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8篇

时间:2023-10-09 10:47:41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篇1

工匠精神应成青年气质“工匠精神”能在社会层面激起如此大的反响,不足为奇。一言以蔽之,躁动的心需要沉潜。风来了,猪都能上天,但要长久飞天,还得能御风而行,而这御风的本事,就得靠“工匠精神”了。

对于什么是“工匠精神”,千人有千解,但有两个核心元素不可或缺: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放眼当下,真正创造时代传奇的企业家,身上也都有鲜明的“工匠精神”烙印。

日本以精细化工业闻名于世,追踪溯源,正是他们匠人文化的底子,正如日本大企业家稻盛和夫所言:“企业家要像匠人那样,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产品,用耳朵静听产品的"哭泣声"。”互联网时代,注重用户体验、提高用户黏合度仍是企业的核心工作,要让用户以拥有自己的产品为傲,靠的正是与众不同的那点沉潜功夫,或者说,“工匠精神”。

以“工匠精神”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道理也便明了了。比如,同样从事一份工作,为什么有的人原地踏步,而有的人却得心应手,风生水起?所不同的,也许就是对工作的认知和对待工作的态度。显然,对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来说,工作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自有诗和远方。古人有句话叫“技近乎道”:技艺层面的不懈雕琢和追求,乃是为了寻求与最高的“道”相亲,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产生了数不胜数的古代名匠。同样,对所从事的事业充满热爱乃至敬畏,就会把平凡的工作当作一种修行,不经意间便可能累计出极致的作品乃至非凡的成就。

如果说“互联网+”提醒我们“梦想还是要有的”,那么“工匠精神”就算是一种温和的劝勉,让我们在高喊“躁起来”的时代“想静静”,“静静”是谁?“静静”就是那个敢于为了梦想而努力沉潜的你自己。

弘扬工匠精神演讲稿2

大家好!

在人们的印象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已经非常高大上了。6年获得22项国家使用新型专利,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取得的成就。就算是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也不一定能够做到这一点。朱爱民,一位纺织专业的从业人员,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由于他的钻研精神。本来可以在办公室“坐班”,他却要求到生产一线去锻炼,而当自己所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就碰撞出了灵感的火花,促进了很多实际问题的解决。

对于生产型企业而言,懂技术的能人非常紧缺。有的生产设备比较高端,一旦出了问题,想要修起来没有那么容易。要是找外面的人修,就要花费不少钱财。如果单位里面有人能够修理这种设备,无疑会为企业节省很大一笔物质财富。就拿朱爱民来说,他在获得22项国家专利的个人荣誉的同时,也为企业减少了运营成本,这形成了员工与企业的双赢局面。碰到问题迎难而上,专心致志解决问题,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就拿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这其实就是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中提到的“工匠精神”。

弘扬工匠精神,要增强主人翁精神。有的人可能有小富即安或者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这些都是要不得的。企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每个人都增强主人翁精神,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积极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企业发展才能迎来一片艳阳天。弘扬工匠精神,要专心致志地对待工作,做好工作中的每件事。朱爱民能够脱颖而出,正在于他碰到问题不退缩,潜心钻研,虚心学习,掌握了相关技术,有了看家本领,碰到问题才不至于心慌。长期的坚持,让他成为了众人羡慕的技能状元。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有的人可能认为,自己跟他的差距其实也不是那么大。眼高手低、得过且过,形成了自己与技能状元之间的差距。

6年获得22项专利,为企业降本320多万,这样的成就正是发扬工匠精神的成绩单。每位企业员工都应该积极发扬工匠精神,让自己的技术更熟练、更精湛,这样既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同时又能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改善个人的薪资待遇。技能状元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期的认真钻研铸就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认认真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件事,是通往技能状元的必由路径。

愿企业员工都能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争当技能状元。愿全社会都能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蔚然成风!

谢谢大家!

弘扬工匠精神演讲稿3

工匠,一种信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什么是工匠精神?核心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或者说一种情怀,是把一件工作、一项事情、一门手艺当作一种信仰,一丝不苟把它做到极致,做到别人无可替代。30年间,何世良从一位初中毕业生成长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岭南民间雕刻工艺大师,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奉献了不少大型作品,体现的不正是我们当下念兹在兹的工匠精神么?

走进沙湾何世良工作室,记者目光立马被一幅砖雕作品所吸引。作品呈现了香蕉、荔枝、龙眼、洋桃等岭南佳果,构图疏密有致,密处叶果层叠,疏处大量留白,颇富中国画意蕴。最诱人处当属细节,香蕉的饱满、荔枝的粗糙、小鸟的顾盼,甚至蕉叶上的虫眼都栩栩如生,在青砖上表现如此精妙细节需要何等功力。感叹之余,不禁好奇,是什么让他对砖雕艺术如此痴迷。

何世良说,生于斯长于斯,自己从小就“流窜”在村中大大小小的祠堂中,放眼所见皆是在少年眼中充满神秘感的砖雕、木雕、灰雕,长期浸淫在岭南建筑艺术中,让他从小涵养了一种古典情怀、雕刻情结。从16岁初中毕业到今天,从木雕到砖雕,从家具到大型砖雕作品,从个人到团队协作,从默默无闻到行业翘楚,他一直在坚持,未离开过半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之”“乐之”,方能不改初衷,一以贯之。那些杰出工匠一辈子,甚至一个家族几代人都做一件事——如清代负责宫殿、皇陵修缮的“样式雷”家族,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传承8代,为大清帝国营造了数不清的经典建筑——正是有这着这样一种信仰,一种耕耘不辍的愚公精神。

创新,一种品格“不敢越雷池一步并不是工匠精神”,何世良说,“如果师傅教会我雕荷花,我一辈子只会雕荷花,雕一朵牡丹都不行,那有什么用呢?一辈子都不能超越师傅,机械式传承意义不大。师傅教你的是技法,你用技法去创新,这才是徒弟的使命。”

何世良这种观念深深融进他的砖雕创新实践中,譬如砖雕工具改良创新,采用电动工具雕刻,速度提高一倍,提升了效率;譬如技法创新,在长50米、高9米的大型砖雕作品《百福晖春壁》中,因此壁雕幅面积甚大,为增强立体感和克服平板之弊,他把雕刻深度大大增加,千方百计让雕刻物“凸”出来,成为砖雕技术上的一大突破。由于青砖质地松脆,容易崩折,故一般砖雕镂空较浅,此壁镂空度极大,深厚而面广,景物内部结构通空如蚁穴,把镂空技术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因陋就简,不是不能超越前辈,否则技艺就不会进步。当传统工艺遇上新工艺、新技术,传承与创新有机融合便成为一种必然,这或许可以称为新工匠精神吧?在“中国制造2025”中,创新是勾勒蓝图的一条主线。其战略任务和重点,第一项就要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这表明,创新是提升中国制造的基础,没有创新带来的活力和动力,中国制造只能原地踏步。

传承,一份责任

传统工匠讲究师徒之间口授心传,随着老一辈工匠离去,后辈一旦跟不上,这门手艺就有失传的危险。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岭南砖雕作为岭南建筑文化的一朵奇葩,不仅面临着制作材料的枯竭,还有人才断层之虞,能够掌握在砖上进行雕刻技艺的人已经很少了。如再不重视,和许多老手艺一样,砖雕这种岭南所独有的民间艺术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为了让传统工艺薪火相传,不让砖雕后继无人,何世良成立砖雕工作组。由于砖雕市场日益萎缩,愿意学艺传承者并不多,很少人能坚持下去。

不但砖雕,包括岭南风格特色建筑,也因受到现代建筑冲击,人才不足而日渐式微。何世良举了一个例子,某单位需要设计一个传统岭南戏台,但许多设计院都无法胜任此项任务,这个侧面足以窥见岭南风格特色建筑的尴尬现状。

让“工匠精神”渗透进各个行业中,培养出更多的大国工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人观念的更新,更需要国家战略、国家意志,如提升职业教育地位、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提高工匠福利待遇、重点扶持某些行业,使工匠安心在自己的领域里追求极致、精益求精,并将技术与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工匠精神有多重要?举个例子说明。坐过广州地铁的人都听过“车门即将关闭,谨防夹伤”这句提醒,可谁又知道,广州地铁二号线首次引进国外屏蔽门时,单维修一扇屏蔽门就得花8万元。9年后,经过广州工匠努力,维修价格已降至不足1万元。2007年起,广州地铁工程师成功促使屏蔽门国产化。

一个优秀工匠可以带动一群人,一群工匠可以带动一个明星企业,一群明星企业可以提升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工匠精神重要性可见一斑。“十三五”期间,广州将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将由的54.2%提升到2020年的70%。从这个战略高度,广州不仅需要讨论工匠精神,对工匠精神的再度诠释,还要进行工匠精神培育的全新实践,为广州打造先进制造业源源不断注入新动能。

不久前,广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关于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突出“高精尖缺”导向,计划5年投入约35亿元,在重点产业领域内支持5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含团队成员),每年支持1000名产业高端人才、2000名产业急需紧缺人才。政策先行、资金到位,广州将成为人才洼地。大量工匠注入,亦将为广州经济腾飞奠定坚实基础。

弘扬工匠精神演讲稿4

大家好!

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工匠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劲头。工匠在追求卓越、打造精品的理念指导下,不断改进创新提高,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上乘佳品。这也是工匠们的难能可贵之处。

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近代的苏绣、景德镇陶瓷等名扬海内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令人骄傲的“两弹一星”、深海探测、超大型计算机等等,都少不了“工匠精神”。正是成千上万个工匠的呕心沥血,才使一些中国品牌在全球叫响,才成就了今天令人瞩目的伟大事业。然而,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工匠还不够多,“工匠精神”还不够强,我国还不是装备制造业强国,许多产品还处于中低端水平。只有看到这个差距,才能面向未来,实现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腾飞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迫切需要那些细致严谨,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作有力支撑;也迫切需要各单位各部门建设人才高地,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尤其是找准“短板”,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为工匠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他们在铁路建设发展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弘扬工匠精神演讲稿5

大家好!

