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新媒体视觉艺术8篇

时间:2023-11-13 09:56:11

新媒体视觉艺术

新媒体视觉艺术篇1

一、引言

以网络、计算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视觉设计艺术,通过不同媒介的功能融合,实现对信息高速的传播,将声音、影响资源整合,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完成信息的输出。新媒体技术为传统的艺术带来冲击,影响传统艺术的设计发展,但同时为新艺术设计的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本文将针对新媒体基本概念,艺术视觉效果进行合理的传达和分析,研究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不同,分析新媒体的优势,研究媒体发展对新媒体艺术的影响。

二、新媒体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1.新媒体新媒体是依附传统媒体的技术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是新媒体发展的基础。利用数字化网络运行方式,对电脑、手机等多个终端进行整合,向用户系统具有更加娱乐性的服务形态媒体模式。新媒体的传播模式中包含多种对应方式。其中有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几种。新媒体是对公众提供个性化的媒体内容,通过分析传播者、接受者对应之间的交流,提升新梅体艺术视觉传播效果。

2.新媒体之间的比较关系新媒体包含个人媒体、人际关系媒体。人际关系媒体是利用对话完成的基本形式,通过速度和控制范围进行蔓延。例如,电话、邮件等等。大众媒体是公共场合的演讲和演说,其特点规定了其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伴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大众媒体可利用的工具增多,利于网络演讲、电视视频演讲等。通过网络信息的传播,提升新媒体的传播效果,加深媒体的传播作用。大众媒体的传播特点是对完全相同的内容进行多接受者的传播,内容发出者对传播媒体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利。但是缺点是大众媒体不接收个别信息的需求和个性特点。接受者没有办法控制信息的需求量。人际关系媒体与大众媒体的有缺陷是相互对比互补的。人际媒体可以传播个性化内容,大众媒体可以传播公众性质的无数内容,不同的媒体传播需求实现了二者的共存。

3.视觉传播的艺术设计视觉传播的艺术设计是通过视觉传达完成网络化的媒体综合。利用各类传统媒体为载体,通过语言信息传播的方式,对设计表现进行设计分析,确定设计的载体内容,及时分析可接受的信息受体,令更多的人认识和理解相关信息内容的意义。利用新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完成视觉艺术的设计分析过程,加深艺术视觉设计的传播和发展,提高视觉传播设计的变化和管理,逐步改善视觉传达的数据存储方法,通过新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过程,实现对新技术水平的应用。确保新媒体、新视觉艺术的合理发展。

三、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和影响

视觉艺术设计从传统工业形式,逐步发展,不断扩大,形成最大范围的设计标准。利用媒体设计发展内容,对媒体设计技术进行变革分析,确定艺术设计的视觉内涵。艺术视觉设计的兴起自美国十九世纪开始,利用感光板在海报的设计实现对媒体视觉艺术的新型设计,扩大视觉艺术设计效果。八十年代的电脑发展为艺术视觉设计带来发展契机。艺术视觉设计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应用,改变传统载体视觉传达的标准形式,提高视觉艺术设计的发展特性,实现新媒体艺术科技的进步。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拓新,对不同行业地区都有变化,慢慢的形成了具有视觉媒体关系的新媒体视觉艺术。新媒体艺术发展与科技发展向适应,伴随着信息网络产业的快速进步,新媒体技术不断革新发展,结合计算机、网络、通信传输等各项新科技,逐步完成对新媒体生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多种多样的视觉艺术传播发展。激发人们对新媒体的兴趣,加强新媒体技术应用形式的变化,保证新媒体艺术视觉飞跃的标准形态。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是提升视觉艺术设计传播的重要源泉,是启发艺术设计思维主要体现。通过对新媒体艺术思维的设计,完善视觉传播的艺术灵感特性,提升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稳定发展,确保视觉艺术设计中网络通信、投影、幻灯、电子音像等技术的完美融合,实现对艺术形态的照明,利用激光完成视觉特点的传播,加深视觉设计的运作手法,确保视觉设计的丰富意义。另外,采用视觉传达新媒体技术设计提高了文化广告的宣传力度,在视觉传达上实现了视觉动态传达的发展和应用。

