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家庭休闲娱乐8篇

时间:2023-09-28 09:07:53

家庭休闲娱乐

家庭休闲娱乐篇1

一、休闲体育活动的分类

根据休闲体育包含面广泛的特点,大致可以把休闲体育活动划分为如下几类:健身塑形、娱乐身心、竞赛、释放放松、社交交际、探险和寻求刺激等7类。

(一)健身塑形类

人们生活水平越高,对健康的身体以及良好的精神状态的需求就越高,而健康的身体又是良好的精神状态的基石,所以多数人以健身得方式来增进健康,增强自身体质,而还有一些人是通?^这些健身活动来行使自己追求美的权利。

(二)娱乐身心类

人们在社会中所进行的娱乐行为不尽相同,而具有一定程度的身体练习,又能在活动过程中使人获得愉悦情感的娱乐形式称之为体育娱乐。体育娱乐活动,其主要目的就在于愉悦身心,心理的愉悦感受更甚于身体上舒适感。例如:打陀螺,扭秧歌等。

(三)竞赛类

休闲体育中的竞赛与竞技体育中的竞赛截然不同。竞技体育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以争取优胜为目标,取得优异成绩。而休闲体育中的竞赛强调活动的过程,它主要是通过竞赛活动,来满足参与者愉悦身心的要求。

(四)消遣放松类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使得人们不得不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不仅仅表现在身体方面,更表现在心理方面。但据一些调查报告显示,体育运动虽然在愉悦身心方面没有娱乐类活动效果明显,但它更容易展开和进行,所以也是人们最容易选择的项目。例如:散步,快走等。

(五)交际活动类

休闲是交际活动的最佳时机,只有在休闲的环境氛围中,人们的自由感才能被最大限度地显现出来,在共同的体育活动过程中,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职业的差异,平等无差别很容易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使彼此之间的交流也没有障碍。

二、休闲体育的社会价值

(一)维护身心健康――休闲体育的本原价值

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使劳动者倍感压力的巨大,精神的持续紧张会使劳动者心理和生理各方面疾病增加。在心理方面,他们不认为劳动会给他们带来任何乐趣,反而会厌倦工作。而休闲活动产生愉悦的心情,愉悦的心情又反过来增强身体的健康。通过身体活动增进健康、调节人的心理是休闲体育的价值所在,愉悦的心情促进人的身体活动也是休闲体育的重要内容。

(二)休闲体育的伴随价值

1.娱乐与享受

人们所进行的休闲体育活动,没有竞技体育相对激烈的对抗性,并且可以回避因失败而产生的消极心理 ,无论在精神上还是体能上都不产生任何压力。人们可以自由选择活动的项目、方式、时间,轻松愉快地从事身体活动或观赏休闲体育活动。在工作闲暇之余来放松心情,释放压力,身心都得到某种满足。

2.促进人际交往

休闲体育不仅是休闲娱乐、健身的载体,同时也是拓展交际、增进情感交流及交友的润滑剂。人们通过休闲体育运动可以结识许多不同领域、年龄阶段、性别的人,丰富精神生活和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交流,俨然已经成为了人际交往的新途径。

3.拉动消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在进行运动前需要购买运动装备,至少需要购买运动服与运动鞋。休闲体育给社会带来的经济产出,远远大于社会对它的经济投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消费观念的变化、国民体育意识增强,体育消费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人们已经具有享受休闲体育消费和服务的经济能力,发展休闲体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三)引导社会风气――休闲体育的附加价值

文明、科学、健康的休闲体育生活方式所追求的是一种积极健康、崭新的现代生活目标,它可以冲击并抛弃落后、愚昧、腐朽的不良生活习惯,抵制精神污染,引导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稳定团结。在闲暇时间,家庭成员欢聚一堂,共同参与休闲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活跃家庭精神文化氛围,增强家庭凝聚力,促使家庭内部和谐。

三、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现状

(一)休闲体育发展获得了更多的物质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和社会对休闲体育的投资逐年增加。由中央、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投资建设的体育场馆、活动设施等,使得活动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个人在休闲体育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多,更多人花钱购买运动器材或参与俱乐部活动。

(二)休闲体育发展得到了更多的时间保证

闲暇时间是休闲体育发展的必要条件。法定节假日时间的增多,使得人们的空闲时间增多;其次,家用电器的大量使用及家庭成员的日益减少,使人们从繁重冗长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空闲时间相对增多。这些方面都为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家庭休闲娱乐篇2

[关键词]休闲需求结构;休闲消费行为;休闲产业发展导向;休闲产品发展导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7-0013-05

一、基于休闲需求结构的分析:城市休闲产业的发展导向

休闲需求是指人们对在休闲时间里所参与的使自己身心得到放松、愉悦的休闲活动的需求,包括对在家庭里的休闲活动的需求,对在户外的休闲活动的需求和对离开自己居住地一定时间与距离的旅游休闲活动的需求。

按照产业经济学的原理,消费需求结构变动将引导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的变动,投资结构变动是改变已有产业结构的直接原因。因此,本文从以下3方面展开对休闲需求结构变化指引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方向关系的研究:第一是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人们需求结构变化带动产业结构变化的视角展开;第二是运用有关统计数据对上述研究的结论进行验证;第三是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说明城市休闲产业发展的方向。

1,经济发展阶段与休闲需求结构及其特征

依据美国学者沃伦・J・基肯(Warren J・Keegan,2002)的分析,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分为前工业化、欠发达、工业化与后工业化四个阶段,判断一个国家已经处在哪一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人均国民收入的水平。一个国家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与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1所示。

依据美国学者詹姆斯・A・菲茨西蒙斯和莫娜・J・菲茨西蒙斯(James A・Fitzsimmons and Mona J・Fitzsimmons,2001)的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或三种社会类型:第一个阶段是前工业化社会。在前工业化社会里,人类生活的基本特征是维持生存。第二个阶段是工业化社会。在工业化社会里人们生活的基本特征是追求更多数量的物质产品。第三个阶段是后工业化社会。在后工业化社会里,人们生活的基本特征是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包括健康、教育和娱乐3大方面。各种社会类型的基本特征可以参阅表2。

从休闲需求结构变化带动休闲产业发展视角研究,我们可以将上述三位美国学者沃伦J・基肯和詹姆斯・A・菲茨西蒙斯及莫娜・J・菲茨西蒙斯的观点结合起来思考,得出下列基本结论:(1)当一个国家人均国民收入低于785美元时,它就处于前工业化社会,人们的主要需求就是维持生存;(2)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在786美元到9655美元之间时(本文将中低收入的欠发达阶段与中高收入的工业化阶段归在一个阶段里考察),它就处于准备实现工业化或正在实现工业化社会,人们的主要需求就是追求更多的物质产品;(3)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大于9656美元时,它就处于后工业化社会,人们的主要需求就是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休闲产业就得到了巨大发展,休闲需求主要表现为对健康产业、教育产业与娱乐产业的需求。这些休闲产业的特征就是能在休闲时光里,使人们的身心更健康、愉悦,能满足人类不断探索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的需要。当然,在上述每一个阶段里,由于存在拥有不同收入、文化与兴趣的社会阶层,因此,在社会上会出现不同的休闲生活方式。例如,维也纳人休闲时喜欢喝咖啡与欣赏音乐,德国人休闲时喜欢喝啤酒与旅游。

日本的发展历史为上述结论提供了例证。在日本,目前休闲产业已占国民收入的10%到15%。依据日本国民生活白皮书,日本国民对服饰、家用电器、饮食、住房以及休闲生活的关心度的动向看,1975年上述各个方面分别为3.1%、5.9%、20.7%、26.0%和6.5%,而1998年为1.3%、3.2%、19.3%、23.7%和35.1%。日本国民对休闲生活的关心程度随着经济增长而提高,这是与他们的劳动时间的缩短以及收入增加成比例的。

