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企业文化工作总结8篇

时间:2022-06-13 22:22:16

企业文化工作总结

企业文化工作总结篇1

一、重塑企业形象,打造“”品牌。

集团公司的前身是工厂制形式的纺织厂。曾经有过的辉煌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已然暗淡。年企业改制之时,我们就深刻认识到,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走向市场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们首先确立了自己的经营理念:用户是衣食父母,质量是企业生命。强调的用户必须得到最佳的服务,必须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赢得用户的信赖,特别重视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起企业即服务的良好形象。为树立这一形象,我们专门在全公司展开了经营理念的学习讨论活动,并对有损形象的一些行为做出公开严肃的处理,提出谁砸企业的牌子,企业就砸谁的饭碗。其次,我们请专家为设计了公司图文标识和包装,各种场所、各种文具材料都印制了统一的图文标识。将过去产品白色包装袋改为现在的彩色包装袋,使客户在市场上一眼就能认出的产品,提升了企业和产品的美誉度。第三,我们把企业文化凝结在产品之中,让优秀的质量、优良的服务、为用户着想的经营作风都体现在“云中河”牌产品之中,使用户不仅得到产品,而且得到了文化,在用户心目中牢固树立起的形象。

二、培育“特色”的企业精神。

我们在大力倡导市场经济观念和现代企业意识的过程中,适时总结、提炼,形成了自己的企业精神——尊重、服务、卓越、自信。尊重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企业的着眼点在于尊重员工的人生价值,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从而形成一种以员工为中心,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的机制和使人奋发进取的文化氛围。服务,即用户必须得到最佳的服务,强调同用户建立长久的贸易关系;员工之间、上下工序之间,整个企业是一个服务链。卓越,即追求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提倡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任何事情都能办到能办好。自信,是体现人充满必胜信念的概括,只要相信成功,就会赢得成功。这一企业精神是在经过班组、车间及各分子公司的反复讨论和修改后形成的,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一经推出,便在全公司形成共识。我们又乘势组织各种形式的“精神”演讲会、文艺演出活动,在各种场所制作了统一标牌,使这一企业精神很快深入员工之心。当然,更主要的工作在于生产经营工作中贯彻落实这一精神。我们将之纳入“企业文化杯”中进行考核,凡是认真贯彻这一精神的典型人和事,都给予大力表扬奖励,凡是违背这一精神的人和事,我们都及时地予以批评和处罚。

三、用市场经济观念和现代企业意识给员工“洗脑”。

我们这个企业地处内陆省份、黄土高原,远离沿海开放地区,工业和市场水平都较落后,加之原来都是“国营老厂”,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员工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现代企业意识不强。这个问题成了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大障碍,许多改革措施员工不理解,难以推行。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企业虽然处在黄土高坡,但产品得走向市场,走向全国乃至全球。有道是什么样的匠人出什么样的活儿,没有市场经济观念和现代企业意识的员工,怎么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呢?为此,我们请来了大学教授,以脱产轮训的方式向员工讲授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规则,请省内外知名学者为管理人员讲授企业制度创新,请公司内外具有市场经验的专家讲市场实战案例。公司利用报纸、广播、壁报、黑板报等不厌其烦地宣传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企业制度。此外,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和各种考核奖惩办法的修改和重建,都体现市场经济法则和现代企业意识,特别是通过对各种大大小小的管理事务的处理,使员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风险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改革意识等大大增强。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四、以“命运共同体”为纽带凝聚人心。

如今,企业与员工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许多员工一家几代人都在同一个企业工作,“企损俱损,企荣俱荣”。但是,要把这种现实升华为一种凝聚力和战斗力,仍然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几年来,我们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企业重大事项都提出来让员工共同参与决策,增强企业管理的透明度,使员工感到企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公司和党委认真贯彻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一切工作都以代表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开展,真正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理想与企业的命运相一致,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把员工的利益、荣誉和企业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形成共同的价值趋向和行为规范。年秋天,是我公司经营最困难的一段时期,员工收入很低,一部分年轻员工有情绪,影响了正常生产。此时,共产党员和老工人主动站出来,现身说法,讲大局、讲长远利益,做年轻工人的思想工作,党委因势利导,以“命运共同体”理论焕发大家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的信念,终于使大家的认识统一了,心更齐了。通过这些工作,使集团的全体员工真正认识到“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价值。

五、管理从严,情感从真,创造“家”的氛围。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而企业文化建设也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某种意义上说,管理也是文化。这些年来,我们集团重新修订了大小几百项制度,几十项考核标准,都体现了一个“严”字。这些制度的贯彻和落实更是不折不扣,制度面前一律平等,严格执行已经形成风气。达不到管理岗位标准和完不成任期指标的干部一律挪了位,完不成生产工作任务的员工一律被“内部下岗”,出了质量事故按规定一杆子罚到底。我们的严格管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特点,被当地社会称为的“严文化”。当然,“严”的出发点是对员工深深的爱。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员工在目前社会条件下过得又很艰辛,我们从关心和保护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从严管理,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又非常重视关心员工生活和思想。去年,我们制定出台了《集团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其中第条专门规定了各级干部关心员工生活和思想的“九必须”,其中包括“五必访”、“七必谈”。限于篇幅,这里只举三例:每年中秋节、春节,我们都要对户困难员工进行慰问,送上白面和肉菜;机电车间一位员工因失恋而产生精神障碍,精神病院住了半年治不好,党支部主动把他接回来,从工作和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引导,半年后不治而愈;纺纱二车间一员工得了心脏病,无法支付巨额医疗费,工会、党支部号召全体员工捐款帮助,解决了他的难题,最近重回工作岗位。我们集团这种关心员工生活和思想的精神在当地有口皆碑,被称为的“家文化”。

