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煤矿安全心里体会8篇

时间:2023-10-12 09:32:32

煤矿安全心里体会

煤矿安全心里体会篇1

和煤矿打了20多年交道的黄生义,是冀南一家村办股份制煤矿的采煤工程师。他告诉记者,他所在的这家煤矿年开采能力为6万多吨,是当地技术装备水平最高的煤矿,被当地煤矿安监部门树为样板矿。但由于去年所在市的一家个体小煤矿发生了特大火灾事故,该矿和全市的其他煤矿一样,至今仍处在停产整顿状态。正常经营时矿上有500多名工人,由于一直停产,许多矿工都回老家去了。

“本地人除非经济上特别困难,一般是不愿意当矿工的。”这家煤矿的机电工程师胡贵中说,采煤是高危职业,而且下井又累又脏,大部分人做矿工都是因为生活压力比较大,急于挣钱。“因为做矿工毕竟能挣到比种地高出好几倍的收入。”

黄生义说,下井的工人一般都来自比较贫困的地区,比如四川、陕西、福建等省的山区。这些地区基本上靠天吃饭,除了种地的微薄收入,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大部分矿工文化程度不高,有的人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上来。

在河北武安市一家煤矿做矿工的老吴告诉记者,他来自四川,今年42岁,家里有三个孩子,上面还有一个70多岁的老母亲。在老家种地的收入,除掉吃喝,一年也就剩下不到2000元钱,连孩子上学的学费都不够。老吴说,谁都怕死,谁都知道干这行危险,如果经济条件稍微好一点,也不会跑到煤矿做矿工的。

来自陕南的采煤工小张今年23岁,他说,在煤矿上班一般都是多劳多得,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工资曾拿到2000多元,在家乡,这个收入他是想都不敢想的。

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巨日合镇的山坡上,远远近近分布着许多小型煤矿。巨日合镇一家小煤窑的技术员蔡志兴说,附近大部分都是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下的小煤窑,他所在的矿实际产量每年只有2万多吨。掘进、采煤等工序,用的都是最原始的方法,依然使用木头进行支护,矿工的劳动强度也很高。

矿工李福金今年27岁,来自内蒙古赤峰市的一个偏远乡村,通过老乡介绍到巨日合镇来做采煤工。他说,虽然做矿工很累、很危险,但在老家那边种地收入太低了,做矿工每年还能赚个几千块钱,足够养活一家人。

蔡志兴说,当地的自然条件不太好,种地的收成也不高,一般种一亩地一年的收入也就100元左右,大部分家庭的年收入都在3000元以下,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种地。但是这里没有几家企业,农民打工也没有别的去处。如果到煤矿来做矿工的话,每年怎么说也能挣到5000元以上,而且是现钱。

李福金只有小学毕业文化程度。他说,他所在的煤矿一共有24名矿工,大部分都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附近的其他小煤窑也差不多,矿工大都没有多少文化。

是受害者,有时也是帮凶

矿主没能力也不多想安全投入,但不少矿工的自保意识极其淡薄

山东省兖矿集团南屯煤矿是1973年12月建成投产的大型现代化生产矿井,位于兖州矿区中部,经改扩建后年产240万吨,现已达到480万吨水平。老刘是一位在矿上工作了30多年的老矿工。说起煤矿工人的工作,这位老矿工最大的体会就是“苦、脏、累、险”。他说,下到井下,矿工要面临着瓦斯、煤尘、水、火、顶板垮塌等多种威胁。

煤矿把安全当作“天”字号的大事来抓,就是因为煤矿的“险”。下井后,除了石头就是煤,就连木头也可能伤人,随时都可能发生事故。老刘认为,煤矿事故多发,特别是小煤窑事故更多,原因有几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大自然条件的制约,是由煤矿地下作业的生产形式决定的。第二个方面是机械化装备水平不够,监测手段差,小煤窑尤其突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煤矿工人的整体素质偏低,有待提高。相对来说,大型煤矿矿工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高一些,有些小煤窑的工人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些都是导致事故多发的原因。

分管安全生产工作近八年的河北省武安市武安镇副镇长石书军认为,煤矿事故的发生,许多时候也是由于矿工自身安全意识淡薄和挣钱心切所造成的。由于煤矿一般采取效益和工资挂钩的做法,为了多挣钱,许多矿工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对一些矿主为降低成本而忽视安全的做法也不闻不问。从某种意义上说,矿工既是矿难的受害者,也是矿难的制造者,成了一些黑心矿主的帮凶。

胡贵中说,由于小煤窑的矿工主要考虑的是经济收入,多干一天,就可以多挣一天的钱,有时候就会忽视安全隐患,“要钱不要命”。

采访中,许多小煤窑的矿工都表示,一般很少过问矿主对安全保障设施的投入,对违反安全规程的开采行为也比较漠视。“那是老板的事,我们想管也管不了。”一位矿工说,“就想着多挣点钱拿回家。”

因此,石书军非常希望唤醒矿工对于自身生命安全的自觉保护意识。他希望建立由矿工直选的煤矿工会组织,政府在保持现有的对煤矿监管政策与做法的同时,侧重于把煤矿监管方面的政策、知识等直接交给直选的工会、工人,支持工会依法维护矿工的安全权益,形成工人对煤矿安全的自下而上的监督。

石书军说,现在有些地方对煤矿的停产整顿,完全是“一刀切”的做法,一旦有个别煤矿出了事,整个地区的煤矿都要跟着全面停产。表面上看是为了遏止事故,其实是因噎废食,还挫伤了许多安全生产工作做得比较好的企业的积极性。

矿工的技术和经验对于保障安全非常重要。比如,透水等事故发生前,都会有一定的征兆,有经验的矿工可以根据井下温度等因素的变化作出判断,采取应对措施。而“一刀切”式的盲目叫停,导致矿工流动性激增,非常不利于矿工队伍的稳定,更谈不上矿工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经常、反复地全面停产,也给煤矿的生计带来了压力。有些煤矿为了减少亏损,常常在整顿期间私下里偷偷开工,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隐患。

