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公司生产经营状况8篇

时间:2023-10-11 09:58:15

公司生产经营状况

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篇1

(一)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基本概念

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是以邮政公司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为基础,并结合其他与邮政经营相关的信息,对邮政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是邮政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对邮政公司一定期间的财务活动和经营状况的总结,并能为邮政公司进行下一步的财务预算和公司决策提供依据。因此,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在公司的管理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重要意义

1.可以全面“认识自我”,从而“提升自我”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有效地评价邮政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揭示邮政公司财务管理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能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公司日后的财务管理和生产经营提供重要的依据,从而有利于改善邮政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提升经营效益。2.可以帮助改进生产流程,挖掘潜力,为决策提供依据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邮政公司不同层面上管理质量和不同环节上的作业流程情况,有助于管理者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产周转情况,以便从各方面揭露矛盾、找出差距、寻求措施,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实现良性运行。同时,由于财务分析不仅分析公司的历史业绩水平,还注重分析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它还可以不断地挖掘内部潜力,为公司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3.可以检查公司完成财务计划指标的情况,便于考核工作业绩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邮政公司收入完成情况、收支差完成情况、资金回笼情况等对经营管理者的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便可用来评价公司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同时也为公司进行管理薪酬与激励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以及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管理水平。

二、邮政公司财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邮政公司财务分析内涵及重

要性认识不够目前,邮政公司仅仅把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环节,仅仅是计算加工若干个财务数据或将指标提供给领导等,导致财务分析工作比较片面和狭隘的。原因是一方面单位领导管理层还主要偏重日常生产经营工作,而财务分析工作未能得到领导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单位领导管理层还未认识到财务分析是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还不善于通过财务分析来全面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另一方面,邮政公司财务人员由于自身能力或在企业管理中所处的地位不高,缺乏话语权,导致在财务分析时只是片面的运用财务分析方法计算,没有开拓性,不深究其中的内在问题,导致分析的效果不尽人意,很难为公司决策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产品。而实际上财务分析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全过程,且财务分析绝不单纯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应由财务部门同企业生产经营各部门,对各生产经营部门在经营中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

(二)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体系尚需改进和完善

目前,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内容主要围绕一定时间完成的收入指标、收支差指标以及资金回笼率指标等对领导及管理层的考核指标进行分析,重点分析这些绩效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增长情况,但未能整体地从公司外部和内部发展环境及从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水平、支付能力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深入的分析,也未能开展各项经营投资项目的事前预测和决策的财务可行性分析,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多维度地分析邮政公司生产经营的状况和财务状况,才能为公司的各项经营投资项目做好科学预测,当好企业的参谋。

(三)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结果与实际运用相脱节

目前,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工作主要只是根据数字谈数字,把财务分析变成表格、数字的说明;虽然提出来一些问题和改进的措施,但却没有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原因主要还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埋头苦干搞分析,还未能真正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和业务活动,不清楚数字内涵,始终找不到产生结果的驱动因素,更没有涉及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因此还未能透过数据去深入分析邮政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存在的实际问题,未能把财务分析的结果有效地运用去解决邮政公司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资源配置和作业流程,从而导致财务分析结果与实际运用相脱节。遗漏一些非货币性的外部战略性信息,对威胁与机遇的反应较慢;对内仅以财务指标评价,否决事关公司长远发展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业务。

三、加强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建议

(一)提高邮政公司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通常来说,邮政公司领导管理层受国资委委托,经营邮政公司的国有资产,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和义务,所以,管理者需要努力做好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确保提升国有资产的价值和提升邮政公司的盈利能力。那么,公司管理者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成功完成管理任务,管理者可通过财务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发现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自己在管理上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更理性地考察自己的管理质量,以及企业的发展现状等,有利于管理质量和企业效益的持续提升。且一个公司经营的好坏,都体现在财务报表上,每个公司负责人都应该掌握财务分析方法。深入的财务分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公司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这也是经营环境和战略分析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江实业集团创始人、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这样谈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家,必须懂财务,通过财务分析马上知道公司的经营情况和经营问题,并及时进行经营改进。由此可见,有效的财务分析,能够“侦破”公司存在的经营和发展问题,所以领导管理层必须重视财务分析,并能通过财务分析学会看“公司的家底”、透视“公司的运营玄机”以及警惕“公司的海市蜃楼”。另外,还要提升相关人员对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认识,一方面,公司的财务分析并不只是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整个公司各业务相关部门人员的配合来完成的,这样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公司的整体情况;另一方面,要求公司设置专门的财务分析人员岗位,并对其进行公司业务和财务的综合性教育和培训,提高财务分析人员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以避免财务分析人员闭门造车,以提高聚财、用财、理财的水平,把分析工作纳入现代管理的轨道,以推进企业运营向集约型、效益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完善邮政公司财务分析基础信息采集工作

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信息基础是财务分析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财务分析的基础信息的质量和数量对邮政公司财务分析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注重财务分析的基础信息采集工作,要根据邮政公司业务情况建立一个全面有效的财务分析基础信息采集系统,以使财务分析工作能全面有效地反映邮政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邮政公司是多元化经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它并不生产实物形态的产品,只是为社会提供实物传递的有益效用以及金融、信息、劳务等业务,其生产过程和营销、消费过程是同时完成的。因此,邮政公司的资金运动,既不同于工业企业供应、生产、销售过程的统一,也有别于流通企业供应、销售过程的统一,而是由营业、内部处理、运输、投递、管理的作业流程组成。并且邮政公司的经营生产活动还具有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征,这就要求对各地市分邮政分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费用承担实行再分配,并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各分公司的财务经营成果。由于邮政公司的生产作业流程和经营活动的特殊性,就决定了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信息基础必须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公司业务发展、专业经营情况,才能满足公司决策的需要。因此,必须建立邮政公司内部财务分析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及时有效地提供财务分析所需的基础信息数据。这就要求一方面在会计核算工作组织方面,就要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生产、作业等各部门、专业、环节;在原始信息采集方面,不但需要基础的财务数据,还需要完整、准确的业务量、重量、收寄局、寄达地等信息;在核算流程上,要强调各业务部门的过程参与,因为这项工作绝不是单纯的财务工作,因为其设计到公司各业务部门、各生产环节的数据,因此,各业务部门必须密切配合才能收集到完整准确的信息。这才能为进行科学有效的财务分析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

(三)建立有效的邮政公司财务分析指标

体系完善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有助于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正确评价邮政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因此,邮政公司有必要建立一套全方位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以有效的了解公司的过去,评价公司的现状,预测公司的未来,为领导管理层正确做出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依据。根据邮政公司的生产经营特点(即具有盈利性业务也承担着普遍服务的职能),建立一套全面地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主要从综合盈利能力、专业获利能力、现金创造能力、成本使用效率、网点获利能力以及普遍服务能力这六个方面选取以下一些关键财务指标作为分析的对象,多维度开展财务分析工作。1.通过净现金流指标、净利润指标、经营利润指标、有效收入指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综合盈利能力。2.通过专业获利能力(金融、函件、报刊、集邮、电商、出租)、专业毛利贡献、战略业务增长情况、专业有效收入(传统函件、集邮、零售报刊)指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专业获利能力。3.通过经营资金流入(与应缴资金对比)、收入资金欠费、业务资金欠费、在途资金、库存占用指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现金创造能力。4.通过平台成本增长额与专业毛利增长额对比、人工成本占收入比重、资产成本占收入比重、业务成本占收入比重、网运成本占寄递收入比重、人均人工成本与有效收入劳产率对比、新增人工成本与新增金融收入对比、代办费占邮政业务收入比重、重点监控管理费用变动指标、营业环节成本占总成本比率、内部处理成本占总成本比率、运输成本占总成本比率、投递成本占总成本比率、管理支撑成本占总成本比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成本使用效率。5.通过网点利润、网点经营资金流入(与应缴资金对比)、网点人工成本与收入对比、网点业务成本与收入对比指标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成本使用效率。6.通过普遍服务收入增长率、普遍服务成本增长率、普遍服务利润指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普遍服务能力。

四、总结

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篇2

(一)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基本概念

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是以邮政公司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为基础,并结合其他与邮政经营相关的信息,对邮政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是邮政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对邮政公司一定期间的财务活动和经营状况的总结,并能为邮政公司进行下一步的财务预算和公司决策提供依据。因此,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在公司的管理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重要意义

1. 可以全面“认识自我”,从而“提升自我”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有效地评价邮政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揭示邮政公司财务管理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能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公司日后的财务管理和生产经营提供重要的依据,从而有利于改善邮政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提升经营效益。

2. 可以帮助改进生产流程,挖掘潜力,为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邮政公司不同层面上管理质量和不同环节上的作业流程情况,有助于管理者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产周转情况,以便从各方面揭露矛盾、找出差距、寻求措施,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实现良性运行。同时,由于财务分析不仅分析公司的历史业绩水平,还注重分析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它还可以不断地挖掘内部潜力,为公司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3. 可以检查公司完成财务计划指标的情况,便于考核工作业绩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邮政公司收入完成情况、收支差完成情况、资金回笼情况等对经营管理者的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便可用来评价公司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同时也为公司进行管理薪酬与激励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以及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管理水平。

二、邮政公司财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邮政公司财务分析内涵及重要性认识不够

目前,邮政公司仅仅把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环节,仅仅是计算加工若干个财务数据或将指标提供给领导等,导致财务分析工作比较片面和狭隘的。原因是一方面单位领导管理层还主要偏重日常生产经营工作,而财务分析工作未能得到领导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单位领导管理层还未认识到财务分析是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还不善于通过财务分析来全面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另一方面,邮政公司财务人员由于自身能力或在企业管理中所处的地位不高,缺乏话语权,导致在财务分析时只是片面的运用财务分析方法计算,没有开拓性,不深究其中的内在问题,导致分析的效果不尽人意,很难为公司决策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产品。而实际上财务分析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全过程,且财务分析绝不单纯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应由财务部门同企业生产经营各部门,对各生产经营部门在经营中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

(二)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体系尚需改进和完善

目前,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内容主要围绕一定时间完成的收入指标、收支差指标以及资金回笼率指标等对领导及管理层的考核指标进行分析,重点分析这些绩效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增长情况,但未能整体地从公司外部和内部发展环境及从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水平、支付能力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深入的分析,也未能开展各项经营投资项目的事前预测和决策的财务可行性分析,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多维度地分析邮政公司生产经营的状况和财务状况,才能为公司的各项经营投资项目做好科学预测,当好企业的参谋。

