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8篇

时间:2024-03-12 16:24:37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篇1

关键词:小扰动稳定 电力系统稳定器(PSS) 振荡模式

1.引言

在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并联运行时,在扰动下会发生发电机转子间的相对摇摆,同时在缺乏阻尼时引起振荡持续,称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此时输电线路上的功率也随之发生相应的振荡,频率很低(一般为0.2~2.5Hz)。低频振荡常出现在重负荷、长距离的输电线路上,云南的电网在建设过程中曾经发生过局部区域的低频振荡,不过随着网架结构的增强,一些振荡问题已经逐步消除。但由于快速、高增益倍数励磁系统的广泛应用,它对电力系统的负阻尼效应使电网的低频振荡又显露出来。本文对云电送粤系统下的小干扰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系统的运行给出了建议。

2.理论基础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总是不能避免小干扰,所以,对电力系统的小干扰进行稳定性分析,就能判断电力系统在给定的运行方式下能否稳定,是电力系统分析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可借助李雅普诺夫的线性化方法对电力系统小干扰进行稳定性分析。此方法主要针对系统的线性化状态空间方程式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来分析,将系统动态行为的非线性微分方程在运行点附近线性化,计算线性化系统状态矩阵的特征值、左右特征向量以及阻尼比、机电回路相关比的灵敏度等,从而分析判断系统在小干扰下的行为特征、参与因子和特征值对应的参数。

按上述方法系统的动态特性一般由一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与一组非线性代数方程组来描述:

各变量可表示为其初始值与微增量之和(在平衡点 附近线性化):

状态方程表述的线性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由状态矩阵的所有特征值来决定。引入Lyapooov的第一稳定性定理,可知:如(6)式的所有特征根都有负实部,则原系统的平衡状态是渐近稳定的;如(6)式的特征根至少有一个具有正实部,则原系统的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如(6)式的特征根有实部为零的情况(称临界情况),则原非线性系统(1)的稳定性不能从线性化方程(6)来判断,此时考虑原方程展开式中二次或更高次项的影响。对实际运行的系统来说,分析临界下的情况没有什么意义,可把它看作小干扰稳定的极限情况。所以,分析系统在某运行点的小干扰稳定性问题,可归结为来求解状态矩阵A的所有特征值的问题。因此,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的一般过程可归结为:先形成状态矩阵A,再根据它的特征值的性质来判断系统是否稳定。本文主要关注电力系统的机电振荡模态。

3.研究方法

针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可采用时域分析法或频域分析法。

频域分析法主要是指特征值分析法(经典控制理论中的稳定判据及D域法等方法,在复杂多机系统中应用存在困难)。一个多机电力系统可以用方程式: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用频域分析法来研究电力系统小干扰的稳定性,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纵览全局。在研究计算结果时,可得到一个N机电力系统所有机电振荡模式的阻尼特性信息(主要看是否存在负阻尼、零阻尼或弱阻尼振荡模式),同时还能知道这些模式的振荡频率、衰减系数和阻尼比。如再进一步采用特征向量分析、参与矩阵分析或特征根灵敏度分析来进行研究,还可得出产生负阻尼的原因和地点。

频域法的主要缺点是,它采用了线性化的电力系统数学模型,不能很好地考虑各种非线性因素。

另外时域分析法用来分析电力系统小干扰的稳定性,其主要优点是结果清晰、明了、直观,同时还可考虑更多的机组,且所有机组可用更高阶数的方程来描述,这样可得到更加准确的模型,同时还可以更加详细地考虑负荷的动特性与静特性,从而使研究结果更接近实际。

4.云电送粤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计算分析

云电送粤输电系统中,以楚雄换流站的HVDC控制系统中,整流侧采用定电流控制方式,逆变侧采用定电压控制方式,当调节增益为K=0.01,时,系统振荡模式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振荡模式82、99和100是负阻尼,根据前文划分要求属于极弱阻尼范围。对0~4%弱阻尼范围对振荡模式进行分析:

从表2的参与因子上看,模式65仅有滇南的0.9903和滇东的0.0050。其中滇南机组的右模值较大,而滇东机组的右模值较小,反映了振荡模式65是滇南机组比滇东机组的振荡强,两者的相位相差-148.4656°,表明滇南机组相对于滇东机组振荡。振荡模式65右特征向量模态图如图1所示:

从表3的参与因子上看,模式81都在地区GG内,其中以1761和1774的参与因子最大,并且有特征值模也是最大,表明这是区域内的振荡。这两组与2307、2323、2547、2531、5157、5173、5179的相位相差加大,接近180°,表明1761和1774相对于其他机组振荡。而除了1761和1774这两组以外,的机组相位相位相差不大,它们基本上是同步协调。振荡模式81右特征向量模态图如图2所示:

从表4的参与因子上看,模式91都在地区GG内,属于同一母线内的不同机组,参与因子都为1,相位相反,是厂内的两机组的相互振荡,并且模都为1,是两机组的强相互振荡。振荡模式91右特征向量模态图如图3所示:

从表5的参与因子上看,模式109都在地区GX内,参与因子与模排在第1~6位的是323、313、315、317、319、321机群,与排在第7~10位的相位相反,两者相差180°左右,属于单机群对区域内的其他机群的相互振荡。从母线名砜矗同一母线名下的基本上是同步协调的,由于特征值的模整体来看都不大,振荡比较弱。振荡模式109右特征向量模态图如图4所示:

5.结论

因云南电网网架结构比较牢固,经以上计算可得出,区域电网之间没有弱阻尼的低频振荡。只有在电网内部有极个别的机组之间才有弱阻尼的低频振荡。同时根据以上表1至表5提供的振荡模式与对应机组的特征向量,对参与因子参数比较大的特征向量所对应的机组有针对性地整定它的发电机组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参数,就可以有效的抑制系统低频振荡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谷寒雨.大型电力系统小信号稳定特征值分析方法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1999.

[2]Kundur P.Power System Stability and Control[M].New York: McGraw-Hill,1994.

[3]励刚,苏寅生,陈陈.面向对象的多谱变换隐式重启动Arnoldi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25(4):24-27.

[4]谷寒雨,陈陈.一种新的大型电力系统低频机电模式计算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0,20(9):50-54.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篇2

    英语时态系统一直是语言学家和语法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也是英语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一。教师在讲解时态时,针对不同的时态,往往会给出这样的定义:一般现在时表示现在、经常或习惯的动作或状态和普遍现象、常识或客观真理;一般过去时用于过去某一时间内发生的或过去习惯性的动作或状态;一般将来时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及将来打算做的事情;现在完成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造成目前的结果和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表示从过去延续至今的动作、状态和习惯等;将来完成时表示将来某时之前业已完成或发生的事情;过去完成时表示过去某时间之前已经发生的动作或状况,即过去的过去。但是,随着学生英语知识的增长,他们会逐渐地认识到时态问题并不像老师讲得那么简单、那么容易区分,比如:一般现在时不仅可以表示现在、经常或习惯的动作或状态和普遍现象、常识或客观真理,而且还可以表示过去已经发生或是将来要发生的事。

    果学生问及这些,老师往往给不出合理的解释。笔者认为,遇到这种情况原型范畴理论可以发挥其作用。以一般现在时为例,由于多个意义都与一般现在时态这一形式相联系,我们可以把一般现在时看作是一个多义范畴,如一个多义词一样。根据原型理论,许多范畴都是围绕一个原型构成的,判断某物体是否归入某范畴,是看它与其原型之间是否具有足够的家族相似性,就英语时态而言,老师通常给出的时态用法一般是各种时态用法的原型,其它用法是由原型用法派生而来,其它用法与原型之间必然存在足够的相似性。本文将以一般现在时态为例,探讨认知语言学领域的原型范畴理论与英语时态教学的关系,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一般现在时态各种用法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对英语时态教学的发展有所帮助,有助于学生对英语时态的学习与掌握。

    2原型范畴理论

    2.1原型范畴理论概述面对世间的万物,人类会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给予不同的标记或冠以不同的名字,这一过程就叫范畴化,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进行分类和定位的心理过程。在语言研究中,它指的是人们对世界进行概括、归类,并赋予其语言符号的过程。范畴论是认知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它包括基本层次范畴(basic-levelcategory)和原型范畴(proto-typecategory)这两个理论。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其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是针对亚里士多德(Aristotle)2000多年前的经典范畴理论而提出的。人们根据经典范畴理论对某一范畴进行定义时包含以下思想:(1)范畴由范畴成员共有的一组充分而且必要的特性来界定;(2)一个物体如果具备某范畴成员的所有的充要特性,则它属于该范畴,否则不属于该范畴,不存在“好像属于该范畴、又好像不属于该范畴”的情况;(3)不同范畴之间存在清晰的界限;(4)同一范畴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即不存在典型成员与边缘成员之间的差别(Talyer,1995:24)(梁晓波,李勇忠,2006)基于传统的范畴观,人们对于某一范畴的定义就是对其进行语义特征分析,通常是将某物分析成具备或不具备某种特征,用符号+?-来表示,判断某物是否归入某范畴,就是看它是否具备该范畴成员所有的共同特性。

    不可否认,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对某一范畴进行定义的目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这种高度理想化的二分方法遇到了尴尬。以“鸟”这一范畴为例,它包括麻雀、燕子、鹦鹉、黄鹂等成员,它们中大多数有羽毛、有翅膀、会飞、会下蛋、会鸣叫,诸如此类,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些特征看作是“鸟”这一范畴的语义特征,只要具备这些条件便属于这一范畴,反之不属于。那么根据经典范畴理论,企鹅是否应属于鸟类呢?实用主义哲学家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是发现传统范畴理论缺陷的第一个哲学家。1967年,在《哲学研究》一书中,他提出范畴成员之间没有共同的特性,而只有多种方式的相似性即家族相似性(familyresemblance)。范畴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边界,随着新事物的出现,其范围可以扩大。而且,范畴成员也不象传统的理论认为的那样具有等同的地位,而是有中心成员和非中心成员之区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和人类学研究针对传统的范畴观提出了大量的反证,如社会语言学家Labov(1973)对杯、缸、碗、瓶如何分类进行的调查;