2,美国居民休闲需求结构的验证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劳工部门的调查,美国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如表3所示。表3中的数据可以用来验证前面所提到的经济发展阶段与休闲需求结构关系的基本结论。

表3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随着美国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健康护理用品的绝对消费支出额在提高:从家庭收入1万到1.5万美元水平(以1.5万美元计)时的1320美元的消费额,上升到家庭收入3万到4万美元水平(以4万美元计)时的2240美元,再上升到家庭收入7万美元以上(以7万美元计)时的2590美元。同时,娱乐消费支出的比重与绝对额都在大幅度提高:从家庭收入1万到1.5万美元水平(以1.5万美元计)时的735美元的消费额,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为4.9%上升到家庭收入3万到4万美元水平(以4万美元计)时的1920美元,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为4.8%,再上升到家庭收入7万美元以上(以7万美元计)时的3780美元,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为5.4%。

上述不同家庭收入水平,也可以被看作是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家庭的不同收入水平。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代表休闲需求的健身护理产品与娱乐产品消费支出的绝对额或绝对额及相对比例不断增加,基本验证了经济发展阶段与休闲需求结构之间的关系。而教育随着家庭收入水平提高而普及化,则是公认的事实。

3,研究结论: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方向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认为,休闲需求主要是由健身护理产业、教育产业与娱乐产业构成的。因此,城市休闲产业应该重点发展健身护理产业、教育产业与娱乐产业。考虑到人们对娱乐需要既表现为对娱乐产业本身的需要,又表现为对其他相关产业增加娱乐体验价值的需要,因此,对其他相关产业增加娱乐价值的再开发,也是城市休闲产业的发展方向。例如,上海建国中路8号原来是旧厂房集聚区,现在发展成艺术、休闲展览创意区,被称为上海8号桥。再如,以英国为例,当地政府实施推动创意产业的政策后,这一经济领域在1997年至2001年期间,平均每年增长8%,远高于整体经济的增长率;同期,创意产业的总就业人数平均每年增长3%,高于整体的1%的增长。

二、基于休闲消费行为分析:城市休闲产品的发展导向

在认识了经济发展阶段与人们需求结构关系,特别是休闲需求结构以后,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认识:(1)由休闲消费行为的共同特点所决定的一般休闲活动及休闲产品谱系;(2)由不同地区的目标休闲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点所决定的不同地区休闲消费者的休闲消费活动与产品的类型;(3)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认识城市休闲产品的开发导向。

1,休闲消费者共同的休闲活动需求及休闲产品谱系

依据美国学者查克・Y基(Chuck Y・Gee)的观点,我们可以将休闲消费者的共同的休闲活动需求与相应的休闲产品谱系概括为:(1)各种娱乐活动产品;(2)美食产品;(3)舒适与整洁的住宿设施;(4)出色的和个性化的服务;(5)具有吸引力的地点,这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具有不同的含义;(6)组织的活动;(7)在胜地度假期间逛街选购物品,正成为越来越普遍的行为,但要求物品的价格和价值的关系显示出具有良好的性价比;(8)拥有与自己类似的或较高社会、经济地位人物见面的机会;(9)文化吸引物与观光活动;(10)家庭的气氛;(11)有吸引力的自然环境;(12)宜人的气候。

休闲产业或产品的分类,与传统的产业分类所依据的标准不同,前者是基于休闲需求的视角,后者是基于产品供给特征的视角。基于休闲需求的视角,参照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所倡导的旅游卫星账户对旅游产业分类的原理,可以将休闲产品分为两大类:(1)特征休闲产品,是指受休闲需求影响大的休闲活动产品,如娱乐产品与健身产品,像在上海马戏城演出的时空之旅表演产品,在上海黄浦江上的夜游产品。(2)关联休闲产品,是指人们平时也需要,但是增加了休闲元素或气氛以后人们需求更大或愿意支付更高价格的休闲活动产品,如热带雨林咖啡厅、主题购物街、中央商务游憩区等,像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购物街、新天地中央商务游憩区、8号桥创意产业区等。事实上,第二类关联休闲产业或产品的开发比第一类特征休闲产品开发的潜力更大。

2,不同地区休闲消费者的休闲活动需求与休闲产品类别

我们选择美国居民、到欧洲旅行的游客、到香港旅行的游客与上海的休闲消费者为研究的典型样本,说明不同地区休闲消费者的休闲活动与休闲产品需求类别。

(1)美国居民最流行的休闲活动与休闲产品需求

美国人口调查资料发现,美国居民最流行的休闲活动如表4所示。美国居民最流行的休闲活动主要是健身活动与成人再教育活动。

(2)对到欧洲旅行游客的休闲活动与休闲产品需求的调查

表5的调查统计数据反映了前往欧洲旅行游客的休闲活动与对休闲产品的需求情况。与美国居民最流行的休闲活动――健身与再教育活动不同,前往欧洲旅行游客最喜欢的前十项活动是:①在餐馆就餐,占游客总数的86.2%;②购物,占76.2%;③参观历史遗址,占67.5%;④参观小镇,占53.6%;⑤城市观光,占47%;⑥游览乡村,占47%;⑦参观艺术馆或博物馆,占40.1%;⑧参观文化遗产遗址,占38.3%;⑨参观夜总会或舞蹈表演,占21.4%;⑩参加有导游解说的游览,占21%。这些活动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是对异域独特的历史、生活、文化、建筑、艺术的欣赏;第二是能将上述元素融入餐饮美食中、融入旅游纪念品中将受到更大的欢迎。

(3)对到香港旅行的游客休闲活动与休闲产品需求的调查

香港旅游发展局对世界各地前往香港旅行的游客最喜欢的休闲活动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参阅表6。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①对前两位的选择,各国与各地区的游客都是一致的,即选择购物与到太平山顶登高远望,在免税的自由港购物和纵览异域美丽景色;②对第三位的选择,美洲、欧洲、北亚、南亚、日本、中国台湾的游客是相同的,即逛露天市场,他们喜欢观赏中国式的集市贸易市场;③中国内地游客第三位选择的是海洋公园,他们喜欢观赏海洋动物;④中国内地游客的第四位选择是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这说明他们喜欢参观现代化的设施;⑤南亚及东南亚游客第四位的选择是海洋公园,他们也比较喜欢观赏海洋动物;⑥美洲与澳、新及南太平洋游客的第四位选择是赤柱市场,欧洲、非洲及中东游客第五位的选择是赤柱市场,这说明他们对中国式的廉价购物市场比较感兴趣;⑦欧洲、非洲及中东游客第四位的选择是夜总会酒吧,美洲游客第五位的选择也是夜总会酒吧,说明他们在这方面的爱好相近;⑧北亚游客选择的第四位,南亚及东南亚游客、日本游客选择的第五位,是前九广铁路总站钟楼,说明他们对历史性建筑感兴趣;⑨中国内地游客与日本游客对浅水湾都作为第五位选择(日本游客有两个项目并列第五位),这说明他们喜欢有山有水的景色环境;⑩中国台湾游客第五位的选择是兰桂芳,这说明他们喜欢中外酒吧集聚的主题街区。

(4)对到上海旅行游客休闲活动与休闲产品需求的调查

在对到上海来的游客在上海“最喜欢的”休闲场所调查中,发现游客的休闲消费具有下列特点:①选择旅游风景点者最多,占游客总数的50%。②仅次于风景点的是“步行休闲街”,占34%。③以下分别是“观光+娱乐+饮食+购物的场所”,占29%;自由市场,占27%;综合性商店,占26%。这说明除观光外,游客在上海的旅游活动中的主要部分是购物。④选择各种类型文化娱乐设施的排在购物之后,选择影剧院、音乐厅、歌舞厅者,占21%;选择博物馆的,占20%;选择公园和园林专类公园者占19%;游乐园的占13%。⑤在文化娱乐中,对体育和杂技的兴趣度比其他类型小,选体育馆的,占8%;选杂技馆的,占7%。⑥游客对上海度假区的兴趣度也很低,选择度假区的占8%。

