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非遗文化市场前景8篇

时间:2023-10-12 09:32:32

非遗文化市场前景

非遗文化市场前景篇1

关键词:体验旅游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

0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南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冲击,生存状况令人堪忧。因此,加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验旅游产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①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民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技能”。而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旅游体验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提供的以体验作为核心吸引力的用于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的旅游产品,是旅游者在身心状态都达到特定水准时,意识中产生的一种感觉,是旅游者身心状态与旅游产品的互动过程。“体验旅游”特别强调游客的参与和体验,重视游客角色的转换,使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真正感受到乐趣。

2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品类繁多。目前拥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8项(主要项目见表1)。2006年10月9日,河南省文化厅确定了12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省文化厅又确定了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14项,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5项。

3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是进行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在目前的旅游开发实践中,以博物馆展示、主题公园和舞台剧表演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模式,并且有了很大的市场成绩。对于河南省来说,根据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要在以上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河南省作为文化大省的实际,针对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出具有中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3.1 原生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模式

原生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形式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降低遗产被异化或者扭曲的可能性,因此,对于濒危的、难以推广的遗产,建立“博物馆”进行原生态展示,使得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保留其原始状态。比如传统工艺品、民间文化和传统医药都可以通过建立博物馆的形式进行保护和展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原生态,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保持原汁原味,因此建立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是开发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主要路径。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载体的基础上,要融入体验旅游的观念,跳出传统博物馆的窠臼,开发游客体验区,增加旅游者的参与性,使静态的展示和动态的参与相结合。河南省的传统技艺和民间美术可采用这种原生态的静态、动态相结合的博物馆形式进行合理开发,比如木板年画、泥塑、石雕、玉雕、汴锈、剪纸等。

3.2 实景舞台剧模式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景舞台剧中主要是通过“人”这一核心载体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是活态性的展。从体验旅游的角度,实景舞台剧模式直观表现文化现象和体验性极强的开发模式,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价值,尤其是在民俗、戏剧、民间舞蹈等文化资源的展示方面,更具休闲娱乐价值,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深刻。因此,依托河南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杂技与竞技等遗产,立足中原文化现状,推出不同规模的实景舞台剧。

目前,河南已经形成了一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的大型实景舞台剧,比如:以少林功夫为主的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盛典》、以河南传统戏曲为主的著名电视栏目《梨园春》、《武林风》、以民俗为主的太昊伏羲祭典、马街书会、洛阳牡丹花会、黄帝祭典等,在国内外均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由于实景舞台剧能增加游客的体验效果,因此河南应进一步加大对相关遗产的实景舞台剧的设计开发,尤其是加大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的开发力度,以形成一批游客参与度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景舞台剧。

3.3 主题公园模式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

从展示文化遗产的类别和深度来看,主题公园要比以上两种模式展示的内容更为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是一类综合性的旅游产品,可以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民间歌舞、民间传说、民俗、曲艺、手工技艺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主题公园模式更具有极强参与性和知识性,深受游客的喜爱。因此,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理想模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但是主题公园的开发由于资金投入和客源需求量大,导致其失败的风险也比较大。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提出尽管进一步促进了河南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但是从游客的偏好以及客源分流的市场分析,目前支撑一个规模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的运行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现阶段河南还不适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公园,应做好文化遗产主题公园的规划、评估等各项前期工作。

3.4 市场产品化运作模式

以上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具体形式,从开发的内在要求来看,市场产品化运作是贯穿于这些具体形式之中的。比如实景舞演出本身就是一种市场产品化的具体形式,舞台化是为了实现商品性,商品性要通过舞台化来实现。传统戏曲、民间音乐、民间传说等,要想完全展示给游客就必须要进行舞台化的表演。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产品化以后如何在保持原生性和真实性的前提下合理保护和开发。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护工作的意见.文化部网站.

[3]曹新向.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业发展对策.西北农林科技.

[4]陈天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区域旅游资源[J].经济经纬, 2006(2).

[5]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6]刘建平,陈蛟凤,林龙飞.论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7(3).

[7]汪宇明,马木兰.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路径研究[J].旅游科学.2007(4).

[8]松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之用[J].旅游时代.2007(4).

[9]罗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5).

非遗文化市场前景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品格;四川银花丝

1 工艺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品格

工艺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遗项目中属于比较特殊的类别,它的生产技艺是“活态”传承,而成果则是实物展示。工艺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表现出了比较一致的作品质量和风格:

(1)从物质载体来看,重视选材。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选材一般极为考究,多用金、银、玉石、象牙、犀牛角等珍贵材料,即便是木料、石材等传统材料,均会首要考虑珍贵品种、奇石等。选材的考究往往意味着对其传世的期许,表现了中国文化中对于“恒远”的追求。四川银花丝的选料为银,为突出其艺术效果,会采用“嵌宝”等表现手法,所选材料品质很高,器物造型高贵典雅,富丽堂皇。

(2)从表现手法来看,工艺细腻精致。工艺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手法细腻多样,无论是王公贵族用品,抑或寻常百姓之物,其表现形式无一不趋向繁复、精致的极端审美趋势。中国在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中,社会分工日趋细化,工匠在各自领域较为封闭的发展,经过各代的传承,追求极端的精细,将中国人“内敛”的品格特征借助于器物的精细,表达得淋漓尽致。四川银花丝技艺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平填”技术,仅“平填花丝”种类就可以分为光丝、麻花丝、滚筒丝、拱丝、水浪丝、桂花丝等十多个种类。银丝最细直径可以拉到人一根头发的一半。

(3)从创作内容来看,追求写实风格。手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内容一般为生活中常见的物件,如动植物、瑞兽、祥云等,通过艺术化的加工,真实再现某一种场景、造型、姿态。对于这些内容细致入微的表达,表现出民族性格中“务实”的品格特征。四川银花丝的创作取材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多为具有实用价值的首饰、胭脂盒,具有装饰价值的各式摆件。器物造型灵动,但规整,表现手法重写实而非写意。

2 商业思维对非遗传承的影响

工艺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展示的民族品格很好地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审美品位,是传统文化的精粹,国家希望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机制将其继承发展。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展示的生活方式毕竟失去了现实存在的基础,工业化的社会发展必然抢占手工业的生存空间,而手工业的发展形势也非民生发展的方向,因此,淡出社会主流视野也是必然。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演示和还原其原生态的生存图景是对历史及人类文明的尊重,这样的传承是一种“活态”传承。

(1)利用非遗影响,获取高额经济利润,将获利作为首要衡量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如今的市场中是一块金字招牌,级别越高,经济价值相应越大。旅游市场,作为一个完全提供消费服务的行业,与非遗产品有着天然的近缘关系,将非遗项目开发为旅游商品,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表演性质的非遗项目,如昆曲,体现的是一种参与感受。工艺品性质的非遗项目,因其最终的展现形式是实物成果,易储存、可转移,所以更能实现经济效益。而非遗项目在市场化运作中,能否获利是资金介入的首要衡量标准。

