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8篇

时间:2023-11-13 11:34:22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篇1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中职教育;技能型人才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9249

据教育部2013年的《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显示:“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已经高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1]尽管中职生就业率高,但与社会的低认可率还有很大的反差。究其根源,可以归结为: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进而引起社会群体对中职生的整体劳动素质认可度不高的现象。相反,德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却因劳动素质相对较高而备受企业的青睐和社会的欢迎。追根溯源,可以归因于:首先,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是一个比较完善、相对成熟的职业教育制度。其次,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不仅是支撑德国经济发展的基石,而且还是减少德国青少年失业率的有效保障。因此,引入和借鉴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1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历史文化透视、社会背景分析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根植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之中。基于此,探究“双元制”培养模式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因子,应分别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入手。

11历史文化透视

纵观德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可以发现,在探索其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德国继承和发展了“日耳曼民族”传统的“重实用、崇平等、尚合作”的现实主义思想和精神,并将传统现实主义思想和精神进一步开拓和创新为“双元制”培养模式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随之,在“双元制”培养模式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的指导下,一个比较完善、相对成熟的职业教育制度――“双元制”培养模式便应运而生。

12社会背景分析

从社会背景看,长期以来,德国一直存在着内隐的社会分层现象,即德国的社会结构,可以划分为四类社会阶层:“上层、中层、劳动阶层、下层。”[2]但在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德国各社会阶层间的内隐差距正实现从逐步缩小到最终消失的转变。这种转变突出的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德国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层级意识被逐步淡化,并最终被遗忘。另一方面,各阶层成员间的交流不断扩大,彼此的心理隔阂也被慢慢融化。

据研究资料表明,“就阶层属性而言,现代社会的大多数德国人倾向于把自己归类为劳动阶层”。[3]据此,可知:德国各社会群体,表现出认可职业技能、支持职业培训的社会心理。无论是15岁的中学毕业生,还是企业的在职雇员,他们都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个人能力、劳工市场的要求,选择相应的职业学校或企业,进行职业技能学习或职业技能提升训练。在此背景下,德国的职业培训和教育,不仅获得了广泛的群众支持,也为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2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雏形、兴起、发展

为德国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德国“双元制”[4]培养模式,其萌芽、形成和发展是德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最早萌芽于中世纪的德国行会学徒制。中世纪时期,德国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发达,急需大批具有简单操作技能的手工工人。在此背景下,获得官方认可的手工业行会,采取“学徒制”的职业培训形式来大批量定制式地培养手工行业急需的手工工人。手工业的“学徒制”职业培训,指手工作坊中的具有丰富技能经验的手工师傅,对新手手工工人传授专业知识、技能和品德教育的过程。具体地说,手工业行会不仅严格地限制手工业学徒名额,还将手工业者分为师傅、帮工和学徒三个阶第,也对“学徒制”职业培训的期限作了明确规定。通常,手工业行会规定:“‘学徒制’职业培训的期限一般为三至七年”。[5]期满后,学徒向手工业行会申请,升格为帮工,而帮工两年后则可申请升为师傅。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兴起于以“新兴工业”为主的新行会职业培训。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随着机器大工业逐步取代工场手工工业,德国的职业培训也逐渐地从传统的“学徒制”职业等级培训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并慢慢地实现了向以“新兴工业”为主的新行会职业培训的转变。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新兴的工厂雇主,依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对企业雇员进行职业培训,从而提升其雇员的劳动素质。一般而言,影响企业效益的“雇员劳动素质提升培训”,主要包括培训雇员的任务能力、一般能力、整合能力和关键能力。但需要指出的是,新兴企业的“雇员劳动素质提升培训”活动,受到了手工业行会的强烈反对和抵制。手工业行会的反对和抵制行为,主要体现为其采取方式多样的措施破坏新兴企业的“雇员劳动素质提升培训”活动。例如,手工业行会,通过缩减“学徒制”职业培训的期限和改善学徒的生活环境和待遇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手工业的“学徒制”职业培训活动。尽管手工业行会百般地阻挠“新兴工业”为主的新行会职业培训,但最终以“新兴工业”为主的新行会逐步承担了职业培训的使命,并获得了学徒结业考试的权力。20世纪30年代,德国颁布的《国家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作为企业培训的补充”[6],这既促使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承担职业培训的任务,也标志着德国的“双元制”培养模式的正式形成。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鼎盛发展,始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并延续至今。较以往相比,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其职业培训的对象与过程均有所改变。现阶段,其职业培训的对象,主要是15~16岁的中学毕业生。中学毕业后,初中毕业生面临着分流的现象。其中,部分中学毕业生选择接受普通教育,其他部分中学毕业生则会选择接受职业教育。从其职业培训过程来看,接受职业教育的中学毕业生,首先依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然后向相应的企业提出要求培训的申请,经过企业考核后择优录取,最终企业与申请要求培训的中学毕业生签订合同。根据企业和申请要求培训的中学毕业生之间签订的契约,企业的主要责任是为申请要求培训的中学毕业联系相应的职业学校,支付其相应的职业培训费用,并给予其适量的生活补贴。而申请要求培训的中学毕业,他们的职业培训安排通常是“每周一天在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理论课程,五天到企业由培训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职业培训期满后,申请要求培训的中学毕业既可以留在企业工作,也可以离开另找工作。

