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母婴护理的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3-12-17 15:19:29

母婴护理的心得体会

母婴护理的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 早期母乳喂养 心理护理

一、在分娩后的前几天,因有些乳母在分娩时体力过度消耗未得到恢复、乳母不经常哺喂、哺喂的技巧掌握不熟练等原因造成泌乳晚或奶量少,导致新生儿体重下降。母亲往往会出现烦闷、焦燥的心情,怀疑自己没有产生足够奶水的能力,去承担哺育婴儿的任务,从而丧失母乳喂养的信心,医护人员应该富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多给母亲鼓励和支持。尽早耐心的向母亲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早期母乳喂养的问题如何解决、正常泌乳需要几天时间、所谓的“空乳房”并不是一点乳汁也没有。详细了解母乳喂养中的不合理现象,帮组母亲寻找母乳喂养不足的原因,消除乳母的疑虑,紧张的心理,帮助他们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告诉母亲随着有效吸吮次数的增加及自己体力的恢复,乳量会逐渐增加,且足够喂哺婴儿。让母亲知道,促进乳汁分泌最有效的方法不仅增加对乳头的刺激,而且乳量的多少与其情绪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乳母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坚定喂养的信心,同时得到家人的帮助支持也非常重要。医护人员及乳母家人应该多给母亲一些良性刺激,帮助她们建立一个来自社会、家庭、亲朋邻里和医护人员的支持系统,鼓励支持乳母树立信心,坚持按需哺乳及夜间哺乳,正确的掌握哺喂技巧并做好乳房护理,合理的营养及休息,不要给婴儿过早的添加辅食,对个别确定泌乳晚的母亲,可建议采用一次性的哺乳补充装置,这样既可满足婴儿的需要,又不减少对乳头的吸吮次数,帮助母亲度过短暂乳量过少危机,解除乳母的紧张心理,一旦乳量稍增多即可拆除装置。因此,只要按上述要点坚持哺乳,乳汁一定会随着婴儿月份的增加而逐渐增多。

二、在对待某些特殊婴儿的母乳喂养问题,医护人员应更加关心体贴母亲,因特殊婴儿的母亲心理本来就很紧张,再加上母乳喂养过程中会遇到比正常婴儿更多的困难,医护人员及家庭应给母亲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消除她们的紧张心理,鼓励母亲充满信心,让母亲与婴儿频繁地接触,及时解决母乳喂养所遇到的问题,使母亲认识到唯有她自己的乳汁最适合孩子的需要,才足以使她的孩子健康成长,并征得家庭和社会对她们的充分支持。医护人员应该经常与母亲交谈,不断的鼓励,耐心的指导,不断的鼓励使母亲主动积极地进行母乳喂养。

三、在生后的前几天,婴儿吃的少,所以少量的初乳完全能够满足婴儿的需要,医护人员应该让母亲了解这些情况,乳母不必因初乳少儿担心婴儿饥饿。告诉母亲在出生后的前几天,新生儿体重下降是正常现象,不必紧张,但是必须坚持频繁有效地吸吮,吸吮的次数越多,奶量会逐渐增加,这样,新生的体重会很快恢复。恢复的时间差异很大,根据临床观察,足月儿平均需10天,体重下降超过出生体重的10%,早产儿需14-21天,体重下降不超过15%。此外,让母亲了解如何鉴别新生儿黄疸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紧张。

四、让母亲了解早期频繁吸吮,既有助于下奶,又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让婴儿吃到营养及免疫价值极高的初乳,婴儿免疫力增强,并能促进胎粪排出,减轻黄疸。

五、让母亲知道烦躁、焦虑的心情会阻碍泌乳反射,影响乳汁的分泌,泌乳晚。愉快的心情,舒适的环境,全身肌肉松弛有益于乳汁的分泌。让母亲知道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情,拥抱和抚摸婴儿,通过目光和皮肤的接触,有利于增进母子感情,促进早下奶,并能使婴儿的情绪安定,母亲也能得到很好的休息。