四、结语

新媒体视觉艺术篇2

从人类诞生以来,我们就开始利用某些视觉形象来传递信息,到今天,这些视觉形象被我们称为“视觉艺术”。包括影视作品、绘画作品、文学作品、书籍等都对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传承和人类的内心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1]。而通过研究人类近代数百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和文化,都明显地受到了当时最为普及的传媒技术的影响。从最早简单的文字印刷品,到后来的电影、广播节目、电视,无一例外地推动了社会的文化艺术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这其中,视觉艺术由于受制于科学发展进程,更是仅在最近几十年才迎来了快速发展。从历史的角度来讲,近百年来人类科技的发展是呈指数爆发的,这对依赖于科技手段、刚刚经历了从二维到三维巨大变革的视觉艺术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这表明,只要视觉艺术能够乘上科技发展的洪流,它就能巩固自身作为媒体主要表现形式的地位,长久地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在当今的数字媒体时代,动漫、游戏、3D电影等全新的视觉艺术形式都是视觉艺术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新时代下,视觉艺术可以自由地选择传播方式和表现媒介,当代的艺术家有越来越多的形式和渠道来通过视觉艺术表达他们的艺术观点,推广他们的艺术哲学。而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艺术门类供艺术家选择,将会有更多的传播渠道帮助艺术家表达,将有更宽松的社会环境供艺术家去发挥。在当下,数字媒体环境下所产生、发展的视觉艺术,已经完全打破了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束缚,真正意义上体现了艺术的深刻价值,即自由与创新[2]。

二、主流数字媒体解析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新型媒体开始进入我们的视线,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但在数字媒体大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数字媒体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因此,合理选择主流数字媒体,才能更好地对视觉艺术进行创新,规避风险。

(一)“病毒式”传播信息的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在移动设备和移动网络普及之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从早年的BBS、人人网到现在的微博、微信,社交媒体一次又一次刷新了我们对于信息传播速度的认知。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信息的传播已经由从前的单一出口变成现在的多出口,任何有价值的信息都会被有心人传播出去,加上社交媒体上繁复的好友网络,信息的传播必定是以“病毒式”的速度传播出去。因此,社交媒体为视觉艺术的创新提供了最稳定的传播通道,使艺术作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其目标群体的视野中。

(二)遍地开花的大荧幕

电影行业也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焕发了第二春。根据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电影屏幕到2015年底总量有望接近三万块,距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美国仅有一万块屏幕的差距。而与前几年相比,近年来三四线城市的观影人群正不断壮大,慢慢构成了中国电影票房的主力。这些数字说明,中国的电影业已在近几年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电影这种传统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同时,电影行业的高回报率也为视觉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有了回报的吸引,相信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会对电影加大投资,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

(三)人人都是主角的网络视频直播平台

网络视频可以说是数字媒体时代的代表之一。优酷、土豆、搜狐等视频网站的兴起带火了一批又一批的网络剧导演、演员。但随着媒体革命的深入,传统的网络视频网站更多地变成了热门节目的点播平台,网络直播平台正在悄然兴起,它利用现达的网络传播技术,做到了数字内容的实时直播,同时,新兴的斗鱼、战旗等网络直播平台更是引进了国外twitch的弹幕交流模式,允许节目主播和观众进行实时互动,这又为视觉艺术的推广者提供了一条新的推广模式,使从业者能够实时分享自己的创作,并根据观众的反馈对自身的作品进行改良与优化,并获得更好的创造效果。

(四)来自未来的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媒体技术,它可谓是代表着数字媒体未来的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将我们传统艺术中的艺术作品、艺术思维、艺术意境数字化,并通过数字技术直接将其投射到我们的思维中。未来虚拟现实技术的普及,将会使视觉艺术迎来巨大的革命,将会改变人类认知、感受艺术的方式。虽然虚拟现实技术还没有完全进入实用阶段,但我们应该对其加以足够的重视,并在适当的时候合理地对虚拟现实技术加以利用,从而实现视觉艺术的革命性创新。

三、数字媒体为视觉艺术提供的机遇

数字媒体时代是科学技术全面爆发的时代,它改变了人们工作、生活的方式,同时也令视觉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拥有了更多可能。

(一)视觉艺术在数字媒体的环境下拥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

在数字媒体时代环境下,传统的传媒形式如电视、电影等不再是大众获取动态视觉刺激的唯一选择,游戏、网络视频、3D电影成了广大人民的新宠。这些视觉艺术表现形式不仅继承了传统表现形式的众多优点,还在参与性和即时性上有了实质上的进步。以电子游戏作为载体的视觉艺术,将能够把艺术家的全部想法表现得淋漓尽致。结合现代出色的游戏引擎和未来潜在的虚拟现实技术,艺术家将能够第一次全方位地表现他们的艺术作品,彻底告别空间和距离对艺术表现力的限制,将自己的作品原汁原味地送到大众面前。网络视频这一事物是随着近年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对于视觉艺术而言,网络视频最大的意义是极大地降低了艺术家的传播门槛,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艺术创作。同时,它也为传统的影视艺术作品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和表现形式。3D电影则是传统电影在视觉艺术上的重大革新。他在电影原本的基础上,大大强化了其视觉冲击力,使电影的艺术感染力得到了巨大的增强。