3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在我国中职教育中应用的探讨

由于德国和中国在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探究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在我国中职教育中的应用时,必须斟酌、考量一个核心问题: “怎么借鉴。”要对 “怎么借鉴”的问题做出解答,须从理论层面对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理论再解读。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指“私人办的企业与国家办的学校,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制度”[4],其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分别是“以育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培养模式的“双元”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第一,在技能培训地点层面,中学毕业生或在职雇员每周“3~4”[4]天到企业进行职业技能实践培训,每周“1~2”[4]天在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理论知识。第二,在经费投入层面,企业承担职业技能学习和提升训练费用的“2/3”[4],职业学校则承担相应费用的“1/3”。[4]第三,在身份类属层面,申请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中学毕业生和企业在职雇员,具有双重身份:职业学校学生和相关培训企业的学徒。第四,在培训内容层面,一方面,职业学校,侧重受训者职业基础理论的传授。另一方面,企业,则强调受训者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培养训练。第五,在受训教师层面,实训教师,主要指导受训者在企业教学车间和生产实习过程中提升操作技能。其中,大多数实训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娴熟的职业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

“双元制”培养模式的运行过程是“教育部门主导,经济部门和劳动部门协同,地方和行会实施,科研机构支撑”。具体来说,联邦教育与研究部,通过制定和实施教育政策、法规等手段宏观调控“双元制”培养模式运行的相关问题。联邦经济与技术部、联邦劳动与社会部,分别通过相应的措施和手段来实现各自的管理和组织职能。其中,联邦经济与技术部,主要负责制定和颁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和《职业教育条例》;联邦劳动与社会部,则主要通过设计和实施多种举措促进职业教育、职业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德国行业协会,主要负责对职业教育的咨询、职业教育运行的监督、职业教育资格的审核、职业教育考试的组织和实施等。德国科研机构,主要包括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德国劳动市场与职业研究所、大学研究所、地方研究所、其他研究机构、德国职业教育研究共同体等机构和组织。这些研究机构和组织,是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的技术动力源泉。

总之,在对“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在我国中职教育中应用的探讨”的认知中,“怎么借鉴”始终是研究者绕不开的且亟须解答的核心研究问题。“怎么借鉴”,指探究对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实践的理论创新和改造问题。解决“怎么借鉴”问题的最好途径,是重新认知当前关于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本身的理论,并对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进行理论创新和改造。

参考文献:

[1]中职生就业率超大学生[EB/OL].[2013-02-28].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3-02/28/content_1971277htm

[2]马长市德国“双元制”为何在我国难“生根”[J].职业技术教育,2013(8)

[3]姜大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再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3):5-14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篇2

关键词: 生源减少 交通高职教育 对策研究

近年来,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及社会的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突出的位置。而高职教育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但是,二十一世纪以来,特别是2009年随着生源绝对数量的减少,生源危机在高职高专院校中日益凸显,在交通高职院校中亦如此。据相关资料显示,高职院校生源危机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生源的减少和高校大规模扩张之间的矛盾是生源危机的主要原因,而生源减少的原因又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高考绝对人数的减少,二是成绩差、家庭困难学生或个别专业就业率、收入水平低造成的弃考现象,三是出国热导致的生源减少;(2)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差,被认为是次等高教,影响到考生的吸引力,这是高职教育生源危机的关键原因;(3)先本科再专科的分批次招生政策导致了高职教育生源的分流。交通高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和交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一线工作的高素质交通运输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的重任。然而近年来,同样面临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困境,其生存和发展出现危机。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生源减少背景下针对交通高职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目前比较鲜见,通过中国期刊网(CNKI)搜索,主要有4篇。陆春其、王殿安(2011)总结归纳了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几种主要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深化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对策;盛建龙(2012)提出在目前校企合作有待深入、现代职教体系尚未真正形成、职业教育资源仍分散隔离的现实背景下,探寻适当的且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模式,是突破交通职业教育发展“瓶颈”的关键,并提出构建生态型水运交通职教集团的理念,以及初步的实施措施;吴志亚(2011)探讨了交通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主要模式;杨云峰、陈继勇(2011)结合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建设和改革实践,提出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强化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等对策。