母婴护理的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 早期母乳喂养 心理护理

        一、在分娩后的前几天,因有些乳母在分娩时体力过度消耗未得到恢复、乳母不经常哺喂、哺喂的技巧掌握不熟练等原因造成泌乳晚或奶量少,导致新生儿体重下降。母亲往往会出现烦闷、焦燥的心情,怀疑自己没有产生足够奶水的能力,去承担哺育婴儿的任务,从而丧失母乳喂养的信心,医护人员应该富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多给母亲鼓励和支持。尽早耐心的向母亲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早期母乳喂养的问题如何解决、正常泌乳需要几天时间、所谓的“空乳房”并不是一点乳汁也没有。详细了解母乳喂养中的不合理现象,帮组母亲寻找母乳喂养不足的原因,消除乳母的疑虑,紧张的心理,帮助他们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告诉母亲随着有效吸吮次数的增加及自己体力的恢复,乳量会逐渐增加,且足够喂哺婴儿。让母亲知道,促进乳汁分泌最有效的方法不仅增加对乳头的刺激,而且乳量的多少与其情绪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乳母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坚定喂养的信心,同时得到家人的帮助支持也非常重要。医护人员及乳母家人应该多给母亲一些良性刺激,帮助她们建立一个来自社会、家庭、亲朋邻里和医护人员的支持系统,鼓励支持乳母树立信心,坚持按需哺乳及夜间哺乳,正确的掌握哺喂技巧并做好乳房护理,合理的营养及休息,不要给婴儿过早的添加辅食,对个别确定泌乳晚的母亲,可建议采用一次性的哺乳补充装置,这样既可满足婴儿的需要,又不减少对乳头的吸吮次数,帮助母亲度过短暂乳量过少危机,解除乳母的紧张心理,一旦乳量稍增多即可拆除装置。因此,只要按上述要点坚持哺乳,乳汁一定会随着婴儿月份的增加而逐渐增多。 

        二、在对待某些特殊婴儿的母乳喂养问题,医护人员应更加关心体贴母亲,因特殊婴儿的母亲心理本来就很紧张,再加上母乳喂养过程中会遇到比正常婴儿更多的困难,医护人员及家庭应给母亲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消除她们的紧张心理,鼓励母亲充满信心,让母亲与婴儿频繁地接触,及时解决母乳喂养所遇到的问题,使母亲认识到唯有她自己的乳汁最适合孩子的需要,才足以使她的孩子健康成长,并征得家庭和社会对她们的充分支持。医护人员应该经常与母亲交谈,不断的鼓励,耐心的指导,不断的鼓励使母亲主动积极地进行母乳喂养。

        三、在生后的前几天,婴儿吃的少,所以少量的初乳完全能够满足婴儿的需要,医护人员应该让母亲了解这些情况,乳母不必因初乳少儿担心婴儿饥饿。告诉母亲在出生后的前几天,新生儿体重下降是正常现象,不必紧张,但是必须坚持频繁有效地吸吮,吸吮的次数越多,奶量会逐渐增加,这样,新生的体重会很快恢复。恢复的时间差异很大,根据临床观察,足月儿平均需10天,体重下降超过出生体重的10%,早产儿需14-21天,体重下降不超过15%。此外,让母亲了解如何鉴别新生儿黄疸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紧张。

        四、让母亲了解早期频繁吸吮,既有助于下奶,又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让婴儿吃到营养及免疫价值极高的初乳,婴儿免疫力增强,并能促进胎粪排出,减轻黄疸。

        五、让母亲知道烦躁、焦虑的心情会阻碍泌乳反射,影响乳汁的分泌,泌乳晚。愉快的心情,舒适的环境,全身肌肉松弛有益于乳汁的分泌。让母亲知道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情,拥抱和抚摸婴儿,通过目光和皮肤的接触,有利于增进母子感情,促进早下奶,并能使婴儿的情绪安定,母亲也能得到很好的休息。

母婴护理的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早期母乳喂养心理护理

一、在分娩后的前几天,因有些乳母在分娩时体力过度消耗未得到恢复、乳母不经常哺喂、哺喂的技巧掌握不熟练等原因造成泌乳晚或奶量少,导致新生儿体重下降。母亲往往会出现烦闷、焦燥的心情,怀疑自己没有产生足够奶水的能力,去承担哺育婴儿的任务,从而丧失母乳喂养的信心,医护人员应该富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多给母亲鼓励和支持。尽早耐心的向母亲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早期母乳喂养的问题如何解决、正常泌乳需要几天时间、所谓的“空”并不是一点乳汁也没有。详细了解母乳喂养中的不合理现象,帮组母亲寻找母乳喂养不足的原因,消除乳母的疑虑,紧张的心理,帮助他们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告诉母亲随着有效吸吮次数的增加及自己体力的恢复,乳量会逐渐增加,且足够喂哺婴儿。让母亲知道,促进乳汁分泌最有效的方法不仅增加对的刺激,而且乳量的多少与其情绪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乳母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坚定喂养的信心,同时得到家人的帮助支持也非常重要。医护人员及乳母家人应该多给母亲一些良性刺激,帮助她们建立一个来自社会、家庭、亲朋邻里和医护人员的支持系统,鼓励支持乳母树立信心,坚持按需哺乳及夜间哺乳,正确的掌握哺喂技巧并做好护理,合理的营养及休息,不要给婴儿过早的添加辅食,对个别确定泌乳晚的母亲,可建议采用一次性的哺乳补充装置,这样既可满足婴儿的需要,又不减少对的吸吮次数,帮助母亲度过短暂乳量过少危机,解除乳母的紧张心理,一旦乳量稍增多即可拆除装置。因此,只要按上述要点坚持哺乳,乳汁一定会随着婴儿月份的增加而逐渐增多。

