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农机技术指导8篇

时间:2023-09-25 11:18:42

农机技术指导

农机技术指导篇1

关键词:乡镇农机技术;普及;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资,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这不仅提高了农民实施农业现代机械化的积极性,也为农机技术的推广奠定了基础。在条件允许的地区,一些与农机站或合作社联合的大型农机合作联合体不断涌现,为农民发展现代化农业提供了大型机械化农机具,给农机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但也为农民掌握农机技术提出了相应要求。农机技术的广泛普及就是要把新型的农机技术的使用与农业实践相结合,指导农民使用先进的机械化进行科技农业的发展,将农机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以最易被农民接受的方式进行广泛传播,是农机技术普及的首要问题。

1 目前乡镇农机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目前,对基层进行农机技术的推广,由于受到各个方面的限制因素很难做到整体普及,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技术的推广运用。

1.1 农机技术普及需要政府大力支持

在乡镇农机技术的普及中,推广重视程度仍然不够,一些地方由于种种原因,政府的投资力度也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农机技术的推广使用,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机推广技术却没有持续跟进。

1.2 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加强

农机站技术推广人员培训与交流学习的机会少,而且随机抽调的情况也比较频繁,造成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指导工作严重受阻,影响了农机技术的广泛普及。

1.3 需要有利的政策进行鼓励发展

乡镇农机技术普及是一项培养现代化农民的技术措施,是农业实施现代化的必要手段,需要相应优惠的技术政策来鼓励农民进行尝试,如设立农机购买免税政策等,目前这样的政策实施远远不够。

1.4 需要编制适宜当地生产的技术教材

随着国家对农机技术的不断重视,一些相关的农机技术指导书也运用而生,但由于受地方条件的限制,指导书地方适用有一定的差距,需要编制相关地域性强的技术指导书籍。

2 乡镇农机技术普及对策

2.1 进行网络传播可加快农机技术的普及

农机站应该在政府的统一指导下,建立健全相应的农机技术网络体系,网络信息的传播比较快,有利于农机技术快速普及。这样也可以对适应于当地新的农机具进行技术宣传和推广。基层农机站的这种桥梁作用,是建立在农机技术人员对会使用网络的农民进行指导为前提的,基层农机技术人员要深入农村,对种植大户进行农机技术专业指导,使农民了解到农业现代机械化的先进性,这也是进行农机技术宣传的主要途径。

2.2 加大农机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要充分利用媒介对农机技术进行大力宣传,如借助电视新闻、报纸、集会、农机具专场宣传会等形式对农机技术进行有效的宣传,使农民对相关农机技术产生兴趣,并有购买与使用的热情,这样才能改善适应当地条件的农业机械化的运用,增加适用于乡镇农机的装备数量。另外,还要依照当地农机技术推广要求,有针对性的对农机技术管理与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加强,随着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不断加强,不仅能够给农民提供推广农机的使用与管理技术,而且还能够针对农机故障提供修理技术,使农民在使用农机时方便易懂、技术熟练,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持,也是国家开展现代化农业和机械自动化农业的必要手段。

2.3 提高农机技术管理水平,强化服务指导

要不断加强乡镇农机站的技术管理水平,需要对农机站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并参加相应的技术考察与交流活动。只有提高基层农机站的管理水平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准,才能更好地为农机技术普及提供相应技术服务,对适合当地的农机技术进行宣传推广,科学指导农业,编制农机技术使用书籍,围绕新型农机具进行信息宣传与技术指导等,能够服务农民,并促进乡镇农机技术的快速普及与良好发展。

2.4 加强农机技术普及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不断加强农机技术普及工作人员自身的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机技术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只有不断提高农机普及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才能为农机技术普及工作,农民技术需要等相关工作进行积极指导,能够规划近期工作与长远普及工作的实施。农机技术人员通过不断学习农机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乡镇农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并掌握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科学技术方法,这样才能够真正把自己掌握到的知识与探索到的经验传播给农民,以此来促进乡镇农机技术的普及。

2.5 编写地方农机技术指导书

目前,一些关于农机技术的指导书还不适用于该地区对农机技术推广的要求。因此,编写适用于当地农机技术要求的指导书,对农机技术的指导有具有重要的意义,编写内容要适应当地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能够切实适合当地基层农业技术的发展,利用农机技术的推广。

3 结语

在政府的统一指导下,乡镇农机站不断加强农机技术的宣传普及工作,是我国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必要手段。要通过不同的媒介与网络系统加大宣传的力度,加强技术管理水平和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还要编制适用于指导当地农机技术的教材,只有不断改变农机技术广泛普及的策略,才能快速普及农机技术,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繁荣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杨立才,陈鹏宇,等.湖北省农机推广基本现状及对策浅析[J].湖北农机化,2010(5).

农机技术指导篇2

 ***府区2013年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省市农机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13]38号)和《山东省农业厅、海洋与渔业厅、财政厅关于印发2013年山东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农财字[2013]67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认真拟定实施方案,及早动员布署,通过合理设置机构、建立基层农机推广体系管理制度、培育科技示范户、建设农机科技示范基地、全面开展基层农机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等各项工作,有序地推进了我区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全面完成了目标任务。为提高项目绩效,切实推动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政策落实到位,***府区农机局成立了由分管局长任组长,相关股室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自评考核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现场察看、走访群众等方式,对照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落实延伸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对项目实施展开逐项自评,综合得分94分。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 全面完成项目任务

(一)遴选、评定了主导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根据全区种植发展规划和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实际,确定小麦、玉米、花生为我区主导产业。

(二)组建了专家组。***府区农机局根据我区产业发展需求,选聘理论水平较高、专业特长明显、推广经验丰富的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农机推广技术项目技术指导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在统筹协调安排的基础上,分工负责,制定全区农机推广计划,相关产业技术实施方案,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编制技术操作规程和技术明白纸;指导农机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培训技术员,指导其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三)确定了技术指导员。按照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1:2的比例,公开选聘确定为项目服务的技术指导员2个。选聘的技术指导员,具有较高的农村政策理论水平和农机技术水平,熟悉农机技术推广方式方法,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技术指导员确定后,进行公示,签订技术服务责任书,统一颁发聘书。技术指导员实行包社包户制,每个技术指导员负责指导2个示范户,全年入户时间累计不少于60天。

(四)遴选、落实科技示范户。围绕遴选确定的主推技术,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遴选培育一批服务能力较高、管理较规范、示范带动能力较强的农机合作社作为农机科技示范户。2013年培育农机科技示范户4户,每户示范带动10户,共辐射带动40户。农机科技示范户带头使用新技术、新机具,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协助农机技术推广员做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以及信息采集、项目评价等工作。