鉴于高职教育之间的共通性,对于普遍意义上的高职教育发展对策研究是多方面的,是可以借鉴的。这些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方面

姜大源(2008)强调课程始终是职业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核心,通过回顾1978年以后的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走势,以及在这种走势下我国职教课程改革的轨迹,以准确地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陈锁庆、何玉宏(2011)选取台湾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和谐的育人环境、务实的人才培养之道、基于职场工作及职业技术教育所需的课程体系等五个角度对台湾职业教育进行研究,并探讨大陆高职教育改革的相关问题。

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这方面的单独研究较少。李运庆(2012)提到提高教师专业化素养等内涵建设,确保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以此确保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3.机制体制创新方面

机制体制创新是近年来高职教育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游学制、中高职专业衔接等方面。如胡立和(2008)以高职教育管理机制的内涵为研究视角,论述运行机制的理论基础,为我国创立创新管理机制提供解决思路与途径。祁洪祥(2012)以“游学制”为平台,尝试整合南京地区交通类高院职院教学资源优势,积极与对口应用性本科院校相对接。陈光(2011)分析了校企股份合作办学的内涵及其特点,结合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校企股份合作创办航海学院的实践,探索了校企股份合作办学的形式、内容、管理等问题。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研究发现,西方的职业教育理论经历了孕育――萌芽――初步形成――综合发展四个时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的职业教育理论日趋完善,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及著名学者都相继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和论述。

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生源减少背景下针对交通高职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在国外的研究尚不多见,主要是对普遍的高职教育的研究。John Lewis、Heam、Zilbert等人的研究分别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进行了研究。国内对世界几个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比较典型国家的研究主要有:姜大源、王文槿介绍了欧亚一些国家连接职业教育与职业继续教育的新举措;卢新予介绍了国外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有益经验;毕家驹介绍了外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肖化移介绍了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马立武、祁伟介绍了2003年至2007年左右德国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措施;王克武对韩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与启示做了较为完整的介绍;季晓艳对亚洲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发展的原因做出了较全面的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从上个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较快,目前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教育模式。例如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的“立体交叉、合作教育”模式、日本的“多层开放”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高职教育在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其与行业的贯通与融合及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型人才特色,代表当今世界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与梳理,我发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1.研究的体系性方面

因为生源危机是2009年以后才显现的一种现象,尤其在中国较突出,所以现在的研究基本还处于发散式的探寻阶段,呈零散状态,不成系统。

2.在研究的焦点方面

随着交通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交通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师素养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生源减少背景下针对交通高职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较少,研究的焦点大多在普遍的高职教育上,所以针对性不强,未凸显其特色,使得交通高职教育研究明显落后于交通行业发展。

3.交通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方面

交通高职教育须紧贴交通行业,而交通行业已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如交通节能减排等,但是现阶段交通高职院校的教学对此类新兴专业却涉及很少,相对应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师素养、实训基地等难以相应落实。

4.交通高职教育的机制体制创新方面

目前在机制体制的创新方面主要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中高职衔接等,但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大规模展开,即使展开也只是处于萌芽阶段,例如还没有形成长效、稳定、紧密的产学研结合机制,校企合作停留在实习、聘请兼职教师的表象上,没有形成订单式的培养供求机制等,缺乏实践经验是一方面,但缺乏先行理论的指导是关键。

5.交通高职教育的招考方面

学生选拔形式方面,教育部从2005年开始,部分地区的国家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了以自主招生为主要形式的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试点工作。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的自主招生已经进入推广普及阶段。但与自主招生制度改革配套的是自主组织的考试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创新。交通高职教育的生源拓展方面,目前交通高职院校与是其他高职院校生源方面几乎都是“一元制”,未与交通行业的职业特色及交通行业准入资格紧密结合,生源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

四、亟待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1.生源基地拓展研究

建立稳定的生源基地,摆脱单一的生源结构,探寻生源构成的多元化路径是解决生源困境的有效方式。具体可以从拓展农村生源基地、高中生源基地、中职生源基地、境外生源基地四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

2.交通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研究

交通高职教育社会认同度低导致生源主要流入本科院校,加强交通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有利于提高交通高职教育的吸引力。本课题重点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教师素质三方面入手。准确对接当地企业和产业升级及结构调整发展的需要,灵活设置相应专业,合理调整专业布局,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地位的标志;根据交通企业、行业的人才需求进行课程改革,建立交通企业、行业和交通高职院校无缝对接,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加强专业教师培养,聘请行业或企业精英,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3.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人才培养机制体制创新研究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方面,应大力开展非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利用高校资源开展各类培训和技能培训,如与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相联系的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职业培训;注重对交通高职院校在社区服务方面的功能开拓,加大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力度,以提高社会的认同度和吸引力。同时,以校企合作、游学制、学徒制为重点,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实行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在职继续教育、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双证书制度。纵向方面,交通高职教育不仅下连交通中职教育,还应向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层次延伸,建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专家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以满通行业对更高技能、更高理论的要求,形成上下贯通、纵横衔接的现代职教体系的“立交桥”。