二、在对待某些特殊婴儿的母乳喂养问题,医护人员应更加关心体贴母亲,因特殊婴儿的母亲心理本来就很紧张,再加上母乳喂养过程中会遇到比正常婴儿更多的困难,医护人员及家庭应给母亲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消除她们的紧张心理,鼓励母亲充满信心,让母亲与婴儿频繁地接触,及时解决母乳喂养所遇到的问题,使母亲认识到唯有她自己的乳汁最适合孩子的需要,才足以使她的孩子健康成长,并征得家庭和社会对她们的充分支持。医护人员应该经常与母亲交谈,不断的鼓励,耐心的指导,不断的鼓励使母亲主动积极地进行母乳喂养。

三、在生后的前几天,婴儿吃的少,所以少量的初乳完全能够满足婴儿的需要,医护人员应该让母亲了解这些情况,乳母不必因初乳少儿担心婴儿饥饿。告诉母亲在出生后的前几天,新生儿体重下降是正常现象,不必紧张,但是必须坚持频繁有效地吸吮,吸吮的次数越多,奶量会逐渐增加,这样,新生的体重会很快恢复。恢复的时间差异很大,根据临床观察,足月儿平均需10天,体重下降超过出生体重的10%,早产儿需14-21天,体重下降不超过15%。此外,让母亲了解如何鉴别新生儿黄疸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紧张。

四、让母亲了解早期频繁吸吮,既有助于下奶,又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让婴儿吃到营养及免疫价值极高的初乳,婴儿免疫力增强,并能促进胎粪排出,减轻黄疸。

五、让母亲知道烦躁、焦虑的心情会阻碍泌乳反射,影响乳汁的分泌,泌乳晚。愉快的心情,舒适的环境,全身肌肉松弛有益于乳汁的分泌。让母亲知道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情,拥抱和抚摸婴儿,通过目光和皮肤的接触,有利于增进母子感情,促进早下奶,并能使婴儿的情绪安定,母亲也能得到很好的休息。超级秘书网

母婴护理的心得体会篇4

结果:实验组产妇能比较熟练地开展新生儿护理工作,而对照组产妇对相关技能掌握得不够熟练。实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都很高,和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性(P

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帮助产妇及其家属熟练掌握相关育儿知识,有效保证了新生儿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产科护理中推广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38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29-02

母婴床旁护理是指对新生儿实施的护理均在产妇的床旁完成。这种新兴的护理模式充分体现出人性化服务的理念。不仅能让产妇全程监督护理工作,也能让护理人员更好地开展健康宣教,让产妇掌握相关的母婴常识 [1]。本次探讨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具体效果,将2013年6月至12月在本产科分娩的13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护理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2013年6月至12月期间在本产科分娩的产妇中选取130对母婴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年龄范围在21-38岁,平均年龄约为25.7岁。然后,从中随机选取65对作为实验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其余65对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产妇的年龄、分娩方式、孕周、住院天数等并无较大差异,P>0.05,因此,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①属于足月初产妇;②母婴排除患有精神疾病或心、脑、肾等脏器性疾病;③产妇意识清醒,能与人良好的沟通;④产妇及其家属同意参加本次研究。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采用常规母婴护理措施。每天都要开展新生儿沐浴、抚触、脐带消毒等工作 [2]。上述工作由护理人员在婴儿沐浴室内完成。另外,还应在治疗室为新生儿预防接种。每天定时开展健康教育,利用视频、示范等方式向产妇介绍常用的母婴护理知识。

1.3.2 实验组。本组使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即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工作在产妇床旁完成。主要的护理工作有:新生儿沐浴、臀部护理、换尿布、脐部护理。护士采用一对一的护理方式,并通过边示范、边讲解的方式,让产妇及其家属掌握相关知识 [3]。同时,还要向产妇介绍乳房护理、产后营养、母乳喂养、产褥期常见症状等知识。床旁护理每天一次,每次持续30-40分钟。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利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来对比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她们对母婴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从表1中可见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表1 对比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例(%)]

