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水库渔业管理8篇

时间:2023-11-14 10:19:54

水库渔业管理

水库渔业管理篇1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水库渔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研究,旨在实现我国渔业的科学、有序、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良好进步。

【关键词】水库渔业;现状;问题;发展对策

1水库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规划不全面、统一,区域发展失衡

水域作为一个连续不可分割的整体,政府对其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引导,各水库由各自所在的乡镇区域单独承包,由于各级部门的重视程度和管理水平的差异,造成很多小规模水库渔业的经营缺乏品牌建立意识,没有形成规范化管理。

1.2水库水质富营养化

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包括:氮、磷等营养物相对充足、缓慢或静止的水动力条件、适宜的水温和光照。当水库蓄水后,水流对污染物的输散能力增强,水质透明度增大,使得水面日照时间相应增加;库区上游的森林草地、农田有机质等丰富而充足的天然饵料资源使得水体富含高浓度氮、磷等营养盐,促进了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其生长繁殖,进一步加剧了水库水质的富营养化。此外,传统的水库网箱养鱼模式对养殖水域的影响极为不利,网箱区总磷、总氮含量过高,造成局部水域污染,并且对底质有机物的耗氧量巨大。

1.3水库承包模式不够规范,渔业管理空心化严重

现阶段,绝大部分小型水库的承包管理缺乏专业性、规范性,没有和养殖户签订相关的协议合同,存在合同到期仍旧养殖、水库非法转包等现象。与此同时,网箱养鱼取缔后,渔民转为上岸就业和原始的无序捕鱼方式,造成丰富的淡水渔业资源的空心化现象,且不利于水库环境的整治。

1.4水库肥水养殖现象依然存在

一些水库养殖户的律意识淡薄,在利益驱使下,排斥生态养殖方式,仍旧遵循传统的立体化养殖模式,直接使用粪肥或化肥养殖。

1.5渔业资源匮乏

第一,投库鱼种数量不足,投库鱼种的质量参差不齐,相关鱼种的投放比例和规格不科学;第二,水库上游捕捞野杂鱼的方式和时间错误,造成投库鱼种的严重损失;第三,库区偷鱼、盗鱼现象猖獗,渔政和周边派出所关系不够融洽;第四,一些渔业公司为了完成生产任务,盲目降低起捕规格来增加鱼产量,严重破坏了水库的渔业资源。

1.6执法力度不够大

一方面,相关执法部门的监管意识较为缺失,对于自身责任不够明晰,对小型水库非法养殖行为的监管存在畏难情绪,相互之间推诿责任;另一方面,相关渔业法律条款的可操作性不强,对于违法行为处罚的界定较为模糊。

1.7科技力量薄弱,技术服务落后

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较为滞后,相关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缺乏完善的检验、检测设备以及技术人员,每月例行检查所采集的样品需要额外安排人手送至专业部门检测,不利于正常工作的开展。

2水库渔业发展对策

2.1加强组织领导,重视渔业开发

首先,要对现有渔业资源进行规范性整合,实现统一规划和科学布局,根据各水库实际特点,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战略计划,积极推进大水面的深入开发,把环境保护和库区渔民的脱贫致富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次,对水库渔业经营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建立相邻区域间的水库渔业开发总公司,为库区保水渔业生产、管理、销售等全过程提供一条龙服务,通过繁殖场的建立、原有物种的保护、种苗的标记及选点投放、鱼群捕捞的监测等方式,实现库区渔业承包管理的一体化。

2.2强化部门协调,形成执法合力

在水库渔业经济的实体化、产业化、市场化需求下,必须建立起专业的渔业经济管理机构,采用公司化运行模式,以渔业生产基地为主体,联合农、工、商经济实体,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范围,拓展综合服务体系。与此同时,各执法部门要对存在非法养殖行为的水库进行及时清理,对所负责的水库区域进行定期巡查监管,不断强化部门协调和深入库区养殖管理机制的落实,实现水库渔业整体的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3增加资金投入,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我国水库渔业的资金投入要以企业为主导、中央和地方政府无偿下拨为支撑、社会融资为补充,积极开辟融资渠道,充分保障多元化新型投入机制,实现我国渔业投入的长效,为库区生态渔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在水库渔业的管理中,要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积极推进增殖渔业的养鱼模式,利用鱼类对水生态系统的消费能力以及水体自净功能,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实现以鱼养水、以鱼治水的生态治理目的。

2.4加强渔业水域的监测管理

首先,渔业执法队伍要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充分明确自身职责任务,将渔业各项活动纳入法制轨道,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专项整治方案,加强渔业执法手段的改进,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公开透明执行方式和效用,始终遵循和落实勤政廉政的工作作风,对自身业绩进行定期督查考评,通过一系列奖惩手段促进自身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其次,各库区养殖户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执法工作,尽快落实水域的监测和管理机制,科学合理确定养殖密度、投饵和药物,正确引导水产品质量向绿色无公害方向发展。

2.5加大渔政管理力度

首先,要优化鱼种投放结构和比例,结合库区特点,适当引进各种经济鱼类,丰富水库鱼产量;其次,严格设定禁渔期和休渔期,严禁非法电鱼、炸鱼、毒鱼等不法行为,严格把关捕鱼许可证的发行,最大限度保护鱼类正常繁殖。

2.6加大技术投入

为了适应我国水库水面日益扩大的趋势,要加强水质变化和鱼类种群变动的监测,不断提升渔业技术等方面的科研技术水平,对库区水面、水深和水位、水温、水流速、泥沙、水质、气候、饵料生物等进行研究,基于保护和改善水质的立场,揭示水工建筑和人类活动对渔业环境条件改变的影响,通过鱼苗放养和水质观测检验及比对分析,实现增殖渔业和水库水质的跟进评估,为指导水库渔业的持续科学发展提供重组数据支撑。结束语本文对我国水库渔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有利于水库渔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安百胜,刘学光.辽宁清河水库渔业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与科技,2014,(6):159,166.