(五)加强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围绕我区农业和农机化发展需求,按照主推技术为主、多种示范、高规格、严要求、可持续的原则,重点建设一个实验示范基地:闫寺办事处王庙村—小麦、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积极开展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使其真正成为农机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基地、农机技术人员、农机大户科技培训基地。

二、措施到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 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

为确保项目实施,成立由分管农业的副区长任组长,区农机局局长任副组长的区科技入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组织领导、政策研究、综合协调、资金落实和督导检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机局,主要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同时组建农机科技入户工程专家组,全面负责科技入户工程的技术工作,负责实施方案的编制,并组织实施、督导检查、汇总上报相关信息、开展绩效考核、自查自评等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项目任务。

(二)深化基层公益性农机推广体系改革

按照基层农机推广机构主要承担农机技术推广、农机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农机安全操作技术等公益性职能,将公益性职能细化成工作职责,落实到农机技术推广服务站和农机技术人员,实行定岗、定员、定责;完善了机构设置;与区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府区2013年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农机管字[2013]22号)文件,推动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进程、完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工作机制、加强农机人才培训、提升农机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基层农机推广信息管理系统,对基层农机人员进行动态管理。

(三)建立农机推广管理制度

为深化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府区根据项目要求,创新了管理机制,研究、制定了农机技术人员绩效考评制度、基层农机人员培训制度、多元化农机推广制度、资金管理办法、农机试验示范基地管理办法等各项制度,并将相关制度下发。为强化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区农机局与各农机指导员签订了农机推广目标责任书,农机指导员与服务对象(科技示范户)签订了技术指导协议书,将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工作要求、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同时,按照省、市、区2013年度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政策落实延伸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和***府区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绩效考核办法要求,建立健全区农机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农机手三方考评制度,对技术指导员的工作完成情况、满意度和技术水平等进行综合全面评价。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奖惩,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农机人员是否续聘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优秀的技术指导员给予通报表扬并适当进行奖励,对考核成绩较差的给予通报批评、减少补助资金直至取消资格。

(四)加强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培训

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培训是农机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为加强广大农机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更新,***府区采取集中培训和实地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广大农机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基层农机技术人员的培训采取分层次、分批次的方式开展,通过培训,着力解决基层农机技术人员断层和知识更新慢的问题。今年9---10月,举办了4期专业技术培训班。今年12月份,组织20名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参加了山东省农机局组织的专项培训。

利用网络培训学习,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每周至少上网浏览不少于2次。利用“山东农机化网”、“中国农业机械化网”和《山东农机化》杂志等载体,组织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逐步提高其业务能力,同时加强对基层农机管理员和村干部的培训,提高其对农机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通过培训学习,农机技术人员普遍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了解了很多政策法规与新信息,更新和掌握了一定的新技术,提高了业务技能,增强了我区基层农机推广队伍为农服务的能力,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撑。

(五)强化资金监管

根据项目资金管理相关规定和要求,切实加强项目资金使用与监督管理,严格按照资金用途使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单位和个人都没有占用和挪作他用。

(六)强化实施管理

竖立农机试验示范基地标牌、配备技术指导员胸牌、悬挂科技示范户门牌,组织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认真填写了《技术指导员手册》和《科技示范户手册》,做到人手一册。围绕主导产业,编印技术资料,发到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手中,并及时组织培训学习。

(七)强化总结宣传

为了形成建设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良好氛围,***府区在项目实施中,通过会议、科技下乡、信息等多种方式,强化了项目的宣传和动员。2013年9月项目开始运行以来,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分析项目实施中的有关问题。深入基层向农民群众广泛宣传,大大提高了项目的社会影响力。

三、成效显著

(一)农机推广服务渠道畅通无阻

通过项目实施,将农机技术服务体系的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示范带动户有机结合起来,初步建起了“专家+农机技术人员+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畅通了农机服务渠道,农机新技术可以通过这一渠道顺利地进入农户,进入田间地头,直接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二)农机技术服务管理有章可循

项目实施中,将农机服务工作细化分解,目标明确具体,要求规范严格,通过目标化、责任化、制度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农机服务管理水平和效果。

(三)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人员热情高涨

项目一开展,农机技术人员就下乡开展工作、进村入户帮助农户发展生产。农机技术人员有了工作目标和方向,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完全享受到工作成就感,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四)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素质提高

基层农机推广改革与建设项目开展的农机作业技术人员培训,是***府区进年来参训人员最多、培训最系统、培训科技含量最高的一次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区农机推广服务人员的素质。

(五)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得到迅速推广

通过宣传培训,印发技术资料、示范区建设展示及示范户的带动,实现了全区主导产业主推品种、主推技术进村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主导产业共推广优良品种3个,农机新技术的应用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农民对农机推广人员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实现了镇政府、技术指导员、农机手三满意。

(七)未发生任何违法违纪行为

按照项目要求严格实施,项目期间未发生下列情况:一是投诉、曝光、负面报道;二是弄虚作假行为;三是重大违法违规现象。

四、严格按照项目补助标准、用途使用资金

项目总投资20万元,主要用途为:

(一)农机技术推广服务补助8万元

主要用于基层农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的补助(交通、通讯、误餐补助等)5万元;聘请技术专家的补助(差旅、交通、劳务等)1万元;完成农机技术推广重大任务的绩效奖励1万元;技术资料印刷、制度建设及工作考评等管理费1万元。

(二)农机化科技示范补助7万元

主要用于试验示范基地购买燃料,试验示范、作业演示所需的设施装备的租赁费用、试验测试所需的仪器设备等物资,组织作业示范活动等补助4万元;农机科技示范户作业演示补助、试验测试所需的仪器设备补助3万元。

(三)农机技术人员能力建设补助5万元

主要用于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开展继续教育等教材、场地、差旅、食宿、交通等培训费用。

五、存在问题

(一)镇办农机技术服务人员由于实行区镇共管,不少农机推广人员还承担着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精力分散,下乡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时间、次数还不完全符合项目要求。

(二)《示范户手册》和《技术指导员手册》填写有的还不够规范。

(三)信息上报量不足。

六、有关建议

(一)加大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二)增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农机新技术推广顺利。

(四)加大信息报送力度,使农机新技术家喻户晓。

 

 

                        二〇一四年一月十八日

 

 

 

农机技术指导篇3

 ***府区2013年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省市农机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13]38号)和《山东省农业厅、海洋与渔业厅、财政厅关于印发2013年山东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农财字[2013]67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认真拟定实施方案,及早动员布署,通过合理设置机构、建立基层农机推广体系管理制度、培育科技示范户、建设农机科技示范基地、全面开展基层农机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等各项工作,有序地推进了我区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全面完成了目标任务。为提高项目绩效,切实推动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政策落实到位,***府区农机局成立了由分管局长任组长,相关股室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自评考核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现场察看、走访群众等方式,对照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落实延伸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对项目实施展开逐项自评,综合得分94分。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 全面完成项目任务

