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8篇

时间:2023-07-30 08:52:10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篇1

本组患者53例,男48例,女5例;年龄60~91岁,平均75.5岁。均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其中已患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者7例。

方法:①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基本评估,并介绍主管医生、负责护士、作息时间、科室环境等。②住院时: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在治疗、护理的同时,介绍与疾病相关的医疗、护理要点及对疾病的认识。每用一种新药均向患者讲解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并对患者进行呼吸和排痰训练。③出院指导:使患者能掌握住院时的教育内容,定时复诊,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及行为,以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结 果

通过上述健康教育,本组患者均能讲出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相关因素。吸烟者全部戒烟,41例患者会做1种呼吸训练,38例患者制定了呼吸训练计划,5例患者及家属掌握了排痰方法,6例减轻心理负担,加强了对疾病的认识,表示积极配合治疗。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由未实施健康教育前的88%提高到99%。

健康教育要点

医学知识的教育:使患者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不断改变。

相关因素:有研究表明,心理情绪、反应障碍与慢性支气管炎感染发病有密切关系。与慢性支气管炎有密切关系的社会因素,主要由大气、环境污染、吸烟习惯、各种粉尘、某些有害气体被吸入呼吸道后,可使黏膜水肿,上皮细胞损害和脱落,引起支气管阻力增加,纤毛运动减弱,使整个呼吸道和肺内清除功能受损,为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提供了条件。

了解治疗及配合治疗的要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辅助治疗、心理治疗。患者在接受各种治疗时,必须让其了解解痉药和抗菌药的不同,区别镇咳药和祛痰药的不同,了解所用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减少不良反应的方法,讲解低流量持续吸氧的重要性。

治疗目标:制定治疗目标时,可分部步进行。若开始把目标定的过高,使患者对治疗信心不足,不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必然影响治疗效果,在制定治疗目标时。应根据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疗目标,对危重患者应有总的目标,可以按人的基本需要层次,问题的轻、重、缓、急制定治疗护理计划。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效果评价解决健康问题,逐步实现患者的康复治疗目标。

对疾病发展的认识及排痰的重要性:教育患者充分认识降低发病率和控制疾病发展的重要性,向患者讲解病情现状,指导患者极早认识排除痰液的必要性。

呼吸训练:①缩唇呼气法:用鼻吸气,经嘴呼气,把口缩小成吹笛状,呼气比吸气要长,把肺底部残余气吹出来,用力要适当不能过大,防止呼气时小气管过早陷闭,以利于肺泡气排出。②控制性深呼吸:在呼吸运动中,逐渐增加平稳呼吸的深度与呼气练习。当胸闷、憋气时,嘱患者进行深呼气运动,有利于症状缓解。③加压腹式呼吸法:经鼻吸气,吸气时腹肌放松,腹部鼓起,用口呼气,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下陷,同时用双手轻压腹部,以缩小胸廓,增加排气量。以上训练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熟练后可增加训练次数和时间。可采用各种,随时进行练习。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篇2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1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相关检查后均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中男59例,女21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4.5±10.5)岁,病程8个月~11年,平均病程(5.9±0.4)年;观察组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45.5±11.5)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病程(5.2±0.5)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主要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患者在治疗期间,如果病情得不到改善,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的心理,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因此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患者使其重新树立起治疗疾病的信心。②疾病知识的宣教: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的不同,护理人员尽可能多的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疾病的进展情况,此外还要介绍一些可以排痰的方法,以降低疾病的复发率。③生活方式指导:帮助患者改变以前不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嘱咐患者适当加强体育锻炼,防止感冒的发生,提高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食前不要过多的饮水,避免影响食欲。在饮食中要注意不可食用马铃薯、可乐、油煎食物等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忌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蒜、韭菜、芥末等食物,多食用一些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④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指导:指导患者在治疗期间要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使痰能顺利咳出体外。⑤呼吸训练:嘱咐患者定期进行呼吸训练,利用鼻子进行吸气,然后将嘴缩成吹笛状将气体呼出,2次/d,20min/次。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痰量明显减少,肺部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咳嗽、喘息等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各项指标和正常人基本没有区别;有效:痰量相应的减少,肺部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各项指标检测基本正常;无效:痰量、肺部功能、临床表现症状以及各项指标和之前相比没有任何改善,或还出现加重现象;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65例(81.25%),有效12例(15.00%),无效3例(3.75%),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显效58例(72.50%),有效9例(11.25%),无效13例(16.25%),总有效率为83.7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出现肺动脉高压2例(2.50%),肺炎性心脏病1例(1.25%),阻塞性肺气肿2例(2.50%),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患者中,出现肺动脉高压5例(6.25%),肺炎性心脏病4例(5.00%),阻塞性肺气肿4例(5.00%),并发症发生率为16.2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小结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篇3

