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8篇

时间:2023-10-13 15:35:39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篇1

关键词: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农业行业;农业市场;“农业+”

1有机生态农业相关概念

1.1生态农业

早在1991年著名学者马世骏和边疆两人对生态农业进行了定义,生态农业是依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的具体条件,把生物学、物质循环学等学科相互交融在一起,结合现代的科技技术和工程办法综合设计的农业生产体系。

1.2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OrganicAgriculture)在现代人们生活中运用的十分广泛,基本上大家每天都面对各种有机农业的产品,如有机大米、有机茶叶、有机蔬菜等等。有机农业主要指在我们的农业生产生活中基本使用最原始的肥料来肥沃土地,增加土壤的生产能力。基本上不使用化肥、农药等有毒有害化学制品来污染土地,达到污染农产品的。采用有机肥种植的农副产品或养殖业成为有机农业产品。

2有机生态农业市场发展趋势

2.1由单一、分散、自发的民间活动转向行业性的农业运动

首先,有机农业需要进一步联合起来,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才能最终引领市场,目前在国际上设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简称IFOAM),并且成员国有115个国家,足以说明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对有机农业的重视和推广的力度;其次根据上半年农业部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有机农业产品每年呈几何式增长,就全球而言大洋洲目前有机农业的面积最大,高达44.91%,几乎占据全球的一半。第三有机食品消费大幅度增长,预测十三五期间,有机产品将达到5000亿元的销售额。

2.2由区域性布局转向全国性布局

有机食品的消费在全国占据将近一半的市场,主要是人们对于健康的越来越重视,各种养生食品层出不穷。尤其是在欧美国家等发达国家,有机食品的价格居高不下,一直占据农产品的高端市场,在销售额中,美国位列全球之首,日本次之。而我国出口到国外的绿色有机产品包括茶叶、坚果等。国际市场对于有机农业产品的热衷,给我们从区域性的布局转向全国布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有利于拉升我国有机产品行业的整体发展,并创造更多的市场机遇。

2.3有机农产品销售渠道多元化

有机食品主要市场进行了细分,有蔬菜水果、粮食、婴幼儿食品等,伴随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经销商的不断增多,市场已经由过去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时占据50%左右的市场份额。专卖店占据40%左右的市场份额,直接对客户销售占据10%左右市场份额。销售市场细分很明确。目前销售渠道主要分三类,一是直销,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费用,效益增加;二是专卖店销售,需要依托一定的配送中心,实现货物畅通运转;三是传统超市和农产品销售。

3对我国有机农业品牌的战略思考

3.1有机农业品牌的重要性

品牌价值是企业的核心价值,同时也是产品的核心价值,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就能带动整个市场效益,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收益。因此在有机农业产品一定要形成自有的特色品牌,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和未来的业务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能进行集约化销售打通渠道,占据有利的市场位置,攫取足够的市场资源。树立有机农业的品牌十分重要。

3.2有机农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有机农业实施品牌战略有利于形成企业化向集团化发展、区域化向全国化发展、国内化向世界化发展,三步走战略需要品牌作为整体的支撑,也需要有机农业实施整体的品牌战略,不是单一的品牌战略,这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作为后盾,但从战略上利用品牌推广有力企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秉龙,乔娟,王可山.WTO规则下中外农业政策比较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刘康婷,屈志光.绿色农业信息服务主体功能的优化之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1):37-38.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篇2

[关键词]生态农业旅游 现状 不足 意义及举措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扩大,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民的闲暇时间逐渐增多,而生活空间的日趋缩小,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对于亲近自然、陶冶情操、休养健身、回归俭朴生活的需求正快速成长,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追求更多观光旅游景点。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休闲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正是由于兼具经济、社会、教育、环保、游憩保健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生态休闲农业已成为国内外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全国生态农业的蓬勃发展,柳州市生态旅游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柳州生态农业旅游现状

1、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初具规模

柳州市结合“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以开展创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活动为重点,引导周边各县的村民利用现有农业资源,开展“短、平、快”的农村生态观光休闲旅游项目,并最终环绕柳州建设成“环都市农业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圈”的雏形。在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带动下,柳州市建立了多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如柳州农工商农业观光旅游区、柳江县百朋镇下伦万亩莲藕原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柳州市添发花果山生态园、柳州鹿寨县中渡古镇旅游区等;建立了多处农业观光园,如洛维观光园、万聚农庄、柳州市茂林农庄等都开展了农业生态旅游。近年来,城郊类休闲渐趋普遍化,郊区“农家乐”呈火爆式增长。

2、村民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性高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柳州市农民参与“风情柳州”、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家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仅2007年1至7月,融水县开办乡村旅游的村屯达到14个,直接参与旅游业的农户800余户,间接带动香粉、四荣、安太等4个乡镇3000余户农户增收。

3、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具备一定的基础

经过几年建设,柳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已具备了进一步提高的基础。如百朋下伦万亩莲藕景区内有可供食宿的农家餐饮点10个,床位50多张,餐位200个以上;三都板朝“天泉游泳池”可同时容纳150-200人;成团大荣草莓正朝着“自采鲜果+观光旅游+餐饮业”城郊型农业方向发展,推出了生态园、红薯窑、农家土鸡窑、自助野餐等游乐项目;融水县龙女沟旅游接待中心可以提供100人左右的住宿和餐饮服务;融安县大洲度假村建有百香果长廊、无公害蔬菜示范园、柚园、桃园、头菜作坊等景点,开办农家旅馆10家。

二、柳州农业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柳州农业休闲旅游发展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效益比重在提升、村民积极性高、发展初具规模,但在实地调查中发现,柳州市农业休闲旅游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前期缺乏整体规划,发展水平不均衡

柳州市前期的农业休闲旅游发展缺乏规划的统一指导,发展不均衡,处在分散、简单、粗放开发的阶段,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同时,由于受到政策、资金、观念、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制约,农业休闲旅游的管理和服务还处于较低水平,大多只能满足游客的基本需要,离舒适、愉快的旅游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旅游的发展水平与拥有的旅游资源品位不相匹配,休闲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变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具有很大的发展提升空间。

