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家庭教育调查8篇

时间:2023-08-02 09:26:07

家庭教育调查

家庭教育调查篇1

(一)调查的对象

在闸北区全部公办幼儿园中抽取34所幼儿园,对幼儿园教师编制的在园740名教师进行调查。接受调查的740名教师中:(1)年龄的分布为:不满25岁的占19.8%,25-29岁的占19.7%,30-39岁占19.0%,40-49岁占35.7%,50岁以上占5.8%;(2)教龄的分布为:0-4年的占30.8%,5-9年的11.7%,10-19年的确4.5%,20年及以上的43.1%;(3)学历分布为:高中及以下的占1.2%,大专占26.4%,本科占71.8%,硕士及以上占0.8%;(4)职称分布为:未评职称的占19.6%,小学二级占6.6%,小学一级占24.5%,小学高级占47.3%,中学高级占1.8%;(5)所属幼儿园的级别分布:二级园占37.3%,一级园占42.8%,示范园占18.5%。

(二)调查的内容

调查的内容由教师基本情况、幼儿园对教师的引领情况和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专业自觉发展情况等三个方面组成。其中教师基本情况包括反映教师自身特点和所在幼儿园特点的16个项目;幼儿园对教师的引领情况幼儿园对教师“明确指导要求”“、提供指导条件”、“创造提升条件”和“营造工作氛围”四类情况24个项目;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专业自觉品质,包括教师“与家长沟通”、“组织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和“进行分类指导”等三个领域的专业自觉品质的24个项目。其中,基本情况的16个项目分别采用数字填充题、等第选择题和类别选择题的题型;幼儿园对教师引领的24个项目和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专业自觉品质36个项目均采用李克特式等第选择题的题型。

(三)调查的手段

调查由各幼儿园组织教师采用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

(四)调查数据的处理

1.数据的登录。将各幼儿园教师填写的全部问卷集中;根据问卷各题规定的数据幅度设计Excel输入文件;组织教师将全部问卷的数据进行登录并加以合并。2.数据的整理。采用SPSS17.0版统计软件,将Excel数据文件转换成SPSS文件;在对数据进行逻辑校验的基础上,删除非正常数据;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通过转换将变量分解和合并形成新的变量。3.数据的统计。通过单变量描述性统计进行现状分析;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类别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专业自觉品质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多变量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自觉品质发展水平的教师自身因素和幼儿园引领因素。

二、研究的结果

(一)现状

1.教师家庭教育指导4类专业自觉的发展水平的现状分别计算教师的专业自觉认识、专业自觉动机、专业自觉能力和专业自觉情感的人数、平均数和标准差,并按平均数的大小进行升序排序;对平均数大小相邻的平均数差别逐对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将统计结果编制成表1-1。表中平均数愈大,表示专业自觉品质发展水平愈低;平均数愈小,表示专业自觉品质发展水平愈高。表1-1数据表明:(1)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的4类专业自觉的水平,自高到低的排列次序是:专业自觉情感、专业自觉认识、专业自觉动机和专业自能力;(2)以上四类专业自觉品质发展水平相邻均数的差别均具有显著性水平。可以认为,幼儿园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的4类专业自觉发展的平均水平是有差别的,平均水平自高到低的次序是专业自觉情感、专业自觉认识、专业自觉动机和专业自觉能力。2.教师在3个指导领域专业自觉的发展水平的现状分别计算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组织指导活动”和“进行分类指导”三个领域专业自觉品质的人数、平均数和标准差,并按平均数的大小进行升序排序;对平均数大小相邻的平均数差别逐对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将统计结果编制成表1-2。表1-2数据表明:(1)教师家庭教育指导3个领域专业自觉品质的水平,自高到低的排列次序是“:与家长沟通”“、组织指导活动”和“进行分类指导”;(2)家庭教育指导以上3个领域的,专业自觉相邻均数差别都具有显著性水平。可以认为,幼儿园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的3个领域的专业自觉品质发展水平是有差别的,平均水平自高到低的次序是“:与家长沟通”“、组织指导活动”和“进行分类指导”。

(二)不同类别教师专业自觉品质发展水平的特点

以15个前置变量为自变量,以教师专业自觉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15次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略)将检验发现具显著性意义的结果编制成表2。表2数据表明:1)年龄、教龄、兄弟姐妹数、学历、所学专业、职称、所带班级、子女年龄、家庭身份、家教知识来源、指导知识来源和所在幼儿园级别等不同类别的幼儿园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自觉品质发展水平上具有不同的特点。2)幼儿园教师的这些类别特点具体表现为:(1)在年龄上,80后教师在专业自觉认识和专业自觉能力较差;(2)在教龄上,教龄满5年的教师在专业自觉认识和专业自觉能力上较优;(3)在兄弟姐妹数量上,本人是独生子女的教师在专业自觉认识和专业自觉能力上较差;(4)在学历上,达本科的教师在专业自觉认识、自觉动机、自觉能力、自觉情感和自觉总体上均较优;(5)在职称上,已有职称的教师在专业自觉认识、专业自觉能力和专业自觉总体上较优;(6)在所在班级上,没有带班的教师在专业自觉认识和专业自觉总体上较优;(7)在子女年龄上,未生育的教师在专业自学认识、专业自觉能力和专业自觉总体上较差;(8)在家庭身份上,当父母的教师在专业自觉认识、专业自觉能力和专业自觉总体上较优;(9)在家教知识来源上,主要来之于实践的教师专业自觉认识较优;(10)在指导知识来源上,主要来之于自学的教师在专业自觉的认识、动机、情感和总体上均较差,而主要来之于实践积累的教师在专业自觉的认识、动机、情感和总体上均较优;(11)在幼儿园的级别上,二级幼儿园的教师在专业自觉的认识、动机、能力、情感和总体上均较差,而示范幼儿园的教师在专业自觉的动机和情感上较优。3)未发现在沪生活年限和性格倾向不同类型的教师在专业自觉品质发展水平上存在具显著性意义的特点。

(三)影响教师专业自觉品质发展水平的因素

以幼儿园4个“引领变量”和15个教师“自身变量”为自变量,以教师的“专业自觉总体”为因变量进行多变量逐步回归分析,并将分析结果编制成表3-1。表3-1数据表明:(1)多变量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本调查范围内与教师专业自觉总体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具显著性意义的因素有6项,依影响力的大小这些影响因素自大到小依次为:幼儿园为教师工作营造的工作氛围、幼儿园为教师提升专业自觉创造的条件、幼儿园对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明确提出的要求、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知识是否主要来源于指导实践经验的积累、幼儿园为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供的指导条件和教师是否已经获得专业职称。(2)上述6个项目对教师专业自觉品质总体发展水平的决定系数R2=.382,意思是说:这6个因素的影响决定了教师专业自学品质总体发展水平的38.2%。(3)根据表内数据可以建立一个由6个影响因素预测教师专业自觉品质总体水平的回归方程,这个回归方程为:Y专业自觉总体=.220X营造工作氛围+.220X创造提升机会+.181X明确指导要求-.094X指导知识来自实践+.137X提供指导条件+.077X未评职称(4)对这一回归方程实际意义的理解可见表3-2:

三、分析与讨论

(一)结论

1.现状分析发现,闸北区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的四类专业自觉品质的发展水平是:自觉情感最好、自觉认识次之、自觉动机第三、自觉能力较差;三个领域是:与家长沟通最好,组织指导活动次之,进行分类指导较差。2.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年龄、教龄、兄弟姐妹数、学历、所学专业、职称、所带班级、子女年龄、家庭身份、家教知识来源、指导知识来源和所在幼儿园级别等不同类别的幼儿园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自觉品质发展水平上具有不同的特点。3.多变量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与教师专业自觉总体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具显著性意义的因素有6项,依它们的影响力自大到小依次为:幼儿园为教师工作营造的工作氛围、幼儿园为教师提升专业自觉创造的条件、幼儿园对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明确提出的要求、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知识是否主要来源于指导实践经验的积累、幼儿园为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供的指导条件和教师是否已经获得专业职称。

