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新型农村住宅设计8篇

时间:2023-09-03 15:18:30

新型农村住宅设计

新型农村住宅设计篇1

【关键词】新农村;住宅;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文章对我国新农村住宅建设的重要性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对新农村住宅设计原则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新农村住宅设计的要点进行了探讨。

二、我国新农村住宅建设的重要性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与农业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以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温饱问题已经不再是农村生活关注的热点。从现有的新农村建设来看,农民关注的是建房,农民对住房的需求呈日益增加的发展趋势。从现有农村农民对住宅的需求来看,农民对住宅的要求包括舒适、节能以及环保等等。住宅建设水平的高低对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切实的从根本上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同时,新农村住宅建设对推动农村精神文明水平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拉动内需,缩小我国城乡之间存在的差距。正因为新农村住宅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性,才应加强对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的研究。

三、新农村住宅的特点

新农村住宅由于使用功能较为复杂,所处的环境贴近自然和具有特色的乡土文化,因此具有五个特点:

1.使用功能的双重性

我国有九亿人口居住在农村(此处数据有待核证,2011年末统计局网站结果,中国大陆人口比例中城市人口已超农村人口,达到51.27%),广大的农民群众承担着全部的农业生产以及各种副业、家庭手工业的生产,这其中不少都是利用住宅作为生产活动的场所。因此,农村住宅不仅要有确保农民生活居住的功能空间,还必须考虑功能空间应兼具生活和生产的双重要素,同时还应该配置供农机具、谷物等的储藏空间以及室外的晾晒场地和活动场所。

2.持续发展的适应性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急剧变化必然会对居住形态产生影响,这就要求农村住宅的建设应具有适用性、灵活性和可改性,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避免建设周期太短,反复建设劳民伤财。

3.服务对象的多变性

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地域、村庄、族性有着不同的风俗民情。对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活习俗、邻里交往都有着不同的理解、认识和要求。这就要求在农村住宅的设计中必须针对服务对象,逐一认真加以解决,以适应各自不同的要求。

四、新农村住宅设计原则

1.经济性

在农村,住宅并不只是农民生活的场所,同时兼有一定的生产功能。所以如何能以更加实惠的价格提供住房给农民和如何提供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和仓储空间让他们用以生产和生活。成为了新农村住宅建设的首要原则。对农村住宅,我们更强调的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体现节约材料,节约用地,节约能源的“三节”原则。

2.适用性

农村住宅与城市住宅相比,农村住宅功能要求更多。如有些家庭人口众多需要更多房间;与他们的日常劳动息息相关的农具与其他器具的存放;收获的农产品存放;甚至有些家庭有个小作坊等。这些对新农村住宅设计是个很大但必须面对的考验。所以应以满足农村不同层次农家生活和生产需要为依据,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美观性

我国的传统民居,无论是在平面布局、结构构造,还是造型艺术方面,都凝聚着我国历代先民的聪明才智和光辉业绩,形成了各种风格特异的文化特征。但千百年的发展和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使我国农村居民的居住形态极其复杂。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夹杂使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差。脏,乱,差成了现如今农村的形容词。所以如何改变农村现有面貌和对风格各异的文化特征的保护,美观又不失个性是个不能忽视原则。

五、新农村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1.新农村的规划较单调,布局较死板。从以往我国农村住宅建设的情况来看,一般都注重住宅的实用性,没有注意规划和布局情况,现阶段我国许多新农村在进行规划时,依然采用横平竖直的建设方式,住宅的布局也以双并式和联排式为主。我国传统的建筑布局设计大都采用对称和横平竖直的方式进行建设,但这种形式多用于宫殿或者城市的建设中。但如果将这种建筑规划形式挪用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就可能使农村建筑的整体布局更加单调,并且失去了自然的气息。

2.农村主要为自建房,缺乏安全性。我国曾经鼓励农民进行自主建房,这主要是根据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但现阶段我国农民在进行自建房时,主要是依靠以往的建设经验,没有考虑到自然灾害和节能等问题。农民自建房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时为了省钱,有些农民会用拆房中的砖来建设新房,在建设的过程中会请一些收费较低、缺乏经验的建筑工人来建设房屋。通过对部分农村房屋的调查可以看出,对于贫富差异不同的农户来说,同一结构和造型的房屋,其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比较富有的农户会使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和较好的材料来建设房屋,贫困的农户则使用劣质材料来建造房屋,其质量根本达不到房屋的质量要求。

3.住房户型缺少实用性。我国新农村的住宅建筑设计应该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并且应该尊重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保证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被延续。中国的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外来建筑形式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我国只有对历史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才能够保证我国文化的延续性。

4.新农村住宅设计没有结合当地特点。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所以不同地区都具有各自的特点,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经济水平、气候和地形等方面,不同地区对住宅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但从大部分农村住宅建筑设计中能够看出,许多住宅建筑的目的只是为了居住,根本没有将当地的特点和优势体现出来,所以在进行住房建筑设计时,应该根据当地的特点进行设计。

5.农民能够选择的住房户型单一。通过对部分农村住宅户型的调查可以看出,农民能够选择的户型较少,一般只有三种以内。在新农村住宅建设中不能只注重速度而忽视了农民应有的权益。农村住房应该多体现家庭和地方的特色。

六、新农村住宅设计要点

1.新农村住宅应进行统一规划,使其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优秀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对改善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随意建设、模仿严重的状况有着重大的作用,它是改变村容村貌、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的重要因素。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短缺性资源,特别是在农村住宅的建设过程当中,更要以节约土地作为建设的宗旨,为农民的长久生存和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因此在新农村住宅设计时,要以合理规划作为设计源头,要清楚地告知农民建房的位置、修路的位置、工厂修建的位置等等,以此提高农村住宅的合理性、低耗环保型。

2.传统、美观大方作为新农村住宅的特点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共同结合是新农村住宅建设的特点,简单的说就是既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持,又要不限于传统文化的束缚,要进行创新。在传统的农村住宅中,每个区域有每个区域不同的地方特色,整齐的村庄、清新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田园风光似的住宅形式。那么结合广东地区的炎热、潮湿的气候特点,住宅的设计中应将通风、日照、景观作为重点考虑的对象,积极采用多种的遮阳形式,并将空间的心理及视觉需求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去,就形成了具有实用功能要求与美观的优秀的住宅。在进行体型和细部设计中,将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元素融入到建筑当中,这样就使建筑既能够保持住传统文明,又能吸收到现代文明的因素,达到新农村住宅特有的美观、传统的特点。