“传统服装行业竞争压力大,学艺的过程又很枯燥乏味,工资待遇也不高,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来做学徒。即使有也很难熬过三年学徒期,无法出师。”3月31日,静安区政协委员马颖慧在静安区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指出,上海传统技艺正面临人才断层、后继无人的窘境,引起委员们的强烈共鸣,大家一致呼吁弘扬“工匠精神”,救救沪上“老字号”。

静安区拥有丰富的沪上“老字号”资源,漫步陕西北路,“白玉兰”真丝、“第一西比利亚”、“美新点心”等。其中,鲁庵印泥制作技艺、亨生奉帮裁缝缝纫技艺、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鸿翔女装制作技艺、王家沙点心制作技艺、陆氏伤科疗法、大美华布鞋制作技艺等等,都是沪上“老字号”非遗技艺的典型代表。

但近年来,众多沪上“老字号”品牌陷入青黄不接、人才断档、后继乏人的继承荒。一项调查显示,在上海被调查者中仅有1%的人愿意当工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凤旗袍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方素文告诉记者,这些年在“君子不器”等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年轻人已经不愿意从事技术工作,这种人才发展中“匠人精神”的缺失,不仅让“老字号”品牌甚至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继承荒,也抑制了老品牌自身创新创造活力的迸发,更让中国制造遭遇“人才瓶颈”。

有委员指出,一些“老字号”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历史负担重、人员结构老化等原因,市场化能力和品牌创新动力(310328,基金吧)明显不足。加之“老字号”品牌的工匠整体收入不高,部级、市级的“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难以得到与自身精湛技艺相匹配的收入,学徒收入则更加有限,造成了像方素文这样的“老字号”技艺非遗传承人招不到学徒,或者只能招收外地学徒。但在上海生活成本日益提高的压力下,部分有发展潜力的学徒无法安心学艺,跳槽离职率很高。

委员在调研中还发现,被认定为静安区级非遗传承人的,目前尚只是荣誉,没有相关津贴。此外,根据现有国家相关政策,部级非遗传承人每个项目只限一位,这让该技艺师承的其他中高级技师看不到希望,从而导致动力不足、人才流失。

那么,如何拯救“老字号”呢?有委员倡导,当今社会需要重视匠人、匠艺、匠心的培养,加大对劳动技术能手、手工艺能手等特殊人才的关注和扶持力度。还有的委员发现,静安区政府相关部门就曾牵线逸夫高级职校与“老字号”企业对接,为非遗传承人输送了一批学员,取得了显著成效和社会反响。因此建议让静安区域内众多的国家、市、区级的非遗技术、“老字号”品牌文化和历史走进学校、走进社区。同时关心好区域内各级非遗传承人、中高级技师队伍,进一步调动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

据了解,去年静安区相关部门做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率先推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资助计划》,作为区文化发展专项基金的一个项目,对区内非遗传承人带教学徒及学徒本人进行资助,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护和鼓励非遗技艺的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对非遗传承人及学徒也产生了激励效果。

今年全国“”上,李克强总理在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篇2

在“2016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科学之友》作为会刊单位参加了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委托山西省非遗保护促进会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系列采风活动,目的是弘扬工匠精神,传承手工技艺。通过实地走访山西省新绛县、稷山县多项部级、省级非遗项目,采风团成员被传承人不忘初心、执着坚守、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深深震撼。

是他们,不忘初心,恪守技艺。一块小小的绛州澄泥砚的诞生,实属不易。需要殚精竭虑地构思,一勺勺地过滤,一次次地摔打,一下下地捏制,一刀刀地雕刻,一遍遍地打磨,最后的烧制工序,由于烧制条件千变万化,出炉合格率只有30%。经过18道繁琐的工艺之后,对成品要求极尽严苛,不能带一点瑕疵,否则作废。绛州剔犀,从原料大漆的选择开始,到原料的熬制,到高达百遍的刷漆(若不光滑刮了重来),到时间和气候的控制,都是靠传承人的经验把控,一件作品,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一年多时间才能出炉。其间要经历寂寞、煎熬、失败、困难……可以想象,若无非凡的毅力和定力,很难坚守下来。

是他们,打造特色,传承文化。虽然“匠人”一词已随时代远去,但“工匠精神”却可以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传承永久。正因拥有这样一群大师,才有制作工艺可追溯到汉、兴于唐而盛于宋并一直传承至今的绛州澄泥砚;才有始于元代、其间经历断展到今天的云雕漆器;才有发端于宋金、兴盛于明清、最早见于北宋的绛州木版年画;才有运用特制的刀具在烧制好的瓷面上进行雕刻的技艺,人们将其称作“瓷器上的刺绣”的绛州刻瓷;才有世界三大鼓种之一――绛州鼓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名录。

是他们,精益求精,力主创新。工匠们不断改进工艺技巧,琢磨制作方法,雕琢打磨作品,积累制作经验,享受作品在双手中渐渐升华的过程。这是工业时代批量化生产所没有的特质。所以当大家在观摩非遗项目时,迅速对非遗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对心动的澄泥属相砚台、大漆云雕摆件、螺钿饰品等,掀起竞相购买的热潮,有人还会因为手工制作数量少不能购到心仪物品而略带遗憾。正是因为制作者对细节要求很高,对品质执著坚持,追求完美和极致;正是因为每件作品都蕴涵着创新之魂和匠人神技,作品才会受到如此追捧,这也是给大师们最好的回馈和褒奖。

“弘扬工匠精神 传承手工技艺”是这次采风活动的宗旨,是在拍照时一遍遍喊出的口号,但只有真正深入到传承人中间,听他们如数家珍地介绍传承项目、了解到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艰难坚守,当一件件精美的手工作品呈现到眼前时,才能真切感受到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工匠精神,才会对工匠精神的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每一个非遗项目,都刻着历史的烙印,串起了过去,传承到现在。毋庸置疑,还将更好地传递给未来!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篇3

   学习工匠精神演讲稿1

   亲爱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在那里做大国工匠的演讲,我演讲的主题是:传工匠精神,做鲁泰工匠。

   透过观看大国工匠的'宣传片以及公司车间的大力宣传和弘扬,使我们了解了大国工匠的故事,并深深的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大国工匠的故事也深深地触动了我,是我不禁反思我与他们的差距,不禁梦想向他们靠拢。

   每次当我看完大国工匠的宣传片后,我就一次次的问自己,到底什么样的工人,才是大国工匠。必须是高端科技吗必须是独一无二吗必须是奢华卓越吗?都不是!

   那大国工匠都是什么样的工人他们都是在第一线辛勤工作的平凡工人,他们有钳工,有捞纸工,有研磨工等等,无一例外,都是平凡的普通工人,他们不是领导,不是富翁,甚至不是高学历,但他们每一个人都靠着对职业技能的完美追求,靠着对技术的忠实传承和钻研,靠着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坚守,与平凡的工作中掌握不平凡的技能,成为国家国宝级的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我们在工作中也是一样,有时候我们忙,我们会累,我们会烦,我们会厌倦,可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大国工匠们他们难道不累吗难道不厌倦吗胡双钱守着台虎钳就是二十年,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周东红守着又冷又潮湿的捞纸池就是十几年,錾刻大师孟剑锋师傅在研究新工艺的时候,失败一次又一次,他们并不是不累,并不是不厌倦,而是有工匠精神在支撑着他们,当他们完成一件作品的时候,成就感和荣誉感袭来,所有的疲倦都不值一提了。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平凡永远是人生的常态。但平凡能孕育伟大,平凡的工作成就崇高的事业,平凡的岗位铸就人生的辉煌。在工作中我们要以恪尽职守的意识、热情服务的态度、严于律己的精神,时刻发扬开拓创新、用心进取的工匠精神,踏实工作、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只要你不甘平庸,就必须也能像大国工匠们那样在平凡岗位上演绎精彩的人生!就必须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鲁泰工匠!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了!

   学习工匠精神演讲稿2    大家好!

