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居家饮食安全8篇

时间:2023-10-13 09:34:23

居家饮食安全

居家饮食安全篇1

本年度,中国饮食小康呈如下的特点:

1.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将略有回升

据统计,2011年1-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5.5%,其中食品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2.1%。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将略有回升。调查显示,有74%的受访者回答物价上涨,对生活影响较大;有52.2%的受访者回答食品价格上涨,对饮食结构影响较大。

2.食品供应满意度达69.9%

调查显示,在食品供应方面,9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食品供应很充足或比较充足,满意度达69.9%。

3.食品安全备受关注

最近几年,中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每年的食品抽查都或多或少会查出些问题,这让老百姓在买东西、吃东西时提心吊胆。调查显示,99%的受访者关注食品安全,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较低。

4.营养结构继续改善

《小康》针对“您认为自己的膳食习惯合理吗”进行调查,回答“比较注意膳食安排,吃得也还算用心”的人数比例为48.9%,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回答“平时很注意膳食安排,合理搭配”的人数比例仅为19%,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从总体上说,我国城乡居民开始关注饮食营养结构。据统计,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2000年的250.2千克降到2010年的181.4千克,城镇居民由2000年的82.3千克降到2010年的81.5千克。从食用的营养性角度看,肉、禽、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消费显著增加,营养结构有所改善。农村居民人均肉禽及制品的消费量由2000年的18.3千克上升到2010年的22.2千克,奶及制品由2000年的1.1千克上升到3.6千克;城镇居肉的消费量由2000年的16.7千克上升到20.7千克,鲜奶由2000年的9.9千克上升到14.0千克。

5.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政府必须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对违法分子的惩罚力度

经过近年来多起食品事件的冲击,各地各部门出台了大量规范性文件和制度措施,但执行的结果却差强人意。调查显示,对于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有67.1%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必须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保障食品安全,有64%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必须加大对违法分子的惩罚力度。

(感谢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吕庆提供的支持)

“中国人饮食健康调查”,问卷由《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设计,调查由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执行。

居家饮食安全篇2

[关键词]生态移民;生活情况变化;实地调查

引言

生态移民后会出现多方面的变化,如思想观念的变化、生产方式的变化、社区文化的变化和生活方面的变化等,其中对居民影响最大的变化是生活方面的变化。因此研究生态移民后居民的生活情况的变化是很必要的。许多学者针对生态移民后居民的生活情况变化做过研究。李纯、葛苑菲(2010)介绍了开展新疆生态移民与生产生活方式转型研究的关联问题,并论述了与此研究相关的研究述要,指出目前生态移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尕丹才让(2013)在分析三江源生态移民时,通过对比移民前后的收入以及支出情况,论证移民生活质量高低,并指出存在的问题[2];李静(2012)认为生态移民不仅会带来生计方式改变,生活情况的变化,也会产生水源、耕地承载力和族群认同方面的问题[3];李纯(2014)分析了移民生活方式变化的原因,提出了移民后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4];包智明(2005)在研究生态移民给牧民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时,分析了牧民移民后在食物、衣着、居住、交通等多方面的变化,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5];任雪娇(2008)分析了移民后牧民的生活状况变化,对比了生态移民前后不同的生活情况,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6];百乐•司宝才仁(2006)谈到三江源区生态移民时,介绍了移民后生活方式的变化,从饮食、住房、衣着等多方面论述了这一变化[7]。此外,还有许多学者诸如赵剑波、苏志新、张小民、李惠梅等都对生态移民后居民生活情况变化做过研究分析。本研究以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宽口井移民区为实地调查对象,运用了参与式观察、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从居住情况、饮食情况、生活耐用品变化、家庭年收入变化、家庭支出变化、交通条件、基础设施变化和工作变化七个方面探讨分析了生态移民后居民生活情况的变化,力图展现一个生态移民区生活情况的变迁图像。本研究旨在服务生态移民的区域实践,为政府的生态移民宏观决策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一、研究区概况

(一)地理位置

宽口井移民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大战场镇,距中宁县城24公里,距109国道1公里,东靠固海扬水三干渠,西邻天景山永大路,南接宽口井沟,北连长山头大沙沟,中包铁路和福银高速环抱着整个村庄。

