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8篇

时间:2023-08-20 14:38:54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篇1

公共经济学作为公共管理类本科阶段的公共基础课,其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学科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公共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的教学对于提高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与关注公共管理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维模式。〔1〕本文由收集整理然而,在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实践中,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实践出现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将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公共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公共经济学教学问题作出基础性框架分析,可望对公共管理类的公共经济学教学产生一些有益启示。

一、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中对公共经济学的学科再认识

公共经济学脱胎于财政学,在与政治学交叉后又分支出了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与财政学、政府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同时与福利经济学、公共政策学、政治学、管理学、伦理学等也有着交叉、渗透和关联。

根据最一般的定义,公共经济学是对经济效率、分配和政府经济政策的研究。这一学科包含的主题相当分散,如应对外部性存在而导致的市场失灵、逃税的动机分析,以及对官僚决策的解释。为了涉及所有这些方面,公共经济学已经从原先仅仅注重研究政府征税和支出,演变为现在关注政府与经济互动的每一个方面。公共经济学试图同时理解政府如何以及应该做出什么决策。〔2〕

新公共管理运动以经济、效率、科学和理性作为公共部门管理的价值取向,凸显管理技术和专业管理在公共部门与公共领域的运用,认为公共部门应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模式和思想。〔3〕信息不对称和经济人行为往往使得公共产品提供者抬高公共产品的提供成本,抑或通过权力寻租以谋取部门和私人经济利益,加上政府经济活动的成本软约束带来公共部门高昂的运行成本,致使公共部门效率低下。针对这些弊端,新公共管理的倡导者呼吁必须革新与再造公共管理的流程和模式,于是管理学与经济学开始强强融合,相互渗透。〔4〕基于这样的背景,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的教学中也因此就显得非常的必要和重要。

公共经济学是以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直接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及决策过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5〕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作为公共管理类公共基础课的公共经济学学科有其特定的属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了解它的特定涵义:第一,它是一门经济学,但却不同于传统财政学仅着重制度描述,而注重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直接配置资源的活动,不包括政府使用经济杠杆引导资源配置的间接调控行为;第三,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活动的决策机制,突显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容;第四,活动的主体是政府,但同时也包括公共企业和其他公共部门。

二、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中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公共经济学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主要经济效应及其与社会管理目标的关系,研究体系以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两大理论作为支柱,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共收支、预算管理、公债管理、收入再分配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作为主要内容。

目前,在公共管理类教学实践中,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存在问题较多,如教学目标比较模糊、教学内容与专业特点衔接不够、缺乏专门针对公共管理类的本科教材、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知识背景不同造成接受程度不一、考核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不过最突出的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从学生层面来讲,在学习过程中,公共管理类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程理论性很强,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而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文科出身较多,他们对公共经济学中出现的模型公式以及数理推导理解上存在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对政府经济行为及其经济社会效应的正确理解,也因此降低了同学们对公共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另外,公共经济学的先修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公共管理类本科生接受的西方经济学多是在一个学期讲完,而经济类本科生往往用两个学期来讲授,因此公共管理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训练和熏陶方面不如经济类本科生那样规范和熟练,加上公共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庞大,综合性较强,这也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从教育工作者层面来讲,由于公共经济学在中国尚属一门崭新的学科,多数教师对其教学目标还不是很清晰,对教学内容体系的认识与把握尚不够清晰准确,教学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科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阻碍了该学科合理的理性发展。这就要求公共经济学的教育工作者对以上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拷问我们现行的教学体制,建构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公共经济学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探讨适用于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公共管理类学生的公共经济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直面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公共经济学教学建议

笔者在高校从事公共管理类本科生公共经济学一线教学多年,从教学实践中有一些切身体会,认为公共管理类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联动:

首先,应根据公共管理类不同专业就业取向制定不同教学目标。例如,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取向: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中介组织从事人事行政管理工作与其它相关管理工作者居多,当然也有诸多选择继续深造。因此,我们可以将行政管理专业的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设计为:扎实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在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方面的职能及其原理,学会分析政府现行的公共政策目标和原理,着重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组织协调能力与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进入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民政、城市管理等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当然也有不少选择继续深造的。因此,该专业的教学目标可设计为: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职能、相关公共政策及其原理,了解政府税收制度和政府管制制度,擅长组织协调、规划及人际交流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进入政府机关、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各级工会组织、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社区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与管理,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也不少。因此,我们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设计为: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公共收支职能与原理,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安排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掌握税收、预算、公债、国家管制等基本原理与制度,着重培养扎实的理论分析能力、良好的社会沟通与实践能力。当然,在总体教学目标上,还应体现多维度,使学生对公共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学会观察公共经济问题,培养分析解决实际公共部门运转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其次,不同专业教学内容应灵活设置,体现不同的教学重点。依据公共管理类不同专业教学目标,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应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理论、税收理论、税收制度、预算管理、公共管制、政府间财政关系等内容;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应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税收制度、预算管理、公共管制、财政政策等内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重点应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理论、公共收入理论、预算管理、公债理论等内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篇2

公共经济学作为公共管理类本科阶段的公共基础课,其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学科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公共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的教学对于提高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与关注公共管理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维模式。〔1〕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然而,在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实践中,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实践出现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将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公共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公共经济学教学问题作出基础性框架分析,可望对公共管理类的公共经济学教学产生一些有益启示。

一、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中对公共经济学的学科再认识

公共经济学脱胎于财政学,在与政治学交叉后又分支出了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与财政学、政府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同时与福利经济学、公共政策学、政治学、管理学、伦理学等也有着交叉、渗透和关联。

根据最一般的定义,公共经济学是对经济效率、分配和政府经济政策的研究。这一学科包含的主题相当分散,如应对外部性存在而导致的市场失灵、逃税的动机分析,以及对官僚决策的解释。为了涉及所有这些方面,公共经济学已经从原先仅仅注重研究政府征税和支出,演变为现在关注政府与经济互动的每一个方面。公共经济学试图同时理解政府如何以及应该做出什么决策。〔2〕

新公共管理运动以经济、效率、科学和理性作为公共部门管理的价值取向,凸显管理技术和专业管理在公共部门与公共领域的运用,认为公共部门应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模式和思想。〔3〕信息不对称和经济人行为往往使得公共产品提供者抬高公共产品的提供成本,抑或通过权力寻租以谋取部门和私人经济利益,加上政府经济活动的成本软约束带来公共部门高昂的运行成本,致使公共部门效率低下。针对这些弊端,新公共管理的倡导者呼吁必须革新与再造公共管理的流程和模式,于是管理学与经济学开始强强融合,相互渗透。〔4〕基于这样的背景,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的教学中也因此就显得非常的必要和重要。

公共经济学是以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直接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及决策过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5〕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作为公共管理类公共基础课的公共经济学学科有其特定的属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了解它的特定涵义:第一,它是一门经济学,但却不同于传统财政学仅着重制度描述,而注重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直接配置资源的活动,不包括政府使用经济杠杆引导资源配置的间接调控行为;第三,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活动的决策机制,突显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容;第四,活动的主体是政府,但同时也包括公共企业和其他公共部门。

二、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中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公共经济学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主要经济效应及其与社会管理目标的关系,研究体系以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两大理论作为支柱,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共收支、预算管理、公债管理、收入再分配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作为主要内容。

目前,在公共管理类教学实践中,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存在问题较多,如教学目标比较模糊、教学内容与专业特点衔接不够、缺乏专门针对公共管理类的本科教材、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知识背景不同造成接受程度不一、考核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不过最突出的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从学生层面来讲,在学习过程中,公共管理类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程理论性很强,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而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文科出身较多,他们对公共经济学中出现的模型公式以及数理推导理解上存在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对政府经济行为及其经济社会效应的正确理解,也因此降低了同学们对公共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另外,公共经济学的先修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公共管理类本科生接受的西方经济学多是在一个学期讲完,而经济类本科生往往用两个学期来讲授,因此公共管理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训练和熏陶方面不如经济类本科生那样规范和熟练,加上公共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庞大,综合性较强,这也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从教育工作者层面来讲,由于公共经济学在中国尚属一门崭新的学科,多数教师对其教学目标还不是很清晰,对教学内容体系的认识与把握尚不够清晰准确,教学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科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阻碍了该学科合理的理性发展。这就要求公共经济学的教育工作者对以上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拷问我们现行的教学体制,建构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公共经济学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探讨适用于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公共管理类学生的公共经济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直面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公共经济学教学建议

笔者在高校从事公共管理类本科生公共经济学一线教学多年,从教学实践中有一些切身体会,认为公共管理类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联动:

