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麻醉学专业前景8篇

时间:2023-12-13 14:59:13

麻醉学专业前景

麻醉学专业前景篇1

麻醉医生简历封面背景图片素材展示

麻醉医生简历封面背景图片素材(一)

麻醉医生简历封面背景图片素材(二)

麻醉医生简历封面背景图片素材(三)

麻醉医生简历封面背景图片素材(四)

麻醉医生个人简历范文

名:xuexila.com

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 天津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天津

身材: 158 cm 40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3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文秘/文员:文员,客服、行政专员/助理:助理,专员、医院/医疗/护理/美容保健类:

工作年限: 1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1000--1500

希望工作地区: 天津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广东普众人多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8-05 ~ 2008-12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所属行业:医疗,卫生事业

担任职务: 检验

工作描述: 利用"一滴血"原理用显微镜仪器来为顾客检测血液并讲解,兼做部分文员工作,如记录、整理、输入信息,图纸分发和回收,电话回访,进行区域内的报刊杂志、盆景植物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等。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天津国康医药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7-12 ~ 2008-04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所属行业:医疗,卫生事业

担任职务: 门店营业员

工作描述: 主要对需要的顾客讲述顾客想要的药品的功效,作用,用法或根据顾客的病症来引导顾客购买药品.在工作中,我熟记了药品的功效,用途,用法。也学会了以礼待人,与人沟通的技巧。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日期: 2008-07-01

所学专业一: 药物制剂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2-09 2005-07 天津市第六十七中学 高中

2005-09 2008-07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药物制剂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国语水平: 精通

粤语水平: 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正直.诚信,做事尽心尽责.实事求是.适应能力强,有上进心,与人相处融洽,富有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沟通协调关系.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熟悉一些药品基础知识,一些药品检验分析方法和药事管理法规,有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并且对文员等文职工作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熟悉。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如WORD,EXCEL等计算机操作.曾经在药品销售企业和保健品公司工作过,而且工作表现良好。

详细个人自传

个人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天津市白云区人和蚌湖江屋十巷15号 (邮编: 510475)

联系电话: 134XXXXXXXX 家庭电话: 020-XXXXXXXXX

机: 134XXXXXXXX QQ号码:

电子邮件: 个人主页:

看过“麻醉医生简历封面背景图片素材”的人还看了: 1.医学个人简历封面图片素材

2.医学生好看的简历封面图片背景

3.医学类个人简历封面背景图片模板

4.简历封面背景图片素材

麻醉学专业前景篇2

[关键词]医学生;实习;导师;颜色警示;情景教学;教学改进

[中图分类号] 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179-02

围术期手术麻醉患者的安全维系于临床麻醉,设备、器械和药品差错极易导致不可逆的严重后果,麻醉专业的实习特点有别于其他学科[1],第1个月(尤其是第1周)是实习教学中风险最大的一个阶段,常规的入科培训也是着眼于这个关键时期。本研究在2012-2015年间构建了以“实习导师制度”为核心、情景化教学为手段的入科专项培训模式,以期加强对麻醉学专业实习初期的风险控制。

一、材料与方法

(一)纳入对象

2012-2015年福建医科大学麻醉系部分应届本科生,年龄23-24岁,性别不限,入科前的理论课成绩和专业科成绩均达标,通过自愿报名和科室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录取入科实习医师。

(二)方法

1.入科专项培训制度的构建。建立导师库,以第4年的高年住院医师为主。2.确认指导教师,一对一和实习医师建立教学关系。3.专项培训,教师 / 学生(1+4)小组模式。4.情景化教学,地点在手术间。为期1周(见表1)。

2.研究分组:每届(共3届)入科的实习医师按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性别不限。培训组(S组,n=23):按照入科培训新制度进行专项培训;常规组(C组,n=24):常规授课模式,大组教室听课,分别由数名医师讲解麻醉机、物、无菌原则、监护仪参数,为期1周。

3.评价项目:教学方式(常规教室和情景模拟)、工作量统计(是否每日签章)、导师的作用以及颜色警示接受度(佩戴红色手术帽)。入科第7天和第30天进行学生层面评价。入科后30天由带教教师对两组学生做初步评价,以及评价培训方案。1-10分表示从不满意到很满意梯度。

(三)统计学

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处理,采用ANOVA行显著性检验,P

二、结果

(一)实习医师的评价

1.常规组7天时的评价中对入科培训模式、工作量记录尚可接受,更愿意佩戴非警示色的普通手术帽,但30天后对培训模式、工作量登记的满意度开始下降(均P

2.培训组对导师配置、情景教学模式和工作量逐日登记等显示出更高的满意度(均P

(二)带教医师的评价

入科30天对培训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

三、讨论

医学生实习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通过实习训练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基本临床知识及基本临床思维能力并转变为临床工作能力。一名医学生从单纯的校园到较为复杂的医院,学习内容和方式、生活环境以及接触对象发生了质的变化。

临床麻醉的实习特点迥异于其他学科,实习医师初入临床即开始直接接触病人,参与日常麻醉的准备和临床监测,任何药物、设备和操作行为失当即可能对病人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同时临床带教教师工作繁忙,临床工作繁重,常需兼管多个手术间的麻醉,对实习医师的监管空白难以避免。麻醉科还有大量不同程度的进修、规培医师和研究生,人员庞杂,他们和实习医师一道每日随机安排手术麻醉,带教教师更换频繁,容易出现意外和差错。[2]