(一)遴选、评定了主导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根据全区种植发展规划和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实际,确定小麦、玉米、花生为我区主导产业。

(二)组建了专家组。***府区农机局根据我区产业发展需求,选聘理论水平较高、专业特长明显、推广经验丰富的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农机推广技术项目技术指导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在统筹协调安排的基础上,分工负责,制定全区农机推广计划,相关产业技术实施方案,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编制技术操作规程和技术明白纸;指导农机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培训技术员,指导其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三)确定了技术指导员。按照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1:2的比例,公开选聘确定为项目服务的技术指导员2个。选聘的技术指导员,具有较高的农村政策理论水平和农机技术水平,熟悉农机技术推广方式方法,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技术指导员确定后,进行公示,签订技术服务责任书,统一颁发聘书。技术指导员实行包社包户制,每个技术指导员负责指导2个示范户,全年入户时间累计不少于60天。

(四)遴选、落实科技示范户。围绕遴选确定的主推技术,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遴选培育一批服务能力较高、管理较规范、示范带动能力较强的农机合作社作为农机科技示范户。2013年培育农机科技示范户4户,每户示范带动10户,共辐射带动40户。农机科技示范户带头使用新技术、新机具,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协助农机技术推广员做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以及信息采集、项目评价等工作。

(五)加强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围绕我区农业和农机化发展需求,按照主推技术为主、多种示范、高规格、严要求、可持续的原则,重点建设一个实验示范基地:闫寺办事处王庙村—小麦、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积极开展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使其真正成为农机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基地、农机技术人员、农机大户科技培训基地。

二、措施到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 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

为确保项目实施,成立由分管农业的副区长任组长,区农机局局长任副组长的区科技入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组织领导、政策研究、综合协调、资金落实和督导检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机局,主要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同时组建农机科技入户工程专家组,全面负责科技入户工程的技术工作,负责实施方案的编制,并组织实施、督导检查、汇总上报相关信息、开展绩效考核、自查自评等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项目任务。

(二)深化基层公益性农机推广体系改革

按照基层农机推广机构主要承担农机技术推广、农机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农机安全操作技术等公益性职能,将公益性职能细化成工作职责,落实到农机技术推广服务站和农机技术人员,实行定岗、定员、定责;完善了机构设置;与区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府区2013年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农机管字[2013]22号)文件,推动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进程、完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工作机制、加强农机人才培训、提升农机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基层农机推广信息管理系统,对基层农机人员进行动态管理。

(三)建立农机推广管理制度

为深化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府区根据项目要求,创新了管理机制,研究、制定了农机技术人员绩效考评制度、基层农机人员培训制度、多元化农机推广制度、资金管理办法、农机试验示范基地管理办法等各项制度,并将相关制度下发。为强化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区农机局与各农机指导员签订了农机推广目标责任书,农机指导员与服务对象(科技示范户)签订了技术指导协议书,将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工作要求、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同时,按照省、市、区2013年度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政策落实延伸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和***府区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绩效考核办法要求,建立健全区农机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农机手三方考评制度,对技术指导员的工作完成情况、满意度和技术水平等进行综合全面评价。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奖惩,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农机人员是否续聘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优秀的技术指导员给予通报表扬并适当进行奖励,对考核成绩较差的给予通报批评、减少补助资金直至取消资格。

(四)加强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培训

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培训是农机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为加强广大农机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更新,***府区采取集中培训和实地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广大农机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基层农机技术人员的培训采取分层次、分批次的方式开展,通过培训,着力解决基层农机技术人员断层和知识更新慢的问题。今年9---10月,举办了4期专业技术培训班。今年12月份,组织20名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参加了山东省农机局组织的专项培训。

利用网络培训学习,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每周至少上网浏览不少于2次。利用“山东农机化网”、“中国农业机械化网”和《山东农机化》杂志等载体,组织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逐步提高其业务能力,同时加强对基层农机管理员和村干部的培训,提高其对农机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通过培训学习,农机技术人员普遍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了解了很多政策法规与新信息,更新和掌握了一定的新技术,提高了业务技能,增强了我区基层农机推广队伍为农服务的能力,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撑。

(五)强化资金监管

根据项目资金管理相关规定和要求,切实加强项目资金使用与监督管理,严格按照资金用途使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单位和个人都没有占用和挪作他用。

(六)强化实施管理

竖立农机试验示范基地标牌、配备技术指导员胸牌、悬挂科技示范户门牌,组织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认真填写了《技术指导员手册》和《科技示范户手册》,做到人手一册。围绕主导产业,编印技术资料,发到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手中,并及时组织培训学习。

(七)强化总结宣传

为了形成建设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良好氛围,***府区在项目实施中,通过会议、科技下乡、信息等多种方式,强化了项目的宣传和动员。2013年9月项目开始运行以来,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分析项目实施中的有关问题。深入基层向农民群众广泛宣传,大大提高了项目的社会影响力。

三、成效显著

(一)农机推广服务渠道畅通无阻

通过项目实施,将农机技术服务体系的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示范带动户有机结合起来,初步建起了“专家+农机技术人员+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畅通了农机服务渠道,农机新技术可以通过这一渠道顺利地进入农户,进入田间地头,直接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二)农机技术服务管理有章可循

项目实施中,将农机服务工作细化分解,目标明确具体,要求规范严格,通过目标化、责任化、制度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农机服务管理水平和效果。

(三)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人员热情高涨

项目一开展,农机技术人员就下乡开展工作、进村入户帮助农户发展生产。农机技术人员有了工作目标和方向,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完全享受到工作成就感,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四)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素质提高

基层农机推广改革与建设项目开展的农机作业技术人员培训,是***府区进年来参训人员最多、培训最系统、培训科技含量最高的一次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区农机推广服务人员的素质。

(五)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得到迅速推广

通过宣传培训,印发技术资料、示范区建设展示及示范户的带动,实现了全区主导产业主推品种、主推技术进村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主导产业共推广优良品种3个,农机新技术的应用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农民对农机推广人员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实现了镇政府、技术指导员、农机手三满意。

(七)未发生任何违法违纪行为

按照项目要求严格实施,项目期间未发生下列情况:一是投诉、曝光、负面报道;二是弄虚作假行为;三是重大违法违规现象。

四、严格按照项目补助标准、用途使用资金

项目总投资20万元,主要用途为:

(一)农机技术推广服务补助8万元

主要用于基层农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的补助(交通、通讯、误餐补助等)5万元;聘请技术专家的补助(差旅、交通、劳务等)1万元;完成农机技术推广重大任务的绩效奖励1万元;技术资料印刷、制度建设及工作考评等管理费1万元。

(二)农机化科技示范补助7万元

主要用于试验示范基地购买燃料,试验示范、作业演示所需的设施装备的租赁费用、试验测试所需的仪器设备等物资,组织作业示范活动等补助4万元;农机科技示范户作业演示补助、试验测试所需的仪器设备补助3万元。