水库渔业管理篇2

关键词:水库渔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水库渔业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外部环境方面

1.1.1 水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渔业比较效益下降

近年来,国内水产市场购买力疲软,水产品已进入完全的买方市场,并存在饱和型、类同型、资源型、低值型状态。水产品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相对过剩,销售价格普遍下降,经济效益明显下滑。水库渔业由于以鲢、鳙为主,品种单一,渔业比较效益下降,增产不增收。

1.1.2 水域环境不断恶化,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由于污染加剧、水土流失、水工建筑隔阻、围垦造田、酷渔滥捕等因素的影响,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全国江河污染状况按流域评价,太湖72.8%、淮河72.6%、黄河71.3%、海河69.3%、松辽河60%、珠江35.8%、长江31%。75%的湖泊和30%的水库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体污染对渔业发展影响严重。

1.2 宏观管理方面

1.2.1 渔业支撑体系薄弱,抵御灾害能力不强

水库渔业起步较晚,加上资金的限制,水产苗种、病害防治、技术推广、执法装备等支撑体系建设很不健全。渔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水产苗种体系结构布局不合理;原种及良种不纯、退化严重、抗病力弱、经济性状退化等,制约了水库渔业的进一步发展。

1.2.2 渔业行业管理松散,科技力量比较单薄

在行业管理方面,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水库渔业各级行业管理机构均很松散,管理人员和技术干部部分已改行。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水库渔业不能与水利规划及工程建设同步配套。在资金投入方面,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尚不畅通。在科研和技术推广方面,渔业投入基础很差,初步建立的渔业管理和科技体系有溃散的迹象。

1.3 技术措施方面

1.3.1 渔业方式不尽合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有的水库盲目超量发展投饵式网箱养鱼,鱼类代谢废物和残饵增加了水体营养负荷,导致水质因渔业而污染。过度捕获食鱼性鱼类,使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改变,引起小型鱼类过量繁衍、藻类水华暴发和水体富营养化。

1.3.2 坝下流水资源闲置,渔业潜力未能发挥

水库坝下流水资源是水利系统独有的优势,其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水交换容易,是名特优鱼类集约化养殖的最佳水体。流水养鱼一水多用,提高了用水效率;代谢废物容易处理,水库环保问题不用担忧,过去水库渔业忽视了坝下流水资源的开发。

2 水库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 水库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思路

2.1.1 指导思想 水库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家渔业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健全宏观管理体系,完善技术保障体系,开源和挖潜并举,外延和内涵结合,提高水产品产量和质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养殖品种结构,加强水域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合理利用,使水库生态环境保护、渔业生产和水资源利用和谐发展,从而推动水库渔业上新台阶。

2.1.2 总体布局

按照各地不同发展水平和特点,东部及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周围宜以名特优新品种的开发为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流水养殖、设施渔业、都市渔业和休闲渔业,并向外向型渔业经济发展。中部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应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名、特、优、新0水产苗种批量繁殖和培育力度,加快名优水产品规模化养殖步伐, 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西南及西北地区宜在加快传统渔业发展的同时,因地制宜开发名优品种,合理利用渔业资源。

2.1.3 宏观推进模式

从发展水利事业及水资源持续利用的高度,正确处理水库渔业市场调节与政府部门宏观调控的关系。目前关键应加强政府部门宏观调控措施,从管理体制、技术力量、资金扶持方面全盘考虑。主导方式可采取支持发展项目的模式进行示范,以点带面,逐步发展。选择确定示范项目应坚持适应市场、发挥优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并通过政策引导、技术示范、培训推广、信息服务等手段,加强对项目的指导,提高行业整体科技素质。

2.1.4 技术重点

水库渔业持续发展的方向仍应以水产养殖为主,养殖品种以“名、特、优、新”水产品为主,养殖方式以流水养殖为主,养殖技术以健康养殖为主,水库大水面养殖增殖以调整品种结构为主,着力推广健康环保型高效集约化养殖模式。同时,因地制宜地发展休闲渔业、设施渔业、生态渔业、都市渔业。

2.2 水库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领域

2.2.1 水库坝下流水养殖及设施渔业

水库坝下流水、电站尾水、渠道流水等都可一水多用,其水质好、水量足,最适合名优鱼类的集约化养殖。利用坝下流水资源开展温水性或冷水性鱼类的养殖,是水利系统特有的优势。设施渔业是采用先进的养殖设备和技术,在人工控制的生态环境和饲料条件下,进行名优水产品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可实现苗种提前孵化及反季节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大部分水库都具有发展坝下流水养殖或设施渔业的条件,这应是今后水库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攻方向。

2.2.2 水库移植养殖名优水产品

水库移植银鱼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凡环境条件适宜、饵料充足及鱼类种间竞争压力小(水体剩余空间大)的水库,移植成功的可能性较大。在水库养殖河蟹的技术及生态模式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水库养殖河蟹不会对大坝构成危害,在适宜放的水库养殖河蟹,可望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2.3 水库大水面渔业结构的调整

调整的原则是在划分水库功能及注重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在适宜开展养殖的水库充分利用水库的饵料资源和空间资源,调整养殖模式和放养品种结构,使水库渔业利用模式达到优化。适宜开展网箱养殖的水库,要充分考虑水体环境承载能力。大水面调整品种结构应增加新的适宜品种,如匙吻鲟、史氏鲟、鳜类、鲴类等适合水库放养的经济鱼类。

2.2.4 水库休闲渔业

休闲渔业是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游钓观光与现代渔业有机结合于一体的新型产业。休闲渔业以渔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为基础,建立起不同层次与类型的具有观光、垂钓、品尝、体验、休闲、度假、旅游、观赏、示范、教育等多功能的休闲渔业景区或基地,从而满足城市里的中高收入者的文化需求和物质需求,并创造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国水库休闲渔业资源丰富,发展休闲渔业将成为21世纪渔业发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3 水库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2.3.1 建立精干高效率的水库渔业行业管理体系

首先各级水库渔业行业主管部门和生产经营部门都要从水利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水库渔业可持续发展,搞好宏观管理、指导、服务和协调,制定好水库渔业持续发展的实施策略和技术及管理措施,保证渔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2.3.2 建立具有先进水平的渔业科技创新体系

健全科研机构,组织科技力量,从科研攻关、科技管理、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创新,既重视高新技术应用,也重视常规技术集成,同时注重产前、产中、产后技术的配套,为水库渔业的持续发展起科技支撑作用。

2.3.3 建立完善的高效率转化科研成果的技术推广体系

强化推广机构及人员队伍的建设,利用信息网络、培训服务等综合手段,形成以各重点水库渔业基地为依托,以专业协会及网络为纽带,形成水库渔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推广体系,使科技成果迅速推广并转化为生产力。

2.3.4 建立不断提高水管单位渔业科技素质的技术培训体系

在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骨干的同时,注重提高水产科技队伍整体科技素质。结合生产实际中出现的技术难点和热点问题,举办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全面提高水库渔业科技素质。

2.3.5 建立及时、准确、系统、权威的水产信息体系

建立水库渔业信息系统,对水产品生产及市场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加工、传递,并提供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使水产信息的收集、整理、开发、传递形成网络,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