有代表性的旅游风景点仍是上海休闲旅游的主要支撑点,国内游客和海外游客对休闲娱乐场所共同的偏好是“旅游风景点”,选择这一项的人数最多。

海外游客对风景点、博物馆和自由市场的偏好大于国内旅游者,而国内旅游者对步行街、综合性的商店和公园与游乐园的偏好大于海外游客。

国内旅游者对专类公园的兴趣要高于入境旅游者,而入境旅游者对杂技馆和博物馆的偏爱要高于国内旅游者。这个结果与上海旅行社与导游反映的情况是一致的。

对于公园和游乐园之类的休闲娱乐场所,国内游客偏爱的程度是大于海外游客的。对于上海的度假区,中外游客的偏好程度都很低,这说明上海郊区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对游客还未产生较大吸引力,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不及上海周边地区。

总的来说,海外游客较偏爱能反映上海传统文化的休闲景点,而国内旅游者更倾向欣赏能体现上海现代化特点的旅游景点,表明相对于海外游客来说,上海是中国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上海的特色表现就构成了对他们的吸引力。

3,研究结论:城市休闲产品发展的导向

基于上述对休闲消费者共同的休闲活动需求与休闲产品谱系的分析,以及对不同地区休闲消费者的休闲活动需求与休闲产品类别的分析,有关城市休闲产品发展的导向,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家庭休闲娱乐篇3

在文化创意概念日益被大家追捧的当下,休闲旅游、新的休闲文化无疑是从生命休闲角度重新解读休闲本质。农家乐作为一种挡不住的时尚和诱惑,正在进入每个现代人的生活。为适应城市周边辐射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在市区外的乡村营建适应“健康休闲、亲近自然、全家同乐”的休闲场所,起名为休闲山庄,××农家乐,这类型的旅游地称作农家乐。眼前并不是所有的农家乐都能顺利发展,影响农家乐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

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中地点与市场这两个条件因交通因素而紧密相连,是农家乐选址投资较重要的两个因素,它涵盖客源、农家资源、交通条件等方面的因素。据了解,来农家乐的游客绝大部分为周边城市居民,消费群体规模大。游客以家庭模式旅游、朋友聚会、单位(企业)郊游为主。

农家乐的规模和形象涉及景区与乡村酒店的设计原理,同时也受到市场与交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求规模相对合理,需符合所在地的市场和客观条件,也要与经营目标相吻合。外观形象需让人眼前亮,有吸引游客的亮点,具有表达农家乐级别与特色的功能,同时更要表现农家乐中“农”的氛围,“家”的感受,“乐”的意境,真正体验农家乐的意义。

农家乐的风格可以从员工的言行、着装以及建筑内外的环境个性特征看出。室外环境可以透露出农家乐的品格、品昧以及品质。从装饰上来说,其选择的材质材料越自然古朴越好;其次是摆设物件,宽阔的农庄,原滋原昧的环境与室内古朴的古董,家具陈设给都市来的客人带来空灵、舒适感。农家乐的屋外庭院与田园设计最能表现农家乐的风格与环境。同时,高档次的农家乐的规划,在建筑方面需要表现农村风格但是又要区别于附近的农庄,庭院里的一草一木、农场、鱼塘等的选择都要体现出个性和特色。

内部条件

长沙农家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农”的氛围,即让游客完全置身于农的环境中;二是“家”的感受,指家人的聚会,家的特色以及家常菜等等;三是“乐”的意境,包括农活体验、竞技运动等。农家乐就是要体现这三个字的特色和功能。要充分考虑接待、经营、服务、安全、设备设施、后勤等所有功能的实际需要,保障农家乐功能完善,运行正常。

长沙很多的农家乐,娱乐设施往往设计的比城市酒店更具有体验性和融入性。农家乐的娱乐设施大致有两种类型:基本娱乐设施和特色娱乐设施。农家乐的基本娱乐设施指室、健身房、KTV、野外烧烤以及单车房、乒乓球室等运动项目,这些设备设施可独立成立,也可以混合摆在一起;农家乐的特色娱乐设施供游客单独选用或包含在农家乐套餐价格中的免费娱乐活动里。特设的娱乐设施是吸引游客前来,保障其愉悦体验的重要因素。长沙目前投资成功的特色娱乐设施主要有:网球场、温泉馆、卡丁车场、钓鱼池塘、遛马道、狩猎山、射击场、真人游戏场、儿童乐园等。特色娱乐场地常常配备专业的设施设备,并且单独售票经营。这类的农家乐还特别注重娱乐部门的人员配置,熟练的技术人员。基本娱乐活动是可以转换成特色娱乐项目的,当然特色娱乐项目也可能转换成一般娱乐项目。例如:现在的农家乐基本都有钓鱼这一项目,是因为人们在大都市的紧张工作中追求休闲旅游的本真:回归自然、无拘无束与放慢生活,钓鱼让我们想到宁静,回归宁静的生活。农家乐鱼塘也应满足“深水、鱼的品种多、池塘边树木成荫、风景优美、同时有新鲜的蔬菜、水果,以游客为中心,不断求新、求变、求突破,以轻松、自然为风格定位,实现游客来农家乐追求的生活情趣。

农家乐作为旅游产业的一个分支,服务与管理是重中之重的事。管理包括人、财、物以及制度的管理;服务是对人的服务,是农家乐和市场接轨的窗口和名片。好的农家乐不仅要拥有好的硬件设施,更要通过管理与服务等敏感的软件展示给客人最优秀的一面,以此获得游客的喜爱和尊重,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因农家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有定的制约。可按季节进行管理与服务,这样既不降低服务水准又控制了经营成本,一举两得。如:稳定平季运营的长期员工,培养旺季时的固定兼职人员,利用淡季邀请管理人员指导营销策略,改建与升级装修农家乐的硬件设施。农家乐吸引游客的最大亮点是娱乐活动、环境、交通、农家食物等。因此要保证食物的农家特色,娱乐活动丰富,环境独特。第次来农家乐的游客因自然资源而来,二后续则因口碑、环境而来,让游客充分享受农家乐的特色产品和优秀服务,致力于打造一个设备齐全、风景优美、环境一流、品牌效应强、名气与日俱增的农家乐。

还有我们应该从休闲的角度考虑农家乐的旅游经营。农家乐的地点、形象、功能、环境、管理、设施设备与服务需按照游客的需求,把握休闲的尺度,恰到好处的运用休闲心理,营造休闲氛围。因为大部分游客是想休闲才来的。游客的休闲心理体现在:度假、游戏、美食、文艺娱乐等方面。如果这些休闲的欲望没有满足,就不可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会吸引游客再次光临。这也说明农家乐的休闲氛围营造的不够成功。同时也要注重休闲的感觉,营造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忘却世俗、怡情山水的感觉。如:在宽阔的空间,享受心灵的平静、精神的愉悦、追随自然、回归自然的情感。将人类本真所追求的性情、宣泄、真活力表现的淋漓尽致。随着旅游这一休闲文化被进一步挖掘,农家乐逐渐填充着人们的心灵,让那些特别感怀生活与爱的都市人们难以忘情。离开束缚自身的环境,回归自然的美,享受农家乐健康轻松的生活。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家庭休闲娱乐篇4

在校大学生有更多自由支配时间,如何利用自由支配时间,反映出大学生的休闲意识状况。通过调查大学生自由支配时间的状况,发现大学生休闲意识存在不清晰不明确等问题,并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休闲意识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休闲意识;休闲活动;休闲质量