(三)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结果与实际运用相脱节

目前,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工作主要只是根据数字谈数字,把财务分析变成表格、数字的说明;虽然提出来一些问题和改进的措施,但却没有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原因主要还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埋头苦干搞分析,还未能真正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和业务活动,不清楚数字内涵,始终找不到产生结果的驱动因素,更没有涉及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因此还未能透过数据去深入分析邮政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存在的实际问题,未能把财务分析的结果有效地运用去解决邮政公司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资源配置和作业流程,从而导致财务分析结果与实际运用相脱节。遗漏一些非货币性的外部战略性信息,对威胁与机遇的反应较慢;对内仅以财务指标评价,否决事关公司长远发展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业务。

三、加强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建议

(一)提高邮政公司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通常来说,邮政公司领导管理层受国资委委托,经营邮政公司的国有资产,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和义务,所以,管理者需要努力做好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确保提升国有资产的价值和提升邮政公司的盈利能力。那么,公司管理者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成功完成管理任务,管理者可通过财务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发现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自己在管理上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更理性地考察自己的管理质量,以及企业的发展现状等,有利于管理质量和企业效益的持续提升。且一个公司经营的好坏,都体现在财务报表上,每个公司负责人都应该掌握财务分析方法。深入的财务分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公司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这也是经营环境和战略分析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江实业集团创始人、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这样谈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家,必须懂财务,通过财务分析马上知道公司的经营情况和经营问题,并及时进行经营改进。由此可见,有效的财务分析,能够“侦破”公司存在的经营和发展问题,所以领导管理层必须重视财务分析,并能通过财务分析学会看“公司的家底”、透视“公司的运营玄机”以及警惕“公司的海市蜃楼”。另外,还要提升相关人员对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认识,一方面,公司的财务分析并不只是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整个公司各业务相关部门人员的配合来完成的,这样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公司的整体情况;另一方面,要求公司设置专门的财务分析人员岗位,并对其进行公司业务和财务的综合性教育和培训,提高财务分析人员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以避免财务分析人员闭门造车,以提高聚财、用财、理财的水平,把分析工作纳入现代管理的轨道,以推进企业运营向集约型、效益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完善邮政公司财务分析基础信息采集工作

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信息基础是财务分析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财务分析的基础信息的质量和数量对邮政公司财务分析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注重财务分析的基础信息采集工作,要根据邮政公司业务情况建立一个全面有效的财务分析基础信息采集系统,以使财务分析工作能全面有效地反映邮政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邮政公司是多元化经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它并不生产实物形态的产品,只是为社会提供实物传递的有益效用以及金融、信息、劳务等业务,其生产过程和营销、消费过程是同时完成的。因此,邮政公司的资金运动,既不同于工业企业供应、生产、销售过程的统一,也有别于流通企业供应、销售过程的统一,而是由营业、内部处理、运输、投递、管理的作业流程组成。并且邮政公司的经营生产活动还具有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征,这就要求对各地市分邮政分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费用承担实行再分配,并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各分公司的财务经营成果。由于邮政公司的生产作业流程和经营活动的特殊性,就决定了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信息基础必须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公司业务发展、专业经营情况,才能满足公司决策的需要。因此,必须建立邮政公司内部财务分析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及时有效地提供财务分析所需的基础信息数据。这就要求一方面在会计核算工作组织方面,就要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生产、作业等各部门、专业、环节;在原始信息采集方面,不但需要基础的财务数据,还需要完整、准确的业务量、重量、收寄局、寄达地等信息;在核算流程上,要强调各业务部门的过程参与,因为这项工作绝不是单纯的财务工作,因为其设计到公司各业务部门、各生产环节的数据,因此,各业务部门必须密切配合才能收集到完整准确的信息。这才能为进行科学有效的财务分析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

(三)建立有效的邮政公司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完善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有助于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正确评价邮政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因此,邮政公司有必要建立一套全方位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以有效的了解公司的过去,评价公司的现状,预测公司的未来,为领导管理层正确做出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依据。根据邮政公司的生产经营特点(即具有盈利性业务也承担着普遍服务的职能),建立一套全面地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主要从综合盈利能力、专业获利能力、现金创造能力、成本使用效率、网点获利能力以及普遍服务能力这六个方面选取以下一些关键财务指标作为分析的对象,多维度开展财务分析工作。

1. 通过净现金流指标、净利润指标、经营利润指标、有效收入指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综合盈利能力。

2. 通过专业获利能力(金融、函件、报刊、集邮、电商、出租)、专业毛利贡献、战略业务增长情况、专业有效收入(传统函件、集邮、零售报刊)指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专业获利能力。

3. 通过经营资金流入(与应缴资金对比)、收入资金欠费、业务资金欠费、在途资金、库存占用指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现金创造能力。

4. 通过平台成本增长额与专业毛利增长额对比、人工成本占收入比重、资产成本占收入比重、业务成本占收入比重、网运成本占寄递收入比重、人均人工成本与有效收入劳产率对比、新增人工成本与新增金融收入对比、代办费占邮政业务收入比重、重点监控管理费用变动指标、营业环节成本占总成本比率、内部处理成本占总成本比率、运输成本占总成本比率、投递成本占总成本比率、管理支撑成本占总成本比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成本使用效率。

5. 通过网点利润、网点经营资金流入(与应缴资金对比)、网点人工成本与收入对比、网点业务成本与收入对比指标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成本使用效率。

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篇3

(一)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基本概念

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是以邮政公司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为基础,并结合其他与邮政经营相关的信息,对邮政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是邮政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对邮政公司一定期间的财务活动和经营状况的总结,并能为邮政公司进行下一步的财务预算和公司决策提供依据。因此,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在公司的管理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重要意义

1.可以全面“认识自我”,从而“提升自我”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有效地评价邮政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揭示邮政公司财务管理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能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公司日后的财务管理和生产经营提供重要的依据,从而有利于改善邮政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提升经营效益。

2.可以帮助改进生产流程,挖掘潜力,为决策提供依据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邮政公司不同层面上管理质量和不同环节上的作业流程情况,有助于管理者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产周转情况,以便从各方面揭露矛盾、找出差距、寻求措施,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实现良性运行。同时,由于财务分析不仅分析公司的历史业绩水平,还注重分析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它还可以不断地挖掘内部潜力,为公司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3.可以检查公司完成财务计划指标的情况,便于考核工作业绩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邮政公司收入完成情况、收支差完成情况、资金回笼情况等对经营管理者的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便可用来评价公司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同时也为公司进行管理薪酬与激励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以及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管理水平。

二、邮政公司财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邮政公司财务分析内涵及重要性认识不够

目前,邮政公司仅仅把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环节,仅仅是计算加工若干个财务数据或将指标提供给领导等,导致财务分析工作比较片面和狭隘的。原因是一方面单位领导管理层还主要偏重日常生产经营工作,而财务分析工作未能得到领导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单位领导管理层还未认识到财务分析是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还不善于通过财务分析来全面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另一方面,邮政公司财务人员由于自身能力或在企业管理中所处的地位不高,缺乏话语权,导致在财务分析时只是片面的运用财务分析方法计算,没有开拓性,不深究其中的内在问题,导致分析的效果不尽人意,很难为公司决策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产品。而实际上财务分析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全过程,且财务分析绝不单纯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应由财务部门同企业生产经营各部门,对各生产经营部门在经营中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

(二)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体系尚需改进和完善

目前,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内容主要围绕一定时间完成的收入指标、收支差指标以及资金回笼率指标等对领导及管理层的考核指标进行分析,重点分析这些绩效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增长情况,但未能整体地从公司外部和内部发展环境及从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水平、支付能力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深入的分析,也未能开展各项经营投资项目的事前预测和决策的财务可行性分析,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多维度地分析邮政公司生产经营的状况和财务状况,才能为公司的各项经营投资项目做好科学预测,当好企业的参谋。

(三)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结果与实际运用相脱节

目前,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工作主要只是根据数字谈数字,把财务分析变成表格、数字的说明;虽然提出来一些问题和改进的措施,但却没有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原因主要还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埋头苦干搞分析,还未能真正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和业务活动,不清楚数字内涵,始终找不到产生结果的驱动因素,更没有涉及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因此还未能透过数据去深入分析邮政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存在的实际问题,未能把财务分析的结果有效地运用去解决邮政公司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资源配置和作业流程,从而导致财务分析结果与实际运用相脱节。遗漏一些非货币性的外部战略性信息,对威胁与机遇的反应较慢;对内仅以财务指标评价,否决事关公司长远发展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业务。

三、加强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建议

(一)提高邮政公司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通常来说,邮政公司领导管理层受国资委委托,经营邮政公司的国有资产,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和义务,所以,管理者需要努力做好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确保提升国有资产的价值和提升邮政公司的盈利能力。那么,公司管理者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成功完成管理任务,管理者可通过财务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发现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自己在管理上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更理性地考察自己的管理质量,以及企业的发展现状等,有利于管理质量和企业效益的持续提升。且一个公司经营的好坏,都体现在财务报表上,每个公司负责人都应该掌握财务分析方法。深入的财务分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公司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这也是经营环境和战略分析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江实业集团创始人、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这样谈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家,必须懂财务,通过财务分析马上知道公司的经营情况和经营问题,并及时进行经营改进。由此可见,有效的财务分析,能够“侦破”公司存在的经营和发展问题,所以领导管理层必须重视财务分析,并能通过财务分析学会看“公司的家底”、透视“公司的运营玄机”以及警惕“公司的海市蜃楼”。另外,还要提升相关人员对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认识,一方面,公司的财务分析并不只是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整个公司各业务相关部门人员的配合来完成的,这样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公司的整体情况;另一方面,要求公司设置专门的财务分析人员岗位,并对其进行公司业务和财务的综合性教育和培训,提高财务分析人员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以避免财务分析人员闭门造车,以提高聚财、用财、理财的水平,把分析工作纳入现代管理的轨道,以推进企业运营向集约型、效益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完善邮政公司财务分析基础信息采集工作

