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8篇

时间:2023-10-12 10:26:2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篇1

定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定边县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整合

升级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省市驻定单位: 《定边县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整合升级工作方案》已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定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3月12日

 

定边县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整合升级

工 作 方 案

 

为加快推进融资平台公司整合升级工作,提高平台公司市场化投融资能力,有效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平台公司融资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影响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转型后平台公司综合竞争力,更好服务于定边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关于加快市县融资平台公司整合升级推动市场化投融资的意见》(陕发改投资〔2020〕1441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实施方案。

一、工作原则及目标

(一)工作原则

按照“分类施策、资源整合、统筹兼顾、一体推进、市场引领、开拓创新”的基本原则。以资产重组整合为核心,以管理体制革新为动力,通过依法注销、清理整合,将现有融资平台公司转型为权属清晰、多元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综合性国有资本运营集团公司。使转型后的融资平台公司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工作目标

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后,将其打造成为定边县政府谋划实施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预计转型后的平台公司主体评级达AA及以上,总资产达到80-100亿元,净资产达到50亿元以上,年底市场化投融资工作特别是债券融资规模扩大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工作程序

(一)资产清查阶段

对全县范围内全部资产、负债进行摸底调研,做到资产明晰、权属清晰、全面彻底、没有遗漏。形成最终的资产、资源、债务清单。

1. 由县政府办牵头,清查我县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管理或使用的房产、土地和土地开发项目、公租房、廉租房、在建项目等资产。

2. 由县发改科技局牵头,收集县属国有企业及各行政事业单位受托管理企业的基本情况、经营情况、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土地使用权明细、无形资产等。

(二)制定整合方案阶段

为提高目标融资平台公司资产规模质量、核心竞争力、信用等级和抗风险能力,在前期资产清查的基础上,筛选一批估值高、权属清、具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主要包括不动产、动产、权益性投资及经营性资产,提出融资平台整合实施方案。

1. 按照省融资平台整合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指导意见,聘请相关专家团队对方案进行评审论证,修改完善后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2. 将修改完善后的融资平台公司整合方案报政府审定后,并以文件印发执行。

(三)整合实施阶段

按照整合实施方案,完成相关经营性资产确权、转性、注入等工作;对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自建、购置、划拨房屋土地资产,办理权证或补缴土地出让金等方式转性为商住用途注入;对矿产、林地等自然资源资产办理相关确权。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对完成战略性整合的融资平台公司进行财务审计评估,出具相关报告,推进融资平台公司主体的公开评级。

(四)市场运营阶段

整合完成后,平台公司要坚持市场化运营模式,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明确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积极主动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准公益性项目建设,稳步成为地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政府办、发改科技、财政、资源规划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发改科技局,负责整合升级的日常工作。

(二)健全管理机制

领导小组建立工作台账,紧盯任务节点。健全评估考核制度,对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工作相关主体设置奖惩办法,确保整合工作如期完成。对转型完成后融资平台的投资行为和融资举债加强管理,实施绩效考核。健全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坚决遏制政府隐性债务增量。

(三)发挥专业力量

成立由长安银行、希格玛会计师事务所等组成的金融专家组,开展专业培训,帮助摸底调研,出具整合方案。为平台公司整合升级暨市场化运行提供专业的意见与建议。

(四)严肃工作纪律

融资平台整合重组工作涉及部门数量多、工作周期长、涉及领域广、工作内容敏感,在转型过程中,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确保政令畅通,认真做好过渡期的稳定工作,确保企业平稳转型。

   

 

抄送:县委办,人大办,政协办,纪委办,人武部政工科,法院,检察院。

篇2

上交所发文称,2018年,上交所将按照“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总体要求,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进一步推动交易所市场转型升级,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新经济的能力。深入实施“新蓝筹”行动,吸引更多优质创新企业选择本所上市。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加强加快优质上市资源培育,突出对BATJ类、“独角兽”企业的上市服务。积极推动建立上交所主板发行上市标准差异化、包容性的制度安排,支持富士康等优质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今年,将紧紧围绕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这根主线,通过继续强化财务信息、行业信息披露监管,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积极支持上市公司精耕实业。

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CDR将很快推出

3月15日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闭幕会时表示,中国存托凭证(CDR)将很快推出。业内人士指出,CDR方式可以在基本不改变现行法律框架的基础上,实现境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另外,对于如何判断“独角兽”企业名单时,阎庆民表示,这需要多个部委共同筛选,科技部、工信部有技术参数,需达到标准,涉及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

篇3

完善顶层设计 明确改革目标

5年前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5年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改革深化的经济环境与社会背景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及其管理不应是权宜之计,要立足于眼前,着眼于长远。要放到中国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视野中去思考,围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近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设计改革思路:应着眼于提高国有经济效率与国有企业竞争力;不断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规模,及时调整预算的支出方向与支出方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更多意味着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提高。因此,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控功能的发挥应当重点着眼于高效率、高质量和结构优化的国有经济布局的构建,而非单纯提高国有经济比重。与国有企业尤其是一些大型垄断行业企业已成为“无所不能及”的强势市场竞争主体和“经济独立王国”相伴而生的,是国有企业对主营业务发展、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提升等关键、核心问题的忽视甚至漠视。一大批“大而不强”、“大而无技术创新能力”、“大而无国际竞争能力”的国有企业已经或正在成为国有经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成为部分产业、行业产能过剩的罪魁祸首。因此,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当重点支持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竞争力提升,坚决制止并反对国有企业的盲目跨界扩张,推动国有企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只有当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规模与国民经济规模、国有经济规模、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相适应时,其政策效应才能凸显。因此,国有资本预算管理改革要从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年度收入入手,做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年度规模,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近期及中长期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目标可区分为近期与中长期目标,近期目标要与中长期目标相互协调。

近期目标:推动国企改革深化与国有经济布局优化调整。首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要着眼于国企改革的深化,面对一度陷入停滞的现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当成为国企改革尤其是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推手,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手段和方式的创新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继续深化。其次,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要着眼于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经济结构必须做根本性调整,国有经济结构的调整更是重点和难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当通过收支结构和方向的不断调整,国有资本有效进退机制和科学投资机制的建立,推动国有经济结构的布局优化。

中长期目标:支持经济可持续增长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其一,要着眼于支持经济可持续增长。应当打破所有制界限,变“取之国企用之国企”的简单支出模式为“取之国企用之国民经济”的模式,真正实现国有经济与其他类经济形式的平衡、协调发展,继而真正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高质量增长。其二,应当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基于国有资本“全民所有”的所有权属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当适当关注民生问题,通过合理的弥补公共财政和社保基金缺口等机制建设助推部分社会问题的解决,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支持。

