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8篇

时间:2023-10-05 10:28:55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1

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系统需要实现的目标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家庭和社区(社会)成员在共享信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学生是协同教育的中心,学校、家庭和社区要通过交流、活动、投资、决策与其他一些联系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学校是系统发展的设计者、参与者、指导者与系统运行的支持者;学校、家庭和社区三者应是互补合作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努力提出具有可操作性与实效性的解决策略。

成立协同教育组织。现实公立学校中的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工作一般由德育处组织进行,受其科室职能与协同教育需求限制,往往工作效果局限于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诸如运动会等大型活动;更多的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则由年级组、班主任承担,其内容多限于学生成绩与学生违规问题。结合现行学校组织机构现实,可以适当调整学校办公室职能,组织成立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组织。其组织成员为校长、其他学校合作组织中心成员、不同年级教师代表、不同年级学生代表、不同年级家长代表、地方主管文教卫官员以及社会团体合作伙伴等。其组织任务至少包括:撰写年度合作行动计划;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活动;招募志愿者;实施、协调、宣传已策划好的活动;对合作活动与问题进行监督、分析与提出改进建议。同时该组织还应承担起家长、社区成员的培训工作,编写系列学校教材进行知识、技能培训,帮助家长、社区成员从总体上把握教育的正确方向,并向其传授正确的教育方法。

明确协同教育目标与参与类型。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组织的工作目的是为学校创造欢迎家庭、社区参与学校教育的氛围,确保家庭和社区有合理、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低效的协同教育严重影响各类协同教育参与者的参与持久性与深度。所以,确立各方感兴趣并可操作的协同教育目标对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极为重要。考虑到协同教育的参与者素质参差不齐,我们确立的目标必须包括维持合作氛围目标与行为目标,还应包括提升协同教育工作的学术目标。有了明确的协同教育目标还要有操作性强的参与形式,这是协同教育的关键。协同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协助家长提高子女教育技能;以学校项目与学生发展为抓手实施开展有效的从学校到家庭、从家庭到学校的交流;为志愿者提供服务的机会和展示的机会;创设家长参与校本课程建设情境;创造家长代表参与学校决策情境并发展家长领导和代表;搭建学校、家长、学生与社区共享资源平台等。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2

一、突破本位主义:树立全面统筹的协同育人观

少年儿童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一的教育难以发挥整体的育人效果。协同教育要求学校、家庭、社会突破过去各自为政的本位主义立场,强调三者的主动协调、同频共振,实现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1+1+1>3”效应。

(一)树立“人人都是教育者”的全教育观

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必须树立“人人是教育者”“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全教育观。教育部门、学校、媒体,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和社会机构明确各自的教育职责。家长是孩子最早、最直接的教育者,是学校、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要引导家长树立起其自身作为“第一教育主体”的责任意识,为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方面的培训提供机会,使之具有先进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要引导社会有关机构、企业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为少年儿童传输正能量、避免负面影响,积极创设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大环境。

(二)学校应成为家庭、社会教育的粘合剂

学校、家庭、社会在协同育人中扮演着各自重要的角色,突破本位主义,并不意味着各自要放弃自己的职责功能,而是重在唤起各自的教育意识。学校作为专业的教育组织,在协同育人中,应充分发挥好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主动出击,开放办学,统筹引导,争取地方政府、各部门、社会机构、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信息共通、资源共享,成为连接家庭、社会的粘合剂和桥梁。学校要树立起为家庭、社区服务的理念,提供场地、师资等条件。坚持以学校教育系统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学生为主体,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教育合力。

二、完善制度保障:建立系统持续的协同育人机制

当前,虽然不少区县、学校在推动协同育人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统筹的力度还不够,普遍存在活动零散、意愿不强、师资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学校层面探索解决,更需要政府层面通过建立和完善机制,使协同育人制度化、系统化、可持续化。

(一)建立健全协同育人的法制机制

建立健全法律机制,是依法推进协同育人的基本依据和根本保障。一要推进协同育人的立法和制度建设。用法律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尤其是加快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立法。二要进一步提升对现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运用。《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等10余部地方性教育法规,对家庭、社会教育责任有相关的要求。三要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学校章程、家长委员会章程,建立校本化的协同育人制度。学校在组织学生参与校外实践活动时,除了必要的组织安全意识和措施外,要尽可能与学生的法律监护人、活动合作方以合约、协议方式,明确各方责任。

(二)确立科学的协同育人评价机制

统筹推动协同育人工作,要高度重视评价体系的建设,通过制度化、正规化、科学化的评价,引导和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作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互动合作情况,作为评估学校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促进学校主动融入社会发展、主动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策略、配套文件和评价办法。学校层面要将教师、班级开展协同育人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范围,激发教师主动联合家庭、社区育人的积极性。

(三)完善协同育人的激励机制

在协同育人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是相互影响、成果共享的。完善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要能激发家长、社会人士、企事业单位参与协同育人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促使家长、社会贤达、企事业单位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各自优势。通过“爱心家长”“关心教育公益企业”“社区教育先进学校”等评选活动,激发三方协同的内在动力。

(四)建立城乡协同教育一体化机制

要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农村地区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以及公安、妇联等部门组织的支持,形成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减轻留守儿童的心理负担,避免突发事件和社会不良风气、犯罪分子对儿童的侵害。城市社区要推进终身教育,实现全民教育。坚持社区教育对中小学生开展课外教育,在项目支持、人才配备、经费资助等方面给予各个基层社区教育提供保障。倡导“离校不离教”的原则,利用社区场所,建设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创办四点半学校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教育、校外教育。

三、整合多方力量:搭建共赢互通的协同育人平台

在机制建立的基础上,还必须解决如何运行的问题。要充分整合多方面力量参与,以共赢互通为基本原则,搭建协同育人的多元平台,促进工作持续开展。

(一)组建协同育人的管理与指导平台

完善协同育人的管理平台,区县教委要争取地方政府和宣传部门、妇联等相关部门的政策、资金、项目等支持,建立完善社区教育学院、教育联席会议等组织机构,加大专业人员培养工作。要组建协同育人项目研究平台,以区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衔,组合市内高校、区县教研机构、社会专业研究机构形成项目研究团队,对区域内的协同育人项目进行系统设计,解决好深度、效度、可行性等规划问题。同时为各级各类学校、社区提供专业引领。

(二)搭建多方参与的组织平台

推进协同育人工作,要坚持以学校为主导,搭建多方参与的组织平台。组建学校层面的协同育人中心,成员由校领导、教师、家长代表、社会机构代表、学生代表等构成,改变过去德育处、学生处等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人才队伍。学校要为家庭、社区提供多元的服务,让家长、社区得到实惠,让家长、社会企业或机构认识到参与学校工作对自身的重要价值,激发其持续参与的热情。同时,完善家长委员会等自组织架构,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其中,班级家长委员会应尽可能扩大家长参与面,减少对家委会的干预,激发家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网络育人平台

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建立有效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需要积极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成果。一是建立网络资源平台。重视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引导学生绿色上网,家长在线学习,实现网络育人功能。二是建立网络联络平台。学校、班级可通过建设微信群、QQ群、班级博客等平台,将有关学校、班级、孩子的最新动态及时更新,增强家校社区的交流互动。要注意收集问题并及时反馈,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传递社会正能量,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三是联合网络媒体平台。联合宣传、文化、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平台,营造学校与社会合力育人的良好氛围。