    美国心理学家Rosch对不同文化的范畴形成进行比较,发现许多范畴都是围绕一个原型(prototype)而构成的,判断某物体是否归入某范畴,不是看它是否具备该范畴成员所有的共同特性,而是看它与其原型之间是否具有足够的家族相似形(familyresemblance)。1987年出版的两部认知专着(La-koff的《女人、火和危险事物》和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基础》)及随后的许多文献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从不同角度论证原型范畴理论的科学性。其基本观点如下:(1)范畴是凭借典型特征,而不是什么必要和充分的条件所建立起来的“完形”概念;(2)范畴成员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彼此之间有隶属程度差异;(3)范畴成员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共性特征,可以构成一个连续体;(4)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朱炜,2005)经典范畴理论与原型范畴理论的区别可以通过下面的表格更清楚地表现出来:表2:经典范畴理论与原型范畴理论的区别范畴的界定成员关系不同范畴之间的界限经典范畴理论必要充分条件平等的清晰原型范畴理论典型特征和相似程度有典型非典型之分模糊。

    2.2如何理解原型范畴理论的“原型”关于范畴原型的确定和表征,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以下三种:(1)原型是范畴内典型代表:Rosch认为原型是与同一概念的成员有更多共同特征的实例,这个典型代表对于识别范畴起重要作用。(2)原型是范畴核心概念的概括性图式的表征:Reed(1972)认为原型是范畴的平均特征或集中趋势,是对范畴进行概括的表征。Taylor认为原型是范畴的概念核心的图式表征,并认为实体并非原型,仅例示了原型。(3)“原型加转换”的观点:Franks&Bransford(1971)认为范畴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最佳实例,以及一套对最佳实例进行类典型论与词义研究操作的规则(王寅,李弘,2003),这似乎像是对上述两者的综合,也是对“原型”的一种比较全面的认识。

    综合学者们的观点并结合日常生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原型”:(1)原型可以是一个范畴中的核心成员也可以是该范畴内的一组成员,如我们可以说香蕉是水果的原型,也可以说香蕉、桔子、苹果等一系列典型的水果是“水果”这一范畴的原型;(2)原型也可以是范畴原型的特征组合。如Lakoff(1987)提到的关于mother这一范畴的例子。一提到母亲,人们马上想到的特征就是[+woman,+hasgivenbirthtoachild],这一组特征就是“母亲”这一范畴的原型。(3)原型具有动态变化性。就个人来讲,原型的动态变化体现在对于同一范畴的原型的认识会发生变化。例如,儿童会将自己看到的所有圆形的东西叫做“球”,包括月亮等,显然,儿童对“球”这一概念的原型的定义仅仅是[+round](Carrol,l2000),而长大之后他们对球的认识就正确了;从文化背景来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语言文化的人对于同一范畴的原型的认识不同。以车为例,一提到车,偏远山区的人脑中浮现的是毛驴车、马车或拖拉机;而城市的人则是标致或福克斯等高级轿车。在对原型范畴理论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我们才能在英语教学及研究中适时适当地加以应用。

    3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一般现在时

    3.1时态研究概述关于时态的着作国内外己经出版了不少,最具权威的包括Quirketa1(1985)的《英语语法大全》,Leech(1971)的((意义和英语动词》,Biber和Leech(2000)的《朗文英语口语和笔语语法》,Millington-Ward(1966)的《英语动词时态用法新释》,章振邦主编的《新编英语语法》等等。传统语法将时态定义为“表示时间区别的动词语法范畴”,他们都认为时态可以用来区别时间,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现在时表示现在时间,过去时表示过去时间。但是这样的定义不能解释的语言现象有很多,因为传统语法对于英语时态的描写都只关注说话时间和发生的事件之间的时间关系,而没有将说话人对这种时间关系的感知和认识等主观因素考虑在内(林懿,2006),因此无法解释现在时不仅可以表示现在还可以表示过去和将来,而过去时也可以表示现在和将来等语言现象。传统语法对于英语时态用法的分析,基本是规定性的,语言使用者在运用具体时态的过程中,只能够死记硬背一些所谓的特殊时态用法,如虚拟语气,若与现在相反,主句则用过去形式的时态等等语法规则。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篇3

一、比较学习法

比较学习法是指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以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寻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寻找出同类事物之间的不同处,即同中求异。在生物学习中,比较一般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种方式。一是横向比较法。例如,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特征的对比。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有深刻的印象,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是纵向比较。例如,脊椎动物“五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特征的对比。通过这些比较,不仅可以使学生“温故而知新”,还可以为讲授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历程和规律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

二、分析综合法

分析综合法是指把一个整体事物分解成几个部分来进行研究,然后又把分开的各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综合一般同时进行,边分析边综合,当然也可以先分析再综合或先综合再分析,这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而定。例如在讲到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教师问:“生态系统的成分有哪些?”学生答:“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教师又问:“一个森林生态系统,如果在没有外界干扰下,它会怎样发展呢?”学生答:“它自身可以调节,使得生态系统中的各个成分保持相对稳定,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师又问:“如果我们现在大量砍伐树木,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学生思考后答到:“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什么会这样呢?教师进行了相关的分析总结,使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各个成分必须维护相对稳定,如果人为地加以破坏,就会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造成我们的生存危机。因此,我们应该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样边分析例子,边总结结论,显得自然而然,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而且对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大为有利。

三、实践应用法

这是指把已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或用实例说明理论知识的一种思维方法。生物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得十分密切,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如在学习了循环系统一章后,教师不妨举例问:“如果我们遇见车祸,看见伤者的下肢伤外暗红色的血液成涌流出,我们应怎样帮助他临时处理伤口?”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思考、讨论出结果。教师应提示到:暗红色血液涌出,应是伤到了下肢静脉,我们不应像平时处理毛细血管出血一样用手压住止血,而应用纱布或布条捆住伤者的出血处远心端才是,然后立即送医院治疗。这样多举例,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培养他们多学多思的学习习惯,进而增强其思维能力。

四、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由大量已知的事实做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例如:通过对各种细胞的研究,归纳出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通过各种花的结构的学习,归纳出花具有花柄、花托、花被、雄蕊群、雌蕊群的一般结构;通过对各种鸟类动物的学习,归纳出鸟类动物的体表被有羽毛、有翼、恒温、卵生并能在空中飞行的主要特征等。演泽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即从一般结论出发,去认识特殊现象的方法。例如: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但鸭嘴兽虽是哺乳动物却是卵生的;双子叶植物种子多无胚乳,而胡萝卜、蓖麻、烟草、桑是双子叶植物,但它们的种子里是有胚乳的;单子叶植物种子多是具胚乳的,但慈菇、泽泻是单子叶植物,它们的种子里却没有胚乳。通过归纳和演泽,学生可以把多而杂的生物知识有条不絮地掌握,从而在大脑中形成一个严整的生物知识体系。

五、系统归类法

系统归类法,是指把相关事物或材料,按照一定的标准出发,把它们的本质特性抽取出来,以区别于具有另一种特性物体,从而系统地掌握这些事物或材料的本质的方法。自然界内,事物万千,各色各样。我们正是运用了系统分类这样的方法,才使得它们虽乱而有序。如:我们从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进行区分,把自然界分为生物与非生物两大类;把生物又分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病毒等几大类;而在每一类中,又依据不同特征分为不同的门、纲、目、科、属、种。这样,系统地反映出各种生物的本质特性,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和掌握。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篇4

【论文摘要】:外来植物入侵是非土著植物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并定居在一个新的生态系统,一般具有比土著植物更强的生活能力,从而对土著植物的多样性构成威胁。文章综述了外来入侵植物的基本生理生态特征和其入侵的一般特征,并分析了目前我国植物入侵的现状,最后提出了防制植物入侵的一般方法。

引言

植物入侵(Plants Invasion)是指一种植物在各种活动的影响下,从原产地进入到一个新的栖息地,并通过定居(colonizing)、建群(establishing)和扩散(diffusing)而逐渐占领该栖息地,从而对当地土著种群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种生态现象。外来植物入侵的原因很多,如动物活动,占领空的生态位等。外来植物入侵现象在当今社会十分普遍, 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和经济问题,打破了入侵区的生态系统,影响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危害人类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特别对农田、草坪、果园等人工栽培的经济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破坏。植物入侵造成了全球植物生态系统多样性丧失和危害人类社会经济已经成了无可争议的事实,研究入侵植物的生态和生理特征,准确预测植物入侵性,有效防止有害植物的入侵成了植物学家和生态学家研究工作的焦点。

1.植物入侵概念和入侵植物的特征

1.1外来入侵植物及植物入侵的概念

外来入侵植物是指在非原生态系统进化出来的植物,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被引入新生态环境并对新生态环境或其中的物种构成一定威胁的植物。植物入侵是指一种植物在各种活动的影响下,从原产地进入到一个新的栖息地,并通过定居,建群和扩散而逐渐占领该栖息地,从而对当地土著种群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种生态现象。

1.2入侵植物的特征

外来入侵植物,特别是那些入侵性较强的外来植物,具有其相应的生理和生态等特征。比如:外来入侵植物一般多为草本植物,多为单年生或二年生,生活周期短,植株较小,种子数量巨大,种子小而轻,繁殖和传播方式多样化,具有灵活适应环境变化等特征。如薇甘菊广叟果千粒重010892 g,具5"脊",先端一圈冠毛;紫茎泽兰种子千粒重0104~01045 g,广叟果顶端有冠毛;飞机草广叟果千粒重仅为0105g,具五纵棱,棱上有短硬毛。这些体积小、重量轻,加之具有翅、柔毛或冠物等附属物,能通过空气、水流、动物或人类等多种途径进行远距离散布。研究表明,单子叶植物比双子叶植物更具入侵性;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更具入侵性;单年生、二年生植物比多年生植物更具入侵性。对入侵我国最严重的90种外来植物中草本和木本,单年生和多年生的数目分析比较也证实了这一点。