政策的不确定,给煤矿和矿工都带来了负担。一位姓王的矿工说,家里等着用钱,煤矿又老是停产,我们心里真是着急。没挣到钱,回家的路费都成问题。

谁来保障安全投入

矿工家属说,安全就是我们最大的福利

南屯煤矿宣传科科长杨茂伦告诉记者,煤矿如果在安全装备上的投入太少,就没有安全保障可言。南屯煤矿每年直接用于安全投入的资金就达1500余万元。象南屯矿这样的国有大型煤矿,工人的流动性比较小,比小煤窑要稳定得多。全矿职工一半以上是初中以上学历,年轻职工大部分是中专、高中以上学历。南屯煤矿自从70年代末引进综采设备以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保障水平,死亡人数大大降低,曾经创造了7年多无死亡事故的记录。

南屯煤矿综采队的秦鹏说,他的父亲也是一名老矿工,现在已经退休。他父亲在矿上工作的时候,条件比现在要简陋得多,比如支护,采用的都是单体支护,就是用一根根木头柱子或工字钢支起来;现在都是采用金属单体或锚支护,实现了综合机械化采煤,安全系数非常高。

南屯煤矿掘进一区的成世明1979年就参加了工作,今年48岁,是一位老矿工。他告诉记者,要进南屯矿工作,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矿上提供的各项福利待遇都不错,而且安全设施很完备,工人在这里上班有一种非常踏实、安全的感觉。

蔡志兴说,个体小煤窑和国营矿不一样,国营矿的人员、资金和设备都有一定的保障,而个体矿人员流动太大,设备也不可能有很大的投入。矿工的工资比国营矿要低,劳动强度和危险性却比他们更大。

个体煤窑的安全设备投入很少,就是有些基本的安全设施,也有偷工减料的情况。比如木头支护,按规程应该使用松木,但很多小煤窑为了省钱,就使用很便宜的杂木替代,支护的强度大大降低,抗压能力不够,就容易发生垮塌事故。

还有一些机械设备,比如通风机、井下风筒等,有些小煤窑为了省钱,往往使用一些质量不达标的次品,一旦通风不畅,就可能引发瓦斯爆炸。

有许多小煤窑,虽然各项许可证都有,但是没有专职的技术人员,没有规划,凭感觉开采,工人根本不懂作业规程。但是工人为了挣钱,也只能在矿主的指挥下乱采乱挖。有人为了多挣钱,自愿延长工作时间,体力透支后就更容易发生事故。

一位知情者说,小煤窑也会按照规定给矿工上保险,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给上的,一般都是象征性地上几个,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矿工的流动性也非常大,干一天拿一天钱,说不定哪天就走人,去别的地方了。

当记者问到在井下工作,是否担心安全时,秦鹏微笑着说,担心是肯定有的,在井下工作,主要害怕突发事故。但我们对矿上的安全设施还是有信心的,只要遵守规章,一般不会发生安全事故。矿上有一个安全监察处,检查人员在井下各处巡视,随时查找隐患,纠正违章行为,并且对这些行为进行暴光。秦鹏说他自己就有过因为小违章被处分的经历,被罚了30块钱的工资。“”版权所有

煤矿安全心里体会篇2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组织错误;防控途径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7.067

在我国的能源结构里,煤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在我国的工矿企业安全事故里,煤矿事故比较严峻。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相应的生产技术和煤矿安全设备也要实现质的提高。不过,按照实际情况来看,煤矿事故屡见不鲜,必须加大对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其规范性。

1 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常见组织错误及其危害

(1)制度不健全。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可以更好的管理煤矿员工的安全生产工作,同时也可以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活动更好的展开。在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详细程度和员工的执行任务认真程度成正比,有利于降低人为问题发生几率,不过,如果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那么员工的行为容易出现失误,不利于发挥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作用。具体来看,相关规章制度表述不明确,实际操作性不强,没有和实际工作接轨等等,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全管理制度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最终会误导员工的行为,进一步加大了事故发生几率。

(2)培训不到位。在实际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里要加大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视力度。通过一定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可以提高员工们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力度,提高员工行为的合理性。不过,如果实际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过程不规范,那么就会浪费财力资源和人力资源,难以和实际工作需要相符合。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第二,企业培训目标不明确,第三,培训内容和方案不科学,第四,培训考核机构存在问题。由于观念的落后和不安全行为因素的存在,事故的发生几率可以大大提高。

(3)不系统的管理。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其安全生产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工程,在这一过程里,要保障其质量安全,推动安全生产机制的开展。对于有关的管理人员来说,要通过科学的思想理念管理企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效率,实现企业和企业内部之间的平衡。不过,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其中的管理问题依然比较多,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煤炭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重视企业的总目标,单纯重视个人领悟,第二,还有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明确工作重点,从管理方法的角度看存在很多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借助最高领导的力量进行决策。这样的管理不系统的问题导致企业安全管理混乱,难以分清主次关系,不能发挥安全管理的效用,致使煤矿安全管理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4)奖惩不科学。对于煤炭企业来说,管理者影响员工行为的主要方式是奖惩体系,通过一定的奖惩体系评价员工的行为,可以影响员工的心理状态。对于煤炭企业来说,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奖惩体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管理方法的灵活性,为企业发展提供基础。煤炭企业的奖惩制度不完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没有科学的奖惩一些特殊事件,奖励或惩罚对象比较随意,第三,只惩罚不奖励的问题明显,员工的心理受到冲击,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发生几率提高。

(5)不恰当的行为安全。管理者的行为会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安全管理者的态度会影响员工的情绪,甚至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不过,因为多个因素的影响,管理者难以很好的旅行职业,行为不恰当问题突出。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存在管理者漠视员工的违规行为现象,第二,很多安全管理者对于现场监管力度不足,不安全事故发生几率提高,不利于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 煤矿安全管理组织错误防控途径和对策

