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石油信息化行业市场8篇

时间:2023-08-12 08:24:10

石油信息化行业市场

石油信息化行业市场篇1

关键词:企业内部管理;创新体制;石油;经营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引言

管理作为石油行业的永久主题,“创新”始终是管理的关键。首先就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使得企业的内在潜能被发现,这样才能促进石油企业的科技创新模式管理得以进展。现今,创新意识是我国石油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所欠缺的。而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是我国石油企业朝着现代化方向进步的基石,这样才能使得我国石油企业满足现代化的要求,从而达到企业内部管理的最优化,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的发展形势较好[1]。

一、石油企业内部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创新是石油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石与动力,在这个前提下,我国的石油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立足之地并且持续发展。现今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若石油企业摒弃陈旧的管理模式而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那么石油企业的管理效率才能得到提升,从而才能提高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

(一)观念不创新

目前的石油企业的背部管理中,存在着诸如等、靠、要等许多传统的管理观念,对市场的竞争压力没有正确的认识。石油企业的管理人员大多都满足于现状,没有创新意识,同时不能根据石油市场的发展对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体制进行适当的调整,这些传统的观念致使石油企业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二)管理机制不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的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对企业的运作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制定的规章制度过于冗杂,责权利没有达到高度的统一,人力资源结构不完善、不均衡,这些状况都严重制约了石油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只有体现了企业的快速、及时的发展,才能准确抓住市场发展的机遇,从而促进石油企业的发展。但现在,许多石油公司仍然不使用先进的管理机制,而是将旧的管理机制、冗余管理机构的直接表现出来,使企业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不及时调整发展战略[3]。

(三)信息技术不创新

信息重要价值的体现完全在于运用,石油企业对于信息的收集和应用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使得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决定企业信息能力的因素包括:员工应用信息的能力;完成信息有效配置的过程;长期使用和价值文化;信息的价值和准确性。企业在技术能力上把重点放在信息投资项目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项目中,错误的认为技术本身可以创造信息的能力。但事实上,这些企业在建设过程中的信息的理解和投资过程中,它会阻碍信息的能力。这是因为有很多非技术因素是决定信息能力的主要因素。

二、石油企I管理创新方法

(一)管理组织创新

石油企业需要有相应的管理组织创新来实现管理的目标,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必须依靠组织,企业运作的依赖性的结构和组织的支持。传统的石油公司由于其巨大的生产组织、非冗余的成员,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近年来,石油企业自发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变迁和资产重组,通过主题和辅助,可以压缩管理层次和精益管理的措施,如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同时也带来了提高企业竞争力[4]。

(二)信息化创新

对于企业来讲,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创新是项庞大而琐碎的工程,必须要重视对信息化管理的创新。在创新阶段中要注意维护好各阶段性信息管理功能模块开发后的扩展性与关联数据的预留对接,务必实现数据的管理和规划的统一。同时要注意建立系统数据检查与修正措施,数据维护与管理规程制定,关联模块的可扩展性和数据的标准要尤其慎重,这样才能使整个系统健康运行。

基础信息化数据维护工作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的关键,妥善维护好基础数据问题可多层面、多方面地帮助企业管理层把复杂、繁琐的问题分解得更简单化、清晰化。信息化管理的目的是把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思想融入到信息系统中,使企业管理者极易掌控企业内的人、财、物相关情况,实现人尽其用、财尽其利、物畅其流,所以信息化管理系统工程需要统一规划后分步实施维护,全面实现企业内部与外部信息资源共享,切实可行地在维护阶段扎实推进信息化管理[5]。

(三)管理技术创新

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加强科技奖励力度,鼓励员工注重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创收创效。在管理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产品的质量有保障,开发产品先进科学,才能提高其在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在市场中有立足之地。通常在开发石油的过程中,勘探和开发没有先进的高新技术做基础,那么很难对油田进行合理科学的开发。只有管理技术的不断创新,才能使得全球的石油储备也不被浪费,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

三、总结

总之,如果石油企业要想在竞争压力逐渐增大的市场中有立足之地,那么创新内部管理体制是必不可少的,要重视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因此要从管理组织创新、信息化创新以及管理技术创新这三个方面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程.YC石油开放式技术创新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西北大学,2015.

[2]庞瑞.浅析我国石油企业创新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03:198.

[3]曾旺,岳双才,梁钟天.中国石油创新管理助推科学发展[N].中国石油报,2010-12-15001.

[4]陈东.浅析现代石油企业管理创新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9:4-5.

石油信息化行业市场篇2

关键词:海外投资;问题;对策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其对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从1993年起我国成为了石油的净进口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国。目前,要从三个方面保证我国石油储备:加大国内的勘探开发力度,但是国内没有大的油田发现而且国内油田开发的难度逐渐加大,成本也不断增加;依靠进口,但是我国主要从中东进口,大都是高含硫油,加工难度大,而且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性太大,尤其中东的政局不稳会对我国的石油安全造成威胁;加大海外石油投资,利用资金或技术等优势分享世界石油资源。海外石油投资不仅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尝试,更是我国实施石油来源多元化战略、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稳定的重要途径。

一、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现状

截至2006年,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经营着70多个油气投资项目,每年获得的原油权益产量近2500万吨,天然气权益产量近40亿立方米,海外油气生产初具规模。在业务领域上,也已经形成了从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到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国际油气贸易和装备出口等多元化经营格局。目前原油和成品油贸易已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运用长期供应合同、现货贸易、准现货贸易和期货贸易等多种贸易手段,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国内的需求。

二、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问题

通过10多年的海外石油投资活动,我国的石油企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在海外投资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对石油企业缺乏有了的资金支持,在审批程序、外汇外资管理制度和海外投资保险方面也限制了海外投资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受我国石油公司资本实力、技术力量和跨国经营管理经验等因素的制约,及跨国经营管理体制上的障碍,我国的海外投资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投资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海外投资缺乏整体、长远的策略,国际化经营意识不强

