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价值观论文8篇

时间:2022-02-01 14:21:23

价值观论文

价值观论文篇1

(一)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中”“和”精神。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中”“和”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之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由庄子提出,是中国人对天地最初的基本的思维,该思想认为人与天不是处于在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而是一个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一思想后经董仲舒进一步继承后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成为了儒家、道家和佛教的的重要观点。

(二)以“仁”“礼”为内核的伦理精神。孔子创建了以“礼”“仁”、“中庸”为内核的伦理思想体系,为儒家伦理道德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基础。其中,“仁”的思想的提出是孔子对中国伦理学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是中国古代伦理学由自发走向自觉的标志。仁”以爱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为根基,“仁者爱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思想根源逐渐演变为社会的伦理原理与道德情感。同时,孔子对“礼”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提出了“克己复礼”的观点,后来时期的荀子也很重视“礼”的观点,认为礼是节制人的欲望的最好办法。后来的儒家思想继承发展了先贤的观点,主张用礼来调节人的,成为了儒家核心思想之一。

(三)以“修身”为根本的道德精神。儒家思想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所在。从儒学思想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来看,儒学的精华在做人这方面体现的尤为重要。《论语》在学做人方面蕴含着很精髓的思想,其中提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的根本是在修身,而且从天子到庶人,所有人都要以修身为本,这就是儒学的根本精神。要成为一个君子,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儒学把希望寄托于人的价值的提升,而人的提升要靠自身修养的提升来实行,而不是靠一套规则的束缚来实现。

(四)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在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中,推人及己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不少思想家对推人及己的观点进行了论述,其中《论语》中就记录着很多关于孔子推人及己的观点,“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是该观点的体现。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能够合符规范,一个社会或国家就能够长治久安。后来的墨家的“兼爱”思想也体现了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后世的儒学家在前人的基础上将这一思想发扬光大形成了儒家处理伦理关系的重要原则之一。这种推己及人的伦理原则及其思维方式,在当今核心价值观的建构过程中,也仍有重要意义。

二、核心价值观与现代文化精神

(一)现代文化的含义。通常意义上提到的现代文化是指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不断建构和发展的优秀文化。这种现代文化传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吸收西方文化精神而建构和发展起来的。

(二)现代文化精神的主要内容

1、现代科学精神。现代科学精神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所提倡的现代文化精神之一。中国古代曾经有着灿烂繁荣的科学文化,形成了举世瞩目的中国传统的科学精神,但是随着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中国渐渐在世界科学的发展进程中落后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我们开始逐渐接受西方先进思想,形成了“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科学思想。而在现在我们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时刻,必然要求我们弘扬现代科学精神,树立科技决定今天,科技决定明天,教育决定后天,文化决定永远的科学观点。

2、现代民主精神。现代民主精神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所提倡的现代文化精神的另一个方面。中国古代的优秀思想中有着悠久的民本思想,但长期的封建社会的统治,使得中国长期与民主无缘。“五四”运动以后,被引进的西方民主观点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中国完成了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阶段的更替,后来到当代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最终形成现代民主精神。当今培育和践行“民主、自由、平等”的核心价值观,也要求我们必须弘扬现代民主精神。

3、现代法治精神。现代法治精神的含义在于一是要求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二是要依据法律法规治理国家(依法治国);三是公民自觉知法、守法;四是法治目标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民自由、平等的民利,文明、和谐的社会秩序。当今我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逐步形成和强化“依法治国”理念。

