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8篇

时间:2023-10-12 10:26:26

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篇1

[关键词] 国有经济 调整改组 控制力

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些新要求,既与十六大确定的到2020年奋斗目标相衔接,保持了目标的连续性,又根据新的情况和条件充实了奋斗目标,增强了目标的针对性,进一步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形成了一个更高、更综合的现代化概念。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精神,贯彻落实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各个方面,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路,为我们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描绘了新蓝图,开启了新征程。向这样的目标进发,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必须强化国有经济质量控制力。所谓经济基质量控制力是指高质量的经济以其先进的企业素质和技术,极佳的经济效益、极强的竞争力、抗风险力和资本的集中力、积聚力、扩张渗透力所形成的支配和主导其它经济发展的作用。它的控制力,横向表现为对周围经济的控制力,纵向表现为对周围经济的控制的先导力。

一、国有经济的本质是其控制力产生的根据

国有经济是建立在现代化生产力之上,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劳动者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形式。国有经济的这种本质特征是其产生经济控制力的客观根据。优越的国有经济质量控制力之所以产生,是由其社会属性决定的。第一,优越的国有经济制度促进了现代化生产力的发展,使其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引导和带动作用。第二,国有经济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保障。第三,国有经济是科技进步的坚强后盾。国家运用国有经济的经济实力使投资风险巨大,其他经济无力也不敢承担的尖端科研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推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第四,国有经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起着支撑作用。在目前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条件下,国有经济虽只是占其中一个份额,但随着国民经济的部分质变,最终将促进国民经济发生“国有量化”的整体质变。国有经济的本质决定了它应该是高质量的经济,与此相适应的应该具有强大的经济质量控制力。

二、“调整”、“改组”是发挥和增强国有经济质量控制力的战略举措

国有经济质量控制力发挥的程度与国有经济的社会属性密切相关,目前满足国有经济质量控制力的条件还存在不足,影响了控制力的发挥。主要是“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重复建设严重、企业大而全、小而全,没有形成企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体系和规范经济,缺乏市场竞争力”。为此,我国实施一系列举措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国有企业改组,以满足国有经济高质量的要求,从而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这些“调整”、“改组”的重点是:在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上,退单一的国家独资形式,进为国有经济控制多种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国有经济的质量;在国有经济的分布上,退国有经济在所在经济领域全面撒网、分布过宽,进为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优化分布及质量的提高;在国有企业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上,退单纯追求国有企业数量扩张,忽视质量的提高,进为保持必要的数量,重视质量的提高;在国有经济的质量上,退“大而全”、“小而全”低效率、低效益和重复建设,进为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走规模经济和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率的质量经济之路;在技术进步上,退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落后,发展乏力,进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占据重要地位,掌握核心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发挥技术先导作用,走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之路。针对目前国有经济存在的质量问题,实行“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调整”、“改组”,要求在“进”、“退”工作的过程中要有所作为,在“退”的领域应该有所不为。经过“调整”、“改组”,要使国有企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规模型、产量型和效益型转变,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增强其经济控制力。

三、国有经济质量控制力的表现

“调整”、“改组”战略举措的实施,使国有经济产生经济质量控制力的必然性变为现实性。经济质量主要由企业素质、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竞争力、抗风险能力组成并相互作用产生的经济效益状态。高质量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一是,企业素质的先进性。二是,技术的先导性。三是,经济运行的高效性。四是,优势的竞争性。五是,极强的抗风险能力。国有经济质量提高后所形成的控制力主要表现是:第一,国有企业素质的先进性是控制力形成的基础和源泉。国有企业先进的企业制度,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较高的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较强的技术开发创新能力,模范地遵纪守法经营,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指导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国有经济质量提高,控制力增强的微观基础。第二,技术的先导性是国有经济质量控制力产生的核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科技的支撑和带动。由于国有经济在新兴产业的高技术产业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掌握了核心技术,占据了技术制高点。第三,国有经济的高效益是经济质量控制力产生的支柱。高效益是经济质量高的重要标志,有了高效益,首先使国有企业资本积累率和员工收入提高有了经济来源,从而调动了员工和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国有经济实力和控制力进一步增强。其次,高效益使国有资本的集中力、积聚力、扩张力、渗透力、经济辐射力增强,使之在国民经济中有效发挥主导作用。再次,高效益使国家利税收入增加有了保证。第四、国有经济抗风险能力是控制力形成的关键。抗风险能力是建立在国有企业先进素质、技术水平、优质的竞争力和经济高效益的基础之上的。国有企业素质的先进性是抗风险能力形成的基础和源泉,国有经济技术的先导性是抗风险能力产生的核心,高效益是抗风险能力得以实现的实力基础和坚强后盾,国有经济极强的竞争力是抗风险能力的表现。总之,只要国有经济实现了高质量,就能产生质量控制力,从而有效主导国民经济的发展。

企业素质、技术、经济效益、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共同构成企业的经济质量体系。其中,企业素质是基础,技术是核心,效益是支柱,竞争是表现,抗风险能力是关键,五者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从区别看,主要表现为:五者各自表现的形式不同,作用的领域和对象不同,特定的内涵不同;从联系看五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经济质量,共同发挥控制力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用系统论的思想学习“决定”精神,从构成经济质量的五要素上努力工作,使其优化升级,促进国有经济质量提高,以增强其经济质量。

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篇2

【关键词】经济发展质量 问题 对策研究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经济发展总量问题,其不断通过各项政策刺激地方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总量不断实现高速增长,但是新时期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和经济社会及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质量问题逐渐成为当前我国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根深蒂固、实体经济发展乏力、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规和市场竞争机制等,这都使得我国经济发展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必须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充分提升新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质量,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长期发展。

