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8篇

时间:2023-10-09 10:47:41

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篇1

《人民日报》北京2016年7月11日电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意见》提出,……到2020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大班额基本消除,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乡村教师待遇稳步提高、岗位吸引力大幅增强,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理论分析】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在许多地方,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乡村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教育质量亟待提高;城镇教育资源配置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大班额问题严重。因此,国务院要求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深化义务教育治理结构、教师管理和保障机制改革,构建与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布局相适应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建设机制,完善义务教育治理体系,提升义务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针对东中西部、城镇类型、城镇化水平和乡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发展路径,科学规划城乡义务教育规模,保障教师按需配置,引导学生合理流动。

4.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是必须优先发展的基本公共事业,是脱贫攻坚的基础性事业。

【创新试题】

1.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许多地方,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意见》的出台表明( )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③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④意识是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深化义务教育治理结构、教师管理和保障机制改革,构建与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布局相适应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建设机制,完善义务教育治理体系,提升义务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或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②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③立足整体,统筹全局④部分的功能之和大于整体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3.各地要在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基础上,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探索市(地)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路径,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更大范围开展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试点,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这一要求的辩证法依据是( )

A.矛盾的个性与共性相互联结

B.矛盾的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C.矛盾的个性优于共性

D.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城乡文化一体化;以城带乡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7-0070-04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构想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部分。改革开放走到今天,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但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也面临许多问题。回顾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融合的思想,对我们正确处理城乡关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意义。城乡文化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试结合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的主要思想,探讨推进我国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

1.城乡融合的基本内涵。马克思、恩格斯“并未就城乡统筹问题在某一著作中作过专门集中而系统性的论述,其城乡统筹思想的火花散见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论住宅问题》《资本论》等一系列经典著作中”。[1]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首先要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融合”概念的基本含义。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渊源于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所不同的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他们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出发,立足当时城乡发展的状况,批判地吸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学者关于城乡关系和发展的观点,在肯定了城市的出现、城乡功能分离的合理性、必然性和进步性的基础上,天才地提出自己的城乡融合的思想。他们认为,城乡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僵硬的、一成不变的,未来社会绝不会固化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而是实现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城乡平等与协调,即城乡融合。所谓城乡融合,就是“结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而避免二者的偏颇和缺点”。[2]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社会本体论的角度,指出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不是某些产业之间的融合,也不是社会某些领域之间的融合,而是指社会整体各子系统之间优势互补、协调统一的存在状态和发展态势,是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理想状态”。[3]

2.城乡融合: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关系是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影响全局的环节。只要“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4]157 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5]57

马克思的总体思路是:“古代社会浑然一体、无城乡之间差别——私有制社会由于社会分工的加深而导致城乡之间的分离与对抗——废除私有制后,城乡之间由对立转为差别;随着社会主义迈向共产主义,人类逐步消灭这种差别,从而使城乡成为兼容两者之优势而又避免两者之缺陷的新的社会统一体。马克思关于城乡‘同一——对立——融合’的历史辩证法,既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价值追求,也符合社会演进的历史规律。”[6]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之所以城乡会重新在更高级的形态上实现融合,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首先是农业发展和乡村摆脱愚昧落后状态的需要;其次是大工业发展和解决“城市病”的实际需要;再次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3.城乡融合的前提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走向城乡融合的基础前提。城乡二元分离和对立一方面是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够高:“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集中只是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表现,它是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7]消灭城乡对立,只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生产的不断进步才能实现。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将为旧的分工的消灭、私有制的废除、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条件,城乡关系也必将逐步由对立走向融合。

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私有制的存在是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制度根源:“城乡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5]57阶级的存在就意味着一部分人对另外部分人的劳动和财富的剥削和占有,也就是主要生活在城市的剥削阶级利用其特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对大多数乡村的劳动者进行剥削和占有,使得城市越来越中心化,而农村则不断地边缘化。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城乡融合的社会条件。“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这就是废除私有制的主要结果。”[4]423只有消灭私有制,农村社会生产力才能获得根本解放,城乡间剥削与被剥削,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才能获得根本改变,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也将消失。

消除城乡分离和对立,实现城乡融合必须走过一段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的确,文明在大城市中给我们留下了一种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努力才能消除的遗产。但是这种遗产必须被消除而且必将被消除,即使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8]

二、目前我国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体制弊端。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以其独有的特质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不同侧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地位区别逐步凸显,城市文化在整个文化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相比之下,乡村文化则显得单一落后,封闭僵化。这种文化差异学者称之为“城乡文化距离”。

新中国成立以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以及“城市——工业、乡村——农业”的导向模式得以施行,国家通过工农剪刀差剥夺乡村,造成乡村发展缓慢,生产水平落后。加之农产品购销制度、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等一系列城乡二元制度的实施,更是造成了城乡的巨大反差,加固了城乡壁垒,强化了城乡文化距离,形成了城乡文化二元对立的格局。这种城乡文化二元对立的特征在于:城市文化带着傲慢和偏见看待乡村文化,一些城里人往往带着高高在上的心态看待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城乡之间无法实现文化上平等的角力和对话。

2.观念障碍。城市经济的相对发达和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也决定了城乡人们思想观念的差距。有些市民阶层抱着天然的优越心理,对乡村文化的尊重不够,将乡村文化等同于贫穷、落后和愚昧,有意无意扭曲丑化乡村文化。而农民则有一种自然的自卑情结,在观念上对文化的重视程度比市民阶层低,认为文化活动是城里人的事,农民忙着干农活或挣钱,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文化活动。这些思想观念,人为地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划出了界限,成为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无形障碍。

在城乡文化一体化的过程中,观念障碍还反映在地方各级领导和基层文化干部身上。他们作为城乡文化建设的主要实施者,存在着重视城市文化建设、轻视农村文化建设;重视农村经济建设,轻视农村文化建设的观念,缺乏统筹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思想。有的地方搞形式主义,农村文化建设无非就是放放电影、唱唱大戏,对关系到农民切身需求的科学培训、技术指导很少关心。有的地方搞形象工程,只注重文化设施建设,不重视文化设施的利用和管理,文化设施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门面性工程。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制约了城乡文化事业的发展。