3.住宅设计要充分考虑建筑的节能和减排

在传统的住宅设计中,大多数的农民朋友对建筑的节能和减排不太理解,更不懂得如何节能,因此,在新农村住宅的设计中必须将这种设计理念融入进去,使住宅既具备基本的居住功能,又能够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1)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

在传统的农村住宅中,普遍使用粘土砖作为墙体材料,采用这种材料不仅要占用耕地,还要消耗大量能源,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在新型的农村住宅设计中,可以以粉煤灰、石粉、炉渣等废料作为新型墙体的主要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就地取材,不浪费资源同时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采用中空玻璃

在农村住宅中,普遍使用单层玻璃或者层玻璃,这种玻璃安装简单,材料来源也比较容易获得。但是与中空玻璃比较,有有很多性能都比较不足。如:中空玻璃可以减少辐射传热和传导传热、具有隔热和隔音的优点、可以抵御严寒同时也可防止内部热量流失等。因此,在新型的住宅设计中,应大力推广和使用此种玻璃。

(3)沼气池的使用

沼气池是一种新型的节能设施,通过近几年的实际证明,它给农民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好处。它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将农村人、畜以及农作物的秸秆作为原材料经过加工生产出来可以燃烧的绿色能源就是沼气。沼气有很多用途,它解决了农民的用燃问题,改善了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民发展养殖业等。

结束语

新型农村住宅设计篇2

关键词:新农村社区;住宅设计;要点

前言

我国有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解决好农村住宅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农村住宅的建设,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而且对于发展农村经济、节约土地、节约能源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的加大,新农村社区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为了建设好新农村社区,所做住宅设计应以促进农村地区发展为目标,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社会伦理、资源节约、经济、产业、土地、等多层角度来综合思考。

提高做好新农村社区住宅设计工作的认识

加强新型农村社区住宅设计工作,改善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促进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变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近年来, 新农村社区住宅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村庄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是,村庄住宅设计中还存在较多问题,村庄基础设施不完善、垃圾乱堆、污水乱排、村容村貌差,导致“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村庄布局散乱、住宅风格不协调、建设档次低,导致村庄建房先建后拆,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建新房不拆旧房,形成了大量的“空心村”等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因此,做好新农村社区住宅设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农村社区的住宅设计要点

改变农村传统住宅耗能、耗材、结构不合理的局面

引导农民按规划集中建设节能、节材、内部结构适合居住、外形美观大方的新型住宅。住宅建筑应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和美观的原则,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节约资源、抗御灾害等规定,体现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对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住宅或祠堂等应进行重点保护和修缮。住宅布局应以双拼式、连排式为主,积极引导公寓式住宅建设,限制建设独立式住宅。内部平面应做到动静分离、居寝分离、洁污分离和人畜分离,切实提高住宅标准。城镇郊区和人均耕地不足1亩的平原地区,每户宅基地用地不得超过134,人均耕地超过1亩的平原地区,每户宅基地用地不得超过167,山区、丘陵区每户宅基地用地不得超过200;小户住宅建筑面积不超过180,大户建筑面积不超过250;建筑基底面积不应大于宅基地面积的70%;层高不宜超过3m,底层层高可适当增加,但不应超过3.6m。

(2)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功能布局

对农村住宅进行设计时,户类型、户结构、户规模是决定住宅套型的三要素。除每个住户均必备的基本生活空间外,各种不同的户类型还要求有不同的特定附加功能空间;而户结构的繁简和户规模的大小则是决定位宅功能空间数量和尺寸的主要依据。例如:种植粮食、蔬菜、果木及饲养家禽家畜的农业户型,它要求的特定空间就是生产工具的贮藏,粮仓、蔬菜的存放,以及小规模的庭院鸡舍、猪圈等。对于那些从事农村各类工商业的专业户,就要有小型作坊、工作室、业务室等用房。对于经济收人比较高的农村,就要以基本家活空间为主.并要增设

客厅、书房或健身房等。

根据农村常住户的规模,有一代户、两代户、三代户及四代户。一般两代户与三代户较多,人口多在3―6口。这样基本功能空间就要有门斗、起居室、餐厅、卧室、厨房、浴室、贮藏室。并且还应有附加的杂屋、厕所、晒台等功能。而所需要的套型应为一户一套或一户两套。当为3-4口人时,应设2-3个卧室;当为4-6口人时,应设3-4个卧室。如果从事工商业者,还可根据实际进行增加。

(3)住宅平面设计――以门厅、卧室、起居厅与客厅为例

①门厅

在农村中,传统的民居住宅设门厅的不多,进门直接是堂屋、起居厅,没有空间的过渡。新农村建设中,按照合理的文明的居住行为,门厅设计必不可少,这样便于换鞋、更衣以及存放雨具等,同时还起到屏障及缓冲的作用。

门厅的面积以3-5m2较为合适。其地面做法应以容易打扫、清洗和耐磨为原则。门厅最好是单独设置,也可以是大空间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

②卧室

对于卧室的平面设计,首先要明确卧室的功能,且应做到生理分 室,做到各种类型的卧室有其相应特点,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卧室的朝向及通风对保证户内的卫生及使用条件影响较大。卧室的朝向及通风与它所在一栋房屋中所处的位置有关,也与内部组合方式有关。卧室的开间尺寸一般在3.3m、3.6m;进深为3.6m、3.9m、4.2m甚至5m;净高均在3.2~3.5m。 主卧室面积在12~18m2之间,应设专用的卫生间,专用壁柜,并要有好的朝向。庭院式住宅的主卧室宜布置在二层,单元式住宅的主卧室,则应布置在住套的尽端为好。在农村中,三代、四代同堂的家庭住宅中必须设置老人卧室。老人卧室最好设在一层,朝南,这样阳光充足,有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老人卧室中应设置专用卫生间,并设扶手和坐便器,适合老年人使用。老人卧室还应邻近出入口使之出入方便,利于交往。老人卧室面积不宜过大,过大则感到空虚,一般在l2平方米左右为宜。 ③起居厅与客厅

