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现代农业行业研究8篇

时间:2023-08-30 09:16:52

现代农业行业研究

现代农业行业研究篇1

从古至今,我国就以农为立国之本,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仍然是农村和农民问题,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人数众多这一历史和现实国情。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成功,我国的工业、国防和综合国力之所以得到大幅提升,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当前我国虽实现了工业化,但社会主义现代化却远未实现的根本原因是我国还没有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小农经济仍然是我国主要农业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不仅生产力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差,而且还占用很多资源,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而必须加以改革。又因为我国农民众多,所以注定了我国不可能直接走西方发达国家大农业的道路,如果那样,会造成大量失地和失业农民,加大城市就业压力,危害我国安定团结和谐的政治局面,因而我国必须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而家庭农场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以家庭经营为核心,在土地小规模集中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不仅符合我国国情,满足了农民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环境的需要,而且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促进了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思路和途径。

因为目前土地还控制在分散的农户手中,所以要把土地集中经营,建立家庭农场,就必须在自愿有偿的基础上,让农民心甘情愿地将土地的经营权转让出来,而做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了解我市农村、农民土地耕种的基本情况。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笔者调动石家庄学院的部分大学生对我市14个县区70个自然村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走访,获得了大量一手材料和数据,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成型的。

一、我市在发展现代农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现代农业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以现代工业装备为物质条件,以农业产业化为发展途径,以现代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为支撑,以知识型农民为经营主体,以社会化农业服务体系为保障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它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但是要发展现代农业则需要土地相对集中,能够进行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经营,而我市农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是无法发展现代农业的。

首先,在传统分散的个体经营模式下,人均耕地太少,农田规模太小,不适合大型农业机械的运用。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我市人均耕地只有1.3亩,92%的家庭人数在3-6人之间,也就是说即使他们将所有的耕地集中在一起也只有7亩左右,更何况很多村集体的土地还被分为了若干块,他们的土地或者是2-3亩一块,或者是1-2亩甚至是更少一块。其次,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家庭内部积累财富的能力弱,加之难以获得金融支持,不利于发展技术含量高和资金需求量大的项目。再次,这种经营模式下的农产品技术含量太低,单位产品成本太高,从而使农民的收入难以提高。本次调查发现,我市农村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和玉米,平均亩产为970元,经济作物很少;农业人均年收入只有1200元,难以支撑巨大的家庭消费。最后,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农村劳动生产率低,单位效益差,因而很难留住人才,从而使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难以提高,难以接受新技术与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从而使农村的吸引力越来越小。本次调查发现89%的家庭有人在外打工,打工收入已达到家庭总收入的68%,而且66%的农户同意在一定条件下转让自己所耕种的土地,逐渐融入城市。

这一切都构成了我市建立家庭农场发展现代农业的契机,而发展现代农业,集中经营土地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将土地大规模集中进行经营的大农业,即运用现代物质装备,将农田大面积集中经营的生产方式,这种方式较适合人少地多的国家,或者说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很高的国家。在这些国家中,从事工业和第三产业的人员已经相对固定,从事农业人口的比例较低,土地规模化经营不会侵害现有从业人员的利益。二是将土地适度规模化集中经营的家庭农场,即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田适度规模化经营为特点,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土地经营模式。由于我市城市化水平还较低,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还太大,且存在大量游离于农业与工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人员,所以并不适合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农业。因而要提高我市农村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应采取第二种生产方式――建立家庭农场。

二、家庭农场在我市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既可以发挥个体经营农业的长处,还可以弥补个体经营的不足。一方面,由于家庭成员之间存在婚姻、血缘等特殊关系,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家庭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和长期性,所以说,家庭农场保留了个体经营的优势。另一方面,家庭农场克服了个体经营的种种弊端,满足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农场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既可以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的压力,又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所谓规模经营,不仅体现在土地面积的扩大和增加上,还体现在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上,包括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手段,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提高产业化、集约化、组织化、市场化水平等。本次调查发现,我市进行农业生产的人员93%的年龄在40-70之间,只有7%的家庭中有年轻人在务农,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不改变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在20年之后,我市农村将面临着农田无人耕种的尴尬局面。如果这种情形得不到改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就是一句空话。

第二,家庭农场可以促进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和普及。

家庭农场分工比较明显,便于新科技的运用和推广,不仅可以生产出质量较高的农产品,还可以培养出一批素质较高的农民企业家。他们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掌握了较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从而使优越的自然资源、合理的经营手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得以密切结合,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最终形成一系列具有市场竞争实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本次调查中,很多农民“不愿意承包土地经营家庭农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技术和年龄优势”,我们知道,这些优势不会自发形成,需要农业改革来促进,而建立家庭农场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家庭农场更有利于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为解决当前最为棘手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思路。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模式下,食品安全的监管十分困难,而有一定规模,并且登记注册商标的家庭农场就容易得多了。一方面,农场为了销路等原因,会比较重视自己的品牌和食品的安全;另一方面,由于经营主体相对少,农产品可以追根溯源,便于政府监管,从而抓住了食品安全的源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应。

第四,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不仅能够为农产品市场的发育打下基础,还可以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经营能力的提高,农户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的质量,途径之一就是由多种经营向专业化发展。家庭农场经营的专业化需要社会为其提供诸多方面的服务,促使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产业组织和人员进入各方面的农业服务领域,来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与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产生、发育和完善,从而推动了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和成熟。

第五,家庭农场可以加速小城镇发展,从而推动我市的城市化进程。

家庭农场提高了农业生产集约化的程度,缓解了农业劳动力紧张的状况,同时也促进了农场职工的职业转化和分流。一方面是农场职工加入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去,从事更大范围的第三产业;另一方面是农场职工到乡镇企业中去谋职或从事个体工商业,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当然城镇化的发展又会进一步推动土地的集中和经营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加速家庭农场的发展,从而形成家庭农场与城镇化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局面。

三、我市建立家庭农场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我市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是建立家庭农场的基本条件。

因为石家庄是省会城市,经济较为发达,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多于我省其他的地市,所以石家庄周围的农民转让自己土地的意愿较强,建立家庭农场的可能性较大。本次调查发现,由于城乡收入的差异,89%的家庭有人在外打工,但是打工的主要地点却不再是大城市,而是当地和中小城市,选择在当地和中小城市打工的人群占所调查人数的74%。这与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由于工资差异,一代农民工往往把大城市作为打工的首选,随着大城市生活成本的加大、大小城市之间工资差距的减小,二代农民工则更愿意把当地和离家较近的中小城市作为打工地点。一方面,这些地方虽然收入低,但是花费也低,纯收入相差不多;另一方面,二代农民工不愿意再过抛弃妻子的单身生活,他们更愿意与家人在一起,过着正常的日子,而要做到这些,中小城市则更为适合他们。石家庄市作为中等城市、省会城市,包括房价在内的生活费用并不算太高,因而较容易吸引周围农村的劳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家庭农场的建立。

