有些为个体工商业者等。男性务农者多于女性,而女性进私营企业者多于男性;女性雇员多于男性,而男性自营劳动者多于女性。

三、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

1.农村留守儿童易产生的问题

一一亲情缺失问题。相关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33%的父亲、25%的母亲外出5年以上。而且60%一70%以上的父母是在外省打工,30%的父母每年回家一次,打电话成为留守儿童与在外父母联系的主要方式,但也有约2%的父母与孩子常年无联系。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儿童在面对自身变化、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等问题时,缺少父母的关怀,容易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一一生活抚育问题。由于部分农村家长缺乏科学的喂养知识,家庭的饮食习惯还基本是有啥吃啥,特别是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幼儿,科学喂养更是缺乏。据留守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的相关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体格生长发育指标水平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高于非留守儿童。

一一教育监护问题。从整体情况看,多数留守儿童与祖辈共同生活,由于老人文化教育水平较低,加之还有近一半委托监护人同时监护几个儿童,老人监护往往主要是照料孩子的生活。由于家庭将更多的教育监护责任“转嫁”给学校,但对于学校而言,由于教育资金不足,专业资源匮乏,面对留守儿童特殊需求,学校、老师常常是有心无力。

一一安全保护问题。相关调查显示,有56%的临时监护人经常关注并采取措施预防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但也有34%的人只是有时会注意,还有8%明确表示顾不过来。一些农村大龄留守儿童离开了学校,脱离了正规组织的管理,处于无人监管,自行其事的状态,容易侵害他人或受到侵害。留守儿童溺水、伤亡事故也时有发生。据有关部门反映,被拐卖儿童中,流动儿童居第一位,留守儿童居第二位。

2.不同年龄段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迄今为止,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和工作更多地侧重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占全部农村留守儿童40%以上的留守幼儿和大龄儿童问题一定程度上被农村留守中小学生问题所掩盖,以致对留守儿童问题认识一定程度上存在普遍化的倾向。目前,农村留守儿童中学龄前儿童、小学学龄儿童、初中学龄儿童和大龄儿童均已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儿童在不同的年龄段,其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也存在较大差异,只有分别加以关注,才能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开展更为扎实有效的工作。因此,本研究对不同年龄段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

(1)农村留守幼儿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一科学喂养问题。近20%的务工父母在儿童1岁前外出,其中30%在儿童出生1一3个月外出,相当数量的农村留守婴儿由于母亲外出得不到足够时间的母乳喂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一一情感和社会性发展问题。0一5周岁留守幼儿有55%和祖辈或其他人一起生活,由于缺少父母亲情呵护与亲子交流,对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都会有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一一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机会少。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托幼机构数量有限,农村幼儿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机会明显少于城市儿童。留守幼儿在家庭教育上的不足得不到正规学前教育补偿,早期发展受到局限。

(2)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一安全和青春期教育缺乏。父母外出导致对孩子的监管弱化,留守儿童特别是留守女童受到侵害的风险更大。

一一寄宿制教育需加强和规范。目前寄宿制学校在一些地方还不能满足农村儿童包括留守儿童的需求。部分已建立的寄宿学校由于管理薄弱,教育资源有限,监护范围、监护现状也达不到要求。

一一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面临困难。国家规定的以公办

中小学和流入地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政策,在一些地方尚未全面落实。受各地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及升学制度制约,部分流动儿童难以适应城市教育。

(3)农村大龄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一父母流动对学业完成具有一定影响。数据显示15一17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中,在校比例大幅度下降,辍学比例上升。而目前流入地政府有关促进流动儿童就学的配套政策基本以小学阶段的教育为主,初中阶段以后流动儿童的就学存在不少政策限制。中考高考制度、城乡教材和科目设立的不同等,也阻碍着留守儿童跟随父母进城就读。

一一多数农村大龄留守儿童就业层次较低、缺乏社会保障。部分农村大龄留守儿童在结束了初中教育之后即进入了劳动力市场。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低,学历上处于劣势,多数只能进入非正规劳动力市场,子承父业或延续低层次就业和边缘化的社会地位。他们中近9成的人工资收入低、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

一一大龄留守女童的害问题值得关注。留守女童除了面临和其他留守儿童相同的安全问题之外,还有着特殊的困扰与危机,近年来,留守女童遭受害的案件屡有曝光,而家庭、学校及社区往往缺乏对留守女童的有效保护以及性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近年来,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建立了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构,完善了相关政策,开展和深化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关爱活动,逐步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监护网络,扩大和强化了宣传范围及力度,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针对研究中发现的农村留守儿童及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1.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建议把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纳入国家和各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工作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部门工作规划,置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之中。要把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与各级政府实施儿童发展纲要结合起来,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各项权益保护列入纲要实施的监测评估体系。把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作为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以政府为主导,动员社会力量,确保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

2.推进相关法律政策的不断完善。

要加大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法律保护力度,确保《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的有效实施。要完善留守流动儿童的各项权益保障,强化法定监护人责任,完善委托监护制度,建立以家庭监护为主,以社区、学校或其他人员监护为保障,以国家监护为补充的监护制度。要积极推进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和住房、教育、卫生等相关法律政策的不断完善,逐步消除与户籍管理相联系的就业、医疗、教育等政策障碍,促进城乡、区域、部门之间相关政策的衔接与配套,保障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和流出地都能平等分享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

3.重视对家长和其他监护人的指导培训。

建议在政府部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等项目中,增加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增强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责任意识。要发展各类家长学校,全面建设农村家庭教育网络,拓展城乡家庭教育渠道,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农村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加强对监护人特别是祖父母的培训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监护意识和能力。

