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连锁药店行业现状分析8篇

时间:2023-09-06 09:30:42

连锁药店行业现状分析

连锁药店行业现状分析篇1

1.国内医药流通制度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流通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据统计,仅“九五”以来,我国医药流通规模扩大了2.53倍,销售额年均增长14.1%。2002年,医药流通企业17万多家,其中批发企业13262个,零售药店16万余个(其中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已超过500家,连锁门店逾3万家),从业人员53.5万人,医药产品销售总额2034亿元。资产总额1004亿元,利润总额9.4亿元。较好地保障了全国医疗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用药的及时有效供应。我国医药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流通领域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不断出现,已影响到了整个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研究员陈文玲博士指出:药价虚高的实质是制度安排,是由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新出现问题及历史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叠加而造成的:药品现代流通目标模式不够清晰,导致药品流通改革存在较大的盲目性,药品交易成本长期居高不下。我国医疗机构是药品销售的主渠道,80%以上的药品在医疗机构销售。多数医院药品销售收入占医院总收入50%左右,个别医院达70一80%。王淑静指出,药价虚高最终是在流通过程中形成的,其根本原因在于流通过程中各种制度不完善,管理不严,尤其是流通的前端环节中,注册、审批、核价监督不严,为药价的过高定价种下了祸根。而颜少君和樊瑞莉从药品的特殊性指出:我国政府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过程上忽视了药品的特殊性,把药品仅仅看作是一种普通的商品,在打破药品三级批发加零售的流通模式后,药品流通市场尚没有形成新流通方式,从而导致了假冒伪劣药品充斥市场,药品流通领域秩序混乱。他们认为,我国药品市场缺乏现化的市场流通主体,充分认识药品的特殊性是合理设计药品现代流通新体系的前提。

2.国外药品流通制度改革现状

全球范围内经济复苏、人口老龄化日益显现、疾病谱悄然变化正在积极拉动全球医药流通市场。根据统计数据,2015 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额达到10,688亿美元,2010 年到2015 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2%。受人口增长、老龄化和新兴医药市场医疗可及性改善等因素的影响,到2020 年,全球医药支出预计达到14,000-14,300 亿美元。从全球来看,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国外药品流通行业的先进经营模式对我国药品流通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美国连锁药店发展历程及现状

   随着美国药品零售业的发展,20 世纪初,美国开始出现连锁经营模式药店且发展迅速。20 世纪90 年代开始,美国连锁药店企业之间、连锁药店与独立药店之间开始大规模的兼并活动,形成了多家跨地区的全国性医药连锁企业。目前,美国连锁药店具有规模大、分店多、分布广等特点,在美国医药零售业中占据主导地位。2015 年,美国前三大连锁药店门店数量均超过4,000 家,最大的连锁药店公司CVS 已拥有超过9,000 家门店,销售额1,533 亿美元。

   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沃尔格林等为代表的美国连锁药店很早采取“药店加便利店、前端加后端”的多元化经营模式,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美国连锁药店以打造“健康美丽产品专卖店”为经营主旨,其经营品类扩展至与健康、美丽相关的产品。

 (2)日本连锁药店发展历程及现状

  日本连锁药店的发展源自1955 年,大多是从车站前的药店、药局发展而来。为顺应消费者对健康、美丽和低价的追求,日本现代连锁药店经营品类已涵盖了医药品、健康食品和化妆品,日本的医药零售业已从疾病产业转向健康产业。

过去,为了适应以疾病产业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日本医药零售业的商品销售构成中,医药品占据70%左右的份额。随着医疗重心从治疗向预防转变以及日本国民的自我预防意识增强,日本医药零售业开始不断涉足健康产业领域,并在药店经营机能性食品、营养辅助食品等产品。到2015 年,在日本零售药店的商品类别销售构成中,医药品仅占据32.1%的份额,化妆品占据21.2%的份额,日用品、食品等其他产品占据46.7%的份额。

    综上所述,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国外连锁药店,其专业化、多元化、个性化以及“药店+便利店”等模式的特点值得我国医药零售行业借鉴,为我国医药零售企业向“做大做强,差异化经营,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专业化服务”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本课题拟突破的主要问题和观点

本课题拟通过研究深圳市药品流通制度改革以及通过对搜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了解了深圳市药品流通制度的发展历程及概况,对比国外发达国家的现状对其进行弊端分析,以医保、医疗、医药内在关系紧密相连为基础,通过加大医疗体制改革的力度、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优化药品流通渠道等措施,从而进一步优化深圳市的药品流通制度。

二、学术价值

1、理论意义近年来,我国处于社会发展快速阶段,我国医药流通制度中药品流通秩序需要进一步加以规范,对于造成我国药品流通机制不合理,从而导致药价虚高。本文通过对深圳市的医药流通制度改革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建立以三医联动为核心“医药流通、医疗机构、医疗保险”三项改革应建立起相互制约、相互推进、良性互动的关系。在进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加强医疗机构和医保改革,降低医疗机构成本,强化医疗保险监督作用。构建优质医药流通渠道,在药品流通及管理方面,只要充分利用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重视群众的监督作用。一个具有活力的、欣欣向荣的药品流通机制将在我国逐步形成。

2、现实意义

尽管深圳市了解决医药流通制度存在的问题已经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措施,但仍然存在药价虚高,假冒伪劣药品充斥,本文根据深圳市医药流通制度的发展状况,加上通过实证搜集调查等方法,分析目前深圳市医药流通制度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提出解决的方法,为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提供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文通过在知网上查阅大量的书面资料和相关的理论方法,分析总结了其他学者关于医药流通制度改革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本课题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

连锁药店行业现状分析篇2

关键词: 医疗社会保障 连锁药店 燕喜堂 SWOT分析 差异化创新经营

中图分类号:F840.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社会医疗保障事关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财政社会保障投入逐年增加。从2008年截止到2012年已累计投入6800亿。我国的医疗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据中国药品零售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中国药店市场容量为1830亿人民币(包括非药品),比上年同期增长10.6%。本文以山东省燕喜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为例,基于燕喜堂近年的发展和成绩,立足于对调查数据的合理统计、归纳,以消费者对药店服务的评价为切入点,为燕喜堂以及其他连锁药店加强自身优势,实现管理、服务的专业化、标准化提出可行建议。

二、燕喜堂连锁药店的经营现状分析

山东燕喜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于2009 年10 月1 日由原威海燕喜堂、威海天福、威海金丰、威海同真堂4 家企业合并而成。目前在威海地区总门店数180家,占全地区零售药店总数的20%,市场占有率达40%。在2010年的中国医药零售统计报告中,燕喜堂定点药店数量为165家,新增数量为43家,位于全国医保定点新增数量十强第九。

(一)消费者评价与期望

从被采访的消费者角度来看,燕喜堂在很多方面仍需要改进,其中药品的价格更加实惠是大多数消费者所希望的。8折的优惠对他们来说吸引力很小,所以药店结合自身的经营情况,为消费者制定合理优惠的价格是众望所归。其次,不少消费者认为药店仍然需要加大商品种类的多样化,最好能给消费者提供一系列关联产品,这样消费者就可以在一个地方把需要的东西买齐,从而可以大大节约人力和时间。同时,消费者认为燕喜堂药店在提升店员服务态度、加强店员专业知识、多开展优惠促销活动等方面都有很大改进空间。

三、燕喜堂及连锁药店行业整体SWOT分析

以上的SWOT分析同时也适用于燕喜堂,了解了燕喜堂的优势、劣势以及机会和成本,为我们为燕喜堂的创新经营打下坚实基础。

四、燕喜堂连锁药店创新经营的策略分析

4.1差异化经营实例

在医疗市场中,有两家企业的表现较为突出,分别是海王星辰与屈臣氏。其中海王星辰处于我国医药连锁领域的领导者地位;屈臣氏并不属于医药连锁,但其通过差异定位,在连锁行业优势巨大。下面将燕喜堂与差异化定位较为成功的海王星辰以及屈臣氏作对比,以突显出差异化经营的优势。

通过对比,可发现海王星辰和屈臣氏以自我准确独特的定位为基础,充分发挥差异化经营的优势,以获得大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巩固了在医疗行业的领导者地位,由此出发为燕喜堂也提出了相应的差异化经营实施建议。