第二,城镇化、老龄化造就的农村劳动力短缺,是我市建立家庭农场制度的客观条件和现实基础。

面对工业化、城市化和老龄化的冲击,农业比较收益的持续降低,农村劳动力不断外流,农村中“谁来种地”、“谁来养猪”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本次调查发现,当前农村种田的主力是中老年人,年轻人所占的比例仅为7%,66%的受调查者表示不希望子女回家种田,更愿意他们能融入城市,成为城市一员。这不仅不利于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而且长此以往,在若干年后,还会出现部分田地荒芜、但他人却无法耕种的矛盾现象。因而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我们必须加快制定、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在保障农民基本权益的条件下,在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加快土地的相对集中,建立和完善家庭农场制度,以早日实现我市的农业现代化。

第三,农业生产的固有特点与家庭的独特功能是我市建立家庭农场的理论依据。

与工业领域不同,农业领域的家庭经营并没有随着科技的进步退出历史舞台,而是重新焕发出生命力。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有自身的生长发展规律,因而农业劳动者不得不在不同的季节从事不同的工作,这就加大了农业生产监督的成本,而且这一特征不会因为农业机械化而改变。而随着高附加值现代生物技术的运用,更为复杂的农业生产体系的出现,对雇佣劳动者工作质量的监控则会更加十分困难。一般来说,劳动过程越是复杂,就越是要求劳动者的责任心,就越是不适合雇佣经营。而家庭农场由于其自我雇佣的特征,工作质量很高,不存在上述责任心与监督成本的问题。加之家庭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能够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最大限度地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保正了农业生产的连续性、长期性和高效性。

第四,党中央和国家的支持是我市建立家庭农场的基本保障。

当前我市发展家庭农场的外部环境良好,容易得到国家政策、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从政策和理论上看,十明确提出了建立家庭农场的号召,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指出要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刚刚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再次强调了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农民承包土地的主体地位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这一切都为我市建立家庭农场提供了难得的良好外部环境。从现实情况分析,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对农民种粮有着一系列扶持和补贴政策,面积越多获得补贴越多,改变了种粮亏本的局面,从而为家庭农场的诞生准备了良好的内部条件。

第五,其他国家地区的成功经验是我市建立家庭农场的强大动力。在许多发达国家,尽管农业的现代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家庭农场仍然是农业的基本经营形式。比如美国,夫妻农场依然占主导地位,合伙农场仅有10%左右;日本也基本上都是以家庭劳动力为主的小农户经营,常年雇工不到l%。在我国,截止到2012年底,已经建立了6670多个家庭农场,经营面积在1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业则已超过270多万户,我国已经掌握了不少经营家庭农场的经验,到了进行全面推广的时刻。

四、我市建立家庭农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家庭农场建立前的土地相对集中问题。

由于土地是农民生存的依靠,所以要让农民出让自己的经营权,就必须维护好农民的权益,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本次调查发现只有70%的农民同意将自己的土地转让给其他人耕种,而且转让的条件集中于“对自己将来生活质量”的担忧上,其中5%的调查者明确提出土地所有权不能变,6%的受调查者提出要有分红,12%的受调查者提出所给的补偿是“粮食”,而不是人民币,5%的受调查者提出必须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9%的受调查者表示,租金不应低于自己种田收入,转让土地后生活应该比以前好一些。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农民虽然不满意现在的种田状况,但是让他们放弃土地的经营权则必须从他们的切身利益考虑才行。

第二,土地相对集中后家庭农场主的选择问题。在家庭农场的建立过程中,农场主的选择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此次农村改革的成败。本次调查显示,56%的受调查者不愿意承包土地建立家庭农场,原因主要集中于没有经济实力、没有技术、保障措施太少、打工挣的钱更多、不再年轻等五个方面。44%的受调查者愿意承包土地,但是前提是政府的大力支持、要有充足的劳动力等条件,否则不会承包土地。所以农村土地相对集中后,政府还得充当领路人和支持者的角色,挑选那些有志于在农村和农业上大展宏图,且有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的人来经营家庭农场。

第三,家庭农场建立后,政策、资金和技术的后续支持问题。在本次调查中,70%的受调查者都表示要办家庭农场,必须可以获得政府的各种支持。所以家庭农场要获得成功,需要政府组织专业人员对家庭农场经营的规模、内容、方式进行规划和论证,对家庭农场的后期发展特别是农场品的销路进行支持和指导,对家庭农场遇到的资金和技术难题给予有力的帮助。只有这样,农民才有勇气去尝试建立和经营家庭农场、并取得成功,才有可能使我市的现代农业得以发展,从而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

第四,允许农业个体经营存在的问题。建立家庭农场不能一刀切,绝对不可以打压那些不愿意转让自己土地的农民,而是通过家庭农场的示范效应,带动他们将自己的土地转让出来。否则不仅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可能导致一系列群发性案件,危及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

现代农业行业研究篇2

一、新形势下农村合作银行的金融创新

1.盈利模式创新。在我国现有银行业,利息差是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在五大国有银行中,利息差占银行总利润的比重达到了70%以上,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这一比例有的甚至高达90%。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息差在商业银行利润中的占比通常只有50~60%,来自中间业务的利润则都在20%以上。努力拓展中间业务,扩大中间业务收入的占比是现代银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中国各银行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从这个角度来讲,拓展中间业务,改变传统的盈利模式是农村合作银行重要创新。

农村合作银行要把握机遇,充分发挥其在市场、品牌、网络、网点、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根据期货市场、黄金市场、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需求,加快客户结构、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的调整,处理好基金、证券、保险行业的发展导致的金融脱媒现象带来的挑战,切实保障中间业务的发展。

与此同时,农村合作银行还可以根据国家政策指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积极开展中间业务联动,即在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间实现联动,着力拓展金融机构的业务,例如为政策性银行开办金融债券代销买卖和委托贷款业务;对保险、基金、证券及期货机构开展资产托管、资金清算、产品代销等业务。

2.金融产品创新。农村合作银行的服务对象是农民,因而,农村合作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应该紧紧抓住农户的需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适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按照银行业务来分,农村合作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可以围绕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三个方面来展开。

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多元化的情况,农村合作银行可以在资产业务方面拓展新的贷款品种,以适应乡镇企业、农民等不同类型客户不同的贷款需求。农村合作银行应该意识到小额信贷广阔的市场和较大的盈利空间,要把小额农贷当作农村合作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农村合作银行可以尝试建立贷款超市,推出建房贷款、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助学贷款、消费贷款、经商贷款、农机具贷款等全新的贷款产品,解决农村贷款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矛盾。