2.1 完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组织上存在很多问题,对于内部领导来说,要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面对实际工作里出现的问},按照开采环境状况科学制定管理系统。企业自身要加大对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力度,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可靠性。总的来说,在指定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时,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

首先要集思广益,在企业人员的讨论下解决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问题,从实际状况的角度出发,科学制定管理制度。其次,要反复检验管理制度,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防止制定规章制度时多次出现一个问题。最后,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在实际的制定规章制度过程里,要发挥制度的积极作用。

2.2 规范培训煤矿企业员工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只有加大对员工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视力度才可以更好的做好安全工作。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可以把员工工作落实到多个环节里,加大创新力度,建立员工工作竞争机制,切实改变员工技能培训手段,对员工采取针对性培训。突出安全教育的人性化与亲情化,提高员工的安全教育意识,培养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与态度。

2.3 科学的奖惩,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要不断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做到奖惩分明。特别的,要落实好企业内部的相关工作,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要明确员工工作标准,使用科学的评估方式,实现客观的评价。与此同时,要按照评估的结果改进相关工作,不断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对于企业安全管理者来说,要不断约束自身行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认真履行职责,提高工作的公平有效性,防止出现组织错误。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近些年来煤矿安全事故一直困扰着煤矿企业和国家领导人,要想实现煤矿的安全管理,防止出现组织错误,就要加大重视力度。近些年来国家在煤矿安全管理上加大了投资力度,致力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建设。笔者通过和自身工作经验相结合分析现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常见组织错误,提出煤矿安全管理的防控措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钱敏,穆丹丹.煤矿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25(03):375-378.

[2]汪永芝,吴健斌.浅析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煤炭工程,2011(05):137-139.

[3]林杨.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对策探讨[J].安全与健康,2010(03):36-37.

煤矿安全心里体会篇3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组织错误;防控途径

在我国的能源结构里,煤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在我国的工矿企业安全事故里,煤矿事故比较严峻。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相应的生产技术和煤矿安全设备也要实现质的提高。不过,按照实际情况来看,煤矿事故屡见不鲜,必须加大对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其规范性。

1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常见组织错误及其危害

(1)制度不健全。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可以更好的管理煤矿员工的安全生产工作,同时也可以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活动更好的展开。在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详细程度和员工的执行任务认真程度成正比,有利于降低人为问题发生几率,不过,如果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那么员工的行为容易出现失误,不利于发挥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作用。具体来看,相关规章制度表述不明确,实际操作性不强,没有和实际工作接轨等等,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全管理制度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最终会误导员工的行为,进一步加大了事故发生几率。(2)培训不到位。在实际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里要加大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视力度。通过一定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可以提高员工们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力度,提高员工行为的合理性。不过,如果实际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过程不规范,那么就会浪费财力资源和人力资源,难以和实际工作需要相符合。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第二,企业培训目标不明确,第三,培训内容和方案不科学,第四,培训考核机构存在问题。由于观念的落后和不安全行为因素的存在,事故的发生几率可以大大提高。(3)不系统的管理。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其安全生产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工程,在这一过程里,要保障其质量安全,推动安全生产机制的开展。对于有关的管理人员来说,要通过科学的思想理念管理企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效率,实现企业和企业内部之间的平衡。不过,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其中的管理问题依然比较多,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煤炭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重视企业的总目标,单纯重视个人领悟,第二,还有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明确工作重点,从管理方法的角度看存在很多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借助最高领导的力量进行决策。这样的管理不系统的问题导致企业安全管理混乱,难以分清主次关系,不能发挥安全管理的效用,致使煤矿安全管理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4)奖惩不科学。对于煤炭企业来说,管理者影响员工行为的主要方式是奖惩体系,通过一定的奖惩体系评价员工的行为,可以影响员工的心理状态。对于煤炭企业来说,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奖惩体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管理方法的灵活性,为企业发展提供基础。煤炭企业的奖惩制度不完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没有科学的奖惩一些特殊事件,奖励或惩罚对象比较随意,第三,只惩罚不奖励的问题明显,员工的心理受到冲击,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发生几率提高。(5)不恰当的行为安全。管理者的行为会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安全管理者的态度会影响员工的情绪,甚至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不过,因为多个因素的影响,管理者难以很好的旅行职业,行为不恰当问题突出。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存在管理者漠视员工的违规行为现象,第二,很多安全管理者对于现场监管力度不足,不安全事故发生几率提高,不利于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煤矿安全管理组织错误防控途径和对策

2.1完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组织上存在很多问题,对于内部领导来说,要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面对实际工作里出现的问题,按照开采环境状况科学制定管理系统。企业自身要加大对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力度,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可靠性。总的来说,在指定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时,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首先要集思广益,在企业人员的讨论下解决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问题,从实际状况的角度出发,科学制定管理制度。其次,要反复检验管理制度,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防止制定规章制度时多次出现一个问题。最后,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在实际的制定规章制度过程里,要发挥制度的积极作用。

2.2规范培训煤矿企业员工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只有加大对员工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视力度才可以更好的做好安全工作。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可以把员工工作落实到多个环节里,加大创新力度,建立员工工作竞争机制,切实改变员工技能培训手段,对员工采取针对性培训。突出安全教育的人性化与亲情化,提高员工的安全教育意识,培养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与态度。

2.3科学的奖惩,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要不断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做到奖惩分明。特别的,要落实好企业内部的相关工作,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要明确员工工作标准,使用科学的评估方式,实现客观的评价。与此同时,要按照评估的结果改进相关工作,不断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对于企业安全管理者来说,要不断约束自身行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认真履行职责,提高工作的公平有效性,防止出现组织错误。

3结束语

总的来说,近些年来煤矿安全事故一直困扰着煤矿企业和国家领导人,要想实现煤矿的安全管理,防止出现组织错误,就要加大重视力度。近些年来国家在煤矿安全管理上加大了投资力度,致力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建设。笔者通过和自身工作经验相结合分析现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常见组织错误,提出煤矿安全管理的防控措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钱敏,穆丹丹.煤矿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25(03):375-378.