3.经济根源。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又是制约其文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消费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和经济收入决定的。只有当收入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用于吃穿等生活消费占收入比例会相应减少,而精神文化生活投入会相应增加。改革开放的发展尚没有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再加上农民的预防性储蓄倾向较城市居民更强烈,所以,农民用于消费精神文化的支出偏少。

另一方面,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农村文化建设主要依靠各级政府。由于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个人和企业很难自觉或被说服去投资农村文化事业,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仍然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投入不足,用于农村文化事业支出的比例远低于城市,据估算,“农村文化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比重约为1/4,但农村人口却是城市人口的近1.5倍。”[9]由于农村文化事业经费不足,导致一些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开展文化活动也没有充足的经费保障,农民接受文化的机会和渠道有限,从而也影响到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4.制度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加大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文化工作整体呈现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然而,相比而言,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仍然存在着诸多指导乏力的症状,农村的文化改革远远滞后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乡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严重失衡。突出的表现就是农村文化管理体制落后陈旧。现有的农村文化管理模式是原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至今依然保留着比较浓厚的“计划”的特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方式和内容由政府垄断,农民基本被排除在供给决策之外。“这种‘自上而下’的公共品强制性供给制度所接受的是政府完全理性的既定预设,确信政府机构及官员比农民更加了解农民自身的需求,能够更好地代表农民实现其利益”,“无视农民在乡村文化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人为地造就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的集体缺席”。[10]陈旧的文化管理模式只会导致农民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并不满意,农民的文化权益也得不到根本的保障。

5.人力因素。马克思说“主体是人”,他认为,人的主体性是在实践中后天生成的本质力量,文化就是人的这种本质力量的确认,文化只能是人的文化,人是文化的主体。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但是当代农民离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增加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难度,也为各种反文化现象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小农意识的狭隘经验性、落后保守性、自我封闭性、个人迷信性等特点,也直接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羁绊和掣肘。

文化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决定着城乡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目前大部分基层文化干部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专业化水平低,而且专兼职并存,更缺少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由于待遇低、地位低等问题的存在,也严重影响了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的稳定。很多农村文化人才,要么转移到城市发展,要么转行去做其他工作,农村文化传统大多也是后继无人。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更不愿深入农村基层发展。没有了文化人才,也就没有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更没有了基层文化形式的创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很难呈现生机勃勃的局面。

三、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对我国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启示

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思想资源,其城乡融合理论对我们在当代境遇下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1.坚持社会整体发展的视野,认识和构建城乡文化一体化。城乡融合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整体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城乡融合是多方面的,即指的是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的融合。因此,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也应该坚持社会整体发展观,必须从社会整体的经济、政治、文化交互作用的战略高度全方位地认识和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一方面,要切实解决好农村文化建设中“重经济、轻文化”的问题。和谐的农村文化建设,就是要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中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坚持农村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重,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中。另一方面,还必须从城乡联系、优势互补视角对文化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城乡文化一体化,不是农村文化城市化,更不是城市文化农村化,而是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之间扬弃的过程,即双方互相吸引先进健康的因素、摒弃落后因素的互动演进的过程。所以,要坚持城乡并重、城乡互动、共建共荣的总体原则,统一部署、规划城乡文化发展战略,促进城乡文化的整体协调、优势互补发展。

2.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以城带乡,拓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也是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要树立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和谐共存的思想。“传统的现代化观点把城市文化取代农村文化作为最终目标与终极模式……然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念却对传统的城乡文化模式提出了新挑战,对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道路关照下的城乡文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它强调了城乡文化间应该建立起一种和谐共生的新型关系。”[11]城乡文化各有其特点的建设主体,它们分别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需要,突出不同的特色,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更应该强调彼此的差异互补性,认识到两者是和谐共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其次,坚持“以城带乡,以城促乡”,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发挥公益性文化单位的主体作用,鼓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面向农村提供网点服务、流动服务;推动媒体办好农村版块,切实提高传播内容的针对性、质量性、有效性;积极引导机关、团体、市民等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捐助,加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公益性文化活动的长效性、制度化建设;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开展群众性文化培训辅导,引导农民自办文化,增强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加强对城市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他们也成为城乡文化互动中的有力桥梁。

3.发展农村经济,加大投入,协调城乡文化设施建设。马克思认为,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劳动者生产的产品不仅能够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丰富的物质要求,还可以形成充足的储备,一方面为消灭城乡对立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另一方面也“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12]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居民从孤立的、愚昧无知的状况中解脱出来,才能使城乡人口都充分获得体力和精神发展的机会和条件。所以,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首要的前提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刺激农村的精神文化消费,逐步缩小城乡文化差距。

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和支持。一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各地坚持“政府主导、量力而行、统筹规划”的原则,把农村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关心农民群众文化活动的实际需求,逐步加大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监督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建立严格的考核体制,制定奖罚措施,确保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落到实处。二是走社会办文化的路子。充分借助社会力量,通过社会投资、个人捐助和民间集资等形式参与文化建设。可以采用政策导向、社会荣誉、物质奖励等手段,创设有利于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宽松社会环境,坚持政府带动和社会推动同步,协调城乡文化设施建设。

4.培养高素质农民,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农村文化消费需要经济支撑,但是更需要高素质的农民为基础。农民素质提高了,他们自身才会从心里真正形成对文化精神消费的诉求,才会真正发挥自己的文化主体功能。一是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使农民具有文化知识基础和智力基础。二是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三是培养其思想政治素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农民明辨是非的能力。