(二)移民情况

宽口井生态移民项目,是中宁县委、政府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统一安排,由自治区发改委批准的“十二五”生态移民项目。宽口井移民区包括宁原村和杞海村,其中宁原村现有778户,总人口3496人,常住人口3146人,耕地面积3230.2亩,该村于2012年9月份从海原县曹洼乡三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搬迁过来;杞海村现有887户人家,人口4498人,距县城23公里,该村于2013年9月份从海原县曹洼乡三个行政村3个自然村,贫困山区搬迁而来。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实地调研。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民族视角的黄土高原生态移民户生计重建研究”的需要,笔者与其他多位调查者亲身到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宽口井移民区进行实地调研。调研总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其中有效问卷432份,有效率达96%;总共进行了50次访谈,每次访谈大约90分钟。本研究主要采用参与式观察、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三种方法。(1)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实地走访当地的生态移民家中,与移民进行交流,观察他们的生活情况,了解和认识生态移民前后的生活变化情况。(2)就移民后的生活变化情况对移民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3)问卷调查法以移民个体为基本单位,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下文的分析中,问卷调查所得定量数据将作为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与展示,实质性的参与式观察和访谈内容得到相关资料将起到解释作用。

三、移民后生活情况变化分析

(一)居住变化情况

1.房屋结构变化生态移民使得居民居住情况发生变化,而居住情况关系到移民的生活质量高低[10]。房屋结构是影响居住情况的关键因子,也是移民关心的重要方面[11]。笔者特意对移民后居民的房屋结构变化情况作了调查。结果显示,移民前,10%的居民住的是窑洞,52%的居民住的是土木结构的房屋,只有38%的居民住的是结构较好的砖木结构房屋。移民后,这种情况发生很大改变,有78%的居民住进了砖木结构的房屋里,这比移民前提高了40%,还有22%的居民住上了更好的混凝土结构房屋,此外,没有居民还住在窑洞和土木结构的房屋里。以上数据表明,移民后,居民房屋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较好的砖木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房屋比移民前大大增加,而且已经没有居民还住在结构较差的窑洞及土木结构房屋里。这得益于当地政府对移民房屋建设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保证了房屋结构的质量。2.房屋舒适性房屋舒适性包括房屋的采光、隔热、布局等方面,是影响居民居住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在对移民后房屋舒适性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认为移民后房屋舒适性比移民前有很大提高的居民占到了10%,认为有一些提高的占53%,也就是有63%的居民认为移民后房屋的舒适性比原来提高了,只有11%的居民认为房屋舒适性比移民前有所下降,还有26%的人认为和移民前差不多。通过以上数据可看出,绝大多数居民认为移民后的房屋舒适性比移民前有提高,只有极少部分居民认为不如移民前。这主要得益于移民后房屋建设的区位较合理,采光、隔热和布局都比移民前有明显改善,加上居民自己不断地装饰、布置房屋,使得房屋舒适性比移民前大大提高。3.房屋安全耐久性房屋安全耐久性包括防盗、防水防渗、私密性等方面,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笔者对移民后居民房屋的安全耐久性作了调查。调查显示,22%的居民认为移民后房屋安全耐久性有很大的提高,50%的居民认为有一些提高,即高达72%的居民认为移民后的房屋安全耐久性比移民前有所提高,只有2%的居民认为有所下降,26%的居民认为和移民前差不多。通过以上数据可看出,绝大多数居民认为移民后的房屋安全耐久性比移民前有提高,只有很少部分居民认为有所下降。这是因为政府当时统一进行房屋建设时,充分考虑了房屋的安全耐久性,保证居民居住的安全、持久。综上所述,移民前后居住情况发生很大变化,移民后不论是房屋结构、舒适性还是安全耐久性都比移民前有提高,移民对居住情况的满意度也很高。归其原因是政府对移民区房屋的统一规划和建设使得房屋结构、舒适性、安全耐久性得以保障,使居民住着舒适、安全。