[2]汪永芝,吴健斌.浅析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煤炭工程,2011(05):137-139.

[3]林杨.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对策探讨[J].安全与健康,2010(03):36-37.

煤矿安全心里体会篇4

2013年1月29日,山西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李小鹏正式当选山西省省长。位于太原市府东街101号这座古色古香的原“督军府”,正式迎来这9年里的第五位“新主人”。

一直以来,频发的安全事故让山西历任省长如履薄冰。就像一个怪圈,每一次新旧交替,接踵而至的安全事故总令履新者猝不及防。

2004年4月,刚当选山西省长两个月的张宝顺,赶上了临汾市隰县煤矿瓦斯爆炸事故;2006年1月,继任者当选,2月,晋城市寺河煤矿瓦斯爆炸;2007年12月,刚到山西三个月的代省长孟学农,遭遇105名矿工遇难的临汾市洪洞县瑞之源煤业特大爆炸案;2009年1月,王君当选省长,一个月后,山西屯兰矿难突发,78名矿工殒命。

新晋省长李小鹏也不例外,2012年12月省长后尚未满一个月,山西就集中爆发了5起安全事故。

“山西省长谁来干,临汾人民说了算”,这句坊间戏言意味深长。虽然省级大员的频繁调整有着复杂多样的背景,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些年,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山西省长的政治生命。

张宝顺:率先启动煤炭有偿开采

2001年9月,时年51岁的张宝顺从北京空降山西,担任省委副书记。此前,张宝顺在新华通讯社任副社长,并有十余年的共青团工作经历。

2004年1月,时任山西省省长刘振华卸任,张宝顺“接棒”。在此期间,山西煤炭行业走出低谷,逐步回暖。也是这一时期,煤矿“多小散乱”的格局和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成为山西发展的硬伤,给山西带来资源、环境、生态等诸多问题。由于煤炭形势好转,此后的“黄金十年”里,山西煤矿安全事故开始屡屡爆发。

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密布于山西全境的小煤矿,彼时大多数是县级或县级以下煤矿,高峰时期超过1万座。虽然经过1998年开始的关井压产和治理整顿,该省煤矿数量已减少到4300多座,但年产量30万吨以上的煤矿仅占总数的8%。

资料显示,2004年山西省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98,其中国有大矿0.12,地方国有矿1.28,乡镇煤矿1.91。乡镇煤矿是国有大矿的16倍。

在张宝顺的主导下,2004年1月山西省政府下发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继续深化煤矿安全整治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对该省煤矿进行“资源整合、能力置换、关小上大、有偿使用”的原则和意见。

然而,从无偿到付费,矿权改革推进步履维艰,一度陷入僵局。转机出现在几个月后,突发的矿难加快了张宝顺的改革步伐。

2004年4月30日,隰县梁家河煤矿发生特大安全事故,造成36人死亡。张宝顺当场拍板加快启动煤炭资源有偿使用改革,并将临汾市确定为“煤炭采矿权有偿使用”试点城市。

张宝顺担任省长的2005年,山西先后又发生了死亡72人的朔州“3·19”矿难,以及死亡37人的繁峙义兴寨金矿爆炸事故。

2005年7月,张宝顺转任山西省委书记,直至2010年5月调任安徽,张宝顺在山西任职近10年时间。担任书记的5年里,张宝顺先后与三任省长搭过班子,所幸没有为矿难所累。

张宝顺

2004年1月任山西省代省长;同年2月当选省长;2005年7月至2010年5月任山西省委书记。

张宝顺在山西任职近10年时间,担任省委书记的5年里,先后与三任省长搭过班子,所幸没有为矿难所累。

:终结9万吨以下矿井

在山西,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都颇有人缘,赢得了极佳的口碑。

2005年从湖南调任山西的,曾给山西各级官员与百姓带来无限期许。由于担任过特区深圳的市长,山西各界希望思维超前的能开启山西民智、扩大对外开放,以扭转山西“傻大黑粗”的形象。

作为欠发达地区,山西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与该省封闭、落后的观念令夜不能寐,希望早日“破题”。在深思熟虑后,“走出去,引进来”被作为重要的施政目标提上案头。

在任期间,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招商引资狂潮,先后在香港、上海、广州三地举办了“港洽会”、“沪洽会”、“珠洽会”。“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的投资氛围日趋浓厚,彻底扭转了外界对山西“把外商打成内伤”的误读,山西招商引资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然而,大开放并没有让矿难止步。担任省长的两年,是山西矿难的高发期,相继发生了数起特别重大事故。其中2006年发生的大同市左云县新井煤矿井下透水、晋中市灵石县蔺家庄煤尘爆炸、大同煤矿轩岗焦家寨瓦斯爆炸三起事故,分别造成56名、53名、35名矿工死亡。同时期,一次性死亡20人以上的事故也层出不穷,在全国产生了恶劣影响。

为了遏制矿难频发,先后提出煤炭产量“零增长”、打响“三大战役”(关闭非法小矿;关闭9万吨以下小矿;整合20万~30万吨中型矿,上马一批现代化大矿),并正式了省长令——《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办法》。

2007年5月,洪洞“黑砖窑”事件爆发。舆论重压下,代表山西省政府向国务院作出检查,并向受害者家属致歉,向山西全省人民检讨。

4个月后,已到文化部任职的没有赶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产业博览会”的召开,这是山西首个国际性的展会,也是倾力促成的山西省“重大工程”。当天主持开幕式的是他的继任者。