三、结束语

价值观论文篇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五千年历史中唯一不曾间断的文化体系,这足以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也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有很强的文化自豪感以及强大的传承文化遗产的使命意识,正是因为如此,中华文明的血脉才能延续至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我更新能力极其强大,在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人民群众新实践中涌现的新思想、新观念纳入中华文化体系,为传统价值观念注入新的生命和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当中生根发芽,体现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塑造了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结构。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赋予新的时代气息和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同时,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传统核心价值观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发展和升华。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蕴汲取传统文化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价值理念,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奠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升华和超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阐释并概括了其中所包含的新的思想元素。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诉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富强,即富足而强盛。国家富强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历来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管子•形势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强调物质利益,认为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即是物质利益原则,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物质利益而存在。富强就是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物质利益原则的体现。人们的生活和需求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物质利益,而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是物质诉求和精神诉求的统一,人们不仅需要富足的物质生活,还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当代社会尤其如此。这就赋予富强以新的含义:富强在当代社会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充裕,更是包括精神财富的富足以及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双重发展。民主,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等价值观念。与古代民本思想站在君主立场上限制和约束君主行为的思想不同,当代民主思想是在坚持和强调人民当家做主基础上维护和发扬人民群众的民利,确保人民民主国家的性质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制度,融入了时代内容和社会主义本质。文明,即是社会开化、进步的状态,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的特征。中国古代关于“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的传统思想,阐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当代文化与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延伸,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建设更高层次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和谐,是对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描绘,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和为贵”、“和而不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内敛为主的传统“和”理念经过马克思主义的改造演进为当代中国既强调和谐相处又主张积极进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为基础,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提供了共同利益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底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思想内涵十分深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人类历史进程创造的最重要成果,也是全人类最大的价值共识,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思想内容和最为深刻的价值观诉求。自由,在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从一开始就把个人的自由与他人的自由、自然的自由有机地统一起来。庄子主张人没有绝对的自由,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即是实现自由的途径。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由此才能实现“天人合一”。到了近代,西方自由思想传入中国并被先进的知识分子与中国传统的自由观相融合,把自由与民主联系起来,倡导资产阶级自由价值观。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传统自由观的伟大变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自由,就是要让人民能够享有充分的人权和自由。平等和公正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平等体现了民众的愿望与诉求,而公正则表现出统治者的职责和义务。中国传统文化对“平等”、“公正”都很重视。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孟子也谈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把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法治,即依法治国。传统文化虽然特别强调德治,但其中也蕴含法治的思想。孟子认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荀子更重视法治,他主张通过“法治”来补充“礼治”是很重要并且必要的。总之,在社会层面上,德治与法治应该相互补充,才能在固本培元的基础上有制度地保障。与传统文化更多强调德治、礼治不同,现代社会更注重法治。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要求,通过法治来治国理政、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平等和公正。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诉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上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诉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塑造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具体而清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战国策•西周策》说:“周君岂能无爱国哉”;《汉纪》也有“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的记载。孟子亦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这便形成了中国人的“国”、“家”一体观念,是爱国主义产生的深厚文化渊源。敬业,是中国古代从业的道德标准,根源于中华民族的勤劳精神。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勤劳是兴国立世之本,是兴家立业之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勤有功”、“天道酬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等价值理念。敬业就要勤于学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劝学解》)。这些思想体现了古人的敬业精神。对于现代人而言,敬业就是一种对待职业、工作的奉献意识和使命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诚信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关于诚信的思想俯拾即是。《礼记•乐记》中就有“著诚去伪,礼之经也”;儒家学说则把“仁义礼智信”作为“立人”五德;孔子说:“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这些诚信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发扬光大。诚信是做人的标准,把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中国古代诚信之道的传承,同时也是对现实社会中诚信缺失的强烈呼唤。友善,就是人与人之间亲近和睦。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孟子的“与人为善,善莫大焉”等,都是对“善”的最精辟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诚信、友善,继承了传统的思想,更超越了传统意识,赋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实现了传统价值理念的超越和升华。

三、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思想来源。这就决定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从而可以看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的价值认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1.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深厚的内涵。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深入研究。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拥有灿烂的文明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财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内涵丰富,意义远大。能否做到正确传承传统文化决定于我们能否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待西方文化,我们要包容借鉴,用西方文化的精华来改进和更新中国传统文化;对待现代文化,我们要自信包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让现代文化的精华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契合,从而建立一个真正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升华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文化的延续和历史的演进中实现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和孕育着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的优秀特性,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该对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加以借鉴,只有这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会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源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追求的凝聚,理应让这些思想精髓在当今时展进步的生动实践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得到充实和更新,得到更大的发展。核心是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核心与灵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才能使自身的作用更好地发挥,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符合中国国情。当然,绝对不能生搬硬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不能形式主义地结合马克思主义,而是要在传承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中有效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在于弘扬传统文化

价值观论文篇3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转型,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进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律师文化作为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因为律师制度的产生、推广、应用必然会产生一系列文化效应、文化价值观念和文化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一种文化类别,而这种文化价值观念、文化价值取向正是律师文化的核心,它决定着律师文化的构成,支配着律师制度的运行和发展。因此,要搞好律师文化建设,首先必须研究律师价值观念,建立律师价值观念文化体系。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角度对律师价值观念文化作以初步探索,以期有所裨益。

一、律师价值观念文化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类活动是有目的的,其目的就是创造和获取能够满足自身或社会需要的具有价值的物质财富和观念财富,人类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对客观事物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判断在于从价值的角度对客体进行评价,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所谓价值就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特定关系,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所以,价值观是人类文化的核心,决定着文化的本质,律师价值观同样是律师文化的核心,决定着律师文化的发展方式。wWw.133229.cOM因此,研究律师价值观念文化,科学界定律师价值观念文化的涵义,是推动律师文化建设工作的理论基础。

关于律师价值观念文化的涵义,是目前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但至今没有达成共识。笔者通过对多种观点研究后认为,从哲学意义讲,律师价值观念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既包括低层次的社会心理,如传统、习惯、作风等,又包括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形态即理想、信念、宗旨、哲学、思维方式等。基于这一认识,笔者认为,律师价值观念文化是以心理、观念和理论形态为存在形式,其涵义应定义为:律师价值观念文化是由诸多因素组成的一个综合体、复合体,它是在长期律师业务活动和律师管理实践中,由律师群体共同创造而形成的传统、习惯、作风、理想、宗旨、信念、道德、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因素的总和。

