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8篇

时间:2023-09-08 09:28:47

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

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篇1

据统计,2004年,我国普通高中招生85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30万人,两类教育招生相差约300万人。在2005年6月14日召开的全国县级职教中心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未来的几年内,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将维持在850万人左右,主要任务将转到提高质量上来;从2005年开始,中等职业教育每年要扩大招生100万人;经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实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努力形成高中阶段两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局面。

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这300万人的增量,解决问题的重点在农村。目前,全国已有1.4亿农民进城务工,还有1.5亿农民需要转移,无论是向非农业产业转移还是向城镇转移就业,农民群众都必须接受一定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的大发展迫在眉睫。

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

2001年,中国总人口127627万人,乡村总人口93383万人,占总人口的73.2%,其中生活在农村者79563万人,占62.3%,另有13820万人生活在城镇。中国人口9亿以上是农民,实际上还是一个农业社会国家。更为严峻的是,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据测算,至少在40年后,中国还依然面临着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

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最艰巨的任务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解决致富问题。而农民致富的关键,就在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顺利就业和农业劳动者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二)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中小学毕业生因为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而回到家乡。一些中小学毕业生因为缺乏生活技能,进城打工无门,搞二、三产业无路,只好在家里闲着,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

但与众多农村孩子“无学可上”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大多农村职业学校“等米下锅”。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张德元指出,与现在农村劳动力80%以上没有经过任何技能培训形成鲜明反差的是,80%以上的职业学校正面临生存危机。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一)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职业技术人才的严重缺失和职校生源的校度匮乏。目前,我国技术工人总量求大于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新公布的2005年二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报告显示。我国制造业用人需求比上年上升6.2%,各类技术人才明显供不应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技校的招生不容乐观。许多学校每年暑假都要派出招生教师到学生家里做工作,甚至开专车接学生和家长到学校参观,先考察后报名,但仍有很多学生和家长表示没有兴趣。为完成招生计划,不少学校还出台了奖励政策,但就读学生依然很少。

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基础设施跟不上,许多农村职业学校缺乏必要的教学生产实习基地,农业优质品种的开发、试验、示范和推广等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教室里讲养猪、黑板上搞科研的现象比比皆是。师资队伍总体水平不高,职业高中年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44.3%;专业师资严重缺乏,大多数专业教师从学校毕业直接到职业学校任教,没有实践经验,而一些老的专业教师又无法适应新专业的教学要求,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农村职业学位的毕业生就业难农村职业学校普遍成立毕业生就业专门机构,通过联合办学,与用人单位签订安置协议等办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但效果并不理想。据某职高对本校毕业生400人进行走访调查,专业定向教育从业率,农学、水产、财会的对口从业率分别为19.70%、7.07%、8.30%。从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看,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回乡务农、创业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农民基本上是“种田管温饱,致富往外跑”,职业学校许多毕业生走上州出务工经商的路子,用非所学。

科技培训开展难。上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教育部把农村教育工作的“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重中之重”。各个乡镇均兴办了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各地大力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开展乡、村两级应用技术培训,对普及农村科技知识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两基”目标的实现,目前扫除剩余青壮年文盲和脱盲巩固提高工作基本停顿,大规模的应用技术培训也无人组织,不少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已改作他用,教育资源严重流失。

(二)我国职业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我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人们重视普通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学校被视为二流学校。许多家长都不愿送自己的孩子进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同时,应试教育传统使许多教师、家长把与考试、分数无关的都归为不务正业,这就使许多学生鄙视职业教育。

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篇2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困境;对策

    据统计,2004年,我国普通高中招生85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30万人,两类教育招生相差约300万人。在2005年6月14日召开的全国县级职教中心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未来的几年内,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将维持在850万人左右,主要任务将转到提高质量上来;从2005年开始,中等职业教育每年要扩大招生100万人;经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实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努力形成高中阶段两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局面。

    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这300万人的增量,解决问题的重点在农村。目前,全国已有1.4亿农民进城务工,还有1.5亿农民需要转移,无论是向非农业产业转移还是向城镇转移就业,农民群众都必须接受一定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的大发展迫在眉睫。

     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

    2001年,中国总人口127627万人,乡村总人口93383万人,占总人口的73.2%,其中生活在农村者79563万人,占62.3%,另有13820万人生活在城镇。中国人口9亿以上是农民,实际上还是一个农业社会国家。更为严峻的是,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据测算,至少在40年后,中国还依然面临着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

    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最艰巨的任务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解决致富问题。而农民致富的关键,就在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顺利就业和农业劳动者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二)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中小学毕业生因为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而回到家乡。一些中小学毕业生因为缺乏生活技能,进城打工无门,搞二、三产业无路,只好在家里闲着,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

    但与众多农村孩子“无学可上”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大多农村职业学校“等米下锅”。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张德元指出,与现在农村劳动力80%以上没有经过任何技能培训形成鲜明反差的是,80%以上的职业学校正面临生存危机。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一)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职业技术人才的严重缺失和职校生源的校度匮乏。目前,我国技术工人总量求大于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新公布的2005年二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报告显示。我国制造业用人需求比上年上升6.2%,各类技术人才明显供不应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技校的招生不容乐观。许多学校每年暑假都要派出招生教师到学生家里做工作,甚至开专车接学生和家长到学校参观,先考察后报名,但仍有很多学生和家长表示没有兴趣。为完成招生计划,不少学校还出台了奖励政策,但就读学生依然很少。

    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基础设施跟不上,许多农村职业学校缺乏必要的教学生产实习基地,农业优质品种的开发、试验、示范和推广等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教室里讲养猪、黑板上搞科研的现象比比皆是。师资队伍总体水平不高,职业高中年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44.3%;专业师资严重缺乏,大多数专业教师从学校毕业直接到职业学校任教,没有实践经验,而一些老的专业教师又无法适应新专业的教学要求,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农村职业学位的毕业生就业难农村职业学校普遍成立毕业生就业专门机构,通过联合办学,与用人单位签订安置协议等办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但效果并不理想。据某职高对本校毕业生400人进行走访调查,专业定向教育从业率,农学、水产、财会的对口从业率分别为19.70%、7.07%、8.30%。从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看,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回乡务农、创业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农民基本上是“种田管温饱,致富往外跑”,职业学校许多毕业生走上州出务工经商的路子,用非所学。

    科技培训开展难。上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教育部把农村教育工作的“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重中之重”。各个乡镇均兴办了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各地大力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开展乡、村两级应用技术培训,对普及农村科技知识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两基”目标的实现,目前扫除剩余青壮年文盲和脱盲巩固提高工作基本停顿,大规模的应用技术培训也无人组织,不少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已改作他用,教育资源严重流失。

    (二)我国职业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我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人们重视普通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学校被视为二流学校。许多家长都不愿送自己的孩子进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同时,应试教育传统使许多教师、家长把与考试、分数无关的都归为不务正业,这就使许多学生鄙视职业教育。

     “两高”扩招的影响。近两年来,国家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即通常所说的“两高”(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扩招。“两高”扩招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人民的愿望,其中应当包括城乡职业高中的扩招。但是,我们看到的是高教和普教热气腾腾,而不少地方的职业教育却滑入低谷。

