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8篇

时间:2023-09-05 09:32:44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篇1

[关键词]丝绸之路;甘肃;物质文化;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038-05

甘肃是古代中西交通的必由之路,也是古代丝绸之路文化演进的重要区段;分布在丝绸之路甘肃段上的遗产点是构成丝绸之路物质文化遗产(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甘肃已经有多处遗址、石窟寺、古建筑、古墓葬等被初步确定为丝绸之路的典型遗产(见表一),列入丝绸之路跨国联合整体申遗项目。它包括关隘、驿站、石窟寺院、城址、墓葬等类别,主要可分为交通道路系统遗存、文化交流成果遗存、城市聚落遗存三类性质。但是,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交通路线和丝绸之路甘肃段文化遗产整体价值至今尚无定论,直接影响到申报文本的编制;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交通路线和文化路线有何联系和区别,亦无系统探索,关系到对丝绸之路甘肃段文化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准确判断。本文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这些问题做些粗浅探索。

一、 相关概念辨析

(一)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一词最初仅指19世纪外国探险家和地理学家对作为古代中国通往西方世界的交通网络的称呼。①丝绸之路作为交通道路很早就存在,但经学术界正式命名后,其内涵在近代以后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和认识领域的加宽而日益拓展。19世纪以来,中亚历史考古的进步和东方学的兴起,使得丝绸之路的影响愈发广泛,其内涵中不断加入了诸如陶瓷之路、宝石之路、佛教之路、宗教之路等丰富内容,最终使学界形成了文化线路是丝绸之路本质特性的基本共识。在丝绸之路的物理线路方面,继中国西北通往中亚、西亚、北非、欧洲的传统沙漠绿洲丝绸之路之外,学界相继又提出了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东北亚丝绸之路,乃至唐蕃古道。结合以上因素,概而言之丝绸之路的含义目前有两大类型、四个方面的区别(表二)。本文是从第三个层面来理解和使用丝绸之路一词的,即古代中国与西方通过传统交通干线的沙漠绿洲丝绸之路而开展的文化、经贸交流。

(二)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是通过社会传播的规范、知识和行为方式。物质文化是文化门类中一种特殊的研究对象。它是相对于主体(人和社会)而言的客体(物和物质)本身的文化或保留在客观物体上的文化。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物质文化的形式还应包括被文化所决定的人类行为所改变的那部分环境。简而言之,物质文化是文化行为所创造或改变的物质形态,它既是文化,也是文化的产物。

以此推知,所谓物质文化遗产就可理解为是遗存至今的古代物质文化形态,或可以视为“历史物质文化”,近乎我国现行的“文物”概念。

(三)丝绸之路甘肃段文化遗产

如上所述,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就是指保存至今的反映丝绸之路文化变迁的物质形态。丝绸之路甘肃段文化遗产是指丝绸之路自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以来,甘肃境内各时代积累、保存至今的各类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反映丝绸之路文化变迁的物质形态的总和。同时,由于文化是一种适应性的策略,为了成功,它通常和环境密切配合;从自然界在人类发展史中所扮演的角色来看,时间越早,人类就更加而直接地依赖其环境,把改造和利用环境作为首要的工作。从这个意义而言,丝绸之路甘肃段作为依托交通道路而形成的综合性文化交流线路中经久不衰的组成部分,其自然环境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因此,文化景观的某些评估要求应该是判断和识别丝绸之路甘肃段文化遗产构成及其价值的重要方法。

二、 丝绸之路甘肃段背景述略

甘肃处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省境分别与新疆、内蒙古、宁夏、四川、陕西、青海六省区接壤,处于交通东西、襟带南北的天然形胜要地。虽有高原、丘陵、河谷、山地以及沙漠、戈壁、绿洲等交错分布,东部的河谷地带与平坦的河西走廊构成天然的道路交通基础,易于通行;从气候条件看,甘肃省处于我国气候自东南温暖多雨带向西北内陆干旱少雨带逐渐变化的过渡地带,境内由于许多高山和隆起的甘南高原,使气候变化出现复杂的格局。在这种环境下,易于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和畜牧业。总而言之,甘肃境内具备开通和保障畅通国际大通道的客观物质条件。

由于甘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悠久历史,因此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史上,甘肃是中国西北的核心区域。从中华文明公认的发展进程来看,甘肃是中华民族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境内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甘肃周边的青海、宁夏和内蒙古西部地区,历史上与甘肃关系至为密切,经常处于同一级地方建制辖区之内;敦煌以西之西域也经常由甘肃地方主官来节制。②相对于古代长期处于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关中地区而言,陇右是关中的屏障,河西又是陇右的屏障。陇西、陇东地区与关中地区关系尤其密切,故常以关陇连称。因而历代中央政权都十分重视对它的经营:驻兵屯戍,保障治安,保持河陇的稳定以及丝路的畅通;移民实边,开荒屯田,兴修水利,发展农牧业生产,改善当地军民生活,并支持西北国防,减轻内地传输之劳;发展对外贸易以及对周边民族的茶马贸易,密切中外以及各兄弟民族之间的关系,保持安定局面。正由于此,所以在古代大多数时期内,甘肃的经济包括农业、畜牧业以及手工业和商业,都是相当繁荣的。这为丝绸之路甘肃段的持续开通,提供了可靠的物质条件,即商品交换必需的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

三、 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交通路线问题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古代甘肃在中西交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丝绸之路自长安、洛阳出发后,西去不论走哪条路,甘肃都是必经之地。经过漫长的岁月、多变的政治形势和不断发展的交通条件,这条线路的物理存在已经荡然无存,但我们仍可结合文献记载、历史事件和历史遗存等还原出它的大致行经之地。

对于丝绸之路东线交通线路的研究,19世纪30~50年代大致是一个时段。据《丝绸之路文献叙录》③汇编,可以看到裴文中1948年发表在《边政公论》上的《史前时期之东西交通》和姚玄华1933年发表在《新亚细亚》上的《西北交通之史的研究》等文章集中谈到这一问题。但限于当时的研究条件和文物考古等基础学科的落后,此类研究处于文献考订阶段,尚无实地考察。

19世纪80年代,对丝绸之路东线交通的研究进入到新的阶段,齐陈骏④、杨建新⑤、鲜肖威⑥、吴iJ⑦、鲁人勇⑧等人纷纷撰文。由于他们身为西北本地学者,大都能以实地考察和考古成果为基础,并参引文献互证,所以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大大提高。1989年出版的《甘肃古代史》更是以新中国建立后考古新发现的资料为基础,对丝绸之路在甘肃的行经路线做过全面的介绍研究。进入90年代,以《丝绸之路》杂志的创办为契机和平台,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掀起一个高潮,丝绸之路甘肃段的研究随之也日益深入广泛。2000年出版的《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⑨,更是丝绸之路交通研究的集大成者,惜其征引文献多不录今人研究,而使一些关键观点的采信与学术沿袭无从掌握。另外,冯国瑞、初世宾、李并成等专心于西北史地的专家也对丝绸之路甘肃段河西等单元区段的具体路线进行了考订。

综合这些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本文形成如下核心观点:(一)丝绸之路甘肃段东连陕西,西接新疆,是公认的整个丝绸之路的关键性线路,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二)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交通路线严重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在甘肃、陕西交界地带受陇山关隘约束,在陇中地区受黄河关津渡口集散,在河西走廊地区受水源地制约,从而使其交通路线在始终变动过程中又体现出相对的固定性。(三)丝绸之路甘肃段还深受当地政治格局变迁的影响,在统一时期与割据对峙时期、和平与战争时期,线路走向都有明显的变迁更替,体现了丝绸之路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适应性。值得注意的是这条丝绸贸易之路并非是一条一成不变的固定线路,而是不断开拓、不断变化的西行通道,是古代中西方陆路文化、经济交流通道的泛称。