(二)饮食变化情况

1.饮食结构移民后的饮食结构变化情况是移民着重关注的方面[12],饮食结构的好坏关系到移民生活质量的高低[13]。在对移民前后居民的饮食结构变化情况的调查中,笔者发现,移民前72%的居民的饮食结构以米面菜为主,偶尔吃肉,移民后该比例更大,达到了86%;移民前完全吃米面菜的居民比例占20%,移民后变为12%;移民前完全吃肉的居民占8%,但移民后这一比例变为0。以上数据表明移民前后居民饮食结构变化不大,大部分居民以米面菜为主,偶尔吃肉。这主要是因为居民迁移距离不长,饮食习惯相似造成的。宽口井移民区接收的移民属于市内迁移,同属中卫市,饮食结构相差不大。2.饮食适应情况饮食适应情况关系到移民后居民生活的质量高低,是衡量移民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11]。笔者对移民后居民饮食适应情况专门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对移民后饮食情况比较适应的居民占到了38%,很适应的占32%,即有70%的居民对移民后的饮食情况是适应的。还有25%的居民认为对移民后饮食情况适应的一般,只有5%的居民不太适应移民后的饮食情况。以上数据表明虽然进行了生态移民,但居民的饮食情况基本没受影响,绝大多数移民能够适应这种饮食情况的变化。综上所述,移民后居民的饮食结构变化不大,都是以米面菜为主、肉为辅;饮食适应情况良好,绝大多数居民能很好地适应移民后的饮食。这主要是因为移民迁移距离短,属市内迁移,移民前后饮食风俗习惯相似,差别不大。

(三)生活耐用品拥有量变化情况

生活耐用品拥有量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高低,笔者对移民前后居民生活耐用品拥有量的变化情况作了调查。结果显示,移民前后居民生活耐用品拥有量变化明显。冰箱由移民前的28%的拥有量增长到移民后79%的拥有量,说明绝大多数居民家里都有了冰箱;洗衣机的增长量也很大,由移民前45%增长到移民后的79%;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智能手机的拥有量,增幅高达60%;此外,一些“奢侈品”的拥有量增速也很快,如移民前货车拥有量为9%,移民后有20%的人拥有了货车,轿车从移民前没有人拥有,增长到移民后15%,无线Wifi的使用量也从移民前的0猛增到移民后的34%,增速很快。以上数据都表明,移民后居民生活耐用品的拥有量比移民前迅速增加,而且种类也更丰富。这一方面得益于政府的支持政策,如一些“家电下乡活动”可以使移民买家电得到优惠,另一方面是居民的辛勤劳作使得生活水平提高,增补了许多生活耐用品[12]。

(四)家庭年收入变化情况

家庭年收入是衡量移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对移民前后居民家庭年收入变化情况作调查时,笔者发现,移民前家庭年收入不足5000元的比例占12%,5000元-10000元的占65%,即家庭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下的比例高达77%,10000元-20000元的占23%,而且没有家庭年收入超过20000元的。移民后家庭年收入超过10000元的家庭比例猛增到65%,比移民前增加了42%,5000元-10000元的家庭比例已经减少到33%,而家庭年收入低于5000元的比例只占2%。以上数据表明,移民后居民的家庭年收入比移民前大大提高。归其原因是移民后居民不仅从事农业生产,也更多地发展二、三产业,如开设副食店、饭馆以及出去打工等,这大大增加了居民的收入。

(五)家庭支出情况变化

家庭支出多少反映着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笔者对该地移民前后居民家庭支出情况作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移民后91%的居民家庭支出比移民前增加了,7%的居民支出无变化,只有2%的居民家庭支出比移民前减少。这表明移民后大多数居民家庭支出增加,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移民后居民收入增加,支出也相对增加;另一方面是物价的增长导致生活成本上升,支出也相应上升。在笔者对移民后居民家庭支出的主要方面进行调查时,由调查问卷可知,有48%的居民主要支出在教育上,22%的居民的主要支出是在饮食上,15%的居民主要支出是在家用电器上,此外还有一些医疗支出、服装支出、交通支出等,但所占比例很小。通过以上数据可知,移民后居民的主要支出是教育、饮食和家电上。

(六)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变化情况

生态移民后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关系着移民的生活质量好坏,笔者调查了该地移民后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变化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移民后交通条件有很大改善的居民占到了55%,认为有一些改善的居民占34%,即89%的居民认为移民后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只有极少数居民认为没什么变化或者比原来有所下降。还有43%的居民认为移民后的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46%的居民认为有一些改善,即89%的居民认为移民后基础设施比移民前得到了改善。以上数据均说明,移民后不论交通条件还是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居民对此满意度很高。究其原因,通过访谈得知,移民后当地政府和村委会积极带头搞建设,修路(现在宽口井移民区的道路都是柏油路,交通很方便)、建基础设施(包括卫生室、配电室、以及体育娱乐活动场所等),这些都使得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情况比移民前大大提高。

