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家校沟通的策略和方法8篇

时间:2023-11-20 10:24:33

家校沟通的策略和方法

家校沟通的策略和方法篇1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家校互动;实施

家校互硬呗缘氖凳┦分重要,是保证家长与班主任有效沟通的关键,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当前,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家校互动策略实施效果较差,教师无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影响了沟通效果,不利于了解学生情况,促进学生发展,为解决此问题,需要有效开展家校互动,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家校互动策略实施的必要性

家校互动策略是一种必要的沟通策略,实施家校互动策略十分必要,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通过家校互动,能够加强家长与班主任的沟通,对学生进行准确的分析以及有效的教育,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认知不够成熟,对许多问题的看法较为片面,存在认识偏差,无法有效进行判断,通过家校互动,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教育,家长也可以将学生在家的表现反馈给教师,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1]。第二,能够提高对学生的约束力,提高对学生的约束力不代表向家长告状,而是将此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对学生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规范学生行为,了解学生想法,每个班级至少会有20多名学生,教师的精力有限,很难面面俱到,会忽视部分学生的感觉,基于此,教师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要求家长时刻关注学生的动向,了解学生的想法,在教师忽视或者未察觉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提示,以便教师能够在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动向,关注学生的行为,了解学生的想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家校互动策略有效实施的措施

(一)家校互动中注重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进行家校互动的基本条件,通过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教师能够更加体谅家长的难处,家长能够了解教师的苦心,互相理解,互相迁就,实现有效沟通,因此,在家校互动中注重换位思考至关重要[2]。在家校互动中注重换位思考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前与家长做好交流工作,预定沟通时间,家长需要工作,在时间上受到限制,教师也工作繁忙,没有过多休闲的时间,致使家长与教师可能存在时间上的冲突,为避免此问题,需要教师考虑家长的难处,换位思考,互相配合,以便为有效的沟通交流打下基础。第二,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既需要保证客观,又需要顾及家长的感受,孩子是家长的心血,教师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必须顾及家长感受,注意措辞,以保证沟通的有效进行。例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能够武断的评价,不能运用贬义的词语,如,该生不是一个好学生,太过顽劣,喜欢恶作剧,与同学不友善,该生不够聪明,学生成绩中游等,此类语言会对家长造成伤害,家长无法接受,使沟通无法有效进行。

(二)用真诚赢得家长信赖

良好沟通的基础就是真诚与信任,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必须在真诚、信赖的基础上进行,因此,用真诚赢得家长信赖至关重要。用真诚赢得家长信赖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沟通过程中,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真诚、友善,教师需要尽心照顾学生,关心学生,家长会通过与学生沟通,了解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例如,教师对你好吗?你喜欢教师吗?等等,家长会以此对教师进行判断,影响着与教师的沟通态度与沟通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尽心关心学生。第二,教师与家长沟通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准确的分析,在此情况下,家长才能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感受到教师的真诚[3]。

(三)以学生的发展为入手点

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家长与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是教学的主要任务,因此,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入手点与立足点,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实现家校的有效互动,与此同时,还需要采用多种沟通方式实现有效互动,增加互动的机会以及沟通的便捷性,保证互动的顺利开展。以学生的发展为入手点,采用多种互动手段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合理利用先进技术,通过手机进行便捷、有效的互动,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等软件与家长交流,既可以保证沟通的便捷性,还可以节约教师与家长的时间,随时将学生情况反映给家长。第二,为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性格、能力、个性、气质等多个方面与家长进行互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有效实施家校互动十分重要,是为学生创造有利学习条件的基础,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学校学习环境,还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诚,宋琳.当前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黄山学院学报,2014(02).

家校沟通的策略和方法篇2

【关键词】 家校互动 和谐教育 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047-01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教育在创新。在教育日趋追求生态化、和谐化、信息化的今天,学校教育与社区、家庭及教育机构形成合力,走家校、社区、教育一体化之路。以家校互动策略为突破口,以校园网络建设为平台,促进了家校工作,在共建的家园中创造了一个开放、平等、相互信任、共同分享、合作与支持的大环境,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构建家校良性互动和谐教育共同体。近年来,笔者在学校管理中探索、尝试家校互动教育法。“众人拾柴火焰高”,将教学和管理分流,不但工作轻松了,而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建立家校共育管理体系,促进家校互动,营造家校合作氛围

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我校成立了“七个一”的家校管理体系。

1、一会:各班每月召开一次家长会,学校每期召开一次家长大会。

2、一册,即家校联系手册:做到每个学生一本,每月家校互相反馈意见。

3、一栏,即家校联系栏:每月更换一次资料。

4、一校,即家长学校,一月举办一次家长培训班。

5、一日,即家长开放日:每月各班组织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亲自目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从中体会和学习一些正确的方法。

6、一访,即家访:老师通过家访了解孩子基本情况和一些家庭情况,使老师做到在教育帮助孩子时能有的放矢。尤其是有心理障碍的孩子,老师将根据掌握的情况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之健康成长。

7、一台,即校讯通平台,学校利用校讯通平台将教学、教育方面的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家长再将意见反馈回来。通过以上窗口与家长沟通、交流,在教育方面达成共识,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家长素质普遍提高了,行为规范了,家校合力取得了显著效果。

2 探索“六大”策略,有效实现家校互动

策略一:“通”——沟通、交流,增进了解

如何做好沟通,学校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教师职业素养,赢得家长的尊重与信任;二是密切双向沟通了解,建立良好的尊重与信任。

策略二:“引”——传播、引导,达成共识

一是通过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宗旨,介绍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引领家长走进学校课程,了解学校教学教育目标,从而树立正确的观念,获得科学方法;二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各班教室环境的创设都结合了潜在的对家长的指导教育因素,让教室墙壁说话。

策略三:“馈”——反馈、调整,增强实效

通过发放家长问卷,举办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利用校讯通平台等方式及时反馈信息,研究改进学校工作。

策略四:“享”——分享、体验,获得满足

学校通过定期开展孩子学习成果展,家校共育表彰大会、开学典礼、大型庆祝活动,让家长与师生分享快乐,分享成功。

策略五:“转”——转变角色,发挥家长学校的引领作用

在家校工作中,我校十分注重引导家长转变角色,让家长意识到自己不是学校教育的观察者、旁听者,而是组织者、设计者、协作者,我校设立了分层次的家委会,即全校的家委会和各班的家委会,各级家委会职责明确,互相配合,使之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引领作用。