起居厅与客厅各自的功能是不同的。起居厅是对内的,而客厅(堂屋)是对外的。凡是邻里交往、来访宾客、婚寿庆典等活动均应纳入客厅的使用功能;起居厅仅供家人团聚、休息、交谈和看电视之用。在农村单元式住宅中,起居厅和客厅一般是合在一起的,而在庭院式住宅中二者是分离的,客厅设在一层,起居厅则设在二层,少数也有两者合一设在一层。

(4)住宅设计质量

农村居民的经济实力相对而言较差,总体住宅施工质量较差。农民自建房存在质量差、使用周期短等诸多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积极加强住宅设计质量监管机制,同时地方政府也应该加大对农村住房的投资力度,应该派遣一些有经验的建筑师对农村社区的设计与建设进行免费的指导,有效规范农村建筑施工队伍管理。

参考文献:

新型农村住宅设计篇3

关键词:美丽乡村;住宅设计;新农村建设

1.引言

“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协调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目标,是“千万”工程建设的深化和提升,而村镇住宅建设及改造正是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中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东阳市作为全国百强县市之一,是著名的建筑之乡,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行动中也走在了浙江省各县市的前列。根据市委提出的第二期目标:重点完成集镇规划区,东阳江、南江沿岸,甬金和诸永高速公路沿线的村庄建设,总体完成120个左右的美丽乡村创建,初步显现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效。

目前,已建成了中国十大名村之一的花园村,在村镇规划和住宅设计中积累了一定的设计经验,东阳江北街道、六石街道、城东街道和白云街道新农村改造已取得初步进展,巍山巍四小区改造、楼西宅、佐村等改造工程正大力推进农房改造建设,使新农村建设初步具备了理论指导,开始沿着规范合理的方向发展,值得在东阳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借鉴和推广。

2.东阳新农村住宅设计现状

中心镇、集镇、中心村是农村人口的主要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东阳按照“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打造精品”的要求,加快中心村和一般村建设,从抓点连线到成片,培育出一批中心村及特色村、示范村,不断提升东阳农村整体形象。在新农村住宅设计工程实际中我们发现,由于东阳本地建筑设计院缺少,大多数新农村改造项目设计均由外地设计院或本地城市规划设计院和小型设计事务所完成。部分建筑师由于身处其他地域或本身缺乏农村生活经验,又对本地区农村现状、农民生活习惯、地方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不够了解或调研不够深入,只是盲目套用城市居住建筑和别墅的设计思路到农村住宅中,设计成果并不能满足本地区农民生活实际需要。

同时,发达的东阳建筑业带来的东阳经济的发展,返乡建筑从业人员建筑建造思潮的影响,使得其平面设计方案盲目追求品位化,不符合本地区农村居民生活的实际要求;在立面设计中受业主的思想影响较大,一味追求独特、奇异、与周边不同等,使得建设不符合村镇规划的整体要求,造成了立面的另类和违规等现象,带来了极大的浪费,新农村住宅设计水平亟待提高,。因此,在新农村住宅设计中应结合本地区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和农村居民对生产生活新的需求,重点研究住宅形式和住宅套型空间构成,以适应本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宜居生活环境。

3.设计思路与理念

3.1设计思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新农村住宅模仿城镇住宅建筑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失去了传统的农村住宅空间特色与韵味。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居住方式的不断变化,现代农村对居住的要求也随之发生着不断的变化。美丽乡村建设拟将现代农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新农村住宅设计应满足“宜居、宜业、宜游”的整体要求,同时,要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本地区农村现状、农民生活习惯、各村文化传统和节能环保、生态要求的不同进行设计,使得住宅设计体现本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特色。

3.2设计理念

3.2.1因地制宜,探索多种住宅形式

根据《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规定,我国住宅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等。根据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和本地区农村的特点,低层住宅具有占地面积大、空间形态和建筑造型更趋近自然、平面和空间组合方式灵活等特点,更适宜本地区农村居民的居住实际需求,宜作为新农村住宅的主要设计形式。但是,由于低层住宅建筑密度较低,土地资源消耗较大。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心村培育,带动村庄布局的调整优化,城镇周边地区的农村土地资源紧张,再加上本地区耕地资源紧缺等问题,城市周边农村可根据实际需求适当考虑多层或高层住宅建设,以缓解土地资源压力,增加农村住宅形式的多样化。

3.2.2切合居住需求,研究适宜套型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进入了追求生活质量的时代,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和居住品位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提高,逐渐向高层次的需求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农村生活中社交活动不断增多,形式也呈现多样化,农村居民对住宅功能的分解和各功能空间的尺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新模式下,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产模式,东阳经济模式下,农村土地耕种大多处于出租状态,当地农民基本基于生物高科、基础材料、红木家具、建筑地产、食品服装等工业产业模式生存,物质条件充实,精神追求较高,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自然也与传统农村差异较大,需要根据生活实际情况,在住宅套型空间构成上进行研究,既结合本地区农民居住实际又不会是城市户型的照搬。

4.新农村住宅设计探索

4.1新农村住宅形式探索

东阳地区地理形势除南北东阳江和南江的两江平原,其他均为山地。根据东阳整体规划的要求,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区域基本在南乡与北乡的东阳江、南江沿岸,甬金和诸永高速公路沿线。这些地区是本地区经济主要来源地,居住建设用地资源相对紧张。同时,又存在着卢宅等古建筑较多的保护村落,且原有村落相对分散,而上世纪规划建设的村庄普遍存在着道路狭窄、单一的联排式建筑、间距过小等缺陷,已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居民对居住的要求。

根据地区特点,可借鉴东阳市花园村“以工富农、以工强村”的建设模式,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原有自然村落在实施行政撤并后,实行统一规划,并村建设。在离产业区相对距离较远的村庄,住宅类型主要以并联式住宅为主、独院式住宅为辅的低层住宅模式。而在离产业区较近的村庄,在规划的住宅用地区域,可根据发展要求和居民需求,在开发独院式、并联式低层住宅的同时,考虑发展多层和高层住宅区,以适应综合发展的需要。