目前这些大型石油公司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缺乏关于“往哪里走”、“怎么走”等问题的长远战略规划。在石油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时,没有长远的战略和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市场定位。目前中国石油企业要么没有国际化经营观念,要么对海外经营投资、扩张顾虑太多,国际化经营效果不理想。据有关部门调查,国有石油企业在海外投资不赚钱甚至赔钱的约占2/3。这种局面的形成除石油企业缺乏“走出去”的经验外,与“走出去”缺乏明晰的战略思路和战略定位有着直接关系。

(二)投资成本过高,存在内耗

近年来,我国企业为了中标海外石油项目,普遍报价偏低,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投标,但当他们履行完若干合同后,才发现经过激烈价格竞争到手的项目利润实在太少,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中石油集团收购哈萨克斯坦油田的案例。

中石油出资35亿美元购买哈萨克斯坦某石油公司的部分原油储量,并计划建设一条长3000公里的输油管线。中标以后,才发现项目投入资金太大,而依靠开采当地原油的收入,根本无法弥补巨额的支出,最终因成本过高而被迫搁浅,使企业蒙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由于我国的三大石油公司,尤其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由于没有统一的机构协调,往往竞争同一个项目,并且为了拿到项目内部相互压低价格,造成内耗,降低了利润空间。

(三)可行性评估过于粗放

海外投资自始至终都伴随着各种风险,如油价波动、汇率波动和合作方政局的稳定性等。不成功的国际合作项目,尤其是在国外执行的合作项目会造成远比国内项目大得多的经济损失。由于迫切走出国门的需求,在进行可行性评估的过程中企业会有意无意的往乐观的方向进行经济、技术等方面的评估。另外是由企业由于对海外投资地区的不了解,在进行评估过程中出现误差,导致项目决策性的失误。新星物探在伊朗进行项目时就由于不了解当地山路较多的地貌而对项目评估出现失误,造成运送设备上山的成本就高于合同的预算金额,损失惨重。

(四)缺乏国际化经营的专门人才

目前我国石油行业的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大多数人知识面相对狭小,技能比较单一,懂技术的不懂英语,会英语的又不懂技术。而石油企业海外经营一定要有雄厚的国际贸易人才。要能够懂得相关的国际法规,熟悉和了解当地的法律环境。目前我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急需大量国际性经营的人才,但企业对人才投资力度还需要加大,而且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培训机制。

(五)投资结构与方式不太合理

中石油在海外投资时主要业务集中在上游,下游投资比较少;而中石化优势在下游炼油加工,在国外市场的选择上游资源比重明显不足。中石化在勘探开发、炼油营销、化工业务占用资本的构成比例为255025,而国外三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壳牌、BP)三块业务占用资本比例约为523315,两者相比较,中石化油气勘探开发明显不足。在这种投资结构下,不利于紧密上下游的业务,降低成本、抵御风险。

(六)信息化建设不足

信息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投资汇报率是难以计算的,它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中具有倍增的作用,尤其对于石油企业的跨国经营来说,它更是一种稀缺资源。谁能够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占领信息渠道的制高点,谁就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企业内部信息化不足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外部的信息不足不仅不利于我们获得的海外投资的信息,也会影响我们对市场变化快速反应的能力。与跨国公司相比,我国石油企业无论在内部还是外部信息化建设都存在明显不足。

三、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对策研究

为了解决海外投资存在的问题,石油企业要修炼内功,提高自身对海外投资的决策、管理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坚持战略先行

三大石油公司各有其业务上的优势,世界几大产油区的投资环境也各有不同,石油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分析各个地区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即SWOT分析),确定在海外投资的战略,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及投资重点。向国外的大型石油公司学习,自觉地以市场的需求为中心来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不仅要有5年计划,还要有10年的长远战略规划,从而使企业的海外投资有较好的前瞻性,确保企业长期稳定的开拓海外市场。

(二)转变观念,以质取胜;政府介入,减少内耗

以报价低取胜,明知亏本也要拿下项目这是进行海外投资的初期为了“走出去”开拓市场的权宜之计。在经过10多年的摸索之后,在有了海外投资的经验、成功的模版时,就要把重点从以报价取胜转移到以质量取胜了,树立品牌,不断地开拓市场。另外由于三大石油公司是分散决策的,没有形成一致对外的整体行动。此时政府应该出面介入,减少内耗情况的发生,促成企业在海外投资上的相互合作和扶持,提高整体的竞争力。

(三)严谨的进行项目可行性

海外投资比国内投资复杂的多,风险也大得多,因此评估海外投资的评估部门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精通项目评估的技术专家、经济专家和外经外贸专家队伍。项目评估必须真正从项目的原始数据、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出发,做出客观的评价以供决策者参考,应当摒弃项目评估是为领导的项目立项决策找论据、做文章的做法。决策者必须充分尊重项目评估部门的评估结论,确实以该结论作为决策的依据。准确的评估可以降低和规避不应有的风险,决不能因为要急于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或为了承揽到某个项目而降低评估标准。

(四)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储备跨国经营人才

不断提高石油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人才是关键。石油企业必须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复合型的跨国经营人才,迅速改变目前我国石油职工队伍中普遍存在的人才短缺的问题。

培养人才,除选派一些年富力强、熟悉业务、懂管理且有外语基础的人到高校接受系统的培训外,更要重视选派人员到成功的跨国公司学习与锻炼,参与跨国经营的具体业务,从实践中培养才干,积累经验。

(五)优化投资结构,分散经营风险

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投资时要形成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石油公司。一体化可以紧密上中下游业务之间联系,保证原材料供给、缩短供应链、降低成本、减少税负等。