    政府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不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力图改变职业教育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种种弊端,试图借助市场的力量搞活职业技术学校。但是,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职业教育的所有问题,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仍需承担主要责任。尤其在财政投入方面,政府不增加甚至减少投入的做法,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简直是雪上加霜。中等职业教育成本一般是普通高中的2—3倍,市场无法代替政府对职业教育进行投入。职业教育实施的是专业教育,需要比普通教育有更多的设备、场地和专业技术人员,这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没有政府的高投入,职业教育很难实现专业化教育目标。据统计,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只占职教事业经费的20%左右,这种理论重视、实际忽视的做法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依然困难重重。

    从职校的收费标准来看,政府投入不足势必导致职校收费标准提高。在我国,一般来说,各级职业学校比普通学校要高出1~2倍的收费标准。职校所实行的高收费政策,无疑会进一步促使学生去挤高考“独木桥”,从而影响职业教育的生源。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摆脱困境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进一步明确农村教育的目的,加大职业教育比重

    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思想障碍是人们追求上高中、升大学,鄙薄职业教育,认为普通教育是一流的正规教育。职业教育是二流的非正规教育。这些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必须消除,我们应该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两类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进一步明确农村教育目的,改革农村教育结构。农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各级实用人才,要改革农村教育结构,加大职业教育比重。无论是高中阶段还是义务教育阶段,都应当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在小学阶段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内容,在中学阶段设置职业技术课程,培养适合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乡土人才是农村教育的根本。高等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培养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中高级人才。

    (二)政府要适当加大对职校生均经费的投入,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政府应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大对职校的经费支持。鉴于许多职校的资金利用效率低,政府可以改变投入方式,可根据每年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拿出应当投入的职业教育经费,在对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进行科学评估和认证的基础上从优选择,并在验收合格后直接购买教育成果,将职业教育引入市场机制,提高投入资金的使用效果,而职业教育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将增强政府加大对职校财政支持的自信心。政府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可以将行业、企业作为职校的合作伙伴,将其纳入职业教育管理的组织协调机构,以优惠政策为职校与企业合作牵线搭桥。

    (三)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为农民学习和培训提供良好的场所

    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关门办学”和“单一办学”,学校只注重对在校生的学历教育和培养,办学形式单一,这种办学形式和培养方式显然不利于农民的学习和培训,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应改变办学形式。

    在办学体制上,要建立健全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普教、职教、成教相互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农民终身教育和培训的体制。

    在办学形式上,加强对初中和高中毕业的回乡青年进行学历教育,有规划分步骤地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科技的致富领路人。同时,定期吸收农民参加专业进修,为农民开设与农业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大专专科课程,加强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

    在教学方式上,实行产、教、研相结合,把学校的实验场所建立在农民的试验田上,把学校已有的农业科技园区、生物科技园区建设与对农民的示范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现场指导和示范,使学校的教学实验场所也成为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园地,为农民提供一个学习、进修、培训的良好场所。

    (四)要适应市场需求

    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要与市场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形式应该灵活多样,如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和制作光盘,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到户授课讲解,现场回答问题,培养科技示范户。内容应该丰富多彩,如家政、建设、服务、修理、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运用等,但所有内容都必须有针对性,要根据自身的特长,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使其尽快掌握1-2门实用技术,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五)要多方扶持

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篇3

关键词: 农村教师 专业化发展 现状 对策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努力下,经过“合格学校”、“两基”巩固提高等系列学校建设,农村教育有了显著的改变。然而,由于农村的生活环境及地理位置影响,农村师资队伍和专业化发展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在全社会都在关注教育公平的形势下,关注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建设,成为教育资源公平的一大课题。笔者多年在农村初中任教,并经常到小学进行调研,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有较深的了解,现谈谈我的粗浅认识和思考,希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一、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现状

由于农村离县城较远,在教师分配的时候很少人会选择到农村学校工作,而且是越偏避越边远情况越严重。还有的老师工作服务年限够了以后,想方设法调离,所以造成农村教师专业水平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1、专任教师没有达到相应的学科学历要求。

经过“普九”和“两基”达标验收,很多学校教师的学历虽然达到“两基”要求,初中老师学历达到本科,小学老师学历大专化。但由于培训质量、考试腐败和其他方面的原因,不少教师的实际专业水平与整体素质并没有得到同步提高。大部分老师是在岗进修,甚至一部分代课转正的老师全日制教育是初中毕业,代课后才去参加中师函授;有的是拿到高中文凭后参加成人高考取得的函授文凭,或者是本科学的专业与所任教的专业不对口,学历完全是为了“达标”而去深造,真正专业对口而且学历合格的老师为数不多。

2、农村教师专业配置不合理。

在农村中小学校,许多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是文科,多以语文科为主,而理科较少。但他们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可能是数学或者是物理教学,部分学科的老师严重不足,如初中的历史、生物等学科专业教师普遍不够,基本是由其他科老师兼上。而美术、地理、音乐则没有专业教师,有的学校是由非专业老师上,有的学校则干脆不开设。小学的英语、自然科学等科目没有专业对口的老师,全部由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上,有时一位教师需要兼多科教学。这些教师由于专业不对口,上课基本上是照本宣科,或用来上自己任教的科目,甚至一学期都是让学生自习,使得这些科目形同虚设。而语文、信息技术老师则太多,所以只能安排这些老师“改行”上其他科。有的科目一个学校仅有一名教师,往往是有的老师太多课,而有的科目老师很轻松。这样的教师专业配置,客观上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很难保障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

3.农村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待提高。

在农村地区许多教师有献身教育、奉献青春的伟大情怀,但不能否认,部分农村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待于强化。由于专业教育程度低、教师来源复杂、管理松散原因,造成了部分教师的物欲熏心,缺乏热情与爱心等,使家长、学生抱怨之声不绝于耳,扭曲了教师的形象。

4.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相对较低。

当前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令人担忧。首先,年龄老化和知识结构老化现象十分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农村地区,由“民办”转为“公办”的教师比例较大,这些教师大多是“”中的初高中毕业生,年龄都在45岁以上。这些农村教师所接受的教师教育本身就是“先天不足”,加上也存在“后天营养不良”,教师知识结构老化、方法落后、观念陈旧,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并严重制约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二、农村教师的生存现状

1.目前农村教师的职业待遇偏低。

虽然经过工资改革,教师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由于边远乡镇经济不是很发达,很多教师仅仅靠工资维持生活,没有其它的收入,特别是物价飞涨,所以生活大都是捉襟见肘。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的教师工资与城市教师工资差距很大,况且,农村教师的医疗保险等福利措施也很难真正落实到位。客观上讲,农村教师的职业待遇仍然相对较低,一旦农村教师出现健康问题或重大疾病,就会给他们增加更严重的经济困难,甚至危及到其家庭的生存地位。下面三种类型的教师,在农村教师队伍中也占一定的比例