制定大预算规划 实现收入规模较快增长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改革的深化,除了要明确基本思路,重要的是如何具体推进。必须要着眼于打破部门利益及某些国企已成为特殊利益集团的掣肘,突破只搞年度预算的做法,关注国有资本的经济社会效应,以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国有经济与国有企业发展的引导,重视国有资本经营中长期“大预算规划”及概算编制,适时创新经营预算管理手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宏观调控职能,主要体现为对国有资本的有机整合和对国有资本再分配的合理引导。因此,应当打破国有资本经营年度预算的局限性,编制时间跨度相对较长、作用发挥相对持续、更具方向性和指导性的国有资本经营中长期预算。从预算编制的时间跨度上看,可与“国家五年发展规划”相一致,即以五年作为周期单位编制国有资本经营中长期预算,当然,也可以不受“国家五年发展规划”的限制,研究并编制5-10年的中长期预算;从预算编制的内容上看,应当与经济周期以及中长期国家经济发展规划相一致,围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目标定位和作用发挥,重点对中长期内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入范围、构成、规模增长、支出方向和重点、支出规模及其细化内容等作出总体性规划、明确实施步骤并设计具体的量化指标;从预算编制的方法上看,可以采取逐年滚动的编制方法,并在收支内容结构上与年度预算趋于一致,把中长期预算和年度预算密切结合起来。

逐步实现与公共财政预算的合理对接。探索并建立公共财政预算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之间的对接机制,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成为国企改革深化进程中的主要成本提供者,这是解决目前针对国企支出安排交叉重复与公共财政支出缺口并存矛盾的有效途径。可以依托国有资本经营中长期预算对二者对接的计划、实施步骤、对接方法进行总体设计,并将其具体量化到国有资本经营年度预算中加以执行。

多策并举实现收入规模的较快增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规模,必须与国有经济总量、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相适应。不断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征收的范围、大幅度提高国企红利征收比例,可以把国有资本经营年度预算收入规模从300亿-800亿提到1200亿-1500亿。如果国有资本经营年度预算收入规模达不到3000亿-5000亿,就难以实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国有经济与国有企业发展的引导及调控。

不断扩大预算征收范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征收范围的扩大,既包括横向涵盖的企业范围,也包括纵向同一企业中征收所延伸到的下级公司的范围。首先,应在横向上逐步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征收覆盖的企业范围,最终实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全覆盖。其次,应在纵向上逐步拓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征收的范围。具体而言,就是从现在只向中央直接管理的一级企业收取扩大到向国有企业下属的独立核算的一级子公司或二级子公司收取。

分类并有重点地提高红利征收比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红利征收比例的提高应当保持在合理区间范围内,且应分类别、分阶段地逐步提高。应重点提高资源类国有企业中盈利能力、垄断程度较高的一些企业的红利征收比例。即在未来5-10年内可以把资源类国有企业的红利征收比例逐步提高到35%-45%的范围;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红利征收比例可提高到25%-35%的范围;军工和科研企业的特殊职能决定了其红利征收比例不可太高,最多提高到15%。

依托资本市场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与超过20万亿的国资存量相比,不到1000亿的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规模明显太小。盘活巨额国有资产存量,是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规模最直接、最快捷的方法之一。一方面可以依托发展相对成熟的证券市场实现部分国有股的减持变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出售处置部分闲置、运行效率低下或待处置的存量资产。

确定减持计划逐年增加变现收入。将部分国有股权在证券市场上予以出售变现,也是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规模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为了顺利推动国有股减持而增加变现收入,应当编制一个5-10年的国有资本变现中长期预算,对国有股的减持进行全面规划并设计出量化标准,明确国有股减持的领域、行业、具体减持比例以及预计达到的变现收入规模。为了确保变现预算的实现和变现收入的逐年增加,还应当把国有资本变现中长期预算中的国有股减持计划具体分解和细化到每个年度预算中,并根据对每个年度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的评估适当调整中长期预算。

明确支出方向 实现直接、间接支出有机结合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要更加重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方向把握与支出方向优化。应该着眼于国家产业政策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规划,打破原有的支出限制,扩大支出范围,明确支出方向和重点。同时,还应该就预算支出中的资本性支出进行创新探索,依托国有资本间接支出设立各类产业基金,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方式。

明确支出方向与重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当通过合理引导国有资本流向,支持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实和国有经济布局的优化调整。从支出方向上看,应当打破所有制和地域界限,着重支持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扶持的如军工、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和国有经济优先布局的领域与行业。坚决避免国有资本流入国家明确国有资本退出的领域、落后产业、产能过剩行业等。未来还应逐步增加在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民生领域的其他相关支出。从支出的重点项目上看,应重点加大对企业兼并重组、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竞争力提升等相关项目的支出规模和扶持力度。支出模式实现从“取之国企用之国企”向“取之国企用之企业竞争力提升”、“取之国企用之国民经济”、“取之国企用之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转变。

实现直接支出与间接支出的有机结合。国有资本的间接支出,主要表现为设立多家产业发展基金和重组重整基金。国有资本既可以依靠其特有的优势吸引大量社会资本和国外资本共同参与出资,成立跨所有制形式的各类产业发展基金,也可以通过中央与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共同出资形式设立跨级次、跨区域的产业发展基金。国有资本间接支出设立的多家基金通过有效的资本运作可以发挥国有资本“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考虑到目前的实际情况,间接支出方式不可能完全替代直接支出,直接支出在短期内仍然是主要支出方式。从中长期看,应该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目标定位为导向,合理确定直接支出与间接支出的比例结构,从而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实现预算管理双挂钩 加快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

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国有企业发展的关系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该能够引导并推动国企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国企尤其央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停滞,不仅会无限加大国企尤其央企的审计成本与监督成本,而且会使一些已经发展为特殊利益集团的国企成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障碍。因此,要通过创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手段,引导并推动国企尤其央企加快产权多元化改革。

把国有资本红利征收比例调整与国企尤其央企产权多元化改革挂钩。国有资本红利征收比例的调整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的资本和股权结构,应按照国有经济的发展目标,编制5-10年的国有资本经营中长期预算,有计划、分步骤地确定国有资本的退出领域和退出时间。在明确退出的领域,可以大幅提高红利征收比例,通过这种方式有计划地收回国有资本,稀释国有股权占比,适时引入其他各类形式的优质资本进入,推动实现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多样化。如果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提高征收比例仍然未能完成退出任务,可以再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出售剩余资产。

篇4

关键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会计监督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一、会计监督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的作用

国有资产是所有权归属于国家的资产,是属于全体人民的资产,主要被我国的国有企业经营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一直在提升,这使得国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了紧迫性。国有资产担负着控制经济命脉的责任,一旦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失败,既是一项经济问题,同时也会危及到社会的稳定。