二、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总量轻质量思想根深蒂固

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而言,经济发展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发展方式。长期以来,我国都在重视经济发展总量,不断通过各项政策干预,最大程度上刺激经济的增长,而忽视了经济的发展质量,使得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社会价值观缺失等问题显得日益严重。虽然新时期我国政府不断强调经济发展质量,但是各级政府为了完成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更加重视经济发展总量。这种思想在未来还将长期存在,其对新时期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彻底化的修正。

(二)各级政府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不足

实体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性保障。在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我国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缓慢,相关企业的利润较低,发展成本不断高企,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显得十分严重。这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不足造成的。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其实体经济的发展造就了其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因此这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三)相关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政策法规作为引导和规范,而经济发展质量对相关政策的依赖性更强。当前,尤其是十以来,我国政府不断重视经济发展质量问题,但是目前仍然出台一系列完善的政策法规对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严格的规定,使得我国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方向,依旧沿用着传统的发展模式,在不断激化的国际市场中,我国经济增速整体在下降,如果再不以相关政策引导各地区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将会使得我国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受到很大的不利影响。

(四)缺乏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其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目前我国的市场竞争机制还是畸形的、不完善的,因此对我国总体的经济发展质量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垄断性的企业占据市场主要地位,其具有政策等方面的垄断优势,而中小企业和民间资本难以全方位的参与到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中,使得我国经济的发展质量难以得到全面提升,这是十以来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新时期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三、新时期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

经济发展思想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十分显著,就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来看,过于重视经济发展总量带来的问题不断增加,给我国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一方面可以根据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实际和未来的经济发展目标,本着经济发展质量第一的原则改变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使其能够充分服务于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思想,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对其进行改进,通过先进的经济发展思想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

(二)提升各级政府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其经济发展的质量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扶持,所以对新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而言,实体经济的发展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因此,各级地方政府一方面要通过出台地区经济发展政策,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扶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使其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发展能力,实现各方面的创新,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应该通过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制度对各级政府的关于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相关行为进行监督,使其能够从意识和行动方面充分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三)完善经济质量相关政策法规

当前,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受到传统经济发展思想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需要较长的周期。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当前的经济质量相关政策法规,一方面中央政府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完善统一化的指导性政策,在保证经济保持既定速度发展的同时,提升经济的发展质量,同时要通过完善的法规政策严格监督地方政府的相关行为,充分提升各级政府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也要不断完善相关的地方经济发展政策法规,对经济发展质量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引导,使其充分迎合十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政策。

(四)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市场竞争机制

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一方面要在政策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使其能够充分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使其能够拥有与大企业同等的市场地位,进一步增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活力,提升经济发展的活力。另一方面要使得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竞争机制引导民间资本充分参与到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中,活跃我国的资本市场,使其充分发挥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功能,拓宽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路径,进而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在国际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四、总结

从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经济总量的提升并不能提升经济的发展质量,因此必须要从彻底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提升各级政府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完善经济质量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市场竞争机制等方面出发,在保证经济发展总量不断提升的同时,最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经济的发展质量,以此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人口问题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2

前言:现阶段,我国经济水平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而区域经济发展对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人口问题的制约,因此,只有控制区域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以及实现人口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在辽宁人口问题的研究方面,对于辽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人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还不够全面,为此,本文旨在针对辽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人口问题和解决问题思路、方案加以研究和论述。

一、辽宁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关系

(一)人口数量变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目前,我国辽宁省的人口数量变化较大,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呈现正增长的趋势。现阶段,辽宁省已经通过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数量有了较好的控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其一,优化了地区的人口类型;其二,减缓了区域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压力;其三,提高了区域人口的整体素质;其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辽宁省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既加快了辽宁省城市化的进程,又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目前,辽宁省人口数量虽然得到了较大的控制,但是仍然呈现出缓慢的增长趋势,其人口数量的增加,致使辽宁省人均经济较低。因此,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对区域经济有较大的影响,只有保持人口数量与区域经济相适应,才能促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1]。

(二)劳动力质量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辽宁省经济发展中,劳动力质量对辽宁省经济有重大影响,一方面,高效的、复杂的劳动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低效的、简单的劳动创造的价值相对较小,因而减缓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目前,我国辽宁省的劳动力水平普遍较低,而劳动力质量也有所下降。由此可见,对于人口数量较多的辽宁省而言,其劳动力质量较低,则不利于辽宁省的经济发展,甚至对辽宁省经济发展有着阻碍作用。劳动力质量对辽宁省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劳动力的身体素质直接影响辽宁省的物质资料生产,辽宁省劳动力质量较低降低了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辽宁省经济的发展。其次,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技术素质影响辽宁省的科技发展水平。目前,辽宁省不具备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阻碍了信息技术在区域内的传播,从而降低了辽宁省的经济效益。最后,劳动者的思想素质影响辽宁省的经济发展。劳动力的思想意识影响着劳动力的行为,而劳动力的行为又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发展,所以,劳动者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可以促进辽宁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人口文化、科技素质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辽宁省的人口教育程度分布不均,从整体角度而言,人口素质较低,所以对辽宁省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首先,辽宁省人口的文化素质较低,导致人口流动较大。有许多年轻人未曾接受过高等教育,而较低的文化水平使这些年轻人思想狭隘,不能对促进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有更大的作用。其次,辽宁省人口的科技素质较低,从而影响和制约辽宁省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人口的科技素质较低会阻碍辽宁省经济的发展。最后,劳动力转移对辽宁省经济影响也较大。区域劳动力人口转移多以青壮年为主,进而使区域人口结构以老幼妇孺为主,但是这部分人口的文化程度和实践能力都相对较低,所以导致区域人口的文化、科技素质提升难度较大[2]。

(四)人口结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区域经济有一定的影响,而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是由于人们的观念等众多因素导致的。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区域的人口结构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人口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其次,性别比例偏高并且呈现上升趋势;再次,多数区域的人口结构为成年型,而且结构较为优化,随着区域的不断发展,成年型人口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必然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最后,我国多数区域的人口素质有所提高,地区人口的文化教育程度也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辽宁经济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一)人口质量的问题

