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8篇

时间:2023-09-08 09:28:47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1

关键词:网络舆论 政策制定 影响。

近年来,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迅速崛起,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共政策制定除借助于传统的信息收集外,越来越受网络的影响,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一、网络舆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如:选举、决策听证、公众咨询、政治结社、信访、协商对话等方式,同时,从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看,立法听证会、行政听证会、政策研讨会等,对公民直接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扩大政策议题来源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经传统途径进行沟通的方式虽然对公众的政治参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致使有些严肃的、重大的、反映社会主流思想的内容往往没有机会成为议题,阻碍了政府对民意的了解。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对信息化的大力推动,近年来,中国网民数量逐年递增,“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也是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聚集地。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成为民众表达情绪、发表观点的重要平台,逐渐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网络舆论,网络舆论使得民众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对公共政策的话语权,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民通过BBS、新闻跟贴、网上签名、网上论坛、专题讨论、网上征询意见、网上民意调查、网上议政等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网民与政府官员进行在线交流,通过网络投票、网上建议征集参与政策制定。今年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走进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直接问政于民,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的直通车。网络舆论与传统途径相比有很多优势,比如网络信息一经便能得到快速的传播,增强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有利于吸引政府的注意力,同时网络的交互性也有利于促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从而使政府透过网络舆论更加准确地了解民意。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个新途径。

二、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双重影响。

自2003 年孙志刚事件引发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后,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和作用开始受到关注。

近年来发生的与网络舆论有关的事件,说明了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有利方面。

1.打开“政策窗口”,推动公共政策议程。

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而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方面社会公共问题要反映公众的普遍诉求并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另一方面政府认识到此社会公共问题有解决的必要并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政策议程分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两个阶段,网络的发展使得公众关心的问题能够更快的传达到政策制定者,同时政府也可能迫于网络舆论的压力把某一社会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这就缩短了公众议程到达政府议程的时间,使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成为可能,同时也增加了政府了解社会问题的来源,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使社会问题尽快进入政府议程。如2003 年孙志刚事件,事件发生后,《南方都市报》首次披露了孙志刚惨死事件,此后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此文,并开始追踪报道,同时在网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文章被各大网站转载,网络舆论对于“孙志刚事件”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报道,让人们了解到事件的发生,许多专家学者纷纷上书中央政府,把“孙志刚事件”推入了决策者面前,使这一社会公共问题很快进入了政府议程。

2.拓宽政策方案的选择空间,使政策制定更科学。

公共政策制定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最优化,政府部门只有了解公众的切身需要,才能制定出更合理的政策。从各种政策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优的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互联网上的信息量与知识量是任何媒体都无法代替的,政府部门可以从中选择解决社会问题最有利的信息来制定公共政策。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2007 年11 月9 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在新华网、人民网、国家发改委等网站上公布,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在综合网络舆论与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对原有三大“黄金周”进行调整,减少了“五一”假期,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这说明网络舆论有利于公共政策方案的抉择,同时节假日调整向网名征求意见也说明了政府注重运用网络信息对政策方案进行抉择。

3.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政府出台的每一项公共政策都要经过理论的评估和实践的检验,如果发现某项公共政策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要,不宜继续执行,或者此项政策的负面作用太大,就需要对此作出必要的调整。2003 年6 月20 日,国务院宣布废除实行二十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两天后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意味着1982 年5 月12 日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两种政策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前者的社会救济和治安管理职能转变为后者的在自愿基础上的社会救助,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收容遣送制度的进步,新办法更加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孙志刚事件”中,网络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有利于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二)不利方面。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但网络舆论在影响公共政策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表现在:第一,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与制定政策的非代表性。网络是民意表达的平台,但网络民意与网络舆论则是既密切联系又不完全等同的概念。网络民意可分为“原生态民意”和“真实民意”,“原生态民意”的存在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网名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总会有一些人因缺乏起码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被排除在网络参与之外。比如农民由于经济原因的限制并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甚至买不起电脑,这使得农民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农民在网络参与中丧失了“话语权”。这种不均衡的政治参与使政策的制定无法完全代表真实的公众意愿,造成政策制定的非代表性。

第二,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可能会造成决策者的决策失误。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网络舆论的参与实行匿名制,一些情绪性的宣泄只要不触及法律法规,就可以免受责任的约束,因此在网络空间中,缺乏自律的网民就有可能不加证实随意信息,甚至有意制造假消息,决策者可能会因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造成决策失误。

第三,过量的信息提供会引起决策者的“盲目决策”。科学决策需要适量、适时的信息支持,网络条件一方面改变了信息量过少的弊端,但另一方面信息量过多也会产生盲目决策。信息量过多导致方案决择困难,在过量信息的条件下,多种方案的利弊难以权衡,使得决策者无所适从,只能闭着眼睛“跟着感觉走”,从而使方案选择带有较多的随意色彩,即产生所谓的“布里丹效应”。

而且,公众在网络上的信息常带有个人倾向,带着个人情感倾向的过量信息,使决策者疲于应付,贸然决策。

三、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的对策建议。

网络舆论拓宽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性,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更科学、更合理、更能真实反应民意,但网络舆论存在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要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培养高素质的网民,提高其网络参与能力。

没有网络素质过硬的网民和干部队伍,网络参政就会失范,就有可能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因而,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提高网民的网络素质,加强网络教育,造就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网络素质的网民,是适应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的需求,也是提高公民网络参与能力的途径之一。加强网络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其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以其自由、开放的特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能使个性尽情释放的空间,但也正是由于缺乏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使得网络上普遍存在一些不道德、不健康的言行,所以必须普遍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言行。

2.对网络进行管理,规范网络舆论。

虚假的网络舆论,不仅不能有效地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会打击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对网络舆论的信任度,对社会公共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要避免虚假舆论操纵公共政策制定,应让民众认识到网络舆论不是“宣泄不满”的空间,更不是随意虚假信息甚至网络犯罪的平台,而是公民向政策制定者“表达民意”的途径。一方面要完善网络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同时要对网络犯罪进行严厉惩罚,另一方面可考虑建立和推行网民身份认证制度,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网民实名登陆,规范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

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是各级政府决策避免失误的基础。

信息情报量的大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决策质量,政府要想在决策上不失误,必须有丰富可靠的情报来源、迅速的情报传递、准确的情报研究,因此,要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应包括:(1)专门化的信息机构和信息队伍,以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发挥信息机构在政策制定中的职能作用;(2)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即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通讯设备相结合,形成网络系统和电子计算机系统;(3)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渠道,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

参考文献:

[1]朴贞子。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06-27.