(2)手工艺品较长的制作周期导致不能实现最大经济效益。工艺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在目前高端的商务、旅游市场有着较为旺盛的市场需求。例如,银花丝,从发展历史来看,在物质条件丰裕的盛世,总是成为消费市场、收藏市场的宠儿,现在的时代条件更是如此。虽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因其是纯手工制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这样不能迅速满足市场需求,造成了因稀缺而形成的市场供应不平衡及价格的高昂。这样的矛盾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未能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商业思维必然要求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获利后的市场回报资金并没有很好地进入传承机制之中。

3 策略分析

针对前述挑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1)寻求发展模式,保持独立品格。对于非遗的发展,在商业化的背景下,要完全放弃与商业市场的接轨,这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而且与市场的结合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也有利于非遗的传承。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商业思维的影响,非遗的传承会受到较多其他因素的干扰,如为了加快市场推出周期,改变原有的制作工艺;为了迎合大众市场品位,创作内容庸俗化等。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非遗项目,尤其是需要“帮传带”的工艺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实现经济效益,更要保持其独立品格,摸索建立一个良好的发展模式。

四川银花丝在传承过程中得到了金银制品贸易公司的支持,目前的发展模式是四川银花丝的工艺美术大师与公司合作,成立独立的工作室,由工作室负责银花丝作品的设计和制作,而由公司负责材料的采买以及产品的市场推广。这样的发展模式突出和尊重了传承人的主体地位,设计和创作相对独立,而市场推广又由公司专业团队运作,取得较好效果。

(2)重视人才培养,注重实践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传承是关键,传承人的培养是非遗发展中最重要的环节。因其需要对传承人的“帮传带”,使得传承人的培养又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培训。实践操作是培养的关键,而非遗项目自身的发展和社会认可度的高低又是推动其传承的动力,只有通过行业的发展,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推动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3)加强推广宣传,突出文化价值。四川银花丝及其“平填花丝”工艺是中国古老、精华、最具有特色而独树一帜的艺术,起源于汉代,成熟于唐,明清时期发展至鼎盛。这样的一门艺术形式,从公众的认可度来看,知名度却远远小于蜀锦、成都漆器。挖掘文化内涵,加强宣传推广的力度,为银花丝的发展打开局面。另一方面,在外销产品中,银花丝因为其独特的背景,在国际上有一定的认可度,这是宣传中不能忽视的角度。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银花丝所展示的民族的高超、华美的制作工艺应该走向世界舞台。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十二五”期间四川省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内容,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四川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体表现了浓厚的民间文化氛围,充分体现了中国西南地区民众乐观、悠闲的审美心态。虽然目前的传承环境充满商业化,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民族品格在传承中应该进一步的保护和发展,保持其独立的民族品格。同时,加强传承人才的培养,注重创新,使得古老的技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仍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张梦.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新视角[J].财经科学,2006(4).

非遗文化市场前景篇3

加大对“非遗”的保护力度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绝活”展示现场,记者发现,他们除了在画瓷、画坯、雕塑外,还有的在现场展示陶瓷画笔的制作工序。非遗传承人盛松柏说,制作陶瓷画笔是景德镇陶瓷传统手工艺中的一项,制作工艺复杂,包括叠毛、洗毛、泡水、去毛、齐锋等多个工艺流程,由于制作画笔辛苦,现在年轻人都不愿学,我市将这项传统技艺加以保护、传承,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活动中,市领导还为我市新增的第三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代表和10 家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颁发了证书或进行了授牌。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对非遗的保护力度加大,不少文化遗产项目都得到了保护,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完成了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我市现有部级非遗保护项目2项,省级14项,市级51项;加强了传承人的申报,我市现有部级非遗传承人4人,另外经市文广局推荐,省文化厅报送文化部待批的部级传承人有11人,被评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有41 人,市级有224人;今年年初,景德镇市古窑瓷厂、景德镇佳洋陶瓷有限公司被文化部评为部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月,我市又评出10家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并从中推荐了部分参评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非遗”保护注重参与和传承

2 0 0 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后,“文化遗产保护”这一概念逐步替代之前的“文物保护”概念。相比较而言,文化遗产保护更注重公众参与性和世代传承性这两个理念。公众参与性,表明文化遗产保护不是政府的专利,也不是文物行政部门的专利,每一个人都有保护、监督和利用文化遗产的权利。

多年前,为了集中保护、传承、展示景德镇的传统手工制瓷技艺,我市创建了古窑瓷厂,使古窑瓷厂完整地保护了一座清代柴窑和12座原料、成型、彩绘的古代作坊,老艺人和他们的徒弟们在这里以传统手工技艺从事瓷器生产。2006年,古窑瓷厂申报的“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被批准公布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炎生、陈圣发、余云山、曹永开被批准公布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和省、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非遗文化市场前景篇4

“中原民间艺术”的发展有其政策支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政策性扶持

到目前为止,中国共有30项非遗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项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6月1日起实施,其中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二、人民群众广泛的文化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据中国文化消费指数调研数据测算,中国内地文化消费潜在规模为47026.1亿元,占居民消费总支出30.0%,而实际文化消费规模为10388亿元,仅占居民消费总支出6.6%,存在36638.1亿元的文化消费缺口。这表明,中国内地潜在文化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文化消费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三、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当今时代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非常迅速,以互联网为媒介,实现非遗项目的再传播是很有效的途径。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是娱乐业,如电影、演艺、游戏、旅游等。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于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城市各种服务功能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大量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发现,“中原民间艺术”存在很大的市场缺口,目前国内没有相关的专业公司。因此,在充分借助强大的网络资源和丰富的图书资源进行二手资料收集的基础上,与河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的老师和成员进行沟通、交流,对河南省典型民间艺术进行讨论与分析以及长期的市场调研,主要分析了如若成立相关公司的行业市场背景,得出了一些相关结论。

民间艺术的产业转化是一项极有前途的事业。但在民间艺术的传统运作中,更多的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文艺活动,较少与产业挂钩。新时期以来,市场经济与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民间艺术的产业转化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如今,一些民族剧团、演出组因为条件、资金的不足逐渐解散,使得我国的民族艺术无法传承下去。而非遗项目公司在发展自身经济、获得盈利的同时,也带动了民族艺术的发展。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悠久的农耕历史创造了丰富且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当前,仅河南省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95种,在全国占比较大。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民族文艺的转型势在必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产品消费空间巨大,前景良好。在创立公司时,完全可以策划及进行相关活动。

(1)公司的独创性。目前国内没有类似我公司这样的系统性团体组织。(2)资源的丰富性。我们有丰富的可合作的老?人资源,具有大量可利用、可开发、可编排的非遗歌舞资源。(3)市场的广阔性。根据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和变化趋势判定我公司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4)强大的专家团队做后盾。我公司有一群热爱非遗、拥有调研和实践能力的团队。同时有很多专家老师进行指导。