培养一批优秀的文化人才,建设好一支稳定的基层文化队伍,是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关键。要积极引导鼓励城市文化人才向农村有序转移,鼓励专业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努力做到“作者深下去、作品活起来”;特别是要选拔优秀大学生从事基层文化工作,要打破传统用人观念,大胆发现、使用青年文化人才,为基层文化建设储备人才;要加大城乡文化干部和群众文艺骨干的培训力度,提高文化人才的专业素养和思想素质;要面向农村,培养农民文艺骨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夯实农村文化人才的群众基础;要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支持基层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5.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是今天,无论是大众媒体的宣传,还是政府主导的文化建设,也都过分宣扬以现代化、城市化为代表的“主流文化”。而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实现,同样需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不同文化的互动交流,才能真正地促进文化繁荣发展。这也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农村文化的地位。农村文化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农村文化是传统文化延续的主要空间,传统文化发展的成熟程度一定意义上也是由农村文化的发展水平来决定的。因此,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发与利用民间文化资源,既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长远需要,也是实现城乡文化互动交流的有效途径。要本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出发点,挖掘农村优秀的有形或无形的文化资源;要对文化资源进行筛选分类,从内容上、形式上赋予时代特色,给农村文化资源提供亮相的舞台;要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文化项目,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开拓农村文化进城的渠道,“走出去”和“引进来”相互结合,真正实现城乡文化的互动与交融。

参考文献:

[1]祝小宁,罗敏.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体系的当代解读[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68.

[3]郭彩琴.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与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6]周志山.从分离与对立到统筹与融合——马克思的城乡观及其现实意义[J].哲学研究,2007,(1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3.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6.

[9]徐莉.城乡一体化中农民文化权益保障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2011,(6).

[10]闻媛.论我国城乡文化权利公平[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篇3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定位

城乡教育一体化本身是一种目标性的表达。它是指城乡教育的发展达到一体化的要求与目标。认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定位,是与认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动因及其内涵密切联系的。有论者指出,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衍生概念。理解城乡教育一体化要以理解城乡一体化为前提,或者说,“理解城乡一体化是理解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关键”[1]。在这种意义上,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城乡教育一体化乃是紧紧服务于城乡一体化。我国在国家政策层面确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始于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总书记在这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十七大报告提出这一目标,又是基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2]。在本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则把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作为2020年前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与任务。随后,在2009年和2010年两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均进一步把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和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农业农村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201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颁布。在《规划纲要》的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继续强调“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3]。

通过以上政策回溯,我们可以明确认识到,我国提出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目标,乃是紧紧地着眼于农业农村的发展,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基于我国特有的国情和国家制度安排,推进城市化与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同时进行,不可执于一端。正是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推进,构成了中国城乡发展的一体化。

从另一层面看,这里的“一体化”,其要义是消解长期以来因制度设置的不合理而导致的城乡分隔及对农村发展的严重制约与障碍,从而使城乡发展协调均衡、相互促进、融为一体。这一目标的提出,从整体上看,一是基于根治“三农”问题的必要性,二是基于形势发展的可能性。所谓必要性,是指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推进,我国“三农”问题在逐步化解,与此同时,制约“三农”问题的深层次矛盾也在凸现,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与制度的障碍依然存在。有学者指出:“三农问题本质上是个结构问题、体制问题。”[4]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都在表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是根治“三农”问题的关键。所谓可能性,是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心理及制度基础已大体形成。正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在整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也表明,破解“三农”问题体制机制障碍的时期已经到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目标决定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或者说,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本身包含着城乡教育一体化。由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紧紧指向于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指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因而也是紧紧指向农村教育的新发展,或指向农村教育的更好发展。提出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其基本要求依然是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加大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力度,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与公平发展。实现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又意味着需要通过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包括破除城乡二元教育结构,从根本上消解导致城乡教育发展不公平的制度阻力与障碍,从而为今日农村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为城乡教育的共同繁荣与发展营造更为良好的、更趋于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应该予以特别认识的是城乡教育一体化与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关联。可以这样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离不开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到一定时期、一定阶段所呈现的一种新的状态,是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指向的一种新的目标或者说新的境界。在一定程度上,城乡教育一体化较之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一种更高位的概念。城乡教育一体化建立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基础上。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得到大力推进,且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这为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蕴含于城乡一体化中的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新的目标与追求,为今日农村教育的发展和城乡教育的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分解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可视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对此,我们可以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予以深入认识,并对这一目标进行分解。《教育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思想,确立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同时确立了“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和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的战略目标。依据上述总体战略,《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的任务,明确了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并明确了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措施。而在深入认识与理解《教育规划纲要》的内涵与精神时,我们又可以清晰地看到贯穿于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与亮色,这就是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新的重视与关注。无论是“总体战略”中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还是“发展任务”别强调重点发展面向农村的教育,或是“体制改革”中强调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又或是“保障措施”中凸显对农村教育发展的保障,这一切,都鲜明地体现出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精心设计与安排及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新的追求与期待。这种追求与期待,概而言之,正是指向城乡教育一体化。尽管《教育规划纲要》没有频频使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概念,但却深刻地体现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旨意与目标。因为其所指向的农村教育发展,正是着眼于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的发展差距,促进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和一体化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一种整体性的目标表达。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中,城乡教育具有类别性、层次性,城乡教育的一体化也将呈现出动态的、不断推进的发展过程。这里,有必要结合《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与要求,对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予以分解,以期对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的实施有更清晰的认识与把握。现阶段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可分解为如下基本目标或具体目标:

1.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体化义务教育的统一实施本身蕴含着一体化的要求。对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鉴于义务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乃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目标,也是首要目标。时至今日,我国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一体化发展采取了诸多措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不断取得明显的成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距依然存在,尤其是义务教育质量发展差距明显。现阶段影响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突出问题还是资源配置问题。相对于城市义务教育的资源状况而言,农村地区,尤其是欠发达或较贫困的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始终是制约义务教育良好发展的瓶颈。导致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乃是城乡二元结构与制度的阻隔与障碍。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中突出存在的优质教育资源缺乏问题实质上是一种结构问题、制度问题。如何进一步消解这种结构与制度障碍已成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2.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体化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体化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应有要求,也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具体目标之一。《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任务,同时要求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教育规划纲要》的这些要求实际上蕴含着对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体化要求。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城乡差距较为突出,远远大于义务教育发展的城乡差距。在为数不少的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未能进入学前教育机构的农村儿童比比皆是。另一方面,一些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机构虽有设立,但其设施、条件及师资状况与城市学前教育机构相差甚远。缩小城乡学前教育的发展差距已成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任务。实现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体化无疑是教育发展的时代使命。

3.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体化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一体化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与重要目标。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一体化,不仅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适应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向前推进的需要。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另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的继续推进要求培养新型劳动者,其中包括培养农村转移劳动者。我国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客观上对提供有效的职业教育服务有着深切的需求,这也对实现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提出了现实的需求。时至今日,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均有了较大发展,但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在不少农村地区,尤其是相对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普通教育或基础教育相比处于弱势地位。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城乡统筹,把面向城市的职业教育和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更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从而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一体化。

4.城乡继续教育发展的一体化“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是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也应包含统筹城乡继续教育的发展和实现城乡继续教育一体化,因为这是构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和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是指向全体人民的“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教育体系,这里的全体人民自然包含全体城市人和农村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也自然意味着既要形成学习型的城市社会,也要形成学习型的农村社会。如果中国的农村社会不能形成学习型社会,又如何能达到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作为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其对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和实现城乡继续教育一体化必然有着深切的要求。现阶段推进城乡继续教育的一体化,重点是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在进一步促进城市继续教育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继续教育,促进农村学习型社区的广泛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新”,应该鲜明地体现在学习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上,这是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

三、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路径选择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实践。实践中已开始形成种种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路径,由此也开始形成一些新的经验与模式。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路径选择上,已初步形成一定的共识,但也需要继续讨论与探索。在此,结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同时也结合实践中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就如何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即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路径选择谈如下几点认识。

1.继续加强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新世纪我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立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上述方针同样适用于发展农村教育和推进城乡教育的一体化。事实上,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已不断实施种种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也在不断取得新的成效。然而,反观新世纪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在肯定已取得的进展与成效时,也能感受到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突出的问题是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尚不平衡。例如,重于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弱于对农村非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政策实施的力度与效果还存在较严重的地域差异。另一方面,在支持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农村教育“被城市化”的倾向。城乡教育一体化被演变为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如此实施方略,值得深入反思。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是现阶段我国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路径,是体现在《教育规划纲要》中的一项重要政策。在继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认识以下问题:何谓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农村教育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怎样的支持才是最合适、最有力的?无论如何,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最终必须真正落实在“农村教育”的发展,而不是“去农村教育”的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自然也是使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更均衡、更协调地发展,而不是使农村教育实现城市化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教育的新发展。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也需要更好地落实到支持农村教育更加自主、更有特色的发展上。在另一层面上,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也需要更深刻地体现为一种系统地支持。这种支持不仅要继续体现在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质量的提升上,同时要体现在大力促进农村非义务教育的发展上。要在继续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的同时,切实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方面的支持。

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城乡教育一体化可视为针对城乡教育的非一体化而言,即针对城乡教育现存的二元结构和二元制度安排而言。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需要不断破解城乡二元教育结构与二元教育制度。这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必由之路。对此,我国已有诸多学者予以论及,实践中的教育制度改革尤其是教育体制改革一直在持续进行。然而,着眼于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体制改革仍需加强与深化。而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不仅需要深化对改革哪些教育体制的认识,同时要深化对如何改革或者说改革方式的认识。《教育规划纲要》对继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任务和要求,这些新的任务和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化解城乡二元教育制度、促进城乡教育统筹和一体化发展。在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加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等。在现阶段,尤其要深化以“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为重心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此同时,努力建立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

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篇4

【关键词】人文精神 城乡文化一体化 文化认同感

党中央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并多次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研究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其目的是加快城乡文化的沟通与融合,推动先进文化不断繁荣发展,这不仅仅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必然途径。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

文化内涵的挖掘对于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意义

城乡文化一体化的目标是打破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弥合城乡文化发展鸿沟,实现城乡文化共建共享,通过挖掘当代人文精神,增强民众对于人文精神的认同感,从而为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精神纲领。

弘扬人文精神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是社会整体性精神人文的建立与营造,是相对于社会个体、人群、阶层的精神心理上的渗透与推导,关系到我国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社会文明更好更快发展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过程。在此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确立新时期人文精神来引领社会公众的价值取向。

人文精神需要具有文化认同感。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而且还影响着物质文明建设。人文精神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文化认同感是一种群体文化被个体认同的感觉,是个体被群体文化影响的结果,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和民族认同的最深层的基础。如今社会处于发展转型期,文化与价值观念日新月异,此时的文化沉淀与精神统一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文化价值观的多样化,在一定区域内,倡导和确立主导价值观、人生观,增进大众群体的文化认同感,是经济和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实践途径

弘扬中国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宣扬新时代人文精神,实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中华文化流传年代久远且地域甚广,拥有厚重的人文环境和丰富的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和宗教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过程中形成的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延续数千年,一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在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时,应在高举新时代人文精神旗帜的同时,紧紧围绕人文精神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感和生命力,引导民众在深层次上发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等方面的变革。

促进传统手工艺和民间艺术的发展,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提供实质保障。我国具有特色的传统民族民间手工艺产品包括篆刻、泥塑、皮影、蜡染、刺绣、剪纸、铁画、根雕、布贴画、民间家具等等,我们可以通过打造民间特色手工艺品的品牌,来实现缩小城乡文化的差距。同时,对于悠久的地方传统文化以及民间文化艺术形式,要加大发掘、整理和保护的力度。充分挖掘现有民间文化资源,提升品位,紧抓特色优势,培养传统文化传承人,这不仅是提高群众文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更是城乡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校园文化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有力支撑