2、开发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

目前,柳州的农业休闲旅游以“农家乐”形式为主,主要项目就是观光、娱乐,而其他如度假、商旅休闲等项目则很少,产品较单调;多数开发的农业休闲旅游均提供采摘、垂钓、农家饭、农业观光、娱乐等项目,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依赖于农业资源和自然环境,季节性和时令性较强;个别开发区又形成了完全同质的旅游产品,缺乏对地域特色的挖掘,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主打项目,难以满足当前游客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3、农业生态旅游资金投入不足,设施不完善

农业休闲旅游发展需要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设施建设、旅游区维护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柳州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经济收入不高,旅游开发资金不足,使部分已有的农业休闲旅游开发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如旅游区道路、停车场地、公共厕所、环境卫生、垃圾处理、通讯设施等建设都不同程度满足不了游客需求。如大多数的景区缺乏固定的旅游交通车,一些“农家乐”式的食宿设施,仅具简单的食宿功能,影响了旅游开发进程和质量。

4、人才匮乏,接待水准不高

农业旅游基础设施粗放,配套不全,旅游接待水平不高,在农业休闲旅游开发与经营机构中,接受过系统旅游专业教育的人才缺乏,许多管理人员由未经培训的乡村干部兼任或由当地农民担任,管理不规范;旅游点的经营者文化水平一般不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从业人员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5、旅游示范点示范作用不明显,旅游政策不完善

柳州市建立了许多部级乡村旅游或农业旅游示范区,但个别示范区由于缺乏整体规划或村民利益协调或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原因,示范点的示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有的示范区仅停留在挂牌阶段;或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旅游开发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另外,柳州市政府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也制定了若干优惠政策和管理办法,但这些政策、办法仍处于探索阶段、不尽完善,真正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不明显。

三、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及举措

生态农业旅游被认为是全球性的“朝阳产业”,具有强大的生机和广阔的前景。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不仅有利于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也有利于带动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带动餐饮、旅馆、交通运输业、旅游产品加工业、房地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农业实现量的增长与质的飞跃,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举措;是推销名优特产品的重要途径;是筑巢引凤招商引资的好契机;是加强城乡交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新思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好在柳州市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与建设,将旅游列为柳州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首先在政策上扶持,出台了《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 “旅游名城”建设的决定》;旅游规划部门提出了《柳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柳州乡村旅游规划(2008―2020)》等规划文件;打造“环都市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圈”、“一小时旅游圈”,制定了《柳州市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若干意见》、《2009年乡村旅游发展方案》及《209国道沿线乡村旅游发展方案》。2010年,确立了“风情柳州”的旅游定位和发展思路,紧扣“风情柳州”主题,重新整合柳州现有的旅游资源,突现风情元素,通过以“风情”为主线的资源整合,打造“风情柳州”旅游产品支撑体系。通过对旅游景点景区项目开发,将旅游功能建设列入城市功能建设范畴。突破传统工业的格局,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和环都市观光、度假和休闲农业旅游圈;形成三江侗族风情旅游开发区、融水苗族旅游开发区、融安生态与度假旅游开发区,鹿寨喀斯特地貌景观旅游开发区四个主题开发区。

在柳州市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大环境下,地处柳州市南郊的柳州农工商公司将凭借优异的地理区位优势,以生态农业生产为依托,以满足柳州市民休闲娱乐为出发点,以农事体验和农业科技展示为特色,以水上运动为亮点,着力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商务、农事体验、科技教育等于一体的“雒维生态农业景区”, 使雒维生态农业景区成为“风情柳州”的核心支撑、柳州“旅游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百里柳江”上的明珠。

参考文献:

[1]柳州市洛维生态农业景区项目建议书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篇3

关键词: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327;F2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4-2809-04

On the Operational Models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HE Yan-tao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Baoji 721013,Shaanxi,China)

Abstract: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s a combined system of agriculture, ecologic and financing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development. Many specific operational models had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differen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past practice and they had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but they also had some ecological agriculture's primar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comprehensiveness, diversity,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 which in favors of achieving positive the cycle of ecologic and economic, and it would become the dominant modern agriculture and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re were currently some drawbacks in its development, so we should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ies. Meanwhile, the standards and certifica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s construction should be unified in the near future.

Key words: ecological agriculture; operational model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mbined system; development trend

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兼顾农业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构和功能都优化了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它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期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使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的优势,建立良性的物质循环体系,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与经济两方面的良性循环以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1]。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利于生态环境发展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1生态农业经营的具体形式

我国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是在现代农业的生产实践中为适应地方生态环境条件,并有效利用地方资源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各具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经营形式[2-7]。

1.1传统生态农业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在生态农业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传统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基―塘模式、台田―鱼塘模式、山区模式、庭院经济模式、水田农业等多种模式,各种模式各具特色,有着明显的地域性。

1.1.1基―塘模式在珠江三角洲中部的一些低洼地区,因常年积水形成渍涝。当地劳动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条件,在低洼的易涝区挖地成塘、堆泥成基,然后塘中养鱼,基上种植桑树、甘蔗、果树和花卉,以塘泥作桑、蔗、果树等的肥料,桑叶养蚕,蚕粪、桑叶、蔗叶作鱼饵,塘基互养,形成了水陆共生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

1.1.2台田―鱼塘模式在黄淮海平原的低湿地区,地势低平,渍涝严重。当地的科技工作者“因洼制宜”,摸索出了低湿地的治理模式,即“台田―鱼塘”模式:在低洼处开挖鱼塘蓄水养鱼养鸭,栽种水生经济作物;在稍高处构筑台田,在田地里种植粮、果、棉和饲料作物,养殖禽畜。这种模式,使台田和鱼塘相互促进,实现了立体开发和综合利用。