以“实习导师制度”为核心的实习教学精细化改进能实现医院、科室、学校和学生的多方共赢。课题中为实习医师配置相对固定的指导教师,明确了教学责任,师生间建立更密切的教与学关系。在入科初期就以“一对一”模式教导和传授,有效避免既往“散养”模式的教学。而且实习导师对所关联的学生负唯一性责任,很好地激发了高年级住院医师的教学热情和责任感,在为期1年的实习期间能和学生建立更密切的师生感情,通过教学互动,学生学习进度、瑕疵缺陷甚至个人思想动态都能顺畅反馈到教研室层面。

教学医院的教研室有必要建立“实习医师导师库”,让有能力、有理想、有责任感的青年医师加入,第四年的高年级住院医师,其学术水平、临床能力、教学热情都适合作为本科实习医师的指导教师,也从此作为起点让他们更早参与教学。教研室也需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从学生层面和科室层面的无记名评议,建立顺畅的“进 / 出”机制以保证实习导师的质量。

研究中的教学改革在入科第一天引进情景化教学模式[3],较传统授课有了较大进步。情景化教学以日常手术环境替换一般意义的教室,将入科第一天的课堂带进手术间。缩小师生比例至1∶1为好,最多不超过1∶4。讲授内容注意高针对性和学习的有效性,本研究选用无菌原则,进行医疗垃圾分类,麻醉机关键开关监管,监护仪重点参数设置,规定了学生在术间能走的路线、能做的动作、能说的语言以及废物的分类识别,设备学习要注意掌握效率,重点开关旋钮等不超过3个,反复强调。

情景化教学手段还强调动手能力,物、器械等准备工作以学生掌握为目标,设计了麻醉机开机检查、管路连接、气管插管准备、无创监护监测连接、静脉通道的建立、术毕撤除等6项常规性操作,每项操作均需执行4遍,即教师讲教师做、教师做学生讲、教师讲学生做、学生讲学生做。其别是静脉通道建立的实习是以学生互为手术台上的病人和麻醉医师角色,通过实体穿刺让医学生体会穿刺过程的疼痛和不适,能由己及人体会病人的苦楚。

研究中的教学方法由实习医师和带教医师执行,在初入科的第一周内“一对一”带教,第一个月内强化监督,实习期间还负有关联学生实习质量的唯一责任,教与学紧密关联,相关两方面的反馈值得重视。教学两个层面对“情景化教学”和“实习导师制度”的评价都是正面的,认为由于传统的入科授课方式,能有效减少实习医师的有误动作,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但是大部分实习生对红帽子警示表示略有不安,虽然也明了其潜在安全意义,但自觉被低看一等,而大部分带教老师则欢迎这一类警示,有助于他们对不同程度、不同来源带教新生的了解。目前所有刚入科的新医师包括实习医师、研究生、规培医师、实习护士等均需佩戴红帽子,大家一同执行,其疑虑自然消散了。

本研究是临床教学的点滴改进,教学责任由既往的教研室转移至年轻的“导师”,需要长期付出精力和时间却少有适当回报。临床医学的教学和改进任重而道远,永远在路上。

[ 注 释 ]

[1] 王耀岐,贾树山,王颖.麻醉学专业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学教育,2013(3):78-79.

麻醉学专业前景篇3

如何建立起一整套缜密的规范?在第三方独立运行的传统背景下,全美各麻醉医疗组织正带领旗下麻醉组织付诸实践。以北美麻醉联盟(NAPA)为例,该组织刚刚完成了在纽约两家医院的视频监控、指导麻醉手术的试点。

该项试点工作的亮点为,受训过的审查员通过手术室内的视频影像与操作人员实时交流,指出医生及其他工作人员在遵循既定规范方面的表现,并敦促改进。当然,为尊重隐私和避免不必要的紧张,均对医护人员的面部进行特殊处理。

与此同时,审查员通过影像通知各岗位人员手术进度,到位、就绪时间,极大缩短了手术等候时间,提升了治疗效率。此外,还可以最快通知家属手术何时完成。如此,护士就可以从大堆无关专业背景的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专职医疗服务了。例如,纽约北部LIJ医疗集团在自2014年年底至今已达9个月的试点过程中,完成了1.5万台手术视频指导,不仅显著提升了基于手术安全性的规范程度,还将手术室的吞吐量提升了约两成。

试点与网络相集合,才是大范围提升的因应之道。基于网络的平台,58家医院的麻醉部主管、超过百家急救手术中心可以无间断地访问NAPA建立的麻醉手术数据库。该数据库对网络中1400位麻醉师的每次操作案例,设置了121项打分指标,现已收录了400万个独立案例。

事实上,2008年美国麻醉协会就在全美范围内建立了麻醉质量指标(AQI)的数据库,共计370个麻醉医师团体以及2600家医院和外科手术中心参与信息登记。“医生是十分有竞争意识的职业,如果你给他一个标杆,他就会改进,没有人甘于屈居人后。”业内专家高度评价了数据库对医疗实践起到的镜鉴指引作用。

麻醉质量与安全关乎整体医疗质量,麻醉环节的运行效率同样关乎整体的医疗效率,这个领域的管理,大有可为。“不仅统计质量的相关数据、收集效率方面的信息,同时监察运行效率的转折点在何时出现,各环节是否有所改进?”NAPA负责人表示,“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并分季度与医院相关人员碰头讨论,明确哪些地方有所欠缺,进而实现持续改进。”

另外,麻醉环节表现出色、技术领先,将让医疗团队在整体竞争格局中抢占先机。例如,介入手术的麻醉环节同样是技术壁垒,做好这一块,医院将更有技术优势。尤其是主动脉瘤修复等高端放射介入手术,更需要麻醉的通力支持。