(二)建议

家庭教育调查篇2

关键词初中英语家庭教育家校联系

“如果说孩子是种子,那么家庭就是土壤”。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能健全孩子的人格,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还能促进孩子学习。英语是一门特殊学科,尤其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然而,因为其特殊性,当前初中英语家庭教育的状况相当不容乐观。

一、学生父母的英语语言背景

前不久,本人对自己所任教班级城区110名学生家长作了一次英语综合素质的调查。调查中发现:①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年龄在42~45岁之间,以高中毕业居多,约占42%。②英语基础薄弱,将近60%的家长不懂初中英语。③不懂如何引导子女在家学习英语,大多数家长只能配合学校完成孩子的听写作业。

附表1:家长的学历状况

(注:如果父母一方是大专,另一方是高中或初中的不作重复统计)

附表2:家长对初中英语教材的掌握程度

附表3:家长在家督促子女学习英语的方法

给孩子听写单词95

聆听孩子朗读4

辅导孩子做作业7

向孩子请教英语0

与孩子一起看英语节目3

与孩子用英语对话1(注:偶尔)

当然,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可喜的地方。主要体现在:①家长对子女的英语学习普遍比较重视;②家长迫切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好的教学建议和做法。③部分家长会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一点英语知识辅导孩子做功课.

二、优化家庭教育,促进英语教学

针对目前的家庭教育状况,我们该如何帮助家长优化家庭教育,从而推动学校英语教学呢?

1、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当前,由于我们缺乏一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导致了家长一种片面的“学习观”,即盲目追求分数。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过分看重子女的考试分数,往往以考试的成绩来衡量子女的英语学习水平,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孩子进步,而且还会严重挫伤孩子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其实,我们很多学生的英语天赋是很高的,他们的口说很漂亮,语感也很好,只不过因为初中生的年龄特征,贪玩、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太稳定等等因素,导致了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因此经常受到父母的责骂,影响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作为学校,首先一定要让家长明确考试的目的和意义,鼓励他们去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内动力”,点燃和保护好孩子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尽量不要把考试的分数及班级排名告诉家长,给家长带来过多的心理负担。

2、指导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家长普遍重视子女的英语学习,但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听写单词时,要求过高,不准有一个错,而且当天的生词一定要当天过关,这对孩子来说的确很难完成,久而久之,孩子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学习英语的热情也就随之丧失了。所以,指导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非常重要。家长要懂得“三会”即:学会赏识,学会“拜师”,学会学习。

(1)学会赏识。当孩子单词听写错时,家长不要责骂,而要学会说:“不错,比我读书时厉害多了”。当孩子独自在房间里朗读课文的时候,你要学会表扬,而且要找一个恰当的时机表扬,并且要注意表扬的艺术,如,你可以这么说“**,你刚才在房间里听英语了”?这时孩子肯定会说“不,我在读英语”,这时候你就说:“真的吗?我还以为是录音机在读呢”。这种对孩子来说无意识的表扬对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很有帮助的。

(2)学会“拜师”。当一家人在一起休闲的时候,父母可以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下向孩子请教英语,如,“××,我饿了怎么说”?或者“晚饭后我们一起去散步怎么样呀”?等等,尽量在家庭中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孩子还会从中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作为家长,不管自身的英语水平如何,只要能够坚持,肯定能对子女的英语学习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3)学会学习。家长要想引导孩子向健康、快乐的方向发展就得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仅要学习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更多地去了解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千万要避免因使用不恰当的教育手段,导致家长与孩子之间不和,甚至产生冲突。

3、加强家校联系。家校联系的目的就是努力让家长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和学校达到共识。家校联系的方式很多。

(1)家长会。目前的家长会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即班主任把前阶段的班级工作和学生整体学习状况向家长作一个总结,然后把后阶段学校和班级要做的工作跟家长汇报一下,家长很难有机会就子女的学习情况跟老师进行个别交流,显然,这种家长会收不到实质性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改变一下家长会模式,要切实避免班主任“一言堂”,变家长会为“交流会”,把更多的发言权给家长,让他们,畅所欲言,把在家教育孩子学习英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苦恼“吐”出来,供大家一起交流讨论,这样效果一定会更好。

(2)电话交流。电话交流是目前较为普遍的家校联系手段,它最大的优点就是“短、平、快”,通过电话交流家长能很快地了解到子女在校情况,教师也能够随时了解到学生在家表现。

(3)家访。家访最大的优点就是给家长一种“亲切感”,尤其对于一些特殊学生,家访是最有效的手段。如本人所教班里有这么一位学生,在家经常上网玩游戏,家长拿他没办法,本人也多次找他谈心,但效果甚微。后来,本人决定亲自去他家里对他进行疏导,经过半个多月的不不懈努力,终于帮他戒掉了这个“游戏”瘾。

(4)家校互联。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中心小学最近开通了“家校互联”信息平台,老师们可以在家校互联软件平台上编发信息到家长的手机对学生相关情况予以及时通知,家长通过手机回复的信息同样会显示在老师们使用的网络主页上,双方可以即时沟通学生状况。如一天,该校一名学生家长收到了儿子班主任发来的一条短信息:“标题:表扬,内容:您的孩子在昨天的英语课上表现积极,受到各校听课老师的好评,特此表扬。留言人:田凤艳老师(直接回复给对方留言)。“家校互联”的最大优点就是“省时、便捷”,它还可以“群发”,如学校要向家长汇报近期情况时可以通过群发来完成。

4、组织家长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英语活动。现在很多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一系列的英语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小品比赛、英语歌曲比赛,有些学校甚至还举办“英语节”。但据本人了解,这些活动大多局限于学生参与,家长的参与程度不高。设想一下,如果让家长们也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现场感受一下英语学习的“魅力”,亲眼目睹一下自己孩子的英语风采,那该有多好啊!孩子学习英语的热情也会随之越发高涨。

家庭教育调查篇3

孩子的教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也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良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和睦造成了很大的伤害。通过这次调查,希望了解一下现今家庭教育的情况,收集一些有关信息,从而对现今家庭教育中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调研,了解清楚当中存在的问题的根源,寻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1、 调查对象

本调查涉及对象是东莞的有已入学孩子的家庭

2、 调查方式

本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式调查,调查时间为2010年11月,对一些网友进行随机调查

3、 调查内容

以《家庭教育调查问卷》中列出的各个选项对家长与孩子间日常生活行为的一些常见要点进行调研

二、结果与讨论

1、结果

经过调查发现,由于根据中国现今的教育实际情况,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大部分家长都偏重关注孩子的学习方面的问题,学习问题成为一个家庭中围绕孩子的主要问题,而一些孩子成长的其他要素(例如:品德修养、兴趣)往往被家长较为容易地忽略,而调查也表明,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全面素质配养力度方面还是不足够的,可以从家长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满意度中可以看出来。

家庭教育中,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是很重要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每天都能够有跟孩子交流的机会,但问题是大部分还是一些日常的闲聊,而基本缺乏其他方面的交流,这个可能跟一些传统家庭观念有关,一些出现在国外的,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在调查中基本没有出现,可以说明,由于社会的观念和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影响,还有有可能存在家庭中交流脱节的问题。

