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集体经济产业发展8篇

时间:2023-08-17 15:55:25

集体经济产业发展

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篇1

**镇发展烟叶产业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镇共有17个村,2018年全镇村级集体收入67.93万元,拥有固定资产1911.36万元,村均集体收入3.99万元。烤烟种植是**镇壮大集体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2018年**镇烟叶发展面积3000亩产量50万斤,实现产值近750万元,税收达到160万元,其中村级烟叶基金56.93万元,收入最高的三关村2018年烟叶发展基金达到13.5万元,实现了“壮大集体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双赢。

**镇鼓励各村立足村情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主要采取“三统一”的模式,以集体经济组织推动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一是统一培训,坚持科学管理抓质量,为了加强培管,搞好烟叶烘烤,提高单产值和效益,村两委成员积极与烟站对接,组织烟叶专干和种植大户向技术员虚心学习,与他们一起不分昼夜,逐家逐户进行技术指导。二是统一育苗,以科技为先导,以投入做保障,由村集体统一建棚,统一时间播种后,烟站聘请有经验技术的烟叶指导员进行育苗管理和指导,从源头上解决了劳动力浪费,难以培育出均匀一致的壮苗问题,保证了烟株生长的均匀性,提高了育苗工作效率,降低了烟农的成本,使烟叶质量逐年攀升。三是统一管理,村组织技术人员将烟叶政策宣传到户到人,进一步巩固现有烟农,动员徘徊观望者,认真做好入户摸底,在烟农自愿种烟的前提下,与烟农签合同,收取烟苗款,做好土地深耕平整和各项工作。统一起垄整地,统一平衡施肥,统一地膜覆盖,统一植保、统一采摘,统一烘烤,大大降低了烟农劳动力强度和成本。充分发挥烟叶优势产业,不断提升烟叶产量和质量,使烟农获利和增收,让烟农真正受益得到实惠。

**镇通过烟叶生产统一规范化管理,壮大了集体经济收入。按照“公平分配、共同受益”的原则,通过利用烟叶基金扶持产业发展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整合财政和各部门支农惠农资金,采取补助或奖励的办法,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倾斜,加大扶持力度,对于大户烟叶承包户给予优惠政策,并吸引带动社会资金参与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镇坚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纳入村组干部目标考核,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任务,强化村组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责任意识。调动全镇广大党员群众齐心协力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典型带动的思路,明确提出打造出集体经济发展的示范村,形成强村带弱村、共同发展壮大的良好格局。

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篇2

(2018-2020年)

杨围孜村位于杨围孜村位于潢川县北部,距县城16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10公里,全村共17个村民组20个自然村,全村共610户,现总人口3253

人。耕地面积6983亩。村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现有党员51人,其中流动党员17人。全村有建档立卡户51户102人,2018年脱贫34户62人。杨围孜村以传统农业为主,盛产花生、水稻、小麦、红薯、西瓜、玉米等多种粮食经济作物。以特色养殖业为辅,全村已发展小龙虾养殖180亩,黑斑青蛙养殖98亩。为发展杨围孜村产业和集体经济,促进我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壮大我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收入稳步提升,实现农民共同富裕,针对我村实际,特制定如下规划:

一、指导思想

紧扣脱贫攻坚这一主题,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夯实基层基础的部署要求,以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和产业发展动力为目标,发挥地域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不断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产业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村级组织有钱办事、有实力办事、有能力办事,着力提升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思路、科学发展。坚持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强化科学发展理念,理清科学发展思路,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美丽乡村有机结合起来,推动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乡党委政府的总体要求和具体部署,结合我村实际,要理清发展思路,大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3、坚持整合资源、整体推进。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整合各方资源,加大资金、项目和政策支持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合力,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三、目标任务

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形式,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逐步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增长、质量提高、实力增强,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到2020年,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改变以前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的现状。

坚持把产业发展、产业带动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举措和贫困户稳定增收的根本途径。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模式创新和覆盖叠加融合,带动脱贫和助推村经济发展作用明显增强,贫困户脱贫长期、稳定、可持续进一步巩固。

四、发展途径

(一)充分利用集体经济资源。

1、杨围孜村在县委、县政府统筹整合资金后,由财政出资20万元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于2018年投入至潢川县城投公司,每年分红1.6万元。

2、对村集体原有的土地、林地、塘湖堰坝等进行统一开发,既可以对外承包、租赁,也可以本村自己组织经营,变资源为效益,以増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二)紧紧抓住产业扶贫契机。

1、优化发展特色种植业。优化农业种植产业布局,调整农业种植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贫困户参与度高、经济效益好、市场潜力大和带动能力强的特色种植业。积极发展蔬菜、食用菌、水果、苗圃、花卉等特色产业种植基地,将贫困户纳入产业链条,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保障贫困户在发展特色农业中取得实惠和收益。

2、开展资产性收益扶贫。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将已确权登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企业、合作社、家庭农(林)场与新型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分享经营收益。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集体所有的土地等资产资源使用权作价入股,形成集体股权并按比例量化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持股贫困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享资产收益。

3、积极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支持有意愿的贫困户和带动贫困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办网店,整合资源,引导电子商务平台企业重点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收购产品或提供就业机会,健全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网上购销体系。鼓励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邮政等系统在我村建立和改造服务网点,引导电商平台企业拓展农村业务,加强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建设。