【关键词】健康教育慢性支气管炎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以咳嗽、咳痰、喘息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表现,有并发肺心病及肺气肿的可能。本次研究对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8例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37-82岁,平均年龄(53.8±1.6)岁;慢性支气管炎患病时间1-14年,平均患病时间(5.3±0.6)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36-84岁,平均年龄(53.6±1.7)岁;慢性支气管炎患病时间1-13年,平均患病时间(5.2±0.7)年。上述三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纳入标准

① 患者有明确的慢性支气管炎病史;② 患者支气管炎患病时间在15年以内;③ 支气管炎本次发病时间在一个星期以内;④ 患者能够严格遵照医嘱接受治疗;⑤ 患者年龄在30-85岁之间;⑥ 排除合并患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⑦ 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3 排除标准

① 患者没有明确的慢性支气管炎病史;② 患者支气管炎患病时间在15年以上;③ 支气管炎本次发病时间在一个星期以上;④ 患者不能够严格遵照医嘱接受治疗;⑤ 患者年龄在30岁以下,或在85岁以上;⑥ 合并患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⑦ 患者不愿参与本次研究。

1.4 方法

采用常规支气管炎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主要内容包括:① 心理健康指导;② 疾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③ 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训练;④ 嘱咐患者坚决戒烟酒;⑤ 科学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指导;⑥ 全面的出院指导[1]。

1.5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支气管炎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慢性支气管炎病情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总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6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咳嗽、喘息等症状表现彻底消失,呼吸系统功能指标水平完全恢复正常;有效:咳嗽、喘息等症状表现明显减轻,呼吸系统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无效:咳嗽、喘息等症状表现没有减轻,呼吸系统功能指标水平仍然存在严重异常[2]。

1.7 数据处理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P

2 结果

2.1 慢性支气管炎病情治疗效果

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慢性支气管炎病情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n)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44 12(27.3) 19(43.2) 13(29.5) 31(70.5)

观察组 44 17(38.6) 23(52.3) 4(9.1) 40(90.9)

P值

2.2 支气管炎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中36例对支气管炎治疗期间护理服务满意,观察组患者中43例对支气管炎治疗期间护理服务满意。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2.3 临床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慢性支气管炎治疗计划共计实施(14.72±3.55)d,观察组慢性支气管炎治疗计划共计实施(10.82±2.63)d,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对患者的劳动力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疾病,患者通常需要多次住院治疗,使其经济负担明显增加,使生活质量显著降低。通过对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科学的健康教育,可使病情治疗后再次复发率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对广大慢性支气管炎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健康教育可以使疾病复发的可能性降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应该积极开展各项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方案实施健康教育[3]。

参考文献

[1] 朱珑,陈桂云.开展健康教育的临床实践与体会[J].黑龙江护理杂志,2010,6(2):55.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篇4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护理;健康教育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该疾病的发生通常与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有关。通常会出现咳痰、咳嗽等临床症状。老年人是慢性支气管炎的高危人群,且患者通常对于该疾病知识的认识不足,因而缺乏疾病预防意识,所以,病情容易反复发作。由此可见,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意义。本次医学研究就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观察对象,男52例,女48例,患者年龄18~78岁,平均(65.3±11.6)岁,病程为8个月~12年,平均(5.6±2.4)年。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单双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且两组观察对象基本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常规临床治疗以及包括药物护理、环境护理和心理护理等在内的基础性治疗,实验组观察对象在此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生活护理 嘱患者完全戒烟戒酒,向患者详细说明吸烟、饮酒可能对疾病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嘱患者适当增强身体锻炼,改善其耐寒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呼吸道疾病抵抗能力,降低感冒发生率,并随着季节和温度的改变适当增减衣物。

1.2.2呼吸训练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掌握适当的缩唇式呼吸法,也就是经鼻吸气后,用嘴缩成吹笛状,并将气体逐渐缓慢呼出,进行训练,2次/d,20min/次,以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

1.2.3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与其进行适当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适当给予鼓励和安慰,从而缓解其心理负担,保证患者以最佳的心理和身体状态接受治疗与护理。

1.2.4疾病知识宣教 护理人员应按照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和社会背景,对其开展针对性的疾病知识宣传教育,使其对疾病形成正确认识,从而掌握疾病控制和预防措施,避免慢性支气管炎症状的反复发作。