在传统存款业务的基础上,农村合作银行可以结合当地实际,丰富存款业务的类型,开办医疗保险储蓄、养老储蓄、婚嫁储蓄、子女教育储蓄等新业务。农村合作银行要特别注重在农副产品收购季节和春节前后的揽储工作。

在中间业务方面,农村合作银行要充分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逐步扩大委托、、信息咨询等风险较低的中间业务市场,在业务上,农村合作银行应积极与当地其他部门联合,努力扩大代收电话费、水电费、养老金、代缴税款、保险的范围,争取为信用社的社员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

3.金融服务创新。第一,改进农村合作银行金融服务方式,强化农村合作银行金融服务功能,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发挥农村合作银行对市场动态及经济运行状况信息灵通、反映灵敏的优势,积极地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咨询。拓宽农村合作银行的服务渠道,通过开通漫游汇款、网上银行等功能,改善农村金融网点少、服务不全的问题。第二,建立服务于三农的资金结算系统。以县级信用联社为中心,建立同城信用社清算网络,调剂县内各信用社的资金缺口。尽快建立省级农村合作银行资金结算系统,并逐步建立全国联行资金结算系统,这样可以实现异地存取、网络兑汇、快速兑汇等功能。

4.信贷结构创新。过去农村合作银行发放的贷款多为小额信贷,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这种小额信贷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大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农村合作银行应及时创新信贷结构,在发放传统小额信贷的基础上,拓宽信贷支农的业务范畴,加强对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农村合作银行应根据龙头企业的分布及现代农业发展的区域分布,加强对现代农业项目的筛选和甄别,重点支持以农副产品加工、畜牧饲养和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支持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营业务产品优势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有特色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

二、农村合作银行金融创新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推动作

1.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机构是影响农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介质。农村合作银行的金融创新一方面加速了货币储蓄替代农民实物储蓄的过程,另一方面使得我国农村的储蓄主体的投资方式和投资渠道有了更多的选择,因而提高了农村的储蓄率以及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这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所需要的资本。

现代农业行业研究篇3

关键词:村镇银行;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一、村镇银行基本情况

1.公司治理状况

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股东大会有12名大股东及一名内部职工代表共同组成;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薪酬管理委员会;监事会由3名成员组成、设一名监事长,两名监事独立履职;高级管理层由5名人员构成、其中行长一名,行长主管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经营战略规划的具体实施;副行长3名,一名主管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信贷业务工作,一名主管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营业业务工作,一名主管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内审合规、风险管控工作,监事长一名,监管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内部运营工作。内设职能部门4个,分别为内审合规部、综合管理部、业务管理部、营业部。

2.内控状况

为加强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内部控制,健全内部审计体系,2013年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根据上级监管部门要求设立了由高级管理层直接负责的内审合规部,并配备了相应的内审员。其部门职责是依据国家的经济法令、法规、金融方针、政策和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准绳,对全行内控制度建设的建立和执行、业务办理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监督和客观评价。

内审合规部坚持以业务经营为中心,以督促政策和制度落实为目的,以防控风险为重点。2014年针对对公核算业务、储蓄柜面业务、账务核对业务、结算账户管理及反洗钱工作、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信贷档案管理共计6个方面开展了内部审计。提高了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能力,有效促进了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的稳健发展。

3.经营指标情况

(1)贷款情况

截止2014年12月31日,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37%,完成年初计划的105.23%。累计发放贷款同比增长0.31%,其中涉农贷款余额占比86%。累计收回贷款同比增长13.16%。

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全行正常类贷款占比98.5%;关注类贷款占比1.05%;次级类贷款占比0.45%;不良贷款率为0.45%。

(2)存款情况

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全行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33,632万元,增长21%,完成计划的104%。其中储蓄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40,109万元,增长28%;对公存款余额比年初下降6,477万元,下降59%。储蓄存款占比97.7%,对公存款占比2.3%。

(3)中间业务、同业业务和票据业务完成情况

截止2014年12月31日,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18.2万元,减幅84.45%;同业存款余额较上年同期增加7,871.58万元,增幅34.96%。

2014年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未开展票据业务。

4.年度经营目标完成情况

(1)存款指标。截止2014年12月31日,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各项存款余额增长21%,完成计划的104%。

(2)贷款指标。截止2014年12月31日,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贷款余额增长20.37%,完成年初计划的105.23%。

(3)利润指标。2014年,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完成净利润计划的102%。

(4)利息回收率指标。2014年,全行贷款利息收入完成计划的100.74%。

(5)贷款回收率指标。贷款回收率为97.4%,比去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

(6)不良贷款指标。按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标准划分,不良贷款率为0.45%。

(7)营业网点布局指标。2014年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新增设支行,完成营业网点计划。

(8)“四防一保”工作情况。2014年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四防一保”工作全年安全无事故,完成计划指标。

5.经营方式及金融产品,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情况

(1)金融产品

2014年,面对整体经济增长缓慢的局面,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合理高效运用资金,并强化了信贷审慎经营管理,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促进了信贷业务的健康、稳步发展。一是发挥产品创新优势,不断做大信贷规模。2014年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惠农直通车”、“企得利”、“商易通”、“宅易通”业务品种开展良好。“办事效率高、法人机构地位优势突出、担保方式灵活多样、提供免评估、免公证贷款”已成为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信贷业务的标志性特点,在广大客户中深得好评。2014年,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累计为737户企业及个人提供信贷服务,共发放“惠农直通车”贷款45,464万元、“企得利”贷款29,614万元、“商易通”贷款22,099万元、“宅易通”贷款9,181万元。二是及时调整信贷政策,让利惠及广大客户。2014年,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从自身实际经营出发,根据市场利率水平变化、业务发展需求和同业竞争策略导向,综合考虑资金成本、风险、利润等因素,对贷款利率水平进行了2次灵活调整。根据不同客户对象、贷款品种、贷款方式、贷款期限、风险种类等,在进行成本、风险、收益等精细化核算的基础上实行差别化利率定价。对涉农贷款利率给予适当优惠,对其他贷款利率相应下调上浮幅度,切实体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

(2)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情况

①高度重视。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牢固树立保护银行业消费者权益的观念,认真学习银监会有关文件要求,挤出时间进行“发生紧急情况妥善处理客户投诉”演练,增强了依法合规经营意识,逐步建立健全了银行业消费者保护机制。顺利完成消费者投诉统计工作之后,尚未发生客户投诉事件。

②完善机制。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总结过去的经验和管理制度,明确客户投诉处理工作流程及时限,严格按照银监会有关客户投诉处理时限的要求,着力提升营业网点现场投诉处理能力和畅通客户投诉的受理渠道,建立专门的投诉部门和管理人员,如有客户投诉电话,负责及时的处理并上报到主管行长。明确首问负责制,要求各网点及相关人员及时妥善解决客户投诉事项。