1.1.3山区模式在地形海拔差异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山区,当地的人们充分利用这种“立体气候”资源,合理布局农、林、牧、副、渔业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了有山区特色的立体式生态农业模式。如浙江南部山区,出现了在河谷底部的溪流、水库里养鱼养鸭,谷底平地种粮食作物,从山麓到山顶分别种植亚热带水果、毛竹、茶叶和发展材用林的经营方式。这样的立体布局,既发展了生产,又保持了水土,使山区农业走上了良性发展循环的轨道。

1.1.4庭院经济模式农户利用庭院里的零星土地和阳台、屋顶等进行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的综合经营。如四川省彭县楠木乡的一农户,在自家的院子里挖了个2 m深的水池,同院外水沟相通,在池内放养了2 000多尾鱼苗,池上搁鸡笼养母鸡,鸡粪落入池中作为鱼的部分饵料,鸡笼之上再搭个葡萄架给鸡群遮阴,这样获得了蛋、鱼、葡萄“三丰收”,使庭院经济成为了家庭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1.5北京“留民营”模式北京市大兴区留民营村是世界知名的生态农业新村,该村以秸秆、米糠、麸皮等作饲料搞养殖,牲畜粪便和部分秸秆再送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作生活燃料,沼气池的废渣送回鱼塘或送至农田。这样,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增加了农田有机质的含量,实现了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清洁化生产的良性循环。

1.1.6“水田农业”模式典型的有在广西与浙江中南部等地区形成的稻―萍―鱼共生模式,即在水田中起垄,垄上种水稻,垄下水中养萍养鱼,形成了立体的农渔业的生态结构模式。

1.1.7“蔗田农业”模式广西等南方省区是我国主要的甘蔗产区,在甘蔗苗期套种大豆、西红柿、茄子、绿肥等,后期在甘蔗行间种植平菇、香菇、木耳等,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来发展农业生产。

1.1.8“果园农业”模式以果、瓜、豆、菇为主体,种养结合,多层次利用土地空间。例如,葡萄园内套种大豆、黄瓜并养蜜蜂,可以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因为豆科作物的根系、枯枝落叶,还有根瘤菌和含氮的化合物被留在了土壤中,能提高土壤肥力,黄瓜苗会分泌葫芦素、九碳链等化学物质,对葡萄常见病虫害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蜜蜂采花授粉则能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

1.2新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在传统生态农业发展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各地结合地方实际,又发展起来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的生态农业模式,诸如北方的“四位一体”模式、南方的“猪―沼―果”模式、西北内陆地区的“五配套”模式等,都属于新型生态农业的范畴。

1.2.1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它是一种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它结合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的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的土地上,在全封闭的状态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故被称为“四位一体”模式。

1)具体形式。在一个150 m2塑膜日光温室的一侧,建一个约8~10 m3的地下沼气池,其上建一个约20 m2的猪舍和一间厕所,形成一个封闭状态的能源生态系统。主要技术特点是:温室内猪圈舍的温度在冬天可提高3~5 ℃,为禽畜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使猪的生长出栏从10~12个月缩短为5~6个月,故圈舍的利用率可提高,饲养量可增加。而饲养量的增加,又为沼气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且猪舍下的沼气池也由于得到了太阳热辐射而增温,可解决北方地区在寒冷的冬季产气难的技术难题;同时,猪群呼出的大量CO2,使日光温室内的CO2浓度比室外提高了4~5倍,大大改善了温室内蔬菜等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蔬菜的产量可获增加,品质也有明显提高,成为一类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

2)经济效益。①蔬菜增产,如冬季黄瓜、茄子1 m2可增产2~5 kg,增收5~6元,温室大棚年可提高效益过千元;②每年均可节省化肥开支约200元;③温室育猪比常规养猪可提前150 d出栏,每头猪降低成本40~50元;④沼气作燃料和照明等,年可节电60元,节煤130元。

3)社会效益。①改变了北方地区半年种田半年闲的习俗,也改变了冬闲季节“男打麻将女玩牌,邻里吵架合不来”的陈风陋俗,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②农村庭院整洁有序,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人无厕所猪无圈,房前屋后多粪便,烧火做饭满屋烟,杂草垃圾堆满院”的脏乱差的面貌。

4)现有规模。“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推广达21万多户。

1.2.2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这是一种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1)主要形式。“户建一口沼气池,人均年养两头猪,人均种好一亩果”。

2)经济效益。①用沼液加饲料喂猪,猪可提前出栏,节省饲料20%,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激发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②施用沼肥的脐橙等果树,可比未施肥的年生长量高0.2 m多,多长5~10个枝梢,植株抗寒、抗旱和抗病能力明显增强,生长的脐橙等水果的品质提高1~2个等级。③每个沼气池还可节约往年准备柴禾的砍柴工150个。

3)现有规模。该模式在我国南方得到了大规模推广,仅江西赣南地区就推广达25万户。

1.2.3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是为解决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而研究推广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

1)具体形式。每个农户建一个沼气池、一片果园、一个暖圈、一口蓄水窖和一间看营房。实行厕所、沼气池、猪圈三结合,圈下建沼气池,池上搞养殖。除养猪外,圈内上层还可放笼养鸡,形成鸡粪喂猪、猪粪入池产沼气的立体养殖和多种经营系统。

2)特点。以土地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形成以农带牧、以牧促沼、以沼促果、果牧结合的配套发展和良性循环体系。

3)经济效益。“一净、二少、三增”,即净化环境、减少投资、减少病虫害;增产、增收、增效。每年户均可增收节支2 000~4 000元[8]。

2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的基本特征

各地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既各具特色,又都遵循着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的一条根本“轨迹”,那就是使农业生产经营向着有利于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都具有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的几个基本特点。

2.1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2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根据本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的情况,充分吸收当地的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2.3高效性

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的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的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2.4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3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发展趋势分析

生态农业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自然农业、有机农业、持久农业、生物生态农业等都属于生态农业的范畴,其指导思想都是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农业生产,使农业发展同其资源、环境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强调因地、因时制宜,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提出将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并进行了广泛实践。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对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十五”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的系列生态示范创建体系。“十五”期末,国家共批准528个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其中233个被命名为“部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有150余个市(县、区)开展了生态市(县、区)创建工作。生态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据初步调查,各地开展生态农业试点后,粮食总产量平均增幅15%以上,单产较试点前增长10%以上,分别为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的4.5倍和9.2倍,人均粮食比试点前增加21.4%[9]。