策略六:“挖”---挖掘家长的优势资源,促进家校互动合作

一是挖掘家长的职业资源。不同职业的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会不同,我们充分发挥高素质家长的带头作用,通过他们去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寻求家长的支持,从而带动其他家长与学校的互动。二是挖掘家长的兴趣特长资源。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学校让有特长的家长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体验活动过程,并为学校献计献策,促进家校互动合作。

3 家校联动,以“三让”为切入点

3.1 让家长进入学校

首先,举办家长学校,开展“新课程通识培训”,为家长提供较为完整的有关新课程的说明材料,并与他们一起讨论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改革的目标,宣传新课程创导和基本理念及教学形式。其次,培养方式要灵活多样,提高实效,可以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向家长介绍新课改的有关情况,提高他们对新课改的认识;也可以请家长到学校或在网上发贴子介绍家庭教育的经验和与学校沟通的体验,发挥主流家长的引领作用等。再次,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进入课堂,观摩参与新课程教学课堂,和孩子们一起直接感受新课程教学活动。第三,举办三方座谈会,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座谈活动,面对面交流、商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坦诚交流,不拘细节,只求实在、实效。

3.2 让教师进入学生家庭

教师到学生家庭,体验学生的家庭生活。时间或一天、半日,也可数日,一则可以发现家教中存在的问题,便于针对情况进行教育;二则感受学生家庭生活,融洽沟通三方面的关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对一些“问题学生”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三则可以现场指导家教,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家长交流家教意见,提出改进办法;四则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3.3 让沟通多样化

家校沟通的策略和方法篇3

【关键词】管理沟通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 必要性 高效沟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032-01

美国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说过,未来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就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沟通作为一种交流手段,可以将一个组织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为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服务。实践也表明,组织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分歧往往是由于沟通无效或是沟通不到位所造成的。可以说,管理离不开沟通,沟通是管理的灵魂,渗透在管理的方方面面,有效的沟通管理是组织运行不可或缺的,甚至决定着组织运行的效率。同样的,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组织机构,其行政管理和教学环节都离不开沟通。良好而有效的管理沟通更是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管理与决策的基础和关键环节。

一 高校管理沟通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但并非所有发生在组织中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身上的沟通都可以称之为沟通,正如沟通学专家玛莉·蒙特女士指出的那样:管理沟通是指管理工作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管理目的或影响,通过各种语言或非语言载体与其他相关的人进行信息交流,以取得受众的正确理解的一种策略性过程。不难看出,管理沟通作为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过程,它由沟通者、沟通方式、沟通内容、沟通渠道、沟通对象(信息的接受者)、反馈、内外部环境和沟通效果等要素组成。而所谓的高效管理沟通,简单地说,就是指高效管理者为了实现行政管理和教学的目标,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行政人员与师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各部门之间,以及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多元信息传递、交流和反馈的过程。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以及社会对高校管理要求的提高,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沟通体制对高校各方面的教育与管理工作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就高校内部而言,一方面,良好而有效的管理沟通有助于实现高校行政管理的目标,能够促使学校领导做出科学民主的决策,从而提高行政效率;有助于加强行政人员与师生之间的交流,真正实现学术自由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良好而有效的管理沟通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能够最大限度地缓解师生的压力,真正体现寓教于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增强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就高校外部而言,良好而有效的管理沟通不仅有利于高校获取事关自身发展的各种信息,促进其决策的科学性,而且能够让政府、社会更好地了解和支持高校的发展,使其自身的教育目标和发展战略的实现得到保证。显而易见,合理而有效的管理沟通是高校管理与决策的基础和关键,而切实有效的管理沟通又依赖于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沟通机制作为载体。

二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如何构建高效的管理沟通机制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要实现其在各个层面的有效沟通,实际操作起来是一项比较困难和复杂的活动,尤其是更加突出管理和决策上的民主,以及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性作用的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在管理沟通的过程中,沟通方式和渠道选择不当,沟通工具运用不佳,以及反馈渠道不畅等各个沟通环节的问题都有可能使得管理沟通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合理有效的管理沟通是一个策略性的过程,作为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管理者应该构建一个高效的管理沟通机制,做好对其有效的控制。对此,可以从战略层面和具体措施两个方面进行。

1.就战略层面而言

在行政管理层设立专门的管理沟通机制来制定一个与高校教育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沟通管理战略,并且进行新型有效沟通机制的开发,构建一个平等沟通的平台。在强化行政人员沟通管理意识的同时营造一个民主决策、良好沟通的氛围。

扩大管理沟通适用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无论是图书馆管理,还是教室、公寓的管理,都可以进行管理沟通体制的建设。

减少沟通中的组织层级,从而缩短管理者与被管理沟通的距离,提高被管理沟通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的强有力的支持与信息保障。

2.就具体措施而言

拓宽高校内部及其外部的沟通渠道,建设有效的沟通圈,保证沟通的效果。对此,高校可以运用新型的网络技术,比如开通校长邮箱、建立电子公告牌、开通微博、建立信息反馈系统等举措来拓宽沟通的渠道,实现方便及时、人性化和可互动的沟通。

提升管理人员和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着力构建和谐的沟通环境和人际网络。作为管理者,要学会倾听,用真心、用真情沟通,尊重他人的意见,正确处理冲突,真正体现求同存异的理念;作为广大师生,要学会学习,善于表达,进行适时的反馈,提高个人层面的沟通效果。

完善和规范管理沟通的各项规章制度,因为制度是管理沟通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只有健全了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管理沟通机制及其对应的制度建设,才能够切实提高管理沟通在行政管理和教学中所起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韦联桂.高校管理沟通研究概述[J].山西科技,2012(3)

家校沟通的策略和方法篇4

论文摘要:增强现阶段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培育和拓展高职院校的招生和就业市场是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在此引入市场营销理念,研究探索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策略,制订营销组合策略。

0.引言

进入2l世纪,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中国大地,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局势。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与社会脱节的矛盾也逐渐显现,主要反映在高职院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与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欠了解。面对近年来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高度重视,如何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如何使社会从了解、认同、发展到主动与高职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主动参加高职院校的各类专业培训和学历教育?为此,本文借助市场营销理念,探索现阶段高职院校营销策略,制订组合营销方案,以求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发展、长期有效生存。