目前,我国部分区域的人口素质较低,进而影响地区的人口质量,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更好发展。辽宁省就是其一,人口质量较低问题是影响辽宁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辽宁省的经济发展。然而,要想提高辽宁省的人口质量,既需要提高辽宁省人口受教育程度,又需要提高人口的科技水平,从而才能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辽宁省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但人口素质较低仍然是阻碍辽宁省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辽宁省有关部门要注重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我国辽宁省重在发展重工业,这就需要高素质人才为重工业发展提供广泛的技术支持,可是在辽宁省较多的重工业企业中,缺乏高素质人才,致使重工业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在辽宁省一些地区中,有许多高素质人才去往有更大发展的城市和地区,造成了辽宁省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辽宁省存在的人口质量问题,既不利于辽宁省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水平[3]。

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篇4

[关键词]质量提升;质量强国;经济发展;中高端水平

[DOI]10.13939/ki.zgsc.2016.31.276

1前言

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质量摆到了非常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要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质量和效益上来,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总理也明确指出,提升质量是中国发展之基、兴国之道、强国之策,关系民生福祉,关乎国家形象,同时也强调,要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质量极为关键。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坚持走质量强国、“效益兴邦”之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指明了方向,也是新时期质量工作明确具体的行动纲领。

2掌握质量发展内外环境的变化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围绕质量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质量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复杂变化,加快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日益突出。

全球经济新形势对我国质量发展提出新挑战。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重新重视实体经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先后推行了“再工业化”“制造业再回归”等政策,重振制造业。印度、巴西、越南等发展中国家以更低的人力成本、更便宜的资源要素和更宽松的环境管制,加快吸引境外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较大冲击,市场竞争正从过去主要依靠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我国虽已成为世界工厂,总体上仍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对我国产业发展形成双重挤压;同时,由于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依然沉重,世界主要经济体总需求仍然疲软,发达国家致力于制定新的国际贸易规则,纷纷以健康、安全和环保为由,利用技术性贸易措施打“质量战”、限制进口,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际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远超其他非关税措施,呈现出数量增多、要求苛刻、形式隐蔽的特点。据统计,2013年共有73个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提交了2138件技术贸易措施通报,许多国家还变相建立贸易技术壁垒,如认证检测壁垒以及各种“绿色壁垒”“动物福利壁垒”“劳动壁垒”等。我国出口商品因质量问题长期处于欧美等发达国家通报召回的首位,技术贸易壁垒已成为影响我国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倒逼我们必须从“数量、价格优势”向“质量、效益优势”转换,加快推动质量提升,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推动出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辽宁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为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当前,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优势正在减弱,新的动力、新的优势有待培育,辽宁经济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提质增效升级的新阶段。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不懈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能源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弱、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相当突出,这些问题的集中体现就是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一些地区质量竞争力不高,甚至落入“低质量陷阱”,增长乏力;我国虽有20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位,但缺少核心技术和质量优势,发展国家占据了“微笑曲线”两端,我国处于利润最薄的加工组装环节,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这些都需要我们下决心在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中,把质量问题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这为我国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

辽宁质量发展存在巨大潜力。质量发展不是短跑,而是没有终点的长跑。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质量工作,我国主要产业的整体素质和企业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体制、工作机制、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初步形成。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许多工业消费品、机电设备和原材料产品的质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高铁、核电等领域质量水平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是我国质量发展的基础依然薄弱,质量竞争力不强,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一些生产经营者质量诚信意识比较淡薄,制假售假屡禁不止,市场提高质量的决定性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会的质量治理和自律能力还不强。我国虽有20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位,但缺少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95%的高档数控机床、85%的集成电路都依赖进口,我国产业多处于国际分工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我国质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完全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不能完全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更不能完全适应人民群众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热切期盼,质量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新形势下,这些差距也正是质量发展的潜力,改革创新是潜力最好的“挖掘机”,我们要通过改革创新解决质量发展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把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转化为现实成就,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3认识质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

质量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明确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只有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才能使我国经济行稳致远、持续健康的发展,为实现以上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提升质量正在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我国经济正处于深层矛盾凸显和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已经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要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质量极为关键。从我国来看,质量不合格产品造成的直接损失达数千亿元,间接损失更大,国际上畅销的“中国制造”,大量的还是中低端产品。不提升质量,经济发展不仅难以升级,也难以为继;不着力提升质量,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不仅难以扩大,还会错失良机;不着力提升质量,不仅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且会引起消费者的怨言。面对市场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等压力,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好提升质量这把金钥匙,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使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打造辽宁经济升级版。

提升质量正在成为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质量无处不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以及政府的管理质量,直接关系着百姓的生活质量,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现阶段我们在一些产品和服务质量上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特别是不少产品还存在着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这就迫切需要通过提升质量来促进产品和产业的升级,保证住质量安全底线,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生活得更有质量。

参考文献:

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篇5

关键词:经济增长;速度;质量;效益

一、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的不一致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高速度、低质量、低效益的发展态势,使得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不一致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一直沿用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本投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素。2011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我国GDP增长了20倍,人均GDP增长了16倍。在这种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下,导致我国经济结构全面失衡,高速度与低质量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其一,投资与消费结构失衡。我国经济一直面临着消费率过低的问题,80年代我国消费率超过62%,而近些年来下降到不足50%,与此同时,投资率却从38.2%上升到48.3%,导致投资收益率下降,难以实现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二,经济高速增长忽视了经济结构的均衡性,出现了个别部门投资过热的情况,经济增长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其三,在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下,我国严重缺乏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使得经济增长没有持续动力支撑,质量水平无法得到实质上的提升。

(二)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的不一致性

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效益下降的情况,没有发挥出经济增长速度在经济增长效益中作用,主要表现为:首先,经济效益逐年下降。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低,使得我国经济的投入产出比呈现出下降趋势。其次,经济增长的社会效益不高。我国收入分配体制不完善,收入差距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农村居民的3倍以上,造成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长成果分享水平偏低,无法提升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再次,经济增长的生态效益不明显。在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下,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特征,只看重经济增长数量的快速提升,而没有关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造成能源、资源过度使用,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使得我国面临着改善生态效益的重大难题。