调查中还发现,现今大部分孩子的自觉性还是较高的,一般情况下,孩子放学都会及时回家并自觉地完成作业,但问题表现在一般孩子晚上都要花大部分时间在学习方面,而一些其他活动显得较少参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部分家长都反映自己的孩子基本上不参与家务劳动。

2、讨论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家的基础,所以一个富强的国家,必然教育上是很今人满意的,21世纪,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逐渐提升,教育就成为一个必须处理好的大问题。面对日益全球化的方方面面,中国教育,尤其是容易被忽略的家庭教育能否与国际上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接轨,这个还有待我们去作更深入的研究。

虽然现在中国经济发展比较另人满意,但是用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还不足够面对庞大的人口。所以物质条件的制约必然教育有一定的压制,这一定程度上表现在升学压力当中,每个人都希望享受优越的教育资源,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进“名校”,但是面对现今资源还不足以应付需求的时候,只能择优录取,但是单一的选取手段促使孩子学习压力的大大增加,这主要体现在一纸学习成绩单上,使得全面发展又一次成为一个口号,当其他成长要素与学业进行选择时,学业往往会成为被选的对象,想改善这个问题,必需要各个方面共同进行。教育离不开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培养。虽然素质教育、生命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无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揠苗助长的现象仍普遍可见,各种各样的少年班、兴趣班如雨后春笋地兴办,无数正常的孩子被催化成超常孩子。传统的应试教育稳扎稳打,功利主义思想主导着教育领域。体劳教育处于被忽略地位,孩子玩耍的天性被逐渐销蚀掉。这对孩了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我们应当从新的角度思考和认识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体劳教育应当成为孩子教育的基础,而道德等精神教育应当成为教育的核心。一切的知识和各种美德都可在健康的身体和精神中获得;智育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和进行心灵陶冶的手段,知识能推动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并使这种追求不断提高,但绝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最终目的。全面的素质教育才是我们希望所看到的,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孩子才是大家所希望看到的。

家庭教育调查篇4

近年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学者们纷纷从政治学、文化学、教育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多领域对农村问题进行研究。然而对农村家庭教育的研究呈现出事实叙述多、实证研究少,家庭内部原因分析多、社会支持研究少等特点。针对皖北地区家庭教育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仅有的一些研究大多集中在皖北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等方面。本研究从社会学中社会支持理论的视角入手,探讨皖北地区农村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可以进一步丰富社会支持网的理论研究,同时也弥补了针对皖北地区农村家庭教育研究中的不足。

2资料来源

2.1问卷设计

本项研究主要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资料,根据范德普尔和张文宏的问卷框架设置了包括家庭教育现状调查表、社会支持网调查表、多元社会支持调查表,以及深度访谈提纲[3]。为了使问卷更贴近皖北农村居民的语言习惯,确保调查问卷的真实性,我们将问卷进行了语言和形式上的转换,在进行资料汇总时再将原始问卷转换成标准问卷以便统计。调查问卷涉及调查对象的基本状况和对家庭提供帮助最多的人,调查员将问题集中于调查对象提到的前3个人,并且询问了这些人与调查对象的关系、与调查对象认识时间、教育程度、职业等问题。与调查对象讨论过重要问题的组织或个人,就是本项研究需要分析的社会支持网的基本单位。在社会支持网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列举了10种可能的社会关系。所有可能的关系类型被分为父母、配偶、子女、姊妹、其他亲属、上下级、同学、邻居、朋友和其他非亲属,共计10类。这种分类借鉴了全美综合调查的分类方法[4]。在家庭教育调查中还包括多元社会支持,主要是由社会保障体系、工青妇等社会团体、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心理卫生机构、社会慈善机构、各单位提供的社会支持、社区组织等。个人支持包括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人道关系等,支持种类包括经济支持、情感支持、劳务支持等方面。

2.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皖北农村家庭教育调查问卷的样本是按以下方式抽取的:⑴分别从皖北各市农村选取小学6所,共36所,在凤阳县和寿县各选择小学2所。选取的学校共40所。⑵从每所学校随机抽取3个班,共120个班。⑶问卷的发放主要是通过县妇联发放到各农村学校,学校将问卷发放到学生手中,由家长填写后再回收。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840份,回收4450份,有效问卷4204份。为了更真实有效地了解农村家庭教育状况,本项研究还深入访谈了各地区约50多位家长,了解他们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期望等,以补充问卷法的不足。

3数据分析

对问卷资料的统计分析是研究的基础。本项研究首先运用spss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研究所要探索的变量和要探索的变量关系,形成特定主题下的访谈提纲,将其结果与问卷资料的相应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1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5%,主要是乡镇的中学老师和小学老师,还有一部分是乡镇干部,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6.4%,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占43.6%(见表1)。在进行深度访谈时,一些家长表示孩子上学是学校老师的事情,他们只负责给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了。此外,调查中发现,农村家长农闲时打麻将的情况较为突出。

3.2家长教育观念的调查

在“您对孩子上学的看法”调查中,72.1%的家长认为现代社会没有知识不行,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供孩子上学,18%的家长选择顺其自然,只有2%的家长选择在农村上不上学无所谓(见表2)。对2%的家长进行了深度访谈,家长的回答是“学习成绩不好,实在不行就回家种地吧”。由此可见,这不是家长的真正选择,而是一种无奈的想法。问卷中,“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您认为孩子应该具有的品质有哪些?请排序”的信息显示,16.7%的家长将“掌握科学知识”排在第一位;32.4%的家长第一位选择了“独立自主”;28.3%的家长第一位选择了“吃苦耐劳”。由此可见,家长的教育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开始重视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也不再是以学习成绩优异为唯一标准。但在问及“是否让孩子做家务或者帮助干农活”的调查中,“偶尔让孩子做做”的比例最大,占到45%。可见,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虽然在观念上发生了变化,但是实际行动中却没有到位。

3.3家长教育方式的调查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观念都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赞同优生优育的政策。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农村家庭一般只有1个或者2个孩子,孩子较少,因此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上也有较大转变。在“您经常采用的家庭教育方法是什么?”问题上,73.1%的家长选择说服教育,13%的家长认为是以身作则,只有5%的家长认为要打骂压服。在进行深度访谈中了解到个别家长虽然在观念上意识到应该对孩子鼓励、说服,但在实际行动中还是以简单粗暴为主。在回答“家庭未来的教育投资方面”这一题目时,家庭较富裕的家长选择教育投资的比例相对较大。这些家长愿意为孩子选择条件好的学校、愿意为孩子购买课外读物、愿意投资让孩子上辅导班等。而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更愿意把钱花在更实际的地方,如初中毕业后让孩子学技术、学手艺,对于购买学习用品和相关的课外书籍,大多数家长只会选择考试用书。家长的教育投资观念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

3.4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的调查

在社会支持网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列举了10种可能的社会关系。进行数据分析时我们把这几种关系进行了大类概括。亲缘关系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姊妹、其他亲属;非亲缘关系个人包括上下级、同学、邻居、朋友、和其他非亲属;非亲缘关系团体包括各种组织机构。调查数据显示,皖北农村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中亲缘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自己的父母及被访者的父母、兄弟姐妹在社会支持网中的比例最高。在非亲缘关系的支持网中,邻居的支持作用比例较高,其次是朋友关系的比例,被访者都至少提到一位朋友。非亲缘关系团体中政府、社会团体等所占的比例较小(见表3)。由此可见,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在皖北农村家庭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皖北农村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现状,我们制定了专门的调查提纲,对政府、机构、组织活动、人员、政府态度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得到的结论是,各县区有专门的教育信息网,内容涉及“家长学校”、“政务信息”、“网络学园”等,家长可以在网上进行交流和学习。通过深度访谈得知,大多数家庭对政府开展的网络没有真正利用起来,在社会支持网的数据中,几乎没有人提到通过网络解决自己的实际困难。