1.引入营销理念,明确高职院校办学目标

1.1营销理论介绍

市场营销是为了创造思想、产品、服务的交换(该交换能满足个人和组织的目标)而进行的计划和创意、定价、分销、服务的过程。从市场营销定义“思想、产品和服务”这一部分说明,可以对任何东西进行营销。事实上,生产企业、服务公司,营利和非营利组织都在利用市场营销获取市场。追溯市场营销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计划导向,这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单位只需按计划生产,没有营销的问题;市场导向,是将重点放在竞争者、放在产品上,按市场的真实竞争状况来决定公司的策略,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消费者导向,强调的是最终目的,强调消费者的利益和需求;服务导向,围绕人在服务营销中的作用,研究服务质量和服务接触。勿庸置疑,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了市场营销应以市场、消费者和服务为导向。但如何使同样应该与市场紧密结合的高职院校教职工能主动认识到高职院校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明确办学目标?如何通过最恰当的渠道、价格、促销方式为相关服务对象(学生、家长、企事业单位)提供满意的服务和产品?如何使相关服务对象能在潜在和现实需求来临的第一时间首选某高职院校?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引入营销理念,制定并实施恰当的营销策略不失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1.2现阶段高职院校环境分析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自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出现在我国,呈现出规模化、行业性、快速性等发展趋势,现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高职院校的内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y)与威胁(Threat)进行分析,以获取相关的信息,为制定营销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1)内部优势

①大部分高职院校是从原职业大学、重点中专校发展而来,历史悠久,办学实力较强。②行业性、区域性较强。③许多高职院校建设了新校区,规模大、条件改善。④重视教学改革,倡导为社会服务。

(2)劣势

①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存在明显滞后,影响人才培养质量。②内部激励机制与办学目标、个人目标的实现有待配套。③规模扩张太快,内部管理跟不上。④主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不强。⑤锁定目标服务对象的系统工程未受到重视。

(3)外部环境的机会

①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②国内外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旺盛。③社会对高职教育逐步了解。

(4)威胁

①高职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类别与层次的差异化有待清晰。②社会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的认识模糊。③高职教育院校之间的激烈竞争已成为不争的事实。④高职院校受中职、技校、本科教育双向挤压。

2.制定营销策略,实现高职院校与社会(市场)的无缝联接

从广义来看,市场是一种交换行为,是买卖双方发生交易行为的地点或场所。在现代市场营销中,高职院校市场主要表现为对高职院校提供的各类服务的消费需求,由三部分组成:高职院校市场一各类消费者(学生、学生家长、人才需求企业、需要提供服务的相关企业)+可支付的购买力+购买欲望,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来表示。建议将高职院校的市场划分为生源市场、就业市场和需要提供服务的相关企业市场。

2.1工作步骤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都具有自己的行业背景,所以行业特点明显,按照市场营销的工作步骤:进行市场细分一选择目标市场一定位。高职院校应该设计出不同的服务(产品),来满足细分市场的需求,研究营销策略,以便在自己所选目标市场的心目中,创造出竞争优势来。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许多高职院校都意识到不可能依靠单一的服务(产品)满足所有消费者需求,至少不能采用一种方式来吸引各类消费者,如何审视高职院校的市场特征、辨别消费者需求,是高职院校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为此,必须开展营销策略的研究探索。 2.2营销策略研究

本文拟对高职院校生源和就业二大市场的营销策略进行研究。高职院校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的相同性具有从区域性向全国性、从集中化向分散化的变化,客户从被动接受服务到主动挑选、主动提出服务需求,由盲目向理智的转变等;差异性则表现在生源市场供应紧缩而就业市场需求从紧,生源市场的攀高与就业市场的务实、生源市场与就业市场的目标市场不同等方面。下面通过对市场营销策略中的四种变量:产品、价格、分销渠道和促销方式的研究,制订组合营销方案。

(1)产品策略不难发现高等教育生源市场客

户的以下需求,总目标是毕业后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收入满意,分项目标有道德品质优、专业知识新、上岗就能干、沟通适应强、终身学习能力强、环境安全、奖助学金诱人等;就业市场需求几乎可以与生源市场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只是由于角色的转变,总目标改成了能为本企业找到优秀员工、提供员工满意的报酬,而分项目标则略微有些差别。所以,高职院校的产品策略便是紧紧围绕以上需求设计、制造、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具体应该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订、教学环节质量控制、师资队伍培养和考核、学生品德修炼、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实施。

通过高等教育生源与就业市场的常规需求和高等职业教育SWOT分析,认为只有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差异化产品策略才是改善劣势、化解威胁的良方。课程设置和教师素质应重在实践能力、知识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社会人”培养,学生在校期问就能基本明确自己的就业定位,了解并掌握拟就业岗位的品德和专业要求;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向企事业单位广泛征求办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教改良策;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加强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养成的引导和教育等。

(2)价格策略根据我国“教育优先”和“教育公平”原则,我国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实行国家定价,允许在规定幅度内浮动,一般来说是一省一价,全国范围也没有太大区别,学校必须在各级政府价格管理制度的约束下,规范行事。加之国家有很好的助学奖励和助学贷款制度,所以价格尚不是目前生源市场选择学校的关键因素。

(3)渠道策略在营销界流行着“渠道为王”之说,渠道是竞争成功的最后“前线”。成功的高职院校营销渠道应该能够使每一个愿意选择就读的学生和家长、每一个愿意选择某高职院校学生的企业能够快速方便地得到服务,管理良好的渠道,对营销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最大化地实现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的拓展;而不成功的渠道策略将影响市场需求,束缚销售的增长。

根据高职院校生源市场汇聚高中、分散在各个家庭,国家明令禁止高校设立招生(销售)的有关规定;就业市场虽然有一定的行业性,但仍分散在各个企业的特点,笔者提出高职院校应以终端市场建设为中心来运作市场,一方面加强对各地招办、高中,家长、学生等各环节的服务,积极参加各级政府部门举办的招生咨询会;另一方面,建立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实施于高职院校的招生就业、教学科研、宣传学工等与客户有关的工作部门,目标在于通过快速、周到、优质的服务来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通过优化面对客户的工作流程以减少获取客户和保留客户的成本。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①对生源市场的各地招办和高中,就业市场的企业实行ABC分类管理法。统计近8年在校生的籍贯、中学、专业,划分出A、B、C三类生源市场;统计近5年学生就业的行业、企业,划分出A、B、C三类就业市场。对A类市场开展重点服务,B类市场次要关注,深入分析C类市场是否存在市场扩大的潜力。