二、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不一致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结构失衡

我国经济结构失衡严重,轻重工业比重不合理,资源密集性的重化工业发展较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较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比例不合理,第二产业比例在45%以上,而第三产业比重始终未能超过50%,导致经济增长质量难以提高。此外,我国还存在生产要素在主要部门分配过度的情况,加剧了消费结构、生产要素与产业发展的矛盾,降低了要素配置效率,进而制约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性。

(二)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忽视了环境因素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我国以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导致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面临短缺和紧张,使得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陷入困境。同时,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总量的不断增加,造成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经济平稳发展。

(三)利益驱动

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这就促使大部分企业采取粗放式生产方式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在生产过程中滥用资源,未能立足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角度调整经营策略。同时,各级政府作为利益主体,过于追求地方利益最大化,将注意力放在投资规模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滥用。

三、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统一发展的建议

(一)转变经济增长体制

首先,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可将质量和效益指标纳入到以数量增长和产值为核心的官员考核体系当中,借此来形成质量和效益激励。同时,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消除扭曲的体制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真正意义上地实现数量、质量和效益三者的统一。其次,在投资融资体制改革中,要重点解决投融资的行业部门化和地方行政化体制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投融资市场化机制,使所有的经济主体都能按照市场的实际需求和效益原则进行投资、融资。最后,要彻底打破垄断机制,改变市场行为,发挥出公平竞争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而解决产业趋同引起的产能过剩问题。

(二)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政府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以妥善应对影响国民经济运行的各种因素变化。在经济运行低迷,消费和投资需求疲软时,政府要将刺激消费需求、加快发展作为主要的宏观调控内容;在消费和投资需求旺盛时,政府要将控制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作为主要的宏观调控内容。为了避免国民经济增长产生大幅度波动,政府要调整产业比例关系,优化产业结构,深入实施节能减排措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

(三)增强创新驱动力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产业升级中的积极作用,逐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装备水平,并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调整,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应进一步增强新产品的研发能力,借此来提升其技术含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此外,应加快对设计、生产、企业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改造,推动企业管理创新。

(四)重视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在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发展战略性产业的过程中,均必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节约予以足够的重视。为此,创新发展应当与绿色、低碳、环保相结合,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同时,应当将资源节约和环保这两项内容贯穿于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环节当中,借此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论:

总而言之,我国要妥善解决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不一致的问题,实现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最优目标。各级政府必须转变经济增长观念,加快经济增长体制改革,增强宏观调控力度和创新驱动力,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从而逐步改善经济增长高速度、低质量、低效益的现状,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望.财政支出结构、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J].产业经济研究.2011(2).

[2]任保平.李娟伟.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的统一[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3]谭崇台.影响宏观经济发展质量的要素――基于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历史考察[J].宏观质量研究.2014(1).

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篇6

关键词 高速增长 背景与原因 质量与效益

在经历了多年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增长的势头似乎要慢下来了。对于已经习惯了高速增长数据的中国人来说,对经济发展速度的放慢似乎有些不习惯。人们总想去探究为什么经济发展会慢下来,放慢会对国家和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仔细分析会发现,速度的适当放慢并不一定就是坏事,关键要看速度放慢的原因,以及速度放慢的同时质量和效益提升的情况。

过去30年高速发展的背景及其问题

要说清楚为什么目前经济增速会慢下来,首先要说清过去30年高速发展的内在原因。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在特殊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个特殊的背景包括以下要素: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自由贸易,相对充足廉价的简单劳动力供应,公民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的增强,以及权利意识、公平意识、平等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相对淡漠等。因此,在对外开放的政策下,大批外资涌入中国,他们利用中国便宜且勤劳的劳动力生产了大量价廉物美的产品,向全世界销售。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几乎全世界的市场都向中国产品开放,巨大的全球市场,巨大的国际投资,加上巨大的中国劳动力资源,造就了中国GDP的高速增长。

过去30年的高速经济发展确实给我国社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的人均收入水平和实际生活水平都大大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大大增强。但是,这种增长方式弊端和缺陷不少。首先,过去多年GDP增长率数值很高,但劳动者实际收益不高。我国生产的产品很多,但收益被国际资本和国外消费者拿走了大头,本国政府的税收获得了小头,为GDP做出巨大贡献的本国劳动者仅获得微薄的工资。

其次,我国GDP数值很高,生产出来的产品供应全世界,但把环境污染等负作用留在了中国。西方国家在廉价享有“中国制造”的同时,也享有着由于生产外移而给本国带来的环境保护收益。而中国在为西方国家提供了大量产品以后,却不得不忍受环境破坏所带来的恶果,又要忍受西方国家对我国环境问题的指责和嘲讽。

再有,这种高速增长还加剧了国内的社会分化。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推动着资本拥有者和管理及技术人才在高收入方面的“探顶竞争”,另一方面是压低普通劳工的工资福利水平上的“探底竞争”。在这由同样的因素影响和同一过程中产生的两个相反的力量撕裂着中国社会,使社会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并使过去整合程度相对较高的社会迅速地走向分化。因而在向西方国家奉献了大量廉价商品的同时,把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留在了中国。

最后,过去30余年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包括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这一方面使我国经济获得了更广大的市场,但另一方面也使我国受国际经济的影响很大。一旦国际经济发生问题,我国的经济就会受到很大的冲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所遭遇的震荡和目前经济增速下滑都与国际经济的波动有关。从一定程度上看,我国目前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与欧盟和美国等重要经济体的不景气有直接的关系。由于有效内需的不足,使我国经济的发展不得不受他国经济的拖累。