4改进农村家庭教育的建议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从来就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改善皖北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必须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实现多元化的支持体系[6]。

4.1提高家长自身素养是改善家庭教育的基础

要改善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首先必须转变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树立家庭教育的参与意识。其次,要通过多种途径为家长提供继续教育的平台,引导家长掌握科学有效的育儿方法。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不同的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作为家长应该掌握孩子在每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生理发展特点,才能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解决家庭教育的根本问题。由此可见,对农村家长普及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也是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4.2加强政府支持力度是改善家庭教育的关键

首先,应该完善法规体系,加快立法进程。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指导应有固定的支持时间、相关的活动、相应的经费支持等,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要实行县级统筹规划,设立专项资金,依据各个村经济、教育发展的差异,予以不同程度的帮助。另外还应当规范实施手段,切实将政策和法规付诸行动,确保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顺利构建。其次,要健全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组织机构。由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县教育局及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组建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家庭教育的策划、组织、协调和保障;组建由省、市教育专家和县、村优秀骨干教师组成专家组,负责指导工作;组建由县、村专任或兼任教研员、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组成教研组,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为广大村民系统讲授家庭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先进理念,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7]。教研组工作人员应坚持“先培训,再上岗”的原则,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教师培训形式可以多样化:如邀请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邀请优秀教师传授家庭教育方面的基本知识;进行网上学习;去外地进修等手段。上岗前,教师必须实地了解情况,才能对各地家庭教育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4.3发挥社会团体和民间力量是改善家庭教育的有力保障

家庭是社会的一部分,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和民间力量是改善农村家庭教育的有力保障。社会团体和民间力量可以填补政府和学校对家庭教育资助的空白,特别是一些社会服务与保障机构,能有效地调动公民参与,促进社会资源的整合。此外,还可以运用媒体的导向功能,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家庭教育如育儿观念、教育方法等;宣传政府的政策和法令;表彰优秀案例、先进事迹等。总而言之,媒体的参与将更加有助于推动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有助于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

5结论

家庭教育调查篇5

大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对家庭教育的基本内涵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一种认为,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里的长者对其子女实施的一种教育和影响。《教育大辞典》给出的解释为,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通常是指父母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还有一种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概念,它是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家庭构成人员之间存在的一种终生持续不断的教育和影响。参考以上定义,本文将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概念界定为:学生家长和大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但主要是指学生家长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学生家庭教育在与学校间合作的具体实践上往往较少,而在幼儿园、中学开展的家校间的合作较多。在调查基础上,对大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有利于拓展家庭教育的研究领域,也有利于家庭教育更好的开展,从而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研究设计

(一)调查对象

本调查选择北京城市学院作为研究对象,从该校大学生中随机抽取在校学生进行调查。选择该校的理由如下:第一,校本研究考虑。研究我校的学生特点有利用解决我校的实际问题;第二,学生录取分数看。我校录取的学生中,主要是三本和专科学生,且专科学生普遍分数较低,而这些学生中有一部分家庭是父母离异的情况。

(二)调查工具与方法

使用课题组自编的《大学生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分析及对策调查问卷》涉及的基本资料部分,主要包括性别、职业、政治面貌、户口等客观题;调查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学生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与家人沟通的途径与方法,和大学生在校期间同家人交流的内容等信息。家庭教育的内容部分,主要涉及有生活琐事、专业知识与技能、思想情感、性教育、理财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二、研究过程

(一)样本的基本情况

本调查共随机调查学生人200人,有效问卷134份,其中,性别比例为男:女为54,城市户口为93%,北京户口占63%,外地户口占37%,11级占50%,10级占40%,09级占10%,87%的学生为团员,独生子女占83%。

(二)大学生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对照角度,从教育责任、教育能力和教育作用三个方面,设计问题要求大学生作答。学生认为,教育的主要责任:家庭和学校一样大占60%,认为学校比较大,和家庭比较大的人相当。在教育能力上,56%的学生认为学校和家庭能力相当,有23%的人认为学校的教育能力较强。84%的学生认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一样重要。(三)时间特征的描述

在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时间维度特征上,本调查主要用联系频率、回家时间间隔和家长是否经常来校探访三个因素来描述。调查统计发现,结果每天一次的占47%;81%的家长不经常来校看望大学,这与我校学生多为北京生源有很大关系。

(四)沟通媒介和途径

在沟通媒介和途径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大学生使用移动电话和家人沟通,传统的书信和固定电话方式所占比例不大,91%使用移动电话,其中,互联网的沟通方式已经开始出现在大学生家庭教育之中。另外,可以看出,大学生家庭教育主要是家长和大学生之间的直接联系,占到了样本总数的98%。

(五)家庭教育的内容

在就“平时是否喜欢与父母沟通”这一问题的回答上,83%的学生表示喜欢与父母沟通。沟通的内容则集中依次为:思想感情、健康安全、生活琐事、人际关系,最后才是专业知识。

三、研究结论

(一)大学生对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比较到位

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我校多数大学生都能够理性的看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大学生教育的责任主要不仅在学校方面,学校的教育能力强于家庭,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比,特别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针对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而言,和家人联系更为密切,受家长的影响更大。因此,若想完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家庭教育不可缺失。

(二)在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上,有所偏差

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在各方面都很不均衡,生活琐事、健康安全方面明显偏多,而专业知识等其他方面则明显偏少。并不是家庭教育内容的方方面面都要涉及,而应当各方面均衡发展,不能过多或过少。而现在大学生遇到性方面的困惑较为普遍,有学者将大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内容进行共同研究,发现恋爱和性成了大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空白地带。

(三)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受多方面的影响

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受到性别、是否独生、生源地、父母文化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在性别差异上,女生在生活琐事、思想情感、性格个性等方面和家人交流更多;而男生在专业知识、理财能力、风险挑战等方面和家人交流较多。总体上来看,城市生源地大学生和家人的交流程度明显强于农村生源地的大学生。

大学生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极为关键的教育,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在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家庭教育内容的偏差,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轻视甚至是忽视,都会影响到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大学生家庭教育实施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和方式,需要结合大学生本人和家长自身条件,这样才能发挥出家庭教育的独特优势,促进大学生素质完善,使其更好、更快地成长和成才。

参考文献:

[1]罗良针,姜超,张伟娟.不同性别大学生家庭教育内容的实证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06).