1.2.5有效咳嗽和深呼吸指导 护理人员应在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对其实施深呼吸指导,保证患者痰液能够有效、顺利地排出,避免呼吸道内发生分泌物阻塞现象。

1.2.6活动指导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适当下床活动,而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则应尽量保持卧床休息。对于疾病缓解阶段的患者,应选择晴好的天气出外锻炼和活动,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1.2.7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系统的自我护理计划,开展全面的出院指导,强化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疾病防控意识。同时,出院后应尽量少接触过敏原、刺激性烟雾和粉尘,进而对呼吸系统产生不良刺激,日常饮食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低脂肪、高蛋白食物为主,多食具有化痰止咳作用的水果以及新鲜的蔬菜,定期接受随访复查,以了解两组观察对象疾病复发、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等指标情况[1,2]。

1.3疗效评定依据 ①显效,指患者临床护理后,血常规等临床检查指标恢复为正常水平,痰量显著减少,肺功能明显改善,双肺哮鸣音、喘息、咳嗽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是显示改善;②有效,指患者临床护理后,血常规等临床检查指标有所改善,痰量轻微减少,肺功能有所恢复,双肺哮鸣音、喘息、咳嗽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③无效,指患者临床护理后,未达到上述临床评定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病例总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17.0软件分析和处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通过(x±s)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和表示,其他数据资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如果所得分析结果P

2 结果

2.1并发症 实验组50例观察对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观察对象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2.2临床效果 实验组50例观察对象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50例观察对象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采取适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形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深化对于疾病的正确认识。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促进患者摒弃原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或嗜好,从而巩固临床治疗效果。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措施,有助于患者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阻塞性肺气肿等并发症症状发生率的降低,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且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明显优于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对照组患者(P

综上所述,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措施,有助于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的提高,改善临床治疗有效率,提高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篇5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1

在医院呼吸内科临床上,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常见疾病之一,该病患者主要表现出咳痰、咳嗽,影响其正常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中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大多认为是多种病因共同导致,患者的病程较长,发病过程比较缓慢,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患者后期会因呼吸道感染,使其病情被加重,严重者甚至并发一种或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在治疗该疾病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配合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有助于增加临床治疗疗效。为了分析系统健康教育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此组研究随机抽选了我院收治的64例患者展开分析,并总结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护理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A组32例,B组32例。A组由12例女性与20例男性组成;年龄范围是28岁-68岁,平均(65.8±3.0)岁。B组由10例女性与22例男性组成;年龄范围是32岁-69岁,平均(68.0±4.0)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结果显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进一步的比较。

1.2 护理方法

在A组患者治疗期间,护士为其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口腔护理、消炎等,B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建立教育,具体内容为:

1.2.1 健康宣教 患者入院之后,护士要将医院的情况,注意事项告诉患者,并且用简单同时的语言向其讲解与慢性支气管炎相关的知识,增加其对于疾病的了解。另外,护士还要讲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告知患者,并将宣传手册,画报等发放到患者的手中,嘱咐患者认真阅读,掌握更多生活中应当注意的事项。此外,如果医院条件允许,护士可以组织所有患者开展多媒体疾病知识学习,通过观看与疾病相关的视频,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面对患者的疑问,护士应当积极、耐心且详细地讲解。

1.2.2 心理健康指导 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是慢性疾病,很难在短暂的时间捏治愈,加之疾病会反复发作,很多患者容易出现担心、焦虑的情况。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护士应当积极与之交流沟通,用和蔼的态度以及温柔的口吻,鼓励患者积极蛮对现实,同时对其加强心理疏导,对患者给予更多的鼓励与安慰。在此过程当中,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积极满足其需求,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转移患者注意力,排除其消极的情绪,进而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提升基依从性。最后,护士要鼓励患者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面对治疗,促进机体恢复健康[2]。

1.2.3 运动健康指导 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护士要帮助其创建一个健康、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调节好病房内的温度与湿度,定期开窗透气,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此外,护士要指导患者加强运动,增强患者体质,提升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同时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1.2.4 排痰及饮食指导 在住院期间,护士要为患者制定一个科学合理且健康的饮食方案,嘱咐患者尽肯能多摄入一些高蛋白质的食物,同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摄入足够的维生素。此外,为了促进患者排痰,护士要嘱咐患者每天多喝水,然后指导其深呼吸,指导其科学的排痰方式,便于患者的呼吸道时刻保持通畅。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接受治及配合相关护理服务后,比较其发生并发症的情况。