4.2新农村住宅套型空间构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更加注重了精神追求。东阳产业经济的发展给现代化农村建设注入了经济血液,从而加快了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住宅的空间尺度及构成要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村住宅从传统的农村生产生活型向舒适型转变,功能空间的尺度和构成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以独院式和并联式低层住宅设计为例,在设计实践中,人们对住宅的空间尺度的要求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发生着较大变化,如在客厅设计中,传统的直接式顶棚向多形式的吊挂式顶棚的改变,从普通照明到多样式大型灯具的安装以及各类豪华家具的布置等,都要求客厅空间向着大而高的方向改变,因此在设计中往往与餐厅结合设计,采用错层的方式来实现客厅空间的大和高。

而在功能空间构成方面,传统的居住空间构成已不适应现代新农村的生活习惯,如厨房的使用方式已从传统的秸秆燃料转换为液化气燃料,秸秆的储存空间和大灶台模式被现代化厨房所取代。经济的发展使东阳农村家用汽车的数量急剧上升,因此,车库设计在新农村住宅设计中必不可少。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住宅的居住空间中的“卧室”也不在是传统的卧室,其私密性要求也不断提高,卧室中也融入了卫生间、衣帽间等的尺度空间。而传统的储物和农机具储存空间等则被省略或者移入到地下室的设计中。以上所述农村住宅功能空间的尺度变化和构成改变,体现了本地区新农村住宅设计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在实际设计中应予以综合考虑。

5.结语

住宅作为“美丽乡村”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新农村建设“宜居”环境的重要方面,设计是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本地区实际,通过充分的前期调研和实际工程设计积累,找出与本地区新农村改造相适应的住宅设计模式。实践证明,住宅形式随着农村所处地理位置如距离产业区域的远近等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规划形式,住宅套型空间设计应根据当地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和习惯进行合理的尺度和空间构成设计,以适应不同的家庭需求。同时,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新材料、新技术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的综合要求,从而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旋律奏响和谐音符。

参考文献:

[1]赵小龙.居住建筑设计[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2

[2]许耀波,厉文杰,庞杰 天台县农房改造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7)

[3]帅丽芳.做好“美丽”文章 打造魅力乡村――丽水市莲都区仙渡乡美丽乡村建设的个案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13,35(1)

[4]李英豪,郑宇军.基于综合发展规划理念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以东阳市花园村为例[J].规划师.2011.5(27)

作者简介:

新型农村住宅设计篇4

【关键词】农村住宅;建设问题;解决对策

衡量农民生活水平的高低的重要标准就是村民的住宅环境和条件是否能够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要。为此,房屋建造要结合功能合理、舒适美观、整洁舒适的要求,朝着节省土地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向不断发展。本文结合当前农村住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具体解决对策。

1.农村住宅建设中存在问题

1.1住宅建设散乱、质量和规模不一致

我国农村大部分住房建设都是农民办好批地手续以后自己进行建设的,没有统一的进行规划,所以导致住宅建设非常分散。很多农村居民把“风水术”当做房屋建造的主要依据,致使房屋建设布局不合理且没有任何秩序可言,给政府管制带来很多麻烦。农村居民贫富差距造成农村住房的质量和规模都有所不同:在质量上,有六七十年代遗留的土砖屋,也有八九十年代建造的红砖房,还有最近几年来刚建的新楼房;在规模上,有小小几十十平的简陋住宅,也有几百平米的豪华楼房。参差不齐的面貌影响了农村的整体形象和新农村的发展水平。与此同时,因为缺少合理的布局和科学的测量计算导致有的住房终年见不到阳光,居民的生活水平受到很大的影响,村民间也因此产生很多的矛盾和纠纷。

1.2土地利用效率不高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农村居民的住房是随意建造的,建造规模并没有统一,因为农民思想受传统观念的制约,新房建造所要占用的土地面积一般以大为特点,前屋后院加起来占用了大量的农村土地。如果这样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控制,将会加剧我国原本就严重的人口和土地矛盾。现在农村建造新房的规模越来越大,从以往的一层、两层、三层到如今的花园别墅,与此相反的是农村人口却却来缺少。农村的年轻人长年外出务工,长时间在家居住的老人和小孩平常使用的房间只有两三间,很多房间的控制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1.3住房设计的功能单一、性能较差

农村新建房的设计理念没有考虑到农村居民的日常的生活行为,从而与村民增长的文化和生活水平相脱节。农村居民长期对生活工具和农用工具进行乱堆乱放,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能合理分配住房功能。此外还存在各个房间布局失当、房间面积存在过小或者过大的问题,管线的安装与住房的空间不匹配导致室内装修不美观、设备装置使用不便利。随着农村经济的转型,再加上第二、第三产业快速的发展,传统住宅功能单一的特点已经不能满足村民的生活要求。

2.农村住宅建设中的对策

2.1统一进行建房规划、改善建房分散情况

针对农村住宅建设存在质量、规模、和风格不一致的情况,政府需要进行统筹规划,严格的执行先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再开始动土建造的原则。村民依据科学合理的规划来建造居民房,提倡组团发展、规模和风格统一,这样不仅有助于政府对农村的管理,还从整体上改善了农村的面貌。

2.2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农村新建房的管理

为了规范农村建房,应在农村设立相关的机构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标准,新建房和改造房的建设需要经过审批后才能动工。同时,要对浪费土地资源的情况进行严厉管制,严禁各种违法占用耕地现象,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1]。

2.3各区的功能要科学、合理、明确

农村住房标准应该与城市住房的每家有一套、每人有一间的标准相一致。功能齐全的套房应该包括:门厅、餐厅、厨房、卧室、卫生间、起居室、储物室、阳台。这种功能分区改善了传统四合院结构和功能单一的住宅模式。首先,住房要分为内区和外区,一般内区包含卧室、书房、餐厅、厨房、卫生间和私密空间,外区包含客厅、门厅和起居室,以内外不会相互干扰的要求为基础,依据内区外区不一样的原则进行规划。其次,要划分安静区和活动区。安静区顾名思义,要求私密性强,不受外界事物的打扰,需要空间封闭,一般安静区包括卧室和书房,活动区则包括门厅、客厅、餐厅、厨房、和起居室;活动区是家庭成员和亲戚朋友交往和活动的主要场所需要对外开放性强。最后,划分干净区和污染区,也就是指饮用水和非饮用水的分区、厨房卫生间和居室的分区还有干和湿的分区。为了保持居室的清洁和卫生,厨房的油烟、垃圾和卫生间的气味、污水都要实现分隔处理[2]。