2.目前我国植物入侵现状

据调查,目前中国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88种,其中水生植物18种、陆生植物170种,隶属41科。种数最多的科是菊科(49种)和禾本科(33种),来自美洲的有125种,占入侵植物总种数的66.15%。这188中入侵植物中,最严重的为90种,对这90种外来植物的性状和生活周期型的统计,发现草本与木本的数量比为81/9,单年生、二年生与多年生数量比约为52/38,并且,作为草本的禾本科( Graimineae)和菊科(Compositae)数量居多,分别为11种和22种。统计的结果显示,在这90种外来植物中,草本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由于该90种外来植物在我国入侵性评价中处于最严重的地位,故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更具入侵性;而一、二年生与多年生相比,也占据一定优势。我们抽样对90种外来植物的其中蓖麻等5种植物的形状和入侵强度列出如下:

3.有效防止和防制植物入侵的一般方法

目前对入侵植物主要采取检疫、人工、生物、化学、农业、机械或物理防治,以及将这些方法结合起来的综合治理措施。主要方法简述如下。 转贴于

3.1杂草检疫防治

杂草检疫是防治植物入侵的首要环节,也是杂草防治不可缺少的环。它是依据植物检疫法,对输入或输出的动植物或动植物产品中夹带的有毒、有害杂草的繁殖体进行检疫的防治方法。必须提高检疫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加强宣传、呼吁,加强科普教育,使人们有充分认识,从源头杜绝有害外来植物的入侵。

3.2 人工防治

人工防治是最原始、最简便的方法,适于控制刚传入,还没有大面积扩散的入侵物种,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清除,但对高繁殖力的物种则因费时费工,除草效率低。深圳曾多次进行人工拔除薇甘菊,但因效果差而放弃。人工防治是一种清洁的生态防治方法,但要注意除后残株必须及时妥善处理,否则可能成为新的传播源,客观上加速外来植物的入侵。

3.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杂草的天敌,如昆虫、病原真菌、细菌、病菌、线虫、食草动物或其他高等植物来控制杂草的发育、生长蔓延和危害的方法。其目的不是根除杂草,而是通过干扰杂草的生长发育、形态建成、繁殖与传播,使其种群数量和分布控制在生态和经济危害水平之下。利用有害植物的天敌进行防治,国内外已取得了不少成果。

3.4 动物治草

以虫治草是利用昆虫能相对专一地食取某类杂草的特性来防治杂草的方法。一般程序为:原产地考察采集天敌-安全性评价-天敌引入与检疫-天敌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天敌的释放与效果评价。从20 世纪中叶至90 年代,以虫治草的研究和实践迅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如1945 年美国用泽兰实蝇防治紫茎泽兰;1978 年前苏联利用豚草条纹叶虫防治豚草;1987 年中国利用空心莲子草虫(Agasicleshygrophila)防治空心莲子草;利用专食性天敌昆虫Neochetina eichhorniae 和N.bruchi 对水葫芦进行防治等。

目前防止和防制外来植物入侵的方法日益增多,也日益科学化,环保化和有效化,主要体现在生物防制植物入侵的方法上。

结束语

一个外来植物在远离原生境后要迅速占据新的生境,并不断扩展分布范围而成为入侵种,必然有一定的生理和生态学基础对异质生境较强的适应对策、快速的繁殖能力、高效的种子散布方式。这些机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成外来植物的成功入侵。

植物入侵打破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影响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危害人类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已经引起了世界的高度重视,寻找有效而科学地防止和防制外来植物入侵的措施成了植物入侵研究工作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史刚荣, 马成仓. 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生物学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4.

[2] 江贵波, 曾任森. 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及防治.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篇5

【论文摘要】:外来植物入侵是非土著植物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并定居在一个新的生态系统,一般具有比土著植物更强的生活能力,从而对土著植物的多样性构成威胁。文章综述了外来入侵植物的基本生理生态特征和其入侵的一般特征,并分析了目前我国植物入侵的现状,最后提出了防制植物入侵的一般方法。

引言

植物入侵(PlantsInvasion)是指一种植物在各种活动的影响下,从原产地进入到一个新的栖息地,并通过定居(colonizing)、建群(establishing)和扩散(diffusing)而逐渐占领该栖息地,从而对当地土著种群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种生态现象。外来植物入侵的原因很多,如动物活动,占领空的生态位等。外来植物入侵现象在当今社会十分普遍,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和经济问题,打破了入侵区的生态系统,影响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危害人类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特别对农田、草坪、果园等人工栽培的经济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破坏。植物入侵造成了全球植物生态系统多样性丧失和危害人类社会经济已经成了无可争议的事实,研究入侵植物的生态和生理特征,准确预测植物入侵性,有效防止有害植物的入侵成了植物学家和生态学家研究工作的焦点。

1.植物入侵概念和入侵植物的特征

1.1外来入侵植物及植物入侵的概念

外来入侵植物是指在非原生态系统进化出来的植物,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被引入新生态环境并对新生态环境或其中的物种构成一定威胁的植物。植物入侵是指一种植物在各种活动的影响下,从原产地进入到一个新的栖息地,并通过定居,建群和扩散而逐渐占领该栖息地,从而对当地土著种群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种生态现象。

1.2入侵植物的特征

外来入侵植物,特别是那些入侵性较强的外来植物,具有其相应的生理和生态等特征。比如:外来入侵植物一般多为草本植物,多为单年生或二年生,生活周期短,植株较小,种子数量巨大,种子小而轻,繁殖和传播方式多样化,具有灵活适应环境变化等特征。如薇甘菊广叟果千粒重010892g,具5"脊",先端一圈冠毛;紫茎泽兰种子千粒重0104~01045g,广叟果顶端有冠毛;飞机草广叟果千粒重仅为0105g,具五纵棱,棱上有短硬毛。这些体积小、重量轻,加之具有翅、柔毛或冠物等附属物,能通过空气、水流、动物或人类等多种途径进行远距离散布。研究表明,单子叶植物比双子叶植物更具入侵性;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更具入侵性;单年生、二年生植物比多年生植物更具入侵性。对入侵我国最严重的90种外来植物中草本和木本,单年生和多年生的数目分析比较也证实了这一点。

2.目前我国植物入侵现状

据调查,目前中国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88种,其中水生植物18种、陆生植物170种,隶属41科。种数最多的科是菊科(49种)和禾本科(33种),来自美洲的有125种,占入侵植物总种数的66.15%。这188中入侵植物中,最严重的为90种,对这90种外来植物的性状和生活周期型的统计,发现草本与木本的数量比为81/9,单年生、二年生与多年生数量比约为52/38,并且,作为草本的禾本科(Graimineae)和菊科(Compositae)数量居多,分别为11种和22种。统计的结果显示,在这90种外来植物中,草本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由于该90种外来植物在我国入侵性评价中处于最严重的地位,故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更具入侵性;而一、二年生与多年生相比,也占据一定优势。我们抽样对90种外来植物的其中蓖麻等5种植物的形状和入侵强度列出如下:

3.有效防止和防制植物入侵的一般方法

目前对入侵植物主要采取检疫、人工、生物、化学、农业、机械或物理防治,以及将这些方法结合起来的综合治理措施。主要方法简述如下。3.1杂草检疫防治

杂草检疫是防治植物入侵的首要环节,也是杂草防治不可缺少的环。它是依据植物检疫法,对输入或输出的动植物或动植物产品中夹带的有毒、有害杂草的繁殖体进行检疫的防治方法。必须提高检疫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加强宣传、呼吁,加强科普教育,使人们有充分认识,从源头杜绝有害外来植物的入侵。

3.2人工防治

人工防治是最原始、最简便的方法,适于控制刚传入,还没有大面积扩散的入侵物种,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清除,但对高繁殖力的物种则因费时费工,除草效率低。深圳曾多次进行人工拔除薇甘菊,但因效果差而放弃。人工防治是一种清洁的生态防治方法,但要注意除后残株必须及时妥善处理,否则可能成为新的传播源,客观上加速外来植物的入侵。

3.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杂草的天敌,如昆虫、病原真菌、细菌、病菌、线虫、食草动物或其他高等植物来控制杂草的发育、生长蔓延和危害的方法。其目的不是根除杂草,而是通过干扰杂草的生长发育、形态建成、繁殖与传播,使其种群数量和分布控制在生态和经济危害水平之下。利用有害植物的天敌进行防治,国内外已取得了不少成果。

3.4动物治草

以虫治草是利用昆虫能相对专一地食取某类杂草的特性来防治杂草的方法。一般程序为:原产地考察采集天敌-安全性评价-天敌引入与检疫-天敌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天敌的释放与效果评价。从20世纪中叶至90年代,以虫治草的研究和实践迅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如1945年美国用泽兰实蝇防治紫茎泽兰;1978年前苏联利用豚草条纹叶虫防治豚草;1987年中国利用空心莲子草虫(Agasicleshygrophila)防治空心莲子草;利用专食性天敌昆虫Neochetinaeichhorniae和N.bruchi对水葫芦进行防治等。

目前防止和防制外来植物入侵的方法日益增多,也日益科学化,环保化和有效化,主要体现在生物防制植物入侵的方法上。

结束语

一个外来植物在远离原生境后要迅速占据新的生境,并不断扩展分布范围而成为入侵种,必然有一定的生理和生态学基础对异质生境较强的适应对策、快速的繁殖能力、高效的种子散布方式。这些机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成外来植物的成功入侵。

植物入侵打破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影响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危害人类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已经引起了世界的高度重视,寻找有效而科学地防止和防制外来植物入侵的措施成了植物入侵研究工作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史刚荣,马成仓.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生物学特征.应用生态学报,2006.4.