会计监督是指在全面系统的反映经济体的所有经济活动的同时,对于经济业务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和会计准则进行监督和控制。因此,会计监督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股东保护自身经济利益的一项重要制度。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纷纷加强了内部会计监督。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一直不完善,国有经济的效率相较于民营经济落后,加强会计监督可以加快国有经济经营效率的提升,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升值,因此这项管理活动对于国有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完善的会计监督既可以使得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动被全面详细的刻画下来,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得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善的会计监督又可以保证国有资产的详细记录,减少国有资产的内部人侵蚀而,从而减少国有资产流失。

二、当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监督不独立

在我国,国有企业经理人对企业的控制权巨大,这种控制比较少的受到股东和上级部门的监督。同样的,国有经济进行股权激励的比例很小,这导致大量的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并不挂钩。在这种背景下,管理层有为自己谋求利益的动机。在会计实践中,会计部门的人员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并不独立,人事权归于企业管理层管理。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的行为很难按照标准的会计监督来进行,反而经常受到企业的意志或者管理层意志的左右,因为一旦不按照管理层的意愿进行,会计人员很容易被替换或者被解聘。会计监督不独立导致的结果,是会计人员按照管理层的利益进行会计监督,而不再是按照企业的利益进行会计监督。会计监督变成管理层谋求私人利益的工具。这种情况下,国有资产的流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二)会计政策执行力度差

我国对于国有资产管理有着对应的财会准则,但是在国有企业的实践中,真正践行这些会计政策的企业并不多。比如,对于国有企业购置资产需要及时入账这个政策,由于企业的外部监督缺失,管理层没有及时跟进的情况下,会计部门自身没有很高的积极性对这些资产及时入账,一旦购置资产这个行为发生的时间比较长了,票据、账目容易缺失和遗忘,长期下去导致企业的账目和凭据不符合。其次是会计科目的问题,很多企业对于会计政策中规定的会计科目不重视,对于科目的信息随意填写,仅仅控制总量的匹配,但是科目信息和细节缺失以及严重不符,这会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很差。

(三)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是及时反映企业经济行为的信息集合,完整完备的信息使得企业的资产质量和使用情况清晰明了。会计信息失真,就会给予企业的员工或者管理层隐藏真实会计信息、获取潜在经济利益、损害企业利益的机会。比如在国有企业的资产剥离过程中,高管可以通过伪装会计信息,过度压低资产的价值,为交易对手输送利益,这样极大的损害了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对于企业的员工而言,也存在同样的情况,比如在财务报账中,企业员工伪造凭证等。这种也是一种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三、加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会计监督的对策

(一)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增强会计监督独立性

顾名思义,会计人员委派制的意思是指,会计人员不再直接向企业高管负责,而是向国有企业的监管部门负责,由监管部门进行委派和任命,进入企业进行会计监管。这样做,可以有效的减少国有企业高管利用手中职权干扰会计监督独立性的问题。所谓的委派制,不仅仅是人事权归于上级监管部门,而且会计人员的薪酬也由上级部门进行发放,这样切断潜在的会计人员为了获得更高利益而与企业管理层结盟的通道。只有做到了人事权和财权的双重独立,会计监督才会真正的独立。在有了会计人员委派制之后,也需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对他们的绩效考核,对于高的绩效需要进行奖励,使得会计人员有积极性实施会计监督工作。

(二)加强外部监管,提高会计政策执行度

国家对于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科目的规定,是为了使得会计信息能更多层次、多维度的反映企业的经济行为,一旦企业并不遵守相应的会计政策,那么国有企业以及上级监管部门都不会得到最优质的信息。具体就要求企业,对于购置的资产及时入账等等。但是这些政策的执行需要外部的压力作为保障。因此,为了提高会计政策执行度,国有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需要加强企业的外部监管工作。仅仅依靠企业内部的自觉性,很难去执行会计政策,因为执行会计政策是有成本的。但是一旦有了外部压力,企业管理层和内部会计部门在权衡利弊之后,就有动力去落实会计政策。

(三)加强内部监督和激励,减少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于企业而言,是决策的基石,信息的真实性是提高高效管理水平的第一个环节。增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就是要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需要的是严格的内部监督和充分的激励。会计部门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隐蔽性”,非内部和专业人士很难看出其工作的真实性和努力程度。换句话说,管理者与会计人员之间具有信息不对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激励和监督。只有有了激励和内部监督,将其工作的努力程度与酬劳挂钩,会计部门的人员才会自觉的去加强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核查工作,有动力去辨识票据和凭证的真伪,这样才能从源头控制住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公有制;主体;非公有制

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3)02-0005-04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些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这里谈一点看法。

一、我国国有经济活力增强,规模增大,但控制力、影响力有所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管理体制、产业分布、规模和质量有了重大变化。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彻底打破,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宏观管理与微观搞活的局面得到确立。100个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中央统一管理,其余10多万个国有企业由地方管理。地方和企业有了投资、建设、布局的自。国有企业不再是国家计划的单纯执行者,成为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过去严重落后亏损的国有企业已全部淘汰,绝大部分国有小企业已转化为非公有制。国有大中型企业向关键领域集中,新成长起一批具有实力的国有大型企业。地方和企业的动力、活力增强了,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和综合实力提高了,总体规模也增大了。国有资产总体增长较快。目前,全国国有企业拥有资产53.5万亿元,比2001年全国工业资产(13.54万亿元)高2.9倍,相当于1978年全国国有资产(4 471亿)的119倍。国有资产近十年每年增长3.6万亿元,一年增长额比1978年全国国有资产总量高7倍。2010年国有企业实现净利润1.07万亿元,上缴税金1.4万亿元,相当于1978年全国净资产的6.7倍,按可比价计算,也至少高2倍。国有企业总体规模增大,大企业实力雄厚,集中了更多高级工程师、技术工人和优秀领导者,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我国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这些年来实施了很多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全局发展的举措,影响和促进了我国未来科技进步创新的进程。这是值得自豪和庆幸的。但是,国有经济在资产规模有所增长的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和控制力有所下降,严重影响到作为社会主义基础和宏观调控支柱的主体地位,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重大现实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1. 公有制主体地位削弱,出现由非公有制经济取而代之的趋势。公有制在全社会总资产中所占比重,由2003年的57%,2006年的48.6%,2008年的35.2%,下降为2010年的26.9%。其中国有资产占22.2%,集体经济占4.7%。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由2003年的42.8%,2006年的51.2%,2008年的64.2%,上升到2010年的73%。其中私营经济占45.7%,外资经济占25.1%,个体经济占2.2%。私有外资企业的资产已超过国有企业。2010年,非公有制经济的资产比公有制高1.7倍,其中私营经济比国有经济高1.1倍,外资经济比国有经济高13%。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中国有经济仅占3.9%,家庭联产承包制占63%。第二产业中,公有经济资产仅占27.6%(国有24.8%,集体2.8%),非公有占72.2%。第三产业中,公有制仅占24%(国有21.7%,集体2.3%),非公有占到75.9%(私营51.8%,外资21.3%)。