2.3.6 建立可靠的渔业基础设施体系

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按需要统筹配备优质苗种繁殖、孵化及养殖基地以及渔业设施,新建水利工程的渔业配套设施建设应与水利工程建设同步配套,已建的水利工程中渔业缺项应逐步补齐,为水库渔业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2.3.7 建立坚强有力的渔业法规及执法管理体系

完善渔业法律法规,以法治渔。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建设一支高素质、规范化的渔业综合执法队伍。严厉打击破坏渔业资源的行为,强化渔政管理。

水库渔业管理篇3

[关键词] 大水面渔业 管理做法 成效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263-02

泰宁县是福建省闽西北山区的一个农业县,境内水域资源丰富,池潭水库(金湖)1980年建成蓄水,全长62公里,水域面积5.4万亩,库容7亿立方米,为典型的山谷型水库,是泰宁县最大水库和重要的渔业水域,库区涵盖5个乡(镇)、15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有移民2000多户,其中渔民500多户。

从1980年建库至2004年二十多年来,池潭水库渔业管理一直沿续订证捕捞方式,将收取的资源补偿费用之于水产资源增殖,存在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水产资源的数量与品种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渔民收入少。特别是2003年-2004年期间,泰宁县遭遇严重旱灾,大金湖水域水位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水体锐减,库区渔民利用灯光诱捕渔法进行掠夺性捕捞,渔业生产局面混乱,给大金湖水域本已日益衰竭的水产资源致命打击,水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同时因为渔事活动矛盾冲突,围攻渔政人员、上访等事件时有发生,也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为了进一步挖潜水库资源优势,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2004年12年28日组建了泰宁县大金湖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对金湖渔业水域实行股份制开发新机制,通过近十年来渔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具体做法

1.创新机制,为金湖渔业发展寻找新的切入点

泰宁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大水面渔业的开发和利用,2004年开始针对当时渔业发展现状,多次组织县渔业主管部门、县移民局、县财政局等有关部门深入大金湖库区乡(镇)村开展专题调研,并成立了专门工作班子,按照“民意调查、宣传引导、参观学习、精心挑选带头人”四个阶段开展工作,通过县有关单位和库区各乡(镇)、村的共同努力,大金湖渔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04年12月28日正式组建成立,使金湖大水面渔业开发进入崭新发展阶段。按照库区渔民自愿入股的原则,凡在大金湖订证捕捞连续5年以上持2股,5年以下持1股,每股2000元;公司共吸纳库区渔民股东530户892股,共收股金178.4万元。

2.政策扶持,实现各部门之间通力协作

公司成立后,为促进大金湖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健康发展,2005年泰宁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召集县农业、水产、农办、金湖管委会、财政、国土、公安、工商、税务、移民局和大金湖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就金湖渔业码头建设、减免税费等问题召开专题研究会议。会议明确金湖渔业码头建设先从县移民局库区维护费中列支6万元做为码头建设前期经费,由渔业主管部门牵头,县国土、旅游等部门积极配合,做好码头建设的选址、规划和用地审批等;由于需要投入的资金大,我们还积极争取了农业部专项建设资金扶持。会议明确税费问题县国税局要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给予积极指导和扶持,企业各项税收按老、少、边、穷地区政策享受优惠;对大金湖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实行前三年免收水面使用费等优惠政策。会议明确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尽可能简化审批手续,为企业创造便利条件;县公安、渔政等部门要抓好当地治安环境的治理,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另外,为解决金湖大水面管理与休闲垂钓之间矛盾,县政府于2005年4月30日下发了《关于加强金湖水域垂钓管理的通知》(泰政[2005]6号),将金湖水域划分为休闲垂钓区、有偿垂钓区、禁钓区三个区域。

3.规范管理,实现金湖渔业企业化运作

3.1规范渔业生产管理。根据金湖库容及载渔量测算,利用收取的股金,按照技术要求,合理鱼种结构,开展鱼苗种投放。2005年-2014年共投放大规格鲢、鳙鱼种296.0342万斤,增加金湖水域水产资源,提高渔业产量和效益。在鲜鱼捕捞技术上,先后引进江西、浙江大水面捕捞技术,通过不断学习实践,逐步掌握了大水面捕捞技术,2008年公司组建成立了自己的捕捞;在鲜鱼捕捞时间上,错开销售市场旺季,进行季节性规模捕捞,实现鲜鱼价值最大化。在鲜鱼销售上,保证销售产品的鲜活,产品销往福州、厦门、三明、南平等周边地区批发市场,同时积极做好省外市场开拓工作。在日常管理上,推行湖面分片包干管理办法,将金湖水域划分为13个片,由渔业公司护库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管理,将责任分解到片落实到人,确保金湖渔业生产顺利进行。

3.2规范公司内部管理。金湖渔业发展涉及面广,渔民户数多,各方面因素较复杂,因此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组织制度,规范运作。

3.2.1董事会活动有序开展。公司董事会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把公司工作划分为三组,即护库管理组、捕捞管理组、市场销售组,各负其责;同时根据各个阶段工作情况,有计划地组织召开董事会议,通报公司各阶段工作进展情况,查找分析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遇到重大问题时,坚持召开股东代表大会,由股东代表共同研究决定;同时对涉及群众思想上存在的波动和有碍公司发展的问题,由股东代表共同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

3.2.2实行制度化管理。公司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一是规定凡股东私自下库捕捞,发现一次扣除股份50%,没收股金50%,发现二次扣除全部股份并没收全部股金;二是规定凡公司董事会成员,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向公司批发成鱼,一经发现,处于五倍罚款并扣除当事人当月工资50%。

3.2.3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公司组建成立后,由县渔业主管部门派出专职会计1名,对公司财务进行监督管理,严格按照公司章程办事,公司财务执行每半年审计一次制度,并定期召开股东代表大会,将公司运作情况、财务收支情况以入户宣传单的形式发放到每个股民手中进行公布,接受股民监督。

4.搭建平台,实现金湖渔业的健康发展

2006年6月经泰宁县民政部门的审批成立了金湖渔业协会。金湖渔业协会的成立,有效地发挥了社会团体的作用,维护金湖渔业生产秩序,实现金湖渔业可持续发展;有效地发挥了社会团体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反映渔业生产的有关意见、建议和要求,共同探讨,提出金湖渔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及具体的措施意见;有效地发挥了社会团体作用,督促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司搞好渔业安全生产;促进渔业养殖、加工、技术创新、技术合作、技术交流和培训的开展,做大做强做靓金湖渔业产业。同时,通过协会达到了渔政专管与协会会员(渔民)群管的结合,最大限度地维护了金湖渔业的生产秩序和股民合法利益。此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还根据金湖渔业实际,认真指导养殖企业开展无公害产地认证、有机产品认定、农业部健康示范场等项目建设。2005年金湖渔业水域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 2007年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金湖渔业鱼产品符合“绿色食品”AA级标准,被认定为AA级产品,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2008年列为第三批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 2011年公司“晏清”牌有机鱼被评为福建省名牌农产品;2012年被选为福建省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建设试点企业;多次被授予市级龙头企业、三明市诚信企业。