(1)一边教书一边种田的“农民式”教师。这部分都是就是我们常说的“半边户”,指夫妻双方有一方是老师,另一方是农村户口,主要是民办转正或代课转正的教师居多。这些教师在学校上班时是老师,放学、放假后就回家种田,甚至是有的老师早上从田里来上课,下课后又下到田里帮忙。这样的教师往往是靠一个的工资养活一个家庭,所以下班后不得不回家干农活。特别是一大批代课转正的“老教师”,这批老师因为年纪较长,管理与教学经验跟不上教育的发展形势,而且资格又“老”,年轻领导也不敢管理,因此,这些老师上课就是管好学生不出事,教学成绩也上不去,所教班级的成绩基本上就是学校最低分,学区最低分。

(2)星期一到星期五在学校,周末回家的“走教式”教师。这类教师由于家在城镇,工作在农村,所以每到星期五才回家里照顾家人,到星期天才回校工作。有的干脆就调好课,星期一才到校,星期五又不见人,每个星期工作三天半。

(3)刚毕业的低工资“月光族”教师。这部分教师因为刚毕业不久,月工资都在1500元左右,因为刚毕业,又要安置小家庭,而且大部分教师都是没有住房,都是在校外租房,每月还要支付房租、水电费等,一个月下来工资没有了,只好向学校借支,这部分老师还为生活而操心,因此无法全身心仆在教育教学上。不难看出,农村教师经济状况的窘迫不利于其专业地位的改善与提升。

2.工作环境差。

从教师的工作环境看,农村教师所处工作环境较差,专业发展机会较少。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农村教师的教学实践条件较差。在教学硬件方面,农村中小学校与城市中小学校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在边远山区表现更为突出。有相当多的农村学校连一台电脑都没有,很难谈得上互联网的应用。教师的教学仅仅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上。教师无法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和信息;学校缺少必要的实验设备,教师无法演示实验教学;教师教学缺少必要的音响设备,甚至连光盘、磁带都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学校图书欠缺,教师教学资料缺乏;学校办公环境很差,往往七八人挤在一间狭小的办公室里;不少学校校舍破旧,桌椅不全。其二,农村学校管理体制比较落后。农村教师的管理阶层政客气息较浓,他们似乎习惯于对教师发号施令,甚至武断干涉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这种作风在很大程度上泯灭了农村教师的创造激情。农村学校人文关怀的缺失,使农村教师处于“边缘”状态。这样的工作环境,使教师趋于保守,教师的专业发展变成了纸上谈兵。由于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较差,再加上较低的职业待遇,结果造成农村教师 老想向城市跑,这极大地阻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健康发展。

三、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精神已明确要求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许多地区为了落实上级精神,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骨干教师队伍,实施了 “名师工程”,以八步区为例,八步区制订了《八步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并制订了三个原则和六条措施,这些措施若能落实到实处,定会对八步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升起到转折性作用。笔者认为,作为农村中小学校,除了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之外,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

业务学习是提高本教研组老师业务水平的最好的方式,而时下有很多学校的业务学习流于形式,有的学校干脆就不开展业务学习。虽然现在各级的教师培训都开展得如火如荼,对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提供了平台,不过大部份学校由于培训经费不足,外出听课基本上都是那几个老师,一些老师没有过外出学习的经历。所以可以通过业务学习将这些老师外出学习的先进经验在组内进行交流与学习,对于提高全教研组的素质是很有帮助的。

2、加强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脱胎于院校培训的母体,日益成为现代教师培训的主流。“‘校本培训’的核心理念为:秉持终身教育思想和教师专业化理念,把学校视为教师发展的家园,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中心,强调在教、学、研一体化中教师的主动参与和探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和专业发展,彰显教师的个体生命价值。”由于农村各地区各学校发展水平的差异,农村学校需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的校本培训模式,如专题受训、教学反思、与他人对话、区域合作和行动研究等,从而使农村中小学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家园。农村教师要立足于学校和教学实践,在教、学、研一体化中主动参与,不断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从而历练自身,不断自主发展。学校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校本培训模式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3、创新农村教师培训模式。

现在许多地区对于教师的培训工作做得较好,对于中学老师的继续教育采用了网上培训的形式,小学老师的继续教育形式更是丰富,实行了骨干老师讲课,由名师、教研员评课等方式,对于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创设了平台。不管什么样的培训方式都有利弊,比如网上学习,就会有老师为了完成任务挂上,根本不听,作业也有在网上抄袭的现象。甚至有的年老一点的教师根本不会利用电脑上网,去听一节课根本听不出什么,对这些老师来说这样的培训就没有什么效果,而最需要提高的恰恰是这批人。因此,还要探索教师培训的方式。

我认为教师的培训(特别是继续教育)应该分层次进行。如骨干教师的培训应该跟一般老师要不同,内容也不同,可以是参加国培计划或是省级的培训,而一般老师的培训重在教育理念、教学技巧的培训,对于年长一些的“老”教师,或学历不达标、代课转正的教师则应该重在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的培训,甚至于培训这些教师备课、上课的能力,或者让这些老师做一些教学参考书的题目等等。

4、提高农村教师的职业待遇,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

首先,国家应对农村教育继续实行较大的财政倾斜,进一步完善农村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缩小城乡教师之间收入的差距,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偏低问题。根据国家财力和各地经济实力,不断改善农村教师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福利待遇,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稳定、健康地发展。要通过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待遇来提高教师的职业地位。

政府在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同时,积极吸纳社会和个人资本投入到农村义务教育中,积极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师的工作环境。在此基础上,政府要通过采取政策改革新农村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规范教师管理阶层的行为。农村教师管理阶层要对教师施以更多的人文关怀,适当地为教师放权、减压,为农村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提供较为民主的氛围。

综上所述,农村教师专业化是一个漫长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它既需要外部的支持,也同样需要教师个体的不懈努力。随着政府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农村教师的不断努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廖龙龙 关于农村中小学专业素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远程教育杂志,2005.(2)48-51

[2]王卓,杨建云 教师专业素质内涵诠释. 教育科学 2004.(10).51-55

[3]李森教 师培训制度创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研究,2004(7)

[4]周奇 新世纪教师专业素质初探. 教育探索 2011(1).46-47

[5]王丽珍 耿芳 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中国教育信息化.63-64

[6]叶澜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36

[7]刘要悟 程天君校本培训的合理性追求[J].教育研究,2004(6)“基金项目:‘国培计划’项目和广西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广西桂东地区少数民族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批准号:[2010]60B22)”的子项目“新课程实施与广西桂东地区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本文是上述子项目的论文

作者简介:

莫权书,1975年6月生,男,汉族,籍贯:广西贺州,学历:本科

现任职称: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仁义二中副校长 中学一级教师

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篇4

一、宿州埇桥农村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埇桥农村物流业呈现网上购物人数增加,物流业发展迅速的态势。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大多数物流收发点业务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0-20%,少数物流收发点基本持平略增。全区24个乡镇均有农村物流收发点,一般偏远镇及小乡2-3家,大的乡镇3-4家,大学城及矿区坐落地朱仙庄镇达10多家,主要以申通快递、中通快递、圆通快递、韵达快递天天快递等分公司为主,各分公司多以家庭式经营且与总公司签订代办合同并交纳一定金额的风险押金,一般操作流程为客户填单---快递打包---自己装车送至上级物流公司---上级物流进行分拣快递---装车。每天1-2次驱车到总公司开展收发件业务,一般每点每日收发件在千余件以上。如宿州市韵达快递有限公司栏杆分公司快递收发点每日来件约1000余件,发件约50-60件;宿州市吉祥快递有限公司栏杆分部快递收发点每日来件约900余件,发件约30-50件。又如大泽乡镇共有4家快递公司经营部,其中丁文侠户代办中通、韵达、天天、百世、唯品会业务,韩强户代办圆通、申通业务,另外2家为商店代办点。丁文侠、韩强两家为物流专营店,通过实地调查他们经营物流同外出务工差不多,只是照顾小孩方便些,一个物流点业务量太小,根本无法单独开店经营,也无法支撑一个正常务工人员收入。只有把两个以上物流点结合在一起才能正常经营。

二、目前宿州埇桥农村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宿州埇桥农村物流起步晚(一般经营3-4年)、技术水平低(服务人员文化素质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多数硬件设备跟不上)等。虽然农村物流体系初具规模,物流主体向着多元化发展,但是农村流通产业发展与城市物流特别是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滞后,物流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因交通、天气等原因造成到货有晚点、延迟现象;

(二)货物安全有时难保障,经营商易与被服务对象发生小摩擦;

(三)有些客户反应客户信息安全难保障且收费标准不够透明,易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失信;

(四)部分客户取货态度不好且群众收发件要到亲自店面来,延伸服务群众更加困难;

(五)有些店面基础设施不完善且经营较乱,硬件设施提升不足;

(六)由于农村物流收发点多为集体经营模式,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三、几点建议

(一)交管部门能否像农产品一样开通绿色通道,以加快货物流转速度;

(二)为保障货物安全,在装卸环节加大设备技术投入;

(三)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物流业的监管力度,合理制定措施依法依规管理,减免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发生;

(四)整治服务环境,成立专项整治监督检查专门组织,提升安全服务标准,加快服务水平向村到户延伸;

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篇5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业生产结构 农业科技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182-02

随着国家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给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创造了良好条件。农业机械化实施水平的提高,对当前农业生产效率的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但是在目前农村现阶段里,农业机械化实际实施的水平与农民对先进农业机械的迫切需要和希望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同时农业生产从从前的单方面作业向多功能作业结构的转型,对农业机械化的实施,都带来相应的影响。

我县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渭北黄土高原的南缘,全县总面积1018平方公里,人口46万,其中农业人口38万,耕地总面积85.6万亩。目前礼泉农业机械总动力27.6万千瓦,亩均农机总动力0.03千瓦。大中型拖拉机268台,联合收割机39台,农用三轮车23418台,配套农机具1241台,果园微耕机11560台。农机服务作业总量23820亩,综合作业机械化水平85%以上。本文根据我县农村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现状和发展过程,对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做一点探讨。

一、现阶段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和地位

农业机械化是增强农业生产力的必然选择,是农业生产力构成的主要部分。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和根本标志就是农业机械化,是加强农民收入的主要手段。农村机械化对于农村劳动力的恢复、转移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特色农业增加产量提升品质有着明显的效果,在促进农业经营产业化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调整农村和农业经济构架上的最有利支撑。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农村的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有利途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只可以改善劳动的条件,减轻劳动的强度,还可以促进农民生活生产水平的提高。所以说农业机械化是要建设新社会主义农村的必经之路。

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生产的主要装备,如果说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能有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农业机械化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农业劳动的生产力。(二)农业机械化在实现农业科学的发展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农业科学的内涵在农村和农业中的具体表现是农民的收入增长,农业的生产条件加以改善,实现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集体发展,城市和农村差别、工人和农民的差别逐渐缩小,实现集体发展,共同富裕。而这一切的所要实现的基础一定要是农村的生产力加速发展,还有农业的生产率快速的提高。(三)节约型农业的基础就是农业机械化,想要发展节约型农业,关键就在于农业机械化。在现在,农业机械化的大幅使用,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这样就会大幅的减少畜力和人力的使用,大量农业机械的使用,就可以实现农业上的节能、节地和节水,也会减少化肥、种子、农药的用量,将提高利用率,达到促进节约型农业的发展目的。

二、目前限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农业机械化代表着先进的现代农业主要生产力,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和重要内容。我国现在是由从传统形式的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阶段性时期,农业机械化也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因素,与现代农业的进程息息相关。要发展现代农业的话,农业机械化是主要的物质基础,要想发展呈现代农业,一定要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但目前仍旧存在问题。

1. 农民纯收入的缓慢增长

现在,农民的人均收入虽然有所增长,但相对于机械设备的价格还有较大的差距,农民不能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农业相关的机械设备。从长远上来看,农业机械化发展必然会提高农业生产上的效益,能增加农民收入。但是如果农民收入一直处于较低的情况之下,农业机械化的最根本问题就无法解决,无法在先期投入,是限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2. 耕地面积较小

现在虽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开来,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按照现在人口平均的分配方法,也让农民的耕地过于零散,使得现代化使用机械进行耕作的方式很难得到推广,所以使很多地区还存在着最原始的耕作方式,使农民在农业劳动生产力的难以得到提高,也无法让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有限的利用,同时也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 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农业机械化在农村的劳动力稀缺时,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所以农村所剩余的劳动力必须要将其转移到其他产业,这也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基本条件。但是现在我国的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依然在大量存在,必然会影响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推广。

4. 农机的社会服务和农民的教育程度较低

农机的维修、供应和技术服务还有其他的服务,是农业机械化不能缺少的条件。而现在,我国一直都没有一个完善的服务制度和体系,农机的社会服务水平不够,使得农机的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无法正常对接,以至于机械的成本增加,还阻碍了农机的使用及推广。另外还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然需要大量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但是在我国,农村的劳动力受到的教育程度过低,也制约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三、未来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措施

1. 加强推广农机技术和教育的工作

强化农机的推广可以加速农业机械科技的成果转化,可以加强农业机械和其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决定性作用。在农业的生产中使用大量的农业机械技术也能加速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度。农机的教育培训可以通过示范试验,让农民和农业的生产组织了解到科技的作用,使其转变老旧的传统心态和观念,自觉增强使用科技的意识,自发改变其生产行动,在有通过农机的教育培训可以增加农民和农机使用者关于农机的专业知识、法规知识和安全知识,还能增强其使用技能的能力,能在实践生产中,逐渐了解及使用多种农业机械化的科技成果还有熟练的应用各种农机技术和设备。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不断加强,机械不断的改良和增加,农业现代化的普及推进使得现代化技术型农业会越来越依靠先进的农机和农机技术,所以加强农村的农机技术和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2. 要全面发展农机的社会服务

要组建以农机作业的服务为核心的合作社,完善其运行机制,以探索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要促进农业机械的服务合作的组织发展,使农业生产者共同使用农机,要提高农机的使用率。要创新农机的新服务方法,积极的发展承包、接受订单这些服务方式。加强农机的销售管理,发展农机的经营,加强完善农机的销售网络。加强信息建设,要建立全国的农机信息网络,建设农机的信息平台,提高信息化的服务水平。