[2]黄丽华,姜晓宁。互联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初步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1)。

[3]刘祖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党政论坛。2007(5)。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2

关键词:网络舆论政策制定影响。

近年来,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迅速崛起,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共政策制定除借助于传统的信息收集外,越来越受网络的影响,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一、网络舆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如:选举、决策听证、公众咨询、政治结社、、协商对话等方式,同时,从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看,立法听证会、行政听证会、政策研讨会等,对公民直接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扩大政策议题来源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经传统途径进行沟通的方式虽然对公众的政治参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致使有些严肃的、重大的、反映社会主流思想的内容往往没有机会成为议题,阻碍了政府对民意的了解。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对信息化的大力推动,近年来,中国网民数量逐年递增,“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也是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聚集地。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成为民众表达情绪、发表观点的重要平台,逐渐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网络舆论,网络舆论使得民众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对公共政策的话语权,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民通过BBS、新闻跟贴、网上签名、网上论坛、专题讨论、网上征询意见、网上民意调查、网上议政等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网民与政府官员进行在线交流,通过网络投票、网上建议征集参与政策制定。今年两会前夕,总理走进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直接问政于民,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的直通车。网络舆论与传统途径相比有很多优势,比如网络信息一经便能得到快速的传播,增强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有利于吸引政府的注意力,同时网络的交互性也有利于促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从而使政府透过网络舆论更加准确地了解民意。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个新途径。

二、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双重影响。

自2003年孙志刚事件引发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后,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和作用开始受到关注。

近年来发生的与网络舆论有关的事件,说明了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有利方面。

1.打开“政策窗口”,推动公共政策议程。

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而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方面社会公共问题要反映公众的普遍诉求并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另一方面政府认识到此社会公共问题有解决的必要并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政策议程分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两个阶段,网络的发展使得公众关心的问题能够更快的传达到政策制定者,同时政府也可能迫于网络舆论的压力把某一社会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这就缩短了公众议程到达政府议程的时间,使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成为可能,同时也增加了政府了解社会问题的来源,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使社会问题尽快进入政府议程。如2003年孙志刚事件,事件发生后,《南方都市报》首次披露了孙志刚惨死事件,此后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此文,并开始追踪报道,同时在网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文章被各大网站转载,网络舆论对于“孙志刚事件”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报道,让人们了解到事件的发生,许多专家学者纷纷上书中央政府,把“孙志刚事件”推入了决策者面前,使这一社会公共问题很快进入了政府议程。

2.拓宽政策方案的选择空间,使政策制定更科学。

公共政策制定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最优化,政府部门只有了解公众的切身需要,才能制定出更合理的政策。从各种政策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优的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互联网上的信息量与知识量是任何媒体都无法代替的,政府部门可以从中选择解决社会问题最有利的信息来制定公共政策。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在新华网、人民网、国家发改委等网站上公布,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在综合网络舆论与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对原有三大“黄金周”进行调整,减少了“五一”假期,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这说明网络舆论有利于公共政策方案的抉择,同时节假日调整向网名征求意见也说明了政府注重运用网络信息对政策方案进行抉择。

3.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政府出台的每一项公共政策都要经过理论的评估和实践的检验,如果发现某项公共政策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要,不宜继续执行,或者此项政策的负面作用太大,就需要对此作出必要的调整。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宣布废除实行二十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两天后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意味着1982年5月12日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两种政策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前者的社会救济和治安管理职能转变为后者的在自愿基础上的社会救助,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收容遣送制度的进步,新办法更加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孙志刚事件”中,网络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有利于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二)不利方面。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但网络舆论在影响公共政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表现在:

第一,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与制定政策的非代表性。网络是民意表达的平台,但网络民意与网络舆论则是既密切联系又不完全等同的概念。网络民意可分为“原生态民意”和“真实民意”,“原生态民意”的存在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网名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总会有一些人因缺乏起码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被排除在网络参与之外。比如农民由于经济原因的限制并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甚至买不起电脑,这使得农民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农民在网络参与中丧失了“话语权”。这种不均衡的政治参与使政策的制定无法完全代表真实的公众意愿,造成政策制定的非代表性。

第二,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可能会造成决策者的决策失误。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网络舆论的参与实行匿名制,一些情绪性的宣泄只要不触及法律法规,就可以免受责任的约束,因此在网络空间中,缺乏自律的网民就有可能不加证实随意信息,甚至有意制造假消息,决策者可能会因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造成决策失误。

第三,过量的信息提供会引起决策者的“盲目决策”。科学决策需要适量、适时的信息支持,网络条件一方面改变了信息量过少的弊端,但另一方面信息量过多也会产生盲目决策。信息量过多导致方案决择困难,在过量信息的条件下,多种方案的利弊难以权衡,使得决策者无所适从,只能闭着眼睛“跟着感觉走”,从而使方案选择带有较多的随意色彩,即产生所谓的“布里丹效应”。

而且,公众在网络上的信息常带有个人倾向,带着个人情感倾向的过量信息,使决策者疲于应付,贸然决策。

三、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的对策建议。

网络舆论拓宽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性,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更科学、更合理、更能真实反应民意,但网络舆论存在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要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培养高素质的网民,提高其网络参与能力。

没有网络素质过硬的网民和干部队伍,网络参政就会失范,就有可能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因而,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提高网民的网络素质,加强网络教育,造就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网络素质的网民,是适应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的需求,也是提高公民网络参与能力的途径之一。加强网络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其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以其自由、开放的特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能使个性尽情释放的空间,但也正是由于缺乏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使得网络上普遍存在一些不道德、不健康的言行,所以必须普遍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言行。

2.对网络进行管理,规范网络舆论。

虚假的网络舆论,不仅不能有效地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会打击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对网络舆论的信任度,对社会公共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要避免虚假舆论操纵公共政策制定,应让民众认识到网络舆论不是“宣泄不满”的空间,更不是随意虚假信息甚至网络犯罪的平台,而是公民向政策制定者“表达民意”的途径。一方面要完善网络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同时要对网络犯罪进行严厉惩罚,另一方面可考虑建立和推行网民身份认证制度,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网民实名登陆,规范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

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是各级政府决策避免失误的基础。

信息情报量的大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决策质量,政府要想在决策上不失误,必须有丰富可靠的情报来源、迅速的情报传递、准确的情报研究,因此,要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应包括:(1)专门化的信息机构和信息队伍,以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发挥信息机构在政策制定中的职能作用;(2)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即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通讯设备相结合,形成网络系统和电子计算机系统;(3)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渠道,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

参考文献:

[1]朴贞子。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06-27.