六、长年坚持群众性企业文化活动。

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坚持长年开展各类企业文化活动,大体分公司、车间和分子公司、班组三个层次。每到大型节日,公司都搞综合性文艺体育比赛和演出,每月各分子公司和车间都有单项的文体活动,每半月班组都有小型的班组文体活动。活动的形式有书画展、健美操、歌舞晚会、体育运动会、演讲、拔河、诗歌朗诵、郊游、辩论会等。其中某些活动在省地多次获奖,我们既看重活动的水平,更看重群众的参与性及其中蕴含的团队文化价值。我们还坚持办好《报》、电视台和广播站,同时大力组办“文化长廊”和板报壁报等,使这些文化载体形成优秀的精神环境,增强员工热爱、建设的信念,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七、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辐射力。

通过几年来坚持不懈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我们感到企业的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和辐射力大大增强,对企业的脱困、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工作起到了强有力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凝聚力企业是经济组织,经济关系起基础性纽带作用。但是单纯依靠金钱来维系系统及员工,长期下去必然是一盘散沙,因此必须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发挥凝聚员工之心的作用。因为人不仅有物质需求的欲望,还有归属感和亲和感的欲望。这也算是我们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体会。年月,我们的营销员在香港接到一份外商订单,一算,效益很好,但质量和交货期要求很苛刻,公司领导为此犹豫难决。一线员工听说以后,自发讨论,最后联名提出啃这块硬骨头。经过全体员工不计报酬、加班加点、精心纺织,终于如期按质完成了这批货。其中表现出的凝聚力和工作热情,令公司领导十分感动。

激励力几年来,我公司广大员工在文化的鼓舞下,艰苦奋斗,勇闯市场,大胆创新,严细实恒,创造出许多辉煌的业绩,涌现出一大批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优秀员工来。几年中,产品档次连续上了三个台阶,生产水平一直保持全省先进水平,市场空间不断拓宽,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我们有山西省十佳营销员之一的刘俊,有在布机旁年无一日缺勤的省劳模李美仙,有一丝不苟、严格管理、勤政廉洁的“孔繁森式好干部”邢宝山。他们成为当代人的典型代表。

约束力当一个企业正气盛行的时候,这种精神氛围起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一些不良言行就没有市场,就不敢抬头。优秀的企业文化铺垫着积极向上的土壤,插撒着健康文明的种子,杂草害虫便没有生存空间。我们有些员工调往其它单位,都是佼佼者,社会上有一句话:的人再差也有个样哩。学校刚毕业的学生,父母亲愿意把他送到来工作,说“把娃娃送到对他好,我们放心”。在企业里,大家都在忙工作,有的人偶有空闲也不会扎堆闲聊,因为这很不入流,一般都选择看书学习。

导向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又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趋向。企业提倡什么、弘扬什么已形成风气,成为一种导向。年我公司开始“破三铁”,阻力很大,许多员工不理解,认为自己是“国家人”,岗位、工资、职务动不得。三年后,我们再“破三铁”,力度更大,更彻底,绝大多数员工不仅理解,而且积极支持,认为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因为员工的观念变了,计划经济头脑换成了市场经济头脑。年,我公司买回几十台电脑,应用于企业管理中,有的员工不理解,说这是瞎花钱。现在没人这样说了,因为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带来了明显的效益,而且现代企业意识在员工的心田里生了根。

辐射力企业文化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它会逐步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角落,发挥出无声而有形的作用。我们集团公司下辖个分子公司、个生产车间,还有一些单位,尽管体制不同,管理各异,但文化却是一律的,它对各条线、各个枝节都发挥着作用,就连市的老百姓也说:文化不仅影响着新建路(企业所在地),也影响着整个。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

第一,要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作用。今天,已很少有人持企业文化无用论观点,但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普遍不够。我们在这几年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同样遇到这样的矛盾,但事实作答:企业文化建设意义非常重大。当然,企业“三改一加强”永远是重要的一极,不能厚此薄彼。而且应认识到,两者之间具有相互渗透性、互补性和不可分割性,有些管理制度本身也是文化建设,有的文化建设也是管理工作。

企业文化工作总结篇2

一、营造“两个环境”,搭建企业文化落地平台。

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邹县发电厂建厂以来,不断汲取儒家文化营养,紧跟时展脉搏,秉承华电集团公司和华电国际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形成了以“竞和”为品牌的邹电文化。

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助推文化落地。邹县发电厂的“竞和”文化先后经历了“拼搏”文化、“争先”文化、“竞和”文化三个历史阶段。在每一个时期的企业文化阶段,该厂都注意将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和工程建设中,使文化力量发挥出了强大的凝心聚力作用。

企业文化萌芽时期的“拼搏”文化。从建厂到1989年,在当时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艰苦,山东省建设的首台30万千瓦机组工程建设和生产筹备任务异常繁重的大背景下,企业提炼形成了“团结拼搏,求严务实,爱厂爱岗,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作为该厂企业文化的雏形,这16字精神象集结号,曾无数次召唤职工们自愿跑到厂里“抢险”奉献;220千伏升压站电压互感器因质量问题发生爆炸,干部职工不约而同地奔向事故现场积极投入抢修。

企业文化发展时期的“争先”文化。从1990年到1999年,随着四台30万、两台60万千瓦机组的建成投产,邹县发电厂一跃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最大的也应成为最好的”成为企业干部职工的强烈要求和奋斗目标,“争先”文化提炼形成。这期间,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日臻完善,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党群工作都走在了电力行业前列。企业相继荣获山东电力首家安全文明生产创水平达标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一流发电企业等荣誉称号。