4.2差异化经营实施建议

a品牌的差异化定位。企业可通过差异化定位例如:海王星辰的“健康+美丽”;燕喜堂可以定位为“让燕喜堂成为山东家喻户晓的健康品牌”,为更强烈地吸引客户可以开展一些针对目标人群的免费健康检查;开设细分顾客专柜;提供季节病预防咨询等等,以提升自身品牌的内在素养和顾客心中的形象。将自己独特的定位深深根植与消费者心中,以培养较高顾客忠诚度。

b创新是差异化经营的源泉。企业在产品研发上必须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可以与药品制造商合作开发创立自有品牌、自有产品,这样才能在同质化严重的医药行业中脱颖而出。同时,要运用自身的各种机制,培养、激励创新,充分发挥员工直接面对顾客的优势,收集、汇报信息,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好顾客与连锁药店的桥梁,让差异化被顾客感知并从中获益。

c.实行多元化经营。药店的利润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药品以外的商品如保健品、化妆品、洗涤和日化用品。此外,各类医疗器械盒医药类书籍也可以成为新卖点。燕喜堂目前也以开展多元化经营,但其在多元化经营的战略及方式上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需要多多学习新的、适合市场和迎合顾客需求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经营水平。

在这一点上,燕喜堂已做的非常出色。根据各门店所服务的商圈、顾客类型和需求的不同,在产品结构上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在威海市大润发周边的6家门店中,塔山社区店以老年顾客为多,心脑血管商品比较齐全;外运店处在主干道上,门店面积较大,流动客比较多,非药品占比高,食品类、机械类、应季商品充足;大润发东面三十多平米的小店,服务周边的小社区,保证基本药品配备即可;超市的店中店,薇姿化妆品、便利性用品会多一些。

相信通过以上的实施建议,燕喜堂在今后的竞争中能有表现优异,锁定山东甚至辐射全国的医药市场消费者,为全国的消费者提供便民惠民的消费体验,为我国的社会保障、民生工程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向:连锁药店现状和信息化建设思考,健康大视野2007 ( 8 ),第56-59页.

【2】王波,魏端:我国连锁药店差异化经营探索,中国药房2006,17 ( 8 ),第639-640页.

【3】 叶堂林,陈伟国:我国连锁药店的发展趋势探讨,中国药房2006,17 ( 12 ),第958-960页.

连锁药店行业现状分析篇3

【关键词】 医药;物流;连锁企业;经营

一、我国医药连锁发展的行业现状

随着中国逐步放开医药流通领域以及连锁经营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医药流通体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现有的国有、集体经营等模式将被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的集约化配送制、连锁制所取代,众多医药连锁店迅速崛起。

1、我国医药连锁企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2002年国家经贸委的《关于深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对零售药店连锁制给予肯定并大力提倡。同年召开的“跨省市连锁试点工作会”又首次取消了对跨省市开办连锁店的限制,这无疑给连锁药店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市场的需要。我国人口多、分布广、老龄化和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等因素,使医药零售业发展潜力很大。

竞争的需要。加入WTO是促成我国医药零售业连锁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入WTO后一是外资企业将为医药物流和医药零售发展成为独立的行业创造机会。二是各家医药零售企业将在售后服务、营销渠道管理等方面展开争耳。所以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药品零售业面临的挑战,走连锁化道路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自身各方面的积累。长时间的资本积累,医药零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规模与效益的长期周转磨合,让规模经济产生,这是连锁药店发展的基本动力。在良性循环状态下所积累的资本为连锁药店的运作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障。

2、医药连锁企业的经营优势

连锁药店与单个药房相比,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统一管理、行成了品牌更有竞争优势、具有连锁业的经营特点。(1)规模优势。零售药房与连锁药房相比,而场地面积、店内装修、设施改善、药品品种都是其他单个药房所不能比的。(2)品牌的优势。由于连锁药店追求的是规模效应,其药品品种、质量、价格都是规定的,服务也是确定的,品牌优势极为明显。(3)渠道网络优势。由于经营正规和分销能力强,很多供应商乐于与连锁药店合作,而分店经营网,连锁药店以本地为经营中心,向周围地区发展经营网点,销售网络宽广,由于连锁药店品种齐全,品质有保障,服务标准高等原因,连锁药店锁定了一大批顾客,客户的回头率高出零散药店的25%。

二、我国医药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特许经营行业,准入门槛高。按照相关法规,医药零售行业是特许经营的行业,需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才能够申请营业执照。

市场已开放,进入壁垒正在降低。2000年以前,我国药品消费市场基本上处于封闭的状态,2001年开始进行区域连锁经营试点,但随着政策的开放,这一壁垒已基本不再存在,估计2007年连锁药店的扩张速度还将进一步加快。

现有企业缺乏必要的资源和人才。由于多数企业刚刚起步,缺乏诸如资金、人才、管理经验、技术以及克服零、散局面所必需的统一采购配送系统和信息化网络系统的支持,难以打破“高运输成本、高库存成本或不稳定的销售波动”,很难形成“与顾客和供应商交往的规模优势”。具有资质的执业药师的匮乏,也是制约医药连锁经营企业的主要因素。

医药连锁经营企业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品牌号召力、商品配送能力及信息化网络管理是医药连锁经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由于存在市场分割和企业缺乏必要资源等原因,目前国内的医药连锁经营企业基本上没有建立起全国性的商品配送系统和品牌管理系统及信息化管理系统,企业缺乏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三、我国医药连锁企业经营策略分析

连锁经营的模式选择要适当。目前,国际流行的连锁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正规连锁、自由连锁和特许连锁。针对我国目前医药连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竞争激烈,并面临国际知名企业冲击的情况,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医药流通企业应采用正规连锁和特许经营相结合的方式。总部为制药企业的医药连锁经营企业。此类企业由于要将本企业产品放于主要经营产品位置,而且要通过连锁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应该主要采取正规连锁经营模式,如为了尽快占领销售终端。总部为老字号、名牌医药流通企业。这类企业大多是区域性的连锁组织,随着区域限制的取消而逐步走向全国化。总部为原医药批发企业。这类企业的优势主要在于畅通的进销渠道,在传统体制下控制了大量的销售终端,医药批发企业可以带头搞自由连锁方式。各企业相对松散的联系在一起,利用总部的物流配送来降低成本。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医药连锁。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医药流通企业正处于重组的关键时期,大型药品流通企业将在兼并、联合中扩大企业规模,同时也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才能真正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将扩张的规模效应发挥到最大。通过条形码和收款系统收集信息。跟踪药品销售的动态,从而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徐应云.打造医药连锁企业的脊梁,医药经济报2005,12.

连锁药店行业现状分析篇4

关键词:医药零售企业 药品零售市场 连锁经营 核心竞争力

2004年,是我国医药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发展的一年。对医药商业企业来讲也是改革力度最大,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最多的一年。按照加入WTO的承诺,从2003年1月1日开始,我国医药商业领域已逐步开放。同时,WTO还规定,要在正式加入后3年内零售市场完全放开,医药零售企业一方面面临加入WTO的挑战,面临网络经济的发展机遇,面临具有雄厚资金实力、超前经营理念、高超管理水平、现代化经营手段的跨国商业集团的冲击。另一方面,还将面临国家GSP认证的实施,药品降价的冲击的压力。据专家预测,就目前的状况看,有50%的药店亏损。在这种严峻的形式下,医药零售企业如何走出困境,逆风扬帆,笔者意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我国医药零售业的现状

纵观过去,国内的医药零售行业呈现出连锁药店圈地、平价药店突起和外资药店挑战三大特征。目前,医药零售企业存在以下问题:

经营模式散乱,形成不了规模竞争力

目前我国有医药零售企业16万多家,其中大的连锁店就有300家左右,但每个零售企业拥有的门店数量不多,与发达国家几千家门店比起来小得多。从全球范围来看,医药零售市场的集中度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医药行业在生产环节积累了一定的国际化竞争经验,但在流通领域却面临强有力的挑战。

