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公共危机管理的目的8篇

时间:2023-08-23 09:17:34

公共危机管理的目的

公共危机管理的目的篇1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整合框架

一、引 言 论文 联盟

当前我国进入到了一个公共危机频发时期,各种灾害和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公共危机管理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开展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构建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既是应对“风险社会”的基本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最低要求;同时也是提高执政能力和公信力,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

二、国内外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研究评述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是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公共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或个别环节、危机处理的主体等方面构建危机管理机制。国外学者主要关注企业危机管理,而企业危机管理与公共危机管理紧密相连,往往无明显界线。无论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发生的三里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外溢事故、保洁公司止血塞危机、强生公司泰诺止痛胶囊事件、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发生的毒气渗漏事故,还是近几年发生的阜阳毒奶粉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美国墨西哥湾油井爆炸事件等等,既是企业危机管理,也是公共危机管理。WWw.133229.Com

在危机管理机制方面,国外学者主要以危机处理过程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系列模型。如,美国学者史蒂文·芬克(steven fink,1986)将危机分为征兆期、发作期、延续期、痊愈期等四个阶段。美国危机管理专家罗伯特·西斯(robert heath,2001>提出危机管理4r模式,由缩减力(reduction)、预备力(readiness)、反应力(response)、恢复力(recovery)四个阶段组成。即:减少危机情境的攻击力和影响力,使企业做好处理危机情况的准备,尽力应对已发生的危机,从危机中尽快恢复。美国学者诺曼·奥古斯丁(norman r,augus-tine,2001)将危机管理划分为危机的避免、危机管理的准备、危机的确认、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和从危机中获利六个不同的阶段。美国危机管理专家劳伦斯·巴顿(laurence barton,2009)将危机定义为四个基本问题:你知道什么、何时知道、采取何种措施、如何确保此危机不再发生,并对企业危机及其他可能发生的危机如流行疾病、恶劣天气、工业与环境灾难、恐怖主义、暗中破坏等做了介绍,提出了危机管理现状评估、制订危机管理目标、危机应对计划、危机应对训练、积极沟通、聘请外部危机顾问等危机解决策略。

国内学者主要以公共危机处理的整个过程、公共危机处理的主体或公共危机处理的某一个环节为对象,提出了一些不同观点。以公共危机处理过程为对象的研究主要有:学者李杰(2005)认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危机预警机制,快速反应决策机制,信息沟通联动机制,社会参与、有效合作机制,绩效评价机制,法制机制。学者陈玮(2007)认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建设包括情报研判机制、应急处置机制、专业救援机制、安全培训机制、舆情沟通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利益诉求机制。学者张燕(2008)认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主要包括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阻止体系的机制、信息披露机制、财政保障机制、社会动员机制、干部问责机制、法律强制机制。左威(2008)认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主要有:加强危机意识(树立正确的观念、加强教育培训、开展危机演习)、完善法律体系(紧急状态应对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各部门法律法规)、优化组织结构(危机管理常设机构、危机咨询机构)、构建运行机制(健全预警监测机制、资源支撑机制、信息公开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善后处理机制、绩效评估机制)。以公共危机处理的主体为对象的研究主要有:学者徐红曼、吕铁林(2007)提出构建以政府为核心、以企业为基础、以社区为保证,多元参与、多方沟通与交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学者黄金兰(2008)提出四棱锥型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实然主体,企业组织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应然主体,非营利组织是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的重要合作伙伴,媒体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桥梁,社会公众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配合者。学者戴奇峰(2009)提出非政府组织由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参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它可以通过在公共危机发生前进行宣传与预警、公共危机发生时进行社会动员与整合、公共危机结束后进行善后修复与回应反馈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公共危机处理某个环节为对象的研究主要有:学者阎耀军(2007)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公共危机预警、预控(前馈控制)思想。啕王革(2009)提出了公共危机前馈控制组织设计方法。罗新阳(2009)提出了构建网络民情预警机制的基本框架,包括网络民情信息机制和网络民情问题解决机制。

国内外学者围绕公共危机处理的环节,构建了公共危机处理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公共危机处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公共危机管理是一门追求实战性、实效性的学科,其具体运行机制一般包括基本理论框架、法律法规和组织设计三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方面。其中涉及到人、物、财、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和公共设施、医疗卫生、治安、通信保障等因素。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理论框架这一层面。不足之处主要有:(1)在方法上,没有将系统方法和情景分析方法贯穿到研究之中,使得研究不够系统、具体。(2)在研究内容上缺少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法律法规研究和组织设计研究,使得立法工作者和组织设计工作者缺乏理论指导。(3)由于前两个不足导致了缺少系统的、基于法律和组织设计的公共危机处理的分类机制研究。

三、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构建

机制是指系统内部组成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作用以及系统稳定运行的方式。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机制往往表现为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思想、法律法规和组织机构。所以,系统的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包括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法律法规和组织设计等三个方面。,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是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构建的依据和指导,综合中外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可归纳一个系统的基本框架:危机监测,危机预防、预控,危机应急处理,危机善后处理,危机恢复,激励、制约。法律法规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有效保证。法律的强制性能合理调动人、物、财、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和公共设施、医疗卫生、治安、通信保障等因素。组织设计是关于如何建立或改变组织结构并使之更有效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一般将组织设计视为组织结构(0rganization structure)设计,组织结构描述了如何把组织的所有工作分配到组织的子组织中去,以及这些子组织是如何进行协调来完成这些工作的(托马斯·卡明斯,克里斯托弗·沃里,2003)。公共危机管理目标的实现,最终要依靠有效的组织设计来实现。

贯穿在这三个方面的核心是机制设计。机制设计理论是在已知目标既定的条件下,求解最优的路径,也即探讨什么样的经济机制可以实现目标的问题。机制设计理论所讨论的一般问题是,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经济或社会目标,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信息不完全等分散化决策条件下,能否设计以及怎样设计出一个经济机制,使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设计者既定的目标一致。机制设计理论通常会涉及到信息效率(informational efficienty)和激励相容(incentive compat-ibility]两个方面的问题。信息传递是需要花费成本的,因此对于制度设计者来说信息空间的维数越小越好。激励相容指在制度或规则的设计者不了解所有个人信息的情况下,设计者所要掌握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所制定的机制能够给每个参与者一个激励,使参与者在最大化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达到了所制定的目标(利奥尼德·赫维茨,斯坦利·特,2009)。旧机制设计理论已经成为垄断定价、最优税收、契约理论、委托理论以及拍卖理论等诸多领域的研究重点,并且被广泛地应用于规章或法规制定、最优税制设计、行政管理、民主选举、社会制度设计等(朱慧,2007)。管理机制设计理论重点研究了权责对等、信息和激励问题。这三个问题在管理系统中是普遍存在的。合理的权责对等配置、信息运行的低成本和激励相容性的满足是一个可执行机制的必要条件,也是评价一个机制优劣的基本标准(张勤生,汪应洛,席酉民,1997)。

依据机制设计理论,在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的构建中,为了实现公共组织安全、稳定运行这一战略目标,针对影响组织安全、稳定的方方面面,能否并且怎样设计一个管理机制,即制定什么样的法律法则、政策条令、资源配置等规则以及组织设计方式等,对公共危机的监测、预防、预控、应急处理、善后处理、危机恢复、激励制约等做出合理安排,以阻止危机爆发,减少危机损失,使得公共危机管理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设计者既定的目标一致。基于以上认识,构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的基本内容是:运用较为规范的系统方法、情景分析方法、机制设计理论和组织设计理论,借鉴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应急管理的实际情况,从基本理论、法律法规和组织设计三个方面,构建适合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的一般模式,包括以下6个子机制:

(1)公共危机监测机制。公共危机监测指对可能引起危机的因素进行观察、分析,确定引发危机的程度。公共危机监测机制包括:运用系统方法发现可能引起危机的因素;运用情景分析法分析引发危机的可能情况。系统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可操作化为结构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包括时间或历史分析方法、动态网络分析方法)、功能分析方法、反馈分析方法(王革,2009)。情景分析法(scenario analysis)是向决策者展示未来发展的不同情景,迫使他们直面处理不确定性事件,预估意外事件,提供预警系统,有效应对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抓住可能机遇。

(2)公共危机预防、预控机制。公共危机预防、预控指在常态状态下,或出现危机征兆的情况下,采取措施,阻止危机爆发。预防、预控机制主要是:对一切可能引起危机的因素进行安全处理;对一切可能引起危机的因素进行监测,若出现危机征兆,及时采取措施,阻止危机爆发;运用系统方法和情景分析方法制定预案;建立公共危机管理评价制度。