非遗文化市场前景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旅游;绍兴花边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1-0149-02

绍兴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绍兴的旅游文化积淀较深,但以原有的人文及自然景观为主,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旅游行业的设计创新有待进一步提升。而在绍兴同时还存在着众多的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它们是历史发展长久以来所e淀而形成的文化表现形式(如表演艺术、习俗仪式、传统手工艺等),是我们值得尊重的古老文化,也是文化创意的灵感来源。

一、文化创意旅游的提出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意产业的兴起为城市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视角,古城的发展也需要进入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时代,利用文化创造力驱动城市新发展,建设具有个性特色的创意城市。由此提出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以能有效诠释城市特色,让人感受到城市的文化底蕴。

所谓文化创意旅游,是一种与传统自然山水观光旅游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它是以文化为核心,以创意为手段,以技术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创造多元化的旅游产品载体,形成产业联动效应,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的文化创意化转型。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有其高融合性、高渗透性的特点,结合“非遗”的文化资源,既有利于“非遗”的活态传承,又有利于形成城市的特色产业体系,树立城市的特色文化品牌。

二、“非遗”传承的困境

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冲击,许多地方传统文化,都面临着消亡的危机。虽然我国政府已经深刻意识到了保护地方传统特色文化的重要性,出台了有关“非遗”保护的多项举措,颁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设立“文化遗产日”,但很多优秀的“非遗”不能自己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依然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尤以传统手工艺为甚。

如“绍兴花边”,在2012年7月已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绍兴花边原名“万里斯”,又名“万缕丝”,曾有着“一根线艺术”“中国的骄傲之花”之美誉。绍兴花边以其设计美观、层次分明、结构对称、色泽素雅、地方特色浓厚见长,其载体主要为服饰和家纺用品,一度成为外贸出口的精品。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绍兴花边的巅峰时期,其先后被评为轻工业部优秀新产品、优秀出口产品金质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等荣誉。但随着现代化绣花机械设备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带来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绍兴花边的挑花队伍日渐缩小,绍兴花边逐渐走向没落。目前,在年轻一代中,连知道绍兴花边的人都已较少。

虽然绍兴市“非遗”保护中心针对社区或中小学不定期的开办绍兴花边“体验班”,但由于绍兴花边的传统工艺较复杂,挑花要求较高,过程又较为枯燥,很多人只是一时兴起,却不能真正耐心学习制作,能够学到技艺并且作品出彩的学员更是少之又少。长此以往,绍兴花边这一优秀的工艺美术文化遗产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

三、“非遗”与文化创意旅游对接的可行性分析

(一)“非遗”是文化资源

“非遗”是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域、通过不同的形式所表现并被记载和记忆的文化成果,能够体现出各个地区不同的历史与文化特色,是我们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绍兴作为著名的纺织大市,绍兴花边作为纺织特色的“非遗”产品,拥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将其应用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中,既能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灵感来源,又能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增加旅游产品附加值,更能形成绍兴旅游的原创品牌,体现区域文化的差异性与原创性,保护本土文化免受外来文化浪潮的冲击。

(二)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是新渠道

旅游的本质是为旅游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使他们得到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下来做“非遗”的传承,既能促使“非遗”在内容或形式上根据市场需求做出设计创新,又能利用现代声光电等高新技术将其保护并传承发扬下去,给“非遗”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同时,文化创意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地方性“非遗”提升知名度,为“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创新提供资金,两者之间可谓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四、“非遗”与文化创意旅游的对接模式

“非遗”与文化创意旅游对接的模式选择会受到各种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旅游产业的集中程度、“非遗”项目对游客的吸引力大小等,但无论是何种对接模式,首先应该努力增强“非遗”的竞争力,形成适应市场的、满足产业化运作的产品,才能使项目有可持续的发展前景。结合绍兴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以及“非遗”绍兴花边的观赏性和工艺特点,本文提出以下三方面对接模式。

(一)设立“非遗”体验馆

体验馆是能够为游客或当地学生、群众提供亲身参与的场馆,通过让人们亲自体验设计制作过程,而对“非遗”产生兴趣。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很多国家的展馆都不仅仅是展示地方美景,更通过增加游客互动体验,让人能够切身感受到当地特色的手工技艺及各种新兴技术。

体验的诱惑就像外国友人到中国,不仅一定要尝尝中国的饺子,更希望学习做一做饺子,甚至对做的过程更有兴趣,自己做出的成果也就更有成就感。绍兴花边虽然整体工艺过程较为复杂,但通过前期的工艺准备设计,通过体验花型的选择,通过成品的形态及配件设计,游客依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体验到完成一个绣品的快乐。

此外,体验馆不仅可以面向游客,也可以面向当地群众。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女性都受到较大的生活工作压力,她们需要有一个地方可以缓解释放这种压力。而在体验馆,可以让她们暂时放下压力,静下心做手工,即得到了心灵的释放,又通过自己动手做出成果,可以作为亲戚朋友馈赠的礼物,从而也使“非遗”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

o论是游客还是当地群众,只要在体验过程中收获了成就感与快乐,就会对“非遗”的技艺产生兴趣,在学习和欣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二)建立现代化的“非遗”数字博物馆

博物馆是各地文化旅游中的必备景点,而数字博物馆又可称为“虚拟博物馆”,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对濒危的“非遗”项目进行创新保护。建立数字博物馆主要通过对需要保护的“非遗”项目进行录像、录音、拍照等工作,将其工艺、作品等进行数字化存储,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多媒体技术展示出来,也可与传统博物馆的实物展览相结合,进行多维展示。

在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目前绍兴的很多景区已经实现通过扫二维码听景点讲解的技术,那么对于绍兴花边类工艺美术“非遗”项目,结合数字博物馆资料,也可以实现扫码看视频的功能,既可以宣传绍兴花边的辉煌历史,展示绍兴花边的精美作品,也可以作为传授绍兴花边挑花技艺的手段之一。

(三)“非遗”走入文化创意产业园

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一个城市文化娱乐集中的地方,一般都会聚集着拥有先进科技、超前理念的文化创意企业。“非遗”项目入驻文化创意产业园,有助于获得传承和产品开发的设计创意人才,以及先进的科技支持,从而让“非遗”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通过与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需求的结合,继而开发出更多的衍生产品,有助于“非遗”深入市场,走到游客和群众身边。

当前已有一些产业园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初步形成以文化艺术、创意设计、新媒体、动漫设计、制作为特色的产业集群。绍兴花边作为“非遗”项目需要传承与创新,可以在产业园内找到新媒体或动漫设计的合作,可以通过3D技术制作花边模型,可以通过现代影视技术制作绍兴花边工艺展示宣传资料,可以通过与动漫作品的结合让年轻一代也关注到“非遗”的传承。文化创意产业园通过与“非遗”的结合,有助于提升产业园的文化底蕴,真正形成带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园,进而可以吸引游客形成新的文化旅游线路,又反过来扩大“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影响力,获得产业园与 “非遗”项目的“双赢”。

五、总结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但很多地方性文创产业缺乏自身的特色,将“非遗”项目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利用“非遗”的独特性、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能为绍兴文化创意产业带来颇具地方特色的新项目,形成本土原创品牌,增加文化创意产品附加值。

绍兴是著名的文化旅游城市和纺织大市,旅游景点众多,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却以食品类为主,没有体现出纺织专长。将“非遗”绍兴花边与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开发相结合,为旅游行业带来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项目和纪念品,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增加旅游者的精神生活体验,提高旅游的质量和行业收入。

参考文献:

[1] 王慧敏.文化创意旅游:城市特色化的转型之路[J].学习与探索,2010,(4):122-126.