(三)农机技术人员能力建设补助5万元

主要用于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开展继续教育等教材、场地、差旅、食宿、交通等培训费用。

五、存在问题

(一)镇办农机技术服务人员由于实行区镇共管,不少农机推广人员还承担着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精力分散,下乡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时间、次数还不完全符合项目要求。

(二)《示范户手册》和《技术指导员手册》填写有的还不够规范。

(三)信息上报量不足。

六、有关建议

(一)加大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二)增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农机新技术推广顺利。

(四)加大信息报送力度,使农机新技术家喻户晓。

 

 

                        二〇一四年一月十八日

 

 

 

农机技术指导篇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和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总目标,按照“稳粮增收、调整转型、提质增效、改革创新,打造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的全省农业工作要求,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科学素养,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主题,继续推进“万名农技人员下基层”活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乡村农户、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讲、农民培训、技术服务等,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实用新技术、新机具、新工艺和种养新模式,提高农民科学素养和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秀美。

二、目标任务

由县农粮局牵头,联合县科技局、县果茶局、县农机局,组织发动全县农技人员、业务骨干,大力开展农业送科技下乡活动,重点加快刺葡萄、蔬菜、生猪、脐橙等产业发展,培植壮大特色渔业、特种养殖、南酸枣、油茶、苗木等产业,加大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培训基层农技员120人以上,刺葡萄、蔬菜、生猪、渔业、苗木等种植户人次3000人以上,其中新型职业农民500人,实现村村有技术指导员,户户有技术服务,为全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三、活动总体安排

(一)活动时间:从2015年3月初开始到4月下旬结束,为期2个月。

(二)活动方式:本次活动根据市农粮局的实施方案布署,由市农粮局、县农粮局、县科技局、县果茶局和县农机局联合开展,采取省市县大联动的方式进行。

(三)活动内容:

1、开展现场咨询。3月19日组织科教、农技、植保、畜牧、农经、水产、土肥、种子、执法、能源、科技、果茶、农机等技术人员到过埠镇开展现场技术咨询和指导。围绕现代农业,刺葡萄发展、土地契权、推介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放心农资下乡、脐橙黄龙病防治等,播放农业科教视频、发放技术资料,免费赠送农资、为广大农民朋友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2、开展科技服务。集中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基层,围绕现代农业、刺葡萄产业发展,宣讲党的惠农政策,推介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现场技术咨询。

3、进行农资展示。充分利用图片、光盘或实物等方式,宣传和展示种子、农(兽)药、化肥、饲料、农机、植保机械等农业新品种和实用先进生产资料。

4、组织技术培训。围绕刺葡萄产业、当地主导和特色产业,组织科技服务小分队或科技服务小组进村入户,针对农民生产所需,推广良种良法,手把手、面对面指导农民、服务生产,重点对刺葡萄种植户、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农机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开展各类技术培训。

5、实地入户到场指导。组织科技服务小分队实地走访刺葡萄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示范基地等,送技术送服务送政策上门,现场帮助解决新种刺葡萄有关技术问题。

6、开展农业生产科技需求调查。按照当地推广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刺葡萄发展、农民常用的品种(机具)、易为农民接受的技术及原因、亟须加强的农业技术、农民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等五项内容分行业开展专题科技需求调查和分析。

四、活动详细安排

各乡镇同步进行,县、乡两级分别组织农技人员科技下乡服务团,现场集中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

县农粮局组织9个农业科技服务小分队分赴各乡镇开展春耕备耕科技服务活动。各站站长负责科技人员的召集及督促科技人员准备技术明白纸或技术资料。

1、粮食生产服务小分队。由县农技站组织专家赴扬眉镇、龙勾乡开展刺葡萄产业、水稻生产指导。(农技站牵头)

2、经作(蔬菜、茶叶)生产服务小分队。由县蔬菜办组织专家赴过埠镇、文英乡开展蔬菜生产技术指导。(蔬菜办牵头)

3、果业生产服务小分队。由县果茶局组织专家赴铅厂镇、横水镇开展果业生产技术指导。(果茶站牵头)

4、畜禽(生猪、家禽)生产服务小分队。由县畜牧兽医站组织专家赴镇、乡开展畜禽春防技术指导。(畜牧局牵头)

5、渔业生产服务小分队。由县水产站组织专家赴杰坝乡、过埠乡开展水产技术指导。(水产站牵头)

6、农机服务小分队。由县农机局组织专家赴上堡乡、聂都乡开展技术指导。(农机站牵头)

7、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放心农资服务小分队。由县种子管理站、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组织专家分别赴关田镇、思顺乡开展农资市场及农资质量监管指导。(执法大队牵头)

8、农村能源环保服务小分队。由县农村能源站组织专家赴龙勾乡、金坑乡开展农村沼气技术和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技术宣传和指导。(能源站牵头)

9、休闲农业、农村政策宣讲小分队。由局农经站、办公室组织专家赴聂都乡、上堡乡开展农业有关政策指导。(社会事业发展站牵头)

各乡(镇)农技综合站积极配合各小分队开展工作。

五、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把开展送农业科技下乡活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有关文件精神的重要行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全力落实,确保活动的顺利实施。要根据全市部署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方案,分解任务目标,落实责任人、落实技术人员、落实活动项目。同时,深入了解农民所需,因地制宜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农机技术指导篇5

加快推进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建设的意见》[安政发(20105号]文件精神。县政府决定召开此次全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培训动员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圆满完成改革任务。后面,安康学院的教授专家还将就生猪良种繁育进行专题讲解,请大家认真听讲。下面,先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重大意义,认清形势。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农民提供种植业、畜牧业、农业机械等科研效果和实用技术服务的组织。县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有关文件精神,建立健全了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对农业的技术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以及推广体系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作了相应调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防治动植物病虫害、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现有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但在新形势下。一定水平上制约了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当前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新形势下要求更新更高的农业服务职能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一是农技推广机构特别是乡镇一级农技推广机构设置不合理,专业人员缺乏,基本处于“线断、网破、人散”局面;二是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整体专业水平不强;三是基础装备落后,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多数仪器设备简陋不全,乡镇畜牧兽医站大多数没有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四是县、乡、村、户的农业技术推广渠道不畅,缺乏有机衔接,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需认清当前形势,因此。紧紧抓住国家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机遇,认真实施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县项目,不时巩固和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更好地为“三农”发展服务。

二、强势推进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精心组织。

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机构设置的基本思路是县级农技、畜牧、农机推广机构坚持不变,根据中、省、市的布置要求。整合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人员,成立县农产品质量平安监测综合执法大队。以曾家、洪石、牛头店三乡镇,城关、白家、上竹三乡镇,小曙河、曙坪、钟宝、华坪四乡镇为三个区域,建设三个区域农技推广综合站。