(3)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机制。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公共危机处理所涉及到的种种因素,针对不同因素,设计不同的应急处理措施。主要有启动预案、危机处理综合决策与指挥、危机控制动员、危机阻断的种种可能措施、危机处置协调与沟通、危机处置现场综合管理、危机信息等。

(4)公共危机善后与恢复机制。公共危机的善后管理指公共危机的紧急情况被控制后,政府及其管理者致力于恢复工作,尽力将社会财产、基础设施、社会秩序和社会心理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主要包括防止次生、衍生事件或者重新引发危机,危机调查制度,危机损失评估,危机补偿,危机后的恢复与重建,危机后遗症的处理,危机带来的机遇识别,危机后的学习机制,危机后的组织变革等。

(5)公共危机处置中的保障机制。为了实现公共危机管理的目标,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涉及到人、财、物、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和公共设施、医疗卫生、治安、通信保障等方面,保障机制就是要通过有效的组织设计,保证资源供给,并合理配置资源。

公共危机管理的目的篇2

1.公共危机管理价值取向的片面误差。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未能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源头、理论基础在于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为核心、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这是关于人的理论的最高科学。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价值应该是对社会主体——人的关注、救助,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以人为本则是政府和其他管理者必须贯彻的价值取向。然而,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危机警示、预警教育未能真正以公众的关注、接受为目标;在危机处置救助中更多关注物质性的设施、财产救助,忽视人的心理、情绪的安抚、管控;在灾后恢复中,更多关注基础设施恢复、物质重建的投入,忽略危机涉及公众的心理恢复、精神康复、文化重建等。

2.公共危机管理理念的滞后与失衡。缺乏对软管理的重视,危机意识淡薄。公共危机管理包括硬管理和软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硬管理就是通过法制机制等保障和措施对公共危机进行预警、处理和善后,而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软管理则是运用思想、理念、价值观念等对受管理者进行意识、心理等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软管理十分重要,它能真正从内部达到稳定和谐的管理目的,可是政府和其他组织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软管理的重要性,从而致使他们本身以及其他各方的危机意识淡薄。危机意识淡薄将导致公共危机预警失利,处理不及时等问题,严重影响公共危机管理的效果。这个问题导致对于公共危机的管理是片面的,管理上的这种缺失就会导致管理效能的缺失。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排斥和夸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片面倾向。公共危机管理中排斥思想政治教育,将危机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彼此割裂,忽视两者的客观联系,否认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危机管理中忽视人的问题,忽视危机管理的人本性。公共危机管理中也有过分夸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现象。比如,过分夸大危机管理过程中的宣传、教育,用宣传教育掩盖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用宣传教育来代替具体、客观的危机预警、处置、灾后恢复重建等。这种夸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现象,表现出来对思想政治教育过分的强调,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管理。排斥和夸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形成公共危机管理理念的两个片面倾向,都导致了管理理念的失衡,使公共危机管理理念陷入误区。

3.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过于单一。政府主导不完善,忽视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政府主导的,而政府主导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有许多力所不及的地方。非政府组织的正常运行依靠的是公众的志愿与认同,而不是行政权力,同政府组织比起来更加具有与公众联系的紧密性,同时也比政府组织更富有灵活性和创造性。因此对于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非政府组织对于效率的提升和目标的实现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可是现今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偏偏没有发挥出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政府失灵”等现象带来的问题难以解决。对社会与公众参与的引导和协调不足。我国社会各界和公民参与与配合政府进行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当公共危机来临时,甚至大多都是冷漠或逃避的态度,就算有部分公民想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政府对社会与公众参与的引导和协调也不到位,这无疑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一大阻碍。

4.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够完备。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相关的法制和机制保障。缺乏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法制,政府就难以有效应对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难以对危机处理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分工、职能、权责以及经费等各项事务给予法律上的保障。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科学性不够,不能确保目标任务完全到位;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系统性不足,缺乏工作职责有效落实的系统功能,难以保证各部门和组织自觉履行职责;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调节性不够,不能确保保障条件完全到位。公共危机管理中缺少为思想政治教育设置的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专门的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常设机构,应对公共危机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是靠政府或公共组织或通过媒体笼统进行。没有以政府为主导的专门部门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专业化人员非常稀少,还不足以让每个公民都有机会接受到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也是导致公众危机意识淡薄的关键因素。

5.公共危机管理的环节中缺少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当前许多公共危机管理缺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还未能真正成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一个环节。一般公共危机管理分为预防准备环节、监测预警环节、应急处置环节和善后恢复环节,很少有提及思想政治教育环节,这不免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漏洞。由于缺少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环节,公共危机管理单纯依靠以上几个环节,其实只能使公共危机在表面上恢复平静,人心的浮动以及社会的内在动荡并不能真正平息。并且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具有普遍性,公共危机管理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即使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了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一个特定环节,其他环节也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辅助工具,始终不放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然而,公共危机管理还没能做到灵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作用。在公共危机管理其他环节中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不完整不彻底。

二、加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确立公共危机管理的价值取向。公共危机管理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与发展的正确方向、实现维护公众的根本利益、使公共危机管理得到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而永葆坚实的民心基础与不竭的动力源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明确主张坚持人民群众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思想心理健康以及正确的政治观念作为公共危机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危机处置救助中更加注重人的心理、情绪的安抚、管控;在灾后恢复中,更加关注公众的心理恢复、精神康复、文化重建等。

2.完成公共危机管理理念的全方位转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危机意识。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紧抓软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从人的意识出发,深入公众内心,从根源上增强公共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危机预警的起点,必须从社会发展与稳定和国家政权生死存亡的高度给予认识和关注。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公民的公共危机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各种媒介和传播手段,广泛宣传应对危机的各种常识,提高公众对危机的认知,从而有效应对危机。转变观念,防止两种片面倾向。政府和公共组织要转变观念,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承认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客观联系,不割裂两者。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在公共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迅速地做出反应,并可利用其广泛的群众基础,组织专业队伍进行心理救助、思想教育和政治安抚。诚然,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却是有其自身范围的,并不能代替硬性管理。过分夸大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迷信,决不能用宣传教育来代替具体、客观的危机预警、处置、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

3.建构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化主体。强调政府主导的同时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政府是当然的主导和核心,承担着主要的责任。必须积极正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转变政府管理高姿态形式,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可行性,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非政府组织的积极配合,是当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见形式。要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及在信息交流、舆论宣传与情感沟通方面的优势,这将有助于群众(尤其是声音微弱的弱势群体)表达利益诉求。充分鼓励和协调社会和公众的参与。公众作为社会的基础,在公共危机中受到最直接、最广泛的冲击。公众同样拥有最为广泛的社会资源,自身具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对政府而言,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得到公众的理解和配合,只有公众具有参与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愿和能力,公众参与的效果才可能达到最大化。因此政府要增强公众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扬民主,使公众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渠道,积极投身到应对公共危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4.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快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制和机制建设。完善健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体系,结合公共危机具体案例形成一套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的体系。这个体系不只要在公共危机发生时起作用,还要始终面向全社会,时刻对公众进行有关公共危机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法律制度体系,让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法可依,又能防止懈怠、不负责任。还要紧抓更具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机制建设,通过完善政策制度、科学管理,积极协调,形成既能有效解决问题,又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推进的有效机制。设立常设机构,培养专业人才。在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危机管理组织体系中,应该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常设机构,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广泛地宣传应对公共危机的主旋律思想方向。政府还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培养一支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队伍,使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走上专业化、正规化的道路。

公共危机管理的目的篇3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整合框架

一、引 言 论文 联盟

当前我国进入到了一个公共危机频发时期,各种灾害和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公共危机管理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开展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构建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既是应对“风险社会”的基本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最低要求;同时也是提高执政能力和公信力,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

二、国内外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研究评述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是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公共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或个别环节、危机处理的主体等方面构建危机管理机制。国外学者主要关注企业危机管理,而企业危机管理与公共危机管理紧密相连,往往无明显界线。无论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发生的三里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外溢事故、保洁公司止血塞危机、强生公司泰诺止痛胶囊事件、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发生的毒气渗漏事故,还是近几年发生的阜阳毒奶粉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美国墨西哥湾油井爆炸事件等等,既是企业危机管理,也是公共危机管理。