同时,本文认为以上诸多研究尚不能完全视为对丝绸之路文化线路的研究。不言而喻,丝绸之路的交通线路和贸易线路,乃至文化传播路线是既联系又有区别的。以上诸说所探讨的线路,其实只是各个时代的主要交通干线、驿道和贸易商道。这些因素当然也是文化传播的线路和文化遗产附着的核心地区,但却不能因此代表或代替丝绸之路文化线路的核心价值。⑩

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并作为一种信息反作用于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不仅取决于文化的内涵,还取决于它存在和沿续的时间纬度和空间场景;文化的生命力往往在传播中得以体现。但文化的传播不仅是一个输出的过程,更是一个选择和接纳的过程。

对丝绸之路文化线路而言,它虽然是沿着植被空间格局中形成的天然道路上发展起来的,但其贯穿其中的文化传播决不是简单地被货物般地、直线型地由此地贩往彼地,而只能是逐步地选择、吸收、融合,并像血脉一般浸染整个丝绸之路经行区域,甚至影响到更远区域的过程。受甘肃天然走廊形态的狭长地带决定,说丝绸之路文化在甘肃历史时期基本上传播或影响到了现今甘肃从东到西的每一个市、州地域,毫不夸张。因此,研究甘肃境内古代主要交通路线只能为丝绸之路甘肃段主干线路的空间分布提供坐标参照,而所谓丝绸之路在甘肃段的具体线路实际已经成为一个假命题。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大致勾勒出一幅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交通路线图像:丝绸之路甘肃段东连中原,西接西域,北通蒙古草原,南达青藏高原,是中国丝绸之路的关键性路段,中原通向西域中亚的交通枢纽和咽喉。丝绸之路甘肃段自汉代张骞两次出使、开通西域以来,便在天然地理交通条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东向西的交通干线,以后历代相继沿用。这条东西向的交通干道以穿越甘肃中部的黄河为界,基本上可分为陇右段和河西段两个区域。河西段的交通路线相对比较集中而固定。陇右段又可分为北道和南道。北道从长安沿泾河河谷进入甘肃东部,出萧关,穿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复从今甘肃靖远境渡黄河西去武威与河西段接通;南线从长安沿渭河流域F河河谷翻越陇山进入甘肃,大致经今张家川、秦安、通渭、定西安定区抵达今兰州市地界,渡过黄河后沿庄浪河流域,经乌鞘岭抵达武威与河西段接通。河西段的交通路线相对比较集中而固定,在东端有武威作为区域中心,在西端通过著名的阳关、玉门关(历代玉门关关址并不相同)分途进入新疆。这时期,通过天水、甘谷、陇西、临洮、临夏通往青海的道路也是一条重要线路。以上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主干路线虽然是比较固定的,但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和政治、军事形势的演变,其线路走向都有变迁更替,其繁荣兴废在不同时期有主次之分。因此,丝绸之路各时期的微观线路颇有变化,在主干线之外还有辅助线路。主线和辅线共同构成了各时期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交通网络,从而使丝绸之路文化更深刻、更广泛地浸洇到甘肃境内的各个角落,留下了时代跨度大、内容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

四、 丝绸之路甘肃段文化遗产价值特征

文化的传播与保存是其存在的基本形式和特征。其中文化的载体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的载体大体可分为人化的载体和物化的载体。思想、语言、风俗、信仰等属于人化载体,其具有特殊价值的我们可将其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典籍、器物、构筑物等属于文化的物化载体,其中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我们将之列入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的范畴。从传播的角度看,文化的载体既是文化传播的桥梁、媒介和基地,也往往同时是文化的形态和成果。我们今天给予高度关注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线路)的遗存性质其实就是丝绸之路文化从历史沿续至今的物化载体。丝绸之路甘肃段即是丝绸之路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于每个时代在甘肃广大地域中留下的连续性物质痕迹和精神记忆。

丝绸之路甘肃段地处农业、牧业和绿洲文明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带,其文化遗产既有作为整个丝绸之路的一个区段与整体的不可分割性,又体现出一种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多元文化共存的地域性特点,反映了中西方不同地域文明交流、融合的完美结合。同时,甘肃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中国范围内就新疆而言它是内地,就内地中原而言它又处于边陲,文化遗产因具有强烈的过渡色彩和融合趋势而显得更加内容丰富而意蕴深厚。

丝绸之路甘肃段和其他各段相比较具有三大特征:

其一是宗教遗存,特别是佛教寺院石窟规模巨大、保存丰富、时代序列完整、艺术成就卓著。古代世界性的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祆教和佛教都在这里留下了历史痕迹,并体现出强烈的过渡色彩。甘肃的佛教类文化遗产特别是石窟寺是佛教及其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实物标本,具有序列完整、延续性强、规模巨大、内容丰富、保存完好等显著特征。过渡色彩比较浓厚,在地域上自西向东,在时间上从早期到晚期清晰地体现出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交流、融合并最终成为中华文明有机组成部分的轨迹。丝绸之路甘肃段上分布着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马蹄寺石窟群等重要石窟,中、小型石窟超过100多处,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艺术成就上,在丝绸之路各段中都首屈一指。

其二是丝绸之路甘肃段畅通的保障设施,如驿站、关隘遗址和城市聚落遗址保存非常丰富而完好,特别是丝绸之路不能全线畅通和低潮时期的文化遗产保存非常丰富。丝绸之路甘肃段是东西方交流阻塞时期和中原、西域战乱时期(十六国时期的五凉政权)保留中原传统文化的理想场所。甘肃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其能够在丝绸之路畅通时期及时与外界交流沟通,在阻塞和低潮时期能够自我保存。这一方面决定于中国文化的韧性和厚重,另一方面也依赖于城市设置、布局的合理,交通邮驿系统的发达,以及军事保障设施所带来的安全与秩序。所以,很多文化遗产与丝绸之路的兴衰相始终,具有其他地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所不具备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因素,这大大丰富了其文化价值内涵。骆驼城遗址、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果园―新城墓群就属于此类性质的遗址。

其三是丝绸之路甘肃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丰富,是活的文化,是多元文化在其地域上和平共处、交流融合的杰出典范和物质见证。通过甘肃境内的连接和沟通,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伊斯兰教和西域文化在此相互影响与交流,现已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具有物质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又通过一定族群、社团的传承,内化为风俗信仰,具有精神意义。尤其重要的是,丝绸之路甘肃段所蕴含的这种内在精神,将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也为在现实中建立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与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复兴丝绸之路文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丝绸之路上的遗产点不但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许多遗产点也具有绝妙的自然现象或罕见自然美。麦积山石窟的所有洞窟都开凿在高百余米、状如麦垛的山体的陡峭崖壁上,上下层叠,高低错落,十分壮观;榆林窟、玉门关、骆驼城遗址、金塔寺等遗产点所处环境,也分别具有戈壁荒漠、绿洲、高海拔原始森林的自然景观。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基于论题具体性和针对性,本文基本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范畴内讨论丝绸之路甘肃段的特性,但由于丝绸之路本身具有的无与伦比的丰富性和广博性,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其作为文化线路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乃至属于其物质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可移动遗产等方面的特性。

[注释]

①⑩田澍、李勇锋:《世界遗产视野中的丝绸之路》,《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②郭厚安、陈守忠:《甘肃古代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③甘肃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甘肃省图书馆:《丝绸之路文献叙录》,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④齐陈俊:《丝路考察记略》,《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