1.4 数据分析及处理 所有数据均借用SPSS19.0处理,计量资料为±s,用t检验;计数资料为“%”,用检验,若P

2.结果

A组3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经过基础护理后,有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分别是4例阻塞性肺气肿、3例肺源性心脏病、2例肺动脉高压,并发症的发生率是28.13%;B组32了患者在A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后,仅有3例发生并发症,分别是2例阻塞性肺气肿、1例动脉高压,并发症的发生率是9.38%,B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显著优于A组,P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气管黏膜、支气管、周边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之一,其主要发病群体为老年人,并且大多数患者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出现紊乱,局部免疫力下降所致。临床中,该疾病患者的表现主要有咳血、喘息咳痰、胸闷等等,极容易引发肺心病、肺气肿等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有损害其机体健康。在治疗过程中,为了大幅度缓解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开展全面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3]。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篇6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8-101-03

慢性支气管炎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为气管及支气管的黏膜和周围组织发生了慢性的非特异性的炎症反应,一般由感染因素或非感染因素引起[1]。本病具有缓慢进行性发展、反复急性发作的特点,可逐渐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最后发展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对患者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多方面因素均会影响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健康教育是预防病情进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促进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进行长期有效的规律治疗,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3]。本研究对2011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治疗的15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治疗的15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并经常规检查及病理检查确诊。男85例,女67例,年龄60~78岁,平均(63.5±10.7)岁,病程7个月~21年,平均(10.1±1.7)年。合并呼吸衰竭43例,合并肺心病106例。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形式 (1)一对一指导。(2)团体讲解。讲解的形式可以采用讲座、咨询及采用多媒体的方式。(3)专科知识讲座。(4)免费发放健康教育手册。

1.2.2 健康教育内容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响因素等疾病相关知识,避免诱发因素,使病情反复发作次数减少。(2)饮食指导。对无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给与足量的水分及热量,饮水量以每日1500~2000mL

为适宜,适当摄入蛋白质及维生素C及维生素E等各种维生素,治疗期间戒烟限酒,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4]。(3)加强锻炼。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等呼吸机锻炼;呼吸操及有氧运动等全身锻炼;选择运动项目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运动习惯及爱好,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有氧活动,频率为5次/周或以上,时间30min/次为最佳;以每次运动后患者不感觉劳累为适宜强度;如果有不适感觉,如头晕、心悸等应停止运动。指导患者进行冷水洗脸、洗鼻等耐寒锻炼[5-6]。(4)用药指导。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用药要严格遵照医嘱,尤其是抗生素及激素类药物,使患者了解正确服药对慢性支气管炎病情的控制、临床症状的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7]。此外,对家属的安全用药知识教育也要提高重视程度,使患者家庭成员对患者用药起到协助及督促的作用,降低用药不当导致的意外发生的风险。(5)心理指导。慢性支气管炎为常见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8]。患病后患者受疾病的困扰,对治疗费用方面的担忧等均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好转有较大的影响,医护人员在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降低不良情绪发生率,或者减轻不良情绪的程度,促进疾病康复[9]。

1.3 统计学方法

结果数据由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疾病知识知晓率比较

健康教育后疾病知识、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健康膳食知识、吸烟危害及慢性支气管炎并发症知识知晓率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健康教育前后健康行为情况比较

健康教育后合理膳食、戒烟行为患者比例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传统的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

会医学模式,护理工作的重点不仅要针对疾病,还要针对健康教育[10]。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可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使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消除或减轻,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5]。慢性支气管炎在老年人中有较高的发生率,且男性患者偏多,本病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对患者的劳动能力有严重影响,常因反复发作多次住院治疗,使患者的经济负担加重,生活质量降低[11-12]。大部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对相关治疗了解不足,健康教育的开展及健康指导对患者能否顺利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对15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饮食指导、加强锻炼、用药指导、心理指导。健康教育的效果有两个方面,其一,健康教育后提高了疾病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后疾病知识、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健康膳食知识、吸烟危害及慢性支气管炎并发症知识知晓率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谭志贤,彭勇珍,陈燕霞.6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601,603.

[2] 聂树梅.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相关行为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5):566-567.

[3] 姜红.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健康教育[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3(11):166.

[4] 汪池凤.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的干预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8):1493-1495.

[5] 常明凤.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2):319-320.

[6] 吴琼.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331-332.

[7] 林煜华,贺舰灵.系统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作用[J].内科,2013,8(4):440,448.

[8] 杜美芳.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241.

[9] 杨子江,荆明霞.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及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1776,1783.

[10] 潘分乔,王春煦,石玉兰,等.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的应用体会[J].河北中医,2009,31(9):1404-1405.