在危机管理机制方面,国外学者主要以危机处理过程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系列模型。如,美国学者史蒂文·芬克(steven fink,1986)将危机分为征兆期、发作期、延续期、痊愈期等四个阶段。美国危机管理专家罗伯特·西斯(robert heath,2001>提出危机管理4r模式,由缩减力(reduction)、预备力(readiness)、反应力(response)、恢复力(recovery)四个阶段组成。即:减少危机情境的攻击力和影响力,使企业做好处理危机情况的准备,尽力应对已发生的危机,从危机中尽快恢复。美国学者诺曼·奥古斯丁(norman r,augus-tine,2001)将危机管理划分为危机的避免、危机管理的准备、危机的确认、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和从危机中获利六个不同的阶段。美国危机管理专家劳伦斯·巴顿(laurence barton,2009)将危机定义为四个基本问题:你知道什么、何时知道、采取何种措施、如何确保此危机不再发生,并对企业危机及其他可能发生的危机如流行疾病、恶劣天气、工业与环境灾难、恐怖主义、暗中破坏等做了介绍,提出了危机管理现状评估、制订危机管理目标、危机应对计划、危机应对训练、积极沟通、聘请外部危机顾问等危机解决策略。

国内学者主要以公共危机处理的整个过程、公共危机处理的主体或公共危机处理的某一个环节为对象,提出了一些不同观点。以公共危机处理过程为对象的研究主要有:学者李杰(2005)认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危机预警机制,快速反应决策机制,信息沟通联动机制,社会参与、有效合作机制,绩效评价机制,法制机制。学者陈玮(2007)认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建设包括情报研判机制、应急处置机制、专业救援机制、安全培训机制、舆情沟通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利益诉求机制。学者张燕(2008)认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主要包括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阻止体系的机制、信息披露机制、财政保障机制、社会动员机制、干部问责机制、法律强制机制。左威(2008)认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主要有:加强危机意识(树立正确的观念、加强教育培训、开展危机演习)、完善法律体系(紧急状态应对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各部门法律法规)、优化组织结构(危机管理常设机构、危机咨询机构)、构建运行机制(健全预警监测机制、资源支撑机制、信息公开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善后处理机制、绩效评估机制)。以公共危机处理的主体为对象的研究主要有:学者徐红曼、吕铁林(2007)提出构建以政府为核心、以企业为基础、以社区为保证,多元参与、多方沟通与交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学者黄金兰(2008)提出四棱锥型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实然主体,企业组织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应然主体,非营利组织是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的重要合作伙伴,媒体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桥梁,社会公众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配合者。学者戴奇峰(2009)提出非政府组织由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参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它可以通过在公共危机发生前进行宣传与预警、公共危机发生时进行社会动员与整合、公共危机结束后进行善后修复与回应反馈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公共危机处理某个环节为对象的研究主要有:学者阎耀军(2007)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公共危机预警、预控(前馈控制)思想。啕王革(2009)提出了公共危机前馈控制组织设计方法。罗新阳(2009)提出了构建网络民情预警机制的基本框架,包括网络民情信息机制和网络民情问题解决机制。

国内外学者围绕公共危机处理的环节,构建了公共危机处理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公共危机处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公共危机管理是一门追求实战性、实效性的学科,其具体运行机制一般包括基本理论框架、法律法规和组织设计三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方面。其中涉及到人、物、财、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和公共设施、医疗卫生、治安、通信保障等因素。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理论框架这一层面。不足之处主要有:(1)在方法上,没有将系统方法和情景分析方法贯穿到研究之中,使得研究不够系统、具体。(2)在研究内容上缺少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法律法规研究和组织设计研究,使得立法工作者和组织设计工作者缺乏理论指导。(3)由于前两个不足导致了缺少系统的、基于法律和组织设计的公共危机处理的分类机制研究。

三、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构建

机制是指系统内部组成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作用以及系统稳定运行的方式。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机制往往表现为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思想、法律法规和组织机构。所以,系统的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包括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法律法规和组织设计等三个方面。,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是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构建的依据和指导,综合中外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可归纳一个系统的基本框架:危机监测,危机预防、预控,危机应急处理,危机善后处理,危机恢复,激励、制约。法律法规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有效保证。法律的强制性能合理调动人、物、财、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和公共设施、医疗卫生、治安、通信保障等因素。组织设计是关于如何建立或改变组织结构并使之更有效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一般将组织设计视为组织结构(0rganization structure)设计,组织结构描述了如何把组织的所有工作分配到组织的子组织中去,以及这些子组织是如何进行协调来完成这些工作的(托马斯·卡明斯,克里斯托弗·沃里,2003)。公共危机管理目标的实现,最终要依靠有效的组织设计来实现。

贯穿在这三个方面的核心是机制设计。机制设计理论是在已知目标既定的条件下,求解最优的路径,也即探讨什么样的经济机制可以实现目标的问题。机制设计理论所讨论的一般问题是,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经济或社会目标,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信息不完全等分散化决策条件下,能否设计以及怎样设计出一个经济机制,使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设计者既定的目标一致。机制设计理论通常会涉及到信息效率(informational efficienty)和激励相容(incentive compat-ibility]两个方面的问题。信息传递是需要花费成本的,因此对于制度设计者来说信息空间的维数越小越好。激励相容指在制度或规则的设计者不了解所有个人信息的情况下,设计者所要掌握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所制定的机制能够给每个参与者一个激励,使参与者在最大化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达到了所制定的目标(利奥尼德·赫维茨,斯坦利·特,2009)。旧机制设计理论已经成为垄断定价、最优税收、契约理论、委托理论以及拍卖理论等诸多领域的研究重点,并且被广泛地应用于规章或法规制定、最优税制设计、行政管理、民主选举、社会制度设计等(朱慧,2007)。管理机制设计理论重点研究了权责对等、信息和激励问题。这三个问题在管理系统中是普遍存在的。合理的权责对等配置、信息运行的低成本和激励相容性的满足是一个可执行机制的必要条件,也是评价一个机制优劣的基本标准(张勤生,汪应洛,席酉民,1997)。

依据机制设计理论,在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的构建中,为了实现公共组织安全、稳定运行这一战略目标,针对影响组织安全、稳定的方方面面,能否并且怎样设计一个管理机制,即制定什么样的法律法则、政策条令、资源配置等规则以及组织设计方式等,对公共危机的监测、预防、预控、应急处理、善后处理、危机恢复、激励制约等做出合理安排,以阻止危机爆发,减少危机损失,使得公共危机管理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设计者既定的目标一致。基于以上认识,构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的基本内容是:运用较为规范的系统方法、情景分析方法、机制设计理论和组织设计理论,借鉴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应急管理的实际情况,从基本理论、法律法规和组织设计三个方面,构建适合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的一般模式,包括以下6个子机制:

(1)公共危机监测机制。公共危机监测指对可能引起危机的因素进行观察、分析,确定引发危机的程度。公共危机监测机制包括:运用系统方法发现可能引起危机的因素;运用情景分析法分析引发危机的可能情况。系统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可操作化为结构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包括时间或历史分析方法、动态网络分析方法)、功能分析方法、反馈分析方法(王革,2009)。情景分析法(scenario analysis)是向决策者展示未来发展的不同情景,迫使他们直面处理不确定性事件,预估意外事件,提供预警系统,有效应对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抓住可能机遇。

(2)公共危机预防、预控机制。公共危机预防、预控指在常态状态下,或出现危机征兆的情况下,采取措施,阻止危机爆发。预防、预控机制主要是:对一切可能引起危机的因素进行安全处理;对一切可能引起危机的因素进行监测,若出现危机征兆,及时采取措施,阻止危机爆发;运用系统方法和情景分析方法制定预案;建立公共危机管理评价制度。

(3)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机制。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公共危机处理所涉及到的种种因素,针对不同因素,设计不同的应急处理措施。主要有启动预案、危机处理综合决策与指挥、危机控制动员、危机阻断的种种可能措施、危机处置协调与沟通、危机处置现场综合管理、危机信息等。

(4)公共危机善后与恢复机制。公共危机的善后管理指公共危机的紧急情况被控制后,政府及其管理者致力于恢复工作,尽力将社会财产、基础设施、社会秩序和社会心理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主要包括防止次生、衍生事件或者重新引发危机,危机调查制度,危机损失评估,危机补偿,危机后的恢复与重建,危机后遗症的处理,危机带来的机遇识别,危机后的学习机制,危机后的组织变革等。

(5)公共危机处置中的保障机制。为了实现公共危机管理的目标,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涉及到人、财、物、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和公共设施、医疗卫生、治安、通信保障等方面,保障机制就是要通过有效的组织设计,保证资源供给,并合理配置资源。