③加强沟通。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保持与银行监管主管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加强客户投诉源头治理,深入分析客户投诉热点问题,有针对性予以改进有关银行业消费者保护机制。

6.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潜在风险

2014年,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各项经营指标和经营效益取得较高水平。但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存款结构不合理

2014年末,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储蓄存款占比97.65%,对公存款占比2.35%。由于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的银行卡及网上银行支付结算渠道欠缺,使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对公存款一直在低位徘徊,存款结构严重失衡,低成本资金占比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的经营效益。2014年9月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新系统正式上线,银行卡也在申请中,2015年随着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银行卡上线,支付结算渠道日益畅通,存款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也有所改善。

(2)传统业务模式仍占主导地位

银行卡及网上银行业务没有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业务发展,不能带动相关的中间业务收益,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开展,将带动相关的中间业务发展。

(3)利差空间缩小,经营压力增大

随着央行存款利率一定空间的浮动和贷款利率的放开,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目前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的存贷款利差空间比前几年明显缩窄,经营压力有所增大。

二、村镇银行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1.增强对粮食主产县和粮食生产企业的支持

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经过了五年多的发展历程,扶持了多家涉农企业,其中××粮食有限责任公司是该行在粮食生产领域的重点支持对象。××粮食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粮食收购、烘干、存储、销售等,注册资本人民币1000万元。2014年初,××粮食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综合多方面的信息资料认为2014年玉米将有一个较大的上涨空间,并且通过反复测算,计划收购玉米7,000吨,需流动资金约800万元,但该公司自有资金无法满足生产所需,故向该行申请抵押担保贷款300万元。

2.增强对当地特色农业的支持

苗木花卉产业带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辽北某地区富饶的沃土打造出了“全国第六,东北第一”的美誉。

××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是该项产业中的佼佼者,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看好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大力研发新型嫁接苗木品种,但培育要求条件比较高,需要建设近40个高科技无公害绿色大棚和购进相应的附属设备,培养观赏性价值更高的苗木。但因在资金运转方面出现一定的困难,于2014年9月向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提出贷款申请,该行在得知该情况后,行领导立即组织开展调研活动,积极的调配资金。相关人员快速、有效、合理地展开贷前调查、审查和审批等环节,决定向该企业发放贷款100万元,用于其承建高科技大棚,培育优良苗木花卉品种所需资金。

3.增强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支持

农业科技的研发是我国大力提倡的重点产业项目,可以说科技力量融入的多少是决定百姓能否快速奔上富强之路的法宝,粮食亩均产量若能得到提高,便可使农民种植粮食的信心大大增强。对此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同样给予资金支持,以××农资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该公司通过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综合多方面科技信息,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一批产量高、质量佳的农资产品,适合推广使用,通过反复测算,仍缺少资金300万元,此时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伸出了援助之手,为其发放300万元贷款,不仅农民种上了高产的种子,企业也得到了市场的开拓,使银、企、农三方共赢。

4.增强对农业市场体系的支持

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本着“抓小不放大”的原则展开市场营销,在“视小为宝”的基础上对形成规模的龙头企业给予资金投入。

地区苗木花卉产业的发源地,连带周边乡镇附应形成了苗木花卉产业专业生产区,该区域多以小规模分散式农户经营为主,几乎家家包地,户户种苗,形成了供、产、销一条龙的苗木商业经济网,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的加入弥补经济网络中各个环节连锁效应点的缺失,挪走“产”前的“绊脚石”,运来支撑循环的“经济点”,将经济点融入到经济网中形成供、贷、产、销四位一体的商业运作模式,对农业市场体系的调节起到了“经济杠杆”的作用。

5.支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

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也是市场经济改革推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对××干果加工厂的资金支持正是这一产业发展的体现。××干果加工厂经营范围及方式为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生产、销售等。因近几年国家对农村二、三产业的大力扶植,使很多农村中小型企事业得到了优厚的经济保障,××干果加工厂的经营者看好了这一前景,决定扩大生产规模,故向辽北某市某村镇银行申请贷款75万元。

