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女性语言特点8篇

时间:2023-08-02 09:26:08

女性语言特点

女性语言特点篇1

首先,犯罪的逻辑性存在于言语的逻辑性中。维特根斯坦指出:命题反映事实结构并且与事实具有同样的逻辑形式,语言就是对事实的描述,因此,语言是世界的逻辑图像。“留声机唱片、音乐思想、乐谱、声波,彼此之间都处在一种图式的内在关系中,这就是语言和世界之间的关系,它们的逻辑结构都是共同的。”[3]对犯罪而言,犯罪言语就是犯罪的图像。关于犯罪原因,历来众说纷纭,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最终都落脚到犯罪人身上,引起犯罪人世界图像的变化,而这种世界图像的变化必然体现到语言上。语言是存在的家,也是犯罪存在的家,犯罪的原因均可包容于语言中。“图像是实在的一种模型”,图像离不开实在,犯罪人的语言是被环境所决定,正是在这一点上,实证学派主张决定论,然而,“我们给我们自己建造事实的图像”,在这里面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反映了康德“人为自然立法”同时也“为自己立法”的思想,就是在这一点上,古典学派主张自由意志论。实际上二者是有机统一于语言中的。

其次,犯罪的意向性存在于言语的意向性中。行为的指向与言语的指向是一致的。个体描述人和事时所使用的词语和结构,往往比事物本身更有意义。意向性的存在使语言与心灵与行为紧密联系起来。对此,塞尔提出“语言哲学是心灵哲学的分支”的命题,指出,人通过自己的意向把那些使意向状况得到满足的条件转移给了相应的对象,从而把自己的意向加给了本身并不存在意向的对象身上。[4]因此,行为只不过是人类言语的一部分;心灵通过意向,把语言和行为结合在一起,使人类和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

意向作为语言和行为的共同根基,保证了语言和行动的协调。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语言的界限明显来自意向性的界限”,但塞尔同时特别强调了语言在表达事物中的特殊作用,他指出:“甚至可以说离开由语言提供的描述系统,我们就不可能有社会性的意向系统”。[4]198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许多哲学家赋予语言以本体论的地位。对犯罪而言,语言是犯罪的重要的核心的组成部分,传统犯罪学或以行为人为中心,或以行为为中心,但都未能给予语言以充分的重视,这是不可取的,语言哲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空间,帮助我们克服传统主客二分研究模式的局限,更全面地理解犯罪和犯罪人。

索绪尔区分了语言和言语,指出,“言语中没有任何东西是集体的;它的表现是个人的和暂时的。这里只有许多特殊情况的总和,其公式如下(1+1′+1′′+1′′′……)。”[3]330对性别差异而言,男性的言语和女性的言语也是不同的,其公式应该是(1+1′)。言语差异带来犯罪差异,女性犯罪特点与女性言语特点密不可分。

(一)女性言语的特点

语言学家泰南提出不同的话语、不同的世界的概念。[5]男女言语差异首先体现在词汇使用上。女性常使用闪避词,以避免直截了当的表态;多用强化词、感叹词,以达到夸张效果。在句法使用特征上,差别表现得更明显,在语言表达上男性倾向于使用一种直接的表达方式,而女性趋向于婉转的表达方式。一些调查发现,女性使用疑问句的次数是男性的2.5倍。在语言的取向上,女性带有比较多的情感色彩,属于情感型。男性则注重事实,情感色彩较弱。[6]两性沟通风格差异也是明显的,男性的谈话多为公共性谈话,像报告式、主题式的谈话,不主动,其目的在提供信息,展示自己的才能;女性的对话方式采私下谈话,以寻求亲密关系,像情感式或人际关系式的谈话,主动谈话,其目的在于促进彼此的亲密关系,重视支持、肯定与和谐。两者差别体现在说话的出发点是注重地位还是强调关系。

(二)女性言语特点对女性犯罪的影响

1.低犯罪率

女性以交际为中心,注重对方反应。语言较温柔的特点使女性与谈话对象发生冲突的概率较低,因此,女性的犯罪率也较低。而男性以自我表现为中心,注重维护自我地位,语言较刚硬的特点使男性与言语对象之间发生冲突的概率较高,因此,男性的犯罪率较高。德国犯罪学家汉斯•约阿希姆•施泰德认为,在当今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中,犯罪女性大致为犯罪总数的10%~20%,在发展中国家则是3%~5%之间。[7]我国天津市的统计数字也说明了这点。[8]从宏观上考虑,女性的低犯罪率与女性语言受控制程度较高有关。韦伯区分了两个领域:由男性主宰的公共生产领域以及妇女和家庭所属的家庭消费领域。这一区分对资本主义而言是基础性的。工作和家庭的分化,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分化,使妇女成为非正式社会控制中的工具。女性比男性受到更多的监管,而且这项任务就落到母亲身上,于是,妇女发现她们被封闭在小家庭中,而不能去自由面对外面的世界。哈根认为,妇女是被过度社会化的,更确切地说,她们所受到的控制过多。[9]这种控制鲜明地体现于语言中。在西方社会,公共领域属于男人独占的领地,女性在公众生活中的历史性沉默,以及女性在政治和文学表述中发声的尝试,成为女性主义研究的主题。女人必须在公共领域保持沉默,英语中有相当多的词语是用来形容那些能够发出声音的妇女的,如骂街、悍妇、长舌妇、唠叨、母老虎、泼妇骂街、母夜叉、鸦雀、碎嘴子、应声虫、八哥、多嘴多舌等。[6]113在许多研究中,与发声相对,沉默通常被看作是被动和软弱的象征。[10]这些被否认了语言能力的人,她们的经验不能广为人知,因此她们不能影响其他人的生活或历史过程,相应的,她们犯罪的机会也较小。