另外,一体化石油公司还可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平衡经济周期对企业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当油价走低,油田亏损,但是炼油、化工及销售盈余;油价高,炼油亏,但油田和销售盈余。根据埃克森美孚2003年年报,其上游、中游及下游业务的固定资产比例为631。上游的开采业务为炼油业务和化工业务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一方面节约了采购成本;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资源安全和减少石油价格波动的风险。埃克森美孚80%以上的炼油厂与化工产品和油生产部门建在一起,炼油厂生产的产品直接供给下游的化工生产部门和油生产部门,提高了生产效率。我国石油企业还可以借鉴跨国石油公司的经验,在把资金集中在比较熟悉的几个投资领域的同时,坚持上游勘探开发和下游的炼油、销售一体化经营,分散风险,获得较高的收益。

(六)加强信息化,提高国际竞争力

信息化对石油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减少决策失误,降低企业风险,实现集约化资源管理和全球化生产经营,提升国际化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多数石油企业获取的国际石油市场信息大都是间接信息,而非一手的直接信息,信息渠道不畅通,不具备快捷、高效的信息系统。对此要通过各种机会充分利用国际信息网络,发展与各石油国商务处、石油公司以及国际性的协会组织的联系,创造条件,利用国际大型咨询公司的信息,加快建立自己的国际市场信息网络,以便及时获得准确可靠的国际石油市场信息,并按照信息渠道快捷化、信息处理高效化、信息来源准确化的要求,确定有关部门专职负责。目前三大石油企业都意识到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必须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构筑起强有力的企业信息化支撑平台。

四、总结与展望

目前我国石油企业在10多年的摸索中,已经在海外投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得到了不少经验教训,这为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在进行海外投资的过程中面临着内部经营管理上的不足的问题,但是相信随着我们海外投资活动的进一步开展,石油企业自身的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会逐渐增加,为我国的石油供应及石油安全做出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士运,袁怀雨.中国石油海外投资现状、问题及对策[J].资源产业经济,2005(11).

2、王琳,王利国.国外石油公司项目风险管理借鉴[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3).

3、彭民,孙亚红.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7(495).

石油信息化行业市场篇3

关键词:海外投资;问题;对策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其对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从1993年起我国成为了石油的净进口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国。目前,要从三个方面保证我国石油储备:加大国内的勘探开发力度,但是国内没有大的油田发现而且国内油田开发的难度逐渐加大,成本也不断增加;依靠进口,但是我国主要从中东进口,大都是高含硫油,加工难度大,而且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性太大,尤其中东的政局不稳会对我国的石油安全造成威胁;加大海外石油投资,利用资金或技术等优势分享世界石油资源。海外石油投资不仅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尝试,更是我国实施石油来源多元化战略、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稳定的重要途径。

一、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现状

截至2006年,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经营着70多个油气投资项目,每年获得的原油权益产量近2500万吨,天然气权益产量近40亿立方米,海外油气生产初具规模。在业务领域上,也已经形成了从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到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国际油气贸易和装备出口等多元化经营格局。目前原油和成品油贸易已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运用长期供应合同、现货贸易、准现货贸易和期货贸易等多种贸易手段,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国内的需求。

二、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问题

通过10多年的海外石油投资活动,我国的石油企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在海外投资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对石油企业缺乏有了的资金支持,在审批程序、外汇外资管理制度和海外投资保险方面也限制了海外投资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受我国石油公司资本实力、技术力量和跨国经营管理经验等因素的制约,及跨国经营管理体制上的障碍,我国的海外投资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投资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海外投资缺乏整体、长远的策略,国际化经营意识不强

目前这些大型石油公司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缺乏关于“往哪里走”、“怎么走”等问题的长远战略规划。在石油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时,没有长远的战略和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市场定位。目前中国石油企业要么没有国际化经营观念,要么对海外经营投资、扩张顾虑太多,国际化经营效果不理想。据有关部门调查,国有石油企业在海外投资不赚钱甚至赔钱的约占2/3。这种局面的形成除石油企业缺乏“走出去”的经验外,与“走出去”缺乏明晰的战略思路和战略定位有着直接关系。

(二)投资成本过高,存在内耗

近年来,我国企业为了中标海外石油项目,普遍报价偏低,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投标,但当他们履行完若干合同后,才发现经过激烈价格竞争到手的项目利润实在太少,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中石油集团收购哈萨克斯坦油田的案例。

中石油出资35亿美元购买哈萨克斯坦某石油公司的部分原油储量,并计划建设一条长3000公里的输油管线。中标以后,才发现项目投入资金太大,而依靠开采当地原油的收入,根本无法弥补巨额的支出,最终因成本过高而被迫搁浅,使企业蒙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由于我国的三大石油公司,尤其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由于没有统一的机构协调,往往竞争同一个项目,并且为了拿到项目内部相互压低价格,造成内耗,降低了利润空间。

(三)可行性评估过于粗放

海外投资自始至终都伴随着各种风险,如油价波动、汇率波动和合作方政局的稳定性等。不成功的国际合作项目,尤其是在国外执行的合作项目会造成远比国内项目大得多的经济损失。由于迫切走出国门的需求,在进行可行性评估的过程中企业会有意无意的往乐观的方向进行经济、技术等方面的评估。另外是由企业由于对海外投资地区的不了解,在进行评估过程中出现误差,导致项目决策性的失误。新星物探在伊朗进行项目时就由于不了解当地山路较多的地貌而对项目评估出现失误,造成运送设备上山的成本就高于合同的预算金额,损失惨重。

(四)缺乏国际化经营的专门人才

目前我国石油行业的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大多数人知识面相对狭小,技能比较单一,懂技术的不懂英语,会英语的又不懂技术。而石油企业海外经营一定要有雄厚的国际贸易人才。要能够懂得相关的国际法规,熟悉和了解当地的法律环境。目前我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急需大量国际性经营的人才,但企业对人才投资力度还需要加大,而且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培训机制。

(五)投资结构与方式不太合理

中石油在海外投资时主要业务集中在上游,下游投资比较少;而中石化优势在下游炼油加工,在国外市场的选择上游资源比重明显不足。中石化在勘探开发、炼油营销、化工业务占用资本的构成比例为25︰50︰25,而国外三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壳牌、BP)三块业务占用资本比例约为52︰33︰15,两者相比较,中石化油气勘探开发明显不足。在这种投资结构下,不利于紧密上下游的业务,降低成本、抵御风险。