[2]黄丽华,姜晓宁。互联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初步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1)。

[3]刘祖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党政论坛。2007(5)。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3

关键词:网络舆论政策制定影响。

近年来,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迅速崛起,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共政策制定除借助于传统的信息收集外,越来越受网络的影响,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一、网络舆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如:选举、决策听证、公众咨询、政治结社、、协商对话等方式,同时,从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看,立法听证会、行政听证会、政策研讨会等,对公民直接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扩大政策议题来源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经传统途径进行沟通的方式虽然对公众的政治参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致使有些严肃的、重大的、反映社会主流思想的内容往往没有机会成为议题,阻碍了政府对民意的了解。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对信息化的大力推动,近年来,中国网民数量逐年递增,“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也是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聚集地。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成为民众表达情绪、发表观点的重要平台,逐渐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网络舆论,网络舆论使得民众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对公共政策的话语权,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民通过BBS、新闻跟贴、网上签名、网上论坛、专题讨论、网上征询意见、网上民意调查、网上议政等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网民与政府官员进行在线交流,通过网络投票、网上建议征集参与政策制定。今年两会前夕,总理走进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直接问政于民,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的直通车。网络舆论与传统途径相比有很多优势,比如网络信息一经便能得到快速的传播,增强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有利于吸引政府的注意力,同时网络的交互性也有利于促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从而使政府透过网络舆论更加准确地了解民意。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个新途径。

二、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双重影响。

自2003年孙志刚事件引发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后,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和作用开始受到关注。

近年来发生的与网络舆论有关的事件,说明了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有利方面。

1.打开“政策窗口”,推动公共政策议程。

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而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方面社会公共问题要反映公众的普遍诉求并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另一方面政府认识到此社会公共问题有解决的必要并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政策议程分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两个阶段,网络的发展使得公众关心的问题能够更快的传达到政策制定者,同时政府也可能迫于网络舆论的压力把某一社会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这就缩短了公众议程到达政府议程的时间,使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成为可能,同时也增加了政府了解社会问题的来源,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使社会问题尽快进入政府议程。如2003年孙志刚事件,事件发生后,《南方都市报》首次披露了孙志刚惨死事件,此后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此文,并开始追踪报道,同时在网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文章被各大网站转载,网络舆论对于“孙志刚事件”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报道,让人们了解到事件的发生,许多专家学者纷纷上书中央政府,把“孙志刚事件”推入了决策者面前,使这一社会公共问题很快进入了政府议程。

2.拓宽政策方案的选择空间,使政策制定更科学。

公共政策制定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最优化,政府部门只有了解公众的切身需要,才能制定出更合理的政策。从各种政策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优的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互联网上的信息量与知识量是任何媒体都无法代替的,政府部门可以从中选择解决社会问题最有利的信息来制定公共政策。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在新华网、人民网、国家发改委等网站上公布,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在综合网络舆论与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对原有三大“黄金周”进行调整,减少了“五一”假期,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这说明网络舆论有利于公共政策方案的抉择,同时节假日调整向网名征求意见也说明了政府注重运用网络信息对政策方案进行抉择。

3.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政府出台的每一项公共政策都要经过理论的评估和实践的检验,如果发现某项公共政策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要,不宜继续执行,或者此项政策的负面作用太大,就需要对此作出必要的调整。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宣布废除实行二十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两天后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意味着1982年5月12日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两种政策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前者的社会救济和治安管理职能转变为后者的在自愿基础上的社会救助,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收容遣送制度的进步,新办法更加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孙志刚事件”中,网络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有利于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二)不利方面。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但网络舆论在影响公共政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表现在:

第一,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与制定政策的非代表性。网络是民意表达的平台,但网络民意与网络舆论则是既密切联系又不完全等同的概念。网络民意可分为“原生态民意”和“真实民意”,“原生态民意”的存在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网名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总会有一些人因缺乏起码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被排除在网络参与之外。比如农民由于经济原因的限制并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甚至买不起电脑,这使得农民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农民在网络参与中丧失了“话语权”。这种不均衡的政治参与使政策的制定无法完全代表真实的公众意愿,造成政策制定的非代表性。

第二,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可能会造成决策者的决策失误。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网络舆论的参与实行匿名制,一些情绪性的宣泄只要不触及法律法规,就可以免受责任的约束,因此在网络空间中,缺乏自律的网民就有可能不加证实随意信息,甚至有意制造假消息,决策者可能会因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造成决策失误。

第三,过量的信息提供会引起决策者的“盲目决策”。科学决策需要适量、适时的信息支持,网络条件一方面改变了信息量过少的弊端,但另一方面信息量过多也会产生盲目决策。信息量过多导致方案决择困难,在过量信息的条件下,多种方案的利弊难以权衡,使得决策者无所适从,只能闭着眼睛“跟着感觉走”,从而使方案选择带有较多的随意色彩,即产生所谓的“布里丹效应”。

而且,公众在网络上的信息常带有个人倾向,带着个人情感倾向的过量信息,使决策者疲于应付,贸然决策。

三、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的对策建议。

网络舆论拓宽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性,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更科学、更合理、更能真实反应民意,但网络舆论存在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要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培养高素质的网民,提高其网络参与能力。

没有网络素质过硬的网民和干部队伍,网络参政就会失范,就有可能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因而,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提高网民的网络素质,加强网络教育,造就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网络素质的网民,是适应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的需求,也是提高公民网络参与能力的途径之一。加强网络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其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以其自由、开放的特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能使个性尽情释放的空间,但也正是由于缺乏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使得网络上普遍存在一些不道德、不健康的言行,所以必须普遍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言行。

2.对网络进行管理,规范网络舆论。

虚假的网络舆论,不仅不能有效地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会打击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对网络舆论的信任度,对社会公共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要避免虚假舆论操纵公共政策制定,应让民众认识到网络舆论不是“宣泄不满”的空间,更不是随意虚假信息甚至网络犯罪的平台,而是公民向政策制定者“表达民意”的途径。一方面要完善网络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同时要对网络犯罪进行严厉惩罚,另一方面可考虑建立和推行网民身份认证制度,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网民实名登陆,规范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

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是各级政府决策避免失误的基础。

信息情报量的大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决策质量,政府要想在决策上不失误,必须有丰富可靠的情报来源、迅速的情报传递、准确的情报研究,因此,要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应包括:(1)专门化的信息机构和信息队伍,以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发挥信息机构在政策制定中的职能作用;(2)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即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通讯设备相结合,形成网络系统和电子计算机系统;(3)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渠道,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

参考文献:

[1]朴贞子。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06-27.

[2]黄丽华,姜晓宁。互联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初步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1)。

[3]刘祖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党政论坛。2007(5)。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4

1.网络舆论产生的特点

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由于网络传播载体的不同,使得网络舆论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它包括以下几点:

(1)网络主体的自主性

网络的主体――网民是网络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民的自主性主要包括自由、充分的言论空间和自由的公众意识。同时网络传播是两者结合在一起。

传统媒体中,言论的主动性往往掌握在少数的媒体手中,言论的内容以及参与者往往取决于媒体的管理者,像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很难实现公众的意识进行大规模的群体讨论。而网络突破了这一问题,它使网民可以在网络上自由的,开放的,不受地域约束的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2)网络媒体的自主性

传统媒体为了引导舆论,会避免一些刺激的,敏感的信息的,将信息的控制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但是,在网络传播中这种优势已经被削弱了。来自不同地域的传播者将信息在网络上自由的。网络将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有单向的转变为多向的传播,互动的传播方式。网民在看到一则帖子后可以迅速的信息并且得到大量的信息反馈,同时将自己的想法及时的与其他网民进行交流。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网络媒体的自主性。

(3)生成途径的多元化

网络舆论的生成途径有很多种,主要有:专业的网络新闻网站,网络聊天服务器(ICO,QQ,等),BBS,电子邮件,网络调查,博客等多种途径。这些途径向每个网民公共开放。而这些途径成为信息自由传播的通道,促进了网络上各种舆论的迅速形成和传播。