2.4住宅的形式要适应农民的需要

随着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的经济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的住宅变化翻天覆地,导致农村居民的住房层次要求也各有不同,因此城镇型住宅、农村型住宅和半农半工型的住宅应运而生。

城镇型住宅多适用于部分脱离农业生产的家庭,该类型的家庭虽然居住在农村但以从事商业作为主要收入途径。与传统住宅不同,城镇型住宅要求沿街道而建,具有商业门面和独立车库,需要有前坪和后院分别用来做生意和养家禽、花卉、堆放农具。

农村型住宅是最普遍的住宅形式,此类家庭成员常年在家务农,需要有较大的住宅面积用来养家禽、牲畜以及绿化环境,此类住宅具有面积大、功能全、通风好、光照足等优点。

半农半工型住宅是传统住宅和城镇型住宅的结合,选择该类型住宅的居民一半时间在外务工,另一半时间则在家务农。半农半工型住宅的前坪比后院的面积大,前坪用作居民休闲,后院用作建造农具房和沼气池。该类型住宅功能设计简单合理、规模适当,属于一种经济适用型住房。

3.结语

农村住宅建设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村居民的关心和重视。新型农村住宅建设要以满足居民基本居住条件为基础,以适应农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要为标准,以解决传统住宅问题为动力,以满足可持续发展为方向,通过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来改善住宅建设问题,合理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新型农村住宅设计篇5

>> 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住宅建设探讨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发展 浅析新农村住宅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绿色住宅建设 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农村住宅建设 论新农村住宅建设的法律保障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探讨 论农村住宅建设的问题及思考 日本农宅建设对我国新农村住宅建设的启示 新农村建设中住宅建设及环境问题的探讨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沙市光明村水域景观生态设计探析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沙市体育产业发展模式的探讨 关中地区新农村住宅建设优化设计研究 房地产企业参与新农村住宅建设探索 论湖南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农村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乡土的思考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对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规划建设体系的思考 浅议新型农村住宅建设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三农”报道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王志刚,王启魁,王智斌,唐国林.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效果的作用机理

——基于北京郊区533 个村庄的问卷调查[J].中国软科学,2012,(7):100-105.

[3]湖南省统计局.长沙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8%[EB/OL].

/sxfx/csfx/201108/t20110829_87823.htm,2011-09-01.

[4]黄忠华,黄郭城,虞晓芬.浙江宅基地和农房产权制度调查研究[J].中国房地产(学术版),2012,(4):3-9.

[5]张剑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光明村模式”[J].中国乡村发现乡镇经济.2010,(3):20-23

新型农村住宅设计篇6

1.1新型农村社区新建住宅实施节能设计,但尚需系统规范伴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农村人口、产业、用地及功能处于快速动态的结构性变化中。随着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新建住宅量持续增长。近年来各地统一规划、集中建设的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对其居住建筑进行了基本的节能设计,采用了护结构保温、门窗保温等节能技术措施(见图1、图2),达到了改善居住水平和建筑节能的良好效果。但在规划与建筑本体设计中还不能完全达到绿色生态节能的标准与要求。1.2既有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缺失,住宅用能能效低而耗能高从调研地区农村现状可以看出,既有农村住宅(不包括新型农村社区新建住宅)的建设,长期以来多属于农民的个人行为,其建设、施工基础标准低,节能设计严重缺失,如平面设计、形体设计、门窗细部设计等几乎不考虑节能;外墙普遍没有保温做法(这一比例达90%),建筑材料还较多采用黏土砖,外墙做法亟待改善;建筑外门窗的热工性能和气密性很差;冬季供暖、日常做饭所用燃料多为煤炭、秸秆、柴草等,设备简陋、热效率低;家用电器快速增加,用电量持续增长。现状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而室内热环境与卫生环境较差(见图3、图4)。1.3缺乏正确的节能认识在农村还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能源观:①在很多经济不发达的乡村,人们往往单纯地讲求节水、节电,努力降低生活成本,减少生活能源与资源的消耗,这种情况使村民的生活水平低下,生活环境较差。②有些经济发达或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村民的经济状况较好。有些村民存在着一种盲目攀比的心理。在新建住宅的过程中,盲目增大建筑面积、室内净高、门窗尺寸,追求复杂多变的形体,采用所谓的高档建筑材料,如黏土砖、钢筋混凝土、玻璃等导热性能强的材料。购置大量大功率的家用电器,例如安装了4~5台甚至数量更多的空调。从而大大地增加了建筑的能耗,造成了极大的浪费。1.4利用太阳能热水再生资源,但较为单一再生资源利用方面,太阳能热水已普遍应用,在调研的新型农村社区中17%采用了地热能,其他如太阳能热源供暖、沼气、风能等很少利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生活用能急剧增加,农村能源商品化速度加快,尚需加快开发利用再生资源(见图5)。1.5农村既有住宅室内外环境质量亟待改善垃圾处理、污水排放不规范,存在垃圾无处理、污水随处排放问题。庭院养殖住户导致人畜混处,卫生状况难以保障。住宅日照、通风、采光、保温、隔热还需改善,室外绿化美化、居民饮水质量等还不能达到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1.6既有农村住宅布局分散,“空心村”“闲置房”现象严重既有农村村落点多面广,规模小、分布散,住宅布局不紧凑,公共设施难以配套,住宅多为平房,“空心村”“闲置房”现象严重,造成土地资源浪费,集约集聚效能差。