二、律师价值观念文化的特性

律师价值观念是律师文化的核心,决定着律师文化的本质,律师价值观念文化的特性直接决定了律师文化的主要特性。通过上述对律师价值观念文化涵义的界定,笔者认为,律师价值观念文化具有下列特性:

(一)律师价值观念文化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活动。与一般文化一样,律师价值观念文化虽然也是对律师业务活动与律师管理实践中己有的文化特质进行不断总结和再创造的活动,但是,律师价值观念文化却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活动,其特殊性在于它是为培养律师群体共同意识而进行的一种具有律师文化特质的创造性活动。

(二)律师价值观念文化是法制社会形态下的价值产物。马克思理论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形态下产生,律师价值观念文化建设同样离不开经济基础以及在此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一定社会形式。律师是法制的产物,它是以法制社会形态为基础,可以说没有法制就没有律师,所以,律师价值观念是随着法制社会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这也是律师价值文化观念区别于一般文化的根本标志。 (三)律师价值观念文化是一种具有商品属性的价值观。律师虽然是法制社会的产物,但是其与检察官、法官、警察的性质不同,它参与法律活动并不是直接依据国家的法律,而是基于当事人的委托,其与当事人之间是一种有偿的服务关系。这种有偿的服务性质决定了律师价值观念文化从一产生就具有商品属性,这也就是律师文化区别于检察官文化、法官文化、警察文化的根本标志。

三、律师价值观念文化的内容

价值观论文篇4

后现代主义看似批判一切,但实质上已经失去其批判性,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精神形成共谋。伊格尔顿认为,唯一有效的关于真理、价值、公正、幸福、解放、自由等实际意义的认同,应该是一个宏大的统一性的共同价值追求,它不是资本主义物化现实即刻的产物,而是组织化的无产阶级在消灭阶级矛盾和利益冲突之后做出的,从而由分裂走向和谐,由偶然走向必然,由碎片化走向统一性。可以看出,伊格尔顿的价值观遵循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服务的原则,表明他所不懈追求的事业是把人类社会推向一个未来的乌托邦境地。

二、伊格尔顿的后现代主义价值观的建构逻辑

1.批判与回归。资本主义没有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言的那样走向瓦解,反而在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推动下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许多马克思主义者面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开始陷入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困境,甚至动摇了社会主义信念。但伊格尔顿却敏锐地指出,资本主义发展虽然有新动向,但是资本运行逻辑和本质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运行方式携带的矛盾和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必须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介入新的历史语境和阐释新的理论问题。2008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充分说明了抛弃马克思主义的荒唐性和可笑性。传统马克思主义者常常片面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支配地位和决定作用。对此,伊格尔顿举例反驳说,开发一种新口味的巧克力无疑是属于经济基础范畴,而创造一部艺术作品无疑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但是开发新口味巧克力比创造一部艺术作品更重要吗?如果是这样,则完全摧毁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意和价值。因此,不能用某个固定的模式来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命题[10]。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命题,只是对于历史中的某些新现象来说,才是绝对正确的[11]。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价值构建过程中,不能简单强调价值观只为实现单一的维护经济基础功能,也不能认为价值观相比较是次要的,必须回归到价值观的先导性作用上。伊格尔顿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的重新界定,表明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下,对工业社会时期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一种回归,当然这种回归并非重回原点,而是继承、超越和创新。

2.认识到实践。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现实经济和政治环境密切相关,但是发展到后来,纯粹的理论解释和语言辩解导致其实践价值的日渐稀薄。比如,以“如何可能理解世界”来代替“对世界的行动”,并公然宣传“如果关于国家、阶级、生产方式、经济正义等更抽象的问题已被证明是此时此刻难以解决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左派正是在这样看似“逻辑合理”的遮羞布掩饰下,心安理得地抛弃革命实践,而将批判的焦点从对资本主义制度和体制的根本性问题转向纯粹的文本和语言变换游戏,从而制造了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性话语的繁荣。后现代主义理论曾经以对资本主义彻底的批判性标签而获得广泛的支持,但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入偷梁换柱,把宏大、严肃的关系到人类终极价值归属的革命性政治问题转换成日常生活琐碎的语言形式,其陷入目前的困境也是不可避免的。伊格尔顿认为价值观的重建必须重拾后现代主义所逃避的崇高道德、终极价值、永恒真理等宏大问题,遵循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与传统,始终坚持政治革命实践,以行动推动社会的变革。伊格尔顿指出:西方社会语境中出现的民权运动、学生运动、民族解放、女权运动等激进主义思潮此起彼伏、影响巨大,这些与社会主义革命实践虽然存在实质区别,但仍然可以作为践行社会主义理论道德和价值观的实践。同时,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导向,让工人阶级重新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从而发动更广范围的变革与革命等政治运动,才能使更多的人,包括工人阶级自身摆脱悲惨的命运。伊格尔顿的价值观从认识论到实践论的转变,是对马克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观点的回应。