(七)移民工作变化情况

居家饮食安全篇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餐饮服务、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提升全县餐饮服务、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餐饮服务、药品安全监管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

二、创建目标

2011年全县完成2个以上安全社区建设(以居委会为单位);2012年12月底前完成辖区内60%社区的创建工作;2013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安全社区创建活动。

在巩固农村“两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创建饮食用药安全社区实现以下目标:

1、按照“政府主导、部门服务、企业诚信、社会参与、群众满意”的要求,将餐饮服务、药品安全政策法规和健康饮食、合理用药知识送进社区,增强经营企业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防护能力和消费信心,营造人人关注、支持、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的社会氛围,逐步构筑起群防群治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2、实现“三无”目标,即无制售假劣药品行为的发生、无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无饮食用药安全事故。

3、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持证经营率达100%。

4、创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手段,使辖区餐饮服务及药品经营单位均能诚信守法经营,无经营单位上黑名单,无经营单位被媒体曝光,无经营单位因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被查处。

三、创建内容

按照“一站、一栏、一账、一终端”管理模式,建立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涉药(械)单位、社区居民街道办事处(乡镇)和社区居委会以及监督部门的互动机制,确保部门专业监管到位、群众参与监督到位、企业行业自律到位,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感明显提升。

一站:每个街道办事处设立饮食用药安全工作站,做到办公有场所、工作有人员、活动有经费、工作有记录,并在社区设立工作点。在每个社区由监管部门指定一名监管责任员,在街道办事处聘请一名协管员,在居委会聘请1-2名信息员,在社区内聘请药店执业药师或社区医疗服务站医师为咨询员。咨询员要常年免费为社区居民健康饮食、安全用药提供咨询。组织社区内药品经营企业开展“过期失效药品回收”活动,由回收单位按原药价5-10%比例予以奖励,并在监管部门的统一监督下予以集中销毁。

一栏:设立健康饮食和合理用药科普宣传栏。定期进行药品及餐饮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和饮食用药科普知识的宣传;公布“四员”名单和联系方法以及投诉举报电话;为社区订阅一份《中国医药报》或《中国食品安全报》。

一账:建立社区餐饮服务、药品经营单位台账,记录基本情况和日常检查情况,做到记录详细有据可查。

一终端:在每一个社区至少设置一台终端设备,可供社区居民查询食品药品安全相关知识,了解本社区的餐饮、涉药(械)单位的相关情况,并能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违法违规情况。

四、创建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创建“饮食用药安全社区”活动是推动食品药品“两网”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展示新时期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发展水平的一项民心工程,是建设平安、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组织上加强领导,成立创建机构,细化工作措施,扎实开展创建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饮食用药安全社区建设需要政府、单位企业、社区居民等社会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要紧紧围绕“情系百姓送温暖,服务群众保安全”这一主题,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宣传创建的意义和目的,及时报送创建工作动态和信息,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居家饮食安全篇4

2013年是深入贯彻为党的十会议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下的关键之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县食品安全工作要点相关文件精神,为切实加强我镇食品安全工作,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工作目标

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群众生命健康”为目标,确保镇域内全年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保证食品安全工作整体有序可控。

二、工作任务

各村(居)、相关职能部门继续加强对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监管,对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的监管继续保持高压态势。

今年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工作机制,落实监管责任,实现食品安全全程高效监管。

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严禁违规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蔬菜农药残留定性检测合格率达到99%以上。

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各村(居)内合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无食品安全不良记录;与食品生产企业100%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食品添加剂使用符合有关要求。

食品流通环节:主要道路坚决取缔无证照食品经营现象,规范流动食品摊点经营行为;重点食品经营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和台帐登记制度。

餐饮消费环节:各企事业单位、工地食堂持证率达到95%以上;食品原料采购必须索证索票并建立台帐;从业人员100%持有效健康证上岗;农村家庭办宴申报、指导率达到100%。

(二)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丰富居民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居民食品安全法律意识。