2.犯罪类型差异

男女语言差异也体现在犯罪类型上,男性语言直接而肯定,较少使用调节结构,附加疑问句,说话音量大,通过加大音量强调重点,发音不够标准,句法不规范的成份较多,因此,男性犯罪中直接侵害被害人的利用身体的暴力犯罪较多,而女性说话比男性更含蓄,通过音调变化来突出重点,语言较标准得体,因此,女性犯罪中隐蔽侵害被害人的非暴力的犯罪较多。男性犯罪中抢劫、伤害、聚众斗殴和占据主要地位,呈现出直接性、暴力性和公开性的特点,而女性犯罪中,具有直接暴力色彩的抢劫罪的比重远低于男性犯罪,其余主要犯罪均为非暴力性的犯罪,总体呈现出间接性、非暴力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女性柔婉的言语方式是社会塑造的结果。大众认可的女性气质(feminine)是:女性要有同情心,要温柔。人们都惯于把女性的谈话看成是无聊的、模糊不清的、感彩浓厚的,而且往往词不达意,唠唠叨叨;而男性的谈话则被看成是有逻辑性的,简洁明了的,既讲究实际又富于自制。[11]这种刻板印象内化就转化为性别言语特点。

3.犯罪动机差异

男女语言取向的不同,也影响了男女犯罪目的的差异,男性语言以自我表现为目的,而女性语言以交流感情为中心,因此,男性犯罪的感彩较女性为弱。而功利色彩较女性为强。45.5%的女性犯罪直接源于婚姻和家庭,加上间接源于婚姻和家庭的,所占比例更高。[8]35从中非常明显体现出感情因素在女性犯罪中的份量,这与女性话语特点一致,女性话语的目的是交流感情,而内容多为婚姻家庭。

4.男女语言差异也影响了犯罪对象的差异

女性语言特点篇2

【关键词】 东西方 女性 语言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143-01

引言

随着社会进步和国际交流的发展,东西方的交流更加频繁,这必然会涉及到和女流,东西方女性由于历史,地域,宗教,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的不同,她们在实际的交流中出现或多或少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会导致彼此理解的失误乃至很多矛盾的产生, 从而产生了语用失误,影响交流顺利进行。本文将对比东西方女性的语言特点,分析其原因,或许对实际交流有一定的意义。

1 东西方女性语言差异的特点及原因

由于东西方女性从小的历史文化背景完全不一样,那她们的语言特点也有很大的差异。笔者只是小小地归纳了如下几点:

1.1 言语目的不同

Tannen曾用九个词概括女性的会话目的:亲 密(intimacy),联系(connection),融合(inclusive),关系(relationship),和谐(rapport),社团(community),问题(problem),新手(novice),倾听(1istening)[1],这同样符合中国女性。中国女性由于受到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思想的影响,她们更多地被儒家思想束缚。她们害怕孤独,所以语言交流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被排斥,有集体归属感。东方女性使用的语言也比较顺从,消极。

对于西方女性却又一定差别,西方女性性格开放,前卫,这与西方的女权运动比东方早有关。西方女性语言直接,随意和坦诚,不会转弯抹角地。

1.2 话题的不同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是东方女性的典型特点。她们的话题主要是围绕生活,情感和家庭等等。这是因为东方女性价值观决定的。东方人的传统思想是女主内,男主外。女性在一起的话题是围绕与她们戚戚相关的东西,那就是闲聊东家长西家短的。

西方女性由于很早就被女权运动所影响,她们比东方女性早许多年进入社会,因此,西方女性的话题主要偏向于工作,社会环境,或许还有大众关心的国家大事等等。她们思想意识比东方女性要觉悟得早些。这也是由于西方女性没有对家庭的依赖性。

1.3 言语表达的不同

东方女性喜欢使用正规含蓄的话语,喜欢虚张声势,夸大其词。东方女性通常会避免非此即彼,这是中庸之道。有句谚语“The mouth is the cause of calamity”(祸从口出)[2]。东方女性多采用调节式的结构和问句结构,比如说模糊语、附加疑问句的使用。

西方女性个性强,独立,并且有忍耐力,她们对人对事有独立的价值观念。由于她们的耐力极强,在许多事情上都敢于大胆尝试,事业心强烈。因此喜欢使用霸气,命令性的语言,比如说必须,应该等比较强势的语言。

当然,东西方女性语言的差异还有很多,这里仅仅是点到为止。

2 东西方女性语言的共性

2.1 语音语调方面

由于生理特征都相同,因此,在语音方面,东西方女性的声音都比较高和细。在语调上,由于受到社会心理的影响,女性的语调都比较丰富,更偏向于温柔委婉,多轻柔上扬,变化丰富而且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语调上的表现,充分显示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心理体验和感彩的一面,同时也显示了女性语言在语言交际上礼貌、温柔、善感的一面。

2.2 词汇方面

许多研究都表明,东西方女性在语言交际中使用了较多的描述性词语,如形容词、副词和叹词等。女性在表达自己的思想、看法,在描述一个事物或事情的时候,会使用带有感彩的词。也正是由于这些词语的存在,才使得女性语言在表达上更具有具体性、明确性,也更具有感彩。

2.3 话语风格方面

在交流中,会话双方采用的交流方式和言语行为与会话的意图紧密相连,会话的意图直接决定了话语的风格和方式[3]。女性表达主要目的是为了交流感情,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能够深化彼此的人际关系,比如说表达对朋友的关心时,东西方女性在交流过程中会经常使用委婉的方式,把自己置身于说话者的立场,并试图去理解对方的感受,让对方得以安慰。

3 女性语言和跨文化交际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与东西方女性的交流中,一定要注意到西方女性象火,东方女性象水,她们的话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西方女性崇尚独立自主,个性发挥,某种程度上,西方女性不拘小节,语言也比东方女性嚣张。而东方女性是五千年文化的影响深远,是温柔贤静的,语言比较内敛,也不如西方女性那么犀利和坦诚。因此,在交际中,我们得注意这些共性和个性,以免导致语用失误。

4 结束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东西方女性的语言由于受到不同的社会地位,心理因素,个性发展,思想意识等等的影响,她们的语言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同时表明语言和历史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语言特点很大程度上由文化决定的。

参考文献

[1] .