(六)信息化建设不足

信息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投资汇报率是难以计算的,它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中具有倍增的作用,尤其对于石油企业的跨国经营来说,它更是一种稀缺资源。谁能够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占领信息渠道的制高点,谁就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企业内部信息化不足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外部的信息不足不仅不利于我们获得的海外投资的信息,也会影响我们对市场变化快速反应的能力。与跨国公司相比,我国石油企业无论在内部还是外部信息化建设都存在明显不足。

三、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对策研究

为了解决海外投资存在的问题,石油企业要修炼内功,提高自身对海外投资的决策、管理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坚持战略先行

三大石油公司各有其业务上的优势,世界几大产油区的投资环境也各有不同,石油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分析各个地区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即SWOT分析),确定在海外投资的战略,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及投资重点。向国外的大型石油公司学习,自觉地以市场的需求为中心来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不仅要有5年计划,还要有10年的长远战略规划,从而使企业的海外投资有较好的前瞻性,确保企业长期稳定的开拓海外市场。

(二)转变观念,以质取胜;政府介入,减少内耗

以报价低取胜,明知亏本也要拿下项目这是进行海外投资的初期为了“走出去”开拓市场的权宜之计。在经过10多年的摸索之后,在有了海外投资的经验、成功的模版时,就要把重点从以报价取胜转移到以质量取胜了,树立品牌,不断地开拓市场。另外由于三大石油公司是分散决策的,没有形成一致对外的整体行动。此时政府应该出面介入,减少内耗情况的发生,促成企业在海外投资上的相互合作和扶持,提高整体的竞争力。

(三)严谨的进行项目可行性

海外投资比国内投资复杂的多,风险也大得多,因此评估海外投资的评估部门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精通项目评估的技术专家、经济专家和外经外贸专家队伍。项目评估必须真正从项目的原始数据、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出发,做出客观的评价以供决策者参考,应当摒弃项目评估是为领导的项目立项决策找论据、做文章的做法。决策者必须充分尊重项目评估部门的评估结论,确实以该结论作为决策的依据。准确的评估可以降低和规避不应有的风险,决不能因为要急于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或为了承揽到某个项目而降低评估标准。

(四)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储备跨国经营人才

不断提高石油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人才是关键。石油企业必须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复合型的跨国经营人才,迅速改变目前我国石油职工队伍中普遍存在的人才短缺的问题。

培养人才,除选派一些年富力强、熟悉业务、懂管理且有外语基础的人到高校接受系统的培训外,更要重视选派人员到成功的跨国公司学习与锻炼,参与跨国经营的具体业务,从实践中培养才干,积累经验。

(五)优化投资结构,分散经营风险

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投资时要形成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石油公司。一体化可以紧密上中下游业务之间联系,保证原材料供给、缩短供应链、降低成本、减少税负等。

另外,一体化石油公司还可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平衡经济周期对企业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当油价走低,油田亏损,但是炼油、化工及销售盈余;油价高,炼油亏,但油田和销售盈余。根据埃克森美孚2003年年报,其上游、中游及下游业务的固定资产比例为6︰3︰1。上游的开采业务为炼油业务和化工业务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一方面节约了采购成本;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资源安全和减少石油价格波动的风险。埃克森美孚80%以上的炼油厂与化工产品和润滑油生产部门建在一起,炼油厂生产的产品直接供给下游的化工生产部门和润滑油生产部门,提高了生产效率。我国石油企业还可以借鉴跨国石油公司的经验,在把资金集中在比较熟悉的几个投资领域的同时,坚持上游勘探开发和下游的炼油、销售一体化经营,分散风险,获得较高的收益。

(六)加强信息化,提高国际竞争力

信息化对石油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减少决策失误,降低企业风险,实现集约化资源管理和全球化生产经营,提升国际化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多数石油企业获取的国际石油市场信息大都是间接信息,而非一手的直接信息,信息渠道不畅通,不具备快捷、高效的信息系统。对此要通过各种机会充分利用国际信息网络,发展与各石油国商务处、石油公司以及国际性的协会组织的联系,创造条件,利用国际大型咨询公司的信息,加快建立自己的国际市场信息网络,以便及时获得准确可靠的国际石油市场信息,并按照信息渠道快捷化、信息处理高效化、信息来源准确化的要求,确定有关部门专职负责。目前三大石油企业都意识到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必须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构筑起强有力的企业信息化支撑平台。

四、总结与展望

目前我国石油企业在10多年的摸索中,已经在海外投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得到了不少经验教训,这为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在进行海外投资的过程中面临着内部经营管理上的不足的问题,但是相信随着我们海外投资活动的进一步开展,石油企业自身的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会逐渐增加,为我国的石油供应及石油安全做出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士运,袁怀雨.中国石油海外投资现状、问题及对策[J].资源产业经济,2005(11).

2、王琳,王利国.国外石油公司项目风险管理借鉴[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3).

石油信息化行业市场篇4

1.1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含义

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前卫的造价管理理念优化利用企业资源,建立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随时为管理层提供完整、准确和及时的石油工程造价信息,以提高管理层的决策效率和水平,完善石油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和业务流程,给工程造价管理的经营活动和目标提供信息化的服务平台,给管理人员提供便利。

1.2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企业经营管理普遍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给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是必然趋势。很多发达国家从工程设计到工程质量验收和工程维护整个过程中都大量运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由于工程造价软件运用使工程造价更加经济化与科学化。随着新型管理理念和管理形式的发展,市场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日益迫切。工程造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最低化造价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

2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2.1石油企业设立了相关网站

现在石油企业也都建立了相关的石油工程造价信息网站。网站设立了专项通知公告、发文管理、收文管理、项目成果、任务管理、信息维护以及通讯录7项信息。企业的相关文件制定、信息公布以及物件签收等都使用网络,极大地方便了工作。同时,收文和传阅也可通过网络信息化实现。