一、大学生休闲意识调查的基本情况

大学生休闲意识的调查于2015年12月-2016年4月在青岛农业大学展开,调查对象为本校在校大学生;调查人数为60人,其中男26人、女34;大一13人、大二16人、大三17人、大四14人;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社会调查方式。

二、大学生休闲意识的现状

(一)通过调查大学生主要参与的休闲活动来分析大学生的休闲意识状况

大学生通常会参与网购、网游、逛街、唱歌、看电影、听音乐、健身、闲聊、旅游、上网了解新闻、阅读等活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参与的休闲活动的认识存在四种情况。

1、认为休闲是一种浪费时间、浪费金钱的表现――大学生对休闲的一种普遍偏见。不少大学生认为休闲是有钱人才能做的,自己没有钱,不能休闲。而绝大多数的学生把时间排在休闲条件的首位,认为有时间才能休闲,因而这些学生往往以没有时间作为借口不去休闲。

2、休闲活动层次低、品味低――大学生休闲的一种普遍状态。缺乏对休闲活动的认识,对休闲时间管理缺乏有意义的规划。不知自己该做哪些有意义的休闲活动,大多数大学生不懂得“休闲时间与休闲活动是统一在一起的,时间管理和活动管理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1]

案例一:大三学生小王,平时的休闲活动大多与手机分不开,主要有看电影、听音乐、网上购物等,很少参与锻炼、旅游这类户外互动。“我平时都喜欢宅在宿舍。”“那你在宿舍一般都干什么呢?”“看电影、听音乐、网上购物。”“这些活动有意思吗?”“久了也挺无聊的,但是别的活动好像自己又不大能参与进去。”“怎么不和舍友一起参加些活动呢?”“除了2人准备考研,我也不打算考研,其他的舍友也和我差不多。”可见休闲活动层次低、品味低绝不是个例。

3、可供选择的休闲活动种类较少,参与感和满足感不强。大学生所期待的休闲活动应当体现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气质,当是活力四射、充满正能量的。学校组织的校园活动分为学生会组织的官方活动、学生社团组织的半官方活动、学生自发组织的自由活动。学生会组织的官方活动大多具有制性,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学生社团组织的半官方活动大多存在经费不足、活动质量不高,活动范围小等问题,并且受学校的限制,极少有学生喜爱的社团活动;学生自发组织的自由活动,大多缺乏目的性、方向性。

案例二:今年9月,我校举办了一场大型的万人宣讲,这浩大的声势背后是大一新生的“默默支持”。据了解,本次巡讲由校学生会组织,要求各学院派出相应人数的学生参加,各学院通过本学院学生会强制要求每班派出相应人数的学生去参加,最后由班长、团支书再要求学生参加;另外还有200个vip票通过学校的微信平台发放。活动当晚,参与人数的确达到了预想的目的,但是,这场鼓舞人心的讲座究竟打动了多少人心,我们不得而知。受调查的60人无一例外的参与过此种“被观众”,学生们对此种活动参与感和满足感不强,对于自身的提升收效甚微,且极易引发学生的反感。

4、休闲行为规范缺失。少数大学生参加休闲活动时,不惜损害身体健康,不惜破坏校规校纪。如上网成瘾等。由于网络的隐蔽性、方便性和逃避现实性,网络上能满足一些人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需求。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到网络上找存在感。这显然缺乏休闲意识的表现。

综上所述,大学生们的休闲意识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1、休闲意识不明确

大学期间,学习负担较高中减轻,闲暇时间增多,校园生活丰富多彩。闲暇时间增加是一个普遍现象,60名受调查者中49人表示目前他们几乎每天花在休闲娱乐活动中的时间大约在3小时及以上。大学生的休闲活动丰富多彩,有的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有的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但相当一部人的大学生对于休闲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颇和狭隘,仅仅把休闲定义为上网聊天、打游戏、看电影等。这种情况的比例偏高,约占47%,这足以说明大学生对于休闲没有明确的理解,对自己的闲暇没有清晰的规划,对自身的休闲方式没有清醒的把握,甚至分不清休闲与闲玩的区别。

2、尽管大学生消费观较成熟,但大学生的休闲质量偏低

到了大学阶段,大多数人都有了较为成熟的消费观念,能够根据自身家庭条件来进行消费。但是休闲娱乐质量受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受调查者坦言,由于校园限制、经济制约、休闲娱乐设施、学习压力、个人取向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休闲质量偏低。

案例三:大二女生小李表示,到了大学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发展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进入大学以后,她便开始学习钢琴,但是开支大,课时费和练琴费占到了每月生活费的百分之六十,家庭条件并佳的小李,随着开支的增加,不得不减少课时,以致最终在大二上学期选择放弃了钢琴的学习。

3、休闲自觉性差

“从1995年5月1日起实行双休日制度以来,每年我国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减少至190天,这个数据已与发达国家学生在校学习天数接近,美国为170天,英国为200天,法国为180~200天。” [2]通过访谈分析了解到,尽管大学生又了更多的课余时间,但是这些课余时间并没有被充分合理的运用,他们中有的只是处于打发时间而盲目的进行休闲活动。

案例四:大三女生小张表示,她坦陈自己迷恋上一款名为“王者荣耀”的手机游戏。半年以来,她的休闲活动几乎只有这款游戏,经常一整天在宿舍玩游戏,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让舍友带饭或者点外卖”是她半年多生活的常态。可见,有些大学生休闲自觉性还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三、大学生休闲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方面

大学生休闲意识存在因为“大学生正处在一种多元、多变、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3],极易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科学主义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大学生缺乏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懂得时间管理,过于追求享受、自我放纵,休闲被曲解。或认为休闲是浪费时间,是享乐,而不是把休闲当作是一件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一件事情来对待。

(二)客观方面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目前,劳动、工作仍然是人们挣钱谋生的唯一手段。挣钱生活是人们最直接、最普遍的生活目标。这些制约着大学生休闲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社会存在着一些浮躁现象,一些不良休闲场所和休闲管理存在漏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休闲意识。

2、教育环境的影响

许多学校培养学生的方式上有一定的问题。培养模式过于功利化,为了就业找工作而培养,不是为了学生本人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单纯围绕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就培养什么样的人,对于学生内心需求漠不关心。而且大学里的活动大多受到监督,乏味无趣。大学生们普遍认为社团和学生会的活动都是在浪费时间、浪费人力物力,不能为他们的休闲生活带来任何帮助。

3、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因素是影响大学是休闲意识的主要因素,家庭教育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观的形成。许多农村来的学生,尤其是家庭条件不好的,基本没有休闲意识,不会主动参加一些休闲活动。或受同学的影响选择不良休闲行为,如迷上网络游戏等。

四、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意识

“大量的自由时间该如何用于实现自我的发展,对于尚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是个难题。”[4]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意识呢?