⑤杨建新:《丝绸之路东段述略》,《西北史地》,1981年第1期。

⑥鲜肖威:《甘肃境内的丝绸之路》,《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2期。

⑦吴iJ:《两关以东的丝绸之路》,《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⑧鲁人勇:《宁夏境内的“丝绸之路”――兼论长安、凉州北道的驿程及走向》,《宁夏社会科学》,1983年第2期。

⑨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版。

[参考文献]

[1]陈守忠.河陇史地考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2]侯丕勋,刘再聪.西北边疆历史地理概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篇2

一、圈点动词,剖析含义定行为

此处用“讲述”这个动词,体现标准对学习“张骞通西域”的要求是在识记层次的。它在百度词典里解释“把事情和道理讲出来”。在历史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知识与能力”条目中也正要求“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如何让学生将“张骞通西域”,用口头语言流畅表达出来,是历史教师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此时,历史教师要全面而深层次收集所教班级学生对此处知识目前了解状况,从而有意识地限定学生的学习条件。

在百度词典中,“认识”的释义有一条是这样定义的,“知晓;认明。”然而此处的“认识”并不像上文中“讲述”那样被明确定位于识记层次。如果借用语文学科中有关划分句子成分的知识,对“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进行有效分析,则得出认识――“作用”指明了学生学习有关丝绸之路的“目的地”。学生经历初步感知丝绸之路――理解归纳历史变化――思考得出其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因而,我认为将“认识”应该定位于“理解层次要求”。

在课程目标中“知识与能力”条目中,也提到了“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的培养要求。所以,历史教师应该提供丰富的关于丝绸之路开通,引发中外交流变化的历史教学材料。笔者认为,历史教师应该选择视频类型的教学材料,要真实地再现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中外交流中的变化,便于学生动用其视觉、听觉等感官多角度获得感性信息,在有效问题引导之下,进一步分析归纳获取的感性信息,得出理性认识。

二、批注短语,拓展范围定内容

在百度词典中,“史实”一词解释为“历史上的事实”。如果再紧抓核心词语“事实”,继续查询词典,便可得到“事情的真实情况”。据此可以分析出,学生在学习“张骞通西域”这件事时,应该掌握其时间、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几个方面的内容。

“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中的“等”字的含义在《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有明晰的解释,“《标准》在内容的广度上也留有余地,所以用了一个‘等’字,目的是想说明,有能力的同学可以知道得更多。”从概念认知角度思考,历史教师需要对“丝绸之路”和“中外交流”两个词进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思考“丝绸之路”的特征,帮助学生构建“丝绸之路”的清晰概念,继而引导学生探源丝绸之路出现的背景,为探究丝绸之路的作用做好铺垫。而“中外交流”在该条内容标准中,对思考丝绸之路“作用”的角度起到限定作用。该词明确地表明应该将丝绸之路放在中西方交流的角度去探讨其作用。

三、重视符号,思考用途定关系

此案例含有一个显著的标点符号――分号。在百度百科中,“分号是一种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因果等,通常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分句可以属于单重复句,也可以是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分句,或者是大句中的并列部分。除此之外,分号还可以用来分隔作为列举分项出现的并列短语,或是辞书中同一义项的不同释义。”那么该内容标准中两分句是何种关系?

第一,从学科逻辑角度分析两者关系,“张骞通西域”,双方使者、商人接踵而至,“丝绸之路”才得以开通,也就是说“张骞通西域”是“丝绸之路”开通的前提。从这个角度上看,两者之间具有前因后果的关系。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篇3

教育部颁布的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历史部分)进一步优化了历史学科考试内容,删去选考模块“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其余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要求与2016年考试大纲基本一致,只是在细化能力目标要求中突出“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和发现历史问题”。

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考试大纲给予了明确的提示,即不拘泥于教材,不回避热点,着重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要在掌握历史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运用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和提高历史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注重高考试题选材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特点,将不同形式的试题材料转化为有效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并且多角度综合运用历史学科原理和方法探究问题,辨析不同观点,符合逻辑、规范地进行表达和阐释,或者能够找到新发现,得出新规律,提出新结论。

本文以入选2016年中国十大学术热点提名的“历史视域中的丝绸之路”为切入点,进行历史知识梳理和应考方法指导,希望对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热点追踪】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2016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w学习以“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唤起了沿线国家的历史记忆。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在中华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

【押题理由】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由此,丝绸之路成为近年来高考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知识梳理】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从广义上讲,丝绸之路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开通及作用

丝绸之路的开通:①张骞通西域之后,中国丝绸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这条商旅要道,就是丝绸之路。②汉武帝以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斯里兰卡的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①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沟通了东西方的交通。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②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③两汉之际,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由印度经中亚、西域,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从对外贸易的角度理解丝绸之路

明朝以前,汉、唐、宋、元各朝基本上采取了对外开放政策,中华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成为周边国家、亚非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清时期,由于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腐朽,加上西方殖民者的到来,对外政策由开放转为闭关自守。汉朝对外交往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如下:

特点:(1)以商贸为主,丝织品在通商中占很大比重,具有相当程度的单向性;(2)中外交往以陆路为主,水陆并举;(3)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等地区的国家交流频繁,对东方文化影响大,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文化圈;(4)中国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开始输出;(5)中国开始吸收佛教等外来文化;(6)汉代文明先进,对世界影响深远。

原因:(1)国家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2)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3)丝织、冶铁等技术领先世界;(4)张骞沟通了丝绸之路,开创了中外交通新纪元;(5)交通发达,两汉政府保护交通的畅通;(6)科技文化成就辉煌;(7)统治阶级比较重视对外交往。

3.唐朝对外交往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

特点:(1)唐朝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且有连续性;(2)领域全面,同亚洲国家的交往最为密切,唐朝是亚洲文化的中心;(3)唐朝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往来、技术交流、贸易交流、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多种形式;(4)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影响巨大,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形成了中华文化圈,是当时世界上的文明中心,影响具有双向性。

原因:(1)唐朝政治统一、政权强大,有稳定的政治环境;(2)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文化昌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唐朝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4)唐朝的对外政策比较开放,唐朝政府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长期居住、任官以及和中国人通婚;(5)中外使臣、商人、留学生以及僧侣的推动等。

第三,海上丝绸之路充满了刀光剑影。海上丝绸之路自产生之后,在一千多年的历程中,一直是中外各国友好交往的和平之路,很少见到腥风血雨。但欧洲人的海外扩张之路却是用炮火开辟出来的。16世纪,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各自建立起全球性的殖民帝国。17世纪,被称为“海上R车夫”的荷兰横行四海。18世纪,英国开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欧洲人的全球性殖民帝国,都是以海上霸权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鸦片战争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结束。

【方法点拨】

高考试题以材料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甚至已经不是主要来源。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知识来源的多样性,考查的是考生自主发现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因此考核的内容也就不一定与教材的内容有直接联系,侧重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和理解材料能力的考查,“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要注重通过背景材料创设情境、延伸拓展考查历史知识的训练。

高考选择题更多地呈现新材料、新情境;非选择题中的材料不再单纯印证教材的观点,设问的切入角度可能与教材完全不一样。

材料题以提供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为基本特征,材料形式多样,不仅有文字叙述(文言文、现代文),还有数字表格、柱状图、扇形图、曲线图、地图、实物图、漫画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在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的同时,要能准确地解读、分析、评价图表所反映的内容。材料题具有材料来源广(有文字材料、图表材料等)、信息容量大、设问角度活、能力层次高、考查功能全、答案简明扼要等特点。在解读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历史学科是从史料出发,解读史料是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下去进行分析、评价,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论从史出,不要盲目相信历史结论,甚至可以质疑某些历史结论。

具体而言,材料处理的基本方法为:

第一,通读材料,对材料进行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处理材料的关键在于“有效性”,即能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找出材料的关键词或短语,把握材料的时间、人物、事件要求的范围,能够用它来有效地回答问题。注意开头和结尾所给材料“引自哪里”,或“出自哪里”,或“谁说的”,据此可直接或间接推理出所述事物的时间、空间概念。要从材料提供的情境入手,读出其中包含的显性和隐性等各方面的信息,如:时期、区域、人物活动内容、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要抓住关键词提供的信息,如:朝代、地名、人名、物名、历史名词等方面的信息。

第二,回归所学知识,归纳与材料有关的历史内容。要注意的是,应以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为主,结合所学知识为辅,同时结合教材提供的历史环境,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过程及阶段性特征。

第三,将提问中的提示词当作中心来组织材料,把握方向;将落脚点放在提问的方式或方法上;组织材料时要有结构性、层次性,如按时间顺序排列,按内容方面排列等。

第四,材料题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对于选择题,在完成上述过程后,以设问词为核心,把握判断的方向,依托材料进行正确判断。在回答非选择题时,要从历史原因、历史再现、历史影响、历史归纳、历史总结、历史启示等方面审清题意,按要求提炼有效信息,按设问要求组织答案进行答题,高度概括、归纳,不需要展开,即使是要列举史实,点出时代及历史概念即可。要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

切记要充分运用材料的有效信息。答案中有部分内容就是直接来自对材料的有效信息归纳。

图文材料型题是以地图、插图、壁画、漫画、图表、图形、实物景观图等图画情境材料为命题切入点,结合相关文字情境材料叙述而组合的试题。图文材料型题通过运用“图”来提高考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历史情境的再现能力,对文字材料的理解能力,从而使考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思维分析能力。

解答图文材料型问答题包括了读图、读文字材料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题目设问,组织有效信息进行答题。

高考试题选用的材料呈现“不拘泥于教材”的特点,所选材料内容有一定的开放性,材料体现的观点或是对教材观点的补充,或是与教材观点相反。考生必须按照题目要求,从材料出发,准确提炼概括观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切忌抛开材料,照搬教材观点,思维固定化。

【真题示例】

例1 (2015・浙江卷)“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B.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

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分析:本题通过“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的结论,通过历史叙述进行推论。题干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角度设问,考生应从否定项的角度进行判断。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的表述不符合历史,故正确选项为A。

答案:A

例2 (2015・北京卷) 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域。汉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据,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境内的青海道进行;唐朝统一后,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世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跨入西域。从元朝起,河西走廊成为中西方交往的稳定通道。

阅读图1和上述材料,从中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

分析:本题提供图和教材之外的新材料,旨在考查考生提取材料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阅读材料可以获取的信息:主题为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时间为从西汉至元朝,区域核心为河西走廊、青海道,核心内容为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原王朝沟通西方的线路有不同选择,以及陆上丝绸之路是由多条交通道路构成的交通网络等。在获取材料信息的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即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实,可以形成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知识面和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设问形成合理的答案。

答案:古代的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单一的交通线,而是由多条交通道路构成的交通网络。受政治形势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中原王朝沟通西方的线路有不同选择。总体上看,自汉朝之后,丝绸之路未曾完全中断,河西走廊在丝绸之路东段居于主导地位。

1.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走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新主张得到了上合及金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以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宗旨的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也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这体现了(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走向没落 B.世界霸权面临激烈争夺

C.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 D.经济区域化的加速发展

2.在访问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建设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

①积极开展睦邻友好交往 ②积极参与地区合作与交流

③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④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 “一带一路”传承着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代丝绸之路精神。它不是中方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演奏的“交响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日报客户端《有关“一带一路”,这是见过的最漂亮的图解》

材料三 “马歇尔计划”从1948年开始执行,共有15个欧洲国家接受援助。到1951年底,美国共向它们拨款131.5亿美元。“马歇尔计划”解救了一些西欧国家的燃眉之急,促进了经济恢复,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美国借此把从政治经济上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与维护本国制造商、出口商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3

材料四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越来越朝着安危与共、荣损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迈进。“一带一路”顺应这一潮流,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想的是自己要过好、也要让别人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沿线国家既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也有搞资本主义制度的;既有信奉佛教的,也有以伊斯兰教立国的;既有认同西方价值观的,也有秉承东方理念的。“一带一路”致力于沟通这些差异,促进求同存异基础上的相互协调,发掘聚同化异带来的互补潜力,为建设共同发展的世界添砖加瓦。

――《人民日报》2015年2月13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丝绸在古罗马的市场上能卖到每磅12两黄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前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份额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一带一路”构想提出后,有学者称它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也有学者认为两者有本质区别。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和所学知R说明两者的不同。

【参考答案】

1. C 2. A

3.(1)原因:中国丝绸制作精良,质量上乘;中国丝绸深受古罗马人的喜爱和追捧;运输的曲折艰难。

(2)状况:长期居于领先地位;近代以来虽有下降,但到1870年仍居世界第一位。

领先原因: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发达,长期领先世界,商品远销海外;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出现并得到拓展。

下降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逐渐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在商品流通中的比重加大,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到1870年虽有下降仍居世界第一。19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的领先地位被取代。

(3)①背景不同。“马歇尔计划”出现在冷战时代,带着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具有时代局限性。而“一带一路”诞生于全球化时代,摒弃了制度模式偏见,超越了意识形态。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篇4

这是中国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这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2年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今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下午就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指出,通过了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总结历史经验,为新形势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借鉴。

千年丝路:一条贸易和友谊之路

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尽管在罗马帝国时期,通过这个通道来自东方的最珍贵、最有影响的商品是丝绸,但当时这条线路并没有冠之为“丝绸之路”。我国《史记》《汉书》和南北朝史籍里最早出现的丝绸之路名称是“西域南道”“西域中道”“新北道”“河西道”等。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其后,德国历史学家郝尔曼在20世纪初出版的《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过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如今的欧亚大陆桥经由路线大部分是古丝绸之路。

古代丝绸之路,从空间上看,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今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从时间上看,跨越2000多年,历经中国历史上先秦、汉唐、宋元、明清4个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极为重大影响:首先,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中国传入西方的主要商品有丝绸、茶叶、瓷器、漆器等;西方传入中国的主要有胡麻、胡桃、胡萝卜、胡瓜、葡萄、石榴、琥珀等。其次,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通过古代丝绸之路,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并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再次,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佛教、基督教、摩尼教等都曾在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广泛传播。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世界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专家指出,古代丝绸之路实现了亚欧大陆各国间的商品、技术、人员和思想交流,推动了各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促进了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融。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主张的提出,以中国扩大向西开放为契机,促进与广大欧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相互融合,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为相关各国发展创造了新机遇,为其广泛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搭建了新平台,传承和弘扬了古代丝绸之路精神。

丝绸之路经济带延展的欧亚大陆包含四大区域,即中亚、南亚、西亚和中东欧国家,其中南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部。

在四个区域将形成“四个支点、四个辐射面、四条路径”,即以上海合作组织为支点,辐射独联体国家;以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为支点,辐射南亚国家;以海合会为支点,辐射西亚国家;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为核心,辐射中东欧国家。在四大区域中,中亚地区为核心区、南亚地区为紧密区、西亚地区为延伸区、中东欧地区为拓展区。世界前十大经济体,除美国、日本和巴西之外都在这条经济带上。

按照我国政府公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规划,“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点要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主要内容是实现沿线国家间的“五通”:

“政策沟通”。各国可就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进行充分交流,本着求同存异原则,实现各国经济发展战略有机对接,协商制定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

“道路联通”。中国与有关国家需要积极探讨完善跨境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及亚欧非之间的交通运输网络,切实解决不联不通、联而不通、通而不畅等问题。