2. 国有经济控制力和支柱作用严重削弱,非公有制在绝大多数重要部门已居控制地位。公有制为主体要求,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但目前我国40个主要工业部门中,国有经济居控制地位的只有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电力工业、水生产供应业和烟草工业等5个行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产值占94.7%,石油加工业占70.3%,电力业占91.7%,水生产供应产值占64%,烟草业占99.3%)。居相对控制地位的有煤炭开采业(产值占59.1%)、电力机械制造业(占46.4%)、燃气生产供应业(占43.4%)3个行业,其余31个行业全部为非公有制经济控制并居主体地位了。在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中,公有制经济早已下降到不到20%。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具有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非公有经济在各领域中健康发展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在许多领域占控制地位也不影响公有制主体作用。但在许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居控制地位,国有经济占的比重这么低,失去控制地位和主体支柱作用,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

有些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像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只占19.9%,医药制造业只占12.6%,通用设备制造业只占5.7%,专用设备制造业只占15.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24.3%,通信设备计算机制造业只占8.9%,钢铁工业占38.5%,有色金属工业占27%①,不能说是正常现象。

有一些行业看起来不属于国民经济命脉,但与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由谁经营主导,影响很大。像农副产品加工业,2009年产值2.79万亿元,其中国有企业1 509亿元,仅占1.7%,加上集体企业也不到3%,几乎完全由外资和私有企业占领,对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提高是不利的。

外资控制了我国近一半行业。在我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对20个拥有资产的控制权。其中绝对控制的有9个行业,相对控制的11个行业。一些产业未完全控制,但控制了一些产业排前5名的企业。

3. 国有企业实力不足。我国现有2万多家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其中中央企业仅剩百十来家。国有大型企业比重低,实力弱,集中度太低,以至形成大量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影响到创新能力、经济效益和效率及控制力。十大钢铁企业的集中度仅有39%,前5名为24%。500强企业分布在74个行业中,其中钢铁、建筑、石化三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占1/3,而航空航天、自动化控制设备等9个高新技术行业的销售收入和企业仅占8.8%和11.4%。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拥有的资产量较多,但与国际垄断跨国公司比,就显得颇弱。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有349家,占69.8%,但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仅相当于世界500强的7.8%、10.7%和6.5%。我国国有经济拥有总资产53万亿元,不到世界500强前10家公司资产(23 415亿美元,2006)的30%。国有经济总体实力弱,大型骨干企业少,集中度低,是国有经济控制力低,影响力不足,有些该占领的领域未占领,该居控制地位的领域不居控制地位的重要原因。

4. 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农村集体经济所剩无几,工业中集体经济更没有多少。2009年,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集体企业只有1万个,股份合作制企业5 000个,联营企业239个,合计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产值仅占3.9%,资产占3.7%,主营业多收入仅占3.3%。

二、公有制主体地位下降的影响

公有制主体地位下降,对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影响尤其是长远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

(一)国有资产流失

1978年,国有企业有固定资产4 471亿元,流动资产近5 000亿元,合计上万亿元。集体企业有资产2 000多亿元。国有资产的1/3以上,集体资产的几乎百分之百被私有化,50%以上低价和无偿地转化到私人手中。

20世纪80年代是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的时期。1982―1992年,国有资产流失5 000亿元,平均每年流失500亿元,每天流失1.3亿元。90年代起每年流失1 500亿元,每天流失5亿元,目前仍在流失,一些地方仍在贱卖国有企业。2012年,山西省保德县的一个价值30亿的煤矿,被该县安监局长以37.5万元“卖”给了他的内兄。

(二)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

所有制决定分配,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分配结构的重大变化。在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2010年,我国基尼系数达到0.57,不仅超出了国际公认的0.3的警戒线,而且超过了美英等发达国家的分化程度。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编写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的统计,我国“最高收入10%的富裕家庭其财产占全部居民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相应收入比例仅为1.4%,按五等分法计算,近年全国最贫困20%的家庭总收入占4.06%,最富的20%的家庭总收入占50.4%。

出现了一批亿万富翁。2009年,我国百名富豪资产达到200亿元的有26人,有100亿元~199亿元的39人,有75亿元~99亿元的44人,分别占23%、35%和40%。2010年,资产过千万元的87.5万人,过亿元的5.5万人,过10亿元的1 900人,过百亿元的140人。由于私有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新资产层。其人数约占全国人口的1%,拥有近20万亿元的私有生产资料资产,拥有的资产总量相当于一半国有资产;雇工7 000万人,雇工人数占城镇就业人数70%以上。每年获得利润超过1万亿元,利润超过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以占1%的人口,获得全国净收入的1/3左右。人均资产和收入是一般劳动者的100倍以上。这个新阶层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生产能力占全国的1/3,扩大就业,增加税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了贡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们占有生产资料,与工人的关系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无偿占有劳动的剩余劳动,是剥削者,也勿庸回避。他们参政议政,但也会以自己的意识形态影响上层建筑、社会风气等。

(三)带来过量投资,重复建设,比例失调

这些年来我国投资率高达60%以上,与公有制经济控制力下降,非公有制经济盲目无序发展有直接关系。非公有制经济积累率高,固定财产投资比国有经济高1倍。为了获利,盲目投资,引起许多产业重复建设,造成生产能力闲置。许多产业生产能力闲置率达到33%~100%。落后产能多,污染严重,带来比例失调,严重损失。

(四)影响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

这些年来,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得以发扬,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建设有所加强。人们精神振奋,一心一意搞建设,为中国发展崛起努力奋斗。但资产阶级腐朽价值观有所上升,社会主义道德情操风气下降。讲“金钱第一”的多了,讲为人民服务的少了。打架斗殴的多了,讲相互帮助的少了。有的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改为“全心全意为老板服务”。腐败现象有增无减,屡禁不止。

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鉴于在今后一段时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仍会高于公有制经济,如果不加强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和控制力还会继续下降,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和控制力会继续上升,非公有经济上升为主体地位,完全取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是不可能的。

(一)提高认识,正确看待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我国宪法规定,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没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分工,相互支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才能健康发展,为实现现代化贡献力量;支持鼓励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并使公有制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因此我们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进一步支持公有制经济发展。那种认为“公有私有无所谓,关键是生产第一位”,“不求所有,但求所在”,“让公有制退出一切竞争领域”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看到公有制在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主导支柱作用。公有制的这种主导支柱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任何忽视削弱都会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损失。