现代职教体系“立交桥”

4.扩大交通高职教育就业渠道研究

就业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流水线的终端出口。就业优势是高职院校吸引生源的重要手段,提高就业质量和数量,以“出口畅”带动“进口旺”。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联系企业,与用人单位零距离接触,了解他们的需求,与之建立就业基地,拓宽就业渠道,构建和完善包括毕业生就业教育、指导、服务在内的就业平台。二是实施订单式就业,学校通过就业基地或与合作办学企业的广泛联系,签下订单式就业协议,为用人单位量身定制其所需要的岗位人才,实行无缝对接就业方式,这也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纽带作用。三是鼓励自主创业。与社会有关部门联合,加大面向交通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培训力度,并与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后续扶持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自主创业绿色通道。

五、结语

生源减少背景下的交通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尚处在探索阶段,出现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理论研究的深度不够。例如现在已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如何理顺政府、企业、学校的关系,如何使合力最大化,现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校企合作还流于形式,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强,企业的参与度和积极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我们必须加快交通高职教育改革力度,更好地服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改造提升交通运输相关专业,完善人才培养结构,加强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等急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1]毕家驹.外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京),2006(5):49-53.

[2]陈光.高职教育校企股份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3):25-27.

[3]陈锁庆,何玉宏.台湾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其对大陆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14:74-76.

[4]胡立和.高职院校管理机制创新的理论研究[J].职教论坛,2008,(19):21-24.

[5]季晓艳.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发展的原因探析[J].职教论坛,2007,(4):62-64.

[6]姜大源.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J].职业技术,2008,(11):4-10.

[7]姜大源,王文槿.欧亚一些国家职业教育的新举措[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9):58-59.

[8]李运庆.生源减少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2,(2):46-48.

[9]陆春其,王殿安.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促进交通职业教育发展[J].交通职业教育,2011,(1):7-14.

[10]卢新予.国外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有益经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6):19.

[11]马立武,祁伟.近年德国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措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5):54-55.

[12]祁洪祥.游学制背景下“本专科分段式”人才培养体制的思考――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2,(34):36-37.

[13]盛建龙.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类职校办学模式探索――“生态型水运交通职教集团”的内涵解读与策略分析[J].职教论坛,2012,(26):4-6.

[14]王克武.韩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职教论坛,2007,(3):63-64.

[15]志亚.交通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1,(7):8-10.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篇3

关键词:“宅”生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校园网络的日益完善,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和便捷的网络交流很快赢得了大学生们的青睐,同时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也日益加强,网络生活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网上交友、学习、娱乐和消费,而他们的上网活动主要集中在宿舍进行,便在校园中衍生出“宅一族”。大学生的“宅生活”也主要是指他们宅在宿舍的校园网络生活。众所周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大学生们提供海量的信息资源,拓宽学习的内容和途径,又能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所以,我们在探讨培育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时,“宅”生活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培育意义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正是因为价值观不同,大学生之间才显示出了差异性和多样性。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可以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错误的价值观则会使大学生误入歧途,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在发挥作用上,有核心和非核心之分。所谓核心价值观,是指在多种价值观中居于最关键和最基础地位,起决定和支配作用,具有影响力和决定性的价值观。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对其他价值观起支配和调节作用,规定和影响其他价值观的性质和方向,其他价值观总是体现着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和内容。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保证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就能保证整个价值观结构体系中的各种价值观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从而也才能保证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宅”生活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

大学生“宅”在宿舍的校园网络生活,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产生了双重影响,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我们需要采用辩证的思维,客观理性地对待大学生的“宅”生活。一方面,充分利用其积极的影响促进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另一方面,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宅”生活的消极影响。

(一)“宅”生活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积极影响

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喜欢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宅”在宿舍上网,并十分沉醉于自己的“宅”生活中。这种“宅”生活,也就是网络生活,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还是有其一定的积极影响。“宅”生活可以拓宽大学生价值认知的视野,增强他们价值主体的自我意识等等。

(二)“宅”生活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消极影响

“宅”生活会使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严重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在拓宽大学生视野的同时,其传播的多种意识形态也在冲击着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网络世界的道德和法律规范的缺乏,也会弱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三、“宅”生活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思路