家庭教育调查篇6

泽普县依克苏乡维吾尔族家庭教育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新疆的主体民族之一,维吾尔族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关系到维吾尔族自身的发展和新疆的稳定与繁荣。本文以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依克苏乡为调查点,通过个案调查了解南疆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现状,以抛砖引玉,希望维吾尔族的家庭教育引起学界更多的关注。

二、调查方法与被抽样调查地区及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法

本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同时辅之以访谈法进行深入了解。调查问卷分为对家长的问卷和对孩子的问卷两套,设计有不同的题目。问卷发放220份,其中106份是对家长的问卷,114份是对孩子的问卷。回收218份,有效问卷200份,问卷的有效率达到91%。

(二)被抽样调查地区基本情况

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位于新疆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喀喇昆仑山东侧,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缘,辖1个区公所,2个镇,10个乡。依克苏乡是其中较大的一个乡,辖18个行政村,2个汉族队。辖区内有汉、回、塔吉克、维吾尔4个民族。到2011年末,全乡总人口17850人,维吾尔族人口达17200人,占94.2%。我们选取该乡作为调查点,主要是考虑了以下两个因素:一是该乡地处南疆,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要人口的乡镇,维吾尔族家庭的教育情况受其他民族影响较少。二是该乡的生产方式主要以农业为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来看,在维吾尔族聚居区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调查对象情况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了泽普县依克苏乡的维吾尔族家庭100户,不包括单亲家庭。所调查的家庭中最少的有1个孩子,最多的孩子达到4个。笔者与调查员在每个家庭分别和家长与孩子进行访谈,并让他们填写问卷。调查对象中,家长的年龄段在30岁至60岁,孩子的年龄段在7岁至24岁。

三、调查结果

(一)泽普县依克苏乡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

1.家长文化素质

家长素质的高低对家庭教育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家长文化素质高,就能树立较为正确的教子观,会主动选择并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因此教育效果也会比较好。笔者在对家长的问卷中设计了关于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的题目,进行了统计。

从图1可以看出,高中文化程度以下的父母人数占到所调查总数的71%,其余29%的比例中,有10%的父亲和6%的母亲是中专学历。高中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父亲仅为12%,母亲仅为16%。文化程度与被调查者的年龄有直接关系,调查对象年龄在四十五岁以上的,学历层次普遍集中在初中以下。

2.家长职业

家长的学历层次和就业情况也有一定的关系。从被调查家长的职业分布来看,从事教师、工人、公务员和医生这类稳定工作的,父亲的比例为28%,母亲的比例为22%。此外还有25%的母亲是家庭妇女,没有工作。

3.家庭经济收入

家庭经济收入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职业的类型。调查显示,月平均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家庭数仅占调查总数的26%,而这些家庭恰恰就是父母从事教师或公务员等稳定工作的,所以他们的家庭收入也相对比较稳定。

4.孩子的家庭学习环境

调查显示,孩子在家里有自己专门的房间的比例为67%,但是拥有电脑的家庭只有39%。家里有课外书在20本以上的仅占19%,10本以下的比例达到57%。孩子的家庭学习环境不容乐观。

(二)泽普县依克苏乡维吾尔族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国内的相关研究最常见的是参照鲍姆林特的分类,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放纵型、溺爱型、专制型和民主型。本调查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期望过高型”。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以孩子为中心”的溺爱型和“全部希望在孩子”的期望过高型的比例达到了66%,是所调查对象的主流。

家校联系也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除了学校要求的家长会以外,能保持主动和老师联系的家长仅有18%,而14%的家长连家长会也不去参加。

(三)泽普县依克苏乡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

家庭教育价值取向主要是指人们对其子女教育价值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确定的教育行为取向的标准,它规定了家庭教育的方向、目标、方法、内容等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

从表4可知,80%的被调查家长都表示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要求孩子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的家长也达到了80%的比例。而虽然家长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对孩子的学业期望值相当高,70%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将来能考上大学,甚至研究生。在对11%对孩子期望值只达到初中水平的家长进行了访谈之后发现,这些家庭都集中在月平均收入300元以下的家庭中,家长表示,并不是不希望孩子以后有好的发展,只是受到家庭经济情况的局限,生活压力太大,对孩子也就没有那么多要求,只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可以了,至于孩子初中毕业以后是否继续上学,以后再说。

(四)泽普县依克苏乡维吾尔族家庭亲子关系

所谓亲子关系,就是以家庭生活为基础,存在于代际,主要体现为抚育、教养、赡养等基本内容的一种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和谐与否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易于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能增进彼此了解;相反,紧张的亲子关系不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孩子很难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这种情况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

四、对泽普县依克苏乡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不够好

依克苏乡维吾尔族家庭中,文化程度较低的父母所占比例大,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家庭只占调查对象的26%。这些客观情况导致家长为孩子提供的家庭学习环境不够好,虽然67%的孩子有自己专门的房间,但是电脑拥有率和课外书的数量都相对较低。

(二)家庭教养方式欠佳

一般情况下,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就越科学。从调查结果来看,溺爱型和期望过高型的比例为66%,放纵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占13%,专制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占9%,民主型的仅占12%。不良家庭教养方式可能会导致的结果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中,孩子会比较自私,缺乏自立。认为“树大自然直”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约束力很低,对孩子比较纵容,则会让孩子比较自由散漫,缺乏上进心。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材”的父母对孩子表现得比较暴力,家长专制反而容易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还有32%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希望孩子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这容易使孩子压力过大,欲速则不达。

(三)家庭教育期望值太高

从调查中可知,依克苏乡维吾尔族家长对孩子在学习成绩上要求比较高,有80%的家长要求孩子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70%的家长都希望孩子以后能上大学或者考上研究生。笔者认为,其中的原因一是由于家长本身的学历状况偏低,希望孩子能改写家庭的命运;二是由于家长希望孩子能给自己争面子,孩子常常成为家长之间互相攀比的一个主要对象。

(四)缺乏亲子沟通

不管父母是商人、农民还是教师、医生,每天都要为了生活忙碌,没有时间专门留给孩子。很多家长表示,他们跟孩子的交流基本上是在晚饭时间完成的,而交流的主要内容则是问问孩子当天在学校学习的情况,有没有考试,有没有惹祸,催促孩子快点吃饭,完了快去做作业。对孩子在思想、心情、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情况关心不够。时间长了,孩子就不愿意和父母说心里话了。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有些孩子上了大学,平时不在家,也很少主动给家里打电话,即使是放假回来了好像和父母也没什么话说。对孩子比较多的家庭,家长则无暇顾及所有孩子的感受,觉得看到孩子健健康康就很好了。而有的孩子则表示,他们也很想和父母谈心,但是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有时看到父母那么忙,也就不开口了。

五、几点建议

(一)家长应主动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教育孩子是一件大事,是一件复杂的事。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长教育的顺利开展。文化素质高的家长能够做到运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并结合孩子的身心特点来展开对孩子的教育。相反文化素质较低的家庭可能心有与而力不足,常常不知从何处下手。还有一些家长则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事。所以,家长应该多多与其他家长进行交流,或者多参加一些指导家庭教育的活动,再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进行教育。

(二)家长应注意给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每日忙碌,不能保证对孩子专门的指导和教育的时间,那么家长们应该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榜样。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家长自己要有好的生活习惯,要礼貌待人,热爱学习,要注意穿戴整齐,讲究卫生,凡事讲道理。只要家长能在生活中为孩子做出表率,同样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三)家长应尊重孩子,客观地评价孩子

家长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将过高的期望强加于孩子,在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时粗暴地对待孩子。当家长对孩子过于苛刻的时候,很容易导致“代沟”出现,也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家庭的民主氛围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能够帮助孩子学会关心、感恩和尊重他人。这首先需要父母能尊重孩子,平等地和孩子交流,客观地提出要求和期望,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目标,鼓励孩子积极进取,使孩子的发展遵循成功的规律。

(四)积极改善亲子关系

要改善亲子关系,为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提供和谐的环境。父母不管有多忙,必须有意识地抽出一定的时间陪陪孩子,和孩子聊天的时候不要只问学习,而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发展、兴趣培养和人际交往情况,避免孩子出现交友不慎等不良情况。加强和老师的联系,通过家校共同努力,正确把握孩子的成长状况,给孩子恰当和及时的引导与帮助。如果家长确实没有办法多给孩子一些时间,至少也要在孩子特别需要自己的时候陪在他身边,多向孩子表达爱意,有时也许只是给孩子一个拥抱就能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在乎、温暖与安慰。

参考文献:

[1]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学报,2002,(11).

[2]徐慧,张建新.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8,(4).