麻醉学专业前景篇4

关键词:个案追踪法;麻醉;护理

在发达国家,麻醉护士早已是一项传统行业,美国和波兰开展麻醉专科护士教育已有近1个世纪的历史[1]。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逐步完善,护理行业日趋细化,开始向专职化发展,麻醉护士成为我国近年来新兴的护士工作种类。我国对麻醉护士的培养和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2]。个案追踪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访谈其就医过程每个环节,证实医院护理制度、工作指引是否完善以及护理措施是否到位,有助于规范护士行为,防止护理不良事件,提升护理质量[3]。我院自2015年起运用个案追踪法结合按能级分层次培训,在提高麻醉护理技能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追踪患者纳入标准:全麻,ASA评分Ⅱ级及以上。2015年我院全麻手术患者10474例,复苏室接收病人9861例,其中骨科2969例,胸科361例,腔镜手术2229例,其它类手术4302例。我院麻醉复苏室床位11张,护理人员15名,职称包括主管护师2名、护师8名、护士5名,学历为本科11名、大专4名。

1.2方法

1.2.1建立质控小组及完善质控体系

(1)建立质控小组,培训质控小组成员学习个案追踪方法,按照每周追踪2例的频次,在10:30~16:00期间,确定麻醉复苏高峰段为追踪时间。制定追踪表,报批护理部审核后使用。主要内容紧扣“人机料法环”:人———被追踪对象主要是护士或专科护士,追踪的内容包括仪容仪表、资质、能级、职责、药品了解、操作技能,培训、考核。机———主要追踪护士对日常工作中使用的机器能否掌握应用方法,保养和维护知识以及当机器出现故障时解决方法是否正确。料———追踪内容包括麻醉前、麻醉中、麻醉复苏病人的护理常规,入、出复苏室标准,拔管指征,steward评分标准,精麻药品管理规定规范,门诊麻醉配合。法———主要包括护理常规、制度、规范、流程、预案、不良事件的制订、修订、培训、考核、落实情况。环———包括两个方面即环境和环节,其中环境主要指手术间药柜、复苏室、准备间、库房的环境是否安全、安静、整洁、整齐,环节指交接班环节以及不良事件、预警、危急值报告等环节。(2)建立并完善与追踪表内容相匹配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1.2.2对象选择

Braden评分≤18分者;全麻患者手术时间≥3h者;术后苏醒延迟(≥2h)者。

1.2.3追踪方法

手术患者入复苏室后,根据追踪患者纳入标准筛选出需要追踪的患者,对当班护士进行个案追踪,先现场观察当班护士对追踪患者的各项护理操作,并记录不规范的环节,待当班护士操作完毕,根据“人机料法环”的原则,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并设计突发状况,考察被追踪护士的专业技能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将追踪记录录入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1.3结果

追踪方法实施后与实施前质量监测指标比对:压疮发生率降低0.6%,精麻药品管理合格率提升11%,输血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全麻复苏患者导管脱落率降低2.9%,全麻患者坠床发生率为0。

2讨论

2.1麻醉护理专科理论基础薄弱

麻醉护理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麻醉护理人员的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麻醉学科的发展[4]。广东省对117所医院麻醉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显示,麻醉护士学历组成是中专54.1%、专科38.4%、本科7.5%[5]。由于麻醉护理专科人力资源有限,麻醉学科发展迅猛,专业的麻醉护士无法满足临床麻醉学科的需要,因此目前临床大部分麻醉护士由手术室护士转为麻醉护士,麻醉护理专科理论基础薄弱。我院是教育部直属三级甲等教学医院,麻醉科是省临床重点专科,针对麻醉护理专科理论基础薄弱现状,护理部自2015年起成立麻醉复苏护理单元,设立护士长,将麻醉复苏护理单元人力资源学历结构进行调整,麻醉复苏护理培训实施按能级培训结合个案追踪法,夯实麻醉护士专科理论基础,提升了麻醉护士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2.2麻醉护理人员培训内容应突出临床麻醉的“护理”工作

麻醉护理人员培训目前多是与医生一起共同接受麻醉专业医疗培训,缺乏专业护理内容,对复苏室护理工作存在安全隐患。通过本研究,作者认为,麻醉护士在接受麻醉专业医疗培训的同时,必须进行麻醉护理专业培训如麻醉护理、重症监护护理、疼痛护理等,对麻醉专业使用的仪器设备使用保养纳入培训和考核内容,并通过个案追踪形式强化培训效果,提高麻醉护士实践技能。

2.3利用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确保培训效果

精麻药品管理是复苏室护士工作重点之一,建立精麻药品管理制度和流程,利用个案追踪,协助复苏护士做好精麻药品规范管理。手术患者全麻复苏时易发生压疮。在个案追踪时,通过查看患者易受压部位皮肤状况,提问压疮分期等知识,根据质量标准,监测复苏护士对压疮预防的措施落实情况。全麻复苏患者在苏醒前烦躁,易导致意外拔管,通过个案追踪,有利于考察复苏护士对预防管道脱落的预判断和护理措施执行情况。

2.4个案追踪法能有效降低麻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魏霞等[6]认为,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作为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且与人、设备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林娟等[7]认为,重点科室护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与其他科室衔接环节多,细微差错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护理安全尤为重要。麻醉护理个案追踪以患者为中心,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结合现场考核,先看麻醉护士操作,对操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根据提问结果再追踪制度流程的完善,同时也便于对培训效果,如麻醉护士对麻醉患者入、出复苏室标准,拔管指征等护理专科知识掌握和应用等进行评价。追踪法的实施可有效降低麻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麻醉护理如何适应现代麻醉学科发展,培训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能在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护治疗及疼痛诊疗领域内从事临床麻醉护理、护理管理、教学和科研的应用型人才[4],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王朝松 刘丹丹 杜万秋 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参考文献:

[1]曹华丽,丛培丽.澳大利亚麻醉护士简介[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81-382.