“宅”生活在大学生的全部生活中,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既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又不能无视它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宅”生活的积极方面,减小其不良影响,有效地提升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素质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素质的教育是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大学生的网络素质是指大学生认识和运用网络的能力及其网络行为的文明程度。换言之,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素质的教育,就是要提高大学生正确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增强灵活运用网络的本领,自觉提升自身的文明网络行为。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和“充电”,减少在网上聊天和玩游戏的时间,提高他们的网络自律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专门开设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将网络道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通过正确教育方式引导学生遵守网络道德。

(二)提高思政工作者的网络素质

提高思政工作者的网络素质是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外在要求。思政工作者仅仅拥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宅”生活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努力提高他们的网络素质。首先,思政工作者必须懂得网络的相关知识和拥有熟练运用网络的能力,能够具备较强的网络自律意识和自觉遵守网络文明行为。其次,思想工作者能够正确认识到网络的积极作用,而不是一味地只看到其消极作用,从而无法很好的因势利导,丧失了网络传播价值观的载体作用。最后,思政工作者能够开展网络咨询等活动,善于运用“网络语言”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减少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总之,在大学生“宅”生活的背景下,思政工作者必须学会转变教育思路、与时俱进,重新认识并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载体,从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素质的教育和提升思政工作者自身的网络素质两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郑承军.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张宇鑫.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双轨模式[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3):78―79.

[3]姜宇国,王剑红.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科学咨询,2012(4).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篇4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学改革

一、确立并落实好教学目标

中小学生素质发展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传授学生知识,使学生认知水平提高;发展学生智力、能力;促使学生身体、体力发展和培养学生品德形成。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在素质教育的教学中落实能力目标和品德目标起着关键作用。

教学中落实能力发展目标方面,首先要创造思维活动情景,激发学生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有记忆水平的教学、理解水平的教学和思维水平的教等三种水平的教学。记忆水平的教学主要表现在将精力集中在如何使学生记住课本知识上,一切教学活动围绕一记住所教内容这一轴心转。思维水平的教学最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最后要以非智力因素为基础来促进教学。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思想、气质、性格等等,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的心身发展,尤其对于能力发展和品德培养,提供着基础和保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的教学中要体现知(智)、情、意的统一,充分掌握教学内容中有利于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成分,使教学在和谐的轨道上运行。

在教学中落实品德培养目标方面,首先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内容的丰富性,是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优势和特点,也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基础。学生的知识越多,智力生活越充实,兴趣越广泛,学习越主动自觉,就越有利于思想教育的展开。反之,愚昧无知往往容易成为道德堕落的开始,而精神空虚是道德贫乏的根源。其次要恰当利用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对于那些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科,如语文、历史、外语等等,要注意发挥其形象性优势,注意从个别概括为一般,由具体到抽象;对于那些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要注意发挥其精确性、严谨性、辩证运动性的特点,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还要防止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两张皮现象。

二、改革教学内容,提高素质教育

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方向和终极点,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媒介。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而确定,为教学目标服务,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知识来源,是教师设计具体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教学内容的改革方向上,要从过分偏重文化知识内容转向知识内容与公民道德教育并重;从大一统的英才教育的内容模式转向重视内容的基础性教学模式;加强内容体系问的联系,推行教学内容的综合化;从标准化的一般性教学内容模式转向与区域性乡土教材并重的新内容体系;课程设置形式从单一的学科课程转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结合的模式上。

在教学内容的改革方法上,要减少必修课时,增设选修学科和一些新的课程;加强课外活动;改善管理,建立协调高效的指挥系统、执行系统、反馈系统,改善运行管理和质量管理;开发多样化的教育软件,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比如开发探索性软件、专家系统、过程性诊断软件、创造性软件、联网检索软件、个性化教学软件和电子课本等多种软件系统,势必给未来教育和教学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三、促使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指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与手段。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学方法应具备双边性、突出启发性、注重学生能力发展、注重情感化、技术化等特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借鉴的体验学习教学法、内容不完全教学法、个案研究法、紧急情况分析法和主题法等等国外教学方法,以促使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好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引起学生注意,提示教学目标,唤起旧有经验,提供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学习,展现学习行为,适时给予回馈,评定学习结果,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恰当运用会有利于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优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教学机制的完善和教学效率的提高。而这几个方面正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教学所需要达到的目标。

四、改革教学组织形式以适应素质教育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篇5

【关键词】双语教学 英语改革 现状 认识

一、前言

在各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措施中,双语教育一直是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的一类形式,由于师生的参与度较高,双语教学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起来。另一方面,双语教育在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师资力量也就成为全面实施双语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