现代农业行业研究篇4

建国至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先后进行了、建立合作社、成立等一系列变革,理论研究也主要侧重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与变革来展开,对农业企业化的研究尚属空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对农业企业化问题的研究也时断时续地贯穿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虽然研究大多是初步的,数量也不多,而且也没有引起理论界和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但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总体来看,对农业企业化问题的研究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在不同阶段,研究背景、出发点、重点等也有所不同。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确立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但在推行过程中也伴随着理论上的探讨和争论。有人认为,应积极发展农工商联合企业。这种观点认为,农工商联合企业有利于促进生产,可以满足人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为农业现代化积累资金,也有利于农业专业化、社会化以及发展商品经济等。发展的形式和渠道主要是以国营农场和为依托组建联合企业(肖毅为,1981)。这种研究大多立足于发展和社队企业的基础上,所以具有一定的时代烙印和局限性;也有人认为,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应发展家庭农场和新经济联合体。这种观点认为,家庭农场和新经济联合体具有自主性、灵活性、专业性、经济性等特点,对于发展商品生产、活跃农村经济、满足社会对农产品需要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作为农村发展的主要方向(许岢,1983;周德星,1983);还有人认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体制的巨大改革,但这还不够,还必须引导农户走专业化的道路,发展专业化农业大户,以提高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水平。这种观点认为,农业大户经营和家庭承包经营在性质上完全一样,但可以避免小规模农户经营的缺陷,有利于农业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集约化等,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应大力发展(孙仁,1983)。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农业经济增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但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局限性也日益凸现出来。在这种背景下,农业微观经营主体的改造问题又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议题。这一阶段对农业企业化问题的研究,不仅拓宽了研究范围,而且研究更加深入。主要集中在:(1)对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研究认为,家庭经营制度通过两权分离,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但形成的小规模农户经营格局,属于小生产的范畴,只能解决温饱问题,不足以塑造出一代商品生产者,不足以形成农业生产的优化规模,还需要以提高农业专业化、社会化、企业化为方向进一步探索完善的途径(罗伟雄,1986;王文彦,1988;宋伍生,1988;张锐,1989);(2)主张积极发展家庭农业企业。这种观点认为,家庭农业企业具有投资少、费用低、经营活、见效快、费用低等特点,是专业农户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形式包括纯农户办型、农户和农户或农户和企业联合经营型等(杨雍哲,1986;苗九如,1985;张德山,1985);(3)提出了农业企业化发展思路。一些理论工作者研究认为,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立是我国的第一步改革,但形成的小规模农户经营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农业专业化、商品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还必须进行第二步改革,改革的根本途径就是在农村培育农业企业,实行农业企业化(张其才,1985;宋伍生,1988;张锐,1989);(4)主张发展合作经济与专业合作社。一些理论工作者研究认为,应发展不同于公社化时期形成并遗留下来的并非真正合作经济的真正合作经济,发展重点应是各种专业合作社(乔长勋,1987)。除此以外,一些理论工作者还对农业企业化的条件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规模经营和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研究者认为农业企业化必然是规模化生产经营,而这又以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农业为前提,所以,必须采取各种措施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黄河清,1986;王代,1986)。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尤其本世纪初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并不断完善,同时,中国不仅面临如何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问题,而且还面临如何应对加入WTO后发达国家现代农业企业激烈竞争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农业微观经营组织改造问题再一次引起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一些理论工作者把农业企业化作为改造农业微观经营主体、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主要有:(1)关于农业企业化必要性的研究。主要有两个研究视角,一是从农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论述农业企业化的必要性。认为农业企业化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必由之路;二是从某个特定方面如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专业化和商品化水平等方面论述农业企业化的必要性(许志平,1993;王洪昌,1997;胡鞍钢,2001)。(2)关于农业企业化条件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关于资金、土地、劳动力、企业家等农业企业化要素条件的研究。认为推行农业企业化需要具备一定的资金、土地、劳动力尤其是高素质劳动力和企业家等条件,创造这些条件是推行农业企业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关于市场环境条件的研究。认为只有具备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其机制,尤其是具备完善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资金市场以及劳动力和企业家市场,农业企业化才具有实行的可能性(李录堂,1998;胡鞍钢,2001)。(3)关于农业企业化模式的研究。这类研究有规范性研究,也有实证性研究,提出和归纳了一些农业企业化理论和实践模式。如陈彤(1995)提出了“农户经营企业化—农场制度—农业企业集团”三元结构模式、张杭(1995)提出了“农场化”模式、胡鞍钢(2001)提出了“农户联合经营”、“委托经营”、“合作经营”、“公司经营”等四种企业化模式等。(4)关于农业企业化制约因素及对策的研究。一些理论工作者研究认为,制约农业企业化的因素主要是土地流转缓慢、农业资金不足及来源有限、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农业企业家匮乏及缺少来源等,应以促进土地流转为目的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改革农村金融组织并强化和完善政府投资机制、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采取多种形式多层次地选拔培育农业企业家等(胡鞍钢,2001;何劲,2002)。(5)关于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的研究。一些理论工作者和研究机构通过对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的实证研究后认为,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可以把资金、工业管理理念与经验、技术与人才等引入农业,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因此,应制定相应政策给予引导、规范与扶持(农业部农村改革实验区办公室,1995)。

我国关于农业企业化问题的研究,以农业制度改革与发展实践需要为根据,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不断深化研究内容,拓展研究范围,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研究内容比较分散,还没有形成完整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系统性研究成果,从而使所提出的发展思路和具体对策建议也缺乏系统性,要么过于空泛,要么顾此失彼而难以付诸实践,要么只针对解决特定问题而难以解决全局问题。有关农业企业化模式的研究,实际上也大多是对实践发展形式的一般性描述,缺乏建立在我国现实基础上的规范性理论构想,所以难以形成推行农业企业化的整体性方案,降低了研究的实践价值。因此,在现有基础上,理论工作者还应进一步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

现代农业行业研究篇5

关键词:农业科技情报;服务;农业科技创新;中央1号文件

中图分类号:F303.2;G353.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1-4948-04

2012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这既为未来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情报研究是以农业科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借鉴情报学的方法,通常对反映一定时期某一课题领域进展情况的文献情报进行分析和归纳,并以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提供专题情报或系统化的浓缩情报,以了解该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农业情报研究的服务作用。本文通过对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形式进行分析,提出了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的几个主要领域,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1开展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必要性

农业科技创新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农业生产者等。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开展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按各类参与主体的需求提供形式多样的情报服务,对支撑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指引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1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乃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都需要政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制定切实可行、针对性和时效性强的支持政策,也就是科学决策。科学决策必须以大量准确、及时的情报为基础,这就需要开展面向政府部门的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和服务[2]。如北京市正在稳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同样离不开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支撑作用。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是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标志,需要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引领和服务支撑。农业科技城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为突出特征,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总部研发机构在城内聚集。作为现代服务的一种,面向农业科技城开展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既有利于各类总部机构科学地进行科技研发和生产经营决策,把握好发展机遇,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也符合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特征要求。

1.2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为科技创新指引方向

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更是如此。只有牢牢把握住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才能使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真正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当前,科研院所和高校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单位,对某一地区乃至全国的农业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水平提升负有重要责任。要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就需要迅速、准确、全面地了解国内外农业科研发展的前沿和动态,需要及时准确的科技情报[3]。另一方面,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共同参与,各类创新主体竞相发展的多元化新格局已基本形成,各类主体对有限的科研资源竞争日趋激励。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实现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有所突破,这同样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最新的农业技术、发展前沿和科研动态,寻找新的创新点。

1.3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为农技推广创造条件

现代农业是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技术装备,实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达到较高科技水平的农业。要满足上述几个方面的条件,仅靠加强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远远不够,还需做好相应的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工作。进一步说,需要实现农业科技的快速普及和农民素质的显著提高。而这两方面的实现都离不开系统性、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情报研究。一方面,农业科技的快速普及离不开情报服务。目前,农业仍是国民经济中的弱质产业,整体科技素质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规模效益低,抵御风险能力弱。科技推广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在科技推广普及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情报研究的作用,把握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确定适宜的科技推广途径,并了解科技推广普及的进展和效果,从而推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农民素质的显著提高离不开情报服务。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是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只有农民素质提高了,现代科技和装备才能得到应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才能得以实现。以北京为例,虽然近几年京郊农村信息化的大力推进已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乡“数字鸿沟”问题,现代远程教育、爱农驿站、文化共享等工程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但是,仅仅能获取大量信息还不够,还需要帮助农民甄别、处理这些信息,并教会他们如何寻找和利用对他们有用的信息。这就要依靠进一步的情报研究来加以解决。

2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主要特征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是专业化情报研究的一种,在职能、内容和领域方面既具有情报研究的共性特征,也体现出自身的特殊性。

2.1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功能具有复杂性

一般来说,情报研究主要具有三项功能:①综合功能,即情报研究可通过对相关情报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与综合,为服务对象提供高度概括性、系统化的情报资料,以节省他们查阅文献资料的时间和精力。②预测功能,即情报研究可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等领域在过去某一时间段内的发展、演变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采用适当的方法,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产生的影响。③决策功能,即指以综合研究和预测研究的成果为基础,针对某一现实问题提出实施方案和对策,为决策者提供必要的参考。