家庭教育调查篇7

一、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结合相关文献,以及对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初步情况,设计和编制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背景、农村小学生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情况、家庭氛围三个部分。于2012年4月对临泽县农村小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13份,有效问卷100份,统计数据由人工统计。其间与家长面对面访谈8次,接受个别访谈的家长共计30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农村小学生家庭背景情况

(二)农村小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情况

1.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

据调查,大部分家长都很重视家庭教育,其中有82%的家长常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攀比,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进行攀比的占73%,有4%的家长认为任其自然发展;也有13%的家长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2.家庭教育内容方面

据调查,被调查的家长在家庭教育的内容方面侧重点不同。

(1)家庭智育方面,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成绩的要求在80分以上的分别高达85%,其中分别有45%的农村小学生父母要求子女的学习成绩在90分以上。

(2)家庭劳动教育方面,有20%的家长经常让孩子做家务活或是其他的劳动;有34%的家长偶尔让孩子做家务活或是其他的劳动;有46%的家长不会让孩子做家务活或是其他的劳动。

(3)家庭美育方面,教孩子孝敬长辈,关心长辈的占12%;时常教孩子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占24%;有64%的家长不注重这方面的教育。

以上可以看出,对农村小学生的家庭美育和家庭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远没达到家庭智育这样的高。

3.家庭教育态度与家庭教育方式方面

调查显示,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合理就满足,不合理就不满足占50%,与孩子先分析要求的合理性、再决定是否满足的占49%,无条件满足的只占1%;有25%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坚持以身作则;当孩子犯了错时,只有25%的家长与孩子分析原因,找自身不足。

(三)农村小学生家庭氛围的情况

调查显示,有56%的家长认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少共同语言,缺乏沟通;有78%的家长认为孩子自私,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家庭人际关系情况是相处愉快,互相关心的仅占30%。农村小学合校后大多数都有寄宿部,85%的农村小学生都寄宿,在家的时间仅仅为周五晚上至周日下午和寒暑假。

三、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家庭教育期望过高

据调查结果得知,农村小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常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攀比。一般情况下,家长的教育期望的强弱,与子女学业和品德发展水平呈正比例关系。但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偏高,这样在教育孩子上可能会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培训出来的孩子可能会出现高分低能,或缺乏创造性。

(二)家庭教育内容偏重家庭智育,忽视家庭美育、家庭劳动教育

由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小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求很高,家庭教育的内容侧重家庭智育。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家庭德育、家庭智育、家庭体育、家庭美育和家庭劳动教育。这几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但是,对农村小学生的家庭美育、家庭劳动教育和其他方面的重视程度远没达到家庭智育这样高,在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中,这几个方面不是全面发展的。

(三)家庭教育态度与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偏差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所持的态度与教育方式很不科学,存在偏差。家庭教育是在家庭里、在父母子女之间进行的一种教育工作。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存在着特殊的血缘关系,家庭不是专门的机构,家长也不是专门的教育工作者,家长在教养方式和行为上存在的一些偏差,会背离正确的教育原则,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甚至违背家庭教育的初衷而彻底失败。

(四)亲子沟通时间少,家庭氛围不和谐

由调查结果可知,农村小学生家庭中亲子关系不融洽,亲子沟通时间少,家庭氛围不和谐。亲子沟通是维持健康的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内部氛围的必要保障。但是,农村小学生家庭中亲子沟通出现了重重障碍,严重影响家庭氛围。

四、应对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的建议

针对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一)积极举办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科学、系统的教育好孩子,应该积极参加家教方面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了解少年儿童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老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对农村小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了解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向农村小学生家长宣传最新的家庭教育资讯,并适时地帮助他们解决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困惑。老师与家长要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对家长进行科学家教主题培训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二)树立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观,加强家庭美育、家庭劳动教育

家庭教育目的是进行家庭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家庭教育期望则是家庭教育目的的反映。只有家长拥有正确的家庭教育目的观,在家庭教育内容、方法等方面才有可能合理。前面提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家庭教育内容偏重家庭智育,忽视家庭美育、家庭劳动教育。以目前临泽县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树立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目的观还是可行的。

(三)运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

上文提到,农村小学生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家庭教育态度与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偏差。我们知道家长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专制型、放任型的教养方式是行不通的,这样只会导致亲子间发生冲突。因此,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要获得成功,就必须采用科学的、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方法。[5]

家庭教育调查篇8

关键词:职业学校;家庭教育;调查

作者简介:陈丹辉(1951-)女,福建省福州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高级讲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6-0055-05

家庭是学生重要的成长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家庭教育情况以及学生从中形成的思想、情感和体验,是职业学校进行家庭教育跟踪指导研究的必要前提。为了填补职业学校学生家庭教育跟踪指导研究的空白,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家庭教育跟踪指导实验研究》设立了《职业学校家庭教育跟踪指导实验研究》的子课题,并于2004年9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分家长问卷调查和学生问卷调查两种。家长问卷调查的样本学校共11所,其中中专学校4所(北京市园林学校、北京市仪器仪表工业学校、北京市汽车工业学校、西安铁路运输学院);职业高中学校7所,其中地处北京市城近郊的职业高中4所(宣武区第三职业高中、海淀外语电子职业高中、海淀艺术职业学校、丰台职教中心学校),地处北京市远郊区县的职业高中3所(怀柔第一职业学校、延庆第一职业学校、顺义第一职业学校),接受调查的学生家长总计1312人。学生问卷调查的样本学校共13所,其中中专学校5所(除上述4所学校外还有北京市外贸中专学校),职高学校8所(除上述5所外还有地处石景山区的黄庄职业高中学校)。样本学校每校任选不同专业四个教学班的2004级新生作为学生样本,总计1839人。

两种调查问卷均由课题组编制,于2004年8月中旬下发至样本学校。调查由样本学校课题小组组织在2004级新生入学时实施,时间多在8月底或9月初。调查问卷回收后由样本学校组织计算机录入,子课题组于2004年9月下旬将各样本学校的数据汇总,并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1)家长和学生问卷在对学生家庭基本情况的反映上数据相当一致,形成相互印证;(2)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由于学生的户口类型不同、家庭结构不同、家长的文化程度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本报告综合使用两种调查的数据,在反映家庭基本情况时侧重使用家长问卷的数据,在反映学生情况时侧重使用学生问卷的数据;并且对样本进行不同的分类,以便在全样本情况报告的同时通过比较反映各类样本的特点和各个分类间的关系。

一、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

数据的分类比较突出显示了城乡居民户口和农民户口样本之间的不同特点(见表1),:与居民户口的学生相比,农民户口的学生中男生多,年龄大的多,不是独生女子的多,住在远郊农村的多,与祖父母一起生活的多,家长为低文化程度、低收入水平的普通劳动者的多,唯有非常态家庭的比例要比城市居民户口的学生低。

按家长文化程度进行的分类比较还反映了学生性别、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居住地与家长职业、收入之间的相关关系: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职业与收入水平相应越高,家庭的居住地越靠近城市中心区,学生为独生子女的比例越高,同时学生年龄趋低,而女生比例趋高。

将这上述调查结果与北京市中学生的家庭概况相比较,可以认为,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在经济收入、职业、文化教育等方面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其中居住地远离城市中心区、整体生活水平在各类家庭中最低的农民家庭占近半数的比例。(见表2)表2

二、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生活及其教育影响

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除了家长身教、言教的形式以外,还包括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家庭劳动活动以及家庭环境气氛对孩子形成的教育,后者虽然未必是家长有意进行的教育,但它们在孩子成长中产生的实效却不可低估。本调查在涉及家庭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的有意教育的同时多方面反映了家庭对学生这种无意教育。