   “传统服装行业竞争压力大,学艺的过程又很枯燥乏味,工资待遇也不高,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来做学徒。即使有也很难熬过三年学徒期,无法出师。”3月31日,静安区政协委员马颖慧在静安区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指出,上海传统技艺正面临人才断层、后继无人的窘境,引起委员们的强烈共鸣,大家一致呼吁弘扬“工匠精神”,救救沪上“老字号”。

   静安区拥有丰富的沪上“老字号”资源,漫步陕西北路,“白玉兰”真丝、“第一西比利亚”、“美新点心”等。其中,鲁庵印泥制作技艺、亨生奉帮裁缝缝纫技艺、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鸿翔女装制作技艺、王家沙点心制作技艺、陆氏伤科疗法、大美华布鞋制作技艺等等,都是沪上“老字号”非遗技艺的典型代表。

   但近年来,众多沪上“老字号”品牌陷入青黄不接、人才断档、后继乏人的继承荒。一项调查显示,在上海被调查者中仅有1%的人愿意当工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凤旗袍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方素文告诉记者,这些年在“君子不器”等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年轻人已经不愿意从事技术工作,这种人才发展中“匠人精神”的缺失,不仅让“老字号”品牌甚至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继承荒,也抑制了老品牌自身创新创造活力的迸发,更让中国制造遭遇“人才瓶颈”。

   有委员指出,一些“老字号”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历史负担重、人员结构老化等原因,市场化能力和品牌创新动力(310328,基金吧)明显不足。加之“老字号”品牌的工匠整体收入不高,部级、市级的“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难以得到与自身精湛技艺相匹配的收入,学徒收入则更加有限,造成了像方素文这样的“老字号”技艺非遗传承人招不到学徒,或者只能招收外地学徒。但在上海生活成本日益提高的压力下,部分有发展潜力的学徒无法安心学艺,跳槽离职率很高。

   委员在调研中还发现,被认定为静安区级非遗传承人的,目前尚只是荣誉,没有相关津贴。此外,根据现有国家相关政策,部级非遗传承人每个项目只限一位,这让该技艺师承的其他中高级技师看不到希望,从而导致动力不足、人才流失。

   那么,如何拯救“老字号”呢?有委员倡导,当今社会需要重视匠人、匠艺、匠心的培养,加大对劳动技术能手、手工艺能手等特殊人才的关注和扶持力度。还有的委员发现,静安区政府相关部门就曾牵线逸夫高级职校与“老字号”企业对接,为非遗传承人输送了一批学员,取得了显著成效和社会反响。因此建议让静安区域内众多的国家、市、区级的非遗技术、“老字号”品牌文化和历史走进学校、走进社区。同时关心好区域内各级非遗传承人、中高级技师队伍,进一步调动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

   据了解,去年静安区相关部门做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率先推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资助计划》,作为区文化发展专项基金的一个项目,对区内非遗传承人带教学徒及学徒本人进行资助,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护和鼓励非遗技艺的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对非遗传承人及学徒也产生了激励效果。

   今年全国“两会”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新静安的“老字号”品牌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非遗传承人才集聚,资源优势明显,基础工作也较为扎实,委员们呼吁,以每年6月份的文化遗产日为契机,唤起对老字号非遗技艺传承的重视。

   谢谢大家!

   学习工匠精神演讲稿3    说到工匠精神,我第一个总能想到瑞士手表,百达翡丽,劳力士这些顶级豪表。它们都产自于瑞士。一块手表价值千万,却有让人不得不佩服的理由,小小的机械表壳里,能有744个零件,最小的细如毫发,一个顶级表匠全身心的投入,一年只能制造出一块,这样的一丝不苟,让瑞士手表成功的从日用品变身奢侈品而百年不衰。什么是工匠精神?很多人认为工匠精神意味着机械重复的工作模式,其实工匠精神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它代表着耐心、专注、坚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一系列优秀的品质。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身上,心中!

   初来高速时,很多人对我说,收费工作无比简单,简单到甚至不需用脑,不必走心。然而当我真正独自走进三尺费亭,才深刻感受到这小小的空间里,有着大大的努力和付出。

   众所周知,在每天八小时的工作时内,要重复单一的动作和言语很多次。除了面对过往的司乘,更多的时间都是在独处,费亭里的世界很安静,费亭外的世界很热闹。这时候,从容淡泊,不轻易盲从,便是此时最需要的职业心境。每一次服务都认真、用心;每一次操作都谨慎、仔细。摒弃浮躁,精益求精,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如何把枯燥简单的事情做到更精、更好。“静能生慧”“静能生乐”坚守初心,一切走心。

   我们时常想要图快,欲速则不达,太强调快注定会留下粗糙、浮躁。收费工作更是如此,无论车辆多少始终坚持一步一个脚印,不贪求多快,踏踏实实,精心操作,减少甚至杜绝误操作的发生。工作的枯燥和乏味,要求我们必须踏实务实,并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只有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才能不断提升自我。每个人都希望极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要把这种理想变成现实,需要的就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一种态度,它可能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而正是有了爱岗敬业,才得以确保一个集体的正常运转。作为集体中的一员。都应该认识到“我是集体中的一员,我应该对我的集体负责”;爱岗敬业,更应该是一种默默奉献,一种高尚的理想,一种强劲的精神力量,我们只有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立足岗位,扎实工作。平时利用空暇学习专业知识,增强个人技能操作,积累和提高遇事的应变能力。只有提高个人能力,才能保证工作质量;才能让工作中的每个细节都走向精致;才能为集体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我一直认为,收费工作平凡普通,但它却不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收费工作是窗口服务,收费员的言行举止都是站所和公司形象最直观的表现。“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有时候一个微笑,一杯热茶,一声问候无不与司乘进行着情感的交流。掌握扎实的知识和业务技能,提高服务效益是每一个收费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记得有一次一辆合法装载的绿通车驶入车道,查验无误放行后,司机的车出现故障无法驶出车道,炎炎夏日太阳强大而炙热,我和几位同事齐心协力帮助司乘把车推出了车道,面对大汗淋漓的我们,司乘感激不已,那一刻,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都暖洋洋的。因了如此,我对本职工作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热诚。在工作中我坚持着装整洁得体,使用文明用语,不断努力学习丰富自己,为的是能够通过自己的所知所学,热情周到的服务每一位司乘。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篇4

[关键词]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特征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属于传统手工技艺,由贵州省雷山县、湖南省凤凰县共同申报,于2006年5月被成功列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Ⅷ―40。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具有发展历史悠久、制作工艺复杂、银饰种类繁多、传承人缺乏等方面的特征。

一、发展历史悠久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发展的历史,应该从两方面来考察。一是苗族手工业发展的历史,二是苗族装饰品发展的历史。

苗族手工业发展的历史:苗族原始时代的先民所使用的陶器,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煮熟大米吃的特别生活需求,而土烧则硬这种物理现象和使用方法,为后来烧砖、烧瓦以及其他手工制作奠定了基础,标志着人类发展的进程,开启了手工业的历史先河[1]。宋代苗族在手工业方面,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据《溪蛮丛笑》“出山银”条载:“西溪接靖州境,出铅,以中有银,银体差黑,未经坯销,名出山银”[2]。元明和清初土司统治时期苗族在手工业方面更加发达,自制银器,有银花、银带、银盘、银手镯、银项圈、银耳环等,还有工艺十分精致的银衣银冠[2]。

苗族装饰品发展的历史:苗族装饰品先后经历了从原始装饰品到岩石贝壳装饰品、从植物花卉饰品到金银饰品的演进历程,传承延续下来,才有了模式和形态基本定型的银饰,其品种式样至今还在不断地翻新,由此形成的饰品链条成为苗族社会演进的象征之一[3]。

从以上可以看出,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发展历史是悠久的。

二、制作工艺复杂

苗族银饰锻制是苗族民间独有的技艺,银饰加工是以家庭作坊内的男工匠手工操作完成,制作工艺极其复杂。银饰的式样和构造经过匠师的精心设计,由绘图到雕刻和制作有30道工序,包含铸炼、吹烧、锻打、焊接、编结、镶嵌、擦洗和抛光等环节,工艺水平极高。根据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百度百科介绍,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主要流程有:第一步是铸炼,将银料放在“银窝”(坩埚)内,把坩埚放在风箱炉上,用木炭全部盖好,用风箱鼓风增高温度,银料全部溶化成液体后,把它倒在卡条状的钢槽内待其凝固。第二步是锤打,先将凝固的热银锤打紧实,再捶打成四方形长条,最后将银条捶打成直径3毫米的圆柱状细条。第三步是拉丝,将捶打好的细银条用矬子做好尖头,再用拉丝眼板拉丝,拉丝眼板一般分52个直径不同的眼孔,若一根银条经过52次拉丝,那么其直径与一根人的发丝差不多。第四步是搓丝,将拉好的细银丝放置在一起,用木质滚条将银丝线搓在一起,这种工艺让搓好的银丝具有独特的纹路和韧性。第五步是掐丝,将搓好的银丝掐出不同的图案,嵌进事先做好的银丝框内,这个过程相当精细,银匠不需模具,全凭心中想象,一气呵成。第六步是镶嵌加固,将事先手工打磨好的银珠摆放在需要镶嵌的位置,然后用焊枪整体加温,该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温度高则熔断银丝,温度低则镶嵌不牢固。第七步是洗涤,银匠们最后将整件饰品放入特制的溶液中,先用高温煮沸,去除污渍,然后用清水将银饰品表面洗涤干净。

三、银饰种类繁多

苗族银饰品种繁多,从头到脚,无处不饰,主要包括头饰、颈饰、胸饰、衣饰、腰饰、手饰、脚饰等。头饰 :头饰是一种重要的饰品,它包括银冠、银插花、银角、银扇、银花梳、银抹额、银围帕、银围发带、银发链、银头飘、银围头花、银发簪、银泡、银片、银耳环、银耳坠等。颈饰:颈饰是指佩戴在脖子上的饰品,包括银项圈、银压领、璎珞、银胸牌、银项链等。胸饰:胸饰是挂在胸前饰物的总称,饰物有大有小,由银链、吊牌、坠物组成,大至银锁牌、银围裙链,小到银挂扣、牙签吊、针筒等,从上至下,多级排列,递次而下,银光闪烁,华丽艳人。衣饰:衣饰包括银披肩、银衣片、银背吊、银纽扣、银挂扣、银腰带、银腰坠饰、银花等。腰饰:腰饰包括腰带和腰坠等。手饰:手饰包括银手镯、银戒指,环形装饰物,戴在臂腕部位的称手镯,戴在手指上的称戒指。脚饰:脚饰主要是指银脚镯,亦称“足钏”,是套在足腕上的银质装饰物,古代苗族男女老少喜佩戴,近代许多民族不见佩戴脚镯,但在贵州黎平部分苗族地区尚有戴扭丝状脚镯的习俗,银脚镯多为儿童饰物,为空心圆环,上浮雕吉祥图案,侧系一对银铃,以避邪驱魔,保佑儿童健康成长。