②确定客户档案。将客户档案作为对客户、对市场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

招生市场客户档案的内容要从客户常规信息扩展到A、B类高中的毕业生进入某高职院校就读和进入其他同层次高校就读人数、比例等情况,区域内其他高职院校资料,客户的意见反馈,各地招办的反馈意见等。同样,就业市场的客户档案内容也要从客户常规信息扩展到在A、B类企业就业的人数、比例、职位等,这些企业录用其他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情况,企业和毕业生的反馈意见等,以求全面、系统、专业化地对客户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③建立信息中心,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信息收集、反馈、整理和处理运作体系,及时为高职院校自身的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起步阶段,可以对学院现有资料进行筛选、甄别,然后根据以上二方面的要求开展资料的收集、整理,制订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4)促销策略在制订了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和渠道策略后,现在的任务就是能使客户了解某一所高职院校的产品和服务,并得知从何处可获得这些信息。这一任务就是由被冠以“促销高速公路”的促销策略来完成,促销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沟通,提醒客户选择某一所高职院校,促销建立了高职院校与客户的关系。学院可以控制的主要沟通因素包括广告、公共关系和个人推销。在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成为买方市场的时候,促销策略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建议针对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的促销手段。

在校生和在校生家长。学院可以采用邮寄校报,教学系及班主任与学生、学生家长进行一对一沟通的方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联系。

②面广量大的未来学生和家长。学院可以与A、B类高中进行一对一的沟通,首先取得这些高中的信任,然后通过他们向学生和家长邮寄学校介绍、发放调查表了解他们的愿望,有分类地提供咨询服务、合理引导他们将来报考;通过优化网络技术、加强网上宣传,在这些未来客户上网时,能用最少的时间、最简捷的方法在第一时间浏览到学院信息。有选择地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学院知名度。

③各地招办可以采用个人推销的方法,一对一进行沟通;也可以通过当地招办举办推销展示会。

家校沟通的策略和方法篇5

关键词:市场营销策略;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4P理论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9-0080-03

1964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销售学家麦卡锡(E.J. McCarthy)提出了著名的4P理论,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策略。由于4P理论是站在企业角度的观点,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罗伯特・劳特伯恩(Robert・Lautenberg)提出了与4P理论相对应的顾客4C营销新模式,即顾客需求与欲望(Customer needs and wants)、对顾客的成本(Cost to the customer)、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策略。本文将综合4P和4C理论,使之更好地应用于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中。

一、市场营销的涵义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目标定位

(一)市场营销的涵义

市场营销一词源于英语的“Marketing”,指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也指市场营销学。著名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市场营销是通过市场促进交换以满足人类需要和欲望的活动……交换活动包含下列业务:卖者要寻找买者并识别其需要,为其提供适当的产品,进行产品的促销、储存、配送和为产品定价等。基本的营销活动包括产品开发、市场调研、信息沟通、分销、定价和服务活动。”具体来说,即:根据消费者的需要生产出产品,对产品进行定价并通过一定的销售渠道将产品售出,最后是售后服务,其最终目标是留住老客户并不断发展新客户。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目标定位

目标定位对于企业至关重要,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各项营销策略的基本前提。

具体到高校图书馆,其目标主要定位在广大师生(有实力的可向社会公众开放和为企、事业单位服务等),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其中,按服务层次可分为: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按服务内容分为:教学、科研、自学、娱乐、自考及其它各类考试。

二、高校图书馆引入市场营销理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正变成资本的源泉,甚至比资本更为重要。信息产业迅速崛起,各类信息服务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数字图书馆的兴起,广大师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广泛。

在此背景下,多数高校图书馆依然停留在传统图书馆的服务上,被动地等读者上门。同时,由于缺少对自身的宣传,导致读者越来越少,从而造成了图书馆丰富资源的浪费,其社会效益更是无从谈起。

此外,当前图书馆正面临经费短缺,专业人才匮乏并流失严重的困境,以致走进“经费少读者少经费更少”的循环圈里。当务之急,要想留住用户,使图书馆走出困境,就必须引入市场营销理念,把一些市场营销策略适时地应用到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中。

(二)可行性

与其它信息服务机构相比,高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纸质文献和电子资源,有着优秀的人才队伍和固定的读者群,各项工作更易开展。

三、营销策略的应用

(一)产品策略和顾客需求与欲望策略的应用

任何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都必须以顾客的需求与欲望为基础,这是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在图书馆,“读者第一”的口号早已提出,但真正能够做到的并不多。

高校图书馆的产品可分为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两大类。其中,无形产品主要指服务,本文把它放入沟通策略中,此部分主要介绍有形产品。有形产品又可分为三类:一是纸质文献,包括图书、报纸和期刊;二是电子资源,如电子图书、光盘、数据库等,三是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实体设备。

1.纸质文献,尤其是图书,依然是当前馆藏的核心部分,因此,图书采购成为图书馆各个环节的重中之重。在“读者第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可用“专家选书”和“选书专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采购。在此基础上,馆员可以把图书进一步加工成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等以方便读者检索和阅读。

2.电子资源。在购买各种电子资源的同时,还可将一些纸质文献加工成数据库或自建特色数据库。例:天津商学院图书馆为了更好地发挥报纸的作用,并解决陈旧报纸储存难的问题,结合本学校专业设置,将其做成旅游全文数据库。

3.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实体设备,图书馆可根据读者利用情况,购买适量设备,以便于广大读者利用。

现代市场营销学阐述产品都会经历“产品生命周期”,即导入期、生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图书馆的产品和服务也是如此。因此,各高校图书馆要认清自身产品所属的阶段,以便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和服务。

(二)价格策略和对顾客的成本策略的应用

高校图书馆的价格策略,指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产品及服务制定的,既能为用户(读者)接受,又能为图书馆带来尽可能多利益的、合适的服务价格的策略。众所周知,图书馆是公益性机构,不以赢利为目的,但仅靠一定限度的拨款,已经很难满足图书数量的剧增和价格的上涨,图书馆经费严重短缺,进而也不能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图书馆可通过“降低投入”和“适当收费”两个方法来缓解这一问题。