四、务求深度实效:实施科学立体的协同育人行动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和育人途径,促进协同育人取得实效。

(一)以育人为目的,系统设计课程体系

协同育人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配合,最终落实到育人这个目的上来。一是学校要根据学生、学校、家庭、社区的不同特点和现实条件,系统策划和设计协同育人的行动体系,以课程的形式予以固化,分年级、分层次形成连续性的课程序列,确保协同育人的科学性。二是推进协同育人的课程内容建设。重点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格修养、心理健康、社会实践、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内容,注重与学科课程、校本课程的渗透、整合、融通,构建全新的协同育人课程体系。三是在实施时,避免传统课程知识化学习的倾向,多运用活动化、情境式、体验式、探究式等途径来开展,提升育人的有效性。比如,有些学校充分利用各行各业的优秀家长、社会贤达等资源,开设相关选修课程,既调动了校外人士参与的积极性,又解决了师资短缺的矛盾。

(二)以问题为导向,有效满足家长需求

学校推动协同育人行动,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家长的教育。只有教育好了家长,满足了家长的需求,协同育人才会有持续的力量源泉。由于家长在学识、职业、子女问题等方面存在差异,传统的以校级、班级为单位的家长教育活动,往往针对性不强,导致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无论是家长学校、家长会,还是其他的家长教育活动,都应该坚持以解决家长育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针对不同的家长因材施教,分专题、分层次地用家长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确保家长学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三)以过程为重点,充分调动全员参与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3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指出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长是否有效地协同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互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其中,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整个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则是孩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关系着孩子良好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关系着民族素质、国家命运的大事。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目前,有关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基本上立足于学校如何指导家庭,认为学校在协作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实中家长素质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大量的教育专职人员,懂得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能按教育规律科学地对儿童施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起主导作用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为一个一致的过程。而如何深入进行合作,家庭在协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如何发挥,未有较深入的研究。这就造成了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不高、流于形式的现状,在实践中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家校协同开展心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教师对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我曾对本校部分学生家长,进行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认识到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认识与行动存在差距。无论是与教师的谈话或是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家长很少涉及或没有涉及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从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或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人员的事情,是学校的任务,自己只管孩子的吃、穿、住。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一上了学,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儿地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把家长参与看作是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无能的表现。

在对数十名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个别教师认为“与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会工作得更好”,认为“后进生主要是因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家长让孩子看电视太多了”,“觉得家长不关心他们的孩子”,“放弃了父母的职责”。有个别教师认为,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心理健康教育又是新生事物,家长并不太了解,学校若组织家长参与心育麻烦太多,简直是自讨苦吃;或认为除了学校家长对学校的其他活动并不积极,他们跟教师在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和期望,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另外,一些学校认为搞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建个心理咨询室或辅导室应付上级检查,在硬件上作文章,根本谈不上与家长合作;或只由个别教师面向少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与这些家长联系;或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热衷于编家长读本、讲概念,搞形式主义。

(二)实践中家校协作心育的误区

1.目的不明,活动简单化。在实践中,一些教师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于家长,认为是家教不好。或者将家长会,家访等家校协作形式看做是向家长告状的好机会,很少与家长协商解决问题。反之,家长也会有这种行为。有了这样一道屏障,双方根本无法平等地进行沟通合作。另外,学校开展的活动少有心理教育色彩,与班队活动协同;或在家长学校活动时什么都讲,没有专题。

2.活动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笼统而空洞,内容庞杂而无序。往往是班主任认为必要时就进行,许多是有了问题才想起家长。即使是已经开展的活动,也往往没有计划、活动记录和总结,在活动时间上时断时续,只是围绕几个大的时期如期初、期末、节假日等进行,就是健康教育板报和小报也是几个月才出一期,家长学校好几个月才组织一次活动,随意性、盲目性强,家长所获得的也只是一些规劝性的知识和技能,很难迁移到日常家庭教育中。

3.以学校为中心,双向交流少。许多学校在实践中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仅仅把书报杂志上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摘抄到黑板、宣传栏或小报上,算是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家长会几乎成了报告会——基本上是教师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家长只是接收器。这种单向交流,处处以学校为中心,只考虑到学校的需求,效果可想而知。

(三)专业人员匮乏,部分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教师。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无论从规模还是业务水平,都不能与现实的需求相适应。专业教师相当匮乏,一所学校专职教师一般为1名,而需要服务的学生达几千人。部分教师尽管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训练,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由于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还基本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有的教师仓促上阵,缺乏科学基础知识,容易误导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有的教师只是讲授心理学知识,并要求学生上课记笔记,划重点,在对家长进行辅导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重知识轻体验的授课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另外,部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优秀师资的欠缺,是制约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

二、国内外开展家校合作的方法

1.国外如何开展家校合作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家校合作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校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美国学者按家长在学校合作中担任的角色分为三类:

①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家长以这种角色参与的家校合作方式主要有: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小报、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和个别家长约见等。

②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这类家校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指导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

③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家长参与决策的具体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

2.我国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

在我国,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传统的“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日程安排,一般在开学、期末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到校,沟通双方的情况。

二是近年来兴起的“家长学校”。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

三是家访。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将普防、随访和定期访问结合。家访可以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家校联系,其最大的作用在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主动性。

三、我校家校协同开展心理教育的策略

(一)强化协作理念,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1.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教师的认识和心育水平。学校要创设良好的家校协作气氛,首先要培训教师,让所有教师明确协作的意义及目的,懂得学校与家庭的协作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利益。另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教师的心育水平。我校全体教职工通过定期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如:①征定并阅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杂志;②请进来,2007年7月我校请山西大学心理教育专家刘丽老师、2008年9月请太原电视大学的张奠石校长为全校教师作专题讲座;③走出去,2007年5月和2008年8月我校派专人到北京和哈尔滨参加了全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论坛;2008年10月校领导亲自参观心理教育示范校等等,通过这些方式一是让教师学习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认识,增加自身素质;二是掌握协作心育的基本要领,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为协作伙伴,视家长为教育资源,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

2.通过参与活动和针对性培训,提高家长的认识和心育能力。我校主要通过每年落实“421”工程。即:4次家长培训会;2次家长参与的亲子活动;1次家长开放评价。

首先,每学年初要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参与教育的情况,及时捕捉信息。通过汇总,了解家长参与情况,已有的认知水平,进行针对性的培训。①对家长所存在的心育问题,划分类型,再有针对性地组织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能密切联系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②组织专家与家长面对面座谈,现场解疑。如:我校请山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的专家对全校家长进行专题讲座,随后进行了与专家的面对面交流;2008年请“知心姐姐”报告团的老师对全体家长进行赏识培训;③向家长发放有关学习材料,并推荐针对性较强的书籍;④请学校的部分教师、优秀家长介绍成长的经验,因为榜样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最容易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产生隐性和显性的综合效应。2007年11月我校组织学校领导、优秀教师夏燕萍和袁巧荣分年级与家长进行座谈;2008年5月邀请长治好家长周大淇对全校家长进行经验交流;⑤学校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亲子互动的情境活动,如:每年5月的体育节,亲子趣味运动会,设置了父母和孩子、父或母与孩子的项目;11月读书节,父母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并和孩子一起交流分享成果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们作为主要组织者,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新的认识,并能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更主动地与学校协作。