5.实行联动,严厉打击渔业违法违规行为

随着金湖鱼类的不断增多,电、炸、毒、偷捕等各类非法捕捞行为和跨县区侵渔现象时有发生。公司成立了金湖渔业保安队,在日常库区渔业管理中,渔业保安队与县渔政执法大队、县刑警队及金湖派出所、库区各乡(镇)派出所密切联系,出现渔业违法违规行为,实行联动,加大执法打击力度。

6.立足实际,合理延伸水产产业链

首先,为确保大金湖水域渔业生产有个稳定的鱼种苗供应基地,泰宁县积极引进人才、资金及技术,对县渔场进行改造扩建,开展规模苗种培育生产。其次,泰宁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休闲渔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大金湖是主要景区之一,2006年开始在原有以垂钓为主的规模小、项目单一休闲渔业开发基础上,进行休闲渔业项目区域布局规划,重点抓好大金湖区域规模休闲渔业-大金湖渔村和水际水乡渔村建设,开展集垂钓、水上运动、观赏、品鱼、住宿等为一体的项目建设。再者,能否将金湖生产的鱼与泰宁旅游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色旅游产品呢?泰宁县鼓励渔民中的经济能人投资特色旅游产品项目开发,并组织相关人员到浙江、江西、湖北等地参观考察学习,目前已在梅口乡建设淡水鱼加工厂,引进加工设备,年产即食和半成品旅游系列产品30多种、产量100多吨,解决50余名渔民就业。

二、主要成效

金湖渔业股份合作开发新机制的建立,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

1.解决了发展瓶颈问题。金湖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之前,金湖大水面渔业生产秩序混乱,酷渔滥捕现象严重,造成了金湖渔业资源衰竭,面临荒库的局面,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安定因素。广大渔民思想混乱,无所适从,跳不出传统的订证捕捞传统模式的束缚,金湖渔业发展出路问题一直困扰着政府和库区渔民心中的一大难题。通过我们广泛宣传发动,上下齐心协力,形成强有力的态势,逐村、逐片、逐户耐心细致地做好渔民思想工作 ,最后统一了广大渔民的思想,把渔民思想引导到走股份合作开发新机制上来。从而解决了金湖渔业发展的难题,充分发挥了金湖水域资源优势,营造了良好的渔业生态环境,使金湖渔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有序开发。

2.更新了渔民思想观念。由于金湖渔业管理新机制的转变,促使库区渔民思想观念的更新,使库区渔民从繁琐的、传统的捕捞生产劳动中解脱出来,第一次“洗脚上岸”,他们一边等着“坐收渔利”,一边转移劳力进城务工、外出经商另寻致富之路,也使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地开展。而公司因需要,也返聘了多名渔民从事护库、保安、捕捞等工作,他们根据工作岗位不同每月能领取工资,一年下来也有3万元左右的收入。

3.规范了金湖渔业管理。公司成立以来,通过成立护库队、保安队,在库区各支流水口重大部位设置护库点,实行24小时值班巡逻,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加强了金湖水域护库管理;县渔政执法大队、县公安局金湖派出所、库区各乡(镇)派出所联动,负责查处偷、电、毒、炸鱼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了不法分子。此外,加上全体股东的共同监督,在金湖渔业管理上形成上下联动、步调一致、互相监督的良好氛围。

4.美化了金湖生态环境。金湖渔业管理机制的转变,有效地减少了各类渔业违法案件发生,杜绝了能够对水域渔业资源造成危害的捕捞作业行为,再者公司适时组织大批量的鱼种进行投放,金湖水质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根据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对金湖水质状况检测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有效解决了金湖水质富营养化问题,如今金湖3.88万亩养殖水域山清水秀、鱼跃湖美的景象,迎来了国内外朋友来此观光旅游度假。“鱼多了,水清了,金湖更美了!”这是渔民们发自内心感叹。

5.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通过加大渔业生产和基础设施投入,金湖渔业公司的规范合理运作,2005年至2013年人均累计分红金额达3.3万元,是股本金的16.5倍,为渔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几点体会

1.泰宁县池潭水库(金湖)渔业生产管理实行股份制开发机制以来,通过采取创新机制、政策扶持、规范管理、搭建平台、联动执法、延伸产业链等一系列措施,经过近十年学习、探索与实践,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为渔民增收、社会稳定、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是山区大水面渔业开发管理值得推广的一种模式。

2.金湖水域实行股份制开发后,“三网”养殖为空白,一直以增养殖模式发展生产,而且主要经济鱼类为鳙鱼和鲢鱼, 存在着养殖模式、品种单一问题,丰富的水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渔业综合效益无法体现,制约了产业提升。在今后发展中一是要在现有大水面增养殖模式发展的基础上,选择在金湖中下游水位稳定、水流通畅等条件较好的的库湾发展规模网拦库湾养殖和网箱养殖,同时借鉴水上休闲渔业以及大型网箱养殖模式,结合大金湖旅游品牌来提升金湖“晏清”牌有机鱼的品牌价值。二是优化品种结构,养殖、增殖一些品质好、经济价值高的适域水产品种,提高水体综合效益。三是要增强品牌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晓率。在有机鱼产品宣传上力度要加大,与当地旅游部门沟通,将有机鱼产品宣传溶入大金湖旅游宣传内容;在有机鱼产品营销上要有新的突破,在原有设立配送销售网点、指定酒店专营等营销策略的基础上,开展冷链中心、鱼味馆等项目建设,提升产业,扩大影响。

水库渔业管理篇4

关键词:水库渔业;发展现状;水利经济;展望

中图分类号:DF413.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水库的功能是防洪、灌溉、发电、航运、供水和养鱼,水库渔业是不影响水库发挥主体功能,充分利用水体资源,提高水库综合效益的新兴产业。水库渔业是水库综合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水利经济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渔业发展现状