进入壁垒不高,加剧了市场竞争度

自从国家放开药品零售审批制度之后,“门槛”降低了,零售药店就成为中小投资者趋之若骛的投资热点,行业内外的资本对医药零售业的潜在市场的容量有着过分高估,以及对潜在市场变现速度的有着过于乐观的期望,于是在医药零售业进入壁垒不高的环境下,过度地对城镇医药零售业进行低水平、大规模地开发,有限的市场份额与过多的零售企业形成冲突。一时间,各种商号、各种店式的药房遍地开花,各大中心城市医药零售资源过度饱和的状况比比皆是。

恶性价格竞争严重,零售行业利润受创

药店数量多,并不意味着需求增加。目前我国医药零售企业在营销手段上尚不成熟,药店数量多,势必导致价格的无序竞争。为了吸引顾客,不少药店只好利用降价来进行恶性竞争。一批“平价药店”的出现,给本来竞争激烈的药品零售业雪上加霜。平价药店是一个含糊的概念。老百姓不知道究竟什么是“平价”,只知道便宜,所以,就出现了“平价药店”熙熙攘攘,其它药店冷冷清清的反常现象。没有顾客,就没有销售额,亏损在所难免。单纯追求“薄利多销”,只能说明销售额的增大利润的下降。

当前医药零售业的恶性降价,能否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将直接影响未来整个行业利润水平高低,影响未来零售业态的格局和模式,这种影响程度目前仍然难以估算。

连锁药店管理水平较低,有名无实现象突出

管理滞后也是影响我国零售药业发展的原因。时下,很多行业、企业以资本或品牌优势大开药店,先行建起销售终端,这固然有助于与即将全面进入的境外医药零售巨头相对抗,但由于药店的“附加条件”比较多,决定了其成本必然居高不下。另外,作为医药零售业重要环节的物流业也没有真正“上路”,物流业的不畅通,增大了经营的成本。如果没有较高的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如同水中望月、镜中观花。

所谓“连锁”=“连接(联盟)”+“锁定”。“连”是外在的,“锁”才是其精髓,“连”而不“锁”,只是形似而已。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还是粗放型的。一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信息,总部与分店之间的信息沟通不及时,没有构筑起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核算和统一形象的连锁品牌体系,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连锁。

医药分业不到位,药店面临不公平竞争

造成药店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医药不分家。表面上看,市场已经放开,实际上根本没有放开。国家虽然已经明确要求医药分家,像发达国家那样,医生只开药方,不许卖药(只允许有10%至15%的药品用于住院病人),患者持医生的处方到药店买药。但我国现在的情形是,医院既看病又卖药,卖药的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80%至85%。医药不分业,使医院一直扮演着垄断的角色。这样,对于十几万家医药零售店来说,销售份额微乎其微,只有15%左右,亏损是一种必然。

对医药零售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要改变当前医药零售企业处于寒流的局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关键:

医药零售企业应向大型化、规模化、连锁化的方向发展

医药零售业面向普通消费者,必须考虑遵循零售商业的运作规律,即在经营业态上形成规范的连锁“大卖场”,我国医药零售企业“多、小、散、乱”的状况严重,未来的趋势只有通过行业的快速整合,将规模较小的独立药店逐渐淘汰出局,让少数几家全国性的连锁药店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才能提高行业素质,应对外资的进入。连锁经营是药品零售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连锁的根本目的在于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价格竞争优势。从这一点来说,现代药品零售商能否具有足够的网络资源,从而增强其在价格谈判席上的影响力,成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为此,各级地方政府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打破地方保护,支持我国连锁药业的发展。各连锁企业在做大规模的同时,也要严格准入条件,吸收那些管理模式先进、有成熟管理经验的企业加盟,并维护好已经构筑起来的营销网络。再者,国内医药零售业正在加速分化,传统的药品零售企业正面临无法逃避的变化。但从与海外药品零售巨头的抗衡的角度来看,这种变革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进一步加大医药零售业的优势整合,让大型企业集团各有专攻,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延续,树立市场分层意识。

优化竞争环境,建立完善的药品零售市场

首先,政府应加强药品经营许可工作的监督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已于2004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规定了开办药品零售企业应具有的条件。这些法规的实施严格了准入条件,对维护行业竞争秩序意义重大,各级地方政府应严肃对待,认真执行,而不是流于形式。

再者,加快医改和医药分业的步伐,将医药零售业的市场从“潜在”的状态推向现实状态。长期以来,城镇医药市场基本超过85%的比重在于医药一体化的各大小医疗单位中卖出,药店所占有的比例极低。因此我们可以说,医药零售业只是城镇公费医疗用药和劳保医疗用药的一种补充,是药品消费市场的一个配角。医保改革使医药零售业增加新的市场机会,这是市场变现的具体例子。但是,目前推行医保的城市都反映有共性的特点,就是持卡人凭处方到定点药店购药的机会很小,数量很少,医院普遍控制处方外流,这种现象更引人注目到千呼万唤的医药分业改革这块坚冰上。所以,医药零售业要获得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或者说医药零售市场真正能形成,需于医改和医药分业完全推开之后。

多管齐下,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信息化管理 针对上述医药连锁零售企业的管理特点,医药连锁零售行业的信息化管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药品信息统一管理。医药药品种类繁多,进行统一管理可防止编码混乱;药品和化学制剂作为一种特殊的药品,进行统一管理可在销售时对特殊药品进行控制;药品对批号和有效期的要求相当高,进行统一管理,管理者可及时了解哪一种批次号的药品是否超过有效期,给企业挽回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价格信息统一管理。价格信息统一管理可使企业对各个零售店的利润率进行控制,防止造成地区性价格差异,还可防止出现零售店追求高销售额不顾及利润的情况。

进销存相关数据进行网络信息集成。采购配送信息统一,使企业可以实现采购统一配送,降低了采配成本;销售数据的集成可使企业及时了解各零售店的经营状况,进行相关的销售分析,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保障。

统一财务核算。连锁零售的财务管理基本上都是采用统一财务核算,因为各零售店基本上都是非独立核算单位,所以零售店的财务都是由企业总部进行统一管理。

符合医药连锁零售企业管理特点的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具备以下功能:基础数据设置、药品价格管理、订货计划管理、零售店订退货管理、零售店库存管理、VIP客户管理、零售管理、零售店销售分析、零售店数据传输和交换。

管理信息化将为医药连锁零售企业面对入世所带来的挑战提供有力帮助。医药连锁零售企业实施管理信息化后在工作环节方面,减少了以前手工整理、复核、汇总单据的繁琐环节,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一笔业务的完成时间将缩短,人工成本也随之降低。

引进GPP,全面提升药房经营服务水平 GPP是《优良药房工作规范》的英文缩写。与目前国家强制执行的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不同的是,GSP是国家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硬性规范,而GPP则是一种行业自律规范,是在GSP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竞争平台,是全面提升药房经营服务水平的软件。

GPP作为行业自律规范,对药店主要有四点要求:药店的药学技术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首先关注的是患者的健康;药房所有活动的核心是将合适、合格的药品和健康的产品提供给合适的客户,并为患者提供适当的建议,监督药品使用的效果;将合理和经济地指导大众使用药品作为药师的一项重要职责;药房应该提供优质的、明确的、多样化的服务。

制定GPP,是适应我国深化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形势的需要,能满足广大群众自我保健、自我药疗观念日益增强的要求,它将充分发挥社会药房在医疗保健体系中的作用。

内外并重,培育品牌价值 品牌价值包括品牌外延和品牌内涵两个层面的内容。品牌外延,是指消费者对于该品牌的认知度;而品牌内涵,则表现为消费者对该品牌的综合满意度。品牌价值将会受到该品牌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价格、促销、广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个企业如果要创造最佳的品牌价值,需要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一方面通过品牌内涵的提升拉动品牌外延的增加,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发挥品牌外延对于品牌内涵的促进作用。

随着药品零售业竞争强度的增加,许多的企业开始充分意识到忠诚客户培育的重要性。在药品经营日益同质化的情势下,专做“市场专业化”或“产品专业化”的药品零售企业已经越来越少,大家面临的客户群体没有显著差异。这个时候,如何建立有效的客户资源培育机制,就会成为药品零售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综观成功企业的品牌运营之路,最为重要的一点启示是企业本身不仅注重品牌知名度的宣传,而且对于品牌美誉度的培育同样十分关注。事实上,作为药品零售企业来说,药店的知名度可以成为消费者选择的一个理由,但它却不能为企业带来长远可持续增长的顾客,主要决定因素在于品牌外延与品牌内涵的共同成长。