四、传承人缺乏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一般是在家庭内部传承,无法择优而授,原有艺人多已年老,真正能继承银饰锻造这一精湛工艺的并不多,所以这门特色技艺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3]。《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008年5月14日由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而且从2008年6月14日起施行,其中该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指经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认定的,承担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保护责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传承人。到目前为止,苗族银饰锻造技艺部级传承人有三名,杨光宾,男,1963年出生于贵州雷山西江控拜银匠世家,是家族的第五代传人。因生活条件艰苦,两个哥哥很早就参军入伍,杨光宾便成为家中唯一子承父业的银匠师傅。或许在银饰制作的火塘边和敲打声中长大的原因,杨光宾从小就对银饰制作有着特殊的感觉,六、七岁就给父亲打帮手,对苗族银饰的纹样、图案、造型等很早就烂熟于心[4]。龙米谷,男,1948年出生于凤凰县山江镇黄毛坪村一个银饰制作世家,其祖父、父亲都是山江苗镇有名的银匠师傅,他12岁随表叔张成龙学艺(龙米谷父亲早逝,生前将制作技艺全部传授给了张成龙)。由于他聪明伶俐,对银饰制作感悟能力强,短短几年,便掌握了一套娴熟的银饰制作技艺,成为山江镇有名的银匠师傅。麻茂庭,男,1953年出生于凤凰县山江镇马鞍山村一个银饰制作世家,其祖父、父亲都是山江苗镇有名银匠师傅,1974年高中毕业后,他开始随父亲麻清文学艺。由于他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再加上聪明能干、勤奋好学,尤其是得到父亲的悉心指导,短短几年便全面继承了父亲的好手艺,并有了自己的创新与发展[5]。

总之,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聪明能干、善良友好的民族性格,苗族银饰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从品种、图案设计、花纹构建到制作组装都有很高的文化品位,正因为如此,必须加强对该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吴荣臻.苗族通史(一)[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1):149.

[2]吴荣臻.苗族通史(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1):150,377-388.

[3]胡萍,蔡清万.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献集成[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239-240,242.

[4]吴平.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承人杨光宾[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02:6.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篇5

马踏川途悦前行;

中华非遗数百年,

国人匠心代传承;

文叙墨载道不尽,

化作亲身见真章;

之乎者也国粹工,

旅途有站技无边。

这首即兴创作的藏头诗作此刻正好表达了我对此次BMW中国文化之旅的感受。

众所周知,从2007年伊始,BMW中国就开始了以关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为核心的文化之旅活动。每年的秋季,数十辆宝马车队满载各路媒体、嘉宾行驶在祖国辽阔的天南海北大地上, 穿国道、上高速、翻群山、越小径,不论是繁荣的大都市,还是破落的小村庄,只要有非遗传承人的地方,都留下了BMW层层的车辙。

2016年,恰逢BMW中国文化之旅的第十个年头, 为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为回访曾经探访和捐赠过的非遗项目,BMW中国文化之旅再度启程深入天府之国, 以双线路的模式,深度寻找那些让人感动的匠心技艺。

此次的巴蜀非遗路线共分两段,南线从成都,经夹江、宜宾至泸州;北线则途径北川、江油、郫县等地,对羌族文化等进行探访,行程共计1500多公里。 在成都,车队一行探访了蜀锦织造工艺和蜀绣制作,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蜀锦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各个时期的纺织工艺,更是通过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的身上纹饰可以推断其上千年前这一蜀地特有的梭织工艺就已被当时的达官贵人所赏识并使用。而传统木梭子上下翻飞的“一梭一纬”传统工艺,到现在仍然是一天才能织出几厘米, 难怪蜀锦工艺贺大师一再表示:“三年学艺,五年出活儿” 。当蜀绣传承人彭世平老先生跟我们娓娓道来刺绣的那份匠心时,你会发现“锦绣”二字之所以密不可分,实则有着太多共同之处了。

传承需要传播,更需要匠人的坚守,两位大师在描绘“锦绣”前程的同时,都不约而同的表示出目前接班人的紧缺,这也让我们更加意识到非遗项目对年轻人传播的重要性。

在此次探访的夹江竹纸非遗项目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传统手工造纸技艺传承的艰难。竹纸,顾名思义,用竹子做的纸张。经采竹、剥竹篾、蒸煮、晾晒、捣烂、浸泡、过滤等七十二道工序,再到最后的成品纸张,每一道工序都是一门手艺。在探访过程中,所有人都对这样的过程和成品纸的质感感到惊艳,而由于过程烦琐、粗重,利润不高,村里的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做。要想将传统竹纸更多的被大家熟悉并使用,就必须要将竹纸的工艺进行推广。

同样面临如此境遇的还有具有百年竹编历史的道明竹编。道明竹编工艺隐藏在蜀南竹海地区,漫山遍野的竹林,造就了当地百姓“靠竹吃竹”的生活。而以竹为原料编织出各种生活日用品也成了当地人的一项手艺,这种竹编制品曾经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引领了全国百姓的生活日用品。可就是这样一个纯天然的手工制作工艺,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下,却很难再看到。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篇6

【关键词】城市化;维吾尔族土陶技艺;文化生态;礼物与商品

【作 者】丁玫,复旦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所博士后。上海,200433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454X(2016)03 - 0025 - 007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产生和保护是工业化、经济全球化以及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也是世界性的项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和保护是中国政府近年来为了继承传统、保护地方特色文化、文艺兴国的一项重大举措。中国于2004年加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根据《公约》的原则和精神,中国政府启动并完成了第一次非遗普查工作,建立了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据《2015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报告蓝皮书》,国务院先后批准公布了三批共1219项部级非遗名录项目,认定了四批1916名代表性传承人,设立了15个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命名了41家部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同时,管理部门还启动非遗数字化保护,开展数字化保护试点项目的建设以及全国数字化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工作。201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施行。[1 ]具体到本文所考察的新疆地区,到2013年为止,新疆非遗项目总计有3784项,其中包括部级、自治区级以及地级和县级几个层面。① 其中,新疆的土陶工艺属于部级非遗项目。

我国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反映出几个方面特点,首先,国家和政府充分意识到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护国内各地方和各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性;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认定到立法等程序是以各级政府为主导,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为主;再次,近几年各主要高校也开设了非遗传承人等培训基地,这样的方式调动了各地方的积极性,但仍然是以高校机构作为主导而传承人作为学习者的模式。调动社会各级力量保护非遗固然不可缺少,但非遗传承人的视角和声音也应该得到重视,进而实现全面的非遗保护模式。本文以新疆喀什地区土陶传承人吐尔逊的经历为例,基于人类学田野调查资料,从维吾尔族土陶匠人的视角出发,考察土陶制作技艺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土陶制作技艺是维吾尔族文化身份的守候,也是中国当代社会改革和变迁的见证与反映,对土陶制作技艺的保护应该注重文化和精神的层面。土陶技艺的理念是一种文化生态,是匠人对当下工业社会生产、人与社会关系的反思。因此,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个体传承人的想法和意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考虑,自下而上的非遗保护和传承既有可持续性也有必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存活在过去的“遗产”或者文物,而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参考,是对当下工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有效的弥补,因此,对非遗更好的保护模式是向之学习,理解和发扬其文化和精神所在。

一、喀什城区改造与非遗保护

喀什噶尔(简称喀什)地处南疆地区,是新疆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维吾尔族文明的重要传承地所在。喀什的维吾尔传统手工艺是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城市构造的综合体,因此,在讲述土陶手工艺匠人的生活之前,有必要了解土陶作为非遗的背景与城市环境,换言之,土陶如何成为非遗保护的对象。和很多穆斯林聚居地区一样,喀什市的构建特征是以艾提尕尔(Haytgah)清真寺为中心向四周发射型扩展。不同的人群对于城市的中心有不同的定义,对喀什当地的维吾尔人而言,艾提尕尔清真寺从历史到现在都是这个城市的文化与精神中心所在。喀什老城区居住着22万人口,占喀什市总人口的1/2,居民以维吾尔族为主要群体。结合喀什地区的老房改造、抗震减灾和扶贫问题,2001年9月国家启动《喀什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老城区抗震防灾实施方案》,重点治理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地道回填,老城区危旧房的一期和二期改造,以及现代旅游业的开发。[2 ]22 ① 2008年12月《喀什老城区危旧房改造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基础上进行一对一逐户设计,这一阶段的治理重点在于建设疏散场地、降低人口和建设密度,建设一批供水、排水、垃圾收集等集中点,同时打造旅游街区,配建一定数量的经营用房,为低保家庭提供固定经营场所。[2 ]22 经过这两个阶段的改造,目前喀什老城区大致形成两块相对分隔的区域,一部分是已经新改造好的、旅游特点突出的区域,以400年历史的城门作为入口,城门口布置有整齐的园艺,还有一块地方专门供走钢丝杂技表演。站在城门垛望去,城里是整齐而崭新的两层或三层小楼,城外望去可以看到不远处原有样貌生土结构的“高台民居”②。

改建后的新区有平整的街道、崭新的砖瓦楼、新油刷的各种颜色的房门,还有房门上铁匠刚打造好的银色门环。旅游气息在这个区域逐渐成为突出的主题,例如每条街道(维吾尔语为Kocha,意思是小街)都标有清晰的文字介绍,通常有汉语、英语和维吾尔语三种语言,有的街道还配有一些传说故事;偶尔穿行在小街上的旅游花车,花车被各色花帽装点着,里面坐着穿着艳丽民族服装、打着手鼓放着音乐的维吾尔族年轻人,孩子们追逐着花车嬉笑而过。对于游客而言,这里无疑充斥着旅游的节日气氛。这个街区有一个“售票口”,是2015年夏天才开设的,来访的游客们现在需要从这里买票进入街区,这里同时提供简单的游览地图和介绍,工作的导游多数不是喀什本地人,喀什老城旅游景点的设立为这些外地来的维吾尔年轻人提供了工作机会。这个改造街区的一系列设施都展示出改建计划的重点是发展旅游业,而在这里最具特色的铁匠和木匠手工艺也成为旅游亮点。