[2]江贵波,曾任森.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及防治.安徽农业科学,2006.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篇6

一、要正确界定小农范畴

目前,理论界对小农的界定基本上是沿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小农的主要特征是:(1)是小块土地的所有者、经营者;(2)使用的是落后工具和传统技术,与机器、先进的农业技术无缘;(3)生产是自给性的,主要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4)生活水平是低下的。

对于上述关于小农范畴的认识笔者有不同看法,其中最关键的是上述界定没有分清小农一般和小农特殊两个不同的范畴。马恩所描述的小农是小农形态在封建社会或是在较为落后生产力水平下的小农表现形态,是小农的特殊形态。小农形态在不同的生产方式或生产力水平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现实形态。在当达国家和一般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小农形态,但它已不具备马恩所描述的一些特征,他们不但大量应用着先进的工具和先进的技术,而且生活水平较高等。从历史长河中来考察,笔者认为,小农的一般特征应是:(1)是小块土地的经营者和所有者;(2)以家庭为经营单位;(3)生产有一定的自给性。这里第三个特征是由第一和第二个特征决定的。以上三个特征合起来构成了小农的一般特征。由于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小农形态也在不断发展,但在封建社会中,小农形态取得了广泛和普遍的形态,并且具有了小农的许多典型特征,但仍属于小农特殊范畴。我们决不能用小农特殊来代替小农一般,这是研究小农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小农演进的轨迹

在小农形态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一部分小农已分离于小农系统之外,不属于小农系统,但有一部分仍循着历史的长河而滞留于小农系统内,并随着内外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着质和量的改变。从历史过程来看,小农系统演进的过程大体上可划分为古典小农、宗法小农、商品小农、现代小农等几个阶段。目前世界上的小农基本处于商品小农阶段,其中某些发达国家的小农已具有现代小农的许多特征,但还不具备现代小农的全部特征。

在中国,古典小农的兴盛期大约为战国至东汉时期。这一时期是我国宗族制度史上的一个“空白时期”,三代宗法已废,中古族权未兴,社会上几乎没有宗族组织。家庭之小而独立,在我国历史上空前绝后。当时的小农,其经济的商品化程度很高,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在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欧洲,古典小农大约存在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4世纪。在这期间,地中海地区曾产生了以希腊──罗马文明为代表的灿烂的西方古典文明。在这个时期的绝大部分时期和绝大部分地区,小农是主要的经济形式。1978年第七届国际经济史大会古代组绝大多数讨论者认为:“希腊──罗马社会中典型的劳动者是小农,而不是奴隶。”西方许多马克思主义古史学家,如英国的克罗伊克斯等,也认为希腊──罗马世界总的来说满足“农民社会”的一般定义。

古典小农的主要特征是:首先,他们是商品生产者,与外部世界保持着频繁的“物的联系”。罗马农民的经济“基本上是货币经济,有关实物交换的很少”,“农民贷币持有者的普及是无庸证明的”。与封建时代的“伪商品经济”中商人凭“关系”致富而价值规律却了无作用的状况不同,古典时代的经济生活中价值规律与由它派生的平均利润率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是起作用的。其明显表现就是希腊──罗马经济中的地租率、借贷利率与一般生产利润率之间紧密相关,因此尽管古典时代土地租佃非常发达而且常以公开招标的方式自由进行,但地租率却自然保持在很低水平,同样,借贷利率也处在一般利润率以下。

其次,他们是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的积极的自由公民,他们既摆脱了早期文明时代氏族共同体和贵族父家长的束缚,又尚未落入中世纪宗法共同体与“天然首长”的桎梏之中,因而个性与理性得到初步发展。

当然,古典小农毕竟不是资本主义的家庭农场主,古典经济的商品交换关系是建立在从氏族共同体解体中形成的独立生产者──古典小家庭无法自给自足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低水平基础之上的。当时人类对自然界的依附很严重,人的个性的发展也受到很大限制。在多方面的能力体系与能力分化未形成的情况下,交换关系的发展不能使作为主体的人把自己的某种属性──劳动力变为商品,相反,却使劳动者自身变成了商品,从而造成古典“自由经济”与人的非自由化趋势间的矛盾日益发展,最终使古典经济走向自己的反面:作为古典商品经济基础且无法自给自足的独立家庭经济被包含众多依附者且可以自给自足的宗法共同体取代。这样,古典社会便异化为中世纪的宗法社会,而作为积极公民的古典自由农民也演化为中世纪的宗法依附农民。

宗法小农是小农演进的又一新阶段。在欧洲,宗法小农所属的时间区间大约为公元五世纪到公元十六、十七世纪;在我国为大约为东汉以后至明清时期。宗法式小农的主要特征是,首先,它是建立在人的依附性上的经济形式。马克思谈到封建社会时,曾多次强调:“人身依附关系构成该社会的基础。”人们常常把这种依附关系,仅仅理解为一些个人(农民)依附于另一些人(封建主),这显然是肤浅的。实际上正如马克思所说,这种依附关系最深刻的本质在于交换的缺乏导致的“个人尚未成熟”、个人依附于共同体,亦即个人“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个人是“狭隘人群的附属物”等等。个人对共同体的依附导致了共同体一般成员对共同体人格化身的依附。共同体(通过其人格化身既“保护”其成员使之免受竞争,减少风险的打扰,又束缚其成员以抑制其个性的发展,并赋予其不能自由摆脱的某种等级身份)。

其次,不同等级之间的不平等与同一等级内部的平均主义,构成这种依附关系之下的分配关系的二位一体的两个特征。这是一种“以个人之间的统治和服从关系(自然发生的或政治性的)为基础的分配”。只有在共同体解体,独立的个人所有权与“纯粹的私有财产”产生后,这种分配才会被以所有制关系和“一切劳动产品、能力与活动进行私人交换”为基础的分配所取代。于是“剥削者的公社与被剥削者的个人”间的对立,才能演变为两种“个人”(有产的剥削者与无产的被剥削者)间的对立。按权分配、按身份分配的不平等才能演变为按资分配的不平等,而等级壁垒内的“平均主义”(份地制等等)才能消灭,并为公民基本权利与竞争规则的平等所取代。

由宗法小农向商品小农演进,其实质就是从“不独立”的、“从属于一个较大整体”的人,演进为独立的个人,就是人摆脱了“公社”的“自然联系”,从“狭隘人群的附属物”变成了“单个的人”。这一过程也就是从自然经济发展成为市场经济的过程,因为“交换手段拥有的社会力量越小,……把个人互相联系起来的共同体的力量就必定越大”。随着交换手段的社会力量,亦即市场力量的扩大,共同体解体为个人,同时伴随着所有制关系的变革,财产关系“抛弃一切共同体的外观”,成为“纯粹的私有财产”。于是自然经济中的人的依赖关系也就消失,而演变为市场经济下“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从而使宗法小农演变为商品小农。

商品小农形态是小农系统演进的又一新阶段。在欧洲,大约产生于十七、十八世纪;在中国大约产生于明清以后,但真正的开始时间应当是1978年以后。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小农大多数都是商品小农形态;一些发达国家的小农正处在由商品小农向现代小农的过渡形态,有的已具有现代小农的许多特征。中国目前仍处在商品性小农阶段,而且以后可能需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由商品小农向现代小农的过渡。

商品小农的运行基础是商品经济。在这种经济形式下,一方面是“人的依赖性”在逐渐减少;另一方面是逐渐建立起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按权分配、按身份分配被普遍地以按资分配所代替。契约关系也逐渐成熟,竞争规则也日趋平等。同时,小农系统本身也在不断分化和分解。随着货币经济与交换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物的联系”取代了“人的依赖纽带”,从而把“狭隘人群的附属物”变成了“摆脱了自然联系”的“单个的人”。到这时,“社会联系的各种形式,对个人来说,才表现为达到他私人目的的手段”,而财产关系才“抛弃一切共同体的外观”,而成为“纯粹的私有财产”。这一历史性的变革所带来的人的个性的飞跃成长,正是近代文明得以冲破封建樊篱而造成人类历史上空前灿烂辉煌的工业文化的全部基础!

但是,商品经济虽然为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创造了前提,但它的极端发展却走向了自己的反面,私有制基础上的“自由竞争”造成人的异化,亦即人的自由个性的异化,人们“自由地”成为资本的奴隶,“自由地”失去了自由。因此,马克思认为必须在进一步丰富人的社会联系和更高的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实行社会主义变革,以“自由人联合体”的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来克服异化,实现人的复归,即人的自由个性的复归,使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从而使人的自由个性得以真正地翱翔在广阔的天空。所以,商品小农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就是现代小农。现代小农虽然可能仍会具有规模小、家庭经营、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等特征,但现代小农是建立在自由人联合体基础上的小农。它彻底打破了宗法共同体的桎梏,彻底摆脱了“物的依赖”。现代小农可以是个体经营的但绝不会是孤立的;可以是联合起来的但决不是依附的。当代一些发达国家的小农已具有现代小农的一些特征。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功,有力地推进了中国小农的现代化。至于未来中国的小农会具有什幺样的新特征,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实践会对此做出进一步的回答。

三、小农生产方式不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小农的命运,认为小农生产方式是一种落后和过时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指出:“小块土地所有制按其性质来说就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聚、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的应用。高利货和税收制度必然会到处促使这种所有制没落。……对这种生产方式来说,好年成也是一种不幸。”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指出:“如果我们所许的诺言使农民哪怕有一点借口设想我们是要长期保全小块土地所有制,那就不仅对于党而且对于小农本身也是最坏不过的帮倒忙。……我们党的任务是随时随地向农民解释:他们的处境在资本主义还统治着的时候是绝对没有希望的,要保全他们那样的小块土地所有制是绝对不可能的,资本主义的大生产将把他们那无力的过时的小生产压碎,正如火车把独轮手推车压碎是毫无问题的。”

然而,历史发展的实践表明,小块土地所有和经营依然存在,并没有被消灭,农民家庭经营的规模虽然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变化和发展,但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家庭小规模经营方式,这是为什幺?笔者认为,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1、小农有一般形态和特殊形态。过时的是小农特殊形态,而小农一般形态是一个较稳定的范畴。马克思所讲的是封建社会的小农的特殊形态,而这种特殊形态已被资本主义社会小农的特殊形态所代替,而小农的一般形态仍然存在着,并不断得到发展。

2、是由资源禀赋状况决定的。资源禀赋状况对小农系统的演进起很大作用,尤其人口与土地的比例关系最为重要。在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如果多余的人口不能得到有效地转移,其最后的落脚点便是土地。而土地资源又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要素便显的相对便宜,而土地要素就相对昂贵,根据西方经济学最优要素组合原则,只能是小规模的劳动密集性的经营方式最有效。所以,小农生产方式是在特定资源状况下经济系统自组织的结果,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随着资源状况的变化,小农系统也会变化和发展,有些小农会分离于小农系统,而有的则会仍留在小农系统内。