加强县、乡和区域农技推广机构服务条件、推广手段、服务设施建设,改革的目标任务是通过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力争在今年9月以前,建成职能综合、分工明确、协调一致、充溢活力、服务到位、工作高效的县、乡和区域农技推广体系。

(一)加强科技指导。确定100名技术指导员,联系指导1000户科技示范户,通过科技示范户带动其它农户提高科技应用水平。一要保证到户指导效果。会上,关于做好百名技术指导员联系千户科技示范户工作的通知》及《县科技指导员考核方法》已经印发,全体技术指导员必需严格要求抓好落实,今年每个技术指导员到示范户指导培训不低于30天,并要如实填写技术指导员手册和科技示范户手册。做好科技示范户手册的发放、标志牌的悬挂工作,会后,各乡镇分管领导、农业局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农业局领取相关物品,并负责组织督促技术指导员发放、悬挂,此项工作必需在6月30日以前完成。二要加强科技指导员的管理。对科技指导员的考核年底将重点从技术指导方案制定、入户指导情况、对示范户的培训、电话抽查、示范户发展产业效益评价等五个方面进行。各乡镇要加强对技术指导员的监管,对技术指导员的工作开展情况于每个季度进行审核并签字确认,作为年底考核的依据之一,同时要合理确定并兑现技术指导员下乡补助。三要做好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电话抽查及有关检查的配合工作。依照项目实施要求,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及专家的基本信息都已通过专门的上报软件,填报至国家农业部,对技术指导员工作情况,农业部及省农业厅将不定期通过电话询问的方式进行抽查,因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各技术指导员一定要做细做实此项工作。

(二)加强制度建设。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农技推广队伍;推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度,明确农技人员的服务区域、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量化工作指标和目标要求;建立农技人员工作考评制度,实行农民、主管部门、乡镇政府三方共同考核,农技人员的工资报酬、晋职晋级、业务培训等与考核结果挂钩;建立多元化推广服务机制,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强化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不时提高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大科技示范户培养力度,使其成为广大农民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根据省农业厅的统一布置,县已组织50名技术员参与了省厅的统一培训。今年,县农业局还要组织好技术人员,参与好市、县两级组织的培训。根据《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布置,此宣布我县专家组成人员,首席专家是安康学院权群学教授,成员为陈道明、杜韦蔚、张秀全、王文章、刘进华、李进、姚方富、贺猛。

(三)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力度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做好示范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积极组织和发动广大农技人员手把手、面对面地开展科技服务,及时解决农民生产技术难题,为农民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和指导意见。依照项目实施要求,县确定了十个示范基地,其中,生猪示范基地六个(涉及曾家、白家、小曙河、曙坪、钟宝、华坪)茶叶示范基地两个(涉及曾家、牛头店)中药材示范基地一个(涉及小曙河)玉米示范基地一个(涉及上竹)这些示范基地通过近年来不时的培育,已初具规模。会后,农业部门要抓紧标志牌的制作,各乡镇要做好立牌的选址和配合工作。示范基地的技术负责人是有关乡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各技术负责人要做好基地建设的有关工作,熟悉基地建设有关情况。

三、确保圆满完成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任务,狠抓落实。

示范县项目和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必需于今年9月底以前全面完成,依照省市要求。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夯实责任,确保改革任务按时圆满完成。

(一)加强领导。各乡镇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外乡镇有关工作的组织、衔接、协调、督促和落实工作。农业局要做好项目建设的日常监督工作。相关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加强对改革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沉下身子抓落实、抓进度、抓质量,及时协助解决改革进程中的有关问题,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农机技术指导篇6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农机技术 基层农业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207-01

农机技术的普及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的速度也逐渐加快,推动了农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基层的乡镇也逐渐建立了农机推广服务体系,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层农机技术的推广过程中,与政府的支撑、人员素质以及农机服务机构的建设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影响农机技术普及工作的重要因素。

一、基层农机技术普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基层农机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速度迟缓,而且技术推广方面也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在农机技术普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在基层农机技术普及的过程中,政府对于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视程度不高,同时在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方面也缺乏足够的支持力度,因此对于基层农机技术的普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机技术的推广却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2.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强

农机技术的推广与普及,需要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才能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然而,由于有些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强,使得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和受到阻滞,无法促进农机技术的普及。

3.农机技术服务机构的建设不完善

为了促进农机技术的普及,很多基层政府设立了农机技术服务机构,但是在管理力度上明显不足,对于服务机构的技术和资金投入很少,对农机技术的普及产生一定的影响。

4.缺乏专业的农机技术指导教材

对着农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关的农机技术指导教材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受到地方条件的限制以及农机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很多指导教材都仅仅是从大的层面上对农机技术进行论述,却缺乏针对地区性质的专业教材,因此指导教材的针对性不强,无法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

二、加强基层农机技术普及的对策

为了促进基层农机技术的普及,需要针对上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主要包括:

1.明确农机技术的地位,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农机技术普及工作是一项惠农的公益性事业,其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基层政府应当明确农机技术普及这一公益性事业的地位,并且在相关的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要加大对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的经费投入,提供相应的设备和工具促进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并且提供场地,组织农民学习,拓宽农机技术推广的渠道,促进农机技术的普及。

2.加强农机技术人员素质建设

为了促进农机普及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吸引更多优秀的人员参与到其中,并且积极带动新加入的人员开展农机技术的普及工作,以此促进农机技术普及效率的提升。同时,对于现有的人员要加强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团队建设,根据基层农机服务的范围和工作难度对人员进行科学的配置,以此促进农机技术的推广。

3.促进基层农机技术服务机构的完善

在基层农机技术服务机构中,需要设定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人员和经费进行管理,通过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促进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都要争取最大的支持,以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为背景,以农村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根本目标,促进农机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另外,与基层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对不同的部门和机构在农机技术服务中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拓宽农机技术普及的渠道。

4.加强农机技术指导教材的编制

有的农机技术教材的外延较大,针对性不强,与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的现状不符,因此无法起到相应的指导作用。所以农机技术指导教材的编制,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相适应,同时也要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才能保证农机技术指导教材的针对性,使其在农机技术普及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结束语

农机技术的普及是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高的技术支撑,也是实现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政府必须要给予农机技术普及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加强对技术人员和推广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促进相应的指导教材的完善,为农机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提供更多的依据,为促进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提高和农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肖子亚.当前基层农机技术普及的现状与发展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12)

[2]陈群凤.基层农机技术普及的现状与发展探析[J].福建农机,2012(12)

农机技术指导篇7

一、健全组织体系,创建工程运行保障机制

(一)调整了领导小组。为切实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工作的领导,及时调整了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副市长为组长,市府办副主任、农林局局长为副组长,市农林局、财政局、人事局、科技局、农机局及十五个镇(区)的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市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林局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市局也相应成立了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工作小组和专家小组,负责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日常工作。