女性语言特点篇3

关键词:英语语言 女性言语特点 形成原因

一、引言

不管是在正式场合还是在非正式场合,女性较为标准的英语发音、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多变的用词以及夸张的情感语气都会让她们引人关注。实际上,这些具有女性特点的言语行为反射出了女性一定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以及她们所处的环境因素。对于这一课题,很多社会语言学学者、语言行为研究学者们都显示出了足够的兴趣,也做了相当的研究。本文在基于对女性语言特点的认识与前人的研究成果上,主要对女性言语行为特点:语音语调、话题的选择、话语量多少等进行分析,进而阐述形成其特点的原因,最后对本文进行总结。

二、女性言语特征

1、语音语调的特征

在讨论由于性别不同造成的语音差异的时候,有必要提到这个普遍被认为的Received Pronunciation(标准英英发音)。而很多研究表明,女性的发音比男性更接近标准发音。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就是动名词词尾-ing的发音。有语言学家对此作了一项研究调查,发现男性更多的发[in],而女性更趋向于标准音[i?](Smith,1985)。另一个女性发音特点就是对元音后面附加[r]的发音。在很多字典中,美英音标的标注总是有一个[r],而上层美国人趋向于发出这个[r],同一阶级的人,女性更亲睐发[r]。有学者做的研究发现,在美国底特律黑人中中上层的女性发[r]的比例为90%,而男性只有66.7%。此外,女性的语调也引人注意。女性喜爱用升调,而升调多见于疑问语气,征求他人意见时。这显示了女性礼貌、体贴、柔弱的特点。

2、话题的选择

在日常交谈中,男性、女性在对对话话题的选择有所差别。男性趋向于谈论时事新闻、经济体育这些较为公众的话题来发表自己的见解,以赢得自己所处社会团体的认可与尊重。而女性多选择家庭事务、衣着打扮、美容护肤、子女教育、抱怨牢骚等相对隐私的话题。有时闲聊或者是背后议论他人也能成为女谈的话题,因为她们的目的不同于男性的信息交流,而是情感交流。随意的没有实际意义的交谈是女性的一种建立社会关系的方式。

3、话语量少

人们一般认为女性话语量大,总是喋喋不休。英语中有很多习语来形容女性多嘴多舌,比如:A women’s tongue wags like a lamb’s tail。实际上并非如此。很多研究发现在会议、男女分组讨论等情况下,男性比女性更健谈。有学者从研究七所大学员工会议的录音发现男性说得多,说的时间更长。语言学家Marjprie Swacker记录了一次学术会议中的问答环节。女性在这次会议中占有42%的比例,而且有40.7%的论文出自女性与会者。然而,到了自愿提问环节,女性就只有27.4%了。传统认为女性说话多,但这只是在自己的私人空间的时候,在正式或者重要场合,女性的话语量比男性少得多。

三、言语特征的原因

1、生理和心理原因

女性之所以与男性的发音有所不同,其中客观的因素就是男女的发音器官有微小的差异。生物学上的研究认为女性声带相比男性比较狭窄,因此升调自然比男性的高。又因为女性喉部比较小,发出来的音尖而刺耳。为了达到美学效果,抓住听者的注意力,女性多采取抑扬顿挫的语调,并且让自己的发音更加接近标准语的方法。这实际上与女性心理因素相关。由于外界因素,女性在心理上比男性自卑,而且更注重自己的形象,更害怕自己犯错出丑,因此女性要求自己的发音接近标准。

2、教育原因

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从小对女性的教育就有别于男性。家长教育女孩子应该温柔大方,言行举止要礼貌得体,要求女性要矜持切勿叽叽喳喳而显得轻浮。而学校教育同样如此。有学者指出,在学校课堂中,男孩可以非常活跃地举手回答问题甚至直接站起来回答,而女孩则应该表现出淑女形象才能赢得老师的注意。此外,家长给女性取的名字多是表现温柔漂亮的词,比如:Abby,Lily这种带有父母希望与祝福的名字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女性附加了限制,使得她们不得不表现得与名字一致。而且英语中有相当的习语来说明女性的话语含量少,或者应该少说话,比如:Silence is the best ornament of a woman.(女子文静,不须治容)。

3、社会地位原因

语言是社会的反应,女性特有的言语行为正反应了她们在社会上的地位。从古至今,人们普遍任务男性是社会的主宰,承担社会的主要责任,女性只是出于从属地位,只是男性的陪衬。这就造成女性社会地位的地下,让她们不得不从外在的形式来获取对自己有利的因素,比如注重自己的发音。而社会对男女的分工:男主外,女主内;女性大多在家打理家庭事务、照顾子女造成了女性在交谈时话题选择的特点。正由于女性承担家庭琐事、教育子女,她们在说话的时候也更注重自己的言语,避免给子女造成不好的影响。

四、结语

本文运用了比较多的例证与数据来说明女性的言语行为特点,分别从女性的语音语调、话题的选择以及话语量的多少进行了分析,进而阐述了构成女性独特的语言特征的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因素、教育因素以及社会地位。然而本文中未采用相对丰富的理论观点,因此理论支撑较为薄弱。其他学者在研究此类课题时可以较多地引用前人的理论成果,或者针对某一语言理论解释这一种语言现象。

参考文献:

[1]戴炜栋,言语性别差异分析综述,上海外国语学报[J],1983年6期

[2]姚芬芳,英语语音语调的性别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26)

女性语言特点篇4

关键词:性别差异;女性语言;简・爱

社会语言学的调查表明,性别对个人言语行为的影响是值得重视的。一般认为,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语言性别差异进行思考研究是由Jesperson和Lakoff开始的[1]。Jespersen的《语言》(1922)一书中用整整一章描述了男性语言和女性语言的差异。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Lakoff出版了《语言与妇女的地位》,采用内省的研究方法,总结了美式英语中的性别差异现象,提出了“女性语言”的概念。