2.2 观察两组健康宣教的效果。实验组产妇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好,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产妇对母婴知识和婴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例(%)]

3 讨论

作为在产科新兴的一种护理模式,母婴床旁护理更加人性化、科学化、它不仅能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也符合新生儿的护理特点。新生儿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应用这种护理方式能为产妇及其家属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这将缩短医务人员和产妇间的距离,并获得产妇及其家属的信任 [4]。

通过本次研究,笔者认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有以下效果:

3.1 提高了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过去,不少产妇与家属都对我们护理人员有一定的不信任感。她们害怕护士会抱错孩子或者给孩子打错针、吃错药。一些产妇或家属还会一直跟着护理人员到处置室门口。她们在门外焦急地等待,或者直接推开门看一看。这说明她们对我们护理工作极不放心。采用床旁护理后,一切护理工作都在产妇床旁,产妇能从旁监督,从而打消了她们的疑虑和担心。这也能减少由于误会而造成的医患矛盾 [5]。

3.2 提高了产妇满意度,使护患关系得到极大的改善。传统的母婴护理模式都是将母婴分开护理。因此,极易在护患间形成交流屏障,产生护患矛盾。同时,由于护理连续性中断,没有体现出人性化服务的理念。采用母婴床旁护理后,母亲能一直陪在孩子身边,消除了产妇的担心。同时,在开展护理工作时,还能边示范,边引导,让产妇及时掌握相关的新生儿护理知识。产妇及其家属能看到护理人员细致的服务、精湛的技术,从而提高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并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

母婴护理的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产科护理;母婴床旁护理;效果

母婴床旁护理,即母婴的一切护理均由护理人员在产妇床旁进行,产妇及家属共同观摩、参与,有助于产妇出院后对孩子和自身进行更好的照顾[1],是推动产科护理新模式实施重要方法。产后护理期间母婴床旁护理可最大限度实现以家庭为中心式护理,满足产妇、婴儿和家庭需要,是促进产后母婴亲情交流保障[1]。本文分析了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特需病房应用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实行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为观察组,年龄为23~34岁,平均年龄为(28.78±6.75)岁;孕周为37~40 w,平均孕周为(38.13±1.20)w。2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年龄为24~33岁,平均年龄为(27.68±5.98)岁;孕周38~41 w,平均孕周为(38.12±1.38)w。梁旭产妇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环境与母婴同室的管理要求相符。选择技术较硬,理论知识扎实,素质较高,沟通能力强的护理人员,在母亲床旁进行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对产妇和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和操作引导。

1.2.1母婴床旁健康教育

1.2.1.2入室床旁健康教育 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基础内容包括:①介绍主管护士、主管医生、护士长姓名。②介绍病区环境、病床、呼叫器、门卡、电水壶等的使用方法。③介绍作息时间、饮食、陪客探视、安全、卫生等制度。

1.2.1.2产前床旁健康教育母胎的自我监护、饮食与活动、母乳喂养准备、产时的过程与配合、产后健康教育等指导。

1.2.1.3产时床旁健康教育 以“一对一”的形式,指导产妇如何减轻宫缩带来的痛苦,给予心理护理,消除产妇紧张情绪。开设导乐分娩,胎儿娩出后做好接触,早吸吮,建立母子感情。

1.2.1.4产后床旁健康教育 ①合理的饮食营养,合理的活动与休息。②母乳喂养知识教育。③新生儿的健康护理,常见生理现象知识教育。

1.2.1.5出院床旁健康教育 产褥期自我保健知识,出院后1 w内电话回访,将健康指导延伸到家庭乃至社会。

1.2.2孕产妇床旁护理主要内容包括 测胎心及吸氧、床边胎心监护、会阴护理及护理、产后挤奶方法及喂奶姿势、产后操等,并将其注意事项告知产妇及家属,使其离院后也能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知识,为母婴提供高质量、持续、安全、有效地服务。

1.3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和分析,行t检验,P

2结果

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前后在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与健康知识掌握的比较,见表1。

3 讨论

3.1母婴床旁护理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多年来传统产科护理采取产前、产时、产后分段服务,这种分段分离传统服务模式易导致护患沟通隔阂,护理连续性中断,不能充分体现整体护理,淡化了人性化服务[2]。母婴床旁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深化了“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活动、体现了专科特色的有效举措,大大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2母婴床旁护理有利于产妇和家属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和育儿技能。母婴床旁护理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把产褥期卫生保健及新生儿护理知识传授给产妇及其家属[3]。产妇或家属有任何疑问均可直接提出,且有多次演练和讨论交流的机会,使产妇和家属更快学会相关知识及护理技能[4]。