2农村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策略

2.1农村新建与既有住宅改造分类实施村庄建设具有新建、整治及保护等不同类型,根据全省及各地村镇体系规划统筹布局。新型农村社区新建居住建筑与原有村落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应采取不同的节能设计策略。新建(新型农村社区)的居住建筑,应执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50824—2013《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相应国家与地方节能设计标准,基于绿色生态理念,进行系统科学的建筑节能设计,达到规定的节能设计技术要求,采用适宜节能设计技术,确保从建筑本体设计开始奠定良好的节能基础。原有村落既有住宅改造必须明确原有村庄是保留、改造,还是新建、迁并的不同情况,避免局部出发、就单体论单体,导致盲目改造、拆了改、改了拆,造成新的资源能源浪费。要依据相应标准进行节能改造设计,采用切实可行、经济适用的节能改造技术。2.2规划布局设计先行农村住宅节能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规划布局层面先行进行整体节能设计,是最有效、最经济、最生态的建筑节能设计,使农村住宅从根本上获得最大的节能效果。针对农村住宅的特点,根据建筑所在地的实际情况从规划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技术方案,从选址、布局、朝向、日照、通风、平立面、体型到建筑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绿色生态节能设计,改善区域内建筑节能的基础条件,从规划设计角度把握整体节能设计方向,从宏观规划设计中的节能技术着手,从源头开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2.3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被动式节能设计优先目前的农村住宅设计实践中,还不能从建筑生命周期能耗角度分析设计,从而大大提高了建筑能耗。不能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进行被动式节能设计,将导致先天不足,后天主动式节能技术措施补救也只是舍本求末。对处于量大、快速建设更新周期的农村住宅,不能再走单一重视运行能耗、过分依赖主动节能技术补救、被动式节能设计缺位的歧路,应从建材生产及运输、建筑施工、建筑运行、建筑拆除、废料回收和处理5个阶段全生命周期能耗考虑,对建筑本体进行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被动式节能设计,达到建筑节能最佳的效果,从起点避免以往建筑业节能所走的弯路。针对农村住宅设计现状,借鉴采用相关研究成果,应研究提出农村住宅基于建筑生命周期能耗,以优化设计成果为目标的被动式节能设计操作程序,同时,总结出农村适用的绿色示范住宅被动式节能设计导则要点[3],以指导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科学规范的展开。2.4主动式低能耗设计技术适用性选择农村住宅利用主动式低能耗设计技术,应遵循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安全可靠、讲求效益的原则,按照有关技术标准,选择适宜当地经济和资源条件的技术来实施。在太阳能利用方面,太阳能供热供暖系统应逐步示范应用,宜采用太阳能热水供热供暖技术或主被动结合的空气供暖技术,太阳能供热供暖系统应做到全年综合利用。在地热能利用方而,在可行性分析适用条件下,农村住宅可采用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供暖空调或利用地热能直接供暖。

3结论

新型农村住宅设计篇7

关键词:村镇农宅;冀东地区;绿色理念;设计

引言

从当前我国农村的住宅建设发展方向来看,绿色农宅是建筑中重要的建设发展趋势,尤其近年来我国冀东地区大量兴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住宅。它们大多由当地农民根据自身要求、当地情况设计并建造,冀东地区正在逐步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农宅,绿色农宅尤其受到农民的欢迎。但是从当前住宅的建设情况来看,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和水平尚不够成熟和现代化,尤其是缺乏现代绿色农宅建造手段,再加上城市住宅建设技术不同于农宅建造技术,而农民建造水平较低,极易受城市住宅建筑的影响,导致冀东地区的农宅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平面布局不科学、建筑材料不节能、农宅室内环境差等,所以,冀东地区绿色农宅设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1冀东地区农宅现状调研

冀东地区红瓦店村作为农宅建设比较多、比较先进的村镇,在农宅设计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对于实用和环保还存在很多不足。当前红瓦店村的农宅建设主要是以道路硬化、三改一清等为建设的基本要求,但在农宅的规划和农宅造型方面尚有很多缺点。红瓦店村的农宅建设大多是在原住址的基础上建设的,没有作科学合理的整合规划。通过实地调研红瓦店村农宅建设,清楚地了解到了新农宅的建设情况、成果,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内容。

1.1规划专业性较低

农宅建设缺乏规范性,红瓦店村的农宅建设主要是以户为单位。农宅建造选址随意,缺乏科学性,为了节约资金,大多选择了原有住址,出现村镇农宅建设不统一、分布较为分散等问题。大部分村委会在管理农宅建设上,主要是进行农宅房型的评价和选择,导致农宅建设选址不合理,如有的农宅在农田上建房,导致村镇规划混乱无秩序。

1.2农宅建设简陋有污染

红瓦店村在农宅建设时以一个村民小组为单位,建设工作不具有专业性,基本是以农民的经验建造,主要包括农宅外墙美化、新建及改造原有公厕、修建水泥路面、改建猪舍、清理垃圾。该村部分新建农宅临路,无隔音降噪措施,使村民饱受噪音和灰尘的伤害。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并不完善且分散不集中,不利于农户的便捷使用。其中农宅建设公用场所主要以中心广场为主,通过硬化道路处理,缺少合理适宜的植树及草地绿化等措施。

1.3节能意识缺乏

红瓦店村的农宅在建设过程中常常出现土地资源浪费、住宅能耗较大两方面的问题。农宅建设面积基本一致,但没有和各户人家的人数紧密联系,导致土地资源没有合理的利用,有的农户家庭根本不需要同等面积的农宅,反而使总体建设缺乏科学性。再者,农宅建筑技术较低,建筑材料性能也很一般,为了节约资源,大多使用普通材料,而新型节能材料很少,例如护结构缺少科学合理的保温措施。

1.4农宅建设环境恶劣

农宅建设环境直接影响了农宅的绿化程度,但在实际的建设中,该村并没有做好农宅周遭卫生环境的绿化程度,例如,很多农宅在建设过程中缺少合理的规划,没有把居住与禽畜养殖分开,一般都在新宅附近选择畜养家禽的地方,最终导致新房附近脏乱臭,直接破坏了农户的居住环境。

2冀东地区绿色农宅设计策略研究

2.1绿色生态住宅的基本内涵

住宅建筑发展至今,从绿色农宅的建设和使用情况,绿色生态住宅被归纳为以下几点内容:舒适健康、清洁高效、美观和谐。(1)舒适健康作为绿色生态住宅必须具备的内容,对建筑的空间结构有较高的要求,农宅在设计时,需要具有充足的日照、保证良好的通风,且室内可以隔断外界的污染和噪音。住宅对安全性和私密性要求较高,且能与邻里间达成和谐、自然的交流与沟通等要求。住宅建设避免出现废水、废气现象,控制好固体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2)清洁高效作为绿色生态住宅的核心内容,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使用绿色高效的资源和能源,提高绿色材料的利用率。对于现在常用的建筑材料,除了使用绿色技术,去除材料中的有害物质,还要进行废材的循环处理。在建材的管理上,强化、细化、精化管理,制定出针对绿色生态材料的管理办法,包括材料的使用、保管、各种处理技术等,以免出现材料和能源的浪费。(3)美观和谐作为绿色生态住宅的最终追求,在设计上要努力追求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其设计造型要完美地与大自然相统一。绿色生态住宅在这方面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同时还在精神方面有所体现,主要指的是生态住宅融合于自然景观与社会文化中。