根据语言学家对性别因素对语言影响的分析表明,女性语言含有较多感情因素并更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在话题的选择、话语量大小、谈话策略等方面,男女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2]。

下面以《简・爱》为例,对女性语言的特点加以分析。

一、女性语言的特点

具体来说,女性语言的特点可以从语言结构内部,主要表现在言语使用中,包括语音、语调、词汇、句式等方面;及语言结构外部,即言语交际的角度包括男女在交谈策略、话题等方面体现。

1、语言结构内部

①语音特点

女性在语音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发音和语调上。首先,女性的发音通常较同年龄、教育背景和社会地位的男性更为标准和规范。其次,由于女性的生理特征,其音高普遍高于男性,同时音量较小,语速较快。而在语调上,女性倾向于使用升调,语调变化更多以期更好的表达其情绪变化,同时女性语调较男性更为温柔。英美国家的女性经常使用的逆转重音便体现了她们语调温柔的特点[3]。

②词汇特点

由于女性所关注的层面与男性有所不同,在语言交流中所选用的词汇也有所不同。

女性擅于使用各类形容词、色彩词,因此在描述事物的形状、样式、颜色等方面更为熟练。Charlotte Bront?在《简・爱》第31章中对Miss Oliver外貌特征作具体描写时,作者使用了25个形容词,尤其是在描写脸颊和嘴唇时用了“oval”、“fresh”、“smooth”、“ruddy”、“healthy”、“sweetly formed”六个词汇对其形状、色彩、状态进行了绝佳的展现。

③句法特点

女性在句法结构上选择上主要有以下表现:其一是对疑问句,尤其是附加疑问句的使用。女性借用对疑问句的使用更礼貌、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带有征询对方同意的意味,以避免在交际中产生冲突。其次,女性的更多的采用礼貌用语和复合祈使句表达请求。

以《简・爱》第35章中Diana的话语为例,她使用了三次附加疑问句:“I wish he loved you―does he, Jane?”;“And you will marry him, Jane, won’t you?”;“You never shall go: you have not consented, have you, Jane?”,这三句实际是在表达Diana自己的观点的同时征询Jane的意见,使她能参与到对话里来,鼓励她发表自己的真实观点,并避免语气过分武断、直接和肯定。

2、语言结构外部

①交谈策略

女性注重感情交流谈话内容的重要性低于谈话本身,交际的目的主要在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自己成为某个集体的一员而不被排斥[4]。

女际中通常采用轮流讲话的方式,注重听话者的反应与参与,同时当别人讲话时女性的反应更为积极,会以各种方式表示自己在听。在对别人的主张或意见表示不同时,女性通常会使用闪避词,如“I suppose”,“I think”等。

例如在《简・爱》中女性之间的对话多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以第29章中Hannah与Jane Eyre的交谈为例,当Jane Eyre说自己不是乞丐时,Hannah提出她没有房子和铜子的观点(I dunnut understand that: you’ve like no house, nor no brass, I guess?),这实际上是对她称自己不是乞丐的一种反对,但出于女性不愿意在交谈中引起冲突的特点,她在末尾使用了“I guess”来进行回避。而在得知Jane Eyre在寄宿学校读过八年书之后,Hannah又提出“那你怎么还养不活自己”的疑问(Whatever cannot ye keep yourself for, then?),但从句式的安排上来看,作者将“then”放在句末并加以问号,可以认为是一种上升的疑问语气,相对于“Then whatever cannot ye keep yourself for.”的完全肯定句式,这种安排更为委婉,体现了女性在交谈中对氛围的维护。

②谈话话题

社会分工不同决定了男女活动范围的不同,其谈话话题也就有所不同,例如在第18章中写道“Sir George Lynn,... Mr. Eshton discussed politics, or county affairs, or justice business.”,可以看出男性倾向于以金钱、权势、政治为话题。女性更热衷于与家庭、感情相关的话题,这一点各章节中女性对话里有充分的体现,如上文提到的第35章中Diana与Jane Eyre的对话,其焦点就在于St. John与Jane Eyre之间的感情纠葛,而在第21章中Jane Eyre与她的舅妈的对话也是以双方之间的感情以及家庭恩怨为中心的。

二、结束语

以上结合对《简・爱》中文本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明确地了解到女性语言不仅在语音、词汇及句法结构上都有其独特之处,同时除了语言结构内部的特征之外,在交谈策略、目的、话语量和话题等方面也与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女性语言特征的形成与女性自身、其社会地位以及社会预期有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高,相信女性语言的特征也会相应的随之改变。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70-171

[2] 吕婧, 胡志清. 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1(11):117-120

女性语言特点篇5

关键词:性别差异;语言使用;会话交际

引言

语言的主体是人,按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语言与性别的关系研究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始于美国,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高涨,开始受到重视。1975年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莱克芙的作品《语言和女性的位置》出版,它使语言与性别的研究进入高潮。她的著作引起语言学家以及女性语言者对语言上性别歧视的关注。

一、关于语言性别差异的静态研究

1.性别之间的词汇差异

在所有的有关研究中,最普遍也是最经常讨论的是词汇差异。王震静(2001)将自己关于词汇差异方面的研究归类为形容词,表示颜色的词,强烈的限定词,以及惊叹词。

女性话语的另一个典型特征是颜色词的使用。人们普遍认为,女性天生就擅长识别和描述各种不同的具体颜色。而男性比女性较常使用诸如shit, fuck等强烈的惊叹词。同时,女性较常使用偏弱的感叹词。

2.语义差异

社会语言学家也经常研究反意疑问句,即一种位于陈述句末尾的简单问题。博林尔基于大量的资料分析得出,女性相比男性使用反意疑问句的次数更频繁。

另一个语法特点是女性在谈话中通常在表达个人想法和观点时,附有推诿词,修饰语,情绪词以及暗示语。另外,女性比较谨慎和保守的遵守语法规则,相比之下,男性则更为自由的对待这些规则。