围绕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披露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信息等内容,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将食品安全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不断深化宣传内容,拓展宣传载体,丰富宣传形式,聚焦社会热点,进一步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法律意识,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开展食品安全培训,有效规范从业人员操作行为,增强责任意识。

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制度,明确培训对象、内容、时间和要求等,建立培训工作档案。加强对食品安全单位法人代表、具体负责人及食品安全从业人员的培训,增强责任意识,提高监管和服务水平。

(四)加强对农村家宴的监管,确保不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加强对农村家宴的规范化管理,要求公共安全信息员及时上报村域内红白喜事情况进行备案,食品药品监督中队派专人进行监督指导,杜绝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完善组织协调机制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积极发挥镇食安办的组织协调作用,形成高效的组织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和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定期召开会议,定期组织开展对重点环节、重点地区食品安全的专项整治;完善监管信息网络,镇、村(居)二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覆盖面达到100%;食品安全工作有组织领导、有计划部署、有检查考核、有经费保障。

责任部门:镇食安委各职能部门、各村(居)

(二)加强食品安全环节监管

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健全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队伍,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宣传培训,推广农业规模化经营,推广低毒高效农药;加强农产品经营、生产监管,控制禁用农药、兽药在生产中的使用;扩大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样本量,不断提高检测合格率,种植户100%签订安全责任书、安全用药承诺书。

责任部门:平水质监分局、经发办(农业线)

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全面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食品生产质量卫生监督管理;规范食品添加剂管理、使用和备案工作;加强对重点食品质量监督检测;积极培育食品生产品牌企业,提高企业诚信自律意识和能力;保持对无证照食品生产加工行为的高压态势,开展联合执法。

责任部门:平水质监分局、经发办(工业线)

食品流通环节:有效规范食品经营行为,坚决取缔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食品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不合格食品等违法行为。加强对农贸市场、熟食专卖店等重要场所的安全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对重点食品的溯源和自检工作,建立健全台帐登记制度,规范经营户的经营行为,市场内固定摊位经营者100%亮照经营,食品经营户100%实行索证索票制度,市场内销售的肉类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责任部门:平水工商所

餐饮消费环节:加强餐饮和集体供餐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全面实施餐饮单位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推广餐饮单位监督公示制度;健全餐饮消费经营单位食品原料索证和台帐登记制度;组织从业人员进行体检,并持有效健康证上岗,加强对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做好农村家宴登记、餐饮食品安全指导。

责任部门:食药监平水中队

(三)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建立宣传教育队伍,落实宣传教育经费;结合重要节假日或纪念日,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工地、机关巡回宣传,提高居民的食品安全知晓率和满意度。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标兵)村创建,以创建活动为载体,切实开展各项工作。

责任部门:镇食安委各职能部门、各村(居)

(四)加强食品安全培训

进一步落实食品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开展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加强对信息员、志愿者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群众队伍素质。开展各级食品安全相关负责人员培训,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增强监管责任意识,提高业务水平。

责任部门:镇食安委各职能部门、各村(居)

(五)健全食品安全基层监管网络

与各村居、企业签订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责任。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对各村(居)的考核。加大对地下食品加工窝点的整治力度,坚持“发现一个、取缔一个”。落实举报奖励措施,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责任部门:镇食安委各职能部门、各村(居)

(六)加强对农村家宴的监管

居家饮食安全篇5

濮阳市华龙区共有餐饮单位765家,其中大型餐饮单位76家,中小型餐饮单位650家,学校食堂39家。对以上调查少数餐饮企业不合格存在负责人对《食品安全法》认识差、从业人员卫生操作行为不规范。应从多方面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安全切实保障老百姓安全健康饮食。强调餐饮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监督、宣传、培训。

关键词:餐饮业;食品安全;调查;策略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267-02

接连不断的恶性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导致社会运行成本增加、家庭健康医疗负担加重、人力资源遭受损失。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1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调查分析

餐饮食品未能做到提前预防,或未按照督导工作进行系统整改。现有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少,因而食品安全屡治不绝、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极少数人餐饮管理人员利用当前法律的盲点和漏洞,以谋取不法利润。当前的政管力度尚需加强也是原因之一,由于政府发展经济考虑保护地方利益或一己私利,“忽以恶小而为之,忽以善小而不为”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更加助长了少数餐饮企业的嚣张气焰。此外,当前社会上仍存在“金钱至上、利润第一”的错误道德观,造成餐饮企业内部出现“潜规则”。