首先,应根据公共管理类不同专业就业取向制定不同教学目标。例如,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取向: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中介组织从事人事行政管理工作与其它相关管理工作者居多,当然也有诸多选择继续深造。因此,我们可以将行政管理专业的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设计为:扎实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在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方面的职能及其原理,学会分析政府现行的公共政策目标和原理,着重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组织协调能力与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进入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民政、城市管理等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当然也有不少选择继续深造的。因此,该专业的教学目标可设计为: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职能、相关公共政策及其原理,了解政府税收制度和政府管制制度,擅长组织协调、规划及人际交流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进入政府机关、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各级工会组织、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社区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与管理,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也不少。因此,我们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设计为: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公共收支职能与原理,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安排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掌握税收、预算、公债、国家管制等基本原理与制度,着重培养扎实的理论分析能力、良好的社会沟通与实践能力。当然,在总体教学目标上,还应体现多维度,使学生对公共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学会观察公共经济问题,培养分析解决实际公共部门运转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其次,不同专业教学内容应灵活设置,体现不同的教学重点。依据公共管理类不同专业教学目标,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应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理论、税收理论、税收制度、预算管理、公共管制、政府间财政关系等内容;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应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税收制度、预算管理、公共管制、财政政策等内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重点应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理论、公共收入理论、预算管理、公债理论等内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篇3

一、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中对公共经济学的学科再认识

公共经济学脱胎于财政学,在与政治学交叉后又分支出了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与财政学、政府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同时与福利经济学、公共政策学、政治学、管理学、伦理学等也有着交叉、渗透和关联。

根据最一般的定义,公共经济学是对经济效率、分配和政府经济政策的研究。这一学科包含的主题相当分散,如应对外部性存在而导致的市场失灵、逃税的动机分析,以及对官僚决策的解释。为了涉及所有这些方面,公共经济学已经从原先仅仅注重研究政府征税和支出,演变为现在关注政府与经济互动的每一个方面。公共经济学试图同时理解政府如何以及应该做出什么决策。〔2〕

新公共管理运动以经济、效率、科学和理性作为公共部门管理的价值取向,凸显管理技术和专业管理在公共部门与公共领域的运用,认为公共部门应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模式和思想。〔3〕信息不对称和经济人行为往往使得公共产品提供者抬高公共产品的提供成本,抑或通过权力寻租以谋取部门和私人经济利益,加上政府经济活动的成本软约束带来公共部门高昂的运行成本,致使公共部门效率低下。针对这些弊端,新公共管理的倡导者呼吁必须革新与再造公共管理的流程和模式,于是管理学与经济学开始强强融合,相互渗透。〔4〕基于这样的背景,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的教学中也因此就显得非常的必要和重要。

公共经济学是以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直接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及决策过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5〕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作为公共管理类公共基础课的公共经济学学科有其特定的属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了解它的特定涵义:第一,它是一门经济学,但却不同于传统财政学仅着重制度描述,而注重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直接配置资源的活动,不包括政府使用经济杠杆引导资源配置的间接调控行为;第三,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活动的决策机制,突显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容;第四,活动的主体是政府,但同时也包括公共企业和其他公共部门。

二、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中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公共经济学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主要经济效应及其与社会管理目标的关系,研究体系以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两大理论作为支柱,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共收支、预算管理、公债管理、收入再分配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作为主要内容。

目前,在公共管理类教学实践中,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存在问题较多,如教学目标比较模糊、教学内容与专业特点衔接不够、缺乏专门针对公共管理类的本科教材、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知识背景不同造成接受程度不一、考核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不过最突出的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从学生层面来讲,在学习过程中,公共管理类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程理论性很强,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而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文科出身较多,他们对公共经济学中出现的模型公式以及数理推导理解上存在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对政府经济行为及其经济社会效应的正确理解,也因此降低了同学们对公共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另外,公共经济学的先修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公共管理类本科生接受的西方经济学多是在一个学期讲完,而经济类本科生往往用两个学期来讲授,因此公共管理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训练和熏陶方面不如经济类本科生那样规范和熟练,加上公共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庞大,综合性较强,这也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从教育工作者层面来讲,由于公共经济学在中国尚属一门崭新的学科,多数教师对其教学目标还不是很清晰,对教学内容体系的认识与把握尚不够清晰准确,教学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科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阻碍了该学科合理的理性发展。这就要求公共经济学的教育工作者对以上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拷问我们现行的教学体制,建构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公共经济学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探讨适用于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公共管理类学生的公共经济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直面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公共经济学教学建议

笔者在高校从事公共管理类本科生公共经济学一线教学多年,从教学实践中有一些切身体会,认为公共管理类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联动:

首先,应根据公共管理类不同专业就业取向制定不同教学目标。例如,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取向: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中介组织从事人事行政管理工作与其它相关管理工作者居多,当然也有诸多选择继续深造。因此,我们可以将行政管理专业的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设计为:扎实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在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方面的职能及其原理,学会分析政府现行的公共政策目标和原理,着重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组织协调能力与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进入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民政、城市管理等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当然也有不少选择继续深造的。因此,该专业的教学目标可设计为: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职能、相关公共政策及其原理,了解政府税收制度和政府管制制度,擅长组织协调、规划及人际交流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进入政府机关、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各级工会组织、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社区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与管理,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也不少。因此,我们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设计为: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公共收支职能与原理,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安排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掌握税收、预算、公债、国家管制等基本原理与制度,着重培养扎实的理论分析能力、良好的社会沟通与实践能力。当然,在总体教学目标上,还应体现多维度,使学生对公共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学会观察公共经济问题,培养分析解决实际公共部门运转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其次,不同专业教学内容应灵活设置,体现不同的教学重点。依据公共管理类不同专业教学目标,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应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理论、税收理论、税收制度、预算管理、公共管制、政府间财政关系等内容;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应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税收制度、预算管理、公共管制、财政政策等内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重点应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理论、公共收入理论、预算管理、公债理论等内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篇4

关键词:需求导向;公共管理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182-0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领域问题越来越复杂,公共管理涉及面越来越广。环境污染与环境安全、药品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国土开发与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城市公共交通等公共问题日益凸现,公共管理领域亟须既懂技术,又懂公共管理的高级专业管理人才。而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重“理论”轻“实践”,重“管理”轻“技术”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构建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建设亟须解决的重大难题。

国外对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关问题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美国的许多大学十多年前已先后在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中,开设了医疗健康卫生、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国土开发与安全、食品安全、城市交通、网络信息技术等领域工科课程群,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培养体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美国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掀起了全球公共管理类本科教育从重“理论”轻“实践”转向“管理”+“技术”并重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浪潮。

从已检索到的文献看,国内一些高校已经展开了试点,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学者卢晓东、宋鑫(2002年)等人以北京大学管、工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例,李雪强(2010年)等人以南昌航空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现“管”“ 工”学科交叉、联合培养为例,秦建成(2013年)以重庆理工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对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了初步探讨。公管类与工科类两大学科之间跨度较大,依托这些成熟的传统学科群,实现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还需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展开深入、系统探究。

一、公共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1.人才培养偏离社会需求

公共管理专业本身一直强调复合型人才培养,其覆盖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与法学等广泛的学科知识,但往往给人留下“大杂烩” “广而不精”的印象,甚至被称为“万金油”专业。随着公共领域日趋复杂,过分偏重人文社科专业知识而轻“技术”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目前我国各类公共部门每年对管理类人员的需求,并不仅限于公共管理类专业,工科与文科其他专业对公共管理专业有较强的替代性,这加剧了工科、文科其他专业与公共管理专业的竞争。随着公共管理问题越来越复杂,公共部门对专业人才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因此,公共部门并非只有公共管理专业才能进入,非公共管理专业特别是技术性强的专业,在公共部门招聘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以湖北省为例,从最近几年湖北省各级公共部门招聘专业来看,公共部门对“技术”+“管理”型人才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公开信息来看,湖北省内高校已开设的公共管理类专业,除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与个别院校的城市管理专业外,绝大多数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还是单纯强调以“管理”为导向。通过走访、调查武汉市一些用人单位,发现对外公开招聘的很多工作岗位都带有较强的技术性。对于单纯的只需具备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的岗位而言,由于 “进入壁垒”比较低,用人单位内部即可以解决,不需要对外公开招聘。可以看出,我国现有的公共管理学科的单纯只重“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这是造成近年来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公共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2.专业定位模糊、特色不明显

公共部门涉及领域比较广,这就要求在“通才”的基础上培养“专才”。事实上,很多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往往是全而不专,专业定位模糊、特色不明显,过分强调 “通才”,而忽略了“通才”基础上技术型“专才”的培养。公共管理下设的二级学科专业除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外,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三个专业一直被认为专业定位不准,专业没有特色。因就业率不高,在很多地区甚至被警示为限招的“黄牌”专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专业定位模糊,特色不明显。通过对比发现,绝大多数院校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两专业在课程设置、专业特色、师资结构等方面几乎没有明显的区别,专业界线模糊,也没有明确专业方向与自己的专业特色,甚至有的学校将“公务员”作为这两个专业的专业方向。学校自身的学科平台、学科优势与师资结构决定了一个专业的特色。从成本角度看,公共管理类专业办学成本明显低于理工、医学类专业办学成本,加上教师的专业进入门槛低,20世纪末我国大批综合性大学、理工院校与农、林、医、师范等专业院校都纷纷开设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很多院校一直享受着招生政策的“福利”,并没有下大力气结合学校的优势加大投入、狠抓专业建设,导致公共管理类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定位比较模糊。具体表现在公共管理专业过分注重专业理论知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知识模块较齐全,但整个专业既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也没有特色:学生什么都学,实际上什么都不会。即使有些学校确立了专业方向,但专业方向很少结合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很多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师资结构多年没有变化,十几年来还是那些专业教师。从专业结构看,很多学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多数以公共管理专业、政治学专业、社会学专业为主。这种过于偏文科且长期固化的专业师资结构,既加剧了公共管理专业缺少特色、专业方向不明确的惯性,又导致了公共管理专业长期以来重“理论”轻“技术”的局面。因此,构建符合社会需要的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建方向明确、特色鲜明的公共管理品牌专业,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学科、整合校内资源,调整公共管理专业的师资结构。