(二)协调组织机构,促进家校协作升华

为巩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必须建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因为家庭和学校建立有效联络时,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可能很难达成目标,需要学校从制度方面对合作加以保障与鼓励。

为此,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逐步形成从上到下的行政领导、主要负责人、家长委员会三方指导体系。行政领导负责抓具体协调工作,协调各方,齐抓共管,统一领导,形成合力;主要负责人实行指导与管理结合、扶持与检查并重的工作方针,保证家校协同发展有序,措施有效,目标明确,方案落实;家长委员中的专家、学者、家长代表负责调查反馈合作情况,通过举办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推动家校的有效协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三)从家庭教育入手,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1.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系列讲座,传播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为家庭、学校的协作打好基础。家长学校授课内容主要涉及: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既从学校工作出发,也从家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参加讲课的有专家学者,也有学校的领导、教师,还有家长本人。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举行大型心理健康讲座以及经验交流会,给家长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如:在聆听了长治优秀家长周大淇的经验介绍后,家长写心得交流讲座感受。另外通过参观学生作品;召开小型家长座谈会,共同研究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如:2008年11月我校举办家长学校的代表座谈会,让家长学校的成员来到学校参观校园、学校的设施设备、参加学校学生的早操、进到教室听教师授课,并和校领导座谈等;2007年5月,校长、心理教育的两位专家和学校单亲家长召开了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就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展开了讨论,为单亲家庭的教育指明方向。

2.家访是学校和家庭联系的重要渠道,形成家访制度。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学年对学生普访一次,对学生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主动从学校、教师的角度承担责任,不埋怨家长,不指责学生,和家长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进步。如:2008年9月我校召开了全校教师集体家访大行动,全校教师家访一位结对的学困生和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走入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和家长的讨论、了解,共同找到学生存在问题的症结,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和办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加强宣传和咨询,让家长和社会更多地了解并关注学校教育,形成积极参与教育的协作氛围。利用学校板报、广播、家庭教育小报等,指导家庭教育。请家长走进校门,参与学校活动,了解学校,重新认识学校,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如我校每年上半年举办亲子趣味运动会;6月举办学生综合展示活动;下半年举办“读书节”亲子共读书并交流分享活动;英语节家长参与活动,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体验教育,增强亲子感情。

(四)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拓展教育功能

社区教育是时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更包括社区的、家庭的正规的、非正规的一切教育过程。实施家校合作,客观上必须进行教育空间的拓展,开展全程、全员、全方位的社区教育,让每个学生、每个家长,随时随地都有学习的机会,随时都能感受到“教育场”的作用,从而提高家校协作的成效。社会的教育资源丰富多彩,如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公园等文化设施,各类工厂、机关、部队,还有社会上各种文艺人才、英雄人物、离退休干部、教师等都是教育有重要力量。

学校主动挖掘并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把家长学校与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联系起来,加强指导与引导,整合与拓展教育功能,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大环境。

总之,家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开展,才能优势互补,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资料

1、程正方 《学校管理心理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0.8

2、教育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02.8颁布

3、沈贵鹏载《教育研究》 《关于心育的几点思考》 2002年5月刊

4、姚本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 东方出版中心 2002年版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4

《意见》是在北京市中小学中推进家庭、学校和社区全面协作的一份重要文件。这份文件有着系统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基础,符合当前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北京社会文化发展和学校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推进家长、教师协会制度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

现代学校制度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核心、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要求、强调校内和校外协作关系的制度安排。从现代学校制度的视角来看,学校不再是封闭的系统而应是一个开放的组织,重视学校与家庭和社区的互动过程,是其开放性的显著标志。现代学校制度与传统学校制度的重要区别就在于,为了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目标,所有与学生发展相关的因素都要充分考虑到制度建设中来,其中首要的因素便是家长及其所构成的社区。

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主要来自三方面:家庭、学校、社会,其代表者分别是家长、教师、社区,三方面教育力量的存在是自古以来的基本事实。从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建立以来,教育理论和学校教育实践便都把三者形成教育合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学校工作来对待。但在近代学校教育发展的早期,学校教育理论更致力于学校教育系统的完善,有些极端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甚至认为,社会需要一个更加封闭的学校教育系统来完成未成年人的社会角色的塑造。随着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发展,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和学校教育实践无情地驳斥了这种理论。家庭、学校和社会每一方面都对学生的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社会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百余年的学校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不论是否意识到家庭和社区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它们都在同时实施着教育,并在学生身上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今天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乃至普通家长都一致认为: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的教育,比三者各自独立实施的教育影响更大、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换言之,为了孩子健康发展,学校和家庭需要在教育方面取得一致性――孩子的教育需要家校密切合作,学校的教育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

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学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制约。社会舆论对学校的影响越来越大,家长看法对学校的影响同样越来越大。从教育理论发展来看,学校的外部评价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从学校制度建设来看,家长(市民)对学校满意度的评价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对学校发展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从社会舆论走向来看,学校的一举一动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种现象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反映。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这种现象只是一种客观存在。当我们的办学理念还不适应开放形态的时候,会把这种社会对学校的干预视为“负面”力量,但当我们的办学理念转向现代学校制度所提倡的开放形态的时候,便会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关注和参与视为一种正能量。通过一定的开放型组织方式,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共同目标,使家庭、学校、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正是现代学校制度的本质所在。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方式不同,参与的深度也不同。通常我们把以向家长传达学生信息为主要目的的家长会参与方式称之为“单向联系”。这种方式下,家长是完全被动的,教师向家长传达的信息是经过精心选择加工的。由于信息的不完整,家长即使想要更多地对学校教育提出建议,也不可能提出适切、恰当的建议。家长的任何建议几乎都可被教师忽略不计。

在重视家长意见和建议的学校中,教师会将更多的信息传达给家长,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情况,征求合作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方式可称之为“双向联系”。在这种方式下,家长可以发挥一定的主动性,家长的部分合理化建议会得到重视和采纳,并且家长在校外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活动。但家长的关注重心依然是自家孩子教育的问题。

在努力尝试实现家校合作的学校中,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形式更加多样,次数更加频繁,学校向家长传达的学校教育信息更加完整,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更加完善和有效。家长委员会在这类学校不是虚设,而是在学校制度架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成为学校管理运行中的重要环节,这种方式可称之为“支援性参与”。家长以组织的方式参与学校的计划和活动,家长的关注重心从“自家孩子”扩展至“全班孩子”甚至“全校孩子”。

《意见》所推进的家长、教师协会旨在把家长视为一个重要的教育集体,通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师参与家庭活动,形成一致的、有机协作的教育力量,并通过家长、教师协会的稳定组织,将社区的教育力量纳入学校教育的轨道中来,这种方式可称之为“管理性参与”。这个组织是学校组织的必要构成部分。在这个组织中,家长的教育地位获得充分肯定,他们不仅参与学校计划的制订,还要参与学校教育的实施、管理和评价。