1.1 安全管理不规范的原因:

毒奶粉、毒筷子、洗虾粉等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最终所有的原因都指向了公共监管体系的缺失。实质上,公共监管体系一直存在,只是在各基层、各部门的监管力度上打了折扣,如果按照相关法律条例及职责赋予加以日常监管,各尽其责,而非等待事态大规模扩散并爆发后才匆忙行动,将会有效遏制危害人民健康的事件发生。

1.2 利益驱动及庞大的市场诱导原因:

不法商人往往为了一己经济私利,不惜昧着良心去伤害广大消费者的身体,主要是巨大的获利空间,濮阳市总人口在387.92万人增长速度位居全省第二位,华龙区为36.78万人,食品市场空间大,盲从跟风,任一菜系只要宣传、处理得当,一定会有巨大的市场存在。

1.3 部分商人缺乏公德心所致:

“无奸不商”已经有了上千年的传承,而且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社会形态下,大有进一步发扬光大的趋势,总有部分商人群体严重缺乏公德心。纵观种种原因,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跟我们目前特殊的社会大环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从多方面着手才能有效解决当前问题。

2 濮阳市华龙区现存的食品安全问题

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目前特殊条件下多方社会经济、道德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调查濮阳市华龙区餐饮单位113家,餐饮服务中从业人员1300人,餐饮管理人员200人。发现濮阳市华龙区现存的食品安全中某些问题。

2.1 原材料与半加工品:

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蔬菜、水果存在农药残留或在储藏和运输过程中,出现破损甚至二次使用防腐剂、保鲜剂。还有部分经营者销售变质食品。严重危害居民和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

2.2 加工制作环境:

街头餐饮业位于交通干道旁边,白天尘土飞扬,晚上蚊虫成群。有些中小型餐饮单位,把半成品和成品原料混放、生熟不分、有些加工设备老旧,污染几率加大。

2.3食品安全研究发现的新问题:

随着食品安全科技的发展,传统工艺的食品也不断被发现具有安全隐患,如油炸淀粉类食品的丙烯酰、油条中的铝残留等安全性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

2.4 检测水平低,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

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分布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多个政府部门,多部门从事同一种行为的管理,切入点和管理手段基本相仿,影响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和震慑威力。新的快速、灵敏的检测手段技术性高,专业性强在我市还未开展。

2.5 食品安全保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食品加工部门、各类农贸市场、食品市场的管理机构中既懂宏观管理又懂得专业知识、能为消费者把好食品安全卫生关的技术人员也极其匮乏。社会对食品安全专业的人才需求是很大的,但高校的相关专业却已经萎缩和消亡,缺乏高素质的食品安全研究和检验检测队伍。鉴于此,无法对与食品安全技术有关的法规、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缺乏监测网络和实验室分析手段。

4 结合现存食品卫生安全采取相应策略

4.1原材料购进方面:

餐饮业每日采购原料量大、品种多、季节性强、大多保质期短。要健全采购标准制度,认真执行,专人负责。采购食品及其原料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等。餐饮企业必须建立食品索证、进货验收台帐并进行记录,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食品索证、验收以及台帐记录保管等工作。

4.2 餐饮业环境保护方面:

近年来投诉最多是露天烧烤经营产生的油烟和就餐噪声污染影响小区居民。尤其是邻近居民区的临街没有餐馆设计的商住楼底层改建为餐馆。建议露天烧烤集中在在政府指定的点经营,对街头食品夜市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协助改进食品加工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大中型餐饮企业未采用独立的污水处理管道而将污水直接排入城市下水管网。联合相关部门进行改造,减少污染。

4.3 从业人员管理:

消费者要求食品安全,又对安全食品的公认度很低。与宣传工作不到位有很大关系。加强宣传,就是为整个安全食品树立形象。开展食品安全培训,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是当今重要任务。

4.3.1 加强濮阳市华龙区餐饮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评估考核管理。包括餐饮食品负责人、厨师长、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关键环节操作人员。

4.3.2 严格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按照餐饮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大纲、培训学时等规定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增加食品安全操作技能方面的现场模拟培训。