2.网络舆论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舆论为我国公民的言论自由,民主带来积极的意义,促进了社会民主化的进程。但同时网络舆论本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1)网络舆论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并不是所有的网络舆论都是积极而且向上的。网络舆论也存在着非理智的部分。由于无法保证网络中每一条信息的真实性,所以网络信息的这种不稳定性给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趁,借机虚假,偏激的信息。网络舆论中的情绪性言论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现象,网上存在不少发泄情绪的偏激言论,甚至还有进行谩骂和人身攻击的帖子。如果在“引导”的过程中,偏激或者极端的情绪化观点占了上风,无主见的群体成员的情绪就会受到影响,被偏激的观点所感染,造成人多势众的局面,使得原本的舆论监督就会变成非正常的舆论暴力。虽然很久以来,媒体一直在努力引导正确的舆论的形成和传播,但成效甚微。

(2)重大事件发生后的网络谣言迅速生成

由于重大事件具有极强的时间性、震撼性、社会性、负向性和不可预见性,使得突发事件发生后,短时期内就能在网络上形成相当规模的网络舆论,而这种舆论会像“滚雪球”一样迅速蔓延开来。并且在短时间内这些舆论有相当一部分是非理智的。假如非理智的部分占了主导的地位,将会对重大事件的处理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所以,在重大事件发生后,网络媒体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积极地引导网络舆论,杜绝网络谣言的产生。

3.网络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网络媒体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对舆论的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怎样在重大事件发生后正确的引导网络舆论导向,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话题。网络媒体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呈现出以下三个趋势:

(1)加强政府与网络媒体的合作力度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可以看出正确的网络舆论的引导离不开网络媒体和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灾难发生后,政府通过网络这一途径,将整个灾难的信息坦诚地公开,并且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政府站出来讲话,这不仅是政府监管的一种手段,而是一贴温暖民众,关爱民众的良方。

(2)“把关人”角色的重新定位

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网络信息的来源和信息本身的真实性很难把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网络媒体为每一位受众提供了便捷的新闻的方式。使得所有的网民,“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评论员”。网民本身成为网络媒介的一部分,传播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成为一体。

其次,网络环境是一个虚拟的空间,无法确保每位网民都是真实的身份,也就无从保证信息的来源和信息本身的真实性。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5

[关键词]网络时代 公共政策 公民参与

[中图分类号]D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7-0132-0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网络的机会越来越多,人类社会进入了网络时代,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给当今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民主政治、经济运行、民生话题等方面,网络时代相比以往,公民的社会参与模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公共政策的制定不可避免地受到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影响,网络为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提供了一个更加方便、快捷的诉求渠道。由于近年来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迅速崛起,且影响力越来越大,故而政府部门在公共政策制定时除借助于传统的信息收集方式,也越来越关注来自网络方面的声音。在网络时代,上网参政议政、献策献计,已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一种新途径。

一、公共政策与公民参与

关于公共政策的定义,国内外学者的说法不尽相同,例如伊斯顿(David Easton)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所作的权威性分配”。结合当前实际,我们可以理解为公共政策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为确保社会朝着政治系统所确定的方向发展,通过广泛参与的和连续的抉择以及具体实施而产生效果的途径,利用公共资源,达到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平衡协调社会公众利益目的的公共管理活动过程。

公民参与,一般指公民试图以各种途径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的一切活动。它是我国公民参与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方式之一。但由于几千年皇权专制的历史以及我国公民参与的条件、能力和渠道方面的诸多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效果。故而,关注目前中国公民参与的现状,对进一步推进政治民主、提高公民政治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网络时代所带来的传播方式变化

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具备一些传统媒体所没有的特性,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转向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网络传播方式的特点有:

(一)强时效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传播速度快,制作也相对比较容易,省略了一些中间环节。这一点是其与平面媒体相比起来的最大优势。

(二)传播范围广

网上公开的信息,全球范围都可以检索查阅,世界在网络时代成为了“地球村”。

(三)开放性和互动性

互动性不仅仅体现在、接受信息的双方交流的增强,还体现在整个信息形成过程的改变。在一个真正的互动的环境中,信息不再是依赖于某一方发出,而是在双方的交流过程中形成的。也可以这样说,网络上不再有信息传播控制者,而只存在信息传播参与者。

(四)多媒体功能,表现形式多样

网络信息的表现形式多样,既有文字、图片,也有音频、视频等,信息的方式更是多样化:网页新闻、博客、论坛、聊天室、即时通讯工具等等。

(五)海量信息

互联网带来了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海量的信息在网上得到释放和共享。

(六)查询检索方便

对于需要经常查询资料和过往新闻消息的人来说,互联网提供的在线搜索功能缩短了查询时间。

三、网络舆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逐渐增多,如投票选举、听证、咨询、等方式,另外从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诸如立法听证会、政策研讨会等,对公民直接参与政策制定过程及扩大政策议题来源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传统途径虽然对公民的政治参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辅助作用,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致使有些重大的、反映社会公众思想和观点的内容没有机会成为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对民意的了解。近十余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政府对信息化的有力推进,中国的网民数量逐年递增,互联网俨然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同时也是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一条新兴途径。由于具有开放性、互动性、身份隐蔽性等特点,网络因而成为公民发表观点、表述思想的重要平台,网络舆论这一新生事物也应运而生。网络舆论使得公民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对公共政策的话语权,网民由以往的公共政策的被动接受者转为主动参与者,进而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借助互联网,公民可以通过网上论坛、电子公告板、新闻评论、讨论跟帖、网上签名、民意调查等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网民可以与政府官员进行在线交流,也能够通过网络投票、网上征询意见参与政策制定。网络舆论与传统途径的舆论相比有很多优势,例如网络信息一经便能得到快速的、较大范围的传播,影响力强,能够充分吸引政府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网络的交互性也更有利于政府与公民的沟通,从而使政府通过网络舆论更准确地了解民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的直通车,网络舆论则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一条新途径。

四、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双重影响

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与网络舆论有关的事件,说明了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越来越大,公民通过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进行积极参与,并起到一定的影响和作用。但网络舆论就像一把双刃剑,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

(一)积极方面

1关注公共事件,推动公共政策议程

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而这种转化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方面社会公共问题要能够反映社会大众的普遍诉求并广为传播;另一方面政府认为该类社会公共问题有解决的必要,并将其列入政策工作议程。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一般来说,政策议程分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两个阶段。网络时代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公众关注的事件能更快地传达到政策制定部门,同时政府也可能迫于网络舆论的压力把某一公共问题提前纳入政策工作议程。网络传播方式缩短了公众议程阶段到达政府议程阶段的时间,使公众能够有效地推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对政府来说则增加了相关社会问题的来源,能够更全面地掌握社会公共信息。

2信息量增加,沟通便捷,有利于公共政策制定更科学合理

公共政策制定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最优化,政府部门只有了解公民的实际需要,才能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政策。不论是信息量,还是传播效率、实时性,互联网都有着其他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政府部门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关于社会公共问题最及时的信息和相关反馈,并以此作为制定公共政策的参考。例如国家对法定节假日的调整这一事例。2007年11月,《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在各大门户网站上公布,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引起了网民的强烈反响。最终在结合网络舆论与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对原“黄金周”假期方案进行了调整,减少了“五一”假期的天数,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新的假期安排充分考虑了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更利于文化的传承。