家长、教师协会的实质是有效组织三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教师协会,顾名思义是由家长和教师共同组成的一个教育协作性组织,目的在于沟通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创造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家长、教师协会作为学校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已成为现代学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家长、教师协会不同于传统家长会的地方就在于它更加强调以“协作”为目的,以经常性的情况交流为手段,以制度保障家长参与学校事务为核心内容。

家长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是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事务的社会基础,也是家长、教师协会替代早期家长会的基础。家长教育程度的提高,使他们在有权利对学校教育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有知识和能力对学校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在某些专门领域内的知识使他们成为参与课程发展的有价值的人力资源,他们的技能和才干可以丰富学校课程和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许多家长在问题解决策略和反映市民心声的政策阐述方面也具有很强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家长也是描绘学校发展蓝图的有效帮助者。

将家庭、学校和社区这三方的教育力量组织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在理论上并没有任何异议,但在实践中,我们所能见到的合力案例则少之又少,相反却常常见到“反力”。所谓“5+2=0”的公式,就是对这种司空见惯的“反力”现象的典型描述。在今天交通和信息空前发达的社会,学校力量之“5”越来越不抵家庭和社会力量之“2”了。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学校只是对其施加影响和教育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理论上认为全部影响和教育应由学校、家庭、社会三部分组成。三者对孩子形成一种教育合力,是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最理想状态。这种教育合力的典型表现是三方的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协调一致,互助互补。倘若三方教育不协调、不一致,则必然会造成重复教育或作用抵消,用公式表示就是:总教育Z=学校教育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今天的问题在于,由于学校教育过分强调自己的教育效能,因此包揽了过多的教育责任,甚至认为A约等于Z了。但是孩子生长所需要的不只是知识性内容,还需要情感体验。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多是在家庭和社会获得的。教育活动的载体一是时间,二是空间,当A过分膨胀后,时间被过多占据,空间被过多挤压,这就意味着A挤压了B和C的时间和空间,进而挤压了二者的教育力量和作用。但事实上,后者的教育力量并未真的被挤掉,其教育作用也不可能真的被减弱,于是就形成了上述的“反力”现象,使得以家长为核心的社会对学校教育产生不满,“课业负担过重”“体育运动不足”“校外补习成风”等一系列现象的背后,这种“反力”的作祟不能不说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信息化社会,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来提升教育品质的基础是学校的开放。家长、教师协会背后的理念、制度和机制性的支撑也需要学校的开放。但是,这个意义上的开放不是学校简单地打开校门不再封闭,而是信息意义上的“公开”。从学校的角度说,如何区分以下几种情况,将必要的信息以制度化、组织化的形式向家长和社区公开,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1.学校应该知道而不知道,但社区知道的有关学生教育的信息,是学校教育的信息“盲点”,需要通过畅通的渠道加以了解,如学生在社区的某些行为。

2.学校知道而家庭和社区不知道的有关学生教育的信息,属于保密范围的,需要采取适当信息公开制度的有效措施加以保密,如学生的某些需要保密的成绩排名等属于未成年人隐私范畴的信息。

3.学校、家庭和社区都该知道的有关学生教育的信息,属于开放办学的公开领域,应当通过各种制度形式实施开放,如学生某些值得公开表扬或批评的信息,而家长、教师协会是此类信息开放的一种重要的组织保障。

4.学校和社区都不知道的有关学生教育的信息,属于未知领域,需要双方合作收集、整理、分析和共享,如学生在社会上的某些碎片化但却能反映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问题的信息。这方面也正是家长、教师协会所能发挥独特作用的重要领域。

《意见》提出了协会的5项职责和功能:参与学校管理、支持学校建设、参与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沟通家校关系。这5项功能的确均符合家长、教师协会目前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作为其职责,也符合目前家庭、学校和社区协作关系发展状态。其中“参与学校管理”和“参与学校教育”是家长、教师协会与传统家长委员会的重要区别点,也是北京推进中小学家长、教师协会工作的重点。

家长、教师协会给学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当前社会舆论对学校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有的学校甚至被舆论逼进了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决策系统的封闭性和社会越来越旺盛的参与教育意愿之间的矛盾。我们在学校教育决策系统的开放方面做出过许多努力,比如在制订教育发展规划时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和建议、对中小学办学质量进行监控并定期向社会公开、定期征集社会对教育工作满意度,等等。这些旨在努力开放教育信息的举措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舆论的压力,但封闭与参与的对立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学校的招生、考试、学业负担、教学质量、课程设置等问题依然是社会舆论每年都猜测、怀疑、不满、议论的热点。学校工作常年受到这类社会舆论的干扰,学校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受制于这类非专业性的压力。

家长、教师协会作为一种组织方式,能够有效地将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家长、教师协会通过学校的渠道可以深度和主动参与教育决策过程,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家长、教师协会的参与渠道,顺畅地传达到决策过程中。理想状态的家长、教师协会是有效释放社会矛盾能量的重要组织。推进家长、教师协会建设,是目前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机遇,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一个策略选择。

在学校特色发展问题上,由于对特色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其载体获得的,所以许多特色载体的选择具有“中性”特征,即谈不上某个被选对象是“最恰当”的,也谈不上某个被选对象是“最不恰当”的。采取更加民主的方式,特别是采取让家庭和社区更多参与选择的形式,有利于学校确立特色发展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学校的最终选择获得家长和社区居民的深度认可和主动支持。从这方面来说,建设家长、教师协会,无疑是学校特色发展的一个良好机遇。

从全市400余所已经开展家长、教师协会实验的学校经验来看,家长、教师协会的建立也给学校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首先是校长的决策权利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其次是教师的教学、考试、作业等日常工作受到了某些干预,第三便是班主任的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程序性影响。接受这些挑战,改变习惯做法,将迎来新的面貌。

实验经验证明,校长与家长良好的合作,能使校长的领导获得更加广泛的支持,教师的工作也变得更加容易。当校长的决策与家长产生分歧时,表面看似乎削弱了校长的决策权利,但从促进家校交流的角度看,校长依然是最高决策者,其权利丝毫没有被削弱。由于有了家长的主动支持,学校决策有了更加坚实的落实基础。

有些教师可能认为家长对教学并不内行却还要参与意见,但实验表明家长并不试图在教学专业领域发表意见,他们更多的还是利用自己的专长,帮助教师丰富课程和课外教育活动。能够经常在教学方面征求家长意见的教师在家长满意度调查中通常都能获得更高的分值,这对教师的教学信心是一种极大的鼓励。

班主任在班级家长、教师协会的协助下,能够更好地设计班级教育活动。许多经验表明,由于有了家长的支持和帮助,班级活动变得更丰富多彩了,班集体更团结、更具活力了。

稳步推进家长、教师协会的组织体系建设

市教委的《意见》针对当前全市家长、教师协会建设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对家长、教师协会工作的推进做出了顶层设计:一方面,规范家长、教师协会的组建程序,完善运行机制,逐步分级建立家长、教师协会组织;另一方面,市级层面加强问题研究和理论指导,区县加强领导工作,各校则为各级家长、教师协会组织的建立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制度保障。