校园是提高学生文化水平的主阵地,更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场所。通过对幼儿园、中小学以及大学校园进行文化建设,用优秀的地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用优秀的校园文化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对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积极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们要把传统文化引进中小学校园,积极培育传统文化人才,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例如,河北省开展了“沧州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把传统武术引入中小学课堂,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学习了技艺,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应把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引入中小学校园,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向更广泛、更基础的发展方向。同时可以继承、发扬优秀的文化遗产,培育传统文化的接班人,为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高等院校在信息传播、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互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方面均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聘请民间艺术家走进高校进行讲解和教授各种民间文艺项目;成立假期文化采风小分队,组织让学生深入民间,零距离接触和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成立校民乐团、民间舞蹈团等各种艺术团体,以学生社团建设为载体,形成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效机制。高校不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还肩负着文化宣传和文化服务的责任,同时更承担着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因此,加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城乡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城乡旅游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有效模式

城乡旅游在统筹城乡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城乡旅游活动具有很强的消费属性,但其本质上还是一种文化学习现象。有学者将旅游者定义为文化接触的媒介,实际上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客观上也成为文化迁移的重要因素。城乡旅游是城乡文化相互交流的重要渠道,城乡居民通过参与旅游活动和感受旅游地风俗实现了文化双向交流。同时,通过发展旅游业,还可以广泛吸纳城乡剩余劳动力,加强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流动,不断缩小城乡居民在精神生活、社会生活、思维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差距,促进城乡文化的共同进步,为城乡文化的交融和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以城市旅游带动模式促进城乡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以发展城市旅游业为主带动城乡文化发展,对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特别是随着公共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向农村倾斜,使得农村的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城乡居民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受不同社会文化的熏陶导致城乡居民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观念差异较大,城乡的文化建设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不相适应。同时,由于城市发展旅游业在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施建设、投资环境建设、产业政策扶持和软件服务等方面均具有农村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通过大力发展城市旅游业,不仅能极大地促进城市文化建设,还可以加强城乡社会文化的交流、反馈与融合,从而为“以城带乡”旅游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城乡文化互动是城乡文化一体化繁荣发展的基本途径

城乡文化互动的现实意义。城乡文化互动即加大城市文化下乡的力度,让城市文明深入农村,同时让农村文化大胆走进城市,向城市进行文化输出的双向互动活动。通过城乡文化互动可以增加群众的参与性,易于被城乡居民接受,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提供了较好的载体。同时,城乡文化互动也是居民文化生活的内在需要,因势利导社区的文体团队,提高城乡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仅为城乡居民展示文明风采提供了重要的舞台,还对宣传人文精神以及城市文明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城乡文化互动的重要现实意义在于:文化活动的交流拉近了城乡居民的心理距离,为扩大城乡交流开辟了新通道,从而达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文化共享”。

城乡文化互动的实践途径。在城乡文化互动中,应加强人文精神的宣传,实现文化促进与人文精神的双向提高。城乡文化互动可以采取城乡结对交流,结合重大节日和传统节日长期开展,并以城乡文化结对交流为主要平台,逐步深化城乡文化互动工作,扎实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城乡文化互动在构建城乡居民思想文化交流平台,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传播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促进城乡和谐、推动文化繁荣等方面具有一显著效果。

以具有文化认同感的新人文精神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纲领,加大传统文化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城乡旅游,开展城乡文化互动等举措对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还要充分利用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等各种文化载体进一步发展的诉求,调动他们参与城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断加强文化人才的培养和锻炼,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促进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均衡发展。最终实现以城乡文化一体化促城乡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一体化建设。

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篇5

1.有助于推动对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从系统性多学科视角进行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公共物品供给规模和结构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总体上仍相当匮乏,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已经影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成为制约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由此,许多学者从制度经济学出发,认为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和滞后的根源是制度问题,需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创新。事实上,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变革,不仅需要制度创新,更需要在创新中注重制度的公平与效率权衡问题――既要体现公平又要注重效率。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均衡化,实质上是城乡两个系统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基本要素方面融合与协调发展的过程,这种融合与协调都和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制度问题相联系,融合与协调的广度和深度有赖于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科学性、正确性、公平性、合理性。作者将中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置于中国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大背景下加以审视,跳出单一的经济学视角,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观,运用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多学科来建立研究的理论框架,运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力求尽可能全面、深刻地揭示中国城乡二元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产生的根源,探讨改革城乡二元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和机制。

2.有助于推动对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差异的量化研究。目前,城乡差异表现在方方面面,量化中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和解析,有利于采取有效对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为此,理论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但大多是从数量上进行绝对值差异的比较分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一种系统的、直接展示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差异的指标体系。从国内已有的相关指标体系研究来看,如农村全面小康指标、城乡一体化指标、城乡关联指标等,都从不同的侧面涉及了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水平问题,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鉴于此,本书作者以城乡公共物品供给为观测点,初步拟定一套反映中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差异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研究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差异的现状,深入探讨造成差距的各种因素,推动在其研究过程中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3.有助于推动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的深入。统筹城乡发展,是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发展状态而提出来的,要求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宏观高度,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之中与城市发展进行统一规划,改变“重工轻农”的城市偏向。统筹城乡发展是政府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其宗旨和目标是使城乡经济社会能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基础上来实现。目前,中国大多数学者对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其现实意义的认识上,研究城市问题时不再局限于城市,研究农村问题时也会考虑到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城市问题与农村问题为中国实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提供了客观要求和客观背景,有些学者提出了一些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措施。对于城乡之间的差距,学者们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城乡的经济差距上,包括收入差距、消费差距、生活条件差距等方面。的确,这些差距很大,但是,更不能忽视非经济差距,如就业权、环境权、公共设施权、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所以,要从消除城乡公共物品的差距入手,消除城乡之间在户籍、劳动就业、迁徙、义务教育等方面的差异,最终消除经济上的差距。统筹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中之重,因为公共物品供给涉及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的方方面面,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由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造成的中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二元化格局,理论界的学者从各个侧面进行了研究,有的从统筹二元财政结构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有的从统筹二元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研究,还有的对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和城乡生活质量差距进行了比较研究,也有学者对统筹城乡公共物品供给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现状的描述和政策的把握上。显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作者以“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均衡化”为基本命题,因为公共物品涉及每一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有关民生的重要问题,与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均衡化”更含有普遍、人人享有、公平、协调、和谐之意,统筹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宗旨就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均衡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公共物品,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通过研究,能够推动国内理论界对于统筹城乡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