[2]王莹,李秋洁,洪素.国内外麻醉专科护士的培养方式学历要求及需求量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8):2821-2823.

[3]何利君,周宏珍,赵志荣,等.个案追踪法在护长夜查房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221-224.

[4]韩文军,梁新蕊,张玲娟.麻醉专科护士发展与培训现状[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3,34(2):188-192.

[5]张伟英,陈香琴,李景田,等.麻醉护理现状调查与专业构建思路[J].护理学杂志,2009,24(3):61-64.

麻醉学专业前景篇5

关键词 微博 麻醉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4.044

Medical Undergraduate Anesthesia Learning System

Based on Microblogging Platform

ZHANG Yong, HE Jiaxuan, CAI Yingmin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04)

Abstract Specialized education in traditional medicine, especially in the presence of anesthesiology teaching hours, less practical, heavy knowledge, clinical difficult light.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blog for today anesthesiology teaching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We have established a system based o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nesthesiology microblogging platform,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and achieved better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microblogging; Anesthesia; teaching

近年来,几乎没有一所高等院校不在学生教学效果和开展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学习模式方面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教育系统中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医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契机。一方面,新的背景向大学生医学专业课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长期接受被动式、填鸭式学习,他们现在却面临是否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理论联系临床实际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挑战。①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医学教育,给医学教育课堂加入了许多新的多媒体辅助学习活动,尤其是一些网上学习项目被证实对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有显著效果。而受扩招及传统学习思维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大学医学教育的学习环境无法满足该课程强实践性的需要。

对于医学专业课一线教师来说,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更为受推崇,因为其在固定学时内完成要求的教学内容,便于操作。医学专业课教师往往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去。相应地对于医学本科生学习者来说,传统而保守的课堂教学因为其自身的严肃性在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无形地设立起了一个无法沟通的屏障,学生从课堂教学中很难感受到学习的兴趣与获得的乐趣,学习合作性与自主性也急剧减少。②怎样把严肃的医学教育第二课堂的专业知识理论的教学过程变得充满趣味,为广大医学学习者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从而用来增加学习者对教学活动积极的参与性,更加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以外的学习者和教师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是亟待解决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我国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微博已成为学生日常使用较为广泛的手机应用之一。而基于微博教育的日臻成熟和相关教学平台应用的成功推广,有关于微博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微博客辅助医学教学的研究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③目前针对微博平台与教育之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领域:教育相关微博的使用和调查,教育微博应用于实际案例的策略,教育相关微博客的平台功能以及其于教育教学相关特性研究等。目前教育微博平台在网络学习社区别是医学临床专业课的教育中的应用还处在不断进步的起始阶段,目前各高校还没有相对较为成熟的相关案例,查阅检索相关关键字所得的数篇研究论文,主要的着眼点还是将微博平台自身的传播特质与教育应用进行有机的结合,进一步还可以提出一般意义上可供归纳总结的应用策略和相关模式,而这些研究无一例外地并没有深入相关学科的本质与核心,在应用领域也缺乏有效广泛的实证研究,研究本身无论是数量还是深度都未能达到预期。④

本研究着眼于教育微博平台和医科大学本科生麻醉学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对微博平台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从微博的特性及功能可以预测其在网络学习社区中广阔的应用前景。⑤

本研究为本校大学本科生麻醉学教学中教学方法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拓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为微博平台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兴媒介在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实例,并取得理论和实际的操作经验。

全新学习体系的建立:

(1)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学习体系。(2)实现学习环境个别化。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性地为学习者构建出多种学习途径,营造了非闭合型的相关学习环境可供利用,学习者可借助影音、图文、操作系统模拟等多媒体技术能动性地自我学习,不同学习水平的学习者还可以凭自己的兴趣、接受程度、认知风格和专业侧重来选择相关的学习软件。(3)实现情景化学习。交互式学习提供了声音、画面等直观形象相结合的学习情景。既有传统教学具有的描述性语语言、表述性的定义文字,也有新媒体才有的演示类的图像,甚至虚拟动画的场景重现,富有感染力的配音更是将学生的学习氛围变得生动形象,学习者可以充分调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也可以投入情感以及付诸实际行动。(4)在大学医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充当助手和合作者的角色。

微博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建立学习社区。网络学习社区中有三种主要的交互形式包括:学习者与平台的交互;学习者与内容的交互;学习者相互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

(2)建立学习资源库。负责平台内容维护的教师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建立相关麻醉学习资源库:①通过关注相关麻醉学领域的专家或是专业麻醉学学习网站或机构的微博,然后可以将重要的麻醉学学习信息转发给相应学习者;②也通过关注大学生的微博,运用相关技术分析学生的专业知识兴趣点和难点,自己信息提供给学习资源。一段时间的微博平台顺畅运行以后,即可建立一个麻醉学领域既有丰富的内容又有权威专家的引导和讨论的开放性学习资源库;③建立专家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评和反馈机制。