三、伊格尔顿的后现代主义价值观对当前中国价值转型的启示

1.破当前西方思潮的价值取向。商品原则和欲望原则是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取向,欲望的表达在商品化条件下成为各种文化和社会思潮的表现形式。在此条件下,人类社会的发展意义、个体的存在价值都被经济的原则和欲望的粗鄙所消弭。在这种背景下,反主体主义、反本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人类本体主义、个人本位主义等思潮大行其道,与后现代主义交互摇旗呐喊。这些社会思潮虽然为物品和技术的繁荣所装饰,但其基础和底蕴却是极度空虚的和破碎的,人们完全忘掉了寻求道德正当性,一门心思地追求好好享乐。在伊格尔顿看来,与后现代主义呼应的消费主义等思潮不过是“市场的逻辑是和多元性的逻辑,短暂和不连续的逻辑,某种巨大的失去中心的欲望之网的逻辑,个人仅是这种欲望的稍纵即逝的效果而己”[12]。因此,重新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及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方向的理论原则[13]具有重大现实价值。

2.立宏大叙事价值体系的历史地位。后现代主义反对权力性和权威性,与此相联系它也反对总体性。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的新动向已经使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过时,因此在一个无需采取革命行动的社会里,工人阶级应该把受剥削受压迫等资本主义制度下“实然”的事情转变成为心甘情愿的“应然”事情,这是一种“必然”的解脱,社会主义所强调的人类总体性理想状态本来就是一个幻想。伊格尔顿批判道:对总体性的反对其实是假冒的,这就好像一个人丢掉了餐刀,就干脆宣布面包已经切好了一样[14]。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打破宏大叙事,提倡微观叙事,认为这种微观叙事才是富有想象力的发明创造特别喜欢采用的形式[15]。这种观念,显然否认了客观世界本身是多样性之间的有机统一,也消解了关于一个统一的、能够从事重大改造行动的人的主体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人们高唱对分裂成对立面的、松散杂乱的主体的赞歌,而这样一个主体尚不成熟的能力,不要说是现存政治状态,本身注定还是某种神秘的东西”[16]。在当代中国,宏大叙事仍然是人们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重要方式,比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等都需要采用宏大叙事方式进行阐释。当然,社会中不断浮现的细致问题为后现代主义的微观叙事提供了“用武之地”,这有助于促进日常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实质上,微观叙事并非后现代主义的首创,因为马克思主义在竭力地解决重大问题的同时,也强调了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他在追求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宏大理想时,也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3.立价值建构一元与多元的统一。后现代主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反对本质主义。后现代主义认为,本质主义即意味着事物的所有属性都是它的基本性质,它使一个事物成为它所是的东西,当一切属性都成为本质那就没有本质。在伊格尔顿看来,虽然一个事物的本质可以从不同角度和领域进行解读,结论也可能截然不同,但是本质主义的比较无伤大雅的形式是这样一种信念,即认为事物是由某些属性构成的,其中某些属性实际上是它们的基本构成,以至于如果把它们去除或者加以改变的话,这些事物就会变成某种其他东西,或者就什么也不是[17]。伊格尔顿还指出,某种形式的本质主义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需的,如对人的生存和幸福来说,进食、保暖、享受、与他人的交往和身体健康就是本质性的需求[18]。针对后现代主义批判马克思主义是一元的、简约的和直线发展式的,伊格尔顿认为,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所包含的辩证的眼光是后现代主义无法企及的,并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运用苏联的事例进行了解释。可见,在价值观领域,倡导本质主义与强调多元并不矛盾,而且可以实现本质(一元)与多元的统一。现实的生活,人们既有本质性的统一需求,又具有不同个性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在价值领域倡导一种符合社会发展本质要求的、统一到一种价值追求上来的意识形态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同时,每一个体对同一客体的需求也不同,价值观念的差异也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因此,构建新的价值体系必须将一元统一与承认多元相结合,将主张主流与倡导宽容相结合,这是建立科学的人的存在价值的必然途径。

4.立价值建构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的统一。伊格尔顿并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摆在你死我活的两个阵营,而是对后现代主义思想中的某些有益理论成果大胆吸收,同时不忘从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予以评判创新。“今天在北京大学设有一个后现代研究的机构,中国在进口可口可乐的同时一起进口着德里达”[19],因此,后现代主义虽然想尽可能地抛弃所有旧的概念,全面否定一切传统学说,但实践上却无法真正采取任何现存制度的行动,因为后现代主义本身产生于现代性之中,它以资本本身的逻辑向资本发起进攻,这就是一种内在矛盾的逻辑。在新价值观的建构上,我们也同样不能割裂了其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在2013年“819”讲话中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精神最深厚的文化底蕴,构建现代价值当然不能舍弃民族深层次的人文精神底蕴。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世界文明发展史的相似性和相通性,要善于从世界多元的文化和价值观中“去伪存真”,吸收合理的部分为我所用。比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需要坚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的统一,深入挖掘人类文明成果所蕴含的生活意境和思想内涵,这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的必然。