发挥公有制为主体的作用,就应重视公有制的比重。衡量一种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既要看质,又要看量,应把质与量统一起来研究。质与量是难以分开的,而且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对于经济量,不能只看绝对量,还要看相对量,即看它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绝对量表现达到的水平和规模,相对量方能显示它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只是绝对量增长,而比重却下降了,这意味着非公有制经济增长得更快,国有经济的实际地位降低了。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物质基础在整个社会经济关系中居主体地位,这就意味着国有经济必须控制经济命脉,公有制的数量和质量在国民经济中必须占主导地位。如果国有经济的比重严重下降,那只能意味着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在削弱,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在削弱。

(二)进一步壮大国有经济

增加投资,提高质量,扩大规模,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开拓创新能力和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能力。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在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关键部门和领域,在决定未来的高科技部门、创新研发领域,由国家投资,像过去抓156项工程、两弹一星、三峡大坝那样,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新建一批国有大型企业。支持大型国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兼并收购,提高实力。

支持国有经济掌握最先进技术,创造先进技术。增强国有企业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使之成为我国和世界的创新带头者和开拓先锋。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辟更大发展空间。鼓励中小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为大型骨干企业。

国有经济要进一步调整布局结构,进一步发挥主导支柱作用。要科学确定哪些部门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部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各行业会有差别,但决不是退得越多越好,办得越少越好。如果各地、各部门和各行业都把国有企业“收缩”到微不足道的程度,就不会有主导支柱作用。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不能光追求形式,关键在于要有社会主义的内容。管理制度不能仅照搬西方的,要有自己的创造,要继承和发展我们积累起来的一切优秀的东西。管理创新是很重要的,在这方面国有企业要起带头作用,作出新贡献。

(三)进一步发展集体经济

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了它的优越性。在我国农村,通常保存和坚持集体经济的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各业兴旺,社会安定,群众共同富裕,就业充分,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人们生活幸福和谐。城市中也有一批办得好的集体经济。总体而言,原有集体企业,大多已解体或转化到私人手中,所剩无几,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现在到了大力鼓励、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的时候了。应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对集体经济的支持,鼓励集体经济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促进其更快发展。

篇6

[关键词]河北省;财政竞争力;财政收入竞争力;公共服务水平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09-0021-04

西方国家对地方财政竞争的研究由来已久,特别是蒂布特1956年发表的《地方支出的纯理论》充分肯定了地方财政竞争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以后,西方财政理论,对地方财政竞争问题给予了广泛的关注。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普遍把提高财政竞争力作为财政政策制定的重要目标和发展辖区经济的重要手段。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和财政分权化改革的逐步深入,资源在地区之间的流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同地区之间为获取人才、资金和技术等资源而展开的财政竞争日趋激烈,地方财政政策的制定已把提高本地财政竞争力作为一个主要目标。然而,迄今为止,中国对地方财政竞争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成果。武建奇(1997)曾呼吁应对地方政府间的经济竞争问题予以关注;社科院财贸所课题组(2002)把政府间竞争看作是非流动要素面的竞争,主要是从政府支出,即提供地方性公共物品的角度阐述了地方政府间对资源的财政竞争。钟晓敏(2004)通过对改革以来中国地方财政竞争状况实证分析,揭示了中国不同地方财政竞争力的巨大差距,提出中央政府应通过区别对待的转移支付政策来缩小各地财政竞争力的差距。这些文献都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地方财政竞争问题奠定了一定基础,但还存在某些不足:第一,有些研究(福建省财政厅课题组,2002)对财政竞争力的理解存在偏差,把地方财政实力等同于财政竞争力。两者尽管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却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第二,衡量地方财政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存在偏差。以全部要素的财政负担率来表示地方财政收入竞争力说服力不强,衡量地方公共服务水平指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值得商榷。第三,其仅仅从中央政策层面分析了形成地方财政竞争力差距的原因,而忽视了地方财政政策对地方财政竞争力的影响。第四,其仅仅从中央层面就规范地方财政竞争秩序提出了一些对策意见,而在地方政府层面上如何进行内部的政策调整以提高本地财政竞争力在研究上尚属空白。鉴于此,本课题在对地方财政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河北省财政竞争力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提出提升财政竞争力的相应对策,对促进地方财政竞争理论研究及提升河北省财政竞争地位具有显著的意义。

二、河北省财政竞争力现状分析

(一)地方财政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在财政分权体制下,一国国内地方政府间为增强本辖区内的经济实力、提高辖区内的社会经济福利,以财政为手段进行的争夺稀缺经济资源(资金、人才和技术)而展开的经济竞争,叫做地方财政竞争。地方财政竞争力则是地方财政政策对各种流动性稀缺资源的吸引力。地方财政竞争力包括财政收入竞争力和财政支出竞争力两大基本要素。财政收入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上,还体现在资本、人才和资金等流动性要素的税费负担上。财政支出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地方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水平上,具体包括公共交通、医疗卫生、治安、文教、城市供水、供气、供暖、城市绿化等方面。目前,由于中国税权主要由中央政府集中控制,因此,地方财政竞争主要以收费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为主要手段。收费较轻而公共物品和服务水平较高的地区具有较强的财政竞争力。随着税权的下放,地方财政竞争力将表现为税、费和财政支出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

(二)河北省财政收入竞争力分析

测度地方财政收入竞争力的第一层次指标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反映地方经济整体的公共财政负担。地方财政竞争力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是反向关系。1991~1998年,河北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平均为7.87%,比全国总体水平低1.93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倒数第6位。2003年这一比重从纵向看有所上升,但与其他省份横向比较,河北省仍属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较低的地区(见表1)。这表明河北经济整体的财政负担较轻,财政收入竞争力较强。但是,在地方没有税收变更权、全国执行统一税制的情况下,为什么河北省财政收入占GDP较低?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GDP存在高估。有关研究(课题组,2000)认为,河北省GDP统计中有较大的水分。如将工业增值税总额和现行的增值税率两项指标倒推,河北省工业增加值水分在30%以上。(2)经济效益低。2003年,北京市单位GDP企业所得税贡献率为2.7%,上海为2.3%,广东为1.3%,河北只有0.4%。说明河北省财政收入/CDP较低,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企业效益不好,而并非政府轻税政策的结果。(3)经济结构因素。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在2003年的GDP总量中,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CDP为1064.3亿元,占GDP总量(7098.6亿元)的15%,提供2.4%的财政收入。考虑到以上因素,由财政收入/GDP显示的河北省财政收入竞争力可能要打一定的折扣。