(一)家庭的物质条件及教育投入

问卷从基本信息交流设备、娱乐设施和学生学习设备条件等方面对样本学生家庭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的生活质量和教育投入的特点。

样本学生家庭中电视、电话等基本信息交流设施拥有率均在90%以上,家用电脑拥有率超过30%;小汽车拥有率达20%;娱乐设备方面,上世纪末流行的VCD/DVD、收录机、组合音响等拥有率多在半数以上,但近年出现的录像机、MP3等现代化设备拥有率还较小;在专为学生在家学习提供的物质条件方面,专用书桌达74%,而专用书报一般在40%以下。

比较各类设备的拥有率可以发现,在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中,家庭生活和娱乐设备的购置率(一般在半数以上)远高于学习设备的购置率(一般在40%以下)。

由于收入水平和居住区域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的不同,不同类型学生家庭的物质条件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农民户口学生家庭的设备条件总体比城市居民户口家庭差,家长低文化的家庭比高文化家庭差,这种差距在新时兴的现代化信息、交通、娱乐设备方面更大一些。

(二)家庭生活的教育影响

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的物质条件较为有限,但是家庭给予学生的教育影响却不能说是低水平的。职业学校学生在家里与家长一起进行的活动有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学习交流等等多方面内容。数据显示样本家庭亲子之间经常一起“干活儿”的约占40%,经常一起处理生活事务的占60-80%,经常一起休闲娱乐的占10-40%。不同类型家庭的活动内容有所不同:农民家庭中生产劳动占53%,而城市居民家庭这一比例仅占34%;城市居民家庭外出游玩占39%,而农民家庭只占25%。有些休闲娱乐形式内容形式不很健康如“打麻将、打牌”在样本家庭总体中占14%,农民家庭比例略高于居民家庭,高文化家庭在此项上的较高比例也值得注意。学习活动在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生活中比重有限。大多数(80%)学生家长在业余时间习惯看电视。只有47%的家长习惯于读书看报,而这一习惯在居民户口家长中达65%,在农民家长中只有28%。70%以上学生认为家庭中的亲子共同活动相当频繁。

样本学生课余在家里67%“做家务”,61%“休闲娱乐”,42%进行“课外学习”。其中农民子弟更多地承担家务劳动(高出居民子弟8个百分点),而较少休闲娱乐(低于居民子弟37个百分点);进行课外学习的仅30%,低于全体平均数11个百分点,低于居民家庭学生20个百分点。当家里有事时26%学生“经常”被家长征求处理意见,68%“偶尔”被征求意见,只有不到10%的学生从不被征求意见――其中多为家长初中以下文化的家庭(占10%以上)。

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这些家庭活动未必是家长有意安排的教育活动,但是他们却在其中通过与家庭成员的交流,通过亲身体验,通过对成人的观察、学习和模仿养成了劳动习惯,学习了待人接物,形成了自我意识,角色自信和情感体验,完成重要的学习和发展。大多数家长认为,在自家的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处愉快,互相关心”(84%)或者虽然“关心不够”,但相处仍不失“平和”(14%)。孩子在家里对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比较关心”,“能为家人服务”(76%);“回家主动干家务活”(56.5%)。在这些方面,农村家长对学生的评价要比城市居民家长的评价更高,“为家人服务”方面高出6个百分点,而“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方面高出12个百分点。

样本学生自己也这样表达自己的家庭生活体验:85%的学生感到“家庭成员间相处愉快,互相关心”;60%余样本学生在家庭中自认为是“被宠爱呵护的对象”(在这一点上农民户口学生并不比与居民户口学生比例低);近30%学生自认为是家庭中“能够参与议事的重要成员”,这在“家长为初中以下文化”的家庭中比例反而高一些。近60%学生认为父母是自己最信任的人(农民家庭在这一点上高于居民家庭12个百分点);10%学生甚至视父母为“最崇拜的人”。

虽然统计数据同时表明在家庭生活影响下,样本学生中30%不能主动承担劳动,24%不能关心家人、为家人服务,近10%感到自己是家庭中“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对父母缺乏信任和亲近感――这些多发生在非常态家庭中,家长为初中以下文化的家庭次之,但是总起来看,在家庭生活中多数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角色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基本品质。

三、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的有意教育

(一)家庭的期望与教育态度

当学生进入职业学校、面临新的学习时,样本家庭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普遍抱有较高期望。66%的家庭期望学生上大学甚至接受大学后教育,38%希望孩子有工作能独立生活,16%期盼孩子将来能帮助家庭改善经济状况,35%家长希望孩子至少“平平安安不给家里惹事”。不同类型的家庭中,农民家庭期望孩子升学的比例低于居民家庭15个百分点,而期望孩子日后能帮助家庭改善经济状况的高于居民家庭10个百分点;非常态家庭的期望值居于居民与农民家庭之间;对于孩子的升学,家长文化程度越高,期望值也相应越高,母亲高中以上文化的家庭期望孩子升学的比例最高达90%。与学生家庭生活的现状相比照,不难体会到家长和家庭的期望中不仅有对孩子未来的企盼,还有对家庭生存状况改善的憧憬。

为了这样的期盼,除极少数(不足5%)的家长有意摆脱家教责任外,绝大多数家长相当重视自己的教育责任。但是,他们当中有的(近30%)过分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的(近10%)对孩子的发展要求过低,教育观念存在着一定问题。

(二)家长的教育方法与实效

对于家庭教育,学生普遍希望家长采用民主的方式方法,比如“给孩子讲道理”(62%)“和孩子讨论”(57%)“点到为止,听其自然”(27%)“从侧面暗示,提醒”(25%)等等,但是事实上,样本学生小时候做错了事能够得到家长“说服教育”的仅占半数,另有20%会挨打,近50%会挨骂;在家庭惩罚中,父亲动手的多些,而母亲多为唠叨。进学校以后,学生在取得了较好成绩时90%能够感受到家长的赞许和鼓励;但是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时,近40%会受到唠叨责备甚至打骂,犯错误时唠叨责备甚至打骂的更是超过40%。另外有近10%的学生表示,无论学习成绩如何父母都“无动于衷”“不闻不问”――这在非常态家庭中相对比例最高。

在教育途径方法方面,样本家长中选择“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的只有35%,选择“对他做对了的地方及时肯定”的只有24%,选择“尽可能不让他接触不好的人或不利的事”只有21%,而看中“对他的缺点及时批评”的却有48%,通常“吃饭的时候进行教育”的占13%等等。发生矛盾冲突时,73%的家长“要求孩子必须听家长的”,35%家长力求通过其他人或其他方式解决,而8%家长企图通过家庭暴力手段解决。有近20%的家长错误地认为小孩做了错事“不用管,长大就好了”。

种种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家长们对于学生的成长十分关注,抱有殷切期望并力图教育帮助,但是许多家长长期采取的方式方法却缺乏科学性,简单而粗暴。因而,取得的管教效果比较有限,亲子之间的沟通并不顺畅。数据反映,样本学生中有30%不愿意把学校的情况说给家长听,其中10%的学生“回家就自己呆着,不太与家长说话”,甚至“不能问,一问就顶牛”。对于家庭的期望,只有22%的学生表示完全认同,47%只是基本认同,另有21%学生不认同或不很认同(其中非常态家庭学生占比例最大),近10%的学生则以“没想过”表现出对家庭期望的漠然(其中非常态家庭学生占最大比例)。有17%的学生明确表示“家长管不了我”(其中非常态家庭所占比例最高)。这种亲子沟通不畅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的继续展开和取得实效。