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信息基础是财务分析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财务分析的基础信息的质量和数量对邮政公司财务分析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注重财务分析的基础信息采集工作,要根据邮政公司业务情况建立一个全面有效的财务分析基础信息采集系统,以使财务分析工作能全面有效地反映邮政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邮政公司是多元化经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它并不生产实物形态的产品,只是为社会提供实物传递的有益效用以及金融、信息、劳务等业务,其生产过程和营销、消费过程是同时完成的。因此,邮政公司的资金运动,既不同于工业企业供应、生产、销售过程的统一,也有别于流通企业供应、销售过程的统一,而是由营业、内部处理、运输、投递、管理的作业流程组成。并且邮政公司的经营生产活动还具有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征,这就要求对各地市分邮政分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费用承担实行再分配,并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各分公司的财务经营成果。由于邮政公司的生产作业流程和经营活动的特殊性,就决定了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信息基础必须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公司业务发展、专业经营情况,才能满足公司决策的需要。因此,必须建立邮政公司内部财务分析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及时有效地提供财务分析所需的基础信息数据。这就要求一方面在会计核算工作组织方面,就要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生产、作业等各部门、专业、环节;在原始信息采集方面,不但需要基础的财务数据,还需要完整、准确的业务量、重量、收寄局、寄达地等信息;在核算流程上,要强调各业务部门的过程参与,因为这项工作绝不是单纯的财务工作,因为其设计到公司各业务部门、各生产环节的数据,因此,各业务部门必须密切配合才能收集到完整准确的信息。这才能为进行科学有效的财务分析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

(三)建立有效的邮政公司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完善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有助于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正确评价邮政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因此,邮政公司有必要建立一套全方位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以有效的了解公司的过去,评价公司的现状,预测公司的未来,为领导管理层正确做出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依据。根据邮政公司的生产经营特点(即具有盈利性业务也承担着普遍服务的职能),建立一套全面地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主要从综合盈利能力、专业获利能力、现金创造能力、成本使用效率、网点获利能力以及普遍服务能力这六个方面选取以下一些关键财务指标作为分析的对象,多维度开展财务分析工作。

1.通过净现金流指标、净利润指标、经营利润指标、有效收入指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综合盈利能力。

2.通过专业获利能力(金融、函件、报刊、集邮、电商、出租)、专业毛利贡献、战略业务增长情况、专业有效收入(传统函件、集邮、零售报刊)指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专业获利能力。

3.通过经营资金流入(与应缴资金对比)、收入资金欠费、业务资金欠费、在途资金、库存占用指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现金创造能力。

4.通过平台成本增长额与专业毛利增长额对比、人工成本占收入比重、资产成本占收入比重、业务成本占收入比重、网运成本占寄递收入比重、人均人工成本与有效收入劳产率对比、新增人工成本与新增金融收入对比、代办费占邮政业务收入比重、重点监控管理费用变动指标、营业环节成本占总成本比率、内部处理成本占总成本比率、运输成本占总成本比率、投递成本占总成本比率、管理支撑成本占总成本比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成本使用效率。

5.通过网点利润、网点经营资金流入(与应缴资金对比)、网点人工成本与收入对比、网点业务成本与收入对比指标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成本使用效率。

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篇4

关键词:财产保险公司 财务预警 Z-score

近年来,我国保险行业发展迅速。财产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从2009年的2 992.2亿元增至2014年的7 544.4亿元,五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0.5%。但在保费收入屡创新高的同时,财险公司的经营亏损情况却较为严重,大型保险公司也逐渐出现亏损问题。财务预警研究有助于财险公司尽早发现问题,改善经营管理。

一、概述

(一)财务预警的界定。财务预警,是指以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等为基础,利用会计、统计、金融、企业管理等理论,采用比率分析、数学建模等方法,对公司是否有能力偿还到期债务作出预判,并将判断结果反馈给公司,以便公司在损失发生之前采取相应措施,规避风险或将损失降低到最小,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

(二)财务预警模型的选择。对于财险公司的财务预警,本文选用Z-score模型。我国学者现有的研究多采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选用Z-score模型作例证分析的较少。另外,我国的保险公司上市企业较少,以非上市公司居多,这较符合Z-score模型的适用范围。

二、财务预警模型的数据选取 ――以Z-score模型为例

(一)Z-score模型的构建。Z-score模型是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金融经济学家爱德华・奥特曼(Edward Altman)于1968年建立。最初的5变量Z-score模型如下:

Z=1.2 X1+1.4X2+3.3X3+0.6X4+0.999X5

其中:X1=运营资金/资产总额,反映公司的资产流动性;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反映公司的累计获利能力;X3=息税前利息/资产总额,反映公司的全部资产获利能力,即盈利能力;X4=权益市场价值/负债总额,反映公司的财务结构;X5=销售收入/负债总额,反映公司的资产周转能力。

之后奥特曼又通过多次修正,给出了针对私营企业的多变数财务模型,模型如下:

Z=6.56X1+3.26X2+6.72X3+1.05X4

其中X1、X2、X3的含义同上,由于是针对非上市的企业,X4=权益的账面值/债务总额的账面值。

该模型的临界值分别为1.10和2.60。如果Z值小于1.10,表明企业将面临破产危机;如果Z值位于1.10―2.60之间,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位于灰色区;如果Z值大于2.60,表明企业的财务及运营状况良好,不太可能出现破产问题。

本文将选取Z=6.56X1+3.26X2+6.72X3+1.05X4进行代入测算。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和数据来源。本文以保监会公示的“2014年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信息”为依据,按照中资、外资保险公司的分配比例及各保险公司市场占有份额,选取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都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民安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三星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国泰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中国)有限公司、中意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乐爱金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劳合社保险(中国)有限公司,共17家(11家中资,6家外资公司)财产保险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公示的行业数据。

三、财务预警模型的实证分析――以Z-score模型为例

(一)Z值表。根据之前选取的Z值模型,可获取这17家财产保险公司2011年至2013年的Z值表(如表1所示)。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偿付能力充足率是监管部门最主要的监管指标,因此,在Z值表中,加入一列,显示当年该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以与前面的Z值相验证。

(二)对Z值的分析。

1.整体概况。

(1)大多数保险公司的Z值均低于临界值。综合2011、2012、2013三年的Z值数据,笔者所选17家产险公司的Z值绝大部分小于临界值1.10,且Z为负值的情况居多,只有三星、东京海上、乐爱金三家公司的Z值位于1.10和2.60之间或大于2.60(见下页表2)。数据反映出多数产险公司面临危机,即这些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并不乐观。

模型变量因子数据方面,X1、X2、X3这三组数据中负值的占比也很大,说明就研究对象整体而言,这些企业的资产流动性、累计获利能力、盈利能力较差。而X4这组数据相对理想,几乎全都大于0,且均值在0.45(剔除“锦泰财险”)左右,说明这些企业的财务结构还是较为稳定的。

(2)Z值与偿付能力充足率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表2可以看出,多数保险公司的Z值与偿付能力充足率有一定的相关性,即当Z值增加时,偿付能力充足率也会有所增加;反之,当Z值减小时,偿付能力充足率也会有所减小。虽然Z值反映出这些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令人堪忧,但其三年的偿付能力充足率都基本符合国家要求。

2.单项分析。

(1)外资财险公司Z值整体优于中资。模型变量因子方面,X1、X2、X4这三组数据中资产险公司均低于外资产险公司,说明中资企业在资产流动性、累计获利能力、财务结构方面与外资企业还存在差距(见表3)。而X3,即公司的盈利能力方面,中资产险公司的表现要优于外资产险公司。

从表4可以看出,在三年研究范围内,有约91%的中资产险公司Z值≤1.10,面临破产危机。而外资产险公司Z值≤1.10的占比情况则相对乐观,前两年有约50%的企业Z值≤1.10,面临财务困境,2013年这一比率下降为33%。可见,17家研究对象中,外资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要好于中资产险公司。

“三年偿付能力充足率均值”方面,该组数据中资产险公司要低于外资产险公司,这也反映出外资产险公司的财务经营情况要优于中资产险公司。

中、外资产险公司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经营理念、运营模式等方面,且外资企业在保险经营方面的历史经验要比本土企业丰富得多,面对相同的市场氛围、客户群体,外资产险公司的经营成果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

(2)大财险公司Z值略高于小财险公司。本文在所研究的17家财产保险公司中选取占原保险保费收入份额最多的前三家公司(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和占份额较少的三家中资公司(英大财险、渤海保险、民安保险,以下简称“三中资”)、三家外资公司(东京海上、中意财险、乐爱金,以下简称“三外资”)进行比较(如表5所示)。

模型变量因子数据方面,占保费收入份额最大的三家公司的X2、X3均值最高,说明其累计获利能力、盈利能力相对较好。而三家占市场份额较低的中资公司则与其形成鲜明对比,在上述两方面表现最差。另三家占市场份额较低的外资公司四因子的综合实力较强,X1、X4的均值均领先中资公司,以X1均值的领先程度尤为突出,说明外资公司的资产流动性较高。

保费市场份额占比较大公司的Z值要略高于占比较小的中资公司,但占比小的外资公司还有很大差距。说明在中资企业中,市场占额对公司财务运营状况有一定影响,一般来说市场占额大的产险公司对目标客户群体的吸引力要大于占额小的产险公司,而客户群体的增加能使更多的资金流入公司,这也就意味着企业有更多的流动资金可用于理财投资等财务安排,由此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入,改善财务状况。但市场份额占比最小的外资公司在Z值和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数值上都遥遥领先于中资公司,可见市场份额并不是影响企业经营状况好坏的决定因素,只有提高公司各方面运营机制的综合能力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外资公司的Z值最高,但其仍处在Z-score模型给出的灰色区域,说明我国整体产险行业的财务状况令人堪忧。

(3)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比较。从下页表6可以看出,中资上市公司的X2、X3均值都大于中资非上市公司,说明上市公司在累计获利能力、盈利能力方面优于非上市公司。而在X1、X4均值方面,非上市公司的数值略高于上市公司,但两者差距不大。

综合考虑四个模型变量因子,上市公司的整体情况较好,Z值也反映出相同的结果。说明中资产险企业中,上市公司的财务运营状况比非上市公司好。上市公司多为资产雄厚、经营状况良好、连续盈利的大型企业,因此上市公司在产险行业占据领先优势是符合常理的。但即便如此,Z值的负数现象仍然不容忽视。Z值低于模型下限说明我国中资公司在财务管理上存在很大问题,保费收入的高低并不能全面反映公司的运营状况,这一点值得关注。

从下页表6可以看出,虽然非上市中资公司的财务状况不如上市公司,但其偿付能力充足率高于上市企业,两者的整体经营情况各有千秋,是可以相互借鉴改善的。

四、Z-score模型对我国财险公司财务预警的验证

从前文数据可看出,我国财险公司无论公司规模、中资或外资、上市与非上市等,Z-score模型下的Z值总体偏低。而财险业却在2009―2014年期间的年均增长率超过20%。这种现象与Z值总体偏低是否相悖?