4.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研究。城市和农村是构成社会两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城乡公共物品均衡供给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在城市和农村两者关系上的集中体现。正确处理好城乡关系就是要把城市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系统中去考虑,不能厚此薄彼、偏顾一方,以实现整个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用这种思路研究城乡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就跳出了传统的就农村论农村、就城市论城市的局限,而站在国民经济全局的角度研究城乡公共物品均衡供给,这也正是作者的立意所在。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学者对城乡关系的研究总体上是以政策性应用研究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乡发展差距急剧扩大,城乡关系成为理论界一个不可回避的研究领域,国内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宏观层面,围绕社会热点展开讨论,如城乡关系不协调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城乡关系转型与城市化发展,如何通过消除城乡分离与对立解决“三农”问题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城乡关系需要哪些方面的制度保障和政策供给,等等。这些只从宏观上进行的研究对于切实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显然有些不够深入。本书作者以公共物品供给为切入点,从微观视角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城乡关系的演进规律,认为按照城乡关系演进的客观规律要求,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机制要实现不同层次的创新,要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治”的各种制度,校正严重失衡的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筹划,构建全新的城乡公共物品均衡供给的战略框架,使中国城乡关系真正趋向协调。

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理论是以城乡关系和社会分工发展的科学考察为基础的,包含着城乡经济、社会、生活方式全面融合的丰富内容。在城乡关系的发展趋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未来社会将实现城乡融合,而达到城乡融合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及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来最终实现城乡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最高境界。本书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中求解城乡二元公共物品供给转型目标和城乡公共物品供给体制目标,并对其可行性及特征进行展望,试图在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目标模式中有所作为,从而深化对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研究。

因此,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立论依据,从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视角,对城乡二元公共物品供给进行研究,是一个集理论价值、现实意义于一体的问题,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战略性问题,它不仅仅关系到农民、农村,也关乎国家的整体发展。

具体而言,作者在本书中,首先明确城乡公共物品均衡供给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从公共物品供给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为立论依据,将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的演变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等导致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关系因素结合起来,探讨了城乡二元公共物品供给体系形成的历史渊源;客观分析了我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通过分析国外政府缩小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差距的成功经验,剖析了我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约束条件,提出适应经济社会转型以及城乡一体化下的目标模式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乡公共物品均衡供给的策略选择与现实路径。

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篇6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2―0020―0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乡村教育升级以及教学课程改革,成为了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要在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项目中获得有效的进步,就要着重优化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建构更加完整的教学机制和教学框架。在县域内实行义务教育对于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基于此,本文针对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障碍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着重阐释了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障碍的优化对策,旨在为农村教育工作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一、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障碍分析

1. 从制度层面分析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障碍。现行教育体制中,要求教师要和学校签订相应的聘任合同后才能录用,这就决定了教师职业的归属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和其他学校的教师建立有效的互动学习机制。加之部分县域内教师资源比较紧缺,教师的交流意愿也会被学校扼杀掉,这也就从源头扼杀了教师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和效果。

2. 从师资层面分析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障碍。在对师资结构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从两方面分析和解构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的阻碍因素:一方面是校长障碍,主要是由于一部分地区的校长基于学校的实际利益,不愿意让多年选拔培养的教师或者是学校的中坚力量被交换走,并打着维护学校教学质量的旗号,阻碍教师进行学习交流和专业化成长;另一方面是教师障碍,在城乡教学过程中,基本的生活形态和教学机制都是二元结构,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就导致一部分骨干教师不愿意到乡村学校参与交流换岗。

3. 氖杖氩忝娣治鱿赜蚰诔窍缫逦窠逃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障碍。一些城市教师在接收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换岗后,相应的工资结构体系会有所调整,这就导致一部分教师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能完全融入到换岗地区教育工作中,也就导致其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抵制。若是从思想认知方面就存在排斥心理,实际交流结果也就不能有所收效。

二、缓解对策

1. 优化升级人事管控制度。在实际项目运行过程中,县域内城乡地区一定要践行有效的教学机制和人事管控措施,以确保师资力量和资源均衡配置。教师只有从思想意识层面认可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才能减少项目运行过程中的阻碍,保证教师能获得全面提高和专业化成长。

2. 优化处理轮岗经济待遇。之所以有一部分城市教师不愿意到乡村学校参与轮岗交流,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薪资待遇会发生改变。因此,要从根本上杜绝乱象行为,建立有效的监督和管控措施,确保交流轮岗教师的待遇能符合统筹力度,真正从根本上为教师参与相关项目解除后顾之忧。

3. 优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三农”问题是城乡发展一体化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实现城乡一体化项目的过程中,要从最基本元素进行综合管控,只有保证完善体制改革,优化基础设施、城乡规划以及公共服务,改善“三农问题”,才能顺利提升城乡规划的实际水平。政府要建构更加合格的城乡布局结构,减少城乡分割的壁垒,要保证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平衡,为教师创设更好的工作环境。在缩小城乡差距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项目就会减少顾虑,发挥交流优势,建设更加有效的发展框架。