3.重理论、轻实践

重理论、轻实践,一直是公共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弊端,多年来难以改变。因为公共管理活动复杂、涉及领域较广,带有较强的政治性与政策性,并且很多时候涉及敏感的事项,导致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缺乏足够的公共管理实践,这无疑影响到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长期以来,公共管理部门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两者之间一直是相互脱节的。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机构,高校并不清楚公共部门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专业管理人才,需要具备哪些专业技能。通过走访调查武汉市开设公共管理专业的部分院校,发现很多公共管理专业并没有与本专业相一致的实践、实训基地。很多公共部门依靠财政拨款或行政垄断,都有充足的经费来源,并且福利待遇好,即使是暂时缺人,都是通过内部消化,不愿意接收公共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因没有充足的专业实习基地,很多学校在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实践中,过分注重专业理论的课堂教学,而忽视了专业实践。公共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缺乏和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导致了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并不能接受比较系统的公共管理专业技能炼,专业技能难以提高,专业分析能力与动手能力明显较弱。

4.学科发展被边缘化

现在很多高校都是根据不同专业的报考率与就业率来分配各类教学资源。最近几年公共部门改革,人员招聘实行“凡进必考”, 这些因素导致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三个专业毕业生进入公共部门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除了少数考研与自主创业外,大量公共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并未能进入公共部门就业,无疑影响了公共管理专业的报考率。即使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就业,相比其他专业而言,报酬并不算高。而公管专业毕业生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在企业很难发挥用武之地,而对于工作过程中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又知之甚少,对工商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得从头学习。这种情形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政府与高校而言,都是浪费资源。公共管理专业就业难,加剧了招生难,这两者又促使公共管理专业在师资配置与教学经费分配等方面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这又限制了公共管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对武汉地区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调查,公共管理专业普遍存在招生难、就业难的现象。在很多院校,公共管理专业几乎成了弱势专业。

二、需求导向的公共管理类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需求导向的公共管理专业跨学科应用型人才,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及用人单位三方协同配合。作为人才培养、输出的高校,应发挥主导作用。对教育主管部门而言,应实行严格的专业准入制度。制订并细化专业评估指标,根据专业特色、社会声誉、师资力量与专业结构、学生的就业率等因素,组织第三方专业的教育评估机构对现有已开办的公共管理专业进行严格专业评估,不达标的实行停招,淘汰没有专业特色、就业率低的公共管理专业,动态调整公共管理专业的录取比例,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限制增设公共管理专业。对用人单位而言,应全面公布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技能要求,高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实行“订单式”培养。对于培养单位而言,应从突出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重构、实践教学环节的整合、师资专业结构优化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级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构建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对策有以下几点。

1.结合学校优势,突出专业特色,明确专业方向

武汉工程大学以工科见长,其中环境工程、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是学校优势学科,在国内地方高校中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创办于2002年,专业方向先后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但就业率与报考率并不理想。在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经过对湖北省各层级环保、水资源管理部门人才需求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并借鉴国内公共管理专业社会声誉度好、就业率较高院校的经验,2014年5月对本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与师资结构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将专业方向调整为生态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调整后的专业建设主要是依托本校工科背景、化工行业特色优势及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中心”作为学科平台,与省、市、乡镇资源、环境管理部门合作,主要为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部门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经过调整,实现文理交叉,“管” “工”结合,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专业方向与课程模块重新调整后,经过广泛的宣传,本专业的报考率连续两年在全校各专业中居于前列,还有一部分其他专业的新生进校后,申请要求调剂到该专业。

2.跨学科课程体系重构

专业特色与专业方向要求有课程体系支撑。构建公共管理本科专业跨学科课程体系,实现“管”“工”无缝对接,“文”“ 理”交融,需要重组课程模块,优化培养方案。因此,在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上,设计了两个高度相关的专业方向,供学生进入大二下学期后,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与兴趣进行选择,并按照专业方向的选择情况,进行小班教学。在课程优化方面,围绕“管理”+“技术”相融合,精简、压缩公共管理类重复性课程。例如,将原培养计划中的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等课程,精简为只开设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将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两门重复性的课程,调整为只开一门;将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两门重复性的课程,调整为只开一门;将管理定量分析、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调整为只开设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将社会保障学改为社会保险与精算;将课程设置偏向于公共部门实际应用,如将原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改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删除“专业进入门槛低”且过于宏观的课程如社会学、政治学、行政学等,将这些课程列为学生课后自学课程。在课程优化方面,专业基础课中增开环境经济学、水资源经济学、生态学、环境检测、环境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在专业方向课设置上,开设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相关的课程。总的课程体系如下:公共管理类通识课程+1/2公共管理类专业基础课+1/2环境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所有的课程都安排在第1-6学期。其中,第1-3学期安排通识课程教学,第4-6学期安排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第7-8学期为实践教学环节。另外,为保障后期教学的顺利开展,招生时该专业全部招收理科学生,并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

3.整合实践教学环节

构建“管”“工”结合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培养公共管理本科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需要整合实践教学环节,推动专业建设改革创新,并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才能更好适应经济全球化、适应社会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要。所以,突出办学特色、优化培养方案还需要整合实践教学环节。在武汉工程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过程中,在重构、优化课程体系模块的同时,还整合并实施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环节。整个第7学期不再开设专业课,全部安排专业践教学环节,如社会调查(2周)、学年论文(3周)、专业技能实训上机模拟(3周)、专业实习(8周)与认知实习(1周),整个第8学期是毕业生的毕业设计环节。第7学期的社会调查、学年论文与第8学期的毕业论文,三者构建有机联系的整体。社会调查主要是围绕资源与环境保护,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相关数据资料撰写研究报告,为毕业论文的研究提供实证支持。学年论文的任务主要是查找以资源与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相关文献,撰写文献综述与小论文,为毕业论文的开题与撰写做准备。

为保障实习生有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进行专业实习,学校实现了“校府”合作,与省、地、市县等环保部门及水资源管理部门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了一系列的专业实习基地。学校也增加投入先后采购了一批教学软件,兴建了公共管理专业电子政务实验室、公共管理专业技能模拟实验室、环境管理与资源保护模拟实验室,并同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共同组建了化学实验室。为了改变过去“重理论”“ 轻实践”的弊端,新的培养方案中,除了整合原有的实践教学环节外,还增设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实验课程,如社会保险管理模拟、公共经济管理模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计量经济学EVIEWS软件应用等上机操作的实训内容。

4.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应构建注重过程评价和多元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充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评价,改变过去只注重结果评价和单一评价标准的传统做法。新的评价体系需要结合公共管理本科专业跨学科应用人才模式的调整与优化,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欢芳,徐金燕.破解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困境――高校、政府、社会三维视角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1(5).

[2]郭红玲.中外公共管理教育比较分析[J].公共管理评论,2012(2).

[3]龚会莲.中美公共管理类本科课程设置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北人文科学评论,2012(10).

[4]秦建成.地方工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跨学科改革――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篇5

Abstract: The subject of public management is kind of practicing,integrating and operating subject,bu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can not meet the necessity of the training of the public management. Therefore,it is important to construct a teaching surrounding based on university, government and society,to adopt a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of students,teachers and practitioners,to integrate the procedures of learning,practicing and researching.

关键词: 公共管理;开放式教学; 互补平台;互动学习

Key words: public management;open teaching;complementary platform;interactive learning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5-0193-03

0引言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公共管理类专业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与操作性,这些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和应变等能力。传统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本文从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特点着手,旨在探索和构建公共管理学科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和体系。

1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特点及其对开放式教学的诉求

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政府制定公共政策,与其他公共组织、社会群体或公民个人一起,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公共管理类专业以那些拥有公共权力的公共组织,在维护、增进与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众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服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为基本教学和研究对象,因此,具有对开放式教学模式诉求的三个基本特点。

1.1 实践性与医学、工程类学科相似,公共管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与一些传统社会科学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等相比,公共管理既有基础研究的一面,要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同时也有应用的一面,即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可以说,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实践,其教学、研究结果也应该能服务于实践,是一门强实践性的应用社会科学学科。

强实践性的公共管理学科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以实践为根基,公共管理学的强实践性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环境要有现实性, 并且,公共管理教学的环境也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适时变动的,并不是僵化不变的。

1.2 操作性与工商管理类专业相比较,公共管理更多的重视对公共管理从业或准从业者的适应能力和从学科中找出适当的具体方法、技术和理论的培养和训练,更倾向于策略管理,更多地关注公共管理过程问题,更多地集中于职业公共管理者,而不是政治性官员。因此,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归属于操作,其研究的目的是提高公共管理操作过程的效率,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学科。