二、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

1.女性语言风格

拉伯作出了一个公认的有关女性语言特点的完整列表,其中大部分之前已被讨论过,还有一些没有涉及。(1)强烈的感叹词是男性的专利,而女性则使用较弱的感叹词。女性话语要比男性礼貌。(2)女性所关注的话题领域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或者不重要的,例如,女性比男性更擅长辨别颜色。(3)女性多使用“空洞”的形容词,女性使用反意疑问句也比男性频繁。(4)女性在陈述句中使用疑问语调来表达不确定性。(5)女性不爱开玩笑。(朋特,1980:132—48)

2.男性语言风格

索绪尔(1976)发现一个男孩的口语要比女性语言涉及更多的攻击性,时间,空间,数量以及肢体行动。男性的语言特点是通过使用更多的诅咒语,主导性的话语,直接、有力、富有攻击性、迟钝、有竞争力和能力的措辞以及想法来表现幽默感。希亚特(1977)发现男性的写作风格特点是较冗长而又复杂的句子和较少的逻辑连接。另外,男性较少使用表达感情的副词,而较多的使用表达速度的副词。在中国,与女性相比,男性在表达感情时使用的感叹词要比女性少得多。

3.男性和女性在交际中的语言差异

关于男性和女性话语的最普遍的观念之一是女性比男性话多。人们逐渐认为流言蜚语是女性的专利,而不是男性。另外,女性的语言被视为优柔寡断,缺乏自信和力量。相比于女性的被动的语言,男性的语言被视为赋有攻击性。男性和女性语言差异的另一点是他们讨论的话题不同。这一点与男性和女性语言中礼貌程度的不同密切相关。男性通常倾向于在某些特定的话题上表现自己的权威性,比如政治,体育和商务。而女性则倾向于讨论社会生活的话题,例如书籍,食品和饮料,保健,以及化妆品等等。

三、男性和女性在语言运用上的差异

关于男性和女性之间差异的普遍理论之一是男性主宰并控制我们文化的观念。社会学家修·邓肯(1968)指出,“等级是通过优势,劣势,平等性,以及从一个层级到另一个层级的象征表示的。”这是不言自明的。索恩和亨利(1975)写道,有一种假设是男性语言是一种规范。并补充道男性的主导地位在男女性各自使用的语言中显而易见。

正如这篇论文之前所提到的,语言的差异性研究绝不是现有的社会语言学中新兴起的一个话题。随着近来对性别和语言不稳定性的关注,人们还意识到男性和女性团体中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有待探究。今后的十年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将非常活跃,新的概念和新的问题将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 Bolinger, C.R. Language and Social Knowledge, London: Edmond Arnold, 1982.

[2] Kramer, C. Wishy—washy Mommy Talk, Psychology Today,8(1):82—5,1974.

[3] 桂诗春.宁春岩.语言学方法论[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1997

女性语言特点篇6

语言是为了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它总是和社会中各种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同社会群体的人们有不同的社会生活,因此在语言方面也就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的差别。长期以来,人们已经注意到语言中的性别差异,在大多数国家和社会里,男性和女性所使用的语言是有区别的,尽管这些区别并不妨碍彼此的交流。女性语言在其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特征,而作为一种语言变异,这些特征必然是由各种社会因素引起的,印次从社会角度去研究女性语言的形成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二、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

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注意到语言中的性别差异,但直到二十世纪初,“语言和性别”问题才真正引起语言学家的关注。最早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性别语言”的,应当首推丹麦语言学家奥托•叶斯帕森(O,Jespersen),早在1922年,叶斯帕森在其颇具影响的语言学著作《语言:本质、发展及起源》中阐述了女性语言的特点,如女性在词汇和句子的构成等方面的特点。我国的语言学界对性别语言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并局限于外语界,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理论介绍和研究综述;反映在语言上的性别歧视;性别语言的表达方式;言语交际上的性别差异。

三、个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参考近年来对女性语言研究的论文,大多是在欧美的影响下对英语中的女性语言特色进行分析,其实用的调查结果和语料甚至举例都相仿,而对于女性语言的形成原因——社会因素大多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只是在结语处一带而过。鉴于前人在研究女性语言时大多把重点放在语音、词汇、语法的特点上,在此次论文中,计划将重点放在社会因素对女性语言的影响上,从社会角度来分析女性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其难点是社会心理因素对女性语言的影响。

四、具体计划

(一)时间安排

从现在至明年三月期间分为四个阶段:

1.20**.11搜集资料;

2.20**.12—20**.1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进行社会调查;

3.20**.2深入研究已整理的资料并形成初稿;

4.20**.3与导师交流并对初稿进行修改。

(二)提纲

1.导言

2.社会分工对女性语言产生的影响

3.社会地位对女性语言产生的影响

4.教育因素对女性语言产生的影响

5.社会心理因素:(1)自我保护意识;(2)自我展示意识;(3)协调合作意识

6.结语

五、已参阅的文献目录

1.陈松岑.《社会语言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

3.[英]玛丽•塔尔博特.《语言与社会性别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张爱玲.《论女性语言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1).

女性语言特点篇7

论文关键词:性别语言,婚恋交友电视节目,《非诚勿扰》

 

1.引言

性别语言业已成为语言研究领域中必不可少的研究变量。性别语言即为男性和女性所使用的具有性别特征的语言,以及某一语言中用来区别男性和女性的语一言现象,它与具体的语境密切相关。(马晓骏,2007)

电视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颠覆了传统观念,突出了女性话语权。节目中的大胆言论和热点话题为人们津津乐道,其中的性别语言很值得研究。

本文将性别语言放到婚恋交友电视节目语境中,通过搜集节目影象资料和文字样稿,以查阅理论文献为理论基点,多层面分析《非诚勿扰》中的性别语言现象,以期来弥补以往关于性别差异研究缺乏具体语境研究的缺憾,尤其是在婚恋交友电视节目中的新发现,为性别研究注入新活力。