企业文化成熟时期的“竞和”文化。从XX年至今,企业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的战略高度,在认真学习领会华电企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了具有“竞和”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思想上的突破,先进理念的引领,卓越精神的激扬,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的创造力,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特别在百万机组建设过程中,“共建和谐工地、打造百万精品”、“品牌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口号,将各参建单位、所有参建者紧密地聚拢在一起,为工程建设营造了和谐凝聚、上下同欲、积极向上的内外部施工环境。两台百万机组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仅用了29个月零20天,机组投产后的各项指标和参数都达到、超过了国内、国际领先水平。

营造浓郁的人文环境助推文化落地。邹县发电厂的“竞和”文化体系主要包括识别系统、分支文化、文化品牌和企业故事四部分内容。企业识别系统又涵盖了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环境识别和听觉识别五部分内容。在工作生活中,企业注重通过企业领导人宣讲、组织企业文化知识竞赛、利用影视宣传、组织培训班和厂歌大赛等形式,使职工对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注重结合经营管理重点提炼分支文化。XX年年安全文化,2009年廉洁文化,目前,经营文化和检修文化正在提炼整理之中。

作为社会的细胞,邹县发电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身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树立邹电的“竞和”品牌。先后投资1600余万元,建设了一、二期废水深度处理系统,真正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对4台30万机组和2台60万机组分别进行了节能、脱硫技术改造;新投产的两台百万机组更是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全厂8台机组实现了全脱硫运行。公益事业方面,自XX年以来,在抗击“非典”、救助海啸灾区、“慈心一日捐”等活动中,企业捐赠各类善款超过百万元,被授予XX年年度“中国电力行业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特别在四川地区发生地震后,该厂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先后四次为灾区捐款,捐款总额近三百万元,以实际行动体现了“执中政和”的品牌内涵。

企业还善于从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从邹电人的长期实践和广大干部职工日常工作生活中,提炼与企业同存共荣的人物故事和事迹,并整理成《百万礼赞》、《奏响生态和谐新乐章》、《飞跃颠峰、耕耘希望》等一系列企业故事,编辑印发“竞和”文化系列丛书、举办“竞和”文化论坛等活动,在职工中大力推广,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

二、通过“三个转变”,确保企业文化落地实效。

杰克·韦尔奇曾这样评价改造企业文化的关键作用:“如果想要列车再快10公里,那只要加大马力就可以;但要想让车速提高十倍,就必须得更换铁轨。资产重组可以一时提高生产力,但若没有文化上的改变,就无法维持高生产力的发展。”邹县发电厂面对日益激烈的内外部环境,从未放松对企业文化建设规律的探求,通过转变不适应企业发展的文化模式,保持了企业高度的弹性,时刻充满着创新与活力。共3页,当前第1页1

一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从精神文化向管理文化的转变,解决了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地位问题。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来说,不是在企业管理之外重起炉灶,再搞一套管理体系,而是站在宏观的角度,从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现状着手,通过民主治企、奖评激励、监督约束、教育培训等各种管理措施,将企业的政工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融合在一起,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全厂的管理工作融合在一起,跳出政工部门“单打一”的操作模式,走出一条集约化目标管理、经济文化一体化运作的新路子。该厂积极推动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形成了完善的厂务(政务)公开管理体系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真正把尊重职工、信任职工、关心职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使广大职工充分感到了同在一个大家庭的温暖。每年开展一项贯穿全年的主题活动,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先后开展了“作风建设年”、“三德”教育、“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年”、“管理创新年”等主题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三级联动”效应,党支部负责宣传发动、制度措施、组织落实,党员带动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活动的扎实有效、有声有色,使文化力切实转变为生产力,有力推动了企业中心工作开展,促进了各项指标的逐步改进和管理的不断提升。

二是通过企业管理从经验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解决了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两张皮”问题。建设企业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启发企业经营者们的文化自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已经形成的企业文化规范融入到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使无形的经营管理变为有形的文件管理。为此,邹县电厂一方面抓好设备治理和环境治理,改革与健全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不断改进提高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逐步形成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岗位责任化。另一方面,注重职工的素质教育,抓好制度文化建设和企业形象塑造,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潜移默化地实现了经验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

三是企业文化建设由党委主导向党政共同主导、行政主要负责转变,解决了企业文化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问题。企业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企业实现改革发展和稳定,发挥着政治核心作用。企业文化必须要借助行政的力量加以推广落实,真正实现“软”文化的“硬”约束。邹县发电厂充分认识到,经营管理是行政的职能,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主体同样是行政的,作为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既应该发挥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同时也要发挥企业经营者的主导作用。该厂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率先做到由单一的思想教育向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转变;由“说教式”向符合心理规律的“诱导式”、“解惑式”转变;由单一说教向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约束转变。每年年初,厂党委、厂部与各部门签定责任制承包合同,把企业文化建设与行政工作一起部署、检查和考核,每月考核兑现,形成了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考核的经营责任制包保体系。正是通过企业主要管理者认识并充分发挥文化力的作用,运用经营管理理念、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等企业行为中这只看不见的手,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够不断深入发展。而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使邹县发电厂于XX年和XX年年分别被山东省和华电集团公司命名为首批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竞和”品牌的企业文化成果分别荣获全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特等奖和山东省企业经营管理科学创新成果奖。

三、夯实企业文化落地基础,做到“三个必须”。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向管理要效益是企业追求的不变目的。企业文化作为推动企业战略有效实施的措施之一,最终是为企业创效服务的。