结语

就以上几点说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已经涉及到了多方面领域,要农民、企业和政府着三个方面要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实现现代化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篇6

关键词:产业集聚;农村;就业;伊宁县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6-0040-03

由于农村就业能力较弱,极大制约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化。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产业集聚对于有效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城乡统筹具有重要意义。伊宁县从实际出发,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劳动力脱离土地向二、三产业转移,有效增加了农民劳务收入。

一、伊宁县基本概况

伊宁县位于伊犁河谷中部,属于温带半荒漠气候,冬春温暖湿润,夏秋干燥较热,昼夜温差明显,年平均气温9.3摄氏度,年降水量200mm,全年日照时数2 800~3 000小时左右;无霜期160~175天。县境东西距最长116公里,南北距最宽95公里,总面积6 152.55平方公里。

伊宁县县乡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方便,国道218线和省道220线横穿辖区全境,“精伊霍”铁路也贯穿全境。有利于产业发展及农村劳动力转移。

二、伊宁县农村就业现状和特点

(一)伊宁县农村就业现状

伊宁县是全疆人口大县、农业大县。2011年,县辖总人口41.7万人,少数民族占85%。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8.41万人,创收4.4亿元,其中长期转移3.07万人(6个月以上),带动全县农村人口33.2万人均创收1 325.8元,人均增收356.8元。农村总户数7.1万户,人口约33.2万人,农村劳动力18.5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8.5万人。由于地处偏远,人多地少,信息闭塞,大量劳动力沉淀在农村,农牧民增收致富任务艰巨。

(二)伊宁县农村就业特点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如下七大特点:

一是从转移人数看,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伊宁县分别转移农村劳动8.1万人、8.3万人和8.41万人。从总量来看,变化不大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劳动力转移队伍相对较为稳定。

二是从转移渠道看,无序外出偏多。据统计,伊宁县每年有6 000名农民工通过劳动部门进行培训,占当年转移劳动力总数的1%左右。截至2011年,全年累计完成劳动力转移有组织转移3.54万人。

三是从年龄结构看,2011年,转移劳动力中年龄在27~37岁、38~48岁两个阶段的人员比例均在30%左右,说明伊宁县转移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青壮年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较高于其他劳动力,他们能够从事体力劳动,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较强,可以适应不断改变的外部环境,因此成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如下页表1所示)。

四是从文化程度看,2011年,转移劳动力的学历主要集中在初中阶段,约占50%,转移劳动力学历较低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目前农村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部分劳动力具有初中文化水平;二是高中及以上学历的转移劳动力由于其文化程度较高,大部分都已进入城镇工作,因此,转移的劳动中这部分人较少(如表2所示)。

三、伊宁县农村就业转移经验及做法

(一)抓好组织领导、政策落实、资金配套三大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一方面伊宁县组织乡村干部走村入户与群众算经济账、收入账,让群众认识到外出打工是快速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以村为单位,通过召开座谈会、播放宣传片、播出用工信息、以播放在外出务工场景专题片等形式,对村干部、农村党员、“三老”人员、宗教人士、农牧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引导群众克服畏难情绪,解决“不敢出去”的问题。

加大投入,加强资金保障。伊宁县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资金保障,2005年以来,县财政累计投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经费、转移就业专项资金、劳动力创业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经费等1 206万元。

(二)加强培训,提高劳动力技能,促进劳动力转移

一是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充分利用培训中心、各类职业中学、技校、远程培训等培训力量,以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强化职业培训,全面推进农民工由“体能型”转变为“技能型”。

二是大力推行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2+1、3+2”学习培训模式,促使新增劳动力有外出务工的一技之长,积极拓展高层次技术人才培训,每年至少为伊宁县培训并转移就业800名较高层次的技术人才。

三是坚持培训质量与就业效果挂钩,创新管理模式。劳动力培训过程采取开放式模式,一切有资质的培训机构都可在伊宁县开办培训班,极大地增强了伊宁县的培训力量,持职业资格证书人员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工资待遇高于无证人员,有力促进了劳动者主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争取持证上岗的意识,形成了培训过程、职业鉴定、实现就业相互挂钩的良性监督、管理机制,以培训促就业、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提高待遇的社会效应得到良好发挥,这种创业培训与技能培训、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已在全州乃至疆内得到广泛推广。

(三)围绕县域重点发展,实现就地就近转移

一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按照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的思路,把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作为推动伊宁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常抓不懈,努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吸引了40多家大集团、大企业入驻伊宁县,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伊宁县内自治区、自治州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共12家,其中自治区级龙头企业7家,自治州级龙头企业5家。

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近几年来,伊宁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推进粮食、畜牧、林果、蔬菜四大基地建设,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是大力组织发动农牧民积极参与县内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1年县政府出台新的扶持政策,批准经过培训拿到职业资格证的农牧民可以组成施工队、挂靠有资质的公司进行创业,进一步提高了就业机率。

(四)加大中介组织的培养

加强劳务经纪人队伍和中介组织建设。鼓励农村能人、外出务工和经商人员从事劳务输出中介工作,大张旗鼓地对劳务经纪人进行表彰奖励,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全县劳务经纪人由2004年的70人发展到目前的1 323人,成为带动劳动力转移的一支重要力量;扶持组建10家劳务派遣公司,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市场化。通过经纪人带动和劳务派遣公司劳务输出量占到转移总量的60%以上,在岗位开发,劳务派遣、转移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伊宁县是全疆的农业大县,农村劳动力问题相对突出,通过积极发展经济,以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为基础,加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形成“创业培训与技能培训,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的转移模式,使伊宁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其他县市借鉴。

参考文献:

[1] 蒋翠.基于产业集聚的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 伊宁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试点情况报告[R].伊宁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11.

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篇7

 

论文内容摘要:农村零售业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不断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提高对发展农村零售业的认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增加农民收入、制定科学的农村零售业发展规划、创新农村零售业态、规范农村零售市场秩序等措施,对于确保农村零售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的1982~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下发了五个一号文件,着重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但从1987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关注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农村经济发展则相对滞后。2004年,我国粮食缺口达3750万吨,一些地区粮食供应出现紧张局面,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城乡经济发展失衡,“三农”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从2004年开始,重新将一号文件回归“三农”,其主题是促进农民增收,2005年一号文件制定了包括取消农业税在内的一系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和举措,2006年一号文件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一号文件强调发展现代农业,2008年一号文件的主题是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多年来,中央发了十个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说明“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特别与农村零售市场体系建设密不可分。国务院、国家商务部还为此颁布了专门的文件,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57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商务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商务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并通过“双百市场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和农村零售市场体系建设,使农村零售市场体系呈现出新的特点。 

 

农村零售业的新特点 

 

(一)农村零售市场规模得到跨越式发展 

2006年我国县及县城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867亿元,比2005年增长12.6%,是2000年的1.66倍。2007年安徽省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2403.7亿元,比2006年增长18.4%,其中农村市场实现1078.7亿元,比2006年增长16.9%。 