3.3母婴床旁护理有利于孕妇的角色转换 初产妇及家属大多数缺乏照顾新生儿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没有有效地指导,往往会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3]。因此母婴床旁护理更容易使产妇及家属受益,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协助他们尽快接纳新生儿。

3.4母婴床旁护理提高了新生儿的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看到产妇对自己工作满意时,自己也得到很大的满足感,工作热情及自律性不断提高,基础护理得到落实,降低了因“母-婴”分离,“婴-婴”同室护理引发的交叉感染和产科的出错风险,从而使新生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3.5母婴床旁护理降低了医疗纠纷 床旁护理操作模式使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高,医疗纠纷减少,满意度提高。新生儿护理操作在母亲床旁边进行,产妇直接观看,解除了产妇的担心、猜疑和误会,大大提高了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减少因误会引起的各种医疗纠纷。

4 体会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新型的产科护理模式,母婴床旁护理其核心内容是强调以家庭为中心,以“母婴为本”的服务理念,精细的治疗及护理对母婴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支向红.健康教育在母婴同室整体护理中的实施[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0):69.

[2]余康民.产科新模式――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监护[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3-4.

母婴护理的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模式;母婴同室护理;效果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29-02

母婴同室是指母亲与婴儿24h同处一个病室。由于其能够促进母婴感情交流,为后续哺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因而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人性化护理是指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为患者提供最全面的护理服务,使患者得到最大的舒适度的护理方式。我院自从对产后母亲与婴儿实施母婴同室人性化护理措施后,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09年7月――2010年7月在我院产科母婴同室病房的产妇100例,设为对照组,年龄20-33岁,平均26.3±2.4岁,自然分娩39例,剖宫产61例,新生儿男51例,女49例,体重>2300g,Apgar评分>7分,均为单胎足月分娩,符合母婴同室条件。选择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产科母婴同室病房的产妇100例,设为观察组。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观察组 实施全过程人性化护理,措施如下:①入院人性化护理,孕妇入院时,应给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为其办理住院手续、准备待产时,对其进行人性化帮助,如在休息区准备杂志、茶水等。孕妇入院后,管床医生与责任护士应积极向孕妇宣传母婴喂养知识及疾病知识,使其感受到放心与舒适;②产前及产后指导,产前,应对患者进行产前准备、产程知识及产后护理知识的介绍,放松产妇紧张心理。对剖宫产术后72h、自然分娩24h以内的产妇给予全方位生活护理,对其更衣、饮食等给予指导。恢复期产妇应鼓励其生活自理,适当活动。产科病房应设置水疗中心,教会产妇为婴儿游泳、洗澡及抚触的方法,并指导产妇在哺乳过程中与婴儿进行交流;③心理护理,加强与产妇的交流与沟通,安慰安抚的不良情绪,听取产妇的倾诉,鼓励产妇与新生儿进行接触,使其尽快进入角色;④出院护理,虽然产妇即将出院,但人性化护理却尚未结束,护理人员应继续在清洁卫生、日常饮食、休息锻炼、产后复查、用药指导等方面给予合理指导,并在新生儿护理、预防接种等方面给予帮助,协助产妇办好出院手续,与产妇及其家属道别。

1.2.2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

1.3 评价方法 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时间、泌乳量、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及母乳喂养成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组间差异以P

2 结 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泌乳起始时间更短、泌乳量更高、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发病率更低、母乳喂养成功率更高,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母婴同室喂养具有诸多优点:①提高护理质量,自己护理新生儿,能使产妇更加熟悉自己的孩子,医护人员每天进行的喂水、换尿布等宣教能够同时进行,产妇可以边看边学习,及时发现新生儿存在的异常情况,提高护理质量。②提高母乳喂养率,由于能够亲自护理孩子,产妇会有一种内心深处的喜悦,听到新生儿的哭声和举动,能够刺激乳汁分泌。③促进新生儿身体与智力的发育,新生儿躺在母亲身边,听到母亲的声音,闻到母亲的气味,会得到一种特殊的抚慰,产生安全感。同时,母亲的动作、表情与言语还会锻炼新生儿的视觉与听觉,促进智力增长与体格发育。

人性化护理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它将护理目标定于与患者在生理、心理、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需求,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环境。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贯穿到护理工作中,能够在细微之处体现医护人员对产妇及婴儿的关爱,提高护理水平与护理效果,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言传身教,发挥主导性,通过实际操作引导产妇尽快进入角色,使产妇掌握科学的哺育知识,加深母子之间的情感纽带,使产妇在短时间内将身心康复调整到最佳状态。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的泌乳起始时间更短、泌乳量更高、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发病率更低、母乳喂养成功率更高,且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张化英,田继敏.加强健康教育,促进母婴同室,提高母乳喂养[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02):168-168,123.