(二)制定了管理制度。根据省农林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等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生产现状和农民的实际需要,我局制定了《*市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市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绩效评价办法(试行)》、《关于印发<2009年*市农作物类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管理制度。

(三)召开了各种会议。在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启动之后,为了使今年的科技入户工程各个阶段的工作更加具体、更加明确,各项技术指导工作落到实处,召开了大型全市科技入户工作会议3次,结合相关业务(稻麦)工作会议10余次。

二、创新工作方式,全方位推进科技入户工程

(一)抓好示范户遴选和技术指导员的确定。今年我市在镇(区)填写科技示范户登记表的基础上,对登记表上的农户进行了调查摸底和细致分析,选择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种植水平和效益较高,生产规模较大,接受新技术较快和乐于带动周边农户、群众公认并有一定影响力的示范户1000户,大户占70%、10%是村民委员会干部。同时确定了*市粮作土肥与种子站、植保站、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和各镇(区)农业服务中心为技术指导单位。在技术指导单位中聘请了50名技术指导员,每个指导员负责15-20户农户。形成了技术推广机构、技术人员、示范户互动发展、辐射带动农户的新型农技推广网络。

(二)抓好宣传发动工作。我市召开项目工作会议后,相关镇(区)也相继召开了会议,宣传科技入户的意义与做法。尤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工作小组加强了与新闻媒体对接,通过*电视台“田野风”专题栏目,*日报、镇江日报等新闻媒体多次的报道和宣传了我市的科技入户的工作情况,形成了领导重视,媒体关注,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科技入户工作良好局面。

(三)抓好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我市今年年初2009年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做到良种与良法相结合。水稻生产中严格按照“一推四普及”的要求,狠抓良种推广、精确定量栽培、机插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为核心的无公害优质稻米技术。

(四)抓好技术培训和示范指导。结合实施部、省级水稻项目,我市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和示范指导,一是对技术指导员开展培训,我市邀请省内的栽培、土肥、植保等方面的知名专家、教授,对我市的专家组成员、技术指导员和重点示范户进行培训,以提高技术指导员对示范户的指导水平。二是深入到村组对农民开展培训,我们组织技术指导员深入到村组对农民进行广泛的培训,他们有的在白天、有的在晚上对农民进行面对面的授课,共培训350余场,培训农户32000人次。三是深入到示范户现场指导,各技术指导员在水稻育秧、栽插、搁田、施用穗肥和病虫防治的关键时刻深入到示范户送上技术资料和明白纸,深入到田头帮助分析苗情、虫情,指导示范抓好田间管理,全市累计入户指导15000余人次,送上新农药、新肥料12000亩次。

(五)抓好管理与考核工作。

1、实行目标责任制度。建立专家指导组工作责任制,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户责任制,专家组成员每人必需负责联系一个镇的技术指导员,所联系指导员工作的最后业绩与专家的工作考评和相关报酬挂钩。技术指导单位与每个指导员都签订了《聘用合同》;同时每位指导员与所联系的农户签订了《入户指导协议》,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奖罚严明。

2、实行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科技指导员,农民科技示范户档案,制定科技指导员入户工作日程和工作日记制度,在工作日记中,重点反映示范户对技术服务意见和建议及对农业科技的需求等。

3、实行绩效评价制度。采取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半年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的办法,按目标责任制要求,对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员进行严格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技术指导员年度专业技术考核和职称评审的依据,通过严格考核奖罚兑现,由专家组集体决定人员,不搞滥竽充数,以此增强技术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提高工作质量。同时,对农业科技示范户也要进行年度测评,对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具有较好操作技能,自我发展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大,服务态度好,工作热心,深受群众欢迎的农业科技示范户给予奖励,对能力不强,示范作用不力,不被群众接受者取消其示范户资格,今年我们就在去年示范户的基础上淘汰了一部分,重新选定了新的示范户,以此激励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推进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全面实施。

三、科技入户、成绩显现

我市开展以“带着政策进村,帮助寻找致富项目;带着信息下乡,帮助疏通供销渠道;带着技术进户,帮助指导农户生产”为主要内容的“三带三帮”活动,全面提高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加速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创新和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步伐,今年来,在市科技入户工程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力以赴,扎实推进,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1、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

通过水稻科技入户项目的实施,一是提高了高产优质多抗水稻品种的覆盖面,在重点推广南粳44、宁粳3号的基础上,扩大示范种植了镇稻413、、武2645等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系),高产优质品种的覆盖率达95%以上。二是扩大了机插秧的种植面积,全市新增插秧机320多台,机插水稻的面积达到25万亩,比去年增长20%。三是提高了测土配方施肥的到户率,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的面积达54万亩,配方肥的施用面积达到31.5万亩,有效地提高氮肥的利用率,降低了农业的面源污染。四是丰富和发展了水稻群体质量栽培理论与实践,完善了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增加了示范户的稻作科技含量。五是探索了一条稻农增产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水稻机插产业化服务。

2、构建了科技入户快速通道

构建了“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科技人员直通生产、科技成果直达田间地头的快速通道。科技入户是真正把工作做到了农民的心坎上。当前农民最盼望的是科技,最渴求的是服务,而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往往是到点、到面、不到户,导致了农业科技推广出现“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道坎”的问题。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强调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三直接”。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农业科技推广与农民脱节的这一弊端。同时,科技入户还让农民重新认识了农业科技人员。在今年科技入户工作中,许多技术指导员克服了身体、交通、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难,坚持“先到田,后入户”,宣传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农业经营理念,开阔他们的发展思路,纠正他们的陈旧观念,不仅与科技示范户及辐射户形成了最直接的技术供求关系,而且还建立了真挚的情感和信任基础。

3、激活了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每个指导员要直接面对15-20户示范户和几百户辐射户,地理、文化、经济等条件各不相同,要提高农民对新科技的认知和应用能力,就要先提高自己与农民沟通、互动的能力和技巧,通过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让农民信服你。通过系统培训,锻炼了一批科技干部,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全市50名技术指导员落实任务后,都是主动上门找农户,许多生产环节都是亲自示范,事后经常关注了解,记录发展情况,做到入户前有计划,实施过程有调查,年终有总结。许多技术指导员还与科技示范户一道在示范田上开展了水稻超高产攻关,进行一些专题试验,提升了指导员的技术水平,让示范户看到了农业科技的威力,也为今后的水稻发展储备了技术后劲。农技人员进村培训、指导得到了农村基层干部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促进了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4、创新了工作手段