但从2011年至2013年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看,Z-score模型下的Z值与实际较为吻合。2011年,52家非上市财险公司中有23家公司出现亏损现象,共计亏损20.5亿元;20家外资财险公司中仅有5家实现盈利。2012年,全国62家财险公司中,有多达37家公司出现承保亏损,其中中资20家、外资17家,承保亏损的比例高达近六成。相较2011年,2012年中资财险整体承保利润业绩下滑28.51%。2013年,保险公司在利润大幅增长的同时,财产险的综合成本率大幅攀升,整个财产险行业濒临亏损边缘。特别是占据整个财险业七成份额的车险领域,普遍出现亏损现象。

由此可见, Z值反映出多家公司存在经营亏损问题、Z值能起到财务危机的预警作用与我国2011、2012、2013年三年财险业的实际情况基本符合。

五、Z-score模型财务预警模型的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1.Z-score模型对财险公司起到财务预警的作用。总体而言,我国财险公司2011、2012、2013三年的财务经营状况较差,Z值能起到财务危机的预警作用。而行业内财务运营状况的差异表现为:外资财险公司明显优于中资公司,市场份额占比较大的财险公司要略优于占比较小的公司,上市财险公司略优于占比较小的公司。

2.我国财险公司资金流动性和盈利能力的整体水平也较差。在体现这两方面的财务比率中,各有13家公司在不同年份出现了负值情况,其中4家公司在研究的三年中比率均为负值。资金流动性、盈利能力这两项的行业内部情况,除中资财险公司盈利能力高于外资财险公司外,累计获利能力整体也不容乐观。

而相对累计获利能力、资金流动性、盈利能力而言,我国财险公司的财务结构较好,相关财务比率仅有中华财险在2011年出现负值情况。该指标的行业内部情况表现为:外资财险公司优于中资财险公司,市场份额占比小的财险公司优于占比大的财险公司,上市公司优于非上市公司。尽管如此,在财务结构上我国财险公司普遍还不够完善,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建议。

1.增强资产流动性。由于运营资金决定着企业的资产流动性,且两者呈正比关系,所以应通过增加运营资金来提高财险公司的流动性。而运营资金又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净额,因此从根本上讲,财险公司应在增加自身流动资产的同时减少其流动负债,从而增强资产流动性。具体来说,财险公司可以通过对加强对应收款项的管理、融资财产比例的合理分配等方面增加流动资产,通过增强预算水平减少短期借款等减少流动负债。

2.提高累计获利能力。累计获利能力由留存收益决定,留存收益又主要由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之和决定,因此财险公司应增加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进而增加其累计获利能力。而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均从公司历年的结存利润中提取,所以财险公司应在追求增加保费的同时注重降低经营成本增加盈利能力,保证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才能使公司健康发展。

3.提高盈利能力。对于财险公司而言,较好的盈利能力是其财务健康运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的必要性毋庸赘言。财险公司可以通过研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降低经营成本、增强理赔技术等增加盈利能力,同时还可以加强员工的效益至上思想,从基层增加利润来源,再用利润反过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营造一种良好的公司运营氛围。

4.改善财务结构。权益账面值与负债总额账面值的比率,是评判公司财务结构优劣的一项标准。从公式上看,财险公司应该增强影响其权益账面值的相关经营环节,同时控制增加负债的相关财务进项来改善其财务结构。但事实上,财务结构并不是公司相关经营活动的简单加减,而是整个运营体系统筹协调的结果。因此,管理层应根据公司的经营状况、经营特点及经营目标对财务运营机制、财务分配等进行及时调整,才能不断优化公司的结构。

参考文献:

[1]许敏敏,夏瑞辰,万鹏,栗博盟.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财产保险公司竞争力研究[J].会计之友,2014,(17).

[2]吕长江,周县华,杨家树.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预测研究[J].财经研究,2006,(10).

[3]常树春,范文雨.基于Z-score模型的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实证分析[J].商业会计,2013,(13).

作者简介:

许敏敏,博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保险财务与会计。

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篇5

关键词:财务分析;邮政公司;对策

一、邮政公司财务分析概述

(一)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基本概念

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是以邮政公司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为基础,并结合其他与邮政经营相关的信息,对邮政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是邮政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对邮政公司一定期间的财务活动和经营状况的总结,并能为邮政公司进行下一步的财务预算和公司决策提供依据。因此,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在公司的管理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重要意义

1. 可以全面“认识自我”,从而“提升自我”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有效地评价邮政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揭示邮政公司财务管理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能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公司日后的财务管理和生产经营提供重要的依据,从而有利于改善邮政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提升经营效益。

2. 可以帮助改进生产流程,挖掘潜力,为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邮政公司不同层面上管理质量和不同环节上的作业流程情况,有助于管理者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产周转情况,以便从各方面揭露矛盾、找出差距、寻求措施,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实现良性运行。同时,由于财务分析不仅分析公司的历史业绩水平,还注重分析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它还可以不断地挖掘内部潜力,为公司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3. 可以检查公司完成财务计划指标的情况,便于考核工作业绩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邮政公司收入完成情况、收支差完成情况、资金回笼情况等对经营管理者的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便可用来评价公司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同时也为公司进行管理薪酬与激励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以及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管理水平。

二、邮政公司财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邮政公司财务分析内涵及重要性认识不够

目前,邮政公司仅仅把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环节,仅仅是计算加工若干个财务数据或将指标提供给领导等,导致财务分析工作比较片面和狭隘的。原因是一方面单位领导管理层还主要偏重日常生产经营工作,而财务分析工作未能得到领导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单位领导管理层还未认识到财务分析是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还不善于通过财务分析来全面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另一方面,邮政公司财务人员由于自身能力或在企业管理中所处的地位不高,缺乏话语权,导致在财务分析时只是片面的运用财务分析方法计算,没有开拓性,不深究其中的内在问题,导致分析的效果不尽人意,很难为公司决策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产品。而实际上财务分析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全过程,且财务分析绝不单纯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应由财务部门同企业生产经营各部门,对各生产经营部门在经营中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

(二)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体系尚需改进和完善

目前,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内容主要围绕一定时间完成的收入指标、收支差指标以及资金回笼率指标等对领导及管理层的考核指标进行分析,重点分析这些绩效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增长情况,但未能整体地从公司外部和内部发展环境及从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水平、支付能力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深入的分析,也未能开展各项经营投资项目的事前预测和决策的财务可行性分析,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多维度地分析邮政公司生产经营的状况和财务状况,才能为公司的各项经营投资项目做好科学预测,当好企业的参谋。

(三)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结果与实际运用相脱节

目前,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工作主要只是根据数字谈数字,把财务分析变成表格、数字的说明;虽然提出来一些问题和改进的措施,但却没有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原因主要还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埋头苦干搞分析,还未能真正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和业务活动,不清楚数字内涵,始终找不到产生结果的驱动因素,更没有涉及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因此还未能透过数据去深入分析邮政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存在的实际问题,未能把财务分析的结果有效地运用去解决邮政公司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资源配置和作业流程,从而导致财务分析结果与实际运用相脱节。遗漏一些非货币性的外部战略性信息,对威胁与机遇的反应较慢;对内仅以财务指标评价,否决事关公司长远发展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业务。

三、加强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建议

(一)提高邮政公司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通常来说,邮政公司领导管理层受国资委委托,经营邮政公司的国有资产,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和义务,所以,管理者需要努力做好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确保提升国有资产的价值和提升邮政公司的盈利能力。那么,公司管理者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成功完成管理任务,管理者可通过财务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发现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自己在管理上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更理性地考察自己的管理质量,以及企业的发展现状等,有利于管理质量和企业效益的持续提升。且一个公司经营的好坏,都体现在财务报表上,每个公司负责人都应该掌握财务分析方法。深入的财务分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公司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这也是经营环境和战略分析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江实业集团创始人、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这样谈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家,必须懂财务,通过财务分析马上知道公司的经营情况和经营问题,并及时进行经营改进。由此可见,有效的财务分析,能够“侦破”公司存在的经营和发展问题,所以领导管理层必须重视财务分析,并能通过财务分析学会看“公司的家底”、透视“公司的运营玄机”以及警惕“公司的海市蜃楼”。另外,还要提升相关人员对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认识,一方面,公司的财务分析并不只是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整个公司各业务相关部门人员的配合来完成的,这样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公司的整体情况;另一方面,要求公司设置专门的财务分析人员岗位,并对其进行公司业务和财务的综合性教育和培训,提高财务分析人员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以避免财务分析人员闭门造车,以提高聚财、用财、理财的水平,把分析工作纳入现代管理的轨道,以推进企业运营向集约型、效益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完善邮政公司财务分析基础信息采集工作

邮政公司的财务分析信息基础是财务分析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财务分析的基础信息的质量和数量对邮政公司财务分析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注重财务分析的基础信息采集工作,要根据邮政公司业务情况建立一个全面有效的财务分析基础信息采集系统,以使财务分析工作能全面有效地反映邮政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邮政公司是多元化经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它并不生产实物形态的产品,只是为社会提供实物传递的有益效用以及金融、信息、劳务等业务,其生产过程和营销、消费过程是同时完成的。因此,邮政公司的资金运动,既不同于工业企业供应、生产、销售过程的统一,也有别于流通企业供应、销售过程的统一,而是由营业、内部处理、运输、投递、管理的作业流程组成。并且邮政公司的经营生产活动还具有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征,这就要求对各地市分邮政分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费用承担实行再分配,并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各分公司的财务经营成果。由于邮政公司的生产作业流程和经营活动的特殊性,就决定了邮政公司财务分析的信息基础必须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公司业务发展、专业经营情况,才能满足公司决策的需要。因此,必须建立邮政公司内部财务分析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及时有效地提供财务分析所需的基础信息数据。这就要求一方面在会计核算工作组织方面,就要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生产、作业等各部门、专业、环节;在原始信息采集方面,不但需要基础的财务数据,还需要完整、准确的业务量、重量、收寄局、寄达地等信息;在核算流程上,要强调各业务部门的过程参与,因为这项工作绝不是单纯的财务工作,因为其设计到公司各业务部门、各生产环节的数据,因此,各业务部门必须密切配合才能收集到完整准确的信息。这才能为进行科学有效的财务分析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

(三)建立有效的邮政公司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完善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有助于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正确评价邮政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因此,邮政公司有必要建立一套全方位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以有效的了解公司的过去,评价公司的现状,预测公司的未来,为领导管理层正确做出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依据。根据邮政公司的生产经营特点(即具有盈利性业务也承担着普遍服务的职能),建立一套全面地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主要从综合盈利能力、专业获利能力、现金创造能力、成本使用效率、网点获利能力以及普遍服务能力这六个方面选取以下一些关键财务指标作为分析的对象,多维度开展财务分析工作。

1. 通过净现金流指标、净利润指标、经营利润指标、有效收入指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综合盈利能力。

2. 通过专业获利能力(金融、函件、报刊、集邮、电商、出租)、专业毛利贡献、战略业务增长情况、专业有效收入(传统函件、集邮、零售报刊)指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专业获利能力。

3. 通过经营资金流入(与应缴资金对比)、收入资金欠费、业务资金欠费、在途资金、库存占用指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现金创造能力。

4. 通过平台成本增长额与专业毛利增长额对比、人工成本占收入比重、资产成本占收入比重、业务成本占收入比重、网运成本占寄递收入比重、人均人工成本与有效收入劳产率对比、新增人工成本与新增金融收入对比、代办费占邮政业务收入比重、重点监控管理费用变动指标、营业环节成本占总成本比率、内部处理成本占总成本比率、运输成本占总成本比率、投递成本占总成本比率、管理支撑成本占总成本比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成本使用效率。

5. 通过网点利润、网点经营资金流入(与应缴资金对比)、网点人工成本与收入对比、网点业务成本与收入对比指标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成本使用效率。

6. 通过普遍服务收入增长率、普遍服务成本增长率、普遍服务利润指标来综合分析评价邮政公司的普遍服务能力。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可以综合分析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支付能力、资产管理水平和发展趋势,以便公司的领导管理层能对公司一定期间的财务活动做出正确全面的总结以及对下一步的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晓庆,李芸.论现代企业的财务分析[M].现代商业,2011(02).