非遗文化市场前景篇6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具有地方特色,代表一定时代的文化内涵,被群体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表演、实践、知识、表现形式和技能,以及有关的实物、工具、工艺品等。因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旅游项目积极开展,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

鄂伦春族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四类:音乐类、曲艺类、传统手工艺类和民俗类,包括鄂伦春族民歌、摩苏昆、桦皮狍皮制作、古伦木沓节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合理开发鄂伦春族文化遗产,可以起到动态保护作用,同时也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对黑龙江省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著名的人类学家泰勒提出:文化囊括了人类经历的各个方面,是以人为载体而存在。非物质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需要以人作为载体来传播和保护。旅游开发可以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让游客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中来。既开发了非物质文化资源,又保护和传播了非物质文化,一举两得。所以,非物质文化必须在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利用,使其得到传承和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的可行性

我们采用昂特谱(RMTP)基本理论对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进行可行性分析,具体分为市场和资源两个方面。在资源分析上,我们以主题提炼为核心,找出非物质文化的特色;在市场分析上,选择有创意的旅游开发主题,综合资源分析和市场分析设计旅游产品。

1.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鄂伦春族世代居住在黑龙江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条件独特。凭借独特的自然和气候条件,鄂伦春族人以狩猎捕鱼为生。其非物质文化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狩猎文化,有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鱼皮服饰、民俗风情的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等等,其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旅游开发有很好的文化基础。

2.非物质文化旅游市场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旅游开发的火热,国人对非物质文化旅游形式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参与热情高涨。鄂伦春族以其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对国内外游客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这些都为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合理开发其非物质文化资源,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

3.非物质文化旅游主题提炼和产品设计

主题是文化旅游的核心,根据主题组织营销旅游产品。黑龙江非物质文化丰富,政府应大力支持以“黑龙江非物质文化旅游”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即提供给游客的服务,有创意、内容新颖的旅游产品可以吸引游客的到来。鄂伦春族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据此,可以开发如“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为主题的旅游产品,配以特色旅游纪念品,让游客感受到其乐趣。从市场角度分析,鄂伦春族文化旅游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

三、非物质旅游的基本对策

《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是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其中,保护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根据上述指导方针,我们提出了非物质旅游的基本对策。

(一)科学合理定位设计:为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必须合理定位旅游开发的市场,确定旅游产品面向的对象,制定详细的旅游开发方案。

(二)突出地方民族特色:各地有不同的环境和资源,结合地方特色开展新颖别致的旅游,保持旅游项目的代表性,可以吸引游客,如鄂伦春族的“山文化”独有的生活方式、手工艺品、歌舞表演。

(三)按照市场需要规划:旅游的开发必须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针对国内、国外不同的游客,开展不同层次的旅游项目,可以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

(四)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非物质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在对其进行旅游开发的同时,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地居民的权益,确保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一)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1)从政府保护上,可以由各地政府机构成立“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各地方成立“鄂伦春族保护小组”,并安排专业人员负责。由上到下,成立严格的管理团队负责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财政上政府必须给予补贴,尽量做到专款专用,并积极引导社会的开发资金利用到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2)在民间保护上,黑龙江省作为鄂伦春族居住地,在群众中间成立专门“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保护组织”,由上到下将宣传深入民间,使得遗产保护观念深入人心。(3)在法律保护上,对于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来说,充分发挥本民族的能动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保护法规”,通过该法规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加大对不法现象的处罚力度。

(二)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

(1)确定旅游项目主题,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在开发非物质文化旅游上,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应以本省特有的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如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体验游、鄂伦春族手工艺品体验游等。同时,在旅游目的地,可进行鄂伦春族歌舞表演,通过音乐、曲艺,让游客体会到非物质文化的魅力[3]。与此同时让游客参与鄂伦春族得民俗表演,体验鄂伦春族工艺制作过程,这对黑龙江省旅游形式的创新和旅游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2)以品牌建设为核心,扩大文化旅游影响力。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丰富,尤以鄂伦春族独具特色。建设“鄂伦春族”品牌,整合黑龙江省已有的文化旅游项目,扩大鄂伦春族旅游影响力,不仅可以扩大鄂伦春族的旅游市场,并且刺激黑龙江省的旅游业的蓬勃发展。(3)加强对外交流,加强鄂伦春族文化旅游的宣传工作。随着我国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的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作为一种媒介推广鄂伦春族旅游项目。在国际和国内之间的合作上,以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城市符号,既可以很好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又能很好的宣传了文化旅游业。

五、总结

非遗文化市场前景篇7

关键词:成都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185-03

引言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中,对于其中“保护”一词的含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专门的解释,即“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生存性,这些措施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鉴定、记录、保存、推广、传播以及复兴”。2006年5月,中国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共518项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决定对非遗项目实施“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略。成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面临生存危机。成都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以先进的观念和创新的做法已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非物保护“成都路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保护传承好成都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在留存历史见证,传承历史文脉,而采用哪种方式才能对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和合理的保护是保护研究工作的重点。

一、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保护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1.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目前已普查到70多类360多项,其中已有4项进入第一批部级名录(包括都江堰放水节、蜀锦制作工艺、蜀绣、成都漆器等),3项进入第一批扩展名录(包括黄龙溪火龙灯舞、瓷胎竹编、中药炮制技艺等),10项进入第二批部级名录(包括竹麻号子、道教音乐、四川扬琴、四川竹琴、四川清音、金钱板、糖画、银花丝制作技艺、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郫县豆瓣传统制作技艺等),目前成都有部级“非遗”项目共17项。此外,2006年成都市公布了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项目共计9大类37项,包括民间文学(新津灯谜)、民间音乐(沱江号子、竹麻号子、闹年锣鼓、青城洞经乐、成都道教音乐)、民间舞蹈(火龙灯舞)、传统戏剧(成都木偶戏、成都皮影戏)、曲艺(道情、荷叶、四川清音、金钱板、扬琴、连箫、飞刀花鼓、么妹灯)、杂技与竞技(高台狮子)、传统手工技艺(糖画、水井坊酒酿制技艺、郫县豆瓣制作技艺、川派盆景制作技艺、川派盆景盘扎技艺、孔明灯制作技艺、瓷胎竹编、邛陶烧造技艺、桂花土陶制作技艺、草编、成都银花丝技艺、棕编、藤编、道明竹编、川剧服饰制作技艺)、传统医药(成都中药炮制技术、成都中药传统制剂方法)、民俗(望丛赛歌会、火牛阵)。2007年四川省公布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包括10类189个项目,其中成都市的项目为28项。另据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5大类的226名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成都有5人入选。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极高,但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改变和西方文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传承者后继无人,受众范围日渐缩小,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面临失传消亡的危机。