2.婚恋交友节目中的性别语言

2.1语音层面

音质上,由于发音器官不同,男女音质存在很大差异;它带有深刻的社会标记,体现着新的社会时代特征。《非诚勿扰》的女嘉宾谢佳音质比较接近男性,展示着独特的“中性美”信息传播,这与她追求一定的社会角色认同、心理因素和个人成长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发音上,女性更敏感,更趋于使用标准更高、因而也较有社会声望度的语音变体形式。(杨永林,2004:136)《非诚勿扰》女嘉宾许秀琴来自广东,普通话发音不标准,带有浓郁的粤语腔,会为自己语言的不标准而羞愧,向声望度更高的语言形式靠拢的意识也更浓烈。

音调变化上,女子多起伏多变,情绪易外露,男性则较单一。但性别差异的普遍现象并不否认个性差异,男嘉宾主持乐嘉语调就起伏多变,表现力丰富;而女嘉宾主持黄菡则端庄稳重、娓娓道来。这与两人的性格、社会身份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2.2词汇层面

女性使用助动词的频率次数高于男性,常见语气助词有啊、哇、呀、呢、吧等。笔者分析了网上关于许秀琴的一段视频剪辑,发现语气词使用多达22次,其中“啊”7次;“吧”5次,“呀”4次;“嘛” 3次;“呢”、“啦”“耶”各1次。许为幼儿园钢琴教师,会话对象可能导致了她语气助词使用的频繁性。语气助词具有语用缓和的功能,使话语不显得那么直接和冲突论文下载。如在问男嘉宾有没有洁癖时,她加入了语气助词:“那你是不是有洁癖啊?”这比直接问“你是不是有洁癖?”要缓和、礼貌得多。同时女性在谈话中比男性更经常使用委婉修饰语和话语语气词,如“uhm”、“额”、“那个”“然后”等。

女性对新词接受性和包容性比男性要高,也更倾向于使用和创造新的语言。网络词汇和时代新词汇成为女嘉宾语言的一大亮点,如“富二代”、“三好女生”、“四有男生”等词汇的频繁出现彰显着时代气息。

2.3句法层面

性别、认知模式及语言表达形式间存在某种联系,句式选择上,女性多使用感叹句和疑问句,而男性多使用祈使句或省略句。

还是以许秀琴的那段视频剪辑为例,在4分钟内共有15个问句,其中一般疑问句10个,特殊疑问句3个,反义疑问句2个。问句语气比直陈式弱,较为委婉,符合女性语言心理特征。弹、但节目中也不乏女嘉宾直率的陈述句式表达,比如谢佳在评论某“富二代”摆阔时,就直截了当地说:“我不喜欢你。”

而男性多使用省略句,问什么答什么,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信息传播,显得直接、干脆,如《非诚勿扰》中男嘉宾王超:

A女嘉宾:那你未来五年心思全扑在工作上,那你什么时候陪你女朋友呢?”

王超:“晚上。”

B女嘉宾:“……我意思是说,你每天有多长时间来想她呢?给她发多少条短信?给她挂电话吗?挂多长时间电话呢?”

王超:“随便!”

C女嘉宾:“那我现在在上海工作,你会为了我去上海吗?”

王超:“不会。”

最后孟非总结说:“我就喜欢这么直率的人!”

2.4 会话模式层面

会话风格上,女性话语普遍委婉、礼貌,合作性强;而男性语言较为直接、幽默。莫尔兹等人(1982)研究男女交际模式,发现女性通常追溯前面所说内容,在此基础上开展新的话题,试图同目前话语内容建立一种关联;男性则没有这种联系,忽略追溯式评论内容。女性试图追求话语的平稳过渡,但有时过多的回指不免会使女性语言显得冗长累赘,如:

女嘉宾:“男嘉宾,您好!我觉得您是做煤炭生意的嘛。应该接触层面、接触的朋友圈子也蛮好的,所以未来发展还是,现在做一个长远的规划吧,应该是比较有前景的。但是,你都这么好,是吧,那你还有什么不好的呢?”

主持人:你是说什么不好?哪方面的?性格?

女嘉宾:对,性格啊什么什么的。因为你展示给我们的,其实至少展示给我的,你是一个比较阳光的男孩子。

主持人:好,她的意思……

女嘉宾:我蛮喜欢的,那你有什么不好呢?

主持人:22号女嘉宾的特点是问题特别特别特别特别长,她的问题……

男嘉宾:缺点,是吗?

主持人:恩。性格当中有什么缺点?

男嘉宾:我小心眼。

节目采取一男对多女的形式,有的女性话语也较犀利、直接。可见男女语言风格会受到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交际心理、情感等众多因素影响,发生逆转现象。

会话打断上,男子在会话中往往否认合作伙伴具有获得话轮、展开话题的平等权利,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排他的倾向性,有时会导致出现为争夺话轮而频繁出现话语冲突的局面;而女性话语中时常会出现迟疑不决等特征,不太倾向打断会话对象的语言。(杨永林,2004:172)

节目男女嘉宾主持的话语打断行为大不相同。面对女嘉宾许秀琴的话语信息传播,男嘉宾主持会毫不犹豫地实施打断行为,语言也很直接:“我实在受不了了,我必须要打断你。”相反女嘉宾主持则显得低调和克制,发言屈指可数,更谈不上更多的打断行为。

但节目中女嘉宾打断男嘉宾次数比被男嘉宾打断次数要多,这与特殊语境有关。节目采用一男对多女的形式,这一特殊语境使男嘉宾必须表现得彬彬有礼,不能轻易打断女嘉宾的讲话。而女嘉宾却会果断打断对方话语,大胆表达新时代女性的意愿。

然而纵观整个节目,女嘉宾的打断行为也不多,因为婚恋交友节目中都希望营造知性、善良的传统女性形象和和谐的交友氛围。。

2.5副语言层面

性别差异不仅体现在言语行为本身上,还表现在手势、身势和面部表情等非言语行为上。女性运用副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比男性强,形式也较丰富。符合语境的副语言对交际起到一定得积极作用,相反则会影响和干扰交际的正常进行。如:有期节目中看到新上来的一位男嘉宾,女嘉宾余楠就马上提问:“男嘉宾,你是牙疼吗?为什么你的表情……?你身体晃什么呀?”