农业科技情报研究除具备上述三项功能外,还具备引导和教育功能。引导功能是指农业科技情报研究跟踪国外农业科技发展前沿,能让国内科研工作者及时了解和把握某一领域科研动态和重大科研进展,以便快速做出反应。教育功能是指农业科技情报研究还需要把专业化、抽象的科技知识加工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字,提供给基层的农业生产者,从而为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2.2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服务对象具有多样性

情报研究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和企业,其中,对政府主要发挥决策功能,为政策制定提供情报支撑,对企业主要发挥预测功能,为经营决策提供竞争情报和市场预测分析支持[4]。相比之下,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服务对象更加多样,除了政府和企业外,还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对高校和科研院所主要发挥综合功能。而且,由于农业产业链涉及生产、运输、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参与主体也相对较多,对不同的主体农业科技情报服务发挥的功能存在一定差异。

2.3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目标具有单一性

虽然不同的服务对象对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需求不同,但是,从农业产业链整体来看,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现代农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对政府而言,发展现代农业以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和保障食品安全是长期战略目标,而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以支撑其做出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决策;对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言,加强自主创新和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是其主要职责,也是发展需要,而自主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的最终结果就是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同样,农业科技情报研究也可以为此提供支撑;对企业而言,现代农业的发展意味着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以帮助他们把握商机;对农业生产者而言,现代农业的发展将会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而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可为其先进技术的应用创造条件。

3农业科技情报研究的主要形式

从实践情况看,农业科技情报研究主要采取如下几种形式来为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服务。

3.1农业科技前沿追踪

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选择国内外的农业热点问题及关键技术,通过文献分析、文本分析、数据挖掘等研究方法,重点针对国内外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综述报告、专利信息等科研成果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挖掘,形成具有导向性、前沿性、客观性的科技追踪报告和技术研发全景分析报告等,并结合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入领域专家进行分析评述,为科研部门及农业主管部门领导提供科技动态参考。

3.2农业科技专题调研

结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开展农业科技创新需求调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调研、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效果调研、农技推广体系调研、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需求调研等多方面的专题调研服务,形成客观、准确的调研分析报告,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3.3农业科技定题跟踪

选择国内农业科技领域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定题跟踪。根据项目执行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求,提供定题推送服务,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根据项目的需要,通过对大量期刊、书籍、调研报告等文献资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分析、总结和研究,综合该领域权威专家意见,协助完成关于项目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的综述报告,便于科研人员快速、及时跟踪在研项目或本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3.4农业科技文献计量分析

利用数字资源和数据库平台,运用文献计量学理论与方法和现有的数据挖掘工具,对海量文献中的特定研究领域或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进行跟踪与分析,从文献发表数量、文献质量、趋势、分布、学科优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多角度地展现其科学研究的成果或特定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形成详细的全景分析报告,提供给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部门,以达到帮助科研管理部门摸清机构科研水平,辅助科学研究人员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的目的。

3.5农业科技政策分析

通过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把握基层农业科技政策需求,了解已有农业科技政策的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效。为有关部门完善已有政策或制定新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3.6农业发展宏观形势研究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开展农业发展宏观研究,包括农业宏观发展战略、农业发展形势分析、农业发展规划、农业发展模式和机制等方面,帮助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及时了解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和趋势。

4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领域

围绕2012年中央1号文件(下文简称“1号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结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为目标,建议主要在如下领域开展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工作。

4.1重点做好种业科技创新的情报研究

1号文件突出强调要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指出要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创新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创制改良育种材料,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这无疑为从事种业科研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为针对种业科技创新的情报研究创造了条件[5]。针对种业科技创新的需要,可以进行国外种业科技前沿追踪、特定品种推广应用效果专题调研、重大子种科研课题定题跟踪、种业科技创新文献计量分析、种业科技发展政策分析、种业发展形势分析等研究,为新型种业体系的构建提供支撑。

4.2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相关政策分析研究

针对1号文件中提到的“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等内容,借鉴国外农业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国内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机遇和挑战等内容,面向政府开展相关政策分析研究服务,为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4.3进行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专题调研

1号文件强调,要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着力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技推广体系一直存在“线断、网破、人散”的问题,虽然近几年政府对此采取多项措施,但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因此,要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只能通过专题调研了解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真实情况后,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措施。此外,文件还提出要实现农技推广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这同样需要通过专题调研来摸清两者工资收入之间的真实差距。

现代农业行业研究篇6

目前针对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研究是一个新课题,学术界对此深入研究较少,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框架。除了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很少有国家专门研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问题,粮食生产核心区在国际上被称为农业区建设或者农业区域化布局。王景莹[1]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从国际比较来看,各国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国在农业区域化、专业化过程中,根据各自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环境,都打破以州或是省的行政界限,以县或是区为行政单位进行分区,紧密结合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过程,促进了农业、农村和农民三者互动发展。从加强各个区域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研究切入点,发现各个国家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包括: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商品粮棉生产基地建设,林业生产基础和防护林建设等内容[2-3]。Roberto[4]针对开垦荒地、选育良种到改造农业基础设施、增加灌溉面积、提高粮食加工储藏能力、完善粮食市场流通环节以及鼓励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新科技等具体环节进行研究,明确规定了农业科技投资导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提出了粮食主产区、粮食集中产区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等区域的发展概念,从国内研究看,粮食生产核心区是中国近几十年通过实践研究提出的新概念,针对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研究较少,主要从宏观和定性两个层面进行简单分析,而针对粮食生产的区域优势研究和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产业化、农业发展等方面研究较多,现将粮食生产核心区研究综述如下。

1.1粮食生产核心区相关问题的研究

谈琰[5]从宏观层面,分析了粮食核心区建设政策出台背景、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中国粮食核心产区建设执行层面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杨邦杰等[6]通过对东北地区的调研,提出了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构想,以黑龙江为例,分析目前黑龙江粮食核心产区的建设情况,发现土地整理标准低、种粮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等因素制约了黑龙江省成为中国粮食核心区的进程;王景莹[1]以河南省为例,在2008年‘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粮食核心产区的政策背景下,深入研究了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划分与建设,构建划分指标体系,选择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指出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划分与河南省农业厅划分不合理处,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1.2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杨春等[7]总结了河北省创新粮食生产技术,从而达到粮食产量提高的实践经验,对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丰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平作炎[8]通过分析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力度,试图建立保障利益机制,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稳定了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现代农业发展;赵春雨[9]从中国省区、三大地带以及区粮食生产区域3个方面,选择生产集中度、重心演变轨迹的研究方法,总结了生产区域的特点及规律,展开研究了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罗万纯等[10]利用面板数据,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和计量经济检验,分析了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得出人均耕地面积、粮食单产和非农收入比重是重要因素;伍山林[11]采用粮食生产综合指数,对中西部地区的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特征进行描述,实证分析得出人均耕地资源与非农产业就业接力是主要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含义。蔡文著[12]分析了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方面的基本特征,基于国外典型的不同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中国不同地区的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崔凯[13]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方法)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进行分析和评价,比较分析粮食主产区各个时期、各个地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对于正确掌握粮食主产区现代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蒋和平等[14]针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东、中、西部四个层次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出全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蒋和平等[15]、崔凯等[16]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方法,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比较中国农业现代化整体和区域发展水平。