4、加强巩固提升,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大力发展小农虾和黑斑青蛙养殖产业,用产业带动贫困户精准脱贫、建设美丽乡村带动农民发展,将小龙虾和黑斑青蛙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支柱产业来培育。成立杨辛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雨俊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杨围孜村养殖小农虾提供养殖服务,成立潢川县兄弟养殖场、潢川县永发养殖场、潢川县淮水养殖场、潢川县尹喜友养殖场为杨围孜村养殖黑斑青蛙提供养殖服务。全村小龙虾养殖面积180亩、黑斑青蛙养殖面积98亩,辐射带动全村12户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产业+金融”小额信贷覆盖全村41户,年增收5000元;开发公益性岗位4个,年人均增收9600元;开发灵活性公益性岗位18个,年人均增收4320元。

五、组织保障

(一)抓住支部引领这个核心。

“逐林模式”的“四个好”当中有“三个好”(即一名好的党支部书记、一个好的班子、一支好的党员队伍)属于党建的重要抓手,抓住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强调党组织发挥引领作用。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村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党支部就是农民群众的主心骨,只有党组织和党员引领发挥作用了,群众才能真正地动员起来、组织起来,乡村建设才会有力量、有支撑。

(二)抓实群众参与这个根本。

群众是乡村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最大的参与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开展乡村建设不能搞大包大揽、包办代替,必须把“干部干、群众看”变为“干部领着群众一齐干”。只有充分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参与乡村建设,乡村建设才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取得成效。要从思想认识上入手,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转变观念,破除“等靠要”的思想。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员带头干,群众才会跟着干,所以必须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让党员走在前、作表率,引领群众人人出力、户户参与。

(三)抓牢共建共治这个保障。

开展乡村建设,需要各方面资源的支持、各方面力量的支撑。要在坚持党组织领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乡贤会、党群理事会等各类组织的作用,让更多的群众自觉参与到乡村建设和治理当中,做到群众提、群众议、群众定、群众办,形成共建共治的格局。要用好村内村外资源,动员外出务工人员、非公企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乡村建设,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方面力量,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落到基层,落户农村,不断提升乡村建设的保障力。要不断提升村民自治水平,用好村规民约作用,不断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

(四)持续坚持志智双扶。

变“输血”为“造血”,结合“文化下乡”、“百姓直通车”等宣讲教育活动,驻村工作队、乡村干部进村入户精心宣讲,同时让致富带头人、优秀共产党员等上讲堂,通过讲解自生及身边故事的方式,为贫困户灌输“积极向上,滋生发展”的观念,让贫困户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通过学习身边致富带头人等经验,积极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劳动技能培训来提高自生素质。同时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保障农村贫困学生接受普及教育,确保贫困村适龄人员受到相应的文化教育。

中共潢川县魏岗乡杨围孜村支部委员会

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篇3

上海市嘉定区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以下简称嘉定联社)成立于1956年,在58年的发展历程中,久经磨练和考验,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上世纪80年代,嘉定联社及其运作实体――嘉定区工业局曾为嘉定的财税、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上世纪90年代起在改制大潮中,嘉定联社众多下属企业转制,到2006年,仅存为数不多的几家参股企业。近8年来,嘉定联社坚定发展集体经济的信心,找准适合自身特点的多元产业发展道路,企业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截至2012年年底嘉定联社共有各类参股企业19家,产业遍布制造业、房产租赁业、金融服务业、汽车服务业等多个行业,净资产3.93亿元,年销售收入15亿元。近年来,嘉定联社先后被授予全国集体经济先进联社、上海市文明单位、嘉定区现代服务业综合实力金奖、嘉定区劳动关系和谐模范企业等荣誉称号。

二、发展多元产业的途径

(一)积极服务、加快升级,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改制以后,嘉定联社参股的制造业企业仅剩佳艺冷弯型钢厂和天灵开关厂,联社按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平台参与企业管理,与其他股东方紧密合作,积极主动地为参股企业发展服务。嘉定联社作为嘉定区区管企业,一是着力发挥自身在政策信息上的优势,在政府和企业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及时向参股企业传达国家、上海市及嘉定区的重要经济、产业信息,帮助企业了解掌握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导向;另一方面积极为参股企业争取政府政策的支持,帮助企业创立上海市著名商标和上海市名牌产品,帮助参股企业开展人才招聘,帮助参股企业争取政府扶持资金。2010年以来,嘉定联社共为参股企业争取各类扶持资金90.5万元。二是着力发挥自身在资金方面的优势。为参股企业提供优先和优惠的融资贷款服务,帮助企业有效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解决发展的后顾之忧。到目前为止,嘉定联社向参股企业共提供各类贷款共计4000万元,成为各参股企业发展壮大的坚强后盾。

在嘉定联社作为股东方的大力支持下,佳艺冷弯厂和天灵开关厂以创新为驱动力,着力提高企业技术能级,加快推动从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的升级,促进嘉定联社先进制造业产业板块的快速发展。

上海佳艺冷弯型钢厂着力抓产销量和产品技术水平两个提升,将产品种类从高能耗低附加值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转型。自主研发生产的多种复杂断面型钢产品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进入“十二五”时期后,年产销量达到20万吨以上,年营业收入达到10亿元,位居全国冷弯型钢行业产销量排名前三位,也是业内产品规格最为齐全的企业。

上海天灵开关厂有限公司采取“全球引智”战略,通过与施耐德、ABB、西门子等国际知名电气企业的技术合作,研发生产出中压环保气体绝缘开关柜及其智能化气箱系列产品,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局面。从一家规模小、实力弱的“厂中厂”发展成为年创利近亿元的先进制造业企业。