(二)数字媒体为视觉艺术提供了便捷的传播平台

对于任何艺术形式而言,如何建立起艺术作品和普通大众之间互相了解的桥梁,都是一个重大的难题。而数字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无论是国内的微博还是国外的Facebook,都用极低的门槛为艺术家或是热爱视觉艺术的普通人提供了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而随着移动网络和移动智能设备的发展,普通大众更是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数字媒体来欣赏最新的视觉艺术作品,这也使得视觉艺术的传播进入了黄金时代。

(三)数字媒体的出现大大加强了视觉艺术的交互性

传统的媒体只能通过声音、文字、图像三个方面来对目标群体施加影响,从交互形式来看,传统媒体已经很难利用这些去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在数字媒体时代,必须强调传播者和接受者的互动,才能够更好地吸引目标群体的眼球,换句话讲,必须要通过技术手段,使消费者“观看”的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具体来讲,当今各大品牌的销售网站,都推出了产品的360度三维模型,并支持对产品的个性化设计。比如耐克公司的NIKEID业务,支持消费者对球鞋颜色、材质、图案、文字的个性化设计,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视觉展示形式,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产品的特殊要求,实现了消费者与公司的双赢。同样的,许多高端汽车品牌如迈巴赫、宾利等也会在自己的销售网站上提供汽车各部位的个性化设计,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这也是视觉艺术利用新媒体加强交互性的一种体现。从实际的角度考虑,对品牌而言在传播中每一个潜在的消费者接触点都是可以加以创新利用的,都是可以与潜在客户互动的。站在未来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只有充分地与品牌进行互动,才能够充分理解产品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的切实利益。将数字媒体技术和创新性思维相结合,使其从单纯的创新变成有强劲交互性的互动,也许会对企业的产品营销和品牌塑造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3]。

四、数字媒体与视觉艺术的融合创新路径

随着我们进入全新的数字媒体时代,视觉艺术的创新有了全新的目标,从单纯的带来视觉震撼转向了满足人的视觉与思维的联动上来。现代视觉艺术发展正在使得传统的审美理念发生着扭曲,不同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视觉艺术概念,视觉艺术正经历着事实上的改革和创新。事实上,“视觉艺术可以在无形中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审美水平,新媒体环境下,视觉艺术被赋予了娱乐性、商业性等不同的特性,要充分发挥这些特性的全部作用,就要追求一种视觉艺术和数字媒体融合的状态”[4]。数字媒体时代的视觉艺术创新,仍然是需要从上文所阐述的方向来展开。

(一)合理利用媒体平台,加强艺术传播效率

针对上文所提到的社交媒体及网络视频媒体,视觉艺术工作者首先应该做到的是牢牢占据社交媒体平台,能够在主流社交平台享有话语权。微信、微博等主流社交平台在今天几乎可以说是掌握了产品推广的命脉,在之前有数不清的例子可以向我们证明社交平台在作品推广上产生的巨大能量。只有拥有了社交平台的话语权,才能够拥有优质的内容传播途径。只有抓紧传播途径,提高传播效率,艺术作品才能有充分的生存空间和实用价值。而网络视频媒体更是给视觉艺术创新提供了绝佳的载体,它可以看作是传统电视网络的延续,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地观赏自己喜欢的影视节目,第一时间接受到最新发生的时事要闻。同时,网络视频媒体提供的低门槛,也使得近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视觉艺术家,壮大了推动视觉艺术发展的人才力量。我们可以便捷地将自身的艺术设想和先进的数字工具结合起来,创造全新的视觉艺术效果,再通过发达的社交媒体渠道进行内容传播,从而达到最佳的艺术传播效果。

(二)合理整合媒体资源,打造融合媒体

便携智能设备、移动互联网、全息舞台、3D电影等新媒体从时空的层面上不断扩展着传播的边界。在紧抓新的数字媒体的同时,也要保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相辅相成、融合互补,在最大程度的发挥视觉艺术的前提之下,将各种媒体形式融会贯通,打造一种以数字化信息化为核心的“融合媒体”。3D电影就是这种新旧媒体形式融合的最佳例证。它融合了传统电影艺术、全新的视觉技术,辅以优秀的财富增值手段,大大加强了视觉艺术革新的实用性,使视觉艺术走上了持续发展的道路。正如辩证法所讲的那样,新媒体为旧媒体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前进方向,与此同时旧媒体也为新媒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可以使新媒体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未来视觉艺术的发展绝不是一元的,媒体的发展也不会是单一的,只有将现有资源合理融合,在发展新技术的同时抓紧经典技术不放松,才能整合出适合承载视觉艺术的方式,使视觉艺术获得创新并走向继续发展的道路。