强操作性公共管理学科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以公共问题的解决为目的,要求公共管理教学方法要有时代性,要求通过具有现代性的教学方法实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培训操作性人才的需要。

1.3 综合性公共管理专业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学科相比,公共管理学科对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基础社会科学学科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如,政治学有助于分析诸如政治制度如何影响公共政策,在管理实践中,正确地沟通与协调等问题;经济学帮助管理者了解社会生产过程,分析资源如何合理配置;而社会学为公共管理提供管理活动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文化、政府态度、政府价值取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等等问题;心理学为公共管理提供行为分析方法。可见,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强综合性的公共管理学科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与研究内容的开放性,在发挥自身原有学科优势的前提下,注意吸取其他相关学科的精髓,加强交流,在发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确立自己的地位,培训符合公共管理需要的人才。

2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及其弊端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以教室为单一的环境,以教师为中心、以纸介教材为工具,是一种封闭式、单向传输知识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局限于教科书上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使用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而公共管理是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宗旨的应用学科,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已经不适应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

2.1 公共管理专业教学过程的简单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在特定教学场所和一定教学目标的引导下,运用灌输方式向学生传授人类已有文化知识、经验的简单的活动过程。因此,在这种模式下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也崇尚“教师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听得明明白白”的教学境界,整个教学过程倾向于照本宣科,不能在涉及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育、卫生、环保、科技等相关领域实际问题进行讨论与研究,不能使专业学习的内容在包括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内进行实习与实践,缺乏对现实问题应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讨论,致使体验性学习方式和研究性学习方式普遍缺失。

在这种简单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在专业教学中的主要目标就简单化为实施“教”的行为,完成“教”的任务;而学生则成为被动的客体,学生“学”的行为就简单化为专业知识的接受,忽视和冷落了学生学习过程中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因此,教师只要履行教学过程中的“教”的行为,整个教学过程就宣告结束,以至于教学行为所产生的效果,即学生学习的结果,或简化为对专业知识的考试与考查,或根本就是不太被看重并加以检验,可见,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内容的强制性、认知活动的受动性、思维过程的依赖性,不适应公共管理学科对创新性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

2.2 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平台单一化传统的公共管理教学平台严格限定于课堂教学,不能形成学校、政府和社会互补的教学平台,对于强实践与强操作性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如果没有与实践部门的互动,公共管理学理论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发展。而且,课堂教学是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单调乏味的理性活动,钳制了课堂教学丰富的动态生成性,缺失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缺失应有的人文关怀。由此培养出的人,其作为主体人的精神将会淹没于学科体系构筑的知识海洋之中,而学生因此成了知识的载体、知识的贵族,并非现实生活中的强者。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囿于课堂教学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不能用专业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公共部分的实际,没有理论的指导,实践部门也很难保证其决策和执行的科学化、规范化。传统的单一化为学校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平台忽视了学校、实践部门和社会实现互动,漠视了实践部门与社会对于学校专业理论的需求,而这种互动的建立及维持时间的长短,这种对实践部门与社会的需求的满足恰恰是检验公共管理学科生命力和存在依据的根本所在。因此,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讲空头理论与实际脱节较大,不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不能培养学生实践中后所需要的人际沟通、实际操作能力。

2.3 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思路封闭性尽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传统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片面追求本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学科中心的现象明显,刻意追求体系的严密与稳定,追求课程要求与教学内容的统一,这实质上是以静态的、封闭的形式来对应公共管理活动动态的、开放的内容,与客观公共管理过程实际的规律相背离,同时也构成一道道有形无形的桎梏。上文我们说过,公共管理学科的综合性要求其教学不应再单纯追求某一学科知识的全面性和完备性,而应更加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专业和系来划分的相互割裂的纵向教学结构,很难创造跨越科学和人文鸿沟,将不能超越单一学科背景的开放式的教学结构,因而,不能满足学生跨越专业和系科获得更具综合性的知识的要求。

科学与真理来自生活,走向发展,教育内容本身就具有开放的属性。传统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忽视直接经验的作用,如果没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就难以理解和掌握间接经验,传统的课堂教学没有给直接经验应有的重视,直接经验似乎可有可无,教师教学就等同于教书,学生学习就等同于读书,这种教学方式大多是单向的知识传递,教师的作用是向学生教授既有的,形成为文本的知识,其过程类似于批发――将文本化的知识从书本向学生的头脑批发。这种封闭的教学模式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造成了无法弥补的遗憾――他们所学习的内容从开始就是外在于他们的公共管理实际的需要,因而,不可能有足够的、持久的学习动力。

3构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是针对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而言的,开放式教学模式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突出学习主体开放式知识结构和创新性能力的培养。根据实际,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的是能从事多种实际公共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主,有必要建立一种“学习、实践和研究”多阶段互促的、“学校、政府和社会”三平台互补的、“学生、教师和实践者”三主体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3.1 “学习、实践和研究”多阶段互促的开放式教学过程开放式教学模式强调公共管理专业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学生在开放式教学环境下专业知识“学习、实践、研究”多阶段互促的过程,首先是专业知识的学习;然后是进行实践与实习,通过实践与实习,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公共管理的实际中去,在实际的公共管理活动中发现问题;然后是结合专业知识研究和实践调研分析,解决公共管理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将学习研发的成果在管理实际中进行推广应用,做到公共管理知识“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服务于社会”(如图1所示)。可见,在这个“学习、实践和研究”的多阶段互促的开放式教学过程中,公共管理类专业注重专业知识的应用性,因为,随着社会发展和资源、技术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公共管理类专业理应将教学研究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通过社会调查研究,将公共管理教学与研究与社会管理的现状相结合,发现社会问题并且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整个“学习、实践、研究”多阶段互促的教学模式中,学习是这个教学互促过程的核心,因此,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分析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与实践是互促过程中的最终目标和意义所在,因此,要以实践调查为基础进行理论学习与研究;问题与研究是互促中对理论的深化和对实践问题的解决。由此可见,学生学习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要始终贯穿在整个“学习、实践、研究”多阶段互促过程中,通过学生学习将公共管理的专业意义与实践调研和社会服务融合在一起。

3.2 “学校、政府和社会”三平台互补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开放式教学模式强调构建公共管理专业教学的“学校、政府和社会”三平台互补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学校、政府和社会的互补,以及学校、政府和社会构成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平台之间的互动,是开放式教学中互动系统的内外因素的结合和互动(如图2所示)。这种互补与互动打破囿于学校,囿于教室的教育空间概念,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堂教学趋向于向政府的实际管理部门、向社会实际管理环境延伸,这是一种教学环境上的开放,这种教学环境上的开放既是培育创新素质的需要,也是公共管理实践性与操作性发展牵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的必然走向。并且,这种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有益于培养开阔的视野、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宏博大的胸襟。

开放式的公共管理“学校、政府和社会”三平台互补的教学环境是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开放互补、互动的创新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公共管理专业知识、信息,政府的技术、人员和社会的资金、政策等资源要素频繁流动,不仅能促进和深化各平台原承载的公共管理教学资源交叉、渗透、融合、反馈等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且还可以产生原有资源独立存在所不具有的新的系统作用,提升学生主体创新发展的能力,提高政府和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社会市场上的需求往往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学校、政府和社会的互补、互动是一个反馈与前馈的协调过程,即在这个过程中,将学校、政府和社会看成是一个开放式网络,系统内各要素是相互作用和反馈的。在这个平台上,学生是伴随信息、知识流动的主体和实体,突出了学生在校学习之外的自主学习,同时结合社会问题在创新实践中面向社会发展。

3.3 “学生、教师和实践者”三主体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公共管理类专业开放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教师和实践者”三个主体互动。这种互动的教学方法要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具有一定的开发意识,强调教学对学生潜能的开发,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以开放性问题为中心,通过“学习、实践和研究”多阶段互促的开放式教学过程,进行自主探究、体验感受,达到教学的生活性、未来性。在这个互动的教学方法中,学生的老师不仅是原来意义上的专业教师,还包括公共管理的实践者和公共管理实践本身,一方面,学校通过将地方政府官员和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人员请进课堂,让他们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学校、政府和社会”开放的教学环境参与社会的一些实践活动,为他们将来的就业积累资本。

“学生、教师和实践者”三个主体互动的教学方法还体现在教学制度上具有一定的弹性,教学过程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上,使学生放胆交流,敢于创新。一方面,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教师和实践者”的关系是师生互导、生生互导的多向互动的。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学习、实践和研究”多阶段的各个环节中去,与学生一道在“学校、政府和社会”开放的教学环境中相互“传道、授业、解惑”,并有效地组织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诱导、相互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学生、教师和实践者”三个主体互动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公共管理的社会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公共管理的实践技能。

4结论与建议

传统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因为其教学过程的简单化、教学平台的单一化和教学思路的封闭性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应用型、综合型、创新型的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公共管理学科的实践性、操作性和综合性要求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实现开放化,以达到适应社会发展的目的。开放式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是在“学校、政府和社会”三平台互补的开放式教学环境中,以“学生、教师和实践者”三主体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实现“学习、实践和研究”多阶段互促的开放式教学过程。开放式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能使学生课堂学习、课外研究与社会实践的互相促进,实现了将学习研究成果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机制,使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社会,从而服务社会。

因此,为了实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开放式教学,可以带领学生到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实践部门,了解并实践公共管理的工作流程和具体方法;建立开放实习基地以及开展各类的课外实践活动,邀请校内外学者、专家和公共管理的实践者为学生作学术报告或专题讲座;指导学生成立公共管理、社会治理等业余学习与研究小组,指导学生积极申报学生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奖励;与相关组织部门协调,选派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师到公共管理的实际部门挂职,选派实际公共管理部门的实践者在学校担任学生导师。

参考文献:

[1]胡昌平,徐丽慧.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开放式教学实现分析[J].情报杂志,2008,(10):107-109.