[2] 邓文娟,肖艳兰,黄河清,陈小荷.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03):22-23.

母婴护理的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 护理干预;母乳喂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 R174.4[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3(c)-0132-03

Research 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the postpartum successful breastfeeding

ZHANG Hongying

Delivery Room,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Pingdingshan City,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Pingdingshan City in He'nan Province, Pingdingshan 46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uccessful factors of postpartum breast milk-fed. Methods 400 natural childbirth lying-in wome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0, who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200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ferenc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egular obstetrics nursing. Results The percentage of sufficient breast milk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7% and the percentage of pure breast milk-fed was 91%; the percentage of sufficient breast milk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55% and the percentage of pure breast milk-fed was 63%. There were sia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conditions of sufficient breast milk and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in two groups (all P < 0.01). Conclusion Proper nursing interference can increase efficiently the quantity of breast milk lactation and the rate of pure breast milk-fed meanwhile.[Key words] Nursing interference; Breast milk-fed; Research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具有营养均衡全面、清洁卫生、恒温方便、易于消化吸收、有利于婴儿生长发育等优点[1]。母乳喂养在孩子生命中是一个最好的开端。一部分孩子由于没有适当的母乳喂养而死于腹泻、呼吸道感染和其他疾病;更多的孩子由于没有母乳喂养而患有不应有的疾病,所以母乳喂养非常重要。因此,为了促进产妇的早期泌乳,增加母乳喂养的信心,本文通过临床实践,对如何提高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和纯母乳喂养率进行了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年1~12月40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观察组年龄23~39岁,平均31.5岁;孕周37~42周;新生儿Apgar评分为7~10分;新生儿体重2 400~4 200 g。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30岁;孕周37~42周;新生儿Apgar评分为8~10分;新生儿体重2 450~4 150 g;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及评分、分娩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介绍产后母乳喂养的技巧和方法;观察组给予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有经验丰富的护师对产妇进行产前、产后全方位的母乳喂养指导,具体方法如下:

1.2.1 重视产前宣教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益处:母乳中所含营养物质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和吸收,生物利用率高[2];母乳能提高婴儿免疫功能,抵御疾病;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蛋白和免疫细胞,有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纤维结合蛋白、双歧因子等;母乳喂养能明显降低婴儿腹泻、呼吸道和皮肤感染率;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牙齿的发育和保护;婴儿与母亲皮肤频繁接触,母婴间情感联系对婴儿建立和谐、健康的心理有重要作用。母乳喂养有利于防治产后出血,吸吮刺激催乳激素产生的同时,促进缩宫素的产生,缩宫素使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哺乳者的月经复潮及排卵较不哺乳者延迟,利于产后恢复,利于延长生育间隔;母乳喂养能降低产妇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险性。通过科教宣传纠正产妇对母乳喂养的错误观念,使孕妇与其家属能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从而使孕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决心和信心。

1.2.2 做好心理护理根据产妇各自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通;护士应在谈话的态度、方式、语音、语调上下功夫,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告诉产妇母乳喂养不仅不会影响体型,还有利于恢复体型[3];克服产妇焦虑、不安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帮助产妇迅速从分娩不适和疲劳中恢复,提供母乳喂养和婴儿护理知识;对产妇的积极行为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加产妇的自信心,保持心情愉快,只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母乳喂养一定会成功。

1.2.3 舒适的环境环境应安静、舒适、整洁、通风,室温18~20℃,相对湿度50%~60%;保证产妇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每天睡眠保持在7~8 h以上,充足的睡眠以利于乳汁的分泌和产后康复;指导产妇做肢体舒展、按摩和深呼吸,使其心情和肌肉放松,进入舒适、放松的睡眠状态。

1.2.4 饮食护理指导产妇产后1 h进流食或清淡半流食,以后指导产妇多食高热量、高蛋白、多汤类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食大麦及其制品;母乳不足者,猪蹄炖烂吃肉喝汤。

1.2.5 正确的喂奶哺乳前,母亲应清洗双手并用温开水清洁及;母亲喂哺婴儿时要舒适,肌肉要放松;可取坐位或侧卧位;取坐位时两肩放松,坐椅要有靠背,不宜过高;孩子的头与身体呈一直线;孩子的脸对着,鼻子对着,抱着孩子贴近自己;每次哺乳后,应将新生儿抱起轻拍背部1~2 min,排出胃内空气,以防吐奶。