(3)微博系统框架设计主要包括用户层、表示层、网络层、接口层、应用层和数据层等几个层次。

总之,教育微博平台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整合了IM、LMS、SMS、MMS、RSS、WIKI、Blog、Tag、Email 各种服务为一体,为用户提供了跨域时空的一体化服务。

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建立以微博为主体的交互式学习体系。以微博为平台的交互式学习体系符合大学麻醉学实践性的特点。医学生在学习麻醉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在专业操作技术层面上进行反复训练,在专业知识领域则要不断复习和深化,才能达到对麻醉学课程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而麻醉学作为一门临床专业课,本身重操作、重联想、与临床病例联系紧密、与其他医学相关专业课互为基础的特点,也决定了仅凭课堂教学和有限的见习学时无法达到熟练掌握的教学效果。

将以微博为主体的交互式学习体系应用于大学麻醉学教学环境的建立。微博灵巧便捷的通信优势为传统医学专业学习插上了翅膀,将微博平台这一信息化新技术引入到大学生的医学学习中可弥补传统学习方法中的多种不足,这一点也和医学学科强实践性的特点不谋而合。采用教育心理学评价手段和学生学习能动性的促进方法对微博平台引入医学教学的数据来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和分析。采用教学评价手段对我们实验建立的数据库中的多媒体网络资料进行评价分析和内容调整,使之更符合现代国际教学理念和中国当代大学生所特有的心理和社会特质。本研究为新兴媒介与传统教学法在交叉领域的互相借鉴和发展做出实验性和关键性的一步。为进一步大规模推广微博平台在医学类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为应用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初步的解决之道,为新兴媒介引入教学法提供基本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使其成为有准则有可行性并具有积极现实意义的教学改革方向之一。

以微博为平台的交互式学习体系符合麻醉学教学的特点,它的知识的碎片化,实践性,交互性的特点,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较为单一、呆板的单维文字或孤立静止图形作为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的固有模式,它创新性地运用自身的多维、多形式、多角度的优点,高效准确地将麻醉学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复杂的操作技能这两方面的学习内容全面展现,对当代大学生形成了传统教学从未具备的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医学生学习麻醉学专业课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它集形象、直观、生动、便模仿、可重复、信息容量大、知识更新迅速、反馈快、效率高等诸多优点于一身,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学习者的兴趣,也为大学本科生医学教学方式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探索开启了一道新的大门。

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实施学习社区与网络资源数据库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与学生传统学习模式的整合和平衡。下一步我们的研究将在省内部分高校进行新型教学模式的试点,对试点学生随机抽取与传统教学对类似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进行对照,并以教学评价手段对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教育心理学评价手段和学生学习能动性的促进方法,对微博平台引入麻醉学教学的数据来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和分析。为了实施本研究,课题组将选取部分高校,不同专业进行调研。调研以问卷和面谈,查阅相关资料库的方式进行,同时辅以利用网络和通讯工具的手段,利用手机,电子邮件,QQ等方式进行。数据调研对象清晰,路径可行,操作性强。采用教学评价手段对我们实验建立的数据库中的多媒体网络资料进行评价分析和内容调整,使之更符合现代国际教学理念和中国当代大学生所特有的心理和社会特质。

*蔡英敏:通讯作者

注释

① 杨九俊.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② 冀鹏飞,江玲.基于Twitter 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9.

③ Micro-blogging, Baike [EB/OL]. ,2010 -09-13/2010-10-02.

麻醉学专业前景篇6

【关键词】虚拟技能 ;培训 ;临床麻醉学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992-01

临床麻醉的各种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是每一位麻醉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而医患交流与沟通、临床诊断思维的原则与方法、疾病诊断的步骤、各种临床常用基本技能等等更是一名临床医师需要终生修行的本领。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一名年轻医学生要扎实地掌握临床技能,必须实实在在地反复训练才能完成。

随着近年计算机模拟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教学方式不断出现,继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之后,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智能互动方式,它就是虚拟现实技能培训系统。虚拟现实技能培训系统是在计算机模拟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其基本特征为:沉浸性,交互性,多感知性。虚拟现实技术是运用计算机对现实情景进行全面模拟的技术,由于它能够高度逼真地模拟与现实情景类似的环境,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和体会,从而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本文将我院虚拟技能培训系统应用于临床麻醉学的教学报道如下。

1 临床麻醉虚拟技能培训系统构成

1.1 临床综合麻醉技能训练系统

主要包括全功能电子人综合模拟系统-HPS模拟人及该系统所附带的配套设施,包括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计算机控制系统等。主要用于学生临床麻醉综合技能训练及考核。HPS模拟人是先进的电子人综合模拟系统,具备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特征、具有呼吸、心跳和脉搏等各种人体生命体征。训练时该模型可模拟临床麻醉实践中常见的各种病例和救治场景,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室颤、气胸、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等。学生可利用该模型进行各种临床操作,如血压测量、心肺听诊、动静脉穿刺、气管切开、气管插管、除颤、麻醉、呼吸及辅助机械通气等等。模型配备呼吸机和心电监护仪,可随时监测生命体征,并进行相应参数的调节。当进行心肺复苏、静脉给药、气管插管、给氧或深静脉插管等操作时,模型人的各项生理指标会发生相应变化。同时,HPS配备全程事件记录器,可实时记录模拟的情况,记录结果可帮助训练者查找自己的失误,也可用于考核评估,对同学学习热情及临床技能提高有很大帮助。在教学训练过程中,HPS模拟病人及场景的真实感甚至让学生们在救治失败而导致模型人“死亡”时,会自觉地感受到沮丧和悲伤,使得“生命安全”这一理念在培训过程中得到无形的渗透和强化。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对临床麻醉学生在学习期间进行HPS临床综合技能培训后,学生普遍反映该项培训对于其学习兴趣、各种基本临床操作技能以及临床思维的提高帮助很大。