(二)农村零售市场繁荣、日用消费品市场丰富 

2008年春节,安徽省枞阳县虽然遭受50年不遇的冰雪灾害袭击,交通严重受阻,但横埠、会宫、官桥等乡镇零售市场仍然活跃,数量众多的小型超市、便利店、夫妻店、小摊贩商品琳琅满目,货源充足,日用消费品应有尽有。农民在雪灾的环境里过春节没有遇到“买难”的尴尬。 

(三)初步形成农村消费品零售市场网络 

一是城市名店向农村延伸,如江苏“苏果”连锁超市公司2006年有网店1508家,其中县和县以下的乡镇店879家,占网点总数的58%。2005年销售额181.2亿元,其中县及县以下店95亿元,占销售额52%。在1508个门店中,县级店274个,乡级店469个,村级店136个。二是2005年3月,商务部下发了《关于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的通知》,正式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争取三年内使标准化农家店覆盖全国50%行政村和70%乡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当年全国1150家流通企业在777个县市进行了试点,新建和改造农家店7.1万个。安徽省繁昌县于2005年7月全面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到2007年底共新建、扩建或改造乡村农家店237个,总营业面积近2万平方米,覆盖了全县6镇90%以上的行政村,受惠农民达10万多人。同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连锁店基本达到了标准化、规范化要求,起到了引导性、示范性作用。三是原有的农村零售网点自愿加盟连锁,逐步提升、改造规范。安徽徽商集团红府超市农村加盟店30余家,把地熟人熟的本地资源与城市商品流通综合优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四是原本存在的数量众多的夫妻店、农家店、小摊点。这些网点共同形成了农村零售市场网络。 

(四)民营企业成为农村零售市场主体 

近年来,县及县以下零售商业通过招商引资、民间资本进入、合作经营、股份制改造等办法,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通过收购、兼并、转产、破产和解体等方式,基本完成了国有零售商业企业改革任务,使其退出零售商品流通领域。2006年底,安徽寿县共有商贸流通企业经营网点15600多户,从业人员3.6 万人,营业面积40多万平方米,其中民营企业经营网点及从业人员分别占95%以上。该县商贸流通业出现了独资、合资和股份合作等多成份、多形式、多业态、多元化、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农村零售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消费品销售额比重与城市相比表现为持续下降,增速减缓 

据有关统计,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但县及县以下地区实现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占全国的7%,即使加上县城的销售也不到40%。从发展速度上来看,“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64%、58.7%、50.6%、48%和34.3%。2006年,我国乡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56.1%,但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5%。2001年至2006年,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分别为:11.5%、14.6%、10.3%、14.7%、13.6%和14.3%。而同期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只为7.7%、6.9%、6.9%、10.6%、11.5%和12.6%;2001年至2005年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业新增幅则为:7.3%、7.4%、6.3%、10.7%和10.8%。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持续下降,增速减缓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低。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的三分之一。剔除农村区域性发展差距、贫富差距和统计偏差等因素,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更加偏低,有的甚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零售业的发展。 

(二)零售商品档次偏低,部分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 

由于受零售商经营条件限制和农民购物的廉价偏好,农村零售业经营的商品虽然品种多样,但多属于低档次的日用消费品,且不同商家经营品种雷同,中、高档次商品极少。笔者调查安徽枞阳县横埠、会宫、官桥镇白酒市场,很难找到茅台、五粮液、水井坊等高档白酒,中档次的白酒也不多。鞋帽服装商品也是如此,家用电器更不用说。实际上,农民消费水平在总体上比较低的情况下,也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办实业挣了不少钱回家过年的,他们受到城市消费潮流的影响,希望得到中、高档次的消费品而不能从零售市场得到满足。 

(三)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水平低 

农村零售业从业人员多数为当地城镇居民和农民,他们缺乏经商所必备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对于顾客的心理、顾客的需求、顾客的价值一概不知,习惯于在传统的一手钱一手货的交易行为中,赚取必要的利润,不可能为顾客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零售商业的社会功能、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无法实现。 

(四)市场秩序混乱,政府疏于管理 

农村零售网点缺乏规划,乡镇一级的零售网点普遍存在“小、散、乱、差”现象;商品陈列不规范,商家经营的商品随便堆砌;卫生条件差,即使春节期间,许多商品也是灰尘满面;副食品经营缺乏卫生保障,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卫生安全问题;假冒伪劣商品较多,如假酒、假烟、假名牌随时遇到,甚至出现假农药。安徽省繁昌县平铺镇某农民曾两次购买假农药和劣质化肥,导致庄稼严重欠收。 

(五)农村零售业态传统,规模小且组织化程度低 

在我国农村零售业长期以来由农村供销社和国营商业系统掌控,然而伴随着商业体制改革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供销社和国营商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个体户经营为主的夫妻店、杂货店、农家店,虽然在有些农村地区,特别是城镇化水平发展较高的地方,也出现了超市、连锁店及专卖店等业态,但它们短时间内还不能主宰农村零售业,“主角”仍然是小型、分散、众多、互不协作、网络残缺、零散度高达90%以上的以个体经营为主的零售业态。这种零售业态在方便农民购买的同时,造成农村零售业在竞争上能力薄弱,在发展上自生自灭,在布局上散乱无序,在进货上渠道单一,在经营上方式落后,在管理上缺乏科学,其自身的局限性和致命弱点决定了农村零售业根本满足不了农村消费者对商品质优价廉的最基本要求,更不能满足我国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 

发展农村零售业的必要性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所指出的,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连锁化“农家店”。发展零售业,构建现代新型的零售业体系是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健全农村市场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引导和满足农民消费需求 

农业、农村的发展既依赖于生产,也依赖于消费。长期以来,农民的消费集中于建房和子女教育。对于生活性消费一直处于极其保守的状态,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功能始终不能发挥。发展农村零售业,对于拓宽农民消费领域和范围,引导农民更新消费观念,调整消费结构,积极、合理、健康消费,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促进农村文明进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农村的消费需求是不断发展的。“十一五”期间,农民人均收入如果在2005年3255元的基础上继续按照5%的速度增长,将达到4154元,由此产生的农村消费需求约2.2万亿元,农村的市场总规模还将继续扩大。只有发展农村零售业,适时提供与农民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相吻合的高中低档配套、结构合理、价廉物美的商品,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民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三)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永恒主题,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离不开农村零售业的发展。农村零售业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和物质条件;发展农村零售业必然发展农家店,可以吸纳很多农民就业,实现一部分农民由农转商,从而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严重的就业形势,又使其经商致富;发展农村零售业能够加速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促进农业的现代化,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发展农村零售业能够带动运输业、制造加工业、包装业等行业的综合发展,不仅解决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大量农民失业问题,也为他们提供较为可观的收入。同时,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使一部分土地资源被转让给其他农民,推进农村有限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四)增加县及乡镇财政收入 

目前我国县及县以下财政收入有限,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难以满足基本运行的需要。拖欠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现象比较严重,更谈不上农业的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和财政资金反哺农业了。增加县及乡镇的财政收入是目前大多数县及乡镇面临的课题。发展农村零售业,不仅可以从其经营本身扩大税源、增加财政收入,而且零售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包括农业在内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税收和财政收入,进而解决“三农”问题。正因为如此,零售业、流通业是先导性产业。 