3、家庭经营是适合农业生产的较好形式。农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产业,它不仅是一个经济再生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自然再生产的过程。农业的劳动过程只有获得了最终成果后,才有可能对生产者付出的劳动给予准确的评价。同时,由于农业中有所谓“农忙”与“农闲”之分,这就要求农民有更多地支配时间的自由。所以,农业选择家庭经营,绝非偶然。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社会生产力发展了,改变的只是农业的运行环境,如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的市场体系、农业的支持与保护体系等等,而农业的家庭经营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4、在多风险环境下产生的自组织结构一般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功能,小农系统便是如此。小农形态一般面临的风险较大,如自然风险、经济风险、人为风险等等,这些风险累计起来,使得小农系统较其它经济系统面临更多的风险。在多风险环境下,小农系统一方面增加了分化的可能;另一方面,也使小农系统的自我保护功能得到了加强;从而使小农系统更趋稳定性。所以,这种较强的自我保护功能使得小农系统能较好抵抗外来经济行为的侵袭,历尽千年沧桑而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四、小农如何现代化

1、什幺是小农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个活生生的动态性概念。它与“现代性”不同,它不是指后者所象征的那个静态的文明结构,而是意味着一种连续,一个过程,一个当代世界正在持续着的历史演进。同理,小农现代化也就是小农持续不断地演进过程,它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或生产技术的进步,它是小农系统在其历史变迁过程中文明结构的重新塑造,是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诸层面在内的全方位转型。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因而小农现代化必然伴随着各个国家在各自的历史文化视野中对现代化的不同价值取向和模式选择。

2、小农现代化的一般途径

(1)通过规模化、组织化来改造。这样改造的结果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将会使一部分小农分离于小农系统之外而不再具有小农的特征,我们把这种途径故且称为非小农化方式;另一种结果是小农仍保留小农的分散、独立、小规模的外壳,但小农之间已通过某种共同体或经济联系形式将它们联系了起来。这两种方式都是改造小农的有效途径,到底选择那一种方式要考虑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较好的选择应当是后一种方式。

(2)土地制度建设是小农问题的核心变量。

为什幺说土地制度建设是小农问题的核心,原因是:①土地是小农最基本的生产资料;②土地是小农所有经济活动的基础;③土地是小农生活的最主要保障;④不同的土地制度形态使小农具有不同的命运选择。所以,土地在小农经济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土地制度建设也就成为改造小农系统的关键变量。那幺,什幺样的土地制度是最有效率的?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土地产权的明晰和稳定是保证小农系统有效性的基础。首先,土地产权的明晰和稳定,有助于农民增加对土地进行中期和长期改进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土地生产率。土地权利在一个季节内一般是稳定的,因此,地权的不稳定对于农业短期投入(化肥)或创新(良种)来讲,还不是一个障碍,但对于土地的中长期投资而言,地权的明晰和稳定是极其重要的。对许多国家的实证研究都表明,只有当土地持有者确信他们投资所形成的全部收入能得到补偿时,他才会有改良土地的积极性。其次,比较明晰和稳定的土地权利将会提高农民贷款的机会。土地的固定性和不可磨灭性使得土地成为理想的贷款抵押品。稳定性表明权利的可转让性,会增加土地持有者的信用价值,对农业长期信贷尤其如此。再次,土地产权的明晰和稳定还有助于增加土地市场的流动性。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人们之间的技能没有太大差别和地区间的移民与非农业就业机会有限使得使用者之间的土地转让可能没有太大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专门化生产的出现和其它市场的有效运行,转让土地使用权或所有权的价值和重要性就会上升。地权的稳定和明晰通过提高使用者合同的稳定性和降低合同的执行成本,促使土地从生产率低的人手中转移到生产率高的人手中,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第四,土地产权的稳定性,还有助于减少土地纠纷,有助于减少土地流失和防止其它影响土质的环境恶化。第五,土地产权的明晰和稳定有助于提高小农经济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可提高农村社会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篇7

关键词:特征组装;二语词汇习得;渐进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2)09-0011-0007

作者简介:康悦: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外语教学研究。

戴曼纯: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外语教学、句法学、语言敢策。

收稿日期:2012-03-28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2BYYll8)阶段性成果之一。

1.引言

如果语言习得像Chomsky(1995,2007,2008)及Lardiere(2007,2008,2009)论述的那样存在特征组装,那么词汇习得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识别并记忆词形和意义的问题,而是形态(包括发音)、句法、语义(甚至包括语用意义)各方面特征组装在具体词项上且不断完善的过程。假如某一个词汇的特征组装方式有N种,那么这个词汇的完美习得就需要经历N次特征组装习得(其中包括句法一形态映射等接口整合),掌握该词分别作为不同词项的属性。例如have既可以作为实义词项(表“拥有”、“具有”义),也可以作为功能性词项(表达“体”属性),它们的[人称]、[性]、[数]、[时态]等特征的组合方式各异,需要分别一一习得。正因为如此,认识have这个词不等于习得了它的一切组合方式。有证据表明,二语习得者即使到了高级水平阶段也没有完全掌握have的各类属性(戴曼纯、王严,2008)。因此,不止一种特征组装方式的具体词汇其习得应该是一个渐进过程。

本文将根据二语习得的特征组装理论(Lardiere,2007,2008,2009;戴曼纯,2011)论述二语词汇习得问题,试图为二语词汇深度习得的实证研究提供一个基于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面首先简要介绍特征组装的理论背景,阐述词汇知识及词汇习得的内涵,然后重点论述特征组装理论在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中的应用。

2.特征组装的理论依据

根据Chomsky(1995,2001,2007,2008)关于原则与参数理论框架的设想,语言由运算系统和词库构成,词库包含功能语类和实义语类,决定语言的差异。语际差异取决于参数设置,参数设置的要素之一是词项的特征组装。组装后的词项作为进一步运算的基本单位和参数落脚点,从理论上简化了很多问题。过去假定语言运算系统内部有d结构、s结构和逻辑式(LF),如今仅有两个层面,即感知动觉系统(SM)和概念意图系统(C-I)和语言相连的接口层。这一转变是关于语言认识的飞跃,由过去囿于语言产品截面图(如深层结构、表层结构)的描写和解释,转变为重视语言系统与其他认知系统的互动,探索制约句子推导的最简操作手段。语言习得受三个因素的影响:①基因天赋(几乎人人相同,负责语言环境中的语言材料),②语言经验(产生细微的差异),③非语言官能特有的原理(数据分析原理、发展性制约、运算效率等)(Chomsky,2005)。基因决定我们语言的共性,语言输入和数据加工等认知因素产生个体差异。基因天赋提供制约语言发展的普遍性特征,语言经验提供可以识别的特征、以便触发特征选择,一般学习机制负责语言数据处理。对于二语习得者而言,语言水平的区别源于后两个因素。

在理想的语言习得标准模式中,语言的初始状态起着将基本语言材料映射在语言上的作用;语言的显性句法没有本质区别,语际差异仅限于词库的非实义部分和词项的一般属性(Chomsky,1995:169-170)。换言之,语言差异在于选择的特征组装方式不同。句法差异仅限于C、V、D之类的功能语类,每一个功能语类由若干形式特征组成,如[+疑问]、[+过去]、[+确指性]、[+复数]、[+人称]、[+性]等。例如,所有语言都有UG提供的、表示(非)限定性的功能语类D,有的语言将D实现在冠词上,有的语言实现于其他类型的词项上,如指示代词,有时甚至实现在语境中。

以book的习得为例。仅了解book的发音为/buk/、复数为books还不能表明已经习得这个词汇。习得book的名词性用法必须掌握[+确指性]、[+复数]、[+人称]、[+性]等特征在book上的组合规律,掌握其获得主格/宾格并充当主语/宾语的属性。所有这一切知识都浓缩在book的形态句法属性中。虽然充当动词、表示“预订、登记”之意的book与表示“书”的book在形态和意义方面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可以看作概念意义完全不同、形态一句法特征迥异的两个词语。动词book的习得除需要掌握形态上的不同变化外(如屈折词缀-s,-ing,-ed),还要掌握截然不同于名词book的形态-句法属性(如充当谓词、赋宾格等)。

正常儿童在短短几年之内掌握看似如此复杂的母语,因为他们拥有人类基因天赋:一个通用的语言特征库和一个组合并解读相关特征的统一运算系统(Lardiere,2009),White(2009)称通用语言特征库为普遍语法特征库(UGI)。UGI是UG的构成部分,提供一套数目有限的特征,供人类语言组装之用,但是一门具体语言不一定选择所有的特征,也就是说儿童习得语言时仅选择UGI的一个子集,弃用其他特征。儿童将所选特征组装成词项,词项进入运算,推导出意义和形式(此处实际指形态)匹配在一起的等级结构表征(Lardiere,2009:175)。语言习得者一方面根据语言输入中具体词项的属性和句法位置分辨出特征的具体组合方式,确定具体语言的UGI特征子集,从形态中提炼出句法属性;另一方面将特征组装成具体词项,将句法属性映射在词的形态上。不断添加的词项形成一门语言的词库。儿童语言习得初期一边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词语一边习得语法体系,语法习得完成之后的语言习得则基本上是词汇习得。

3.词汇知识、特征组装知识与词汇深度习得

没有人能掌握一门语言的所有词汇。个人词汇量与语言总词汇量有很大的差别。受过良好教育的英语本族语者(大学生)可能平均认知约1.7万个基本词(Goulden,et al,1990)。一般人的活用词语(即完全掌握了词语的形态一句法属性和使用制约条件)只有数千个左右,且呈个体差异。按照特征组装理论的词汇习得原理,活用词语是完成了句法-形态映射等深加工的词语,消极词语是缺少足够深加工、句法-形态映射不完整的词语,能够识别,不能活用,或者使用起来没有把握、可能出错。本族语者尚且如此,二语习得者的词汇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不足为奇。

词汇习得是一个终身过程,所谓儿童完成了语言习得,实际指的是儿童已经完成了语法体系的习得,具备了完美的语法知识,贯穿一生的语言习得任务是不断掌握新的词语(其中包括句法-形态映射这个特征组装过程)。成人的母语差异不在于语法体系,而在于词汇系统及语言其他有关构件(如语用能力发展);同理,二语高级阶段的个体差异也在于此。