首先,企业文化的“落地”必须落在战略重点上。企业最后的竞争是文化的较量,是文化力的竞争。而企业发展战略最核心的就是经营者的价值观、经营哲学和管理文化。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相融合,围绕战略发展目标不断更新经营理念,培育企业的文化力并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一流企业靠文化,二流企业靠质量,三流企业靠价格”。邹县发电厂作为华电集团旗下最大的电厂,已经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战略规划,在进行了企业文化的理念设计和宣传落实后,正着手企业文化的评价诊断等工作,力求实现企业文化的完善与提高。同时,注重运用企业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在分析企业文化建设所处的客观环境和把握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资源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从全局、战略的高度,实现经营管理和资源配置与企业文化的完美融合。在企业发展新的征程上,提出了“大而强,和而亲”的发展目标,既包含了企业的现实属性,又升华到精神层面,得到了干部职工的热烈响应,成为全厂上下共同的奋斗目标。

其次,企业文化的“落地”必须落在经营管理上。邹县电厂注重将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安全生产等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建立了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为重点的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建立了以状态检修为主、计划检修为辅,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分离的设备管理模式为主的设备管理机制;建立了科学的经营管理运作机制,率先在电力系统完成了“三标一体”贯标认证;建立了以“双向纳入、技能培训、绩效考评、动态管理、薪酬分配”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了完善的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构筑了具有时代特征和邹电特色的“三级联动”效应,凝聚了全厂干部职工力量,推动企业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共3页,当前第2页2

第三,企业文化“落地”必须落在关键环节上。企业文化“落地”的关键在于企业领导班子,而企业领导者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在邹县发电厂,企业以建设学习型团队为抓手,形成了“培训是职工最大福利”、“大培训”等理念,塑造了独特的培训品牌,成为了华电集团公司人才培养和培训的重要基地。党委中心组每月的集中学习雷打不动,把党的重要理论、上级决策部署作为学习重点,并广泛学习法律、科学、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把科学理论转化为促进企业发展进步的理论成果。同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开展“家庭助廉”教育活动、坚持廉政教育例会召开制度、重大传统节日设立廉政监督岗、把廉政教育课堂搬进监狱等,搭建了家庭教育、内部教育、外部教育“三个平台”,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上下联动的惩防体系共建局面。

企业文化工作总结篇3

一、营造“两个环境”,搭建企业文化落地平台。

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邹县发电厂建厂以来,不断汲取儒家文化营养,紧跟时展脉搏,秉承华电集团公司和华电国际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形成了以“竞和”为品牌的邹电文化。

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助推文化落地。邹县发电厂的“竞和”文化先后经历了“拼搏”文化、“争先”文化、“竞和”文化三个历史阶段。在每一个时期的企业文化阶段,该厂都注意将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和工程建设中,使文化力量发挥出了强大的凝心聚力作用。

企业文化萌芽时期的“拼搏”文化。从建厂到1989年,在当时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艰苦,山东省建设的首台30万千瓦机组工程建设和生产筹备任务异常繁重的大背景下,企业提炼形成了“团结拼搏,求严务实,爱厂爱岗,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作为该厂企业文化的雏形,这16字精神象集结号,曾无数次召唤职工们自愿跑到厂里“抢险”奉献;220千伏升压站电压互感器因质量问题发生爆炸,干部职工不约而同地奔向事故现场积极投入抢修。

企业文化发展时期的“争先”文化。从1990年到1999年,随着四台30万、两台60万千瓦机组的建成投产,邹县发电厂一跃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最大的也应成为最好的”成为企业干部职工的强烈要求和奋斗目标,“争先”文化提炼形成。这期间,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日臻完善,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党群工作都走在了电力行业前列。企业相继荣获山东电力首家安全文明生产创水平达标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一流发电企业等荣誉称号。

企业文化成熟时期的“竞和”文化。从XX年至今,企业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的战略高度,在认真学习领会华电企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了具有“竞和”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思想上的突破,先进理念的引领,卓越精神的激扬,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的创造力,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特别在百万机组建设过程中,“共建和谐工地、打造百万精品”、“品牌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口号,将各参建单位、所有参建者紧密地聚拢在一起,为工程建设营造了和谐凝聚、上下同欲、积极向上的内外部施工环境。两台百万机组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仅用了29个月零20天,机组投产后的各项指标和参数都达到、超过了国内、国际领先水平。

营造浓郁的人文环境助推文化落地。邹县发电厂的“竞和”文化体系主要包括识别系统、分支文化、文化品牌和企业故事四部分内容。企业识别系统又涵盖了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环境识别和听觉识别五部分内容。在工作生活中,企业注重通过企业领导人宣讲、组织企业文化知识竞赛、利用影视宣传、组织培训班和厂歌大赛等形式,使职工对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注重结合经营管理重点提炼分支文化。XX年年安全文化,2009年廉洁文化,目前,经营文化和检修文化正在提炼整理之中。

作为社会的细胞,邹县发电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身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树立邹电的“竞和”品牌。先后投资1600余万元,建设了一、二期废水深度处理系统,真正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对4台30万机组和2台60万机组分别进行了节能、脱硫技术改造;新投产的两台百万机组更是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全厂8台机组实现了全脱硫运行。公益事业方面,自XX年以来,在抗击“非典”、救助海啸灾区、“慈心一日捐”等活动中,企业捐赠各类善款超过百万元,被授予XX年年度“中国电力行业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特别在四川地区发生地震后,该厂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先后四次为灾区捐款,捐款总额近三百万元,以实际行动体现了“执中政和”的品牌内涵。

企业还善于从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从邹电人的长期实践和广大干部职工日常工作生活中,提炼与企业同存共荣的人物故事和事迹,并整理成《百万礼赞》、《奏响生态和谐新乐章》、《飞跃颠峰、耕耘希望》等一系列企业故事,编辑印发“竞和”文化系列丛书、举办“竞和”文化论坛等活动,在职工中大力推广,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

