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国外语言教育现状8篇

时间:2023-09-07 09:18:58

国外语言教育现状

国外语言教育现状篇1

>> 河北省对外汉语教学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 河北省对外汉语教学现状调查和分析 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发展研究 广西高职院校对外汉语专业教学现状及对策 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热门专业扫描:对外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展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河南省高校对外汉语专业教学概况 河北省对外投资研究 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质量之对策分析 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教学探索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潜分流教育模式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网络实习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论地方高校对外汉语专业的发展 浅谈对外汉语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河北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河北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谈独立学院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

报告[M].商务印书馆,2007.

[3] 董洪亮.全国285所高校开设对外汉语专业招生1.5万人

[N].人民日报,2010-12-11.

[4] 国家汉办网站.汉语国际教育学位[EB/OL]..

[6] 焦亚葳,刘刚.关于河北省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经济学

分析与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0,(18):147.

[7] 杨泉,朱瑞萍.全国对外汉语本科专业毕业去向调查分

析[J].云南师范学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2,(1):9.

[8] 余向春.汉语国际推广师资紧缺与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毕

业生就业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2011:5.

国外语言教育现状篇2

笔者在多年的外语教学工作中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在不同学校,甚至不同班级存在着英语教育教学的优劣常常主导这学生其他科目学习成绩优劣的现象。拿某一所普通的义务段教育学校来说,如果它的英语教学成绩比较好的话,那么同时这所学校的整体教学成绩相应的要好;相反,如果一所学校的英语教学成绩比较差的话,那么这所学校的总体教学成绩就相应的要差。在同一所学校的不同班级,同样也存在上面的现象。就中小学阶段而言,常常会出现某一个学生的英语科目如果发展优异的话,那么他的其它科目同样也不会落后。分析发现,这种现象是学生个体基于优势心理形成的结果。所谓心理优势是心理活动时所发挥出来的压倒一切的力量,它比较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而且还伴随着实现目标的强烈行为,它具有为实现目标的强烈的成功渴望,成功的体验与成功的把握。心理优势的表现形式:对实现所追求的目标有深厚的感情,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意志,坚强的毅力,振奋的精神,还有不断增添实现目标的能力、方法与手段,并且不断地获得成功,不断的强化优势。外语作为一种外来语言工具,被确定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外语学习具有形成青少年儿童心理优势状态的天然条件。

同成人相比,少年儿童学外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生理方面,儿童、青少年与成年人在大脑发育方面的差异主要是大脑发育的成熟程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两侧随着发育的逐渐成熟分别被“赋予”不同的功能,这便是脑半球侧化现象。人类语言智力、逻辑、分析的功能逐步被侧化到左半球,而情感的社会功能则渐渐被侧化到右半球。

但人在青春期前,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其言语中枢尚未定位,大脑左右两个半球都可参与语言学习;同时幼儿的发音器官柔软,其声带、唇、舌等运动神经的调解有很大的可塑性。可见,早期接触外语能激发神经功能系统,从而促进以后的外语学习。心理方面,儿童学英语的特点是没有心理障碍,不怕羞、不怕错,喜开口,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进行语言实践。我们发现,越是小的孩子,越敢大胆用语言表达。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产生一种心理防御性,以保护脆弱的自我。在第二语言习得中,青春期或青春期后的习得者往往会循规蹈矩,瞻前顾后,害怕犯错误,被人笑而不敢轻易应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限制了语言习得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转贴于

国外语言教育现状篇3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育;跨文化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223-02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正在逐步推进当中,高校的培养模式和教育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于高校的培养方向而言,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是最终目标。英语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据的分量相当重,学生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是能够在实践中运用。但是,由于高校英语教育模式的问题,致使高校在英语教育方面不够全面,不能很好地兼顾传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教学。文化与语言相互依存,因而,在高校开展英语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高校在英语教育中进行跨文化教育的必然性

1.英语教学模式转变的需要。目前,高校在英语教育方面,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在一时之间还难以被取代。观察高校的英语教学课堂,不难发现,教师的教学重点在于讲授语言点(辨证词义、分析语法结构、译释难句等)[1]。而本应该重点讲解的文化背景却少之又少。从现行的考试制度上来看,这种做法无可厚非,其对于学生语言学习、提高考试成绩并无多大帮助,因而不被教师和学生重视。但是深究之下,就能发现,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积累不足以支撑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对于英美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缺少了解,导致学生的英语变成了“哑巴”英语,不利于应用。而教育改革的推进,正需要解决这项问题。

2.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英语教学中,针对语言和文化都有相应的教育内容。作为外语教学中的本质特征之一,外语中的文化是应当被学生所了解的。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风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都与语言本身具有紧密的联系,缺少这些领域知识支撑的语言将会缺少内涵[2]。因此,学习英语,在掌握其语音、词汇、语法和习语的基础上,更需要了解他们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他们的社会思想、习惯、行为中感悟语言的魅力。了解文化是理解语言的一条捷径,因而高校应重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才是我国高等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高校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教育现状