[2]李习彬.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中国化与科学化[J].中国行政管理,2002,(10):45-49.

[3]王红悦,阳征.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开放式”教学内涵探析[N].光明日报,2005-12-20,(6).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篇6

[关键词] 学科生长机理;公共管理学科;西部地区财经院校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4-0045-05

任何学科的发展壮大都必须以学科基因为生长源点,在学科自身发展规律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等的发展规律之间所形成的张力空间中寻找到合适的生长点、生长路径和生长空间,由此形成一种学科生长机理。任何高校的学科建设都必须在学科生长点、生长路径和生长空间中谋求地位、功能和作为。在西方公共管理诸多思潮的催化下,公共管理学已经成为当代我国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之一。西部地区绝大部分财经院校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是近十来年的事情,大体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与中东部高水平财经大学相比有较大差距,在促进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等方面,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如何开辟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路径是西部地区财经院校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学科生长机理的角度探讨西部地区财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路径。

一 西部地区财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SWOT分析

本研究将西部地区财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面临的优势因素、弱势因素、机会和威胁设计成一份开放式问卷,发给本校熟悉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师去填写。后经过整理,获得6个优势因素、7个弱势因素、6个机会因素、5个威胁因素。然后将这4类24个因素设计成以“强、弱”为评价词的4级李克特量表,后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发给西部地区财经类高校中的公共管理学科教师,共发100份邮件,最后回收45份有效问卷。通过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西部地区财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面临的内部弱势和外部威胁极为明显(80%左右),而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严重不足(30%~60%)。从内部能力学派视角看,这些高校建设公共管理学科的能力很弱,先天不足。主要原因是他们长期以来的单科发展路径,综合学科发展趋势是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000年以来的事情,而公共管理学科也是在1990年代从西方引入而在我国兴盛起来的(主要是在985高校)。这突出表现为专业人才、高层次学科团队严重不足。现有40岁左右的学科骨干人才的学科背景绝大部分不是行政管理、管理学、经济学等与现代公共管理学科较为密切的学科,而是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等传统学科――具有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数学等学科背景的人才一般不会进入公共管理学科,因为专业选择主要不是凭兴趣而是实用主义。即便是这些骨干人才,接受过比较系统的博士层次公共管理学科教育的也不是很多。从资源学派的观点看,这些高校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能够获取的资源也是很有限的。这突出表现在:学校自身、政府部门支持公共管理学科的意愿严重不足(78.7%)。学校自身支持不足,是由财经院校的属性决定的,它们重点需要发展经济学、管理学(工商管理等)等优势学科,体现了很强的学科路径依赖。政府部门支持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学科偏见,即认为经济学、管理学以及一些理工学科才能真正解决发展问题,同时将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等同起来――在多数人看来,行政管理无师自通,任何人都可以做。

内部优势尽管不明显,可是仍然存在着比较优势,但与通常的看法不尽一致。表现在,这些高校为本省区培养的大量财税人才并与地方财政、税务等部门形成的良好合作关系是比较优势(75.8%),但与财政厅的渊源关系(这些高校原来基本上由财政厅管理)并没有成为明显的优势因素(54.5%),具有蕴涵公共管理学科生长的学科谱系(如财政学等)并没有得到很高的认同(36.3%)。造成第一、二种情形反差比较大的现象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地方财税部门工作人员特别是主要领导的学缘结构不同。现在西部地区市县财税部门骨干人员(包括主要领导)主要是20世纪60~70年代出生的人,他们主要是在本省财政学校完成大学学业的,而且是包分配的。他们与本省的财经院校有着割裂不了的血缘关系。而财政厅的层次比较高,其骨干人员特别是主要领导来自综合性大学比较多,即便是来自财经院校,主要也是毕业于中东地区高层次的财经院校,与本省财经院校的血缘关系不浓,主要是I务关系――这种业务关系在通讯、交通、网络等技术发达以及综合性高校学科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已经多元化、网络化进而弱化了。造成第三种情形的原因,应该与前述的西部地区财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的骨干人才的学科背景密切相关,学科路径依赖使得他们主要不是从经济学、管理学等“显学”来思考公共管理学科建设,而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等传统学科对公共管理学科进行定性的理论谋划。

就外部机会而言,地区性、区域性是学科发展的比较重要机会,但并不非常明显(50%左右)。与985高校、高水平财经大学服务全国性经济社会发展不同,西部地区财经院校的基本定位应该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其公共管理学科也理当如此。这个机会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一是综合性高校(包括西部地区综合性高校)服务范围的扩大,从所处省市到全国。这得益于它们的学科(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迅速,以及现代信息、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这可以解释西部地区财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主要威胁是国内重点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挑战(82.9%)。二是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缺少对地区性、区域性、民族性公共事务和问题,以及管理细节、比较管理等研究的冲动,喜欢研究“高、大、上”问题,多是从理论到理论,从宏观到宏观,较少扎根于实践经验,较少扎根于细节,较少通过比较研究实现公共管理本土化。喜好用西方公共管理理论来审视我国管理实践,不相符时,不是用不同的管理实践来丰富、提升公共管理理论内涵和内容,而是往往要求改变管理方式――这是造成理论界与实务界对立的主要原因。这种现象存在于各种类型的高校。三是可能与我国政治体制、管理体制有关。自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以来,我国存续的都是大一统的体制模式,即无论是政治架构、组织机构设置,还是管理运作流程基本上是按照统一的标准模式进行规范的――当然个别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微观组织架构存在细微差别。这种大一统的管理运作模式在理论研究上就会形成大一统的研究范式――求同存异。这当然不利于理论创新,不利于学科发展。

二 西部地区财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生长基因

学科生长基因一般是不会变的,但其约束条件及其强度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是不同的。本研究认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基因是约束性组织技术效率。西部地区财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生长基因仍然是效率,但与985高校、高水平财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生长基因的约束性应该是不同的。效率的约束性来自于公平、责任、规范、回应、满意、伦理等多种因素。如公平对效率的约束性与经济发展正相关吗?还是负相关?或是不相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留给我们的基本理念似乎是:资源稀缺条件下的政府、国家管理应该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事实也表明,20世纪80、90年代公平价值在政府、国家管理中地位式微。换言之,公平价值对效率的约束力微乎其微。这种成功的管理模式在当今西部地区发展中是否依然有效呢?显然,它不适用于时代、环境迥异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因为在原来全国普遍贫穷、信息闭塞等情况下,贫困问题只有通过效率才能解决;但在东西部地贫富差异明显的今天,西部地区的贫困乃至经济发展较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公平来解决――转移支付、东部地区的支持。然而,这是宏观层面的观点,往往是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公共管理学科要着力考虑的范式。从微观角度看,公平价值对效率的强约束性已经招致了不满。根据实地调查,现在西部地区为了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经济发展,不少项目建设嵌入了强公平价值理念,但却形成了“撒胡椒粉”式项目建设模式――资金、项目过度切割、碎片化、低效。政府部门许多工作人员以及相当部分群众也常常抱怨这种模式的无效率、浪费资源。西部地区财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生长需要更多地考虑这些微观层面的效率约束模式。

三 西部地区财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生长空间

西部地区财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必须在与985高校、高水平财经院校、省区内其他高校发展公共管理学科的比较中形成比较优势,谋求生长空间。可以在三个方面的综合比较中形成优势,开辟生长空间。一是学科发展的地区性、区域性、民族性。西部地区地域广阔,省区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异也较大,不同民族的习俗、心理、民族性公共产品迥异。尽管信息、交通等技术设备和基础设施发展很快,但985高校、高水平财经院校仍然难以为西部地区有效地提供服务,而且学科服务需要成本,也存在收益期望值,高水平学科服务往往意味着高成本、高收益期望值。而且距离远,实时服务难以实现;地方情况把握不透,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二是学科“路径依赖”。就是要遵循公共管理学科生长机理所体现出来的学科“路径依赖”性。西部地区财经院校的经济学、管理学特别是财政学、税收学、金融学、会计学等二级学科在本省区往往具有很强的特色和优势。可以将它们与地方性、区域性、民族性公共事务和公共产品整合起来,形成学科生长空间。这样就可以在与省区内其他非经管类或经管特色和优势不明显的高校比较中获得公共管理学科的存在和发展空间。