二、通过“三个转变”,确保企业文化落地实效。

杰克·韦尔奇曾这样评价改造企业文化的关键作用:“如果想要列车再快10公里,那只要加大马力就可以;但要想让车速提高十倍,就必须得更换铁轨。资产重组可以一时提高生产力,但若没有文化上的改变,就无法维持高生产力的发展。”邹县发电厂面对日益激烈的内外部环境,从未放松对企业文化建设规律的探求,通过转变不适应企业发展的文化模式,保持了企业高度的弹性,时刻充满着创新与活力。

一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从精神文化向管理文化的转变,解决了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地位问题。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来说,不是在企业管理之外重起炉灶,再搞一套管理体系,而是站在宏观的角度,从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现状着手,通过民主治企、奖评激励、监督约束、教育培训等各种管理措施,将企业的政工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融合在一起,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全厂的管理工作融合在一起,跳出政工部门“单打一”的操作模式,走出一条集约化目标管理、经济文化一体化运作的新路子。该厂积极推动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形成了完善的厂务(政务)公开管理体系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真正把尊重职工、信任职工、关心职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使广大职工充分感到了同在一个大家庭的温暖。每年开展一项贯穿全年的主题活动,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先后开展了“作风建设年”、“三德”教育、“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年”、“管理创新年”等主题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三级联动”效应,党支部负责宣传发动、制度措施、组织落实,党员带动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活动的扎实有效、有声有色,使文化力切实转变为生产力,有力推动了企业中心工作开展,促进了各项指标的逐步改进和管理的不断提升。

二是通过企业管理从经验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解决了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两张皮”问题。建设企业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启发企业经营者们的文化自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已经形成的企业文化规范融入到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使无形的经营管理变为有形的文件管理。为此,邹县电厂一方面抓好设备治理和环境治理,改革与健全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不断改进提高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逐步形成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岗位责任化。另一方面,注重职工的素质教育,抓好制度文化建设和企业形象塑造,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潜移默化地实现了经验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

三是企业文化建设由党委主导向党政共同主导、行政主要负责转变,解决了企业文化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问题。企业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企业实现改革发展和稳定,发挥着政治核心作用。企业文化必须要借助行政的力量加以推广落实,真正实现“软”文化的“硬”约束。邹县发电厂充分认识到,经营管理是行政的职能,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主体同样是行政的,作为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既应该发挥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同时也要发挥企业经营者的主导作用。该厂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率先做到由单一的思想教育向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转变;由“说教式”向符合心理规律的“诱导式”、“解惑式”转变;由单一说教向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约束转变。每年年初,厂党委、厂部与各部门签定责任制承包合同,把企业文化建设与行政工作一起部署、检查和考核,每月考核兑现,形成了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考核的经营责任制包保体系。正是通过企业主要管理者认识并充分发挥文化力的作用,运用经营管理理念、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等企业行为中这只看不见的手,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够不断深入发展。而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使邹县发电厂于XX年和XX年年分别被山东省和华电集团公司命名为首批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竞和”品牌的企业文化成果分别荣获全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特等奖和山东省企业经营管理科学创新成果奖。

三、夯实企业文化落地基础,做到“三个必须”。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向管理要效益是企业追求的不变目的。企业文化作为推动企业战略有效实施的措施之一,最终是为企业创效服务的。

首先,企业文化的“落地”必须落在战略重点上。企业最后的竞争是文化的较量,是文化力的竞争。而企业发展战略最核心的就是经营者的价值观、经营哲学和管理文化。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相融合,围绕战略发展目标不断更新经营理念,培育企业的文化力并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一流企业靠文化,二流企业靠质量,三流企业靠价格”。邹县发电厂作为华电集团旗下最大的电厂,已经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战略规划,在进行了企业文化的理念设计和宣传落实后,正着手企业文化的评价诊断等工作,力求实现企业文化的完善与提高。同时,注重运用企业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在分析企业文化建设所处的客观环境和把握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资源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从全局、战略的高度,实现经营管理和资源配置与企业文化的完美融合。在企业发展新的征程上,提出了“大而强,和而亲”的发展目标,既包含了企业的现实属性,又升华到精神层面,得到了干部职工的热烈响应,成为全厂上下共同的奋斗目标。

其次,企业文化的“落地”必须落在经营管理上。邹县电厂注重将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安全生产等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建立了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为重点的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建立了以状态检修为主、计划检修为辅,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分离的设备管理模式为主的设备管理机制;建立了科学的经营管理运作机制,率先在电力系统完成了“三标一体”贯标认证;建立了以“双向纳入、技能培训、绩效考评、动态管理、薪酬分配”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了完善的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构筑了具有时代特征和邹电特色的“三级联动”效应,凝聚了全厂干部职工力量,推动企业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企业文化工作总结篇4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廉政文化进企业工作机制。一是成立由局党委书记为组长、局长为副组长的廉政文化进企业领导小组,与各分管领导、责任股室分别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分解目标责任书,把廉政文化进企业的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到各责任领导及责任股室,形成由局党委统一领导,局领导班子分工负责,企业股牵头,其他股室通力协作的廉政文化进企业领导体系,为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提供组织保证。二是在广泛开展工作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按照县委、县纪委的具体要求,突出重点,加强廉政文化进企业工作指导,并与全县29户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签订了综治维稳、平安创建等目标责任书,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经常性监督管理,形成以各企业为基本单位的廉政文化组织网络,保持了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的有效开展。三是推进廉政文化进企业机制建设,加强廉政文化进企业工作指导,定期开展工作检查。