对于身临其境的中国人来说,上述情景也许并不生疏。但大家要问的一个问题可能是:“为什么我们会允许或接受这种情况的发生。”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从中国人对发展的渴望谈起。过去很多年,中国一直是穷国,但不甘心永远做穷国,因此要发展,要赶上西方发达国家,而在差距很大、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要赶上西方国家就只能靠在自我牺牲基础上获取发展的速度。因此建国以后我国有了“”、“超英赶美”等运动式的发展及口号。改革开放以后,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直接展现在我国民众的眼前,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而坚信只有通过比发达国家更快的速度才能使我国尽早达到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发展速度成为了我国发展战略最主要的目标。

在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后,我们取得了GDP总量世界第二的地位,但同时也越来越多地遭遇到持续发展的障碍。应该看到,我们过去长期以来不计社会成本和环境代价,依托国内简单劳动力生产廉价商品,以此打开国际市场的发展策略,到现在基本上已经走到了尽头,不能继续支撑高速发展。即使我们想继续依赖这种路径,客观条件也不允许。目前经济发展速度的减缓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过去的发展方式在新形势下的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反思过去发展方式的问题和缺陷,寻找和培育未来发展的新动力。

对过去发展方式的反思

毋庸置疑,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只有通过更高的发展速度才能在较短的时期里赶超发达国家。但是,过去我们对发展速度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误。

反思之一:GDP导向的缺陷。长期以来,我们简单地以GDP增长率来衡量发展速度,而相对忽略了其他的指标。在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统计指标中,GDP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在对各级政府及其官员的考核中,GDP增长的数据也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而国家和地方的官方统计数据中迄今为止没有将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纳入其中,这一指标自然也就不在对各级政府及其官员的考核标准之列。

GDP确实是测量发展速度的指标,但它只能测量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增加情况,而无法反应财富分配和对人们生活的实际影响。应该认识到,经济活动的目标是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而物质产品和服务只是满足人们需要的手段。这些手段能否达到最终的目标,还需要考察其分配和使用环节的情况。我国多年来过分地强调GDP指标,不少地方政府甚至只关注GDP的高速增长,而相对忽略了收入和财富分配的情况,以及财富的增加对人们实际生活的影响。这不仅是对经济发展的测量指标运用的不合理,同时也反映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的不合理。

反思之二:如何对待当前发展与未来长期发展的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像一个永无止境的长跑竞赛一样,在每一个阶段上既要保持当前合理的速度,又要为后面的竞赛补充和积蓄能量。如果只顾眼前的竞赛而不合理地加速,必将导致下一阶段能量的提前消耗。经济发展虽然不能简单地与长跑比赛类比,但其基本原理相通。一方面要保持当前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也要为将来的发展积蓄资源潜力,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在本国资源能力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发展方式。国家的资源能力既要依托其固有的资源禀赋,也要通过一定的行动而推动持续性的资源建设。从前一方面看,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自然资源、技术资源等都不够充分,而以简单劳动力为主的人力资源相对充足。从实际情况看,我国过去的发展战略中比较重视眼前的发展,而对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重视不足。从短期发展看,最大限度上利用我国简单劳动力,可以在一定时期内获得较高的发展速度。但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仅仅依靠简单劳动力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因此,为了获得长期发展的动力,我们必须向科技投入,向人力资本投入,让更多的人接受更高的教育,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培训,并大幅度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有更多的长线投入,而这很可能会影响短期经济发展的速度。这就需要国家和地方的领导人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应该在当前的发展速度目标和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间做出平衡。如果只着眼于当前的政绩而过分追求GDP的增长,则可能忽略长期发展潜力的培养和积蓄,其结果必然是短期GDP看上去不错,但将来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足。然而,在我国对地方政府和官员的考核标准中设立了GDP增长率等具体的指标,而对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却没有具体的指标,因此导致地方政府和官员对当期的GDP更加重视,而对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重视不足。

反思之三: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始终没能得到很好解决。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确定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战略思路,将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集中到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这本来是对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路线的拨乱反正,但后来在一定程度上被误读为可以只重视经济发展,不重视社会发展,或者说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可以牺牲社会发展。结果在过去30年中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社会发展方面却乏善可陈。经济总量已经坐到了全球第二的位置,但社会发展却仍然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全世界都认为中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强国,但却无人认为中国是一个社会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在过去30年中我国的社会发展水平在很多指标上甚至还有所倒退。近年来,社会发展问题已经得到中央的重视,社会建设已经被排在与经济建设并列的五大建设之中,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正在出现好转。但是,具体的社会发展规划水平仍有待提高,促进社会发展的具体行动力度仍不够大,许多地方在社会建设方面仍是口号远大于实际行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仍未从根本上得到纠正。例如,过去长期以来我国的民生事业和社会福利水平一直很低,近年来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刚刚有所增加,马上就有一些“警惕福利国家陷阱”的言论。事实上,与其他许多国家相比,我国各级政府公共财政对社会发展的投入水平还很低。2010年我国各级财政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以及住房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加在一起,只占到GDP总量的7.19%,①而同期欧盟27国在这方面的平均财政投入占其GDP的三分之一以上。② 这些数据说明,我国在民生事业方面的投入水平还远低于发达国家,离发达“福利国家”的高福利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仍是民生事业和福利水平严重滞后的问题,而不是福利水平过高的危险。

这些情况说明,我国各级政府对社会发展的实际重视程度还存在不足。客观上看,政府财政对经济建设及其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可以取得直接的GDP收益,而投入到社会建设方面的直接经济收效不够明显。这导致不少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将社会发展看成是“软任务”,将社会建设看成是花钱的事情,对其重视程度远低于“挣钱的”经济建设。但是从长期发展看,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最终要通过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才能更好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获得最终的收益。同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要更多地依靠高素质的劳动力,而要提高我国劳动力的素质和人力资本总量,其根本途径也是要通过更高水平的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