根据北京市门头沟区和各区县自发参与实验的中小学校的经验,家长、教师协会在学校分为三个层级:班级、年级和学校。三个层级家长、教师协会的建立不分先后,但职责和功能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学校层面的家长、教师协会是三级组织的核心,是沟通家庭、学校和社区三方教育力量的枢纽,是参与学校管理、讨论学校发展目标和措施的主体。班级家长、教师协会是三级组织中的活动承载者,它按照学校家长、教师协会的活动总体计划,结合本班特点和学生教育需要,协助班主任开展有特色的班级教育活动,商讨家庭教育与班级教育的结合等事项。年级层面的家长、教师协会主要存在于规模较大的学校,根据年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协助年级组开展同年级的校内外教育活动,并组织各班家长、教师协会开展统一的校内外教育活动。

学校家长、教师协会的成员由各班或年级协会推荐,选举一名条件合适的家长担任协会主席,校长担任副主席。学校家长、教师协会依据章程规定的职责和任务,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工作,组织家长和社区参与学校相关教育活动,支持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协助学校做好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支持班级和年级家长、教师协会的各项教育活动。

具体来说,学校家长、教师协会的重要职责首先是沟通,组织家庭与学校间定期的有意义的交流活动;其次是确定家长的教育职责,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指导家长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第三是帮助学生学习,通过有组织的方式,使家长在帮助学生学习方面起到更加有效的作用;第四是组织志愿服务活动,邀请和安排家长利用自己的专长,支持和帮助学校开展某些教育活动;第五是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对影响到孩子和家庭的有关教育决策,组织家长以全面合作者的身份参与讨论和做出决策;第六是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将社区资源充分运用于学校、家庭和学生的学习方面。

在学校普遍建立起家长、教师协会的基础上,区县以各校家长、教师协会主席为当然成员建立“家长、教师协会联席会”制度。区县家长、教师协会联席会议依据学校家长、教师协会的章程,拟订本区县家长、教师协会章程,参与本区县学校教育发展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协调相关社会教育机构,配合中小学校做好未成年人的社会教育工作,指导学校家长、教师协会联席会议的工作,帮助学校家长、教师协会完善其章程。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家校协同;沟通;交流;合作;倾听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44―02

一、家校协同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指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现代教育大体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是专门研究教育相关问题的,同时还担负着对家庭教育指导和配合的任务。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家庭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家长是否有效地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可见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家庭和学校要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我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说明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也同样重要。密切学校同家庭、社会的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使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达到育人机制的完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既包含了家庭教育又包含了学校教育。它强调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我们现在常说资源共享,其实在每个家庭中都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因为每个家庭的环境不同、背景不同,家长的职业和工作的领域不同,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人生的阅历、生存的本领都是可利用的资源。教师与家长的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使学校与家庭两种教育环境、两种教育形式、两种教育资源相互整合,形成一股教育的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可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三、在协同教育中,学校和家庭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1.在协同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和指导作用

学校是教育人的专门机构。学校教育目标明确、计划合理、科学规范。因此在协同教育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掌握与家长合作与交流的技能与技巧,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思想问题、学习问题和心理健康等问题,认真查找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家长共同努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对家庭进行教育上的有效指导,改进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使家长有目的、有意识地配合教师教育学生。

教师在协同教育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平等的原则。杜威曾说过,“要学会做人,就得通过平等的交往,发展出一种社会意识,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特的社会成员”。教育是理性的行为,与家长的沟通更需要平等和尊重、理性和智慧。

(2)主动的原则。主动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情况。尤其是有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时更要及时通知家长。

(3)公正的原则。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家长,对他们一视同仁,和家长协同教育时要不亢不卑,不因家长的贫富、职位的高低、学生成绩优劣等而区别对待。构建和谐、融洽的关系,减少矛盾和摩擦的发生。

(4)求同存异的原则。教师要尊重家长的看法并表示理解。在尊重家长人格的同时,还必须尊重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教师与家长都是学生的教育者,其教育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要求同存异。教师应在尊重家长的同时,根据教育科学的原则,在家庭教育上给家长以正确的指导。

(5)对特殊家庭和特殊人群的子女要更加关注和爱护。如流动人口子女群体。这些学生的家长很多人没读过几年书,有的甚至是文盲,这为家校协同教育带来许多困难。这些学生中有一些人又有很强的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努力消除家校协同教育的障碍。教师要尊重和理解学生和家长,将关爱更多地给他们。

另外,要重视特殊家庭的家校协同教育。如对身体残疾的学生、智障家庭、单亲家庭、单亲状态家庭(夫妻中一人长期在外地)、留守孩子等,更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而且更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老师们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帮助和关注这些特殊的学生和特殊家庭中的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们要鼓励他们赏识他们,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给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自信。

2.学校和教师要积极探索和拓展家校协同教育的途径

学校和教师要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家长与学校联系手册、电话、通信、运用网络发电子邮件、聊天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互相沟通情况,共同商讨、协调教育方法和教育步骤,建立全方位的沟通平台。

(1)个别联系。1)家访。家访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联系的一种常用的方式,是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现在是信息时代,通讯手段先进了,但因班级学生人数太多、居住分散等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访工作。青少年教育专家周长根说:“现在不少学校和教师,通过电话了解情况,但这只是声音的传递,代替不了面对面的感情交流,实地的踏访。”家访作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沟通的一种好的形式,我们不能抛弃。通过家访教师可以了解家长的想法与要求,学生在家的表现,与父母的关系等情况,双方共同探讨教育的方法,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2)随机个别交谈或约请家长来学校。教师可与家长在短暂的相见时,抓住时机随时进行交谈。如果有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就要约请家长到学校来共同商量解决和处理的办法。3)书面联系。一是建立《家校联系簿》。为了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利用“家校联系簿”、“联系卡”使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各项要求,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充分地交流信息,及时与家长交换教育孩子的意见,找准教育的切入点,加强配合,努力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二是学校创办家庭教育专刊或开辟父母专栏指导家庭教育。现在家长一般工作都很紧张,这就需要开办专栏,创办简报、专刊等通报信息,介绍各种教育经验和教育方法,树立和宣传家教典型,指导家庭教育。

(2)集体联系(和多位家长联系)。1)召开家长会。学校必须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全面地介绍学校的情况,介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学生近期的思想状况、心理状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学校和教师要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让家长互相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有时向家长介绍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互相联系的好机会,是教师倾听家长的关注和期望、双方相互沟通的好方式。2)举行学校开放日活动。学校开放日活动给家长提供了一个了解学校和信息交流的机会。家长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成长与发展的情况,与教师互通学生教育的信息,同时学校开放日活动也展示了学校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学生的发展水平,架起了家校协同教育的桥梁。3)成立家长委员会。学校家长委员会代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利益,反映家长的愿望,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其主要职责是:审议学校工作计划,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听取学校工作总结及工作汇报,提出改进意见。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联系的渠道,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沟通协调的纽带。4)举办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可以聘请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教育教学中的骨干教师、教子有方的家长举办专题性讲座和培训,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的学习和指导,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家长应积极参加家长学校活动。近年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备受重视,家长学校在各地纷纷建立。5)通过网络、现代通讯手段的联系。通过电话、手机、网络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电话交流、发短信、发电子邮件互通信息,密切学校与家长的联系。还可以开通家长热线,建立校园网,家长聊天室。家长、教师、学校可以通过这种系统了解到大量的教育信息、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家长还能够通过这个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获得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成功有指导意义的实质性帮助。