(一)社会方面

社会上首先要从政策引导、口号宣传、法律保障等方面进行对社会大众普遍休闲意识的树立与培养,在社会上形成一种风气――全民爱休闲、全民会休闲的风气。社会相关部门还应该在与休闲运动等方面相关的部门、机构或者组织,投入一定的资金支持,输入人才支持、智力支持等,充分将休闲意识深入人心。

(二)学校方面

开设休闲学系列课程,“引导大学生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的教育,通过科学的休闲促进自我理解、自我发现和自我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平衡发展,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5]

完善休闲娱乐设施,引导学生正确的休闲娱乐,而不是通过打牌、去不健康的娱乐场所来消遣娱乐。结合各学校文化特色,宣扬积极向上的娱乐方式,鼓励发展个性,与校园文化结合,创新多样化的休闲娱乐方式,鼓励学生进行社交,多认识同学、朋友,拓展人脉关系;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参加健康地休闲活动,丰富课余生活。例如,登山,领略自然风光;跑步,强身健体;阅读,感受文字的美丽;志愿服务,让青春闪光。

开设兴趣课程,如瑜伽、舞蹈、形体、音乐、阅读等等,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大学生活。同时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校外活动的机会,提供更多的保护、帮助和支持。

开展学术专题讲座、座谈会、研讨会等来丰富休闲娱乐,也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参观艺术展览或博物馆等,接受艺术熏陶,学习专业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水平,同时也可以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个人

自觉关注休闲,注重自身技能和能力的提高,才能更好把握休闲的要义,也能从休闲活动中找到更大地乐趣,从而提高休闲意识。

明确生活目标。如果找不到生活目标,就会陷入休闲误区,也不会有正确的休闲意识,不会选择正确的休闲活动。例如,调查中有些学生意识到大学生活不能虚度,但是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盲目跟风,“考证热”就是人生目标不明确、不懂得闲暇管理的表现。只有当我们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休闲规划,让考证不再枯燥,不再无用,真正起到学习的目的。

合理规划休闲活动,促进休闲意识的提高。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合理运用闲暇时间,有效地规划休闲活动,有助于我们提高休闲意识,提升休闲品质。

广泛的发展兴趣爱好,摒弃不良的休闲习惯。当今社会,为了应对紧张而复杂的生活,难免产生枯燥乏味的感受。大学生应当自觉培养兴趣和爱好,注重全面发展,例如音乐、舞蹈、绘画、旅游、摄影、旅游、手工等,更需要摒弃不良习惯,合理利用时间进行合理的休闲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休闲意识的树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并不是只靠社会的引导,社会与学校、与个人的努力与坚持是分不开的,所以对于大学生的休闲意识的培养更是社会学校个人各方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杨喜添,《大学生休闲时间的管理与开发》, 青年探索,2006年第4期

[2] T建军、万亚军,《闲暇及闲暇教育》,教育研究,2000年第9期

[3] 王萍,任晓蛟,《基于境界论德育哲学的大学生自我修养意识培养》,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7(6)

[4] 张玲玲,《大学生的休闲教育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5] 叶湘虹、雷 敏,《论大学生科学休闲观的教育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年3月

家庭休闲娱乐篇5

兼顾舒适与气派的社交活动区

清锦源别墅的社交活动区主要由门厅、主客厅、待客书房、小客厅、正餐厅组成。精英阶层的家要足够宽敞、气派,为主人的社交生活增添光彩,同时,他们又期待舒适、温馨的空间体验,向往尊贵气派的社交生活,因此清锦源在双首层规划了诸多新意、舒适又气派的空间。

气派不凡的第一印象从门厅开始

门厅常常被设计成一个不起眼的过道空间,给人以缺乏魅力和吸引力的感受,而清锦源重新发掘出门厅的意义――大尺度挑空的门厅,一进门便给人以海阔天空、气势不凡之感:空间尺度宽敞,可从容摆放桌椅,使门厅成为一个会客场所,可在此接待一般访客,不必进入客厅打扰主人的私密生活。

讲究礼仪和舒适的客厅

中国人的客厅是一处仪式化、并最被主人看重的空间,常在此接待亲朋好友,举办亲切的聚会,因此,清锦源格外注重营造客厅的视觉感受和舒适体验。客厅层高为4.2-4.5米,视觉感受宽敞阔朗,而且避免了因挑空过高造成的空间压迫感及冷热不均的现象。无论春夏秋冬,当人们长时间停留在客厅时,皆能感受温暖、和煦的阳光,窗外繁花似锦的美景。

洋溢温情惬意的家庭生活区

清锦源别墅的家庭生活区主要由家庭厅、开放式西厨、封闭式中厨、餐厅、早餐厅、家庭阅览室等空间组成,充分展现“家庭生活围绕着厨房这个中心展开”这西方别墅的重要设计理论。

温馨、迷人的就餐时光

为了尊重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别墅常常配有开放式西厨、封闭的中厨以及宽敞明亮的餐厅。清锦源则更进一步优化餐厨空间的布局和尺度,不仅空间方正开阔,而且面对迷人的庭院景观,让家庭成员乐于享受就餐时光,伴着风景、轻松地谈话,充分享受亲情。而且家庭厅紧邻餐厅与开放式西厨,这里成为家庭成员共聚的私密空间,如同纽带一般维系一家人甜蜜感情。

创造宜人、私密氛围的卧室私密区

清锦源的卧室私密区主要由主卧区、子女卧室、老人卧室、客卧室组成。人们并不需要一间辽阔而空旷的房间,而是尺度亲切、宜人、私密,创造与众不同的空间体验。清锦源的卧室私密区遵循这一原则,主卧套区拥有完善的功能性和奢华感,遵循了双人使用、享受生活的原则。次卧室都配有独立的卫生间和衣帽间,此外,设计了家庭阅读室等家庭共享空间,让家庭成员彼此交流、分享。而且,卧室数量也是衡量别墅功能是否强大的重要指标,清锦源均设计了不少于5套的卧室,以满足主人家居生活的需求。

感受花草气息的首层主卧室

清锦源遵循了欧美豪宅的主卧室位于首层的传统,大户型别墅的第一生活主卧室安置于前首层。在平面空间足够大时,首层的主卧室不仅可以保证居住私密性,而且主人将享受到庭院中的绿荫遮凉、清脆的鸟鸣和花草的气息,无疑令人无比向往和留恋。

顶级豪宅的人性化关怀

主卧套区的设计遵循了“双人使用”与“享受生活”的原则。双人使用原则,即男、女主人分开使用衣帽间、洗手盆、坐便器,尊重彼此生活的隐私,同时,主卧套区又是处享受生活的宜人空间,从过渡空间、睡眠区、谈话区、书房、衣帽间、卫生间到咖啡酒水吧,满足了休闲、休憩、交流、工作等多层次需求,让人们在这个温馨天地尽享生活之美。

此外,每间次卧室都设有独立的卫生间、衣帽间,尊重家庭成员或是偶尔留宿的客人的生活隐私。

在家庭阅览室交流和分享

除私密性的卧室空间之外,清锦源还特设一间家庭阅览室,这里成为父母与孩子们交流知识与人生经验的场所,在彼此的记忆中都格外难忘。

令身心安顿的娱乐休闲区

清锦源的娱乐休闲区主要由家庭娱乐厅、家庭影院、室内泳池、私家SPA区、健身房、酒窖、雪茄吧等功能组成,堪称私人会所空间,与室外的就餐区、温泉汤池、亲水平台的功能交融在一起。清锦源的别墅设计独具匠心,建于人造丘陵之上,前两层,后三层,双首层设计不仅使前后首层都是阳光盈室,而且人们穿过后院直接进入庭院层,后院的休闲设施也与庭院层的娱乐设施灵动相连。娱乐休闲层堪称清锦源的魅力所在,栖居在水边享受着花草的芬芳和树木的浓荫,以及游泳、泡温泉、烧烤、SPA、健身……身体、精神皆感受安顿、宁静和舒适,令人久久沉醉。

私人会所式休闲空间

由于双首层的独特结构,清锦源的庭院层也阳光明媚,这里完全是属于主人的私人会所,由家庭娱乐厅、家庭影院、健身房、泳池、私家SPA区、酒窖、雪茄吧等组成,从繁忙、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退身,回归这里享受生活的最高礼遇――沉浸于令人钟爱的切美好事物中。

临水而居的私家大庭院

基于私密性的生活理念,1.8米高的外墙围和一片静谧的私人空间,围墙内遍植水杉、元宝枫、银杏等高大珍贵的乔木,不仅衬托建筑的宏伟庄重,更恰当地遮挡外界窥探的视线和纷扰噪音。