二、加强工作宣传,提高思想认识。随着国企改革主体工作的结束,我县非公经济得到了发展,目前,我县除德宏英茂景罕糖厂、陇把糖厂、甸川公司已建立党组织外,其他企业无党组织,大部分企业没有党员,部分企业个别党员全部挂靠乡镇党委党支部或隶属部门党支部。为有效推进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开展,局党委把加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放在突出位置,今年以来,按照廉政文化进企业工作要求,充分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非公经济座谈会、企业干部职工工商管理、技术培训以及日常工作等活动,相继在全县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中广泛开展了廉政文化进企业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了对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州县党代会以及中纪委全会精神的学习,宣讲了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党纪政纪条例、党员权利义务、社会主义荣誉观等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广大企业业主及员工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廉政文化进企业工作的思想认识,增强廉政文化活动进企业的工作意识,自觉组织和参与廉政文化进企业建设活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加强企业民主、法制建设,保障企业和员工合法权益,打击消极、腐败现象和不良行为,推动企业积极向上的文化事业,形成遵纪守法和充满活力的企业工作氛围,保障一方平安和社会稳定,通过学习教育,廉政文化进企业的基础思想工作基本形成,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得到了加强,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廉政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推动了我县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建立廉政文化进企业规章制度。为有效贯彻实施廉政文化进企业工作,我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步逐步推进。一是对全县相对稳定的规模企业,按照廉政文化进企业工作要求,建立企业党风廉政工作守则,聘请企业有一定影响力的同志担任廉政文化进企业的监督员和信息员,对企业党员职工的廉政情况进行监督,收集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廉政文化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不断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二是对正在建设的各企业,首先建立企业党风廉政工作制度,设立了廉政监督电话,把企业工作自觉地放置在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强企业建设工作的透明度。三是健全了企业党员职工学习制度,定期对企业干部职工进行廉政建设教育活动,提高他们对此项活动的认识,从而为廉政文化建设在企业的开展提供思想上和组织上的保证;四是完善企业服务制度,由各企业工会、共青团骨干人员成立便民服务队,为企业职工提供日常服务。

四、健全载体,建立廉政文化宣传阵地。一是通过企业大小会议向企业职工宣传“廉政文化”相关资料,发放廉政文化进企业公开信和宣传手册。二是在各企业设立廉政橱窗和宣传栏,把廉政格言、廉政公益广告和廉政漫画向企业广大职工展示宣传。三是将反腐倡廉方面的书报杂志送到车间和科室,在企业的职工文化园地中专门建立廉政文化园地。四是在企业宣传栏设立“反腐败警示录”专栏,将典型腐败案例挂在宣传栏上,通过案例分析,加强廉政建设教育。五是建立由企业职工组成廉情通报队,向广大职工宣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引导广大职工正确认识反腐败形势,倡导尊廉崇廉的企业文化,积极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五、开展活动,促进广泛参与。一是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积极开展争当“廉领导、廉助手、廉管家”活动,加强企业政务公开、厂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工作,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合法经营。二是定期开展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报告会,开展民主评议,认真听取职工群众意见建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三是每年开展一次由企业负责人向企业干部职工讲“廉洁从业、诚实守信”为内容的廉政课,引导企业廉洁诚信、依法经营。四是在企业宣传栏开辟廉政讨论专栏,引导职工开展职业道德大讨论,增强职工的社会公德意识。五是组织企业职工观看一些先进典型示范教育片和反面典型警示片,使之更加形象的了解廉政文化;六是适时举行以廉政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大力倡导企业职工“读书修德,以德律己”。

企业文化工作总结篇5

第一、制订下发了《*县邮政企业文化建设“深入普及和切实践行阶段”实施意见》和考评标准,做到企业文化建设规范化、制度化。为使江西邮政企业文化真正在员工中入脑、入心、入行,我们在办公楼显眼处和宣传栏内张贴、悬挂了具有时效性和有特色的内容,让职工一目了然。

第二、定期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教育培训工作。根据年初制订的工作计划,我局在5月份举办了第二期企业文化骨干培训班,有37人参加培训。同时,还派人参加市局举办的企业文化学习班。全局各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知识培训,我局还组织全局员工开展了企业文化知识考试,真正做到了把江西邮政企业文化知识深入普及到每一位员工。

第三、定期举行员工集体宣誓活动。在每季首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县局和分支机构同时组织员工开展集体宣誓,渲染了企业文化氛围,营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气氛。让每位邮政员工肩负起江西邮政企业文化的使命。

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增强员工的企业凝聚力、向心力,活跃员工业余文体生活,我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元旦期间组织羽毛球比赛、“三八”期间组织女职工座谈会和卡拉OK比赛,增强和活跃了节日气氛,“五四”举办了拔河比赛,增强了员工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并积极组织员工乒乓球选拔赛,在全市邮政乒乓球赛中,我局参赛的女选手获得全市女子单打第二名。

第五、动员职工积极参与企业开展的“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争创先进党支部、争创新农村服务文明局所”和评选“十件服务新事、十大服务明星”活动。为提高窗口营业人员和投递人员的服务水平,上半年组织开展了星级营业员的考评工作。同时,又开展了“优+”邮政投递员评比活动和“营业服务之星”评比活动。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于企业经营发展之中,有效地促进员工自觉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服务水平,争当“服务明星”。

第六、以人为本关爱员工。利用春节期间送温暖时机,走访慰问困难职工,为职工排忧解难,采取职工自愿接纳的形式,设立职工困难互助基金,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员工的“参与感和归属感”;组织全局39名退休职工体检,体现对老职工的关爱。为32名投递人员加办了一份意外人身保险,给投递人员送上一份安全与保障。