二、双语教育的背景和高校英语教育改革任务

1.开展双语教育的背景。很显然,双语教学是相对于单语教育提出的,从单语教育向双语教育的转变除了教育领域规律的作用外,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是促使这一转变的关键外因。对我国而言,双语其实就是指的是汉语与英语,从全程化汉语教育慢慢过渡到中英双语教学,这本身是一个重要的尝试。随着开放的中国更加融入世界格局当中,越来越多的国人逐渐走向世界,同时也有着相当数量的外国朋友来到中国工作与学习,这就使得传统的单语教育已经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2.高校英语教育改革任务。在中国,英语的普及率已经很高,甚至已经有了仅次于汉语的第二语言的美誉,特别是在年轻人当中,对英美国家文化的熟悉通过对影视体育的追捧已经达到较高的程度,所以对于中国目前的年轻群体而言,他们较早的接触了英语,已经在潜意识里对用语作为日常交际用语形成了一种固有的习惯,甚至可以这样认为,高校通过双语教育进行的英语教学改革的大环境是具备的。

另外,英语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对传统的英语学习进行一次创新,摒弃以往中国式的英语学习模式,在过去,英语学习的主体在于教师,并且在教学的全过程都是用的是汉语,这使得英语学习的环境是缺失的,这就导致了中国学生学习英语都会带有纯正的中式发音,并且缺乏英语沟通的能力,这也是非英语国家学习英语的先天性不足。所以高校进行英语教育的改革,就是要从教育逻辑、形式、评价等各个方面对英语教育进行改革,让教学成为一种良性的学习生态环境,真正推动素质教育的实现。

三、双语教育改革的现状

1.双语教育在部分师生中推广难度较大。双语教育的开展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师的教育意识以及学生的接受水平,在目前的教育现状下,实行普遍的双语教育难度是非常大的,这对于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很重大关系,同时,一些传统的教育思维仍然在高校英语教育中存在,比如用英语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掌握程度,这本身就与素质教育就是背道而驰的。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来自于学生,高校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这在于日常英语教育当中已经体现了出来,那么在进行双语教育,这种差距就会更加明显,不利于整个英语教育改革的进行。

2.双语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双语教育已经提倡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真正能拿得出科学全面的培养目标的高校并不多,一些高校虽然设置了双语教育的课程,但是最终衡量教育水平的测评标准仍然是传统的书面考试,相比之下,对英语交际能力与文化的考察很少涉及,学生面临是的仍是各种考试带来的心理负担。所以在这种目标和测评机制不合理的背景下,实现双语教育是非常有难度的。

四、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实行双语教育,应该体制先行。应试教育在中国盛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面对新的教育形势,主管教育机构应该结合当下教育实际情况,对双语教育进行体制化的支持。无论是人才培养、交流和测评机制,让更多高校更加主动的进行双语教育的尝试,体制先行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优化双语教育师资力量的合理部署,双语教育对于师资要求更高,在以下发达地区,有条件的高校考试尝试了美式教学方式,外籍教师能够得到充足的教育资源,同时其评价教育的制度并不只是以分数为主,所以这种方式就能够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能够形成良性的互动。而在一些教育欠发达地区,这种教育模式下投入的资是非常少的,所以实行双语教育,就需要首先对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

2.减少课堂学习,增加互动性学习。双语教学作为英语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其实质在于让学生主动学习,所以在双语教育中,口语交际应该在学习中需要重点突破,教学过程中,讲学习的主动权交回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应该是辅助学生,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双语学习的实战性。

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学习能力。双语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具备专业英语素质的沟通性人才,那么英美国家文化的学习是非常必须的,在传统英语学习中,这个环节是缺失的,而在双语教育中,交际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项能力,而跨文化学习则是锻炼交际能力的基础,所以要多加重视。

参考文献: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篇6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1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广多年,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值得庆幸的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这为素质教育的推行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体育教育通常处于两个极端。一个是把体育教育过分娱乐化,丝毫不关注体育技能的提升、体育知识的积累以及体育素养、体育精神的养成;而另一个极端则将体育教育纳入考试范畴,过分关注对于体育知识的死记硬背,衡量标准单一化。这些都不是体育教育的应有之义,体育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受教育者身心素质的提高与完善。而今,素质教育的广泛推行为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直接受益者是学生,体育教育素质化的改革将增加广大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掌握科学合理的健身知识,养成规律良好的健身习惯,从而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其次,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是大学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成功的大学体育教学方法的推行有利于提高高校整体竞争力,增强高校知名度;再者,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减少医疗保健的社会支出,从而减轻国民经济的负担,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2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1)对大学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推动教学内容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推出符合高校特色的体育课程。单一的体育教学内容往往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从而消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激情,所以学校和教师要积极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向。首先,学校要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力度,完善体育教学基础设施。必须完善各种场地建设、规范场地运营。其次,学校可以开设多种体育课程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将体育课程分为体育必修课和体育选修课,放开选修课选择的自,学校要最大限度地丰富选修课的内容。再次,学校可以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气候状况、地理环境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树立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意识,转换单一的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改革一定要使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树立自己的主人翁观念,而教师则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困惑的解读者、规范体育动作的指引者。在学习中,教师对其动作规范作出合理指引,然后鼓励同学选择最佳最舒适的规范动作。如此一来,学生便可在体育课中积极地投入运动,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无所事事的走神中。