1.2 计算机网络及控制系统

临床麻醉学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因此利用麻醉学精品课程网站,建立起多媒体网络学习体系、评估体系以及建立网站的讨论区和BBS,学习网站把临床麻醉学教学的重点、疑难点和常见问题,试验、网络课件、影像以及大量的资料图书,学生们均存储于精品课程数据库中,学生可以没有时间限制登陆网络,查询各种学习问题,可以在网上很容易地索取自己所需的内容。学生可在此阅读技能培训有关专著和论文,观看视频教学资料,利用评估系统进行自我测验。同时。精品课程网站的讨论区和BBS,利用超文本的链接方式使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或者将临床麻醉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此,寻求辅导教师或教研室老师的帮助,进行讨论交流。这种非实时性的讨论,大大增加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实践证明,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交流,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应用E-MAIL方式,也可提高反馈的时间,学生与授课教师进行"一问一答"的学习交流,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学习热情,同时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枯燥无味大的封闭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得到一个可自由发展个性的空间。课堂的地域性在理论上被无限地扩大了。只要有网络连接的地方,就可以实施网络教学。

1.3 临床麻醉虚拟训练中心

实验室里采购了多种模式的软件系统,训练者可从其软件程序中观看各种临床麻醉的操作视频,如全身麻醉、神经阻滞疗法、椎管内麻醉等各种技能操作,同时软件也可模拟临床给药方式,让学生尽快熟练掌握各种物及临床常见血管活性药物剂其它常用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特点,还可进行血气酸碱失衡分析,并可模拟各种常用的麻醉气体、呼末二氧化碳监测,使学生快速掌握各种临床所需知识。同时,教研室还将筹建仿真手术室,使学生以后教学更接近于临床教学。

2 讨论

近几年,模拟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运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西方各国的医学院校,相继建立了临床技能中心,使用各种模拟设备对学生、专业人员进行培训。随着模拟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学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虚拟技能培训系统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在提高病人的安全性、培养学生能力感与自信心、教育标准化与规范化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随着《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临床医生的准入制提出了要求,我国临床教学过程也需要相应改进,本研究课题将虚拟技能培训系统用于临床麻醉学的教学过程,能为学生在校早期接触临床提供机会和条件,可以提高学生的临床麻醉理论水平、各种基本技能操作能力以及临床麻醉的综合诊断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使他们能够运用各种临床理论知识较快地掌握临床麻醉专科的各种病例的处理要点和规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了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还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养成。

虚拟技能培训系统应用于临床麻醉教学能显著提高教学水平,并可以做到客观化考核,虚拟技能培训系统可以解决目前临床麻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在还没接触过真实患者前可提前将很多所需的技能进行培训,让学生的临床技能和水平得到提高,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麻醉学专业前景篇7

2012年春节,一部由《江南style》改编而来的《麻醉style》风靡网络,红遍江城。这是一群在万家团圆之时仍在守护生命的麻醉医生自编自演的舞蹈。而编舞者正是湖北省首批领军人才武汉协和医院副院长、麻醉科主任尚龙教授。

武汉协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创立于1955年。在经过了半过多世纪的发展后,武汉协和医院麻醉科如愿获得两项桂冠:一个是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的牵头单位;一个是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的牵头单位。两项桂冠集于一身的武汉协和医院麻醉科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麻醉学临床、教学、科研和培训中心,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医学殿堂。

在那些为麻醉医学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一代又一代协和人当中,有2个人是不得不提及的人物:一个是武汉协和医院麻醉科创始人、“中国麻醉医师协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刘俊杰教授;另一位则是在当今医学麻醉领域久负盛名、被行业内广为称道“姚麻”的姚尚龙教授。这两人如同是在医学海洋里驾驶着同一艘航船驶向同一个目标。前者是浪里飞舟驶出江河,后者则是驾驶着这艘航船驶向大海,乘风破浪,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扬帆远航。

立志从医,承前启后

少年时代的姚尚龙心中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立志从医,当一名好医生。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姚尚龙如愿走上了医学的道路。

1982年7月,毕业于皖南医学院的姚尚龙在皖南医院做起了麻醉科住院医生。从那时起,从事临床一线的姚尚龙才真切的感悟到医学对于战胜人类疾病的手段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所力不从心。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麻醉医生。一次手术后,病人满怀感激地握住外科医生的手说,“您的医术真高明,我一点都不觉得痛。”听到这番话,为了病人忙碌一天麻醉的姚尚龙感到有些困惑,“明明是麻醉师的作用,可是病人们却并不明白。”从此,姚尚龙就暗自下定决心,既要做幕后英雄,还要做出色的麻醉医生、全国知名的麻醉学者,要让大家认识到麻醉的价值。

1984年9月,姚尚龙来到了武汉协和医院的麻醉科,师从当时麻醉学界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刘俊杰教授。正是刘俊杰教授的言传身教和悉心培养,姚尚龙从一个真知实干的麻醉医生一步一步成长为麻醉学界颇有名气的领军人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姚尚龙教授曾经满怀深情地说:“没有刘俊杰教授就没有武汉协和医院麻醉科,就没有今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他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麻醉人之一。”他与刘俊杰教授的师生情意及两人在中国麻醉界的学术影响早已成为医学界的一段佳话。