2.2石油企业开发配套的工程造价软件

石油企业不断适应信息化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特别是在石油工程造价方面,专门开发了全面的定额管理软件体系,让石油工程始终有计划地进行成本控制,石油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通过信息化定额,使得石油工程造价更加高效与标准,同时,让管理走向程序化和网络化。

3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造价管理中业务程序不统一

石油企业没有对造价的业务程序做出量化标准,企业的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造价管理方式和程序,增加了后期整合结算工程造价信息的压力,使后期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猛增,无法保证工作质量,降低造价核算的效率。

3.2与ERP系统的需求相斥

ERP系统可加强企业对工程的管理和因素的控制,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为大多数企业推广使用。这种在企业内部构建一个平台、实行两个集成、给予三个支撑的ERP系统的优点是能代替那些功能重复的系统进行工作。某些系统要运用接口与ERP系统集成的方法才能检测到,但目前,企业工程造价系统还不能达到集成的要求。

3.3石油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存在局限性

石油企业的定额管理系统只用于对定额的项目实行工程造价管理,而对于招标的项目不能运行,因为招标项目的资金结算是不确定的,这就需要人工核算或重新针对该项目编写软件,核算出总的造价数据,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

3.4石油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没有公开信息

在企业投资管理中,造价是影响工程投资成败的关键因素,而工程造价在石油工程信息化中无法实现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不能为企业的交易和投资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造价信息不够透明化,使企业管理决策以及企业发展失去支撑依据。

4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改善措施

4.1标准化信息建设

要统一和标准化工程造价管理,统一信息化建设中的工程造价软件。标准造价信息编码系统和信息偏码系统要制定在符合信息化的基础上,并具有科学性、延展性、统筹性和容纳性。信息的分类要按照系统所规定的原则划分,项目的各种实际支出也要按照造价信息系统所做的分类进行结算,这样才能形成统一的消耗代码,比较各地区的工程消耗资金,发现资金管理漏洞,提高公司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4.2以信息化建设为前提制定合理战略

制定明确的石油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计划,信息化的内容和资源公开平台的创建要根据工程有关的工作程序和各方面的管理需求进行。时刻关注石油市场的动态,整体把握企业内部的管理状况及造价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整理归纳油田市场的资料和企业内部资料,创建一系列人事管理、成本管理、预测管理、价格管理及造价管理等企业管理业务,并使这些信息业务和各类相关软件、硬件数据吻合,实现信息共享。

4.3注重人才的培养

企业各部门都要积极参与到石油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化建设要求每个部门都制定相应的计划,整合部门信息,指导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因此,提高企业每个员工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把信息化教育作为一项基本的培训内容,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为推动企业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4.4创建高能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要建立一个实用市场工程造价、及时反馈市场工程造价信息的网络系统,使企业可以随时了解市场工程造价动态。企业还可建立市场工程造价信息网络监测系统,以便把企业现有的工程造价和市场的工程造价做对比分析,发现企业在造价管理方面的不足,及时调整企业工程造价,为企业开源节流,实现低成本管理。创建造价信息档案库,根据各时期的造价资料,调整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改善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

5结语

石油信息化行业市场篇5

作为其重要组成的石油资讯大战,策源地就在大庆。

一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基石正式镶嵌在了高新区的热土上――新华08国际石油资讯中心正式落户大庆。这一消息通过新华社的报道即刻传遍了世界。

作为国际石油资讯的功能性总部,随着大庆的石油品牌与新华社的资讯品牌的强强合作,“有形大厦”和“无形大厦”同时开工建设。在未来的国际能源市场上,这里将发出影响国际石油走向的权威声音,大庆在可持续发展的路上也将迈出关键的一步。

新华08,一个“怪怪的名字”

近日,随着本地媒体报道的增多,新华08这个“怪怪的名字”,不断闯入大庆人的视线。新华08是什么意思?它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能落户大庆?它能给大庆带来什么?

新华08系统,是受国务院委托,新华通讯社自主研发的“中国金融信息交易服务系统”的简称。新华08系统拥有40个自主研发的金融模型,涉及55个行业,债券、股票、外汇与货币、商品与能源等五大市场。大庆国际石油资讯中心就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

新华08,是这个项目的代号。新华社2005年正式提出,当时预计2008年能建成,就取名“新华08”。实际上,2007年该系统已正式推出运行。目前,信息采集点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10多个重要金融城市。上升到国家利益高度,新华08系统是国家的信息安全战略,它决定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一场争夺话语权的战争

打破国外金融资讯服务的垄断地位,大庆将成为世界石油资讯的权威代言人。

参加完新华08奠基仪式后,新华社副社长鲁炜直奔时代广场会议中心,为来自全市的500余名干部进行了题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话语权和信息安全》的讲座。两个小时的演讲,将经济大战、能源大战、金融大战、信息大战等重大问题讲得清清楚楚。这也是大庆市干部第一次大范围的直接了解新华08,为大庆人推开了一扇望世界的窗户。

信息安全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长期以来,世界的金融信息资讯服务主要被汤森路透社和彭博社垄断,他们通过遍布世界各地的采集网络和先进的终端设备控制了全球金融信息。

经济的竞争来自对有效金融信息的判断,经济大战的背后实质是一场惊心动魄的信息大战。如果获取金融信息的采集渠道被控制,渠道被垄断,“一条错误的信息,就可能把资本引入深渊”。以石油为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由于没有定价权,我国与欧美国家相比,要付出更多的进口外汇成本。以2008年中国GDP为基准,我国至少要减少损失241亿元。抛弃信息依赖,摆脱被动局面,尽快建立起我国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及石油报价系统,争取国际能源市场上的主动性和定价权,是中国走向崛起迫在眉睫的事情。

大庆新华08国际石油资讯中心,就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日,所有听了鲁炜副社长演讲的人对此都激动不已。一场世界石油资讯大战的风暴正在大庆形成,盛产石油的大庆将成为世界石油资讯的权威代言人。