1.降低投入。第一,联盟购买,即以图书馆联盟的方式共同与数据库等生产商谈判、购买。第二,馆际互借,各个文献提供机构之间相互借阅文献(返还性馆际互借)或传递文献(非返还性馆际互借),需要支付一定费用。馆际互借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因为任何图书馆都无力购买所有方面的书,同时也没有这个必要,各高校图书馆可根据自身收藏特色与其它学校之间开展互借活动,这样既可减少经费投入,也避免了资源的重复收藏。第三,积极利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CALIS的出现为各高校图书馆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共知、共享的平台。

2.适当收费。第一,读者使用计算机、打印、复印等可适当收取费用。第二,对于馆员提供的高层次的服务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如进行课题查新,科研资料收集等复杂性劳动。第三,高校图书馆也可利用资源优势向企业提供有偿信息服务。

(三)营销渠道策略和便利策略的应用

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服务的渠道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读者到图书馆或通过网络获取服务。

1.读者到图书馆获取信息服务。主要包括借还书,阅览报刊,查阅工具书以及提出问题向馆员咨询等传统服务,看似简单,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开、闭馆时间固定,不能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二是对于一些新书和还回的图书应及时上架,保证好的图书能为更多的读者所利用,同时应对新书和流通率高的图书进行通报,供读者参阅。

2.读者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服务。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高校图书馆提供的网络服务也越来越多。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电子资源有知识导航系统、学位论文提交与检索系统、多媒体点播系统,古籍拓片示范数据库检索系统,北大名师档案,网络课程服务等。无论读者采用何种渠道获取信息,图书馆都存在着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馆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差。首先,作为一个馆员要以为读者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务为己任,主动了解读者需求并随时提供服务。其次,做好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根据用户需要,有目的、按时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主动发送给用户。

(四)促销策略与沟通策略的应用

促销是一种信息沟通,是一种说服性的信息沟通活动。如何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价值,以便使更多的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是这一环节的关键,高校图书馆的促销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1.宣传图书馆产品和服务,把用户吸引到图书馆。在新生入馆教育中推广图书馆资源;通过举办各种讲座、散发宣传册,或通过校园广播、校报等方式向读者推介馆藏特色和各项服务;搞一些互动活动,调动其参与到图书馆的积极性。

2.营造良好的环境。图书馆要在周围环境、建筑设计及馆内摆设等方面都创造出学术性与休闲性相结合的氛围,增强读者对图书馆的向往。第二要求图书馆网页设计吸引人,内容丰富,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3.对读者进行培训。如信息检索培训,不仅提高了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同时在馆员与读者之间也有了很好的沟通,有利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开展。

4.售后服务。在为用户提供了信息服务后,还要进行跟踪服务,询问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直至达到用户最终满意。

5.反馈改进。对用户提出的意见,要认真分析并不断改进,真正与用户沟通好。同时,沟通不只是图书馆与用户的沟通,也包括馆与馆之间的沟通,只有更好地沟通,才能有双方与多方的共鸣和共赢。

四、营销策略在图书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馆员素质问题

馆员是提供服务的最直接的人,馆员的素质决定了其服务的水平,同时,馆员的水平也决定了其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没有高质量的产品做支撑,图书馆信息服务也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必将成为图书馆事业的绊脚石。因此,各高校图书馆一方面要在人才引进上把好质量关,同时对在职馆员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再学习的意识。

(二)树立“用户至上”的思想,对读者提出的各种合理需求要尽量满足

读者是图书馆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没有读者,图书馆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因此,馆员在日常举止与语言上一定要适宜,遵守图书馆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三)收费问题

图书馆必须牢记自身职责,是以无偿服务为重心,有偿服务为辅,不能本末倒置,并且收费一定要合理,以只收取工本费为宜。

(四)人才流失问题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高校图书馆正吸引着大量人才,但在当前环境下,图书馆人才流失现象依然严峻,这必将影响图书馆高质量服务的实现。因此,各高校及图书馆一定要重视起来,制定各项激励措施,如高工资、福利待遇,并要做好馆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想馆员之所想,尽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之更加热爱图书馆事业,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五、结论

将市场营销策略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中,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各项服务的落实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虽然它不能解决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所有问题,但营销理念的引入必将提高图书馆的竞争意识,有利于提高其服务水平。可以相信,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优势,将自己推向市场,必然会加速图书馆服务的信息化、社会化进程,以实现其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王信东,杭建平.市场营销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

[2]盛敏,元明顺,刘艳玲.市场营销学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

[3]高月起,段秀红.与读者合作――图书馆营销管理的新境界[J].图书馆学刊,2007,(2) .

[4]刘晨.美国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现状分析与启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6) .

[5]甘伟,胡俊文.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中的营销策略[J].经济师,2006,(1).

[6]曹丽娜.刍议图书馆的营销策略[J].现代情报,2004,(10).

[7]宋丽萍,贾昆嵛.论信息市场环境下的图书馆营销观[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6).

[8]郑碧莲.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营销策略初探[J].现代情报,2004,(6).

[9]区少欢.图书馆信息营销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4,(6).

家校沟通的策略和方法篇6

【关键词】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风险沟通 沟通机制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304-02

Thoughts for constructing risk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in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in school

Wang Zhangze

【Abstract】Introduce risk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its research statu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risk communicatio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a methods of risk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i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disposal: define goals and objectives of risk communication in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in school, establish the risk communication work team, formulate risk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release process, determine the different risk scene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campaigning risk communication related training and education for school teaching staff and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Key words】public health emergency in school, risk communication ,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家庭对儿童与青少年健康的普遍关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逐渐受到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学校是一个人群聚集的特殊场所,学校里的人和物时刻与外界都发生着交往,容易产生疾病的流行与暴发,尤其是中小学生这一易感人群,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见性,故这类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危场所[1]。就卫生部门而言,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合理及时处置是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疾病控制机构以及卫生监督机构的重要任务。伴随着近年诸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断涌现,风险沟通理论逐步被引进和应用到事件的处置过程中,风险沟通的作用其实就是增进利益相关者的互信,形成合力共渡风险。有研究表明,有三方面的因素影响风险认知的形成[2]:一是风险事件本身的特性;二是受众背景特征,如个体的某些人格特征或者认知偏差的影响;三是两者的交互过程所产生的作用。因此,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关于事件风险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并在一定情况下直接决定着事件处置产生的社会影响大小。然而目前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管理研究多关注于风险识别、评估、处理等制度或技术层面,卫生部门与学生家长之间风险沟通方面的研究较少。鉴此,笔者就风险沟通理论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风险沟通理论及其研究现状

