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生态环保论文

时间:2022-04-11 04:15:04
摘要:构建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是各地区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有效途径。有关部门应积极做好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使林业生态工程在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按照林业发展新思路做好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健康森林”建设,打造出天蓝、地绿、水净、宜居的绿色城市,进一步促进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的形成,从而实现当地社会效益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 生态环保 环保论文 环保

生态环保论文

生态环保论文: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在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中的作用和发展思路

摘 要:生态环保型经济能够实现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工作的有效结合,很好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现阶段各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林业生态是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对于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的有效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论述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在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中的作用,并提出正确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林业生态保护;建设;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发展思路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森林是林业经济的重要载体,林业是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时,应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并据此采取有效的发展策略,使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在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中更好地发挥效用,从而促进地区经济水平的大幅提升。

1 案例分析

选取洞口县的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对其展开案例分析。本林区总面积为3600hm2,建筑面积为1200m2。在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中,生态林建设面积为3600hm2。在生态林中引入各种兼具生态效用和经济价值的植物,包括食用菌类、中草药等多种作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大型鱼类养殖基地和生态型加工厂。该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于2012年7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分析这一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生态效益水平。至2013年7月,本地区的人均gdp水平增幅为14.63%,由于林业生态工程而带来的经济增长占整个经济增长量的43%;森林覆盖率也从53.75%上升至57.03%,空气质量也有显著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对于本地经济水平的增长和生态效益的提高,均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为洞口县生态经济水平的提高作出了极大贡献。由此可见,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对于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的构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对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的作用分析

2.1 是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的生态保障

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可在当地形成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不仅能有效改善该地区的空气质量和小气候环境,还能很好地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使该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上述案例中,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后,本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气候条件更加宜人,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同时,森林生态系统的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功能,能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有效改善田间小气候,使气候条件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发展。这一事实表明,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能够为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的顺利构建提供生态保障。

2.2 是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的资源供体

林业生态保护所形成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是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的重要经济来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木材资源、多种生态经济作物、动物养殖基地等资源,共同构成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的重要资源基础。木材资源在我国的各项生产事业中应用广泛,在铁路建设、交通事业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林业工程的有效建设不仅能为该地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还能为国民经济的建设提供木材来源。在上述林业生态工程案例中,林业工程中的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均具有充足储备。林业生态工程中的多种高经济效益植物和动物资源,不仅能大幅提升当地的农林经济收益,还能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真正形成生态环保型经济。此外,政府还可以在林业生态工程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充分挖掘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经济潜力,使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更有效提升。

2.3 是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的环境基础

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当地的空气质量和发展环境。绿化面积的不断增多,能够促进植物更好地发挥其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降噪吸尘等多方面功能,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的整体提升。上述案例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林业生态工程的有效运行,本地区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氮氧化物水平均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与此同时,绿化面积的增多,也对这一地区的整体环境规划起到积极作用,使该地区呈现出良好的环境风貌。优质的生态环境是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能促进优质生态环境的形成,进而为生态环保型经济

架的顺利构建提供有利的环境基础。

3 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发展思路

3.1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中心指导思想,也是实现生态环保型经济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发展思路中,应始终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将环境保护建设与经济发展建设相结合,使2者相互促进,进一步提高当地的整体经济效益。该地区在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过程中,可逐步扩大生态环境建设的范围,为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的构建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建立起优质的林业资源管理保护体系,真正实现环境、经济、资源及社会多方面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3.2 实现产品分类经营

当地政府在利用林业产品实现经济效益增长时,可将林业产品按照一定原则划分为不同类别,例如可按照经营目的的不同,将林业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在产品经营过程中,可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和市场现状,采取不同的经营方式,并根据前期的经营结果规划不同产品的种植面积,使林业产品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实现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经济效益的提高。另外,在产品分类经营的基础上,可实现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经济体系的有机结合,使2个林业体系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在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林业生态效益的有效提升。

3.3 引入先进科学技术

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不仅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还应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的工作效率。为此,要从林木良种选育入手,通过科学造林、科学营林、野生动植物保护来增强森林的生态能力,实现森林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政府应鼓励工作人员将先进科技应用到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中,逐步提高科技技术在林业经济效益增长过程中的地位,使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林业工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整体提升。

3.4 加强林业工程管理

良好的管理机制在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中,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地方政府在进行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时,应做好有关环境保护法律的落实工作,例如《环境保护法》、《森林法》等。有关工作人员应以相关法律为立足点,结合当地林业发展现状,建立科学有效的林业生态保护体系,做好林业生态工程的管理工作,使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在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中的效用得到更好体现。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工作效率,为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的构建工作提供便利。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是各地区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有效途径。有关部门应积极做好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使林业生态工程在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按照湖南林业发展新思路做好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健康森林”建设,打造出天蓝、地绿、水净、宜居的绿色城市,进一步促进生态环保型经济框架的形成,从而实现当地社会效益的整体提升。

生态环保论文:浅议在生态工业园区培养民众的环保意识

摘要 生态工业园是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最佳选择,其环保功能远远优越于传统工业园区。文章针对公众环保意识淡薄、环保参与度低以及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现象,阐明生态工业园区民众参与环保的重要性。并从宣传与教育、发挥环保组织作用、引进环保设施与设备、建设生态文化、环保制度与奖惩机制等视角,探讨园区民众环保意识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民众;环保意识;培养途径

传统工业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如水土污染、气候变暖、湿地萎缩、草地退化、物种灭绝以及土壤沙漠化等等。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近几年的洪涝灾害以及“非典”、“h1n1流感”等异常病毒的产生,就是最好的例证。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传统工业所采用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必然引起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的破坏,而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也必将影响或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健康幸福。因此,摒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世界各国的唯一出路,而生态工业园是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最佳选择。所谓生态工业园是指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对物质能源的使用采取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即3r原则),从而实现物质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废物的零排放或少排放,最终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由于生态工业园具有突出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现已成为传统工业园区改造和完善的方向。因此,作为生态工业园区中的民众,参与环保就显得更具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生态工业园区民众参与环保的重要性

环保是一项全民性的公益事业,除依靠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力量之外,它还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中国环保形势严峻,公众参与程度低是要因。公众作为世界环保事业的最初推动力,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没有公众的参与,环保事业就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国外经验表明,公众参与不仅是环境质量得以长久维持的根本原因。而且也是监督政府和企业履行环境管理与保护义务的庞大社会力量。在生态工业园区中,民众参与环保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其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弥补政府主导型环保的缺陷,有利于政府环保政策的贯彻执行

环境保护是一项耗资巨大、历程漫长的系统工程,它的复杂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只能由政府来担任主要管理者,负责环境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以及宣传和教育等各项环保事务。这种政府主导型环保制度往往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强调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从事环保、干预环保,政府几乎要承担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全部责任。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或抑制了公众对环保的参与,公众的环保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如果在生态工业园区中鼓励民众积极参与环保,形成浓厚的环保氛围,那么整个园区的生产与排污将会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双重监督,园区生活环境也会时刻受到民众的关注和爱护,从而弥补了政府主导型环保的缺陷,促使制造污染的企业、集体或个人走人环保轨道。与此同时,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也意味着对环保的理解、重视和支持,进而有利于政府环保政策的贯彻与执行。

(二)园区民众全员环保树立榜样,有利于扩大环保队伍与环保范围

生态工业园区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的第三代产业园区,其优越性是以往任何工业园区所无法比拟的,已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工业园的“发展终结”。在这样的园区里,民众整体素质高,环境质量要求高,环保意识强,能够为周边城区的居民树立环保榜样,在一定程度上感染和熏陶周边居民,坚定他们参与环保的意志和信心,提高他们参与环保的兴趣和速度,进而促使环保队伍与环保范围得到不断扩大,同时也有助于加快环保型社会的建设步伐。

(三)民众自觉环保养成环保习惯,有利于提升园区形象和节约资源

社会不断的发展会形成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生态工业园中,民众的自觉环保行为,也是园区高度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和园区成熟的标志之一。生态工业园作为一种新事物,它要经历从产生到发展、成熟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需要各种因素、各种力量的不断作用和影响,才能日趋完善。同样。民众环保习惯的养成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宣传引导和时间的沉淀。然而,一旦民众真正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自觉参与环保,形成环保风气与时尚,那么整个园区的形象必将得到质的提升,园区的竞

争力和社会资源的节约也必将得到明显的加强。

二、在生态工业园区培养民众环保意识的途径

生态工业园作为工业园向前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保护环境是它的必备功能,也是生态工业园优越性的集中体现。而环境保护涉及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综合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学术机构、社区以及家庭和个人等各种层面的力量,才能实现全方位的环保。在此,笔者结合国内外已取得的环保经验,对生态工业园区民众环保意识的培养途径作初步探讨。

(一)大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园区民众环保意识

关于环保的宣传教育。《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中指出:“各国应通过广泛提供资料来鼓励公众的认识和参与”。然而,“2007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表明: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42.1分,环保行为得分为36.6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44.7分,三项指标均不及格,这说明中国公众对环保的认识水平和参与程度很不理想,迫切需要加强与提高。目前,在培养公众环保意识与参与行为方面,政府主导的宣传教育活动和新闻媒体传播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具体到生态工业园中,首先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各级管理者和广大民众的生态意识,宣讲生态工业的有关理论和操作技能。其次要加强生态工业园区的信息交流及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国内外网站、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宣传生态工业及园区环境建设的标准与要求、环保知识与操作。最后还要精心制作和发放环保资料,组织各项环保专题活动,让公众充分认识环保的责任和义务。通过系列宣传与教育,园区民众的环保意识将会得到显着提高。

(二)充分发挥园区环保组织作用,提高民众环保参与程度

从2005年至2008年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可以看出:公众普遍认为保护环境主要是政府的职责,在环境意识上具有强烈的依赖政府倾向。然而,客观要求表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环保事业除依靠政府行为之外,还需要利用各种社会力量,才能取得满意的成效,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环保组织的作用。1996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环保组织是联系政府、企业以及公众的信息桥梁,是环境的爱护者、监督者和保卫者,也是政府环境治理的重要补充。环保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如德国政府常常因为环保组织的抗议而不得不放弃修建高速公路的计划。国内也有许多高污染项目因环保组织的反对而被迫停止或迁移。因此,在生态工业园里有必要成立各种形式的环保组织或环保团队,并赋予相应的职责和权限,让其高效的服务于政府和大众。环保组织提倡保护环境、抵制污染和防止破坏生态平衡,其组织的功能和目标有利于获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往往能够影响和团结公众、凝聚公众力量,并加以引导和带动,进而提高公众环保参与程度。