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必将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主导。遵循我国过去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的发展轨迹,可展望出未来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及重点领域。

3.1生态农业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生态农业得到广大消费者、政府和经营企业的一致认可。生态农产品可以解除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心,这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最大市场动力。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统计,2005年该中心新认证企业1 839家,产品5 077个,截至该年,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总数达到了3 695家,产品总数达到了9 728个。在绿色食品发展的推动下,有机食品发展也取得了较快发展。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2005年新认证有机食品企业208家,保持认证企业198家,保持认证率87%。企业总数达到了416家,产品总数达到1 249个,实物总量66.9万t。在消费需求的拉动下,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初具雏形,一批以绿色食品生产为主导的生态农业企业逐步壮大。在2005年,就有305家年产值超过了

5 000万元的企业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占申报企业总数的18.4%;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192家,占33.3%[9]。有关专家指出,生态农业将成为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3.2生态农业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

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等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来组织生产,通过合理利用和增殖农业自然资源,重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换效率,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的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两者在概念和内涵上是相辅相成的,生态农业实质上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坚持发展与保护同步,充分利用本区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建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

3.3更注重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

我国生态农业已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技术体系,但这一体系基本是对以往技术的整合。今后对生态农业的研究和探索,一方面应围绕可持续农业体系的发展,巩固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应加强农业生态技术应用和推广,以尽快解决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未来我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通过调整技术对策并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生态农业核心技术体系,并且在广大农村积极推广和应用。

3.4生态农业建设的标准及认证将进一步统一

为了指导我国生态食品的发展,进一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今后我国一方面应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和环境友好技术等各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应加强生态食品标准与国际相关标准的协调与统一,以削弱和淡化国际标准歧视所产生的技术壁垒和贸易争端带业的影响。

总理曾指出:“21世纪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现代化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业”。实践证明,生态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它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世界范围内对于能源危机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普及和增强,生态农业乃至生态经济也必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引导世界经济向资源节约和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福龙.看,他们的生态农业试验[J].世界博览,2010(12):56-57.

[2] 郭从友. 鸭稻上市,喜看生态农业又归来[J]. 工会博览,

2009 (1):70.

[3] 潘虹.“乐和家园”生态农业分析[J].企业导报,2010(2):96.

[4] 雷和涛,廖允成.浅析杨凌生态农业科普旅游开发[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02-105.

[5] 徐文辉,庄丽丽,陈快快,等.义乌高效生态农业观光园[J].中国城市林业,2009,7(3):19-21.

[6] 谢艺,汪正祥,雷耘,等.自然保护区庭院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5):146-149.

[7] 董田春,漆建忠.榆林沙区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1999(9):58-61.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篇4

1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度动态变化及分析1995—2009年15年间,生态子系统协调度呈现出倒“V”字形的变化趋势。1995—2003年,该子系统协调度基本表现为逐年升高的趋势,协调度等级也由极度失调状态逐步发展为中度失调、弱度失调,直到2003年发生质的飞跃变为弱度协调;但2004—2009年,该子系统协调度由前一阶段的逐年升高的发展态势变为持续降低的态势,其协调等级也由弱度协调经低度失调下滑到中度失调再到极度失调状态。1995—2003年系统协调度上升主要是由于造林面积及粮食单产的功效系数大幅度提高;2003—2009年间造林面积及粮食单产的功效系数虽然保持了上升的态势,但播种面积、化肥用量、灌溉比例及农药用量的功效系数都大幅度下降,导致整个子系统的协调度急剧降低。从生态子系统各指标的功效系数的动态变化可以看出,农业经济系统存在如下生态问题:一是耕地资源日益紧缺,人均耕地面积自1995年以来持续下降,下降幅度达到11.11%。二是农田化肥投入量的快速增加,使得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极大的农田面源性污染压力。虽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化肥用量离全国平均水平的上限426kg/hm2还有一定距离,但由于本区长期采用落后的施用方式导致化肥使用效率不高,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鉴于此,建议本区域内化肥的使用应该着眼于在现有施用量基础上改进施用方式,提高使用效率。三是农田水利设施基础相对薄弱,农田有效灌溉比例下降。1995—2009年间,灌溉比例功效系数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体现出本区域农田灌溉比例大幅度下降的趋势。数据表明,自治区农田灌溉比例由1995年的79.4%下降到2009年的66.27%,年均下降率为1.3%,其主要原因在于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大多年久失修,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综上所述,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系统面临资源逐渐短缺和生态安全性日益降低的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也随之降低。

2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动态变化及分析1995—2009年15年间,经济子系统协调度由1995年的-1.2099增加到2009年的0.8114,表现为阶梯式上升态势;与此同时,协调等级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协调等级由1级跃升至9级,由极度失调变为高度协调状态,反映出在研究时段内的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1995—1999年经济子系统协调等级为极度失调状态,除乡村劳动力、农村恩格尔系数和人均支出/人均收入功效系数稍高以外,其余指标的功效系数都小于0.20,其中人均GDP、农机动力、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功效系数甚至都小于0.10,处于较低水平。2000—2003年间,该子系统各指标的功效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农村恩格尔系数、农村非农收入比例和人均支出/人均收入3个指标功效系数的快速增长使得协调等级由前一阶段的极度失调发展为低度失调。2004—2009年,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由0.6025波动上升到0.8114,协调等级也由低度协调波动发展到高度协调。其间,各指标的功效系数除农村非农收入比例的功效系数持续降低外,其余各指标的功效系数基本是持续升高的,其中乡村劳动力、人均GDP、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农机动力及农业产值5个指标的功效系数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经济子系统协调度的动态变化可以看出研究时段内经济子系统具有下述特征:一是农村经济和农牧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1995—2009年间,人均GDP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快速持续增长,人均GDP由1995年的2358元增加到2009年的15295元,其功效系数也由0.0018增加到0.9883,增加了0.9865,年均增长速率高达3647.0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95年的878元增加到2009年的3532元,其功效系数由0.0033增加到0.9869,增加了0.9836,年均增长速率也高达1987.08%。二是农牧民收入渠道有效拓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一定成效。如表3所示,农村非农收入比例由1995年的0.05%增加到2009年0.17%,即农牧民的收入来源中农业所占比重由95%逐步下降到83%,其功效系数也由0.0031波动升高至0.6963,以年均14.91倍的速率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期间农牧民的收入渠道有所增加,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了一定成效,农村二、三产业有一定的发展。综上所述,研究时段内特别是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农牧民收入渠道增加,收入快速稳定增长,农村经济结构有一定的改善,农村经济已经具备良好的、和谐的发展态势。