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篇7

摘要:城乡一体化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也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要求。地方政府作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中坚力量,其行政职能的有效行使对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意义重大。本文从地方政府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行政职能的实施形式、实施途径的角度,阐述了地方政府行政职能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职能;行政职能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经济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三十多年的历程中,城乡经济的发展始终与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如影相随。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却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阻碍了我国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本文认为,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肩负重要职责,是城乡一体化推进的重要主体与载体,因此,为促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实现,地方政府必须明确城乡一体化的科学涵义以及地方政府该行使哪些具体的行政职能、如何行使行政职能等重要问题。

一、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涵义

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含义,在学术界和实务界形成了一个普遍性认识: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① 有的研究者将城乡一体化定义为:“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调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产业互补,逐步实现城乡工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同时大力推动制度创新,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废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现代农村制度,给农民真正的国民待遇,建立城乡互动、体现公平、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②“城市一体化是指城市与乡村这两个不同特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落空间,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的过程。”③综上所述,城乡一体化指的是城市与乡村二元结构主体打破长期以来的体制壁垒,消除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差异,允许双方之间自由的进行社会流动,共享社会资源,实现资源整合,逐步实现城乡体制一体化、工业一体化、教育一体化及服务一体化等。

从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涵义中不难看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就在政府,需要依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尤其是在打破体制壁垒、消除身份和社会地位差异等方面,更需要政府行政职能充分有效地行使。作为地方政府,负责执行和落实中央政府的决策,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是中央政府授权的具体实践主体,其行政职能的行使,对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大作用。

二、地方政府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行政职能的实施形式

在静态意义上,行政职能指宪法和法律对国家行政机关功能与任务的界定和赋予;在动态的意义上,行政职能指政府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责任、权力和义务,通过行政行为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活动,因而会随着国家职能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④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地方政府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限以及中央政府的授权,其行政职能的实施形式主要有以下类型:

1.践行和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要求

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要求实现城乡工业、设施及服务等一体化,以促使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这就必然要求地方政府转变行政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变革管理体制,以适应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需要,更好的指导、领导及协调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认为,实践出真知。地方政府在行使行政职能的实践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所发现的问题,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利于地方政府进一步思考如何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

2.消除城乡身份差异,实现城乡社会自由流动

我国城乡身份差异是一个历史性问题,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至今,这个问题并没得到有效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户籍制度的长期存在,在制度层面上造成了城乡身份差异,严重阻碍了城乡社会的自由流动。

不在制度层面上解决户籍问题,城乡身份不可能被消除,城乡社会流动不可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将会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消除城乡身份差异,实现城乡社会自由流动,是地方政府行政职权所必须涵盖的一个重要方面。

3.提供公共服务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也是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和创新的要求。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要求地方政府提供城乡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地方政府提供的一体化公共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公共交通一体化。公共交通是沟通城乡往来的纽带。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城乡物质交流和资源流动。我国各级政府在农村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逐步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使公路修到了村里。

⑵公共教育一体化。城乡教育设施的建设和教育资源的占有,长期以来是不均衡的。农村教育设施极其落后,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而城市教育设施比较完备,占有的教育资源也相对丰富。这种状况,造成城乡教育的不公平性。城乡一体化,就是要体现和实现城乡公平。地方政府只有合理分配城乡教育资源,才能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

⑶公共医疗卫生一体化。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促进了城市和农村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通过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农村医疗水平明显有所提高,使广大农村人口享受到医疗卫生保障。

地方政府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行政职能的实施形式反映出地方政府行政职能的类型和覆盖面。地方政府行政职能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才能有效的实施,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方法论问题。

三、地方政府在城乡一体

化进程中行政职能实施的途径地方政府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行政职能的实施途径,即指行政职能实施的方法或模式,这是方法论问题。为了促使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顺利发展,地方政府不得不高度重视如何行使行政职能,必须探讨行使行政职能的方法和途径。本文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途径:

1.行政领导与行政指导相结合

地方政府作为城乡一体化的领导主体,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行行政领导。地方政府的行政领导,是地方政府依法行使行政权力,领导城乡一体化进程朝着国家预定方向前进。行政指导是政府为完成一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对特定的行为主体提出的特定的行政规范和意向。⑤

地方政府的行政领导是行政职能行使的要求,只有保证地方政府进行行政领导,才能促使行政职能的有效执行。光有行政领导还不够,还须地方政府对城乡一体化进行行政指导。因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实行的是村民自治,行政权力不便干预。地方政府唯有通过行政指导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提供建议、看法和要求。

2.做好地方行政预算,节约地方政府开支

行政预算亦可称之为公共财政预算,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预算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进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手段。

地方政府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进行公共设施的建设、公共教育的投入以及公共产品的提供,需要地方政府做好每年度的地方预算。合理的地方预算,关系到地方政府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能否获得充足的资金进行建设,也能促进地方政府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中有效节约开支。

3.合理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使两者相互促进

定性分析方法是一种人文主义研究方法,定量分析方法是一种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定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而定性研究则侧重于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⑥

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缺点,两种研究方法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地方政府在行使行政职能的过程中,要根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对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进行合理选择,不可偏废其一。

城乡一体化既是个新问题又是个老问题,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城乡一体化问题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老问题;而纵观城乡一体化在二十多年的进程中,在很多老问题没有解决的同时,又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通过对新老问题的重新思考,要切实有效的解决新老问题,使城乡一体化得到实质性的进展,政府的行政职能形式和方法途径非常重要。作为政府,合理扩展行政职能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实施形式,科学运用行政职能的实施方法,无疑会对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引文注释

①陈志良,陈光正.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7(1).

②宫丽.城乡一体化的含义多面性与政策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

③洪银兴,陈雯.城乡一体化的科学内涵[J].经济研究参考,2007(55).

④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3).

⑤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3).