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每个学生都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念去对待,努力帮助每个学生在适合各自特点的方面取得发展,使所有学生都能在体育学习中有所提高。这就要求当前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要着眼于未来,努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也为学生能够成为社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在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时,就必须要思考有利于学生学会健身、学会审美、学会求知、学会做人等等,使之能够有机地统一这些能力。

(2)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评测标准,将学生的体质水平纳入考核的范畴。传统体育课程的评测标准往往是体育成绩,比如800米、1000米所用时间、跳远距离、跳高高度等等,这样的体育评测往往使学生“临时抱佛脚”,平时很少或者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学生的体质并不会因为这样的体育课而有所提升,所以这也就不能达到开设体育课的目标。所以学校可以考虑将学生体质水平纳入体育课程的评测标准,因为身体素质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临时突击并没有多大用处,这样的衡量标准会对学生的体育锻炼产生敦促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4)体育教学与文化教学融合贯通,培育高校校园体育氛围。体育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所以孤立的教学法并不能达到最理想的教学目标。所以学校可以组织对各科教师的培训,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灌输与其相关的体育知识,使得体育教学和文化教学相融合,从而营造全方位的体育学习氛围。

3结语

当今社会,人民的身体素质不容乐观,体育锻炼的意识尚未完全养成,而培养其体育意识、传授体育技能的体育课程差强人意,所以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强化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实现有机结合。众所周知,教学行为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行为,只有教师积极地教而没有学生积极地学,可以说教学过程是不完整的,当然其教学效果也是不好的。因此,作为新世纪合格的大学体育教师,必须要有效处理好老师、学生、教学要求、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等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随着问题的凸显,体育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而作为素质教育关键一环的体育教育改革更是刻不容缓。在倡导全民健身的今天,大学体育教育也应当承担其应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篇7

关键词:文化 医学生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075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的高度信息化,国家之间的医学交流越来越频繁,英语对于医学生的重要性也日益显著。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医学生和语言知识的运用,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但如果医学生的英语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对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缺乏了解,没有掌握英语交际规则和英语沟通模式的基本知识,没有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实际沟通,则不能正确用英语交流。因此,英语教师要培养医学院介绍,为了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和自然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

2 文化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但也受到文化的制约。外语教学是一种语言和文化的解释过程。外语教学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语言知识,语言,文化和沟通,三是有机结合,不可分割。基于文化去掌握语言的理解,认识到文化在语言学习。外语教学是双语教学,在语境中学习另一种语言,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化,母语必然涉及到目标语言和跨文化的比较,所以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有必要了解语言和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

3 文化在医学生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3.1 有助于医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减少交际障碍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既是英语教学的目的,又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 以英语教学理论为指导, 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这表明,大学英语教学应导入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理解,同时深化对本国文化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背景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风土人情和社交礼仪。这些知识的掌握可以使医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病人的喜好、禁忌和价值观,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减少交流中的误会与障碍。

3.2 有助于医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文化对语言有着很大的影响。文化因素影响着词汇的意义,而词汇是语言的建筑单位,它能反映民族的文化,是语言交际中重要的信息源,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不同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和交流情景下,同一个词汇会有不同的内涵。语法和语用等语言要素也体现着文化的渗透,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文化知识的导入可以使学生更加精确理解词汇和语法等英语基本知识,避免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造成干扰,影响正常的通信。正确的理解和正确使用英语词汇在交际中,为了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文化是语言环境,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它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传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信念在相互依存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交流更加明显,如果我们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必须了解的语言特定的社会背景,深入理解语言的发展,更好的语言理解和学习。

学习一种语言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学会运用这种语言。然而, 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的缺失, 很多医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流时经常会产生误会甚至发生交流失败的现象。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显得格外重要。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把课堂作为联系语言和文化的场所, 注意对英语文化的输入,肩负起既教语言又教文化的双重责任, 帮助医学生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 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使他们在不同的语境以及面对不同国家的同行和病人时,都能够使用较为流畅的英语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杨裕珍.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4).

[2]贾方.关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5,(1).

[3]丁丽蓉.语言与文化关系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10,(5).

[4]闫国金.外语教学中要重视文化知识[J].中国英语教学,1999,(34).