1.英语教师缺乏扎实的语言功底。目前,在高校进行授课的教师,其教学经验丰富,但是,他们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在教学上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教学模式。因此,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全面改善。高校英语教师在英语语言和文学教育环境下,其语言功底可能有所减弱,表达和思维更符合国内的语言环境。因而,在英语教学中,或多或少会缺少对西方文化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

2.英语教材内容不够多样。为了推进高等教育,教育部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教材有专门的要求。但是,这些教材还是沿用了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育思想准备的。因此,在编选教材中,处理教学与文化的关系还不够恰当。所采用的教材内容有限,学生和教师就只能依据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

3.缺少机会参与国际交流和学习。目前,我国与各个英语国家的交流日益增多。在如此环境下,实施教育是非常便利的。但是,由于校方缺少相应的资源,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高校学生很难有机会去走出国门进行交流和学习。

三、推进高校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教育的对策

1.增强跨文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世界是由多个国家组成,受地域环境影响,每一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风土人情,由此才组成了千差万别的文化氛围。充分认识并了解文化的共时性和历时性,是尊重文化差异的前提。不同文化群体成员的文化行为存在差异,平等客观地看待这些文化差异是必须要学会的一项内容。同时,针对学生,要让其学生心理调节,适应文化差异。在教师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异文化的接触,培养其敏感性。

2.编制跨文化教学教材。高校在运用英语教材时,应该针对部分教材进行筛选,根据高校的实际选择相应的英语跨文化教学教材。对于西方语言文化的了解有很多种方式,但是任何一种方式都没有最直接地从教材获取来的简便。因此,高校在英语教学中应根据课程要求,适当地引入跨文化教育相关教材。现行的教材在文化知识教育上有失偏颇,需要进行改革创新。

3.推行体验式教学与说教式教学共用。所谓的体验式教学,即在英语教育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英语文化体验。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英语专业知识以及提升英语文化知识方面的素养还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引导,因而,实施说教式教学必不可少。

4.创造机会全方位体悟跨文化。在跨文化交H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价值观是运用英语交流的前提。人们的一切行为都与其价值观念相一致,因而,了解英语文化背景下的人的价值观,对于加深跨文化理解非常有利。在汉语环境中,由于不能身临其境,因此,对英语文化的认知就停留在了表面。为此,教师可以创造英语环境,让学生在英语环境中体味英语文化。譬如,借助影碟、录像、电影等,设置英语国家的英语文化情境,让学生在其中进行认识。引导学生观察英语环境中人的社会生活、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礼仪等。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的中西方文化素养,又能够提高其跨文化能力。

5.创新考核机制。为了不影响学生跨文化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考核方面应作出改进。等级考试原本是大学英语教学考核的“金标准”,但是,这种考核方式存在的价值至今为止大打折扣。考核应该更加多样化,例如,日常交流,跨文化调研、跨文化情景再现、歌剧等都能够被纳入考核范畴,作为考核的数据[3]。完善考核机制是带动学生学习英语和应用英语的最佳动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意义重大。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门人才是高校进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为此,高校针对跨文化教育应予以高度重视。在当前外语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环境下,高校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及时解决英语教师缺乏扎实的语言功底,英语教材内容不够多样以及缺少机会参与国际交流和学习等问题,是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根本。在高校英语教学实践中,应从增强跨文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编制跨文化教学教材,推行体验式教学与说教式教学共用,创造机会全方位体悟跨文化以及创新考核机制方面着手,帮助高校英语教育跨文化教育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刘嘉菊.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8.

国外语言教育现状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跨文化外语教学;学生;人文素养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升职业教育育人能力,努力培养适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教育部出台《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1]。外语教学理应在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目前,我国一直不断深化外语教学改革,经过多轮尝试,高职外语教学终于摆脱复制大学外语教学模式,逐步明确高职外语教学目标是提升高职学生的英语技能水平。可是,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密切往来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又拥有国际视野的高技能型人才,而跨文化外语教学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解决高职学生人文素养问题的突破口。因此,本文旨在从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跨文化外语教学对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跨文化外语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教材编写与师资培训等四个方面来深入探讨跨文化外语教学和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可行性。

一、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参与国际事务,与各国间的交往日益密切。2015年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进出口总值24.58万亿元,其中,出口14.14万亿元,进口10.45万亿元,我国继续保持第一贸易大国地位,民营企业出口保持增长,成为出口的主力军。而我国高职学生就业渠道主要是企业,更确切地说是民营企业,因此,未来市场对高职毕业生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有较高要求。首先,我们先明确两个概念,何为人文素养,何为跨文化交际,再来探讨我国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