[11] 谢艳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194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篇7

关键词:健康教育;慢性支气管炎;护理效果;影响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指的是支气管黏膜、气管及其周围组织出现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的一种病症[1]。临床常见病症有咯血、咳痰、胸闷、喘息等症状,还易发肺气肿、肺心病等并发症。由于该病症的发病率比较高,且病程较长,需要反复住院,因此,对患者的身心均造成很大影响。为减轻患者的痛苦,加快身体的康复,需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我院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护理基础上再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内科收治的6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及胸部X线片检查证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35~85岁,平均年龄(54.3±6.2)岁;病程8个月~10年,平均病程(4.5±3.2)年。对照组33例,男性22例、女性11例,年龄32~86岁,平均年龄(53.8±7.1)岁;病程10个月~9年,平均病程(4.8±2.8)年。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如咳嗽、哮鸣音、咳痰等。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干预,如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环境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1.2.1心理疏导 由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易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患者常因此而出现焦虑、紧张等心理状况。因此,需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然后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注意在进行心理疏导时,语言应通俗易懂,少用医学术语,健康教育的内容针对患者存在心理问题展开,并贴近患者的日常生活,提高其治疗的信心。

1.2.2饮食及作息指导 指导患者多进食蛋类、肉类、水果、蔬菜等食物,并忌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腻等食物,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酒,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根据呼吸困难程度进行运动,鼓励患者多进行日常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

1.2.3疾病知识的普及 可通过发放宣传册、个人宣教等方式向患者普及疾病的相关知识,如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主要临床症状、日常生活护理方法、注意事项等知识,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注重对患者进行用药使用教育,告知患者不能胡乱吃药,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服药,并坚持长期服药,不能擅自断药。同时,告知患者要进行定期检查,以了解身体的恢复情况。

1.3疗效评定 显效:患者的体征以及临床症状消失,进行实验室X线胸片检查显示指标正常[3]。

有效:患者的体征以及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进行实验室X线胸片检查提示出现好转。

无效:患者的体征以及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更为严重。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P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痰、咳嗽、喘息等,并易反复发作,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和恰当的防护,则可能发展成为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一方面增强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程度,提高治疗信心;一方面促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让其有计划、有目标地完成护理计划,从而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包括心理疏导、饮食及作息指导、疾病知识的普及等,该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4%,明显高于只采取一般护理干预的对照组(73.7%)。可见,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永.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10):246-247.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篇8

【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127-02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气管及支气管粘膜周围组织出现非特异性感染,从而出现的一种病情缓慢的支气管炎症疾病,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免疫功能不断衰退,病毒感染抵抗能力下降,更易引发慢性支气管炎症疾病,此种疾病极易引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以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严重威胁老年患者身心健康。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自发的改变生活方式,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为此我院对此进行一次临床资料调查,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本次临床研究中,主要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12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人,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区间为60岁~78岁,平均年龄为68±15岁,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照组60人,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年龄区间为61岁~80岁,平均年龄在69±18岁,对患者单纯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程度有可比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在本次临床资料调查中,我院对60例对照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常规护理,通过抗生素及激素药物使用,帮助患者控制感染、祛痰平喘。对60例观察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护理干预,包括入院宣教,座谈会,出院宣教等几种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①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理知识、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等,从而加深患者及家属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认识,让患者对此种疾病有所重视。②饮食指导,每天摄取足够的热量与水份,通常情况下,每日饮用1500~2000ml的水,同时补充足量的维生素C与维生素E,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③训练指导,每日进行适当的训练,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竞走、打太极拳等等,运动频率以每周五次为最佳,每次锻炼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左右,不可运动过渡,若是出现心悸、头晕等不适症状,患者要及时停止运动[1]。④用药指导,主要以抗生素类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为主,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安全用药知识,防止出现用药不当产生的危险,从而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发展。⑤心理指导,由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反复迁延性疾病,很多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对患者的病情康复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我院要求医护人员要耐心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心理辅导等,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

13临床观察指标本次临床研究主要观察指标为生活习惯改善率、生活习惯改善率、再次复发时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对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病,主要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发的一种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慢性炎症。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自身免疫能力不断衰退,抗病毒感染能力也不断下降,相比较青年人,老年人更易患上慢性支气管炎疾病[2]。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疾病迁延反复发作,极易引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随着临床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不仅限于疾病护理,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也成为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方式,让患者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知识增加了解,自发的改善生活方式,这无疑有利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控制病情,为此我院专门针对于此进行了一次临床资料调查[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