(三)引进环保设施与设备,为民众养成环保习惯创造条件

客观因素对环保意识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各类环保设备的配置可以有效促进环保意识的形成。例如在公共场所安装的环保设施和设备,会给路过的人群产生视觉“冲击”,触发环保感性认识。进而形成潜意识里的环保观念。当然,生态工业园区的环保质量和水平也首先反映在环保硬件上,环保硬件为园区民众实施环保行为提供便利,为民众养成环保习惯创造条件和机会。可以说。环保设施与设备的引进,不仅是提高园区民众环保意识的有效方式,更是民众养成环保习惯的物质保障。在发达国家的环保体系中,环保设施的建设得到普遍重视。如德国政府不但注重公共环保设施的投入。而且还采取措施鼓励家庭购置环保用具。现在每个德国家庭里通常有五个环保桶。分别用来存放包装物、废纸、玻璃、植物和不能回收的垃圾。通过对垃圾的分类和环保工具的使用,德国人的环保意识变得根深蒂固。

(四)加强园区生态文化建设,催生和巩固民众环保意识

关于生态文化的概念,中国社科院余谋昌教授在着作《生态文化论》中阐明: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和成果,也包括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也就是说。生态文化所倡导的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这与构建环保型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在生态工业园中,生态文化是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精神导向。加强园区生态

文化建设,就是要树立文明的生态观念、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式以及倡导绿色的生活行为。由此可见,通过园区生态文化建设。能够树立公众的生态文明观、科学发展观,培养公众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绿色的消费理念,实现“经济人”向“生态人”的转变。然而,从意识的形成过程来看,由于受到园区生态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公众的环保意识也会逐渐的被动的产生,井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加强和巩固。如日本政府利用生态文化理念促进国人环保意识,使得民众环保意识大大加强。

(五)制定园区环保制度与奖惩机制,强化民众环保行为

环境污染来自各行各业,环境保护也因此困难重重。为实现生态工业园区环保工作的有序和高效,需要制定各种环保制度,以便规范各级管理者和公众的环保行为。园区环保制度通常包括环保机构制度、环保组织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环境状况公布制度、环境纠纷处理制度、环境问题论坛制度以及环保监督与决策制度等。环保制度是实现园区环保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园区民众在环保制度的制约下,环保意识会不断提高。环保行为也会不断规范。此外,由于环保奖惩机制的缺失,导致我国公众环保参与面窄、积极性差、形式单一。所以还要建立园区环保奖惩机制,以便调动民众环保积极性、强化环保行为。在日本,环保奖惩机制的运用显得比较普遍和成功

日本政府规定:扔垃圾要付费,且不能超过规定重量。如超重就要被罚款,超重越多罚款越多;反之,垃圾越少则奖励越多。此举使得日本国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大增。环保行为得到明显强化。

四、结束语

生态工业园是世界工业园区发展领域的主题,其环保功能应该远远优越于传统工业园区。然而,由于我国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刚刚起步,环保基础设施滞后,环保制度欠完善,环境问题依然存在,民众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因此,面对严峻的环保形势。我们要摒弃“经济建设重于环境保护”的思想。建立健全生态工业园区多层次、高效率的环境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公众环保参与度,促进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环保论文:略论影视作品制作中的生态环保意识—生态经济道德视角下的《无极》之灾

论文关键词;影视制作 生态经济 道德视角

论文摘要: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对生态的破坏问题,随着国家环保总局对《无极》剧组的批评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经济道德是伦理建设、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相统一的结晶,是当今社会活动的新的理论道德规范。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也应该遵循生态经济道德规范。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之外的很重要的主题。世界各个国家都把保护环境作为自己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当代的经济学也朝着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伦理学就是贯通生态学和经济学的路径。随着三者的融会贯通,一种新的伦理道德即融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于一体的生态经济道德,已经成为了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保护环境、走生态环保之路,日益成为社会团体的责任时,电影工业却没有把环境保护纳人电影生产过程的考虑范围。中国电影界的导演们以促使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为由,以环境的破坏、生态的危害为代价,拍摄出一部部并不“伟大”的艺术作品,这无疑呈现出我们这个时代追求电影发展的某种偏颇。

一、《无极》的生态之灾

2006年5月9日,在杭州举行的“城镇和风景区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对《无极》剧组破坏生态的事实作了严厉的批评,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2006年5月16日,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通报了电影《无极》剧组破坏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生态环境的调查情况。指出《无级》剧组拍摄活动中违背了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并责成云南省环境保护局依法对剧组进行处罚,限期恢复拍摄地生态植被。

二、生态经济道德视角浅析

生态经济道德的兴起,是人类在总结近代工业文明和商品经济模式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主张走一条无害于环境的经济发展道路,以及对生态经济中伦理问题全面思考和深人研究的结果。它本质上是20世纪人类对现代经济发展道路批判性反思和对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科学研究的产物。

(一)生态经济道德主张全面公平原则

全面公平原则具体体现为经济公平、生态公平与伦理公平相结合。它包含了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性和分配有限资源的整体公平性三层意思,它不仅要追求并要努力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和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向所有的人提供实现美好愿望的机会。当《无极》中呈现高山杜鹃花海的画面时,现实中美丽百年的花海盛景却难以再现。《无极》呈现给现代人美丽的画面,却以牺牲现实中未来几代人的资源享有权为代价。《无极》让高山杜鹃花海的画面只停留在了胶片上,违背了生态经济道德主张的全面公平原则。

(二)生态经济道德主张综合效率原则

综合效率原则不仅要求重视经济效率和经济发展,而且要求重视生态效率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重视伦理效率和伦理精神的发展,实现人的伦理精神与经济效益、优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无极》作为一部商业大片,投资方投人巨资,为了要求票房和经济回报,影片拍摄中追求场面恢弘画面绮丽也在情理之中。但《无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惜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忽略了生态效率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后代人的环境权利为代价拍摄影片。《无极》的拍摄完成不仅有经济的投人,还有大量不可弥补的环境生态的投人。最后留下的“烂摊子”充其量给钱了事。就像某当事者所言,《无极》剧组已经给当地政府留下了大量的财物,希望在剧组离开后,有关部门能清除所有垃圾和建造。但是,这种否认破坏香格里拉环境的说法只是一种责任的推卸,而且这种用“钱”来换取“原始生态破坏”的逻辑是对生态和法律的挑战和蔑视。从这个意义上讲,《无极》的成本是巨大的,是无论多少票房都挽回不了的。《无极》只看见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率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伦理效率和伦理精神都随着生态的破坏而遭到了践踏。

(三)生态经济道德主张互动和谐原则

互动和谐原则是将人类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保护环境的活动与培育健全人格、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等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把追求生态、经济与伦理的和谐视为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在一种良性和动态的情景中抒写人类的历史。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讲:“阴阳和谐,万物生长;阴阳不和,万物枯竭。”可见人与自然和谐之重要。一部电视、电影能给当地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能带来较高的知名度和声誉,《乔家大院》、《刘三姐》等等就是实例。

但这种斥巨资打造大实景演出,有没有破坏自然与人类生态和谐呢?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怎样建立和谐的社会?《无极》等影视作品,以追求上座率为手段,带给人们娱乐以及美的享受的同时,却片面追求经济回报。影片的生产过程没有考虑到生态、经济与伦理的和谐,违背了生态经济道德,是建设和谐社会中“不和谐”的败笔,其破坏性的结果是无法弥补的。电影艺术属于人文形态的文化,山水景观属于自然形态的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既要创造新的人文形态的文化,也必须保护已有的自然形态的文化。以破坏自然形态文化来创造人文形态的文化,那是得不偿失的。

三、《无极》背后的思考

目前,我们也不能把破坏生态环境的矛头唯一地指向《无极》。《无极》只是破坏生态经济道德的载体而已。据《人民日报》报道,在很多省市的景区管理者看来,剧组到本地拍摄是“难得的机遇”,可以由此扩大景区影响,也能收取一些费用,于是争相打起“影视旅游牌”。不少部级自然保护区在对普通游客实行限制的同时,却对影视“英雄”、“侠客”们敞开怀抱,也正是出于同样原因。但是,在看似“双赢”的局面背后,却是这样的现实:一些影视剧组考虑的只是美丽的画面能否带来票房,能不能猎奇,能不能有看点,以至为一个镜头、一个场景不惜糟蹋生态环境,完工后就溜之大吉了,或者就像某当事者所言,“留钱”了事。许多原始生态是数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形成的,破坏了便无法复原和再生。这些原始生态景观任何人都没有权力破坏,任何人也没有权力允许破坏。剧组作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明星作为公众人物,都应带头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无论拍什么作品,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无论是什么人,都不能凌驾于社会道德规范和国家法律规定之上。

一些政府官员追求当地的经济效益,想通过影视的宣传来扩大知名度,想通过招商或者旅游来提高自己的政绩。面对《无极》的青睐,云南省给予了极大支持。据新浪网的报道,香格里拉县县长马文龙曾经说:“得知陈凯歌选中碧沽天池作为《无极》的拍摄地,我们非常高兴,认为这对香格里拉、对迪庆州的美丽风光,是一次非常好的宣传机会。”当时政府部门相信,将来随着《无极》的热映,碧沽天池和香格里拉的美丽将更大范围地展现在全世界观众的面前。

其实,影视制作既是文化活动,也是商业行为。不是到哪里拍摄,就能给哪里树立形象,带来政绩的。对于原始生态景点来说,保护好才是最大的政绩。生态经济道德并不仅仅是对企业的约束,对政府部门也同样实用。政府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生态经济道德也应该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景区政府应当誓惕用生态环境换取经济效益的短视行为,审慎利用影视旅游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只管开绿灯放行,尤其是对原始生态和国家文物景点的拍摄,更要依据相关法律制度对剧组作好规范和管理。这不仅是对法律制度的遵守,更是对伦理道德的维护。《无极》造成的伤害无法弥补,破坏的原生态很难再恢复。但有始就有终,以后的电影、电视剧组更应注意,《无极》事件也不应再扩大和蔓延,当地政府以此来发展旅游经济的模式应有所创新和改变,应一起共同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文化及精神家园。

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电影的拍摄,选取风景秀丽的名山秀水、古色古香的历史古迹、人迹罕至的荒漠大川拍摄,是无可厚非的。在美轮美灸的背景中演绎奇异浪漫的故事,在提供给观众艺术享受中获得市场回报和国际影响。但是,在将绮丽壮观的美景摄人镜头时,却将自然景观、生态环境悠意破坏,甚至酿成难以估量的损害,这就令人愤感、遭人谴责了。电影拍摄似已成为自然的祸害、生态的杀手了!就像好莱坞环保大片《后天》的尾声中说道:“我们为了自身的便利,忽视了环境,一直以来对环境肆意破坏,从来没想过要付出代价。现在,我们知道错了。”

生态环保论文:万绿湖的生态环保之路

【摘要】文章通过对万绿湖风景区10多年来旅游发展历程的研究,探讨和分析了万绿湖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的内涵——走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种“生态环保”旅游的开发模式对湖泊型资源的旅游开发必将起到示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万绿湖;生态旅游;生态环保