测度地方财政收入竞争力的第二层次指标是流动性要素的税收负担率。第一,要素的流动性首先是一个自然属性的概念,即流动性的强弱受自然禀赋的影响。一般认为,资本和劳动属于流动性要素,而各种自然资源,如土地、矿产资源则属于不流动要素。一般的生产过程都是各种要素的综合利用过程。但由于不同产业利用流动性和非流动性要素的组合比例存在区别,因而,其产业的流动性有较大的区别。一般来讲,第三产业(商业、金融保险、服务业等)流动性强,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次之,第一产业(农业)流动性最弱。第二,要素的流动性还是一个制度概念,即流动性的强弱受现行制度的影响。由于国有企业很多所有权属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显然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企业迁移至其他地区,成为其他地区的财力来源,所以国有资本的地域流动存在较大的制度障碍。

考虑到要素流动性的产业和所有制特征,衡量流动性要素的税收负担率可具体分为三次产业的税收负担率和国有与非国有经济的税收负担率两个分指标。河北省1996年第一、二、三产业的税收负担率分别是1.77%、9.62%和4.72%。第一产业低税负,第二产业高税负,第三产业中税负。由于第二和第三产业税负较高,在与其他地方的财政竞争中不占有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1978年,河北省第二产业比重为50.5%,1998年为

49%,2003年为51.5%。虽然,纵向发展来看,第二产业比重没有大的起伏,但在绝对量上与先进省市相比,发展仍然缓慢。河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纵向看有较大发展,在GDP中的占比有1978年的21%,上升到1998年的32.4%和2003年的33.5%,但绝对量与其他先进省市相比,发展明显不足(见表2)。

从国有与非国有经济的税收负担率来看,国有经济的税负较重,而非国有经济的税负相对较轻。河北省国有经济占GDP比重正逐步缩小,但税收贡献率的下降速率较缓;非国有经济对经济总量的影响正在加大,但税收贡献率却提高得不多。1994年,河北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用60%的增加值创造了超过70%的流转税,非国有工业企业用40%的增加值创造了不到30%的流转税。1997年反差进一步加剧,国有工业企业用不到1/2的增加值创造了近2/3的税收,而非国有工业企业用52%的增加值,只实现了38%的流转税。

河北省对流动性较强的非国有经济采取轻税政策,这无疑是为了提高财政竞争力,吸引非国有资本的流入。但我们注意到在几乎所有的地区都采取了相同的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地区的政策效应就相互抵消了。当地方政府与非国有经济在财政竞争中陷入这种“囚徒困境”时,受益的只能是第三方――非国有经济。而非国有资本面对同样的轻税政策究竟选择投向哪个地区,取决于不同地区在其他方面的财政竞争力,其中主要是财政支出竞争力。

(三)河北省财政支出竞争力分析

财政支出竞争力是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公共产品能力。测度财政支出竞争力的指标包括:(1)地方财政支出总量及其人均水平;(2)地方公共产品的提供水平。钟晓敏(2004)选取了11个项目代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水平,分别是:人均财政支出(元);人均教育事业费支出(元);人均房屋使用面积(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城市人口用水普及率;城市煤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电车(辆);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每万人拥有病床数(张);每万人拥有医生数(人)。按照地方财政支出总量及其人均水平衡量的河北省财政支出竞争力低于经济发达省市(见表3)。按照地方公共产品的提供水平衡量的河北省财政支出竞争力不仅低于经济发达省市,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河北省财政支出竞争力低,首先是受河北省财政收入水平的制约,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另外,中央财政的补助收入不足(见表4),使得在财政支出方面捉襟见肘,这也是影响河北财政支出竞争力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四)河北省综合财政竞争力分析

从公共收入负担与公共服务水平的综合情况来看,中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公共收入负担和公共产品提供水平情况(和台湾除外)可分为四种类型:高公共服务―高公共收入负担组合、高公共服务―低公共收入负担组合、低公共服务―低公共收入负担组合和低公共服务―高公共收入负担组合(钟晓敏,2004)。河北省属于低公共服务―低公共收入负担组合,公共服务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公共收入负担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竞争力组合,对于那些偏好于优质公共服务的流动性要素来讲,显然是缺乏吸引力的。

三、提升河北省财政竞争力的若干政策建议

开放条件下提升河北省财政竞争力政策的选择,应以“以竞争促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吸引外来资本、技术和高层次人才,缓解河北省经济发展对短缺资源的需求为基本着眼点,以实现“厚税基―低税费负担―高公共服务”的组合为基本政策取向。由此出发,笔者认为,提升河北省财政竞争力水平的“两步走”和“两个区别对待”的政策设计。“两步走”要点是:第一步侧重于以非财税政策吸引流动性税基,重点实现在税费负担相对稳定下的财政增收;第二步侧重于合理配置财政资源,重点实现公共物品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两个区别对待”的要点在于对流动性税基和非流动税基、短缺资源和非短缺资源采取区别对待的公共支出政策。具体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利用非财税手段吸引流动性税基。公共服务提供水平低是河北省财政竞争的“软肋”,这主要是受到现有财力的制约。如何在税负不增加的情况下实现财政增收,为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奠定财力基础,需要在财政以外做文章。笔者认为:(1)主要利用河北省环京津、环渤海的“两环”区位优势,积极发展与京、津的经济技术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2)在国家政策允许的空间内利用信贷政策和土地政策等吸引国外资金和省外资金。(3)加强与河北省外“冀商”的联系与沟通,在政策上鼓励其对家乡投资。(4)在减化办事程序和办事效率等软环境上下功夫,通过高质量的行政服务来提高河北省对外部投资者的吸引力。

2.通过财政支出的管理效率,提高财政支出竞争力。财政资金紧张与浪费、低效并存是制约河北省财政支出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为此,(1)要加强对财政支出的合规和绩效监督,减少财政资金使用中的腐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2)加强对预算外财政资金的管理。预算外资金尽可能要纳入预算内管理。需要保留的预算外资金,财政部门要加强监督,防止各部门分散安排使用导致的低效率。

3.通过制度创新吸引民间资金对地方混合性公共物品的投入。地方混合性公共物品,如道路交通等,民间资本也可以介入。关键在于制度创新,BOT、TOT等新型的公共品供给制度应该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

篇7

关键词:准公共产品 垄断 供求 竞争性供给

社会所提供的可供人们消费、满足人们各种欲望的物品和服务被统称为社会产品。根据产品的消费特性又可划分为:公共产品、私有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绝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私人产品则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而准公共产品则介于两者之间,具有不完全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在社会产品中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是比较少的,大部分的社会产品都属于准公共产品,比如医疗、教育、水电、交通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准公共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供求不平衡现象加剧,如医疗中的“看病难,看病贵”、教育中“幼儿入园难”等,这些已成为 “久治不愈”的社会问题。而准公共产品是人们的日常基本需求,其供求情况将直接反映和影响社会的福利水平、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由此可见,通过研究我国准公共产品的供求现状,分析准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存在问题的根源,并以此来寻找解决我国准公共产品市场存在的政府垄断、供给不足等问题的突破口,进而提出增强准公共产品竞争性供给的策略,这将有利于我国准公共产品市场的良性竞争和正常运转,并对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准公共产品的供求分析