传道授业,激励后人

熟悉姚尚龙教授的人总能被他充沛的精力所感染。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他仍然在不知疲倦的奉献。

除了担任武汉协和医院副院长、麻醉科主任之外,姚尚龙教授还有一长串头衔: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疼痛医师学会中国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初级创伤救治培训首席专家;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麻醉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大专院校教材委员会麻醉学分会常务委员;湖北省麻醉学会主任委员;湖北省麻醉质控中心主任等等。

这么多的头衔如其说是一串串耀眼的光环,不如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他熟知我国的麻醉医学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有差距。面对13亿人口的大国,这个差距必须依靠这一代代人来缩小,让先进的技术能够造福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作为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姚尚龙教授深知必须要把自己所在医院的麻醉科建成示范学科,并以此形成带动和示范效应。正是在这种愿望的驱使下,姚尚龙教授带领的武汉协和医院麻醉科开始从基础抓起,瞄准国际医学前沿,加快发展步伐,一年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学科发展的果然成绩斐然,并于2007年成为教育部部级重点学科,2010年又获卫生部部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资助学科。武汉协和医院麻醉科至此成为拥有临床麻醉中心、重症监测治疗中心、疼痛治疗中心、麻醉与危重病医学教研室和实验室等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大科室。

姚尚龙教授致力于把麻醉医师协会发展为麻醉医生之家,承担更多麻醉医生维权的工作。他不仅切实奉行医师协会的宗旨,致力于维护麻醉医师的权益,还要求通过发展协会会员、健全地方协会组织、加强多学会间合作等措施以实现临床麻醉、ICU、疼痛等整个麻醉相关学科和谐发展。在姚尚龙教授的带领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人心齐、人气旺、基础研究硕果累累,学术交流互助互进,麻醉医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实现了整体进步。

作为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初级创伤救治培训首席专家,姚尚龙教授努力在中国推广初级创伤救治技术。2008年的汶川地震,姚尚龙教授亲自带领武汉协和医院组成的医疗队赴灾区救援。看着满目苍夷的场景和伤残的百姓,他一边指挥,一边还利用间隙时间亲自做了17台手术的麻醉,是全队手术麻醉做得最多的专家。过硬的作风和精湛的技术赢得了患者和同仁的高度赞誉。“虽然我是一名专家,但是在地震的现场,我仍然感到无能为力。” 姚尚龙坦言自己能救助的人只是少数。但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却并不是因为中国没有好的医生与药品,而是因为中国人尚未熟练掌握科学的创伤治疗方法。在姚尚龙教授看来,怎样让病人在受灾现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使他们远离死亡和残疾,是中国灾后救治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之一。2010年9月,卫生部医院管理所与国际初级创伤救治委员会(PTCF)共同合作的“初级创伤救治”国际培训项目工作在正式拉开帷幕,而姚尚龙教授正是这个项目有力推动者。

“两鬓斑白终不悔,为医消得人憔悴”。如今已是年近六旬的姚尚龙教授仍然在为麻醉医学的进步和发展禅精竭力,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和治学严谨的作风激励后人,力促麻醉医学在上新台阶。

良相良医,桃李满天

姚尚龙教授常说:有为才有位。既然在其位,当谋其职,尽其责。作为一名专家型领导干部,姚尚龙教授自担任武汉协和医院副院长开始,就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在麻醉医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领域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还要系统学习医院管理方面的知识,从医院管理的大局上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在人们眼中,姚尚龙教授不仅充满活力,而且充分显示出了专家型领导的管理才能和工作魄力。他强调医院要从以往的惯性运作和粗放型管理的形态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模式过渡,坚持以人为本,患者利益至上的办院宗旨,强调医院的发展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满足患者的诉求,办人民满意的医院。他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医院各种规章制度,依靠制度管理,对事不对人。特别是涉及医疗质量和患者利益方面的问题,他能做到铁面无私,形成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手术室的“血荒”是阻碍病人进行手术的一大难题。姚尚龙教授大力倡导术中节约用血,并且在武汉协和医院率先推行回收式自体输血项目。近几年来,平均每年有500余台心脏手术应用回收式自体输血。2012年5月起,武汉协和医院手术科室全面启动了自体血回输技术,节省了大量宝贵的血源。

祖国偏远的山区麻醉技术较为落后,姚尚龙教授经常带队支援这些地区。例如在新疆的博州,他每年都会不远万里带队赶赴那里,开展疑难杂症调研诊治、专家查房、专题讲座等活动。不仅派武汉协和医院的专家常驻新疆,还经常邀请当地的医生来协和医院进修学习,并定期选派麻醉科有经验的医生去帮助地方医院开展工作。

作为一名麻醉学者,姚尚龙教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对科研要求十分严谨,对学生要求一丝不苟。姚尚龙教授成功申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功主持多项卫生部重点研究项目,不仅完成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还积极参加多项国际合作的课题研究,扩大了麻醉学科的国际影响。姚尚龙教授不仅多次邀请美国、英国、德国等麻醉学专家讲课,成功举办麻醉与镇痛进展国际研讨会,还定期派科室年轻麻醉医师前往德国、英国、美国、奥地利和香港等地留学,并与美国杜兰大学建立住院医师互相培训关系。