石油与资讯品牌的“亲密接触”

大庆的决策者习惯于把大庆放在全省、全国的大格局中规划,迫切渴求具有核心竞争力、广泛带动效应、良好发展前景的项目,作为推动经济城市转型的突破口。韩学键敏锐地抓住时机,决心将这一项目争取到大庆来。在接下来的大庆考察团赴南方发达城市考察时,市领导们也特别留心信息资讯业的发展,新华08项目在大庆决策者的头脑中越来越清晰。

之后,韩学键与新华社具体负责该项目的副社长鲁炜在北京民族饭店见面。鲁炜曾参加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庆祝大会,大庆城市及油田发展建设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决定将新华08的一个功能性总部――国际石油资讯中心建在大庆。当日,市政府就与黑龙江分社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中国最具权威性的大庆石油品牌与新华社资讯品牌开始了强强联合之路。

“一个关系国家能源安全、信息安全的项目能摆放在一个地级城市,实在是难得。”市领导的远见卓识,大庆只争朝夕的发展意识,未来发展的无限潜力,及大庆石油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让新华社婉言谢绝了30座城市和国有特大型企业的申请,最终“花”落大庆。

大庆国际化有了新内涵

新华08大庆项目分三期建设,总规划用地24公顷,首期工程设计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双子座”塔楼,一座26层,一座22层,投资3.5亿元,今年建成运营,将成为世纪大道边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大庆新华08国际石油资讯中心的主营业务,是石油化工资讯交易报价,为各国客户提供信息服务、行情分析、重要数据,为石油贸易的决策提供参考。再有,就是开展石油化工产业论坛与会展,增强大庆在石油行业的话语权及在区域经济中的影响力。

大庆市还将把两大交易所功能嵌入新华08系统。一是商品交易所,黑龙江大宗商品,如煤、林、油、粮等可在此进行电子期货交易;一是产权交易所,可提供股权、债权、物权、知识产权的融资交易。两者都是有巨大发展前景的高端服务业。

新华社驻外机构将在几年内发展到200家,遍布世界各地的资讯采集员,将深入世界各地的石油、石化企业及其衍生品生产企业,把采集到的第一手信息汇聚到大庆总部加工处理。带有新华社“大庆电”、“大庆讯”、“大庆分析”、“大庆报告”的情报将传向世界,将直接指导世界石油行业的走向。大庆的名字也会像路透、彭博、道琼斯一样传遍全球。

大庆城市发展有了“芯”动力,战略转型迎来新契机。在承担起国家能源信息安全责任的同时,大庆市又拥有了一个高度垄断性和市场竞争力极强的项目。他们可通过这个平台,掌控石化产业链的龙头环节,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接续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综合竞争力;举办高规格的论坛与会展,快速提高城市知名度和软实力;日益确立起的能源资讯、信息传播的核心地位,吸引国内乃至世界级的石油机构和金融机构来合作,落户大庆;中心投入运营后,还将直接刺激旅游、宾馆、交通、金融、地产、零售等行业快速发展。城市高端服务业、经济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历史课题将迎来跨越式发展。

石油信息化行业市场篇6

【关键词】石油;档案管理;模式

1.石油档案管理应体现市场化特征,满足市场需求

伴随石油能源需求的日益广泛,市场化建设进程的持续深入,石油档案管理工作应摒弃传统机械化、单一式管理模式,科学融入市场发展大潮中,促进档案管理工作体制的创新变革。应转变以往政府主体管理模式,逐步引入市场调节管理机制。石油企业价值化档案资源对于其勘探开采、监测开发、生产运营发挥着有效引导辅助与科学支撑作用,是企业发展建设的核心基础,因此石油单位应依据自身发展需求、现实水平状况,面临的市场化管理竞争环境,进一步优化档案管理制度。应面向企业探究发展需求,建立现代化、市场化档案管理体系,注重资源信息的广泛搜集、及时更新、实时汇总整理。档案管理人员应科学把握市场动向,拥有敏锐的洞察力与判断力。同时石油单位应依据市场特征给予档案信息管理开发建设必要的支持倾斜,引进先进的设备技术优化发展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科学利用高新技术拓宽信息渠道、丰富档案管理服务形式,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充分满足石油单位快速发展呈现出的丰富信息资源需求。同时石油档案管理应科学围绕单位经济发展建设目标,明晰档案管理方向,进一步令其向着市场化方向科学迈进。

2.石油档案应科学履行分布集中模式管理

分布式管理主体代表基于一定范畴进行工作的有效分解、层级划分,而集中式管理则将各类处于分散状态的因素、事物、进行有效的汇总聚集。石油档案履行分布集中模式管理,则代表其主体管理形式应履行集中管控体制,而实际上,则进行分散形式的具体管理。主体形式的集中,即石油企业相关管理档案工作应统一由相关首级管理层进行综合管控,实施管理体制的全面制定,令档案管理工作程序更加优化完善。同时首级管理阶层不直接进行具体档案管理工作执行,而是进行相关权限的受控下派与统筹负责。而分散管理模式则是石油单位相关管理工作由具体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并实施细化管理,对各类价值化档案资源进行全面的汇总存储与综合利用,并提供人性化服务。分布集中档案管理模式实质上还属于分散管理范畴,当然该类分散管理并非绝对意义的分散,而是应遵循相关标准要求与良好的管理约束,应符合相关体制规程,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合法、高效。