(三)家庭教育的困惑

职业学校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问题。绝大多数样本学生感到家庭生活和睦愉快,感到自己被关爱,感到父母值得信任,是因为在家庭生活中时时感受到自己被关注、被爱护、被教养,学生从这些关注、爱护、教养中获得了归属感和安全感。但是,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学生需要的教育内容让家长越来越难以应付了。家庭教育的问题不仅在家庭中导致了亲子之间的矛盾,而且导致了家长之间的矛盾,甚至整个家庭矛盾。

调查显示,当前学生感到家长关注和监控并与之形成矛盾的问题主要有学习(52%),花钱(29%)、上网(22%)、业余爱好(22%)、交友(20%)、交异性朋友(18%)、做家务(13%)等等。各类家庭在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上不分伯仲,只是关注的重点各有不同:居民家庭亲子间在学生的学习问题上矛盾更多,低文化低收入家庭“花钱”问题更突出,高文化家庭受困于学生上网,非常态家庭最敏感于孩子“交异性朋友”。

面对问题与矛盾,学生普遍希望家长“讲道理”有效地解决问题,但是从调查反映的教育实效上看,家长常常没有为学生提供所期望的“道理”。家长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长大了,进入职业学校了,家长感到对学生“不太了解”。比如不了解学生“现在的学习成绩如何”(53%)、“在学校与什么同学交往”(45%)、“平时会为什么事心烦”(39%)、“在学校生活是否习惯”(36%)、“在校外与什么人交往”(28%)、“专业是学什么的”(25%)、“是否有异性朋友”(22%)等等。不仅不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许多家长还感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急需解决许多问题,比如“不知道他(孩子)心里想什么”(54.30%)“不知道对这么大的孩子该教进行什么教育”(47.02%),“对这么大的孩子不知道该怎么教育”(44.18%),“和孩子之间不能有效地交流沟通”(28.67%),“对教育孩子丧失信心”(3.50%)等等。家长受困于这些问题,显然难以为学生提供满意的家庭教育。

家长在家教方面的力不从心是他们自身的处境和自身素质所决定的。从本调查对家长文化程度、职业、生活区域、生活内容的了解可知,多数家长虽然期望孩子在职业学校学业有成,但他们自己没有职业学校的学习经历;家长中虽然多数希望孩子上大学,但是他们自己并没有上过大学;他们虽然希望孩子找个好工作,但是他们中的多数并不在现代化企业中任职,也并不具备通过竞争找到“好工作”的个人优势;他们为孩子的上网、交友、攀比花钱所苦恼,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自己没有接触过电脑和网络,没有亲身面对孩子从家庭走出来后遭遇的物质世界和人际关系……。可以认为,家长们虽然根据自身的社会经验发现了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但是他们并不拥有教育指导已经长成半大人了的孩子应对当前的学习、上网、交友、个人发展等等问题的知识准备和经验。家长的这种尴尬处境仅以年龄产生的“代沟”来解释似乎不够,应该说还涉及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等文化差异的问题。

(四)家长对家教指导的需求

由于陷入家教困境,95%的样本家长希望得到学校的有关指导,虽然其中5%表示怀疑学校能否提供这样的指导。在联系学校的方式上,70%的家庭习惯于参加家长会,或者被动地等待老师来联系。能够主动与学校和老师联系沟通的仅占26%,这在低文化的农民家庭中甚至不到20%。

对于学校的家长会,47%的家庭主要由母亲参加――虽然家庭中一般由父亲全面负责孩子的教育。有近10%的家庭表示出席家长会有困难――困难主要是“工作忙”,其次是“家离学校太远”的问题。

四、调查结论

(一)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及其家庭、家庭教育的特点

1.当前的职业学校学生是高中学段学生中的一个不同于普通高中学生的特殊学生群体。他们中的多数是由于中考落榜才走进职业学校的。从基本情况看,这一群体当中独生子女比例较低,居住在郊区农村地区的较多,农民户口的较多。

2.职业学校学生的家长大多为就业水平、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均较低的普通劳动者。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大多属于社会中经济水平、文化教育水平均较低中下层人群家庭,其中的农民户口家庭主要分布在远郊农村地区,家庭结构较为完整体,传统的多代人共同生活的大家庭占多数;居民户口家庭多分布在城区或郊区城镇中心区,非常态家庭的比例较高,约占14%。

3.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虽然物质条件有限,但是家庭中的生活教育、劳动教育、亲情教育和环境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形成了良好的基本素质。家庭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普遍抱有较高的期望,然而由于家长和家庭自身条件的限制,家庭教育的观念有失陈旧,教育方法有失简陋,教育内容逐渐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家庭教育逐渐陷入困境。至今虽然有极少数家长无心管教或者无暇管教,但是绝大多数家长仍愿意承担自己的教育责任,他们希望学校帮助自己了解孩子,帮助自己掌握教育孩子的知识,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4.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学生的家庭以及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复杂,内部类型多样,主要类型有城市居民家庭、郊区农民家庭、非常态家庭、家长文化程度不同形成的不同类型等。各个类型之间情况差异显著。同时,由于各个职业学校之间有相对特定的生源群体,因而职业学校校际之间的家庭教育情况也相应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二)职业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以及职业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有必要注意的问题

1.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来自我国社会中中下层人群的家庭,学生及其家庭的生存状况处于相对弱势,受教育情况也处于相对弱势。尽管他们也有强烈的发展需求和愿望,但是这些弱势使他们的学习发展造成困难。职业教育责任就是帮助“城乡人民能学到有效就业并从而走上丰衣足食生活道路的本领”{1},因而,我们在研究和工作中应该充分理解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家长、家庭的弱势处境,充分体谅这种弱势处境给他们自身发展带来的困难,充分肯定他们给与学生的基本教育,充分尊重他们发展自身的权利和意愿,以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为己任,努力推进研究与工作。

2.虽然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但是,正像学校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一样,家庭教育也不可能代庖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孩子长大了离开家庭步入社会,逐渐成长为社会的人,其间需要的教育帮助是家长局限在家庭生活中难以提供的。课题研究以及职业学校的家教指导工作应该充分估计家长和家庭在学生的职业学习方面由于无知、无能而导致的家教无力,应该充分认识自己在学生各方面教育上必须承担的主要责任,不对家长提出过高的家庭教育要求,重在帮助家长了解面对社会的孩子和孩子面对的社会,帮助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成长,一起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3.当前社会中十六七岁未成年人的学习发展问题是整个教育都需要研究的难点问题,而不仅仅职业学校学生的家长为之困惑,本课题题目是“家庭教育指导”,但是如果我们对学生教育的问题没有深入调查和研究,没有形成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那么我们拿什么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怎么能求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怎么能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呢?因此,本子课题的研究必须注重全面调查学生学习成长面临的问题,注重研究学生的教育问题。

4.本次调查已经反映出职业学校学生客观存在着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自信、掌握学习方法、养成道德品质、纠正不良习惯、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等等学习需求,但是在职业学校现行的课程教学设计中,这些需求却没有被切实安排落实。由此可见,虽然是“家教指导研究”,发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却首先在课程教学的整体改革。没有职业学校课程教学的整体改革,仅靠家教指导工作,不可能解决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问题,因而本课题的研究应该尽可能地将自己融入学校整体的课程教学改革之中,与课程教学的其他方面形成协作,共同促成并分享深化改革的成果。

本调查勾勒出了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家庭及家庭教育的基本轮廓,反映了其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为本子课题后续研究的展开打下了基础;此外,本调查也为职业学校课程教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资料。子课题将在这一基础上深入推进自己的研究,取得更多更大的研究成果。

注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