2现代农业研究

2.1现代农业内涵、特征与理论基础

不同学者根据‘1号文件’,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对现代农业的定义给出了不同的理解,拓展了现代农业内涵,提出兼顾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前提下发展现代农业。将柏振忠[17]、孔祥智等[18]、陶武先[19]、刘燕华[20]、戴小枫等[21]学者的观点综述如下:大多学者通过分析传统与现代农业的内涵区别,发现现代农业的发展是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变革,注入现代农业新的要素,不为实现发展目标、产业功能、实现价值取向、经营方式等的转变,逐步走向商品化、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农业。由于中国农业发展滞后,发展现代农业面临一些问题,张建华[22]从微观、宏观层面总结了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不同模式,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指出中国农业需要选择具有中国与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马晓河[23]认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科技水平低、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发展进程;王碧峰[24]认为农业的资源性约束、产业化水平低、农民素质不高和科技创新能力基础设施条件差等问题,成了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导致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劳动生产率低、科技推广缓慢等现象依然存在。刘喜波等[25]分析并梳理国内外众多的现代农业发展理论基础体系,认为由农业经济、农业发展和农业生态三方面理论构成,其中农业经济理论代表性理论的有农业区位、农业比较优势理念等;农业发展理论包括城乡统筹理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等;农业生态理论主要包括生态位理论、循环农业理论和可持续农业理论。祝华军等[26]利用“短板”原理,分析认为一国的农业发展内容与模式是由自然、生产要素资源直接决定的,其中,现代农业发展的程度受所有因素中最短缺资源的因素影响;杨兰根[27]认为人均土地资源是发展的“短板”,决定了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质量,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曹承忠等[28]指出制度基础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用科学技术手段装备现代农业,明确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尹成杰[29],蒋和平[30]着重探讨了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途径、基本思路与发展模式,认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不同国情,选择建设重点,完善长效机制,从而确保现代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2.2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是不断变化的概念,在全球化过程中,通过总结不同国家的发展模式,以期为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稳定发展。(1)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根据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式的不同,柏振忠[19]总结出了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模式有3种。根据不同的自然资源和外部环境条件,李滋睿等[31]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日本、荷兰3个发达国家的3种现代农业模式;对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情况,孙浩然[32]、项仁学[33]、孟蕾[34]综合考虑发展路径、自然资源和外部环境条件因素,总结出了三种模式:一是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模式;二是规模型、机械化、高技术模式;三是生产集约加机械技术的复合型模式;蒋和平等[35-36]根据两国的基础条件,介绍了巴西、日本两国建设农业的内容、特点及存在问题,为建设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借鉴。(2)中国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结合中国国情,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利用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摸索大量建设案例,找出不同地区现代农业建设的途径和模式。许开录[37]根据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差异化、区域化、特色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才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互动并举的发展道路。崔凯等[13]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方案,从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角度,归纳和总结了4种主要模式;孔祥智等[38]考虑到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将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分为4种现代农业模式;李洪山[39]、宋再钦[40]分别从中部应采取产业集聚和东北提高土地适度规模的2个方面来发展各个地区的现代农业;詹慧龙[41]运用指标评价法,对中国各省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将中国划分为都市型的现代农业、高效外向型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主导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型的现代农业、生态和特色型的现代农业5个现代农业发展类型区;朱明[42]将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模式归纳为发达类型、较发达类型、发展中类型、欠发达类型和不发达类型5种。其中,发达类型指农村人均纯收入多于6000元,乡镇企业数量较多,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发展中类型指农村人均纯收入2500~4000元,城乡差距仍然很大,乡镇企业有所发展但还未充分发育;而不发达类型则指许多农村还处于贫困和刚刚解决温饱阶段,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

2.3现代农业发展的评价

现代农业评价作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不同阶段,特征也不同。农业部农研中心、杜华章[43]、马秋芳[44]分析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制定阶段性指标,构建现代农业的指标体系理论体系,反应出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且存在区域差异性,为加快区域化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理论指导。辛岭等[45]利用专家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评价模型组测算模型,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得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整体上升趋势明显,东中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依据此情况提出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对策;罗其友[46]通过建立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模型和评价方法,对中国农业发展区域的划分和协调性进行了评价,探讨了中国不同农业区域的主导功能定位和制度变革方向。

2.4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方法

洪艳等[47]在对现代农业集群发展综述的基础上,参照SWOT态势分析法对中国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内部资源的优势与劣势进行战略分析,提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应实施构架和延伸产业链的专业化战略;杨卫民[48]以分析农业机械化发展竞争力为切入点,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竞争力,基于SWOT分析方法,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竞争综合评价,为提升现代化农业竞争力提供了针对的对策建议;闫超德等[49]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变量和农业综合生产力的灰色关联度计算和分析,确定了不同变量对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影响程度,总结影响河南省现代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因素;董艳等[50]利用比较优势研究方法,对中国各地区的粮食、经济作物、畜牧业和水产业所具有的资源优势进行比较优势分析,这对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3结语

现代农业行业研究篇7

针对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农业衰退风险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城市现代产业对农业的改造机制。农业是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没有农业剩余,也就不可能有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素质的提高。这也就是说,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应有之义。因此,我国在二元结构进一步强化的条件下,要加快城镇化发展,就必须建立城市现代产业对农业改造的机制,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

一是建立现代农业技术的研发机制。城市现代产业对农业改造的重点是提升农业技术含量,不断培育农业新品种,以品牌产品带动农业发展。这就要求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技术研究开发上,要在重视城市产业技术开发的同时,高度重视农业新技术的科研开发,实现城乡产业技术研究开发的有机统一。①政府要加大农业技术研究机构的支持力度。建立基础性农业科技开发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实现基础性农业科技研究开发经费财政全额拨付机制,增加财政科研经费投入中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投入的比例,重点支持生物工程技术、农作物品种改良与畜禽水产育种技术、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灾变预测和控制技术、农副产品加工贮运和保鲜技术、设施农业和工厂化农业技术、农业管理和信息技术等现代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把重视农业高科技技术开发和发展与重视农业应用技术有机地结合,既站在国际农业先进技术的最前沿,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农业技术,又重视应用基础研究开发,优先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或有明显应用前景的基础性研究,加大实用性农作技术的创新力度,从而使得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太空农业、基因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和网上农业发展。②建立科学的农业科技评价体系。当前我国农业大学研究机构中的激励评价体系非结构化,专业利益驱动化,严重影响农业科技研究,排斥综合性、应用性研究与开发。为此,必须打破目前以论文及获奖作为农业科技人员晋升与发展主要指标的农业科技评价体系,建立一个有利于促进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长效机制。③鼓励农业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究开发与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相结合。在国家、省和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的改革中,除从事基础性科研的所、室外,应用性研究院所都要采取与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相结合的措施,使科研人员深入实际,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加大农业科研的针对性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版权所有