4.3.3 培训详细内容为与餐饮有关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餐饮职业道德规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基本知识、食品安全加工操作技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知识。

4.3.4 建立培训考核的信息库,详细记录参加考核人员的身份信息、考核类别、考核通过时间、考核成绩等内容。纳入本市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管理。

4.3.5 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并督促检查、指导餐饮服务提供者,加强有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提升食品安全的意识。守法经营、诚信经营。

参考文献

[1] 殷彩花,李阳,等.《中国卫生监督》.中国卫生监督出版社,2013年20卷04期

居家饮食安全篇6

安全饮食,打造宜居城市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衡水市以“打造安全放心餐饮,构建健康宜居衡水”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治行动,确保了湖城百姓的饮食健康。

为了给百姓提供一个安全的饮食环境,衡水市不断探索新的监管方式,努力完善监管体系,在现行分段监管体系框架的基础上,组建了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核心的食品核查办公室和食品安全第三方核查机制。与此同时,在现有的基础上成立了食品监督所,开展全市范围内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现状调研活动,把学校(包括托幼机构)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承办宴席、大型会议的餐饮服务单位和小型餐馆、小吃店作为整治重点,有效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今年,在衡水举行的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上,衡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起了保障赛事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重任。赛事期间,衡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非常细致周密的监察方案,制订了拉网式全方位的监督检查方法,分片包点,责任到岗到人,对赛事期间多家重点餐饮服务单位进行逐一检查,确保了赛事期间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并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12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先进单位”。

安心用药,做百姓坚实后盾

药品安全事关民生,监管不到位,就会危及到百姓的生命健康。多年来,衡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直把药品安全作为搞好药品监管工作的着力点,科学规范全市药品市场秩序,确保百姓的用药安全。

在药品监管工作中,该局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药品市场,不断探索科学监管新途径,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把药品监管工作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诚信激励机制、药械专项整治活动、药品备案查询系统等一系列监管方法的运用,提高了企业诚信自律意识,打击了非法渠道购销药品行为,全方位保障了百姓用药安全,使衡水市药品科学监管水平上了新台阶。

居家饮食安全篇7

一、积极调配货源,保证商品供应

今年,为保证夏季商品供应,县商务委早部署、早准备、早安排、早落实,积极指导商家调整商品结构,拓展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多渠道筹备货源,除传统生活必须品外,应季商品准备充足。县粮食部门准备了大米1.5万吨;面粉2.2万吨;杂粮1240吨;食用油1170吨,县物资部门储备了液化气1100吨,确保了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针对夏季居民百姓生活及消费习惯的变化,积极指导各大超市组织大批适销对路的商品,特别增加了夏凉用品和各类夏令家电的供应。城内新世联华、家乐、京百利发、地下超市、融丰、时代等各大超市及国美电器等电器商场已组织了1500多种夏令商品,同比增长26%。主要包括:竹草及夏凉用品753万元;夏季服装1904万元;冷食类251万元;家电类3453万元,其中空调3000台、冰箱和冰柜4100台、电风扇9200台,保证了夏季消费需求。预计我县夏季商品投放总值可达到10亿元。

二、搞活营销活动,繁荣夏日市场

一是搞活营销活动。指导商家开展各类规范的,适合夏季消费特点的商旅、商文结合的商贸活动。夏季期间,新世联华、家乐、京百利发、地下超市、融丰、时代等大型零售企业将举办啤酒饮料节、纳凉文艺演出、周年店庆、积分兑奖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农村市场以“三进”工程为依托,指导配送中心及时增加商品种类,提高配送率,依靠强大的网络优势和三进加盟店在居民中的良好信誉,促进农村市场消费,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指导各酒店、农家院等餐饮企业举办“放心食品展”、“特色农家饭”等活动,繁荣餐饮业市场,宣传蓟县的特色饮食文化,使餐饮业成为夏季消费市场的最大亮点。

二是搞好延时经营。随着奥运会的来临和盛夏的到来,居民夜晚出行增多。针对这一特点,积极鼓励商家全面延长营业时间,借鉴以往延时经营的成功经验,指导商家合理安排营业时间,满足消费者的夜间消费需求。