万绿湖,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境内,其前身是新丰江水库,1958年修建,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点项目之一,在新丰江修建大型水力发电站-新丰江水力发电站筑坝拦江蓄水而形成的人工湖。2002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万绿湖风景区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她位于京九铁路线上,距河源市区6公里。湖区总面积1600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盖面积1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8倍),总蓄水量139.8亿立方米。万绿湖风景区最大的特色:一是碧水;二是青山。万绿湖之水质达国家一级标准,集水域壮美、水质纯美、水色秀美、水性恬美于一身,全国少有,是香港、深圳人的直接引用水。青山,是万绿湖的第二大特色。万绿湖周围的群山以及360多个岛屿均为茂密的森林所覆盖,绿化率达98.8%。万绿湖的气温、湿度、接近生物气象学家测定的“最佳环境”指标,有北回归线上广东最大也是世界少有的常绿阔叶林,生长着758种植物,活跃着140多种飞禽走兽,有“植物王国”、“动物乐园”之称,设有国家森林公园和省级动植物保护区。良好的绿色生态,酿造了负离子含量成倍高于城市的清新空气。因此,人们把这里比作是天然的“大氧吧”。同时,由于万绿湖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边缘,又是珠三角的“后花园”。

一、荣誉与成就

1984年到1994这10年间万绿湖旅游总人数不足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不足100万元,到2005年,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9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接近7000万元,是前10年间的70倍左右,带动河源旅游业综合收入达10亿多元,旅游已成为了河源市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

万绿湖10多年来一直坚持环保优先的开发原则,先后获得了国家aaaa级旅游区、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中国自然风光景区顾客满意最具影响力品牌、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文明窗口单位等众多荣誉。

二、企业发展历程

(一)养在深闺处,不被人所知(1984~1994)

新丰江水库到万绿湖旅游区的转变,整整经历了10年。1984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将新丰江库区开辟为旅游区。1992年库区内第一个景点“送水观音”正式建成。1993年成立新丰江国家森林公园,这时新丰江水库的旅游发展仍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主要是因为当时绝大多数人没有旅游开发的这种强烈意识,但是还是没有一大批忠实旅游开发的人士,积极奔走和思考,借鉴、学习别人的经验,下定决心走上了艰苦的早期旅游开发之路。

(二)起步发展阶段(1995~1998)

1995年7月15日,万绿湖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并于当天实行景区大门售票制度,至此万绿湖旅游正式开始,当年进入景区的游客就达到2.5万人次。随着政府对旅游的重视,万绿湖人旅游招商引资的魄力和智慧,促成了万绿湖周边景点的遍地开花。到1998年底,相继开发建成景点6个,接待游客累计35.3万人次,万旅游的旅游事业正式起航。

(三)遭遇打击,调整思路,谋求新发展的阶段(1999~2002)

正值万绿湖的旅游事业蓬勃发展之际,由于环保的问题,1999年5月,广东省政府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撤消新丰江旅游可能造成污染项目的决定,撤销岛内奇松岛、伏鹿岛、水月湾(部分)等的旅游景点,景物和相关可能造成污染的网箱式养殖等6个项目,保留周边不造成污染的观景点,这个决定一度使万绿湖人对旅游开发产生了迷惑和误解,经过反复讨论和认证,万绿湖人调整思路,按照省政府“库外游,进山游”的旅游理念,使万绿湖旅游开发迅速走出低谷。调整后的2002年,景区接待游客达52万人次,延续了发展的强劲势头。

(四)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探索的快速发展阶段(2003~至今)

经过99年环保的阵痛之后,万绿湖确立了环保至上的旅游开放理念,这一次给万绿湖旅游注入了新的持久的活力,万绿湖的旅游规模也逐渐壮大,2003~2006年这4年间,万绿湖年接待量都保持着20%左右的增长率,旅游收入近千万元,极大的拉动了当地其它行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的增长找到了新的增长点。但万绿湖人并不满足于现状,他们策划新项目、吸引新投资、做强旅游品牌,致力于打造一条从单一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的生态环保之路。

三、“万绿湖旅游发展模式”探析

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万绿湖旅游事业在万绿湖人的共同探索下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保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万绿湖人正是在这样不断创新思维下,一条颇具有代表性的“万绿湖旅游发展模式”必将给湖泊型资源的旅游开发起到示范和借鉴作用。其内涵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主导,宏观调控,强化管理

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魄力是万绿湖旅游业发展的原动力和坚强后盾。首先,政府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惜重金,先后建成和完

善了景区道路、码头、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大大提高了景区可进入性,加速了景区发展的步伐。其次,主导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坚持环保至上的原则和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总体上把握旅游业的发展方向,让有限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最后在招商引资方面,根据万绿湖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下转第24页)(上接第25页)优惠的政策,吸引旅游开发资金和人才。

在河源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万绿湖风景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景区发展和管理措施:组建万绿湖旅游发展公司、对游艇实行了“五统一”管理,即统一价格、统一调度、统一收费、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景区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环保至上,优化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万绿湖最大的竞争力和优势就是超一流的生态环境和青山绿水。万绿湖从开发开始到现在,一直坚持“环保至上,科学规划,强化管理,生态旅游”的旅游开发理念。万绿湖决不以牺牲环境,去换取短暂的旅游效益,万绿湖人正是怀揣着这样的思想在经营旅游。从1995年到现在风景区管委会不惜代价先后关闭了一批对湖区环境影响较大的景点、经营项目、水泥厂等,彻底切断了污染源。风景区管委会不仅在硬环境上加强环保的措施和力度,而且在软环境上独具匠心。在环保教育宣传方面,一些新方法、新点子,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宣传和教育效果。如将景点介绍与环保理念合二为一,进行旅游宣传;还有进入湖区的导游每人背上一个环保袋,上面书写:“善待自然,请把杂物交给我”,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万绿湖人在环保宣传上的煞费苦心。10多年的旅游发展,万绿湖依然风姿绰约,山更青,水更绿。

(三)万绿湖——千锤百炼的生态环保旅游品牌

10年前,万绿湖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现在万绿湖因首创“生态环保游”的旅游理念,具有了极高的知名度,已成为了著名的商标,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这与10多年来万绿湖品牌的不断提升营销水平、创新营销方案是分不开的。95年至今多次举办“我为万绿再添绿”的植树活动,已经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传统;1999年举办“广东(河源)生态环境游”,隆重推介“旅游河源,绿色之旅”的万绿湖游;2004年组织第世界模特(中国赛)的40多名佳丽到万绿湖“万绿湖环保游”的采风活动;2005年借助万绿湖10周年庆典,宣传万绿湖;2006年举办“广东万绿湖杯”国际旅游小姐大赛世界总决赛,50多国佳丽齐聚万绿湖等。通过这些活动使万绿湖这个品牌从东江河畔走向珠三角,在广东乃至全国的旅游市场上不断升温,成为了河源旅游业的代言人、排头兵。

万绿湖的开发建设,始终贯彻“环保至上”的原则,坚持“生态环保”的旅游方式,她所展示的是一位恬秀的客家少女的风采,让人们在享受山水闲情的过程中,充分体验绿色文化、领略客家风情。万绿湖给人们发出的是一份绿色的请柬,万绿湖给人们更是一份绿色的馈赠。相信在全体万绿湖人的共同努力下,万绿湖会越来越美,万绿湖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生态环保论文:在生态工业园区培养民众的环保意识

摘要 生态工业园是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最佳选择,其环保功能远远优越于传统工业园区。文章针对公众环保意识淡薄、环保参与度低以及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现象,阐明生态工业园区民众参与环保的重要性。并从宣传与教育、发挥环保组织作用、引进环保设施与设备、建设生态文化、环保制度与奖惩机制等视角,探讨园区民众环保意识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民众;环保意识;培养途径

传统工业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如水土污染、气候变暖、湿地萎缩、草地退化、物种灭绝以及土壤沙漠化等等。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近几年的洪涝灾害以及“非典”、“h1n1流感”等异常病毒的产生,就是最好的例证。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传统工业所采用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必然引起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的破坏,而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也必将影响或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健康幸福。因此,摒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世界各国的唯一出路,而生态工业园是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最佳选择。所谓生态工业园是指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对物质能源的使用采取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即3r原则),从而实现物质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废物的零排放或少排放,最终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由于生态工业园具有突出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现已成为传统工业园区改造和完善的方向。因此,作为生态工业园区中的民众,参与环保就显得更具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生态工业园区民众参与环保的重要性

环保是一项全民性的公益事业,除依靠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力量之外,它还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中国环保形势严峻,公众参与程度低是要因。公众作为世界环保事业的最初推动力,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没有公众的参与,环保事业就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国外经验表明,公众参与不仅是环境质量得以长久维持的根本原因。而且也是监督政府和企业履行环境管理与保护义务的庞大社会力量。在生态工业园区中,民众参与环保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其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弥补政府主导型环保的缺陷,有利于政府环保政策的贯彻执行

环境保护是一项耗资巨大、历程漫长的系统工程,它的复杂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只能由政府来担任主要管理者,负责环境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以及宣传和教育等各项环保事务。这种政府主导型环保制度往往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强调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从事环保、干预环保,政府几乎要承担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全部责任。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或抑制了公众对环保的参与,公众的环保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如果在生态工业园区中鼓励民众积极参与环保,形成浓厚的环保氛围,那么整个园区的生产与排污将会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双重监督,园区生活环境也会时刻受到民众的关注和爱护,从而弥补了政府主导型环保的缺陷,促使制造污染的企业、集体或个人走人环保轨道。与此同时,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也意味着对环保的理解、重视和支持,进而有利于政府环保政策的贯彻与执行。

(二)园区民众全员环保树立榜样,有利于扩大环保队伍与环保范围

生态工业园区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的第三代产业园区,其优越性是以往任何工业园区所无法比拟的,已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工业园的“发展终结”。在这样的园区里,民众整体素质高,环境质量要求高,环保意识强,能够为周边城区的居民树立环保榜样,在一定程度上感染和熏陶周边居民,坚定他们参与环保的意志和信心,提高他们参与环保的兴趣和速度,进而促使环保队伍与环保范围得到不断扩大,同时也有助于加快环保型社会的建设步伐。

(三)民众自觉环保养成环保习惯,有利于提升园区形象和节约资源

社会不断的发展会形成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生态工业园中,民众的自觉环保行为,也是园区高度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和园区成熟的标志之一。生态工业园作为一种新事物,它要经历从产生到发展、成熟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需要各种因素、各种力量的不断作用和影响,才能日趋完善。同样。民众环保习惯的养成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宣传引导和时间的沉淀。然而,一旦民众真正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自觉参与环保,形成环保风气与时尚,那么整个园区的形象必将得到质的提升,园区的竞争力和社会资源的节约也必将得到明显的加强。