1.2.6 正确的婴儿含接姿势教会母亲诱发婴儿觅食反射,让婴儿嘴张得很大,将及大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婴儿下唇向外翻;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晕;下颏紧贴,面颊鼓起呈圆形;有节奏的吸吮,并有“咕咕”的咽吞声,母亲有下奶的感觉,婴儿吸空一侧后,再吸另一侧。

1.2.7 早吸吮、早接触、早开奶产后半小时开始哺乳;乳汁分泌的早晚与婴儿早接触、早吸吮有密切的关系[4];早吸吮可促进下丘脑释放催产素和催乳素,使早下奶;早吸吮可强化婴儿吸吮能力,分娩后婴儿的觅食反射最强,是婴儿练习吸吮的好时机;哺乳前不要给婴儿喂母乳以外的食物或奶瓶、橡皮作安慰物,以免婴儿产生错觉。

1.2.8 按需哺乳、母婴同室母婴同室有利于母子感情的建立,便于按需哺乳,早开奶;母亲是婴儿最细心、最好的护理者,可向责任护士学到婴儿的护理知识;鼓励产妇按需哺乳,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和婴儿24 h在一起,吸吮和按需哺乳;废弃定时哺乳,哺乳量减少,不能及时排空内乳汁,缺乏足够的吸吮和刺激,使反射性泌乳素及催产素释放终止,乳汁形成及分泌减少[5];坚持夜间哺乳,不限时间,不限次数,哺乳的时间及频率取决于新生儿的需要及乳母感到奶胀时。

1.2.9 皲裂的处理哺乳前湿热敷3~5 min,挤出少许乳汁,使乳晕变软,以利新生儿含吮和大部晕;哺乳时先吸吮皲裂程度轻的一侧,以减轻对另一侧的吸吮力;哺乳结束时,用示指轻压婴儿下颌,等婴儿放下后再把婴儿抱离,切忌强行拉出;哺乳后挤出少许乳汁涂在和乳晕上,短暂暴露和干燥。

1.2.10 扁平或凹陷的处理采用伸展练习法,将两拇指平行放在两侧,慢慢由向两侧方向拉开,牵拉乳晕皮肤及皮下组织,使向外突出,再用示指和拇指捏住轻轻向外牵拉数次;确实无法将牵拉外出者,应使用人工,将人工内空气挤出,吸于乳晕上,产妇的中心对准人工中心,婴儿以正确吸母乳方法吸吮即可。

1.2.11 乳胀的处理哺乳前湿热敷3~5 min,并按摩、拍打、抖动;频繁哺乳,排空;哺乳时先喂奶胀明显的一侧,因为饥饿时婴儿的吸吮力最强;当婴儿不能有效吸吮或婴儿一点都不肯吸奶时,要帮助产妇将乳汁挤出。正确的挤奶方法:将大拇指和食指放在乳晕上下方,用大拇指和食指的内侧向胸壁处挤,必须挤压后方,这样就能挤在乳晕下方的乳窦上;有节奏地挤压及放松并在乳晕周围反复转动手指位置,以便挤空每根乳腺管内的乳汁,双侧交替挤压,挤出的奶用小勺喂婴儿;如果很胀痛,可用吸奶器吸引乳汁,使舒适至肿胀消失为止。

1.2.12 乳腺炎的处理关键在于预防,哺乳前后及时清洁;凹陷者,及时矫正;每次喂哺时尽量将乳汁吸空,并注意口腔卫生。发生乳腺炎时,如感染不重,全身反应轻微,一般不停止母乳喂养,而且还要勤喂奶,勤吸吮,尽量把里的乳汁吃干净;当乳腺炎局部化脓时,患侧应停止哺乳,并以手法挤奶或吸引器将乳汁排净,保持乳腺管通畅,用小勺喂婴儿。

1.3 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产妇产后72 h乳汁分泌情况及母乳喂养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标准[6],乳汁充足:喂奶时听到孩子的咽奶声,小儿24 h排尿6次或6次以上,并有少量多次或大量1次质软大便,两次喂奶之间婴儿很满足,很快乐。喂奶前丰满,喂奶后柔软,喂奶时母亲有下奶的感觉。乳汁不足:在母乳喂养后婴儿仍哭闹不安,给予配方奶粉后有满足感,大便较少,较柔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中纯母乳喂养率为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产妇中乳汁分泌充足,占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这说明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和纯母乳喂养率。见表1。

3 讨论

3.1 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

通过对孕产妇做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产前健康教育,认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好处,使孕产妇下决心实施纯母乳喂养,并得到家庭及社会的支持;产后半小时内母亲与婴儿皮肤接触,半小时内早吸吮;实行24 h母婴同室,促进乳汁分泌;产后早开奶,按需哺乳,想吃就喂,勤吸吮,促进乳汁分泌[7]。