公共危机管理的目的篇4

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在处理公共危机过程中的组织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划分、人员配置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的总称。而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是指通过公共危机管理制度系统内部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其特定的功能,主要包括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公共危机决策机制、公共危机资源配置与保障机制、公共危机新闻机制、公共危机善后管理与评估机制。公共危机的特点:诱发公共危机的因素日益增加、危机信息的传播速度愈发迅速、危机导致的破坏性波及的范围更加广泛、危机的种类日益繁多、危机发展趋势与后果的预测性难度日益加大等。

二、公共危机管理体制与机制法治化的主要内容

(一)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法治化

在公共危机管理制度法治化方面,公共危机管理的一系列制度、规定应该以国家法律宪法为依据,赋予这些制度、规定在公共危机管理活动中以至高无上的权威而非一种摆设,当然这种权威不能与宪法相抵触。在公共危机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法治化方面,为了提高公共危机管理效率和效能,精简机构、减少层级、进一步推进大部制等思想是法律有关组织机构设置的主要理念。在公共危机管理权力分配法治化方面,一方面通过详尽的、完备的法律来明确界定从事公共危机管理活动的所有人员的权力与义务;另一方面,应建立一套法律明确规定哪些职权的获取适合采取选举制、哪些职权的获取适合任命、哪些职权的获取适合世袭等。

(二)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法治化

危机预警系统是危机处理的关键之一,像人体的系统一样,每当病毒入侵肌体时,预警系统首先向大脑中枢系统发出信号,并通过大脑中枢系统的指挥,组织、调动力量进行抵御,预警系统的关键在于反应的迅速与信息的准确。决策机制是指有关决策流程和方式的制度化或潜制度化的组合方式。决策机制通常是决策体制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受决策体制的制约,又为决策体制服务。法律还要规定参与决策制定者所要承担的责任,同时要赋予他们一定的权力,这样在其履行监控决策实施职责过程中,对于发现的问题能够在其权限范围内及时进行调整决策方案,使得决策目标尽可能的实现。各种资源的生产、分配与共享,以及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直接影响着政府和社会的危机管理能力。

三、公共危机管理体制与机制法治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在组织机构设置方面,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些公共危机管理机构,但是缺少常设性机构,大多都是临时性机构,部门条块分割、协调不足,目前我国缺少国家层面的常设性的危机管理综合协调部门。这些机构的部门领导大多由相关行政部门首长兼任。

(2)在权力分配方面,虽然各级应急部门的垂直应急管理体制较为完备,但各部门横向之间的职责分工关系并不十分明确,职责交叉和管理脱节现象并存,缺乏统一协调。我国目前大多是临时性机构,加上历久以来的官本位思想,使得走在危机管理活动一线的人员形成了逆来顺受的性格,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完全听任上级的知识行事,缺乏自主意识,同时,上级领导官本位观念浓厚,不愿意放权,在很多公共危机面前采取独断的家长式的方法,甚至是拍脑袋决策。

(3)在人员配置方面,由于公共危机管理机构的临时性,聚集到一起的人员之前互相并不了解,主要负责各自要管理的内容,比如有些人只知道怎样才能有效的预防,但是在危机真正爆发之后就手足无措了,不知道如何才能帮上忙,可能别的人员如负责紧急应对危机的人就会抱怨前者危机预防不到位,抱怨其提供信息不全面等,这样就会在危机还没有解决之前,组织内部就已经一团糟。

四、加快推进和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与机制法治化的建议

(1)建立和完善政府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和机构。考虑到中国的具体情况,国家有必要在中央政府建立高层次的危机管理的领导、指挥和协调机构。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明确中央各部委、各级人民政府危机管理的职能、职责和责任。考虑到公共危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赢明确不同政府机构在承担某些特定危机管理的职能和职责,这样便于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调的危机管理体制。

公共危机管理的目的篇5

风险管理理论伊始于商业银行,并随着商业银行管理理念、方式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现已形成相对独立而完善的理论框架。全面风险管理(ERM)理论体系的首要组成部分是全面风险观,它也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前提与基础。整体化风险管理理论是其核心管理理念。此外,还有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框架体系及其配套设施。第一,全面风险管理的风险观是风险具有双侧性。现代全面风险管理认为风险就是结果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人们无法准确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阿瑟•威廉姆斯在《风险管理与保险》中,将风险定义为“在给定的情况下和特定的时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间的差异”,具有“双侧”性质,将不利的趋势与有利的趋势都视为风险。与传统的风险定义相比,双侧风险定义更适合风险管理,可以为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第二,整体化风险管理理论。该理论的形成也经过了长期的发展,KentD.Miller认为风险整合管理是在综合考虑各种风险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具有前瞻性、预测性的管理体系[1]。JerryMiccolis将其定义为基于企业现有资源,对企业发展目标构成不利影响或者积极影响因素[2]。LisaMeulbroek认为是整合企业各项风险管理,形成系统的管理框架,创造整体管理效益的过程,是对影响企业目标及价值的各种因素的识别、评估、管控,最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3]。WilliamH.Panning则认为全面风险管理是促进管理者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统一思维、测定和管理方式的过程[4]。2001年北美CAS(CasualtyActurialSociety,北美非寿险精算师协会)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概念,将其定义为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价、控制、监测的过程,这一过程将会提升企业长期或短期的价值。

2004年9月,COSO委员会颁布了《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报告,将其定义为为了识别和管控影响企业目标的因素而实施的贯穿于企业战略制定到经营活动整个过程的理念[5]。第三,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体系是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目的在于确定并管控企业经营活动中潜在风险,以最小成本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该理论涵盖企业各个部门,因而其框架体系也应该是全方位、持续的动态管理过程。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体系主要有: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过程及其他相关的配套设施。风险管理策略是事前对可能的风险进行财务上的处理,达到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过程是进行风险成本管理和有效资本配置方案确定的过程。风险管理过程应有的步骤为:其一,确定组织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组织基于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下的综合分析和愿景预测,长期引232导企业的全方位管理运营活动,也指导着全面风险管理活动。其二,风险评估。全面精确的识别风险因素,需要合理的风险评估模型提供必要基础,以提升风险管理的效果。风险评估应包括以下过程:一是风险因素识别。此因素既包括威胁性的,也包括机遇性的,只要它们的存在对实现组织战略目标产生影响,就需要进行风险评估。二是风险因素排序。将识别出来的风险因素根据其影响程度排序,指导人们应对风险。三是风险因素分类。根据风险对组织目标可能带来的威胁或者机遇,将风险因素分类为可利用的或者需要控制的。其三,是风险处理,包括风险控制和风险利用。风险控制是管理不利于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风险的管理步骤。运用情景分析、风险指标或早期预警系统确定并评估风险因素,最终给出最优解决方案。风险利用则专注于优化组织内机遇性的风险因素,以使组织承担的风险有更高的效益。四是管理监控。风险对组织战略目标的影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要求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此外,风险管理效果监控有助于全面风险管理过程在动态的循环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第四,为了保证风险管理效果的有效实现,完整的配套设施是全面风险管理过程必不可少的。全面风险管理的配套设施包括:一是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已经是现代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内容,更是董事会的重要职能之一。二是内部控制。为了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企业需要对潜在的风险构建内部控制制度,监督各项制度执行情况。三是组织和部门管理。一个直接对董事会负责、与其他组织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与合作的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是全面风险管理必备的配套措施。四是数据和技术资源。风险管理部门可通过会计系统和前台交易系统获得相应的数据,并通过相应的技术途径实现风险分析和处理。五是积极组合管理。组合管理是将风险与公司的目标结合,将风险因素进行组合管理,充分利用风险的天然对冲效应和分散化效应,实现风险管理效益最大化。

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公共

危机治理的可行性公共危机治理是涉及多方社会主体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在高效、合理的决策组织下形成制度性的系统规范。发源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论在企业内部已有相对成熟的发展,值得在公共危机治理中进行尝试。第一,风险管理理论在商业银行内部发展成熟,有一定的管理实践基础,形成了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恢复为主的过程管理,其模式比当下的应急式风险管理更加科学,有助于全面预防和控制危机。第二,全面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主动性与时效性。一方面,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应对危机的各个主体更加主动地适应规范,最大限度地规避或管理风险。另一方面,该管理体系也使政府能够在纵向和横向对公共危机进行更全面的管理。第三,西方国家在公共危机治理上有类似的经验。西方各国公共危机的发展完善过程中,或多或少吸收了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内容。美国的危机治理体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在组织结构上,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整合国防机构、情报机构进行辅助,以应对战争危机管理。还成立了一体化危机管理机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负责对大型灾害的预防、应对、恢复的全方面工作,直接向总统汇报。城市社区组织与民众对危机的积极响应是美国危机治理的一大特色,在社区层面有社区危机反应团队、医疗预备队、街区守护者等志愿组织,形成了危机管理的多元主体。