(二)腾笼换鸟、筑巢引凤,稳步发展资产租赁业

面对改制企业遗留下来的一批旧厂房,嘉定联社本着盘活存量资产,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按照“腾笼换鸟”、“筑巢引凤”的转型理念,加以改造出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渐渐发展起房产租赁产业板块。

一是改造物业,腾笼换鸟。嘉定联社把原嘉定机械厂、原联社大楼等地块和建筑进行改造出租,引进了一批如艾芙一大酒店、华勋假日酒店、水门汀夜总会等大型休闲娱乐企业,得到嘉定市民的欢迎和认可,使原来偏僻的厂区转变为嘉定休闲娱乐的热门地块之一。2007年嘉定联社又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原华厦铁路部件厂厂房的改造建设,打造出嘉定第一家创意产业园――沸城创意产业园。在获得租金收入改善企业现金流的同时也赢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二是新购物业,筑巢引凤。在改造现有资产的基础上,为做大资产租赁业务,嘉定联社开始加大投入,新购物业资产。2007年,在嘉定工业区收购了正塔和忠珩两地块总计110亩左右的土地,用以筹建厂房。2008年,投资878万元收购了江苏如东2800多平米商铺。近年来,优先引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入驻,日本堀场仪器、美国宣伟涂料、上海瑞尔实业等多家行业领先企业先后入驻嘉定联社的物业厂区,联社的租金收入从2006年的600万元左右增加到2012年的2500万元左右。目前入驻联社物业的企业共有60余家,注册资金合计达到1.56亿元,职工人数1971人,年销售额达到5.7亿,上缴税收4816万元。

(三)发挥优势、开拓进取,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业

以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为契机,嘉定联社打开思路,大胆探索发展金融服务业。2010年,嘉定联社发起成立的嘉加小额贷款公司正式挂牌经营,标志着嘉定联社在发展金融服务业领域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嘉加小额贷款公司的组建,是嘉定联社在新时期发扬联社系统经济联动的传统,以“互惠互利、共荣共赢”为目标,续写集体经济辉煌的重要举措,得到了嘉定联社各成员单位的积极响应,各成员单位踊跃入股。

嘉加小贷公司的成立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包括联社成员单位在内的众多中小企业,为其筹融资解决困难,帮助成员单位更好的发展。

嘉加小贷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5000万元,嘉定联社参股20%。近年来经营情况较好,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左右。在此基础上,2013年年初嘉加小贷公司完成了增资扩股工作,注册资本达到了1亿元,嘉定联社的股权比例提高到38.25%。

除小贷公司外,嘉定联社还参股宝盈典当行(参股26%)和嘉定民生村镇银行(参股4%)。在短短几年间,从无到有发展起了金融服务产业。

三、发展多元产业的体会

(一)发展多元产业有助于企业稳健经营

“三足鼎立”从物理学角度来分析,是一种十分稳定的结构,这也比较形象地说明了以三大产业为支撑,嘉定联社的经营业绩才能够处于稳健发展的状态。发展多元产业在宏观经济紧缩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性,有效避免了“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风险。在宏观经济向好时,可以充分实现收益的最大化。近年来,嘉定联社坚持多元产业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连年平稳健康增长。

(二)发展多元产业扎根于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合作

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是目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都具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各自优势。就嘉定联社本身来说,具有政策、信息、资金的优势,同时也在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在现阶段要发展多元产业只有借助其他所有制经济的优势(特别是民营经济),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共同富裕。

这样的发展思路也通过实践获得了检验。佳艺冷弯厂、天灵开关厂等企业正是在各股东方提供自身优势资源,形成发展合力的情况下取得了快速发展的成绩。

(三)发展多元产业依赖于顺应宏观经济大势

企业发展要看清宏观经济发展的趋势,顺势而为能够事半功倍。嘉定联社正是看到先进制造业是立国之本,所以着力引导参股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水平,以提升产业能级为关键,发展制造业板块;正是看到城市化进程的潮流,所以逐步发展壮大房产租赁业务,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正是看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契机,所以大胆探索发展金融服务业,打开联社经营的新局面。

四、今后的发展设想

(一)实现各产业之间的联动发展

嘉定联社发展多元产业,要注重和加强各不同产业之间的联动发展,达到“1+1+1>3”的效果。设想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核心,一是实现金融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在现阶段凭借小贷公司等金融服务业企业的资源,优先提供融资保障,支撑制造业企业快速发展,在今后以参与上海股权交易托管中心相关运作为平台,加大其他优质制造业企业的收购投资,并将现有制造业企业包装上市,实现制造业板块和金融业板块的双赢。二是实现资产租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相互促进发展。继续以现有物业资产为基础,做好承租企业的服务稳商工作,对瑞尔实业、堀场仪器等优质制造业企业,探索参股投资的机会。同时继续投资购买物业厂房,甚至建设工业园区,吸引先进制造业企业入驻。

(二)探索发展新的产业板块

企业发展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嘉定联社在继续发展现有几大产业板块的同时,要以前瞻性眼光,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做好预案和调研。初步设想在现有“3+3”产业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为“4+X”产业发展模式。即在现有三大产业的基础上,以马陆驾校为支撑发展汽车服务业板块。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提升,汽车行业的赢利点正从制造向服务转移,马陆驾校作为嘉定地区最大的驾驶员培训学校为发展汽车服务业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同时也要积极捕捉市场信息、国家政策,研究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生物医药等前沿产业,实现嘉定联社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基础工作支撑多元产业发展