关于词汇习得的本质,二语习得领域还没有达成共识。传统意义上的词汇习得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如Wallace(1982:27)认为,像本族语者那样“认知”一个目的语单词意味着能够:①识别其书面和口头形式;②随时回忆起来;③与适当的物体或概念联系起来;④以适当的语法形式使用它;⑤口头上清晰地发音;⑥书写中正确地拼写;⑦按正确的搭配使用它;⑧按其适当的正式程度运用它;⑨意识到词的内涵意义与联想意义。这种阐述既不是心理语言学意义上的理论,也不是语言学角度的解读,而充其量是教学经验之谈。有人认为词汇学习有三个基本过程:从语言输入分离出词形、创建可能语义、将意义映射在词形上(Rohde&Tiefenthal,2000)。但是,这一认识割裂了词汇与句法属性的关系,仅把词汇习得定位在形(音)和义之上。这种词汇习得充其量有助于掌握对阅读和听力理解有用的消极词汇。

Laufer(1998)把词汇知识分成三部分:基本应接性知识、受控制的知识和自由知识,后两者又称为运用性知识。Laufer认为词汇的发展不只是一个量的问题,词汇知识可能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从表面发展至深层。但是,Laufer关于词汇知识的认识停留在知识的熟悉程度和控制程度之上,不是词汇与形态知识、句法知识、语义知识等层面形成的多维度交叉关系。

Leveh(1989)采取三分法解构词汇:概念、词义和词形(concepts,lemmas and lexemes),词汇的概念指概念系统的意义内容,词义指包含语义和句法信息的词项构件,词形包括形态一语音内容。在词汇加工中,激活词义不同于激活词形,后者包括选择词项的语音形式及词义激活的形态一句法程序。换言之,激活词形会顺便激活词义,带来词义激活的结果。根据Levelt三分法,一语和二语(非同源语言)词汇最不可能相同之处在于词形(发音和形态),涉及语义和语法信息的双语词义有部分相同,概念最可能接近(甚至完全相同)。有学者认为,概念层面独立于语言,而词义与具体语言相关(de Bot,1992;Poulisse,1993)。有些概念在一门语言中只有一个词汇,而在别的语言中不止一个,例如汉语表示“电视机”只有一个词汇,而英语有TV set,the tube,idiot box,goggle-box等。

Levelt的三分法为我们探讨不同语言词汇知识组织方式的异同提供了一个视角。如果词汇的组织方式以概念或语义为基础,那么一语和二语词库的组织方式就可能表现出趋同倾向;而如果词汇组织方式以词义为基础,则一语词库与二语词库有较大的区别;以词形为基础,则差异更大。有学者发现,一语和二语词汇知识的组织方式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差异(Zareva,2007)。

如果双语词汇知识组织方式整体上没有质的差异,那么二语词汇个体的特征组合方式也可能遵循类似于一语的规律。根据特征组合理论,活用词汇应该包含词项的特征组合及其合并形成DP、VP、VP和CP的知识。在生成语法系统中,词项没有单独运算的资格,任何进入句子推导的成分都是短语属性的语类,如下图所示。换言之,词汇的深度习得不是单纯认识词的音、形、义,而是除此之外还掌握其转化为语类的方式,即词项通过特征重组变成可以用于句法运算的句法体,也就是语类。

这里的HP代表任何一个形成短语的词汇句法体,如[DP COWS]、[DP the COW]、[DP the COWS]、[DP aCOW]、[DP many COWS]、[DP any COW]等。只知道COW的音、形、义还不足以保证该词的正确运用。习得COW这个词汇还必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掌握该词的发音/形态一句法属性,知道COW与[+确指]、[+特指]、[人称]、[性]、[+复数]、[格](包括[+主格]、[+宾格]、[默认格])的特征组合方式,以便使COW以正确的方式(子语类化的词项形成短语)进入句子运算的合适位置。从这种意义上讲,了解COW这个词的音、形、义只能保证其非活用(消极)词汇地位,即能认识COW,也就是Laufer的表层词汇知识。只有掌握了COW的形态一句法属性才能保证做到活用,用于遣词造句。

词汇习得内涵丰富,词语和概念不是一一对应关系,所以认识一个词不等于习得这个词。在二语词汇习得的初级阶段,二语习得者往往仅认识词的某些意义,其余尚不可知。有研究表明,二语习得者先掌握词汇的典型意义,后掌握其他意义,例如掌握break在“He broke his leg.”和“The cup broke.”中的意义先于“She broke the world record.”“和His fall was broken bya tree.”(Ijaz,1986)。由于词语的语义构成和形态一句法属性复杂,“认知”一个词与“习得”该词还有一定的距离。多义词(如come、go)和跨类词(如既可以充当助动词又可以作为实义动词的have、do)尤其如此。更有临时跨类的词汇用法需要二语习得者关注,如But me no buts(莎士比亚)中的but。第一个but临时用作动词,第二个用作名词且添加了复数形态屈折,s。习得but的这些用法没有增加句法习得负担,只需将一般动词和名词的句法特征组装在but中,将其转化为动词性语类和名词性语类。这就是发生在but之上的句法一形态映射,即在句法运算中对其进行临时性特征重组(feature reassembly)。

很显然,只有掌握了具体词语的特征组装知识才能保证其深度习得。对于多义词、跨语类词而言,深度习得还应该包括该词的广度知识,即作为不同词项的特征组装知识,如have作为跨类词既可以表达实义(“拥有”、“具有”),还可以表达时体属性,用于完成体[have V-ed]。have以不同词项的方式进入句法运算的词汇序列,每一个词项的用法建立在不同的特征组装基础之上。

4.特征组装与二语词汇习得渐进论

二语习得特征重组假说(Lardiere,2007,2008,2009)提出二语习得者能利用任何语言特征,且能识别特征,将特征重新组合,映射在二语具体词项上。二语产出的个体差异可以归因于数据加工和运算效率,而最后达到的二语语法状态可能与一般语言差异相似,即在不同制约条件的环境下用不同方式将选择的特征组装在词项上(Lardiere,2009:218)。Carroll(2009)认为很难从理论上反驳Lardiere的特征重组假说。

二语词汇习得是否遵循一语词汇习得规律,需要论证。除Zareva(2007)发现一语和二语的词汇知识组织方式没有质的差异外,还有实证研究(Rohde&Tief-enthal,2000)发现,一语和二语词汇习得没有根本性差异,例如儿童能在短暂接触语言输入的情况下通过快速映射(fast mapping)掌握新的词语,儿童二语习得者也能进行这种快速映射,或者至少完成部分映射,以待再次接触该词时拓展至完全映射。成人的二语词汇习得似乎也能进行快速映射,或完成部分映射,即一次掌握词汇(部分)特征的提取或组装。从语言输入中提取特征是句法习得或词汇习得的第一大步,从二语特征库提取特征并组装在即将使用的词汇上是保证词汇习得的另一大步。完成这两步的词语才可称为已被习得的词语。

这一特征组装视角有助于我们认识二语词汇习得的渐进过程,即当词汇输入尚不充分或者语言刺激不够显著时,二语习得者仅进行部分映射;再次接受词汇刺激时,部分映射可能转变为完全映射。高级二语水平者的语法系统可能接近,甚至达到本族语者水平,二语水平个体差异之一就在于词库的大小以及进行词项特征组装的能力。

特征重组的语言学习观把词汇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学习者根据意义和功能寻找一语和二语的词汇形态对应点,识别一两个能重新分配一语功能特征的词项,习得特征在新语言中的组合方式,将特征组装在二语词项上(Lardiere,2009)。由此可以推断,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二语词汇的完美习得必须经历以下认知变化过程:认识词语-识别并提取词汇特征-重新组装特征-转化为语类。

(1)认识词语阶段:当语言输入出现新词、影响理解而引起注意时,学习者试图认知词的音、形、义等具体的外在属性;熟悉词语的表面属性是词汇习得的初级阶段,此时的词语还不能活用,因为还缺少词语的语法功能知识(即词的抽象内在属性),无法保证词语以正确的方式(词项的子语类化)进入句法推导。当使用此阶段的词语时,学习者只可能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

(2)识别并提取词汇特征阶段:识别词语的抽象属性或形式特征建立在对词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之上,主要包括识别词语的相关形态一句法属性、句法语义属性等,如词项是否能充当谓词、论元、附加语,或者是否具有语法功能,不同的句法位置要求词项具有相应的句法特征。识别词汇特征是一个解构过程,目的是提取能丰富和发展二语句法的特征知识。

(3)特征重组阶段:当二语习得者识别出能提取形式特征并与相关词语进行对比后,开始利用White(2009)所述的UGI特征库进行特征重组,为尝试词语的运用做准备。但是,如果此时形态一句法知识映射不当,就会出现误用,如例1所示。二语习得过程需要进行特征库的重组,二语运用过程也需要进行特征重组。区别在于前者是利用构建某些词项的特征来重组新的集合,将所有可用特征纳入特征库,随时备用;后者是词项的重构过程,为词项转变为语类做准备。

(4)活用阶段:只有当二语习得者能将词语正确地转化为语类的时候,词汇习得才算完成。没有进入此阶段的词语均属于不完备习得,充其量可以作为消极词汇。消极词汇与活用词汇的最大区别是前者容易出现错误解读或误用,后者解读和使用准确无误。

在生成语法中,词语不是一个句法概念,也不是句法运算单位,只有语类才是句法运算单位。语类依据词语的某一项用法经过特征重组而生成。认识一个词不等于习得这个词,习得一个词意味着已经掌握其所有可能的形态一句法属性组合。请看下例中的几个动词。

[例1]So he just tell cartoon jokes and made everybody funny,[…]made everybody laugh,so the classroom was lively(选自李芝,2011:52)。

上例是受试的一小段口头表达。除了受试为自我修复“made everybody funny”而重复了“made everybody(laugh)”外,这段话实际包含三个有时态表达的子句,后两个子句的时态特征正确地组装在动词make和be上,形态一句法映射完美,即:将表过去的T特征[+past]、表过去的形态特征[ed]以及有关[人称]、[性]、[数]等特征组装在这两个词项上,使其变成能进行句法运算的语类。第一个子句表时态的形态一句法特征没有正确映射在动词tell上,受试使用了tell的原形。然而,受试也没有错误组装三人称单数一般现在时的形态一句法特征,表明受试可能具备区分[+past]和[一past]的知识,因为[+past]与三人称单数[s]不兼容。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例1这样的实例证明该二语习得者缺少一般过去时的句法知识,因为made和was的形态句法正确,时态表达准确无误;也不能将其解释为一般过去时的知识有时候被习得,有时候没有被习得,因为对于同一个二语习得者而言,所谓一般过去时有时候被习得、有时候没有被习得的说法自相矛盾、不合逻辑。我们更不能按照例子中的正确率将一般过去时T特征组合及映射的习得解释为完成了66%,因为T在made和was所处的句法位置完全正确,形式特征的映射完美无缺。