喀什老城这部分虽然修缮一新,但对于维吾尔手工匠人和居住在这里的人而言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社区。这里几乎每家精细的门窗雕刻都出自这个街区的木匠之手,从门上的雕花到窗台的栏杆、大门上的各式圆润的门环也都出自这里的铁匠之手。当然,这些匠人除了忙于为仍然在建的房子提供需求之外,他们还继续自己的传统手工艺,比如木匠铺会在门口摆设一个摊子,里面通常是自家的木匠工作坊,制作维吾尔族传统日常生活里使用的各种器具,比如木碗、木勺、摆放经文的镂空书架、装饰品,还有专门制作各种型号的木质小孩摇床(bvxvk),小孩子的学步器等。和木匠一样,铁匠也是喀什著名的手工艺人之一,然而显然从事铁匠工艺的年轻人比较少,以一位修补铁桶的老人为例,他不愿意接受拍摄,主要是因为他上了年纪而又没有年轻的学徒继承手艺,才不得不自己继续工作,有人拍照让他想到自己的境况而伤心。虽然街区里打铁铺里的叮当声不绝于耳,但是和这位老人面临同样问题的传统手工艺却是繁华中的潜在问题。

喀什维吾尔传统手工艺面临的挑战来自于多个方面,全球化和快速的城市化使得年轻人不再愿意留在家乡务农或当学徒,学辈留下来的手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到城市里打工、学习或者工作,希望在城市里获得好的生活条件和未来。[3 ]147 再者,喀什老城区的城镇化改造也给这里的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带来的一定影响。城镇化不仅仅是居住地点的更新,也是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理念的变更。比如随着搬迁,一些以前务农的人家决定卖掉原有田地,在改造后的新区以旅游为支撑开店做生意,有的年轻人开始和在内地的亲戚朋友合伙做生意。离开以往的生活区域,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渐改变,改建后的新区居民有不少都是从原住址搬迁到喀什新区的公寓住房,而留在这个新区的房子则打算作为以后的商铺。新区的楼房对木匠和铁匠的手工产品远没有以前的需求量大,人们的家里也不再需要铁水桶等铁质手工器,而维吾尔族传统务农的铁质坎土曼的使用率也在下降。

喀什的城市化进程是促使土陶技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因之一。在城市化必然的改变过程中,政府提出了多样化的保护方式,在2007年天津大学再次修订完成的《喀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提出要以保护、修缮和保留的综合方式改建老城区,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喀什老城的非遗申请和保护也随着城区的改造而提上日程。其中的代表是老城区高台民居里的维吾尔族土陶工艺。正如上文所说,喀什老城区的改造计划从2001年逐步论证并付诸实施,在这期间2006年国家首次公布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维吾尔族土陶烧制技艺列在其中。

不远处的高台民居虽然同属喀什老城,远没有改造后街区的整饬,没有浓重的旅游味道,这里却更具有日常生活气息。高台民居对游客的开放程度并没有改建后的旅游区大,在这里笔者拜访了土陶传承人吐尔逊・祖侬。

二、土陶和维吾尔族传统

维吾尔族土陶技艺又称为“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这种土陶技艺大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主要以手口相传,没有详细的文字记录②。被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吾尔土陶主要分布在北疆的吐鲁番和南疆的喀什,其他地区也有土陶技艺,比如阿克苏的阿克陶县土陶归属于新疆自治区级非遗。喀什的土陶技艺最有名气也非常有代表性。吐尔逊并不是高台民居里唯一的一家土陶技艺传承人,在他附近不远处还有两三户人家也都是这项技艺的传承人。吐尔逊的展览室正中间的墙上摆着一份有合影的官方证书,是他被授予部级非遗传承者的见证。

虽然吐尔逊不是喀什土陶技艺唯一的传承人,但是他的土陶制作和宗旨却和周围其他几个传承人有明显的不同。在吐尔逊的展室里,碗、茶杯等和食品相关的容器大多不上釉,有部分上釉的成品通常只是在器皿的外部,一些花瓶和用来做摆设的器具有上釉,以绿色为主,但是釉层并不厚重。吐尔逊的工作室是一间窄小的房间,这里的主要光源是从上层阁楼透进来的几束阳光。说是阁楼,其实是一层土隔板隔离开的上层空间而已,一层是处理和储存陶土的地方,另一层不大的空间正是吐尔逊每天工作的地方。夏天虽然室外酷热干燥,室内却阴凉舒适,条件正合适制作土陶。吐尔逊几乎一整天都要在工作室里忙碌。小房间里有两扇小玻璃窗,阳光就是从这里进入,周围的墙上都是木头架子,上面摆放着各式各样未上釉的烧制成品。正对着楼梯的位置是吐尔逊的工作台,制作陶器的转盘夹在一层与二层之间,吐尔逊半个身子悬在一层的房顶上,上半身露出在二层,脚下踩动踏板,一边用两手熟练地制作各式器具。

(一)土陶的坚持:文化生态

土陶制作是吐尔逊家的祖传技艺,到他这里已经是第六代。吐尔逊说制作陶器的方法就是这样从父亲传给儿子一直到他这里,但是他的儿子不愿意学习家传手艺,而是倾向于外出工作或者经商。现在家里的妻子和女儿帮忙照看展室,有顾客来的时候帮忙接待。说到自己制作的陶器,吐尔逊很自信并且骄傲地说,他制作的陶器和祖上传下来的几乎一样。吐尔逊强调的是制作理念,特别是针对给陶器上釉,他强调用作盛装食品的器具不应该上釉,因为釉都是各种金属类物质所成,上在陶器上虽然美观但是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传统的维吾尔土陶由于通常用作家庭餐具而直接烧制而成,并不上彩釉。吐尔逊指着旁边刚做出来的小茶碗陶丕说,这些碗健康实用,倒上茶水可以保温,又不会烫手,还可以留存茶香。周围的几家土陶传承人做的陶器几乎都上有各色彩釉,色彩鲜亮诱人,吐尔逊坚持他不会那样做,虽然好看的东西通常卖得好价钱,但是传统的东西是从父亲和祖父传下来的,他们那样做是为了坚持陶器的健康,自己也要坚持这一传统。

吐尔逊也提到来参观和拜访他的很多人,都说他的陶器要想走向如今的市场,必须要改变要更现代化,虽然吐尔逊不拒绝改变,但他更坚持传统的传承。在吐尔逊看来,他所传承的技艺并不仅仅是技术本身,也不单是制作出来的具体产品在实物层面的保留,而是文化和精神。根据吐尔逊的理念,不上釉的土陶不仅是器物,更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交流与连接方式,吐尔逊制作陶器的土(seghiz①)专门从阿图什运来,质地柔软且非常有弹性,有很好的可塑性,只有这土才能做出最耐用且健康的陶器。土质的选择和土的来源地都是独特的地方知识(local knowledge)②,这些地方知识记录和延续着南疆各绿洲之间的历史和交流。在公路和铁路联通南疆主要城市之前,各绿洲之间往往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由此形成了Rudelson笔下各地维吾尔人相对独立的“绿洲身份”[4 ]39-70。而吐尔逊家几代人以来都是从五十多公里外的阿图什一个村子运来陶土,这样频繁的往来正说明商业和物品贸易连接着南疆各绿洲的维吾尔人,这样的往来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绿洲居民之间共同的想象。陶土在喀什和阿图什间的买卖运输,同往来于绿洲间祭拜麻扎的人们一样 [5 ]16-51 ③,是南疆维吾尔族从相对独立的地域认同到一个共同的民族认同的纽带。由此,对土陶传统技艺的传承是对维吾尔民族文化身份的守候,是象征个体与群体、个体与自然的文化生态。

土陶的传统用途除了用作日常家用器具,还用于街区里的清真寺建筑装饰,吐尔逊展示了专门用途的模具,主要用于清真寺院墙顶部(见下图)。他回忆说以前家里为清真寺制作的这些土陶产品数量不小,有时会成为他们主要的制作产品,现在这些模具已经不太使用了。吐尔逊记忆中为清真寺制作大量的土陶装饰是在20世纪90年代,这个时期正是改革开放深入影响新疆的时期,很多喀什的维吾尔族商人在生意成功之后,都会捐乜贴④ 修整清真寺,以此感谢真主的赐予,类似的情况在伊犁地区也很显著⑤。在阿拉伯语和维吾尔语中用zakat指捐给清真寺的乜贴钱。Zakat是一个含有丰富伊斯兰文化的道德概念,基本可以泛指捐献,在《古兰经》中zakat所指的捐献包括分享(财物)、增强(社区)和社会公平。[6 ]319 Zakat反映财物所附着的道德和精神对个体、群体以及整个社会的贡献,它强调个人所得财物对于社会的回馈。Zakat可以是穆斯林给予社会上任何需要的群体而没有民族限制,比如孤儿、鳏寡孤独者等弱势群体。[6 ]319-321伊斯兰文化认为zakat是一种义务,维吾尔族传统文化通常用来证明财产的合法性。