第七、积极开展各种劳动竞赛。为充分调动职工积极生,上半年在全局范围风开展了首季开门红劳动竞赛。荣获全市第一名,邮政储蓄和保险每季度开展一次竞赛活动,开展了量收系统“三确保”竞赛活动,通过系列竞赛活动,营造了员工中争先创优氛围,加快了业务发展。

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体会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我们感到收获很大,体会很深,启发很多。最主要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有明确的思路和目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内容多、覆盖面广并带有战略意义的庞大系统工程。建塑企业文化必须着眼全面性、注意继承性、发挥能动性、体现长效性,也就是说,要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和目的。否则,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局在实施企业文化建设之初,就客观理性地提出了“一年全面起步,两年升华发展,三年形成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年上半年,联系企业文化建设实际,提出了以岗位创建为基础的“抓亮点、创特色、上品位”的创建思路,使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活动融为了一体,达到了“互促双丰”的效果。

第二,必须坚持结合本企业实际来进行。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形成优秀的、有个性的企业文化,既不能关起门来盲目地创建,也不能机械地照抄照搬其它单位的做法,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目标,进行合理的扬弃和大胆的创新,从各个层面作全面科学的分析和规划,突出企业文化的个性和可操作性,建设有企业特色的文化体系。我局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每做一件事情,每搞一项活动,都要思考这样做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否有利于职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实事求是地塑造具有邮政特色的企业文化,从而防止和避免了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偏差,有效地促进和保证了安全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

第三,必须克服脱离实际的几种不良倾向。建塑企业文化既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更要尊重客观规律,结合实际来开展,特别要注意克服三种不良倾向,即急功近利的倾向;象抓一般活动一样抓创建的倾向;企业文化建设包罗一切的倾向。之所以有些人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上产生这样那样的偏差,就是因为只看到了企业文化丰富多彩的表面现象,而对深藏于内里的本质及深刻内涵不了解。在抓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防止走入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几个误区,才能有利于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也势必会有更加长足的发展。

三、企业文化建设下阶段的初步打算

从当前我局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看,尽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有很大差距,还有很多方面亟待加强和改进。为此,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创建力度,努力探索和实践符合企业发展战略、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体现员工根本利益、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新路子,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推进创建步伐。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职能部门的作用,狠抓动态创建的监督检查和考核,特别是抓住事关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强势推进,狠抓落实,力争再有新的进展和突破。

二是突出岗位创建,进一步深化精细管理。在不断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立足于岗位创建,不断巩固和发展现有成果。

三是搞好环境美化,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按照即定的规划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环境刷新和整治,并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投入,努力营造一个和谐优美、舒适优雅的工作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工作总结篇6

公司一直坚持“心系乘客,服务群众”的企业宗旨,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加强管理,克服政策不到位、资金短缺、油、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等困难,加大营运投入,扩大线网改造,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加快大公交建设步伐。作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公司立足公交的实际,通过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积极弘扬企业爱岗敬业精神,对内凝心聚力,对外创树形象,精心打造公交服务品牌,取得了一定成效,职工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改善,社会信誉有了较大提升。企业先后多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先进单位、模范单位。

以历史忆传统,启现代企业文化精神

2009年至今,结合过去发展目标和规划的基础,公司站在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完善创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吻合、与企业文化相承接的公交企业文化,确立了公司的愿景与核心价值体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压力和各种挑战,公司在努力完成运营任务的同时,始终把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做为公司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来抓,结合公司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符合公司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等各项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公司员工队伍素质、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规范了公司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开创了晋中公交公司跨越式发展的的新局面。

凝炼企业文化精髓,构筑精神文化体系

公司从实际出发,对企业的文化历史与现实进行全面回顾和提炼,结合总公司发展规划目标和生产经营点多、线长、面广、现场管理难度大的特点,确立了以人为本、科学创新的企业核心价值体系。

公交作为社会公益性服务行业,“服务无止境,满意无终点”的企业客户观,是我们为自己提出的首要要求。只有让市民满意,获取市民的认可、尊重、依靠、信赖,才能让公交成为市民的出行首选。为此,我们打造“市民出行首选公交”的十年愿景,积极践行“以和谐的理念凝聚员工、以真诚的微笑服务市民”的企业经营理念及“严谨、团结、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逐步形成了“用真情服务社会,以诚信创造价值”的企业价值观。在“心系乘客,服务群众”的企业宗旨的指导下,用“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的企业信念开展微笑优服活动,坚持“对社会负责,对员工负责,对股东负责”企业使命,积极完成营运任务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发展。 

以企业文化为主导,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公司加强健全和完善以企业文化建设为重点的企业培训体系,将企业文化基本知识、企业文化理念、职业道德等企业核心价值体系深化于每一位员工的内心。2010—2011年公司每月组织职工轮流观看《李强老师感恩讲座》、《周思敏老师礼仪讲座》,学习交通法律法规、驾驶员服务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等,组织公司管理人员参加《博才商学院<打造企业软实力>课程》等。通过此企业培训体系建设学习型组织,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根本保障。以学习力促进文化力,以学习力推动创新力,以学习力提升竞争力。通过深入学习,促使全体员工初步认知、认同和确立企业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促使职工的思想素质和精神面貌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不断提高和升华,企业的凝聚力、形象力、创造力、竞争力明显增强。

公司始终遵循企业文化理念,坚持以社会效益、群众利益为重,积极打造群众满意公交,成为市民出行首选。在市区所有公交线路实行残疾人、军人及65岁以上老年人优惠、免费乘车;对持卡乘车实行9折、7.5折优惠,公交的公益性日益增强;加强车辆的科学调度,将主干线路营运间隔时间,使群众出行更为方便快捷。