一个药品零售企业不仅需要对企业的品牌知名度进行推广,如果要培育忠诚客户,更为重要的还是需要苦练“内功”,从药品质量、服务水平、价格优惠、购买便利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改进。

参考文献:

连锁药店行业现状分析篇5

关键词:医药零售企业 药品零售市场 连锁经营 核心竞争力

2004年,是我国医药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发展的一年。对医药商业企业来讲也是改革力度最大,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最多的一年。按照加入wto的承诺,从2003年1月1日开始,我国医药商业领域已逐步开放。同时,wto还规定,要在正式加入后3年内零售市场完全放开,医药零售企业一方面面临加入wto的挑战,面临网络经济的发展机遇,面临具有雄厚资金实力、超前经营理念、高超管理水平、现代化经营手段的跨国商业集团的冲击。另一方面,还将面临国家gsp认证的实施,药品降价的冲击的压力。据专家预测,就目前的状况看,有50%的药店亏损。在这种严峻的形式下,医药零售企业如何走出困境,逆风扬帆,笔者意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我国医药零售业的现状

纵观过去,国内的医药零售行业呈现出连锁药店圈地、平价药店突起和外资药店挑战三大特征。目前,医药零售企业存在以下问题:

经营模式散乱,形成不了规模竞争力

目前我国有医药零售企业16万多家,其中大的连锁店就有300家左右,但每个零售企业拥有的门店数量不多,与发达国家几千家门店比起来小得多。从全球范围来看,医药零售市场的集中度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医药行业在生产环节积累了一定的国际化竞争经验,但在流通领域却面临强有力的挑战。

进入壁垒不高,加剧了市场竞争度

自从国家放开药品零售审批制度之后,“门槛”降低了,零售药店就成为中小投资者趋之若骛的投资热点,行业内外的资本对医药零售业的潜在市场的容量有着过分高估,以及对潜在市场变现速度的有着过于乐观的期望,于是在医药零售业进入壁垒不高的环境下,过度地对城镇医药零售业进行低水平、大规模地开发,有限的市场份额与过多的零售企业形成冲突。一时间,各种商号、各种店式的药房遍地开花,各大中心城市医药零售资源过度饱和的状况比比皆是。

恶性价格竞争严重,零售行业利润受创

药店数量多,并不意味着需求增加。目前我国医药零售企业在营销手段上尚不成熟,药店数量多,势必导致价格的无序竞争。为了吸引顾客,不少药店只好利用降价来进行恶性竞争。一批“平价药店”的出现,给本来竞争激烈的药品零售业雪上加霜。平价药店是一个含糊的概念。老百姓不知道究竟什么是“平价”,只知道便宜,所以,就出现了“平价药店”熙熙攘攘,其它药店冷冷清清的反常现象。没有顾客,就没有销售额,亏损在所难免。单纯追求“薄利多销”,只能说明销售额的增大利润的下降。

当前医药零售业的恶性降价,能否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将直接影响未来整个行业利润水平高低,影响未来零售业态的格局和模式,这种影响程度目前仍然难以估算。

连锁药店管理水平较低,有名无实现象突出

管理滞后也是影响我国零售药业发展的原因。时下,很多行业、企业以资本或品牌优势大开药店,先行建起销售终端,这固然有助于与即将全面进入的境外医药零售巨头相对抗,但由于药店的“附加条件”比较多,决定了其成本必然居高不下。另外,作为医药零售业重要环节的物流业也没有真正“上路”,物流业的不畅通,增大了经营的成本。如果没有较高的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如同水中望月、镜中观花。

所谓“连锁”=“连接(联盟)”+“锁定”。“连”是外在的,“锁”才是其精髓,“连”而不“锁”,只是形似而已。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还是粗放型的。一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信息,总部与分店之间的信息沟通不及时,没有构筑起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核算和统一形象的连锁品牌体系,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连锁。

医药分业不到位,药店面临不公平竞争

造成药店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医药不分家。表面上看,市场已经放开,实际上根本没有放开。国家虽然已经明确要求医药分家,像发达国家那样,医生只开药方,不许卖药(只允许有10%至15%的药品用于住院病人),患者持医生的处方到药店买药。但我国现在的情形是,医院既看病又卖药,卖药的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80%至85%。医药不分业,使医院一直扮演着垄断的角色。这样,对于十几万家医药零售店来说,销售份额微乎其微,只有15%左右,亏损是一种必然。

对医药零售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要改变当前医药零售企业处于寒流的局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关键:

医药零售企业应向大型化、规模化、连锁化的方向发展

医药零售业面向普通消费者,必须考虑遵循零售商业的运作规律,即在经营业态上形成规范的连锁“大卖场”,我国医药零售企业“多、小、散、乱”的状况严重,未来的趋势只有通过行业的快速整合,将规模较小的独立药店逐渐淘汰出局,让少数几家全国性的连锁药店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才能提高行业素质,应对外资的进入。连锁经营是药品零售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连锁的根本目的在于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价格竞争优势。从这一点来说,现代药品零售商能否具有足够的网络资源,从而增强其在价格谈判席上的影响力,成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为此,各级地方政府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打破地方保护,支持我国连锁药业的发展。各连锁企业在做大规模的同时,也要严格准入条件,吸收那些管理模式先进、有成熟管理经验的企业加盟,并维护好已经构筑起来的营销网络。再者,国内医药零售业正在加速分化,传统的药品零售企业正面临无法逃避的变化。但从与海外药品零售巨头的抗衡的角度来看,这种变革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进一步加大医药零售业的优势整合,让大型企业集团各有专攻,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延续,树立市场分层意识。

优化竞争环境,建立完善的药品零售市场

首先,政府应加强药品经营许可工作的监督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已于2004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规定了开办药品零售企业应具有的条件。这些法规的实施严格了准入条件,对维护行业竞争秩序意义重大,各级地方政府应严肃对待,认真执行,而不是流于形式。

再者,加快医改和医药分业的步伐,将医药零售业的市场从“潜在”的状态推向现实状态。长期以来,城镇医药市场基本超过85%的比重在于医药一体化的各大小医疗单位中卖出,药店所占有的比例极低。因此我们可以说,医药零售业只是城镇公费医疗用药和劳保医疗用药的一种补充,是药品消费市场的一个配角。医保改革使医药零售业增加新的市场机会,这是市场变现的具体例子。但是,目前推行医保的城市都反映有共性的特点,就是持卡人凭处方到定点药店购药的机会很小,数量很少,医院普遍控制处方外流,这种现象更引人注目到千呼万唤的医药分业改革这块坚冰上。所以,医药零售业要获得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或者说医药零售市场真正能形成,需于医改和医药分业完全推开之后。

多管齐下,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信息化管理 针对上述医药连锁零售企业的管理特点,医药连锁零售行业的信息化管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药品信息统一管理。医药药品种类繁多,进行统一管理可防止编码混乱;药品和化学制剂作为一种特殊的药品,进行统一管理可在销售时对特殊药品进行控制;药品对批号和有效期的要求相当高,进行统一管理,管理者可及时了解哪一种批次号的药品是否超过有效期,给企业挽回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价格信息统一管理。价格信息统一管理可使企业对各个零售店的利润率进行控制,防止造成地区性价格差异,还可防止出现零售店追求高销售额不顾及利润的情况。

进销存相关数据进行网络信息集成。采购配送信息统一,使企业可以实现采购统一配送,降低了采配成本;销售数据的集成可使企业及时了解各零售店的经营状况,进行相关的销售分析,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保障。

统一财务核算。连锁零售的财务管理基本上都是采用统一财务核算,因为各零售店基本上都是非独立核算单位,所以零售店的财务都是由企业总部进行统一管理。

符合医药连锁零售企业管理特点的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具备以下功能:基础数据设置、药品价格管理、订货计划管理、零售店订退货管理、零售店库存管理、vip客户管理、零售管理、零售店销售分析、零售店数据传输和交换。