(三)冲破陈旧观念,拥抱未来科技

上文中分析过,虚拟现实将会是未来媒体发展的主战场。而对于视觉艺术表现而言,虚拟现实将会是一种革命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对视觉艺术而言,游戏将会是视觉艺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最佳切入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越来越不满足于眼前所能看到的视觉奇观,电影经历了百年来的发展,也难以在沉浸感上更进一步。想要实现完美的沉浸感,基于虚拟现实的游戏将会是未来最炙手可热的项目。同时,基于虚拟现实的游戏也会让视觉艺术的创新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试想,如果消费者可以亲眼感受、亲身经历、甚至亲自触碰我们所设计的艺术作品,将会使视觉艺术体验上升到何种高度;将会把视觉艺术的地位推到何种高度。但目前,游戏仍不被社会主流观点所接受,它被社会视为毒害青少年的“电子海洛因”,国内许多人对其恨之入骨,认为电子游戏“百害而无一利”。大部分消费者还不会把游戏视作一种艺术形式,这就需要我们在传播艺术观点时进行适当的引导,将其真正变为继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舞蹈、电影、电视之外被公认的“第九艺术”。同时应时刻关注科技的发展,从而能够使我们在恰当的时机进入这块革命性的领域。

(四)绿色数字媒体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新媒体视觉艺术篇3

一、新媒体视觉传达特征

当今是新媒体的时代,新媒体对艺术设计具有非常大的冲击力。艺术设计在新媒体时代的特征也更加凸显出来。在艺术设计中对多媒体工具进行充分运用,信息在传递中的方式和途径更加的多样化。

1.变异性

新媒体不断发展,视觉传达的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并对视觉传达进行不断创新,对设计原则和方法都具有重大影响,使其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和传统的设计仍然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其不同主要表现在视觉的显示和传播上,要选择合理的方法和形式。

2.发散性

在新媒体的影响之下,使视觉传达设计不断延伸和发展,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数字视觉形式把声音、影像、图片和文字融为一体,充分使用交互技术和网络技术,使交换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以新媒体为基础,视觉传达使信息得到立体化和全方位的传播,这也是新媒体发散性的充分表现。

3.连结性

新媒体艺术产品在设计上,要进行互动、融合和连结。传统的艺术是静态的艺术,是静止的,而新媒体下的艺术是动态的,更加的活灵活现,更加有动感,对时间的概念有了很大增强,对视角进行充分考虑,成为艺术作品的重要构成元素。在题材的选择上,也和传统艺术有了不同,它不再仅仅是拘囿于历史故事,而是充分运用科学技术,利用人的感官,使艺术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延伸。

二、新媒体艺术设计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对设计理念有很大影响,使之发生重大变化。对艺术设计进行回顾,其表现方式和手法不断进行更新,人们的生活也不再是单一化,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在新媒体时代,对创作的时间和空间有了很大改变,也改变了视觉思维,另外,对艺术价值和美学观具有很大挑战,重新进行定位。新媒体技术在很多的领域运用,这就使得人们对新媒体有了更新的认识,人们的思维发生了变化。不管是什么样的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都具有很大影响,视觉艺术发展向实用主义迈进。很多的设计软件投入到设计中,并进行使用,对设计人员的思维、方法也是一种改变。由于使用软件进行设计,因此,就使设计的难度大大的降低。

三、如何提升视觉传达设计效果

新媒体视觉艺术篇4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艺术影响

一、新媒体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内容

新媒体艺术是基于新媒体环境下来进行的,其中包含了网络平台的运行,会结合设计理念来进行深层次的艺术理念传达,与媒体环境充分的融合,观察在现场是否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如网络媒体艺术、数字化艺术理念的实现。这种媒体艺术表达形式展现了媒体艺术的先进性,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进步,这样的媒体艺术更具有生命力,不会被市场发展所淘汰。视觉传达艺术涵盖的范围则是比较广泛的,包括媒体、广告设计、产品包装等多个领域,对于其中常见的技术性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配合,能够与新媒体艺术相互融合,对于所要进行的产品设计以及理念创新,也能达到预期的标准。产品以及媒体设计要体现出创新性,对于其中比较常见的资源更新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性方法来进行深入的解决,现阶段的技术已经能够实现将绘画艺术作品经过计算机扫描来录入到系统中,产品设计时可能会出现设计理念融合阶段的矛盾冲突问题,面对这一问题,要有明确的设计目标,这样所遇到的问题才能够通过技术性方法来更深入地解决,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深入地解决设计理念冲突问题。

二、新媒体艺术应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特点

对于新媒体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中的应用,重点是突出新媒体艺术中的网络功能,在网络平台中对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的融合,并探讨出资源应用的最合理模式。基于信息整合基础上所进行的资源应用,能够使设计理念与产品更好地融合,并使所设计的内容充分地融合到设计理念中。新媒体环境下各行业的发展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这也是媒体环境问题中急需优化解决的。艺术家所面临的设计问题中,也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对于一些比较常见的技术性问题,在设计期间需要设计师拥有严谨的设计态度,并考虑设计后的产品应用形式,观察需要进一步优化解决的内容。设计师需要不断地深入总结设计理念,并对新媒体环境下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进行调节控制,为新媒体艺术以及视觉传达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将新媒体技术应用的特征总结为创新、融洽、功能丰富等方面,是视觉传达设计的未来主体发展方向。