二是建立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农业科技推广机制是现代城市产业对农业改造机制的关键环节。因此,进一步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是城乡现代产业改造农业的内在要求:①改革目前的乡镇级农技推广组织体系,在县级区域内建立跨乡镇的区域性中心农技推广站。区域中心站的建立将改变以往乡镇农技站小而全、力量单薄等弊端,有利于整合资源,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水平,促进农业规模发展。②优化农技推广机构的服务职能。将农业其他专业与现有农技站职能合并至区域农技站,成为能够对农民进行综合服务的推广机构,由以前狭隘的农技推广变为广义的农技推广,并使之成为其他进行有偿农技服务团体(企业)的监督管理机构。③对区域农技中心站进行信息化建设。将区域中心站建成放大的窗口、扩展的平台、延伸的网络,把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成为农业信息体系,将政府、科研单位、龙头企业、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种养大户、农机大户、乡镇农村联结起来,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权威性。④加大农业技术市场建设。通过建立农业技术市场和网上农业技术产品交易市场,为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民营科技企业的成果转化与市场化提供便利条件和保障,同时对发展民营农业科技服务组织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起到推动作用。

三是建立城市产业对农业改造的政策扶持机制。现代城市产业与农业融合是防范城镇化农业衰退风险的有效途径。现代城市产业与农业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现代城市技术对传统农业改造、现代城市企业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经营。对于城市现代技术对传统农业改造问题,在前面已经分析,这里讲的城市产业对农业改造,主要是分析现代城市企业参与农业生产经营问题。要防范城镇化过程中的农业衰退风险,不仅仅是要用现代农业技术对传统农业技术进行改造,还应该促使城市企业参与农业生产经营,实现农业企业化生产和农业工业化产业链延伸,没有现代城市产业与农业的融合,只是局限于农业谈农业,在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升级中就会扩大农业的衰退风险。因此,政府必须建立城市现代产业对农业改造的政策扶持机制,对于直接投资于农业生产经营的企业要实行技术改造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贴息贷款、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措施;对于进行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不但在贷款贴息、税收减免、土地使用等方面进行优惠,而且政府可以成立龙头企业发展基金,根据企业与农户利益的关联程度和企业效益进行资金支持;同时,也鼓励农户按法定程序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城市企业,与城市非农企业形成股份公司,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这种城市产业与农业的融合,尤其是农户直接作为城市非农公司的股东,是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化转型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城市现代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城市现代产业与农业融合,增加了农业增值链,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促使农民按照现代企业要求进行生产经营,有利于农民成为现代化职业农民。

现代农业行业研究篇8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劳动力(人力资源)市场结构的研究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古典经济学派在市场竞争前提下研究劳动力市场,强调市场机制和市场性因素在决定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然而,约翰·穆勒和凯恩斯,他们曾公开反对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力市场具有竞争性质的学说,而倾向于认为劳动力市场具有非竞争性。20世纪60年代,P.Doeringer和M.Piore提出了二元人力资源市场理论,将人力资源市场划分为两个级别,强调人力资源市场的分割性,强调制度和社会因素对劳动报酬和就业的重要影响,标志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形成。

(2)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规律的研究

刘易斯(1954)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二元结构,即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和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并且,提出了著名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流动模式,并且将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1961年,拉尼斯和费汉发表了《一个经济发展理论》,论证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工业部门发展的作用,以及农业与工业均衡发展的关系。

(3)关于农业现代化理论的研究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1964年发表的《改造传统农业》一书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有赖于农业的迅速稳定增长,而传统农业不具备迅速稳定增长的能力,出路在于把传统农业发行为现代农业,即实现农业现代化。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要引进新的农业生产要素,这些要素可以使农业收入增加,从而使农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引进现代生产要素来改造传统农业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二、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农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

我国20世纪50年代起,关注农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对农业现代化的概念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表述和设想。学者们的研究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含义、特征与标准(李周等,1990;《中国农业经济学编写组》,1984;章宗礼,1980;李果仁,1992;范晋明,1997);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人们对现代农业特征的认识因时而变,与现代化的概念一样,也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②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系(周战强,乔志敏,2012)。③战略措施。(王广斌等,2002)。

(2)关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劳动力市场特征的研究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市场具有典型的非竞争性。具有代表性的有:“三元结构说”(朱镜德1999);“二元结构说”(蔡昉等2000、2003、2005);和“四元结构说”(朱农2005)。李建民(2002)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特征也有所不同。

(3)关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

①关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国内关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大部分是从教育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收入效应与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投资的生产功能等方面进行论证。(蔡坊,2005)(邹薇,2006)、(李伟,2001)和(李谷成,2006)。

②关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的研究。腾建华(2004)、程伟(2006)认为农村劳动力就业非农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偏低,造成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转移和就业,而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在于农村教育的滞后所导致的劳动力素质低下。

③关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路径的研究。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单调,人力资本存量偏低(张藕香,2006)。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完善投资形式。(白菊红,2004;罗明忠,2006)。

三、理论评价与启示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早已分别证明了人力资本投资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关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从单纯的产业发展视角进行研究,没有将其置于具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之下进行考察。以往的政策实施,从三次产业的角度,过分强调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强调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对农业的促进作用,忽视了农业自身的发展规律;从城乡发展关系的角度,过分强调城市发展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忽视了农村自身的发展活力。从具体的政策执行上,倾向于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水平”等非人力资本要素的开发来促进农业的发展,忽视了对农业发展中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然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研究农业现代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因此,从实践上,应探索一条通过增加农村人力投资存量、优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形式的新途径,以激发农村经济增长活力,充分发挥农村人力资本要素在农业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从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西奥多·W.舒尔茨.改选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87.

[2]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3]蔡昉.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分析——解释流动与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J].经济学动态,2005(1).

[4]张藕香.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地区差异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5]白菊红.农村家庭户主人力资本存量与家庭收入关系实证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6]李谷成.教育、健康与农民收入增长——来自转型期湖北省农村的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06(1).

[7]腾建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相关性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4(4).

[8]邹薇.农村地区收入差异与人力资本积累[J].中国社会科学,2006(2).

[9]雅各布·明尔.人力资本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