3.石油档案一体化信息管理模式应用

信息化时代,石油企业档案管理应引入一体化信息模式,完善情报搜集、档案管理、资料汇总服务工作。应树立统一化管控目标,促进实践档案管理的统一集成,一体化、信息化管控。应确保各项具体管理服务环节的统筹合作、人性化服务,进而有效节约资源投入,获取高效益回报。为此,石油单位应科学引入高效、实用的信息管理技术,确保情、图、档的综合全面管理,并应科学创建专项信息管理中心机构,承担综合管控职能。面对石油单位生产运营、开采挖掘、实践管理、文化建设阶段中,对档案信息的丰富多样化需求,信息管理中心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拓宽服务渠道、细化服务类别。例如提供共享传输、网络咨询传递、电子化档案服务、异地借阅服务等。还可针对员工、部门的不同需求进行一对一的针对咨询,利用专业化知识、丰富技术储备缩短员工应用查询档案咨询信息的时间,提升全面服务效率。同时信息管理中心应注重良好的专业划分,实现协调的分工管理、优质合作、有效互补。还应注重在历史与现实档案信息的服务管理中,体现良好的预见性与超前性,面对众多丰富资源信息,进行良好的筛选、综合全面的采集与优质的服务提供。可通过史料档案令员工明晰石油单位企业文化变迁、综合发展历程、展现企业的科技研究成果,反应石油单位的历史业绩、辉煌事迹,进而有效提升其信誉度,为创设显著效益提供鲜明例证。同时档案管理部门还可借助网络系统平台、计算机技术、信息手段,进行相关石油业务、企业市场发展相关信息的广泛利用采集,通过全面编撰汇总,为决策层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发挥优质信息核心服务价值。石油单位实施信息化、一体化档案管理,应基于档案信息的生命周期进行科学实践,借助网络信息与计算机技术,树立系统化管理理念,进行统筹的管理控制。同时应强化内部核心文件、信息的综合管理,确保各职能单位信息数据的良好传输与衔接,进而令档案信息实现全过程的科学管控。

4.结语

总之,针对石油档案管理的科学重要性,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只有更新管理模式、树立全新管理理念,履行分布集中管理、一体化信息管控,才能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服务水平,激发档案信息核心效用价值,令其对石油单位的科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科]

【参考文献】

石油信息化行业市场篇7

【关键词】石油工程 造价 管理 信息化

由于石油工程是具有的复杂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的资源开采型企业,这决定了石油开发过程中具有资金耗用量大、投资风险性大、技术密集性大的三大特点特点,因此石油工程造价管理显得特别重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石油工程造价管理方式,特别是石油工程造价的分析研究,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管理工作的需求。因此为了科学分析和有效管理石油工程造价,建立一个集油田实际经营管理情况、技术先进、信息资源共享为一体的功能强大造价管理信息平台极其重要。现今,国内大部分油田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

1 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概述及发展

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指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企业资源与造价管理理念结合,建立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优化造价管理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为企业提供准确、动态、有效的石油工程造价信息和造价管理业务操作平台。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逐渐普及,程序语言的发展和一些造价计算小程序的编制,石油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开始出现。在经历了计算机快速发展后,计算机性能显著提高,一些功能强大的造价分析软件也逐步出现。随着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以及工程造价行业不断发展,以工程造价为核心的软件也飞速发展起来,些软件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工程造价分析的技术水平,为石油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提供了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为了达到自己盈利的目的,先后引进了大量先进的造价方式(如清单报价、量价分离定额),信息平台的建设应运而生。

2 石油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优点

(1)快速。应用计算机编制工程造价文件的速度快,尤其是数据量庞大时,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传统的工程预算编制工作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以及时间,工作效率低,不能适应当前快节奏的市场要求。

(2)准确。采用计算机编制的工程文件精确度高,只要初始数据正确,便可计算出可靠的结果。而传统的手工制方式在面对较大的工作量时,容易出错的几率很高,一旦出错就需要全面返工。

(3)方便。计算机软件编制的文件对计算规则的调整、数据修改等都极为方便,它的快捷程度是手工方式无法比拟的。在工程招、投标时,可以及时、迅速、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项目的预算价格,确定标底或报价策略,这样就减小了造价人员的工作强度。通过数据的持续积累,还可以提高数据的重复利用率和快速报价效率。

(4)共享。信息平台可以同时为各个部门提供所需要的材料,各部门在平台上的操作不会互相干扰,所得到的结果可以及时共享,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而传统的造价预算过程要求业务人员掌握相关预算定额、取费标准、各种图纸和地区有关取费规定,由于涉及内容面广,业务人员不可能全面了解,容易出现偏差。

3 石油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化建设标准不统一

在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各个环节,缺乏标准的体系,随意性比较大,过分依靠开审查会、领导批示等方式来解决问题,缺乏一定的效力,使得信息化建设不能着眼于长远发展,这话一次性工程的行为缺乏没有约束,容易导致导致出现耗费财力、人力等各种问题。另外由于各油田使用的消耗项目代码不统一,造成不同地区消耗无法比较,也需要需要建立一整套消耗代码标准。

3.2 造价管理系统软件不统一

目前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统一的软件系统,例如虽然大部分油田主要使用的造价系统为中石化石油专业工程定额管理、地面统计报表管理、石油地面工程定额计价等应用系统,但是并没有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没有将整个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研究,大多数油田根据自身特点开发的系统只能适用于自己的油田,没有实现与外部系统的资源共享,造成了企业管理软件各自为政、互不兼容的局面。

3.3 缺乏总体规划

缺乏总体规划就是无法在技术上将不同供应商的软件产品整合到一起,使其形成一个操作平台,这个问题导致了很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体统都没有取得成功。总体规划要有明确的目标,这对于成功的信息系统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结合油田实际情况并制定出明确的目标是开始规划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前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

4 石油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鉴于以上问题,作者对如何为建设有效适用的石油工程造价信息化平台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1)首先应当做好前期规划,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在确定的造价管理发展战略指导下,结合管理要求、业务流程等实际情况,对信息化内容以及平台建设进行整体全面的规划。摸清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管理现状,掌握市场动态,规划、整合油田内外部信息资源。建立一个包含概预结算管理、定额管理、价格管理、造价分析、办公人员管理等所有相关管理业务,同时与各种适合的软件、硬件等系统数据接口相整合,最终创建信息共享的造价管理综合信息平台。