四、结语

价值观论文篇5

现代西方价值观念的产生肇始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当时西方价值系统以社会价值为基础,力图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建立更为有效的社会秩序,进而体现出价值,由于西方价值观念将人性看作是人的天然属性,因此“,人,生而平等”,在西方文化中开始有意识地强调人的“尊严”,他们认识到理性的光辉,力求以对个人利益的尊重来完善社会,使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乐观与信念。因此,西方并不排斥对个人利益和价值的尊重,例如:在17世纪荷兰追求平等交换甚至成为国家和国民的认知,这样的共识奠定了西方文化礼仪的基础,形成了西方文化礼仪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特点。而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将利益特别是金钱和地位放在了次要位置,文化中有意识地将文化价值放在首位,而对利益却置于有悖于“君子”修性的位置,这造成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以仁爱为中心,在提倡国君———臣子、父母———孩子、丈夫———妻子、兄长———弟弟、朋友———朋友做到“忠”、“恕”、“孝”、“悌”的基础上,建立起仁爱为中心的社会和家庭架构,进而形成国家。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中国文化礼仪中出现讲求“尊卑清晰”、“长幼有序”的特点,这一点与西方,特别是英美国家的文化礼仪有着巨大的差别。

2集体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对比中西方发展的历史,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鉴别中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产生中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基础。西方人认为:每个人有着自己的独特身份和个性,而千万个个性和身份独特的人才能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西方看来,只有尊重每个人的利益,发挥每个个体的优势,才能够有社会的发展,特别经常用“天助自助者”来阐述个人主义,这成为西方专有的文化符号,也成为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出发点。特别是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对个人更是突出和强调,在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尊重个人隐私成为西方文化礼仪中一个公允的价值观念和基础,而这一点也经过不断地发展成为世界上礼仪的共识。应该看到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不等同于自私和利己,而是在尊重个人的利益与价值的同时,实现集体和社会的发展。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认同上的不同出现了西方人特有的对家庭、友谊的不同理解,出现了对个人尊重的西方文化礼仪。在中国的文化和传承中集体主义一直是广为推崇和赞扬的美好事物,无论是孔子的仁爱思想还是墨子的兼爱思想都对集体主义有着共同的肯定与鼓励,在中国传统意识中,有集体作为基础才能够有个人的利益,“大河没水小河干”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中国传统思想里更加强调集体的奋斗,个人的成功属于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鼓励那些为了集体而做出个人利益牺牲的人。在这样的认知条件下中国文化礼仪更加重视集体主义,往往会出现对集体主义的膜拜,中国文化礼仪在表现形式上就变得更加含蓄和谦虚,带有强烈的“东方智慧”的风味。

3家庭观念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西方家庭结构较为简单,基本为“父母———孩子”的二元结构,多数老人在经济独立或者有自理能力时采用分开居住的方式,老人更愿意从精神和荣誉上给年轻人以指引,而很少从金钱、体力上给年轻人以帮助。而青年人认为自己代表着希望,如果跟老年人长期住在一起将会在荣誉、自尊、能力方面受到损害,因此也不会轻易组成老少几代、亲戚朋友的大家庭,这是西方社会的文化特色,同时也产生了西方文化礼仪的特点,对于西方家庭,成员被视为平等的主体,每个人有平等的发言权,因此,可以看见西方的孩子直呼祖父母的名字,而这一点在中国无疑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才是家庭幸福和家族兴旺的标志,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中国家庭的结构属于“老人———子女———孩子”三元结构,家庭成员在一起居住和生活,在家庭中年轻人对老人的尊敬和服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家庭尊重老人的经历、付出和指挥,老人在家里有特殊的荣誉和特权,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中国家庭有彼此支持和相互依赖的特点,这使得中国家庭更加重视自身的修为,避免因自身的不足和缺失,给整个家庭的其他成员带来损贬,这就使中国家庭成为成员共同认可的单位,因此,中国家庭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荣誉感。反映在中国文化礼仪上,中国更加注重“尊老爱幼”,遵循在礼仪上突出秩序,在秩序上强化尊重。

4对民族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民族主义是对民族的认可,中国历经了5000年的风雨,中国的国家形式也是由汉族独自建立的。我们说的社会礼仪标准也是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独自建立的。汉族在历史上通常和他们的祖先生活,在工作期间和社会的连络用语言表达。只是表达一个微小的行动就能表明一些意义敏感的意思。当你说一半批评或仅仅说一些事物的时候,人们能了解什么。你想要说。如此当他们表达他们自己感觉的时候,人们不需要说出他们所有的意图。在西方人中的时候,举例来说例如美国是一个有超过二百年历史的移民国家。然而,美国人一定清楚地表达他们想要的和需要的。只有这样听话者才能很好得了解。因此他们的语言一定说出他们必须说的。