“贸易畅通”。探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并做出适当安排,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提高区域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让沿线各国在贸易投资领域的潜力充分释放,做大合作蛋糕。

“货币流通”。推广本币结算和货币互换,加强多双边金融合作,建设区域开发性金融机构,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区域安排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地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民心相通”。中国与有关国家需要夯实国家关系的民间基础,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加强各国人民特别是基层民众的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篇5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四课,是对第十二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延续和补充。本课主要有三块内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联。丝绸之路和对西域的管理是张骞通西域的结果。“张骞通西域”是本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张骞出使西域的基本史实和合理想象,感悟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的艰辛,并从中能够学到张骞身上所具有的可贵品质。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西方的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促成了多个文明的相互渗透。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展示自我的需要,对感性事物易于接受和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历史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分析历史素材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但初一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本课内容的了解停留在表象。因此,本节课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创设历史情境,开展丰富的学生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基本能力,形成基本认识。

【教学目标】

1、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对西域的管理、丝绸之路的基本史实,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东西方文明之间交流的过程。

2、通过观察图片、阅读分析史料、观看视频,提高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初步掌握历史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师生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和讨论,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3、学习张骞不畏险阻、勇于探索开拓的进取精神,认识丝绸之路对沟通中外文明的重大意义,形成新疆、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自觉维护国家统一的共识。

【教学重点】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辖

【教学难点】

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教学方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沙画视频

师:这段沙画视频中所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的哪条路啊?

生: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从这个视频中,我们可以发现,丝绸之路其实可以分为两条,分别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它们都是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道,都曾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它们曾一度衰落,却又在今天被复兴,并被赋予了新的名称,“一带一路”。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一起走进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二、新课讲授

(一)张骞通西域

环节一:回顾所学、分析张骞出使的原因

师:我们一直说到西域,但是西域到底在哪里呢?同学们能否从课本中找到西域具体的地理位置呢?(出示地图)

生:(在课本中找到答案)

师:这里还提到了两个关隘,玉门关和阳关,同学们有没有学过相关的诗句啊?

生:思考回答。

师:读了这两句诗,这说明在诗人眼中,西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预设:那么面对如此荒凉的世界,西汉的时候,为什么还要派遣使者前往西域呢?

教师补充:西汉初年,匈奴在冒顿单于的带领下逐渐强大,不断压迫西域等国,还经常侵犯西汉边境,给西汉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困扰。汉武帝即位后,他从一位匈奴降者口中听说匈奴击败大月氏,曾以大月氏国王的头骨做成酒器,大月氏西逃后,一直图谋复仇。

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这个时候西汉政府逐渐就认识到了西域的重要性,于是汉武帝就想派遣一名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在这样的情况下,汉武帝颁布了招贤令。

预设:假如你是西汉王朝的子民,你愿意接受这个任务吗?最终这个任务落在了谁的头上?

生:思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整合教科书的相关内容,分析匈奴与中原的政权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及目的,形成整体性认识,从而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

环节二:情景模拟。张骞拜别汉武帝的场景对话

教师出示课本中的一幅插画图为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并提供台词,学生现场演绎。

【设计意图】

用细节“描绘”历史场景,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感受历史课堂的魅力。

环节三:小组讨论,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精神、意义

师:拜别之后,于是张骞开始了第一次出使西域之旅。大家知道是什么时候、从哪里出发的吗?讨论:张骞所行之路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成课堂:引导学生回答(两次都被匈奴所困、人越来越少,无食物水,有的人坚持不下去退回了,有的人抵抗不住牺牲了)

预设:要完成这样一项艰巨任务,学识只是最基本的条件,还必须能够随机应变,具有很强的外交能力。

师:张骞好不容易从匈奴逃脱后,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继续西行,辗转到达了大月氏,但此时的大月氏早已无意东反故地了。张骞见说服大月氏共击匈奴无望,遂踏上归汉之程。张骞考虑到北道危险,遂改行南道,不料又被捉住…

师:大家请看,这两幅图片分别是张骞出使和归来的面貌,大家可以看出他此行的艰辛,但是我们仔细看可以发现,张骞归来时手中紧紧握着汉节,这说明了什么?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忠心,他还有哪些精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吗?

预设:除此之外,这和张骞的个人品质有关,他敢为人先,勇于开拓,不畏艰难,坚持不懈。

师: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对匈奴发动第三次军事反击,取得重大胜利,大家知道是什么战役吗?

教师总结:为了防止匈奴势力再起,汉武帝再次任命张骞出使西域。这次,张骞率领300多人,携带大量的金帛物品,在大军的保护之下顺利到达西域各国。再次归来时,许多西域国家派出使者跟随张骞来到西汉,进一步发展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

过渡:后人把张骞出使西域称之为“凿空之旅”。什么是“凿空”,就是对未知领域的探险。张骞此行,不仅为汉朝开辟出了一张新的地图,更开辟出了一条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丝绸之路,使中原与西域可以进行友好往来。

师:几千年中,经由这条道路所运输的物品有很多,为什么把它称为“丝绸之路”?

生:学生讨论思考

【设计意图】

在前面环节的基础上,及时评价历史人物,既是水到渠成也是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浸润的需要。

(二)对西域的管理

环节一:对西域的经营与管理

过渡:张骞出使西域之后,西域各国后来纷纷归附汉朝,西汉政府又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该如何去管辖西域?那么西汉政府是如何管辖的呢?(西域都护府)

提问:到了西汉末年,匈奴又重新控制了西域,汉朝与西域的往来再次中断,到了东汉明帝的时候,为恢复对西域的管辖,一方面派兵出击匈奴,另一方面派遣使者出使西域,他派了谁啊?

生:结合所学西汉末年战乱情况,思考回答。

预设:同学们有没有听过和班超相关的故事?比如说“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那么班超出使西域后,到底做了哪些事?他派他的得意子弟甘英前往大秦,但是到达安息国最西边就受到了阻碍。

教师总结:正是从张骞到班超再到他的后人们,他们前仆后继地出使西域,行走在前往西域的道路上,也应验了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第三部分,重走丝路。

【设计意图】

按照本课设计思路的需要,将“对西域的管理”调整到“丝绸之路”之前,使西汉政府对西域管理的线索更连贯。

(三)重走丝绸之路

环节一:自主学习,画出思路之形

过渡:同学们,自张骞出使西域后,就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来,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于是,汉朝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形成沟通东西方交通的陆上通道。

预设:结合课本与地图,让学生们指出陆上丝绸之路的大致路线是怎样的?(“中亚”“西亚”“欧洲”等区域在图中并未明确标注,要指导学生圈画出范围)

【设计意图】

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某一时间范围内历史事件的了解,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某一空间范围内历史事件的理解,更有助于学生将时间与空间互相结合,全方位地理解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

环节二:进一步了解丝绸之物

营造环境:同学们,让我们现在穿越一下时空,假如我们现在走在丝绸之路上,我们可以听到叮铃叮铃的驼铃声,看到来往商人络绎不绝的脚步。

设问:那么,我们知道有哪些东西从西域传到中原,中原地区又有哪些物品或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域呢?

【设计意图】

通过实物图片丰富教学素材,学生能直观地了解丝绸之路贸易物种的交流,感受其对今天生活的影响。

环节三:海上丝绸之路

出示材料:近十几年来,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

预设: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还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开辟了多条航线。

活动:学生观看地图,找出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

【设计意图】

从地图中找出答案,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知道海上丝绸之路出现的时间及大致路线即可。

环节四:共建未来——一带一路

播放视频《共筑未来——一带一路》

预设:给丝绸之路重新筑梦的就是我们的国家主席,2013年,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一带指的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学生讨论: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能够为共建“一带一路”做出哪些力所能及之事?