此后,经历了人生最大的挫折——被撤销中央委员、两年。2011年2月,再获起用,担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颇具戏剧性的是,的继任者孟学农复出前也在该办担任副主任。

无官一身轻的两年里,远离官场,闲云野鹤般藏身于广东、北京两地的图书馆,著书立说,写下了广受赞誉的《社会主义五百年》。去年12月,广东一家媒体刊发了的署名文章《图书馆可以助人疗伤治病》,这是他两年来首度向媒体表露心迹。

2005年7月任山西省代省长;2006年1月当选省长,2007年9月调离。

2005年从湖南调任山西的,曾给山西各级官员与百姓带来无限期许。

孟学农:因非煤矿山特重大事故去职

2007年9月,在历经4年的沉寂后,因SARS疫情去职的原北京市市长孟学农复出,担任山西省代省长。没有人能料到,一年后,孟学农会再度去职。

“默默地思量:心在哪里安放?

总想总想把她遗忘——

京畿西面的屏障,黄河,太行,汾水吕梁,五台云冈……

还有那3700万老乡……”

2009年7月,赋闲在家的孟学农将这首诗作——《心在哪里安放》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引起强烈反响。

许多人在网络发帖,赞赏孟学农的斐然文采,山西网友留言祝福“老省长幸福安康”。但是,诗作背后,他那种复杂的心情无人能体会。

2008年9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发生特别重大溃坝事故,造成254人死亡、34人受伤的重大人员伤亡。

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对事故负有领导责任人员的处理,其中,时任省长的孟学农引咎辞职。

因经历丰富,孟学农也曾被山西官员寄予厚望。直到现在,山西众多官员仍然怀念这位“稳健、正派、谦和”的前省长。

孟学农虽是煤炭领域的外行,但安全生产的弦却一直在他脑海里紧绷着。其中有两起事故先后给孟学农敲响警钟,一是死亡105人的洪洞瑞之源煤业特大爆炸事故,还有一起是死亡34人的孝义安信煤业井底爆炸事故。

洪洞矿难发生后,时任代省长的孟学农要求严打私挖滥采、超层越界开采、超能力超定员开采等违法非法行为,并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企业重组、股份制改造和托管工作,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水平的实施意见》。

在山西的一年时间里,孟学农高度重视环保、旅游以及治超等工作,全面启动了山西大剧院、图书馆、科技馆、体育中心、会展中心等省城建筑,为提升山西新形象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基础。

2010年1月24日,孟学农再度复出,担任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副书记;2012年兼任中直机关党校校长,这一年他已经63岁。

孟学农

2007年9月任山西省代省长;2008年1月当选省长,2008年9月引咎辞职。

2009年7月,赋闲在家的孟学农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诗作《心在哪里安放》,引起强烈反响。山西网友留言祝福“老省长幸福安康”。但是,诗作背后,他那种复杂的心情无人能体会。

王君:山西步入大矿时代

2008年9月,刚刚履新国家安监总局局长6个月的王君临危受命,接替孟学农担任山西省代省长。

王君,山西大同人,上世纪80年代就读于山西矿业学院采煤专业,毕业后在大同矿务局晋华宫矿担任技术骨干,并最终擢升大同矿务局“掌门人”。这位大同矿务局走出的专业人士,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胡富国之后主政山西的第二位本土省长。

担任省长的4年里,王君暴风骤雨般地在山西推行煤炭资源整合与煤炭企业重组工作,煤矿“多小散乱”的产业格局得到根本改变。

经过三年的力推,山西全省矿井数量由 2598 处减少到 1053 处,办矿主体由2200 多个减少到 130 多个。形成了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多元办矿格局,资源回收率由平均不足20%提高到80%以上,3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淘汰,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085,山西开始步入“大矿时代”。

这项发端于2008年的煤改,曾被外界质疑为“国进民退”,广受诟病。山西煤改一度带来山西经济的停滞发展,多达上千亿元的民间资本撤离山西,有人将那一时期山西的政令归结成“安全不生产,科学不发展”。然而,中央高层对山西的改革路径充分肯定,并希望在全国推行山西模式。

“大矿时代”同样不能杜绝矿难的发生,显著的变化就是事故主体开始“从小到大”转变,集中到了大集团身上。

2009年2月22日凌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所属的屯兰矿发生井下爆炸事故, 导致78名矿工遇难。发生事故的煤矿是号称“年产400多万吨原煤,没有一块带血的”现代化特大型矿井。该矿从2004年起,一直保持着百万吨死亡率为零的纪录。

另一起被誉为“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矿山救援史上奇迹”的事故发生在2010年3月28日,中煤能源集团与山西焦煤集团合资组建的华晋焦煤集团公司所属的王家岭在建煤矿发生严重透水,153人被困井下,最终成功救出115名矿工。这个结果就连一直在王家岭煤矿通风大巷指导救援的王君都不敢相信。

由于在煤炭改革上的全身心投入,山西许多官员将王君称为“煤炭省长”。事实上,王君主政期间,对民生问题颇为关注。

2009年初,山西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建制村通水泥(油)路、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村级卫生室、村通广播电视、农村安全饮水的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此后,又用两年时间,实现了农村街巷硬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农村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新的“五个全覆盖”。这是近年来山西省影响范围最大、受益人数最多的一项民生工程。

2012年12月,60岁的王君离开家乡,荣调毗邻的另一个煤炭大区——内蒙古,担任自治区党委书记。有分析人士猜测,高层如此安排是希望王君将山西煤改模式复制到内蒙古。

王君

2008年9月任山西省代省长;2009年1月当选省长;2012年12月调离。

由于在煤炭改革上的全身心投入,山西许多官员将王君称为“煤炭省长”。

李小鹏:安全生产“从负做起”

“此时此刻,我们还要向先后领导本届政府、为山西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孟学农同志、王君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1月23日,山西省代省长李小鹏在山西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特别提到了自己的两位前任。之前,历任省长的格式化报告中从没有这样的“点名致谢”。