三、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公共危机治理机制的重构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来源于企业,但其全面风险观、整体化风险理论、风险管理框架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给公共危机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第一,应急管理理念向公共危机治理理念的转变。目前,政府对于公共危机的管理,急需从国家管理、应急管理的方式向全面公共危机治理转变。根据整体化风险理论及风险管理框架的内容,公共危机治理应该建成一个以政府为主导,NGO组织、企业、公民能够制度化协同的开放型组织网络。它将以公共危机预防和治理为目标,对公共危机进行整体性管控,最终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一种制度创新和体制突破,有助于我国实现公共危机管理的跨域。第二,公共危机治理的动态化过程框架。公共危机的爆发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必须以全主体、全风险、全过程的危机管理理念,将风险管理、风险要素管理、应急管理和灾害管理整合进公共危机治理框架之中,形成动态循环的治理框架。一是危机条件下的社会主体管理,包括政府、企业等机构与公共媒体之间的管理;二是风险管理,重点是风险的监测、评估;三是风险要素的管理,主要是对风险要素的识别以及风险要素的防控;四是风险过程管理。在常态管理中,危机管理应该包括危机过后的风险管理、准备阶段的危胁要素管理及恢复阶段的灾难管理。

危机时刻则应该将应急管理区分为常规应急和非常规应急;五是引入学习反馈机制。通过制度确保在危机治理过程中持续学结应对危机的新方法、新经验,并促进这些方法、经验畅通的共享。作为危机治理反馈总结环节,将有助于提升整个危机管理过程的处置能力和效率,为应对更复杂的公共危机事件奠定基础。第三,公共危机治理过程的执行思路。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以外的民间慈善组织、志愿团体以及国外的救援和志愿团体等社会组织都有所参与,但也仅仅是危机事件后某一个阶段的临时投入,而且是建立在强大的政治动员或感召之下的参与。这种参与往往缺乏组织性、专业性和持续性,导致社会组织无法有效发挥其灵活性、规模性、可及性等方面的优势。公共危机治理思路首先在于调整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公民等相关主体的关系,在法律和管理层面明确各个主体的权责。针对不同的主体设定相应的行政程序、行动准则及相关规范,同时在组织、管理体系上体现公共危机治理的多元参与,为各个主体全程参与、相互协同提供平台。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需要逐步完善,解决好各类法律、法规相互衔接配套问题。另一方面,建立相应的政策架构,制度化地引入NGO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持续参与,形成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制度体系。

四、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公共危机治理的实现路径

公共危机治理不是一个静态的、独立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全方位合作的体制。现行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体系中,急需以平战结合、统分结合为原则进行权力配置,按照分级分类、条块结合的网络化管理方式进行体制的调整。突破现行行政命令式的公共危机应对体系,使组织结构由垂直型向扁平型公共治理体系发展,建立政府与社会共治危机的复合型组织合作模式。第一,建立综合协同的核心治理机构。公共危机治理需要组织结构具有相当程度的弹性,并且尽可能的减少中间环节,以保证危机治理的效率[7]。需要组织结构扁平化以及组织方式网格化。既要保证各个应急主体的独立性,还要保证应急主体之间的协同性。因此需要设立常态性的,单独的危机管理部门作为核心机构,在战略高度指导和决策公共危机治理活动。根据西方国家的危机治理经验,多元化主体是公共危机治理机构的组成形式,有助于协调各个主体的行为,形成合力,最大程度的发挥核心治理机构的“大脑”作用。

公共危机治理的公共性需要每个主体都具有履行义务的意识,尤其是不能出现各自为政的状况。我国现行的公共危机治理体系中,各职能部门和不同险种的管理在中央和地方层面都缺少具有综合决策、全面协调功能的常规性核心机构,各部门主体的职责、角色和组织机制不够清楚明确,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危机管理资源的浪费。基于此,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核心机构应该分为三级,即中央——区域(或省级)——地方。各个层级均设置其公共危机治理的核心机构,明确其组织结构和组织职能。各层级本身具有独立应对一定程度公共危机的职责和能力,各级别核心机构又可协同,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合作网络,以应对更大范围和程度的危机。一是国家公共危机治理机构。该机构是全国最高的危机治理领导协同机构,由国务院和各个部位组成,形成整合全国范围应急资源的协调机构。其职能在于集中规划全国公共危机治理的方案,集中调配和整合全国各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形成全国性的公共危机治理力量。二是区域或省级公共危机治理机构。该机构可以是区域性的几个省份共同的应对机构,也可是某一个省份的危机治理机构。区域性针对类似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灾害具有共同性,需要共同应对的省份。这些省份面临的公共危机往往具有共性,依靠单一省份无法有效应对,需要组成区域性公共危机治理机构,统筹整个区域的危机治理资源。三是地方公共危机治理机构。该机构是国家和区域公共危机治理机构的延伸。平时主要职能是对风险因素的预测、管理,对公共危机治理措施的演练和宣传。战时则是根据国家和区域危机治理机构的统一部署进行危机应对和处置,是公共危机应对的基层组织。以上三种危机治理机构是各自层级的最高级危机应对机构。这种核心机构的治理机制将逐步发展,实现制度化、法制化,能够将分散的社会资源和力量整合,可以解决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的弊端,有助于加强各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形成政府主导。第二,建立动态适应性的决策领导体制。公共危机决策具有独特性,是非程序化的决策[6]。政府不是决策的唯一主体,应该将众多主体纳入到决策范围,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这就需要摒弃传统的决策模式,通过决策程序再造来优化决策程序。公共危机多元治理主体需要通过协商形成共识方案,明确不同时间各个主体职责,在各主体之间形成明确的决策、行动方案,而总体性、全局性的指挥决策由核心机构统一决定。

公共危机管理的目的篇6

2008年我国南方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万众~心,奋起抗击冰雪灾害,打响了一场特殊的战争,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场抗

击冰雪灾害的战斗给应急管理研究留下了深刻的思考:(i)体现了应急预案的被动性和有限性。即应急预案难以充分预料危机事件复杂演化中的具体问题,应急决策比应急预案更需要引起管理机构的重视;(2)突出了应急管理中的资源配置问题,尤其是事关民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等关键性资源配置的应急决策问题。资源配置问题既是一个科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乎伦理的复杂性范畴。解决这样的复杂性问题,不仅需要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更需要规范应急管理中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从而为决策者和应急管理机构的应急决策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

一、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资源的属性

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资源是指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能够在短时问内迅速征调或积极响应的全部各类资源的总称。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资源有自发资源和公共资源两种类型,有人、财、物、信息等存在形式。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决策指挥人员、参谋咨询人员、后勤辅助人员、媒体人员等,是应急管理资源中的核心资源和最宝贵资源。人力资源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决定物、信、财等资源的效用与效能的关键因素。信息资源是公共危机相关信息及其传播途径、媒介、载体的总称。信息资源具有双向性,一方面,政府要依靠信息资源直接影响群众、调动群众。另一方面,政府要借助信息资源了解群众的现状与需求,进而借助信息资源驱动人、财、物等资源间接满足社会需求。物质资源是指基础设施、应急救援物资、技术装备等以物质实体形态存在的资源。它是各种管理方案落实到实处的物质基础,还是信息资源的物质载体和应急管理的物质保障。财政资源包括用于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各种财政预算、基金、保险、补贴、专向拨款等以货币或存款等形式存在的资源。财政资源是调动外部或间接资源的总枢纽,是影响应急决策自由度的重要因素。

充足的财政与物质资源储备是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必要前提条件。危机状态下,财政资源转换为物质资源受到多种条件的约束。一是时间约束,即转换需要一定时间;二是价格约束,危机状态下的价格将被扭曲,严重偏离价值规律;三是供给约束,即所急需的物质资源并不容易直接得到。因此必须重视物质资源的储备。但是,并非仅有物质资源就可以应对公共危机。相对于公共危机的属性,物质资源储备很难做到充足和万元一失,因此,必须重视财政资源与物质资源在结构和总量上的协调,做到保障有力。