确立在质量和效益基础上的发展速度

在经历30年的高速发展后,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中,过去发展的环境和条件都不同程度发生了改变,这要求我国新的发展战略必须基于新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发展目标。在新的发展阶段里,我们仍应该保持并进一步提高发展速度,继续重视GDP的增长。但本文强调,在未来的发展中仅靠速度难以保证赶超战略的成功。要成功地实现赶超战略,还需要几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发展的质量,二是发展的实际效益。同时,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应该更加均衡,应更重视GDP指标与其他发展指标之间的综合和平衡,寻求建立在质量和效益基础上的高速发展模式。

新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如前所述,过去30多年的发展是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市场,国内劳动力充足,民众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较强,但权利意识、公平意识、平等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淡薄等背景和条件。但在新的发展阶段里,这些背景和条件正在发生改变,新的环境和条件正在产生。

首先,在过去30年里我国经济面临着较为有利的国际市场。我国对外开放的策略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投资,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消除了很多国家对我国的贸易壁垒,扩大了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而我国相对便宜的劳动力生产的大量价廉物美的产品满足了海外市场的需求,并且与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形成了互补关系,获得了发达国家市场的认可,极大地带动了我国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基础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但目前国际市场条件正在发生改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欧洲债务危机和欧美国家经济状况不佳,使我国的出口受到明显的影响。从长期看,国际市场对我国制造业的低端产品需求潜力不会无限制的增长,因而我国依托海外市场的低端制造业发展将缺乏增长后劲。要适应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必须要改变依靠低端制造业的发展策略,将未来的发展定位于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上。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将逐步从过去以互补为主的关系转化为更加直接的竞争关系,这将改变我国产品的国际贸易环境条件,导致更多新的国际贸易摩擦。能否建立新的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对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我国过去30年的经济发展有效地利用了我国充足的劳动力,劳动力供应的充足不仅为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提供了足够的劳动力,而且还使外向型企业有效地控制了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但这种特定阶段的“人口红利”目前正在弱化。在未来20年里,我国人口老龄化必将加速,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将明显降低,因此很难再维持过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再加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者的工资福利水平势必提高,很难继续维持低成本劳动力的发展模式。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将使我国外向型制造业很难维持竞争优势。这也使得我国未来的发展不能再沿袭过去的低成本劳动力策略,不得不以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去保持国际竞争的优势。

再次,我国民众权利意识、公平意识、平等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将大大改变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在过去30年里,我国民众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市场竞争、效率优先等“市场主义”的观念,而在权利、公平、平等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意识相对薄弱。我国民众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在总体上容忍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容忍了一些群体(如农民工群体)权利不平等的状况,并且容忍了一些有损社会公平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容忍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这使得过去许多以牺牲社会平等和环境质量为代价的发展项目能够免遭公众的质疑。但近年来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目前,我国民众对公民权利、社会公平、社会平等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意识大大增强,要求政府的发展战略、收入分配政策及其他各项政策更多地体现出公平正义、社会平等、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在制定各项公共政策中的自由选择空间在缩小,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在增大,不得不对民众日益上升的权利主张、公平诉求和环境保护要求做出回应,单纯以GDP增长为导向的发展目标难以再持续下去。

不难看出,在新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下难以继续维持过去单纯追求GDP高速增长的发展目标。因此,无论从合理性还是从可能性的角度来看,都必须将发展目标更贴近民众实际需要,更强调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实现新的经济发展目标并不一定要牺牲发展速度。从理论上看,新的发展目标仍然可以实现较高的发展速度。但是,新的发展目标不应该不顾社会和环境代价单纯追求速度,而应该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实现较高速度的发展。

以质量为基础的发展速度。以质量为基础的发展速度要求重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质量。在经济发展质量方面,核心是注重产品的档次和质量。我国各类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已经很强,“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但高端和高质量产品的生产能力仍然不足,“中国制造”仍然没有摆脱低端和低质量的“标签”。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特别注重提高“中国制造”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即使为此牺牲一定的速度也值得。应该看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低端和低质量的产品确实会有一定的市场,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再继续大量制造低端和低质量产品,则经济发展的实际意义将大打折扣。而且,大量低端和低质量的产品生产会消耗大量的资源,而所制造的产品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没有太大的贡献,是对资源和生产能力的浪费。例如,在大量劣质的廉价消费品市场中,人们很难获得高质量的生活水平。低质量的耐用消费品不仅难以“耐用”,也难以提升生活的幸福感,有时反而会使人们因为产品质量的低下而陷入烦恼。又如,我们的许多建筑物和其他基础设施因质量低下而导致平均使用寿命较低,尽管低使用寿命会因重新拆建而增加GDP,但这种情况下获得的GDP不仅不会增加社会总财富,而且还会消耗大量的资源。

过去产品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一是对质量重视不够,二是技术能力有限,三是存在着对低端和低质量产品的市场需求。而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也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第一,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比较重视“低成本”,而对产品的高档次和高质量重视不够。这既反映了经济落后国家的“穷国文化”特点,也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指导思想档次不够。要想使中国经济进入发达经济体的行列,使中国进入富裕社会,首先要克服这种“穷国文化”,消除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中的“低成本桎梏”。第二,提升产品质量的关键是提高技术水平。而要提高技术水平,首先需要大力提升劳动力素质和全社会的人力资本。只有达到了全社会高素质的劳动力才能够达到全社会高档次和高质量的产品。因此,多投入一些资源到教育培训等提高人力资本的行动中,短期内会牺牲GDP的增长速度,但是,“磨刀不费砍柴工”,从长期看将获得更高的发展速度。第三,要逐渐压缩对低端和低质量产品的市场需求,提升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高档次和高质量产品的需求。未来高档次和高质量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应该克服过去那种“好东西先出口”、出口产品质量好于国内销售产品的生产和市场模式。高档次和高质量的生产和贸易首先应满足国内市场,在满足国内市场基础上再向国外市场扩展。而要提升国内市场对高档次高质量产品的需求,关键是要更加合理地分配社会财富,使更多的个人和群体对高档次和高质量产品具有充足的支付能力和有效需求。