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篇4

蓼阳村辖2个自然组485户2126人,耕地面积2130亩,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900元。设1个党总支和3个产业型党支部,党总支现有党员70名,其中女党员12名,蓼阳村蔬菜产业党支部有党员22人,其中女党员3人,党支部设书记1人,组织委员1人,宣传委员1人。今年以来,蓼阳村坚持把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作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促进富民增收的有效举措,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核心引擎”作用,把党组织组织优势和合作社产业优势深度融合,全面推行“党建+合作社+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新模式,建基地、扩规模、育品牌、增效益,为促进乡村振兴、建成全面小康注入新活力。

一、强化支部功能,回收复垦土地。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先后10次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统一思想,让群众党员齐参与、出主意、共决策。结合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工作,通过划分“党员责任区”、成立“党员先锋队”、开展“党员联系户”等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包抓动员、逐户走访、带头拆除、划区复垦,不到2月时间,发动群众对全村2008年灾后重建和2014年易地搬迁后遗留的176处旧宅基地进行拆除复垦,平整土地97亩,收归村集体所有,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新发展模式,带动群众增收。抢抓国家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中央三部委”扶持项目资金50万元,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农户”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成立武山县名蓼种植专业合作社,村党组织以集体97亩土地和50万元项目资金入股合作社,以劳动力和技术入股方式吸纳52户252人群众参与合作社,收益后按章程明确的比例进行分红,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因地制宜,采取套种模式确定传统和技术优势的蔬菜、果树种植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预计年内收益达12万元以上。首茬种植的西红柿、西瓜等农作物已实现收益5万,复茬种植的草莓目前长势良好。

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篇5

蓼阳村辖2个自然组485户2126人,耕地面积2130亩,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900元。设1个党总支和3个产业型党支部,党总支现有党员70名,其中女党员12名,蓼阳村蔬菜产业党支部有党员22人,其中女党员3人,党支部设书记1人,组织委员1人,宣传委员1人。今年以来,蓼阳村坚持把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作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促进富民增收的有效举措,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核心引擎”作用,把党组织组织优势和合作社产业优势深度融合,全面推行“党建+合作社+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新模式,建基地、扩规模、育品牌、增效益,为促进乡村振兴、建成全面小康注入新活力。

一、强化支部功能,回收复垦土地。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先后10次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统一思想,让群众党员齐参与、出主意、共决策。结合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工作,通过划分“党员责任区”、成立“党员先锋队”、开展“党员联系户”等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包抓动员、逐户走访、带头拆除、划区复垦,不到2月时间,发动群众对全村2008年灾后重建和2014年易地搬迁后遗留的176处旧宅基地进行拆除复垦,平整土地97亩,收归村集体所有,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新发展模式,带动群众增收。抢抓国家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中央三部委”扶持项目资金50万元,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农户”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成立武山县名蓼种植专业合作社,村党组织以集体97亩土地和50万元项目资金入股合作社,以劳动力和技术入股方式吸纳52户252人群众参与合作社,收益后按章程明确的比例进行分红,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因地制宜,采取套种模式确定传统和技术优势的蔬菜、果树种植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预计年内收益达12万元以上。首茬种植的西红柿、西瓜等农作物已实现收益5万,复茬种植的草莓目前长势良好。

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篇6

蓼阳村辖2个自然组485户2126人,耕地面积2130亩,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900元。设1个党总支和3个产业型党支部,党总支现有党员70名,其中女党员12名,蓼阳村蔬菜产业党支部有党员22人,其中女党员3人,党支部设书记1人,组织委员1人,宣传委员1人。今年以来,蓼阳村坚持把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作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促进富民增收的有效举措,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核心引擎”作用,把党组织组织优势和合作社产业优势深度融合,全面推行“党建+合作社+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新模式,建基地、扩规模、育品牌、增效益,为促进乡村振兴、建成全面小康注入新活力。

一、强化支部功能,回收复垦土地。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先后10次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统一思想,让群众党员齐参与、出主意、共决策。结合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工作,通过划分“党员责任区”、成立“党员先锋队”、开展“党员联系户”等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包抓动员、逐户走访、带头拆除、划区复垦,不到2月时间,发动群众对全村2008年灾后重建和2014年易地搬迁后遗留的176处旧宅基地进行拆除复垦,平整土地97亩,收归村集体所有,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新发展模式,带动群众增收。抢抓国家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中央三部委”扶持项目资金50万元,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农户”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成立武山县名蓼种植专业合作社,村党组织以集体97亩土地和50万元项目资金入股合作社,以劳动力和技术入股方式吸纳52户252人群众参与合作社,收益后按章程明确的比例进行分红,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因地制宜,采取套种模式确定传统和技术优势的蔬菜、果树种植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预计年内收益达12万元以上。首茬种植的西红柿、西瓜等农作物已实现收益5万,复茬种植的草莓目前长势良好。

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篇7

一、上海区属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

上海区属集体经济包括新中国建立后在各个时期形成的区属工业、商业、供销、交通、建设等各行业的集体合作经济,本文主要研究区属集体经济,即主要是市区和原来郊县的工业集体合作经济的历史沿革和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行业集体合作经济改革发展的沿革。