在抓好集中培训、发放宣传资料、黑板报宣传等传统科技服务手段的基础上,我市认真总结去年为示范户挂标志牌、为示范户印发技术指导员服务卡、开通农技“12316”服务热线等成功经验,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创新农业科技入户服务长效机制,密切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示范户与带动户的联系,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农业科技服务长效机制。今年农林局成立了督察小组,对全市科技入户工作开展了全方位督察,及时交流督察情况,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有效地促进了科技入户工作,同时深入指导户家中座谈,听取农户心声,解决农户提出的问题,及时提供病虫害预报、农业政策、市场行情、农业技术、农业气象等信息,为农民抵抗各种风险、农业节本增收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5、示范辐射效果非常明显

对科技入户示范户的指导,起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据统计,科技示范户水稻平均亩产与效益:前三年612.3kg、1126.6元(1.84元/kg),2009年680.3kg、1292.57元(1.90元/kg),2009年比2008年增产11.1%、增益14.7%;受辐射农户水稻平均亩产与效益:2008年621.5kg、1143.56元,2009年642.8kg、1221.32元,2009年比2008年增产3.43%、增益6.8%。

农机技术指导篇8

农业部分别举办了管理干部和信息管理员培训班,对项目实施的意义、具体目标、任务和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加强网络化管理,建立中国农业推广网,对项目实行计算机管理。各省也专门召开会议统一部署示范县工作,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江苏省农业委员会与财政厅联合召开了江苏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会议。江西省召开了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管理培训班,周密部署了2010年全省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各项工作。

加强对示范县的绩效考核

以电话抽查为主要形式,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主要指标,通过示范县自评、省级农业主管部门考评、农业部抽查等程序,对示范县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开展绩效考评。在各省绩效考评和排序的基础上,农业部最终确定淘汰31个示范县。同时要求各省根据2009年度示范县考评结果,将示范县分为优秀县、合格县、警告县和淘汰县4类。各省对于优秀县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警告县要提出警告,并限期整改;对于淘汰县,原则上两年内不再安排同类项目。各示范县也要加大对技术指导员、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的考核力度,建立奖励或淘汰制度。浙江省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不定期的电话抽查,抽查内容主要包括各示范县示范户培育情况、示范基地建设情况、农技人员培训及农民满意度、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等,并量化各项考核指标,要求示范县拿出具体的数据作为支撑,形成了一种高压态势,保障了该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云南省农业厅会同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职业学院对云南省2009年开始实施的27个农技推广示范县进行绩效考评,经过省级绩效考评培训会议,组织示范县进行了自评,开展了电话抽査打分、省级评估和综合评估。

加强对示范县的绩效考核

加强对项目的督导,深人各省和示范县进行调研和督导,并分4个片区召开工作座谈会,督促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会同财务司组成3个检查组对4个省的8个示范县进行了督导检查。

加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指导力度,创新体制机制

截至2010年9月底,全国总共有1826个县(市、区)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占应改革县(市、区)的68.75%。

1切实加强改革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国31个省(直辖巿、自治区)全部印发了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全都建立了改革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一些省份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调研和部署改革与建设工作,亲自开会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创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管理体制近几年,河北、安徽、贵州、宁夏、江西、广西、湖北、吉林等省份和一些市、县,把理顺管理体制作为推广体系改革的主要工作来抓,着重强化县级主管部门的管理,努力解决管人与管事分离的问题,探索出了比较成功的改革模式。

3完善农技推广工作运行机制农业部通过示范项目,大力推行以“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专家一农技人员一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服务模式,目前已在全国800个改革示范县普遍实施。人员聘用、责任推广、工作考评、人员培训、多元推广等制度建设正在全面推进。

4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农业部将800个示范县8万名县乡两级农技人员集中到高等院校开展示范性培训,全国大范围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已累计达到40万人次,江苏、四川、安徽等省份农技人员培训工作全面展开。福建、浙江宁波等地通过财政扶持,启动了人才补充计划。宁夏在全区开展农技人员考试,探索建立农技人员资格准入制度。

5发挥多元化推广服务组织的作用各地认真落实扶持政策,加大工作指导力度,组织和引导广大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服务组织、涉农企业等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组建技术队伍,开展巡回指导

1成立专家组,实现专家技术负责制农业部、各省和示范县分别成立了专家组,实行专家技术负责制,制订技术实施方案。农业部专家主要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科技入户专家组组成;各省和示范县围绕主导产业成立了综合专家组。

2选聘技术指导员,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制每个示范县按照主导产业和科技示范户的分布,选聘100名技术指导员,每名技术指导员联系1~2个村,负责10个左右的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3在关键季节、突发事件和农民有需求时实行入户指导技术指导员在关键季节、突发事件和农民有需求时实行入户指导,每年下乡时间不少于150天。开展“百日科技服务行动”,在春管、“三夏”、秋冬种等关键季节,动员和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基层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下乡、进村、入户开展农业科技服务。

确定主导产业,遴选和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

为支撑示范县主导产业的发展,改变品种和技术多乱杂和农民难以选择的现状,提高技术的入户率和到户率,农业部围绕主要粮食作物和优势农产品,推介了150个主导品种和80项主推技术,部分省也开展了推介工作。各示范县根据当地产业分布,确定3~5个示范主导产业,并围绕每个主导产业,组织专家遴选了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制订技术操作规范和技术推广计划。各省和示范县也根据当地生产实际,推介了本地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江西省农业厅召开各行业部门的行政领导和专家会议推荐遴选出了2010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并编印了《2010年江西省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河北省2010年全省筛选推介了40个主导品种和30项主推技术,除以正式文件下发外,通过《河北科技报》、河北农业信息网等新闻媒介进行宣传;福建省按照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流程,围绕水稻、薯类、水果、蔬菜、食用菌、茶叶、莲子、生猪、肉牛、肉鸡、黄羊等11个主导产业,筛选出294个次的主导品种和305项次的主推技术,成立推广专家组,制订农技推广方案,将推广任务明确到各实施单位和农技人员。

选育科技示范户、落实试验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1遴选和培育科技示范户各示范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自愿的原则,按主导产业分布,遴选出1000个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种养水平较高的科技示范户,带头学习和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2认定一批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按照主导产业的分布,每个示范县依托现有科研教学推广单位试验示范基地、良种繁育场、种养大户、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地等,认定10个左右的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重点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展示和技术培训等工作。

3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每个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20个农户,传播先进技术。

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素质

按照要求,每个示范县要选送100名技术指导员异地开展一周左右的集中培训。将800个示范县8万名县乡两级农技人员集中到高等院校开展示范性培训,全国大范围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已累计达到40万人次,江苏、四川、安徽等省份农技人员培训工作全面展开。福建、浙江宁波等地通过财政扶持,启动了人才补充计划。宁夏在全区开展农技人员考试,探索建立农技人员资格准入制度。

1开展基地认定,夯实培训条件

以农业大学、农业科研院所为主体,在全国认定了45个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培训基地,作为各地开展骨干农技人员培训的依托单位;同时,各地根据示范县农技人员培训要求,在本省认定一批省级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用于开展普通农技人员培训工作。