[2]吕雯.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09).

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篇6

关键词:证券公司;经营绩效;区域差异

一、指标体系选取和统计系数体系

一指标体系选取

结合我国证券公司发展实际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从发展能力、资产状况、债务状况、营业支出以及盈利能力五个方面,考察中国证券的区域性差异。并且,所选取的指标已经涵盖了基本上证券公司所有财务报告数据信息,对证券公司业经营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总体设计,该评价体系包括25个具体测度指标,如表-所示:

选取一套系统、全面的有关于证券公司业经营绩效区域差异分析的指标体系,就要从影响证券公司经营绩效的各个方面来综合考虑提取指标。近年来,针对于我国金融业绩效差异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文献众多,由于侧重点不一样,因此指标的选取也不一样,这些指标体系基本涵盖了从微观经济状况到宏观经济影响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状况GDP、人均GDP、居民可支配收入等、证券市场状况包括债券交易总额、市值托管总额、万人有股民数等、微观经济状况包括盈利状况、发展能力、公司治理等具体指标。鉴于本文从公司基本财务信息入手,来首先分析区域证券公司经营绩效的差异性,然后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借鉴前人对该方面的研究成果,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从公司经营状况数据入手,在五个方面对我国证券公司业经营绩效进行区域差异性分析,包括:企业发展能力状况、企业资产状况、企业债务状况、企业营业支出状况、企业盈利状况。

企业发展能力状况

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主要是反映中国证券公司业发展规模及股权资产、数量等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我国不同区域证券公司业的发展潜能及对国家整体经济总量的影响。

发展能力状况选取的四个指标包括了资产总计、股权总计、资产同比增长、股权同比增长四个变量,证券公司的发展规模一部分由股权资本金大小决定,由证券公司业务规定的自有资本金是限制公司实行多元化业务的起始限制,净资本越高体现公司规模越雄厚、发展潜力越大。资本总计的规模等于证券公司负债和股权总计,由于证券公司的高杠杆经营,经纪业务所占比重的特殊性,资本规模的分布部分反映了证券市场的业务分布。股权和资本增长比两个指标则是属于动态比例指标。

2企业资产状况

资产状况评价指标主要反映的是我国证券公司业资产运营管理的能力及效率,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考察我国不同区域证券公司业务的资产运营状况与效率。其主要测评指标包括:买卖证券款、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同比、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五个具体指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证券公司的股权资产率比较低,而较多的资产集中于客户存款以及客户备付金中,在负债中可以反映在买卖证券款上。因此,这里将负债中的买卖证券款放入资产运营中进行考察,一方面可以考察不同区域证券公司资产配置,另一方面可以考察不同证券公司业务规模大小。

固定资产及同比:主要考察营业场所、设备的规模,以及证券公司固定资产的扩展规模。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分别从短期自营资产和长期自营资产中考察不同区域证券公司抗风险能力。

3企业债务状况

债务评价指标主要反映我国证券公司负债状况和债务增长状况,证券公司债务主要组成部分是被动负债买卖证券款,并且狭隘的融资渠道限制了证券公司的债务融资规模,特别是区域间融资政策的不一样,债务的规模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区金融水平发展程度。

其他负债除买卖证券款)及同比:主要考察证券公司的债务主动融资规模,可以说明区域间金融发展程度的差异。

债务规模及同比:债务规模的大小反映了证券公司受证券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

4企业营业支出状况

营业支出评价指标主要是反映证券公司因业务开展而产生的费用,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不存在由于生产以及原材料而产生的成本,因此,证券公司业的主要成本费用只包括三大类,具体体现在:营业税金及其附加、业务及管理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上。

营业税金及其附加和业务及管理费用占主要成分,反映其业务开展所带来的费用支出。

资产减值损失:考察证券公司长期投资效益的因素之一,反映了证券公司的市场风险抵御能力。

5企业盈利状况

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主要是反映中国证券公司业的获利能力,所选项指标均所处金融行业特殊获利能力紧密相关,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把握我国不同区域证券公司业盈利状况及市场竞争力。选取的指标包括营业收入、三大传统业务收入、经纪业务占比收入、净利润、净利润同比、净资产收益率六个具体指标。

营业收入指标是反映证券公司业务收入规模的总量指标,对其进行分析考察证券公司业务规模大小。

三大传统业务收入分别为证券经纪业务、证券承销业务、证券自营业务,与营业收入对应分析可以考察证券公司业务主要经营模式区域差异性。

经纪业务占比:经纪业务一直是我国证券公司所占比重最大的业务,特别是落后地区的证券公司,基本上是公司的唯一经营业务,这有助于考察不同区域证券公司的业务构成。

净利润等于营业收入减去营业,净利润是证券公司治理比较关心的经营成果绝对量指标。

净利润同比反映证券公司净利润年度差异性。

净资产收益率ROE从相对量指标来考察证券公司经营成果。

二指标体系选取

极差系数。 对拥有两个以上的特定区域系统而言,可用极差系数衡量区域性差异。它是反映总体变异程度的相对变异指标,也可说明两极分化程度。具体公式如下:

Rt=Nt max-Nt min[Y]公式-

式中Rt表示极差系数,Nt max表示第t时点上反映证券公司业经营管理绩效的指标数据的最大值, Nt min表示第t时点上反映证券公司业经营管理绩效的指标数据的最小值。

2标准差系数。 标准差系数也是反映总体变异程度常用的相对变异指标,便于不同单位、不同水平数据之间的比较, 也可表明各地区间的总体差异程度,具体公式如下:

t=Σ[DD]mt=[DD]Nt-N[X-])2[)][Y]

公式 -2

式中,t表示标准差系数, Nt表示第t时点上区域证券公司业经营管理绩效的指标数据大小, N[X-]表示反映证券公司业经营管理绩效年均值的指标数据,m表示年度;绝对值指标跨度四个年度,同比指标跨度三个年度。

二、证券公司经营绩效区域统计系数差异性分析

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从证券公司的发展能力、资产运营状况、债务状况、营业支出状况、盈利状况五个方面对我国三大区域内的证券公司进行区域经营绩效差异性分析,并统计2005年至2008年我国证券公司业的年度财务报告数据进行极差系数和标准差系数的计算经营绩效的稳定性,来分析我国证券公司业经营绩效的区域差异性质。

一发展能力状况

据表2-从全国范围来看在资产总额、资产同比增长、股权总额和股权同比增长四项数据可以看出,东部券商与全国数值较为接近,对全国数值的影响程度很高,其中东部证券公司资产总额占据全国证券公司资产总额的85.03%,股权占83.88%;从股权增长方面,西部的证券公司反而净资产减少,在2008年证券市场低迷情况下反映了规模的萎缩。

从三大范围证券公司的持续稳定性来看,东部在资产总计、资产同比增长、股权总计和股权同比增长都明显超过中西部,其中资产和股权不仅在发展绝对数值方面东部要明显强于中部和西部,并且在同比增长方面超过了全国水平。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5年至2008年我国证券公司业的资产增长差额为3363亿元,这主要是由于东部券商的资产浮动所决定,占取了我国整体证券公司业的增长浮动的90.9%,而中西部仅占9.8%,同样股权增长东部占全国股权增长的86.52%。从2008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东部7家券商共计总资产0960亿元,而中部仅为96亿元,西部为87亿元,这反映了我国区域证券公司规模的不平衡性。

二资产状况

我国东部券商对市场业务的绝对占有程度,这与营业收入反映的有所不同。买卖证券款包括了暂存未买证券的资金,这是市场潜在的占有量,同时受证券市场行情波动对于业务构成影响较大。从2008年的东部证券公司资产统计来看,2008年东部券商的资产总计为096亿元,买卖证券款的波动幅度与2008年资产比为62.40%,而中部为55.66%、西部为43.2%,这反映了东部券商对于证券市场行情波动更为敏感。

从固定资产来看,从2005年至2008年我国证券公司业都保持着较高的扩张速度,这主要体现在新营业网点的开放,其中西部券商较为突出。从固定资产同比增长来看,中部无论从极差系数还是标准差系数都排在第一位,这反映了中部券商在这几年中的营业范围扩张速度较其他两区域要快。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是为了短期套现及回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属于长期资产,这是我国证券公司所持有的主要金融资产。从两者的极差系数和标准差系数都可以看出,东部证券公司这两种资产的变异程度直接影响到全国指标的变异程度,并且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是属于长期资产性质,其变现性较交易性金融资产难,因此,对于抗风险性较差的券商而言其所占资产的比较低。从表2-2可以看出中西券商握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较可供出售金融 资产占整个市场比率高,这反映了中、西部地区证券公司抗风险性较高,但盈利性较差。

三债务状况

由于我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狭隘,并且实行银行业与证券业分业经营,银行不能对证券公司进行融资,因此,对于大多数券商而言,债务融资困难,从而产生了买卖证券款占了很大比例的债务状况。并且,由于买卖证券款并不是证券公司融资而来的负债,证券公司不得挪用,因此,对证券公司业的负债状况评价比较简单。