清锦源的庭院具有社交、休闲、享受生活的功能,丰富了庭院生活的内涵。烧烤区配有户外厨房、就餐空间、室外壁炉等,亲水区的温泉池、游泳池、亲水栈台为社交生活增添乐趣,庭院内遍植浓密的绿植,围和一方安静的乐土,品茶、赏花、听鸟鸣虫语,沉醉于自然之美。

无微不至关怀细节的设施服务区

家庭休闲娱乐篇6

摘 要 中国休闲消费的研究起步晚,美国的休闲理论研究比较成熟,本文通过中美在休闲消费对象、结构、休闲消费时间、休闲消费教育方面的对比,指出我国在这些方面的不足,从而借鉴美国的经验,提出促进我国休闲消费的措施。

关键词 休闲消费 休闲消费时间 休闲消费结构 休闲教育

一、引言

马克思认为:休闲,一是指“用于娱乐和休息的余暇时间”,二是“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时间”。由此可见休闲兼有消费和生产的双重功效,事实上休闲兼有消费含义。贝克尔(Becker,1965)指出:不应把休闲看作一个独立范畴,所有休闲都含有某种消费,所有消费活动都含有某种休闲。人们不是在休闲和消费之间进行选择,而是在不同的消费活动之间进行选择。由此把休闲消费定义为人们在自由支配时间所从事的消费活动。

美国人休闲消费理论研究历史较早,大部分学者认为,美国学者凡勃伦在1899年发表的《有闲阶级论》是休闲学在美国诞生的标志。美国休闲消费发展比较完善,不仅设立专门研究休闲的组织机构,而且美国的休闲教育,很多大学都设有休闲专业、休闲系,甚至休闲学院。而中国休闲消费研究起步晚,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学习借鉴外国的经验有助于休闲消费研究的深化和完善。

二、中美休闲消费比较

(一)休闲消费对象

美国休闲消费产品品种齐全,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并且有龙头产业带动。不仅重视放松享受的旅游休闲消费,影视娱乐休闲消费,而且重视发展智力的文化休闲消费、体育保健休闲消费,既注重服务型休闲消费、又注重体验性休闲消费。在美国,旅游业是第三大零售服务业,仅次于汽车销售和食品销售。美国娱乐业中视听产业(影视和音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由1985年的第11位上升到现在的第6位。美国的文化产业在1996年已经是最大的产业,2000年美国占有全球文化市场的46%,美国的“好莱芜影视”是美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美国休闲体育发展比较成熟,也是全球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我国在休闲项目的开发上,各地区、各行业产品雷同,并且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科学的规划,没有突出特色,结果导致了休闲消费领域出现资源供给过剩,同业恶性竞争的局面。

(二)中美休闲消费结构

美国的休闲支出安排合理,消费结构比例适当。根据Ipsos Mendelsohn的2008年3-7月美国家庭消费支出份额数据发现:旅游消费占美国家庭消费支出的14%,占第三位,其次是娱乐,个人保险,电子产品。总的来说,休闲消费品占美国家庭休闲消费支出总额的34%,即美国人收入的1/3用于休闲消费。此外,1/3 的运输服务于休闲旅行,60%的飞机乘客是非业务性旅行。美国人不仅注重娱乐消遣性休闲消费,而且注重智力型休闲消费。美国人对文学、艺术、艺术博物馆、历史、科学的兴趣十分广泛,在某些地方甚至超过了运动。例如1981年,美国有4400多家艺术、历史、科学和综合性博物馆,共有9000个公共图书馆,1979年全国博物馆的访问者人数达3.4783亿人次。

我国的休闲消费支出与美国差距甚大。我国在2008年人均休闲消费支出构成中,食品消费占家庭人均总消费支出的36.29%,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仅占13.29%。而且根据郭鲁芳研究,我国的休闲消费重娱乐性、消遣性休闲消费;轻发展性、智力性休闲消费;重被动性休闲消费,轻自主性休闲消费①。

(三)休闲消费时间

发展休闲消费,不仅需要经济支付能力,而且需要一定的空余时间。休闲时间的存在是进行休闲消费的必要条件。

1.休闲时间灵活性。美国休闲消费的时间自由灵活。在公司内,员工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年休假时间,也可以分开休假;同时公司也可以把年休假作为福利待遇提供给员工:一是多给员工工资、少提供年休假,二是多提供休假这样的福利去吸引员工。以灵活的休假方式吸引员工既可以保持员工的工作激情,也可以塑造轻松的环境,增加公司利润。

我国休假方面执行的是“黄金周”假日制度,员工不可以随便调配自己的休假时间。“黄金周”集中休假制度制约了人们的出游时间,致使假期期间交通拥挤,出游困难,增加公共管理费用。

2.带薪休假制度。美国的带薪休假制度是三至五周,随时可以休,假期一般要求一次性用完,双方并为此签订合同。美国的带薪休假制度是强制性的,任何一方如果不执行,会受到惩罚。据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统计,目前美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用人单位都采用了“带薪假日”制度。这种做法之所以风行,主要是因为可以降低成本。

带薪休假在我国《劳动法》已有规定,一般有10到15天的休假。但是由于企业担心成本过多,另一方面就业困难,员工较少提休假要求,致使带薪休假的执行难以落实。

(四)休闲消费的教育

美国的休闲教育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从事休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工作。目前,在美国开设休闲专业的大学约有400所,其中得到美国娱乐、公园协会和美国休闲与娱乐委员会认可的有100多所。美国高校的休闲教育实施得到了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紧密配合,三者分别发挥着各自的作用。社会主要提供政策支持,学校主要负责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与组织活动,家庭主要发挥配合、监督和提供实践机会的作用。在这一实施过程中,社区资源被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形成学校向社区开放,社区为学校服务的模式。

我国对休闲教育理论的探讨不够深入,关于休闲教育的内涵尚未有统一的界定。1998年我国女科学家马惠娣才正式涉足研究休闲教育。大学生休闲教育研究还有许多领域期待我们拓展,理论方面缺乏结合我国国情的关于如何开展休闲教育的研究。学校缺乏严密的计划以及专门从事休闲教育的教师,家长缺乏对休闲教育的作用的清醒认识,反而认为学生在个人成长、自信心、独立性、自主性等方面的发展与休闲教育并不直接相关。

三、美国休闲消费对我国的启示

(一)完善休闲产品体系,满足多层次休闲需求

充分挖掘休闲消费资源的优势,开发有市场前景、生命力持久和竞争力强的休闲产品,建立比较完善的休闲产品体系,形成具有规模的休闲产业。大力开发多样化休闲产品,挖掘休闲产品的文化底蕴;适应休闲需求的转变,开发新的休闲产品,提升休闲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含量,科技含量,营造休闲消费中的文化氛围。

(二)提高休闲消费中的精神文化含量和品位,优化休闲消费结构

加强休闲消费的研究,对消费者进行休闲消费教育和引导,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扩大高层次的休闲消费领域,营造丰富多彩、文化内涵深厚的公共秩序、生活环境和社会风气,引导人们逐步提高休闲消费中高层次精神文化消费的比重。

(三)落实带薪假期,为休闲消费提供条件

学习美国的带薪休假制度,按照工龄来增加带薪休假的期限。增加休假时间的灵活性,增加带薪休假的机会,使其更好的为国民经济服务。注重劳动者的休假权,坚持以分散为主、适度集中、单次休假时间长短搭配的原则。在休假时间分配上,既要强调时间的分配以分散为主;又要考虑适时安排单次时长较长的假期,以满足游客的长途出行。

(四)加强休闲教育的理论研究,有效指导合理休闲消费

借鉴国外休闲研究的理论成果,充分吸收相关学科的成果,尤其是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经济学的相关成果,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休闲教育理论。学校应当开展相关的休闲教育课程,整合教育资源,聘请专门的休闲教育教师。注重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要经常联系家长,经常组织学生与家长的共同活动,使其认识到休闲教育在孩子身心素质个性发展及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注释:

①郭鲁芳.中国休闲消费结构:实证分析与优化对策.浙江大学学报.2006(5).