2.已采取的保护措施。(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随着国家和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成都市已初步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并完成了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建立了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一手信息的数据库。此外,2007年成都市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版权保护机制,通过《2007年度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作品著作权登记资助管理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著作权和版权登记,并给予一定资助,此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创。(2)专业保护机构的成立。2007年成都市正式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物质文化研究院。中心落户成都市群众艺术馆,并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机构,全面承担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项工作。(3)主题公园、专题博物馆等的建设。成都市已建设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公园,这也是中国首个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部级公园,还建立了一系列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传习所,此外,还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蜀风雅韵”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4)各类宣传活动的举办。2006年6月成都市举办了“中国文化遗产日,四川成都周”活动,现场展示、表演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7年5月起先后举办多届以展示和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国际性节庆活动――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此外,还举办了成都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青少年活动日等多种宣传活动。

3.存在的问题。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目前面临的普遍问题包括:保护机构不健全、缺乏保护经费、保护措施不力、缺乏研究人员、生存环境恶化、教育领域不够重视等问题。成都市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措施已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但随着经济大潮和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及成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仍有不少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比如传承人问题,目前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稀缺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如成都本土的竹琴艺人仅3人,花鼓仅1人;研究人员匮乏的问题;保护经费缺乏的问题。生存空间问题,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老街区纷纷被拆,老茶馆、说书馆不复存在,民间曲艺如荷叶等的生存空间也随之消亡等。因此,尽管成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已取得了大量成绩,为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相关保护和研究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二、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1.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的背景。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属于重要的旅游资源。首先,按中国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大量项目本来就属于旅游资源的固有类型;其次,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有的民族性、地域性使其成为地方旅游资源开发最具吸引力的资源,不少地方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艺演出已成为当地的招牌旅游产品,如云南等;再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资源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最后,地方传统技艺制成的产品也是旅游商品开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活态性、社会性等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同于物化的遗址和文物,适度的旅游开发在更大层面上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有助于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首先,旅游开发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必要的资金来源,其次,旅游开发使更多的人群直接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利于唤起群众的文化意识、提高群众的文化修养,从而增强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和保护意识;最后,旅游开发有利于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

2.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文化产业是成都市当前重点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已成为成都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成都旅游业,无论是旅游产品的创新、旅游项目的拓展、旅游商品的设计,还是成都整体旅游形象的提升都需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寻求支持。同时,正是由于未能作为文化产业资源推向市场,成都的不少极具经济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步走向衰落,如成都的蜀绣、皮影,因此,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以使其获得经济方面的支持,对于维护成都的特色文化,保护成都的特色经济,提高成都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三、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的策略建议

(一)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原则

对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保护性原则。必须正确处理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保护第一,在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的前提下进行开发;第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双赢的原则;第三,特色性精品性原则。不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应重点选择具有较高观赏性、体验性,适合市场开发的遗产资源形成旅游产品。

(二)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产品体系设计

1.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融入成都的形象品牌的塑造。在成都的旅游形象中添加非遗的元素,树立鲜明、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形象品牌和文化旅游氛围,让游客一提起成都,不仅能想到武侯祠等景区景点,还能立即联想到蜀锦蜀绣等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形象应在以下方面加强,一是非遗形象的视觉识别,在成都现有的城市标志如太阳神鸟图案、芙蓉花等之外,增加融入非遗元素的图案;二是非遗形象的听觉识别,如可以将竹琴、清音等的曲调加入成都市的各种宣传片、宣传广告中,作为背景音乐,甚至可以考虑融入成都市市歌的创作中,并加以广泛传播;三是非遗形象的环境识别,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因此可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为基础设计城市标志性雕塑和壁画,如可以将蜀锦蜀绣等的制作过程制成雕塑、将其产品绘制成精美的壁画,雕塑和壁画可以考虑安置在成都市东西南北四个主要入口处、五大高速路的入口以及博物馆、繁华商业区、市中心等处,使游客进入成都即可感受到浓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气息。

2.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设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中,设计好相关的旅游产品是关键。成都非物质立。随着国家和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成都市已初步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并完成了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建立了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一手信息的数据库。此外,2007年成都市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版权保护机制,通过《2007年度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作品著作权登记资助管理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著作权和版权登记,并给予一定资助,此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创。(2)专业保护机构的成立。2007年成都市正式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物质文化研究院。中心落户成都市群众艺术馆,并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机构,全面承担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项工作。(3)主题公园、专题博物馆等的建设。成都市已建设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公园,这也是中国首个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部级公园,还建立了一系列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传习所,此外,还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蜀风雅韵”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4)各类宣传活动的举办。2006年6月成都市举办了“中国文化遗产日,四川成都周”活动,现场展示、表演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7年5月起先后举办多届以展示和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国际性节庆活动――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此外,还举办了成都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青少年活动日等多种宣传活动。

3.存在的问题。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目前面临的普遍问题包括:保护机构不健全、缺乏保护经费、保护措施不力、缺乏研究人员、生存环境恶化、教育领域不够重视等问题。成都市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措施已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但随着经济大潮和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及成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仍有不少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比如传承人问题,目前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稀缺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如成都本土的竹琴艺人仅3人,花鼓仅1人;研究人员匮乏的问题;保护经费缺乏的问题。生存空间问题,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老街区纷纷被拆,老茶馆、说书馆不复存在,民间曲艺如荷叶等的生存空间也随之消亡等。因此,尽管成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已取得了大量成绩,为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相关保护和研究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二、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1.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的背景。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属于重要的旅游资源。首先,按中国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大量项目本来就属于旅游资源的固有类型;其次,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有的民族性、地域性使其成为地方旅游资源开发最具吸引力的资源,不少地方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艺演出已成为当地的招牌旅游产品,如云南等;再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资源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最后,地方传统技艺制成的产品也是旅游商品开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活态性、社会性等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同于物化的遗址和文物,适度的旅游开发在更大层面上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有助于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首先,旅游开发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必要的资金来源,其次,旅游开发使更多的人群直接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利于唤起群众的文化意识、提高群众的文化修养,从而增强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和保护意识;最后,旅游开发有利于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