(一)关于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内涵

1.关于人文素养的内涵关于人文素养的内涵,在学界有不同的观点,例如,有“综合论”“学问论”和“根本论”等。概括其主要观点:一是“人文素质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因素综合而成”;二是“人文素质也称文化素质,包括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政治理论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它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2]”上述观点其核心就是“学会做人”———做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2.关于跨文化交际我国学者胡文仲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中,认为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3]。跨文化交际之所以在今天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主要原因是由于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和交往。而跨文化交际能力涉及多个领域,不同学者对这一概念从不同侧面进行了论述。例如,Bennett、Bennett&Allen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三个层次含义:“超越民族中心主义思想的能力、善于欣赏其他文化的能力以及能够在一个或多个文化环境中恰当表现的能力。[4]”将“恰当”和“有效”作为评判跨文化交际表现的两个主要标准在跨文化交际学界已得到普遍的认可。

(二)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分析

近些年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不断得到职业教育专家和教学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然而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如下问题:高职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认知程度整体较低;高职学生现有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整体水平较弱;高职学生对跨文化的敏感度较低,对不同文化的兼容性和适应性不足;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自觉度较低[5]。另方面,高职生人文素养水平也不容乐观,高职学生存在着人文素养缺失、缺乏良好的人格修养、基础知识十分薄弱、缺乏理想与信念等问题[6]。根据高职教师们的反馈,高职院校缺乏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识和理念,大多数尚未开设专门的跨文化交际课程,高职教师缺乏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相关培训。这也是我国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整体薄弱的主要原因。

二、跨文化外语教学对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无论是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还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国家贯彻的指导文件中都明确指出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英语的交际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7]。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学习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体验文化内涵,内化个人品质,以求实现“学会做人”,做一个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外语教学所具有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潜力是基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如图1所示。的大方框代表文化,它构成语言和交际的环境,任何语言的使用和交际活动都以文化为基础,同时反映文化。中间的椭圆代表交际,它以语言为主要渠道、文化为环境。内圈的小方框代表语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文化和交际之间的密切关系决定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外语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因此外语教学具有文化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巨大潜力。语言的文化性质具体体现在两方面: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形式本身蕴含丰富的文化含义;语言使用离不开文化环境。通过这两方面的论述,外语教学就是文化教学的结论更具说服力。由此可见,外语教学在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外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使学生掌握一门语言,而且引导学生感悟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提升学生文化意识的敏感度,不断内化自身人文素养。

三、跨文化外语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外语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有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行动教学法和认知教学法等,遵循的教学原则是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学生是英语学习活动的主体,应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相较于传统外语教学,跨文化外语教学方法有文化讲座、关键事件、文化包、文化群和模拟游戏等方法。教学原则和教学内容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具体可以归纳如下。

(一)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融为一体

随着世界各国间人们往来日益密切,跨文化外语教学不仅是教授学生一门外语,而且要实现来自世界不同文化的人们有效沟通、消除误解、减少冲突,是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是文化传递的载体,文化为语言学习提供背景舞台,只有语言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才能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的双赢。打个比方,跨文化英语教学好比是一枚硬币,而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就像硬币的两面,只有二者合一,才能实现有效的跨文化英语教学。

(二)调动学习者的情感体验

传统外语教学中,尽管在课堂中教师采用情景教学法,努力营造语言情景,但是由于缺少较为真实的语言氛围和恰当的语言输入材料,学生很难体验到跨文化交际所包含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因此,在进行跨文化外语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着重选择具有情景化的语言材料,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多种学习潜能和机制,调动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将情景化与学习者的个人成长紧密联系起来,不断促使他们对自己的态度、行为和价值观进行反思,最终才能实现学习者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断提升。

四、教材编写与师资培训

以上探讨了跨文化外语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跨文化外语教学为语言教学和人文素养培养搭建一座桥梁。那么,为了能够保证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有效开展,这里有必要再谈一谈实现跨文化外语教学的两个重要因素:教材与教师。尽管我们一直强调不要被教材禁锢思维,要灵活选取教学材料,但是内容丰富、设计合理的跨文化外语教材确实对帮助教师和学习者进行语言和文化教与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教学材料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在涵盖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突出文化特色,做到语言与文化内容的有机结合,增加适合学习者练习的情景任务,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兴趣,在解决跨文化交际情景中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影响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教师是跨文化外语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是关系到跨文化外语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不少学者关注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实施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问题,例如,颜静兰撰写的《外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口’与‘补漏’》一文中,笔者通过利用研讨会等机会,对高校外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不少外语教师本身跨文化交际能力较薄弱,有不少“缺口”,他们缺漏跨文化交际能力认识,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训,缺少体验外国文化的机会,缺失跨文化交际知识结构,缺损跨文化交际教学新理念等问题[8]。关于外语教师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存在的普遍问题,只有得到国家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的广泛关注,才能实现外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和各国间的密切交往,迫切地需要熟练掌握外语又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高技能性技术人才。通过对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现状分析,总结制约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提升的原因。通过对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本质论述,笔者认为,跨文化外语教学可以实现学习者语言习得,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学习的有效途径。此外,在实施跨文化外语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其自身教学原则,使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跨文化外语教学人文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最后,在跨文化外语教材编写和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深入开展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研究,期待实现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水平的稳步持续提升。

作者:李杉 单位: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A].