维吾尔族文化中,世俗与宗教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伊斯兰就是人们每日的饮食起居和婚丧嫁娶,社会与伊斯兰是一个整体。商人的成功既是社会的给予也是真主的赐予,捐钱修建清真寺,由此证明自己的钱财取之有道,更是对社会的回馈。喀什老城的清真寺有上百座,除了最大的规模的艾提尕尔清真寺,人们居住的小巷中隔几户人家就有一座小清真寺,于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7 ]150-170很多小清真寺得到捐赠的乜贴钱进行修整,吐尔逊因此承担了很多清真寺修建的相关工作。这种回馈尤其体现在维吾尔社区里,小巷里的清真寺(mesjid)几乎是每个家庭的男性必去的地方,做礼拜前后也是人们重要的社交时间,清真寺是精神的家园也是社区的重要社会核心。在20世纪90年代,和国内其他很多城市一样,喀什的很多维吾尔商人注意到社会道德和传统文化的流失,兴修清真寺是对精神和道德的回归,也是对传统的保持。吐尔逊在当时制作清真寺的装饰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中国社会并没有处在一味追求金钱的趋势中,针对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弊端,喀什的维吾尔族以他们的方式弥合社会问题。吐尔逊的祖辈就在为清真寺制作装饰材料,然而他们的经历见证了当代喀什维吾尔族社会的改变,也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反映。因此,喀什土陶的非遗保护需要考察传承人的视角,从文化和精神上加以尊重和保护,而不能轻易地从现代市场的角度出发简单改变土陶工艺和制作文化。

(二)土陶的商业化:介于礼物与商品之间

我国现行的非遗保护注重非遗保护与扶贫和发展当地经济紧密结合,非遗的保护与市场化进程相关联。吐尔逊家附近的两家土陶传承人显然已经做出了市场化转型,他们的产品几乎全部是上彩釉的土陶制品,包括盘子、水壶、碗等,这种转型也说明土陶的功能从维吾尔族社会的日常用品日益转变为以审美为主的艺术品或者商品。因而,土陶的使用价值在降低,而其商业价值籍由旅游市场而得到不断提升。面对市场化的趋势,吐尔逊有他的思考和见解。

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解决传承人的缺失。以前也有一些向吐尔逊学习的维吾尔族年轻学徒,后都因为工作枯燥、挣不到多少钱而离开,对吐尔逊的土陶技艺感兴趣的也不乏外国人士,曾经有几名韩国游客慕名而来向吐尔逊学习过两个月。吐尔逊担心没有学徒而手艺要失传,另外,市场化的生产也要求人工的增加。吐尔逊说自己的技艺一定会有年轻人感兴趣,只是很多人还不了解这项手艺,他希望可以通过一些宣传去找到学徒。吐尔逊还希望通过时下新疆很受欢迎的《甜蜜的梦》节目(类似于《中国梦想秀》节目,以维吾尔语为主)来介绍自己的技艺同时寻找学徒,但是他担心自己不能在节目里很好地表达。他认为自己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上电视面对那么多人不知道要怎么在大众面前演讲,所以也不敢真的去尝试。

吐尔逊的土陶作坊年久失修,环境不太好,难以吸引学徒来学习,他希望政府可以帮助进行一些加固和修缮。在几年前的改造中,政府曾经建议吐尔逊和周围的家人搬到新修建的改建区,但是考虑到新的住房结构不适合土陶制作,另外也舍不得离开世代家人生活的地方,所以吐尔逊和家人还是选择留在世代生活的生土结构的房子里。非遗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保留了高台民居,因为要保护土陶技艺,它的制作场所也得到保护。土陶成为非遗是喀什城市化进程的产物,而成为非遗的土陶技艺也保护了喀什老城区的建筑和文化。

对于土陶技艺的市场化,吐尔逊希望可以在喀什或者乌鲁木齐开一家店铺,通过店铺向外界宣传自己的手艺,同时也可以有更广泛而稳定的顾客群体,目前大多数顾客主要是夏天来喀什的外地游客。关于陶器的价格,吐尔逊特别指出,自己的土陶不会卖那么贵,他的目的在于让很多喜欢土陶的人都买得起,为的是推广土陶制作文化,而不在于把土陶变成奢侈品。事实的确如此,在见到吐尔逊本人之前,笔者在他的展室买了两个小茶碗作为纪念,一共只用了十元人民币,在著名的旅游景点能以这样的低价买到用心之作的手工陶器实在令人惊讶。陶器的市场化带来大规模的量化生产,吐尔逊坚持手工陶器的低价售卖是他对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反思,用他的话说,工厂生产出来的都是一个模子打造出来的成品,所有的东西都是标准化的复制品,一模一样,没有生命,自己手工制作出来的每一个都有细微差别,每一个都不一样,像人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这些陶器是有生命的。

工厂的东西可以大批量生产,卖得便宜,但流水线上的陶器商品却是人与价值的分离。吐尔逊的陶器虽然只可小规模制作,但保留的是人与物的结合,手工陶器包含的是意义和文化,也可以给顾客能接受的价格①。从陶器的制作理念、价格的制定到对未来市场的考虑,吐尔逊所遵循的不是利润的最大化,而是土陶社会价值的实现,这种社会价值可能不再是使用价值,而是土陶所承载的文化精神。从这个角度而言,吐尔逊对土陶市场化的考虑更接近于“礼物”这一人类学概念。以莫斯(Mauss)为代表的人类学家认为,和商品交换相对,礼物和资本主义市场里的商品交换不同,不以利润为交换目的。[8 ]10-23莫斯用新西兰毛利人的hau的概念解释礼物关系,送礼方将自己的精神(hau)的一部分寄托在礼物身上,而hau因为是他人精神的一部分被认为是有危险的,因此收礼方必须回礼,将hau物归原主。Hau的概念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理解,就是对礼尚往来的规定,即来而不往非礼也,由礼物而规定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礼物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Gregory提出礼物交换与商品并不是完全对立,二者有相同之处,商品交换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礼物交换最大化的是交换双方的社会地位。[9 ]24-36可见,喀什维吾尔文化与新疆其他地区、国内其他城市以及国际上的文化交流,强调的是喀什维吾尔族土陶文化在诸多文化文明中的一席之地。正如Appadurai指出,随着物品的流动和在不同阶段的作用,礼物与商品之间的界限模糊,[10 ]3-65土陶进入市场成为商品也带来利润,具有礼物交换的特征。土陶介于礼物与商品之间的特质为解决当下社会问题提供可能性,工业化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社会价值缺失并不是必然的,吐尔逊对土陶在当下市场的理解说明文化、价值与意义有可能与市场化并行存在。喀什土陶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其介于礼物与商品之间的特征也许可以推而广之来理解国内外其他的非遗当下所处情境。由此,非遗的保护除了适当推动市场化之外,也要重视其作为礼物层面的价值和意义。

三、结 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过去遗留下来的文物,特别是在全球化和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面对随之而来的价值缺失和社会道德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现今社会有重要启示意义的文化和精神。本文通过吐尔逊的视角说明,土陶技艺所蕴含和传承的正是现代工业社会所缺失的精神和价值所在,因此具有现实的社会价值。吐尔逊对土陶技艺的理解和未来市场化的规划值得受到重视,这些理念传递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既文化、价值与市场和经济兼顾。因此,对于土陶的非遗保护和市场化,首先需要考察和理解非遗背后的历史、文化和价值,学习这些文化对当地和整个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和贡献。喀什土陶传承人的视角同时说明,非遗传承和保护应该充分重视传承者的想法和理念,认识到这些理念是对当下的全球化以及工业化进行的对话和反思,而不是把传承人的想法也归为“遗产”而断定不适合现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往往是目前工业化社会所缺少的人文关怀和价值,是对当下社会发展的促进。世界其他非遗保护的成功案例也证明同样的观点,比如在日本,很多传统手工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所保护的正是这些匠人的制作理念,即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而日本的匠人精神也因此在全社会受到尊重和推崇,这种匠人精神随之为日本现代工业和制造业所继承,造就了日本现代工业的成功。非遗的保护是精神的传承,如果把这种文化和精神拓展和应用到其他的社会领域就会促进文化兴邦。

参考文献:

[1] 陈平,编. 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皮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5)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 竺雅丽,王晓鸣,杨年山.中国保障性住房的街区式住区发展模式研究――以新疆喀什老城区改造为例[J].城市规划,2010(11).

[3] Cappelletti,Alessandra. Developing the Land and the People: Social Development Issues in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1999C2009)[J].East Asia,2015(32).

[4] Rudelson,Justin. Oasis Identity: Uyghur Nationalism along China’s Silk Road [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8.

[5] Thum,Rian. The Sacred Routes of Uyghur History [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6] Nanji,Azim. Zakat: faith and giving in Muslim context in The Wiley-Blackwell Companion to Religion and Social Justice [M].Blackwell Publishing 2012.

[7]Dautcher,Jay. Down a narrow road: Identity and Masculinity in a Uyghur community in Xinjiang China[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

[8] Mauss,Marcel.The Gift: The Form and Reason for Exchange in Archaic Societies[M]. Translated by W. D. Halls London: Routledge,1990(1925).

[9] Gregory,Chris. Gifts and Commodities [M].London: Academic Press,1982.

[10] Appadurai,Arjun,ed.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篇7

“泥人张”彩塑从第一代“泥人张”张明山先生至今,已经过了180多年。2014年,天津繁华地段的广告牌都铺天盖地地换上了第六代“泥人张”张宇的大幅宣传海报。画面中的张宇好像在凝视着城市里忙忙碌碌的人群说:“其实我们可以慢下来。”又好像在说:“我已经准备好了,你们呢?”