2.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文化产业是成都市当前重点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已成为成都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成都旅游业,无论是旅游产品的创新、旅游项目的拓展、旅游商品的设计,还是成都整体旅游形象的提升都需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寻求支持。同时,正是由于未能作为文化产业资源推向市场,成都的不少极具经济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步走向衰落,如成都的蜀绣、皮影,因此,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以使其获得经济方面的支持,对于维护成都的特色文化,保护成都的特色经济,提高成都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三、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的策略建议

(一)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原则

对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保护性原则。必须正确处理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保护第一,在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的前提下进行开发;第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双赢的原则;第三,特色性精品性原则。不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应重点选择具有较高观赏性、体验性,适合市场开发的遗产资源形成旅游产品。

(二)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产品体系设计

1.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融入成都的形象品牌的塑造。在成都的旅游形象中添加非遗的元素,树立鲜明、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形象品牌和文化旅游氛围,让游客一提起成都,不仅能想到武侯祠等景区景点,还能立即联想到蜀锦蜀绣等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形象应在以下方面加强,一是非遗形象的视觉识别,在成都现有的城市标志如太阳神鸟图案、芙蓉花等之外,增加融入非遗元素的图案;二是非遗形象的听觉识别,如可以将竹琴、清音等的曲调加入成都市的各种宣传片、宣传广告中,作为背景音乐,甚至可以考虑融入成都市市歌的创作中,并加以广泛传播;三是非遗形象的环境识别,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因此可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为基础设计城市标志性雕塑和壁画,如可以将蜀锦蜀绣等的制作过程制成雕塑、将其产品绘制成精美的壁画,雕塑和壁画可以考虑安置在成都市东西南北四个主要入口处、五大高速路的入口以及博物馆、繁华商业区、市中心等处,使游客进入成都即可感受到浓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气息。

2.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设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中,设计好相关的旅游产品是关键。成都非物质目包括用于展示国内外非遗项目的中国小镇、海外小镇,用于舞台精品剧表演的室内剧场,用于节会演出和举办开幕式的广场,还有艺术馆、雕塑等附属设施,公园建成后将成为一个以非遗主题功能为主,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相结合的生态型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因此,主题公园可以进一步拓展并充实项目,作为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一大亮点和非遗旅游的主打产品着力开发并大力营销。

第二,专题博物馆观光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进一步完善、扩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的旅游功能。目前成都已有中药博物馆、皮影博物馆等一系列专题博物馆,但其旅游开发均较为滞后,以中药博物馆为例,博物馆只包含陈列室、标本室等几个部分,仅有文物、文献的陈列、展示,没有设计旅游功能也没有相关旅游设施。目前旅游要素设计较为完备的博物馆是正在建设中的锦绣工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该博物馆不仅将展现蜀锦、蜀绣、漆器、竹编、银花丝五大传统技艺的历史、文化和作品,还可让参观者亲自动手参与制作,集展示和传承为一体。除了博物馆,其配套旅游设施还包括古典式超五星级酒店、奢侈品商业街、高档休闲会所等,而且从外到内均装饰以蜀锦蜀绣风格。博物馆建成后,可作为精品旅游产品推出。成都已建成的专题博物馆包括中药、皮影博物馆等应进一步完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开发旅游功能:一是博物馆陈列方式的改进,博物馆不仅应重视陈列内容的权威、全面,还应注重展示形式的创新,包括运用各种现代声光手段,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场景、制作技艺等,再现其原生态环境;二是展厅的设计,不仅应体现科学性,还应注重观赏性、艺术性;三是博物馆还应重视相关旅游设施特别是游、购、娱配套设施的设置,完善其旅游功能;四是多设置参与性项目,让旅游者在观赏之余能亲自动手参与一些简单工艺品的制作。现有的博物馆除了旅游功能需完善以外,还存在博物馆规模小、较分散等问题,因此,除了汇集五大传统技艺的锦绣工场外,可再建设两个大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其中一个以展演类文化遗产为主题,博物馆的选址可考虑与现有的剧院、剧场整合,如四川省川剧大剧院、成都川剧院等,一个以餐饮类文化遗产为主题,博物馆的选址可考虑与现有的餐饮中心、美食街等为邻,如一品天下街区等。这三个大型博物馆加上非物质遗产主题公园,可形成四个主题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旅游点,相互呼应。

第三,展演类旅游产品的开发。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不少具有展演性质的项目,如火龙灯舞、四川扬琴、道教音乐等,此类资源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感染力,应在尽量保持其原生态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和改编,加入现代元素,制作系列的高水平的表演剧目,开发观赏体验类旅游产品。根据展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剧目特征,可打造小规模系列精品剧目,在一些固定场所如剧院、茶馆等长期定期演出。

第四,综合旅游产品的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一方面是对分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合,另一方面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机组合。综合旅游产品类型包括节庆旅游产品、修学旅游产品、文化考察旅游产品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作为成都市标志性的特色节庆定期开展。在节庆活动中,可考虑增设全国性或全省性的民俗技艺的竞赛活动,并颁发相关的奖项;民俗节庆类遗产以都江堰放水节的规模和知名度较大,文化价值、观赏体验价值较高,可提升档次,进一步扩大影响,并且与都江堰、青城山等自然遗产资源组合开发。分不同市场、不同主题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修学旅游产品。针对市场包括海外市场(以日韩市场为重点)和国内市场(主要针对青少年学生和民俗爱好者);以不同类别遗产设计不同主题,如传统手工技艺、民间曲艺、医药等的专题参观考察和修学体验,并且将知识竞赛、文化论坛、遗产传承等融入旅游活动中。

3.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商品的开发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不可或缺的部分,相关旅游商品可分三部分进行开发,其一,编辑出版系列精品图书、画册,以及以展演类遗产为主题制成各种精致的音像制品,其二,传统手工技艺制成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较高文化价值的商品,其三,由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出的其他各类纪念品。由传统手工技艺制成的商品可分两个档次进行开发,一类是高档艺术品系列,如蜀锦、蜀绣等,其式样、质料、风格都保持原生态,并注重商品的经典化、装饰性及审美性,针对市场为收藏、装饰市场,另一类可融入现代元素,以大众化的仿制品为主,着重于实用价值。

4.旅游市场营销。2007年首届非遗节在成都的举办已使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名世界,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要深入人心,还必须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促销,除传统的户外形象广告、电视广告、报刊杂志、互联网、宣传画册等方式外,还应积极创新,以各种营销手段将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动直观地向大众展示。

5.从业人员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还必须重视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人员、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导游、专业解说员等。只有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表演和解说者,才能有效激发游客的兴致,使游客能深刻体验感受和领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深内涵。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http://unesdoc.省略/images/0013/001325/132540c.pdf,2003-10-18.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省略nt.省略/zcfg/fgxwj/t20060329_25222.htm,

2005-03-26.