[2]赵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述评[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3(4):55-60.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

[4]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67.

[5]孙嫘.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及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6(4):98-101.

[6]邓树生.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状、原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26):76-77.

国外语言教育现状篇5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 文化安全教育 国家安全

一、国家安全

冷战后,国家安全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家安全属于我国基本利益范畴,狭义上的国家安全是指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状态,广义上的国家安全是指国家不受外部威胁也没有内部混乱的客观状态。吉林大学出版社的《为国家安全立学――国家安全学科的探索历程及若干问题研究》中指出,构成国家安全体系的要素包括国民安全、国域安全、资源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和信息安全。与高校英语教学紧密相关的国家安全主要指文化安全,与科技安全和信息安全相关。

文化安全是于1999年开始被提出的,指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政治价值观念、信仰追求的存在和发展不受威胁,属于客观范畴。此外,文化安全还包括主题对客观状态的价值判断,属于主观范畴。良好的文化安全可以保证一个国家免受内部、外部其他文化因素的入侵,保持原有文化体系,并可进一步发展。文化安全可被细化为价值观念、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安全,是每个国家都应该全力维护的领域。

目前,我国文化安全受到国内和国外的影响,其现状并不乐观。一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发展落后;此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部分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自身文化发展较慢,出现国内个民族文化断层的现象。加之,我国国土广袤,我国文化传播力度不足,导致个别地区文化较沿海发达地区慢。另一方面,全球一体化导致国际上的强国通过与我国的往来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这直接影响了我国的核心文化价值体系。

全球一体化不仅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和传播越来越频繁,还加速了各国间经济互通,这就为各国在政治、文化、社会、思想等方面的交流提供了保障,进而影响国际上文化格局的重组。历史上,西方资本主义强国恰恰是利用在殖民地推行语言,进而重组世界文化格局,最后威胁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可见,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和国际冲突的一个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从某种角度,语言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组成成分,属于“软实力”范畴。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通过自身吸引力而达到目的的一种能力。语言文化这种软实力可以通过学习而增强的,可以避免由于对国外文化和语言知识的缺乏而导致的公共外教失败。美国教育部部长查理?赖利在国际安全会议上指出,加强全国外语教学,将会使美国的劳动大军更加出色,国家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可见,西方发达国家认为外语教学与国家安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是一种形式的语言教学,语言教学的目的不仅传递目标语言的相关知识,还是教会言语习得者通过语言这一形式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各个民族不同的生态、物质、社会和宗教等语言环境不仅导致各个民族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因素。这表明,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与文化安全教育的密切关系。

二、高校英语教学文化安全教育现状及原因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一方面,呈现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弱的趋势;另一方面,呈现出虽然学生英语水平很高,但却无法用英语准确的表达母语文化。我省高校英语教学对文化安全的重视力度也不够。

学校的因素。虽然,大部分高校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但是,受到课时量、教学日历、教学大纲的影响,高校英语教学的重点还是落在了基础知识传递和应试能力培养上,而忽视了文化的导入。

教师的因素。虽然部分教师意识到了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也开始积极进行文化渗透,但只关注了英语语言国家文化的渗透,势必导致学生对本族文化的忽视甚至遗忘。长此以往,导致年轻人对其他国家文化的盲从,不利于本族文化的传承。

三、如何加强文化安全教育

高校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安全教育势在必行。2015年,《大学英语教学新指南》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英语应用能力的基础是英语基础知识,文化加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新指南同时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包括“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交流时,能够观察到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差异,并能根据交际需要运用有限的交际策略。”高校英语教学工作者必须要采取措施,加强文化安全教育。

学校方面,首先,要意识到高校英语教学可以加强学生文化安全教育。其次,要为高校英语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自主学习平台等,保障其更好的发挥其文化安全教育的作用。

教师方面,第一,教师要提高意识,认识到文化安全教育的意义,及时更新文化安全教育的理念。第二,教师要准确的认知。教师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组织者,起到指挥的作用。只有教师对文化安全拥有积极的准确的认知,才能指引学生关注并进行文化安全学习。第三,教师的积极文化安全态度。教师的积极态度才能确保文化安全教育理念的落实。第四,关注多元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关注不同民族对同以问题的不同认知,以反应出其不同文化底蕴,并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不容民族文化的认知。第五,教师要重视母语文化。要培养学生把英语当做一门工具,来表述母语文化,不仅传承了母语文化还可传播母语文化。

四、结语

全球一体化促进各国频繁交流,大学生必须具备国家安全意识。高校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可传递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文化安全意识。只有在校方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文化安全教育才能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得到重视,并顺利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陈树文,郑士鹏.全球话语境下我国文化安全体系的构建[J].中州学刊,2012,(03).

[2]戴曼纯.国家语言能力、语言规划与国家安全[J].语言文字应用,2011,(04).