三是学校定位。西部地区财经院校可以依据应用型本科定位获得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生长空间,也即主要不是创新公共管理理论特别是学科理论,而是在理论与应用之间进行链接,搭建平台。如,云南财经大学的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正在探索财政公共管理硕士(FMPA)、税务公共管理硕士(TMPA)教育,不仅遵循了学科路径依赖,而且契合了学校定位。而且,这种应用型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在当今应用技术型本科转型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具有更加实在、可操作的内涵和内容。

综合考虑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西部地区财经院校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生长空间很大,至少存在十大领域:(1)地方政府管理现代化问题。众所周知,西部地区、东北三省与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政府管理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东部地区政府管理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管理效率低不仅表现为管理技术和流程落后,而且表现为管理理念陈旧――以规则为本(不出事、平平安安),效率、效果意识不强。为什么?这不仅与宏观经济政治社会环境有关,也涉及财政、政府会计甚至税收等方面的制度,更与这个政府的机构设置、管理技术手段、激励机制等密切相关。这实际上是一个管理上的激励问题。(2)留守儿童问题。这在西部地区表现尤为突出,而且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涉及教育、经济发展、法律、户籍、安全稳定、城乡一体化、交通、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教育方面已经出台了如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农村义务教育营养午餐补贴、招收农村支教教师等政策措施,但其他方面改革没有跟进,措施不配套,单兵突进,留守儿童管理的整体效率仍然很低。(3)贫困问题。贫困问题是西部地区最容易引发安全、稳定、违法犯罪、社会分化加剧、腐化堕落、道德衰微等公共问题连锁反应的突出问题,因而是一个元问题。贫困问题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但同时也是一个管理问题,如宏观层面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不足以实现兜底脱贫;个人所得税作用有限,调节初衷没有达到,等等。微观上,一些保障政策、扶贫措施在具体实施中走形变样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这些政策措施渗透的主要是公平价值,但政策措施的实施管理则主要是一种效率价值――既有资源配置效率,更有组织技术效率。所以精准扶贫中的“精准”体现的主要是一种管理意涵、效率价值。(4)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根据2010年12月务院颁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西部地区主要是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但在致富冲动、出政绩、望晋升等激励下,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实际上面临很大的困难和压力。如何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博弈路径以及政府在其中应起何种作用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5)安全稳定问题。西部地区历来是我国安全稳定问题的重要地区,这在近一两年经济增速下滑、国际压力增大的形势下显得尤为突出。西部地方政府如何提高应对安全稳定问题的能力以及建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以保障应急效率是一个急迫的现实问题。(6)区域合作治理问题。西部地区区域合作治理有着特殊的对象和内容,如广西、贵州、云南协同治理石漠化;云南、广西、广东协同治理“入境、中转、分销、消费”贩毒链条;广西、云南边境旅游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等等。这些公共问题治理涉及许多政策制定,如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7)民族问题。民族问题包括民族经济快速发展、民族教育平衡发展、民族文化良性发展、民族融合等,以及这些方面的管理问题。如,为了加快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在财政、税收、项目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设立了如自治区主席基金等,但实施的效率、效果如何?是否有更好的实施路径?等等。这需要从公共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8)农村社会管理问题。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交通、信息、理念等基础条件比较落后,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婚俗观念异常,农村社会生产力急剧下降,不仅宗族影响依然存在,而且滋生了帮派黑恶势力把持农村的不良现象。如何加强对西部地区农村社会管理,缩小城乡差距,步入现代化道路是一个急迫的大问题。(9)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西部地区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具有特殊性,因为子女基本上不在身边(外出打工),家庭收入微薄难以进入条件好的养老机构进行集中供养(实际上西部地区的养老服务难以引入社会化机制,因为家庭收入低,基本没有利润),而且医疗条件相当有限。如何在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解决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重大问题。(10)与沿边国家合作发展问题。西部地区多数省区都存在一个与沿边国家合作发展经贸关系,治理跨国的、婚姻人口、河流、生态环境等问题。这需要建构沿边性跨国治理机制,相互吸收公共管理方面的经验,特别是财税政策的支撑作用。

四 西部地区财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生长点

众所周知,公共管理学最基础的理论是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以及韦伯的官僚制理论。这可以说是公共管理学科一级生长点。由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学科依赖性很强,与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主流学科交叉融合(在尼古拉斯・亨利的公共行政学范式转换中体现极为明显),会形成对这一基础理论的不同观点,进而形成不同的二级生长点。

本研究先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西部地区财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生长点(不分学科生长点的级别),然后进行理论分析。本研究从三个方面收集公共管理学科研究主题:一是通过开放式问卷,设计的问题为“西部地区财经院校要建设有特色或者有比较优势的公共管理学科,应该优先研究哪些主题?”;二是从王乐夫(2005、2006)、陈振明(2009)、薛澜(2002)、何艳玲(2007)、董克勇(2005)、高培勇(2002)等学者的研究中收集研究主题;三是从《2013中国公共管理年鉴》、赵景华教授和沈志渔教授主编的《中国公共管理发展报告(2012-2013)》收集研究主题。然后邀请几位公共管理学科教授根据西部地区财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需要对收集来的研究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初步筛选,选出了42个研究主题,并设计成3级李克特量表,评价词及等级为“优先、次优先、无所谓”, 后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发给西部地区财经类高校中的公共管理学科教师,共发100份邮件,最后回收45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频次分析,将“优先”选择频率超过50%或者“优先”和“次优先”选择频率相加达到70%的研究主题挑选出来作为西部地区财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生长点,结果如表2所示。

对上述研究主题进行归类,可以概括为:(1)财政经济类,包括公共预算与财政、政府采购管理、公共经济管理、准市场、委托、交易成本、扶贫、就业、劳动关系、政府失败。(2)区域管理类,包括地区公共管理、区域公共管理、政府间关系,体现的是区域依赖性。(3)公共服务类,包括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公共产品、公益慈善、社会工作、环境管理,体现的是社会需求性依赖性。(4)管理方法工具类,包括政府规制和监管、公共项目评估与管理、绩效管理、公共管理方法与工具、电子政务、公共政策。(5)其他领域类,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传媒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等。

其实,从学科依赖性看,西部地区财经院校的学科优势主要是经济学、管理学及其二级学科,特别是财政学(含税收学)、会计学占据绝对的优势,具体参见表3。对表3中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进一步归类整理到学科门类,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经济学学科门类,其中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有2所;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有7所,主要包括财政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等二级学科。二是管理学学科门类,其中工商管理一级学科7所,主要包括会计学、工商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二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3所。三是统计学学科门类下的统计学一级学科7所。

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三大优势学科来分析表2总结出来的研究主题,可以发现,财政经济类研究主题的主要体现是经济学的学科依赖性,管理方法工具类研究主题主要体现的是管理学的科学依赖性,公共服务类、区域管理类、其他领域类也融入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学科依赖性。由于统计学是纯粹的研究工具,特别适用于经济学、管理学中的实证研究类主题。

其中优势特别突出的二级学科有会计学、财政学、税收学、金融学、统计学、工商管理6个,公共管理学科通过与这些优势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如下一级、二级生长点:(1)公共财政管理,包括A算、预算绩效管理、政府采购管理、政府间财政关系、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事权与财力平衡关系、公共项目评估与管理、委托、准市场等。(2)税收管理,包括分税制与政府职能、税收征管、个人所得税与社会激励机制、保税区与政府管理协调性、区域性经济区与税收政策支持等。(3)政府会计与财务管理,包括政府会计基础改革、公共受托责任及其解脱、政府财务管理流程改革、政府财务管理社会化探索、电子政务与政府财务管理等。(4)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劳动关系管理,包括社会信用体系与社会保险、社会保险与社会抗风险能力、养老保险、公益慈善、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险、社会救助、扶贫、就业服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养老服务、劳资关系与劳动关系管理等。(5)公共管理方法、技术与工具研究,包括合同外包、产权交易、内部市场、凭单制等经济管理方法,以及目标管理、标杆管理、全面质理管理、战略管理、流程再造、平衡计分卡等工商管理方法和技术,还有时兴的引入社会资本形成的PPP项目管理模式,等等。此外,是否可以利用统计学优势,建构数量公共管理学这一新兴学科呢?可见,西部地区财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与优势学科交叉融合,可以形成许多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生长点。

五 西部地区财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生长路径

本研究主要从公共管理学界一些知名学者所采用或论述研究方法的文献中收集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含民族学、民俗学)6大学科中收集了63种研究方法。然后把这6大学科和63种研究方法设计成三级李克特量表,评价词及等级为“优先、次优先、无所谓”, 后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发给西部地区财经类高校中的公共管理学科教师,共发100份邮件,最后回收45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频次分析,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将“优先”选择频率超过40%,或者“优先”选择频率超过30%且“次优先”选择频率达到60%的研究方法挑选出来作为西部地区财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研究方法,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主张西部地区财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从其他学科吸收的研究方法依次为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人类学(含民族学、民俗学),而政治学、心理学不是优先选择的学科。这显然是与西部财经院校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学科路径依赖密切相关,同时又体现出区域性、民族性的特征。而主张吸收的具体研究方法(前10名)依次为社会调查、社会测量方法、行为学分析方法、博弈论分析、社会统计分析、成本-收益分析、数量统计分析、利益集团分析、管理过程分析、田野调查。这与前面的学科排序基本一致,同时又体现出了实证研究、定量分析的急切需求。所以,西部地区财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生长路径应该多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人类学等主流学科中吸收一些实证研究、定量分析的方法,并加以创新,为形成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公共管理学科知识累积模式奠定坚实基础。这种研究方法诉求不仅体现了西部地区财经院校的特色、优势,而且切中了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痛处――喜欢从理论到理论研究“高、大、上”问题,忽视从实践经验到理论研究具体细节问题。同时也是与国际公共管理学科接轨的需要。