参考文献:

[1]尹士杰.我国当前提高居民消费质量的几个问题.消费经济.2002(2).

家庭休闲娱乐篇7

近几年鞍山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居民的消费文化也发生着巨大变化。消费者追求的不再仅仅是购物的便利性、多样性,更注重的是整个购物过程的愉悦。百货商场、超市、卖场逐渐不能满足广大居民的这种一站式休闲消费的需求,因此,居民对大型购物中心的需求不断增强,“鞍山兴隆大家庭”也是在这种趋势下诞生的新的商业综合体。

1 MALL的概念界定

1.1 Mall的定义

Mall可定义为:在毗邻的建筑或一个大建筑物中,由一个管理机构组织协调和规划,把一系列零售商、服务机构组织在一起,提供购物、休闲、娱乐、饮食等各种服务的一站式消费中心,从兴隆大家庭的设计来看,这点体现的很明显。

1.2 Mall与一般百货店、仓储超市的区别

自现代商业开展以来,人们历经了便利店、杂货店、百货店、超市及仓储式商场等几种“商业形式”作为一种新出现的商业业态,Mall是对前几种商业业态的整合和延续,它规模巨大,是集购物、休闲、娱乐、饮食等于一体,包括有百货店、大卖场以及众多专业连锁零售店在内的超级商业体。

表1 兴隆大家庭与一般百货店、仓储超市的区别

对比要素 百货店 仓储超市 Mall

建筑规模与设施 单体店、规模小 较大,具有常用购物附属设施 规模庞大,拥有齐全的商业设施

商业设施内容 基本只有货架和柜台 有较小的停车场和电梯 现代化便利、充足的停车位,休闲娱乐服务措施齐全

业态种类及结构 单一的便民店 由百货、专门柜台等组成 由百货店、超市、专卖店、专业店、服务娱乐场所等构成,业态结构齐全。

服务整合度 基本只提供日常商品 基本可提供一般商品 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实现一站式购物消费。

人文休闲环境 基本上只在居民社区经营 地处较繁华商业文化氛围较 在地域性的氛围影响渲染下,有相当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

便利程度 对于社区日常需求十分方便 相对于附近的居民较为便利 交通便利,比较方便

旅游娱乐价值 无 基本无 有极大的娱乐价值,可同旅游结合起来

2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分析

由于目前城市客群大多从事脑力劳动,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有追求高档住宅的能力与强烈的意愿,并且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因此,大多追求生活质量,向往高品质的生活。

首先,表现在对物业的交通、楼宇硬件设施(电梯、空调)以及物业管理水平等要求较高;其次,要求合理的物业生态景观规划。雄居城市商务中心的中产阶层,白天必须面临城市的“水泥森林”城堡,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所带来的压抑、浮躁,其紧张心态只有在工作之余才能得到释放。

因此,如果选择居住其中,就必然要求物业具有合理的业态规划,能够在这里休闲放松,体味生活的乐趣。因此,集公寓、商场、休闲、娱乐、主题公园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物业的需求渐成热点。而兴隆城市综合体建筑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3 从商业MALL的角度分析

3.1 兴隆大家庭的平面设计

与省内的同类商业MALL对比,不难发现,兴隆的多类业态交叉最为明显。

兴隆大家庭提供给消费者的不仅是新颖多样的购物休闲方式,从其平面设计中可以看到,其主力面积还是商场和百货,但是它也第一次将如此多的大空间户外运动项目引入到了商业综合体内部,从这点来说,它是商业MALL的一种新的尝试,从功能角度来说丰富了建筑的业态,从商业角度来看,这些多元化的娱乐、休闲、运动项目也同时成为了其场所营造的亮点之一,也是促进其人流汇聚的一种方式。

3.2 兴隆大家庭的空间设计

以数部交错布置的交通空间和共享空间为核心与出发点来布局商业空间,内外街的环形道路内部交通良好地解决了商业人流的交通组织问题,并充分利用中庭、小天井、自动扶梯节点、观光电梯、楼梯等促使消费者在室内向前、向上流动起来,确保该项目的商业部分具有观赏性、可逛性、舒适性、方便性、安全性,使购物中心环境及设计受到顾客欢迎。顶层的天窗把蓝天白云引入到室内商业空间,使室内外空间交融起来。真冰场结合大面积的商场及展示活动成为空间组织的新亮点,形成透气的交流聚集空间,体现商业特色,以及大面积的室内运动空间,各层次错落的天井,中庭增加空间层次感与整体融合性,增强主题的视觉共享性,来烘托整体的商业氛围,对项目档次提升、人流导入、人气聚集、特色体现起到极大的作用。大型室内运动场地即兼具城市集会功能。

3.3 造型设计

通过有机的形体组合,结合功能与空间形态,形成简洁明快的建筑形象。建筑立面以大气和整体为出发点,注重其立面整体感和韵律感,使形体曲线、层次统一和谐。本方案特别注重立面整体设计,使建筑在夜晚是光的雕塑,远望去便如一座恢宏大气的金色元宝,一方面是财富的象征,另一方面也象征福气的到来。商业部分的广告位置与立面设计相结合,融入了大量新一代电子多媒体,系统展示了LED,使建筑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均呈现出绚丽的色彩。

4 结语

新型的建筑形式、新型的功能组合以及新型的消费环境,成为鞍山市及周边城市广大人民群众休闲、游玩、社交、购物的好去处,成为人们观光、逛街、参观、游览的最佳场所,成为消费者公认的购物中心、美食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康体运动中心、社交中心、生活中心。增强了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提升了城市商业、旅游业档次,提供了现代最新服务,引领了消费潮流,提升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成为鞍山的又一个城市综合体地标建筑。

参考文献:

家庭休闲娱乐篇8

[摘要] 家庭健康投资正在成为北京市城镇居民日常投资支出中最大的热点之一。本文将对北京居民健康投资理念的形成发展以及现状等方面作分析探讨。

[关键词] 健康理念健康投资生活质量

健康投资主要指的是人们为了获得良好的身心健康以及由此带来预期的相关效益而支出的如医疗服务、健身时间、休闲旅游和文教娱乐等健康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居民家庭或个人既是健康资源的消费者同时又是投资者。人们身体健康、身心愉悦并由此导致工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可以说就是健康投资的结果。

世卫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这一定义改变了人们以往长期认为的“无病就是健康” 的陈旧观念,说明人是社会的人,医生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时,不但要考虑身体的情况,还应考虑社会、心理、精神、情绪等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全方位来思考人类的健康。如今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不生病,而是更加寻求延年益寿、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平和的社会心态和角色适应。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拥有良好的健康是每一个人应该享受的基本社会权利之一。与传统经济学不同,人力资本理论把劳动者用于未来医疗保健休闲等方面的支出不看作是一种消费支出,而看作是一种生产性的投资,即健康投资。这种健康投资形成人力资本中的健康资本。健康投资可以通过延长预期寿命来刺激人们在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大幅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生产技能,推动经济增长。除医疗保健外,文教娱乐、旅游、休闲健身等因素也都会对居民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健康资本的增加能使个人的经济活动更有效率和更长久,能大幅提升居民家庭和个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增加健康资本投入将会越来越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

一、居民健康投资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近年来,北京经济一直保持在两位数左右快速增长。2008年GDP为10488亿元,比2007年增长9%;人均GDP首次突破9000美元,比2007年增长5.2%。2000年~2008年北京市恩格尔系数一直处在30%~40%之间并临近30%,北京居民生活水平早已跨入富裕阶段。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之时,生活理念逐步发生了变化,更加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和文化修养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一个好的身体并身心愉悦才能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生活质量。