管理信息化将为医药连锁零售企业面对入世所带来的挑战提供有力帮助。医药连锁零售企业实施管理信息化后在工作环节方面,减少了以前手工整理、复核、汇总单据的繁琐环节,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一笔业务的完成时间将缩短,人工成本也随之降低。

引进gpp,全面提升药房经营服务水平 gpp是《优良药房工作规范》的英文缩写。与目前国家强制执行的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不同的是,gsp是国家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硬性规范,而gpp则是一种行业自律规范,是在gsp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竞争平台,是全面提升药房经营服务水平的软件。

gpp作为行业自律规范,对药店主要有四点要求:药店的药学技术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首先关注的是患者的健康;药房所有活动的核心是将合适、合格的药品和健康的产品提供给合适的客户,并为患者提供适当的建议,监督药品使用的效果;将合理和经济地指导大众使用药品作为药师的一项重要职责;药房应该提供优质的、明确的、多样化的服务。

制定gpp,是适应我国深化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形势的需要,能满足广大群众自我保健、自我药疗观念日益增强的要求,它将充分发挥社会药房在医疗保健体系中的作用。

内外并重,培育品牌价值 品牌价值包括品牌外延和品牌内涵两个层面的内容。品牌外延,是指消费者对于该品牌的认知度;而品牌内涵,则表现为消费者对该品牌的综合满意度。品牌价值将会受到该品牌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价格、促销、广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个企业如果要创造最佳的品牌价值,需要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一方面通过品牌内涵的提升拉动品牌外延的增加,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发挥品牌外延对于品牌内涵的促进作用。

随着药品零售业竞争强度的增加,许多的企业开始充分意识到忠诚客户培育的重要性。在药品经营日益同质化的情势下,专做“市场专业化”或“产品专业化”的药品零售企业已经越来越少,大家面临的客户群体没有显著差异。这个时候,如何建立有效的客户资源培育机制,就会成为药品零售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综观成功企业的品牌运营之路,最为重要的一点启示是企业本身不仅注重品牌知名度的宣传,而且对于品牌美誉度的培育同样十分关注。事实上,作为药品零售企业来说,药店的知名度可以成为消费者选择的一个理由,但它却不能为企业带来长远可持续增长的顾客,主要决定因素在于品牌外延与品牌内涵的共同成长。

一个药品零售企业不仅需要对企业的品牌知名度进行推广,如果要培育忠诚客户,更为重要的还是需要苦练“内功”,从药品质量、服务水平、价格优惠、购买便利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改进。

参考文献:

连锁药店行业现状分析篇6

关键词:医药零售企业药品零售市场连锁经营核心竞争力

2004年,是我国医药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发展的一年。对医药商业企业来讲也是改革力度最大,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最多的一年。按照加入WTO的承诺,从2003年1月1日开始,我国医药商业领域已逐步开放。同时,WTO还规定,要在正式加入后3年内零售市场完全放开,医药零售企业一方面面临加入WTO的挑战,面临网络经济的发展机遇,面临具有雄厚资金实力、超前经营理念、高超管理水平、现代化经营手段的跨国商业集团的冲击。另一方面,还将面临国家GSP认证的实施,药品降价的冲击的压力。据专家预测,就目前的状况看,有50%的药店亏损。在这种严峻的形式下,医药零售企业如何走出困境,逆风扬帆,笔者意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我国医药零售业的现状

纵观过去,国内的医药零售行业呈现出连锁药店圈地、平价药店突起和外资药店挑战三大特征。目前,医药零售企业存在以下问题:

经营模式散乱,形成不了规模竞争力

目前我国有医药零售企业16万多家,其中大的连锁店就有300家左右,但每个零售企业拥有的门店数量不多,与发达国家几千家门店比起来小得多。从全球范围来看,医药零售市场的集中度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医药行业在生产环节积累了一定的国际化竞争经验,但在流通领域却面临强有力的挑战。

进入壁垒不高,加剧了市场竞争度

自从国家放开药品零售审批制度之后,“门槛”降低了,零售药店就成为中小投资者趋之若骛的投资热点,行业内外的资本对医药零售业的潜在市场的容量有着过分高估,以及对潜在市场变现速度的有着过于乐观的期望,于是在医药零售业进入壁垒不高的环境下,过度地对城镇医药零售业进行低水平、大规模地开发,有限的市场份额与过多的零售企业形成冲突。一时间,各种商号、各种店式的药房遍地开花,各大中心城市医药零售资源过度饱和的状况比比皆是。

恶性价格竞争严重,零售行业利润受创

药店数量多,并不意味着需求增加。目前我国医药零售企业在营销手段上尚不成熟,药店数量多,势必导致价格的无序竞争。为了吸引顾客,不少药店只好利用降价来进行恶性竞争。一批“平价药店”的出现,给本来竞争激烈的药品零售业雪上加霜。平价药店是一个含糊的概念。老百姓不知道究竟什么是“平价”,只知道便宜,所以,就出现了“平价药店”熙熙攘攘,其它药店冷冷清清的反常现象。没有顾客,就没有销售额,亏损在所难免。单纯追求“薄利多销”,只能说明销售额的增大利润的下降。

当前医药零售业的恶性降价,能否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将直接影响未来整个行业利润水平高低,影响未来零售业态的格局和模式,这种影响程度目前仍然难以估算。

连锁药店管理水平较低,有名无实现象突出

管理滞后也是影响我国零售药业发展的原因。时下,很多行业、企业以资本或品牌优势大开药店,先行建起销售终端,这固然有助于与即将全面进入的境外医药零售巨头相对抗,但由于药店的“附加条件”比较多,决定了其成本必然居高不下。另外,作为医药零售业重要环节的物流业也没有真正“上路”,物流业的不畅通,增大了经营的成本。如果没有较高的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如同水中望月、镜中观花。

所谓“连锁”=“连接(联盟)”+“锁定”。“连”是外在的,“锁”才是其精髓,“连”而不“锁”,只是形似而已。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还是粗放型的。一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信息,总部与分店之间的信息沟通不及时,没有构筑起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核算和统一形象的连锁品牌体系,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连锁。

医药分业不到位,药店面临不公平竞争

造成药店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医药不分家。表面上看,市场已经放开,实际上根本没有放开。国家虽然已经明确要求医药分家,像发达国家那样,医生只开药方,不许卖药(只允许有10%至15%的药品用于住院病人),患者持医生的处方到药店买药。但我国现在的情形是,医院既看病又卖药,卖药的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80%至85%。医药不分业,使医院一直扮演着垄断的角色。这样,对于十几万家医药零售店来说,销售份额微乎其微,只有15%左右,亏损是一种必然。

对医药零售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要改变当前医药零售企业处于寒流的局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关键:

医药零售企业应向大型化、规模化、连锁化的方向发展

医药零售业面向普通消费者,必须考虑遵循零售商业的运作规律,即在经营业态上形成规范的连锁“大卖场”,我国医药零售企业“多、小、散、乱”的状况严重,未来的趋势只有通过行业的快速整合,将规模较小的独立药店逐渐淘汰出局,让少数几家全国性的连锁药店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才能提高行业素质,应对外资的进入。连锁经营是药品零售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连锁的根本目的在于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价格竞争优势。从这一点来说,现代药品零售商能否具有足够的网络资源,从而增强其在价格谈判席上的影响力,成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为此,各级地方政府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打破地方保护,支持我国连锁药业的发展。各连锁企业在做大规模的同时,也要严格准入条件,吸收那些管理模式先进、有成熟管理经验的企业加盟,并维护好已经构筑起来的营销网络。再者,国内医药零售业正在加速分化,传统的药品零售企业正面临无法逃避的变化。但从与海外药品零售巨头的抗衡的角度来看,这种变革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进一步加大医药零售业的优势整合,让大型企业集团各有专攻,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延续,树立市场分层意识。

优化竞争环境,建立完善的药品零售市场

首先,政府应加强药品经营许可工作的监督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已于2004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规定了开办药品零售企业应具有的条件。这些法规的实施严格了准入条件,对维护行业竞争秩序意义重大,各级地方政府应严肃对待,认真执行,而不是流于形式。