从学科知识累积路径和模式看,西部地区财经院校主要应该根据学科依赖性强的特点,采取合适的策略,实施可行的战略步骤。本研究认为,公共管理学科生长路径可以采取的策略是:拼盘式――包装式――嵌入式――独立式。(1)拼盘式生长路径。主要是指公共管理学科与其他主流学科并非真正交叉融合,而是简单地拼凑在一起,突出表现在学科生长点只不过是研究主题的拼盘而已,并没有用公共管理学科基因(效率)去引导其他主流学科的主题研究,纯粹是为其他学科服务,于己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和意义。这是公共管理学科生长路径的最低级阶段。(2)包装式生长路径。主要是指用主流学科的研究主题名字来包装公共管理的研究主题,或者用主流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主题,对双方学科发展都是有意义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以来的许多研究基本上采用了这种形式,如政府失败,其实就是行政学中的政府管理低效率问题,但它采用了经济学的名字,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的研究。这是公共管理学科初级阶段的生长路径。(3)嵌入式生长路径。就是将其他主流学科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嵌入公共管理学科之中,实现了学科生长路径的整合。如,政府绩效管理研究,坚持了公共管理的效率元基因(组织技术效率),同时融入了经济学的效率基因(资源配置效率)、法律学的公平基因、政治学的正义基因等,采用了经济学的成本――收益、投入――产出等研究方法,并与自身的组织机构研究(官僚制变革)、激励研究等方法整合在一起。这是公共管理学科的中级阶段。(4)独立式生长路径。主要是指公共管理学科在与其他主流学科研究主题、方法等整合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创性的研究主题演化体系以及演化路径模式,如同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主流学科一样,完全有自己的研究主题演化体系、研究范式。这是高级阶段。显然,公共管理学远远没有达到这个阶段。

虽然这四个阶段并非机械的步步推进,但总体上看是这样循序渐进的。目前公共管理学正处于从包装式向嵌入式过渡的学科生长路径阶段,西部地区财经院校的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更加缓慢一些,需要找首约旱难Э粕长点,尽快进入嵌入式生长路径。

六 结语

西部地区财经院校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相对滞后,但也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既要遵循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一般机理,特别是效率基因,以此实现公共管理学科知识演化,而不必最后从后现代的话语中寻找归属;又必须扬长避短,在财经性、区域性、民族性、应用性、实证性等上面做足文章,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人类学等主流学科中吸收一些实证研究、定量分析的方法,采取积极措施,加快推进嵌入式生长路径。具体而言,西部地区财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框架如表5所示。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管理的学科定位与知识增长[J].行政论坛,2010年(4).

[2]王乐夫.论公共管理类型――公共管理横向体系分析[J].政治学研究,2006(1).

[3]王乐夫.试论公共管理的内涵演变与公共管理学的纵向学科体系[J].管理世界,2005(6).

[4]陈振明,李德国.我国公共行政学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评估与比较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09(2).

[5]薛澜,彭宗超,张强.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管理世界,2002(2).

[6]何艳玲.问题与方法:近十年来中国行政学研究评估(1995-2005) [J].政治学研究,2007(1).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篇7

关键词:“三三制”教改;公共管理类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南京大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高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当前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创新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必然选择。

一、南京大学“三三制”教改及对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推动

1. 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

2009年秋季学期,南京大学在全国率先面向全校所有本科生推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为突破口的新一轮全方位本科教学改革。改革主要是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为学生自主构建课程模块和知识体系搭建平台,拓宽学生成才途径,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促使其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学习。

“三三制”人才培养体系以个性化、全方位、全覆盖、内生性为特点,将本科培养过程划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和“专业学术”、“交叉复合”、“就业创业”三条发展路径,使全校本科生有机会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和发展路径,进而实现多样化发展。大类培养阶段重点通过实施通识教育促进学生人文与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专业培养阶段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多元培养阶段保障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学术、交叉复合、就业创业三条发展路径,实现个性化成长。

2.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再定位

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按照南京大学创建“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要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四个融通”的人才培养新思路: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学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努力形成富有特色的本科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国际声誉和影响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根据南京大学总体发展思路与本科生培养目标,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将具有良好的素质并掌握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宽阔的国际视野,独立的科研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适应我国科学研究、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创新和领军人才。

二、公共管理类学生分流制度与课程体系改革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类学生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末,需要由大类培养阶段向专业培养阶段转换,因而涉及专业分流。

1. 公共管理类学生分流制度

公共管理类学生的分流制度如下:(1)专业分流时间。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末将公共管理类学生进行分流,分流出行政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专业。(2)专业分流方法。第一,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同时通过组织师生交流、安排学习导师等方式结合学生的兴趣、志向,做好学生的分流指导和咨询工作。第二,为了学院各专业平衡发展,在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志愿的基础上,学院依据学生意愿进行学生专业的调剂。(3)建立公共管理类学生最低准入专业标准。鼓励其他学院各专业类同学按最低标准准入。

2. 公共管理类准入和准出课程体系

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教改的课程体系主要由相互联系的三大模块组成,即通识通修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开放选修课程模块。

在此整体课程体系设置下,由各专业按学校统一要求自行制定专业准入和准出标准。在达到“专业准出标准”的前提下,学生根据院系“多元培养分流机制”自主选择个性化课程模块,在完成所有应修学分并满足其毕业条件后准予毕业。

(1)行政管理专业

准入课程:“公共管理导论”、“社会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基础”、“国际政治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准入标准:第一,第二学期结束时,完成通识通修类课程31个学分。第二,本院学生第二学期结束时须完成6门专业准入课程的学习,取得相应的13个学分。第三,外院系申请准入的学生在第二学期结束时至少取得6个准入课程学分(在“公共管理导论”、“社会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基础”、“国际政治学课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选学)。

准出课程:“经济学原理”、“公共行政学”、“社会保障概论”、“宪法学”、“组织行为学”、“公务员制度”、“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行政法”、“行政伦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分析”。

准出标准:第一,完成通识通修类课程53个学分;第二,完成6门准入课程、12门专业准出课程的学习,取得相应的46个学分。

(2)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准入课程:“公共管理导论”、“社会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基础”、“国际政治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准入标准:第一,第二学期结束时,完成通识通修类课程31个学分。第二,本院学生第二学期结束时须完成6门专业准入课程的学习,取得相应的13个学分。第三,外院系申请准入的学生在第二学期结束时至少取得6个准入课程学分(在“公共管理导论”、“社会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基础”、“国际政治学课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选学)。

准出课程:“经济学原理”、“公共行政学”、“社会保障概论”、“宪法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职业生涯与薪酬管理”、“保险精算”、“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会政策”、“统计学”、“公共经济学”、“社会调查方法与数据分析”。

准出标准:第一,完成通识通修类课程53个学分;第二,完成6门准入课程的学习,14门专业准出课程的学习,取得相应的51个学分。

三、专业学术型人才培养

1. 通过本科生创新项目提高专业学术型人才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课题的设计和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注重的是“研究过程”而非“研究成果”,旨在通过组织本科生参加训练,使其体验和了解科学研究整体过程,感知“作为科研工作者的顶峰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实现个性化培养目标。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按照“公开立项、自由申报、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程序,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公共管理类创新训练项目主要来源于“教师课题”和“学生自选课题”两种类型。每位同学在校期间可以主持或参与一项创新项目。学校每年组织一次大学生创新项目训练项目申报。

例如:有一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在了解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孟加拉国经济学教授尤努斯基(Muhammad Yunus)开创的小额信贷而创立的格莱珉银行等社会企业之后,对中国的小额贷款公司非常感兴趣,因而以此为题申请了大学创新训练项目。综合多年的实施情况来看,经过公共管理类创新项目训练的学生,由于有前期初步的研究训练,通常毕业论得都比较有深度。从毕业去向上看,有的同学继续在国内攻读研究生,有的选择出国留学深造。从在本校继续读研的同学的情况看,创新项目训练确实有较好的专业训练效果。

2. 通过境内外交换学习提高专业学术型人才的培养

在学校层面上,每学期会遴选优秀本科生赴境外签约学校交换学习,同时,C9联盟学生交换项目、长三角地区高校学生交换项目也是学生可以选择的。随着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与境外高校相关学院交流合作的不断增多,每年一些优秀的公共管理类学生被遴选出来赴境外交换学习。从近年境外交换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交换学习的经历拓宽了他们的学术视野,增强了他们专业学习的兴趣。从他们的毕业去向看,几乎所有有过交换生经历的学生,都选择了继续学习深造,其中有不少是去境外相关院校留学读研。而从留在本校读研的同学情况看,他们的专业学习兴趣相对比较深厚一些,有的甚至在课后自发组织兴趣小组,讨论共同感兴趣的专业学术问题。