教师总结:其战略目标是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它与历史上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一样,也是为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增进中华民族同世界其他民族的人文交流。今天建设“一带一路”时,我们既要尊重文明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共同繁荣,也要坚持文化自信,勇于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篇6

[关键词]丝绸之路;文化通廊;国际旅游;旅游规划

[中图分类号]F50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6-0117-03

一、丝绸之路是联结东西方的纽带

丝绸之路自张骞通使西域算起,迄今已有2200年的历史,期间虽曾发生过战争和战乱(如唐王朝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怛罗斯战役、蒙古军队西征及西域各国战乱等),使丝绸之路数度中断,但2000多年来,该路一直起着联结东西方通道和桥梁的作用。

(一)古丝绸之路是一条联结欧亚大陆的文化通廊

自公元2世纪始,西行求法者朱士行、法显、玄奘、义净及弘法高僧摩罗什(疑为鸠摩罗什)、不空(北印度人)、金刚乔(南天竺人)、善无畏(中天竺人)、般若三藏(克什米尔人)等,通过丝绸之路(中亚细亚及西域诸国)将佛教传入中国。自唐代开始,大批阿拉伯商人经西域诸国、天山南北的丝绸之路来到长安经商,他们不仅传入了伊斯兰教,而且是中国回族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公元635年,基督教聂斯脱利派教士叙利亚人阿罗本等经丝绸之路由波斯来到长安,将该教派(我国称景教)传入中国;南北朝时期,创建于波斯东部大厦(含阿富汗的巴尔赫地区)的祆教(亦称拜火教 )传入中国;公元694年,Manichean摩尼教佛多诞持二宗经入朝,将创立于中亚的伊朗的古代宗教,经丝绸之路也传入了我国,这个教派在中国大地流传延续了七八百年。以上发生在丝绸之路之上的文化活动,使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文化体系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这种以和平方式进行的长达千年的文化交流,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上尚无先例。

(二)丝绸之路是一条贯通东西的经济通廊

自西汉张骞、东汉班超通使西域建立丝绸之路的雏形以来,这条路上的使者、僧侣、商人就络绎不绝,到了唐代,随着安西、北庭都护府的设立,更保障了丝绸之路沿线的安全,使这条路的商贸功能和经济功能得以充分发挥。1000多年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产的丝绸、织锦、瓷器、茶叶等源源不断地运往中亚、西亚及欧洲各地,西方产的香料、宝石、琉璃、植物种子(如石榴、番茄、葡萄、汉槐等)也纷纷传入我国,丝绸之路真正成为贯通东西的经贸走廊。

现在,随着欧亚大陆桥的建设、上海合作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及中亚、西亚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社会发展和安全状况不断改善,丝绸之路经济及商贸通廊的作用必将得到更大的发挥。该路沿线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伊拉克、阿塞拜疆等国都是重要的石油、天然气输出国,因之,丝绸之路也必将成为联结欧亚大陆的交通通廊和能源通廊,构成一条横亘东西方之间的金色链条。

(三)丝绸之路是一条友谊之路,思古之旅

从民族形成历史看,中亚地区又是多民族的交融、变迁地区,如丝绸之路沿线许多国家和民族的形成(土耳其、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多与唐代西突厥的西迁有关;现在生活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东干族人又源于清代陕、甘回民的大规模迁徙和避难;另如历史上生活在葱岭(含帕米尔高原)以西中亚的“昭武九姓”(包括康、石、安、曹、米、何等九个小王国)又是中国回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随着丝绸之路经贸及宗教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民族习俗、艺术、农事、工艺、医药、建筑及交通等方面的交流和拓展也为东西方沟通做出了史无前例的伟大贡献。如我国迄今已知最早的阿拉伯数字实物――幻方铁板在长安的出现,广大穆斯林沿丝绸之路一年一度赴麦加朝圣,明代郑和沿海上丝绸之路七下西洋等等。因此,丝绸之路还是一条增进了解和友谊的和平之旅。

二、丝绸之路的广义概念和路线的多选性

就广义而言,丝绸之路应当涵盖历史上所有联结东西方的通道,其中主要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包括:自红海出发,经阿拉伯海、印度洋, 通往印度及中国沿海(广州、泉州、杭州、杨州等港口)的海上交通线,也包括从东非、西亚、南亚及东南亚各地通往中国各港口的航线。丝绸之路还应包括以下两条陆路和海路相结合的路线:一条是自大食(阿拉伯帝国)从海路到安南,再由安南(今印度支那)从陆路到云南;另一条则是自大食经海路到天竺(今印度),再由天竺从陆路到云南、四川。在开展国际丝绸之路旅游方面,主要依托的应当是陆路丝绸之路。

历史上形成的陆路丝绸之路实际上有多条互相平行的路线,其中国内路线主要包括:西安―宝鸡―陇县―秦安―天水―陇西―临洮(定西)―兰州―永登―武威(原凉州)―张掖(原甘州)―酒泉(原肃州)―嘉峪关―敦煌,然后沿疏勒河道进入新疆。由西安―彬县―泾川―平凉(过崆峒山,越六盘山)―中宁,然后沿黄河及长城西行进入河西走廊,到达武威,与前一条路合并。在我国新疆地区,也有着丝绸之路的不同路线,其中主要的一条路线是:自哈密沿博格达山和天山南麓,经鄯善、吐鲁番、高昌故城、焉耆、博斯腾湖、库尔勒、轮台、库车,沿塔里木河北岸、叶尔羌河、喀什噶河,到达位于南疆的喀什噶尔绿洲,并西越帕米尔高原(葱岭)进入中亚西亚,其他路线还包括天山北麓经奇台、昌吉、伊宁、霍城沿伊黎河谷地进入中亚的路线和经若羌、和田、叶城进入喀什噶尔的路线。

丝绸之路进入中亚细亚以后,也包括几条不同的路线,其中南部的一条是经由兴都库什山谷进入现阿富汗境内(曾属阿拉伯帝国、波斯帝国),并经赫拉特抵达伊朗东北部的马什哈德;北部的一条路线由帕米尔高原以北的安集延进入费尔干纳盆地(现均属乌兹别克斯坦),并沿锡尔河经撒马尔汗、布哈拉(曾是黑衣大食东部番地),过阿姆河入伊朗境抵达马什哈德。由马什哈德向西,既可经由黑海和乌尔米耶湖之间亚美尼亚高原上的大不里士(曾为古波斯的王都,为拜火教圣地)直接进入土耳其(古东罗马帝国地域),也可经由库姆、伊斯法罕向西进入两河流域,并经巴尔米拉古城遗址(在叙利亚中部)进入地中海沿岸。

由上述可知,组织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其经由路线具有突出的广义性和多选性。

三、关于开展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的几点建议

丝绸之路沿线各个国家、国内各省区(主要是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应秉着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信息共享、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原则,发表开展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的共同声明,定立共同遵守的原则并分别签订相互间的合作协议。

丝绸之路的国际部分应具有线路的多选性,在伊拉克及中东其他地区局势尚未完全恢复平定的情况下,可首先探讨沿费尔干纳盆地、撒马尔罕、布哈拉,经阿什哈巴德,跨里海、亚美尼亚高原进入土耳其的路线。

争取尽快开通西安―迪拜(国际空港)、西安―伊斯坦布尔(或安卡拉)、西安―塔什干、西安―德黑兰的国际航线,为开展快捷的空中丝绸之路旅游路线奠定交通条件的基础,并以上列各城市作为地区的游客集散中心。尽快提高西安至乌鲁木齐、吐鲁番经库尔勒至喀什,西安经平凉至固原(和天水)以及玉门至敦煌的公路等级,增加或开辟通往丝绸之路各主要节点城市(如敦煌、吐鲁番、喀什、伊宁、和田等)的国内支线航班,全面改善丝绸之路旅游的交通条件。