三是美化购物环境。会同市容等各有关部门,搞好商业街区美化,指导大型零售企业和餐饮服务企业美化店堂,做到窗明几净,环境整洁。在夜间开启牌匾灯光和户外广告灯,方便居民夜间购物。

三、加大管理力度,强化市场监管

切实加强商品流通、餐饮服务和畜禽屠宰行业的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联合检查,把批发市场、零售场所、商品仓库、畜禽屠宰加工企业和餐饮企业作为检点。一是加强食品安全检查。落实食品安全要求的各项措施。严格执行食品经营市场准入制度、索票索证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的退市、召回、销毁、公布制度。坚决制止乱涨价现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不法行为。二是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加强消防安全演练,强化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确保顾客安全,会同消防、安监等部门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创造安全的消费环境。三是严格规范促销行为。实行促销备案制度,严格监督促销行为,及时了解活动过程,避免因哄抢低价商品造成事故。严格禁止对粮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搞限时、限量促销活动。

居家饮食安全篇8

一、积极调配货源,保证商品供应

今年,为保证夏季商品供应,县商务委早部署、早准备、早安排、早落实,积极指导商家调整商品结构,拓展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多渠道筹备货源,除传统生活必须品外,应季商品准备充足。县粮食部门准备了大米1.5万吨;面粉2.2万吨;杂粮1240吨;食用油1170吨,县物资部门储备了液化气1100吨,确保了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针对夏季居民百姓生活及消费习惯的变化,积极指导各大超市组织大批适销对路的商品,特别增加了夏凉用品和各类夏令家电的供应。城内新世联华、家乐、京百利发、地下超市、融丰、时代等各大超市及国美电器等电器商场已组织了1500多种夏令商品,同比增长26%。主要包括:竹草及夏凉用品753万元;夏季服装1904万元;冷食类251万元;家电类3453万元,其中空调3000台、冰箱和冰柜4100台、电风扇9200台,保证了夏季消费需求。预计我县夏季商品投放总值可达到10亿元。

二、搞活营销活动,繁荣夏日市场

一是搞活营销活动。指导商家开展各类规范的,适合夏季消费特点的商旅、商文结合的商贸活动。夏季期间,新世联华、家乐、京百利发、地下超市、融丰、时代等大型零售企业将举办啤酒饮料节、纳凉文艺演出、周年店庆、积分兑奖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农村市场以“三进”工程为依托,指导配送中心及时增加商品种类,提高配送率,依靠强大的网络优势和三进加盟店在居民中的良好信誉,促进农村市场消费,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指导各酒店、农家院等餐饮企业举办“放心食品展”、“特色农家饭”等活动,繁荣餐饮业市场,宣传蓟县的特色饮食文化,使餐饮业成为夏季消费市场的最大亮点。

二是搞好延时经营。随着奥运会的来临和盛夏的到来,居民夜晚出行增多。针对这一特点,积极鼓励商家全面延长营业时间,借鉴以往延时经营的成功经验,指导商家合理安排营业时间,满足消费者的夜间消费需求。

三是美化购物环境。会同市容等各有关部门,搞好商业街区美化,指导大型零售企业和餐饮服务企业美化店堂,做到窗明几净,环境整洁。在夜间开启牌匾灯光和户外广告灯,方便居民夜间购物。

三、加大管理力度,强化市场监管

切实加强商品流通、餐饮服务和畜禽屠宰行业的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联合检查,把批发市场、零售场所、商品仓库、畜禽屠宰加工企业和餐饮企业作为检点。一是加强食品安全检查。落实食品安全要求的各项措施。严格执行食品经营市场准入制度、索票索证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的退市、召回、销毁、公布制度。坚决制止乱涨价现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不法行为。二是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加强消防安全演练,强化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确保顾客安全,会同消防、安监等部门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创造安全的消费环境。三是严格规范促销行为。实行促销备案制度,严格监督促销行为,及时了解活动过程,避免因哄抢低价商品造成事故。严格禁止对粮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搞限时、限量促销活动。

推荐期刊
  • 家具
    刊号:31-1295/TS
    级别:部级期刊
  • 家居主张
    刊号:31-1860/GO
    级别:省级期刊
  • 剧作家
    刊号:23-1093/I
    级别:省级期刊
  • 戏剧之家
    刊号:42-1410/J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