再者,加快医改和医药分业的步伐,将医药零售业的市场从“潜在”的状态推向现实状态。长期以来,城镇医药市场基本超过85%的比重在于医药一体化的各大小医疗单位中卖出,药店所占有的比例极低。因此我们可以说,医药零售业只是城镇公费医疗用药和劳保医疗用药的一种补充,是药品消费市场的一个配角。医保改革使医药零售业增加新的市场机会,这是市场变现的具体例子。但是,目前推行医保的城市都反映有共性的特点,就是持卡人凭处方到定点药店购药的机会很小,数量很少,医院普遍控制处方外流,这种现象更引人注目到千呼万唤的医药分业改革这块坚冰上。所以,医药零售业要获得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或者说医药零售市场真正能形成,需于医改和医药分业完全推开之后。

多管齐下,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信息化管理针对上述医药连锁零售企业的管理特点,医药连锁零售行业的信息化管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药品信息统一管理。医药药品种类繁多,进行统一管理可防止编码混乱;药品和化学制剂作为一种特殊的药品,进行统一管理可在销售时对特殊药品进行控制;药品对批号和有效期的要求相当高,进行统一管理,管理者可及时了解哪一种批次号的药品是否超过有效期,给企业挽回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价格信息统一管理。价格信息统一管理可使企业对各个零售店的利润率进行控制,防止造成地区性价格差异,还可防止出现零售店追求高销售额不顾及利润的情况。

进销存相关数据进行网络信息集成。采购配送信息统一,使企业可以实现采购统一配送,降低了采配成本;销售数据的集成可使企业及时了解各零售店的经营状况,进行相关的销售分析,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保障。

统一财务核算。连锁零售的财务管理基本上都是采用统一财务核算,因为各零售店基本上都是非独立核算单位,所以零售店的财务都是由企业总部进行统一管理。

符合医药连锁零售企业管理特点的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具备以下功能:基础数据设置、药品价格管理、订货计划管理、零售店订退货管理、零售店库存管理、VIP客户管理、零售管理、零售店销售分析、零售店数据传输和交换。

管理信息化将为医药连锁零售企业面对入世所带来的挑战提供有力帮助。医药连锁零售企业实施管理信息化后在工作环节方面,减少了以前手工整理、复核、汇总单据的繁琐环节,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一笔业务的完成时间将缩短,人工成本也随之降低。

引进GPP,全面提升药房经营服务水平GPP是《优良药房工作规范》的英文缩写。与目前国家强制执行的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不同的是,GSP是国家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硬性规范,而GPP则是一种行业自律规范,是在GSP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竞争平台,是全面提升药房经营服务水平的软件。

GPP作为行业自律规范,对药店主要有四点要求:药店的药学技术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首先关注的是患者的健康;药房所有活动的核心是将合适、合格的药品和健康的产品提供给合适的客户,并为患者提供适当的建议,监督药品使用的效果;将合理和经济地指导大众使用药品作为药师的一项重要职责;药房应该提供优质的、明确的、多样化的服务。

制定GPP,是适应我国深化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形势的需要,能满足广大群众自我保健、自我药疗观念日益增强的要求,它将充分发挥社会药房在医疗保健体系中的作用。

内外并重,培育品牌价值品牌价值包括品牌外延和品牌内涵两个层面的内容。品牌外延,是指消费者对于该品牌的认知度;而品牌内涵,则表现为消费者对该品牌的综合满意度。品牌价值将会受到该品牌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价格、促销、广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个企业如果要创造最佳的品牌价值,需要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一方面通过品牌内涵的提升拉动品牌外延的增加,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发挥品牌外延对于品牌内涵的促进作用。

随着药品零售业竞争强度的增加,许多的企业开始充分意识到忠诚客户培育的重要性。在药品经营日益同质化的情势下,专做“市场专业化”或“产品专业化”的药品零售企业已经越来越少,大家面临的客户群体没有显著差异。这个时候,如何建立有效的客户资源培育机制,就会成为药品零售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综观成功企业的品牌运营之路,最为重要的一点启示是企业本身不仅注重品牌知名度的宣传,而且对于品牌美誉度的培育同样十分关注。事实上,作为药品零售企业来说,药店的知名度可以成为消费者选择的一个理由,但它却不能为企业带来长远可持续增长的顾客,主要决定因素在于品牌外延与品牌内涵的共同成长。

一个药品零售企业不仅需要对企业的品牌知名度进行推广,如果要培育忠诚客户,更为重要的还是需要苦练“内功”,从药品质量、服务水平、价格优惠、购买便利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改进。

参考文献:

连锁药店行业现状分析篇7

关键词 连锁药店 医保定点审批 医疗服务

中图分类号:F763; F721.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03-0061-04

How to develop chain drugstor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anceling the medical insurance fixed-point approval

WU Lei, XU Huaifu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Business School,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119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cale development of chain drugstores in the future in China under the trend of canceling the medical insurance fixed-point approval. Methods: The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low concentration and low chaining in Chinese chain drugstores and the effects of new policy on them were proposed by description method and the new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to be facing by retail pharmacies in China was analyzed by porter’s five model including the rise of DTC and DTP’s as well as the challenge to be facing by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sectors. Results & Conclusion: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working on the management of chain drugstore should improv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by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providing medical services, getting an exclusive agent and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supply chain so as to deal with the external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KEY WORDS chain drugstores; medical insurance fixed-point approval; medical services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第一批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其中,取消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资格审查项目是被药店行业视为重大利好的政策。零售药店定点审批原本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设立的,实施以来,各地审批标准的差异阻碍了连锁药店的跨地区经营,不利于我国连锁药店的集中度。这项国务院特批的行政审批取消后,未来很有可能的趋势就是药店不需要审批就能获得医保定点资质,所有药店一视同仁,而变成药店与医保中心直接签协议。度食品药品监管统计年报》,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实体药店总数达到434 920家,增长率为0.5%;其中零售连锁企业4 266家,与上年相比上升19.5%。图1显示,自2004年起我国连锁药店企业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3年前连锁药店企业增长较为平缓,而2014年较上年增加了817家,增幅达到24%。

米内网的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零售连锁药店门店171 431家,同比增长率为8.3%,零售单体药店263 489家,比上年下降4.0%。虽然国务院已经出台取消医保定点审批,但具体实施还需一定时间,预计2015年连锁药店的数量将持续增长。

1.2 连锁药店行业现状――低集中度和低连锁化率

2014年我国药店终端市场规模达2 828亿元,比2013年的2 558亿元增长了10.6%,但增速放缓,低于2013年12.8%的增长率。图2显示,2010年―2014年我国实体药店的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12.9% [1]。

在我国长期存在以药养医历史遗留问题的背景下,尽管有医药分业、药品价格放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等政策红利的推行,但面对近1.5万亿元的医药零售市场规模,我国医药连锁药店实际只占了18.7%,而美国药店集中度为80%~90%,其中Walgreens和CVs两家就占了美国药品零售将近70%的市场份额。并且我国连锁药店企业拥有1 000家以上门店的屈指可数,而美国前3大零售药店企业拥有的门店数量都超过4 000家,我国连锁药店呈现低集中度的问题。

我国连锁药店的发展只经历了16年,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的连锁化率仅为39.4%(表1),与美国74%的药店连锁率相比,我国呈现出低连锁化率问题。要达到国际行业标准,我国医药零售行业还需努力,但问题的出现也预示着我国连锁药店在未来医药零售业中会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2 新政策给我国连锁药店带来的影响

2.1 连锁药店的集中度大大提高

政策出台前,拥有医保定点资格的药店几乎是药品零售业的垄断方,区域审批政策的差异导致同企业的连锁药店在不同地区的利润悬殊,不利于连锁药店可持续发展以及药品零售行业集中度的形成。取消资格审查后,药店限制因素以及资质壁垒也随之消失,品牌连锁药店的综合实力在药品零售业的竞争中得到凸显。2014年我国连锁药店企业上市的数量显著提高,并且拥有规模优势的连锁药店将会通过并购或整合重组方式改变行业格局,单体药店以及小型连锁药店的生存空间也会被挤压,如2015年8月曾为送药O2O平台的快方送药花费千万元收购了17家单体药店;叮当快药也接连收购了几十家门店。如此看来,我国医药零售药店的集中度将会显著提高。