(一)上海区属集体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沿革

一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手工业合作化时期的县联社及其企业。当时各郊县在农业和手工业的合作化运动中服务于农业的发展,组织了一大批手工业合作社,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县联合经济组织,即县联社与县工业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改革开放以后,全市成立郊县工业局,以后又改为区县工业局并挂上城镇工业合作联社牌子,成为全市各郊县联社和集体合作企业的联合经济组织,现在金山、奉贤、嘉定等区联社都是其成员单位。区联社成员单位包括联社投资企业、原有村镇集体合作企业及其改制的新经济组织等。

二是1958年“”年代,为解放家庭妇女劳动力,各区建立的各类里弄生产加工组(场)和生活服务社。“”后期,里弄生产组和街道工厂大量安置返城知青,发展形成街道集体工业或区属集体企业。当时,各区成立区工业局,按照产业组建行业性行政公司,管理街道里弄集体合作企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20世纪90年代,各区工业局大都改制为企业性集团公司,撤销区下属的公司,成立区工业集体资产的运作机构。现在浦东新区、徐汇区、静安区、长宁区等绝大多数城区都有不同形式区属集体资产投资设立的企业集团,其成员单位包括区、街道的集体合作企业、改制企业及新经济组织。

三是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区托管企业。上海市属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在“抓大放小”的过程中,一大批市属国有、集体和股份合作制小企业被下放到各区,以后上海市工业合作联社系统的服装、灯具、玩具、工艺美术等专业联社及其成员单位随着公司改制划归各区主管,成为区属集体经济的重要力量。

(二)上海区属集体经济改革开放、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随着上海产业结构三、二、一的调整,区属工业集体经济顺应市、区城市功能转型,产业结构、经营方式、资产质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从原有街道里弄集体工业转变为都市产业园、商贸物流业、社区服务业、科技型和合作金融企业等,培养和做大、做强了一批能驾驭市场经济的优势企业。

一是抓都市产业园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园区,壮大集体经济。例如,静工集团从2004年起步,近10年来,走过了从都市工业园区到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阶段,目前有以文化创意、时尚设计为业态,其标杆为常德路800秀文化创意园区与现代产业大厦;以“静工”品牌打造的由昌平路两侧15家园区组成的“静安都市创意产业集聚带”被命名为“上海名牌”(区域)。园区经营形式多样化,形成了四种经营方式:独立收购旧厂房、全面改造、独立经营;与社会资本合作收购,以我为主经营运作;租赁厂房,合作经营(大房东参与小股);管理输出,合作经营,成立专业公司等。静工集团盘活零星房屋1万多平方米,大力发展园区现代服务业,迅速提升了集体经济的体量和资产质量,已经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特征的新兴产业,培养了一支与其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做大做强了区属集体经济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目前,公司总资产已达10亿元,管理经营园区12万平方米,其中自有房产占60%,2012年经营性收入1.3亿元。10年来,静工集团在转型发展中不仅摆脱了银行、政府部门欠款2.3亿的重负,完成160个企业改制,承担了托管小企业的任务,还为7000多名协保职工和10000多名退休职工提供服务和保障。

二是突出物业经营,积极培育新兴商贸业,努力搞好社区服务,搞活集体经济。例如,新徐汇集团由徐汇区工业局改制设立,其抓好产业结构调整,突出物业经营管理主业,努力在盘活存量资产、拓展增量资产上下功夫,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与交大科技园公司和闸北区科委合作开发了新慧谷科技园,收购了陕西南路原针织二十五厂厂房等。积极培育扶植新兴商贸服务业态,如云洲商厦古玩城从百货业调整为收藏品和古玩专业市场,在本市具有重要的知名度,还设立农贸市场管理公司、典当行、菜场、幼儿园、养老院等,为社区服务做出贡献。新徐汇集团在深化改革转型发展中,实现了发展商贸和社区服务业的目标,从改制前全系统亏损到去年盈利4000万元,企业净资产从2000年的3亿多元到目前的10多亿元,拥有徐汇区10多万平方米的物业。他们承担了14000多个退休职工养老保障补充,通过在职职工实行员工持股制度,形成了新的激励机制,建立了全体员工共享利益制度,成为区属集体经济转型发展和体制创新的一个亮点。

三是坚持高科技发展战略,把握发展良机,实现自我再生,做强集体工业。例如,长宁区万宏集团有限公司面对沉重的历史包袱和发展的重重阻力、困难,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品牌和资本运作“三大战略”,产生了像华阳检测、达吉斯服饰、高罗、长宁橡胶等优质品牌。高罗公司的带扣、长宁橡胶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还独占鳌头,运用在矿山、隧道、拦河坝等建设上。这10年来,他们申请专利340多项,获得授权专利260多项,申报国家和上海市科技项目获批80多项,获批扶持资金超过3100万元。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创新型企业等近20项荣誉。在资本运作中,通过整体股本调整或转让等形式,既保证了原有资本的增值,又为调整业态开发新领域争取到了足够的资本。万宏集团既积极发展小型科技型企业,重视开发技术专利,又重视创办创意园区,进行助学帮扶,开办敬老院,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不断增长,还较好地解决了集团内每个在职员工要负担4.58个退休人员费用等历史遗留的难题,资产重组的企业投资回报率大于10%,10年实现产销总值50亿元,创造税收2亿元。