3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度动态变化及分析由表4可见,1995—2009年15年间,社会子系统协调度及协调等级都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协调度由最初的-0.3980升高到0.4766,协调等级由1级波动发展为5级,协调状态相应地由研究初期的极度失调状态波动变动为2009年的弱度失调状态。1995—2002年该子系统的协调度表现为上升趋势,2003年是社会系统失调与协调的转折点,协调等级发生了本质转变,由失调状态转为协调状态。2003—2008年该子系统的协调度虽有小幅度的波动,但协调等级均维持在弱度协调状态,2009年协调等级下降为弱度失调。从社会子系统不同指标功效系数的动态变化来看,该子系统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农产品人均占有量持续增加。除人均粮食占有量表现为波动下降趋势外,人均肉类、奶类均表现为持续增加的态势,其中人均肉类和奶类占有量迅猛增加,人均肉类占有量以年均6.00%的增幅从1995年的46.74kg快速增加到2009年的88kg,而奶类人均占有量也以年均2%的增长幅度从1995年的73.42kg波动增加到2009年的101.47kg;人均水果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功效系数变化不大。上述变化趋势说明自治区政府近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的畜牧业有了较大较好的发展。与此同时,畜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本区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经济系统正向以农促牧、以牧促农、农牧复合协调发展方向转变。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明显。从千人拥有床位数、人均农村耗电量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的功效系数来看,1995年以来,农村无论是医疗保障程度还是住房条件都有了长足发展,农村耗电量也逐年上升,说明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明显的改善,农村公共产品量逐年上升。

4农业经济系统的协调度动态变化及分析1995—2009年,农业经济系统协调度基本表现为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协调等级由1995年的极度不协调变为2008年的弱度协调,2009年又降低为弱度失调,其中2003年是系统由不协调转为协调的转折点。从不同的时间段来看,1995—2000年农业经济系统协调度持续升高,主要由于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大幅度提高,生态子系统协调度虽也波动增加,但其贡献率小于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2001年生态子系统协调度有所增加,但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协调度均比上年降低,使得整个农业经济系统的协调度比2000年低。2002年后尽管生态子系统协调度持续降低,但在其余2个子系统协调度波动上升的影响下,农业经济系统的协调度仍然表现为波动上升的趋势,协调度等级也相应提高。

二、小结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篇5

关键词:黑龙江垦区 林业总产值 总产值增长率

黑龙江垦区林业是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基础之一。由于林业对生态环境所起到的特殊作用使垦区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非常重视林业的发展,垦区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后,在各个林业站的全方位服务下,林业经营者积极承包林地,管护到位,垦区林业各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近年来,国内学者们对黑龙江垦区林业进行了较多的研究。薛艳(2012)结合黑龙江垦区林业特点,通过分析农业保险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问题,从林业补贴的险种、金额和标准等方面对垦区财政补贴林业保险的方案进行了研究[1]。郭宝松与张贵华(2006)对黑龙江垦区林业行政执法进行了研究,强调了林业执法人员懂法的重要性,并从执法的简易程序、法律时效、法律文书、听证程序和行政处罚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2]。郭宝松(2007)通过阐述黑龙江垦区林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分析了实现目标可采用的立体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林发展模式以及特色养殖业模式[3]。于家傲等(2008)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黑龙江垦区各分局的林业绩效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促进垦区林业发展的对策[4]。王宁与翟印礼(2012)对垦区生态林经营者与经济林经营者的风险偏好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二者风险偏好差异显著[5]。而后,王宁与翟印礼(2013)指出生态林经营者经营生态林的规模会影响生态经营者经营生态林后的风险规避度[6]。可见学者们对垦区林业的研究涉及到林业保险、林业执法、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垦区林业的绩效以及经营者风险偏好等多方面。

本文仅对黑龙江垦区林业总产值这一指标在2000-2012年间的绝对值变化、增长率变化以及该指标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例进行分析。

1 林业总产值总量变化趋势分析

根据研究的需要,依据黑龙江垦区统计年鉴中有关林业总产值的数据资料,将黑龙江垦区2000-2012年林业总产值、林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比例以及林业总产值增长率的数据列表如下:

由图表1可知,在2000-2012年间,黑龙江垦区林业总产值基本上表现为增长趋势(见图1),由2000年的12177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100226万元,是2000年的8.23倍。表明林木培育、林木采运和林木管护的产值总和在不断增加。但是,垦区2013年的林业总产值要高于附近的年份(2000-2002年之间的年份;2004-2007年之间的年份),从而使垦区林业总产值在增长中表现出在波动中增长的趋势。

2 林业总产值增长率变化趋势分析

从总产值增长率的特殊年份变化趋势与一般变化趋势两方面分析垦区林业总产值增长率。

一是特殊年份的分析

黑龙江垦区林业总产值增长率与其他年限的增长率有明显区别的年份是2003年与2004年,即从2003年64.55%的增长率下降到2004年-20.22%的增长率,这是在研究年限内增长率波动幅度最大的两年。产生这一较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2003年垦区林业总产值的突增(见图1与图2)。2003年垦区林业总产值突然增加的结果是使2003年与2002年相比,总产值的增长率为64.55%,远远高于2002年的环比增长率5.40%,同时,又使2004年的增长率为-20.22%,远远低于其他年份的增长率,故在图2中表现出明显的大幅度波动。