3网络舆论力量能促使公共政策适时调整,使公共政策与时俱进

政府颁布的每一项公共政策都要根据实践的检验进行调整,如果发现某项公共政策已经不适合社会发展状况,或者负面作用过大,就需要对之作出改进和调整。例如,2003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废止了1982年5月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从这次政策调整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收容遣送制度的进步,更加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而这次进步正是公民通过网络传播途径对当时发生在广州的一起收容遣送事件展开讨论,强大的网络舆论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促使政府部门适时调整已不合时宜的公共政策,使得公共政策与时俱进。

(二)消极方面

如上所说,网络舆论成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并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网络舆论在影响公共政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消极的、负面的影响,而这些消极方面政府部门决策时也应当考虑到。

1网络推手、可能造成虚假民意的流行进而影响信息的正确性

网络是公民表达意愿和诉求的有效平台,但网络民意与网络舆论则是既密切联系又不完全等同的概念。随着网络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大,受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的驱使,出现了专职、兼职的网络推手、。这类人往往受雇于某些利益团体,在网上制造舆论为利益团体服务。虽然这些推手、能够在网上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毕竟他们反映的不是真实的民意。这种虚假民意的泛滥不但影响了政府的舆情采集效果和准确性,而且也是在挑战广大普通网民的正常权益。

2数字鸿沟在我国客观存在,网民不等同于全体公民

虽然网络提供了非常便捷和迅速的手段,公民在互联网时代对公共政策的参与成本大大降低,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网络表达对公共问题的看法和建议,但是总会有部分群体因缺乏起码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被排除在网络参与方式之外。例如农民由于知识水平、经济状况、通讯设备的限制并不能熟练利用网络资源,甚至买不起电脑,导致农民群体在网络参与中缺乏话语权。于是,可能存在这样的状况,最需要利益表达的恰好是那些无法通过网络来表达意见的社会群体(包括农民、低收入者、弱势群体等)。这就是所谓的数字鸿沟。这种不对等的政治参与方式使公共政策制定无法完全代表真实的公众意愿,而造成政策制定的偏差。

3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可能会使决策者顾此失彼

科学决策离不开适量、适时的信息支持。互联网一方面改变了信息量不足的弊端,另一方面海量的信息使得在信息筛选上出现了新的困难。信息量过多导致选择困难,多种方案的利弊难以权衡,使得决策者无所适从,只能选择性采集,甚至在时效性的要求下匆匆做出“拍脑袋”的方案。这样一来方案选择带有较多的随意色彩,导致政策的不稳定。

4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会使网民的观点随意而不负责任

由于公民在互联网上具有虚拟身份,一个人可以随意注册多个账号从而扮演不同角色。网络讨论往往又实行匿名制,一些情绪性的宣泄、怒骂只要不触及法律法规,就不会受到追究,因此在网络空间中,一些缺乏自律的网民就有可能随意未经证实的信息,或者散布一些带有个人感情倾向的言论。这些信息对决策部门来说会影响效率甚至造成决策失误。

五、网络时代完善和规范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建议

网络传播方式拓宽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更科学合理、更能真实顺应民意,但网络舆论存在的消极方面和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要完善和规范公民通过网络方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提高网民的社会责任感,增加网络信息的可信度

如果没有大量的具备社会责任感的网民,而任凭网络推手、泛滥,网络舆论就会失去可信度,就有可能成为利益集团牟取私利的工具。因此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加强网民的网络素质培养,造就一批具备较高政治素质和网络素质的网民。网络以其自由、开放的特性为网民和政府管理部门之间提供了一个讨论、交流的空间,但不是随意宣泄不满、虚假信息的平台,而是公民向政策制定部门表达民意、有效沟通的一种新途径。政府和网民都有责任规范网络参与的发言,共同维护好这一空间,使其成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有效途径。

(二)努力缩小数字鸿沟

公民能够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前提条件是保证尽可能多的公民都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缩小数字鸿沟。许多互联网较为发达的国家都采取了很多的手段来缩小实际存在的数字鸿沟,例如加拿大和新加坡对低收入家庭购买计算机提供一定的补助。我国应该采取措施改善不同群体、家庭之间信息不平衡的状况。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照搬新加坡和加拿大以家庭为单位补助的方法不太可行。政府可以创造使大多数公民都能够使用信息设备的公共物质条件,例如专项拨款提供公用信息设备,在公共场所(包括农村)设置简单的计算机终端,以方便公众使用。同时还要提供教育和培训,使文化程度有限的公民也都能够具备使用这些设备的基本能力。这将会大大缩小我国目前实际存在的数字鸿沟,为广大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加强对网络的管理,规范网络舆论

如果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被不真实的网络舆论误导,不仅不能对公共政策的合理性、适时性产生帮助,而且会影响公共政策制定部门的社会公信度,导致公民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互不信任甚至对立。要避免虚假网络舆论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一方面要继续完善网络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另一方面政府可在对公共事务采集网络信息、征询意见时推行网民身份认证,鼓励网民实名发言,减少垃圾信息、不良信息的出现,这样将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也有利于充分采集到真实的公众诉求。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中,迅速发展的互联网为广大公民搭建了一个平台,提供了良好的沟通空间和协调机制,提高了公民的政治参与积极性,这是网络时代带给公共管理部门的机遇,同时也是对公共管理部门提出的挑战。公共政策决策部门应重视网络舆论和网上民意诉求,充分挖掘社会才智,对网上的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对于科学决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美〕弗兰克•费希尔著,吴爱明等译公共政策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朱水成论政府信息网络化对中国公共政策的影响[J]理论探讨,2001(6)

[4]王春婷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现状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6)

[5]黄丽华,姜晓宁互联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初步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1)

[6]万朝珠网络环境下公民有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问题思考[J]探索,2008(2)

[7]刘祖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J]党政论坛,2007(5)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6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如:选举、决策听证、公众咨询、政治结社、、协商对话等方式,同时,从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看,立法听证会、行政听证会、政策研讨会等,对公民直接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扩大政策议题来源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经传统途径进行沟通的方式虽然对公众的政治参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致使有些严肃的、重大的、反映社会主流思想的内容往往没有机会成为议题,阻碍了政府对民意的了解。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对信息化的大力推动,近年来,中国网民数量逐年递增,“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也是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聚集地。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成为民众表达情绪、发表观点的重要平台,逐渐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网络舆论,网络舆论使得民众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对公共政策的话语权,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民通过BBS、新闻跟贴、网上签名、网上论坛、专题讨论、网上征询意见、网上民意调查、网上议政等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网民与政府官员进行在线交流,通过网络投票、网上建议征集参与政策制定。今年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尽在()两会前夕,总理走进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直接问政于民,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的直通车。网络舆论与传统途径相比有很多优势,比如网络信息一经便能得到快速的传播,增强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有利于吸引政府的注意力,同时网络的交互性也有利于促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从而使政府透过网络舆论更加准确地了解民意。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个新途径。