当天,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6453个字,用时86分钟,李小鹏的语速明显也要快于几位前任。

2008年5月,有着“亚洲电王”之称的李小鹏弃商从政,离开华能国际电力,出任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分管建设、商务、外事、旅游等方面的工作,排名政府领导的第三位。

两年后,李小鹏晋升常务副省长,分管领域有较大延伸,除负责山西省政府日常工作外,另外增加了财税、金融、民政、国土、应急管理、人民武装、重点工程共7项内容。

“强势、果断、严谨”,一位接近李小鹏的政府人士如此评价。事实上,李小鹏的低调也被媒体众所周知,在山西近5年时间,李小鹏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媒体的采访。

按照惯例,山西新当选的省长都要在第一时间接受当地媒体的采访,而此次李小鹏换了一种更务实的方式——2013年1月29日,新一届省人民政府领导班子选举产生后,李小鹏随即主持召开了省政府第一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当前重点工作。

与之前的几任省长不同,李小鹏是唯一一位从副省长晋升至省长的,且在之前近5年的省政府分工中,从来没有分管过煤炭与安全工作。

2012年12月25日,山西吕梁山隧道事故出现瞒报,刚刚出任山西省长的李小鹏表现得非常震怒、惊讶。时过6天,山西长治又出现苯胺泄漏污染水源迟报事件,在北京的李小鹏听闻此事,立即连夜赶往事故现场。

从2012年12月25日起,在短短20天内,山西相继发生了5起安全事故,令沉稳的李小鹏寝食难安、如坐针毡。

2013年1月8日下午,山西省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有关企业、地区负责人分别在阳泉、长治、临汾等分会场,就近期本企业本地区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作出深刻检查。

近40分钟的时间里,刚从长治事故现场赶回太原主会场的李小鹏表情严肃,不时提笔速记。会上,李小鹏语气沉重:“现在我们不是从零做起的问题了,是从负做起,所以大家要进一步提高思想意识。我们必须怀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制度……”

也许在那一刻,刚从王君手中接过安全生产“接力棒”的李小鹏,开始真实地体会到了“晋官难当”的滋味。

李小鹏

煤矿安全心里体会篇5

一、我国煤矿安全管理遇到的困境

第一、我国煤矿数量过多,自然条件恶劣,整体安全水平不高。虽然近几年,国家通过整顿关闭了一些小煤窑和条件差的煤矿,煤矿在数量上相比以前有所减少,但相对国外来讲数量依然很多,特别是仍然存在一些中小煤矿,这些中小煤矿设备落后简陋,系统陈旧,仍然采用原始的方法进行采煤,根本不具备安全生产的条件。我国煤矿分布广、煤炭储量大,但绝大部分都属于井工开采,受到井下的瓦斯、煤尘、水、火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对设备的质量和开采技术要求非常高,稍有不慎就可能会酿造大事故。

第二、安全投入不足,技术设备落后,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虽然国家安全部门一再强调要加大对煤矿企业的安全投入,仍然有很多煤矿不想增加安全投入,很多煤矿用的还是八九十年代的采煤设备和安全监控系统,致使采矿技术落后、设备陈旧老化,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差,处处藏有安全隐患。大量煤矿企业存在着安全欠账问题,煤矿安全性锐减,这也是煤矿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安全生产管理意识薄弱。某些领导只是将安全管理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上,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种规章制度没有真正的去落实下去。有些煤矿领导为了追求高生产和高利润,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法组织生产现象严重,“三违”现象依然严重。

第四、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差。煤矿企业跟其他行业相比是个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困难,人才流失严重。因此煤矿企业从事生产一线的大多是合同工、农民工、外来工、临时工等,这些人组成了煤矿一线生产的主体。这些从业人员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没有专业技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有些中小煤矿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相对滞后,使得从业人员缺乏专业技术知识,缺乏安全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二、煤矿安全管理的措施

第一、转变观念,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转变思想观念是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步,各级领导和所有从业人员要提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强化安全管理思想意识,把安全生产管理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坚决拥护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组织生产,将安全管理落实到实处。同时,要加大对安全管理的宣传工作,警钟长鸣,提高警惕。

第二、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和管理机制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煤矿科技创新体系,增加煤矿安全科技投入,加强学术合作,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途径,来提高煤矿企业的科技创新。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机制的创新,使其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逐步构建国家宏观调控、企业自律、从业人员遵守规章制度相结合的安全管理模式,并将现代企业制度融入煤矿企业管理中,推行国家相关标准化管理规范。同时,国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行业标准等。

第三、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

首先,煤矿企业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从业教育和安全教育,特别下井员工必须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其次,是要对所有煤矿企业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让大家时刻警钟长鸣。安全培训要具有实用性,不能流于形式停留在教材上;还要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公众安全教育的重点应该有所不同。

第四、搞好煤矿安全文化建设

人是安全管理的最重要因素,在人、机、环境体系中,人是最主要的,人的因素在安全事故中骑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煤矿企业必须要把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作为煤矿安全文化的基础,将“以人为本,以安全为本”作为煤矿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全面培养和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只有将安全意识渗透到工作人员的心里,落实到工作的实处,时时刻刻谨记安全第一,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管理。

第五、完善安全责任考核体系

煤矿安全心里体会篇6

这是一个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开放走向融合的时代;这是一个科技与信息渗透的时代;这是一个走向科学与规范,改革奋进成为主旋律的新时代,朔州市大东沟煤矿正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大东沟煤矿原属中国人民山西省军区始建于1984年,自1994年起,山西省军区将煤矿整体移交给朔州市政府直属国有企业。目前全矿拥有职工总数380人,其中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占到30%以上。多年来,在矿长殷培智的带领下全矿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实现了新的突破及新的跨越:每年平均上缴国家税费1000万元;每年平均向社会各界捐助,扶贫和用于公益事业达上百万元。其中,2001年至2006年,大东沟煤矿企业连续五年被山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朔州市人民政府和朔州市煤炭工业局评为先进单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安全培训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同时2002年及2003年期间矿长殷培智连续两年荣获山西省优秀企业家称号;2004年获朔州市“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获全国百佳模范新闻人物殊荣;2006年获山西省优秀企业家和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等荣誉奖章……