2.2绿色生态住宅的设计原则

绿色农宅设计的六大原则:节约能源、设计结合气候、资源的最小化利用、来源于住户、本着地段资源的要求、追求整体的和谐统一。其中,我们对于节约能源方面主要是最大化利用自然资源,资源的最小化利用主要是指避免建筑材料和资源的浪费,并最大化处理建筑废弃物,合理处置废弃资源,实现建筑资源的“零废”,加强建筑材料的功能性和环保性,实现建筑材料的最大化使用。整体的设计主要指的是农宅的地段选择要配合其他农宅的建设,且农宅的设计要满足当地的资源、气候、文化和经济等,把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农宅的设计和建造最忌讳的是盲目仿照,滥用建筑技术,导致农宅建筑的不完整性和实用性。

2.3绿色农宅的技术标准

绿色生态住宅对建造的技术性具有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应具有一定的可改造性,并要求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和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建筑技术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技术标准:第一,农宅要做好科学合理的选址,一般在选址后还要保护周围的生态系统,做好建筑和环境的规划设计,避免出现不利影响。第二,绿色生态住宅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使用,遵循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能耗、避免资源浪费,如使用较高水平的保温措施,具备合理的自然通风、日照、交通等。第三,绿色生态住宅遵循节能环保的理念,比较高效的节能方式有太阳能的利用、地源热泵技术等各种生物能的利用。第四,绿色生态住宅要尽力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并采用各种生态技术实现废水、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第五,绿色生态住宅要积极利用各种环保建材来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质的含量。

3冀东地区农宅绿色技术策略研究

3.1绿色农宅环境规划设计

首先,农宅新区的选址无论在什么位置,一定要掌握清楚农宅建筑周遭的环境,是否有绿地,是否有公路,在确定好建筑基地后,要保护好农宅基地周围的环境。建筑面积一定的条件下,联排住宅比独栋住宅节约土地,面宽小的住宅比面宽大的住宅节约土地,规划设计时应避免建造独栋住宅,以联排、多层、大进深房屋为主。

3.2能源与环境

建筑节能最有效的措施是改善建筑护结构的保温性能。首先是选用高标准的建筑保温措施,不管建筑成本的多少,一定要采取最高标准的建筑保温措施,且从建筑的整个寿命来说具有居住的优越性和良好的经济效益性。在农宅能源选用设计时,沼气净化池得到了普遍的使用,提高了农宅的绿色生态性,沼气净化池有效地结合了沼气池与污水净化池,不仅起到了处理生活污水的作用,还能产生沼气能源,成功地应用在农宅上,例如清洁用水、生活燃料等。

3.3农宅环境质量

农宅设计一定要根据当地区的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湿度、降水等,保障建筑的舒适性。例如在农宅通风设计上一般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巧妙设计并使用庭院,从而起到降温通风作用并改善通风质量,这样的农宅设计不仅有效的利用了资源,还起到了绿色环保的作用,降低了建筑成本,而且居住性能较高。农宅建造使用有蓄能、调湿、隔音降噪功能的材料,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3.4农宅的水环境

设计并使用水资源的循环系统,包括污水的统收、处理和再利用,不仅有效改变了农村居住区污水无组织排放的现状,还提高了整个村镇水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在地表与屋面合理布置雨水收集系统,处理后用于日常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可与景观绿化用水、雨水收集结合布置,做到一水多用。家庭的用水设施应采用节水器具,节约使用水资源。3.5材料与资源为了达到绿色农宅的目标,建筑材料首选当地所产的建材,最大化利用传统材料的优势,并适当使用节能环保的建材。例如亚麻籽油可以替代传统的乙烯基乳浊液作为墙体涂刷材料,避免装修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杜绝使用有毒气体含量过高的材料及各种具有放射性元素较高的建材。对于废弃的建材,不要随意丢弃,可以采用循环利用的技术重复使用,避免材料的浪费和废弃材料破坏周围环境。

4结论与展望

通过前文的分析与研究,绿色农宅设计要考虑多方面的内容,有选址布局、建筑环境、建造技巧等各方面的内容,所有的设计一定要满足住户的需求,兼顾环境、人力、经费等多方面的因素,达到节能、绿色并适合人们居住的标准。在农村绿色住宅建设推广时尤其要注重节地、节水。绿色技术应用于农宅的设计和建造中,应注重技术运用后的居住安全性和可靠性,根据地区和人类的居住要求,采用不同的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手段,保证农宅具有良好的设计效果,并能充分满足高效便捷的使用功能要求。

参考文献:

[1]高智,赵红红,刘春霞,等.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建设现状分析及思考[J].中国标准化,2015,(12):123-126.

[2]王芳,常菲.论绿色建筑之太阳能光热技术[J].材料应用,2014,(3):15-16.

[3]李忠.新农村建设中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意义解析[J].江西建材,2015,(11):95-96.

[4]龚秋望.于新农村建设中节能“被动房”问题的探讨[C]//2014首届全国绿色建材与德国被动房技术交流大会特刊,2014:44-48.

[5]任勇权.浅谈建筑绿色施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论坛,2013,26:158-159.

[6]程博,姜曙光,胡智毅,等.基于被动式技术严寒地区节能农宅的设计方案[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11.

[7]余俊骅,刘煜,唐权.关中地区农村住宅的绿色生态设计策略及适宜技术浅析[J].华中建筑,2010,28(8):86-89.

[8]杨维菊,徐斌,吴昌亮.青海地区绿色生态型农村住宅设计策略研究[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5,(S1):112-119.