二、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属性

公共危机是指对社会公众或社会正常秩序、发展进程等构成巨大现实损失或潜在危险的事态。它具有突发性、紧急性、不确定性、社会性、扩散性和破坏性等基本特征。公共危机基本属性的本质在于其产生与发展必将产生一系列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从而致使原有社会平衡体系的失衡。公共危机的实质是以资源为基础.以人类社会为核心.以价值规范和生存发展秩序为主体的原有社会平衡体系的破缺。公共危机既有风险性与破坏性,又有机遇性与建设性,两者是紧密相连的。危害与破坏之中孕育着建设性和新的机遇。危机是危险与机遇的统一,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克服危机之中颠簸前进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危机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一个契机。

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是指公共管理机构针对潜在的或者当前的危机,在公共危机发展的各阶段而采取的一系列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以期有效预防、处理和化解公共危机。公共危机应急管理具有主体多元性。以法律和行政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追求社会公平、公正、安全、秩序和稳定等内在的平衡。受到公众监督和约束等特征。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目标的实质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重建社会平衡体系,并维持其发展运行。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目标存在两个层面,即满意层面和最优层面。满意层面是指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以维持现有社会平衡结构体系为目标。重点在于恢复。效率、经济、稳定和可靠等目标是其内在基本要求。最优层面是指公共危机应急管理在满意层面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不仅力求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最小代价、最快速度、最少失误、最高效率等最优准则,而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公共危机。主张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变危机为契机,重点在于建设。

三、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资源配置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指明了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为了谁”和“依靠谁”。在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以人为本就是把保障公民生命安全和生存发展环境作为首要任务,增强公民的危机意识和自咎互救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尽量预防和控制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当危机发生后用最有效的措施保护人,尽最大努力挽救生命和安全,而无论代价有多大,这是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最高准则,也是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整个过程和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2.效率性原则。公共危机的属性决定了效率是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生命。效率性原则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时间上的效率性至关重要,公共危机一旦发生,必须迅速反应.全面调动资源

开展危机救治,缓解各类资源的供需矛盾,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重建社会平衡体系。另一方面,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效率不可或缺。从资源角度看,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是一个资源储备与消耗补充的全过程。在该过程中所消耗与占用资源带来的各种成本的总和就是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成本。因此,只有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有效、合理、充分地使用资源,不断降低耗费与占用资源所带来的无效成本、沉没成本、机会成本等各项成本,才能满足效率性原则。

3.可持续原则。公共危机既是风险,又是机遇。公共危机对原有平衡体系的危害与破坏也孕育着改革与发展的良机,是社会进步与自我完善的契机。进行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要兼顾长远.不能以牺牲长远利益作为代价。公共危机应急

管理中的资源占用与消耗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必须把危机管理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以人为本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策略有机地整合到国家方方面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

4.公平性原则。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不仅要注重效率,更要重视公平。这是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内在本质要求。尤其在公共危机应急救援资源配置时更要如此。公平不是平均,公平要有主次。在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的资源优化配置中,要把握整体的平衡,抓主要矛盾,调动一切资源,尽最大努力满足最普遍、最基本、最强烈的资源需求,以主要矛盾的解决来全面缓解次要矛盾.避免各类资源需求矛盾之间的相互激荡。要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重视不同环境下不同群体对不同资源的特性需求,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有选择、有重点、有次序地逐步化解各类次要矛盾,消除局部失衡现象。

5.管控结合原则。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的资源配置,要坚持统一指挥,注重关键资源的控制,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确保对公共危机的控制,决策机构必须集中时间精力和有限资源,抓主要矛盾,确保对主流信息、安全人才、安全设施、基础设施、应急救援物资等核心资源的控制,实现其科学优化配置与快速有效调度,保障总体局面的稳定与控制,从而为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其他工作环节提供坚实可靠基础与强有力支撑。同时,还要围绕危机事态的发展变化,将以控制为主和以管理为主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统筹结合起来。这是将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与et常公共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的必然要求。

6.协调性原则。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的资源配置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依照资源属性,对各类资源及其供给和实际需求进行协调的过程。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各类资源的所有者性质不同,职责不同,价值与利益取向也会有所差异,而且在应对公共危机的介入方式也不尽相同。有效的协调必须把个体的、局部的力量聚合成整体的力量,发挥资源整体的最大效用。因此,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资源配置必须坚持协调性原则,整合各种资源,并对各级各类资源进行统一指挥、有效协调,发挥整体功效,提高效率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率。

7.稳定性原则。社会平衡体系的平衡与稳定是相对的,必须明确区分和正确对待发展中的适度失衡与失稳。一方面。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的资源配置如果一味地追求稳定与平衡则违背了客观发展规律,易丧失发展与完善的机会。另一方面,并非环境发生变化或一出现失衡或失稳就意味着公共危机已经出现。必须判断该变化是否已经冲击到组织体整体的基本目标,并严重影响其发展。否则,对公共危机的过度反应不仅会浪费资源.而且容易导致其他不利于发展的失衡或失稳,甚至激化矛盾。

8.开放性原则。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能力不仅取决于现有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也取决于对所需资源的协调获取能力。在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一方面在努力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还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资源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要寻求外部资源协助,同时必须密切关注其他范围的公共危机,及时提供支援与帮助,以期达到预防与控制的结合,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的资源配置,要将内部资源外移,以便在不同区域和范围内得到整合与共享:还要将外部资源内移,增强所需的关键资源的可得性。

公共危机管理的目的篇7

1.1危机意识与危机管理意识不足由于公共图书馆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的行政保障下,其相对弱化的竞争环境、死板管理体制等,都使图书馆对危机缺乏敏感[2],在对某公共图书馆馆员的调查结果显示,完全没有听说过这一概念的占到了30%,而比较了解的仅占比例的25%,其余45%的人员只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其内涵。大多数图书馆馆员包括一些领导都认为,“图书馆危机管理"这提法显得有些小题大做了,扩大化了,认为这不是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就是日常工作中显示有危机征兆,也常常抱着侥幸心理,将其忽略,显示出了严重的文化财产保护意识的麻痹和薄弱,这将不利于公共图书馆未来的持续发展。

1.2危机管理职能机构缺失由于对危机和危机管理意识不够,经费限制和人员的不足等原因,目前,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并没有在组织体系中设有相应的危机职能机构。在对发生过重大危机灾害的公共图书馆调查分析中发现,居然没有图书馆是通过已有的危机职能机构来处理危机的。一般图书馆都是在危机来临并造成一定的灾难后,才成立一个临时救灾办公室、抗灾指挥部等,始终缺乏一个常设的综合性公共危机管理组织来有效地统领危机工作。正是由于这种缺失,使得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活动缺乏全面持续性,不能为公共图书馆长期的发展保驾护航[3]。

1.3危机管理制度有待建立分析中外危机管理大量事实案例资料表明,为了保证危机管理工作的顺利和有效开展,需要建立一套危机预防、控制、恢复等危机管理相关制度,保障危机管理活动达到预期效果,有效避免差错[4]。目前,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危机管理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虽然近几年公共图书馆在危机管理防预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距离构建危机管理的整体体系,建立完整的危机管理制度框架还有很大差距。

1.4危机预警系统建设落后很多实践显示,危机事件的发生虽然难以预测,但却可以预防。建立预警系统是图书馆防范和控制危机损失的最直接有效、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手段,它通过信息收集、分析来监测危机状态,提前就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发出告知,使图书馆能够做好充分准备,沉稳化解危机[5]。这样图书馆根据警报及时制定危机防范措施,可以尽量避免危机的发生或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失。近几年,公共图书馆暴露出来的隐性危机相当明显,令人堪忧。一些公共图书馆防危经费投入不足,应灾设备、防盗设备等缺失;另有一些新建图书馆,各项设施齐全,却缺少对人员的培训,致使许多现代化预警装置形同虚设。

2加强公共图书馆的危机管理对策

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不断变化着的环境,会面临着各种不确定的潜在的危机。为维持图书馆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强化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使图书馆危机管理日常化、制度化,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危机管理系统,来避免和削弱危机事件带给图书馆的影响和损失。然而,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距离完善还有待时日[6]。笔者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结合中国当前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试提出几点关于加强中国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建议。

2.1牢固树立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思想

2.1.1树立危机意识建设危机文化危机意识的提高是解决管理危机的思想前提和保障。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如果没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就很难及时的预防危机,从容的面对危机,危机管理措施也会都形同虚设;只有危机意识提升了,才能做到防微杜渐,消解危机于萌芽状态。危机意识,是中华民族优良文化的思想结晶,自古有之,即忧患意识,也是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精神动力之一,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对公共图书馆来说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思想,强化危机意识,来保障图书馆未来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培养和加强危机意识不仅是图书馆领导层的事,更应成为所有员工的责任,只有当全体工作人员都充分认识到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图书馆危机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危机事件警示教育和危机相关知识技术培训来培养和加强全体员工的危机意识。一方面,通过宣传国内外各种图书馆危机现状及危机案例来提升馆员精神层面上的忧患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预防意识、避灾意识和时刻保持对危机的高度敏感性[7]。另一方面,加强馆员危机处理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从而提高对危机的处理能力以及自救和互救的能力。危机意识提升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图书馆危机文化,把危机意识上升成为危机管理文化,危机文化可以帮助图书馆形成上下一致的团队,提高图书馆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有利于图书馆面对危机时每个人都有一种自觉应对危机的觉悟和行为,从而提高组织预防和应对危机灾害的能力。