姚尚龙教授十分注重对麻醉人才的培养,不仅悉心指导其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还不断强调年轻的麻醉医生需要开拓视野,具有创新精神。姚尚龙教授指导和发表麻醉论文300余篇,其中30余篇被SCI(国际科学引文索引)收录。他主持的“985工程国际研究生课程”,定期邀请国内外麻醉名师给所有的医学生讲授麻醉临床和科研相关知识。他强调麻醉科室需要进行定期的麻醉专题讲座和病例讨论,以扩充麻醉学生们的临床知识和经验。同时,姚尚龙教授力推每周一次的住院医师读书报告会,希望住院医师更多学习先进的医学知识,同时锻炼自己的口才,不仅需要麻醉做得好,还需要讲课讲得好。

几十年来,姚尚龙教授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麻醉人才,遍布祖国各地。对他的研究生,他时而是一名严格要求的“严师”,时而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好朋友”。正是姚尚龙教授的悉心培养,其学生包括连庆泉、类维富、苏帆、王月兰、姜丽华、武庆平、尚游、金胜威、王寿勇等,目前大多数都是国内麻醉届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骨干,其中不少的学生已经成为科室主任、教授和博硕研究生导师等。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曾几何时,中国的麻醉医生只能是手术室幕后的守护者。有人评价这样一群医生:治疗过无数的病人的病痛,却极少有患者见过他们的样子;守护过无数病人的安全,却极少有患者听过他们的姓名;抢救过无数病人的生命,却极少有患者知晓他们的努力,他们是鲜花与掌声背后的无名英雄。

麻醉学专业前景篇8

教学内容和形式探索

1临床技能模拟训练充分利用我院临床技能中心的硬件设备,通过引入临床真实病例,展示气管插管、硬膜外穿刺、腰穿等与穿刺有关的操作流程,同时采用网络和多媒体进行教学互动,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使实验规范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模拟教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融知识性、趣味性、场景性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标准化性,可作为考评的方法[2]。将气管插管、复苏等内容及技能操作,在模拟人身上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学生逐一演练,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点评成功或失误原因,为学生提供最真实的临床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掌握临床实践技能,减少实际操作中的错误,提高对病人的人文关怀程度,为培养合格的麻醉医生奠定基础。

2引导学生从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过渡,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由于理论课程学习与临床实习之间跨度大,而麻醉学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实践所需的医学知识较为庞杂,学生在实习开始阶段容易出现操作失败或失误,面对问题时手足无措等情况[3]。为此,我科采取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逐步掌握一些麻醉工作中较常用的操作技术。如培养学生的无菌意识,让学生反复观看带教教师的正规基本操作,然后由专人带教指导学生穿脱隔离衣等,增强无菌意识。经过分阶段培训,使麻醉学专业实习生逐渐掌握实践技能,学以致用。我们在工作中预设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然后通过临床实际操作进行深刻的讲解,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并加深印象。通过采用预设问题、实际操作、理论联系实际等逐层深入的方法,使实习生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学习。

3理论结合实际,认真带教麻醉学专业实习阶段是让实习生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掌握常用麻醉方法,如椎管内麻醉、气管内全麻及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技术,尽快熟悉和掌握术中麻醉管理和并发症的预防处理等,使学生毕业时达到低年资住院医师水平。为促使学生对病人负责,要求其认真掌握病情,对每位拟施手术病人做到术前访视,并及时向带教教师汇报病情,在带教教师指导下写好麻醉实施方案。带教教师注重结合实际,培养实习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利于实习生在临床实际操作中不断巩固已经掌握的麻醉学理论,提高麻醉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经过坚持不懈的勤奋苦练,学生一般能单独处理ASAⅠ—Ⅱ级手术病人的各类麻醉。实习后期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安排其参加一些危重症、疑难症病人的麻醉,特别是心胸外科、神经外科危重症病人以及老年病人的麻醉,增强实习生的实践能力。

4实习期间注重小讲课教学及专题讲座内容经所有带教教师的集体讨论,根据实习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分析其实践重点,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注重小讲课教学及专题讲座,讲课中以学生为主体,即不由教师决定讲什么,而是取决于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麻醉学基础理论及麻醉实践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拟定专题进行讲解。由带教教师进行小讲课,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实习阶段小讲课是理论课内容的延伸和补充,要求有一定综合性,并能紧密结合临床,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专题讲座主要针对专业培训中的重点、难点做集中训练,加强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同时适当增强对医学英语的学习。

多阶段、多形式考核

1多阶段考核在临床麻醉实习阶段,每两个月进行一次考核(包括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根据考核成绩找出薄弱环节进行再学习,注重形成性考核,弱化终结性考核。

2互动式病例报告和讨论要求每个学生实习期间选择自己参加的麻醉病例写出一份分析报告,包括术前访视、麻醉风险评估、麻醉方法选择、麻醉计划、手术中麻醉管理要点、麻醉恢复期管理,并以幻灯片形式报告,学生之间互相提问、解答,最后由带教教师、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作点评和进一步讲解。具体步骤可归纳为:回忆相关知识—加深理解—分析具体问题—综合概括—作出评价和判断,增强学生的系统化麻醉管理能力。

3规范出科考试形式出科考试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形成性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革出科考试形式,加大考试力度,促进实习质量的提高。出科考试包括理论和操作两部分,以往理论考试均为问答题,学生只要熟记笔记内容就能得高分,这种考试形式不利于开拓型人才的培养。为此,我们将理论题全部改为以病例分析为主的选择题,内容涵盖各专业病种的麻醉,并突出实践性特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践操作主要考查常用操作,如全麻、腰硬联合麻醉等。出科考试不及格者不予出科,要求在完成一定时间的补实习后参加补考,补考及格方可出科,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目的。

完善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