2制订培训大纲,确保培训质量

分重点班和普通班,组织专家编写了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大纲,有效促进了全国培训实施工作的规范化。

3加强信息报送,发放培训证书

委托农业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开发了基层农技人员培训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各地及时将培训人员基本情况录入信息系统,及时跟踪各地培训进展。与人事劳动司协商,对培训合格的农技人员,发放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监制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证书”,培训时间记入继续教育学时,真正让培训达到提高基层农技人员能力、促进农技人员发展的目的。

主要成效和经验

经过两年实施,各地普遍认为示范县项目思路明确、设计合理,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缓解了基层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现实问题,加速了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示范推广速度,支撑主导产业的发展。

1有力促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示范县项目的启动实施,为推动改革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助推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2010年9月底,全国共有1826个县(市、区)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占应改革县(市、区)的68.7%。已列入的示范县加快改革与建设的力度,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未列入示范县的县也纷纷出台改革文件,加快改革力度,力争下一年度列入支持。在中央财政投入的带动下,各地财政也加大支持力度,据初步统计,2010年省级财政投入经费2亿多元,加强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建设省级示范县166个。江西省按照“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统一协调、分块运作,‘三权’归县、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基本思路,继续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在理顺管理体制、强化公益性职能、合理设置机构、科学核定编制的基础上,切实保障人员经费,深入推进运行机制创新,在示范县项目启动前只有1个县改革到位,示范县启动后有69个县改革到位。截至2010年11月底,安徽省83个主要农业县(市、区)均完成改革任务,比2009年8月增加27个。一是强化了公益性职能。各示范县全部明确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公益性地位,对农技推广人员纳入财政保障。二是理顺管理体制,合理设置机构。各地按照国务院30号文件、农科教发[2009]7号文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地设置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立健全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用的管理体制,合理确定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保证公益性职能的履行。三是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各示范县广泛推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在农技人员竞争上岗、定岗定责、考核评价、农民需求反馈、资产管理、县域推广统筹等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2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有效支撑主导产业发展

2.1加速了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力度

每个示范县围绕3~5个主导产业,通过专家和技术指导员的巡回指导和技术服务,大力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有效提高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据统计,示范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达95%以上,示范区平均产量增长10%以上。河北省全省示范县主导品种人户率达95.56%,主推技术入户率达96.5%,有的示范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达100%,科技已成为示范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推动力量。江苏省示范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入户率达98%以上,到位率在95%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明显加快。

2.2提高了示范户的能力水平,加速培育新型农民

通过人户指导和多种方式的技术培训,增强了示范户的科技意识,提高了示范户的种田水平,示范户的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普遍得到提高,示范户逐步成为观念新、技术强、留得住的“乡土专家”,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安徽省41个国家示范县4100多名农技人员指导服务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6万多个;举办各类培训班5800多场次,培训农民810万人次,组织技术巡回报告820多场,开展广播、电视讲座600多次,召开现场会1500多次,发放技术明白纸750万多份、科技书23万多本、光盘12万张。江苏省溧阳市示范户朱陆军和他的科健养殖场,主要以仔猪繁殖、育种、生猪销售为主,在技术指导员的系统技术指导下,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一方面他积极配合技术指导员,并把自己的养殖场作为示范基地,供广大养殖户参观考察学习;另一方面他还积极帮助周边其他养殖户。

2.3发挥基地的示范展示作用

项目通过在每个县建立10个左右的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一方面使之成为上游专家的试验田,另一方面成为下游推广的展示田,辐射田和培训田,让技术指导员不出县乡、农民不出村组,就能看到新品种、新技术的展示与示范。山东省农业厅明确要求:各试验示范基地面积20~50亩,大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不少于10个,主推的新技术不少于5项;小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不少于5个,主推的新技术不少于3项。各示范县要在所试验新品种生长的关键时期,组织科技示范户和技术指导到试验示范基地进行观摩学习,示范县首席专家要在田间地头开展现场培训和教学。

3推动了农技推广机制创新

加强和改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上作了大量积极有益的探索。福建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创新实行的推广模式主要有“推广机构+科技示范户+农户”的模式;“推广机构+969155热线+农户”的模式;“推广机构+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广机构+信息服务终端机+农户”的模式。重庆市“推广机构+大户(科技示范户)”的推广方法通过培育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推行“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大户)”的推广方法,推广了大量的农业实用新技术,使粮食得到增产,农民得到增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农户”的推广方法鼓励基层农业服务中心转变服务方法,创新农技推广机制,鼓励支持农技人员以承包方式建立试验、示范基地,以此带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效果。“推广机构+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推广方法利用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契机,由乡镇农技中心根据当地优势产业建立起由农技中心任法人代表的专业合作社,通过与农民建立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既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到了千家万户,又使广大农民收入得到快速提升。

4不断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4.1提高了业务技能

各地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作,严格基地认定,加强与培训基地和项目县农业部门的沟通,精心组织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取得实效。从实际情况看,各地负责农技人员培训的教师,培训整体师资水平高,内容针对性强,培训效果好,有力促进了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湖北省武穴市选派了17位技术业务骨干赴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学习。组织农技人员参加武穴市农业局与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生命科学院联合开办的“专升本”函授班。通城县对自愿参加专本科或研究生学历继续教育的农技人员,奖励了现金1500~2000元。通过这些措施,增强了基层农技人员对现代农业理论与技术知识的了解,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安徽省以国家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为载体,从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省农业委员会依托部省现代农业科技培训基地,对2009年39个示范县的3900名技术指导员进行了能力提升培训,通过分专业、分区域、分批次的集中培训,广大农技人员明确了岗位职责,掌握了农技服务方法,学到了新知识,提高了服务能力,提升了精神状态,为服务科技示范户、实施好示范县项目打下了良好基础。2010年从8月开始,又对41个国家农技推广示范县的4109名技术指导员进行为期5天的集中培训。培训分13个专业23期进行,其中重点班一期,普通班22期。

4.2凝聚了队伍人心

长期以来国家没有大规模组织过农技人员的培训,造成基层农技人员普遍存在知识老化、推广能力弱等问题,甚至个别农技推广人员面临“技术水平比不上农民”的尴尬境地,严重影响了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形象和活力。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作,满足了广大农技人员的长久祈盼,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技推广队伍的关心和重视,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热情,切实增强了基层农技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3.4.3初步探索了农技人员知识更新的机制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作,经费比较稳定,要求比较具体,机制比较完善,初步探索了广泛动员农业、科研、教学、推广部门力量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的机制和异地研修、集中办班、现场实训等有效培训模式,为进一步扩大基层农技人员培训覆盖面、建立稳定的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机制奠定了基础。

5搭建良好的技术推广平台,放大惠农政策效果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