安全――煤矿生存之本

矿长殷培智常说:“矿工生命本无价,煤海安全重千斤”。矿领导班子每一位成员时刻牢记:“安全是煤矿的第一政治,安全是领导的第一责任,安全是企业的第一效益,是矿工的第一福利”。因而,不论在任何情况下,他们都把安全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用以实践着“以人为本”和“安全为本”的崇高理念。

大东沟煤矿在过去安全生产活动中,长期使用外包工程队组织井下采掘工作,受体制的影响,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往往出现“两张皮”:即工人对包工头惟命是从,对企业安全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却不屑一顾。而包工头又往往受利益驱动,多在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其重心偏向生产一边。长此以来,企业的安全责任落实不下去,管理严不起来。鉴此,为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稳定,从根本上彻底消除潜在安全隐患,殷培智痛下决心,在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全新机制前提下,把矿井的采掘工作从包工队那里全部收了回来,建立起由自己培训合格的采掘区队,由调度室统领全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指挥中心。同时建章立制,完善管理,制定目标,落实责任,把企业安全工作与各项经济指标有机统一起来层层分解到区队班组,把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事故追究制和奖罚制等也随之分解到基层各级,形成了安全生产并驾齐驱,制度责任互为促进的管理格局。同时并辅以全方位,多层面,高标准的安全教育培训,把提高全员安全素质与提升矿井综合能力有机结合,在安全投入上大做文章,做大文章,几年下来,矿井安全生产装备发生了根本变化,实现了瓦斯监控,产量监控和井下人员定位监控的在线联网,并逐步向调度模拟指挥,微机视屏化管理迈进。

改革――煤矿发展之力

煤矿要发展,既要稳中求快,又要快中求好。殷培智在狠抓安全生产的同时,不断进行矿井技改扩建,积极推进矿井能力提升,不断完善资源整合,为大东沟煤矿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科学发展,实现矿井技改升级。1997年,面对矿井生产能力低和采掘落后的实际,面对因此而带来的发展空间小和长期难以摆脱贫困局面的现实,殷培智带领全矿广大干部职工坚定信心,走科技兴矿之路,在只争取省煤炭厅技改资金300万元的条件下,自筹1200万元,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历经三年时间谱写出一曲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动人之歌。1999年底,在矿井原产能力10万吨,资产总额仅有1100万元和负债率200%的基础上,全面建成了核定能力45万吨、资产总额突破5580万元的机械化生产矿井,为大东沟煤矿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坦途,为全市小煤矿技改扩建树立了样板,为朔州市建设新型能源型城市做出了突出贡献.技改投产后,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2600万元,年上缴国家税费1000余万元,成为朔州市煤炭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开源节流,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大东沟煤矿由于建矿初期划定的井田面积小、地质储量少和因长期采用落后的采煤方法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严重和回收率低下,在经过20多年的开采后,矿井资源近于枯竭。为此,从2003年起,殷培智在不断进行采掘工艺改革的同时,一方面着力对井田储量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调节,另一方面加大开拓横跨在井田腹地安家岭大断层的力度,同时花大力气不断改进采掘工艺,实行有序开采,节能降耗措施,对有限资源和边角储量进行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开拓煤量,积极增加准备煤量、最大限度的扩充开采煤量。迄今,已认定矿井服务年限增加10年,仅此为国家节约煤炭资源约3000万吨,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均为可观。

职工――煤矿繁荣之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殷培智矿长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经常告诫下属堂堂正正做人,本本分分做事。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广泛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煤矿安全心里体会篇7

摘 要 我国的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燃料,被广泛的运用到生产工业,给工业带来巨大的生产量。在煤炭资源面临新形势时,加强安全生产、思想政治工作的学习变得尤为重要,对养成职工的安全生产习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从长远目光来看这对企业的今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安全生产 思想政治工作 方法 途径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煤炭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逐渐的成为了支柱型产业。对于抓好煤矿的安全生产、思想政治工作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重要方针,防止煤矿事故的发生。正确的引导职工形成安全生产的惯、安全生产行为,积极的学习安全知识。

安全生产需要合理的命令和制度,用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让职工“高高兴兴上班来,安安全全回家去”,然而刚性管理不能体现出人性化特点,还要在进行刚性管理的同时添加一定“柔性”管理,刚柔并进这样就变得具有灵活性的管理机制。这里包含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且把人身安全、家庭责任和社会融为一个整体,使得职工在生产过程中保持着良好的安全意识与行为。同时,井下的地质复杂多变,系统繁多,制度规定无法全部把这些包括进来,在井下随时都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制度规定也不能一成不变。在井下有时候出现的情况需要靠人来临时去决定解决,这就需要去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把被动化主动,逐步由刚性制度管理向刚柔并济型管理转变。

一、实践中煤矿安全政治思想工作的方法方式

(一)誓词提示

把煤矿企业安全核心理念进行精炼成誓词,用誓词来对“生命至高无上”予以深刻诠释,誓词是一种动力、是一种信念。在煤矿生产工作前,组织工作人员用誓词来提醒职工自己要对这一种庄重的承诺,用一个颗坚定的决心来付出实际行动,用实际行动来兑现诺言,加强员工责任感,起到约束自身行为,长此已久,安全誓词会慢慢的深入人心,提高了安全生产的保障。