『非遗技艺,独具匠心

今天这个时代,人们追求速度、效率和捷径,用机器取代技艺。然而,即使在工业化大行其道的当下,依然有为数不多的具有匠心精神的“非遗”传承人保持着对品质的坚守。传承者之所以能够保持传统手艺,是因为拥有一颗匠人之心。

2014年7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访问韩国期间,在赠送朴槿惠总统的礼品中,有一件是来自苏州的刺绣工艺品――《木槿花开》。《木槿花开》以传统针法与现代针法相结合,既灵活又细腻,既洒脱又平整,画面虚实相间。为了表现木槿花的光泽与精致,制作者运用了12套色系116种颜色的丝线。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如今已经成为联结各国人民友谊的纽带。两千多年来,苏绣依旧保持纯手工刺绣,一针一线都渗透进人性化的品位。苏绣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

同样作为国礼而名扬海外的还有宜兴的紫砂壶,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拥有“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美誉。制作紫砂壶的设计构思要求新颖独特,但又不离传统。紫砂壶的造型千变万化,其造型采用全手工的拍打镶接技法制作,工艺复杂并极其考究,十分考验制作紫砂壶大师的手艺。曾经赠送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各国领导人及部长的每一把紫砂壶都要画出20多张不同的设计方案,而且制作也并不容易,单是烧制就烧坏了7把壶。

金漆木雕是一种广东潮州汉族民间的艺术。以刀为笔,以木为纸,作品经历千雕万镂方始成形。构思奇巧之上,刀锋险峻之处,髹漆贴金之后,又达金碧辉煌、瑰丽精美、至高无上而精彩纷呈之艺术境地。著名艺人张鉴轩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设计制作的两件大型金漆木雕《花鸟》和《鱼虾》是金漆木雕传统题材鱼虾蟹篓的代表作。

从苏州的刺绣到宜兴的紫砂壶,再到广东的金漆木雕,依旧散发出千年前传统技艺的光芒。“泥人张”世家有训诫:“不偏重技艺,重技者小匠。”对手工艺者而言,偏重技艺的传承者只是个小匠人,匠人更重要的是心性。他们将艺术融入生活之中,用艺术改变生活。

【微评】熟悉操作一台流水线的机器只需三天,但真正掌握一门手艺却需要三十年甚至一生的时间。传统工艺品虽小,但它们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体现。它们蕴藏着这个时代的独特气息,并传达了中国最古老也最鲜活的文化传统。对“非遗”传承人而言,最大的梦想就是将古老的民间艺术带向全世界。这是“非遗”传承人的梦,也是中国的梦。

『非遗人物,传承保护

时任国务院总理在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时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核心要素在“人”,人既是“非遗”的持有者,也是“非遗”的传承者和保护者。作为“非遗”的传承者,他们不仅需要肩负传承文化的使命,而且也要在传承之中实现创新。

抖空竹的“快乐老头”――李连元

李连元是“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抖空竹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自称“快乐的老头”。这个年近60岁的老人精通各项空竹表演的绝技,他曾把空竹绝技带到了悉尼街头,被当地人誉为“了不起的行为艺术”。2008年,李连元率领西城区广内空竹艺术团将空竹抖上了北京奥运会。不过对他而言,最大的爱好却是教授抖空竹技艺。

2002年,李连元放弃了高薪的外企工作,他选择了担任北京市西城区老墙根社区的文体委员。“当时社区想活跃居民的业余生活,在征求意见的时候,我提议发展空竹文化。”为了把抖空竹技艺发扬光大,2003年,李连元同老墙根第三小学达成协议,他在课外活动时间教孩子们抖空竹。起初,兴趣小组只有8个人,现在几乎全校的学生都参与了抖空竹的学习活动。

李连元把记忆法运用到教授抖空竹技法中,他编了抖空竹6字诀。在学校教孩子们抖空竹时,他通过6字诀,教孩子们快速记住抖空竹的技术动作。李连元不仅教孩子们抖空竹,而且还把自己积累的学习记忆法传授给孩子们。李连元从中挑出几十个抖空竹抖得好的孩子组成了儿童空竹队。现在儿童空竹队一直坚持练习,每逢节庆日,他们都会进行抖空竹技艺表演。

“所以,如今我常对徒弟们和空竹爱好者说,传出去是最好的保护!无论是空竹技艺还是其他有用的知识和本领。”

{素材速写}坚守“小我”,还是关照“大我”?选择安逸,还是守护激情?“小我”是只为自己考虑的“我”,或者说以自己为中心,希望别人都围着自己转的“我”。“大我”是为了集体而甘愿牺牲个人利益的“我”,“我”不只代表着一个组织、一个团体,甚至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在人们还徘徊于“大我”与“小我”之间的时候,李连元先生却用“为传绝活弃高薪”的实际行动“舍弃小我,实现大我”。一个人的传承不是传承,只能称得上继承,正如李连元所说“传出去是最好的保护”。李连元传承的不只是一项民间艺术技艺,还有中国人“舍弃小我,实现大我”的精神。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始于2003年,迄今已经走过了十多年。这项工作不但系统地摸清了中国活态类遗产的家底,同时,也使国人对自身遗产的保护从“物质”层面上升到了“非物质”层面,从“静态保护”层面上升到了“活态保护”层面,从“器物保护”层面上升到了对器物制作者――“人的保护”层面,从而实现对我国文明的“活态保护”与可持续传承。

用时间跑赢“时间”――王淼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说与做。我们的责任是,缩短愿景与使命、理想与现实、思考与行动、说与做的距离。”这是王淼的著作《风生水起》中的一句话,也是他敬业奉献的真实写照。王淼是浙江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处处长,十余年从事“非遗”工作,写下135万字工作笔记。在他的带领下,浙江“非遗”事业从无到有,再到“浙江模式”“浙江经验”领跑全国。

数不清多少次了,王淼微驼着背,以他特有的步调慢慢走出办公楼,值班保安不用看手表就知道,肯定又过了零点。有时,他会在基层走访“非遗”的保护现状,或者正在破解濒危项目的疑难杂症,或者为“非遗”传承人雪中送炭;有时,他会出现在某个偏僻山村戏班子的露天演出中,当一名安静的观众,留下一个清瘦的背影。

2015年3月31日,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3月入选名单,王淼入选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而王淼,是躺在病床上接获这一消息的。2014年10月29日下午,因连续数日超负荷工作,这位人们眼中“与时间赛跑的超人”昏倒在会议室门口,被送往医院重症监护室。

中国文明网是这样点评王淼的:“非遗”保护的能量在于代代相传,王淼一刻不敢懈怠,他跑赢了“时间”,为“非遗”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素材速写}选一行,爱一行,敬一行。人生最大的挑战不是改变命运的选择和突如其来的灾难,而是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淡而又极其平凡的日子。如果能在旷日持久的平凡中感受到伟大,在重复单调的过程中享受到丰富的生命,那么他的人生是充实而有价值的。作为一名“非遗”保护者,王淼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全部的热情投入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写下135万字的“非遗”笔记,跟时间“赛跑”。别人工作是为了生活,他是生活为了工作。

『非遗声音,振聋发聩

“非遗”凝结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品格和美德。传承“非遗”,就是要把民族精神文化中最精华的内容发扬光大。重视“非遗”,最终要落到“人”上,人是“非遗”传承的主体,更是“非遗”发生作用的客体。通过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情感、尊重人的传统习惯,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非遗”保护的最终目的。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福州

“非遗”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文化多样性的鲜活样本,更是当代生活的底蕴和滋养,是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的创意资源宝库。“非遗”的保护传承,不仅是面向传统的挖掘、整理和学习,更是面向未来的文化建构。我们要充分利用丰富深厚的“非遗”资源,将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化,融入生活,服务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负起文化建设和价值引领的重任。

――《中国文化报》

我们不能把“非遗”当成摇钱树,只想借“非遗”发财无异于杀鸡取卵、涸泽而渔。有人只把“非遗”简单当成历史遗迹、名胜古迹,认为将其围起来卖门票即可,这无疑是一种简单、势利、鼠目寸光的想法。诚然,“非遗”作为旅游项目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但仅把“非遗”当成致富的“金饭碗”则大错特错。“非遗”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有形的文化古迹,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

――中国文明网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篇8

关键词:非遗;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2/03C-0007-04

现代学徒制是当今职业教育中理论的热点话题。学界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将传统学徒制度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突出学校与企业双主体的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1]现代学徒制为校企合作注入了新的内涵,开辟了新的人才培养通道。《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W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明确指出:“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之一。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苏帮菜研习中心是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示范基地,这在职业院校中实属难得。在我国,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大多还停留在校本培训和引进师资上。如何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来培养师资是当前职教师资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我们依托非遗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平台,开展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拓展了师资队伍培养路径。

一、在传承中提升教师素养与能力

从规范的职业学校教育制度取代正式学徒制教育后,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迅速发展,但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职业教育游离于能力培养之外的弊端,从而与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初衷发生了偏离,而现代学徒制为克服这种弊端提供了理想教育模式。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院校是传授技艺的场所,教师承担授业解惑的职责。传承是职业教育的特质,也是非遗与现代学徒制共有的典型特征。

(一)传承首先是文化的传承

专家学者对学徒制研究的视点较多集中在技能学习上,认为:“学徒制在本质上是一种技能形成制度”[2],现代学徒制具有“满足企业技能传承需要的经济属性”[3]的特征。如果我们把职业教育仅仅停留在为技能而技能的狭隘层面,显然低估了技能传承的价值,削弱了职业教育的功能,也会使学校、企业、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产生误解。德国制造长盛不衰的背后是他们的民族自信,这也是值得我们首要学习的地方。传承首先是文化的传承,考察现代学徒制的产生和发展,会发现现代学徒制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

我们依托非遗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平台,积极开展苏帮菜传承保护工作,通过非遗大师传帮带,培养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与苏帮菜传人,以弘扬优秀传统饮食文化,继承尊师爱徒优良文化传统,培养新一代厨师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德高为师,大师们的言传身教,为师生树立了榜样,精湛传统技艺背后体现的是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对传统文化的崇敬唤起新一代厨师对职业的热爱和技艺的追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笔者认为: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增强民族文化自觉自信应是当下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承中的工匠精神培养