3.在家校协同教育中家长应和学校、教师密切联系,默契配合

首先,家长的知识、教育方法需要不断更新。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的教育理论。只有家长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及时改进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苏霍姆林斯基说:“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

其次,家长要善于倾听。家长应该学会倾听教师和学生的心声。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意大利教育家瑞吉欧说:“接过孩子抛来的球。”只有善于倾听孩子的声音,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找准教育孩子的切入点。倾听他人说话,不粗暴地打断他人谈话既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美德。家长有善于倾听教师的习惯,教师和家长之间就会多一分沟通,少一分隔阂;多一层理解,少一点挑剔;多一份行动,少一些抱怨,为同一教育目标从不同的教育角度,各司其职,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学生的合力。

第三,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有些家庭对学校和子女的期待过高,眼高手低,不能客观、全面分析孩子的思想、学习状况,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把考取名校作为唯一的出路,导致孩子心理负担过重。有些家庭不能制订具体的计划,具体的学习目标,将其进行细节量化,从而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第四,在协同教育中家长要充分发挥主动性。有些家长不能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合作,只等教师找家长。学校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但教育教学的成功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的配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两种特点完全不同的教育,家长必须主动与学校老师沟通,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讲座,配合学校搞好教育。沟通多了,家长才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真实情况,能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

收稿日期:2006-05-15

作者简介:夏春秋(1971-),女,黑龙江海伦人,助理研究员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6

一、研究背景

“协同教育”在国外主要以高科技软、硬件的方式丰富教材和教学内容,通过网络与外界沟通以及城乡同步联机教学为其特色。美、英等国已投入百亿美元巨资支持“未来教室”计划,其内容包括:学生端与教师端的实时批改、实时学习成效分析,以电子联络簿提供家长应该注意的事项,学生多元化学习环境,数字教材情境仿真等。至2007年,英国已经有98%的中学生拥有互动电子白板。这些信息显示出“协同教育”正进行着一场学习的革命。自本世纪初,我国开始研究新班级教育模式,它涉及课程设置、教学协同、家校合作、学生评价等各个方面,得到了教育专家的肯定。杜郎口中学的开放性课堂、沈阳音乐学院的全专业培养课堂,上海、杭州、成都、重庆等地的中小学新班级教育模式等,在社会上不断引起巨大反响,人大附中王金战老师的课题《素质教育中的家长作用研究》也已取得显著成果。近十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启动,越来越多的艺术院校、中小学着力在师生协同、生生协同方面进行了大量思考和探索,在家校协同、社校协同方面还显流于形势而缺乏实效。

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显示了它前所未有的作用。但由于家长教育观念陈旧,家庭环境背景差异大,家庭教育理念误区多,缺乏正确的人才发展观等因素,家庭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校希望家庭教育能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相互促进,但缺乏适合的途径与方法,这是急需研究和探索的内容。

二、研究内容

1.建立家校互信关系的策略研究。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使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做到目标一致,观念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具体是通过问卷调查和家长访谈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建立足够的信任,进而达成共识,把学校培养目标、办学思想、教育观念等灌输给家长,提高认识水平,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

2.初三化学“家校协同”式教学的策略研究。探究与家长进行“家校协同”式教学的方法,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家长不断提高自身教育素质,注重教育方法的指导,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可以通过教师-家长互动(课堂向家长开放、家长来访卡等)、家长-家长互动(班级家长论坛、育子经验交流等)、教师-教师互动(案例分析、编写家长辅导手册等)、以及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创新型家长会、班级博客、“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征文)等方式,针对家长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可以被家长所接受的建议,指导家长解决问题。

三、研究思路

1.整合学校、家庭教育因素,实现最佳教育效果。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建立家校互信关系,家长能够有效地配合学校进行教育互动,就能充分利用教师的桥梁作用,把学校力量和家庭力量进行整合,把教育爱和亲子爱融为一体,同心协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

2.通过家校互动,达成“家校协同式”教学的四个要素,即教谁(家长、学生)、谁教(教师、家长)、教什么(教学内容)和怎样教(教学方式、方法体系),四要素相互带动,促进教学的高效稳定发展。我校现有的一种主题班会形式——“化学生活体验课”(即:事先由学生从生活中收集与化学相关的现象,教师筛选出其中适合初中探究能力的问题,在班会课上先由家长做应用性或解决性的示范,再由教师做出理论解释的一种亲子互动的课堂模式)经过一学年的初步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力争把这一课堂模式推行至全年级,覆盖到所有“化学与生活”教材内容,形成“家校协同”教学模式。

3.使教育爱与亲子爱同化,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通过开展“家校协同”式教学活动,使家长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教育方法得到改善;再通过家庭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的改善,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促进教育爱与亲子爱的同化,进而对构筑和谐教育环境提供有利的支持。

四、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学校、家庭双方面的教育现状进行问卷调查。

2.行动研究法: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充分调动学校与家长双方面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施展才智,发展能力。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构建

一、构建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理论依据——协同学(Synergetic)原理

1.协同学简介

协同学亦称协同论或协和学,是一门研究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在相互协同作用下,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科学。它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哈肯教授(H.Haken)所创立,是一门新兴的、影响最大的、普适性最强的横断学科之一。1973年,“协同”概念提出,1977年,协同学理论体系形成。该理论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法兰克福汇报》曾评论:“哈肯创立的协同学不仅是可以应用于许多方面的一种物理理论,它也是对整个世界进行观察的一种新方法。”协同论为人们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成了哲学的一种新思维。

2.协同学基本观点

协同理论研究的是开放系统在外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其内部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如何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自组织(指事物或一组变量从无联系的状态进入到有联系的状态的过程)成为一个协同系统的过程。其基本观点如下:

(1)协同学的核心——“协同效应”

是指在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当外界控制参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要素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关联代替其相对独立,相互竞争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表现出协调、合作,其整体效应增强,系统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即“协同导致有序”,有序是协同的产物。它认为,系统形成协同运动的关键条件是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如系统中各要素彼此独立、互不相干,那就不会形成任何有序结构。

“非线性”是说,系统的行为并不是其子系统行为的叠加,而是由各个子系统相互调节和组织来决定的。从中可以看出,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不同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功能。另外,在一个由各子系统协同作用而组成的复杂系统中,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不仅是各子系统的功能之和,还包括各子系统相互联系形成有序结构而产生的功能。

(2)协同学的硬核——“自组织”

“协同”思想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机制与规律,提出了自组织的理论。所谓自组织就是系统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控制参量),当其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系统中子系统间的关系,便能克服独立运动而自发产生协同的现象。也就是说,自组织是系统有序化的内在根据,系统的协同效应是由自组织来实现的。

需注意的是,自组织不是以各个子系统受到强制或损害为代价的。例如一群工人,他们不是在外部命令的条件下(如在工长的统一指挥下)工作,而是靠某种相互默契,工人们就能协同合作、各司其职来生产产品,这样的过程就是自组织。否则,就是一个他组织。一般来说,一个系统的自组织性越强,系统的整体功能就越能达到最佳状态。

(二)现实依据——各种辅导模式的局限性

心理辅导按其服务对象和目标来划分,可分为三种模式:障碍性心理辅导、适应性心理辅导、发展性心理辅导。三种模式各有特点,具体见下表:

从表中各项比较中可以看到:每一种心理辅导模式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普遍适用。现实中,心理辅导模式的单一化已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化和心理需求的多元化产生了尖锐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就要把这三种心理辅导模式加以协同,以形成一种优势互补、能发挥最大效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二、构建的主要内容

根据协同学的基本思想,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就是要把高校中各种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有机的联系和整合,使之从无序走向有序,以形成一个能最大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效力的系统。具体来说,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需要其各个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即在辅导模式、工作队伍、教育力量、实施途径和辅导形式等方面的协同。

1.辅导模式的协同

从上述对障碍性、适应性、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的比较,我们知道,每一种模式都有其局限性,单一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多层次性,客观现实需要我们对这三种模式加以整合与协同。在对三种模式的整合和协同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对它们进行简单的拼凑或叠加,而是要分清主次,进行有序排列和组合。

我们知道,教育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具有强大的发展功能,教育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发展性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也提出,学校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包括差生的发展上下工夫。从中可以看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性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本质特征。另外,从对众多大学生的心理调查资料来看,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一般占总数的17%左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心理正常发展的学生。可见,在障碍性、适应性和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因其更符合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更符合大学生现实的心理问题而必将成为我国高校心理辅导的基本模式。因此,在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应以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为主,障碍性和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为辅。只有这样,三种辅导模式才能优势互补,发挥出最大功能。

2.工作队伍的协同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主要由三支力量构成,即医务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他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力量和中坚力量。他们既有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与不足。因此,需要三支力量有效配合,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从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队伍。具体来说,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在国外,心理咨询师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一般都有哲学或教育学、医学、心理学博士学位。二要进行实践操作。心理咨询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科学。在国外,心理咨询师在其可以独立开业以前,一般都有很长的一段由导师督导下的临床实践经历,并有严格的资格认证过程。三要以科研为指导。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要进行科学研究。为开拓视野,增强科研能力,可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及相关的学术活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除由这三支力量组成外,还需要有其他人员如学校管理人员、各科教学人员、学生等的支持和配合,人人有责,人人参与。如学校管理人员通过制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计划,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协助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等工作,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有序进行;各 科教学人员则通过本学科所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结合具体教学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而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心理调节技能,发展自身心理素质。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协同不仅是三支力量内部的有效配合,同时也是全校师生的相互支持与通力合作。

3.教育力量的协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从学校内部来看,是以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核心的全员参与(上文已论述)。而从学校外部来看,则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力量的协同,构建起以学校为主导、家庭和社会(社区)共同努力的整体教育网络。

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地位。首先,学校拥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有严密的组织领导体系,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有一定数量接受教育的学生,有一定的场所、资金和设备等。这就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师资、人员、场地与资金保障。其次,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系统、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而不是零散的、片面的、非系统的、不完整的。再次,它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安排、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最后,学校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并以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因此,毫无疑问,学校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这支主力应与家庭、社会联手,取得它们的支持和帮助。因为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都与家庭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专家认为,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植根于家庭,显现于学校,加重于社会”。如父母离异、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极易引起心理问题。因此,家庭和社会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支持环境。

社会各种传媒要向学生宣传心理卫生知识,限制一些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杜绝各种不良书籍和音像资料对学生的侵害。每个社区设学生心理健康关心委员会,举办短期培训班,向家长普及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从而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应突破校园界限,与家庭和社会紧密结合,形成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

4.实施途径的协同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课外活动和环境熏陶等。它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起主导作用,而其他途径通过渗透,起辅助作用。各种途径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自身目标,就必须借助教学这一中心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向广大学生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这是任何形式的教育也取代不了的。因此,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学校教学体系之中,排入课表,并依据不同的年级层次开展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使心理健康教育朝规范化、课程化方向发展,需要构建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组成的全新的课程体系。它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并与其他课程和各类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协同效应。

除课堂教学外,学科渗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有效途径。这不仅因为学科课程本身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学科教学本身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也因为各科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一方面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来设计教学,另一方面则要深挖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结合学科教学任务来融会和体现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它打破了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形式上的局限性,使学生更易接受,并能积极参与,也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课外活动来实施。其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有以下一些做法: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俱乐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举办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竞赛活动等。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交往、合作、做人、处事,增强了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心理素质。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通过校园环境进行。校园里干净整洁、优雅美观的物质环境,积极向上、不断追求的文化环境以及充满关爱、平等和谐的人际环境,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积极作用。

5.辅导形式的协同

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个别辅导形式开展,团体辅导并不普遍。个别辅导主要着眼于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咨询员的咨询和治疗,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个别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障碍性、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向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的转变,团体辅导逐渐被各高校重视和应用。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比,在受欢迎度、辅导效率、成效等方面都更胜一筹。这是因为:第一,团体辅导符合学生心理特征。青年大学生喜合群、爱模仿,易受团体成员影响,从众心强。因此,团体辅导深受学生欢迎,成效显著。第二,团体辅导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机会,学生可以借助团体本身的影响力来学习某种生活经验或改变某种不良行为,并获得集体生活经验。第三,团体辅导能够有效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这一瓶颈问题。第四,团体辅导具有集体性和组织性的特征,可以大大提高辅导的效率。可以预见,团体辅导由于其自身的诸多优势,必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形式。在欧美各国,大力倡导小组辅导,美国中学的高中就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辅导。

当然,团体辅导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重视团体辅导并不意味着放弃个别辅导。由于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各有利弊,所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各取所长,优势互补。

总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构建,需要上述各要素之间克服独立运动,相互协调,优势互补,从而产生协同效应,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合力,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功能。

三、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1.谨防简单化倾向

协同学认为,复杂系统是由其内部的各要素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的。这里的“非线性”意味着协同并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相加。因此,我们在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过程中,要防止简单化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模式、人员、力量、途径和形式加以简单相加,就能产生出一个有序的、能发挥最大效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而是需要我们克服各要素间的相对独立和相互竞争状态,让它们产生相互关联、相互配合,才可能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的系统。

2.重视系统的有序组合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构建

一、构建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理论依据——协同学(synergetic)原理

1.协同学简介

协同学亦称协同论或协和学,是一门研究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在相互协同作用下,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科学。它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哈肯教授(h.haken)所创立,是一门新兴的、影响最大的、普适性最强的横断学科之一。1973年,“协同”概念提出,1977年,协同学理论体系形成。该理论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法兰克福汇报》曾评论:“哈肯创立的协同学不仅是可以应用于许多方面的一种物理理论,它也是对整个世界进行观察的一种新方法。”协同论为人们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成了哲学的一种新思维。

2.协同学基本观点

协同理论研究的是开放系统在外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其内部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如何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自组织(指事物或一组变量从无联系的状态进入到有联系的状态的过程)成为一个协同系统的过程。其基本观点如下:

(1)协同学的核心——“协同效应”

是指在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当外界控制参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要素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关联代替其相对独立,相互竞争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表现出协调、合作,其整体效应增强,系统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即“协同导致有序”,有序是协同的产物。它认为,系统形成协同运动的关键条件是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如系统中各要素彼此独立、互不相干,那就不会形成任何有序结构。