从与居民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医疗保健情况看,2002年到2007年间,北京市卫生机构床位增加了8548张,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数由4.18人增加到4.53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了1091个。全市医疗卫生状况和居民健康在近年已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居民家庭在医疗健康上的需求和支出在逐年加大,“有病就看不再扛”的理念已渐渐成为众多家庭的一种共识。人每天的自由支配时间是休闲的时间基础。人在尽到工作、家庭与社会的职责之后,在自由支配的时间里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包括娱乐、体育健身、旅游、美食、社会交往等等。在工作学习的闲暇之余,人们的兴趣也更加广泛,热衷于外出旅游、健身、娱乐、收藏等方面的活动,且在这方面更舍得花钱。如1996年~2007年间,北京城镇居民对文化教育的支出比重提高了3.4个百分点,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了15.6%,居食品之后排在第二位。体现在近年北京市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的投入和规模在逐年加大,反映出居民对文化需求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关注,他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并由此带动了文教娱乐、旅游观光、体育休闲、医疗保险和养老等一大批北京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另外,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居民更加关注自己未来的社会保障。据统计,2007年北京市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人数比2001年分别增加了245.8万人、572.8万人和248.1万人,尤其从2005年至2007年间,三项保障均比上年增长11%以上,而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的增长幅度最大。这说明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愈来愈重视,对健康的投入在不断加大。

目前,人们在对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更舍的花销和投入,甚至是作为一种提高自身素质和改善生活状况的长期投资。这反映出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的健康理念与以往相比已有了很大转变,涵盖的范围更广,也更加实际,且这种健康和文化娱乐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

二、居民家庭健康投资的现状分析

北京城镇居民的健康投资渠道近年来已趋于多元化,投资品种也更加丰富。目前居民家庭的健康投资主要体现在医疗保健、文教娱乐和各种非储蓄性保险的支出上。数据显示,2007年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为1294元,比2000年增长了119.77%;文教娱乐支出为1507元,比2000年增长了125.74%;非储蓄性保险支出为211元,比2000年增长了470.27%;居民消费支出为15330元,比2000年增长了80.49%。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文教娱乐支出和各种非储蓄性支出总体上增长较快,增长幅度都超过了消费支出的增长幅度,而以非储蓄性保险支出增长幅度最大。这表明居民的健康投资策略已经发生很大改变,健康投资更趋于丰富和多样化。居民对健康的认识已不再仅限于“无病即健康”的层面上,而是更注重身心的全面健康;健康投资也不只是对疾病的治疗,还包括对影响健康的一系列重要因素的投入,加强锻炼,增加休闲时间,增加文教娱乐投入,积极购买各种保险等等,从而拓宽了健康投资的范围。北京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亟待完善开发的休闲经济潜在市场。目前北京城镇居民家庭的健康投资领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保健投资

这包括医疗和保健器具、药品、滋补保健品和医疗费用等方面的投入。随着近年来“花钱买健康, 健康是投资”这种健康理念的逐渐转变和深入,人们更加注重自己和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居民的医疗保健服务费用支出也大幅上升。据统计,2007年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服务支出为1294元,比2006年增加1.6%。其中药品费667元,比2006年增长6.6%;医疗费400元,比2006年增长2%;滋补保健品156元,比2006年减少16.1%。这说明人们除了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在“有病就医”上舍得投入外,在投入上也更趋于理性。反映在人们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科学健身和医疗方法来减少和预防疾病,而不是只靠滋补营养品。这从人们对滋补保健品投入的减少以及更加关注保健品的质量和用途可以看出这种观念的转变。

2.休闲健身投资

这包括居民体育锻炼和休闲旅游等方面的投入。人们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休闲健身活动,既可以修身养性、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可以强身健体、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自身素质。从这点看,休闲旅游和体育健身也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一种长期投资。

借助北京奥运,健身休闲、体育观光等无疑成了北京居民体闲的一个新的兴趣点,健身锻炼成为一种时尚。据统计,2007年居民人均健身活动支出为48元,比2002年增长了2.3倍;早晚锻炼活动的人数为15695万人,比2002年增长了156倍。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喜爱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带动了北京市体育产业的发展。从最近几年看,北京市体育产业的产值基本上都占到全市GDP的1%左右。据有关预测,2008年体育产业的产值将会占到全市GDP的 3%左右,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当。旅游休闲近年来已成为北京城镇居民的一种时尚。在关注旅游产品的同时,人们也更加关注旅游的品质和从业者的素质。2007年北京城镇居民外出旅游人数增长较快,人均游览参观和团体旅游支出分别为116元和431元,比2002年增长了57.3%和1.1倍。2008年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北京市民的出游热情依然强劲,据统计,这一年北京人仅仅是游北京就花费掉了142亿元。说明北京居民已逐渐认识到旅游休闲能带来身心愉悦、修身养性和减少疾病、愉快工作的功用,舍得在旅游上投入,以此作为对自己和家庭未来的一种投资。旅游和健身作为人们精神生活更高层次的享受,正在成为居民的主要休闲方式。

3.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投资

这包括各种有利于身心健康、提高自身素质的各种文教娱乐活动的投入。在基本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北京居民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对各种健康充实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很大。数据显示,2007年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718元,比2002年增长77.8%;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全部服务性消费支出的16.6%,比2002年提高3.8个百分点;2007年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中用于教育的支出为770元,占服务性消费支出的17.8%,是所有服务性消费支出中比重最高的。为顺应社会发展,居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培养日益重视,工作竞争的加剧也促使各类成人教育和培训班日益火暴,教育投资已成为居民家庭的一项重要基本开支。生活水平的提高还使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从吃饱、吃好转向吃出营养健康、吃出文化品味,从而加大了在外饮食上的投入。据统计,2007年北京居民家庭人均在外饮食支出为1175元,比2002年增长37.6%,占食品支出的比重达到23.8%,占服务性消费的比重达到13.6%。说明居民已不再满足于在家吃饱,更追求外出就餐的品味和质量。另外,从居民其他服务支出看,2007年居民人均其他服务支出为212元,比2002年增长87%,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居民消费支出呈现出了专业化、品牌化和高质化趋势。比如近年人们对美容和婚庆等其他方面的投入增加较大,并以此作为展示个人形象、甚至就业,以及家庭长期和谐的潜在投资。

以上表明北京城镇居民已从生存型的温饱消费逐步开始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的精神文化消费。作为提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一种长期投资,文教娱乐投入已成为人们小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4.各种非储蓄性保险投资

这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方面的投入。经济发展使得居民更加重视未来收益和家庭成员的健康问题,家庭的各种非储蓄性保险支出越来越得到重视。据统计,2007年北京居民家庭人均非储蓄性保险支出为211元,比1988年增长了近110倍。从2007年与2001年比较情况看,2007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671.7万人,比2001年增长了近0.6倍,年均增长7.89%;2007年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783万人,比2001年增长了2.73倍,年均增长24.51%;2007年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535.3万人,比2001年增长了0.86倍,年均增长10.94%;2007年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609.2万人,比2001年增长了1.86倍,年均增长19.17%。其间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增长幅度最大,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增长次之,说明居民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希望通过各种保险来提高自身对未来健康问题的防护能力。随着北京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居民参加保险的意识也在提高,使得人们为健康而付出更多的投入成为可能。

三、政策建议

1.加大对正确的健康理念宣传力度,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进行良性的健康投资,拓展健康投资渠道。

2.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为居民的健康投资提供完善的服务机制。政府要加大对公共事业的投入,充分保障健康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公平分配。

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设施在全社会提倡健康、文明的休闲方式。加强对休闲经济的研究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满足居民日常的休闲需求。

4.充分发掘北京特色文化,不断开发新的健康资源和产品,引导居民把休闲文化旅游作为既能提高文化素质、又能促进身心健康和减少疾病的一种健康投资增长点。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