作者简介:王昭英,女,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基础部外语教研室教员,河北石家庄 050081

元成,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河北石家庄 050081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篇8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对策

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并逐渐步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务院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大学生要顺应时展潮流,不断加强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自身素质。

一、“双创”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重要时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更好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显得尤其重要。总理在2014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2016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和政策,激发大众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进一步推动了改革的深化,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平稳的发展。

1.“双创”的内涵分析

所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下简称“双创”),即鼓励人人参与创业,人人参与创新,是指通过各种相关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开展各种相关活动,来激发广大群众的创新、创业热情,继而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双创”一方面要通过万众创新来激发公众进行创新的热情,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要通过大众创业,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新企业的创办、新产品的开发、新市场的开拓,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大众创业需要万众创新来支撑,如果创业不以创新的产品、理念和方式来进行开展,那么创业将很难取得突破与成功,也很难取得企业的长足发展。创新需求将推动万众创新的发展,为创新提供动力与资金支持,只有将“双创”有机结合,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我国经济的高效发展。

2.“双创”的现实意义

“双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创新创业新风暴,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造成巨大的影响。首先,这场创新创业风暴使得更多的求职者通过创业完成了就业,能有效地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减轻社会负担。“双创”将极大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与积极性,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使经济发展从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竞争力。通过科技创新来创新产品和需求,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推动我国经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分析

1.有利于顺应时展的需要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为顺应时展的需要。我国经济正面临着一次重要的转型时期,要想顺利完成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就要加快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有赖于创新人才的支撑。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平台,对于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企业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响应国家推动“双创”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我国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它将为我国深化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持,激发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

2.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由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及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岗位却增长缓慢,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突出强调了要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发挥以创业带动就业、凸显就业倍增效应的有效途径,要想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必须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使更多大学生积极投入创新创业的大潮中来。

3.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是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在“双创”时代背景下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能提高竞争力,而且能自主创业,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就业教育,其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学习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各方面的知识,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换位思考,从决策者的角度看问题,以提高大局观,拓宽眼界,能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施展才华,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三、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对策

1.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激发创新创业的热情

大学生要提高对创新创业的认识,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创新创业的了解,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要加强对政府出台的创新创业相关政策的了解,关注当前的经济和就业形势,认真学习创新创业知识,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努力突破现有条件的限制,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扩大自身的交际圈,多途径多方式地获取创新创业的相关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从理论和实践中正确认识创新创业。

各高校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热情,使其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就业、竞争就业、创业就业观念,做好相应的职业规划,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日后的创业做好准备工作;要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增强创业主动性,积极主动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学生要具有拼搏进取精神,敢闯敢拼,不怕失败;要敢于突破常规,树立创新精神,多观察、多发现、多动脑、多思考,善于发现和把握商机;要在创业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在创业中学习,在创业中成长,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2.明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侧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在新形势下,高校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除了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要将传统的培育就业型人才的理念转变为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并帮助学生形成创业就业的新型就业观,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挖掘学生潜能。

大学生要提高创新创业的知识与技能,可以通过课堂学习、专家讲座、网络学习等方式来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提升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法律等各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积累实践经验;要敢想敢做,勇于将想法付诸实践;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开展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培养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主动了解市场发展、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关注新理论、新技术的革新。

3.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要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尤为重要。首先,要聘请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来传授创新创业课程。其次,可以聘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投资家及政府相关人员来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既具有较高理论素质,又具有S富创新创业经验,了解最新行业动态的师资队伍,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创业。最后,要支持教师挂职锻炼,鼓励教师积极深入企业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高校要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变革,从而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要加强课程开发、课程设置和授课形式等方面的建设,课程的开发与设置要符合创新创业发展的需要,革新传统的授课形式,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建新型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弹性学制,从教学制度和教学评价上,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具专业特色,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进行支持与鼓励,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4.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加大创新创业活动的政策扶持

政府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加强典型示范作用。要加大对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的宣传,通过交流会、讲座、报告等形式来表彰先进,让更多的大学生认识到榜样在身边,激发大家的创业热情。要让大学生知道有哪些优惠政策及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通过这些优惠政策降低创业风险,并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

要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加强政府对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制订与完善,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政放权、税收减免和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让广大大学生创新创业者享受到实质性的政策优惠;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的影响力来进行政策的推广与宣传,加强相关政策的推广,帮助创业者更好地实现创新创业。

四、结语

“双创”时代背景下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创新创业,这不仅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更是高校教育改革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大学生正面临着宝贵的社会形势机遇,应该全面提高自身能力,从而实现创新创业的梦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J].中国人口年鉴,2011(1):87-89.

[2]黄炳超,白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探索:以广州商学院网络创业孵化基地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6(2).

[3]肖昊.论创新创业活动的实践特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

[4]黄炳超.斯滕格创造力理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5(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