4.加强相关调查研究和政策研究。

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支持力度,使研究成果更好为国家和政府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农民工问题以及“三农”问题服务。当前要特别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研究,及时对各地经验进行总结和提升;加强相关创新性政策制度的可行性研究,积极探索农民工社会保障、探亲休假等制度;加强对农村留守流动幼儿以及大龄等儿童问题的研究。

5.针对不同年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开展更加扎实具体的工作。

要克服过于笼统、表面和形式化的倾向,针对不同年龄和性别农村留守儿童的需求、状况和问题,因地制宜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工作。要加强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动态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分层信息,为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和相关政策决策服务。

(1)解决农村留守幼儿突出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一完善留守幼儿的计划免疫和保健管理。提高预防接种服务水平,提高留守儿童保健的系统管理率;抓住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利契机,确保农村留守幼儿享有应有的基本医疗服务。

一一加强农民工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学前教育工作,将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之中。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投入,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托幼机构。城市流人地政府应扩大对流动人口子女入托、入园的接收能力,并提倡形式多样的托幼服务方式。

(2)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突出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一加强教育监护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和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等适合农村学生需求的教育管理模式,规范管理。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建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校外辅导站”等,对留守儿童进行关护,努力构筑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监护网络。

一一加强心理健康、法制与青春期教育。学校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加强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加强安全知识与青春期教育;社会综合治理等部门要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宣传法律知识,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行为,同时做好乡村、学校治安防范。

一一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均衡化发展。要改革教育内容、课程设置等相关教育制度,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制度。消除义务教育内容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改革高中报考和高考制度,保障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能够与城市儿童平等享有教育资源和服务。

(3)解决农村大龄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儿童进行劳动教育的建议篇8

为全面了解农村贫困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现状,给困境留守儿童争取更多的帮助,xx市xx区xx镇妇联组织专门的调研组,于4月中旬,对全镇15个村贫困留守儿童的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贫困留守儿童生存现状

据调查统计,xx镇有儿童1835人,其中男孩994人,女孩841人;留守儿童292人,在校留守儿童263人;贫困儿童46人,在校贫困儿童40人,其中小学在读21人,初中在读17人;父母外出打工的占72%;贫困儿童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1500元。通过调查发现,贫困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 、发展相对缓慢的村,这些村部分剩余劳力外出务工,孩子隔代,代管、单亲教育管理存在严重不科学性,家庭教育有严重断层;部分在家作田或者因病丧失劳动力,孩子家庭生活压力大,家庭教育缺失。

二、贫困儿童留守在学习、生活、健康等方面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据调查发现,贫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家庭教育缺位,导致儿童学习学习成绩较差。从调查来看,贫困儿童家庭生活拮据,很大一部分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大部分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这些长辈们长期溺爱孩子,家庭教育方法极其不当,严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另一部分虽然生活在父母旁边,但是由于父母忙于农活和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对教育学习的重视不够,没时间辅导孩子的功课,认为学习对于贫困的家庭来说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没有任何用处,因而对儿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儿童无心向学;还有一部分是父母因病丧失劳动力,长期在家毫无经济来源,只能靠低保维系生活,家庭困难,从而导致儿童过早的接触生活,面对生活中的现实,大部分家务劳动由儿童来承担,从而导致一些儿童心理压力大,体力透支、精力不集中、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二是因缺少父母关爱导致亲情缺失和监护缺少。这些贫困留守儿童还没有成年,心里或生理都处于转型期,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这些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心理的关爱尤为重要。长期缺乏父母呵护,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关系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障碍。有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不能很好地与人交流,遇到问题憋在心里;有的孩子因为缺少父母的情感和心理关怀,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显得比较孤僻和自卑。他们渴望与家人亲近,与人交流,需要精神上的强大支持,因缺少家长指导导致学业问题和行为偏差,有部分留守儿童甚至犯罪。

三是家庭经济差,导致儿童生活质量不高。贫困留守儿童多处于交通不便的村,他们的父母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学习,外出打工多数从事劳动密集型劳动,干的事是繁重脏活、苦活和累活,劳动时间相对较长,工资收入较少,一年难得回几次家;而留在家里的农民大都从事最基本的农活,经济来源单一且少,微薄的经济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全家人的基本生活。儿童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太少,父母难以顾及到他们的正常生活,造成部分儿童营养严重不良,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

三、贫困留守儿童救助工作情况

xx镇妇联组织民营企业主、镇属企事业职工和社会爱心人士等定期开展帮扶活动,积极做好贫困留守儿童救助工作,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镇妇联为每名贫困留守儿童建立了档案和联系卡,定期与孩子和家长进行交流,不定期地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做好谈心、救助、帮扶工作。 四、关于对贫困留守儿童救助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农村贫困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社会问题,它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当前,如何搞好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刻不容缓。现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

1、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领导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覆盖城乡的农村留守儿童扶贫领导机制。

2、逐步建立健全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儿童帮扶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指导和推进农村儿童扶贫工作向前发展。一是建立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城乡对接帮扶机制。利用创先争优活动的契机,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积极开展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一对一帮扶活动。二是建立农村贫困儿童扶贫救助机制。各级政府及有关扶贫部门要加强对儿童及其家庭困难状况的调查研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制定有效地扶持措施,切实保障特殊困难农村儿童获得应有的社会扶贫救助。三是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将儿童帮扶工作纳入本年度目标考核范围,作为单位和个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不断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扶贫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努力将此项工作长期不懈的抓下去;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农村儿童扶贫工作表彰大会,积极鼓励、表彰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扶贫工作全面开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