美国国家科学院对风险沟通作过如下定义:风险沟通是个体、群体以及机构之间交换信息和看法的相互作用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多侧面的风险性质及其相关信息,它不仅直接传递与风险有关的信息,也包括表达对风险事件的关注、意见以及相应的反应,或者国家或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法规和措施等[3]。在技术视角下,风险沟通通常被视为风险专家经由媒介向大众提供风险信息的活动,其本质是信息流动。风险社会理论视野中的风险沟通则强调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平等、开放、公开的交流,其目的是维持社会群体之间社会关系的质量,增进相互信任[4]。研究表明[5],风险沟通对风险认知有直接影响,风险沟通方式不当,极易导致公众产生认知上的偏差。因此,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处置主体能否有效地将事件处置的有关风险信息传递给学生家长,进而帮助大众建立理性的风险认知,产生恰当的心理行为反应,就成为一个事件能否得到恰当处置的关键。

20世纪80年代中期风险沟通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6]。美国建立了一批进行风险沟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中心,他们为企业和政府的风险沟通提供指南和实际建议。美国学者在探讨风险沟通问题的过程中建立了4个基本的理论模型(风险认知模型、心理噪声模型、负面特性主导模型、信任决定模型)[3],这对更好地思考和评价风险沟通过程的有效性提供了基础。另外,国外很多学者不仅强调风险沟通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也非常重视在医疗领域发挥风险沟通的作用。如Schapira等[7-9]对风险沟通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定量研究。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对于风险沟通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多是基于公众的心理学范畴,但风险沟通也逐步成为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谢晓非等[10]以SARS危机为背景,通过探讨信任和社会心理支持两个主要因素的效应,分析“以受众为中心的风险沟通”方式在SARS危机中的表征。梁哲等[2]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风险沟通难题,报道了心理学界对风险认知及行为决策方面所积累的研究成果。

2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风险沟通机制运行方法

2.1 明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风险沟通的目的与目标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风险沟通目的主要是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及时、有效地开展风险沟通及相关健康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预防或减少由风险事件导致的危害与影响。其目标主要有:一是增进处理主体与学生家长或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关系;二是提高学生家长或利益相关者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认知,普及其预防和应对的关键知识,降低其对风险事件的恐慌与焦虑;三是提高学校及其管理部门及有关医护人员对风险事件的防范意识,减少由学校及其管理部门的不当行为导致的风险事件,全面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2.2 建立专门的风险沟通组织

一是建立由教育部门分管领导和学校行政领导组成的专门风险沟通小组,其主要职责是定期收集事件处置各个环节相关的风险沟通核心信息,及时根据核心信息对事件处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并通过学校网站及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与教职工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二是建立专门的风险沟通监测小组。当事件处置过程出现相关风险时,通过现场访谈、电话访问等形式监测和了解学生家长关心的问题、宣传教育的效果及相关反馈意见等,并及时向风险沟通小组提供监测结果。需要明确谁负责监测学生及其家属、谁负责分析、谁负责将分析结果反馈给风险沟通小组等责任分工,做到责任明确。三是成立风险沟通专家小组,该组需由多领域的专家组成,包括临床、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教育、传播等,负责为风险信息沟通提供技术支持,包括审核风险沟通的信息与材料等。

2.3 制定风险沟通处理与流程

建立风险沟通相关组织后,需要对这些组织的运行机制和流程进行设计,才能保证各个组织高效有序的运作。一个有序的信息(包括文字内容及有形的材料)采集、编辑与审核、处理与的流程是有效进行风险沟通的首要前提。在整个流程中必须明确每个流程的责任及权限、信息处理的时限,以及信息前的审核程序,以确保准确、及时传递事件处置的相关风险信息。风险沟通组织部门的运行流程见图1。

图1 风险沟通组织运行流程图

2.4 确定不同风险情景沟通策略

专家小组应根据既往类似情况及有关资料预先设定事件处置中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情景,并讨论应对策略或原则,作为风险事件出现时应对的指导思想与方针。风险情景设计完成后,到现场对学生及其家长代表进行需求访谈,以预测他们在不同情景下最关心的问题及核心信息需求,并根据沟通对象的反馈进行信息调整,以确保沟通的信息准确、及时、可信度高,并能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最后,依据事件处置中的不同风险情景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风险沟通信息框架,并确立各自的沟通策略和沟通方法。

2.5 开展教职工和学生家长的风险沟通能力培训和教育

确立风险沟通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沟通策略后,更重要的是对教职工和大众开展关于风险沟通能力的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学校教职工的风险沟通能力,增进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信任关系,减少风险事件发生。一方面,对学校教职工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沟通培训,定期请教育、传播、心理干预等方面的专家讲授有关风险沟通理论知识及沟通策略与技术;组织学习各项规章制度,要求教职工熟练掌握风险沟通的相关规定及程序;设计情景进行考核,以提高教职工风险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不仅与学校有关,还与学生及其家长缺少防范意识有关。因此,还需加强学生及其家长的相关宣传教育,将有关的风险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和教职工产生信任感和认同感,最终形成防范风险的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罗春燕,朱明若,张胜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的风险沟通与决策[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9,26(9):578-580.

[2] 梁哲,许洁虹,李纾,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风险沟通难题――从心理学角度的观察[J].自然灾害学报,2008,17(2):25-31.

[3] Slovie P. Perception of risk [J]. Science, 1987, 236(4799):280-285.

[4]Covello V T, Peters R G, Wojtecki J G, et al.Risk communication,the West Nile virus epidemic,and bioterrorism:responding to the communication challenges posed by the intentional or unintentional release of pathogen in an urban setting[J].J Urban Health,2001,78(2):382-391.

[5]强月新,余建清.风险沟通:研究谱系与模型重构[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61(4):501-505.

[6]克里姆斯基・戈尔丁.风险的社会理论学说[M].徐元玲,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78.

[7]Visschers V H, Meertens R M, Passchier W W, et al. Probability information in risk communication: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J].Risk Anal,2009,29(2):267-287.

[8]Schapira M M, Nattinger A B, McHorney C A. Frequency or probability? A qualitative study of risk communication formats used in health care[J]. Med Decis Making,2001,21(6):459-467.