那么,例1能告诉我们多少关于二语习得的情况?我们认为,它足以证明受试已经具备一般过去时的时态知识,只是还没有充分掌握具体动词的形态一句法知识,也就是过去时的句法知识还不能完美映射在tell这个具体动词之上。不能完美进行词汇的形态一句法映射仅证明受试未能完成具体词汇tell的深度习得。理论上讲,二语习得者无需掌握所有动词的一般过去时形态一句法知识才习得表过去的T。具体词项的形态一句法知识习得不是句法习得,而是属于词汇深度习得范畴或具体词项特征组合的掌握。下面,我们以tell的习得为例阐述一个动词的习得需要掌握多种复杂的特征组合方式。

a.tell经过组装部分T特征([-Past,+3Person,+Gender,-Plural])、赋格特征[+Accusative]及屈折形态/-s/等,推导出具体形态tells;充当(不)及物性动词,用于一般现在时三人称单数(无助动词、情态动词的)陈述句。如:He tells stories every day./He tells about his work every day。

b.tell经过组装部分T特征([-Past,-3Person,+Gender,+Plural])及赋格特征[+Accusative]等,推导出具体形态tell;充当(不)及物动词,用于一般现在时、非三人称单数(无助动词、情态动词的)陈述句。如:Newspapers tell us about what is happening.

c.tell经过组装部分T特征([+Past,+3Person,+Gender,+Plural])及赋格特征[+Accusative]等,推导出具体形态told;充当(不)及物动词,用于一般过去时、(无助动词、情态动词的)陈述句。如:He told the children a story.

d.tell仅组装赋格特征[+Accusative],不组装T特征,推导出tell;充当(不)及物动词,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T特征组装在助动词、情态动词之上。如:I’U tell the teacher on you if you hit her./You mustn’t tell or we’11 get into trouble.

e.tell无需组装T特征,但组装[+Perfect]特征及赋格特征[+Accusative]等,推导出具体形态told;用于完成体。T特征组装在助动词、情态动词之上。如:I’ve already told you so./He has told on you.

f.tell无需组装T特征,但组装[+Prog]特征及赋格特征[+Accusative]等,推导出具体形态telling;用于进行体。T特征组装在助动词、情态动词之上。如:I’m telling you./You are telling me.

g.tell无需组装T特征,但组装赋格特征[-Aceusative]及形态曲折/-err/,推导出具体形态told;用于被动语态。T特征组装在助动词、情态动词之上。如:You must do what you’re told./I tried to talk but nothing was told.

h.tell无需组装T特征,但组装赋格特征[+Ac-cusative],[+Prog]特征及屈折形态/-ing/,推导出telling;充当现在分词,用于无时态的子句。如:He lay in bed,telling stories to his kids.

i.tell无需组装T特征,也不组装赋格特征[Accusative],但组装[+Perfect]特征和屈折形态/-en/,推导出具体形态told;充当过去分词,用于无时态子句。如:I’ve never heard the story told by John。

上述九类组合方式显示,动词的习得涉及多种特征的组合,包括[Accusative]、[Perfect]、[Prog]以及可以与动词结合也可以与其分离的T特征(含[人称]、[性]、[数]、[主格]、[时]、[体]等)。除形态一句法特征的组合外,还有词汇的音系特征和语义特征组合等。组合方式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一般学习者的有意识认知,更超出儿童的认知能力。复杂的特征组合方式不可能瞬间突然被习得,完成Rohde及Tiefenthal(2000)所述的快速映射。

特征组装与词汇深度习得处于这样的互动关系:特征组装知识来源于某些相关词语的深度习得,然后应用于(同类)词语的深度习得。换言之,二语句法知识源于词库的构建并作用于词汇习得。一个词语的深度习得需要经过渐变的过程,即习得词汇的“特征组合1”至“特征组合N”,越来越靠近本族语者的掌握程度。在二语习得的初级及中级阶段,词汇的深度习得有助于二语句法习得,即句法知识的习得(例如表过去的T)至少必须依靠若干词语(如动词)的深度习得,经过前面提出的四个阶段,解析出形态一句法特征并将其应用于句子推导。相反,如果二语习得者没有解析出形态一句法特征,只将学会的动词及其短语(乃至句子)作为语块(chunk)原搬照用,活用即错。

二语词汇习得有一种特殊类型,即语块的习得。语块是结构相对固定的词汇串,是一组(看似)预制的(非)连续词语及其他意义成分(包括成语、搭配、句型框架等固定表达式);语块在记忆中整存整取,无需经过语法生成,也无语法分析(Wray,2000)。

语块由于结构复杂而被当作整体单位来学习、使用。如果二语习得者使用语法完全相同的结构时有的正确,有的错误,那么这个正确结构就可能是记忆中整存整取的语块,例如“My name is John,He Mary”中的第一句属于整体记忆的语块,第二句才是根据中介语语法规则生成的句子。因此,比较同类话语的合乎语法性也可作为识别语块的标准(Girard&Sionis,2003:235)。但是,语块的含义并不十分明确,因而二语习得中的性质迥异。整句型语块(如Seeing is believing或Long time no see)、语篇标记型语块(如to begin with)、评述型语块(如to be frank)等的习得与词汇习得不同,没有句法一形态映射问题或特征重组。名词性语块(如black sheep)、动词性语块(如kick the bucket)则需要进行二语习得者识别并比较其特征组合,二语运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恰当的特征重组才能正确使用。但是,语块习得与词汇习得的特征组装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5.结语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篇8

研究笔迹与个性的关系对进一步认识个性形成的规律,揭示个性特征的本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对职业的选择、人才的甄选、案情的侦破、疾病的预测等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采用汉字笔迹测量法和80—8神经类型量表法,对苏州市实验小学、第一中学、第三中学、第十五中学、苏州商校、苏州大学等部分学生(男1053人、女844人)以及××部队士兵(199人)和超常生(57人),共计2153人进行了团体测试。汉字笔迹测量法可分为标准状态规定书写动作法、标准状态自选书写动作法及自由状态书写法三种。本文采用标准状态规定书写动作法:①采用统一的标准规格400个方格稿纸(规格为40克书写方格稿纸);②每张纸下塾有5张空白纸(规格为57克白道令纸),并用回形针固定;③统一规定用园珠笔;④按统一规范的指导语组织测试;⑤按规定的文字抄写。笔迹测量指标有:书写形式、书写速度、书定压力、书写稳定性、字位置、字斜度、字端匀、字独特性等(具体测量标准,另有规定说明)。80—8神经类型量表法测量指标有:1、2、3表总阅符号数、联合测验平均得分值和神经类型。上述两项测验的全部原始数据,均由计算机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笔迹指标测量与分析

2.1.1 字高度、宽度及其比值

统计数据表明,书写字的高度与年龄、性别因素均有一定的关系,其规律是7—8岁年龄组字的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10—12岁年龄组又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13岁以后字的高度又有增高的趋势,直到成人达到相对稳定值。书写字的宽度7—8岁年龄组显著宽于其他年龄组,其余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其基本变化规律与字的高度类同。字的高/宽的比值,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男、女之间比较,字的高度、宽度,男性均显著大于女性。

2.1.2 笔迹心理特征分析

笔迹心理特征是指从个体书写动作特点和规律所反映出的心理活动特征。书写形式是反映个体思维、行为方式特征的指标;书写速度是反映个体心理活动速度的指标,即反映个体活动效率和灵活性特征;书写压力是反映个体心理活动强度的指标,即反映个体行为的能量水平特征;书写稳定性(笔迹边缘特征)是反映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及情感倾向性的指标。对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笔迹心理特征各指标测量统计结果,有如下规律(见表1):

第一,年龄越小、笔迹心理特征表现为以直笔划、重笔划、光边占比例越高,而曲笔划、快笔划、轻笔划、毛边占的比例越低。

第二,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个性形成发展的社会化过程中,笔迹心理特征也随之发生分化。即有相当部分个体的笔迹形式,由开始占绝对优势的直笔划,逐渐分化发展,形成直笔与曲笔之间的中间过渡形式,部分个体发展为典型的曲笔形式。测量资料表明,特别是在14岁年龄阶段这种变化来得迅速而明显。当然,还有部分个体始终保持为典型的直笔形式。在笔迹边缘特征中,年龄越小其毛边占的比例很低,而到13、14岁年龄阶段,毛边笔划占的比例迅速提高。在书写速度特征指标中,亦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书写速度随之提高,一般在14、15岁年龄阶段接近或达到峰值,日后处于相对稳定,然后,到一定的年龄阶段(一般是在25岁左右)其书写速度将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根据上述笔迹心理特征的变化规律,揭示了人的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加速成熟期在13—15岁年龄阶段。

第三,不同群体的笔迹心理特征相比较,表现为一般人群以直笔和直曲之间、重笔和轻重之间、中速、光边占的比例高;小学生以直笔、重笔、中速和慢速、光边占绝对优势;大学生则以曲笔和直曲之间、快速和中速、重笔和轻重之间、毛边和光毛之间占的比例很高;中学生的笔迹心理特征介于小学生与大学生之间。而超常学生以曲笔、快笔、毛边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群体。

2.1.3 笔迹形态特征分析

统计表明,不同群体在字体型、字端匀和独特性等指标存在显著的差异。

字体型指标,大字型以小学生和一般人占的比例显著的高,中学生和超常学生占的比例显著的低;小字型是中学生和超常学生占的比例显著高于大学和一般人。字端匀指标,小学生字端匀所占比例为82.47%(年龄越小字端匀占的比例越高),这个比例显著的高于其他群体。而字不匀,以一般人群体占的比例最高(占47.42%),中学生、大学生、超常生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字独特性指标,以大学生和超常生占的比例显著的高于其他群体,小学生群体占的比例极低。