副语言有助于了解个人话语风格、性格等因素,间接反映社会变化、价值观念等论文下载。如乐嘉和孟非的光头造型,女嘉宾谢佳的中性美等都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时代转变。

3.婚恋交友节目中性别语言产生的原因及发展新趋势

任何形式语言的应用和研究,都离不开对于语言环境的依赖。 婚恋交友节目中的性别语言现象与一定的社会背景、文化观念、心理因素、社会角色等密不可分,性别语言差异的新现象与其所处的特殊语境有着直接的联系。

3.1时代社会背景

21世纪宣扬男女平等,女性思维更为开放,《非诚勿扰》重新构建了女性的身份,女嘉宾大多是各行业的精英,言辞犀利,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凸显了新时代女性的话语权;同时受现代的择偶观、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影响,男女双方对诸如房子、车子、财产、相貌等话题直言不讳,女性可以毫无避讳表达自己对物质的追求,节目中还一度出现过关于“富二代”、“拜金女”、“女追男”、“姐弟恋”等社会现象的热议。另外,《非诚勿扰》把网络语言融入节目中,体现了时代性,也似乎更适合80后、90后的文化状况。

3.2《非诚勿扰》节目设置和节目性质

《非诚勿扰》将男性放在了“被审视“的角度,女嘉宾通过灭灯或着亮灯的方式来决定男嘉宾的去留,每位男嘉宾在节目三个环节中都要受到女嘉宾狂轰乱炸式的点评。节目的设置显然将决策权交给了女嘉宾信息传播,凸显了新时代女性话语权。(汪伶俐,2010)

节目的看点似乎并不在谁与谁“速配”成功的结果上,而在整个“审视对方”的“对话”过程中。不少观众质疑:有些女嘉宾的话语存在一定的“作秀“成分,语言的刻薄、直率为的只是吸引眼球,提高节目收视率,如:“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等。

3.3 个体特殊性

性别语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又体现着个体特殊性。语言的运用虽受使用者性别的影响,但也受个体认知模式、心理情感、性格的影响,因此不能否认“林黛玉”式的男性言语行为和“张飞”式的女性言语行为的存在。

作为商业宣传和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婚恋交友电视节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风气。婚恋交友电视节目应重视女性的形象的价值导向作用及社会效应,重新建构女性社会身份,塑造全新的女性形象,建立女性话语体系、构建双性和谐共处的社会。同时避免女性歧视和男性歧视的言语行为。

4. 结语

20世纪60年代以来,语言性别差异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婚恋交友节目中的性别语言既有一般语言性别的共性,又有在这一具体的语境中的个性,为性别语言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本文还有可改进之处,男性歧视和女性歧视的言语行为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Maltz, Daniel et al.Language and Social Identity[M]. London: Cambridge Univ. Press. 1982.

[2]马晓骏.广告中性别语言的批判性分析[D]. 黑龙江大学,2007.

[3]汪伶俐.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中的女性形象构建[J]. 新闻世界,2010,8.

[4]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女性语言特点篇8

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载体,是人与人进行交际时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性别与语言的关系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成为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17世纪的美洲加勒比印第安人语言中的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曾一度被欧洲殖民者误认为是两种不同的语言。20世纪60年代的妇女解放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性别语言的研究,语言学家们开始将语言学及社会各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及丰硕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性别语言研究中[1]。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从话语量、话题选择等方面开始对性别语言的差异进行深入研究,代表性人物有Swann,Hirschman等。语言性别差异是一种普遍现象,是伴随着语言的发展而产生的。人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差异,如地域差异、语言共同体差异、性别差异等等。语言的性别差异指的是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女性的言语特点和男性的言语特点有所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别[2]。从落后的原始社会到现达的物质文明社会,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差异一直都受到男女社会分工不同的影响,而这种语言使用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又反映出了女性的社会地位。目前国内有关性别语言的研究大多数都使用的是西方的研究方法,多数都只是研究英语中的性别语言差异,鲜有学者深入研究汉语中独特的性别语言差异,本文尝试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梳理英语中存在的性别语言现象,研究性别语言差异的成因及其产生的根源,为跨文化及跨性别交际能力的提高贡献一份力量。

二、语言变异及语言的性别变异

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语言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这在客观上就赋予了语言一种较强的调节功能。变异是语言动态的表现形式,没有变异也就没有语言的发展[3]。语言的变异通常是指某个语言项目,可以是音位、形位或者是其他语法规则在实际使用的话语中的状况。语言使用的背景、场合、对象及语言使用者本身的不同都会造成语言发生变异。语言的性别差异是指男女不同性别之间语言使用的差别,是语言变异的一种变体,也是语言发展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种差异可以表现在语音、语调、措词、句法,甚至男女谈话话题的差异等方面。

三、英语中的性别语言差异的静态分析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的工具,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体现。人们可以从语言的使用上看出另一个人的职业、阶级、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及其成长的地域背景与生活环境等。自语言出现以来,对语言的使用,男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当前有关英语中性别语言差异的研究主要从静态分析和动态研究这两个方面进行。静态分析指的是从性别语言自身及性别语言的语法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而动态研究则指的是对性别话语及其特征进行分析。

(一)语音语调方面的性别差异

女性在语音语调方面总的来说要比同年龄、受同等教育、有着相同社会阶层和地位的男性发音更标准、更规范一些。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男女谈话的观察和对一些非正式交谈的录音材料的分析表明,女性发音在很大程度上比男性发音标准,例如: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发出儿化音,在发后鼻音的时候,男性更容易发成前鼻音。在语音语调方面,女性的语调要比男性夸张,起伏波动较大,富有表现力。女性在交谈时通常喜欢使用升调来回答问题,而男性往往使用降调来坚定有力地回答问题。女性用语中频繁的使用升调一方面带有一种试探性的口气,说明女性在处理事情时缺乏果断性,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表示礼貌并展现女性的温柔。