二、在生态工业园区培养民众环保意识的途径

生态工业园作为工业园向前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保护环境是它的必备功能,也是生态工业园优越性的集中体现。而环境保护涉及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综合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学术机构、社区以及家庭和个人等各种层面的力量,才能实现全方位的环保。在此,笔者结合国内外已取得的环保经验,对生态工业园区民众环保意识的培养途径作初步探讨。

(一)大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园区民众环保意识

关于环保的宣传教育。《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中指出:“各国应通过广泛提供资料来鼓励公众的认识和参与”。然而,“2007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表明: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42.1分,环保行为得分为36.6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44.7分,三项指标均不及格,这说明中国公众对环保的认识水平和参与程度很不理想,迫切需要加强与提高。目前,在培养公众环保意识与参与行为方面,政府主导的宣传教育活动和新闻媒体传播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具体到生态工业园中,首先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各级管理者和广大民众的生态意识,宣讲生态工业的有关理论和操作技能。其次要加强生态工业园区的信息交流及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国内外网站、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宣传生态工业及园区环境建设的标准与要求、环保知识与操作。最后还要精心制作和发放环保资料,组织各项环保专题活动,让公众充分认识环保的责任和义务。通过系列宣传与教育,园区民众的环保意识将会得到显著提高。

(二)充分发挥园区环保组织作用,提高民众环保参与程度

从2005年至2008年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可以看出:公众普遍认为保护环境主要是政府的职责,在环境意识上具有强烈的依赖政府倾向。然而,客观要求表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生态环保论文:生态农业发展下的农业环保技术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影响下,生态农业呈现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态势。为了推动生态农业的顺利发展,需要与一些较为先进的农业环保技术进行配合。基于此,阐述了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农业环保技术及其应用,以及农业环保技术的应用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生态;农业;环保技术;应用

农业生产中,一系列生产模式的变化以及发展,大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然而,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竭泽而渔、污染环境的现象依旧存在。一部分农村发展区域依旧应用传统的农业种植技术,这不但难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过度应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耕地的退化、贫瘠等,并且严重污染水资源。在新的历史时期,生态农业的发展是趋势和方向。笔者对生态农业发展下的农业环保技术及其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1生态农业发展下的农业环保技术及其应用

1.1电子杀虫技术及其应用

电子杀虫技术是基于害虫多样性(趋光性、趋波性等)的特点而实施的一种杀虫技术。例如,对于蛾来讲,主要在夜间应用电子杀虫技术,进而科学地应用光谱杀灭设施、独特光源,在夜间环境的影响下,让所有的蛾子都向光源处接近,这种情况下通过光源微小电压的释放,迅速地杀灭蛾子[1]。另外,还能够通过一种气味的散发,让蛾子(雌性蛾子与雄性蛾子)可以接受一致的气味,在其一起向杀虫灯接近的情况下,以使雌性蛾子与雄性蛾子在交配之前,将其全部杀灭。在生态农业发展中,利用电子杀虫技术,可以使生物繁殖上供应链的害虫大大减少。并且,在防止虫子繁殖的过程中,也可以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实现发展生态农业的目标。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农作物生产成本的减小,从而推动农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与此同时,确保农作物抗病能力的持续提升,减小害虫对农作物的伤害,可以有效地保护农作物。为此,为了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需要将电子杀虫技术应用于生态农业中。

1.2促生防病技术及其应用

促生防病技术是指连接地面和电极线,以使自动循环的空间电场形成。空间电场的优势在于可以不间断地运行,这样就将良好的生长环境提供给农业的发展。在连接地面和电极线时,在电极丝附近可形成很多的化合物、臭氧等物质。在电场的影响下,这一系列的物质迅速地移动至墙壁或者是地面的表面,在电场的制约下,空气当中的物质会杀死有害虫的农作物。基于空间电场的条件下,促生防病技术的普遍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传播的杂质,从而切断传播害虫的通道,最终大大提升害虫防治的效果。另外,还能够以消毒、杀菌的手段降低空气传播病毒的速度。为此,为了保证生长条件更加理想,不会存在任何的异味,需要注重促生防病技术的广泛应用。这样一来,在实现农作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也能够密切联系二氧化碳跟氮肥,从而提升农作物产量,最终推动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3磁化处理种子技术及其应用

磁化处理种子技术是指在播种的前期,利用磁场影响农作物,对种子实施磁化处理。物理反应的影响作用,能够有效地激发种子的生存能力,在酶的作用下,种子本身的特性得以优化,使种子具备发达、粗壮的根系,这样在提高种子活性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农作物一系列功能的强化[2]。例如新陈代谢,可以提升农作物的吸收能力,从而使发展环保农业的目标实现。在磁化处理种子之后,种子生长的前期持续加快发芽的速度,从而大大提升了种子的发芽率以及幼苗存活数量和质量。在种子发芽时,相应的营养物质会供给种子根系,从而持续提升吸收性能,让种植的作物具备非常粗壮的茎秆。由于具备了粗壮的茎秆,大大提升了种子的抗倒伏性能,所以农作物被破坏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在种子发芽后期,充足的营养物质和阳光被种子吸收,可确保种子的颗粒饱满,其显著特点是高成熟度。为此,将种子磁化处理技术应用于发展生态农业中,能够推动种子的顺利生长,从而使污染环境的程度减轻。

2农业环保技术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我国的粮食生产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为此,农业生产的产品不但应确保数量,而且需要确保绿色安全。当今,国内存在非常严峻的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农业生产污染等现象,而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和普及农业环保技术,能够优化环境、增加农业生产能力,从而实现农业收入以及农民生产效率的提升。同时,农业环保技术的应用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是农业环保技术可以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以及推动发展农业生产。我国应注重应用、推广、创新农业环保技术,创建专门的培训场所与研究机构,研制新型的技术;应强化农业技术水平的普及和教育,以使农业的养殖技术能力、种植技术水平提升;在农业生产中,应逐步废弃强毒性和重污染的肥料,应用新型的生态化肥以及农药产品[3]。二是从法律上来讲,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有效地应用关于农业环保的一系列技术和措施。在法规制度的制约下,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让农业彻底地转变思想;地方的政府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应在农业生产中保障应用农业环保技术,且实施有关的环保惠农对策,切实增强农民的收入以及优化农业生产环境。三是农业生产中的畜牧养殖和种植,会出现很多的废弃物,如动物粪便、秸秆等,应注重循环地应用农业生产废弃物。并且,通过先进的农业环保技术研制有机肥料,如在转化和处理秸秆之后可以当作畜牧饲料,从而逐步地形成新的生态化农业发展局面。

3结语

对于国内发展生态农业来讲,因为面临缺少土地资源、过度应用化肥和农药的现象,所以导致较难有效地执行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不但要给农民创设优良的种植条件,而且推动农作物生产高效性的提升,需要将农业环保技术有效地应用于生态农业生产发展进程中,从而减少生产投入和提高农作物的品质。

作者:魏云龙 单位:陕西省渭南市环保局固体废物管理中心

生态环保论文: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与环保探讨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社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是我国近些年提出来的建设新农村的口号,随着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扶植,我国新农村建设逐步完善,并且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本文对我国农村污染情况进行探讨,分析农村污染产生的原因,列举污染企业,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污染;生态农业

我国有五千多年的农耕历史,古人通过农田的耕种来获取粮食、繁衍后代等,因此农业是我国不可缺少的支柱产业。从古至今,农业就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农业技术的普及,我国农业产量大增,相比较于古代而言,产粮率大大提升,单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化学肥料的施用。但是,化学肥料滥用不加节制的严重后果就是土地肥力下降,盐碱度升高,土壤板结、沙化等,给后续的农作物种植造成损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1农业已成“面源污染最广泛的行业”

1.1国外现状

国外的工业化进程比较早,比如欧洲和美国,正因为其工业化发达,也率先将农业运用到工业模式中,产量高,收割技术先进,同时在农业一条龙产业化上技术十分先进。但是,工业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大量应用使得污染现象十分严重,水污染、空气污染及大量的土地被化学肥料损害,丧失了种植能力,对欧洲国家造成了空前的损失。到这个时候,西方人们才逐渐有意识地对农业污染源进行控制,随后又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

1.2国内现状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人口众多,虽然幅员辽阔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少,并且不同的地区资源分布十分不均,东部地区土壤肥沃,平原地带适宜大面积种植谷类、玉米等作物,但是西部多山且海拔较高,农产品产量十分有限。这就是我国农业种植范围不合理的根源所在。为了提供足够的粮食,人们片面追求产量,大量运用农药和化学肥料促进农作物生长。调查显示,我国的肥料施用情况比国际平均标准高出2倍。正是因为肥料的无节制使用,使土壤性质发生改变,板结、沙化现象严重,营养成分流失,农作物的出产率降低,这种现象十分不利于作物的可持续生长,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此同时,由于农药等化学物品的超量使用,我国市面上的多种蔬菜都是农药含量超标,这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不仅如此,农村灌溉用水经检测也存在农药超标的现象。

2需关注农业污染的本质问题

2.1庸俗化的市场经济造成农业污染

市场经济的庸俗化是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要经历的阶段,是不可避免的,为了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大肆吞并农田用地使得种植用地大面积缩减,农田水污染严重,同时大肆开采地下水也使得农田资源大大减少,农业状况不容乐观,最终使得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形成恶性循环[1]。

2.2规模化大型现代种植业造成农业污染

我国的农村现代化进程速度总体来说很快,从口号提出到如今已经逐渐建立了很多农村实验大棚和农村实验工场。这些企业享受国家优惠补贴,在经济创收方面业绩很不错,但是他们却陷入了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恶性循环,追求大规模、试验化的产量。而在这一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使得试验田周围的水源、土壤甚至空气等都受到了严重污染,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3反思

发展需要不断反思和纠正,只有不断纠正错误的道路,才能在新道路的探索上走得更远。当前,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圆满完成了国家的目标,使得一系列农村政策、法规和新兴战略得以实施,但同时也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对此,应不断反思,研究如何才能走生态化道路进行现代化农业建设。大力恢复农村原有的生态环境状态,将科学发展观与农村经济和环境同步发展的理念贯彻到底。

3新农村建设应突出生态农业和环保农村

3.1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农业建设点

加强农业科技的深入研发,在技术上领先一筹就可以有效避免目光短浅的投资行为,避免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大量施用农药和化学制剂而造成不可逆的环境损失,将乡镇企业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危害降至最小化[2]。

3.2环保农村的建设方式

按照科学发展、循环经济、高效经济的概念进行环保农村的建设,从环境治理、废物利用、生态能源、生态种植和养殖等方面进行建设。通过铺设乡村油路改善道路环境,并对道路两侧进行树木种植。