上述资料说明,笔迹形态特征的形成与人的人性形成与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小学生的笔迹属于模仿笔迹,年龄越小其模仿程度越大。所以,小学生的笔迹表现出字体大、字端正匀称,几乎是一个模子铸成,完全没有独自的风格和特色,小学生的笔迹形态特征并不是他自身的独立特征。中学生的笔迹形态开始分化,表现为字体变小,字不匀、潦草的比例在显著增加,字独特性占有一定的比例。大学生和成人的笔迹形态特征表现为字体适中、字书写的多样性和字运笔的独特性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反映出他们自身较稳定的个性特征。

2 笔迹与神经类型的关系

众所周知,神经系统类型是个性心理的生理基础,故神经系统类型与个体所进行的任何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都存在着较密切的内在关系〔2〕。

表1 不同年龄的笔迹心理特征的比较(%) 形式

速度

压力

年龄 n 直笔 中间 曲笔 快笔 中间 慢笔 重笔 中间

7岁 14495.14 4.86 0.00 23.6346.5129.8689.18 9.43

8岁 19493.30 5.67 1.03 22.1656.1921.6576.3921.78

9岁 11870.34 28.810.85 24.5849.1526.2755.9337.29

10岁 11957.14 40.342.52 25.2154.6220.1754.6241.18

11岁 17358.96 38.152.89 23.1253.7623.1268.7928.90

12岁 10569.52 25.724.76 25.7149.5324.7668.5720.95

13岁 27061.48 32.595.93 24.4449.6325.9367.4121.48

14岁 22463.84 21.8714.2926.7948.2125.0051.7943.75

15岁 11955.46 24.3720.1729.4147.0523.5356.3034.46

16岁 18447.83 30.4321.7426.0944.5620.3547.2842.94

17岁 19933.17 51.2515.5825.1348.2426.6345.1341.75

18-2224723.48 55.0621.4642.1145.7412.1556.2829.55

*** ******

** ******

x[,2]值 378.32230.69157.3135.3710.1928.18199.61103.65

年龄  轻笔 毛边 中间 光边

7岁

1.39 1.39 12.15 86.11

8岁

1.83 2.58 17.52 79.90

9岁

6.78 6.78 44.07 49.15

10岁 4.20 11.76 47.90 40.34

11岁 2.31 13.87 42.20 43.93

12岁 10.4814.29 42.20 42.86

13岁 11.11 30.3732.59 37.04

14岁 4.46 42.86 12.50 44.64

15岁 9.24 35.29 11.77 52.94

16岁 9.78 38.59 6.25 54.89

17岁 13.1240.70 13.67 45.63

18-22岁14.1740.08 14.58 35.34

   ***  ***

*** ***

59.78262.18 226.76179.04

 

笔迹测量与80—8神经类型测量统计资料表明(见表2),直笔划以神经类型为谨慎型、稳定型和安静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曲笔划以最佳型、灵活型、兴奋型(含亚兴奋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快笔划以最佳型、灵活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慢笔划以弱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重笔划以强型(最佳型、灵活型、稳定型、安静型、兴奋型、易扰型等)占的比例显著的高;轻笔划以弱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毛边笔划以最佳型、灵活型、兴奋型、强中间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光边笔划以谨慎型、稳定型、安静型占的比例较高。

本文统计结果表明,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笔迹形式)和活动节奏、效率(书写速度)以及行为活动的强度(书写压力)与其神经类型特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反映情感倾向性、稳定性(笔迹边缘特征)与神经类型的关系不太密切,这可能是笔迹边缘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个体当时(或一段时间内)情景因素的影响,包括机能状态、心境及情绪状态等,对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3 笔迹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根据笔迹形式、速度、压力及边缘特征等指标的不同组合,归纳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神经质、冷漠质、拘谨质、情感质等8种气质类型。

有关气质类型的测量与评价问题〔4〕,至今尚未得到满意的解决,而汉字笔迹研究为气质类型的测评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目前,这项研究工作尚处于初始阶段。本文统计资料表明(见表3),不同群体的气质类型具有明显的特点和差异。一般人各种气质类型均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以粘液质、冷漠质占的比例较高(分别为23.62%、18.59%),这两种气质类型的人其个性心理特征的主要倾向表现为,粘液质的人情绪反应较慢,持久而不显露,安静、沉着,言语不多,但能把握时机,击中要害,处事不太灵活,应变能力较差,忍耐性好,行事稳重、冷静,想象力不够丰富,敏感性不高;冷漠质的人情绪较稳定,敏感性较低,讲原则,遵守习俗和纪律,按常规办事,喜于安定,不喜欢凑热闹,对己无关的事不多过问,兴趣有限,忠实于朋友,但对损害他的人始终记恨在心,有时表现出对人、对事冷淡,缺少热情。上述分析与评价,比较符合目前近半数的中国人个性心理特征的现实表现。

表2

不同神经类型〔3〕的笔迹心理特征的比例(%)  形式  速度

压力

神经类型n 直笔 中间 曲笔 快笔中间 慢笔 重笔 中间

1—2型 83 30.6313.52 55.6869.3227.98 2.27 68.1831.82

3—4型 34243.8642.40 13.7116.9654.09 28.9555.5641.52

5—6型 48 8.33 47.92 43.7533.3362.50 4.17 45.8333.34

7-8型 59 30.5157.63 11.8644.0744.07 11.8635.5950.85

9型

23831.5151.68 16.8136.9753.79 9.24 49.1639.92

10型

12240.9850.00 9.02 18.0359.02 22.9539.3441.81

11-12型18124.3164.64 11.057.18 45.31 47.5143.0935.92

13型

72 51.3938.89 9.72 6.94 52.78 40.2847.2241.67

14-16型63 33.3344.45 22.221.59 55.55 42.8623.8139.68

****** ********* *********

x[,2]值

48.8272.12129.89205.429.79144.3951.978.06

神经类型边缘 轻笔 毛边 中间 光边

1—2型      0.00 50.00 4.50 45.45

3—4型      2.92 45.61 11.12 43.27

5—6型      20.83 47.92 20.83 31.25

7-8型

    13.56 40.68 27.12 32.20

9型

    10.92 54.20 12.61 33.19

10型

    18.85 33.61 26.23 40.16

11-12型     20.99 39.23 25.96 34.81

13型

    11.11 29.17 18.05 52.78

14-16型     36.51 33.33 33.34 33.33

     ***   ***   ***   ***

x[,2]值      72.23 28.63 63.40 17.91

 

超常生则以胆汁质、多血质、和情感质的气质类型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群体,超常生其个性倾向特征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强度强,精力充沛,充满活力,非常自信、好胜,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和成就动机,思维敏捷、想象丰富、反应快,喜欢快节奏的活动方式和不断变化的活动内容,肯于钻研,敏感性高,情绪不稳,易变化,有时表现为放任、随心所欲、我行我素,外表平静,内心激动,考虑个人较多,个性独特。

表3 不同群体气质类型的比例(%)对象n 多血质 胆汁质粘 液质 抑郁质 神经质

一般人

19910.05

12.06

23.62 14.57

3.02

中文系学生 75 8.00

16.00

38.67 1.33

8.00

财经系学生 81 9.88

19.75

29.63 4.49

7.41

体育系学生 91 20.88

16.48

21.98 10.99 10.99

超常班学生 57 17.54

28.08

24.56 0.00 12.28

x[,2]

10.13[,*] 14.42[,**] 7.09 21.14

7.89

对象

冷漠质 拘谨质 情感质

一般人

18.59  9.05

9.05

中文系学生 10.67  12.00  5.33

财经系学生 9.88

7.41  11.11

体育系学生 8.79

7.69

2.28

超常班学生 8.77

5.26

3.51

x[,2]

7.43

2.21

7.71

 

 

体育系学生则以多血质类型占的比例(20.88%)显著高于其他群体。多血质的人其个性倾向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强度强,精力充沛,富有活力,好强、好胜、好动,活泼敏捷,行为果断,动作反应快而粗犷,应变能力强,灵活性高,情绪反应迅速而不持久,热情、善于交往,注意力、兴趣易转移,精力易分散,缺乏忍受力和毅力。中文系学生则以粘液质、拘谨质气质类型占的比例(分别为38.67%、12.00%)显著高于其他群体。这两种气质类型的人其个性倾向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强度较强,思维层次清楚、深刻、细腻,行事稳重、冷静,忍耐性较好,肯于钻研,情绪稳定、持久,喜欢安定的环境,不善于交往,不够灵活,应变能力较差,办事认真、实在,小心谨慎,缺乏主动性,想象力不够丰富,敏感性不高。财经系学生则以胆汁质、情感质占的比例较高,多血质的比例显著低于体育系学生和超常学生。

不同群体个性倾向特征是指个性的共性、普遍性而言的。诚然,任何一个群体都还会表现出个性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两极性特征,这是由个别性和独特性所决定的。而通过笔迹特征量化指标的测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不同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思维与行为方式和情感倾向性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构成个性心理结构装置—气质类型。

综上所述,划分气质类型可采用笔迹心理特征指标量化法,用此种方法对人的气质类型进行测评,不仅是操作性强,而且在理论上也有一定的说服力。

4 小结

4.1 汉字笔迹特征指标的测量、分析与评价,能较客观地反映不同个体和群体的个性心理特征,为个性心理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客观、有效的测评方法。

4.2 反映个体的思维、行为方式,活动节奏、效率以及行为活动强度的笔迹心理特征与其神经类型特征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4.3 根据笔迹形式、速度、压力及边缘特征等基本指标的不同组合,将气质类型划分为8种类型,并编制出笔迹与个性测评软件,在实际应用中收到良好的效果。这表明,采用笔迹心理特征量化指标,来评定气质类型是可行的。此项研究在探讨气质的本质,无论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是一种进步和发展,对个性心理学的发展有着较大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p·克利斯多法纳利,等.莫海蒂moretti方法入门及在汉字书写中的应用前景内部资料,1991

〔2〕a.a.斯米尔诺夫,a.p.鲁利亚等.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84:204—230

〔3〕张卿华,王文英等.人的神经类型测评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简·斯特里劳.气质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987:1—161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