国外语言教育现状篇6

关键词:中国EFL教育;ESL;现状;面临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0―0139―02

1引言

中国的英语教育为什么是EFL,而不是ESL?《牛津高阶英语双解词典》将EFL定义为“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而ESL的定义则为“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即EFL和ESL中英语作为外语和第二语言的区别。世界英语教师大会主席David Nunan认为EFL是指在既不广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也不用英语作为教学媒介的社会进行的英语教学,ESL指的是在以英语为主要交流语言的国家、社会和文化中进行英语的教学。由此可见,在中国国内进行的英语教育是EFL教育。

2中国EFL现状

多年来由于英语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学生家长对孩子的英语教育非常重视。调查显示,中国城镇学生普遍从6岁开始接触英语,有的地方更早,3、4岁就开始参加英语培训班。乡村学生接触英语的年龄很少低于12岁。对120名中小学生进行的课外补习课程调查的结果显示,91%的学生正在或曾经参加了英语补习班。初中和高中学生只要进行课外补习,几乎没有不补英语的。小学英语课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递增,每周从1节增到4-5节;初中每天两节左右;高中每天至少一节英语课。大学阶段,虽然各个学校的教学大纲不尽相同,但由于英语等级证书是找工作时的敲门砖,大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经历仍然占很大的比重。

学校教育方面,从上述的课时安排能看出学校对英语的教学非常重视。教材的不断翻新、改版说明英语教育家们一直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展的教材体系。广大英语教师不断探讨英语教学方法。有的小学引入任务型教学法,中学加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尝试了通识教育、专门用途教育、分级教学等教学方式和模式。而中学和大学的衔接也成为目前英语教学改革的课题。广大EFL工作者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

社会办学也成为中国EFL的一大特色。民办培训机构遍地开花。民办培训机构作为学校教育体系的补充,在中国教育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在一些大中城市,民办英语补习班或培训机构随处可见。以沈阳为例,在百度地图输入“英语培训机构”,得到了436个地点。虽然其中有一些是同属于一个机构的不同分部,但这一数据也能充分表明民办英语培训机构的蓬勃发展的现状。有的机构已经形成产业链,甚至成为上市公司。其中最为成功的例子当属新东方。网络的力量在现今社会也是发挥到了极致。各种英语学习网站百家争鸣。沪江英语、可可英语、句酷批改、新东方英语等等。在英语学习网站大全(http:///)上,列出的英语门户网站数量非常可观。分类细致,资源丰富,毫不夸张地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

3中国EFL面临的问题

中国的EFL教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近来受到一些质疑,被认为是高时耗,低成效的英语教育。在如此多方面的努力之下,中国学生经过十多年的英语学习,学习的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很多学生的英语仍然是哑巴英语,不会将英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只有一少部分学生的英语能够达到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水平。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处于能看懂文章,口语交流不畅,听力、翻译和写作薄弱的状态。还有一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停留在小学水平阶段,甚至放弃英语学习。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首先,教育改革过多的关注国外的教学理念,没有中国的创新,有的甚至生搬硬套。一些民办培训机构直接引入国外的教学方式,效果有待商榷。殊不知ESL与EFL是有很大区别的。二者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存在区别。EFL的教学对象生活在英语不是第一语言,也不是官方语言的国家,如中国,俄罗斯等国。ESL的教学对象为在以英语为第一语言和官方语言,或者英语不是第一语言但却是官方语言的国家生活、学习、工作或移民的人。例如,在英国,美国等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国家,ESL的教学对象为到该国留学、工作或移民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母语,即第一语言,英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EFL的教学内容没有ESL的灵活多样,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系统的教材,教学活动围绕教材开展,创造和模拟语言场景。ESL主要采用时时的资料,如报刊文章,视听材料运用的比较多,教法更加灵活,贴近生活,不需要另行创造语言环境。

其次,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影响其学习的效果。学习者自己学习语言的兴趣、能力,也对学习有一定的影响。ESL学习者要想融入到英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必须全面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技能。相比而言,对中国的学习者来说,英语水平高低虽然关系到他们生活或工作的提升,但不会影响其基本的社会交流和生活。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大多是属于工具型的,英语是他们继续学习、寻找工作或提升工作的工具。对于英语的学习需求没有ESL学习没那样迫切,要求也没那么高。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显著的提升。伴随而来的是汉语在全球的传播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中文。为了吸引中国消费者,世界各地的旅游景点、购物中心开始配备中文导游和会说汉语的导购员。这种状况使得一些人开始怀疑中国英语教育的必要性。

再次,语言环境的缺失成为EFL教育的障碍。英语不是中国的第一语言,更不是官方语言。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是不会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课堂是中国英语学习者主要的信息输入源。学习者在课堂上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练习,课后通过复习来巩固课上输入的信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能进行大量的输出练习,课后进行输出练习的机会更少,有些学习者模拟语言环境,参加英语角等英语活动练习口语和听力,有些运用网络等媒介进行听力、翻译和写作的输出练习。总之,有心的学习者是要通过创设语言环境来加强英语的学习。这一点完全落后于ESL学习者。ESL学习者在课堂外有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来习得和运用英语。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商场购物,甚至与路人的对话,都要用到英语。随时随地的进行英语的学习和练习。多数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不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到英语,这无疑为其英语的学习产生障碍,他们的英语学习也受到母语的影响。