(二)技能提升

煤矿工作人员的岗位技能的熟练度和业务水平的高低,都会对生产安全的效率起到影响,对煤矿生产工作人员实施岗位技能的培训与提升,通过岗位培训、专业培训、自主知识问题等,让煤矿工作人员由理论到实践都得到稳步的提升,并且能够熟练的运用岗位技能,确保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三)警示教育

将煤矿中发生的案例制成图版,让生产工作人员感受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定期的播放煤矿安全警示片,通过对安全事故的讨论与分析,找出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使生产工作人员从中受到提醒,避免做出类似的安全事故。

(四)责任连带

因煤矿生产人员违规操作而引起一定的事故时,除了追究本人责任外,还要追究其班长、队长等相关人员的责任;如造成安全事故时,责任连带也要随着事故的升级而升级,这样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形成一级对一级安全负责的体系保障,从而加强了上下级之间安全联保互保的责任,煤矿安全生产得到了保证。

(五)环境影响

职工在煤矿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容易直接或间接性的影响职工的安全心态,因此,建设安全质量标准的煤矿,让职工感受到良好的矿区与井下工作环境,唤起对生活的热爱,使职工不断的提高对安全的意识和行为。

(六)亲情感染

亲情是世间最为宝贵的财富。家里的妻子儿女期盼着职工的安全,职工何尝不是盼望着家里,这份重大的责任可以发挥出让职工自我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企业应该让亲情的力量得到充分的发挥,用亲情的网让安全成为职工的自律行为。

二、新形势下创新煤矿安全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对于煤矿安全文化是个跨领域的系统工程,它包涵了理念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试听识别系统、组织架构系统等。同时煤矿党组织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优势,可以利用网络、电视、杂志、等进行安全文化的宣传。在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需要不断地去创新,用职工们容易接受的方式去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一般情况下可以在职工们喜欢去休闲娱乐地段、煤矿的主要街道等进行布置宣传,这些地方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强,能够将安全生产意识不知不觉的进入职工的内心里。让职工无时无刻的体会到安全文化的重要性。为了让安全文化理念重返发挥,就要结合井下职工的在生产中的实践行为与心理状态来进行总结,从中提炼出对生产和生活具有指导性意义的价值观、警句等理念。

建造安全文化的长廊。煤矿生产过程中,都会存在井下与井上的通道,这是职工上下井的主要通道,可以在此展开对安全生产的宣传,要集思广益,精益求精,策划出具有感染力和警示力的特色安全文化长廊。长廊必须具有深刻寓意、引人警醒,能对职工达到安全教育的结果。

三、结语

时代在不断的变化,安全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进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站在新形势的大浪潮里,需要把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员工政治思想工作两手抓,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需要煤矿党组织加强安全文化制度的落实性,将各项制度执行到位,保证安全文化发挥成效。

参考文献:

[1] 王冬.试论煤矿安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7).

煤矿安全心里体会篇8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由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存、工作压力又在逐年增大,这样会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或损伤,特别是对煤矿工人而言,如果在工作中带着情绪干活或者由于心理压力、负担过重,往往会给事故 隐患留下可乘之机。因此,减轻矿工的心理压力、及时疏导矿工的亚健康情绪显得相当重要,同时,这也是保证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措施。西南大学心理学院的导师张进辅说,现在煤矿工人有很多是单身,或者夫妻长久不在一起,情感方面会出现各种变化,有的对生活、工作失去信心,幸福感下降,有的人甚至想寻死,总是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上,思想受情感支配,能力受情感影响,就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事实亦如此,矿工因情感、心理障碍而引发的安全事故不胜枚举。綦江县某矿井下磨盘工老张,结婚多年,可妻子在外地打工,去年儿子要填报高考志愿,必须他去。他一直琢磨着这事,为了早点下班,井下挂矿车时,违章操作,致钢丝绳断裂,车滑落时将他两根手指压断……还有心理疲劳,尤其是农村出身的矿工,他们承担着双重担子,一是,在矿上务工挣钱,尽快脱贫致富;二是耕种责任田,每到“三夏”、“三秋”大忙季节,他们就会“人在曹营,心在汉”,人虽然在井下还干着活儿,心里却总惦记着老家粮食的种收问题,结果总不能安心从事生产,因此造成疲劳过度或麻痹大意而极易出现事故。因此,张教授提醒,“矿工的情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煤矿属高危行业,目前,矿工的心理问题尚未受到足够重视,这是很危险的。”

特别是今年两会期间,曹渝等五位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的学生,用了两年的时间,在矿区当地煤矿工人的帮助下,冒着生命危险走访了湖南30多个煤矿,三次亲下矿井,调查了五百多名矿工,写出了《湖南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发现煤矿工人的心理安全问题亟待关注,有近半数的煤矿工人心理安全令人担忧,而如果煤矿工人的心理安全问题解决不了,就遏制不住矿难。因此,他们向社会发出了“为了矿区的稳定和煤矿工人家庭的幸福、为了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关注矿工的心理安全”的强烈呼声。3月24日晚,正在上晚自习的曹渝接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工作人员电话:你们的调查报告李局长已经收到,李毅中局长作出了具体的批示,要求有关部门阅研,同时要求我们对学生给予回复。这篇调查报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从以上文字中,大家不难看出,矿工心理安全研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势所趋,它(矿工心理安全)是矿工弟兄们所急需的“心理营养大餐”,它是切实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缓解煤矿事故攀升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解决矿工心理安全问题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该稿的发表标志着我国煤矿工人特别是一线矿工已在曹渝等五位湖南师范大学的学生向社会和媒体公布《湖南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前就已经意识到了“煤矿工人心理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换言之,我作为中国的一名煤矿工人,已经赶在曹渝等五位湖南师范大学的学生“提出问题”之前就已经在切实地“回答并解决问题”了!不仅如此,我的《矿工安全的心理保镖》一稿早在2006年6月份就发表在了重庆的《企业文明》杂志的“心理茶园”专栏里!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