4利用生态建筑,推行环保农村理念

随着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都进行房屋的翻建,这时房屋的建设应按照农村的实际,建设生态建筑。房屋建筑的材料尽量选取可回收的建材等。

5结语

在我国遵循以人为本为出发点的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通过对农村生态进行治理,利用循环经济、高效经济,实现农村地区农业种植可持续发展目标,完成生态农业、环保农村的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生态农业、环保农村”的环保理念,严格履行环保职责,使农村真正实现生态化、环保化。

作者:崔强 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站

生态环保论文: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功能及生态环保

摘要: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美化空间环境,还可以完善室内设计中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装饰材料的环保性和功能性已经逐渐受到了大家的关注,新时代背景下要求设计人员能够充分考虑到装饰材料的环保功能,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应用。本文就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功能及生态环保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装饰材料;室内设计;生态环保

传统的装饰材料应用过程中,由于设计人员对环境问题的不重视,导致造成了严重的室内污染,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气候恶化的现象加剧,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要求设计人员能够充分重视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环保问题,实现生态保护和功能的统一。本文就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功能及生态环保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1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功能

1.1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装饰功能

首先,从装饰材料的界面功能美观性来分析。室内设计中会涉及三个方面的界面美观性,分别是墙面的美观、天花板的美观以及地面的美观。先从墙面的界面美观来看。在墙面设计装饰材料有两方面的目的,首先是可以帮助保护墙体内的各种线路。现代化设施较为复杂,需要设置多根水电线路来满足室内的通电和通水,因此墙体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线路。为了不让墙体线路对人体造成伤害,设置墙面是必要的[1]。此外,在某些特别室内设计中,墙面还需要设置特别的材料,来加强隔音效果或防火、防水的效果,这些也都需要在墙面设计装饰材料。墙面的装饰材料不仅要求使用而且要求美观,能够引人注目,受到主人或者其他消费者的欢迎。墙面的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是采光问题以及耐脏问题。因为天花板高度较高,不可能经常打扫,因此比较容易被灰尘弄脏。因此需要设计人员能够注重天花板材料的选择和材料颜色的选择。顶面装饰材料的采光性也是设计人员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通常使用白色来提高采光度,避免室内显得过于黯淡[2]。在美观功能上来看,顶面装饰材料还包括灯具的选用,美观、实用的灯具是顶面装饰材料的首选。地面的装饰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光滑度、耐腐蚀性、耐脏性以及硬度和承受度等。地面的材料设计需要考虑到材料和颜色的问题;其次,从装饰材料的空间感来分析。装饰材料具有空间美化的功能,装饰材料的合理选用可以达到丰富室内空间层次感、以假乱真等效果。例如,利用材料的色彩差就可以营造出不同的风格和层次感。以厨房为例,厨房中可以使用的装饰材料有砖块、薄层砂岩以及亚麻油地毡等,这些装饰材料就有以假乱真的作用,给厨房带来更多的空间层次感,带给房间主人不同的感受。

1.2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使用功能

装饰材料室内设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首先,从气候来看。地区环境不同,其所面临的气候也自然不同,而气候方面的变化对装饰材料的选择很有影响[3]。因此,设计人员在对室内进行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来进行综合考虑。简单地说,如果当地的环境十分寒冷,装饰材料就不能够使用砖块或者石头类的材料,因为这些材料会吸收地下的温度,让人在室内感觉到越来越冷。除此之外,冷色调也会让人产生寒冷的感受,同样不适合在气候寒冷的地区使用;其次,从装饰的空间选择来分析。空间不同,要求使用的装饰材料必然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要参考主人的实际空间需求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例如,在空间较大的场所如大厅、大堂等地,装饰材料的选择应该能够突出空间的规模和宏伟,能够更加凸显立体感。此外,在僻静的大型空间下,装饰材料还需要考虑到收声和隔音的效果,而在人流量较大的空间设计中,设计人员则需要考虑到装饰材料的耐脏性和耐磨性等功能[4]。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大型空间均需要从以上方面进行考虑。作为住宿用的大空间,为了降低空间给人造成的空洞感和寂寞感,装饰材料最好能够带有图案和花纹,且颜色以暖色调为主,可以帮助营造更加温馨的气氛。而如果住宿的空间较小,那么则可以采用冷色调的装饰材料,帮助扩大空间感。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功能还需要从娱乐休闲场所的材料使用功能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从舞厅的装饰材料设计来看。舞厅的基本要求是,装饰风格要实现多元化,以为客厅提供多种不一样的感受[5]。此外,舞厅人员出入较多,因此要重视地面材料硬度的选择和墙面材料隔音效果的选择。同时,舞厅擅长营造各种迷离的氛围,因此在装饰材料中可以较多使用到钢化玻璃材料。洗浴中心的装饰材料选择需要考虑到材料的耐腐蚀性和防水性,以及材料的防滑性等。一般来说,洗浴中心的大厅选用的材料均是纺织品和木制品,地面的装饰材料也一般以防滑性较好的材料或者干脆选用地毯来设计,能够综合考虑到客户的防滑问题。体育馆的装饰材料一般主要以长条形材料为主,天花板的材料设计需要考虑到吸收噪声、防火等属性。

2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生态环保

2.1装饰材料的应用产生的伤害

装饰材料的品种较为多样,这些装饰材料如颜色、油漆等方面的应用会对社会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装饰材料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有挥发性的有害物质,如氯乙烯、苯系物、气态甲醛等等,经过空气挥发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影响。其次,装饰材料中的重金属、无机有害物质以及放射性物质等均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此外,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还会对室内的空气产生严重的污染[6]。装饰材料中的有害物质会导致室内空气的恶化,给房间主人带来一定的呼吸道感染危害。此外,装饰材料的应用还有可能引发或加重主人的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鼻炎等。过敏性疾病极易受到空气环境的影响,污染物通过人体呼吸道进入内腔,从而诱发人体哮喘疾病[7]。装饰材料的不合理应用还有可能引发癌症或者其他心血管疾病,对人体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目前我国医学上很多疾病如帕金森等,都被怀疑与室内建筑材料中散发的有害物质有关。

2.2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生态环保策略

首先,设计人员和建筑人员在设计和建筑期间,要严格控制材料的合格监测,要及时控制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并做好净化处理。材料不同,其所包含的有害物质就不同,而净化方法和手段也同样有所区别。因此,要加强装饰材料的生态环保必须要求有关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处理,如对天然石材的使用需要检测其中的放射性情况,严厉禁止使用放射性较强的物质。装饰材料的污染控制必须要求对有害物质进行严格检测,然后要做好室内通风、行业空气净化等工作,及时将有害物质排出室内,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3结语

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功能主要有装饰功能、美化功能以及使用功能,设计人员在进行室内装饰材料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室内的规模、用途等基本情况,综合分析、科学设计。此外,装饰材料中含有大量的化学有害物质,其对室内的空气质量影响较大,且容易诱发人体疾病,甚至可以致癌,因此要求设计人员和建筑人员在装饰材料的选择中一定要做好有害物质检测工作。

作者:瞿燕花 单位:兰州城市学院

生态环保论文:新农村建设中环保农村及生态农业研究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其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济、物质和精神建设等。无论是哪一方面建设,都必须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将生态农业融入至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环保主义新农村。现从农村环境卫生、村容村貌、通讯信息方面对新农村建设进行阐述,把环保农村和生态农业作为中心,开展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环保农村;生态农业;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包括新农民、新设施、新房舍、新风尚和新设施五个方面。它们是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部分。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要改变我国农村现有的面貌,强化生态农业建设可以更好的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和优化。环保农村必须坚持高效、科学、循环发展的理念,要不断强化环境治理,优化废物利用方案,发展生态能源,扩大生态种植以及养殖。加强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绿化面积,提升生态能源实际使用率;不断提升农村生态建筑的数量,起到示范效应,降低能源消耗;提升生态种植以及养殖的水平,实现高效发展。因此,开展新农村建设时,要重点加强安全用水、村屯绿化、道路整治、垃圾处理及住房改造等方面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生活环境,以满足我国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一、新农村环境卫生建设

环境卫生建设,是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环境卫生建设单位以自然村为中心,主体是农村,每一个村庄需要建筑垃圾堆放场、垃圾晾晒池、垃圾焚烧炉及废品储存房,并安排一名保洁员。每户居民,应配备垃圾分类存放桶两个、有机垃圾沤肥窖、废品回收袋,各一个。保洁员的设备也要配备齐全。焚烧炉的建设,不仅要美观大方,还要经济实用。农户把果皮、菜叶菜根、剩菜剩饭等垃圾倒入沤肥窖;把纸张、可回收塑料等垃圾放入废品存放袋,由保洁员统一回收。保洁员在焚烧每日收集的垃圾前,要对垃圾进行二次分类,分类出的非有机垃圾直接入炉焚烧,医疗垃圾、废油漆桶、废电池、过期药品及腐蚀性系调剂等有害垃圾,实施统一存放、处理。

二、村容村貌建设

村容村貌建设,包括多个方面,如为旧房屋改造、村庄道路建设、沼气池建设及饮用水整治等。改造旧房屋过程中,要使用可回收建筑材料,减少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的使用。要充分利用建筑材料,以免房屋建设完成后,大量建筑材料随意丢弃。把农民建筑房屋剩余的建筑材料和煤渣煤灰等,统一回收,以用于道路修建和平地填塘。新农村建设时,要加强道路建设,充分利用建筑材料及煤渣煤灰,为农村建设油路。道路建设过程中,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这样可以实现农村绿化建设。同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积极鼓励农户退耕还林,使农村恢复原有生态。鼓励农民修建沼气池。家禽和牲畜的粪便,经过长期发酵可产生沼气。沼气是一种可燃气体,故可作为农民取暖的原材料,又可进行照明。通过修建沼气池,能够有效解决粪便污染环境问题,还可推动农民的生产生活,真正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举措。人们生产生活中污水及垃圾,要采取集中处理的方法。可在农村兴建污水处理厂,把农民生产生活中的污水进行再次处理,以循环利用。做好饮用水整治工作,抽样饮用水,并送至相关单位进行检测,确定饮用水是否污染,以确保饮用水安全。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对人们乱搭乱建的建筑物要及时清除,使农村建设更加趋于合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村容村貌的建设,还要改造农村电网,规范用电管理。每户居民要有独立的电表,供电管理人员要定期抄表、收费,对电网进行检查,防止出现偷电问题,以降低电能消耗。

三、信息通讯建设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新农村信息通讯建设。使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尽最大力度开扩农产品市场。加强农村信息通讯建设的重点,是建设互联网。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户利用互联网,可以查找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变动信息以及国内外对农产品的需求。同时,还可以了解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利用互联网构建预测预报系统,规定时间内向农户推送与农业有关的信息,把国内外市场状况与农民农业发展紧密连接,从而使农产品生产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把农产品通过互联网,实现网络销售,并积极鼓励国内大型营销企业,开通网络销售渠道,从而带动农户经济发展。构建专业农民经纪人队伍,让他们有机会可以参加专业组织行业交流活动中,促进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升。培养良好的农产品安全质量意识,积极开展动物防疫工作,不断对农资市场进行整顿,以确保农资市场规范化,从而保障农产品及农业生产安全。