在本文只选取了债务总计以及除买卖证券款外其余负债两项指标,对于负债总计指标而言,与买卖证券款比较相类似。对于其他负债表2-3来看,其波动性指标中,西部券商的其他负债同比增长波动较大,极差系数为24%,标准系数为85%,均位于三大区域之首,这说明了西部券商受证券市场行情景气程度的影响较重而产生了短期融资程度波动较大的现象,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部券商经营管理绩效较差。

从2005年至2008年我国证券公司业的营业支出指标极差系数和标准差系数区域差异表2-4中可以看出,我国营业支出波动主要集中在业务和管理费用上,这主要是集中于证券公司业务开展所带来的支出。从横截面数据来看,我国东部证券公司的业务和管理费用占全国比较高,同时差异性也较高,具体体现在极差同比和标准差同比上,说明我国东部证券公司业务水平受市场行情波动更强。

五盈利状况

从表2-5可以看出,我国证券公司业营业收入波动较大。以2008年证券公司财务横数据来看,全国证券公司2008年营业收入为427亿元,全国营业收入极差系数指标为2327亿,是该年证券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64倍。同等情况下,东部券商是.6倍,西部为.66倍,中部为2.倍,这说明中部券商的经营收入2006至2008年波动较大。

对于三大传统业务来说,其差异水平直接决定营业收入差异水平,这体现了我国证券公司业务过分的依赖三大传统业务,而缺乏创新业务盈利性的带动。从2008年横截面数据来看,三大传统收入对于中部和西部证券公司来说超过了其营业收入的综合,这主要反映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上面。

对于经纪业务占比来说,在盈利性分析中已经提到,经纪业务一向是我国证券公司业务基础。从2008年的证券公司营业收入中,经纪业务所收取的佣金收入占到了营业收入的55.42%,过分依赖经纪业务收入是我国证券公司的经营特征之一;从经纪业务占比指标来说,我国东部证券公司的经济业务占比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发展趋势,极差系数与标准差系数相对中部和西部要低很多,而指标差异性最强,极差系数为47%,标准差系数为33.54%,排列三大区域之首。这一方面表明东部证券公司经营模式稳定,中部次之,西部最差;另一方面反映了西部券商的抗风险性较差,对市场行情波动抵御风险程度较差。

对于净利润以及同比增长指标,从全国来看,利润增长最高与最低差额为400%以上,这主要是由于2007年大牛市的影响,证券市场活跃,从而带动证券公司盈利增加。可以看出东部证券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波动最大,达到了极差系数的46.74%以及标准差系数的354.84%,反映出东部证券公司经营绩效受证券市场活跃程度影响更大。

对于各公司核心指标ROE净利润与股东权益的百分比,反映的是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从极差系数来看,东部经营绩效在2005年至2008年较为稳定,反映在极差系数上为2.8%,中部和西部为24.4和2.38,而东部证券公司的ROE在2008年处于较高水平。相对于东部市场的激烈竞争程度而言,东部券商表现了很好的抗风险水平以及稳定的经营状况。

六小结

通过对中国证券公司业三大区域25个指标的的综合评价分析发现,我国证券公司业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

发展能力方面,东部地区证券公司的资产和股权综合水平不论从绝对值还是增量相对值来说都比中部、西部地区要高,证券公司业三大区域呈现严重的结构性失调。

2资产运营状况方面,东部地区受证券市场行情波动较大,这主要反映在以买卖证券款的浮动上。由于买卖债务属于被动负债,因此,买卖证券款的浮动表明了东部证券公司受证券市场行情影响较大。

3债务状况方面,西部地区证券公司由于受到证券市场振幅而产生短期融资波动较大,反映了西部地区的证券公司经营能力特别是扛风险能力较差。

4营业支出方面,由于证券公司行业的特殊性,营业支出主要表现在业务及管理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上,由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西部券商的资产减值损失浮动较大,同样表现了西部证券公司的经营绩效能力低下,同时在2008年的统计数据中显示,业务及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为东部45.35%中部为5.44%西部为49.67%。东部相对较小的管理费用表现了东部券商的经营效率水平较高。

5盈利状况方面,东部证券公司在净资产收益率ROE方面表现较西部和中部稳定,同时在营业收入方面东部证券公司营业收入从绝对值和增幅相对值上都较西部和中部波动大,进一步反映了东部证券公司的经营能力优于西部和中部证券公司。

三、主成分分析

一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区域经营绩效差异实证分析

本文主要针对2005年至2008年的五大方面25个具体指标进行变动程度的分析,特别是同期比等指标,主要致力于证券公司的稳态经营以及抗风险方面研究。在本节中将对最新的财务统计数据进行我国证券公司业经营绩效作横截面区域差异性分析,对2008年各区域证券公司经营现状进行主成分分析。

由于所选取指标体系指标数量较多,并且反映信息各个方面,因此本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一个综合指标来代表某区域的证券公司业的发展能力、资产状况、债务状况、营业支出状况、以及盈利状况的综合测量标准,并通过该标准进行省际区域经营绩效的排名来分析其区域差异性。

运用spss3.0对25个2008年经营成果指标原始数据进行主主成分分析得到相应的特征值和贡献率,如表3-以及初始因子荷载矩阵如表3-2:

可以看出从表3-显示提取特征值大于的五个主成分公因子计算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0.46%,表明五个主成分公因子可以解释原指标所选变量的80.46%的信息,从原始变量信息结果来看,主成分包含了大多数变量80%以上的信息,说明运用主成分分析结果较好。将主成分分析初始因子荷载矩阵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特征值开平方根便得到各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由此得出主成分表达式见公式3-至公式3-5。

f=0.074AX-0.064AX2+0.074AX3-0.005AX4+0.074AX5+0.073AX6+0.00AX7+0.073AX8+0.070AX9+0.073AX0+0.02AX+0.070AX2-0.007AX3+0.068AX4+0.032AX5+0.075AX6-0.02AX7+0.057AX8-0.00AX9+0.075AX20+0.075AX2-0.0AX22+0.074AX23+0.006AX24+0.007AX25[Y]公式3-

f2=-0.02AX-0.39AX2-0.00AX3+0.4AX4-0.03AX5-0.02AX6-0.036AX7-0.05AX8-0.005AX9-0.00AX0-0.042AX+0.004AX2+0.077AX3+0.04AX4+0.84AX5-0.06AX6+0.74AX7-0.043AX8+0.04AX9-0.00AX20-0.00AX2-0.229AX22+0.02AX23+0.326AX24+0.306AX25[Y]公式3-2

f3=-0.006AX+0.304AX2+0.03AX3-0.355AX4-0.06AX5-0.03AX6-0.38AX7+0.024AX8+0.04AX9+0.002AX0-0.099AX+0.045AX2+0.308AX3+0.05AX4+0.27AX5-0.009AX6+0.224AX7-0.098AX8+0.230AX9+0.02AX20+0.08AX2+0.205AX22+0.02AX23-0.08AX24+0.04AX25[Y]公式3-3

f4=0.030AX-0.083AX2-0.024AX3-0.023AX4+0.040AX5+0.024AX6+0.235AX7-0.0058AX8-0.07AX9+0.097AX0+0.327AX-0.6AX2+0.422AX3-0.32AX4-0.254AX5+0.050AX6-0.69AX7+0.83AX8+0.470AX9+0.006AX20-0.030AX2-0.044AX22-0.035AX23-0.08AX24+0.056AX25[Y]公式3-4

f5=0.064AX+0.34AX2-0.06AX3+0.2AX4+0.085AX5+0.005AX6-0.252AX7+0.09AX8-0.89AX9+0.05AX0+0.687AX-0.250AX2-0.28AX3-0.050AX4+0.099AX5+0.047AX6+0.307AX7+0.008AX8-0.065AX9-0.043AX20-0.037AX2+0.053AX22-0.005AX23+0.025AX24-0.046AX25[Y]公式3-5

上述各主成分表达式中,AX-AX25表示所取指标原始变量的标准化数值,同时利用各个主成分的所对应特征值提出总主成分特征值之和作为权重可以得到主成分综合模型,见公式4-6及4-7:

=0.66f+0.34f2+0.082f3+0.066f4+0.058f5[Y]公式3-6

=0.052AX-0.034AX2+0.046AX3-0.02AX4+0.053AX5+0.045AX6-0.029AX7+0.053AX8+0.033AX9+0.056AX0+0.06AX+0.028AX2+0.046AX3+0.039AX4+0.045AX5+0.052AX6+0.034AX7+0.036AX8+0.059AX9+0.048AX20+0.046AX2-0.020AX22+0.049AX23+0.048AX25[Y]公式3-7

公式3-3f-f5前系数表示各主成分系数在综合主成分模型中所占比例,公式3-4即是主成分综合模型。

在得到主成分综合模型后,将所选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指标数据计算各省、市、自治区综合主成分得分,并以主成分综合得分进行区域排名见表3-3。同时由于主成分f在综合主成分模型中所占比例较高,也一并列出。

[.5mm]

依据表3-3,在全国3个省、市、自治区证券公司经营绩效f主成分得分情况以及综合主成分值排名情况来看,综合得分为正数的区域除了四川、广西并且前五位排名以外,全部集中在东部区域,这表明东部区域的证券公司经营管理绩效方面比较优秀。同时,从值得分来看,北京、上海、深圳主成分得分均超过一以上,其他29个地区分值相差不到,但与上述三个区域证券公司差距很大,这三个区域的证券公司经营绩效明显优于全国水平,这一方面是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市我国改革开放最先实行的地区,另一方面也是我国证券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企业股票发行试点首先在东部的上海广东一带,同时受两个证券交易所的区域影响,上海、深圳的证券公司业率先发展起来;同时,北京作为我国政治中心,改革的起步虽然较上海、广州晚,但是受国家政策扶持影响,特别是一大批资本金雄厚的证券公司的兴起,使得北京的证券公司率先与国际接轨,这才形成了目前证券公司业三大全国性的服务核心区域:珠江三角洲区域主要包括深圳、广东等地区、长江三角洲区域主要包括上海、浙江等地区、环渤海区域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安徽等地区。

其次进一步来分析,从公式3-6可以看出f主成分所占比重较大达到了66%,对值的大小具有决定性因素,因此表3-3也给出了f成分分值情况,同时由表3-2初始因子荷载矩阵可以看出,在第一主成分上负载较大的有:X资产总计、X3股权总计、X5买卖证券款、X6固定资产、X8交易性金融资产、X9可供出售金融资产、X2负债总计、X4营业税金及其附加、X6业务及管理费用、X20营业收入、X2三大传统业务收入、X23净利润攻击2个指标,我们从指标选取的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二小结

本章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思想,通过P3.0软件对全国3个省、市、自治区的证券公司经营绩效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目前证券公司业的三大核心服务区域为: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