最后,师资分布不均,教学条件设施差异大是目前中国EFL教育面临的问题。在条件较好的地区,学校配有语音实验室,视听设备完善,教师水平较高。除了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外,还有大量的民办培训机构。而在办学条件较差的地区和学校,由于缺乏设备,师资力量不足,学生的听说能力较差。

4结语

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是连接中国和世界的纽带。尽管EFL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中国的EFL教育是不可取代的,仍有蓬勃发展的势头。广大EFL教育工作者要分清EFL与ESL的区别,从中汲取有用之经验,摒弃不适合中国国情的部分,不断探索,更好地为中国的EFL教育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国外语言教育现状篇7

【关键词】方言区;聋哑学生;英语习得现状;非智力因素;年龄因素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eaf Students'English Acquisition in Dialect Area

——Case Study of ShangLuo Special

Education:The deaf students’English learning is facing many different difficulties because they are restricted by their physical condition.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present English learning situation of ShangLuo special education by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The factors of age,personal wish,motivation,learning attitude,will power have been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The conclusions are:the age factor of deaf student doesn’t conform to the linguistic theory about age factor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such as 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the English acquisition of deaf students can be improved with keen interest,high motivation,and positive attitude as well as appropriate Languag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Key Words:deaf student;English acquisition;motivation;interest;languag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1.引言

我国的聋哑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自身的听力障碍和言语障碍,生活在无声的世界中,学习英语的难度超乎寻常。他们的英语习得现状是怎样的?国内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中英语课还未得到普及,国内学者专家们对英语习得现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阶段正常学生英语习得的各个方面,对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聋哑儿童二语习得现状的研究非常有限。刘玉英谈了自己对聋哑儿童口语教学的几点认识;孙志芳、胡海燕探讨了多媒体技术与聋哑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结合;周诗举,张林芳,安源对某特教学校聋哑学生听力及助听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聋哑儿通过听力检测早发现残余听力早期佩带助听器并进行语言训练可得到部分语言康复。本研究以以往的这些研究为理论基础,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调查方言区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合语言习得理论思考年龄因素、学习动机、态度、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在聋哑学生英语习得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拟对商洛市商州区特殊学校的60名聋哑学生进行调查。由于一至四年级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较差,无法完成问卷的作答,学校未开设8年级,九年级又在校外拍摄毕业照,调查的对象就变成五年级、六年级和七年级的20名学生。样本构成见表1。

表1 问卷样本情况一览表

所在年级 年龄 农村/城市人数 男/女人数

五年级 12岁及以上 6/0 6/0

六年级 12岁及以上 6/0 5/1

七年级 12岁及以上 6/0 7/1

2.2 研究过程及方法

本研究实施于2012年6月,对商洛市聋哑学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材料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采集。商洛市特殊教育学校(原商洛市聋哑学校)创办于1992年,承担着全市六县一区适龄听障儿童的教育教学任务,是全市唯一的一所九年制寄宿型特殊教育学校。但由于地处山区,经济社会教育发展落后于大城市和发达地区,比如与上海,北京等地相比,在特殊教育发展方面还比较落后。为了解方言区聋哑学生英语习得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采集研究材料。

(1)问卷调查。问卷包含三部分信息,基本信息、对待英语课的主观态度和

目前英语教学现状。考虑到调查对象的相对特殊性以及语言能力相对较差,问卷问题仅涉及较容易理解,相对简单的问题(见表2)。

(2)访谈。分别与5位和该校聋哑学生有密切接触的老师进行了访谈

访谈以开放性为主,主题为聋哑学生英语学习方面的内容,如英语学习的困难、学校目前的英语教学现状、学生是否可以学习英语、该校英语师资力量等。

3.研究发现

3.1 各年级英语学习态度的总体情况

如图1所示,对各年级对待英语的态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处在较高年级、年龄相对较大的七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表现得明显没有较低年级学生的态度积极,学习英语的主观愿望也明显没有较低年级学生强烈。