在注重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提升社会质量。所谓“社会质量”,是指包括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社会关系和谐程度、社会分配和社会结构合理程度,以及社会运行平稳程度等综合性社会发展指标。社会质量的提升是经济与社会发展质量的重要目标,任何经济发展都必须要通过提升社会质量而最终惠及全民。同时,也只有大力提升社会质量,才能为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奠定社会基础。因此,社会质量的提升既是经济发展质量的目标,也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条件。

以实际效益为导向的发展速度。经济发展的实际效益是指一个国家通过经济发展能够在文化和社会发展及人民群众生活改善方面获得的实际收益。高效益的经济发展就如优质的转化器,能够将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充分地转化为实际收益。过去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很高,但经济发展的实际效益却并不很高。

首先,过去我国经济发展所获得的实际财富收益不够高。尽管我国GDP等经济数据很耀眼,但实际获得的财富却并不像经济数据那么多。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外向型发展模式使较大一部分财富流向了国外。另一方面是因为投资拉动的发展模式使较多的财富作为投资不断地投入到经济运行中,每年生产的产品减去投资后,用作实际消费的实际收益下降。再一方面是由于物价上涨侵蚀着经济发展的实际收益。例如,在房地产等领域因过分的投机而使房价大幅上涨,虽拉动了GDP的大幅度上升,但实际的财富(房子本身的质量和数量)却没有太大的增加。

其次,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民众生活改善方面的实际收益不够高。一方面,由于我国在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不完善和不充分,导致居民存款率过高,以及民众将个人收入大量投入房地产和股市等领域,从而影响了居民消费能力。另一方面,我国对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对文化服务设施和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不足,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居民与发达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不仅仅存在于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实际购买力)上,而且还有公共服务获得水平的差异,后一方面的差距甚至更为突出。

再次,经济发展成果的分配不合理,导致部分群体的生活水平改善缓慢,进而导致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相对不高。我国采用GDP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缺陷是,在总量和人均量之下掩盖了巨大的分配差距。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导致了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从经济发展中获得的实际收益偏低。如果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将进一步导致各个群体在文化、社会交往、社会与政治态度等方面的分化,很可能导致犯罪率上升、社会冲突增大、以及政治与社会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发展不仅难以获得有效的社会收益,反而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所有上述问题都应该在新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下加以纠正和治理。新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应该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实际效益。应该增强经济发展中的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对国际投资和国际市场的严重依赖,增大本国居民在经济发展成果分配中的份额;提升经济发展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能力,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最大程度低保护环境;积极推进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切实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健全社会保障和其他社会服务体系,释放和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实实在在地增大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和各类居民服务的公共投入,使经济发展的成果高水平地转化为提升社会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效益。

如果真正做到了上述要求,即使GDP增速比过去30年里低一些也无大碍。真正的发展速度应该财富的增加值(可以GDP增长率来衡量)与财富增加的质量和财富分配和使用的效益加权后相乘得到。在质量和效益较高的情况下,即使名义财富增长率低一些,也能获得较高的实际发展速度。相反,如果质量和效益很低,即使名义财富增长率很高,实际的发展速度也会大打折扣。因此,不要为当前或今后我国经济发展中GDP增长率的波动太多揪心,更多关注质量和效益及其可持续性的情况,这才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注释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的数据计算,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

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篇7

值得关注的是,过去五年,稳中求进始终是经济工作的总基调,2016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明确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上升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2017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 次强调这一提法,并要求“长期坚持”。不过,随着环境和条件的不同变化,“稳”的内涵、“进” 的方式和内容会有所不同。

众所周知,2018 年,中国处于不同寻常的历史方位——既是贯彻中共精神的开局 之年,也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 键一年。更重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其基 本特征就是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也就是说,中国将从过去重视速 度和规模转向今后重视效益和高质量发展;从过去重视经济总量和财富总量的增加转向今后更 注重经济和财富的分配;从过去重视经济发展的结果、市场规则与监管不够健全转向今后更加 重视规则体系,使中国市场成为更有规矩、有正向激励与淘汰规则的市场。为此,更需要以稳 健的经济发展来创造良好的改革环境。这种“稳”是全方位的,不仅需要经济稳定,还需要社会 稳定和产业稳定。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使中国经济发展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 重要引擎。2017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 80 万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二位。近五年 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 7.1%,远超同期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速。2016 年,中国经济对 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 30%,是世界经济当之无愧的“稳定之锚”。

中共之后,中国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注重更加全面的经济发展。不论是全面实现小康 社会,还是建设现代化国家,都离不开经济发展这个根本。未来五年,经济发展将愈显重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而目 前所推动的各种改革和调控,也正是为了未来“稳定而健康的经济增长”。

与过去不同的是,今后的经济发展是转换了理念、转变了模式的新发展,即与“五个发展 理念”相一致的经济发展,尤其将突出“高质量发展”。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言,高质量发 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 龙源期刊网 .cn 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 目的的发展。

道理已经非常明了:高质量发展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核心和政策出发点。推动高质量发展,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抓住了这一 “稳健”基调下的发展思路,就不难把握很多方面的具体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稳 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结构性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社会政策要注重解决突出民生问 题”,都是围绕全方位“稳健”这一中心目标。2018 年的这个政策方向选择,着力保证了政策的 延续性,稳定了市场对政策环境的预期,为当前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深化改革、补短强实赢得了较大的回旋余地和腾挪空间。

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八项重点工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 新格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 度,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此,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 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体系。这些部署的核心,是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 策环境和体制机制,更好引导政府、企业、居民转变发展理念,形成政企民三位一体的高质量 发展推动力量。

此次会议提出,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事 实上,自 2017 年 10 月以来,多个迹象表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在降温,或许就是在寻求控 制债务水平并将注意力集中到增长质量而非数量上。这也释放出中央对 2018 年经济增速小幅 放缓会有更高容忍度的信号。