5结语

价值观论文篇6

韩国政府一向注重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本国的经济发展以后,更加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的对外输出。早在1998年,前总统金大中在就职仪式上就明确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方针政策,要把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并把文化经费的预算提升到国家总预算的1%,之后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计划方案。并且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保护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教育方面,积极培养人才,定期选派优秀人员出国深造学习,鼓励人才交流,组织国家间的合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全球网民的数目急速攀升。网络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之后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互联网信息量大、资源共享的特点也成为文化产品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各种韩国的电视剧、娱乐节目、演唱会等都可以很方便快捷的在网络上找到,随时可以观看。各种电子产品、音乐唱片、服饰、化妆品等很便捷的可以在网络上订购。网络还给喜欢韩国偶像明星的网民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各种明星论坛、贴吧方便粉丝之间交流沟通。粉丝也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明星的动态。粉丝还可以通过网络召集组织各种相关活动。网络成为了“韩流”传播的重要途径,起到了助推力的作用。

2“韩流”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2.1青少年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的一般观点和根本看法。价值观在社会、个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几乎人们所有的欢乐与痛苦、希望与失望、幸福与不幸等都与价值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任何社会、个人的生活都是在其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失去价值观指导的生活,就是没有意义的生活,也就不是真正的生活。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价值观总在人们的思想中,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评价、选择和行动。人类的生活正是有了价值观的指导,才使生活具有了真正的意义,才使人类的生活与动物的生存区别开来。价值观念是后天形成的,是社会化培养起来的,家庭、社会、所处工作环境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个人价值观有一个形成过程,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累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个人价值观念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趋势。青少年时期在发展上是过渡期,在生活上转变期,同时也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青少年价值观具有不稳定性、可塑造性。一个人的价值观从出生开始,是在社会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证明,个体价值观系统发展需要依次经过原始水平、因循水平和理念水平三个阶段。①只有到了理念水平,才能发展出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念系统,价值观的特点和类型也基本上稳定下来。青少年的价值观正处于即将形成的时期。正是由于青少年价值观的不稳定行,他们的价值观又具有一定超前性。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接受新鲜事物、新知识、新观念的能力要比其他群体强很多,其价值观念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他们乐于去接触新鲜事物并去尝试。

2.2“韩流”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2.2.1价值观世俗化和功利化

我国学校的价值观教育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这些教育通常过于呆板,理论知识太过生涩,青少年总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更谈不上主动的去学习了。而“韩流”时尚化、生活化、大众化的特点使得很多青少年乐于接受,并得到很多青少年的追捧。当青少年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追星上时,当青少年更愿意选择观看韩剧和韩国娱乐节目时,青少年的社会观呈现出更多的世俗化和功利化的色彩,价值观念向个人本位偏移,更多的关注自身的需要。物质至上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也随之开始滋长。“韩流”本质上就是一种消费文化,其文化产品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商品。当代的青少年正从思想先锋转化为时尚先锋。韩流明星的时尚穿着、韩剧中奢华的物质生活场景、韩流中风行的化妆整容,这些容易引导青少年过多的注重外在,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忽视内在的积累和沉淀。消费意识在青少年的意识结构中正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他们的消费行为再清晰不过地体现了他们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

2.2.2盲目追星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随着“韩流”在我国的传播,多才多艺且时尚前卫的韩国明星在我国也迅速走红,成为了青少年喜爱的对象。对于明星的喜爱无可厚非,但是凡事都需有度,一旦过度追星,就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的青少年追星、对明星的追捧到了痴迷的程度,把大量的精力花费在明星的贴吧论坛,关注明星的动向;到韩国去看明星的演唱会、见面会,到偶像所在的经济公司蹲点;为偶像的生日、演唱会、影视作品的拍摄等活动集资应援,等等。这些疯狂举动的背后反映的是青少年不成熟的价值观。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去追星,有的甚至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2.2.3韩国歌迷中流行的“Anti”文化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英文中Anti作为名词的意思为反对、反对者。在韩国,Anti演化成为反明星的意思,那些反明星的粉丝称为Anti-fan。Anti组织的流行是韩国娱乐圈的一种特有现象,明星一出道,Anti网站也就随之建立。韩国网站也经常设置Anti-fan的投票,调查明星Anti-fan的数量。那些人气越高粉丝越多越疯狂的,同时Anti-fan也就会越多。韩国的Anti-fan做出过很多疯狂的行为,产生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韩流”在我国传播时,这些畸形的Anti文化也随之传播过来,对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如果说“应援”是教人去爱,那么“Anti”则是教人去恨。我国的一些青少年在这些不良文化的影响下,甚至也组织了一些反明星的活动。如果不加以引导和教育,Anti文化将会给青少年的价值观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成为青少年价值观中的一颗毒瘤。

3结语

价值观论文篇7

(一)价值取向发生扭曲,社会功利现象严重

价值取向从根本上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方式,大众传媒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娱乐性、消遣性使大学生对文化的鉴赏能力得到下降,自身思维无法得到开发。除此之外,在大众传媒进行各方面报道中,不良信息扑面而来,从根本上影响到大学生学风建设,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过于追求社会功利,产生拜金主义以及享乐主义。

(二)个人主义盛行,社会责任逐渐淡薄

现如今,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逐渐淡薄,传统的理想主义受到社会现实主义的取代,甚至部分大学生无法对社会中所产生的事件进行分析与判断,无法从现实的角度出发,进而从根本上忽略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另外,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表现出的个人主义开始盛行,对国家以及社会事件比较漠视,这种情况在影响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与社会的进步。