四是坚持传承创新,积极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传项目,积极发展有上海传统优势的手工行业。城镇集体经济在工艺美术行业一直有“半壁江山”之称。“放小”在金山区的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是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集体企业,他们把集体企业文化和产品文化两个优势结合起来,挖掘业内长期集结的资源,抢救失传手艺和史料,挖掘民乐宝库,开发时尚产品,打造“敦煌”品牌,利用社会力量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国内最大的民族乐器生产基地,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展示,弘扬了中华文化,实现了企业的新飞跃。中央电视台报道了该企业的经验,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视察了企业。上海女子实验函授进修学院对全国各地1.5万多名下岗女子、失地农民、外来媳妇进行技术培训,组织起上海18个手工编织合作社,“手拉手,一起干”,既增加了收入,又帮助了妇女自主自立。大力发展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社区家庭手工业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现上海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五是紧密围绕为大工业配套、为高新技术产业配套,优化集体经济服务功能。例如,城镇联社系统的嘉定区联社的嘉加集团所属企业,与上海电力系统的企业合作设立的天灵开关有限公司,主动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配套,从原来一个校办集体企业发展成为国内同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开发生产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该联社的协力弹簧厂与科研单位合作,建立产品技术创新体系,融合企业内外各种资源,已开发出为神州载人飞船和其他国防军工的配套产品,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

二、上海区属集体经济转型发展需要跨越的障碍

上海区属集体经济在改革开放形势下,通过优化创新,不断努力,转型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各区及其不同行业的发展不平衡。由于集体经济被“边缘化”,在价值理念、现行法规、管理体制、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存在着进一步发展必须跨越的障碍。

(一)城镇集体经济在上海政府部门没有“上朝奏本”的发言人

改革开放前期,各级政府部门设置主管集体经济的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的国家机构改革中,各地政府部门撤销集体事业办公室。国家撤销轻工部后,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划归国务院国资委主管。目前,城镇集体经济宏观管理职能由国家工信委中小企业司非国有处承担,实际上是没有专人在管。上海原来的集体产权界定办公室被撤销后,城镇集体经济管理一度由国资委区县处承担,以后又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和资产划归各区国资委管理。近年来,市政府没有按照国家机构职能的划分明确全市城镇集体经济的主管部门,因此在市政府层面没有城镇集体经济的“发言人”。同样,在上海,农村集体经济由市农委管理,国家又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集体资产界定,集体土地确权,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发展红红火火。然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已颁布20多年,已经滞后于企业改革的实践,集体企业期盼得到政府的指导和扶持的呼声和广大劳动群众维护集体资产的话语难入政府顶层决策者之耳。有的国家领导人曾叹息,集体经济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区属集体经济在如此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政策法律环境中转型发展,重重困难,十分艰辛。

(二)区属集体资产在市场运作中“被出资”,难有合规的出资人

上海区属集体经济经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其管理体制和组织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管街道里弄集体经济的区工业局没有挂过集体企业联合经济组织的牌子。区工业局撤销后一般是设立多元投资的资产管理公司,其中区属集体资产的出资人有三种情况:一是直接由区国资委或集资委作为集体资产出资人,与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共同设立集体资本控股的公司制企业集团,如长宁区设立万宏集团公司;二是经政府部门批准设立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作为区属集体资产出资人,与区属国有投资公司共同设立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制企业,如静安区的静工集团;三是建立地区工业联合会,经政府批准作为区属集体资产出资人,与国有投资企业或持股职工共同设立公司制企业集团,如徐汇区设立的新徐汇集团。这些企业的职责是:负责区属集体资产投资运作,转型发展,实现保值增值;负责对破产、关闭企业的维稳和下岗协保职工的管理;对所辖改制企业、股份合作企业的监管和服务;接受政府的委托管理中小企业。

区属集体资产运作中遇到了现行法规的制约。区属集体经济的联合经济组织缺位,区国资委和集资委未经集体经济组织委托行使集体资产所有权,代行集体资产出资人权力,与《物权法》规定由“本集体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的规定不符。政府部门既是监管者,又是出资人,越权管理不当,容易出现管理漏洞。目前,国家工商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要求集体企业改制为公司制企业,一般不再批准以集体产权一元主体设立投资企业;上海政府已明确不再新设立城市股份合作制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不能成为城镇社区合作社设立的法律依据。这种集体资产“被出资”,集体合作企业和联合经济组织“难出生”的法律障碍,已经严重影响区属集体合作经济组织的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

(三)区属集体资产所有者成员范围界定难,“二国营”容易重现

区属集体经济由20世纪50年代解放妇女劳动生产力建立的里弄生产组和生活服务站经过50多年发展演变逐步形成。在转型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一是集体经济组织法规滞后,集体资产确权政策缺失,政策性资产积累和土地使用权收益升值等资产归属争议突出,现行政策对改革前期政策与现今企业转型发展中出现体制机制矛盾难以规制。二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变化大,构成复杂,其成员范围界定难。有些部门认为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后与企业资产已经没有联系了,不能享有集体资产的权益,损害了老职工的利益。三是由于历史原因,街道里弄的退休职工收入低于同类人员的水平,期望得到养老保障的补充,在职员工持股和期股激励缺少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将区属集体经济比照“二国有”管理,容易使集体经济失去应有的活力,制约企业持续发展,影响经营者的积极性。

三、推进上海区属集体经济深化改革、

转型发展的建议

区属集体经济的改革走得辛劳,走得光荣,为国家挑了重担,在上海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按照党的十的精神,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共同富裕,让广大劳动群众共享改革成果,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学习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和集体资产确权的经验,按照国务院有关国有扶办集体企业改革的意见,积极探索,认真研究,尽快制定全市性的指导意见和相关的扶持政策,大力推进区属集体经济转型发展。