[3]成都市建设委员会,成都市城市科学研究会.成都城市特色塑造[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非遗文化市场前景篇8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梅林戏;旅游化商业化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0015-03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自从上世纪50年代初日本政府公布“无形文化财”保护法并把这个概念带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后,各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益重视,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使之成为国际共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而在实践中,通过旅游化、商业化模式成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日益得到重视。本文拟以泰宁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梅林戏和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傩舞的保护和传承及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化、商业化的典型案例为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旅游化、商业化现象进行初步的探究。

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特点及泰宁梅林戏、傩舞的基本概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与特点。

《公约》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二)泰宁梅林戏:中原文化与闽越古文化结合的艺术标本。

被列入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泰宁梅林戏,俗称土戏、土京戏,清代乾嘉年间,徽调经浙江、江西两路传入泰宁后,与当地方言和民歌小调、道教音乐相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是福建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泰宁、将乐、顺昌、邵武、光泽等地,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原文化与闽越古文化结合的艺术标本。当地百姓长期流传着一首民谣:“梅林十八坊,十户子弟九担箱,敲起叮当鼓,唱起摩朗腔。茅担抬石臼,抬到段中央,搭起土戏台,唱到大天光。 ”这说明了梅林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观众喜爱。

梅林戏的唱腔优美动人,表演风格古朴粗犷,具有严格的程式,唱、做、念、打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服装和化装比较朴素。表演中有类似古时“娱神”和提线木偶的科介动作,还有“耍撩牙”“叶火变裙”“变脸”等众多的传统特技。梅林戏有传统剧目330多个,已收集记录有剧本的130多个,经整理上演的较好传统剧目包括《飞龙带》、《蓝腰带》、《鸳鸯带》、《雌雄鞭》等30多个。

戏剧界把徽戏视为戏剧的活化石,梅林戏源于徽戏,至今仍较好地保存了徽戏的艺术特征,是研究徽派艺术,探寻中国戏曲史等的发展历史的一件不可多得的戏曲形态。

(三)泰宁傩舞:民间舞蹈“活化石”的千年守望

傩舞,起源于殷商时期,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泰宁县独特的一种民间舞蹈,这种民间舞蹈被人类学、历史学及艺术学视为活化石,是古代驱逐疫鬼祭祀仪式的一种巫舞。2005年被列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在泰宁流传的傩舞主要表演队伍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的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是迎神庙会期间陪同菩萨出游,旨在驱邪祈福的民间舞蹈,它的表演一般都在空旷的场地。其形式与舞步雷同,但亦非全似,具有本地风土色彩。傩舞队面具凶煞,舞姿粗犷,鼓声震天,舞队前后穿梭跳跃,给人一种古朴、神秘的感受。天长日久,它成为了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和驱邪避灾的仪式。傩舞队在泰宁、三明都小有名气,多次应邀参加市、县举办的各种大型艺术活动和踩街游行。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化、商业化的内在动因及典型案例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于民族,文化是灵魂和旗帜;对于国家,文化是形象和软实力,对于一个地区或单位,文化是品牌和资源。当今世界,文化融入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已成为当代旅游的灵魂和依托、商业的契机和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内在的价值和稀缺性特征,成为现代旅游开发、商业利用最珍贵的资源。而旅游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广泛、最大众的交流方式,商业作为与人们生产生活最为密切的经济活动,已然成为非物质文化展示、传播、推动的重要载体。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财富,其中既有自给自足的生产,也有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前者满足自我消费的需要,后者通过交换获取利润,具有普遍的使用价值,无论在自然经济还是商品经济时代,在广泛的领域和程度上参与商品交换、流通,商品性特征明显。泰宁梅林戏同其他传统戏剧一样,作为一种表演艺术,从早期的娱乐、民俗表演发展到以商业演出求生存的专业戏班,而正是这种带有商业化传播,既将这门艺术更快更广地推向大众,让更多观众有机会享受戏剧艺术的独特美质,又推动了这门古老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据资料记载梅林戏早期盛行的演出班子有“四季班”、“火贤班”。清末民初相继成立了“福顺班”、“福善班”等专业戏班,演出市场拓展到邵武、顺昌、光泽、浙江温州、江西的石城、黎川、广昌等地,演出剧目有 800 多个。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强烈的地域性、顽强的适应性等特征,也是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独特性和差异性的内涵,而群众基础性强、易于被民众接受,其潜在的旅游价值,如由其历史价值延伸出来的文化旅游、休闲旅游、教育旅游价值,以及由其时代价值所延伸出来的科学旅游、旅游产品、旅游产业价值等,是最适合市场化的文化要素。实践证明,遗产保护得越好,其利用价值也就越大,旅游业和其它相关产业才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平台,旅游无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旅游从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它具有继承、发展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功能,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结合的地区不仅有效地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同时也为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实践证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恰当的途径与市场接轨、与旅游融合、与产业嫁接,既提升了产品质量和文化内涵,增强游客的情感互动,又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在的价值,增强了其自身发展的造血功能。

纵观国内外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总的思路是将遗产保护放置在市场化的背景下来讨论,并将通过商业化、旅游化运作走市场经济道路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从国外来看,希腊、英、美、法、意、日、韩等国都十分重视通过商业化和旅游化运作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特别典型的是韩国,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和旅游化开发而突显特色。一方面,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商业机构大规模开发,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开发成商品。另一方面,韩国十分重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通过现代旅游开发极大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如江陵端午祭和祭日演出的假面戏年年在当地举办盛大的旅游活动,吸引了国内国际百万人次参与和观光,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巨大的文化产业,发展了当地的经济。

从国内来看,地方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得到充分激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商业运用的成功案例也不少。

如刘三姐歌谣是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瑰宝,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价值早已体现,1961年,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也是最为成功的音乐风光故事片《刘三姐》在国内外公映。电影中刘三姐纯朴、智慧的形象,优美抒情的壮族山歌,连同秀美的桂林山水走进了亿万观众的视线中,使刘三姐这个被神话了的历史人物,成为当时中国不可多得的超级偶像人物。1979年,新加坡10家影院同时上映《刘三姐》;1980年,香港和澳门第三次复映电影《刘三姐》,售票额超过前两次的纪录。尤其是进入21世纪,《印象?刘三姐》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不仅大大增强了刘三姐歌谣的影响力,而且成为广西旅游的一个重要品牌。世界旅游组织官员看过演出后如是评价:“这是全世界看不到的演出,从地球上任何地方买张飞机票飞来看再飞回去都值得”。这一品牌与每年 “三月三”歌节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一个巨大的文化产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再如泰宁梅林戏作为中原文化与古老闽越文化有机结合的标本,成为泰宁旅游的一张名片。从上世纪80年代起,伴随泰宁旅游起步、发育、成长,与泰宁旅游相融合、同发展。近年来,为加强梅林戏的保护,政府在不断完善梅林戏剧团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旅游产业发展为依托,着力为梅林戏“搭舞台、建平台、育人才、留人才,不增强梅林戏自身造血功能。一方面,以泰宁梅林戏剧团为支撑成立梅林戏文化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筹建了泰宁民俗风情演艺馆,精心排演具有浓厚泰宁特色的《梅林谣》、《看大戏》等民俗表演,向游客传播梅林戏和泰宁的旅游文化,努力把梅林戏打造成泰宁旅游的文化名片;另一方面,挖掘梅林戏市场潜力,拓展演出市场,上世纪90年代开始,剧团足迹遍布闽赣浙粤等省,平均每年演出300多场,演出季在7个月以上。商业化、旅游化为梅林戏注入可持续的造血机能,成就了“天下第一团”的美誉,让古老的艺术焕发新光彩。