二是关于林业总产值一般变化趋势的分析

由总产值增长率的折线图(见图2)变化趋势可知在研究年限内总产值增长率表现为在波动中上升,然后又趋于平稳的趋势。在2004年前表现为大幅度的波动;在2005-2008年间,增长率曲线呈现凹型,说明在这些年中增长率的变化较快;在2008-2012年间垦区林业总产值增长率则表现出了比较平稳的趋势,即增长率在30-45%之间波动,这无论从图1的林业总产值变化来看,还是从图2的林业总产值增长率来看,在此阶段内均表现出比较平稳的趋势。

3 林业总产值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的比重分析

由于林业总产值是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分析了垦区林业总产值的绝对数及其增长率变化后,就有必要分析其在整个广义农业总产值中地位的变化。

由图3可知,黑龙江垦区林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在研究年限内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然后趋于稳步上升的趋势。

由表1可知,林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在研究年限内一直都是比较低,比重范围在0.6-1.2%之间。

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在研究年限内波动最大的是2003年,比重值达到了1.2%。这一点与林业总产值增长率的分析具有一致性(见图2),这也是导致林业总产值占广义农业产值比重出现大幅度上升与大幅度下降的原因。

第二,在2005-2012年间虽然有所波动,但是波动的幅度较小,且总体趋势有所上升。这说明从广义农业总产值来看,虽然垦区林业在垦区农业产业结构中所占份额较小,但是其地位有提高的趋势,而垦区林业总产值比例的提高说明垦区在林辅、林培、林木采运以及林果的生产方面得到总体提高,这表明垦区农业的产值结构在不断地得到调整。

上述结果表明在研究年限内黑龙江垦区林业总产值总量在波动中呈上涨趋势;林业总产值增长率与林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例变化趋势比较一致,即都经历了大幅波动到稳定增长的变化过程。在研究中没有对构成垦区林业总产值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析,从而就不能具体说明垦区林业总产值的绝对量、增长率以及占农林牧渔总产值比例的变化趋势究竟是由林培、林辅、林果或林木采运这些组成中的哪一部分变化所引起,这是今后准备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薛艳.财政补贴林业保险的方案设计――以黑龙江垦区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40-44.

[2]郭宝松,张贵华.黑龙江垦区林业行政执法问题探讨[J].现代化农业,2006(12):4-5.

[3]郭宝松.黑龙江垦区林业经济发展对策的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7(2):87-89.

[4]于家傲,贾利,李友华.黑龙江省垦区林业绩效评价及发展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2008(2):4-8.

[5]王宁,翟印礼.生态林与经济林个体经营者风险偏好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10):88-95.

[6]王宁,翟印礼.生态林规模影响个体经营者风险规避度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3(4):102-107.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篇6

1农业经济现状

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有两个较为显著的特点。首先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明显。从2014年各省农业生产总值的数据来看,农业生产总值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山东、河南和江苏。这三个省份全部位于黄淮海平原上,不仅农业资源优越,而且地理位置良好。在看农业产值排在倒数前三名的,分别是、青海和宁夏。这三个省份地处高原荒漠地带,农业结构单一,而且技术也相对落后。

2大数据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大数据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显著,就2014年农业发展大数据显示,全年粮食产量60710万t,比上年增加516万t,增产0.9%,全年肉类总产量8707万t,比上年增长2.0%,全年水产品产量6450万t,比上年增长4.5%,全年木材产量8178万m3,比上年下降3.1%,全年新增耕地灌溉面积132万hm2,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23万hm2。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肉产品增产和水产品增产的速度要远远高于粮食产量的增速。木材产量的下降说明一个问题,即生态可持续林业发展有所成效。

3农业经济发展新趋势

3.1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作用愈发明显。在市场需求的调节作用下,我国农业开始走向商品化。就大数据分析得出,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业中粮食作物占比一直处于绝对优势,但是近年来的数据显示,在我国农业经济中,经济作物的占比已经远超粮食作物,而且即便是粮食作物,目前也在向商品粮方向发展。在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强的趋势下,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相继建立起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商品谷物农业基地。

3.2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据数据显示,山东省的农业总产值之所以位居全国第一,是因为山东省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达到了97.3%,在高机械化程度的帮助下,山东的农业经济走上了快速的发展道路。不仅是山东,河南、辽宁、黑龙江等农业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的几个身份,其机械化程度也都占有较大比重,而且其机械化程度在呈逐年上涨趋势。

3.3生态农业比重增加随着农业发展生态问题的逐步显现,国家对于生态农业的建设更为重视。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生态农业比重逐年增加。由于目前我国生态农田、生态园林、生态牧场等生态农业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生态农业基地的建设使得生态农业经济比重在农业经济中稳步上升。

3.4农业综合化发展方向显著我国未来的农业要走向世界,就必须发展综合立体农业,使得农业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目前,各个省份不仅在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进行农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在积极进行综合农业的建设和发展,珠三角地区的桑基塘农业模式、西北传统牧区进行的耕种与畜牧结合的农业模式,都是农业往综合化方向发展的实例。

4结束语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篇7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农业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张北县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4-6187-04

20世纪以来,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而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相对越来越少,因此土地利用问题逐渐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1,2]。农业用地又称农用地,指直接或间接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的土地,主要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生产发展所要利用的土地。农业土地利用作为一种经济行为,既受到人口、技术及生态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相应的土地利用变化也会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3,4],因此分析农业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可以为区域农业生态和区域经济系统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中国冀西北农牧交错带指的是河北省西北部的坝上地区,包括张北、康保、沽源三县及尚义、丰宁、围场的部分地区,该区主要问题是生态环境退化、经济发展水平低[5]。本研究以冀西北张北县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土地利用的历史变化,并通过对比不同类型农用地之间存在的经济产出效益的差异,揭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农户经济效益的提高、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政策和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的基本概况