(三)传统文化丢失,道德修养滑坡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精髓,不仅可以凝聚民族力量,并且能够传承中华文明。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本应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但是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人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丢失,沾染的社会不良风气逐渐增多。甚至部分大学生道德修养呈现出滑坡现象,在各项考试中作弊,不及时归还助学贷款,情感冷漠,不尊老爱幼,打架斗殴、偷盗他人物品等,该现象的发生不仅阻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还会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

二、大众传媒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改善价值观教育方式,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改善价值观教育方式,需采取切合学生实际,又能为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1.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大众传媒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时代进步的标志,以网络、广播、电视、报纸为主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价值观念,使大学生思维价值选择产生多元化现象。面对这种发展现状,教育工作者要从根本上重视多元化价值选择,在采取一元与多元方式中,建立适合社会发展的基本模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从而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还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对多元价值选项进行分析,使其能够在多项价值观念选项中树立正确的观念,从根本上增强社会责任感与认同感。2.加强媒介素养,培养正确价值观念所谓的媒介素养主要是指个体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解读的基本能力。在大众传媒时代,人们被各种传媒产品所包围,大学生作为媒介化群体,对大众传媒的使用现象越来越频繁。虽然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影响,但是,要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需要加强自身与媒介的结合。首先,教育工作者要从根本上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学校设置媒介素养课程,让大学生对媒介的基本属性、基本特点进行了解。其次,加强大学生的信息传播道德,大众传媒在发展中所产生的交互性能够让大学生参与其中,但是,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欠缺,对大众传媒所的不良信息无法及时判断,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错误的引导。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教育大学生自觉遵守信息道德基本规范,培养大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和遵守信息法规的良好习惯。最后,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媒介活动之中,加强对大众传媒的认识,比如,可以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校园报刊等一系列媒介产品,使大学生参与到各种信息采编工作之中,了解传媒的功能,增强对媒介的了解,提高媒介素养。

(二)加强大众传媒的正面传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1.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促使大众传媒的正面发展大众传媒要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在以正面宣传中,将各种热点问题、社会事件融入其中,积极传播正能量,避免出现虚假报道现象。除此之外,大众传媒要加强对社会监督角色的认识,当好社会的“安全阀”,加强对价值观念的正面影响力,避免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树立产生负面影响,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弘扬社会正气,增强大众传媒的正面影响力,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2.加强对媒介管理,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要想从根本上使大众传媒发挥出正面影响力,需要依靠政府、高校加强对大众传媒的认识,避免不良信息流入高校之中。学校可以删减相应的不良信息,设置关键词,避免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对于大众传媒所宣传的错误信息以及有害信息,相关部门要及时进行纠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制约大众传媒的传播行为,只有如此,才能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学习环境,才能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增强大学生对价值观的认同

价值观论文篇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的就业方式、生活方式、利益关系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转型期所特有的各种矛盾交织、观念冲突、利益凋整的现象,给正处于社会选择阶段的研究生带来了价值观上的强烈冲击和影响。与80年代的研究生相比,处于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的研究生在价值观念上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在价值取向上自我意识强化

研究生是一个知识和智力相对密集的青年群体。他们具有乐于思考并且善于独立思考、观察敏锐、认识问题的角度独特、吸收新鲜事物快、人生观、价值观趋于基本稳定、自主、自立等群体特征。这些特征,在研究生价值观上表现为自我意识强化,注重自我设计、自我奋斗,更加追求内在价值的自我实现,追求自我的完善。调查表明,对于“攻渎研究生的目的”,61.6%的研究生认为读研是“为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价值”;193%的研究生具有伟大的抱负——“为振兴祖国”;7.1%的研究生则希望能“有更好的学习lT作环境”,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4.7%的研究生读研是为了“改善生活”。从以上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在“适合个人利益之需要”与“应国家利益之需要”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距(73.4%与19.3%),说明研究生的人生价值取向趋于向自我为主体的方向发展。

2在价值判断标准上更加务实和偏重物质利益

当代研究生在价值判断标准上正逐渐由过去的抽象理想主义转变为明显增强的现实性和务实观。现在的研究生普遍采取现实主义的人生态度。据1994年《研究生价值观研究》课题组所做的“武汉地区高校研究生价值观问卷调查”,54.1%的研究生倾向于“不管最终追求的是什么,只要全力解决每一阶段最迫切的具体问题就行了”,充分说明了研究生价值观实用性倾向增强。当问及“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您是否准备接着报:考博士研究生”时,回答“准备”的仅占10.2%,回答“没想好”的占21.1%,“不准备”的占67.6%,说明大部分在校研究生暂时放弃了对更高学历的追求。其中部分研究生还是很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只是迫于目前自己的生存状况而不得不放弃继续求学的机会,这说明他们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不得不迁就于现实。

3.在价值观念上表现出复杂化与矛盾性

当代研究生求知欲强,对于各种社会思潮和前沿学科接触和了解较多,出于学术和科研的角度多给予兼收并蓄,加之思想观念上的开放性、自主性,使得他们往往采取多重选择的态度,这易于造成其价值观念的复杂化和矛盾性。表现为:

(1)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由于在价值的自我实现为核心的人生价值取向上受到现实生活的严重冲击,使得研究生在个人与社会价值的选择中陷入矛盾冲突之中。由于现实生活的冲击,大学教师及科技工作人员的相对清贫,又使得更多的研究生愿意到更加适合个人发展的、条件相对优越的地方去工作,而不是到更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做贡献。

(2)N想与现实的矛盾。现实生活的压力,使研究生在理想与现实、学业与赚钱之间,产生了人生价值选择的矛盾。由于目前研究生生活待遇普遍偏低,在当前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条件下,普通奖学金已难以保障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于是在赚钱与学业关系的处理上,选择“上学期间既要争取赚钱,又不能影响学业”的研究生高达45.1%,这反映了当代研究生在人生价值选择中的矛盾心态。

(3)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矛盾。例如在婚恋观上处于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中,在婚恋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复杂化的态势。据调查,在“您赞同现代婚姻应以感情为重的说法吗”的问题答案中,选择“基本赞成”的高达93.9%,仅有6.1%的人表示“不太赞成”和“反对”。在“择偶条件,您最看重的因素”中,“人品”和“性格”两项分别以84.5%和57.6%居第一、二位,远远高出其它选项。这说明当代研究生的婚恋选择还是以传统的道德婚姻观为主,注重婚姻的感情基础,在择偶条件中更看重的是对方的内在品性。然而在性观念上,研究生们对婚前的态度十分宽容。经调查发现,研究生认为恋人问婚前属正常行为,无可指责的比例为18.9%,而属可以理解的比例高达55.2%,二者相加为74.1%,加上部分“说不清楚”的比例,足见有80%以上的研究生对婚前持赞同或宽容态度,而明确表示属于道德堕落的研究生仅占6.0%。

二、新时期研究生价值观成因的探讨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研究生价值观念嬗变的趋势和特征更加凸显。知识经济的来临、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经济体制的转换、社会结构的转型和文化氛围的变换是当今研究生价值观发生嬗变的根本原因。

1.经济变革是基础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排斥市场经济,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为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市场经济对研究生的影响,可以说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有利于研究生增强主体意识,促进他们树立务实、竞争、进取、平等、注重功利实用等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有可能使研究生只顾眼前行为和利益,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过多地考虑自己的需求和自身价值的实现,淡化对理想的追求和献身精神。

2.社会转型是条件

经济体制的变革必然引起社会结构的转型。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结构是高度集权的“行政一体化”体系,改革开放引起了利益格局的调整,利益差别的扩大,利益主体的分化,必然导致研究生重视物质利益及价值观多样化。改革开放也引发了社会阶层结构、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动,使得不同阶层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有升有降。特别是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殊阶层在社会上地位、作用、价值的凸现,促使研究生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存状况,重视物质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更高价值目标的追求,其价值取向趋向实利。

3.多元文化碰撞是诱因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变动,当前研究生所处的文化氛围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在社会转型期,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对当前研究生价值观的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促使研究生崇尚自我价值,但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念也使部分研究生忽视了集体主义、无私奉献等传统美德,价值观念向极端个人主义倾斜。另一方面,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主要来源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价值观念。

三、加强和改进研究生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对策

当代研究生是一个极为敏感的社会群体,他们从观念到行为迅速地适应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变革,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为本位,推崇功利,注重短期效应的价值观念体系,正逐渐由模糊而日渐清晰。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当代我国研究生的价值观教育。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改进研究生价值观的教育工作

对研究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就是要使研究生更多地懂得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多地掌握当代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更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同党和国家的前途联系在一起。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有现代意识,认真贯彻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他们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主要创造者和实践者,成为先进文化的缔造者。另一方面,在讲传统、讲历史的同时应更多地研究2l世纪青年人的思想活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注意不同地区研究生的政治背景和成长条件,把现代思想和传统观念相结合,思考研究生价值观教育T作的内容和方式.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寓价值观教育于科研特别是人文科学的学术活动之中

校园文化是研究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尤其是校园学术文化建设对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以活动为载体,以学术为中介,使价值观念主旋律浸润其中,潜移默化地发挥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增强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有效性。事实表明对于文科研究生而言,可以通过充满求真、务实和理性的校园科技活动培养科学精神和思维方式,提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等等。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全方位的文化环境,对于研究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是非常有效的。

总之,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研究生,社会发展需要他们的巨大智慧,而这巨大智慧的发挥有赖于其正确价值观的指导,同时,他们的价值观念又影响着社会主导性价值取向。因而,我们必须重视研究生价值观变化的趋向,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和改进研究生价值观教育丁作。

参考文献:

[1]“中国研究生价值取向嬗变研究”课题组.二十城市研究生生活价值观调查.青年研究,1997,(5).

[2]裴劲松等.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问题及对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7—8).

[3]杨雄第五代青年价值观特点和变化趋势.青少年研究,2000,(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