[9]高源.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新型农村住宅设计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住宅;绿色住宅;

中图分类号:TU241文献标识码: A

1、新农村绿色住宅建设的背景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农业等部门要加强农村村庄建设整体规划管理,制定村镇绿色生态发展指导意见,编制农村住宅绿色建设和改造推广图集、村镇绿色建筑技术指南,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大力推广太阳能热利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省柴节煤灶、节能炕等农房节能技术;切实推进生物质能利用,发展大中型沼气,加强运行管理和维护服务,科学引导农房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因此《方案》的提出意味着未来我国将从国家层面推行绿色建筑。

2、新农村绿色住宅的概念

根据2001 年建设部编制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中对绿色住宅概念的阐释,绿色住宅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在住宅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有效利用自然资源、高新技术成果和优秀住宅文化,使建筑物的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为住户营造舒适、优美、洁净的居住空间,以使其在优雅环境与文明的住宅消费氛围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新农村绿色住宅是建立在此定义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农村住宅建设的特殊性,通过多种途径,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转变农村住宅技术含量低,投入高,资源消耗严重,对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现状。

3、新农村绿色住宅建设的实现途径

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现绿色住宅建设,涉及到了整个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如:农村住宅建设生态环境(土地环境、水资源环境、景观环境等)、绿色建筑材料利用、绿色能源利用等方面。

3.1新农村绿色住宅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反规划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规划层面上的问题,传统意义上的规划是把建设用地放在首位,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都成为被动的点缀,从根本上忽视了大地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这样的规划方法会导致农村建设的无序与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大量的事实证明这种规划方法是不适合新农村的规划建设的。

“反规划”(Anti-planning)一词最初是在《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俞孔坚、李迪华,2002)一文中,它是规划设计的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即规划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非建设用地入手,先行规划各类生态用地、建设生态基础设施,再行安排建设用地。将反规划设计理论显然更适合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新农村建设所在地的土地、山体、河流、湖泊、农田等与当地居住的村民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维护和强化农村整体的山水格局,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生物环境系统,保护和利用农田作为新农村的有机组成部分,恢复河流和海岸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农村原有风貌格局不仅可以解决广大乡村的生态问题,也可以作为解决整个国土生态安全的方法之一。

3.2新农村绿色住宅建设中绿色建筑材料的利用

绿色建筑材料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不用或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农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达到使用周期后可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

新农村绿色住宅的建造要优先选择节约资源的建筑材料,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减少建筑能耗的重点就是注重维护结构的性能。

3.2.1新型墙体材料与农村绿色住宅建设

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对降低能耗至关重要,新型墙体材料具有质量轻、力学性能好、保温隔热性能优的特点,同时用于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的原材料大部分是工业废料或其他非黏土资源,在建筑使用中的功效也基本接近黏土实心砖。新型墙体材料的保温热性能基本上都能满足目前节能标准要求。在建筑构造中还可以采用夹心墙填充保温材料或采用外墙外保温等结构方式,以进一步提高其保温节能的性能。适用于新农村房屋建筑的新型墙体材料,主要有多孔砖、空心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空心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夹心聚苯板和填充保温材料的夹心砌块等。

3.2.2新农村绿色住宅门窗节能措施

建筑物的门窗洞口是建筑节能的薄弱环节,以寒冷地区为例,农村住宅在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约有1/2是通过门窗流失的。因此在农村绿色住宅的设计中节能门窗的使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筑物门窗的节能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是注意建筑设计中门窗洞口的方向选择以及形状和大小设计,比如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农村,大部分窗的布置应避免对着冬季主导风向,以免热消耗量过大,影响室内温度;二是通过采用密封材料增加窗户的气密性,减少室内外温差引起的热量传递;三是通过采用节能玻璃、节能型窗框来提高门窗的节能系数。可以将普通玻璃替换成中空玻璃、镀膜玻璃、LOW-E玻璃等节能型玻璃。从门窗材料来看,目前有铝合金断热型材、铝木复合型材、钢塑整体挤出型材以及UPVC 塑料型材等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节能产品,其中使用较广的是UPVC塑料型材。

3.2.3新农村绿色住宅屋面的保温节能

我国农村住宅基本都是单层或者低层形式,屋面的耗能所占比例较大。由于长期以来经济水平和建造技术的限制,在广大农村地区,屋面大多是利用原生态的材料,几乎很少运用新型保温材料进行保温隔热处理,因此新农村绿色住宅的建设,屋面的保温节能措施非常有必要。适合在农村住宅屋面使用的新型保温材料一般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类、泡沫混凝土、矿棉制品、膨胀蛙石(珍珠岩)制品以及复合夹芯屋面板,以上材料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住宅的保温隔热性能。另外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农村差异巨大,农村地区的屋面节能技术措施应该适合不同气候地区,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情况选择合适的屋面节能方式。

3.3新农村绿色住宅建设中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能源短缺的问题同样困扰着新农村绿色住宅的建设,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主要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水能和海洋能等,其中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在农村绿色住宅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日照充裕的农村地区,可利用受光面积大,日照时数长的南向屋面,设置太阳能集热板,除了提供沐浴、做饭和洗涤用热水外,还可以应用于采暖系统。被动式太阳房为依靠建筑围护结构本身来完成吸热、蓄热、放热功能的采暖系统,在冬季,被动式太阳房日间通过建筑围护结构吸收并储存太阳能,夜间释放出储存热量,无需其他辅助采暖方式即可满足室内环境要求,其造价低,设计应用广泛,可以在增加少许投资的情况下完成,比较适合新农村绿色住宅的建设。

沼气资源作为一项极具应用前景的新能源,其开发利用是解决能源紧张形势下农村能源供应问题的有效举措。农村存在大量的作物秸秆、人畜类粪便,这些有机废弃物在一定温度、湿度和厌氧条件下通过沼气微生物的作用可以转化为沼气,可以用于做饭、照明和取暖等用途。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绿色住宅的建设至关重要。在绿色住宅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要以广大农村建设现状为依托,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导向,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规划理论为指导思想。通过有效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加大高效节能的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加强对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切实有效的降低农村住宅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破坏。从而构建新型绿色生态住宅的模式,为农民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生活环境,进而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们共和国建设部,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ISBN: 9787802277663 《绿色建筑材料》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3].俞孔坚 李迪华.ISBN: 7112073979《反规划途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林敏.新农村发展绿色建筑的利益主体博弈行为分析[J].山西建筑,201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