(一)水库渔业产量迅猛增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水产品需求,扩大了水产品出口,而且为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渔民的收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二)水库渔业养殖技术不断创新,品种趋于多样化。新的养殖技术和新的养殖品种不断推出,养殖领域进一步拓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工厂化养殖、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迅速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势头迅猛,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如在超过北纬45°,冰厚达1.0-1.5米的高寒地区河蟹的养殖成功,就是在水库率先突破的,并因此带动高寒地区实现了河蟹养殖产业化。(三)水产品贸易持续增长,远洋渔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得到迅速的发展,优势水产品的出口市场已基本形成,除日本、韩国、香港等传统出口市场外,对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也有较大的增长;形成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的国际市场格局。远洋渔业特别是大洋性公海渔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入渔船数和企业效益不断提高,管理更加规范。(四)水库渔业发展出现危机。如:我国水库中天然饵料有60-80%未被利用,水库有近30万公顷的可养水面未进行开发利用。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需不断加大。政府将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对捕捞渔船进行大规模压减。这对渔业资源的养殖养护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各地加大了对电、炸、鱼等非法作业万式的查处力度,加大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力度、在此基础上,各地还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建设;对养护渔业资源、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二、发展水库渔业的意义

(一)水库渔业是节地、节能、低成本、高效益的生态渔业。无需耗费水资源和其它能源,高综合利用,减少了挖地养鱼,并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水库渔业成为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二)水库渔业高产带动灌区农作物高产。大量投饵、施肥增加了水库营养盐和有机物质的积累,远远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可使灌溉型水库营养增加,提高营养类型,改善水稻的质量,获得了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水库渔业还保证了我国粮食的安全,减少了挖地养鱼,节省了用于鱼饲料的粮食,同时保证了人口食物的质量安全。

(三)对鱼类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危害天然鱼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一方面网箱养殖增加了鱼病发生的几率,尤其是爆发性鱼病有可能使养殖水域内天然鱼类资源遭受危害甚至灭绝,另一方面,通过基因工程培育的鱼类逃出后与天然鱼类进行繁殖将引起天然种群的种质退化,而外来物种逃出后可能对水域中土著鱼类种群的生存构成威胁。

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如过度的网箱、拦网养殖等渔业活动影响水库供水、航运等主体功能的有效发挥,防止水环境的污染。

水库渔业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分析我国的资源现状,进一步发展水产养殖业生产仍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发展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无论从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从资源的潜力来讲都具有较好的条件。但仍然有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科学规划水产养殖,既要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又要实现水库渔业可持续发展,还要维护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水库库形、生物组成、营养化程度决定生产模式和生产规模,争取利用发展水库渔业经济减轻、改善单位亏损。

(二)在协调水库主体功能的前提下,按水库的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水资源敏感性、代表性对水库进行分级开发与管理。并建立水库生态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库渔业活动进行实时监测与生态风险评估,及时提出防范措施。

(三)积极开发设施养殖技术,发展高效养殖业。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加强优良品种开发。我国的工厂化养鱼始于工厂化育苗,大多数海、淡水的鱼、虾、贝、藻的苗种基本上实现了工厂化生产。淡水工厂化养殖成鱼也有一定发展,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一般单产在50kg/m2以上。海水网箱养鱼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海水鱼类养殖的主要生产方式,但主要是抗风浪能力较差的小型网箱,集中在风浪小、水流缓的水域进行养殖,导致养殖密度过高,水质环境恶化,病害频发。今后要积极开发可控制程度高的集约化、高密度养鱼技术,重点研究海、淡水工厂化养殖技术,解决相关的养殖工艺、水质控制和净化处理、增温、自动控制等工艺及设备;开发10m等深线以外离岸海水养殖技术以及高密度养殖海区环境改造和水质改善技术,开发相关的养殖工程设施和自动控制技术,增加对养殖条件的人工控制能力。

(四)实施水库渔业资源保护,划定禁渔期、渔具渔法及捕捞强度,保持经济鱼类及非经济鱼类资源的永续利用;根据不同渔业类型取得不同渔业许可,以养殖为主的水面办理养殖许可证,作为合法权益的保证,以捕捞自然鱼为主的水面办理捕捞许可证,作为生产许可,捕捞限额由水利渔业管理部门根据各水域的资源状况逐年下达。

(五)在水库生态环境可持续前提下,针对各类型水库的生态特点制定科学的渔业规划,规范渔业增养殖方式与规模,合理开发渔业资源,强化对水产养殖的管理、技术服务与指导,促进水库渔业健康稳定与持续发展。

(六)完善承包经营体制。养殖水面承包经营实行招标投标。最好实行风险抵押承包、买断经营权,这都是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创新和完善,经营风险由牵头人和职工承担,既可以增强经营者的责任心,又能够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实行招标投标制度,操作上透明、客观,水库可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益,杜绝腐败和。

(七)实施科学管理,明确水利渔业的管理主体,明确划分水库水面的渔业类型。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水库渔业资源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到位并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水库是一个复杂的多功能体,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体系,水库渔业仍然是一门新的科学,从理论和实践上都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

结语

水库渔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只要坚持持续发展的方式开发利用水域资源和水生生物资源,依靠科学技术,尊重客观规律,保护生态平衡,有效而合理地开发利用水域和渔业资源,走无公害、绿色、有机鱼产品生产之路,水产养殖业必定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谷雪芬;张欣;万紫锦;王文福.发展水库渔业,促进生态养殖[J].河北渔业,2008,10.

[2]鲍广栋;王文阁;刘战军;林治宝.水库渔业必须坚持生态养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J].水利渔业,2004,1.

水库渔业管理篇5

2020年,渔政在省市渔政部门业务指导和自治县委、政府及县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服务渔业,维护库区稳定为宗旨,加大执法力度,保障渔业安全生产,加强西江干流“清四乱”治理,认真做好渔政管理和自治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现将2020年渔政监管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年紧抓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渔民生命财产安全

2020全年我站开展了岁末年初安全检查、渡运安全月渔船非法载客检查、渔船安全隐患大排查等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出动渔业安全检查执法人员148人(次),检查渔船85艘(次),发放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材料3000余份,悬挂横幅112张,新闻报道6次,与渔业船舶所有人签订《水上渔业安全生产责任书》225份。

(二)禁渔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强化机制,完善方案,2月底召开了全局禁渔工作布置会,县农业农村局潘文高局长,分管执法工作的王胜强副局长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会上分析了今年我县禁渔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对今年的禁渔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和要求,下发了禁渔管理工作通知书,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责任;

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是做好禁渔工作的有力保障。禁渔期间,渔政执法人员深入万峰湖库区、平班库区,进村入户,登上渔民渔船与渔民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同时倾听渔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解决禁渔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在库区港口、码头、水产品集市上张贴禁渔公告1800余张,张贴标语64张,悬挂横幅90条,通过微信、QQ平台禁渔信息2800条。