表2 关于聋哑学生英语学习的各变量及意义一览表

变量名 变量意义及解释

对待英语的态度 英语的实用性 自身认为英语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是否有用

对英语的喜好程度 是否喜欢学习英语

使用英语交流、获取信息的愿望 主观是否想用英语交流、获取需要的信息

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自己是否有能力把英语学好

学习英语的困难 学习英语的困难是什么

学习英语的方式 需要通过何种方式学习英语

从事英语方面的工作 是否愿意从事英语方面的工作

英语教学现状 了解英语的程度 是否知道有英语、英语国家的重大节日

目前的英语水平 与同龄人相比

解决英语难题的方式 用电脑时不懂的英语如何处理

英语图书 图书馆的英语图书藏书情况

父母对英语学习的

态度 父母是否希望学英语

英语课的开设情况 学校是否开设英语课

开英语课的师资情况 学校是否具备开英语课的条件

图1 各年级英语学习态度的总体情况

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年龄因素对语言习得效率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包括语言学习的起始时间(starting age)和暴露在某种语言环境中的时间(number of years of exposure)。关键期假说认为语言习得有一个最佳生理期,即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语言习得速率高于更小一点的孩子或者成年人。而且青春期孩子语言习得的神经生理基础不同于更小一点的孩子和成年人。功能语言学家Halliday从语言的功能角度解释了年龄对语言习得的影响。[Rosanky从认知能力发展的角度解释了处于青春期孩子语言习得的优势。Nenfeld认为情感因素也可以对此进行解释,因为孩子比大人更想得到同伴的认可与接受。

那么,图1所反映的信息是否可以说明英语学习的主观愿望的强弱、兴趣浓厚与否、除了与学习动机的差别、家庭学校的影响有关以外,还与年龄有关呢?既然语言学家已经证明年龄与语言习得的成功和效率有关,年龄会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主观态度产生影响吗?人的心理年龄和语言年龄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聋哑学生的心理年龄受到语言年龄的影响比正常学生心智成熟较晚。目前学者们对于关键期假说的年龄因素争议较大,关键期假说的年龄限制对聋哑学生是否可以延迟?

3.2 各年级英语学习现状的总体情况

如表2所示,对各年级英语习得现状的调查数据行描述性统计发现,聋哑学生对英语以及英语国家的了解特别少,他们的英语水平远远落后于正常同龄儿童,只有不到17%的学生称能看懂简单英语,各年级均未开设英语课,并且学生认为不具备开设英语课的条件。

各年级英语习得现状的调查信息反映出了该校聋哑学生的英语习得现状在各方面很滞后。关于语言习得的输入理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输入的重要性。行为主义观点强调语言环境的重要性,认为刺激与反应是语言的习得的过程。先知心灵主义强调语言的习得主要是因为学习者天生的内在的语言习得机制(LAD)。交互主义观认为语言的习得是学习者内在的心智能力与外在的语言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语言学家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的成功是以一定量的输入为基础的,输入的难度为“i+1”。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聋哑学生英语习得的障碍就在于输入环节,听力障碍使他们不具备语言习得需要的语言环境,输入的语言材料远远不能达到正常的需要,因此他们的语言习得显得如此困难和滞后。周诗举、张林芳所作的某特教学校聋哑学生听力及助听情况的研究却给了我们一些启示,通过早期听力检测给有残余听力的学生配带助听器,加上语言康复训练可以帮助聋哑学生达到部分语言康复。这样就可以帮助他们部分具备语言习得所需要的外在语言环境,语言习得的部分成功也是很值得做的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3.3 访谈的总体情况

调查过程中一些聋哑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对英语学习的高涨的积极性让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有所思考。几个与孩子们密切接触的老师称,一些孩子们主观还是想学英语的,尤其是几个没有完全丧失听力的孩子。笔者也持相同看法,在调查期间,几个孩子曾热情地在黑板上用英语写下“Hello!”还有孩子用不太清晰的话语表达着自己会一点英语的想法。语言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即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意志等因素的总称,在语言习得中有着特殊意义这一点已被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达成共识。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意志都对语言学习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是语言学习应具备的心理条件,也是造成困难的重要因素。这些聋哑学生虽然听力方面有障碍,但有着较高动机水平,积极学习态度、坚强学习毅力,加上适当的语言康复训练,英语学习上困难应该是能够克服的。

3.4 讨论与结果

美国2004年新修订的有关“特殊教育法案”以及“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中规定的核心学业课程是指英语、阅读、语言艺术、数学、科学、外语、公民和政府、经济、艺术历史和地理。非核心课程有手语、聋人文化、计算机、外语、健康、美术工艺、职业教育或技术课程、过渡性课程。美国特殊教育的课程设置给我国的聋哑学生英语学习很大的启示,虽然表3的信息反映出目前方言区的聋哑学生英语习得现状相对滞后,课程设置中也不包含英语,学生对英语的了解和使用也非常有限,但图1中关于聋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意愿、态度等方面的调查信息说明聋哑学生具备了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非智力心理条件,一些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也表明通过早期检测残余听力配带助听器加上语言康复训练,聋哑学生是可以进行英语阅读、写作、翻译等方面的英语学习的。

由于聋哑学生自身的听力障碍和言语障碍,他们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和语言输入的量和时间上的不足影响了语言的output,关键期假说的年龄因素对于聋哑学生是否应推迟、推迟到多少岁?这些都是有待以后研究的问题。

4.结论

对商洛市特教学校聋哑学生英语习得情况的调查分析认为,年龄因素对聋哑学生的英语学习与语言习得的有关理论不符。聋哑学生英语习得的现状虽然滞后,学习中也面临很大的障碍,但较高水平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加上坚强勤勉的毅力,配合适度的助听器和语言康复训练,也会实现英语的习得。

参考文献:

[1]刘玉英.对聋哑学生口语教学的几点认识[J].黑龙江教育,2005,7.