加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和旅游产品的统一推介,其中重要的节点城市包括:西安――汉、唐国都;宝鸡(含法门寺)――关中西部重镇;天水――陇东重镇,以麦积山石窟为代表;武威(古凉州)――河西走廊重镇,以反映回纥文化的西宁王碑、高昌王世勋碑及反映西夏文化的西夏碑为代表;张掖(古甘州)――河西走廊重镇,以西夏遗存大佛寺和黑水国城堡遗址为代表;敦煌――丝路重镇,以沙州故城、阳关故址、玉门关故址(小方盘城)、莫高窟(含万佛峡)为代表;嘉峪关――以关城及黑山石刻画像(大月氏、匈奴文化遗存)为代表;哈密――以盖斯(阿拉伯人)墓、巴里坤烽燧、哈密王墓为代表;吐鲁番――以交河故城、高昌故城、胜金口千佛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为代表;库车――以克孜尔千佛洞(拜城)、克孜尔尕哈尔佛洞和森木塞姆千佛洞为代表;喀什――以三仙洞及艾提尕尔清真寺为代表。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篇7

[关键词]丝绸之路;旅游文化;精神文化

[中图分类号]K9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4-0054-03

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的一条大动脉。它是一条历经了2000多年沧桑的通商及文化交流之路。它东起长安,穿河西走廊到敦煌后,出玉门关沿北道经车师前王庭(今吐鲁番)、库尔勒、乌垒、龟兹(今库车)、姑墨(今沙车)、疏勒(今喀什),翻越帕米尔,抵地中海东岸。19世纪7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中国》一书中给这条古道冠以一个美丽的名字“丝绸之路”。现在,丝绸之路已成为一个国际通用的学术名词,远远地超越了“路”的地理范围和“丝绸”的物质范畴。其实,从时空和交易额方面纵观全局,丝路上的丝绸交易所占比例甚小。从狭义上讲,文化交流实际上与物质交流平分秋色,甚至还可能有过之;从广义上讲,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倡的那样,“丝绸之路是对话之路”。由丝绸之路又衍生出了诸如“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瓷器之路”、“草原之路”、“皮货之路”、“茶叶之路”、“沙漠之路”和“骆驼之路”等形形的名称。[1]它们在中外关系史上有着不容置疑的作用和意义。

一、丝绸之路概况

丝绸之路一般可分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为北、中、南三条线路。

(一)东段

从长安到玉门关、阳关、东段各线路的选择,多考虑翻越六盘山以及渡黄河的安全性与便捷性。

北线:从泾川、固原、靖远至武威。

中线:从泾川转往平凉、会宁、兰州至武威,距离和补给均属适中。

南线:从凤翔、天水、陇西、临夏、乐都、西宁至张掖。

公元10世纪时,北宋政府为绕开西夏的领土,开辟了从天水经青海至西域的“青海道”,成为宋以后一条新的商路。

(二)中段

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内的诸线路,它们随绿洲、沙漠的变化而时有变迁。三线在中途尤其是安西四镇(640年设立)多有支路。

北线:起自瓜州(今安西),经伊吾(哈密)、庭州(今吉木萨尔)、伊犁(今伊宁),直到碎叶。

中线:起自玉门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经楼兰(今罗布泊)、车师、高昌(今吐鲁番)、尉犁(今焉耆)、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疏勒)今喀什)到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

南线:东起阳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经若羌(鄯善)、和田(于阗)、莎车等地至葱岭。

(三)西段

自葱岭以西直到欧洲的都是丝绸之路西段,它的北、中、南三线分别与中段的三线相接对应。其中经里海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线是唐朝中期开辟的。

北线:沿咸海、里海、黑海的北岸,经过碎叶、怛罗斯、阿斯特拉罕(伊蒂尔)等地到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

中线:自喀什起,走费尔干纳盆地、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到马什哈德(今伊朗境内),与南线汇合。

南线:起自帕米尔山,可由克什米尔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可从白沙瓦、喀布尔、马什哈德、巴格达、大马士革等前往欧洲。[2]

二、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

(一)丝绸之路的物质文化意义

据考古发现,在中亚、西亚地区都有丝绸出土,可以证明早在公元前5世纪丝绸已经越过帕米尔高原传入印度和波斯。西汉以后,丝绸开始成为这条贸易之路上的大宗商品。丝绸作为一种生活品或艺术品,为西方社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与此同时,丝绸的外传促进了我国丝织业和民族工业的发展。我国丝绸在海外的广泛传播使丝绸成为风靡世界的消费品,极大地刺激了纺织工业的发展和繁荣,并为后来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以及民族工业的勃兴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与丝绸一起传入西方的还有中国的食品、香料、药材以及部分器物。这些器物的传入,也促进了中国物质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在中国的丝绸等物品传入西方的同时,西方一些物产和珍禽异兽也传入中国。很值得一提的是西域的香料,如印度的胡椒、姜,阿拉伯的乳香,索马里的芦荟、苏合香、安息香,北非的迷迭香,东非的紫檀等。这些香料多采用成品方式运入中国,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而且许多香料在当时被作为药物使用。同时,玉米、占城稻、花生、向日葵、土豆、西红柿等农作物传入中原,丰富了农作物的品种,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华夏民族的饮食结构。另外,大批珍禽异兽从西域和中亚输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的畜牧业的发展和牲畜品种的改良。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得乌孙马好”,后来“得大宛汗血马,益壮”。[3]

(二)丝绸之路的精神文化

丝绸之路像一条大动脉,沟通了东方与西方。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优秀且丰富多样文化遗产,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先进的文明便源源不断地传入西方,并从不同的社会层面对其加以影响,甚至左右其发展。作为中国古代文明重要标志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就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向世界各地的。不仅如此,丝绸之路还为中亚、欧洲等地带去了中国先进的冶铁技术,为中亚带去了先进的水利灌溉技术。冶铁技术的广泛传播推动了民族融合及各民族的广泛交流,而且最大的意义是对生产力的促进和提高。此外,古代中国的医学也较为发达,一些发达的医术先传入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入欧洲。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初期,欧洲人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将《本草纲目》翻译成外文,介绍到欧洲,东西方医学的沟通促进了近代医学的发展。

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西方、南亚等地的宗教得以传入中国。宗教蕴藏着丰富的内容,特别是佛教的东来,给中原的固有文化以很大的冲击,中国古代文化正是因为与佛教相遇,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可以说是丝绸之路与佛教相遇,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佛教是丝绸之路带给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礼物,而佛教对于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精神层面更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除此之外,西域艺术传入中国,大大丰富了中国的传统艺术,不论是在艺术种类、艺术形式还是在艺术思想方面,中国传统艺术与西域艺术二者的结合,形成了现今中国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4]

三、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对旅游发展的几点启示

今天,丝绸之路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丝绸之路上遗留的众多文物古迹、历史遗存仍记录着中华民族的艰辛开拓及与外民族的艰难融合,印证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最根本的精神。

在旅游业逐渐发展和成熟的时代,对丝绸之路的旅游开发显得极其重要。但当今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发展中有许多欠缺,缺少系统的宣传材料,没有足够的专线、专题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更重要的是经济、环境以及人为的因素致使许多遗迹得不到完善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一些景区及周围环境也受到了破坏,特别是开发中不重视文化内涵及人文精神的发掘,从而使游客很难具体深刻地体会这些景观的内涵。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站在历史与今天、现实与未来的高度,坚持“保护、开发、引入、宣传”的八字方针,塑造典型,加强建设,增强西部旅游资源的文化魅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到西部,以促进西部旅游的发展。