三是强化措施,联合执法。禁渔期间,渔政执法船舶及执法人员准时进入禁渔区,按照“湖上无渔船、水中无网具”的要求进行巡湖执法检查。继续发挥县、乡、村三级有机结合,多方联动的巡湖检查工作机制,落实禁渔工作责任制。渔政执法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做好工作台账,做到定人定船定任务。重点检查与常规检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水上查与岸上堵等多种措施,确保禁渔工作落到实处。渔政执法人员与自治县公安局治安大队以及各乡镇派出所民警开展联合执法。禁渔4个月期间,共抓获电鱼28起,涉及56人,罚金(渔业生态修复资金)105000元,并用罚款所得的105000元资金购买42万尾鱼苗进行增殖放流,从而及时对库区进行渔业生态修复。

(三)加大渔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

为加大打击电鱼、炸鱼、毒鱼和“绝户网”非法捕捞力度,确保水生生物资源平衡发展,全年共发放打击非法捕捞宣传资料3000份,悬挂横幅标语48张,群发短信10000条。对于电鱼、炸鱼、毒鱼和“绝户网”非法捕捞行为绝不姑息,发现一起,立即查处一起。

截止10月31日,我局共清理隆林辖区万峰湖水面拦河网28张,抬网101张,绞盘42个,虾笼403个,地笼网116个,兜网1张,禁渔期刺网123张,抓获泥鳅党七例。目前,水面非法捕捞设施已基本上完成清理,库区生态环境整治已初见成效。

(四)积极参与万峰湖库区网箱整治工作。

2020年2月19日以来,渔政全体执法人员积极配合自治县人民政府再次开展万峰湖隆林库区环保专项整治工作。截止7月底,全面彻底拆除库面钓鱼棚397个,水面浮动平台242个,网箱面积47.31万㎡,为万峰湖库区网箱整治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五)积极参与“清四乱”专项行动整治工作

根据中共百色市委员会督查室《关于办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孙大伟同志对西江干流“清四乱”工作批示的督查函》(百督查〔2020〕22号)文件精神,督查组反馈的问题清单里,涉及到我站的问题有:西江(南盘江)右岸者保乡常巴屯下游1.2km处,支沟沟口存在挖筑鱼塘现象。针对该问题,10月22日,局里抽调4名渔政执法人员与自治县河长办、自治县水利局、自治县生态环境局、公安干警、者保乡司法所、者保乡政府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我县者保乡常巴屯下游1.2km处,支沟沟口挖筑的鱼塘进行拆除,恢复水面原状。目前,已经完成整改,河湖面貌明显改善。

(六)加强水产品安全监管。

在水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中,我站充分利用重点渔业乡镇的“赶圩”天,在人流较为集中的地方进行宣传散发宣传材料《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和《水产品禁用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等600多份。同时到各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及健康养殖指导、监督,引导帮助广大养殖户掌握健康养殖技术,建立科学的操作规程,传授合理规范的用药知识;依法推行养殖生产记录、投入品进出仓登记等制度。检测水产品氯霉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代谢物20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全年共完成水产品抽样20份,经检测合格率为100%,顺利完成全年抽检任务。

(七)严格按照渔业用油财政补贴办法开展捕捞船油价补贴发放工作

2018年我县获得渔业油价补助资金共计110.60万元,涉及我县捕捞渔船225艘,我站将严格按照自治县印发的《渔业生产用油财政补贴实施方案》逐步实施,目前已完成相关材料并上交财政局,等待财政通过银行卡发放到渔民手中。

(八)认真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自年初以来,大队人员一直认真积极开展水生野生动物日常监管与防控。我县目前共有两户水生野生动物养殖场,执法人员已完成这两户的驯养繁殖证和经营利用许可证的年审工作。此外,8月份与自治县林业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开展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专项行动,对隆林辖区内所有野生动物养殖场进行大检查,及时制止野生动物违规交易。

(九)扶贫工作及其他中心工作

根据自治县扶贫指挥部工作部署,每个周末渔政职工都按时下到各自的帮扶对象家中开展扶贫工作,确保了本站职工的帮扶工作正常开展。一年来本站职工在完成本职业务工作的基础上还积极完成局里交办的其他各项中心工作。

二、2021年工作计划

(一)按照上级安排部署,继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工作。

(二)为巩固万峰湖水库和平班水库网箱拆除整治成果,下一步渔政将加强对水面执法监管力度,使库区渔政执法巡查形成常态化,坚决严厉打击库区水面一切电鱼、毒鱼、炸鱼、非法捕捞行为和非法网箱养殖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拆除一起。

(三)积极开展库区“联谊联防”活动,加强对纠纷隐患的排查力度,加强与周边县的联系,建立联系机制,积极调处边界捕捞纠纷,维护库区捕捞生产秩序,确保库区安全稳定。

(四)认真做好涉渔监管工作。一是继续做好渔业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二是认真做好捕捞船燃油补贴发放工作。三是继续开展打击电鱼、毒鱼、炸鱼、“绝户网“等非法捕捞行为和渔船非法载客行为。

(五)认真做好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加大对渔船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督促渔民强化安全措施,确保渔民生命财产安全。

(六)认真做好一年一度的禁渔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使禁渔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实现“江湖无渔船,水中无网具”的目标。

(七)继续认真做好县委、县政府及农业农村局部署的重点工作。

水库渔业管理篇6

关键词:佛子岭水库 磨子潭水库 渔业 可持续发展 

大水面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渔业发展的热门话题。因此,要经常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大水面渔业环境及资源变化的规律,总结水库渔业技术经验,探索水库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以便科学指导水库的渔业生产实践活动。现就我县佛子岭水库和磨子潭水库两大水面的渔业发展现状,对大水面渔业可持续性发展对策作如下探讨。 

 

1佛子岭、磨子潭两大水库渔业发展现状 

 

1.1基本概况 

佛子岭、磨子潭两水库位于安徽省霍山县境内,均属淮河水系的山谷型水库,两库形成梯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航运、养殖等综合利用。两库常年平均水位相应库容7.9亿立方米(其中佛子岭水库为4.83亿立方米,磨子潭水库为3.07亿立方米),两库共有来水面积18.4万公顷。 

佛子岭水库始建于1954年,可养面积1 200hm2,1956年投放鱼种,1957年捕捞成鱼;磨子潭水库始建于1958年,可养面积466.7hm2,1960年投放鱼种,1961年捕捞成鱼,渔业利用50余年。由于两库地理位置同处于一个山区,同处一个类型的地带,所以水库的生态和理化因子基本相同,其气温、水温、溶解氧、各饲料生物含量和各营养盐类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水库渔产量有过高产的记录,也经历过低产的波动。 

 