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篇8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确定了基调:包容性增长成为新的发展理念,缩小贫富差距、增强社会的公平正义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预示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转型期。围绕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目标,提高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认识,以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要抓手,加速转变政府执政理念,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对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围绕社会公平正义目标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新的经济社会转型期,赋予了更新更深远的社会价值内涵。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环节,缩小城乡差别、解决三农问题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途径,在更高层次、更大意义上,它还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标志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新确立,预示着一个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淡化功利价值体系的和谐社会发展阶段的到来。

总书记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的致辞,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内涵作了全面的论述:“我们应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解决教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正是体现了城乡居民享有公共服务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根本原则。

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首要职责,是公共权力得以体现的载体。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成为各级政府转变职能、转变执政理念、增强公共服务意识的助推器。对于各级政府来说,要实现社会公正公平,最直接、最有效的体现是提供城乡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公平正义追求的是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和谐的核心是利益的公平分配、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打破对农村居民政策性歧视,实现城乡居民处于相同的地位,享受公共服务方面均等的权利,保障城乡居民利益公平分配的根本措施。所以,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各级政府必须坚持以社会公平正义价值目标为导向的原则,转变执政理念,建立服务型政府,增强公权意识,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有效地运行机制,把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有序化。

二、充分认识城乡公共服务差别的客观性和复杂性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差别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复杂系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差别

首先,城市内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差别。近年来城市内部群体成分渐趋复杂化,同城不同待遇的问题相当严重。主要表现为有城市户籍和未取得城市户籍但长期居住在城市的人群之间的差别,目前在我国进入城市还未取得城市户籍的人口有1.64亿之多。另外,城市中还存在大量短期居住的打工人口,这部分人以农村土地承包为主要经济来源,以农闲时期做非农工作,增加生活收入。城市中这些不同阶层的人,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差别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处在城市社会最底层,没有话语权,没有制度保障的农民工是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人群,保障制度的缺失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如拖欠农民工的工资问题一度成为上至国务院下至各级政府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温总理还曾亲自为农民工讨要工资,这一举动表明国家对民生的关心。在称赞国家领导人关心民生精神的同时,社会在呼唤,时代在呼唤平等的具有法律保障的制度。农民工的其他合法权利问题诸如子女上学、工伤、医疗、社会保障问题等较之工资问题显得更加难以保障。其次,城市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差别。中央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较大的城市以及中小城市间差距具有逐步拉大的趋势。城市间的基本公共服务,由于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和在国家的地位不同,存在难以消除的差别。所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从理论上讲应该是一定行政范围内的均等化,是在最基本的公共服务项目上的均等化。

2、农村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别

城市近郊区和离城市较近的农村很容易得到城市公共服务网络的覆盖,如道路、水、电、垃圾处理等,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的服务都较容易满足。但在边远地区、山区等离城市较远的农村,由于公共财力有限,在基础设施和一些与空间有关的服务就很难达到城市水平。此外,不同发达程度地区的农村之间公共服务差别就更加严重。

3、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别

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别不是一个简单的农村和城市间的差别,它包含着上述多种层次的差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三、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有效的途径是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论证,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和科学的决策程序,制定相应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各级政府的行为,才能形成一个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有序推进的过程。这样不仅能够能提高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还可通过民主参与和制度规范,达成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共识,实现政府供给和民众需求之间的均衡。构建城乡公共服务体系,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要从制度上消除城乡差别

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形成的根源在于城乡之间长期隔离的政策,农民及进城的农民工在制度上没有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益,没有同等的机会。制度的缺失是最根本、最本质的问题。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改善农村面貌,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投入大量的资金加强农村水、电、路、通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卓有成效。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为了推进农民向城市转移采取了很多措施,做了大量的探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制度的缺失依然是制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化的主要障碍。各地的探索,都是在试点层面上展开的,公共财政支出的标准和范围没有制度规范,社会保障的标准制定和调整没有制度的约束,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没有制度的依据,消除城乡之间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没有制度的保障等等。没有制度就相当于没有保障,因为没有制度,政府行为的随意性就不可避免,行为主体没有依据可以遵循。由此可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应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通过制度确立城乡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具有同等的权利和均等的机会,让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群体有与其他社会群体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二是把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行为通过科学的制度规范起来,把各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落到实处,使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有章可循。

2、要进行科学的规划

由于资源有限,基本公共服的满足需求的过程可以有先有后,但必须通过规划让所有的城乡居民看到什么时间能够满足需求。规划是对推进过程进行的科学安排,要通过专家反复论证,通过民众广泛的讨论,通过决策主体科学的程序确定下来,最后成为各级政府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科学依据。只有规划的科学和严格的执行才会使推进过程有序、高效和稳定的开展。

3、要坚持发展与公平并重的原则

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意味着城乡之间实际享有的公共服务是均等的。消除城乡差别需要长期的努力,特别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只有发展才能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但是,在坚持发展的前提下,要充分体现公平原则。要通过各种工具、政策、法律确保城乡之间共享发展成果,并坚持向农村倾斜,加大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在尽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服务水平,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最终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4、要以政府为主导

各级政府要依据财权和事权对等原则,承担不同范围城乡服务均等化的义务和责任。中央政府应该承担全国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责任,通过中央财政预算和转移支付等财政工具,通过发行国债和贴息等金融工具,消除城乡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在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做到低标准、全覆盖。各级地方政府对所辖行政区域,依据地方经济发展程度,在中央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提高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建立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统筹发展的地方政策,增加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投入。在发挥各级政府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工具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调动多元主体参与的积极性。首先,要发挥农民主体的作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收益主体是农民,所以农民最有积极性,要通过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调动农民参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的主动性。其次,要调动企业主体的作用。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通过政策引导,吸引企业向乡镇投资,以企业发展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条件的改善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形成。最后,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鼓励富裕起来的社会群体和个人从事公益事业,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播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理念,建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城乡公共服务建设中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的逐步形成,才能把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方针真正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注:基金项目: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202028,河北省教育厅2012年重点项目SD123004。)

【参考文献】

[1] 韩淑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24(1).

[2] 韩学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及实现途径分析[J].商业时代,2009(3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