同时地区证券公司业的规模对其其经营绩效的优劣具有绝对影响,证券公司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主要是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和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区域限制以及政治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

同时从选取的指标来看,发展能力方面对证券公司影响较大的是绝对值,而非同比值,这从某种程度印证了部分前人的研究,证券公司的规模对经营绩效有正的相关性。

从资产状况来说,资产的多样性同样是证券公司经营绩效优秀的表现方式,由于资产规模的限制会使得部分证券公司资产配置比较单一,这也是为什么部分地区主成分分值比较低的原因。

债务状况而言,影响较深的还是负债总计而非公司的主动融资,负债总计是由于买卖证券款的缘故,受区域经济发展部平衡的影响,各地区参与证券买卖人数和资金总量有很大差异,东部地区特别是上述所说的三大区域无论从总量GDP还是从人均量GDP、人均收入都高于其他区域,这也印证了区域金融理论中所阐述的区域金融差异与区域经济差异相关的研究。

营业支出状况中由于证券公司的业务量不同,因此营业税金及附加、业务及管理费用也相应不同,这是由于东部证券公司营业网点较多、人员配置较多所造成的,这同时也留给了我们以后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证券公司的管理效率方面的研究分析。

盈利状况可以看出,东部的券商无论从营业收入还净利润都高于其他地区的证券公司,这是个地区证券公司经营绩效优劣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au , Yotopoulos P A.he meta - p reduction function roach to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world agriculture.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973,3: 24 -269

[2] Charnes A、Cooper WW,Rhodes E.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European 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978

[3] Prahalad C. ,amel.G.he 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990,66.79-9

[4] Demesetz. Industry tructure, Market Rivalry and Public Policy. ournal of aw and Economics. 973,6. -9

[5] mirlovk M. Evid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ntration and profitability in banking. 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985,7. 69-83

[6] Owyand, M,Wall. tructural Breaks and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theransmission of Monetary policy. ederal Reserve Bank of t,louis. Working paper. 975,3. 37-42

[7] 安合祥、芦明.试述我国股市有效性的研究方法及检验.现代财经.200,09.24-27

[8] 方芳、付长文.中国证券业集中度、规模对绩效的影响.金融研究.2004,0.7-77

[9] 黄凌.我国投资银行业市场结构、规模与绩效实证研究.金融论坛.2005,02.55-58

[10] 张文林.主成分分析在P中的操作应用.理论与方法.2005,2.3-36

[11] 乔亮,周韬.我国证券公司业务经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北方经贸.2007,2.9-92

[12] 黄楷胤,侯婉如.中国证券业市场结构、市场绩效的实证研究.财经论坛.2009,03.357-358

[13] 边晓磊,陈学彬.基于DEA方法的我国证券公司经营效率分析.资本市场.2009,04.50-55

[14] 陈荣杰.中美证券公司业务结构的实证比较.特区经济.2008,09.5-8

[15] 曹源芳.我国区域金融市场竞争的实证研究.金融论坛.2009,0.27-3

[16] 鹿刚.对我国证券业的行业集中度与绩效的分析.经济纵横.2009,03.8-82

[17] 李艳红,王聪.中国证券业的产业组织研究.经济学家.2009,03.62-68

[18] 李子凯.证券公司风险管理问题探讨.管理科学.2009,04.29-32

[19] 张世铭.平衡积分卡在证券公司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中的应用研究.甘肃科技.2009,07.00-03

[20] 任建军.中国区域信贷配给现状及区域差异分析.金融论坛.2009,0.2-9

[21] 赵旭峰,汪宽文,刘荣香.我国证券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企业管理.2009,0.55-57

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篇7

[关键词]:上市公司 增长率 成长性 分析 利润

影响股价的主要因素包括上市公司基本面情况、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市场供求情况以及市场技术指标等。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包括财务状况、盈利状况、市场占有率、经营管理体制、人才构成等各个方面。一个普通投资者,如何通过公开信息来分析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从而判断公司的成长性,提高投资收益,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方法的论述。

一、根据公开信息分析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负有向社会公众公布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以及定期公布季报(每季后一个月内)、半年报(7月初到8月底)、年度(4月30日前)报告的法定义务。作为普通投资者,应该学会从这些公开信息中摄取有用的信息,提高投资收益。分析上市公司公开信息的目的,就是通过了解上市公司的过去从而分析上市公司的未来,尽可能选择具有成长性、风险较低的公司,以规避风险,获取较好的投资收益。一般说来,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主要包括其业务情况、财务情况及其他事项。选择上市公司的主要依据是它的经营情况和市场表现。

二、根据几个财务指标来分析上市公司成长性

鉴于年报披露的财务数据不是确定不变的经营成果,而是基于权责发生制对各种财务项目的时点或时期数作出的判断,即不反映公司停止营业或清算的实际状况,而是反映持续经营过程中的变动状况。因此,对公开的有关财务状况应偏重于动态评估。投资者仅仅重视和追求报告期内是否盈利、盈利的多少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根据上市公司的历史、现状来分析它的未来发展情况【1】。

1.盈利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最主要指标,其经济含义自有资金的投入产出能力。净资产收益率高,表明公司资产运用充分,配置合理,资源利用效益高。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左右,一般可认为盈利能力中等,超过15%则属盈利能力较强。具有成长性的公司,资源配置通常都比较合理。因此,净资产获得能力也相对较高。只有盈利能力达到中等以上水平,其成长才是高质量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高的盈利能力是不可靠的,应有所警惕。同时,也要分析净资产收益率的波动情况,波动较大说明不稳定,即使近期很高,也要注意有可能出现反复。

2.业务与利润的增长情况

(1)主营业务增长率。通常具有成长性的公司多数都是主营业务突出、经营比较单一的公司。因此,利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这一指标可以较好地考查公司的成长性。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高,表明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大,业务扩张能力强。如果一家公司中能连续几年保持30%以上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基本上可以认为这家公司具备成长性。

(2)主营利润增长率。一般来说,主营利润稳定增长且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呈增长趋势的公司正处在成长期。一些公司尽管年度内利润总额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主营业务利润却未相应增加,甚至大幅下降,这样的公司质量不高,投资这样的公司,尤其需要警惕。这里可能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也可能存在资产管理费用等难得机遇。

(3)净利润增长率。净利润是公司经营业绩的最终结果。净利润的增长是公司成长性的基本特征,净利润增幅较大,表明公司经营业绩突出,市场竞争能力强。反之,净利润增幅小甚至出现负增长也就谈不上具有成长性。

3.分析影响利润变化的各种因素

(1)利润总额的构成分析

上市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主营业务、其他业务和投资收益。其中投资收益有一部分为参股企业的回报,一部分是短期投资回报。如果短期投资回报所占比例过大,说明这家公司的利润来源很不稳定,公司的经营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营业务利润变化的原因,一是公司主营业务量的增减情况,二是营业成本和各项费用的增减情况。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营业成本和各种费用大幅增加,很可能公司经营管理或市场条件发生了严重问题。投资者还要分析利润总额中是否掺入了水分。为此,投资者尤其应该注意分析待摊及预提费用科目的金额和构成内容,看有无应摊未摊和应提未提的费用。分析财务费用支出与长短期贷款是否匹配。分析公司各类资产的变化史,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及无形资产、递延资产返销是否正常。同时,也要看存货中是否隐含着利润或损失。

(2)利润增长点分析

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点可能来自很多方面,但比较可靠的主要是主营业务的扩张能力及其他投资交易活动。所以,我们一般还要注意上市公司的投资项目及发展计划。注意观察哪些项目能成为公司的利润增长点。

(3)在建工程分析

在建工程大致分成经营性在建工程和非经营性在建工程两大类,生产经营性在建工程可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促使公司进一步发展。因此应重视对生产经营性在建工程的分析。首先分析在建工程竣工后,能否扩大已有的品牌优势和市场占有率。其次分析在建工程规模的大小,这将决定公司未来利润增幅大小。再次分析在建工程建造过程,在建工程建成投入营运的时间也决定上市利润增长的进程。

(4)公司的重组、收购、兼并活动分析

这些活动具有快速增加生产经营规模的特点,因而往往会使公司快速发展。但这些活动往往不易从公开信息中得到。

三、怎样看待资产重组

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活动对优化上市公司产品和管理资源结构(股东结构变化)、提高上市公司资产整体质量和经营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有效的重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分析重组时需要考虑的是:不同重组方式绩效差距很大。根据以往情况看,股权转让类资产重组效果欠佳,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本身只能反映股权结构的变化,并不代表公司的经营业务活动一定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是说股权重组必须结合以后相应的经营重组,这种方式才会有效果。

收购兼并是上市公司最常用的扩张方式,一个公司往往通过收购兼并来拓展新产品市场份额,或进入其他经营领域。这种重组方式的特点之一就是被收购兼并方生产及经营现状影响较大,磨合期较长,因而见效可能较慢。

资产置换也是一种常见和见效较快的重组方式,其重要内容就是用公司的“劣质”资产交换外部优质资产,由于是采取整体置换形式,因而公司资产质量得以迅速提高,收益可立竿见影。统计数据表明,资产置换类上市公司重组之后,主营业务收入的平均值有较大幅度增长,其利润、每股收益和资产收益率更是成倍增长,这说明资产置换重组模式见效快,成效显著。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方式的资产重组关联交易较多,交易的市场化程度低,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还有待观察。

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都要涉及重组后的业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重组后主营业务状况;(2)重组后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及净资产收益率的增减状况; (3)一次性重组收益对每股收益产生的影响;(4)业绩与重组方式的关系;(5)业绩与股本规模、上市时间的关系; (6)运用优惠政策的重组对业绩的影响;(7)关联重组是否造成了业绩误区; (8)重组时对目标资产的选择是否严格。(9)重组是否只注重了资本经营而忽视了新产品经营;

四、市盈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

市盈率是将每股价格除以每股收益。这一数字反映了市场价格相对其当前获利能力的比值,我们通常所说的股票价格“高”、价格“低”,主要便是对市盈率而言的。市盈率高,相对公司当前的获利能力,我们需付出较大的代价;市盈率低,说明我们所需付出的代价较小。一般而言,市盈率较低的股票,其风险性相对较小,因为其价格有较高的获利能力的支撑。但是,仅仅依据市盈率的高低来买卖股票,未必是一个好方法。俗话说:“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一些股票是市盈率高,可能自有其高的原因。同样,另一些股票的市盈率低,也可能有其低的原因。