3.2 提高了产妇和家属的满意度

通过对产妇热情、关怀、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和哺乳技巧指导,提高了产妇对产褥期知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母乳价廉卫生,营养丰富,对家庭来说经济、方便,同时也省力、省时,又使产妇身体恢复较快,使产妇和家属更放心,更满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8]。

3.3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连续性护理的优质服务要求护理人员自身必须具有丰富而全面的专业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护理人员全面、细致的母乳喂养的观察与护理,从而提高了自己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整体素质。

总之,通过对产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易于接受和坚持纯母乳喂养;消除影响母乳喂养和乳汁分泌的不利因素,消除顾虑,变被动为主动,家属也从医护人员的指导中获得了知识,并能够给产妇提供正确协助,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增强了新生儿的免疫力;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融洽了护患关系,对社会、家庭、个人都有好处。因此,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后母乳喂养成功至关重要,值得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解丽丽.护理干预对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33-34.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0-82.

[3]王桂云.对238例产褥期产妇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10,9(4):85-86.

[4]谷聚爱,秦爱华,王志芹.母乳喂养与产前母乳喂养健康宣教最佳时间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7):81.

[5]朱丽萍,董秀萍.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9):61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妇幼卫生司.母乳喂养培训教材[M].北京:新闻出版局,1999:12.

[7]刘辉,刘爱玲,段春英.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34-35.

母婴护理的心得体会篇8

1.1妇女就业的增加,家庭模式的改变,以及年轻的父母们不知道母乳喂养的诸多好处,甚至孕妇担心哺乳将影响身材等等。

1.2产妇没有很快进入母亲的角色及对初乳缺乏认识。

1.3传统喂养方法的影响:母婴分室、延迟开奶、定时喂养、加喂糖水等等。

1.4产妇的护理需要得不到及时满足。护理婴儿技术不熟,知识缺乏,不成功的哺乳得不到及时纠正指导,以及家庭对母乳喂养支持不够均可使产妇对母乳喂养失去信心。

1.5喂养技巧不当:(1)由于没有喂奶经验,产妇抱婴儿的姿势强硬,身体处于紧张状态,往往只托婴儿头部,使婴儿身体未处于一条直线,头颈屈曲,产妇越抱紧婴儿往上贴,婴儿越反抗不吸吮或哭闹,使产妇和婴儿均很无耐。(2)喂养姿势不正确:不是托起底部,而是用食、中两指夹住乳晕处妨碍婴儿贴近,使婴儿不能含接大部分乳晕,造成仅吸住,至皲裂疼痛,产妇不愿哺乳。(3)错觉产生:由于少数新生儿出生后阿氏评分低或转新生儿科治疗等其它原因,使用奶瓶故影响早吸吮及吸吮时间减少。

1.6怕疼痛的心理因素:由于各种原因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增高,阴道分娩会阴侧切率也不断增高,伤口疼痛不同程度限制了喂奶时的姿势。

1.7因素:凹陷、扁平、影响婴儿吸吮,给婴儿含接造成困难。

2.护理方法

2.1宣教与指导:产前检查、咨询门诊和孕妇学校等多种形式使孕妇及家属接受母乳喂养知识教育,使每位孕妇有对母乳喂养表达怀疑和渴望的机会,从而取得纠正错误信息的依据,使之对母乳喂养产生更大兴趣和信心,做好思想和等准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2.2产后一定早吸吮、早接触、按需哺乳,早吸吮时间不能少于30分钟,不论顺产还是难产,护士要亲自协助或指导家属,告诉产妇含接要点,同时护士要经常巡视病房,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喂哺姿势方法及次数。 2.3消除其它一切影响喂哺的因素:(1)对早产儿及合并严重疾病或体重太低住院治疗的,母婴分离,护士协助或指导产妇挤奶,每3小时挤奶一次,一侧挤压3-5分钟,不分昼夜都要挤,保持泌乳,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2)少数婴儿习惯橡胶,省力、乳量多,而吸母乳,费力、乳量少、不肯吸吮,首先让母亲树立喂养信心,不急于让婴儿吸吮,先将乳汁挤入婴儿口中,在由婴儿吸吮及大部分乳晕,逐渐增加吸吮次数,撤去橡胶,让婴儿吃到足够母乳。(3)对条件较差的产妇(凹陷):树立喂养信心,洗净双手,用母指、食指、中指反复牵拉或使用吸奶器将吸出固定,让婴儿吸吮。

推荐期刊