(一)坚决贯彻党的十精神,提高对发展集体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思想阻力不解决,集体经济的改革发展会很困难。对当前出现的集体经济“边缘化”等状况,只有加强宣传,在理论上讲清,在制度上保证,才能正确引导。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就是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否定或边缘化集体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无法实现。政府主管部门和从事集体经济的工作人员,以及企业职工都要真正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树立发展集体经济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二)建立和完善城镇集体经济的管理体制,制定推进全市性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前一阶段,中编办已经发文明确,国家工信部承担对全国城镇集体经济管理的职能,并由国家财政部负责集体资产的监管。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与国家工信部组织课题组,共同研究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经验和问题,拟订全国性的指导意见。一些省市按照中编办文件精神,明确了政府部门中对集体经济宏观指导和监管部门。上海应理顺城镇集体经济的管理体制,可以由市发改委、市农委、市经信委以及财税、劳动、人事等部门共同建立全市推进集体经济发展的指导委员会,明确由市经信委作为城镇集体经济指导管理部门,充分发挥上海工业、城镇、供销、生产服务等联社的助手作用,积极推进区属多种形式集体合作经济的发展。健全各级政府对集体经济保护和监管的体制,借鉴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经验,学习其他省市已经提出的指导意见,制定出上海市推进城镇集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区属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创新区属集体经济组织,探索多种发展模式,增强集体经济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政府部门鼓励区属集体经济组织探索建立区属集体合作企业联合经济组织,如徐汇区政府在改革中支持区工业局设立全区性集体企业的工业联合会,作为区属集体资产的所有者代表,行使出资人权力,并由区属集体企业推荐资产代表组成理事会,制定章程,民主决定企业发展的重大事项;政府部门可以采用郊区镇级社区合作社的做法,适当拓宽社区合作社登记的范围,组建各类集体合作企业的联合经济组织,为集体企业和集体资产运行提供法律支持;政府部门可以推广浦东新区集资委的试点,建立全覆盖的街道和镇的集体资产监管委员会,指导集体资产投资企业的规范运作,保障和规制区属集体资产的运作;政府部门可以支持“集体投资企业+园区+入住商户”的区属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创造新型经营主体,拓宽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社区服务业和特色手工艺,增强集体经济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在城乡一体化中,为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和社区的和谐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四)研究制定保护集体资产所有权和集体职工权益的政策法规

上海区属集体经济面临社会矛盾、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的环境,历史上企业归并和职工构成复杂。建立和完善有集体经济特点共享利益的体制机制,是区属集体经济组织和持续发展和广大职工实现共同富裕的愿景。在实践中,一是要尊重历史,借鉴农村确权的政策,以劳动关系和资产关系作为标志,按照法规合理界定集体资产所有者的成员范围。长期来集体企业实行“高积累,低分配”的原则,企业职工尤其是退休职工为集体资产积累做出很大贡献,虽然,他们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终止,但是他们与企业依然存在资产关系。按照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产权界定的有关政策,退休集体职工属于企业成员范围,深化改革中要妥善解决老一代集体企业职工,退休工资收入和退休养老金偏低的问题,让他们共享区属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成果。二是针对集体企业改革前期政策与现今企业转型发展中出现体制机制矛盾,组织专门机构研究制定政策,依法合理地处理政策性资产增值和土地使用权收益升值等资产归属的争议,为转型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篇8

一、认真研究改革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在刚刚闭幕的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七届六次理事会上,与会同志充分肯定了近几年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提出了当前面临的一些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总社联社深化改革问题。近几年,各地联社改革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模式路径多种多样,联社的定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有不少做法和经验,值得深入总结。今年下半年,将进行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的第二批改革,总社也将面临改革调整。无论是总社改革,还是各地联社改革,总体原则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契合当地实际,不搞“一刀切”。应该说,改革的方向和原则都比较明确。具体如何深化,如何改革好,是需要总社联社共同探索的问题。

二是集体经济转型升级问题。城镇集体经济以传统手工业为主,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发挥自身特色优势,进一步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要不要跨业发展、跨界发展。这方面,各地联社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对一些做法和经验,哪些可以交流和推广,哪些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哪些需要调整完善,如何才能有效地促进集体经济转型升级,是联社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是集体资产有效监管问题。由于联社职能定位不明确、出资人不能落实、政策法规相对滞后等原因,一些地方对集体资产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监管缺位错位不到位,集体资产流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何切实提升监管的有效性,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是联社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四是集体企业改制问题。一些集体企业历史包袱重,企业经营长期处于困境,部分企业处在停产、半停产状态,困难职工多,下岗职工多,企业负担沉重,企业改制困难。如何使职工在改制过程中得到合理安置,如何防止改制过程中资产被平调、侵占等问题。这是集体企业改制中比较普遍的问题。

总的看,这四类问题牵涉范围广,影响程度深,是总社联社改革发展中绕不开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涉及国家层面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调整,也与各地联社实际情况息息相关,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争取多方支持。