四、不断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合理模式

1.推动生态建筑建设,达成建设环保农村的共识

在新农村建设中,宅基地建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实际情况看,推动生态建筑的时机日渐成熟。应以政府为主导,引导和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降低能源消耗。可回收建材应该更多的应用于生态建筑的建设中,科学使用保温、环保建材。

2.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其主要模式就是生态种植和养殖。利用微生物技术发展轮作制是生态种植的主要模式,通过生物肥料的培养更好的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推进绿色种植,生态农业可以更好的利用无污染的方法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也改善了农村环境。同时利用天然饵料以及无污染水域开展养殖,实现无公害饲养,最大限度的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

五、总结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治理和恢复好农村生态环境。利用生态农业技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科学、可持续发展,推进环保农村以及生态农业的发展,调整思路,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推动我国广大农村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周均 单位:重庆市合川区土场镇人民政府

生态环保论文:污水治理生态环保效应的探讨

1我国当今时代环境污水治理中存在的主要弊端

1.1社会给予的资金及人文行动力的支持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环境污水治理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污水的治理工作不仅仅包含一方面的内容,而是一系列土地供给、管道建设、设备运行等项目步骤的结合体。因而,针对其资金投入而言,必然是一笔及其可观的数字。其中由于环境污水本身存在的极度污染性使得其污染厂所在位置的建立理应远离居民区与市中心,因而其土地收购与供给的资金需求量可见一斑。同时,其污染处理设备的购买,高新技术的引进,都借助了其他发达国家的现有先进成果。就整个环境污水治理现状而言,我国仍依赖于外国(如德、日等)的部分帮扶。

1.2环境污水处理的设施缺乏统一的、规范的经营管理标准,导致其设备的投入与产出呈现严重的不协调性。由于污水厂本身排放种类的差异及所治理地区地理位置之间存在的不同,这就决定着工厂的选址、设备的投资及工艺的选取都要以实际运营状况而定。然而,现阶段我国的污水处理产业仍未能达到统一的运营,结果导致资金或设备等投入的大量浪费,更有甚者忽视了对污水中有害物质的提取,而将其直接排入河水中,从而造成了水资源的二次污染,大大制约了生态环保效应的顺利实现。

2关于环境污水治理生态环保效应实现的几点可行性意见

2.1创建完善的法律法规监督体系

一方面,采用法律条文的形式鼓励企业将环境污水进行科学处理。对于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污水处理的企业要进行严厉的惩处,坚决杜绝未经处理的水资源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在企业污水治理中的某些具体实施方式及排放路径也要以明确的法规进行科学有效的界定,以防一些企业利用传统实施细则表达的不完整性大做文章,而阻碍了污水治理生态化效应的全面实现。另一方面,以往的环境污水治理评价体系的制定过于片面化、单一性,不利于我国污水治理过程中突发事件及不同治理路径的实施。因而,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污水治理评价体系,并在其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吸收与改进,真正创建一套适合我国水污染国情的评价准则,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环境污水治理可行性原则的实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前进。

2.2全面推进污水治理社会生产化与市场化的实现一直以来,我国的环境污水治理行业都是孤立存在的,相关管理部门与企业单位并没有将其与生产经营联系起来,而是单纯的为了减少污染而减少污染。然而,污水治理工作的推行是为了生态平衡的实现,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其与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为人民服务宗旨是一致的。因此,环境污水的治理应与企业的合理化运营结合起来,将污水减排的观念深入到生产的每一个细节,确保污水治理实施可靠性的提升。此外,环境污水治理的孤立性还表现在其在市场中的特殊地位。近几年来,我国污水处理的快速发展使其逐渐发展为一个垄断产业,缺乏了有效的市场竞争,其运行机制往往不能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脱离了原本的市场循环机制,因而整个污水处理并不能形成完善的链式回收效应,更不用说生态平衡的建立了。因此,我们要将污水治理工作与市场的主体需求结合起来,在竞争机制的激励下,完善其运营机制,使其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真正促进污水治理生态环保效应的实现。

3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由于其水资源的治理工作起步较晚,其现阶段的运营差距仍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为了有效改善这一局面,有必要创建完善的法律法规监督体系、全面推进污水治理社会生产化与市场化的实现,从而推进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可持续运行。

作者:贾昌昌单位:郑州同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生态环保论文:生态环保的水电枢纽布置原则研究

1农村水电枢纽布置

开发河川水利资源时,为了控制和支配水流,达到综合利用水资源发电的目的,常需要在适当河流地段修建几种不同类型和功能的水工建筑物,这些建筑物的综合体称为水电枢纽。水电枢纽是利用水能资源发电的场所,也是水、机、电的综合体。农村水电枢纽布置就是根据枢纽任务合理确定枢纽建筑物的类型和数量,同时安排各建筑物在枢纽中的位置、形式和布置尺寸。目前,国内已建农村水电枢纽主要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洪建筑物、引水建筑物以及电站厂房这4大部分。这些水工建筑物的布置往往仅考虑经济效益的好坏,而很少关注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2水电枢纽布置的一般原则

1)枢纽布置应考虑施工导流、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等,使施工方便,尽量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2)在满足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条件下,尽量降低枢纽总造价和年运行费。

3)将同一工种建筑物布置在一起,各类建筑物布置紧凑。

4)在任何条件下保证建筑物都能正常工作。

5)使部分建筑物早日投产,尽早发挥效益。

6)注意美观,枢纽的外观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水电枢纽布置的一般原则中关于修建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很少,致使许多已建农村水电枢纽区域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有些破坏甚至是永久性的,无法修复的。因此农村水电在进行枢纽布置时有必要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必要提出生态环保的农村水电枢纽布置原则。

3生态环保的农村水电枢纽布置原则

农村水电枢纽按集中水头的不同方法可分为堤坝式和引水式两种基本方式。堤坝式水电站是由拦河大坝来集中水头发电的,并直接从坝前取水发电。根据坝和厂房的相对位置,堤坝式水电站又可分为坝后式、河床式、坝内式、厂房顶溢流式、岸边式和地下式等。引水式水电站在河段上游采用引水建筑物集中天然河道落差形成发电水头的水电站,其水电枢纽的水头和水量均由引水道形成和输送。根据引水道的水力条件,引水式水电站又可分为无压引水式水电站和有压引水式水电站。无压引水采用明渠或无压隧洞明流引水,适用于中小型水电站。结合生态环境问题,对以上两种农村水电开发方式的枢纽布置原则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下生态环保的枢纽布置原则。

3.1堤坝式农村水电枢纽布置原则

对于堤坝式小水电,环境友好型的枢纽布置原则主要为坝址和坝型的合理选择,过鱼通道和生态流量下泄孔装置的添设,以及大坝和厂房的景观建设。选择堤坝式小水电拦河坝的坝址时,根据水利枢纽的主要功能,考虑修建枢纽工程可能对整个河流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在尽可能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系统下选取能达到功能要求的坝址。当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发生矛盾时,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时可能需要放弃经济效益较好的坝址,而选取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坝址。对于具有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因子的河段不可作为坝址。选择堤坝式小水电拦河坝的坝型时,在满足地形地质条件下,同时达到水电站功能要求及当地可用材料情况下,坝址区可选择多种坝型时,需要选择建坝开挖量少、坝体体积小以及坝肩对两岸边坡破坏小的坝型,以减少水利枢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某坝址可以建土石坝或拱坝,且位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区域,则优先选择拱坝。对于有洄游性珍稀鱼类的小流域,小水电的拦河坝需考虑修建鱼道等过鱼建筑物。同时为了避免鱼类通过尾水渠进入发电厂房造成死伤,在尾水渠布置栅栏。另外,考虑河流的连续性,使河流在修建水利工程后继续具有生态环境功能,需在拦河坝上布置满足生态需水量的泄水孔。农村水电工程应与当地自然景观融合。农村水电坝址一般位于自然环境比较优美的山区,森林覆盖率高,大坝和厂房的布置需要更多地考虑景观因素,突破灰色混凝土传统的僵硬、冰冷的形象和消除人工建筑的痕迹,加强景观、美学的设计,采用多样化的建筑形式,使小水电站不仅具有其常见功能,还能成为新的景观,与自然景观更加协调。如厂房外立面使用当地材料修建或种植攀爬类植物,部分坝体可采用植被护坡等。

3.2引水式农村水电枢纽布置原则

对于引水式农村水电,引水口应选择河床比较稳定、河岸比较坚实的河段,不宜设置在支流汇入口,避免支流的干扰;对于河岸一边引水,考虑引水防砂,可将引水口选在弯曲河段凹岸,考虑下游河段生态需水量进行引水口高程和引水量设计。引水建筑物的设计路径、长度和引水量要综合考虑流域特性以及生态环境的要求,尽量不破坏当地河流的水文特征,防止河流局部河段干枯,严重影响断流河段附近区域的公众生活用水、农业用水、渔业以及生态景观。另外,还要避免引水建筑物阻碍当地居民出行,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简易通道。引水式水电站需要考虑景观因素,如在梯形引水明渠两边可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导流钢管或混凝土管附近、厂房外立面种植攀爬类植物等。

3.3水电枢纽施工布置原则

水电枢纽施工时不能只考虑缩短工期和节省投资,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施工组织设计时可以通过加大投资或者适当延长工期以减少施工扰动对河流水生物、岸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布置施工区采料场要合理,对厂房、公路以及水工建筑物的建设和挖掘产生大量废弃的土石方要及时采取工程措施,以免造成水土流失,河道堵塞,严重危害河流的生态环境,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施工开挖会破坏大量的植被,要尽量减少对原有植被的破坏,对挖掘的植被要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如将开挖的植被移植在附近区域。

4结语

通过研究农村水电枢纽布置原则,考虑农村水电枢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可得出以下结论。1)开发农村水电枢纽时需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贯穿于农村水电枢纽布置的全过程,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水电枢纽建设的协调发展。2)生态环保的农村水电枢纽布置原则可提高农村水电枢纽与生态环境的结合度,可指导个性化的农村水电枢纽生态环境方案设计,从而实现农村水电枢纽建设的经济效应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任何农村水电枢纽都建设在现有环境之中,不同流域的生态环境情况并不相同,生态环保的农村水电枢纽布置原则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侧重点。

作者:孙慧张静刘军单位: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生态环保论文:生态环保对堤防工程的意义