(一) 加大对丝绸之路的宣传

以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及人文精神为基础设计西部旅游新形象,打出丝绸之路旅游新口号,利用媒体、名人效应制作广告、宣传画,举行知识竞猜等相关文化活动,大力宣传具有特色的西部旅游,吸引海内外游客,发展西部旅游市场。在国内旅游日益发展的今天,旅游书籍作为“无声的导游”显得尤为重要。现实及潜在游客通过参看旅游书籍,不仅可以宏观了解旅游地及旅游对象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更细致地知悉每一处景观、每一件文物的内涵。有关部门应更多地编写一些专门介绍旅游资源的书籍,深入细致地介绍有关景点内容及文化内涵,并宣传人文精神,帮助旅游者了解、认识西部旅游,得到应有的收获。

(二)保护珍贵的旅游资源

保护资源与环境是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应坚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对现实及潜在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评估,了解其历史及现实价值,并组织人员建立相应的领导、管理、监督机制。对景区及其周围居民应明确并协调共同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友好相处,共同承担保护旅游资源的责任。广泛宣传有关保护资源、环境的法律规定,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保护资源。[5]

(三)引进人才和外部资源

西部地区尤其是边远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在人才、资金、经验等发面严重不足,这将影响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对此应采取以引进为主的方式予以解决,即引入国内外资金、人才、成功经验,开发保护丝绸之路旅游资源。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借用各种成功经验加强管理与开发。加强对本地人才的培训,选派有基础的人员外出学习先进经验、技术与方法,也可在当地培训,以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四)有效开发丝绸之路旅游资源

开发丝绸之路旅游业,弘扬人文精神,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开发专项旅游线路,并揭示其文化内涵,展现其原有的人文精神。通过专项旅游让旅游者确切、深入地体味丝绸之路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风光。丝绸之路上有许多少数民族,有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资源,现代旅游可利用条件较好的居民地,开发不同类型的民族村、民俗村,举办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并让游客参与,以充分宣传、弘扬民族文化和优良的民族精神。可适当开发新的人造景观,丰富旅游产品和活动内容。人造景观应源于历史、再现历史,生动逼真,应起到强化、宣传地方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作用。

丝绸之路旅游资源的宣传、开发有利于对中国文化的宣传,体现了中华民族人文遗产的宝贵,使这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令更多的人了解和向往。现在的丝绸之路依然是中国人民和中亚、西亚、东南亚以及欧洲、非洲、美洲等地区人民往来的历史见证。这种以经济为中心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交流,不仅丰富了丝绸之路沿线各个民族、国家的物质生活,还将对社会结构和文化进步产生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苹芳.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文明论坛[J].1999,(5).

[2]范文澜.中国通史(第四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

[3]汉・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篇8

中国首部“一带一路”学术专著

今年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经济学》,被称为“中国首部‘一带一路’学术专著”。该书由上海市委党校发展研究院邹磊主编。全书以“导论”为主要提纲,分为第一章“地缘、贸易与信仰: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再思考”;第二章“新旧之间:理解中国与中东的‘现代丝绸之路’”;第三章“经略海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谋划”;第四章“点面结合:中国在‘一带一路’上的推进举措”;第五章“任重道远:中国在‘一带一路’上的风险与因应”。

从理论研究的视角说,本书首先将“一带一路”与古代的丝绸之路进行了比较,又与中国―――中东“现代丝绸之路”进行了比较,提出了诸多需要深入思考的“一带一路”的历史、战略、举措问题:如何理解新时期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性、时代性和战略性,尤其是对未来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战略谋划的重大意义。“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性,在于通过“一带一路”进一步推动西部开发与向西开放,长远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理想愿景是,扭转长期以来经济重心沿海化、东西部发展和海陆开放严重失衡的现状,实现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和海陆地缘平衡,构筑东西互济、海陆统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中国国内市场和亚欧大市场的协同联动,建立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平等、共享、共赢的新型经济循环。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主题图书巅峰之作

从公元前2世纪张骞西域凿空到公元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的漫长岁月里,穿越广袤的草原、沙漠和海洋,欧亚之间长期活跃着一条以丝绸贸易而得名、由不同货物、原料、港口、城市、驿站、思想、文化、宗教和民族结成的贸易之路、文化之路和信仰之路,在近代西方兴起之前,这曾是全球最重要的地缘经济组合和宗教文化纽带。

关于“丝绸之路”,历来是图书出版的重要题材,笔者曾看到有关“丝绸之路”的好几种图书,其中有历史类的、也有文学类的;著作者既有国内的历史学家,也有国外的汉学家。去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被称为“学界公认的研究丝绸之路的权威之作”―――刘迎胜所著的《丝绸之路》。在有关此书的推广宣传中,有的评论这本《丝绸之路》为“丝绸之路主题图书巅峰之作!曾强势入围2014‘中国好书’榜单!”的确,为完成《丝绸之路》这本学术著作的写作,作者曾三次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与“游牧/阿勒泰丝绸之路”这些实地考察,积累了丰富、直观的第一手历史材料。

《丝绸之路》分为两卷,上卷为“草原丝绸之路”,下卷为“海上丝绸之路”。在上卷“草原丝绸之路”中,作者介绍了草原丝路的肇端,丝织业的产生原因,草原丝路上的原始文化,波斯帝国和马背上的帝国―――匈奴历史,以及草原丝路东西贯通由来过程,草原丝路沿线民族大迁移、融合,胡汉时代的科技文化的交流,西亚宗教如摩尼教、祆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华的情况,还有成吉思汗时代、明清时代民族文化和宗教的交流。在下卷“海上丝绸之路”中,分为“海上丝路的黎明”“印度洋上的丝路”“空前的中外文化交流”“马可・波罗时代”“海上丝路的鼎盛时代”“欧洲人东来”这样几个问题,读者可以看到中国最初的造船业、航海术,早期中印文化交流情况,外来的番货、作物和宗教进入中国这些历史知识,重温了马可・波罗时代的中外文化、贸易的交流,以及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过程,了解了欧洲殖民主义对东方的扩张,以及东西方欧学和汉学的交流……

《丝绸之路》全书以时间为经,以文明交流为纬,全面系统阐述了两条丝绸之路的发端、发展过程,详细介绍了丝绸之路沿线不同民族、文明类型及其相互交流的历史状况,展示了数千年来以丝绸之路为纽带文明碰撞与融合的宏大历史场景,分析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

富有新意的《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

近十多年来,随着安伽、史君等粟特首领墓葬在中原出土和大量汉文墓志的新刊,来华粟特人及其历史文化成为丝绸之路研究中的热点。去年8月,三联书店出版发行了作者荣新江所著的《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一书。

从撒马尔干到长安,丝绸之路的繁华往昔,大唐与西域的文明交织,是后人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更是无数历史想象的渊薮。翻阅《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作者在第一编“粟特人的迁徙与聚落”中,考察了粟特人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生活、流寓、迁徙情况;第二编“粟特商队与祆祠”,对历史界关于胡人聚落首领问题、粟特队商首领等争论问题进行了辨析,厘清了一些历史脉络;第三编“入华粟特人的多元文化”中,这粟特人的多元文化主要体现在墓葬物品、石棺屏风的图像、壁画上的菩萨联珠纹、壁画上的胡风(猎豹、杂服)等文化形式中。在写作此书中,作者立足本土,兼具国际视野,在掌握的尽可能丰富的史料特别是墓志资料的基础上,力图以陈寅恪所倡导的历史研究的“通识”方法,对前所不详的粟特文明,做出了富有新意的探索。

颠覆历史认知的《游牧民的世界史》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