财政政策继续保持积极,货币政策则要保持稳健中性。这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 战”的总体要求相符。可以预计,未来强监管、去杠杆还将持续,但为了应对当今世界经济的 结构性问题,宏观经济政策可能会保持结构上的灵活性。

最近并将于 2018 年 1 月 29 日生效的《中国人民银行自动质押融资业务管理办法》就 具有重要的政策信号意义。该《办法》不仅扩大了合格质押债券的范围,还大幅调高了各类银 行质押融资余额的空间。这次政策调整,意味着将对宏观经济加大提供资金融通。

2018 年改革的主线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推进中国制造 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会议要求以处置“僵 尸企业”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降低用 能、物流成本。同时,会议强调改革开放要加大力度,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 点,推进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在当前形势下,以放开市场、强化服务、强调公平、优化资源配置为主的升级版、效率型 改革,有以下几点是应该是比较关键的:一是放开市场准入,尽最大可能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龙源期刊网 .cn 尽可能减

坚持稳中求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_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 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课程 80分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趋势性特征之一是增长速度由( A.高速增长转向适度增长 B.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C.中低端转向中高端 D.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新发展理念 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 结构性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要发挥好( A.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 B.存量资源配置 C.创新驱动 D.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4.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趋势性特征之一是产业结构由( A.高速增长转向适度增长 B.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C.中低端转向中高端 D.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大力培育新动能,要( ABCD )。

A.强化科技创新 B.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C.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 D.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2.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 A.“破” B.“立” C.“降” D.“减” ABC )上下功夫。

A )。

BA)。)。D)。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2017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变革产生深远影响。

(正确) 正确 错误 2. 2018 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

(正确) 正确 错误 3. 2017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 坚持底线思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正确) 正确 错误 4.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正 确) 正确 错误

坚持稳中求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_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 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课程 90分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 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 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 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结构性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要强化( A.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 B.存量资源配置 C.创新驱动 D.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2. 结构性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要优化( A.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 B.存量资源配置 C.创新驱动 D.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3. 2017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 展。

A.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 )。

)。 D.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4.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趋势性特征之一是增长动力由( A.高速增长转向适度增长 B.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C.中低端转向中高端 D.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三大攻坚战指的是( A.防范生态危机 B.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C.精准脱贫 D.污染防治 2. 大力培育新动能,要( A.强化科技创新 B.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C.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 D.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

正确 错误 2.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

)。

)。 正确 错误 3. 2017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保 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篇8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

总书记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这两个论断总结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阐明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必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经济建设实践中,只有在思想上不断深化对这两个论断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在实践中切实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从改革开放历程看

“经济增长方式”拓展为“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体现了经济发展规

律的客观要求。

尽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和要求不同,但两者都是为了促进经济协调健康发展而提出的重要方针。回顾改革开放历程,过去的29年,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29年,也是不断探索“快”中求“好”的29年。29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经济增长总量连续多年大幅度上升。同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和物质消耗推动,带有明显的粗放特征。为促进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历次党代会都提出相应的措施。党的十二大提出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十三大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十三大提出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并于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五大和十六大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分别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必须坚持的原则。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提法,是我们党在探索“快中求好”过程中提出一个重要方针,反映了当时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水平,对指导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

十七大报告在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一个基本判断就是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这表明,尽管我们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其收效却低于预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效果不理想,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制约。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加速”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身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在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化工业发展快、比重大,对能源、原材料消耗大,污染排放多。在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大量基础设施需要投资,产生较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二是经济体制和政策尚不完善。政府职能、考评体系、投资、财税、土地管理体制和资源价格体系等关键领域的改革比较滞后,面临艰巨的攻坚任务。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资源价格偏低造成对资源要素过度需求和浪费,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粗放型增长。三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和手段相对单一。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生产要素的数量、结构、质量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虽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要求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变要素结构,特别是提高科学技术对增加经济总量的贡献。但是,这种转变中心目标还是指向数量的增长,没能突出强调经济质量的整体提升;这种转变主要强调通过要素结构和质量变化来提高资源效率,科技进步、结构优化、劳动者素质提高等都是数量增长的手段,没有提出必然要求,强调的力度也不够。在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我们对增长与发展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调整需求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新的实践。在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建设实践客观上需要一种既涵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又突出经济整体素质变化,还涉及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其他因素的新的指导方针。鉴于此,党中央在深刻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拓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转变反映了客观规律,顺应了时代要求。

二、从当前发展实际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破解现实发展难题的战略选择,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拓展了“好”的内涵,指明了求“好”的方向。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地区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福利提高等方面内容。经济发展方式是指通过经济增长、整体经济结构变化等来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和模式,包括数量型和质量型发展方式两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且要求由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数量型发展方式向注重提高经济整体素质的质量型发展方式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强调经济发展过程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协调性是指经济发展各种要素的作用要有机整合,供求总量和结构要平衡合理,产需衔接连贯密切;可持续性是指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共享性是指全体人民能够充分分享经济发展的物质文化成果。总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对于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按照党的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然而,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低消耗、低排放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滞后,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农业基础仍很脆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得到遏制,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区域经济差距继续拉大,区域产业特色不突出,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和矛盾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个突出弱点,就是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还没有整体性突破,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没有实质性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上来,把“物质化”的发展转变到更加注重“人本化”的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上来。这一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加快这一转变,有利于解决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三、从未来经济发展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体现了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为实现上述目标,报告提出了八个方面主要任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好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同时也是贯穿未来经济发展各项任务的两条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要求,这就是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着力构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的体制,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是加快“三大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三大转变主要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任务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是促进节能减排,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缓解经济发展对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还包括了城乡经济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和对外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要求: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发展政策,调整区域经济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进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结构优化。

总之,只有把30年来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未来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求结合起来,才能深刻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才能落实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举措。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07-06-2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