 

发展农村零售业的策略 

 

(一)提高认识 

发展农村零售业必须解决农村各级干部客观存在的重工轻商观念,充分认识农村零售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吸纳就业、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形式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具有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农村零售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举措,从而把零售业作为先导产业,从战略高度加以重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促进零售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增加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富民强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还是发展农村零售业的重要基础。农村零售业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质量等都取决于农民收入的高低。一个经济落后、农民收入低下的农村不可能有繁荣的零售业。因此,农村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认真研究本乡(镇)村经济条件和面临的环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增产增收。目前,农民增产增收除了国家创造支农惠农环境,给予更多的支农惠农政策外,最重要的就是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城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实行科学种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 

(三)制定规划 

做好农村零售网点规划,是引导和促进农村零售网点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建立并完善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农村零售网点体系,加强农村零售商业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优化商业布局,有效配置资源,增强商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农村商业发展差别化经营的重要条件。农村零售网点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总体布局要求,遵循以人为本、远近结合、协调发展、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改造与新建统筹、大中小型网点并存发展和技术进步原则,形成以县城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零售业网点体系,使零售业网点建设有助于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构建,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助于农民方便、快捷、安全购买,有助于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四)业态创新 

零售业态创新是发展农村零售业当务之急。农村零售业态发展和创新的重点在于发展连锁店。中心城市的大型超市、百货公司向县城及乡镇延伸,建立县级和镇级大型超市或百货店,以在县镇形成零售业示范效应;针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消费水平,通过新建、改造、加盟等多种形式建设连锁廉价商店、连锁邮购店、连锁仓储商店和量贩店、连锁超市、连锁专业商店、连锁便利店、连锁折扣店和百货店;继续有效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形成一批科学、现代、规范、经济、方便的零售店特别是连锁店,以在农村零售店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通过发展连锁店,发挥连锁企业的统一化、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便民化优势,建立营销网络,统一进货渠道,规范质量管理,从源头上堵截假冒伪劣商品,保障农民消费安全,满足农民消费需求,推动农村零售业的发展。 

(五)整肃市场 

针对目前农村零售业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农村零售业不同程度存在的“散、乱、差、小”和“农民买廉、商人贩假、监管缺位”的实际状况,目前发展农村零售业最紧要的是整肃零售市场,规范市场秩序。政府有关部门要特别重视净化零售商主体,适度提高进入零售经营的门槛,把无经营条件的人拒之经商门外。要借助执法机关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尤其是工商执法部门、价格监管部门、商品质量监管部门和卫生监管部门要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不诚信行为,严格杜绝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农村市场,确保农民消费安全和农村零售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单丹,庞毅.中国农村零售业的发展与农村流通体系建设[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2.王明东.新农村建设中连锁零售企业转型[j].商业时代,2007(26) 

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篇8

论文内容摘要:农村零售业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不断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提高对发展农村零售业的认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增加农民收入、制定科学的农村零售业发展规划、创新农村零售业态、规范农村零售市场秩序等措施,对于确保农村零售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的1982~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下发了五个一号文件,着重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但从1987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关注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农村经济发展则相对滞后。2004年,我国粮食缺口达3750万吨,一些地区粮食供应出现紧张局面,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城乡经济发展失衡,“三农”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从2004年开始,重新将一号文件回归“三农”,其主题是促进农民增收,2005年一号文件制定了包括取消农业税在内的一系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和举措,2006年一号文件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一号文件强调发展现代农业,2008年一号文件的主题是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多年来,中央发了十个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说明“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特别与农村零售市场体系建设密不可分。国务院、国家商务部还为此颁布了专门的文件,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004]57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商务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商务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并通过“双百市场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和农村零售市场体系建设,使农村零售市场体系呈现出新的特点。

农村零售业的新特点

(一)农村零售市场规模得到跨越式发展

2006年我国县及县城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867亿元,比2005年增长12.6%,是2000年的1.66倍。2007年安徽省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2403.7亿元,比2006年增长18.4%,其中农村市场实现1078.7亿元,比2006年增长16.9%。

(二)农村零售市场繁荣、日用消费品市场丰富

2008年春节,安徽省枞阳县虽然遭受50年不遇的冰雪灾害袭击,交通严重受阻,但横埠、会宫、官桥等乡镇零售市场仍然活跃,数量众多的小型超市、便利店、夫妻店、小摊贩商品琳琅满目,货源充足,日用消费品应有尽有。农民在雪灾的环境里过春节没有遇到“买难”的尴尬。

(三)初步形成农村消费品零售市场网络

一是城市名店向农村延伸,如江苏“苏果”连锁超市公司2006年有网店1508家,其中县和县以下的乡镇店879家,占网点总数的58%。2005年销售额181.2亿元,其中县及县以下店95亿元,占销售额52%。在1508个门店中,县级店274个,乡级店469个,村级店136个。二是2005年3月,商务部下发了《关于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的通知》,正式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争取三年内使标准化农家店覆盖全国50%行政村和70%乡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当年全国1150家流通企业在777个县市进行了试点,新建和改造农家店7.1万个。安徽省繁昌县于2005年7月全面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到2007年底共新建、扩建或改造乡村农家店237个,总营业面积近2万平方米,覆盖了全县6镇90%以上的行政村,受惠农民达10万多人。同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连锁店基本达到了标准化、规范化要求,起到了引导性、示范性作用。三是原有的农村零售网点自愿加盟连锁,逐步提升、改造规范。安徽徽商集团红府超市农村加盟店30余家,把地熟人熟的本地资源与城市商品流通综合优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四是原本存在的数量众多的夫妻店、农家店、小摊点。这些网点共同形成了农村零售市场网络。

(四)民营企业成为农村零售市场主体

近年来,县及县以下零售商业通过招商引资、民间资本进入、合作经营、股份制改造等办法,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通过收购、兼并、转产、破产和解体等方式,基本完成了国有零售商业企业改革任务,使其退出零售商品流通领域。2006年底,安徽寿县共有商贸流通企业经营网点15600多户,从业人员3.6 万人,营业面积40多万平方米,其中民营企业经营网点及从业人员分别占95%以上。该县商贸流通业出现了独资、合资和股份合作等多成份、多形式、多业态、多元化、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农村零售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消费品销售额比重与城市相比表现为持续下降,增速减缓

据有关统计,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但县及县以下地区实现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占全国的7%,即使加上县城的销售也不到40%。从发展速度上来看,“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64%、58.7%、50.6%、48%和34.3%。2006年,我国乡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56.1%,但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5%。2001年至2006年,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分别为:11.5%、14.6%、10.3%、14.7%、13.6%和14.3%。而同期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只为7.7%、6.9%、6.9%、10.6%、11.5%和12.6%;2001年至2005年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业新增幅则为:7.3%、7.4%、6.3%、10.7%和10.8%。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持续下降,增速减缓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低。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的三分之一。剔除农村区域性发展差距、贫富差距和统计偏差等因素,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更加偏低,有的甚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零售业的发展。