1环境保护工作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人类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相关水利工程建设,而水工建设想要发挥其预想作用就必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人类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的进步,而这些新型的活动会对河流生态产生不同的影响,而随着影响的加大,河流生态系统中一些不良的影响开始反作用于人类社会,因而人们开始意识到河流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水利工程必然会对自然河流的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首先人工渠道化是较为明显的影响,其主要影响有河道的直线化以及河床的硬质化,且人工渠道会将河流的河道截面进行几何化改造。其次是河流联通性破坏,堤坝的建筑使得河流被阻挡,侧向水流的联通性被破坏。因此在进行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此类负面影响,采取积极的措施避免河流生态被破坏,或者对破坏予以相应的补偿,确保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我国在近年来不断的开展河流整治以及防洪建设工程,并且通过引进新型技术材料努力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诸如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绿化提防措施的实施。但是在认识上仍旧存在片面、模糊以及浅薄的问题,对于河流生态保护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没有相对完善的技术指导、理论支持,而施工建设中也没有实施和设计的指标依据。因此我国亟需一个完整规范的科学体系用以对河流整治工程的建设予以指导、规范。

2环保理念在现代化防洪堤工程中的体现

现代防洪堤工程在规划设计阶段,开始对工程所能创造的生态效益开始进行衡量,传统的规划设计多局限于对工程经济效益的考虑,随着生态效益在堤防工程领域的提出,也充分的证明了堤防工程建设已具有生态环保意识。此外在规划过程中,防洪堤工程不应不限于工程本身,要考虑整个河道的生态环境,规划设计既要考虑工程上下游的环境保护问题,规划设计应该是对整个河道生态群落系统的规划。现代堤防工程勘察工作应更为全面,在勘察过程中将生态系统、生态群落与水域沿岸生态环境质量作为勘察工作的具体内容,不仅仅是对地质水文环境的勘察。现代防洪堤工程布置堤防时,不应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将河道予以曲直,降低河道建设投资成本,而应在布置河道时尽量考虑维护河道的原貌,这样才能避免认为施工对水域生态系统所造成的人为破坏。按照相关原则规定确定提防间距,保证水工能够协调生态保护和行洪之间的矛盾,确保土地开发利用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平衡。不但要保证河道行洪能够满足相关要求,同时还应当预留一定的浅滩跨度以及植被生长空间,这是保护河流生物系统的基础,也能够有效的保留河流自洁能力。渗透稳定以及滑动稳定是堤型选择的基本安全原则之一,除此之外,生态保护以及生态恢复也是堤坝选型的基本要求,本地材料的选择以及缓坡结构的使用能够提供良好的植被生长空间,使得河流侧向联通性能良好。

3结束语

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成为现代水利工程最为显著的特征,我们不能向从前一样采取掠夺式的开发方式,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努力实现人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我国水利工程事业发展的选择,也将成为整个人类社会未来生产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破坏性的开发利用方式,对自然生态系统所造成的伤害以及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很难用金钱来衡量。我国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所创造的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未来水利工程生态化发展将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必然选择,是现代水利工程的目标,生态工程成为了现代水利工程的基本工作要求,不但要满足水利工程的功能性要求,同时还应当实现其生态建设要求,将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最大程度的发挥,此外水资源的配置也是水工建设的工作重点内容。生态环保是现代提防工程的突出特点,也是我国提防工程目前面临的新型挑战,而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进步,反哺自然是现代社会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发展得以持续的基础。(本文来自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张静丁少青单位:海伦市水务局

生态环保论文:油区生态环保的税收政策研究

一、陇东油区生态环境现状

(一)陇东油区基本情况概述陇东地处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具有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富集的资源禀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折合油当量约1230亿吨。陇东油区横跨庆阳市七县一区,工作区域5万平方公里,目前,有马岭、华池、西峰等11个油田,66个开发区块,是长庆油田的主产区,石油资源储量28.47亿吨。近几年,陇东油区原油产量每年以20万吨的速度递增,石油地方税收以年均30.8%的速度保持高位增长势头,为庆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长期以来,丰富的自然资源仍未从实质上给当地带来相应的经济回报。图1是2011年甘肃省经济发展与全国的比较示意图,图中选取人均GDP作为比较指标,可以看出,甘肃地区的人均GDP明显低于全国水平,且低于西部地区水平。图2为2010年庆阳市及周边有石油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比较示意图(单位:亿元),可以看出,这些地区的平均GDP为807.90亿元,庆阳市的GDP明显低于平均水平,且低于榆林市和延安市。

(二)陇东油区生态环境状况陇东油区历经30多年的油田开采,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到陇东石油产业和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地处黄河中游的陇东油区本来属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土壤沙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在开采的不同阶段,由于可能存在的技术设备缺陷、人为操作失误以及不可预料的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有可能对陇东地区产生较严重的环境风险及隐患,造成环境及经济效益的双重损失。陇东油区因其油层分布片广面大,致使油田生产场地零星分散,多年来由于对油田的粗放式管理,挖山开井,垦林修路,建设期的管线、道路、井场和场站等建设扰乱和破坏土壤的土体构型,影响土壤的通气和透水;随着石油开采加剧、污染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了局部地区水资源严重污染,在华池、庆城等几个老油区,地表水、地下水均受到严重污染。2011年,庆阳市工业废水排放量294.6万吨,工业COD排放量高达1421.1吨,比上年增长39.2%①。石油开发造成了水资源、土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影响到庆阳市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环境。目前,庆阳市老油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根治,新油区的污染源又在不断扩大,新油区的开发势必会加剧区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因而在加快油区设备更新和技术创新的同时,提出保护环境的税收政策对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陇东油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问题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陇东油区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经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一是油田早期开发经验不足,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不到位。二是环境法规及政策宣传执行不到位,公众环保意识淡薄,对政府过度依赖,没有从源头上治理污染。三是职能部门没有给予生态环境足够的重视,缺乏协调配合和规范统一的行政监管。四是石油企业追求经济利润和石油产量的最大化,忽略了环境保护。以上几种原因交织在一起,导致了石油开采过程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保护陇东油区生态环境的税收政策尚未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环境的恶化。

(一)石油资源开发和补偿的税费制度不合理我国的资源开发一直控制在政府手中,目前的补偿渠道偏重于补偿资源自身的经济价值,对环境价值的补偿资金规模非常小,税率过低,不足以支持地方政府用于环境改善和谋求再发展。而且,返还资源所在地的补偿费很少,甘肃省资源厅每年在长庆油田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4000多万,返还给庆阳市的区区几十万,难以对地方的生态保护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当地居民因石油开采承受的环境破坏恶果并没有得到价值上的体现和实质性的补偿。

(二)财税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地方政府的财力和事权不对称分税制体制使得地方政府履行事权所需财力与其可用财力高度不对称,地方政府受政策、资金等方面因素的困扰,导致其进行生态补偿的动力和能力不足,无力开展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

(三)税制设计仍有缺陷,且缺乏系统的环境保护税收筹资政策首先,目前我国缺乏较完善的环境税收体系,没有设立专门的环境税种;其次,现行的有关生态环境税收的规定不够全面,如资源税对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的节约使用关注不足,且税率过低。耕地占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间接税相互独立,没有很好的配合以保护环境。而且,尽管这些税种的设置为环境保护提供了一定资金,但难以形成稳定的、专门治理生态环境的税收收入来源。

(四)税收优惠措施不够完善在我国,尽管税收优惠政策已有多年的历史,但专门针对环境保护方面的优惠措施还很不完善,存在着包括政策规定过于笼统、实际执行困难、优惠手段和形式单一、受益面狭窄等较多问题,主要限于减税和免税,针对性不足,缺乏灵活性,影响其理生态环境的导向作用的发挥。

三、保护我国油区生态环境的税收政策建议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油气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开采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还有环境的日益恶化。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必须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减缓石油开采对环境的污染,而税收手段作为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会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国外保护油区生态环境的税收政策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目前,石油工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环境污染源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对国外治理油区生态环境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研究,可以为我国保护油区生态环境的税收政策提供经验借鉴。在国外,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对石油、天然气生产工程中的污染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H.B.布雷德利(1992)认为石油开发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是潜在的污染源②。在对生态植被破坏的研究方面,HutchinsonTC在20世纪初注意到了原油喷溢时对周围的植物群落产生极大的伤害③。Gudinl(1974)曾报道,原油或它的生物降解物中有些成分类似于植物生长激素,可能干扰植物生长激素的作用④。国外学者GogoiBK,DuttaNN,GoswarmiP等对石油开发污染源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⑤。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自从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提出用征税的方式,其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的作用日益重要。目前,大部分西方国家都已建立比较完善的能源环境税收制度,普遍实行能源税、生态税或碳税等,较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在欧洲,许多国家已实行了绿色财税政策,对污染行为征税。荷兰为保护水资源,同时开征了水污染税和地下水税;丹麦降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逐步将税收负担转到污染和稀缺的资源上;法国的环保税收极具代表性,其对高污染、高危险的企业,征收惩罚性的税收,对同一税种的不同税目区别对待,同时,允许节能设备加速折旧,对环保投资支出允许给予税前扣除。日本目前正优化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实施石油替代政策。国际经验表明,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都离不开税收政策的支持。