二、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双重影响。

自2003年孙志刚事件引发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后,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和作用开始受到关注。

近年来发生的与网络舆论有关的事件,说明了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有利方面。

1.打开“政策窗口”,推动公共政策议程。

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而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方面社会公共问题要反映公众的普遍诉求并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另一方面政府认识到此社会公共问题有解决的必要并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政策议程分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两个阶段,网络的发展使得公众关心的问题能够更快的传达到政策制定者,同时政府也可能迫于网络舆论的压力把某一社会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这就缩短了公众议程到达政府议程的时间,使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成为可能,同时也增加了政府了解社会问题的来源,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使社会问题尽快进入政府议程。如2003年孙志刚事件,事件发生后,《南方都市报》首次披露了孙志刚惨死事件,此后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此文,并开始追踪报道,同时在网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文章被各大网站转载,网络舆论对于“孙志刚事件”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报道,让人们了解到事件的发生,许多专家学者纷纷上书中央政府,把“孙志刚事件”推入了决策者面前,使这一社会公共问题很快进入了政府议程。

2.拓宽政策方来源:()案的选择空间,使政策制定更科学。

公共政策制定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最优化,政府部门只有了解公众的切身需要,才能制定出更合理的政策。从各种政策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优的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互联网上的信息量与知识量是任何媒体都无法代替的,政府部门可以从中选择解决社会问题最有利的信息来制定公共政策。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在新华网、人民网、国家发改委等网站上公布,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在综合网络舆论与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对原有三大“黄金周”进行调整,减少了“五一”假期,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这说明网络舆论有利于公共政策方案的抉择,同时节假日调整向网名征求意见也说明了政府注重运用网络信息对政策方案进行抉择。

3.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政府出台的每一项公共政策都要经过理论的评估和实践的检验,如果发现某项公共政策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要,不宜继续执行,或者此项政策的负面作用太大,就需要对此作出必要的调整。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宣布废除实行二十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两天后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意味着1982年5月12日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两种政策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前者的社会救济和治安管理职能转变为后者的在自愿基础上的社会救助,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收容遣送制度的进步,新办法更加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孙志刚事件”中,网络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有利于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二)不利方面。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但网络舆论在影响公共政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表现在:

第一,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与制定政策的非代表性。网络是民意表达的平台,但网络民意与网络舆论则是既密切联系又不完全等同的概念。网络民意可分为“原生态民意”和“真实民意”,“原生态民意”的存在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网名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总会有一些人因缺乏起码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被排除在网络参与之外。比如农民由于经济原因的限制并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甚至买不起电脑,这使得农民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农民在网络参与中丧失了“话语权”。这种不均衡的政治参与使政策的制定无法完全代表真实的公众意愿,造成政策制定的非代表性。

第二,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可能会造成决策者的决策失误。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网络舆论的参与实行匿名制,一些情绪性的宣泄只要不触及法律法规,就可以免受责任的约束,因此在网络空间中,缺乏自律的网民就有可能不加证实随意信息,甚至有意制造假消息,决策者可能会因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造成决策失误。

第三,过量的信息提供会引起决策者的“盲目决策”。科学决策需要适量、适时的信息支持,网络条件一方面改变了信息量过少的弊端,但另一方面信息量过多也会产生盲目决策。信息量过多导致方案决择困难,在过量信息的条件下,多种方案的利弊难以权衡,使得决策者无所适从,只能闭着眼睛“跟着感觉走”,从而使方案选择带有较多的随意色彩,即产生所谓的“布里丹效应”。

而且,公众在网络上的信息常带有个人倾向,带着个人情感倾向的过量信息,使决策者疲于应付,贸然决策。

三、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的对策建议。

网络舆论拓宽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性,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更科学、更合理、更能真实反应民意,但网络舆论存在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要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培养高素质的网民,提高其网络参与能力。

没有网络素质过硬的网民和干部队伍,网络参政就会失范,就有可能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因而,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提高网民的网络素质,加强网络教育,造就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网络素质的网民,是适应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的需求,也是提高公民网络参与能力的途径之一。加强网络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其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以其自由、开放的特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能使个性尽情释放的空间,但也正是由于缺乏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使得网络上普遍存在一些不道德、不健康的言行,所以必须普遍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言行。

2.对网络进行管理,规范网络舆论。

虚假的网络舆论,不仅不能有效地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会打击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对网络舆论的信任度,对社会公共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要避免虚假舆论操纵公共政策制定,应让民众认识到网络舆论不是“宣泄不满”的空间,更不是随意虚假信息甚至网络犯罪的平台,而是公民向政策制定者“表达民意”的途径。一方面要完善网络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同时要对网络犯罪进行严厉惩罚,另一方面可考虑建立和推行网民身份认证制度,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网民实名登陆,规范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7

【关键词】微信平台;舆情监控;策略

在新媒体时代,各种社交软件因其功能不同,而受到不同人群的青睐,作为一款时下流行的社交软件,微信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与他人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可以说,微信已经开始取代微博,成为互联网舆论的重要发声和聚集平台。微信有着新媒体时代的独特传播性,不仅传播过程更加私密化,传播的方式和对象也更加多元化,这导致舆论监督难度更大,也给监管部门带来新挑战。[1]在新媒体时代做好微信平台的舆论监督工作,是舆情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微信舆情传播的特点

(一)朋友圈是信息传播主途径

当前的舆情传播途径,突破了传统数据时代的片面化、单一化和静态化的模式,凸显了立体化、动态化和纪实性的传播方式,其传播速度更为惊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通过相关的数据研究表明,很多微信用户主要是通过聊天的形式,达到社交沟通的目的,这部分客户有86.1%。[2]微信的很多大众信息,主要由朋友圈进行传播,同时借助腾讯QQ的强大关系链,传播的效率更高,能够快速到达并且传播效果明显,朋友圈还可以实现不同用户群体的合理分组并对其有针对性地进行管控,从而提高了传播信息的精确度与效果。

(二)用户基数庞大

微信由于其强大的功能和快捷方便实用的互动交流,能够迅速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其中手机二维码使得手机微信的传播更加快捷方便,通过手机扫一扫就能直接上网,二维码成为线上线下的入口,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群的沟通和交流,便利性、及时性使其用户群得以不断增多。特别是朋友圈这一特殊功能,给陌生朋友的交流提供了机会,不仅丰富了交流内容,也提高了传播覆盖面。

(三)弱互动与强影响

虽然当前微信账号在不断增加,但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微信公众平台的参与度比较低,互动性不够强,能够坚持长期活动的用户只占总量的25.7%。另外,在微信圈相互交流的主要是熟人朋友,这样会产生一种相对的封闭性,难以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场。但不能否认的是微信公众号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平台,其信息传播的扩散力和影响力不容忽视。[3]其中很多不良信息也主要是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传播,因此对该平台的掌控是引导舆论的关键,特别是对一些突发事件的负面信息要及时进行舆论引导,防止造成大范围的不良影响。