[2]孙志芳,胡海燕,周伯春.多媒体技术与聋哑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结合[J].信息化教学,2012(3):126-128.

[3]周诗举,张林芳,安源,李亚君,卢文娟.某特教学校聋哑学生听力及助听情况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9(6):481-482.

[4]Rod Ellis.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104-105.

[5]Douglas Brown.Principles of Language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2ndedition[M].Prentice Hall Regents,Englewood Cliffs,NJ 07632,1987:42.

[6]朱永生,严世清,苗兴伟.功能语言学导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5:133-136.

[7]Douglas Brown.Principles of Language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2ndedition[M].Prentice Hall Regents,Englewood Cliffs,NJ 07632,1987:99-122.

[8]Rod Ellis.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127-129.

[9]杨芹.“Krashen语言输入”理论与我国外语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159-161.

国外语言教育现状篇8

关键词:浸入式;幼儿教育;英语教学法;西南地区

【分类号】G613.2

在全球化背景下,1997年,“浸入式”幼儿英语教学法由加拿大传入我国并从西安发展到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地。中国浸入式教育实验研究的开展,为国内目前费时低效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理念,顺应了国际外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然而,西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较偏远、教育发达程度落后,英语教育状况是投入大、收益差、应用能力差。目前“浸入式”幼儿英语教学模式还没有得到推广,并且存在一定误区。

1.教学理论

浸入式英语教学是指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以幼儿的认知发展为主,进行知识教学,即儿童在校的全部或一半的时间内被“浸泡”在英语环境里,教师只用英语面对学生,英语既是学习内容,也是学习工具。

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浸入式双语教学属加拿大的法语教育。此后,世界许多国家结合本国实际对浸入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改良,成效显著。目前中国也已有一些幼儿园开展了幼儿浸入式英语教学,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系统了解已成型的浸入式第二语言教学的范例,并通过实地考察、文献资料研究和问卷调查等途径了解中国目前幼儿浸入式英语教学的现状,作者从中找寻到了存在的问题。在此之后,笔者通过了对比及科学分析,并结合神经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社会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提出一套相对而言更系统、更全面的幼儿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该模式也会更符合中国尤其是西南地区的实际现状,更具可行性。最后,笔者在成都、重庆两地寻求与尚未推行浸入式教学的幼儿园进行合作,将其作为模式的试点。跟踪记录实验数据,按照教育模式对实验组班级进行浸入式英语教学。通过检测两组同学的英语语言能力,进而总结出符合西南特色的模式。 2. 研究的目的意义:

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英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虽然我国已有一百多年的正规英语教育的历史,英语教学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目前我国英语教学的总体水平却不能令人满意,依然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绝大多数学生缺乏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急需研究改进。

浸入式英语的教学特点是自然习得,不纠正错误,却反复重复正确,让孩子在一种不易察觉的学习环境中,像习得母语一样,在交际中通过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自然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加拿大和各国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浸入式教学能够比较省时、省力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第二语言能力。浸入式英语教学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会促进全民族英语水平的发幅度提高,快速培养能够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优秀人才,巩固中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此外,早期浸入式教育的主要目标也包括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对学生灌输第二语言文化等,而且人脑在成熟前更具“可塑性”,儿童能够更好地学习语言,所以探究幼儿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是十分有价值的。

3. 具体目标:

通过借鉴加拿大、美国等国家较为成熟的浸入式语言教学范例,研究国内幼儿英语浸入式教育的现状。经过一系列对比和科学分析后,结合神经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社会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和西南地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一套相对而言更系统、更全面的幼儿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并在以成都、重庆两地为代表的西南地区进行试点。

4.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及评价:

1) 国内理论研究及评价:

国内关于浸入式教学正处于实践探索阶段,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呈缓慢上升趋势,且范围狭小,或是引用和阐释国外理论,或是验证浸入式的教学效果,探讨性研究较多,缺乏深度。除去对于基本理论的阐释,国内研究多集中于浸入式教师的专业发展,呼吁提高浸入式师资水平。研究内容有浸入式教学目标、浸入式教学课程内容、浸入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等。研究范围涵盖幼儿,小学,中学及大学的浸入式教学。

中国、美国、加拿大是当前世界上外语浸入式教育发展较具代表性的三个国家。加拿大法语浸入式教育开辟的将外语学习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做法,促进了世界外语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的变革;美国的双向双语的浸入式教育适应了美国本土第二语言、外语教学发展的需要,为浸入式教学增添了新的形式;中国浸入式教育实验研究的开展,为国内目前费时低效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理念,顺应了国际外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2) 国内实践研究及评价:

1997年,加拿大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模式引入中国。经过众多浸入式教育研究者的不懈努力,英语浸入式教育模式已越来越成熟,取得的成绩也远远超出了当初人们的预想。目前,英语浸入式教学在我国部分地区正在进行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取到了不错的成效。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