除此之外,连接性与互动性也是不可忽略的,通过新媒体艺术应用,在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中,可以充分地融合不同层次的产品设计理念,在各个产品设计区域内形成连续,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节省大量的设计时间,并且在设计理念形成方面也更具有可行性,能够避免受到质量隐患的影响,这也是现阶段比较常见的技术性方法之一。网络环境对艺术家设计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些艺术家追求设计的效率,导致缺乏产品设计理念的沉淀,这样最终所得到的设计理念中,很难对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的了解,也导致最终所设计出的产品与实际情况融合不彻底,很难被观赏者所接受。

新媒体艺术既是一种设计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深层次的艺术表现形式,需要艺术家对自己的艺术素养进行定向提升,并帮助实现更理想的经营管理形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落实,新媒体环境的先进性能够与设计理念结合,达到更理想的经营管理形式,这也是现阶段需要重点完善的设计内容。

三、新媒体艺术的应用

新媒体艺术应用时要有明确的针对目标,充分地融合媒体环境下所遇到的隐患问题,并通过技术调节来避免基层中的设计理念落实受到影响。体现出网络环境的先进性,需要充分地体现出平台先进性,在网络平台中不断地搜集整理信心,达到更理想的使用标准,为视觉传达设计创造有利条件。娱乐性也是媒体环境中独有的特征,在与设计理念相互融合时,基层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质量不达标的现象,通过娱乐性的实现,能够吸引更多的群众对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进行关注,这样就能够轻松地实现信息与产品宣传目标,避免现场出现影响技术应用落实的相关问题,并帮助实现更高效理想的管理效果,这也是目前常用的技术性方法之一,对实现艺术价值也有很大的帮助。

网络环境中的艺术设计,需要迎合大众审美特征,观察在基层中是否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以及在设计理念中需要体现出的产品功能。网络环境中媒体艺术也是很好的营销渠道,通过技术性的融合以现场设计内容完善,能够帮助新上市的产品快速完成推广,并为实现全面建设计划创造有利条件,使产品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大市场销售范围,并取得更多消费者的关注。网络环境下所提供的信息资源都可以作为优化设计所参照的标准,进行更深层次的产品设计,避免出现产品设计理念与功能之间的冲突矛盾问题。当所设计的产品中,要以提升传递效果为设计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所开展的产品设计才能更高效、便捷。

由上可知,新媒体艺术正对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随着摄影,视频技术,电子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在设计中的广泛应用,视觉图像资源的范围得到空前扩大。视觉艺术设计出“平面设计”栏,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都离不开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都具有相关性。新媒体艺术是一派的独立发展,但在视觉传达设计产生深刻影响,其连接、互动、有趣、高科技功能可以激发创造性思维在视觉传达设计,能深化和扩展视觉传达设计领域。虽然视觉传达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但仍然需要设计人员共同努力,面向更广阔的前景充分发展。今天的视觉传达设计逐步向虚拟信息形象的多媒体传达、多维空间表现、动态交互式信息传达大步迈进。

参考文献:

新媒体视觉艺术篇5

新媒体艺术是基于新媒体环境下来进行的,其中包含了网络平台的运行,会结合设计理念来进行深层次的艺术理念传达,与媒体环境充分的融合,观察在现场是否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如网络媒体艺术、数字化艺术理念的实现。这种媒体艺术表达形式展现了媒体艺术的先进性,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进步,这样的媒体艺术更具有生命力,不会被市场发展所淘汰。视觉传达艺术涵盖的范围则是比较广泛的,包括媒体、广告设计、产品包装等多个领域,对于其中常见的技术性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配合,能够与新媒体艺术相互融合,对于所要进行的产品设计以及理念创新,也能达到预期的标准。产品以及媒体设计要体现出创新性,对于其中比较常见的资源更新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性方法来进行深入的解决,现阶段的技术已经能够实现将绘画艺术作品经过计算机扫描来录入到系统中,产品设计时可能会出现设计理念融合阶段的矛盾冲突问题,面对这一问题,要有明确的设计目标,这样所遇到的问题才能够通过技术性方法来更深入地解决,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深入地解决设计理念冲突问题。