2.2 连锁药店部分替代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

我国连锁药店要获得医药市场竞争力的话就不会仅仅只关注于零售,更会偏向提供医疗服务功能。消费者已经感受到药店的多元化,如能在药店购买日用品、药妆等,说明药店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开始发生转变。在药店专设诊治中心,帮助一些患有慢性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消费群体提供义诊、咨询、测量血压、血糖等项目;具备中药专科背景的药店如同仁堂,提供食疗、针灸、理疗等中医服务,充当医疗机构的作用,起到小病到基层,大病才去医院的效果,同时也为药店提高了社会和经营效益。当下,大部分群体身体都存在亚健康的状况,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在药店设立基本诊疗设备和健康咨询中心,是未来的一种趋势[2]。

2.3 医疗保险中心的改革和管理成为重点

对苦等审批的药店业来说,取消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的资格审批无疑是天降甘露,地位上所有药店在医保面前都是平等的。然而,药店是否与医保中心协议合作则是药店发展的重要工作。随着医改进程的深入,医保中心将履行以医疗行为监管为主管理医疗机构,医保与药店之间的协议将在另一种程度上代替审批。因此,医保中心的管理如何跟上以及医保支付如何随着政策改变而改革则成为下一步的重要工作。

3 取消医保定点审批后我国连锁药店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Michael Porter提出的五力模型可以有效地分析企业的竞争环境,五力分别是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前3个方面主要分析面临的竞争环境,而后两项主要是介绍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5种力量的不同组合变化,最终会影响整个行业盈利能力的变化。我国连锁药店的五力分析模型见图3。

3.1 新进入者的威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开通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或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网站的企业已达6 281家,其中医药企业开通的网站主要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很少同时提供交易服务,然而同时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和交易服务的,大型连锁药店占多数[3]。分析数据得知,大型外资医药企业,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网站较多,但基本没有药品交易服务网站,也是药店的主要供货来源,如诺华、罗氏、默沙东、辉瑞等,他们还未真正涉足网上药品交易领域。然而,外资药企如拜耳、辉瑞都正在布局电子商务,这意味着将削减线下零售药店的供货,将会对药店的业绩有重大影响。

3.2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取消医保定点资格的审批意味着市场上所有的药店处于平等地位,市场将形成良性的竞争格局。曾经是医保定点的药店存在自身优势,因为已建立和培养了稳定的消费群体。我国已获得医药网购交易资格证书的企业达460家,已有网上药店342家,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的网上药店数量逐年增长,2015年占比达到74.34%,可见我国医药电商的发展迅速。如今,医药互联网+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虚拟货币的兴起、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的改变、物流业务的成熟、网民覆盖面的扩大等外部条件是网上药店发展的有利条件[3]。虽然目前网售处方药还未解禁,但很多网售平台向没有处方的消费者出售处方药的现象也普遍存在,网售处方药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国家政府也正在不断规范这个领域。如国家出台处方药网售解禁政策,那网上药店将会是实体连锁药店的强劲竞争者之一。

3.3 替代品带来的威胁

我国医药市场规模主要分为3大终端,分别是由城市和县级公立医院组成的公立医院终端、由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组成的零售药店终端和由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组成的公立基层医疗终端。

随着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的出台以及国家商务部提出鼓励连锁药店积极承接医疗机构药房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的政策,社区医疗机构门诊药房与连锁药店将可以相互取代,陈永法等[2]对比评价了连锁药店以及社区医疗机构门诊药房的软硬件条件,得出社区医疗机构门诊药房在计算机系统建设、执业药师配备以及药事服务活动开展方面比连锁药店强。我国社区医疗机构门诊药房的竞争优势在于消费人群覆盖率大、药品种类齐全、提供的药事服务更加专业。

3.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连锁药店之间的竞争也是供应链的竞争,谁能给对方提供价值,谁就能占优势。近年,我国药品批发商在药品供应链中的作用逐渐下降,而越来越重视“批零一体化”的概念。医药物流企业的迅速发展也助推了医药零售业的发展。DTC/DTP(direct to customer/direct to patient)是指消费者/患者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到指定的与制药企业合作的药房买药。一般通过DTC/DTP销售的药品大多是大病症用药,包括肿瘤、血液、精神、免疫等疾病,目标消费者通常集中、范围小、用药时间长、成本高。这种药店经营模式要求与厂商上游建立良好牢固的合作关系。

3.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目前药品市场供大于求,并且随着连锁药店的增多,更加使医药市场的竞争变得激烈。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保健养生意识的增强,消费需求以及人群覆盖率大幅度增加。在明显的买方市场中,价格竞争和提高服务意识成为连锁药店的主流。降低药品价格、特价销售、会员积分等手段不断压缩零售业利润空间,加上药店营业员的职业素质不高往往不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都会使得药店的盈利能力下降。

4 对我国连锁药店发展的建议

基于连锁药店五力模型的分析,表明取消医保定点审批后,我国连锁药店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环境,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连锁药店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4.1 差异化战略

为应对市场需求和竞争,我国连锁药店大部分都已发展成为多元化经营的药店,然而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连锁药店还应当采取差异化战略。连锁药店差异化的手段有很多,一种是做到专业化,专注在几个疾病种类中做出特色的专业性,可选的专科有腰腿、肝胆、保健品、中医等,这就需要有高素质的药师和医师;一种是通过促销手段,分为连锁药店自己组织和医药企业组织的促销活动,常用的方式有打折、会员优惠制等,需要注意的是控制促销药品的购买数量以及药品有效期的管理,防止药物的浪费、不合理使用带来的危害;还有一种就是提供增值医疗服务,连锁药店保持销售增长的动力之一就是培养忠实的消费群体,除了提供药学咨询外,应当提供其他增值服务。如以药店名义举办特色医药科普知识讲座,在药店专门设置药事服务咨询区以及提供与医药相关的书籍供查阅,提供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心律等免费服务,设立环保回收箱和回收过期药等,这些服务可以帮助药店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4]。

4.2 并购战略

通过兼并或收购,从而达到扩大企业规模的目的。相比于内部扩张战略而言,兼并、收购战略具有低成本、快速进入新市场、低风险的特点。当前医药市场竞争激烈,很多药店的零售利润难以维持正常运营而面临倒闭的危险,具有优势的连锁药店应抓紧机会通过合资和并购其他药店,选取的目标药店也应当符合连锁药店企业的战略目标,有效整合资源,开拓新市场,发挥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实现并购后“1+1>2”。

4.3 创新供应链管理,稳定上下游的关键客户群

目前,随着药品零售业逐渐被连锁药房取代,日本、印度都加强了分销商和供应商管理。随着药品零售业务的增长,DTP/DTC经营模式的兴起,供应链上游的分散度会不断加大,导致供应链高度的碎片化,因此,供应链的管理必不可少。我国连锁药店经营应当通过合作的方式,与供应商合作,与竞争对手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优选质量有限的合作方。连锁药店可以和重要制药企业协作建立患者俱乐部,对患者进行安全用药的教育与回访,定期开展患者活动,参加社会公益项目,提升品牌形象。如果取得制药企业某一产品的独家权,将会使连锁药店在某一领域处于垄断地位。未来的竞争将从企业间转变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

参考文献

[1] , 李中心. 零售药店多元化经营模式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8上): 58-59.

[2] 陈永法, 陈蕾. 连锁药店承接社区医疗机构门诊药房职能的可行性探索[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5 (3): 175-177, 227.