[9] Dolan J G, Iadarola S. Risk communication formats for low probability event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patient preferences[J].BMC Med Inform Decis Mak,2008,8:14.

家校沟通的策略和方法篇7

一、选择合适的沟通场合

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沟通效果有3个要素:场合、气氛和情绪。其中,场合是排在影响沟通效果的第一位的,这说明场合在沟通效果当中的重要性。

前段时间听过这么一个案例,说是在期中考试之后,校长在一个教师办公室坐了下来,对一个物理教师说,你教的这两个班级的物理成绩怎么比其他班级低了好几分啊。这个物理教师非常尴尬,因为当时办公室还有几个其他的教师在场,校长的这句话极大地刺激了这个教师。当时,这个女教师就没有给校长好脸色看。之后,她对自己的丈夫说起了这件事情。第二天中午,这个“仗义”的丈夫在外面喝了点酒,然后开车去学校“讨说法”。当时,校长正好在校门口值班,这个丈夫把汽车开进来之后,朝校长走过去就骂,说电动门开得不够宽,并有想动手的架势。这时,这个校长后退了几步,并说:“你可能喝多了一点,有什么事情我们到校长室去慢慢谈。”这句话给了校长下台阶的机会,那个丈夫没有出现更过激的行为,而是骂骂咧咧地走开了。

这个案例说明了要在合适场合沟通的重要性。一开始,这个校长没有选择合适的沟通场合,在办公室当着其他教师的面来批评女教师,使得这个女教师下不了台。后来,当这个校长面对女教师丈夫的威胁时,要求到校长办公室去解决问题,而没有在校门口直接继续冲突,避免了更大的尴尬。

二、注意沟通的肢体动作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高贵与尊严、自卑和好强、精明和机敏、傲慢和粗鲁,都能从静止或者运动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上反映出来。”心理学家也指出,肢体动作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过程中,会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在某所学校的一次期末工作会议上,校长像以往的期末工作会议一样,传达了教育局召开的期末工作会议精神,回顾了学校一学期以来的各项工作。校长在主席台上讲得唾沫横飞,而有些教师对于某些会议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在下面窃窃私语。这时,让人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校长当时可能心情不大好,用食指对准了一个正在下面讲话的老年教师。这个老年教师发现之后当时就跳了起来,拿过自己旁边还有茶水的杯子,把杯子里面的水连同茶叶一起泼向了主席台上的校长,引起了台下教师的一片唏嘘声。

不管怎样,用食指对准别人说话是不礼貌的。很显然,这个老教师也还是有点老资格的,他对校长这样的肢体动作很反感,也做出了过激反应。在这一事件中,不管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校长肯定会吃亏。有些校长由于当校长的年头多了,难免会有一种优越感,在与教师沟通的过程当中也会有一些高高在上的气势,如果在这样的情形下校长还有一些不大妥当的肢体动作的话,那有些教师就可能会不买账,从而产生不良后果。

校长当然要尽量避免一些不妥的肢体动作,但是也不能对所有的肢体动作退避三舍,而应该恰当地运用一些比较合适的肢体动作。比如说,校长在倾听教师说话的时候,可以身体微微向前倾、目光对视教师,表现出一种很专心的样子。在当教师讲到重点或者比较合理的地方时,校长应该点头微笑。这样的肢体动作会让教师感觉自己得到了尊重或受到了重视,校长在用这样的肢体动作与教师沟通时,沟通效果就会加分。

三、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心理学家指出,情绪状态对信息的传递影响很大,如果双方都处在激情状态或心境不佳的时刻,就难以沟通意见,甚至会歪曲对方的信息。

听说本区有位校长在与教师沟通的过程中很有技巧,不管多么怒气冲冲的教师走进他的办公室,他都能让来者心平气和地离去。笔者一直很敬仰这位校长,也很想知道他与教师沟通的秘诀。后来,有机会和他一起上研究生课程,在闲暇之余与他聊起了坊间对他在沟通技巧方面的评价。他微微一笑,说这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只是当有怒气的教师走进他的办公室的时候,他就让教师尽情发泄情绪,自己只是充当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在倾听的过程中有时还会附和几声。等教师说得差不多的时候,他经常会说这样的话:“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你有这样的想法是正常的。”这时,教师一般都会缓和一下情绪,觉得校长是理解自己的。如果教师还带有一些情绪的话,这个校长还会与他慢慢地聊,把教师的心情处理好。等教师的心情处理好了之后,教师在看事情的时候就会更加客观一些。然后,这个校长就会开始摆事实、讲道理,着手解决教师的事情,让教师心平气和地走出校长办公室。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抗拒的人,只有抗拒的心情。校长在给教师安排工作的时候,有些教师会有一些抗拒的情绪。这时,校长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教师,而是要静下心来,用自己的智慧来先处理一下教师抗拒的心情,让教师放下包袱,接下来的事情就会迎刃而解了。

四、巧用几种沟通策略

校长在与教师的沟通过程中,不妨运用几种沟通策略,让自己与教师的沟通更加顺畅。

翻译员策略。校长在与教师的沟通的时候,不妨用“你的意思是……”作开场,这会使得校长与教师的沟通有一个好的开头。

太极拳策略。校长在与教师沟通一些比较复杂的事情时,不妨像打太极一样,慢慢地说开去,用比较曲折的方式说明自己的真正用意,让教师有一个缓冲的过程,然后能够接受校长的观点。

“因为”策略。很多家长在说服孩子的时候,都会用一些比较让孩子接受的理由来说服他们。其实,成人也是一样的。校长在与教师的沟通过程中,不妨用几个“因为”,这些“因为”后面可以是一些白纸黑字上写的一些政策性的东西,也可以是一些大家显而易见的事实。校长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与教师沟通,教师就不会无理取闹,而是心服口服。

一致性说服策略。有时候,我们无法说服某个人会请一些救兵过来,一致性去说服他。有时候校长的说服力也是有限的,在与教师沟通的时候不妨借用一些其他的力量,比如说教师信得过的朋友、副校长等,几种思想汇在一起,几张嘴巴联合起来,这样去说服教师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一些。

当然,校长与教师沟通的策略是不止这些的,校长平时要多学习、多总结,对待不同的教师和不同的事情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让沟通变成一种艺术。