每股收益是将公司的净利润除以公司的总股本,反映了公司每一股所具有的当前获利能力。考察每股收益历年的变化,是研究公司经营业绩变化最简单明了的方法。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公司财务表上的净利润数字,是根据一定的会计制度计算出来的,并不一定反映公司实际的获利情况,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以取得不同的盈利数字。与其他国家会计制度比较,相对来说,我国会计制度核算出的净利润比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制度可计算出来的盈利数字通常偏高。

除了每股收益与市盈率外,另外两个较常用的财务数字是每股净资产与净资产收益率。从理论上讲,净资产值反映了公司中属于股东的资产的价值,但实际上每股净资产一般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衡量股票真实价值的指标。

投资者还要特别要留意,公司的应收帐款的变化情况是否与公司营业收入的变化相适应。如果应帐款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收入的增长速度的话,很可能一部分已计入利润的收入最终将收不回来。这样的净利润数字当然要打折扣了。另外要注意,公司每年打入成本的固定资产折旧是否足够。如果这些资产的实际损耗与贬值的速度大于其折旧速度的话,当最终要对这些设备更新换代时,就要付出比预期更高的价格,这同样会减少当期实际的盈利数字。

五、了解公司所处行业的竞争环境

从长远看,一个行业的利润率是由该行业中竞争的激烈程度决定的。从行业的竞争特点来讲,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完全竞争、规模竞争与垄断竞争。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没有一家公司的产品在价格与产品特点上占据绝对的优势,顾客在选择产品时也没有一定的倾向性。这时候行业中的竞争通常是非常激烈的,价格竞争往往成为主要手段,以至于整个行业的利润微薄【2】。这样的行业对于投资者来说,应当是尽量避免的。

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后,一些有特色、有实力的公司逐渐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而大多数小企业则被淘汰。这时候的市场就处于规模竞争的局面:少数的大企业之间竞争。这时候行业中的竞争同样可能激烈,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行业利润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因为大家都有相当实力,拥有一定的市场,不希望贸然展开价格战,使得大家的利润都受损。

在垄断竞争在市场中,经营者基本上没有竞争对手,因此其利润率比较丰厚。对于投资者来说,这当然是比较愿意投资的行业,也是可以取得较丰厚回报的地方。

【参考文献】:

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篇8

【关键词】 广西区; 上市公司; 收益状况; 利润表

一、广西区上市公司概况和特征

1993年11月18日广西首家上市公司“桂柳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经过16年的发展,截至2009年底,广西区一共有25家上市公司,其中在深圳交易所上市的有14家,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有11家,占全国上市公司总数①的1.55%,且广西区上市公司的上市时间主要集中在1996年、1997年、2000年和2007年,其中2000年是广西区上市公司上市数量最多的一年,一共有4家,在2008年和2009年广西区没有新的公司上市。从这方面来看,广西区上市公司的数量相对较少,发展速度缓慢。同时,广西区的上市公司分布不均衡,主要聚集在南宁、北海、柳州和桂林4个主要城市,4地上市公司的总和为20家,占广西区上市公司总数的80%,而在防城港市、钦州市、崇左市3个属于泛北部湾地区的地级市至今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此外,广西区的25家上市公司分别归属12个行业②,主要是在传统的制造业,而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类所占的比例较小,纯科技、金融行业、网络等行业的上市公司则为空白。

二、广西区上市公司收益状况整体性分析

利润表,反映一个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可以反映一个会计期间公司的收益状况。本文主要从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方面对广西区上市公司的收益状况进行整体分析。

营业收入是企业获取利润的源泉,它的大小可以直接反映企业业务规模的大小,是影响企业收益状况的基础,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是反映企业收益状况的直接指标。表1是广西区上市公司收益状况的几个主要财务数据平均水平与全国情况的对比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广西区2004-2009年的营业收入总体呈增长趋势,2004-2008年稳步上升,没有出现大幅度增长,2009年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广西区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与全国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是,广西区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水平虽然总体呈稳步上涨的趋势,但与全国水平相比较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其营业收入的水平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49.58%,其中,近几年中最低的相对水平只有全国的32.97%,最好的年份只是2008年度达到58.84%,因此广西区的上市公司在全国上市公司发展水平中,总体规模较小,处于劣势地位。

从表1可以看出,广西区的上市公司在利润项目上,2004-2007年广西区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发展,2005年略有下降,但随后上升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大,发展趋势健康良好,但2008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经济环境不稳定,广西区上市公司发展严重受挫,利润项目的所有数据由正值跌到负值,2009年随着经济的好转,广西区上市公司的发展出现了转机,由2008年的负值增长到正值,但仍然没有恢复到2007年的最高水平。同时,通过表1中的相对水平可以看出,广西区上市公司的主要利润项目相对于全国水平较低,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只有全国水平的42.29%、41.06%和43.58%,甚至在2008年度出现全区性的亏损。因此,相对于全国来说,广西区的总体收益水平远远低于全国总体水平,盈利增长速度较慢,且发展不稳定,起伏大,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显著。

三、广西区各地上市公司收益状况的比较

如前文所述,广西区的上市公司分布不均衡,主要聚集在南宁、北海、柳州和桂林4个主要城市,4地上市公司的总和为20家,占广西区上市公司总数的80%。图2为全区各地上市公司收益项目的主要财务数据对比表。

从表2可以看出,广西区上市公司不仅在分布上不均衡,在各地的上市公司的收益状况也有很大的差异。总体上分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柳州和南宁,这两个地区的上市公司收益状况最好,尤其是柳州地区的上市公司在2004-2009年6个年度里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平均值都是全区第一,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远远高于广西区和全国水平,南宁地区基本高于全区的平均水平,但是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0%-70%。其次是梧州和其他地区(贺州、河池和贵港),这两个地区的上市公司处于微利状态,总体水平只有全区平均水平的50%左右,全国水平的20%左右。收益状况最差的是桂林和北海地区,2004-2009年6个年度里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平均值都是负值,出现严重的亏损,与柳州地区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可以得出,广西区各地区中,除柳州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其上市公司收入水平大大超过全国水平,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外,其他地区的上市公司由于规模过小,收益状况堪忧,同时各地利润严重不平衡,收益最大的地区与最小地区的差距悬殊。这种巨大的差异,摊薄了广西区总体收入,影响了广西区上市公司收益的总体水平。

四、广西区各行业上市公司收益状况的比较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广西区的25家上市公司分属于8大行业,分别是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信息技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和综合类,其中,制造业中涉及石油、化学、塑胶、塑料,食品、饮料,电子,医药、生物制品,机械、设备、仪表,金属、非金属等6个子行业。表3是广西区各行业上市公司收益项目的主要财务数据对比表。

从表3可以看出,广西区上市公司行业间差距较大,具有少数的优势产业,比如金属和非金属行业和机械、设备、仪表行业,这两个行业的主要收益项目指标均超过全国水平,但是企业较少,金属和非金属行业实际上只有一家企业,即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而机械、设备、仪表行业也只有一家企业,即北海银河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房地产业的主要收益项目虽然达到了全国水平的80%左右,但同样也是面临企业数量较少的问题,只有阳光新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一家。而大部分行业的上市公司竞争力不强,收益状况只有全国水平的一半左右,甚至有些行业全区性亏损,比如医药、生物制品和信息技术行业。正是因为大部分上市公司收益状况较低,使得广西区上市公司的收益状况普遍较差。

五、提高和改善广西区上市公司收益状况的建议

通过对广西区上市公司收益状况的总体性、区域性和行业分析,针对广西区上市公司收益状况存在的问题,要提高和改善广西区上市公司的收益状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一)推动各地优质企业改制上市,平衡各地区上市公司发展

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的正式生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被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广西与东盟已进入多领域、全方位开放、交流与合作的新阶段。但是处于东盟经济区前沿的北部湾的主要城市,比如钦州、防城港和崇左至今还没有企业上市。对于这种严重悬殊的发展情况,各地区应该在保持现有优质上市公司收益的情况下,对劣势上市公司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应积极发展新的有潜力的公司上市。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的企业应顺应局势,依托区域优势资源与优势产业,充分发挥上市融资在开发区域优势资源,拓展区域优势产业,加强区域竞争力,各地区之间只有以优带劣,发展良好的地区积极帮助落后地区,通过资产重组、资金投资、技术帮助等手段,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平衡各地区上市公司的发展。

(二)提高现有上市公司业绩,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上市公司往往是该地区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各级政府应尽可能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为上市公司营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上市公司应该成为本地区本行业的龙头,带动区域经济腾飞。上市公司良好的业绩是其在证券市场上不断实现自我良性滚动发展,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从广西现有上市公司的素质看,除柳钢股份、北海银河科技等少数几个外,多数还不能成为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作为政府有关部门,在推荐企业上市时,要严把质量关,要注意选拔经营业绩优良,并具有联动效应的公司上市。对已上市的公司要练好“内功”,充分利用“融资”功能,把自身做优做大做强,带动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只有地区的经济发展了,上市公司的业绩和收益状况才能得以提升。目前广西区柳州地区的上市公司的收益状况最为优秀,因此柳州地区可以通过对柳州市相关企业,比如柳州华锡集团、八一铁合金公司、柳州花红、玉林药业、广西金嗓子等优势企业,对其进行积极改组、改造、合并、合资和重组等方式上市或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等,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从而全面提高广西区上市公司的整体收益。

(三)利用资源优势,加快培育具有广西特色的优势企业上市

广西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源优势,如柳州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桂林、北海具有旅游资源,河池、百色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贵港、南宁具有糖业资源等,但目前广西区有优势的产业只有金属、非金属(钢铁加工)和机械、设备、仪表两个行业,其他行业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有的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下滑,没有完全发挥出广西的资源优势。对于那些劣势的行业,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各地区认真分析自身优势,并积极培育和推荐优势企业上市。因此,柳州市可以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以及目前广西区政府计划在柳州建设汽车城的规划,做大做强汽车整车、发动机与工程机械产业,培育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特种汽车厂、柳州机车车辆厂改制上市。河池、百色地区可以充分利用锡、锰矿和铝矿储量大的资源优势发展锡锰铝业,培育柳州华锡集团、广西八一铁合金集团、广西大锰实业和平果铝业等企业改制上市。利用得天独厚的速生丰产原料林(竹)资源和中草药资源,培育广西华劲纸业集团、广西三威林产公司、桂林三金集团、广西金嗓子改制上市。通过利用资源优势,加快培育具有广西特色的优势企业,迅速增大广西上市公司规模和广西工业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广西上市公司和广西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才能全面提高和改善广西区上市公司的收益状况。

【参考文献】

[1] 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第四版)[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 张新民,王秀丽.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案例[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