1.2渔业发展现状 

两大水库的渔业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建库初期10年,由于大量的投放和捕捞,渔产量逐年上升。第二阶段为第二个10年。由于放养品种、规格的不适应,敌害种群的危害和防逃设备的不完善,致使产量下滑入低谷。第三阶段为第三个10年。针对上述出现的矛盾,不断完善苗种体系,完善拦鱼防逃设施,调整放养结构和积极发展网箱养鱼,使两水库渔业产量逐步恢复。1986年,佛子岭水库创下建库以来历史最好水平,达327.5t,均产达273 kg/hm2;1987年磨子潭水库创下建库以来的最高产量,达到140t,均产达300kg/hm2。第四个阶段为近20年。由于水面的全面放开,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原有的水上派出所不存在,渔政管理因缺乏人员、资金和必要的技术设备及山区、库区、贫困地区的特点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原处于主导地位的国营渔场因而处于破产倒闭状态。因此,水面处于抛荒状态,无人投入,只有索取。目前,两库库区群众和渔场职工仅靠养殖网箱和捕捞少量存鱼和库里的野杂鱼来维持生产、生活。尽管如此,在水库的合理放养、合理捕捞、防逃技术、控制敌害鱼类种群、发展网箱养鱼等方面探索出了一定的经验和成功做法。大体可归纳为:①投放适应水库生长的我国主要养殖品种四大家鱼,完善苗种生产体系,保证和满足水库鱼种投放的需要,并不断改善放养结构;②密切注意水库鱼类种群的变化,行之有效地控制敌害种群的发展和危害,使人工放养的种群始终占据优势,危害种群控制在最低限度;③两库都有防洪的任务。因此,完善拦鱼措施,做好防逃工作是水库渔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④拟定合理的捕捞强度,充分利用水体和鱼类最佳生长期,不间断地做好自然经济鱼类的增殖和保护工作。 

 

2可持续性发展探讨 

 

2.1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库渔业生产机制 

应本着有利于开发和发展,有利于改变只向水库索取、不向水库投入的原则,改变一家投入多家索取、不断产生利益矛盾的状况,既要能统又要能调。 

2.2 两库渔业发展潜力 

2.2.1市场需求潜力大。我县目前人均占有水产品量不到10kg,远低于全省25kg、全国34.6kg的人均水产品占有量。因此,生产出绿色无公害优质水产品仍然会长期畅销市场。

2.2.2可供开发利用的水面大。两库可养殖水面1 666.7 hm2,可用来进行天然投放、库湾养鱼和网箱养鱼。如果按天然鱼产量300kg/hm2计算,两水库每年的天然生产力至少在500t以上。 

2.2.3引进和开展名特优品种养殖是水库开发的新课题。开展名特优品种养殖,是开发大水面一项新的工作,是提高水库生产力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利用水库的自然优势,适当在水库发展名特优水产品,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也是走高效渔业的一条可行之路,如佛子岭水库利用网箱养殖鳜鱼和斑点叉尾鮰,利用流出的库水开展鳗鱼养殖,每年可产优质鱼700t,产值近5 000万元。 

 

2.3两水库渔业发展对策 

2.3.1切实保护两水库水域生态环境。目前,水库两边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两库上游无任何工业污染,四季分明,气候温和,自然生态环境优良,是我省当前少量存有的无污染养殖区域。因此,必须保护好现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确保水域不受污染。一要在制定其他发展规划或兴建水利工程时,要充分考虑到水库生态环境的保护,把水库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第一大事来研究;二要禁止在水库上游兴建工业厂矿,保护清洁水源,同时也要防止渔类自身污染,如网箱养鱼密度不可过大;三要强化渔政管理,严禁毒、炸、电等违法行为,对特种水生动物的栖息地、繁殖场、索饵场,应建立水域生态自然保护区。 

2.3.2合理放养主导品种。青、草、连、鳙、鲤、鲫、鳊鱼是我国传统的养殖品种,也是两库养殖的主要鱼类,在目前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城镇,这些品种与目前的消费水平相适应,而且还有相当的消费时效,消费既不会过剩,也不会过时。在对大型水库可持续发展方面,仍然应以这些鱼类的养殖为主,同时坚持不懈地做好鲤、鲫、鳊等优质鱼种的自然增殖与保护工作,使水库生物饵料得到充分利用。 

水库渔业管理篇7

关键词:小型水库; 综合利用

延长县地处延安市东部,地质属华北陆台的鄂尔多斯地台,黄土高原丘陵地貌,全县沟壑纵横,植被较差。延长县的可养鱼水面较大,但是由于常期以来水库和淤地坝只依靠单独养鱼模式生产经营,粗放养殖,并且生产管理技术落后,经济效益很差。为此,2008年延长县为提高小型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以瓦村水库为试点,对水库进行承包,并对水库的经营管理情况跟踪调查了两年时间。

1 基本情况

瓦村水库地处延长县黑家堡镇瓦村,水库以村名命名,距县城15 km,控制流域面积10 km2,总库容99万m3,兴利库容32.6万m3,可养鱼水面面积10.5h m2,平均水深3.5~4.5 m之间,水质较好,透明度45~50 cm之间,PH值6.5~7.5,无工业污染。库区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干湿分明,年平均降雨量540 mm,平均日照时数2456 h,年平均气温10.4℃。

2 主要的措施与方法

2.1 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合理利用资源   根据水库资源实际情况,制定了以渔业为龙头、休闲、垂钓、餐饮、度假为主和其它畜牧养殖为辅的综合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水库资源,形成“住水边、玩水上、食水鲜、品农饭”的发展思路,使之形成渔业生产新的经济增长点。

2.2 加大投资力度,改善瓦村水库基础设施

2.2.1   交通便捷、通讯畅通   交通便利是发展水库休闲渔业的重要条件之一,另外发达的通讯也很重要,以便利游客随时与外界进行通讯联系。瓦村水库原有一条黄土道路、手机也没有信号,为解决这一制约发展的问题,承包人积极和县上争取,利用县上通村油路项目,投资10万元修通了省道205到水库2 km的三级柏油公路,并且协调移动公司在水库边上建起了信号接收塔,大大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

2.2.2   建设良好的休闲环境   瓦村水库虽然坐落在风景优美、自然山水风光较好的地方,但是原有的设施陈旧落后,游客连基本的休闲设施也见不到。因此承包人投资96万元在水库大坝的右岸建设了1 200 m2的餐饮、娱乐、休息的场所。在适合垂钓的库湾设置了以供游人休息垂钓的座椅等,在库内增购了三艘摩托艇,十条游览船等一系列设施,沿水库建立了便捷、卫生的厕所,提升了服务硬件设施规模。