(四)舆情传播途径复杂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微信舆情传播的途径趋向隐私化,内容需要越来越庞大,而且日益发展为一种交融化的舆论平台,来自各种网络终端的舆论在此汇聚融合。这必然导致舆论传播的途径更为复杂,影响范围更广,给舆论监督造成了很大的困难。[4]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微信成为网络舆论传播的一个新起点,该平台重塑的网络舆论传播速度之快,让网络舆情的监控严重滞后。因此对于一般的监控系统而言,就需要不断地挖掘分析所传播信息的关联数据,将所有的监测时间尽量提前到敏感信息开始传播的初期,或者通过建立复杂的模型来模拟真实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提前采取措施实现对突发舆情的有效预测和控制,时间的滞后是控制微信舆情的难点。当前,微信的主要用途是交流,其对社交格局的影响不容忽视,微信圈相关信息的传播者主要是亲朋好友,此种传播方式的可信度和实际影响远超其他舆论平台,因此微信平台的舆论成为其他信息交流工具的舆论导向,微信舆论场的意见更容易快速地传播和得到信任,但转发率高等特点也直接增加了微信舆情监控的难度,严格加强监控和管理势在必行。[5]

二、微信平台的舆论监督困境

(一)传播渠道隐秘性导致舆论发展方向难以掌控

微信作为一款私密性较高的社交软件,微信信息很难被其他人发现,而且传播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微信的朋友圈,或者是经常直接联系的通讯录,是一种建立在私人网络基础上的网络化平台,以个人为中心形成一个隐秘的交流圈,具有很强的隐秘性和封闭性,形成了私密媒介场所。由于有这种排他的私密性特点,微信网络舆情监管难度相当大,监管人员不可能记住每个人的朋友圈或进入个人朋友圈。同时,朋友圈的数量在不断地增长,面对6亿多微信用户群体,监督管理部门难以对每一个用户进行合理监督,无论从现实或者理论上都是难以操作的,所以舆论监控平台难以突破隐秘性这一瓶颈,导致政府或者舆情监管者本身的缺席缺位,自然就很难掌控舆论的发展方向。[6]

(二)舆论不可控导致舆论真相难以还原

微信通过私密的方式传播有公共属性的信息,信息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从其传播的形式来看,一条发在朋友圈的信息短时间内可以在全社会传播;从其传播的内容来看,既有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信息,也有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微信内容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例如,对很多传统媒体的舆论,舆情管控人员能够轻易地判断其是什么级别,应该如何掌控,也可以预测舆论所造成的影响及所转发的数量。但是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路径主要是通过一些粉丝群体的传播来达到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目的,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方式转发,同时又能被不少圈内好友转发。当前的科技手段难以有效地追踪传播的数量,这就不能预测所造成的影响,更不能看出其是哪一个级别的舆论,当前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因而使舆情监管者难以发现舆论的真相。

(三)微信传播和舆论引导对象难以把握

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信息,有一些可以进行数量的统计,但朋友圈的信息传播要比传统的微博更广泛,速度更快,影响更深远。虽然微信的传播和微博有相似性,但是微信平台有固定的粉丝群体,而且更职业化,所以在微信圈子里面出现的不仅有“职业圈”“兴趣圈”,还有“朋友圈”“校友圈”等,都是熟人之间形成的一种网络交际圈。这种熟人之间的网络关系颠覆了以往的网络社交,不同于以职业和兴趣爱好为基础划分关系网络的方式。当前的微信圈、微信平台传播受众已经不局限于一个职业群体或者兴趣共同体,其涉及的范围更大、传播面积更广。[7]这样就难以确定舆论的监督范围,导致舆论引导对象呈现不确定性。

三、微信舆情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负面信息激化社会矛盾

由于微信是一种点对点的传播方式,且由一个中心向四面扩散,信息不可能只在两个点之间传播,最初发出信息者,也无法知道这一信息的传播范围,这就导致信息秘密传播,给舆情监控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微信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一种保密平台,传播更具隐蔽性,很多在网络和微博上受限制的信息,有可能借助微信的公众平台进行传播,或者通过朋友圈进行转发。这种亲朋好友之间的全力转发,给各种过激言词和不良信息提供了天然的良好生存环境,很容易被用户接受和传播,从而进一步增加舆论监管的难度。当前微信公众账号中的许多信息在圈子内部交流,封闭交流导致某些舆情在微信圈子里悄然流行之时,圈外人却还一无所知。当舆情发展到主流网站、论坛、微博中的时候,已经给相关管理部门形成了比较大的舆论压力。[8]

(二)诱发群体极化和违规现象

微信圈的朋友,不同于以往的网络或者微博的朋友,微信新加朋友来源多为QQ及手机通讯录,所以这些朋友几乎是现实生活中随时可以遇到的,这部分好友与网民现实生活中真实好友的契合度较高,这使得微信好友更具真实性,信息来源更易被信赖,但很多想法也更容易产生极端化趋势。由于微信用户的信息交流者偏向于有共同兴趣、价值取向的群体,导致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极易出现“群体极化”[9]现象。微信是交往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在网络十分便捷的当下,能够很好地表达公众的诉求,方便公众意见的交流,但微信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进行不良信息传播。微信的隐蔽性为其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使得很多别有用心者有机可乘。不少不法分子利用这一平台传播虚假和违规信息,或者炒作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影响他人或者社会的利益。

(三)非理性舆论引发集体行为

微信圈熟人具有很强的号召力,通常熟人和朋友都易受其影响,所以一些热点事件在朋友圈很容易引发共振现象,特别是一些错误的观点,在很小的圈子里更容易引起误导;有领导力的个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动员起一大批的亲戚朋友,这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动员的成本。当前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惊人,在网络上发帖能够在很短时间里激起其他无直接利益相关群体的参与。微信平台作为一个信息互通的阵地,很容易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引导,必然会引发社会事件。当前打击网络谣言的力度很大,很多在微博上发不出信息的不法分子将矛头对准了微信朋友圈,这样微信平台就成为他们传播谣言和滋生不良信息的庇护所。而且,微信还不具备信息净化能力,因而无法及时主动有效地辟谣。

四、微信平台舆情监控的策略

面对微信舆论监控的难点和问题,需要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手段坚决杜绝微信不良信息传播,对微信舆情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借鉴微博监管经验,完善舆论监督机制

微信传播的途径相对隐秘,但其影响不可忽视,舆论本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不能正确地引导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微信这种隐秘性的交往工具,虽然在某些方面的公众影响存在局限性,但必须对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严格监控。当前的社会机构和技能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控,可以采取以往对微博和博客的监督方式,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发展方向,从而满足社会舆论主体的价值诉求。

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建立公众媒体监督机制,同时与微信平台进行合作和沟通,克服其私密化特点带来的监管困难,形成双向监管通道,从而达到正确引导微信平台舆论信息走向的目的,为公众媒介提供有效的服务渠道,合理引导社会公众讨论的话题结构。通过抽样调查发现,每10条公众舆论微信传播信息中,就有94%来自微信对微博的转发,4%是对新闻内容的转发,2%是对论坛内容的转发。[10]