(二)词汇层面的性别差异

由于长期的社会偏见,即使是用同一个词汇来描述男性和女性时,其暗含的意思也有一定的差异,描述女性的时候往往带有负面、贬义的意思,而描述男性多数时候都表褒义、中性或稍微带有一丝贬义。如英语中单词easy在指代不同性别时,其暗含的意思则完全不同:Jackiseasy(杰克和蔼可亲),Lucyiseasy(露西搔首弄姿)。Professional一词在用于描述女性时通常被理解为“prostitute()”,而用来描述男性时通常指的是诸如医生、研发人员等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士。女性在词汇用语的选用上也比男性用语更为丰富。首先,在选用形容词的时候,女性一般喜欢用比较空洞并且夸张的词语,例如:女性喜欢用“terrible”、“awful”等感叹词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其次,女性对色彩也较为敏感,她们对表示颜色的词汇掌握的更多,使用起来也更为讲究。例如:当她们想表达某种较淡的绿色时,她们会说“青绿色”或者“草绿色”而不是单纯的“绿色”。词汇层面的性别差异还表现在对诅咒语、禁忌语和俚语等词汇的使用上。通常情况下,男性用语中一般喜欢出现这三类词汇,而女性用语中一般都避免使用这些,女性更加倾向于选用文雅、委婉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和情感。

(三)句法结构层面的性别差异

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在句法结构层面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常情况下,女性喜欢使用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结构,英语会话中女性很少使用不规则的双重否定句,而男性则使用得比较频繁[4]。JanetHolemes(1988)的研究发现女性喜欢使用疑问句,尤其是使用带有情感表达功能的附加疑问句,如:女性用“let’sopenthewindow,shallI?”来征询对方的意见,而不是用生硬的祈使句,男性则更多地使用表命令语气的祈使句。另外,在女性语言中存在着大量限制性模糊语结构,如:Ithink,Isuppose或是含有不确定成分的单词sortof,kindof,perhaps等。

(四)话题层面的性别差异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自古以来男女感兴趣的领域也各不相同。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很少有话语权,即使有地位的女主人之间谈话的话题也不外乎:相夫教子、管理家事之类的话题,而男性们则更多谈论的是功名、仕途等话题。当今社会女性谈论的话题一般多是局限于个人感受、流行服装、美容化妆、电视剧的感受、孩子教育、家庭事务或日常生活琐事等,而男性往往谈论的话题是有关军事、汽车、体育项目、国家大事等。

四、性别语言差异产生的原因

性别语言差异的产生是由多方面的社会根源引起的,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性别差异即男女不同性别对语言使用的差异不是由语言本身所决定的,而更多的是由女性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女性的话语权受其自身的身份、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分工的影响,反之,女性的语言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身份、社会地位及其在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角色。Holmes的礼貌论中认为,总体而言女性比男性要更有礼貌,但男性在实际交际过程中则比女性更为注重协同性并在交际中更多地、积极地使用礼貌策略[5]。女性在交际中通常更多地给会话方予以话语支持和一些带有鼓励性的话语,更多的是支持、赞同对方的话语,从而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而男性在交际中则往往掌握话语权、容易打断别人的话语,交际中常常持批评或者不赞同的观点。首先,女性的语音比男性语音标准,除了其天生的生理特点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社会传统的影响。语言是身份的一种象征,女性被期望说更标准的语音来弥补其社会地位的不足,女性喜欢用升调,语调的变化很大,这反映出女性在社会中处于劣势地位,通常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展示自我,吸引他人的注意。其次,女性在表达情感时选用夸张、空洞的形容词来更为准确地反映她们的情感,强调一定的特殊效果,这反映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女性地位次于男性,女性往往通过夸张的语言表达来弥补这种地位上的差异。再次,女性使用模糊性的限制语言其实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是女性不自信、不果断的一种表现,模糊语的使用从一定的程度上能给说话者一个回旋的余地,模糊性限制语表示不确定的态度,也就意味着其话语没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也反映了女性地位卑微,手中没有实权,所以女性语言大多含糊不定、优柔寡断。同样,从女性使用诅咒语、禁忌语的频率要少于男性,女性更注意所使用的语言的文雅和含蓄,更多地偏向使用委婉语等方面来看,我们可以看出,男性代表着权力、地位,男性的主宰地位使得其语言带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而女性的社会作用仅仅是点缀和装饰。男性和女性在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最终导致语言不平等的出现。另外,男性和女性分别属于不同的社会亚文化群体对语言性别差异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研究表明女性和男性从小都被灌输着各不相同的行为准则及人生价值观念,自古以来,传统社会都认为男性应该要有积极进取、敢于冒险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而女性则应该温文尔雅、秀外慧中。这就导致男性和女性形成不同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群体。从男女谈话所感兴趣的话题上人们可以看出,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女性受教育和参加工作的机会大大增加,但是社会分工仍然是处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男性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在家庭中被看作是主宰诸事的一家之主,而女性则是柔弱无能的依附者。女性在家庭事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社会事物中的影响力却比较小,因为从女性的言语话题范围中就可以看出,她们对重要的社会事物知之不多。性别语言差异形成的原因从根源上讲还是由男女性别的不平等引起的。

五、结语

性别和语言之间的关联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语言问题总是和社会问题紧密相连的,所有社会、文化、心理因素都制约着语言的使用。女性对语言的使用无论是在语音、语调、词汇还是在句法上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和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同步的。千百年来,由于社会意识对女性角色的定位,以及女性心理的影响,女性言语的特点反映了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弱势地位与从属角色。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意识进一步崛起,因此,女性在语言文化中所折射的地位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

作者:李翠玲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CaseyMiller,KateSwift.WordsandWomen[M].USA:HarperCollinsPublishers,1991.

[2]RonaldWardhaugh.AnIntroductiontoSociolinguistics[M].Shanghai: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3]孙汝建.性别与语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