2.2.3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强化经营管理   休闲渔业是以资源为依托,从市场需求实际出发,通过渔业和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将休闲、娱乐、餐饮等行业与渔业结合为一体,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提高渔业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而实现渔业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就必须有一支较高素质的从业管理人员,所以瓦村水库从承包开始就招聘了一批有服务、餐饮等行业管理经验的人员加入到水库的经营管理中来,并选派了一批人员进行了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定制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做到了有章可循,使游客能乘兴而来,满意而去。

2.3 改变单一养鱼模式,努力实现生态养殖   制定发展规划,改变单一的养鱼模式,加大水库多鱼类品种的养殖,从过去养殖的白鲢、花鲢、鲤鱼三个品种,增加到六个品种,在饲养管理中增加了池塘养鱼的精养方式,利用其它畜牧养殖产生的肥料来培肥水质,用库区可耕种的土地种植一部分青饲料饲养草鱼,同时加强库内鱼类的捕捞,努力提高回捕率。并且利用水库山上承包的林地用来散养土鸡和猪、羊等牲畜,实现生态养殖和立体养殖,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2008年当年实现各种养殖产值85万元。

水库渔业管理篇8

关键词:水库;渔业;健康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4.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水利行业的蓬勃发展,其水库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各种大、中、小型的水库星罗棋布,并且适宜渔业生产的水面范围也十分的丰富,因此,近几年来,水库渔业养殖逐渐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水库经济辅助产业。然而由于养殖技术的不规范、不科学,导致水库的水质、环境遭到破坏,进而造成水库渔业产量降低、效益减少。因此,必须要加强水库渔业养殖的健康技术。本文就我国水库渔业中常见的健康养殖技术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水库渔业尤其是北方水库渔业健康养殖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在确保水库水质环境良好的前提下,更好的提高水库渔业的经济效益,使之形成一个良性、健康的水库渔业发展机制。

1 水库渔业健康养殖的方法

1.1 自然养殖技术

这种养殖技术主要指的是利用天然无污染的水域(包括其中的天然生物链),在基本不进行施肥、投饲、用药的条件下,进行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生产的水库养殖技术。

1.2 生态养殖技术

由于集约化的养殖池塘中底泥过多以及水质富营养化,导致渔业生产常常发生病害,降低健康养殖的质量,因此就需要进行生态养殖,即在一定范围的养殖水面中,利用堤埂进行种草养鱼、农作物种植等,从而将底泥、水质等进行综合性的、无公害的生态利用,从而建立起一个良性、健康的水库生态渔业养殖系统,尽可能的利用系统当中产生的剩余能量进行有机污染源的综合、全面、科学的处理和利用,从而达到对水库系统的直接(间接)的再循环利用。

1.3 生物学养殖技术

这种养殖技术主要指的是在各种水质理化指标和环境条件均达标的水库养殖水域内,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择优良、适宜的品种(可以适当的引进地方或部级的优良品种),采用绿色、无污染的饲料,在整个渔业养殖过程中进行合理、科学的培育生产。并将那些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污染的生物学制剂当作防病药物和添加剂应用到养殖过程中去,同时,还要尽可能的应用中草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并严格的实行休药期,从而尽可能的将药物残留量保持在允许的安全范围中。

1.4 休药期养殖技术

这种养殖技术主要指的是将水库渔业养殖的周期科学的划分成两个阶段,即:第1个阶段,按照常规的精养池塘方法进行水产的饲养管理,养殖期间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饲料和药物添加剂;第2个阶段,根据所使各类添加剂和药物的有害物质残留量实行休药期,并确保水质、环境各方面的指标达到绿色水产品的要求标准。

2 加强水库渔业健康养殖的措施

目前,我国水库渔业尤其是北方水库渔业的健康养殖水平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措施进行加强,具体措施包括:

2.1 水库渔业健康养殖中的水处理技术

在水库渔业健康养殖过程中,首要的基础性要素就是良好的水质环境,这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即:良好的生态状态和良好的理化状态。目前,常见的水库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1 化学处理法

即运用化学反应方法对水源当中的悬浮胶粒或污典物等进行处理,具体包括有:中和、凝絮、络合、消毒、氧化还原等。

2.1.2 物理处理法

即依照不同用途水的物理特性,经过物理、机械的方法将水源当中的有害气体或悬浮物质进行去除,具体包括有:过滤、沉淀、吸附、逆渗透、泡沫分离等。

2.1.3 生物处理法

即利用自养性植物(如高等水生植物、绿色藻类等)和微生物(光合细菌等)对水库水质进行改良,从而有效的降低和避免因代谢产物或残饵积累对水质造成的破坏。

2.2 水库渔业健康养殖中的品种选育技术

在对水库渔业养殖进行品种选育时,要尽可能的选择那些高效、高产、高病害抗御力的无公害品种,并且尽可能的选用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健康、优良的品种。同时,要尽量的选择那些大江、大湖中的天然苗种进行育苗养殖,以便于防止因近亲繁殖造成的品种退化等问题。

2.3 水库渔业健康养殖中的营养施配技术

在水库渔业养殖中,水产品的营养需求常常包括以下几种,即:

2.3.1 碳水化合物

它是鱼类饲料当中需求量最大也是来源最广泛的营养物质,其每克碳水化合物的热量利用为5~16kJ。

2.3.2 氨基酸和蛋白质

鱼体的主要构成成分就是蛋白质,它的含量高低直接决定了鱼苗生长的速度和质量。而氨基酸又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因此,在健康养殖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应用氨基酸和蛋白质。

2.3.3 维生素

它是促进鱼类生长发育、确保鱼类健康、调节鱼类生理功能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必要性有机化合物。在鱼类生产过程中主要起着辅酶、氧化还原、调节物质代谢等作用。

2.3.4 矿物质

即无机盐类,也是组成鱼体的一类十分重要的物质,充分的矿物质能够有效的保证正常的物质代谢,维持正常的鱼体内在环境。

2.3.5 脂肪

适量的脂肪能够有效的为鱼体提供必要的脂肪酸、能源等。

2.4 水库渔业健康养殖中的施肥技术

在水库渔业健康养殖过程中,必须要遵循“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基本原则,坚决杜绝应用被污染或毒副作用大的肥料。并且,在施肥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采用量少次多的施肥方法进行施肥。

3 结语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水库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些水库的位置范围分散、养殖面积广阔,从而形成了水库水产养殖的新经济模式。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技术不规范、管理知识不充分等原因,导致有些水库出现水质变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水库养殖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健康养殖技术的重视和应用,提高养殖的质量和水平,从而在保证水库水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水产产量,增加水库渔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胡传林,董方勇.中国水库渔业的现状与趋势[J].湖泊科学,2013(04).

[2] 王雅琴.关于水库渔业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1(34).

[3] 张忠.实施吉林渔业健康养殖的思考[J].水利渔业,2013(0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