张北县地处河北省的西北部及内蒙古高原南缘的坝上地区,位于北纬40°57′-41°34′,东经114°10′-115°27′,总面积为3 863 km2,人口35.3万,辖4个镇、14个乡。张北县地处坝上高寒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降水量392.7 mm,年平均气温3.2 ℃,年平均日照时数2 098 h,全年活动积温2 448 ℃,全年无霜期90~120 d,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为典型的农牧交错带代表性地区。主产农产品为马铃薯、甜菜、蔬菜、杂豆、亚麻、莜麦等。

1.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涉及张北县、河北省和全国土地利用及经济发展的数据,通过研究这些数据对张北县的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各年份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为张北县统计局统计手册,同时参考的文献资料包括张家口地区农业历史统计资料[6],河北农村统计年鉴[7]和中国农业年鉴[8]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历史过程分析

从1949年到2011年耕地种植面积的年度变化趋势(表1)可以看出,张北县的耕地面积变化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1949~1965年是土地垦荒期,这个时期耕地面积呈显著增加的趋势,耕地总面积从10.31万hm2增加到了16.68万hm2;从1966年开始到2000年,张北县经历了农田基本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农业建设时期,耕地先趋于减少,而后逐渐达到稳定;自2000年张北县作为试点县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耕地面积迅速减少,从2001年的13.97万hm2减少到2011年的10.07万hm2。

从张北县1949年到2011年前后跨度60余年的林地面积的变化情况来看,该地林地面积经历了从无到有并呈直线增长的变化过程,1965年该县的林地面积为0.74万hm2,到2011年增加到了11.31万hm2,均超过了草地和耕地面积。由于大面积毁草开荒,张北县的草地面积从1949年到1980年期间出现锐减,从1949年的19.13万hm2减少到了1980年的6.03万hm2,从1981年开始,由于林、草、牧相结合,以牧为主的坝上经济建设方针的实施,做到林草结合、改变造林方式,间种牧草,形成乔灌草网带片林结合的防护体系,张北县草地面积恢复到逐渐稳定,2011年的草地面积为10.62万hm2。

计算分析张北县耕地和林地、草地面积比的年度变化可以得到1949年为0.54∶1,到1980年增加到1.69∶1,从1981年开始逐渐降低,到2011年降低为0.46∶1。

表2为1949-2011年张北县各种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情况。从表2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作物总播种面积和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一致,从1949年的10.16万hm2增加到1965年的16.10万hm2,然后由于耕地面积的减少,播种面积也在降低,到2011年降低到10.06万hm2。

在耕地的利用结构中,粮食作物生产在张北县一直占主导地位,但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却在下降,从1949年的87.60%下降为2011年的49.60%;与粮食作物不同,以胡麻、油菜、油葵和甜菜为主的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则无明显的变化,其中1949年较低,为0.92万hm2,占总面积的9.06%,1986年的最高,为2.95万hm2,占总面积的21.72%,2011年为1.97万hm2,占总面积的19.58%。

依托独特的气候条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张北县大力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使蔬菜产业不断扩模升级,蔬菜播种面积从1949年的0.10万hm2增加到了2011年的1.11万hm2,呈直线增长趋势,占总面积的比例也从1949年的0.98%增加到了2011年的11.03%。

2.2 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经济效益

张北县的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图1为1949-2011年张北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农业、林业和牧业产值的变化趋势,从图1可以看到从1949年到196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农业产值有增加的趋势,但是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处于低迷的徘徊状况;林业产值在逐年增加,1965年比1952年增加了24.6万元,增长了10.25倍,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也在增加;牧业产值也在增加,而占总产值的比例也徘徊不前。1966年到1990年这个时期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有增加的趋势,但农业产值、牧业产值依然徘徊不前,只有林业产值逐年增加。

从1991年到2011年,张北县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呈较快速度地增加,其中农业、林业和牧业产值都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农业产值与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也增长很快。尤其是从2001年到2011年,由于这个时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大大缓解了草畜矛盾,使牧业产值有了明显增加的趋势,与农业产值持平甚至在有些年份超过了农业产值,对农林牧渔总产值的稳定增长起到了保证作用。

张北县地处冀西北农牧交错带,这里常年气候干燥、寒冷,树木生长较慢,一般树木种植20年以上才能成林,且张北县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试点工程以来,由于受坝上特殊的自然条件所限,退耕还林工程主要营造的是生态林,因此森林效益主要体现在生态和社会两大效益上,经济效益微乎其微。从图1可以看出,从1949年到2011年林业产值虽然一直在增加,但还是远远低于农业和牧业产值,如2004年林业产值达到最高,也只有4 678万元,只占总产值的2.82%,而同年度农业和牧业产值分别为74 557万元和84 180万元。因此作为国家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县,面对退耕后的耕地紧张问题,如何发展高效高产的富农产业是张北县面临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张北县从提高系统生产力出发,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鼓励发展错季蔬菜生产,蔬菜播种面积迅速增加(表2),达到了“耕地面积虽减少,农民收入却增加”的目标。表3为张北县叶家村2000-2002年的作物种植结构和作物的经济效益分析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种植错季蔬菜成为退耕后种植业系统新的经济增长点[9];又如旱作农田种植莜麦的经济效益只有450~750元/hm2,而种植抗旱、耐瘠、早熟、喜冷凉、耐连茬的小南瓜, 采取开沟施肥、覆膜以及聚水集肥等技术,依靠自然降水,种植效益能提高到12 000~15 000元/hm2,不仅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也收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10],因此扩大蔬菜播种面积是张北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另一方面,在中国目前农业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下,增加草地面积,促进畜牧业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张北县加强草场建设,大力发展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消除贫困,以打造伊利优质奶源基地和建设环京津肉牛羊生产基地为目标,稳步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建设,截至2011年底,张北全县共有规模养殖场52家、肉牛规模养殖场5家、肉羊规模养殖场10家、生猪规模养殖场10家、蛋鸡规模养殖3家,畜牧业发展给农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张北县的农民人均收入有很大程度的提高,1980年只有61.0元,到2010年增加到了3 620元(表4),但是从表中可以看到,张北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河北省及全国相比较,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张北县退耕后应继续调整种植业结构,在保证马铃薯、亚麻、甜菜等传统作物的种植面积同时,继续保持和适度地发展水浇地,增加蔬菜的种植面积;同时对草场管理应像农田管理一样,提高牧草产量,引导农民发展节粮型畜牧业,这样既可避免人畜争粮的问题,又可带动草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3 结论与建议