2.1.2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危机是“一时爆发"的,也是“长期造就”的。没有危机发生,并不说是没有危机存在,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社会文化组织之一,时刻处于各种不安定的环境因素下,这些潜在危机因素早晚会带来危机,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而已。所以说,“不打无准备之战”,图书馆平时要对馆内外可能诱发危机的各种潜在不安定因素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以便在酿成危机之前得以发现和解决,即便危机爆发也做到有准备的应对。

2.1.3要重视危机的征兆和信号“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危机爆发前一般都会出现一些征兆。如果在危机爆发前及时发现并重视这些信号的出现,就可以把危机消解于萌芽中了。由于危机的征兆和信号具有潜在性和隐蔽性特征,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日常要保有对危机征兆和信号的高度敏感性,在平时工作重视这些信号的出现,从而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危机。此外,要明白这些征兆和信号预示的着什么样的危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2.2建立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职能机构危机管理机构是进行有效危机管理的组织保障。为了实现危机管理的专业化和实效化,很多组织和行业都成立了职能机构,以此来提高危机管理水平[8]。公共图书馆也应借鉴此做法,建立一个危机管理组织机构,提高图书馆应对危机的能力能力,使公共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成功地应对各种危机事件。建立图书馆危机管理机构的目的是要为维护图书馆安全、图书馆各项工作稳定开展和保障图书馆的持续发展。它的主要职责包括搜集信息、分析信息、预测危机、制定图书馆危机管理战略,负责危机防范、危机监测、危机控制和危机恢复等。在非危机时期,负责危机的预防和预警工作,对相关人员进行危机宣传警示教育和应对灾害模拟训练,提高他们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9]。在危机发生期间,指挥和协调其它职能机构,进行图书馆内外部的沟通协调,共同应对危机。公共图书馆应根据实际成立确实有效危机管理机构,在现有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公共图书馆自身实际发展需要,根据公共图书馆的规模以及可能发生危机的概率和影响来选择其组织形式,成立单独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或是整合行业力量,成立区域性图书馆危机管理协作互助组织,来共同应对危机。特别是小型公共图书馆,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限制,常设一个危机管理部门并不现实,可以借鉴武先生提出的以人员代替机构的思路,即在图书馆各部门中指定专门人员行使危机管理机构的职能。

2.3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少西方发达国家都相继建立并不断完善了突发应急事件处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危机事件处理做出明确的制度规定,有效提高危机管理能力。中国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突发事件应对法》,也为国内公共危机管理处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公共图书馆应根据其自身所处内外部环境和自身实际特点,参考和借鉴其它行业的经验,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关条款,制定一部针对公共图书馆危机事件的《公共图书馆突发事件应对法》。各类公共图书馆应针对自身特点,因馆制宜地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以保证危机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处乱不惊地进行。2001年4月由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和社会文化图书馆司联合召开的“图书馆法”专家座谈会,正式启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的制定工作,目前图书馆立法草案,共8章37条,包括总则、图书馆的建设、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服务与读者权益、工作人员与内部管理、保障措施、评估与奖惩、附则等内容。根据图书馆现实和未来持续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图书馆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应加入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相关内容,将图书馆危机管理规范化,保证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制度化与健康发展,以不断提高图书馆综合管理能力。

2.4制定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预案危机突发性特点需要我们提前做好计划和准备了。图书馆危机预案,就是针对公共图书馆内外部环境,在危机事故发生之前就制定好危机处理的计划方案。危机预案制定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危机管理要达到的效果,所以要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设计简单,缺乏科学性和操作性的预案,一旦面对综合化的危机,立即凸显危机协调处理能力的薄弱,完全经不起实践的考验,预案形同虚设[10]。公共图书馆应实事求是,结合图书馆的实际规模特点,分析馆内外环境因素,列出可能面对的危机隐患,参考并借鉴其它行业的经验,依照有关危机灾害管理条款,制定出真正有效地、切实可行地危机管理措施[11]。同时,根据危害等级,进一步细化应对危机的具体对策,以保证危机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如防火应急预案、停电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等。而且,对应急预案也要实行公示和公开,接受公众监督,从而提高预案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还应将各种危机应急预案编制成册,发放到馆内职工和读者手中,开展教育培训学习,有条件的话可以通过模拟演练,来熟悉掌握应急预案中的各项操作,通过演练还可以发现应急预案漏洞,从而进行修订完善。

2.5构建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体系在社会信息化环境中,作为一个公共的社会组织,公共图书馆所面临生存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共图书馆不仅受传统的人才、经费、资源等危机的长期困扰、又面临各种新的危机,如:形象危机、安全危机等。所以,构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体系,提高图书馆应对危机管理能力是图书馆发展迫切需要的。图书馆危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的内容广泛,牵涉到图书馆管理的方方面面。目前,中国关于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距离建立完整的危机管理机制缺少相关理论和实践,而且,不同的学者对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有着不同观点。笔者结合中外危机研究成果认为,一套比较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应该涵盖危机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3个阶段,具体包括预警和预防机制、应急处理机制和善后恢复重建机制3个方面。

3结语

公共危机管理的目的篇8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公民参与;政府危机管理

Abstract:PublicparticipationinChinesecrisismanagementnotonlyhastheimportantlysocietalsignificance,buthasremarkablyeconomicvalue.Nowadays,publicparticipationinChineseCrisisManagementhasbeenatrelativelyalowlevel,whichhasalotofproblems,suchaslowawarenessofpublicparticipation,inadequacyoflegalizationandsystematization,weakorganizationalfoundation.Itisessentialtorenovatetheconcept,improvetherelevantlegalsystemandtheemergenceeducationmechanism.

Keywords:crisismanagement;publicparticipation;situation;counterm

公共危机管理的目标是建立以满足社会抗击危机的安全需求为核心的组织框架和运作机制,最终把危机显在的破坏力降低到最小程度。2003年非典危机、2006年洪水和干旱灾害、2008年初南方百年未遇特大雪灾以及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8级强烈地震……一系列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考验着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危机管理体系。公共危机发生之时,社会公众是突发性危机事件直接威胁的对象。良好的公共危机管理需要广大公民以合法有效的形式,通过科学化、制度化的渠道和途径,有节制地自动参与到政府危机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来。公民参与危机管理,不仅仅是表现为个体的单独行动,而且需要通过各种社会组织(包括非营利性组织、具有营利性质的工商业组织)来发挥公民参与的集体力量。现阶段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在危机发生的每一个阶段,公民参与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公民的参与有效地提高了社会的整体危机应对能力和政府危机管理的效能,大大减少了危机带来的损失。

一、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现实意义

政府危机管理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政府的作用,而且受制于公民参与的有序性。不论是在危机预警阶段,还是在危机发生后的救助阶段,都离不开公民的有效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组织和社会相关力量共同应对危机事件的全面系统过程,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完整的组织体系,是涉及多部门、全方位的应对网络。但是,由于危机事件的发生具有多重不确定性,即具备发生的时间、地点、危害程度、危害对象等多重因素的不确定性。政府在短期内所能提供的公共资源有限,空间分配密度有限,必然对于某些突发危机事件无法采取及时和有效的应急措施从而造成损失。因此,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很难实现危机应对的高效、快速、协调和灵活。公众参与,是政府危机管理中提供公共安全、预防危机发生、减轻危机危害、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内在保证。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有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一)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社会意义

1.提高危机应对能力,增强公民危机意识

地震、洪灾等公共危机事件在对国家和人民造成生命、财产等物质损失的同时,也对人们的心理、公众生活方式以及公众价值观带来深刻的影响。公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本身完全具备参与危机管理的能力,并且拥有最广泛的社会资源。对以政府为主导的危机管理体系而言,公众参与危机管理,并且理解和配合政府采取的各项危机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应有的效力。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很多危机事件表明,公民危机意识淡薄、危机防范和处理能力匮乏、应对能力不够,是造成损失的不可或缺的原因。在通常情况下,社会公众是突发性危机事件最为直接的“受害体”,是公共危机中受到冲击最广泛、最直接的群体。引导公民有序地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可以使公民深刻感受到参与危机管理既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是自身不可让与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公民有序参与危机管理,可以提高今后危机事件的应对能力,积极组织自救互救,为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作出努力。