(二)关注社会热点舆论,构建科学舆情监测体系

由政府主导建立一个完善的微信舆论监督体系,实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引导舆情发展方向。在网络舆情的监控过程中,无论舆论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严格把控舆论的发展方向,及时探究舆论发展原因。为了化解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微信网络平台应以当前热点舆论为出发点,构建全方位的预警监测体系,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和掌握微信平台舆论发展方向,灵活运用应对舆论热点的有效办法。舆情监控必须自上而下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形成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监测体系,这一体系可以及时地发现舆情苗头、把握舆论趋势。因此,建立起微信舆情信息库,形成微信舆情通报制度,定期对微信舆情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以形成有分析、有对策建议的专题舆情分析研判报告。

(三)培养意见领袖,宣传正能量

微信平台是舆情的发动机,是舆情发展、扩散的重要主体,也是舆情引导的主力军。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做好宣传正能量的工作,可以更有效地引导社会舆情发展方向。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社会舆情的积极传播者,也是社会舆情的积极引导者,可这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说教,而是人们有意识地去正确使用这种传播途径,使微信平台不仅可信度高、影响力大,而且能够操控舆论的主导权。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积极寻找机会宣传社会正能量,同时还可以从相关的账号中遴选政治素质高、媒介素养好、引导能力强的社会各界正能量人物,对当前的重大事件或敏感问题进行舆论引导,从而端正舆论的发展方向。

四、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微信作为舆情传播的出发点和引导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当前网络时代的网络舆情风向标之一。为了提高微信平台的监控效果,可以借助大数据时代的新技术,通过对微信平台主要传播途径的监测,来全面掌控微信平台以及政府各部门相关的人和事物等信息,从中监测出有价值的舆论信息,进行动态化的采集,争取第一时间掌握微信平台的相关舆论新动态。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微信平台舆论的正确引导,建立舆论监督机制,吸纳社会人才。另外,要掌控微信舆论发展方向,积极应对微信舆论监控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舆情应对工作有力开展,特别要讲究社会舆论引导的策略技巧。加大对正能量的宣传,加强对微信平台的组织指挥、综合协调,对网络舆论传播的关键环节及时进行研究分析,深化舆论引导的处理手段,掌握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舆情监管队伍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对政府部门来说,微信舆情管理机制建设的根本是对微信平台信息的预警和监管,防止因放松警惕而导致深陷微信舆情危机的泥潭。

参考文献:

[1]郑习武.基于微信的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5(19).

[2]郜天一.浅谈微信舆论生态与应对手段创新[J].新闻传播,2015(8).

[3]谭秋浩,钟家华.微信环境下高校舆情的监控与引导[J].高教学刊,2015(14).

[4]杨勐,徐娟.新媒体时代“红色微信”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创新应用探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5]王玉珠.微信舆论场:生成、特征及舆情效能[J].情报杂志,2014(7).

[6]何俊明.新时期加强涉税网络舆情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7]熊晟钰.自媒体时代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4.

[8]李晓.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应对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9]靖鸣,马丹晨.论微博大V如何传播正能量[J].新闻爱好者,2014(2).

[10]符珞珈,蒋晓丽.互助与成长――微信利他行为与社会支持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6(4).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8

关键词:网络舆论 公共政策 制定 影响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飞快发展,网络迅速崛起,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现如今,公共政策制定不仅要通过传统的信息收集,还越来越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1.网络舆论是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传统途径虽然可以让公众间接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导致一些反映社会主流思想的内容往往失去成为议题的机会,不利于政府对民意的了解。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网民数量逐年增加,互联网已成为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聚集地。公民可以通过新闻跟贴、网上论坛、专题讨论、网上征询意见、网上民意调查、网上议政等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这样更具有直接性,网民可以与政府官员进行一对一的在线交流,还可以通过网络投票、网上建议征集等方式参与政策的制定。而网络舆论与传统途径相比,还有很多优势,比如网络信息一经,很快便能在网上传播,这也增强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有利于吸引政府的注意力,并使政府通过网络舆论更加准确地了解民意,对公共政策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2.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影响

近年来发生的与网络舆论有关的事件,说明了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舆论像一把“双刃剑”,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有有力影响也有不利影响,同时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和作用也开始备受关注。

2.1有利方面

第一,使政府政策方案的选择扩大、政策制定更科学

公共政策最优化是公共政策制定的最终目标,政府部门只有了解公众的真实需要,才能制定出更好的政策。互联网上的信息量与知识量是非常庞大的,政府部门可以从中选择解决社会问题最有利的信息来制定公共政策。

第二,可以推动公共政策议程的进度

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所在,政策议程分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两个阶段,网络的发展使得公众关心的问题能够快速的传达给政策制定者,同时网络舆论的压力也能迫使政府把某一社会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这就大大缩短了公众议程到达政府议程的时间,使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成为可能,同时也能让政府了解到更多的社会问题,从而更全面地掌握社会信息,使社会问题尽快进入政府议程。

第三,可以影响公共政策的及时调整,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政府出台的各项公共政策都要经过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的检验,如果发现某项公共政策已经不符合社会的需求,没有继续执行的必要不,或者该项政策的负面作用太大,就需要对此作出必要的调整。网络舆论有利于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2.2不利方面

第一,可能造成民意不真实,不能代表大多数人

网络民意可分为“原生态民意”和“真实民意”,而“原生态民意”的存在可能造成虚假民意的流行。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网民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总会有一些人由于缺乏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被排除在网络参与之外。比如有些人由于经济原因的限制并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甚至买不起电脑,这使得这些人在网络参与中丧失了“话语权”。这种不平衡的政治参与使政策的制定无法完全代表真实的公众意愿,造成政策制定的非代表性。

第二,虚假的网络信息可能会导致决策者的决策失误。

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的性质,网络舆论的参与大都匿名,一些带有情绪的网民只要宣泄不触及法律法规,就可以免受责任的制约,因此在网络空间中,缺乏自律的网民就有可能不加证实的随意信息,有的甚至制造假消息,这样就有可能使决策者因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造成决策失误。

第三,信息过量的提供还会引起决策者的盲目性。

网络条件虽然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另一方面信息量过多也会导致决策者产生盲目决策。信息量过多导致方案选择困难,难以权衡多种方案的利弊,使得决策者无所适从。而且,公众在网络上的信息常常不具有代表性,个人情感倾向的信息会有很多,令决策者疲于应付,盲目决策。

3.对策及建议

3.1规范网络舆论,对网络进行管理

虚假的网络舆论,不利于公共政策的制定,还会打击公共政策制定者对网络舆论的信任度,不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所以,要完善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要对网络犯罪进行严厉打击,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和推行网民身份认证制度,鼓励网民实名制,规范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

3.2提高网民素质,增强网民网络参与能力

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网民网络素质的提高,加强网络教育。造就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网络素质的网民,有利于网络时代的民众政治参与,也有利于提高公民网络参与能力。同时政府还要普遍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3.3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