(二)针对陇东油区的特殊情况提出税收政策建议要实现油田大开发、庆阳大发展,必须立足互利共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抓紧解决油田开发中的突出环境问题,确保陇东油区生态安全和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健康发展。1.改进现行税种(1)进一步完善资源税第一,继续实施油气资源税“从价定率计征”的方式,并将资源税和环境成本挂钩,对用于环保方向的资源采用较低税率,而对用于高耗能、高污染方向的资源采用较高税率,合理确定和调整资源税的差别税率;第二,扩大征税范围,将资源税扩大到土地资源、水资源、牧场资源及海洋资源等所有可以计量的自然资源,补偿由于资源开采而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2)调整进出口环节税,倡导绿色贸易进出口环节的税种,主要是关税和海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可考虑:通过出台具体政策,调整我国贸易的产品结构。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产品,宜采取调整出口退税率、下调或取消部分产品以及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半成品的出口退税,抑制这类产品出口,增加国内市场供应,解决国内资源紧缺和环境压力加大的矛盾。降低高耗能产品的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及消费税,以增加高能耗产品的进口;对国内不能生产的先进节能、节水、节材等设备和产品的进口关税及其他进口环节税全免;对影响生态环境的进口产品课以进口附加税;鼓励资源性、节能降耗、关键零部件等产品进口,鼓励高新技术和产品的引进,提升国内企业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3)改革增值税绿化现行增值税可考虑:对进口的环保设备及用于生产环保设备的材料在进口环节给予一定增值税减免优惠;对发展清洁能源,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建设的风能、水能、太阳能和生物能发电项目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对石油开采中的环保设备增值税进行进项抵扣。(4)改革所得税制度所得税涉及个人和企业两个经济主体。对于企业所得税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首先,扩大所得税税前扣除范围。针对油气田企业的特点,对投资于环境治理与保护项目的企业实行投资抵免和再投资退税政策进行鼓励,允许企业在所得税前实现的利润中抵扣一定比例的投资额,对治理污染购置的设备款可按一定比例在税前抵扣。对含碳垃圾变石油技术等环保技术研发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实行加倍扣除的办法;其次,实行税收优惠。根据国家环保要求对企业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或是安全生产方面的设备投入以及研发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对包括环保在内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承包等技术性服务收入,减免企业所得税;对环保公益事业捐赠,可不受现行税收法规规定的捐赠额在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才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限制,可在税前全额扣除;对环保节能装备实行加速折旧的税收优惠;对于个人所得税,可以对在节能环保技术创新方面有功的人员,给予适当的个人所得税减免。(5)绿化消费税,引导绿色消首先,扩大征税范围,将一些对生态环境危害较大的消费品纳入征税范围,如农药、氟利昂等。并通过价格信号限制破坏生态环境的消费,鼓励健康性的消费和保护资源环境的绿色消费;其次,根据不同产品与环境的友好程度实行不同的税率,对于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实行较高税率,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实行累进税率,对于可再生的环保能源如太阳能、天然气实行优惠税率,以促使消费者做出环保选择。(6)改进其他税种。在车辆购置税方面,对购买节能环保型车辆,按低税率征税;对购买耗油多、排气量大的车辆,按高税率征税;在车船税方面,建议国家对机动车征税时,改为按单位公里排气量大小来确定不同的税率,并且高碳排放的,税率逐年提高,对使用清洁能源采用低税率,以鼓励低碳排放的机动车使用,鼓励健康性消费,使绿色消费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以保护资源环境。2.开征环境保护税,健全符合时展的税法体系我国目前还没有纯粹法律意义上的环境税,上述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种的设计初衷大都不是为了环境管理,这些税收对环境的保护程度远远不够,环境税的缺位严重限制了税收工具对污染行为和破坏环境行为的调控,开征环境税,更多地运用税收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设计环境保护税制时,应把一切关于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的行为和产品都列入征税范围,具体设置水污染税、大气污染税、废物排放税、污染源税、生态补偿税等税目,依据污染物排放量和浓度课税,对不同的应税项目采取不同的计税依据,根据污染物的特点实行差别税率。与现行排污收费制度配合实施,促进企业研究污染治理,鼓励清洁生产,节约能源,废物回收和综合利用,实现技术升级换代;鼓励发展循环经济,防治污染于未然。同时要对保护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对环境资源保护程度进行税收减免,通过税收杠杆的作用鼓励企业和个人对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税收政策需同其他经济政策配合使用,要结合金融、贸易和保险等手段,需要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齐抓共管、综合施治。同时,要培育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政策体系环境,及时调整政策实施,减少政策的滞后及延期带来的无效率,将陇东油区打造成一个充满魅力的和谐绿色油区。(本文来自于《开发研究》杂志。《开发研究》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王浩军王丹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生态环保论文:生态建筑的节能环保措施

一、建筑结构方面进行节能改造

建筑工程是现代基础设施改造的主要方式,建造各类建筑物可以满足人们社会活动的各项使用要求。为了实现建筑节能,还要考虑建筑结构的整体布局,对内外部结构详细地规划以做好节能准备。笔者认为,生态建筑应抓住通风、采光、隔热等方面的特点,便可真正地实现节能。

(1)方向。建筑物尽量采用南北朝向布置,这是现代建筑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节能改造的重要条件。从过去积累的经验看,若建筑方向布局不合理,须加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而需增大建筑成本。

(2)通风。建筑群之间和建筑物室内,夏季要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建筑群不应采用周边式布局型式。低层建筑应置于夏季主导风向的迎风面(南向);多层建筑置于中间;高层建筑布置在最北。借助自然通风可减少室内电气通风产生的能耗,降低了电器用电的消耗量。

(3)采光。不应设置大窗户,窗户大小以满足采光要求为限,根据建筑使用要求合理地布局窗口位置。门窗玻璃应采用普通透明玻璃或淡色低辐射镀膜玻璃的中空玻璃,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不应采用可见光透光率低的深色镀膜玻璃或着色玻璃。

(4)隔热。屋顶和外墙既要保温又要隔热,其保温隔热性能应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还要防止保温层渗水、内部结露和发霉。屋顶和外墙,不能采用单一的轻质材料和空心砌块材料,最适合采用厚实材料加轻质材料的复合构造做法。

二、建筑墙体节能材料的应用

从结构组成划分,无论是哪一种建筑都是由最基本的材料构成,工程材料是建筑的基础要素。早期工程材料仅适用于建筑造形的要求,以混凝土材料为中心而创建更多实用性的结构。墙体建筑节能是行业改造的必然趋势,用节能保温技术对其改造可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1)效益性。高档住宅区是现代都市群体的主要追求,传统建筑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所谓“高品质”,除了在建筑空间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外,更主要是工程材料的选用,无论是初期施工还是后期装饰改造,都应使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建筑墙体采用新型材料作为筑造元素,提高了商品住宅房的绿化系数,带动了收益的增长。

(2)绿色性。建筑工程是现代人居环境改造的主要内容,通过兴建建筑可以扩大人们的社会活动空间,尤其是改善原有的居住生活质量。选用高性能材料可以改善建筑内部的使用环境,优化了有限空间资源的利用率。墙体是建筑物的支撑部分,通过墙体改造可以减小横向、纵向的承载力,保障了室内空间的安全系数,这些都要借助墙体材料作用的发挥。

(3)实用性。过去因施工技术条件有限,房屋建筑基本以低层为主,建筑结构应用时会面临大荷载称重,进而影响到了内外部结构的固有性能。例如,早前砌体结构能够承受的重力荷载有限,普通砖块材料的承载能力较弱,超出临界值则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选用高性能墙体材料,改变了建筑工程的承载能力,用优质砖块作为承重墙对建筑进行保护。

三、结论

建筑行业在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不仅为人们提供生活与工作所需的场所设施,还能带动一个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是行业提出的新概念,其要求工程单位注重建筑内外结构的绿色改造,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实施控制。近年来对于旧建筑的调查发现,因材料性能局限性而引起了诸多的建筑病害,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对其进行改造,是实现生态型建筑的必由之路。

作者:金景春单位:延边大学

生态环保论文:环保建筑材料在生态住宅中的实践

1绿色环保建材分类

在生态住宅的施工选材中不能使用有害的、放射性的、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材料,尽可能选用低碳材料。我国目前已开发的绿色环保建材有纤维强化石膏板、陶瓷、玻璃、管材、复合地板、地毯、涂料、壁纸等。根据目前市场使用情况来看,绿色环保建材主要有以下几种:

1.1基本无毒无害型材料

基本无毒无害型材料可基本概况为天然材料,其主要包括天然木材、石材、石膏、滑石粉等,这些材料本身无毒或极少有毒有害物质。基本无毒无害型材料首选天然木材,天然木材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因可以不使用含有害物质的粘合剂,仅利用榫卯结构拼接,就可组合各种形状家居摆设,在家居设计中被广泛大量使用,特别在流行的北欧风格的居室中使用的木材,基本上都使用的是未经精细加工的原木。这种木材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木材的原始色彩和质感,有很独特的装饰效果。

原始木纹及石材面暴露于室内,体现出崇尚自然、乡间质朴的自然风格。但现实中还要考虑树木生长周期,有计划的开采深林原木,并且要进行相应补栽补种,避免森林滥砍滥伐。目前,较为理想的选择是选用实木复合板、拼接板等含有毒有害粘合剂较少的绿色环保型材料。随着纤维强化石膏板、陶瓷、玻璃、管材、复合板材、地毯、壁纸等多种复合型环保材料的开发问世,为地材、墙材、墙饰、管材、板材等家装设计中主要部位提供了环保选择,不仅有效避免了森林遭到破坏,而且还给家装设计提供了多元化选择,实现了家装设计的灵活性、多样性。

其他诸如天然石材、石膏、滑石粉等材料因其可以被应用于石膏板、涂料、线缆、陶瓷、防水材料等人造环保材料中,其在家居设计中作为绿色材料被普遍应用,在地板、墙面等多部位家装设计中也有广泛使用。

1.2环保涂料

环保涂料分为环保防水涂料、水性涂料等。绿色环保涂料,狭义上指相对含的有害物质少,广泛意义上主要指无毒、无害、隔热阻燃、防紫外线、防辐射、防虫、防霉等突出功能,其硬度、光洁度、防潮、抗冻、透气、耐擦、抗湿、耐腐蚀以及附着力强等性能十分明显,其使用寿命比传统涂料多出5年以上,更突出的是对人体无害,特别适用于建筑物对气候、湿度、日照较为挑剔的一种高性能涂料。我们所指的绿色环保涂料,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环保涂料主要是指墙面油漆和家具油漆等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的固态涂膜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的总称,其主要基质为植物油或合成树脂。

一是因其所含总有机挥发量(VOC)较低,对我们的环境、我们的社会和人类自身构成直接的危害也被降低;二是其所使用溶剂的毒性也被严格控制,其和人体接触或吸入后可导致疾病的概率也被降低;三是在油漆室温固化过程中,它的溶剂挥发要一个过程,一般说来油漆干燥以后,溶剂基本上可挥发掉,仅有少量其溶剂挥发得很慢,在正常通风的情况下,其溶剂毒性可忽略不计。

因环保涂料所含甲醛、苯、甲苯及二甲苯等有毒物质被严格控制,达到了的环保标准要求,满足了人们对家居设计环保理念的期望,环保涂料在家装设计中也越来越被重视和广泛使用。

1.3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作为一种兴新技术的产物,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在现代建筑装饰材料中的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相比较传统的涂料耐老化、耐洗刷性差的缺陷,纳米涂料不仅克服了这些缺陷,而且还具备了很好的伸缩性,防水性等优点,能够有效提高防尘、除臭、除菌及隔热保温等性能。另如传统陶瓷器具有硬度低、易脆裂损坏的缺点,而使用纳米技术研制的纳米陶瓷有着良好的塑性性能,高硬度、高耐热、高耐磨,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另外将含有纳米抗菌粉的涂料涂在如卫生洁具、室内空间等建材产品表层,可以起到杀菌、自洁的作用。如通过纳米技术,深圳大运会场馆能“自己清洁自己”,节省了大量清洁费用。

2结语

生态住宅的设计与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使用绿色环保建材的物质方面,同时也要与人们的精神境界达成融合。包括生态住宅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与人文景观的融合,与社会文化的融合,以及住宅小区内居民要逐步形成良好的爱护环境与保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总之,生态住宅设计应为居住者营造一个安全卫生、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与人文环境。

作者:钟姣欧阳旭霞单位:江西师大科技学院艺术设计系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