2.提高社会自我救助能力

目前,我国的政府危机管理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和属地管理的模式。长期以来,危机发生后我国公众习惯于期待和依赖政府。然而,政府的危机管理体系应该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完整的组织体系,公众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发挥自身的作用。广泛而有序的公民参与,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危机事件爆发的频率,同时,极大地减少危机可能造成的混乱和损失。

3.有效减少轻信并参与传播流言、谣言等不合作行为的发生,保证社会秩序稳定

由于公众是公共危机最直接的作用对象,所以,公众难免对公共危机管理提出最具体最切合实际的目标和要求。公众会要求政府尽快解决危机,并且希望了解和掌握危机处理的进程和现状。对于危机的解决表达自身意见和想法。公众参与到危机管理中。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把公众各方面的诉求通过合理的渠道和方式表达出来,从而架构起政府和民众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公众的参与,可以使公众了解危机的真相,消除不必要的恐慌,以及减少轻信并参与传播流言、谣言以及危机现场的抢夺等不合作行为的发生,从而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二)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经济价值

1.有效解决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失效性”问题

由于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仅靠政府的力量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影响巨大的公共危机事件。因此,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除自身积极参与并发挥主导作用外,更应注重公民社会乃至市场的全面参与。包括非营利组织在内的各类社会公众参与到公共危机管理中,可以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在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和灾后重建过程中的自我救助能力,同时有效地促进公众和政府以合作的姿态共同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事件。

2.确保解决危机的公共利益取向

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是政府政治决策和政府行为的逻辑起点。公共危机管理以提供社会公共安全为宗旨,以保障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指向。政府在危机管理中,期望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保障公共利益。公众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可以建立起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公众不再是被动地了解和执行决策结果,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参与危机管理的机会和更多的知情权。通过公众参与,可以建立起强有力的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督网络,对危机决策和决策执行的失误进行及时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共危机管理的公共利益取向。

3.帮助政府正确决策,降低危机管理成本

危机爆发后,政府必须在有限的信息、资源和时间等约束条件下找到相对合理和满意度应对危机方案,及时有效地化解危机。公众参与到公共危机管理中,既有助于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充分了解和重视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和愿望,同时及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使危机决策得以迅速实施。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公民的有序参与能够及时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效缓解由于危机造成的物质损失和心理伤害,从而大幅度地降低危机管理成本。

二、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现实困境

公共危机管理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政府的作用,而且受制于公民参与的有序性。在我国当前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参与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民的参与意识薄弱和参与能力低,被动性和从属性强

在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涌现出了很多市民竞相为灾区人民献血而阻塞交通,市民自驾车亲赴灾区志愿抗震救灾等感人的事迹。但是,从公民整体危机意识角度分析,我国公民的危机处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高,仍然习惯于把自己作为危机管理情境中的受助者,是管理客体。同时,由于受到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当危机发生时,各级政府首先考虑到的是自己如何有效应对危机,主观上忽视公民参与。同时,由于缺乏危机意识,在危机爆发时,有些公民对危机事件麻木不仁或一筹莫展,同时,缺乏强烈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没有参与危机管理的愿望和要求。在多重不利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容易造成危机升级,带来更大的损失。

(二)公民参与缺乏制度化和组织化保证

公民作为社会预警的发出者以及众多危机事件处理的直接参与者,实践证明,有序且有效的公民参与是通过各种社会团体和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功能和作用的。公民单独行动只能造成混乱和无序。但是,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国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基础薄弱。公民参与的社会组织,如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社会团体、协会等等在数量和能量上与世界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某些组织为官办性质,行政色彩浓重,缺乏民间团体的灵活度和创新性。同时,我国公民参与政府危机管理尚未纳入法律和制度化轨道,对于公民参与危机管理的权利以及参与的责任方面没有比较清晰和明确的法律规定和保障。并且有些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缺乏制度化的联系沟通,难以有效地参与危机治理。因而,公民有序参与作为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和必要组成部分难以得到保证,以至于在实际生活中成为一种随意性安排。面对我国目前公共危机高发的现状,建立制度化的公民参与机制迫在眉睫。

(三)忽视公民危机应急能力的培养

在国外的大中小学都开设有安全教育、急救等方面的课程,政府与社区、家庭也经常联动做演练。我国目前许多大中城市都启动了与危机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方案,但据2006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危机管理课题组公布的《中国城市居民危机意识网络调查报告》显示,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从未想过在“居住的地方”、“工作和学习的地方”如何避难。这说明大部分中国公民没有应急的实际经验。一旦发生危机事件,会贻误避难或抢救的最佳时机,甚至导致局面混乱不堪。由此可见,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是明显不足的。从实践上看,危机管理需要一定的技术性要求,但在我国公众危机意识和安全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对公众进行危机教育、宣传的普及型培训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危机防范风险和应急管理处置的教育、培训和演练工作不够、措施不到位,具体要求不明确,社会危机意识、风险防范意识、自救护救知识和能力、主动参与程度都十分薄弱,社会参与的动员体制亟待加强。

三、促进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措施

为了减轻公共危机事件对国家发展、社会和谐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观念、体制以及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对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做出适当调整。

(一)转变观念,鼓励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危机管理

长期以来,受到传统官僚思想的深刻影响,我国政府官员存在着强烈的管制观念,已经习惯于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管理,公众很少有参与政府治理和决策的机会。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该重视公众参与的作用,在了解公民参与的特殊性的同时,保证公众参与的有效性。通过宣传和教育,实现公民参与意识的加强。并且,鼓励各类社会力量以及非政府组织参与到公共危机管理中。如志愿者服务是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在现代西方国家大城市危机应对过程中,大量的志愿者组织参与其中,成为抗击危机的一支重要辅助力量。

(二)完善城市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建立共担的责任机制

在我国危机管理法律制度的构建中,对是否需要公众及社会组织参与政府危机管理、参与的主体范围、程序、参与的方式以及对参与权的监督和制约等,做出具体而细致的规定,使公众的参与权落到实处。同时,在危机状态下,政府为了控制危机局势恢复秩序,必须对公民某些权利和自由进行某种程度的限制。此外,整合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社会力量。建立社会力量有序、有效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机制,从而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公共危机。

(三)借鉴发达国家大城市的城市应急文化,重视危机研究

加强与其他国家在危机应急处理中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发达国家大城市成功的危机处理经验。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城市危机管理实践中,政府和社会、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良好合作,普通公民、工商企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在危机管理中的高度参与,已经成为一个中心的事实。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和灾后恢复过程中的自我救助能力,促进公众参与政府危机管理的有序化拓展,以合作的姿态共同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事件。

(四)完善危机管理教育机制

建立良好的公民应急文化,对公民进行系统全面的危机教育必不可少。当前,在危机状态下,大多数公民缺乏较强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习惯于将自己作为政府危机管理的对象,没有参与和服务的愿望与要求。归根结底,造成公民参与意识薄弱的原因是国家没有重视对公民危机意识的培养。在我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关于危机教育的内容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必须把对危机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各级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把应对危机事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公众中广泛组织经常性的危机培训,进行危机演练。这些措施的运用可以提高公民应对危机的操作能力,积极配合危机发生期间的危机处理工作,促使公民成为理性的参与型公民,增强整个社会的危机应对能力。

(五)拓宽交流渠道,保障信息及时沟通

在公共危机关头,对于涉及公共利益的各种信息,政府必须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布,号召共同应对危机。如政府召开新闻会主动地进行信息公布,媒体进行及时公正的报道,引导公众选择正确的行为。公民主动的咨询行为,及时地为不知情公众提供信息。在政府危机管理机构中专门设置与社会组织进行联系沟通的部门,建立对话交流渠道,既确保政府能得到及时可靠的危机信息,也可向公众传达政府防治危机的信息。政府建立长效的宣传机制,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使公民增强危机意识。善于灵活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在坚持政府宣传的主体地位时,发挥不同宣传主体的优势,使政府的宣传、民间的宣传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褚松燕.公民有序参与:政府治理危机的化解之道[J].河南社会科学,2004,(11):19.

[2]石路,蒋云根.论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27.

[3]张红梅.协同应对: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J].长白学刊,2007,(6):68.

[4]王立国,马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时代经贸,2007,(10):62.

[5]赵成根.发达国家大城市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参与机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4):1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