当前,企业中的学徒制较多流于形式。职业院校实习生、毕业生到饭店实习、工作,平时称呼“师傅”更像是一种尊称,很少有传统意义上的师徒关系。[4]厨师改行比比皆是,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影响技艺传承与发展。时代呼唤工匠精神,被广为推崇的“寿司之神”是工匠精神的典范。专业技术现代化与职业分工细化的发展要求职业角色发生转换,即由匠人、匠师向现代技术工人和技术专家职业角色转换。在这转换过程中,传承工匠精神显得尤为重要,非遗传承平台为培养工匠精神提供了条件。

对中餐烹调的历史稍作考察,就会发现,烹调技艺主要是靠父子传承或师徒传承。《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二集《心传》讲述的就是这样的技艺传承故事。所谓“心传”,是精神熏陶和匠心传递。在我们聘请的诸位非遗大师兼职教师中,苏帮菜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得月楼主厨吕杰民是学校优秀毕业生,他曾在《心传》中向全国观众展示了苏帮面点的色香味。他为师生悉心传授苏帮名点制作技艺,精致的造型,四溢的香味,让师生不仅感受到了传统苏帮名点雅致的饮食文化魅力,还得到大师技不厌精的匠心熏陶。名菜名点不仅代表精湛的制作技艺,更是一种精神境界,体现的是技艺精英追求“敬业”“精业”“乐业”的精神,这正是当下国家倡导的工匠精神。

(三)传承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技艺的复杂性和创新性是当代手工艺学徒制的两个特点。[5]纵观我国名菜名点的历史,其形成和发展都是植根于传承基础之上,是传承与创新结出的硕果。在长期实践经验中创造或发明的技术手段、技术方法以及技能技巧等是以经验为前提的,而传承是获得这些宝贵经验的理想途径,现代学徒制弥补了单一学校教育的不足,也是对传统学徒制的创新发展。欧洲工业革命大力推行的现代学徒制教育大大推动了技术科学化和科学技术化的历史进程。职业院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需要构建丰富多样的实践经验“资料库”,以能够面对复杂而多变的职业教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质教学资源。我们以非遗为载体,站在历史记忆的传承和现代出发的创新交汇点上,不照搬传统,而是在传承传统经典中开拓创新。近年来,我们加强校企合作,赛教结合,专业教师在非遗大师指导下,汲取大师宝贵经验,尊传统重创新,研发大赛作品,在历届烹饪大赛中屡获大奖。我们在此基础上将其成果转化,开发了《中式冷菜》等教材,反哺专业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的创新作品得到专家一致好评。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跨界”探索

对现代学徒制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开始关注职业教育的“跨界性”,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独特性,决定了其人才培养,必须实施“跨界”教育。[6]这里所指的“跨界”是跨越两个职业领域。“双师型”是从理论性与实践性维度出发,突出的是专业教师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的双重能力。专业教师关注教师职称和职业资格的“双证”取得,从而能够成为“双师型”教师。国务院逐步取消了一批职业资格证书,比如,餐厅服务员和客房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餐饮服务管理专业教师开始为“双师型”发愁。诚然,如果没有胜任企业工作的能力,这样的专业教师很难胜任现代职业教育。笔者认为,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应该培养成为“教育者”和“职业者”能力兼具的“双职型”教师。

(一)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

发达国家明确规定职业院校教师要拥有企业工作经历与实践经验,重视新教师职业岗位能力培训和继续教育。美国学者认为,教师的行业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是相互联系的,教师的实践经验越丰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越突出。[7]因此,他们重视教师的行业实践经验与职业能力提升。现代学徒制利于学生工作过程知识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大多是隐性知识,难以通过书本获得,需要在现场教学和工作场景中通过教师或师傅的现场指导获得,教师的职业工作经验显得至关重要。当前依托普通高等院校培养职业教育教师,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职业教育教师“职业性”特征的缺失。[8]虽然,教育部门对专业新教师规定了两年企业工作锻炼的要求,但目前,对新教师在企业工作的要求还不够高,甚至有些教师培训后还是一名职业新手,与技术能手比,水平相差甚远,不利于现代学徒制教学。

学校制定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考核机制,安排他们到合作单位锻炼,每年至少完成30天的锻炼时间,烹饪专业教师在非遗大师带领下持续提升企业工作能力。学校鼓励专业带头人到餐饮老字号企业担任技术顾问,安排骨干教师到海外研修,积累实践经验,更新专业知识。引非遗专家入校,实行青年教师与老教师、企业专家分别结对的“双导师制”,探索现代学徒制青年教师成长新路径。青年教师在双导师指导下,教学和技能成长两不误。专业技能的学习起点高,有助于培养青年教师名师、名厨意识。青年教师在大师指导下,技艺得到迅速提高,他们不仅在各级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还得到大师真传,加深了对技艺内涵的理解,缩短了成长时间。青年教师通过拜大师学艺,还结识了许多业界精英,拓宽了他们在行业、企业的活动空间,获得更多实践经验,培养了自己成为“名厨”的角色意识,提高了专业教学能力。他们的成长路径为现代学徒制青年教师培养提供了范例。

(二)兼职教师的教育能力培养

兼职教师是职业院校一支不可或缺的师资队伍。目前,主管教育的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对兼职专业教师聘任规定了一些要求,但基本停留在对他们的“动手能力”上,管理也比较宽松。职业院校兼职专业教师普遍学历偏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老厨师到职校授课还需要配一名老师现场讲解,现在这种情形已经极少。传统学徒制是单一技能传授,现代学徒制是既传授技能又传授知识,要求师傅在教学和带徒中还应像教师一样有教学管理能力以及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讲解能力。发达国家对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有严格的规定。如,澳大利亚形成了企业实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三者兼备范式”。[9]笔者认为,对职业院校兼职专业教师聘任还需要有学历要求,且需对兼职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增强他们的教师性,适应现代学徒制教学要求。按照教育部关于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要求,探索建立教师流动编制或设立兼职教师岗位。

苏州市教育局建立职业院校企业专家聘用制度,为外聘企业专家定期发放津贴,支持他们参与院校教科研。我们完善兼职教师考核机制,在“用”中培养,使兼职教师由“职业性”向“教师性”转变。一是聘请非遗大师担任兼职教师,与专业教师结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完善授课教案。二是优秀毕业生大厨带徒,打造校外优质实习教师队伍。优秀毕业生与实习生有相同的职校学习经历,他们了解学生学习技能的一般规律,能为学徒树立“模范榜样”,做好技艺传承工作。我们建立以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实习教学计划,发]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双导师教学作用,专业老师突出专业技能教学,师傅培养学生岗位工作能力,从而使师傅成为企业“教师”,形成类似于教师与学生的新型师徒关系。

(三)教师团队建设的跨界合作

教师团队或教师共同体建设是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名师工作室作为新出现的教师专业发展团体,是教育现代化的产物,是促进教师发展、培养优秀教师的重要组织形式。职教名师工作室功能定位是名师工作室建设的重要内容,名师工作室功能主要体现在:名师出高徒、教研出成果、团队树品牌等方面。[10]如何培育职教名师工作室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探索的课题。我们认为,名师工作室培育在策略上应拓展工作室的职能边界,可以跨界合作为模式,产品研发为载体,提高工作室职能,发挥名师工作室效应,致力于传承、创新与传人培养,成为名师培养的摇篮。

校企合作本质上就是跨界合作,关键是寻求校企双方共同“关切点”。我们依托非遗保护示范基地建设,把传人培养与非遗保护校企双方共同“关切点”结合在一起,也契合了现代学徒制教育。烹饪专业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和“调鼎烹饪名师工作室”与苏州市烹饪协会、苏州名厨联盟等合作,双方以非遗保护为载体,团队老中青三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开展苏帮菜研究与产品开发,完成了《苏州酱汁肉工业化生产工艺的标准化研究》《苏帮菜营养分析菜谱》《苏州四季宴》等苏帮菜制作技艺非遗保护研究课题,为苏州餐饮老字号、餐饮名店开发新品,极大增强了专业的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在研发平台上,专业教师得到迅速成长,他们不仅在业务上有了新发展,还提升了在业内的知名度,成为技艺精湛的苏帮菜名师。工作室创新督导方式,聘请大师开展第三方督导,大师以身说法,剖析技能传授方法,讲解技能传授经验,让专业教师非常真实地了解厨艺学习的方法和过程,由重督向重导转变,对专业教师成长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名师工作室还策划成立“苏帮名厨沙龙”,汇聚苏州烹饪名厨,开展每周一次的“名厨课堂”,打造强大的兼职教师团队,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

传承是现代学徒制的典型特征,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跨界”能力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对专业教师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学徒制突出了教师“跨界”能力要求。我们依托非遗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平台,融合校企文化探索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了师资培养质量,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实施方式与实施路径,丰富了现代学徒制的研究内涵。

参考文献:

[1]刘媛媛,匡英.中国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反思[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3(10).

[2][3]汤霓,王亚南,石伟平.我国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或然症结与路径选择[J].教育科学,2015(5).

[4]胡建国.基于师徒关系视角的现代学徒制思考――以厨师学徒制为例[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6(3).

[5]李亚平,谢良才等.当代手工艺的学徒制传承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

[6]王忠昌.现代职业教育教师文化的本真意蕴[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7]张桂春.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制及经验[J].教育科学,2013(10).

[8]邹立君.论普通高等院校培养职业教育教师“职业性”的缺失[J].当代教育论坛,2011(1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