连锁药店行业现状分析篇8

SCP分析模式又被人称为市场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模式,是“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的英文缩写。SCP模式分析法,也就是将某一行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要素相结合的一种研究分析方法,是一种基本的市场分析工具。

市场结构分析

市场结构,是指对行业内各企业的竞争形式、竞争程度、经营方式、价格形成等产生重要影响的市场要素。衡量市场结构状况的指标主要有行业市场集中度、区域市场集中度、差异化程度、进入退出壁垒、宏观政策环境等五个方面。

行业市场集中度

它体现的是行业的垄断程度和整体竞争程度的高低。这一指标通常由销售额前4位或前8位之和占行业总销售额的比重(也就是CR4或CR8)来反映。按照惯例,行业的市场集中度CR4

区域市场集中度

它主要表现在行业内的各个企业在空间位置上的分布格局。它体现的是地域上竞争饱和状态,以及门店未来的扩张方向。我国零售药店的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东中部地区市场比较集中,有的地方甚至已经过度饱和,西部市场的拥有量明显不足;省会城市、大中型城市市场相对饱和,二级地市及农村地区零售药店数量明显匮乏。

但不少医药零售连锁企业把进入新的省市特别是二级市场和农村市场列入企业发展规划。由此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我国零售药店的分布将呈现向低端市场扩散的趋势。

差异化程度

无论是从业态,还是从服务手段或是经营形式上来看,差异化程度都非常小:零售业态基本局限于“苹果”(平价大卖场)+“葡萄”(传统的小规模连锁药店);服务手段比较单一,服务创新能力比较弱;经营形式比较单一,大部分都是传统意义上的“药店”,而不是与药品相关的“健康店”。差异化程度小也说明我国医药零售企业还有很多可探索的发展空间。

行业进入、退出壁垒低

我国药品零售行业进入的壁垒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行业准入门槛低。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注册一个单体零售药店,只需要50万元的注册资金、40平方米的经营场所就够了。随着市场的饱和,现在有些地区出台了区域性的宏观调控的法规。如北京对开办药品连锁经营的企业规定的进入壁垒为:门店在15家以上、每家店经营面积在100平米以上。其次是开设新门店的启动成本低。门店装修、货架、柜台、收款机、房租等一次性投资可以分期付款;而经营的药品大都是供应商提供的首次无现款铺底货,现款进货部分比例只占到商品总额的30%左右;药店与供应商货款结算方式一般为月结或卖二结一甚至是卖三结一;需要支付工资的直属员工很少,大部分由有实力的供货商派出的促销员填补。

这种低进入壁垒的结果,一是让各路业外资本快速地涌入本行业,二是使更多的业内企业规模(门店的数量)更进一步的扩大,这两方面的原因都会导致零售药店的数量越来越多。截止到2004年年底,我国医药零售药店在GSP改造后总数已接近14万家,虽然比以前门店数有所下降,但是随着农村市场的开发、连锁业的发展,今后药店的数量会大量增加。

医药零售企业退出时主要面临的是库存商品处理(往往是清仓甩卖、硬性退回供应商、甚至是卷货潜逃)、设备硬件转让折扣等方面的损失,这些损失相对来说较小。

宏观政策环境

近年来,随着医药分销领域的对外放开,为了促进我国医药零售业特别是医药连锁企业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例如,为了早日实现在《全国连锁经营“十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促进建立10个左右国内外知名的、拥有网点超过1000个以上的医药零售连锁企业的目标;国家经贸委将把医药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列入国债贴息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从政策上来看,国家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同时鼓励企业通过正当竞争手段来实现企业间的优胜劣汰。

市场行为分析

市场行为,是指各个企业在市场上为了获得更大抗风险能力、更高的盈利能力和更强的竞争力或其他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我国医药零售企业在市场行为上主要表现为跑马圈地、降价圈人和联合重组。

跑马圈地

在医药零售业区域市场集中度低、进入壁垒低以及行业政策扶持的市场结构基础之上,一些药品零售企业纷纷将增加门店数量、扩大经营规模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一些医药零售企业对门店数量的追逐几近“疯狂”。于是乎,医药零售行业出现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跑马圈地运动。

从以下医药巨子曾经对外界公布的宏伟的“扩军”计划,我们可见一斑:深圳万基药业要用20亿元在全国建1万家药店;三九集团矢志投资13亿元,誓言5年内开设1万家连锁药店;华源集团计划投资至少10亿元,以每年1000家的速度扩张,5~10年内开设1万家药店;丽珠集团拟在5年内投入2~3亿元资金发展药品零售连锁经营,目标近1000家;深圳一致、海王星辰也宣布了“1000家”的扩张战略……

姑且不管这些巨子们的扩军计划实现得怎么样,但是可以看出企业希望借此扩大规模,构筑销售网络资源,增强自身的药品分销能力,提高自身与供应商的谈判议价能力,从而在分销速度及购进成本上获得竞争优势。

降价圈人

对于我国的消费者来讲,价格敏感度十分高,他们喜欢便宜、实惠的商品。“没有一分钱打不倒的顾客”成为销售名言,于是,一批药店经营者们,举起降价大旗,开办了平价大卖场、经济药店,甚至药品折扣店,以真正的价格优势,对顾客进行价值让度,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达到抢夺有限消费资源的目的。

早在2001年底,武汉的隆泰大药房就将所售2000余种药品平均降价40%,催生了武汉的“汉森”、“天成”、“正和”等一批平价药品超市。

2002年8月31日,江西第一家仓储式平价药房“开心人”在南昌开业,打着“比核定零售价平均低45%”的大旗出售1500平方米大厅里的5000多种药品。开张当天,消费者如潮水般涌进店里,将整个售药大厅挤得水泄不通,一个侧门的玻璃当即被挤爆。全国300多家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更使得它成为中国平价药房的代名词。

此外,还有湖南的“老百姓”、北京的“德威治”、福州的“惠好”、合肥的“百姓缘”,等等,他们都在喊着“一切为了老百姓”的口号,努力创造中国药品的“平价时代”。但是,随之而来的麻烦是“平价”对业界本已约定俗成的行规进行着“破坏”,一些强势终端纷纷联合起来对上游生产商和供应商发难,妄图以抵制进货等手段将“平价药店”清出市场。业内人士认为:只占药品零售总额5%在夹缝中生存的“平价药店”对市场还起不到“洗牌”的作用,它只是在“补需市场”,但是价格回归价值是市场必然。

近日,根据老百姓大药房总部统计的数据,2004年老百姓大药房在全国市场的总销售额突破18亿元,比2003年增长140%,首次坐上全国药品零售业的头把交椅。平价药店后发力量让业界不能小视。

联合重组

经过“跑马圈地”和“降价圈人”后,很多药品零售企业基本完成了他们的资本、网络及客户资源的积累,企业间的强大分化日渐明显。强者更强,弱者渐弱。因此就出现了优势企业的资本扩张和劣势企业间联合重组。今后二三年内,仍将是药品零售企业重组、整合的关键时期,行业重新洗牌,汰弱留强,分化在所难免。医药零售行业扩张、联合的方式基本有以下几种:外资 + 本土知名企业、本土知名企业 + 本土知名企业、本土单体药店 + 单体药店。

市场绩效分析

市场绩效,是指企业在既定的市场结构下其市场行为所决定的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和企业盈利水平。下面从医药零售企业的数量、规模、销售增长速度、利润率四方面来分析我国医药零售行业的市场绩效。

门店数量越来越多

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已达到1349家,门店总数已达到5万家;药店总数达到近20万家。随着GSP尘埃落定,短时间内药店总体数量有所下降,但是,以连锁企业为代表的“扩张大军”,在开店上一定会“提速”。企业数量的增长,与医药零售业前期行业进入壁垒低、国家扶持政策的出台等市场结构导致的跑马圈地这一市场行为是紧密相连的。

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辽宁成大方圆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在主要销售网点都在本省的情况下,2003年却仍实现了10.1亿元的销售额,成为国内第一个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的药品零售企业。此外,上海华氏大药房有限公司、重庆和平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桐君阁大药房连锁公司、深圳海王星辰医药有限公司的年销售额均已突破7亿元,上海第一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人民同泰医药连锁店年销售额也在5亿元以上。2004年,老百姓大药房在全国市场的总销售额突破18亿元,成为全国老大。

此外,2002年单店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34家,单店销售额过亿的仅有上海一家,但2003年单店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43家,单店销售额过亿的有5家。

销售增长越来越快

销售额前100名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销售总额,2002年为141.8亿元,2003年为194.2亿元,增长了37%。但是,具体到每个企业,销售额的增长主要来自门店数的增多和营业面积的扩大。在门店的增多和营业面积扩大的情况下,反映企业绩效指标的“单店平均销售额”和“单位营业面积的销售额”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一状况说明我国零售药业的扩张仍处于外延式扩张的状态,没有做到规模与效益同步,企业的营运能力没有与规模发展同步。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