(2)统一信息化标准。统一标准包括信息化建设标准的统一和总价分析软件的统一。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扩展性、兼容性等基本原则,规定一套满足当前石油工程造价管理需求的信息编码系统以及标准造价信息分类编码。信息分类必须遵循造价信息系统开发标准化是信息标准化的保证。消耗项目代码也要统一,必须建立一整套消耗代码标准,避免造成不同地区消耗无法比较。

(3)建立高效使用的信息平台。首先要建立一套能够适应当前市场变化的价格管理网络体系,保证价格信息的及时、可靠;然后建立一个市场信息网络监控中心,以便随时可以对市场造价进行比较分析和统计;最后还需要建立造价信息档案库,主要是为了对历史资料进行全面管理。

(4)注重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既懂信息建设又了解石油工程造价分析专业的人才,工作人员的素质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成败。所以必须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提高每个员工的业务能力,这样才能做到让信息化管理为企业效益起到正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祝春梅.信息技术在石油工程造价分析上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0 ,(11 )

[2] 张传东.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石油与化工标准质量,2012,33(8)

[3] 牛忠彬.石油工程造价管理平台信息化建设[J].息系统工程,2011(9)

石油信息化行业市场篇8

[关键词]石油行业 物资管理 信息化 创新模式

一、前言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信息化产业模式在21世纪流传整个世界范围,我国需要对信息化产业进行逐步分级学习和详细掌握,对待不同的行业内的工作环节要信息化变革,对待不同部门内的人员要加强信息化知识的培训和灌输,帮助员工成长为信息化时代需要的人才,使石油行业发展具备稳定化的发展动力。石油行业内部加强物资管理重点要向信息化创新偏移,使我国建立起新的物资电子商务模式平台,拥有参与世界石油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帮助我国石油行业健康发展。

二、我国石油行业物资管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是石油资源匮乏国家,石油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产业信息化相互交织的发展潮流,石油行业逐步发展成为系统性、科学性、多专业合作性的一个行业,并且配合国家发展战略方针,协调相关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研究,响应和落实了国家的“十二五”战略规划与部署,石油行业通过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带动了整个石油产业链的信息化商务转型,转变了石油行业整体的发展和运作方式,增强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三、我国石油行业物资管理的潜在问题分析

1.信息化平台不能实现对接,信息不能共享

由于受到陈旧观念影响,我国石油行业发展资源分散,基础薄弱,行业内部企业在油田开采环节、物资运输环节、物资调配环节、加工环节、反馈环节的信息化平台特色各有不一,信息化共享的方式也是层次不齐,没有专门的共享方式来将石油行业内部的所有平系到一起,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在信息化平台构建上存在平台不一致问题,一个部门的信息化平台无法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化平台进行对接,不能全局分析,所以信息化并不能达到最初设想的目的,不能帮助石油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2.信息化管理人才短缺,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

信息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现代化经济的重要尺度标准,我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信息化人才短缺问题,我国信息化管理人才在专业技能上存在不足,不能很好的将信息化平台打造成国际先进的信息化平台,在综合处理能力上较差不能利用所学知识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特别分析,只能利用局部的优势发展信息化建设,没有规范化人员的操作流程,对待信息化管理内部人员只是走形式化的路线,而不是针对石油行业的发展动力去设立信息化商务平台,所以不能够帮助石油行业稳定发展。

3.信息管理综合化水平低,缺少针对性

石油行业内部物资管理与资源开发的程度上存在差距,所以信息化管理油田和物资部门的输送时存在差距,石油行业内部在开发和供应中存在不协调性,比如开发中对资源开发数量的掌握,石油油田的开发是数量少,次数多,而物资配送是批量大,次数少,也不能分析两种不合理的数据来分析未来的发展态势,在石油行业内信息化平台只是整体的形式主义,缺乏对综合化部门的归纳,在行为上缺少规范性,没有建立以其他部门为核心的针对性信息化管理系统。

四、我国石油行业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创新管理方式分析

1.统一信息化平台搭建方式,实现多领域的信息化平台对接

我国石油行业发展要提高信息化的共享程度,加强内部平台的搭建和信息化共享,提高信息化平台的能力加强创新物资管理是未来发展的一种大趋势,我国石油行业要从整体分析数据就必须建立统一化的平台,需要将平台“一体化”,“一体化”可以集采购、物资调配和财务管理为一个平台,因此加强“一体化”物资管理,提高物资的管理水平,对于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加快资金周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加强人员信息化管理培训,增强内部员工的信息化技能

石油行业内部应该加强内部人员的信息化管理培训,通过每个月度或者季度的统一培训来加强员工的信息化水平,增强他们的信息化专业技能,信息化技能的培养可以增强信息化建设与石油行业的相关性,通过加强石油行业的背景知识和信息化技能的联系可以帮助信息化平台更加符合石油行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合理化配置资源的分配制定出一个新的石油物资管理信息化平台。

3.增强信息管理综合化水平,加强针对性

信息化管理其实增强综合化水平是提升管理效率的关键,为了更好的建立好信息管理的平台基础,要加强综合化的信息化水平,信息化的目的是更加合理有效管理信息,在石油物资的信息管理中,会产生各种大量的数据,在这些大量的数据中蕴藏着巨大的物资发展机会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改进革新知识,要挖掘出这些知识内在的潜力,必须首先建立物资数据文档库,加强对数据的储备和构建数据平台,整合数据的有利面应对困难,针对不同特殊要求制定不同的信息化路线,加以专业的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沟通,帮助石油行业信息化产业稳定发展。

五、结束语

我国21世纪的信息化发展刚刚开头,对于未来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我国要做好信息化人才的储备工作,加强信息化理论的研究,加强信息化教育的投入。石油行业的物资管理需要针对我国的特殊发展情况作出一定调整,将优势发挥出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完善物资管理的电子商务平台搭建,以新的石油经营模式参与市场竞争,抢占市场先机。

参考文献:

[1]唐海军、郭晓军、杨力、陈曦.石油物资供应公司信息化建设初探.南方论刊.2010.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