3. 通过“以专业主流知识为导向”课程改革来提高专业学术型人才的培养

以行政管理专业为例,专业基础课程重在讲述人类政治文明的智慧成果,搭建合格公民所需的制度、历史与国情背景;专业核心课程遵循公共行政专业主义的内在要求,聚焦在公共伦理、公共责任等价值系列和公共政策、公共组织行为等知识系列;专业实务课程突出政府运作以及公共议事规则训练,形成了宏观视野与专业内核双轨并重的课程结构体系。和原有的课程设置比较,删除了过去因人设置、内容陈旧的多门课程,开出了“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政府与企业关系导论”、“城市与社区治理”、“数字化政务信息管理”、“民意调查与民意分析”、“地方政治与治理案例分析”等多门新课;还改造和新开了“中国政府改革与发展”、“中国公共政策分析”、“中国公共服务模式与绩效评估”等高年级研讨课,提高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匹配程度。

四、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

1. 通过交叉课程学习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

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对一部分学生而言,通过交叉复合性课程的学习是其中一条重要途径。比如学校和学院每年都会组织教师给学生开设交叉复合型课程,让全校学生或本院学生可以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复合型课程。另外,学校还通过开放学生选课的所有权限,让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广泛选课,拓宽自己的学科视野、专业视角,增强知识底蕴,避免过分局限于本学科、专业知识领域而缺乏交叉融合等综合性创新能力的缺陷。

在公共管理类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上,形成了“注重方法训练、体察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理念。改革以前的教学过程理论灌输多、方法训练少、实践环节弱,人才培养的能力取向没有受到重视。改革以后,通过课堂方法论训练和课外实习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行政管理专业为例,将方法类课程从原先的两门扩充为四门,并且鼓励教师将课堂变为师生共同研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载体;在保留原有教学实践基地的同时,按照新的人才培养目标,顺应公共管理改革的趋势,继续完善省、市、街道等各层级的教学研究和实务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拓展机会。与此同时,有计划地安排实际部门人员参与授课,打通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壁垒,扩大教学信息源。教学改革强化了学生对专业角色和职业情境的认同。

2. 通过跨专业的系统学习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

跨专业的系统学习,是走第二专业证书、双学位证书、主辅修证书等学习发展路径,也是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第二条路径就是要面对那些积极上进的学生,系统学习另一专业知识的机会。随着对大学环境中的逐渐适应和广泛了解,他们可能觉得自己现在的专业未必是自己的最大兴趣,也有可能发现掌握另一个专业的知识可以增强自己未来的竞争力,还有可能觉得自己学习能力比较强,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多学一个专业的课程等等。

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同时,通过系统学习,取得了法学专业的本科学位,这会使得他与单纯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法律基础等方面有着很大不同;有的学生,在学习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同时,选修了商学院的会计学专业,这不仅拓宽了其知识面,让其了解企业的运作与基础状况,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其更好地从事劳动人事与工资薪酬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当然,还有的学生,在学习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同时,还系统学习了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这样有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更好地理解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理论,未来还可能会有自己的集成创新。

五、就业创业型人才培养

1. 就业创业课及其对就业创业型人才培养

就业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相关课程的学习与实习训练。学校一方面在课程体系建设的时候,有意识地开设相关课程,另一方面则是多部门联动,组织丰富的就业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目前已经发展为创业课程、创业竞赛、创业训练、创业讲座与创业实践“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类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还在探索建设之中。目前主要还是在学校组织建设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延伸出来,其中包括创业融资、一些行业性创业课程。公共管理类创业教育课程,主要还是仿真模拟性的,有的通过设计软件程序来模拟行政管理体系,有的模拟企业的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工作程序,等等。通过这些课程学习与仿真模拟训练,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一个近似的工作环境。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篇8

国内现状

2005年我国科技部了一个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其中指出安全研究在大西洋两岸极受重视,我国政府将安全研究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范维澄提出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如何科学决策、科学协调和处置,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解决都需要从科技角度提供理论、方法、技术、装备和人力资源的持续支持,这一点也是公共安全科技和教育界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黄明解提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技支撑体系主要由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建设、应急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应急技术与管理标准化体系以及评价体系建设、应急技术与管理的学科体系建设等四部分构成。刘彦伟提出构建高危行业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科技支撑体系的宏观构架包括危险化学品监测预警技术平台、安全生产监管科技服务平台、重大危险源监控技术平台、应急救援技术支撑平台等四大平台。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关于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普遍侧重于技术和应用,以及科技服务,对于公共危机管理中涉及的科学意识、科技培训问题的研究还非常缺乏。事实上,危机管理中的科学意识、科技培训问题与技术应用、科技服务问题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

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要素实践分析

1公共危机典型案例分析

在现代社会里,科学技术是产生公共危机事件的一个诱因,如科学技术的滥用和缺失,但是科学技术更是预防危机、应对危机的重要力量,因此,科技对公共危机管理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选取近年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分析比较公共危机事件在预防预测阶段、应急阶段以及恢复学习阶段中对科技的实践需求以及科技发挥的支撑作用。本文共搜集了16起公共危机事件,提炼出其中的科技因素,如表1所示。从中看出,科技管理方法、危机意识、经济发展方式、公共安全投入、科技研发、科技人才、科技装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的培训、科技知识培训、检验检测技术体系、检测网络、监测信息传播、地方预案、安全标准、应急信息通报以及制度体系等是这些案例反映出的现实的科技需求。

2公共危机事件的科技因素

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界定公共危机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第二类是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第三类是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等。第四类是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根据四大分类和相关理论,结合16起典型案例分析以及现代社会上公共危机状况的有关分析评论,寻找每一类公共危机事件中具有的共性的科技因素,如图1所示。引发不同类型公共危机事件的关键科技要素不同,其中引发自然灾害的关键科技要素是科技思想,表现在管理者要有科技应对自然环境的意识,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引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科技要素是科学技术培训体系,不仅针对管理者、灾害救援者,还应针对一般公众特别是农民工和下岗人员等弱势群体;引发事故灾难的关键科技要素是知识管理,表现在加强安全技术研发服务以及安全制度、标准、数据库建设;引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关键科技要素是科学技术应用和管理,表现在要加强科技管理和公众培训。与此同时,四类危机事件的案例都体现出对于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加大安全技术研发的需求,体现出监测网络体系建设的科技需求。因此,公共危机事件的关键科技要素归纳为科技水平、知识管理、科技思想、科技培训和监测体系。

公共危机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的理论分析

1科技支撑体系的界定

本文研究的科技支撑体系是在危机管理中能激发公共危机管理活力、强化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应对效率、保证危机管理顺利进行,将能起此作用的科技要素或条件组成的系统为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

2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内涵

本文提出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定义: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是源于科技对公共危机的影响作用而建立的,是由科技管理思想、科技培训体系、科技研发服务体系、检验监测体系以及知识管理体系五大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与危机管理的不同核心要素耦合,通过管理组织对公共危机管理发挥支撑作用,即激发公共危机管理活力,强化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应对效率,保证危机管理事件顺利实行。

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概念模型

本文构建公共危机科技支撑体系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

1构建原因

科技对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科技是导致公共危机发生的原因之一,科技更是应对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支撑力量。基于此,我们就能够构建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

2构建基础

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概念的界定基础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实践基础,即从不同类型的公共危机典型案例中分析科技的影响要素,进而提炼出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的概念框架;另一个方面是理论分析,建立在已有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建立在科技与科技支撑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公共危机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的概念构成。

3功能

关于危机管理的任务,格林认为减少损失是危机管理的主要任务,也就是尽可能控制事态,在危机事件中把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事态失控之后争取重新控制住;芬克等学者提出有效危机管理应做到转移和缩减危机的来源、范围和影响,提高危机初始管理的地位,改进危机冲击的反应管理完善修复管理以便能迅速有效减少危机损害,重视危机事后的总结与学习。本文在对公共危机发生的人—危机互制规律的论述中,又提出人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危机或减轻危机,可以通过科学技术应用、制度设计、非工程措施等控制危机的发生与发展。因此,可以确定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是公共危机管理任务完成的关键力量,它具有激发公共危机管理活力、强化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应对效率作用。

4作用对象

本文以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生命周期三阶段、危机事件四类型以及中国应急体系建设的核心“一案三制”为作用对象,由此界定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是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生命周期的公共危机事件提供支撑力量,同时体现“一案三制”内包含的科技元素。

5主体

公共危机管理是涉及内容十分广泛的系统工程,同时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防灾减灾又成为高度社会化的自主行动,要求政府进行有效的指导管理,实施有效的领导、组织、协调和引导。在面临公共危机事件时,政府通过采取特殊措施,监测、预防、缓解和处置,从而避免或减轻公众的生命财产损失,维护和恢复社会正常秩序。对于具体的科技支撑体系而言,则由科技部及其在各区域的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加以负责,以科技管理部门为主导,整合各类科研机构、企业以及科研人员等多元化主体共同发挥作用,形成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的主体系统。

6构成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