(二)零售商品档次偏低,部分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

由于受零售商经营条件限制和农民购物的廉价偏好,农村零售业经营的商品虽然品种多样,但多属于低档次的日用消费品,且不同商家经营品种雷同,中、高档次商品极少。笔者调查安徽枞阳县横埠、会宫、官桥镇白酒市场,很难找到茅台、五粮液、水井坊等高档白酒,中档次的白酒也不多。鞋帽服装商品也是如此,家用电器更不用说。实际上,农民消费水平在总体上比较低的情况下,也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办实业挣了不少钱回家过年的,他们受到城市消费潮流的影响,希望得到中、高档次的消费品而不能从零售市场得到满足。

(三)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水平低

农村零售业从业人员多数为当地城镇居民和农民,他们缺乏经商所必备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对于顾客的心理、顾客的需求、顾客的价值一概不知,习惯于在传统的一手钱一手货的交易行为中,赚取必要的利润,不可能为顾客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零售商业的社会功能、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无法实现。

(四)市场秩序混乱,政府疏于管理

农村零售网点缺乏规划,乡镇一级的零售网点普遍存在“小、散、乱、差”现象;商品陈列不规范,商家经营的商品随便堆砌;卫生条件差,即使春节期间,许多商品也是灰尘满面;副食品经营缺乏卫生保障,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卫生安全问题;假冒伪劣商品较多,如假酒、假烟、假名牌随时遇到,甚至出现假农药。安徽省繁昌县平铺镇某农民曾两次购买假农药和劣质化肥,导致庄稼严重欠收。

(五)农村零售业态传统,规模小且组织化程度低

在我国农村零售业长期以来由农村供销社和国营商业系统掌控,然而伴随着商业体制改革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供销社和国营商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个体户经营为主的夫妻店、杂货店、农家店,虽然在有些农村地区,特别是城镇化水平发展较高的地方,也出现了超市、连锁店及专卖店等业态,但它们短时间内还不能主宰农村零售业,“主角”仍然是小型、分散、众多、互不协作、网络残缺、零散度高达90%以上的以个体经营为主的零售业态。这种零售业态在方便农民购买的同时,造成农村零售业在竞争上能力薄弱,在发展上自生自灭,在布局上散乱无序,在进货上渠道单一,在经营上方式落后,在管理上缺乏科学,其自身的局限性和致命弱点决定了农村零售业根本满足不了农村消费者对商品质优价廉的最基本要求,更不能满足我国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

发展农村零售业的必要性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所指出的,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连锁化“农家店”。发展零售业,构建现代新型的零售业体系是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健全农村市场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引导和满足农民消费需求

农业、农村的发展既依赖于生产,也依赖于消费。长期以来,农民的消费集中于建房和子女教育。对于生活性消费一直处于极其保守的状态,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功能始终不能发挥。发展农村零售业,对于拓宽农民消费领域和范围,引导农民更新消费观念,调整消费结构,积极、合理、健康消费,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促进农村文明进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农村的消费需求是不断发展的。“十一五”期间,农民人均收入如果在2005年3255元的基础上继续按照5%的速度增长,将达到4154元,由此产生的农村消费需求约2.2万亿元,农村的市场总规模还将继续扩大。只有发展农村零售业,适时提供与农民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相吻合的高中低档配套、结构合理、价廉物美的商品,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民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三)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永恒主题,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离不开农村零售业的发展。农村零售业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和物质条件;发展农村零售业必然发展农家店,可以吸纳很多农民就业,实现一部分农民由农转商,从而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严重的就业形势,又使其经商致富;发展农村零售业能够加速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促进农业的现代化,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发展农村零售业能够带动运输业、制造加工业、包装业等行业的综合发展,不仅解决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大量农民失业问题,也为他们提供较为可观的收入。同时,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使一部分土地资源被转让给其他农民,推进农村有限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四)增加县及乡镇财政收入

目前我国县及县以下财政收入有限,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难以满足基本运行的需要。拖欠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现象比较严重,更谈不上农业的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和财政资金反哺农业了。增加县及乡镇的财政收入是目前大多数县及乡镇面临的课题。发展农村零售业,不仅可以从其经营本身扩大税源、增加财政收入,而且零售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包括农业在内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税收和财政收入,进而解决“三农”问题。正因为如此,零售业、流通业是先导性产业。

发展农村零售业的策略

(一)提高认识

发展农村零售业必须解决农村各级干部客观存在的重工轻商观念,充分认识农村零售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吸纳就业、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形式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具有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农村零售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举措,从而把零售业作为先导产业,从战略高度加以重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促进零售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增加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富民强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还是发展农村零售业的重要基础。农村零售业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质量等都取决于农民收入的高低。一个经济落后、农民收入低下的农村不可能有繁荣的零售业。因此,农村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认真研究本乡(镇)村经济条件和面临的环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增产增收。目前,农民增产增收除了国家创造支农惠农环境,给予更多的支农惠农政策外,最重要的就是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城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实行科学种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

(三)制定规划

做好农村零售网点规划,是引导和促进农村零售网点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建立并完善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农村零售网点体系,加强农村零售商业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优化商业布局,有效配置资源,增强商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农村商业发展差别化经营的重要条件。农村零售网点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总体布局要求,遵循以人为本、远近结合、协调发展、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改造与新建统筹、大中小型网点并存发展和技术进步原则,形成以县城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零售业网点体系,使零售业网点建设有助于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构建,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助于农民方便、快捷、安全购买,有助于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四)业态创新

零售业态创新是发展农村零售业当务之急。农村零售业态发展和创新的重点在于发展连锁店。中心城市的大型超市、百货公司向县城及乡镇延伸,建立县级和镇级大型超市或百货店,以在县镇形成零售业示范效应;针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消费水平,通过新建、改造、加盟等多种形式建设连锁廉价商店、连锁邮购店、连锁仓储商店和量贩店、连锁超市、连锁专业商店、连锁便利店、连锁折扣店和百货店;继续有效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形成一批科学、现代、规范、经济、方便的零售店特别是连锁店,以在农村零售店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通过发展连锁店,发挥连锁企业的统一化、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便民化优势,建立营销网络,统一进货渠道,规范质量管理,从源头上堵截假冒伪劣商品,保障农民消费安全,满足农民消费需求,推动农村零售业的发展。

(五)整肃市场

针对目前农村零售业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农村零售业不同程度存在的“散、乱、差、小”和“农民买廉、商人贩假、监管缺位”的实际状况,目前发展农村零售业最紧要的是整肃零售市场,规范市场秩序。政府有关部门要特别重视净化零售商主体,适度提高进入零售经营的门槛,把无经营条件的人拒之经商门外。要借助执法机关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尤其是工商执法部门、价格监管部门、商品质量监管部门和卫生监管部门要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不诚信行为,严格杜绝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农村市场,确保农民消费安全和农村零售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单丹,庞毅.中国农村零售业的发展与农村流通体系建设[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2.王明东.新农村建设中连锁零售企业转型[j].商业时代,2007(2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