作为人口大国,我国一直积极推行相关体制改革和政策的制定、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准公共产品市场。且目前我国的准公共产品市场方面仍存在供不应求、市场垄断严重、市场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阻碍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有损社会公平,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威胁。为此,本文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我国准公共产品市场进行较全面的分析,以期更好的解释现存问题。

(一)供给状况分析

总体来讲,我国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市场垄断严重,供给缺乏竞争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对于主要由政府提供的准公共产品,其决策、生产、消费等各环节必然受控于国有经济,国有经济的强大实力以及政府的政策保护,使得其他私营或外资企业很难与之抗衡,进而导致我国准公共产品市场形成纵向一体化的经济垄断。大型医药生产企业如哈药集团多为国有企业,而公立医院占医院总数的56.83%。

由于准公共产品的不完全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其供给不能完全依赖于市场,必须由政府参与供给,以保证其公益性、公平性。而目前我国政府既是准公共产品市场机制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又是具体业务的垄断经营者,即在经济垄断基础上又形成了行政垄断。这种双重垄断使准公共产品供给方不仅能利用经济性反竞争手段阻止进入者,还可运用超经济手段建立市场进入壁垒,维护垄断地位。加之政府对准公共产品的供给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会对供给企业索取经济回报或设定经济指标,导致供给企业缺乏竞争,继而出现机构臃肿、产品价格高而质量低等低效率现象。

2.准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总量不足。我国准公共产品供给量不足主要由两方面造成:一是由于供给方自身能力限制,造成大部分准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二是某些准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导致其有效供应量下降。

目前,我国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主要是由政府提供,而在我国准公共产品市场中双重垄断的存在给准公共产品市场设立了很大进入壁垒,使得私人资本难以进入该市场,如公路及电力的BOT项目仅允许特定外资进入。而与国际相比,我国在准公共产品上的财政投入较少,甚至低于某些发展中国家,如表1所示,可见我国在准公共产品供给中高度垄断但财政投入不足,最终导致我国在电力、交通、教育、环保等行业的准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

某些准公共产品呈现供不对需。国家对某些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在总量上是比较充足,但由于其供给资源分布不合理,低质量资源被浪费,进而造成这些准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量的短缺问题。比如医疗卫生,目前我国的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于城市大型医院,对低级医院投入较少。而随着肝炎、心脑血管疾病等十大危险疾病及慢性病的高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质量诊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于是造成大型医院医疗服务供不应求而低级医院门庭冷落的现状。因此,合理配置高质量的准公共产品,是提高我国准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量的有效途径。

3.定价机制及监管机制不完善,导致服务效率低下。“一个市场的高效运转离不开价格机制的调节和监管机制的管理。我国的准公共产品市场中存在定价机制不合理和监管机制缺失问题”。具体来讲,第一,没有形成规范的定价标准。目前我国政府定价基本上是基于相关企业的上报成本,按“成本加成”的方法确定价格;第二,我国尚没有统一的公共定价管理机构,现有定价部门本身不参与市场准入、需求管理及运行成本的监控,以致其与被管制对象间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这使定价职能被割裂,无法形成统一有效的监管标准。因此,我国准公共产品定价机制并不能发挥其约束和激励作用,继而造成准公共产品供给方没有足够的压力和动力去改进服务、降低成本,最终导致服务效率的下降。

(二)需求状况分析

目前我国准公共产品供求不平衡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政府垄断造成市场失灵,导致供给不足或不合理;另一方面,准公共产品需求方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存在缺少制衡供给方经济行为的竞争优势等问题。

1.需求方处于弱势,对供给方的制衡力度不足。由于准公共产品本身的特性,使得市场中供求双方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现象。如医疗、教育等准公共产品,供给方具备需求方所不具有的专业化知识或技能,这使得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占有很大信息优势,而需求方则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且准公共产品是需求方基本需求,具有价格弹性很小而收入弹性较大特点,使得处于垄断地位的供给方可以在不改变现有产品情况下,只通过提升价格就可获得盈利,因此,需求方无法实现对供给方的有效制衡。而由产品的专业特性导致的信息不对称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如何在需求方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加强需求方对供给方的有效制衡力,将是实现我国准公共产品市场供求平衡,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2.市场机制不完善,需求方缺少有力代言人。在我国准公共产品市场中,政府作为准公共产品主要供给者,由于行政垄断的存在,它同时扮演着监管者与经营者的双重角色。尽管政府提供准公共产品不以营利为目的,但由于准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导致搭便车现象的存在。这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准公共产品需求方,对定价等机制的制定拥有很少发言权;同时在现有的准公共产品市场中,需求方的需求变化往往无法及时得到供给方的有效响应。比如幼儿“入园难”问题已经出现多年,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公益性是准公共产品的社会属性,也是我国新医改和医疗服务供给的基本方向。如果没有有效的市场监管机构对这种不平衡的市场现状进行调节,以维护需求方的利益,将会严重降低准公共产品市场效率,导致社会福利的严重损失。

3.对高质量的准公共产品的需求增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低质量的准公共产品已不能满足民众的效用需求。如医疗卫生方面,在可支配收入增加的情况下,患者往往寻求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而纷纷涌入城市大型医院,使得医疗市场中对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导致供不应求,促使医疗服务价格高涨,最终导致“看病难,看病贵”;在教育方面,自古“望女成凤、望子成龙”是我国家长的普遍追求,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更加重视。因此在经济条件提升的情况下,家长让子女接受更优质教育的需求增加,那么相对于原有的教育服务供给量而言,需求量激增,使公立教育机构难以满足社会大部分公民的需求,以致于“入园难”问题愈演愈烈。同样,社会对电力、通信等其他准公共产品,特别是对高质量的准公共产品的需求,均存在急剧增加的现状。

我国准公共产品的竞争性供给改革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供求分析可知,市场中行政和经济的双重垄断是我国准公共产品市场的问题根源,对此,本文从打破供方垄断和加强需方市场势力两方面考虑,提出以下建议:

(一)供给环节分解并分层引入竞争

双重垄断是我国准公共产品供求问题的根源。其中经济垄断由规模经济形成;行政垄断是由人为因素而形成的进入障碍。因此,针对我国准公共产品市场中的双重垄断问题:一方面,对经济垄断进行垄断性业务和可竞争性业务分解,对竞争性业务允许自由进入,对垄断性业务则通过激励性规制措施进行规制;另一方面,可将准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生产、配送等供给流程各环节进行细化拆分,并通过权责分离等手段消除人为进入障碍,对各环节均引入和培育竞争性主体,形成多主体供给市场结构,进而增强我国准公共产品的供给竞争性。