“非线性”是说,系统的行为并不是其子系统行为的叠加,而是由各个子系统相互调节和组织来决定的。从中可以看出,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不同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功能。另外,在一个由各子系统协同作用而组成的复杂系统中,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不仅是各子系统的功能之和,还包括各子系统相互联系形成有序结构而产生的功能。

(2)协同学的硬核——“自组织”

“协同”思想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机制与规律,提出了自组织的理论。所谓自组织就是系统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控制参量),当其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系统中子系统间的关系,便能克服独立运动而自发产生协同的现象。也就是说,自组织是系统有序化的内在根据,系统的协同效应是由自组织来实现的。

需注意的是,自组织不是以各个子系统受到强制或损害为代价的。例如一群工人,他们不是在外部命令的条件下(如在工长的统一指挥下)工作,而是靠某种相互默契,工人们就能协同合作、各司其职来生产产品,这样的过程就是自组织。否则,就是一个他组织。一般来说,一个系统的自组织性越强,系统的整体功能就越能达到最佳状态。

(二)现实依据——各种辅导模式的局限性

心理辅导按其服务对象和目标来划分,可分为三种模式:障碍性心理辅导、适应性心理辅导、发展性心理辅导。三种模式各有特点,具体见下表:

从表中各项比较中可以看到:每一种心理辅导模式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普遍适用。现实中,心理辅导模式的单一化已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化和心理需求的多元化产生了尖锐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就要把这三种心理辅导模式加以协同,以形成一种优势互补、能发挥最大效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二、构建的主要内容

根据协同学的基本思想,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就是要把高校中各种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有机的联系和整合,使之从无序走向有序,以形成一个能最大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效力的系统。具体来说,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需要其各个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即在辅导模式、工作队伍、教育力量、实施途径和辅导形式等方面的协同。

1.辅导模式的协同

从上述对障碍性、适应性、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的比较,我们知道,每一种模式都有其局限性,单一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多层次性,客观现实需要我们对这三种模式加以整合与协同。在对三种模式的整合和协同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对它们进行简单的拼凑或叠加,而是要分清主次,进行有序排列和组合。

我们知道,教育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具有强大的发展功能,教育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发展性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也提出,学校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包括差生的发展上下工夫。从中可以看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性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本质特征。另外,从对众多大学生的心理调查资料来看,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一般占总数的17%左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心理正常发展的学生。可见,在障碍性、适应性和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因其更符合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更符合大学生现实的心理问题而必将成为我国高校心理辅导的基本模式。因此,在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应以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为主,障碍性和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为辅。只有这样,三种辅导模式才能优势互补,发挥出最大功能。

2.工作队伍的协同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主要由三支力量构成,即医务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他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力量和中坚力量。他们既有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与不足。因此,需要三支力量有效配合,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从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队伍。具体来说,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在国外,心理咨询师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一般都有哲学或教育学、医学、心理学博士学位。二要进行实践操作。心理咨询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科学。在国外,心理咨询师在其可以独立开业以前,一般都有很长的一段由导师督导下的临床实践经历,并有严格的资格认证过程。三要以科研为指导。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要进行科学研究。为开拓视野,增强科研能力,可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及相关的学术活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除由这三支力量组成外,还需要有其他人员如学校管理人员、各科教学人员、学生等的支持和配合,人人有责,人人参与。如学校管理人员通过制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计划,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协助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等工作,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有序进行;各 科教学人员则通过本学科所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结合具体教学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而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心理调节技能,发展自身心理素质。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协同不仅是三支力量内部的有效配合,同时也是全校师生的相互支持与通力合作。

3.教育力量的协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从学校内部来看,是以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核心的全员参与(上文已论述)。而从学校外部来看,则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力量的协同,构建起以学校为主导、家庭和社会(社区)共同努力的整体教育网络。

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地位。首先,学校拥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有严密的组织领导体系,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有一定数量接受教育的学生,有一定的场所、资金和设备等。这就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师资、人员、场地与资金保障。其次,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系统、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而不是零散的、片面的、非系统的、不完整的。再次,它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安排、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最后,学校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并以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因此,毫无疑问,学校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这支主力应与家庭、社会联手,取得它们的支持和帮助。因为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都与家庭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专家认为,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植根于家庭,显现于学校,加重于社会”。如父母离异、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极易引起心理问题。因此,家庭和社会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支持环境。

社会各种传媒要向学生宣传心理卫生知识,限制一些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杜绝各种不良书籍和音像资料对学生的侵害。每个社区设学生心理健康关心委员会,举办短期培训班,向家长普及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从而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应突破校园界限,与家庭和社会紧密结合,形成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

4.实施途径的协同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课外活动和环境熏陶等。它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起主导作用,而其他途径通过渗透,起辅助作用。各种途径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自身目标,就必须借助教学这一中心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向广大学生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这是任何形式的教育也取代不了的。因此,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学校教学体系之中,排入课表,并依据不同的年级层次开展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使心理健康教育朝规范化、课程化方向发展,需要构建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组成的全新的课程体系。它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并与其他课程和各类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协同效应。

除课堂教学外,学科渗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有效途径。这不仅因为学科课程本身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学科教学本身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也因为各科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一方面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来设计教学,另一方面则要深挖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结合学科教学任务来融会和体现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它打破了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形式上的局限性,使学生更易接受,并能积极参与,也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课外活动来实施。其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有以下一些做法: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俱乐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举办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竞赛活动等。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交往、合作、做人、处事,增强了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心理素质。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通过校园环境进行。校园里干净整洁、优雅美观的物质环境,积极向上、不断追求的文化环境以及充满关爱、平等和谐的人际环境,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积极作用。

5.辅导形式的协同

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个别辅导形式开展,团体辅导并不普遍。个别辅导主要着眼于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咨询员的咨询和治疗,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个别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障碍性、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向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的转变,团体辅导逐渐被各高校重视和应用。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比,在受欢迎度、辅导效率、成效等方面都更胜一筹。这是因为:第一,团体辅导符合学生心理特征。青年大学生喜合群、爱模仿,易受团体成员影响,从众心强。因此,团体辅导深受学生欢迎,成效显著。第二,团体辅导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机会,学生可以借助团体本身的影响力来学习某种生活经验或改变某种不良行为,并获得集体生活经验。第三,团体辅导能够有效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这一瓶颈问题。第四,团体辅导具有集体性和组织性的特征,可以大大提高辅导的效率。可以预见,团体辅导由于其自身的诸多优势,必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形式。在欧美各国,大力倡导小组辅导,美国中学的高中就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辅导。

当然,团体辅导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重视团体辅导并不意味着放弃个别辅导。由于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各有利弊,所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各取所长,优势互补。

总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构建,需要上述各要素之间克服独立运动,相互协调,优势互补,从而产生协同效应,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合力,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功能。

三、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1.谨防简单化倾向

协同学认为,复杂系统是由其内部的各要素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的。这里的“非线性”意味着协同并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相加。因此,我们在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过程中,要防止简单化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模式、人员、力量、途径和形式加以简单相加,就能产生出一个有序的、能发挥最大效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而是需要我们克服各要素间的相对独立和相互竞争状态,让它们产生相互关联、相互配合,才可能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的系统。

2.重视系统的有序组合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