完善基础设施方面,在公交线路全部实行IC卡自动收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在车辆车厢GPS自动报站系统及车辆监控系统,提高服务档次和服务效率;进一步统一了各类标志标识的位置、制式,更换了可反光路标和腰牌,设置了老人、孕妇专座;对公交站名站序进行规范统一,确保市民乘车更为便捷;对候车亭加强了管理、保洁和亮化,极大地改善了市民的出行环境,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安全运行方面,制定出台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了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与职能科室和车队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实行重奖重罚;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完善各类安全服务设施和安全乘车宣传提示标语,排除整治各类安全隐患;采取基层自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一条线路进行动态检查,发现违规、违章现象,及时查纠。

开启文化阵地,打造强竞争力品牌效应

公司推出建设了公交网站,并积极将加强《公交简报》的发行。员工可以及时了解公交行业和公司的动态信息,并能从中学到更多的行业知识。乘客通过网站可以进一步了解公司概况,还能及时掌握出行的最优方案。公交网站及《公交简报》作为加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阵地,其中好人好事的宣传更可以做到鼓励先进,增强员工信心,鼓舞员工士气,推进公司优服建设。

公司每年三八妇女节和圣诞节定期举办晚会,对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扎实勤勉、真诚热情、文明守信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这种正面的树典型的激励措施,让全体员工进入一个积极进取,争先创优的正循环中。

企业文化工作总结篇7

就从面试说起吧,那天不小心闯入了二楼生产车间,隔着玻璃窗看到里面每个人都戴着帽子口罩,专心致志的工作。上到四楼,前台非常礼貌热情,走廊、办公室里看到大家相互间遇到都会点头微笑,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和睦的笑容。特别是孙总的笑容,还有柔和的语气,是那么的和蔼可亲。顿时,我在心里就认定这一定是个好领导,这家公司一定是个好公司。

刚开始上班,就赶上公司的一次大型活动——产学研基地揭牌仪式,我们又是准备会议物资,又是布置场景,同时还穿上漂亮喜庆的礼服担任礼仪。为了第二天的会议活动,我们中心的人个个都自愿留下来加班,忙得不亦乐乎,这正是体现了大翔人的工作作风,敬业忠诚才能高效。廖主管说这样的活动还不是最忙的时候,这让我感受到了公司强大的综合实力,也第一次体会到工作带来的充实感。每天早上按时起床,去食堂吃早餐,然后在操场排队做集团晨操,通过晨操可以振奋一下精神尔后开始一天的工作。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傍晚时分,跟同事一起散步,听着球场上传来拍打篮球的声音,仿佛置身在校园里。

在大翔工作很开心,每当自己投入了时间跟精力完成了一样工作时都会充满成就感,就像整理装饰完“工友和谐家园”,恢复了明窗净几的借阅环境,每次进入图书室都觉得分外温馨。

当然偶尔也会有不顺心的事,比如不喜欢去杂物间,因为里面物品乱七八糟的而且特别热,他们都称之为桑拿房。每次去里面找东西是比较无奈的事,因为物品摆放很杂乱,所以很难找,找不到又心急。直到有一天终于下定决心去进行整理,现在里面也变得豁然开朗了许多。最重要的是通过自己整理了一遍,便清楚了里面有哪些物资,放在哪个位置。在开心之余,心里也由生出几分愧疚,管理和熟悉公司的活动物质是作为企业文化文员最基础最本质的工作,不应该因为之前很乱就不去整理,不去整理怎么能清晰的知道有哪些物品以及摆放在哪呢?又怎么能在急需要用的时候立刻拿出呢?纵使呆在里面很难受,只要下定决心,一鼓作气,很快就能完成。以后在工作里一定不能偷懒,不能怕苦存侥幸心理,这是对工作极不负责的表现,也降低了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企业文化工作总结篇8

在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工作中,国网上海电力注重学习和运用好国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指引》,制定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旗帜领航·文化登高”行动计划和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实施方案,紧扣示范点创建标准,不断夯实创建举措,将文化建设的无形力量转化为队伍建设和推动工作的有形引领,增强一线班组(站所、部室)的凝聚力、战斗力与创造力,推动企业文化进基层、进专业、进管理。

一是强化主题传播。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指引》为遵循,通过会议贯彻、员工自学,辅以宣传栏、口袋书、屏保、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员工重点学习领会《指引》内容,强化新时代国网公司基本价值理念和发展战略的宣贯,确保企业文化价值理念传播全员、全方位、全覆盖,认知认同率达到100%。公司获得国网公司企业文化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

二是强化党建引领。一线党支部、党小组用好红色导图和精神图谱,积极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引导一线党员争做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传播者、优秀企业文化的实践者。依托共产党员服务队、架空线入地工程党员突击队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同时建设成为企业文化示范区和示范岗,在世界进口博览会保电、优化营商环境、架空线入地工程等重点任务中争当先锋,带动身边员工自觉践行企业文化。

三是强化融入中心。从安全生产、电网建设、优质服务、党建管理、创新实践等方面着力,通过创建促进各项中心工作开展,推进企业文化在一线各专业领域工作中的全面落地,让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公司宗旨等价值理念外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在现场可以看到、在岗位得以体现、在细节上表现出来,在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得以传递。挖掘员工履职尽责的内在驱动力,让员工理解做好本职工作就是践行价值观的过程,每项工作成果就是践行价值观的成效,使示范点创建与日常各项业务工作相融共进。

四是强化载体建设。以劳模创新工作室、QC小组、职工创新活动、青年创新大赛、科技创新“举手制”等为平台,鼓励一线员工积极开展各类团队创新实践活动,培养青年人才。通过“微型党课”“道德讲堂”等形式,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激励员工比学赶超。广泛开展岗位学雷锋等志愿服务活动和“市民修身行动”等弘扬时代新风的道德实践活动,促进队伍文明素养不断提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