二、重视借鉴各地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

近年来,各地联社在改革和发展中,探索形成了一些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在总社七届六次理事会议上,一些地方联社介绍了不少具有普遍性、可以供借鉴学习的做法。北京市联社坚持“确保组织稳定、强化资产保全,维护职工权益”三大原则,抓住“保持联社机构健全稳定、促进联社资产保值增值、保持联社职工最大限度就业、以首都功能定位为导向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四大重点,确保了集体经济和集体企业得到持续发展。浙江省联社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坚持投资控股型企业定位,坚持质量效益型发展路子,聚焦新兴产业投资布局,引领联社整体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福州市联社积极顺应政府机构改革大趋势,创新发展空间,拓展服务范围,成为政府部门的有力帮手,实现了“有为才有位”的目标。西安市联社深入推进集体企业改制,完善内部管理,盘活企业土地,盘活存量资产,加大与金融资本合作力度,实现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促进了联社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这些经验做法,既符合中央改革发展的大政方针,又很好地契合了当地联社实际,体现了改革精神、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展现了新时期集体经济发展的光明前景。各地联社要学习借鉴这些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推进改革和发展,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清醒认识城镇集体经济面临的发展环境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国际市场复苏乏力,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英国公投“脱欧”事件,欧洲系列事件,给世界经济秩序带来不小冲击,国际经济格局前景不明。国内经济稳增长压力不减,转型升级依然紧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繁重,稳增长基础仍不牢固。今年7月18日,马凯副总理在部分全国性联合会协会座谈会议上,将目前的经济形势概括为“总体趋稳、分化明显、慎言拐点”。要求下半年“巩固基础,抓住主线,主动作为”。这既是对全国经济运行发展的判断和要求,也是对我们集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前,城镇集体经济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又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当前的发展环境。

一要看到城镇集体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多方面成绩。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城镇集体经济基本保持了稳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转型升级力度加大,集体企业活力增强,一批集团公司成为全国同行业排头兵,一批新型集体中小企业展现出良好前景,一批困难企业在改制中重获生机。城镇集体企业在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改善民生方面继续做出贡献。各级联社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联社职能进一步拓展,联社实力明显提升,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涌现出一批开拓创新、有为有位的先进联社。

二要看到“十三五”时期城镇集体经济机遇和挑战并存。“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阶段,城镇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挑战主要来自于内外两方面,从外因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增长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企业分化加剧;从内因看,城镇集体经济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还不完善,集体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多、包袱重、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依然存在。但同时更要看到,城镇集体经济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机遇期,机遇来自于党和国家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没有变,党和国家对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对鼓励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生产企业带来了市场潜力,消费升级和新业态经济给消费品产业带来了巨大商机,文化产业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给传统手工艺行业带来了重大利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政府简政放权为集体经济发展增添了全新动力,“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发展战略带来了全新需求。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些有利的机遇,深谋远虑,迎难而上,推动城镇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不断壮大。

三要看到城镇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出许多新亮点新变化。近年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城镇集体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一是城镇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由单一形式转向各类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等多种形式;二是城镇集体经济结构由传统的单一轻工集体经济转向跨行业、跨产业、跨城乡的多元经济结构;三是城镇集体经济管理体制由单一的联社管理模式转向多样化管理模式。顺应这些变化,各地联社机构也在作出相应的调整,多元化改革、多样性发展的局面还将持续。在这样的背景下,总社和各地联社的工作需要打破旧藩篱,寻求新突破。凡是有益于提升总社联社服务能力的,凡是有利于体现集体经济制度机制和产业优势的,凡是有利于增强集体经济实力的,都应该加以鼓励,支持结合自身实际找到更加合适的发展道路。

四、有重点地促进集体经济改革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各地联社要统一思想,按照巩固基础、抓住主线、主动作为的要求,积极开拓创新,有重点地推动集体经济改革发展。

一是加强调研,及时反映集体经济诉求。要加强对不同类型企业和地区经济运行分析,尤其要加强对城镇集体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提出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争取政府支持。要围绕集体企业改制、中小企业发展、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要加强集体经济运行分析,加强对集体经济企业的指导。各地联社要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更多政策支持。

二是转型升级,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发展。要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突破口,加快集体经济转型发展。按照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要求,积极引导城镇集体经济转型升级。认真组织实施“三品”专项行动,从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入手,扩大有效供给。在培育指导新消费上下功夫,推动传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和技术进步,推进传统消费品向个性化、高端化、服务化方向发展。有条件的联社要继续在新兴产业发展上投资布局,尝试投融资新模式。鼓励发展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包括创意设计、培训旅游、咨询服务、酒店服务等领域。要结合各地联社自身特点,依据区位优势,联系特定人群开展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各地联社之间要加强合作,探索合作新模式,共同促进集体经济转型升级。

三是突出特色,推进手工艺产业发展。要抓住国家对传统文化产业支持的契机,鼓励传统手工艺和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手工业产业再上新台阶。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手工艺产业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挖掘当地特色,提升产品的文化艺术价值,大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发展中华老字号特色产品要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特色经济要与特色产业园、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相结合。要组织手工艺企业积极参加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培育新的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以城镇集体合作企业为主体的特色产业园区。各地联社要进一步加大传统手工艺人才的培养力度,配合做好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推荐评审工作。

四是积极稳妥,推进集体企业改制工作。今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的落实年,要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机遇,稳妥推进城镇集体经济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探索集体经济资产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完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认定办法。在改制过程中,要产权清晰,确保资产不平调、不流失;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在改制为混合所有制时,尤其要防止变相的资产平调、侵占和流失。要多方面争取政策,支持集体企业改制,解决改制中的实际困难,促进改制集体企业健康发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