(二)引入第三方监管部门

准公共产品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单靠政府供给或单靠市场的供给都无法实现市场有效。分割供给环节,引入多种供给主体,为构建竞争性供给体制提供了前提。但竞争能否实现并维持,还取决于对垄断行为的监管。而要打破行政垄断必需使行政权力主体和生产主体分离。第三方监管部门的引入,既实现政府监管职能与经营职能分离,又可对市场参与各方进行统一协调和监管,为各种经济成分的公平竞争创造条件;同时准公共产品定价机制和定价标准的完善,利于发挥市场价格对准公共产品供求的调节作用。

(三)增强市场需求者的市场势力

在供给垄断情况下,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使得供求双方很难形成有效竞争。消费者作为准公共产品最终受益者,应该拥有对准公共产品的最终决策权。因此,可通过制度设计允许消费者对准公共产品的选择,实现消费者的回归,这有利于需求方通过其行为偏好形成有效的呼吁和退出机制,从而对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和生产形成压力,加强准公共产品需求方的市场势力,进而促进准公共产品市场有效竞争的形成。

(四)加强需求管理并按需改变供给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对低质量产品需求降低、对高质量产品需求增加。而由于消费者众而散,且准公共产品需求弹性小,致使供给方不会积极对需求方的需求变化作出反应,促使供求矛盾加剧。因此,准公共产品市场的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准公共产品的需求管理,及时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通过监管协调机制改变供给策略,从而提高准公共产品的有效供应量,减少资源浪费,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结论

本文试图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我国准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本文从需求角度,分析准公共产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这是其他对准公共产品供给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所没有涉及到的。对于一个市场,其市场状况是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因此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分析市场问题,能够更全面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由于时间有限,本文主要对准公共产品市场的供求情况进行剖析和总结,对于竞争性供给的改革建议没有进一步展开。另外,对于准公共产品这种特殊的产品,在竞争性供给改革中,供需双方的博弈将对改革成果产生何种影响,这一方向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玉闻,陈小安.试论我国准公共产品的竞争性供给改革[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5(3)

篇8

一、组织学习活动,宣传贯彻党有关国资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努力提高会员的政策理论水平。

年初以来,为了让有关领导和部门及时了解国有资产管理知识和工作动态,扩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会想尽一切办法,不错过任何宣传机会。一是借助各类刊物刊登一些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研讨文章,着力介绍了有关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内容。二是利用报纸等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三是组织会员学习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通过学习,提高了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

二、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深入发展,全力促进10个国有资产流动项目,实现国有资产有效流动。

1、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框架。

按照《振兴鞍山老工业基地深化改革专项推进工作方案》要求,积极配合市编办、研究室完成市政府新一轮机构改革时组建鞍山市国有资产监管管理委员会工作,构建起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框架。研究设计我市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起草《鞍山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机构设置、职能分工》等方面汇报稿,完善国资委人员构成,履行出资人职能,力争做到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统一,以出资人的身份继续调整我市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通过存量吸引增量,存量融资、存量收益、存量置换等手段,对城市资源进行集聚、重组和运营。

2、围绕政府经济工作中心,积极推进国有资产有效流动,促进我市国有经济结构的调整。

年初,为遵循这一原则,研究会组织全体会员,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国有资产不流动,必然失去生命力。利用市场经济的经营意识、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对城市资源进行集聚、重组和运营的新思路,通过以存量吸引增量,存量融资、存量收益、存量置换方式盘活市政设施、公益设施的国有资产,为城市发展获取资金的建议。市国资办通过多方论证,起草了《鞍山市国有资产流动项目实施方案》,经市重大专项推进组审议后报市政府批准印发《关于印发鞍山市2005年国有资产流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建立目标责任体系,明确时限和责任人,确保国有资产有效流动。国有资产流动工作被确定为政府重点经济工作之一。市委、市政府提出,引进市场机制,推动国有资产流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创新城市发展规模,这是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市国有资产管理的创造性实践。无论是国有独资的企业,还是国有控股、参股企业,从大的方向、目标和战略上讲,国有资产都要有效的流动和逐渐地退出。

3、制定政策,完善措施,确保国有资产流动、退出有序进行。

按照《振兴鞍山老工业基地深化改革专项推进工作方案》要求,在3月底前完成了《国有资产在改制过程中保值增值若干意见》或《市财政局、国资办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若干意见》的起草工作。

起草了《鞍山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效绩评价办法》。

依据国家《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等法规政策,与市改制办、研究室重新研究调整和规范我市企业改制、国有产权转让的工作程序,将规范和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制方案的制定、批准、中介机构的委托、决定价格、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等几个方面。

三、组织参与有关学会举办的论文征集、研讨活动

年初以来,研究会始终把产权制度改革作为研究重点,号召广大会员围绕工作中的难点和棘手问题开展研究,力求研究内容有针对性,研究成果有实际意义,撰写文章对推动我市企业转制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研究会先后2次参加上级或同级学会组织的论文征集、研讨活动,推荐10余篇文章参加,有10篇获奖,4篇文章被有关刊物刊发。

半年来,在上级学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不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学会建设上,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赢得省、市社科部门的认可和肯定,为研究会做好今后的工作增加了百倍的信心。

四、下半年研究会工作打算

研究会将继续团结和组织广大会员,紧紧围绕国有资产管理的中心工作、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多下功夫。

1、加快研究会的组织建设步伐,建立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会员队伍。研究会是社团组织,会员来自四面八方,只有得到社会各界热衷于国有资产管理人士的支持与关注,才能越办越红火。因此我们今后要加大工作力度和辐射面,把研究会的工作延伸到各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同他们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2、扩大国有资产管理研究范围。今年国资办被授予社会科学院公共资产管理研究所,又给我们研究课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理论研究在不断加宽加深,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3、结合实际在更宽的领域探索国有资产流动方式。基本思路是以鞍山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为主线,在管好国有资产投资方面,将研究重点放在国有资产投资体制改革的具体方案和措施上,扩大企业法人投资决策权,完善咨询论证制度,减少环节,提高效率,建立完备的投资责任制和绩效评价体系。在管好国有资产产权方面。将国有企业产权管理同企业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相结合,研究制定国有产权代表的受托权利与责任,使国有产权管理同私有产权管理处于同一市场经济规则之下,发挥产权人对企业的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促使现有企业健康发展。在转好国有资产方面。认真研究在现代市场体系中,如何以平等的产权主体身份,搞好国有资产的有效流动,通过国有资产的产权转让,获得源源不断的国有资产投资来源。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