二、新媒体艺术应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特点

对于新媒体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中的应用,重点是突出新媒体艺术中的网络功能,在网络平台中对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的融合,并探讨出资源应用的最合理模式。基于信息整合基础上所进行的资源应用,能够使设计理念与产品更好地融合,并使所设计的内容充分地融合到设计理念中。新媒体环境下各行业的发展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这也是媒体环境问题中急需优化解决的。艺术家所面临的设计问题中,也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对于一些比较常见的技术性问题,在设计期间需要设计师拥有严谨的设计态度,并考虑设计后的产品应用形式,观察需要进一步优化解决的内容。设计师需要不断地深入总结设计理念,并对新媒体环境下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进行调节控制,为新媒体艺术以及视觉传达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将新媒体技术应用的特征总结为创新、融洽、功能丰富等方面,是视觉传达设计的未来主体发展方向。

除此之外,连接性与互动性也是不可忽略的,通过新媒体艺术应用,在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中,可以充分地融合不同层次的产品设计理念,在各个产品设计区域内形成连续,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节省大量的设计时间,并且在设计理念形成方面也更具有可行性,能够避免受到质量隐患的影响,这也是现阶段比较常见的技术性方法之一。网络环境对艺术家设计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些艺术家追求设计的效率,导致缺乏产品设计理念的沉淀,这样最终所得到的设计理念中,很难对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的了解,也导致最终所设计出的产品与实际情况融合不彻底,很难被观赏者所接受。

新媒体艺术既是一种设计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深层次的艺术表现形式,需要艺术家对自己的艺术素养进行定向提升,并帮助实现更理想的经营管理形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落实,新媒体环境的先进性能够与设计理念结合,达到更理想的经营管理形式,这也是现阶段需要重点完善的设计内容。

三、新媒体艺术的应用

新媒体艺术应用时要有明确的针对目标,充分地融合媒体环境下所遇到的隐患问题,并通过技术调节来避免基层中的设计理念落实受到影响。体现出网络环境的先进性,需要充分地体现出平台先进性,在网络平台中不断地搜集整理信心,达到更理想的使用标准,为视觉传达设计创造有利条件。娱乐性也是媒体环境中独有的特征,在与设计理念相互融合时,基层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质量不达标的现象,通过娱乐性的实现,能够吸引更多的群众对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进行关注,这样就能够轻松地实现信息与产品宣传目标,避免现场出现影响技术应用落实的相关问题,并帮助实现更高效理想的管理效果,这也是目前常用的技术性方法之一,对实现艺术价值也有很大的帮助。

新媒体视觉艺术篇6

1.出版物走向无纸化

我们现在将“媒体”理解为传播信息的介质,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的平台。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的发展也经历了几大阶段,从先后顺序来说,“纸媒介的传统报纸”为第一媒体,“电波为媒介的广播”为第二媒体,“基于电视图像传播的电视”为第三媒体。在1998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新闻委员会年会发言表明,“基于互联网传输的网络”成为新的第四媒体。21世纪初,随着手机等媒介的普及,移动网络将正式成为第五媒体。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与互动性。美国苹果公司2011年3月了个人掌上电脑IPAD2,并称2011年为IPAD年。苹果iPad的定位介于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产品,只有四个按键,与iPhone布局一样,它可以实现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观看电子书、播放音频或视频等功能。平板电脑更是快速便捷的电子阅读器,苹果iPad支持标准的EPUB格式的电子书,其中最为常用的阅读器包括苹果自己的iBooks和Stanza,iBooks的阅读界面极佳,支持苹果的网络书店,不过书店目前大多数书籍都是英文的,中文书籍较少。Stanza是免费的电子书EPUB阅读器,这个阅读器的功能非常强大,最重要的一点是支持很多在线书库,用户可以直接浏览很多在线书库而无须同步本地文件,比较知名的在线书库包括“书仓”和“掌上书苑”。新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得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拓展。网络、数字电视、互动媒体、交互游戏、虚拟空间等都成为信息传播的形式和主要介质,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范畴受到极大的冲击,数字载体的发展极大地延伸了视觉传达的设计形式和内容,在当代数字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情况下,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理论和美学理论就显得非常薄弱。

2.印刷广告电子化

多媒体技术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定义。比如有人定义“多媒体计算机是一组硬件和软件设备;结合了各种视觉和听觉媒体,能够产生令人印象深刻的视听效果。在视觉媒体上,包括图形、动画、图像和文字等媒体,在听觉媒体上,则包括语言、立体声响和音乐等媒体。用户可以从多媒体计算机同时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媒体来源”。还有人定义多媒体是“传统的计算媒体—文字、图形、图像以及逻辑分析方法等与视频、音频以及为了知识创建和表达的交互式应用的结合体”。概括起来就是:多媒体技术,即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简言之,多媒体技术就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