五、推倒一堵墙,建起一座桥

记得有一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有这样一个节目,每次牛群说一句话的时候,对方都会很开心,但接着,牛群又会用“但是”把话题一转,令对方感到很不舒服。有一个教师曾经跟笔者讲过他们学校的校长,说他们学校的校长就很喜欢说“但是”一词。有一次,校长对他说,他班级的卫生包干区打扫得很干净,他听后非常高兴,认为校长在说他这个班主任带班有方。但是,这个校长又用了一个“但是”,说但是他班上学生出来打扫包干区的时间稍微晚了一些。这时,他心里自然有点不高兴,觉得这个校长有点吹毛求疵。

在校长与教师的沟通过程中,“但是”是横亘在校长与教师之间的一堵墙,成为教师心中的一个心结。所以,校长不妨把“但是”这堵墙给推倒掉,用“同时”或者“而且”来建起一座校长与教师沟通的桥来。

家校沟通的策略和方法篇8

【关键词】家校;合作;观念;沟通;育人

现代教育是一种开放性全方位教育,它要求改变以单一的学校教育影响为主的框架,突出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总和交互性教育影响。“家校联系”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处理好家与校的关系,会使班主任的工作事半功倍。教师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应当认识到与家长之间沟通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却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

然而,我们也看到当前家长与教师之间在教育观念方面还存在分歧。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还流于表面,缺少实质性的沟通和交往,家校合作内容单一,偏重的是低层次的、临时性的、单向性的合作。为了切实提高家校合作的实效性,结合相关家校合作的实践经验,特提出一些家校合作的实践策略。

一、转变思想观念,营造和谐氛围

1.家长应该正确定位

当前的家校合作中,家庭与学校合作的观念落后,尤其是家长方面,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他们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老师的事情,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归老师管,家长只管孩子的吃、穿、住。或者认为自己教育不得利,心有余而立不足,干脆就不管了。有这种思想的家庭一般不会热心参与对其孩子的教育,相反他们会把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看作是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无能的表现。

家长应该认识到参与家校合作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家长要同学校一起承担起育人重任,共同肩负起学校发展的重任,要与学校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对孩子的教育优势,主动与学校、老师有效地交流沟通,主动学习,提高家教能力。在合作中应该尊重教师,给于学校力所能及的支持,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只有这样,才能家校一体,形成合力。

2.教师应该转变观念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校是唯一提供正规教育的地方,家庭教育只是辅助学校教育。因此,不少的家校合作教育中,家长与教师往往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教师成了合作教育中的组织管理者、指导者,而家长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家庭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一种陪衬,很难发挥出主动性。

现代家校合作是共同服务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体现“以孩子发展为本”的理念,提倡的是全面性、经常性、双向的和伙伴性的家校合作。既然学校和家庭是伙伴关系,学校和教师就应该尊重家长,创建平等和谐的合作氛围。全体教师要树立家校合作中的双主体意识,并自觉把这种意识落实于日常的家校合作工作中去,以积极热情的态度主动地接纳家长为合作伙伴,真心诚意地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班级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二、提高沟通实效,达成目标共识

1.改进沟通方法

传统的家校沟通,主要是教师在发现学生的问题后,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形式以教师一对一地向家长“告状”为主。交流的内容通常用“你要怎样”,“你应该怎样”的句式。学校、教师很难或者根本没有想过要站在家庭、家长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些家长从来不愿意到学校来,说是怕丢脸,这恐怕跟我们教师的方法有很大关系,家长来了之后,教师当着家长的面训斥学生,弄得家长脸上挂不住,下不了台,于是就变成教师训家长,家长训学生。有的教师不仅训斥学生,还会训斥家长。这样一来家长再也不愿意到学校来,因为来了每次都被弄得灰头土脸的,憋着一肚子气回去。长此以网,家长会觉得无脸见老师,进而对老师畏惧、远离。

2.丰富、优化沟通渠道

在现代家校合作中,学校和家长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家校合作,拓宽家校合作的渠道,让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之间能全方位、多层次的充分交流沟通,为家校合作良性发展打下基础。然而,当前家校之间沟通渠道比较单一,缺少互动。我们要切实改变传统沟通模式,变单向为双向,变被动为互动,变对象为伙伴。

三、搭建学习平台,提升家教能力

1.组织家教培训

有个教育家曾问总统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做驾驶难呢?还是做父母难?”总统很奇怪:“这还用问?当然是做父母难!”教育家也很奇怪,为什么做驾驶就必须先通过培训,还要考个驾驶执照才行;而做父母的却可以不接受培训,更不用通过考试呢?

现在社会上一个普通的现象就是,很多父母深深感到,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可孩子越来越难管了;孩子的孝心越来越少,冷漠越来越多;孩子的上网的时间越来越多,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孩子讲吃讲穿的越来越多,学习动力越来越少……以至于造成现在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非常之紧张。

2.开展家教研讨

传统的家校沟通,以家长会为主,而家长会绝大部分涉及学生的成绩状况,家长会信息的流动大多是单向的,缺乏有针对性的信息互动交流。学校要提高家长素质服务,就必须创新模式。

(1)经验交流共享

有些家长,教育孩子的理论懂得不少,说起道理也头头是道。但缺乏的是理论转变为实践的方法,不知道具体到孩子的某个行为、某一情境、某一问题时应该怎么做?他们非常渴望的是有机会多听听同龄家长的心声,对比了解同一阶段的孩子有什么共性、困惑和问题?其他家长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处理?有过什么经验或是教训?因此我们将家长中的经验丰富者请上讲台,开展“家长上讲台”活动,让优秀家长长作经验交流,推广成功经验,榜样带动,这样的经验交流很接地气。

(2)热点互动研讨

开设家庭教育研讨前,教师和家长委员会成员要充分利用各种家校渠道调查了解家长的困惑和关心的热点问题,形成一套主题目录,根据家长的需求,确定家庭教育研讨的主题、时间、形式等。教师和家长结合实际,准备相关主题所需的讨论材料,包括专家建议、教育类书籍的摘录等。

这种模式气氛轻松、活跃,家长是活动的主体,人人参与、全程参与,每位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家长间实现优势互补、平等对话,提升了家长素质,推进了家校共同教育过程。

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良好的学校教育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建立有赖于学校和教师对家长进行大量的深入细微的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稳妥、长足、和谐、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岳璞.“基础教育新理念――家校合作”[J].天津外科院,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