1)冀西北农牧交错带的张北县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历史过程从1949到2011年为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林地面积不断增加,草地面积先锐减然后逐渐恢复并趋于稳定;在各种作物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仍占主导地位,但所占比重在逐年下降,而蔬菜播种面积随时间的推移在持续增加。

2)张北县的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尤其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使牧业产值有了明显增加的趋势,而林业发展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较差的经济效益则可忽略不计。

3)面对张北县退耕后的耕地紧张问题,一方面应继续保持和适度地发展水浇地,增加蔬菜的种植面积;另一方面加强草场建设,大力发展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 陈佑启,杨 鹏.国际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新进展[J].经济地理,2001,21(1):95-100.

[2] 朱利凯,蒙吉军.国际LUCC模型研究进展及趋势[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5):783-790.

[3] 刘 庆,陈利根,张凤荣.中国1986年至2006年耕地非农化数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J].资源科学,2009,31(5):787-793.

[4] 翟文侠,刘会进,王 健,等.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经济效应分析——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26(4):56-58.

[5] 张卫萍. 退耕还林补偿政策与农户响应的关联分析——以冀西北地区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66-68.

[6] 张家口地区行政公署农业局. 张家口地区农业历史统计资料[Z].1982.

[7] 河北省统计局,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河北农村统计年鉴(1995-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2012.

[8] 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年鉴(2011)[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篇8

前言

2017年1月5日,农业部印发了《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提出在“十三五”期间,我国要围绕强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促进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要达到70%,促进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为此,“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业产业方向在2017年乃至今后一定阶段,给农机行业带来的机遇与影响都是巨大的。

1 要深刻认识到发展绿色农业已势在必行

近几年来我国把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并构建了相应的政策体系,积极推动绿色生态农业发展。2017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工作的总要求是“以绿色发展为导向”。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的新挑战;加强农业环境治理,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让透支的资源环境得到休养生息;实施农业生产清洁化、标准化、品牌化,因地制宜推广节水、节肥等节约型农业技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等,都是绿色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2 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

财政部提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应更加注重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发挥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农业部要着力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强化绿色生态导向,首次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绿色生态导向的政策取向,“对深松整地、免耕播种、高效植保、节水灌溉、高效施肥机具和秸秆还田离田、残膜回收、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支持绿色发展的机具实行敞开补贴”,围绕发展绿色农业需求的农机给予重点倾斜支持。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的精准性、指向性和实效性。

3 绿色农业影响农业机械化需求

“高效节本、绿色环保、智能安全”是今后农机技术与产品装备创新设计、研发制造、推广示范、生产作业的基本导向。一些以绿色、安全理念,可提高农业投入品和资源利用率,缓解农业资源环境压力,治理面源污染的农机化技术和装备⒅鸾コ晌农机合作社等专业用户的首选。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广清洁环保技术所需的农机作业生产服务,如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高效植保、高效施肥、节水灌溉、深松整地、秸秆还田离田、残膜回收等方面,这也将给农机合作社等专业用户带来新的作业服务市场。

近几年减量使用化肥、农药,农机具的市场新需求会越来越强烈,为减少玉米的生产成本,采用保护性耕作新技术是一个重要措施。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机具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需求空间较大。同时,适应秸秆覆盖下作业的深松机、免耕播种机、秸秆处理机等等,都有一定的市场需求。滴灌、喷灌、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装备需求市场会发力。预计2017年在继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形势下,秸秆捡拾打捆机、搂草机、秸秆归行处理机等都将保持热销势头。农机产品将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移,在大型农场、家庭农场,高端产品将更受青睐。

4 五大理念引领绿色农机

绿色是农业的本原色彩,绿色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机械装备是农业绿色生产方式的重要基础;发展绿色农业,必须要依靠绿色环保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支撑 。2017年农机行业应紧紧抓住绿色农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在绿色生产方式的道路上加快奔跑起来!

一是创新发展理念。加大精准型政策创设力度,协调农机化扶持政策体系。大力推动农机化科技创新,推动制定实施农机装备制造发展,有效推动主要环节机械由“能用”向“好用”到“想用”。同时,围绕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农业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激发各类农机发展主体活力。

二是协调发展理念。在保持发展速度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提质增效、整体提升。针对大田作物之间、各环节之间机械化不协调,深入实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科学确定主要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路线。

三是绿色发展理念。完善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教育和引导农机手加强机具保养和使用管理,鼓励推广符合环保标准的农业动力装备,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性能低的老旧机械。加快节水灌溉、精准施药施肥、秸秆收集处理、深松整地、秸秆还田等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是开放发展理念。要努力构建部门协作、机艺融合、开放发展的新格局。加强与农业科研推广机构协作,实现作物品种、农机作业、栽培模式相互适应、深度融合,形成全程机械化体系。

五是强化共享发展理念。继续完善购机补贴、农机监理惠农等政策。积极推进农机作业市场、维修市场、流通市场健康发展,加快提高农机信息、培训、推广、监理等公共服务能力。培育壮大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专业服务组织;培养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鼓励农机合作社向新型社会化服务主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向发展,让更多农民分享到农业机械化发展成果。

5 农机市场的新需求趋势

趋势一:向先进高效新技术,安全性、舒适性、生态性、和谐性机械发展。按照节约型农机要求,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改善农产品生产环境;大力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技术,科学控制农药使用;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促进土壤结构改善,保护生态环境,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机械支撑。

趋势二:向舒适便捷发展,驾乘舒适、操作简捷、外观漂亮将成为农机技术的主流。

趋势三:向节约可靠发展,油耗低高效率,实现复式作业功能机具将成为市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趋势四:向大型化发展,随着农村土地集中,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与之相对应的农机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