3.商品包装网购化

从国际包装业未来发展来看,包装的发展趋势与包装的工业化设计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品牌的战略,环保战略、技术战略、材料战略、印刷战略、营销战略都为企业产品提供包装系统化而生。如何更好地围绕“安全、健康、环保”的宗旨来发展包装设计,是各企业和包装设计公司须考虑的问题。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网上购物、网络商城愈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种非实体店的销售形式,对传统的包装设计理念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科学与艺术都是生产力

新媒体视觉艺术篇7

【关键词】数字新媒体 羌族民间故事 视觉表现 分析

新时期下,随着“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产业形态的数字创意产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在数字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下,作为新的艺术传播媒介,它具有十分强大的生命力。羌族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当前文化形势背景下。

1 数字新媒体艺术与羌族民间故事的综述

羌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较为古老的民族之一,它的文化传承方式基本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没有文字的支持,这造成了其文化传承缺少了完整性。其文化中对于人生和宇宙的哲学思维思考,以口头的方式表达出来,保存形式较为单一,但是其内容是极为丰富的。这种文化的保存形式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形势下有很大的“脱节”威胁,特别是在世界各地联系加强的趋势下,整个人类文化传播开始向着图像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对于羌族文化和艺术表现就需要结合当前实际现状进行改进。

羌族的文化构成中,对于神灵的崇拜较多,很多的民间故事大都已深化为背景,且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学。像较为被大众所熟知的《开天辟地》《造人类》《斗安珠和木姐珠》等等。

2 在数字新媒体艺术环境下羌族民间故事的视觉表现趋势

2.1直观的表现形式

数字新媒体可以把创作虚拟现实化,可以使用较为直观的视觉体验、简单语言以及表情符号等进行信息的传递,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直观性对视觉的传达具有很重要的影响,羌族民间故事中,很多的情节氛围只能以文字的形式进行描述,进行主观性的想象。例如:对于描写羌族迁徙过程的故事《羌戈大战》,可以在新媒体的支持下,利用数字化、虚拟化的方式,把文字、符号、图片等新媒体语言作为载体,这样就保证了信息传达的立体化和形象化,让人在视觉、听觉上都有切身的感受。

2.2表现方式的观念和思维变化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时展的产物,对于人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数字化观念的指导下,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信息的传达。另外,现代我们对于羌族民间故事的了解也开始向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例如:网上书城、网站查阅等。

2.3综合化和大众化

新媒体艺术把过去的艺术传播媒介进行了全面的改造综合,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视觉表现。例如,现代很多的便携式的高清数字摄像机、易于操作的非线性编辑合成软件等,使故事视觉的表现形式更加的精简和综合,而且表现的形式更加的区域大众化,可以实现在很多的手持多媒体设备上进行表达。

3 羌族民间故事在视觉衍生产品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数字化新媒体艺术的传播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旧的模式来说,具有很大优势,这也给羌族民间故事的视觉表现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说,羌族民间故事的视觉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3.1网络动画的形式。网络动画是新媒体艺术视觉传播的代表,它具有创新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加的快捷,普及范围更广泛,最重要的是,它还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3.2绘本故事书。绘本是一种较为独立的图书形式,也是视觉艺术表现的一种直观形式,重在强调图文之间的内在关系。由于羌族文化中文字的缺失,使得现代对于其民间故事的传播表现形式是根据汉字来进行故事编写的,以羌族民间故事为题材的绘本故事与当前人们的心理特征也是相符合的,同时这也是对羌族文化的有力保护。

3.3因为羌族民间故事大多都涉及神话故事,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新,例如:结合时下网络游戏的发展前景,可以开发以羌族神话故事为主题的网络游戏。

3.4羌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较为古老的民族之一,它的发展历史比较长久,因此,可以发展相应的旅游产业,然后把民间故事绘本的主要角色制成旅游纪念品进行销售。

3.5可以根据民族文化中,特别是民间故事中比较具有强大视觉效果的情节,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探索出具有时代特点和民族文化的服装品牌,并形成较为独立的发展模式,采取合理的推广措施。

通过上述各种视觉表现形式,都可以起到十分有效的传播效果,可以实现羌族民间故事以数字化、立体化、全方位的视觉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

4 结语

羌族民间故事的视觉表现形式在当前数字新媒体艺术的影响下,可以充分把握时代特点,积极开展适合的表现形式,达到及保护了传统文化又有利于传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殷晓燕.羌族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中的动物形象分析[J].中华文化论坛,2013(02):155-160.