除梅林戏外,泰宁另一个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商业运作相融合而卓有成效的是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名录的傩舞。民俗及民俗表演是当代世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傩舞作为一种民俗活动、民俗表演时下已非常罕见。为了有效开发和保护好这一独特而珍贵的遗产资源,相关部门在保护其原生态的生存环境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民俗活动的同时,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引入现代旅游元素,开发旅游产品,培育民俗旅游精品村,目前,该村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游客逐年递增。另一方面,引导、鼓励、扶持参考民俗商业表演及物品的商业开发,偿试使傩舞走出山村进入都市。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商业化现象与遗产保护的矛盾对立

目前,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在旅游开发时,一些地方出现了将传统文化庸俗化、低级趣味化和过度商业化的现象,导致了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商业利用一定程度的矛盾对立。

从国外来看,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化已经引起了人们的不安,由于出于对利益的追求,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原貌逐步被扭曲和改变。商品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了规模化、模式化,表演艺术本身也成了一种商品,正在逐步失去韩国传统文化原有的文化内涵。为此,韩国政府实施"部级文化财产"指定表演者制度,但是由于商业运作中的"舞台"表演需求,被指定为部级文化财的表演者随时随地都会被搬上"舞台",使得保护效果并不明显。从国内来看,一些地方政府单纯从经济效益出发,持急功近利的心态,重申报、轻保护。于是,出现了六省争抢“牛郎织女”的籍贯,十几个城市虎视眈眈于“梁祝故里”的归属,一部《三字经》令两城市打得不可开交等现象。还有一些地方的非遗成为旅游景点,变成时尚消费品和文化标签。

从相关研究及实践来看,二者的矛盾对立突出表现在过度商业化、旅游化可能会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性,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断裂。而过分商业化的非遗,失去了历史文化的底蕴,也就失去了文化传承的意义。梅林戏传承保护中的商业化、旅游化也有这种倾向,由于面向市场演出,为适应现代人的“口味”改用普通话演唱,同时,由于表演过于频繁,排演精品的能力有限,梅林戏有逐渐“草台化”倾向,马建华研究员在《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存状态剖析》中提出,“梅林戏变味了,这种现状长此下去,很可能造成剧种、剧目的流失和失传,传统艺术无法传承下去。”事实上,在经济欠发达地无,这种地方剧种所面临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正如王晓珊在《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剧种现状调查报告》指出的,“由于四平戏、永安大腔戏等古老剧种是使用官话演唱,语言问题使得戏曲的传承面临极大的挑战,濒临失传。”因此,多数研究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中,经济效益从来不应该是我们着眼和追求的目标,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必然会伤害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表演化和商业化倾向是真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敌”。

四、正确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商业利用的关系,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商业利用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这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做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商业化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政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导者,应重视通过旅游化、商业化运作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模式研究,切实找准平衡点和合理模式,趋利避害,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杀鸡取卵式、掠夺式或篡改式地开发。

(一)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立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提出“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蔡武在“非遗大展”开幕式上指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文化部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特点和内在规律,积极探索科学的保护方式和方法,对濒危和传承困难的代表性项目,采取抢救性保护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采取整体性保护的方式;对部分具有生产性质和特点的代表性项目,采取生产性保护的方式。

(二)切实做好遗产市场价值的研究,把握遗产与市场对接的时机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一定要慎重研究、区别对待,因为,尽管一些传统非遗项目可以经过包装和商业运作产生一定的效益,但大多数非遗项目本身的文化价值有待进一步发掘,其生命力已经相当脆弱,在极不成熟的情况下走产业化和商品化的路子,只能对“非遗”项目造成损害。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商业化保护能否有效,既取决于其自身的旅游价值和商品属性,也取决于所处环境的旅游市场各要素对遗产的认可程度。必需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价值及所处市场的分析研究,探讨非遗保护旅游化、商业化的条件,寻找非遗入市的恰当时机。入市前,要特别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让感受到遗产全貌、与其他旅游项目的组合状况的分析研究,包括传承者的存续状况、传承内容的变异度、传承相应的物质载体或空间载体、各利益主体介入规划与管理的可能性及可控性、是否是其他旅游产品的补充等方面。只有遗产本身和市场条件都较为成熟方可进入市场。

(三)找准旅游化、商业化的途径

对那些经济潜在价值较好、市场化可能性较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产业化有助于拓展其传承的载体形式、传播空间、宣传途径与规模化发展以及获取有效的资金支持。对于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适用于生产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借助现代组织方式和流通手段以形成产业链条,在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同时使其得到活态传承。

旅游产品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效益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国各地结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三大产品化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实景或舞台演出。其中实景或舞台演出是近几年国内比较流行的一种开发模式,开发时借助现代化的音响手段,以天然的真实景观或场地作为舞台或者背景,集音乐、舞蹈、演出、景观为一体,通过"人"这一核心载体集中展示某一种或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化、载体化的表现形式,适于民间传说、民间歌舞、民俗、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泰宁梅林戏和傩舞采取了博物馆和实景或舞台演出相结合的产品模式。当然,在具体开发实践中,需要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现存状态,选择不同的旅游产品化开发模式。如开发专项旅游活动、开发旅游购物品、打造特色节事活动等。

(四)旅游化、商业化保护管理中应特别注意的两个方面

一是传承人的利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首要的是保护人,传承人的存在是非物质文化遗活态传承的先决条件,而传承人的消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破坏。因此,在市场化条件下,必需给予传承人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合理的物质利益,使传承人的自我价值得以体现,才能有效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传承和创新性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最为关键的是做好文化创意而不是简单的商业化运作,既要坚守传统,又要面向现代。顺应社会发展要求、不断创新,根据当代人的文化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在保持传统文化基本要素的基础上融入符合当代审美情趣的要素,设计研发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气息的文化旅游产品,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鲜活的灵魂。要防止一味追求产量和利润,忽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技艺和文化内涵的认识,或根据现代人的"口味",对传统艺术进行人为的"改造",致其"变味"的"伪民俗"和"伪遗产"出现;或者将民俗文化传统从现实生活中剥离出来,改变其原有的功能,以舞台化、商品化、碎片化的形式展现,致使其内涵和价值最终被扭曲,离真正的民间艺术渐行渐远。

参考文献:

[1]伍鹏.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刍议

[2]辛儒.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

[3]尹小珂,宋兰萍小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4]柴以华,傅娇灵,许慧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问题研究

[5]宋欢,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