新媒体视觉艺术篇8

 

套用狄更斯的名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原以为熟悉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正在愈来愈远离我们,而以电子邮件、WWW网页、BBS、新一代搜索引擎、WiKi、SNS、微信等为新手段的网络媒体却成为社会的新宠儿。

 

这些新媒体形式正逐步转型为全民性的社会化传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以及一些文化概念。一切以一种不可思议地速度和力量迅猛地冲击着正在积累和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中高职学生们,使得我们的学校素质教育迎来了一个全新的重要的命题。

 

美育是一个极宽泛的概念,广义上的美育,是指自觉和非自觉的一切审美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感染人、影响人、陶冶人的教育功能,以及社会、学校或家庭有意识地利用审美的特征对人进行塑造的种种教育活动。毋庸置疑,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较能显性的体现出效果的是美育中最典型、最高级的形式,即艺术教育。换句话说,艺术教育仍然是当前学校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艺术教育在现阶段的困境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曾感慨地说:“艺术对于学生的教育包含着多么巨大的力量啊!而这种力量却常常没有加以充分利用或者利用得很不好!”赞科夫并没有指出究竟有多么不好,但是从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可以发现,学校、教师和学生存在着一个观念上的误区,那就是艺术教育无外乎是以音乐、美术等为实际操练,所以,很多学校都开设了音乐和美术类课程,但是,这样就够了吗?我们的艺术教育,究竟存在哪些问题?

 

(一) 忽视艺术教育的审美特性

 

学校虽然开设了诸如美术、音乐、戏剧、舞蹈、书法等内容的艺术教育课程,但由于大部分学生对艺术教育特有的、强调情感体验的特性缺乏了解,他们上课只是为了完成学校所要求的学分,或者说是为了上课而上课,而不是为了提高个人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也不能理解素质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的意义,艺术课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教育功能;同理,教师虽然明白上艺术课要从感性出发,要以情动人,但日复一日繁重的教学工作量使得他们力不从心,没有激情,照本宣科,缺少与学生的情感互动。这样的学与教使得艺术教育应有的意义被消解。

 

(二)无法直面艺术教育的有限功利性和最高功利性的统一

 

艺术教育是一种非功利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意味着不能产生任何功利性的作用。艺术教育满足了人的审美需求,从而改变了主体的精神结构,并最终达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它无可避免地染上了功利色彩,但这种功利性和我们日常所说的功利性又不同,因此美学中称其为“最高功利性”。譬如,经过长时间的艺术教育的熏陶以后,人们会提高自己的生活品味和生活情趣,会升华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思想境界,这是无形中获得的东西。这些东西与物质追求无关,与一般的精神追求也无关。

 

(三)缺乏艺术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全过程的有效机制

 

仅仅只是课堂上的几次艺术教育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音乐系的学生会唱歌,表演系的学生会跳舞,空乘系的学生彬彬有礼,主播系的学生会演说,编导系的学生会写剧,设计系的学生计算机很好。但是,这说明不了什么。我们看到,一种完全的能力的获得总是被忽视了。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的目的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作家。”一所职业院校的第一要务自然是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但是,它如果能够把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当做一项常抓不懈的任务,“从美育入手,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增能,以美健身,以美促劳,就一定能取得好效果”。

 

二、新媒体视阈下课堂艺术教育的应对

 

(一)诉诸感性,重品经典

 

新媒体视阈的特点之一,就是信息(下转第68页)(上接第66页)的爆炸式增衍,信息和信息手段多得让人无所适从。受此限制的课堂艺术教育,用普通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了。手机、电脑的普遍应用,学生可以即时从网上下载到任何需要的音像资料。课堂艺术教育的责任,应当由普遍的“观赏式”教学转入到深度的“评判式”教学,只有真正的理解、领悟、表述,才能坦然面对学生,才能成为“师者”。

 

(二)潜移默化,全面渗透

 

新媒体视阈下,大师的缺失,传承的截断,内涵的薄弱,都使得新一代教师无法成为受学生仰望的一代。简单的艺术教育无法得到学生的尊重和喜爱,板起脸来的教育更加令人生厌。所以,在教育中要强调艺术教育的“潜移”特征,如清风吹过、百草蛰伏,将艺术的美感逐步渗透到学生的心里。

 

首先,需要学校转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学管理机制,投入大批资金和设备,改善我们的审美条件和艺术教学环境,使得我们在不经意间可以发现美,使得我们的环境永远对学生形成一种“陌生化效果”,激起学生审美的惊异,从而形成体验性;其次,培养一批有理论深度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或行业能手,减少常规工作量,建立竞争和创新机制;再次,全民参与,改变理念,提高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的地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事物智力发展。”

 

(三)激发情趣,变被动为主动

 

新媒体视阈下,学生依靠手中的多媒体设备已经可以获得较为优越的视听觉感受,因而老师的很多做法显得徒劳。譬如学生更习惯利用手机的微信功能,互联网的搜索引擎、论坛等方式,来学习和生活。教师就需要开发如何利用新媒体手段,重新赢得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艺术欣赏和创作的情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艺术教育与社团活动衔接;课堂艺术教育与作品竞赛衔接;课堂艺术教育与社会价值衔接。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